第一篇:4月8日驻马店实验小学本日工作汇报
4月8日驻马店实验小学本日工作汇报
今天下午,驻马店实验小学全体党员老师学习了习近平文章:《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文章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就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关键在人,就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习近平指出,把好干部选用起来,需要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要紧密结合干部工作实际,认真总结,深入研究,不断改进,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制度机制。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要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干部工作公开,坚决制止简单以票取人的做法,确保民主推荐、民主测评风清气正。
会后,同志们纷纷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立足教育岗位,做一个新时代的教师。
第二篇:校本教研实验学校2014年总结(驻马店实验小学)
扎实开展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驻马店实验小学
我校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充分发挥学校、教师、教研人员的作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重视集体教研的作用,多种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现将2014年我校的校本教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善教研制度,创新开展校本研课活动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重要环节。集体备课重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共同探讨。2014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我校对备课、听课、议课的程序和内容进行了改革。我们征集了各年级组对《实验小学备课听课议课暂行规定》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实验小学备课听课议课方案》,各年级、各学科组在深入学习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力度,将这一教学活动常规化、系统化,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之中。周一下午两节课后分年级组、分学科进行集体备课。实行责任分包制,副校长、处室主任分包一个年级组,负责督促指导所分年级组的集体教研。每个教研组每周指定一篇有代表性的一课或一项知识内容作为精备课并确定一位主执教教师。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每位教师形成自己的备课初案(或教学设计框架)。集体备课时,本周的主执教教师首先进行说课(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情况分析、学习目标、方式与教学流程设计等)。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好本组教师围绕本篇课文或本项知识内容进行讨论,同组教师要结合自己备课情况相互补充、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集体备课框架下,结合自己的个人教学实际,形成个人完整备课方案。本组教师作为听课观察者,教研组长结合本组实际和讲课内容,做好观察要点的分配,为听课、议课做好准备。实践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年轻教师的学习和成长、中年教师的展示和引领、老年教师的示范和传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集体备课、分组听评课的探讨,促进校本研课常态化、制度化。
课堂教学既要注重实践,又要注重从实践中提炼,在实践中反思。教师只有在不断提炼和反思中,才会得到提高。我们的校级说课评课活动,在传承教学方 法探讨的基础上,逐步走向专题化(比如语文教学,我们已经开展过的专题有“以读为本”、“口语交际”、“长文短教”、“朗读·欣赏”、“古诗文教学”、“童话故事”等)。说课评课教研活动充分体现了教研组的团队协作精神,每次活动各教研组精选讲课人,细听试教课,一人执教、大家献策。承担说课评课的大多是青年教师,他们视活动为学习、锻炼、提高、展示的最佳机会,力求达到最佳水平。所有听课教师参与议课,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老师们对教材的独到分析,对教学环节的精彩点评,对教学生成的中肯建议,对教学拓展的真诚补白,对教学艺术的殷切期盼,体现了学校的教学、教研、教改的良好氛围,有力地推动了新课改的进程。
二、更新理念,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开展技能比武。多措并举,让老师研讨有阵地、竞技有载体、展示有舞台。每学年开展一次优质课比武活动,选手们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最能体现自己教学特色的教学流程,引领学生积极互动,充分体现生本课堂,充分体现育人目标。很多年轻教师主动请缨,积极请教骨干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无论是把握教材、驾驭课堂,还是引领学习、交流互动都有长足进步。为了上好公开课,老师们往往会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反复磨课,针对某个教学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反思这种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寻求更科学教学方法。公开授课使教师的“实践理论”显性化,有意识地进行真正的校本教研,提升了授课教师的教学理念,历练了教学技能,也收获了成功的快乐,感受了专业成长的幸福。2014年,我校王娟老师执教的《清澈的湖水》一课,荣获省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11月初,驻马店市教研室举行了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活动。经过层层选拔,我校派出青年教师吴艳丽、胡宝华和禹君,分别参加数学、语文和英语学科的预赛。三位教师不负众望,分别以第一名、第三名和第二名的成绩在说课环节脱颖而出。他们以扎实的基本功、较强的个人素养赢得了听课教师的广泛好评。
