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会材料:高考理科状元吴敌谈学习方法
“我的高补岁月”系列班会材料之十二
班会材料
政教处09年江苏高考理科状元吴敌谈学习方法 我一直想找到不累的学习方法。但是到高三,我渐渐打消了这种念头,因为我渐渐的找到了,因为我发现,这种东西本来就不存在。学习本
身就是非常艰苦的,现在我想去问任何一位经历过高三,认真学习的高三的学生或是他的家长,高三累不累?没有回答不的,找遍全天下的学生,这么多年来有没有人站起来说我的方法好,大家都跟我学,几个月可以掌握高三全部知识。没有吧?我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下英国前首相他在年迈的时候要到剑桥大学做一个经济学演讲,一分钟之后他说了一句话“NEVER GIVE UP,NEVER!”说完这句话,大家都已经期待着这位老人能给他们讲解一下成功的秘诀,但是久久不见回应,然后十分钟过去了,他又缓缓说了一句话“NEVER GIVE UP,NEVER NEVER NEVER!”然后穿上大衣一下就退场了。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演讲呢?我妄加猜测,也许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历了人生的许多挫折之后,其实根本没有秘诀。如果一定要有的话,只有两条:第一条就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条就是如果你想放弃的话,直接按照第一条去做。因此我在这里首先想说明一点,是学习,而且是永不言弃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拼搏。当然,我不能在这说大家好好努力,然后拍拍屁股走人了,所以我还是竭力整理了一些我用过的学习方法,以及我听说过的好的学习方法来和大家交流。我下面说的方法究竟在你们学习上管不管用还要有待时间的考证。
首先我认为,平时非常重要的就是集中精神及思维,我们班有些同学就是这样子的,上课特别喜欢记笔记,然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赶紧写下来,还要用各种颜色的笔,粗细不同的笔,然后那笔记本打开跟那个什么一样,然后五颜六色的一块一块的拼在一起,看上去可好看了,然后我有一段时间也这么做。但是最后发现不行,我正在想呢,这句话用什么颜色的笔,就发现已经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去了然后这样。总是在老师后面追的话,总是疲于奔命,总是在回忆老师讲的倒数第三句话是什么,倒数第二句话是什么什么意思。然后尽量的比老师快一步,尽量的赶在老师之前,抢先一步去思考,否则就是等于每天总是灌注很多知识,自己不消化,然后晚自习的时候去一点点把一整天积压下来的东西把它处理掉,这样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说,从此以后,我上课做笔记很少,而且我后来发现老师在长年的教学当中积累一些非常宝贵的经验和一些解题的技巧。比如说数学当中貌似一个整式的变形,但是有时候可能你用常规的方法就是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变下来,可能会需要几十步。但是老师有时候在看似很随意的添了一项或是很随意的乘了一个什么就可以把这个式子很明爽的和你原来很费劲的得到的一样的答案。然后当然了,有得必有失,这样做的坏处就是真正要换掉一样东西的时候必须要到处乱翻,因为没有一个笔记本,翻开之后就会一目了然,所以说一般这种时候的话,我都会去选择去看一些笔记做的很好的同学的笔记,其实大家可以这样子,一节课下来回忆一下有没有自己不理解不懂的地方,有的话马上借一下同学的笔记借过来把相关的东西记下来,这样的话用了很少的时间既听了课又有了一本内容很简洁的笔记。
我想讲的第二点是,要坚持积累,这主要是对文科来讲,文科的话需要一种狙杀神坛的力量。这样的话,虽然在短期内看不出有什么效果,但是长期下来,当你发现的时候它已经很强大了。如果不积累的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有用。想来想去想不出来是名句,现场 1