二是建立学科有机适应性组织。学科沙龙是一种由志趣相同的教师参加的可以自由发言的专题讨论会。教育沙龙营造出的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让大家在“品一品,尝一尝,聊一聊”中探讨课改中的“疑点”、“难点”、“热点”、“焦点”话题。目前我校数学学科沙龙每学期开展3至5次,每次就一个课改话题展开讨论,不强求统一的结论,旨在开阔思路,引导思考,加深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寻求更多的教学策略,探索课程改革中的新方法、新模式。通过交流,教 师们加深了认识,形成了新的教学策略,收集与交流了许多信息与资料,用于指导教学实践。语文学科建立了教师悦读QQ群,QQ群由专人进行管理,每周集中讨论一个主题,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思维在交流中碰撞。
三是抓好继续教育。要引导教师树立“终生学习观”,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我校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请进来,走出去”。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会邀请外地市的教育教学专家来校做讲座,旨在帮助老师们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困惑,让老师们了解目前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特别是沿海发达城市的一些教育发展新趋势。4月份,我们邀请了上海的叶玮老师、山东的张伟老师来校上示范课、做专题讲座。8月份,我们邀请河大教授魏宏聚、省实验小学的刘丽梅老师来校做了专题讲座;10月份,我们邀请全国幸福教育联盟主席王三阳、中原孔子学院院长焦金鹏来校做了报告。专家的讲座令人倍受启发,受益匪浅。“走出去”的策略就是积极带领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参观,参加骨干教培训等,让老师们感受不一样的课堂,博采众长,加强反思,促进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2014年,学校先后派出杨娟、王娟等15名同志到南京大学参加了驻马店市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刘朋涛、陈静、张子丽、张浩等六人参加了国培计划。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网络远程培训并取得良好成绩,顺利取得继续教育证书。在走出去的同时,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学校于8月29日组织了青年教师培训会,从树立职业理想、培养道德情操、提高专业修养、倾心关爱学生等方面,对近3年招聘来的教师提出明确要求,使他们尽快融入集体,共同成长进步。
四是开展“教学开放周”活动。教学开放周是我校坚持多年的一项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好评的举措。今年的教学开放周共发邀请书近2000份,听课家长超过2000人次,回收意见和建议共计1800多份。学校进行了专题讨论,细化措施,布置检查;教研组制定主题,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教师提前备课,相互协作,完美展示。教学开放周,家长的赞美之辞、专业点评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与激励。开放周活动的举办,进一步展示了学校良好的形象,展示了全体师生的风采,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目的,缩短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使家长真正了解学校、教师,对孩子在学校中的生活、学习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架起了一座家长和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必将进一步促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五是认真落实教科研工作。科研兴校,这是每个教育者的共识,教师要走长远专业发展道路,必须争做“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意义。要想做好教科研,离不开教师的敬业精神,离不开专家的引领。青年教师不缺热情,他们需要的是专业化的引领,因此,邀请专家做科研方面的培训显得很有必要。另外,学校还要有科研专项经费,建立相应的一套科研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学校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教师科研团队逐渐走向成熟,只有这样才会达到科研兴校的目标。由于我校近年来教育科研工作规范、扎实,2014年,我校被河南省教科所评定为河南省教育科研基地学校,并获得一万元的教科研经费支助。由常东亮主持的《有机适应型组织促进教师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发展》的实验研究,获得了省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由聂继红老师主持的《指向习作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研究》课题获得了省级立项,并获得了3000元的教育科研经费支助,她本人也被评为驻马店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12月份,郝秀丽、杨莉、王双峰三位老师,积极参与教育学会的课题申报工作,她们带领我校十多位教师和一些农村教师申请的三项课题,已经向驻马店教育学会申请立项。