编一个,例如什么原奥斯托拉夫斯基曾经说过。这样子其实我也曾经看过其实积累好的话,像英语那些单词会自然而然的映入你的脑海,你要做的就是挑选出来那些好的,然后用简练的语言去概括,然后做好他们的安排顺序。当然积累不是没有方法的,积累是要有条理的,这样做的原因非常明显,不能说你看到什么东西就把它记到本子上。当你找的时候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比如做语文中间的那个素材吧,看到一个好的素材,你首先要想他说明了什么它能用在什么样的作文题里面怎么用,然后根据它的内容分类,然后记到一个相应的地方,到用的时候应用那些文学中的原话或是名人名言什么的你就把那些什么事什么的就把它的大概的意思记下来就可以了,或是记什么什么人在哪儿干吗然后到写的时候你自己再定一下。然后很多同学觉得高三了,再积累也来不及了 学习这么紧张还干这种事情,还不如多做几套卷子呢。我想我自己在高考前做作业的时候,找一些哲理性,比较强的句子,到考试之前好几张纸都虽然没有用到今年几个比较时尚的题目上。但是我觉得他对我提高作文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我想第三点是,抓典型。这个特别是在物理方面。物理你发现做题多的时候计算题总是被提到,然后选修那部分呢,也没有什么花口,实验题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所谓的新题都是从那些旧题中抽出来的。抽出来两三道题目,然后拼在一起,即可成为所谓的一道新题。大家可能知道要从头创造一个题目非常困难,而且初创题目的话也都是基于高中知识和一些我们都熟知的一些陈题。突然老师看到一个题目然后忽然想到把这个题的结论作为已知条件,然后在去推条件,这样就创造了一个新题目。或者说我干脆什么都不变,告诉你已知条件用一种很委婉的方法,这个有时候看上去很玄乎,题目看上去看半天看不懂。但是实际真正的理解他之后,把它做下来很简单所以大家一定要关注那些出现频率比较多的经典的题目,这样也是基本也是给新题难题打下了基础,我在这举一个例子,是今年高考物理最后一题。字面上有个磁场区,还有一个类似于“古” 字形的金属 一个框架滑下来,古的上面是一根导线,下面口是个矩形的金属框吧相信这个形状呢一般都没有见过,但是通电直导线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还有一个金属矩形框 而且这两个东西在磁场中间的时候,一个在磁场中另一个不在对整体的话,在哪个洛伦兹力在安培力上面。所以说,在那个矩形导体框先滑下 直导线在磁场中就把它当做直导线,然后再加上一个整体的能量和重量,当然他的重量是根据牛顿定律的累加,实际上都是一样的实际上这两个东西都是大家很熟悉的模型。这个组合到一起做成一个新题目。如果熟悉这个模型的同学都可以解出来这道题。
我想的第四点是,抓住每次测试的机会,反思总结,查明自己的知识漏洞,大多数同学都做过考试后的反思。他们的态度是这样的,我这次考试不够理想,这次考试我虽然发挥比较好但还有很多不足,接下来的是主要是因为有些地方太粗心,然后再下来列举自己,哪一道题目看错了,最后感慨,如果这些分数没有丢,我的成绩会上一个档次。下一次考试我一定要吸取教训,好好努力争取考更好的成绩。然后老师在总结上批个阅字,然后发下来然后桌屉里一塞,然后下次考试再复制一遍类似的插曲。这样的自我批评很泛滥也是很不诚恳,无价值的。粗心固然是丢分的原因之一,但是应该想想粗心的原因是什么,有的粗心是因为眼皮跳了一下,有的粗心是不善于审题,有的是出于运算 运算的经验不够,运算能力比较欠缺。所以说我们千万不能以这种方式来打发老师的辛勤,每次用粗心掩盖自己知识上的漏洞就可能在高考中设下了埋葬自己的陷阱。但是考究高考得失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每次考试后做统计、分析这样的工作,可能都是老是在做。可能大家 每次听讲评的时候老师会说哪道题我们班错了多少人,下一段我们要重点做什么,如果这时候后一般都张大嘴巴,啊,很多
用这种方法发现自己班上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说我的化学老师有个外号叫同济,但是老师一般分析一个班,整个班整体的情况,他对个体是没有办法了解的,难道我们自己不能做这样的工作吗?我建议大家是拿一本专门的本子,从正面开始,因为到高三之后会有很多模拟考试,几乎每次的模拟考试包括自己暴露出来的问题记录几个比较典型的几个有代表性的题目。最好能在发现问题的题目旁边写上自己解决的办法 这样就可以。大家进入高三之后会面临越来越密集的考试,希望大家抓住每次的考试机会争取在高考前把漏洞都补上。
第五点,自己做题目有针对性,难易结合。很大多数学生是不喜欢做题目的,包括我在内。但是做题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说大一点,他可以让你熟悉运用知识,技巧方面的能力。说小一点它可以提高你的成绩,但是如果你盲目做题的话,带来的好处更多的是难受。所以大家不要把做题当做是麻木痛苦的一种体力劳动,也不要在题海当中杀红了眼。看见题目就急红了眼。这样的话,整天都是埋在题海之中,迷迷糊糊的得不偿失。一定是要适当的做一些难题吧。我以前听说过一句话“取乎其上 得乎其中”意思就是去追求最好的才能得到中等的。如果你去追求中等的话,可能就得不到中等的。也就是放在题目中等的话,撑死了你把中等的题目全部做对。但是如果你适当的去研究一些难题的话就算没有做出来但是你在做的过程思考的过程中肯定是有收获的。这种收获就是可以在你下次做一些中档题的时候有一些更简便的方法做出来。但是基础题的话,也不能放弃。因为你需要大量的基础题来保持自己的做题速度。至少你要在高考中有限的时间内把卷子做完吧 或者说在报纸上答案公布以后原来来答案是这样的,这样就太可惜了。另外不要自己擅长哪科然后自己感觉做那题特爽,然后就狠做狠做,然后自己最怕哪科,然后自己碰到那题就放到一边。但是如果没有插曲的话,现在高考总分很少。大家不要对自己弱势的那些科目产生畏惧心里,从小到大这门,从来没有学好过然后高三突然冒出来了,应该换个角度来思考,自己强势的那些科目,你要用自己最小的努力换取更大的进步,启发我们的思维,开拓我们的视野。我去清华的话一些教授介绍说,他们那边很重要的一点学科间互相渗透,说不要觉得自己以后学物理,然后单单就学物理就可以了。