三、因地制宜,努力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如何开发并使用好自己的校本课程,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以我校为例,为积极构建书香校园,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晨诵读本》作为我们的校本教材。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晨诵读本》,语文老师引领学生进行诵读。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认真落实好诵读活动,我们把诵读经典作为书香校园建设的重头戏,每个年级、每位学生都在教师的带领下或抄记名言警句,或吟诵古诗词,或演唱经典名段。为使诵读经典得以展示,举行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大型朗诵表演大赛。大赛充分展示了我们学校师生的素质、班级的团队精神、悦读书香的文化素养、传承发扬文明的浩然大气。
第三篇:实验小学开学工作汇报
实验小学开学工作汇报
实验小学作为一所新成立的县区小学,今年秋季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与指导下,我校已顺利开学,为创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构建特色校园,夯实学校发展基础,开学初我校领导班子成员早谋划、早准备,围绕“抓规范,创特色”这两条主线,以强烈的超前意识和服务意识,构建“在稳定中提升,在创新中发展”的新目标,排解在急剧变化的形势下学校新一轮发展的难题和路障,迎来一个“新学校、新起点、新气象”的良好开局。我校本期的开学工作与别的学校相比,更显人文与和谐。
一、超前规划,精心布置,开学工作紧张有序
因为新校舍刚刚落成,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但我们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为了确保八月二十七日顺利开学,我校领导提前准备,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在八月二十二日就抽调部分教师到岗工作;根据局领导的指示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提前做好了招生宣传工作,自八月二十五日开始,就已安排教师进行宣传,向广大群众散发传单的同时利用微信把秋季开学的招生简章向全县人民公开;于八月二十六日下午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明确了本学期的主要工作目标及重点,并对报名工作进行详细的分工及安排。报名注册工作严把年龄关,幼儿园根据年龄将幼儿安排在适当的班级,截止目前,我校共有学生502名,其中一年级119名,二年级62名,三年级54名,四年级52名,五年级41名,六年级31名。幼儿园大班61名,中班40名,小班42名。
二、规范办学行为,坚决杜绝乱收费行为
本期我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国家规定课本费的规定;落实素质教育,切切实实规范办学行为,在工作中没有任何违规收费的行为,对学生教辅用书的征订坚持自愿的原则让家长、学生自己做主,同时自觉接受社会及家长的监督和建议,帮助学校健康、迅速发展。
三、创建平安,稳定大局,打好安全防范攻坚战
介于我校刚成立的实际特点,学校安全问题最受关注和重视,开学后,我校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来抓,让师生树立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的意识,开学初进行了安全工作自查,落实了安全责任制,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制定了安全工作预案。开学第一课,着重要求班主任上好安全第一课,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等。并特别强调校园离马路近,要注意交通安全。我们还积极动员学生家长支持与配合学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尽量做到齐抓共管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开学后学校还加强了门卫工作,制定了门卫制度,安排教职工轮流值周,对外来人员一律实行登记制度,使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同时,加强了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极力减少校园不安全因素。
四、树立质量意识,夯实养成教育,走特色亮校之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是生命线,是工作的重心,只有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了,教学质量才能得以保证且随之提高,因此,我校要求教师务必把学生的习惯养成摆在首位,把习惯培养落实到位。
五、常规管理,规范实效
开学初,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了教师的行为准则,完善教师考勤制度和岗位制度,真正做到了以制度管理学校,确保了学校的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同时要求班主任教师认真统计好学生到校情况,做好“控辍保学”的前期工作。
六、后勤供应,保障有力
在总务处的组织安排下,教室桌椅及清洁工具等及时发放,办公用品迅速到位,为师生营造了一个好的教学学习环境,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总之,我校开学工作本着科学管理,人文管理的理念,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分两步走,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同时努力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为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相信,我们实验小学一定会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精诚团结,奋力拼搏,克难奋进,铸造辉煌!