学习要考虑到以后发展的需要。就我个人的话,我对这方面也有一些感受。我在高考之前最担心的就是我的语文,今年高考我的语文成绩是139,高考之前我一直在看语文,为了不落下这一科,花了很长的时间,现在看来在语文上花的时间是值得的。在以上几点的基础上,下面我想针对各学科的特点说一下。先说数学,数学因为分值特别大,分差也特别大,一直以来都是很受重视的科目,我想也没有哪个学校哪个老师说过数学不重要吧。一道数学题对与错就有十几分的出入,在语文作文中十几分是很大的分差。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希望大家多注意一下运算方面的培养。有的同学,看答案、看试题分析、解题步骤之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做的,但是运算的过程就完全不看了,觉得自己反正知道怎么做,肯定做得出来,我劝这些同学在这个时候自己拿起笔算一下,有可能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有些运算量比较大的题目,比如说一些解析几何,做错之后在算的话,很有可能知道怎么算,但是算不出来。或者说,一些计算非常繁琐,而且很容易出错。这些都是运算上不同的表现。而且希望大家不要总是依赖笔算,心算很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个人运算的速度,如果在高考中一律笔算的话,可以说是绝对来不及的。下面是语文,语文的话可能对于理科生来说,特别是男生,有时候经常受到忽视。语文的话,怎么说呢,我前面说了语文是一个很需要积累的学科。即使一段时间都提高不上去,就不管了。但是实际上在高考中间,理科生特别是比较优秀的学生,竞争的话反而要比的主要文,因为数学上分差确实比较小,比如说今年高考比较简单,大家分数都能靠线,这时候语文上面十几分的分差是数学上无法弥补的。
我想重点讲一下作文吧,高考前有关作文的方法很多,我知道不少同学对高考作文是这样一个态度,就是安全至上,拿一个保险分就算了,我觉得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确实,要做好一篇很好的作文是很难的,但是这不等于在高考中作文得高分是很难的,尤其是记叙文,高考中看的主要是那些亮点,记叙文的话,随便加上点构思,比如说用点倒叙,用点插叙,或者是描写的稍微细腻一点,多写几次眼神的变化,或者是什么,来点侧面烘托,写什么窗外的小鸟、什么萧瑟的晚风,其实都有可能被阅卷老师捕捉到,成为你文章中的亮点,一旦成为亮点,你的作文就上了一个档次,也就是五到十分。
另一方面我就说一个有关语感的问题吧。因为语感我一直觉得很重要。我之前有一个学长来我们学校交流经验,他说很多英语的题都是读一遍,答案就出来了,如果答案没出来就再读一遍,就是单纯凭语感做英语选择题非常快而且准确率非常高,我是有一种感觉跟他一样,就是做题的时候凭直觉选B,但是考虑再三还是选C吧,感觉C比较像,最后答案就是B。所以说大家考试的时候不要轻易改动自己第一次的答案。当然,语感不是天生有的,如果语感是反方向的那就不对了,所以说大家平时在学习中要刻意的去培养自己的语感,尽量多读多写,读的话尽量多读一些地道一点的,英语短文什么的。可能也有一些名句什么的有一些原文可能是太高深了吧,但是有些英语报纸上的短文还是很不错的,写的话可以自己模仿写一些高频句型。在读写之间渐渐锻炼出自己的语感。
至于理化的话我想讲的比较少,我是个学物理近代的,觉得物理只要你看到一个题目,然后分析,看到最后只要你对它的物理过程,对几个重要时间,物理状态,能清楚的了解,然后能自己把这些物理变化,状态用方程表达出来然后解方程就可以了。所以说,到后来我觉得物理主要就是提防一些陷阱什么的。有些同学觉得物理非常困难,觉得学物理中间有障碍,主要是没有认清楚,没有分析好这些过程。
化学的话在学习和考试的时候都是越细腻越好,就像我,在考试之后觉得自己考了一百分,但是试卷发下来只有八十多分,最主要都是自己在答题的时候不够严谨,这些分被扣掉,虽然看上去只是文字表述上差一点点,但是根据严谨的原则,化学老师一般都会扣分。所以说细腻这两个字一直都是我的化学老师所强调的。