第四篇:创建实验小学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实验小学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实验小学工作汇报材料
秉承传统谱新曲,继往开来创辉煌
昆山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58年,前身系昆山师范附属小学,1962年被昆山县文教局命名为昆山县实验小学。1981年,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办好的95所实验小学之一。学校现有1710名在籍学生,设32个教学班,拥有99名教职员工。学校现在占地
面积13639平方米,生均8平方米,建筑面积7348平方米,生均平方米。
在40年的办学过程中,昆山市实验小学在“注重队伍建设,强化科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教育质量提高”等方面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取得了较为
明显的成效。学校的科学教育、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小男篮体育传统项目逐步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学校是昆山市实施素质教育的窗口学校,是昆山市、苏州市的文明单位。学校还被评为苏州市双拥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少先队大队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少年军校被评为江苏省少年军校先进集体。
现在,我们实小人正以务实奋进、争创一流的精神,努力建设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学校。
(一)抓住机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在实验小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我们更面临着许多极好的发展机遇。未来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挑战召唤着教育的现代化,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使教育的社会作用更加凸现,市民接受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使社会对我们学校的发展更加关心。我们紧紧抓住昆山经济的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等机遇,加快学校的建
设和发展。特别是1996年以来,学校在硬环境的建设上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比较彻底地改变了落后面貌。
1.力改善办学条件
(1)加快校园建设。这几年,我们不断强化机遇意识,努力加快学校发展。学校原来的占地面积小,校舍条件差,教学设施较为简陋,整体办学条件相对较差,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很不相称。我们抓住大力调整中小学校布局的机遇,在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于1996年搬迁市聋哑学校,解决了我校占地面积不足的困难。在此基础上又投入15万元,建成了一个田径运动场和一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解决了学校运动场地紧缺问题。
随后,我们又抓住了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以及迎接省教委对实小验收的机遇,积极争取政府的投入,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1995年,学校建成了师生食堂;1996年,建成了田径运动场;1997年,完成了对学校大门的改扩建;1998
年,新建了建筑面积平方米的教学综合大楼。自1993年至今,学校已先后投入建设资金达万元,使我校的硬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摆脱了落后的面貌。
(2)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在努力改建校舍的同时,我们还根据教育现代化的需求。积极完善学校的内部教育教学设施。目前,学校设置了多功能大教室、电脑室、创作室、音乐室、舞蹈房、乐器室、语音室、美术室、书法室、自然实验室、自然仪器室、阅览室、图书藏书室等17间专用教室;另外还设有少先队队室、少先队鼓号室、卫生室等。学校按省颁标准配置各类教育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教学仪器和设备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所有教室通电视、通广播,各个教室配齐了“三机一幕”(投影仪、彩电、录音机、投影屏幕)。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满足课堂教学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要求,学校开辟了多媒体课件创作室,组织了全体教师参加多次现
代化技术的培训,添置了多台多媒体计算机以及扫描仪、动画捕捉卡等创作系统设备,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在过去每年不断添置图书的基础上,1998年,结合图书室的搬迁,投入14万元添置图书及设备,使学校的图书达到35200册,生均超过20册。
(3)优化校园环境。在加快学校建设的同时,我们注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做到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后建成了一条长25米的不锈钢宣传画廊、不锈钢宣传标语牌,在教室外的墙面上,贴上了大幅地图和科学家、伟人和名人瓷砖画等。教学大楼的醒目地方,布置了办学目标、培养目标、办学特色以及“三风”建设的口号。校园内铺设了2700多平方米的草坪,摆上了鲜花,使整个校园呈现出浓郁的育人氛围。2.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有了高素质的教师,才
有高素质的教育。为培植优化教师群体,我们十分注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得到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按年轻化、知识化、科研型、开拓型的标准,配齐、配强了学校的行政干部。特别是本届领导班子10名成员中,平均年龄只有34岁,是历届班子平均年龄最轻的一届。10名班子成员中,中共党员5名,人大代表1名,达大专学历的有7人,占70;获中级12全文查看