以上是我个人的学习方法,但是我最后还想再说几句吧,对那些即将升入高三的同学,考试很快就会成为你们学习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你们也会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希望能尽快完成一个从学生到考生的一个转变,学生的宗旨是学习知识,考生的宗旨是拿分,不择手段。而且必须在,因为你们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考试,希望你们在对待考试的态度上,在重视和漠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考试之后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遭受到沉重的打击,觉得没希望了,高考落榜了,这一辈子就毁了。考试除了个人能力之外,还有很多偶然因素,比如说天气,比如说坐的位置,比如说批卷老师的心情什么的。作为一个考生,在应考的时候要判断自己所处的现境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取舍,比如说经常有同学很纠缠于一个问题,就是数学最后一题最后一问要不要做,这个对很多同学来说就是一个鸡肋,使之无味弃之可惜啊,做起来不简单,但是看它放在那边实在是舍不得扔掉。在考试时应该评估一下自己还剩下多少时间,做这道题胜算有多少,做这道题有益还是检查前面的题有益,然后做出决定。考试之后要拿得起放得下,理智的分析,这些都是以后成功的经验。最后感谢大家今天来听我的发言,如果今天我的话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就用掌声告诉我,谢谢。
第二篇:各地高考理科状元谈学习方法
各地高考理科状元谈学习方法
在高考这个烤炉内,每年都会炼出许多“质量过硬”的“产品”,他们就是一个个性格迥异、个性独特的高考状元。
他们由什么“原料”组成?又经过哪些“炼制流程”?
高考状元的主要组成“原料”:
“原料”一:好心态
心态是什么?心态就是性格加态度。性格就是一个人独特而稳定的个性特征,他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的心理认知和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态度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心理反应。针对高考来说,心态就是指与学习和考试相关的心理、情绪、感情、意志等。
高考状元大都具有一个很好的心态,充满自信,都比较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困难和难题时,他们总能够尝试选择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状元们的良好心态还表现普遍都能正确评价自己,能够找到自己合适的定位。
具有宠辱不惊的良好心态是高考状元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原料”二:硬实力
高考状元都有塌实的知识储备,状元自身的勤奋和高效学习方法是其具备实力的条件。大多数状元智商都在中等和中上,智商超常的并不多见。
具有宠辱不惊的良好心态和实力是高考状元成功的关键。
“原料”三:自主性
状元普遍有比较强的自主性,他们有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有很强的自制力,并且拥有一个比较民主的家庭环境,父母不会苛求他们的成绩。
高考理科状元谈高考
1.学习要有目的,别让自己陷入题海中,“每做一道题,都要有明确的目的,一旦完成就不要反复做,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为了巩固学习效果,我准备了一个测题本,上面记录了不会的题,请教老师后,会加深印象”。
2.学习小方法:一句话,多动脑子,多思考。思考最重要,从知识点领会学习方法,尤其是基础的知识点,要很清楚。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做题不仅仅是找到答案,要体会出题者的目的,一道题的核心是什么,学会融会贯通,钻进去,玩命练。
复习小窍门:第一轮,记住知识点,联成网;第二轮,做大量的专题;第三轮,针对高考,练应试的速度和正确性。
3.课堂效率高,问题在45分钟都能得到解决。善于听课,让她能把基础打牢;紧跟老师,就不需要搞题海战术,不以数量取胜;知识脉络清晰,主要靠理解。她说:“老师选择的例题都很有针对性,全部理解了,可以减少大量做题耗费的时间。”
4.最喜欢跟着老师转。上课的时候,最认真听讲,他喜欢问老师,凡是自己不清楚的细节,一定要问得通通透透才罢休。老师布置的课外习题一定要做好,“不仅仅是做完就行,要做好,做透,做到自己有收获。”要做到自己“感觉很爽”就有收获了。从没有做过额外的复习资料,他说跟着老师走是他最好的学习方法。
第三篇:09年江苏高考状元吴敌谈学习方法
2009年江苏高考状元吴敌谈学习方法