第五篇:创建实验小学工作汇报材料
创建实验小学工作汇报材料
秉承传统谱新曲,继往开来创辉煌
昆山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58年,前身系昆山师范附属小学,1962年被昆山县文教局命名为昆山县实验小学。1981年,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办好的95所实验小学之一。学校现有1710名在籍学生,设32个教学班,拥有99名教职员工。学校现在占地
面积13639平方米,生均8平方米,建筑面积7348平方米,生均5.2平方米。
在40年的办学过程中,昆山市实验小学在“注重队伍建设,强化科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教育质量提高”等方面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学校的科学教育、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小男篮体育传统项目逐步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学校是昆山市实施素质教育的窗口学校,是昆山市、苏州市的文明单位。学校还被评为苏州市双拥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少先队大队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少年军校被评为江苏省少年军校先进集体。
现在,我们实小人正以务实奋进、争创一流的精神,努力建设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学校。
(一)抓住机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在实验小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我们更面临着许多极好的发展机遇。未来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挑战召唤着教育的现代化,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使教育的社会作用更加凸现,市民接受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使社会对我们学校的发展更加关心。我们紧紧抓住昆山经济的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等机遇,加快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1996年以来,学校在硬环境的建设上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比较彻底地改变了落后面貌。
1.力改善办学条件
(1)加快校园建设。这几年,我们不断强化机遇意识,努力加快学校发展。学校原来的占地面积小,校舍条件差,教学设施较为简陋,整体办学条件相对较差,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很不相称。我们抓住大力调整中小学校布局的机遇,在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于1996年搬迁市聋哑学校,解决了我校占地面积不足的困难。在此基础上又投入15万元,建成了一个田径运动场和一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解决了学校运动场地紧缺问题。
随后,我们又抓住了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以及迎接省教委对实小验收的机遇,积极争取政府的投入,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1995年,学校建成了师生食堂;1996年,建成了田径运动场;1997年,完成了对学校大门的改扩建;1998年,新建了建筑面积2964平方米的教学综合大楼。自1993年至今,学校已先后投入建设资金达7248万元,使我校的硬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摆脱了落后的面貌。
(2)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在努力改建校舍的同时,我们还根据教育现代化的需求。积极完善学校的内部教育教学设施。目前,学校设置了多功能大教室、电脑室、创作室、音乐室、舞蹈房、乐器室、语音室、美术室、书法室、自然实验室、自然仪器室、阅览室、图书藏书室等17间专用教室;另外还设有少先队队室、少先队鼓号室、卫生室等。学校按省颁标准配置各类教育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教学仪器和设备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所有教室通电视、通广播,各个教室配齐了“三机一幕”(投影仪、彩电、录音机、投影屏幕)。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满足课堂教学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要求,学校开辟了多媒体课件创作室,组织了全体教师参加多次现代化技术的培训,添置了多台多媒体计算机以及扫描仪、动画捕捉卡等创作系统设备,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在过去每年不断添置图书的基础上,1998年,结合图书室的搬迁,投入14万元添置图书及设备,使学校的图书达到35200册,生均超过20册。
(3)优化校园环境。在加快学校建设的同时,我们注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做到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后建成了一条长25米的不锈钢宣传画廊、不锈钢宣传标语牌,在教室外的墙面上,贴上了大幅地图和科学家、伟人和名人瓷砖画等。教学大楼的醒目地方,布置了办学目标、培养目标、办学特色以及“三风”建设的口号。校园内铺设了2700多平方米的草坪,摆上了鲜花,使整个校园呈现出浓郁的育人氛围。2.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有了高素质的教师,才有高素质的教育。为培植优化教师群体,我们十分注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得到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按年轻化、知识化、科研型、开拓型的标准,配齐、配强了学校的行政干部。特别是本届领导班子10名成员中,平均年龄只有34岁,是历届班子平均年龄最轻的一届。10名班子成员中,中共党员5名,人大代表1名,达大专学历的有7人,占70;获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