我一直想找到不累的学习方法。但是到高三,我渐渐打消了这种念头,因为我渐渐的找到了,因为我发现,这种东西本来就不存在。学习本身就是非常艰苦的,现在我想去问任何一位经历过高三,认真学习的高三的学生或是他的家长,高三累不累?没有回答不的,找遍全天下的学生,这么多年来有没有人站起来说我的方法好,大家都跟我学,几个月可以掌握高三全部知识。没有吧?我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下英国前首相他在年迈的时候要到剑桥大学做一个经济学演讲,一分钟之后他说了一句话“NEVER GIVE UP,NEVER!”说完这句话,大家都已经期待着这位老人能给他们讲解一下成功的秘诀,但是久久不见回应,然后十分钟过去了,他又缓缓说了一句话“NEVER GIVE UP,NEVER NEVER NEVER!”然后穿上大衣一下就退场了。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演讲呢?我妄加猜测,也许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历了人生的许多挫折之后,其实根本没有秘诀。如果一定要有的话,只有两条:第一条就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第二条就是如果你想放弃的话,直接按照第一条去做。因此我在这里首先想说明一点,是学习,而且是永不言弃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拼搏。当然刚才银博士已经说了,拼搏,不是拼命,在一定的程度之下建立在一定的学习方法之上。高考过后呢的确经常有人来问我学习方法的事情然后我今天在这里大家也希望我能讲些关于学习方法的事情。当然,我也不能在这说大家好好努力,然后拍拍屁股走人了,所以我还是竭力整理了一些我用过的学习方法,以及我听说过的好的学习方法来和大家交流。我下面说的方法究竟在你们学习上管不管用还要有待时间的考证。我觉得在平时应考的时候应该注重的事。
首先我认为,平时非常重要的就是集中精神及思维,我们班有些同学就是这样子的,上课特别喜欢记笔记,然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赶紧写下来,还要用各种颜色的笔,粗细不同的笔,然后那笔记本打开跟那个什么一样,然后五颜六色的一块一块的拼在一起,看上去可好看了,然后我有一段时间也这么做。但是最后发现不行,我正在想呢,这句话用什么颜色的笔,就发现已经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去了然后这样。总是在老师后面追的话,总是疲于奔命,总是在回忆老师讲的倒数第三句话是什么,倒数第二句话是什么什么意思。然后尽量的比老师快一步,尽量的赶在老师之前,抢先一步去思考,否则就是等于每天总是灌注很多知识,自己不消化,然后晚自习的时候去一点点把一整天积压下来的东西把它处理掉,这样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说,从此以后,我上课做笔记很少,而且我后来发现老师在长年的教学当中积累一些非常宝贵的经验和一些解题的技巧。比如说数学当中貌似一个整式的变形,但是有时候可能你用常规的方法就是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变下来,可能会需要几十步。但是老师有时候在看似很随意的添了一项或是很随意的乘了一个什么就可以把这个式子很明爽的和你原来很费劲的得到的一样的答案。然后当然了,有得必有失,这样做的坏处就是真正要换掉一样东西的时候必须要到处乱翻,因为没有一个笔记本,翻开之后就会一目了然,所以说一般这种时候的话,我都会去选择去看一些笔记做的很好的同学的笔记,其实大家可以这样子,一节课下来回忆一下有没有自己不理解不懂的地方,有的话马上借一下同学的笔记借过来把相关的东西记下来,这样的话用了很少的时间既听了课又有了一本内容很简洁的笔记。
我想讲的第二点是,要坚持积累,这主要是对文科来讲,文科的话需要一种狙杀神坛的力量。这样的话,虽然在短期内看不出有什么效果,但是长期下来,当你发现的时候它已经很强大了。如果不积累的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有用。比如说你不记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开始一分钟大家还是没有结果。想来想去想不出来是名句,现场编一个,例如什么原奥斯托拉夫斯基曾经说过。这样子其实我也曾经看过其实积累好的话,像英语那些单词会自然而然的映入你的脑海,你要做的就是挑选出来那些好的,然后用简练的语言去概括,然后做好他们的安排顺序。当然积累不是没有方法的,积累是要有条理的,这样做的原因非常明显,不能说你看到什么东西就把它记到本子上。当你找的时候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比如做语文中间的那个素材吧,看到一个好的素材,你首先要想他说明了什么它能用在什么样的作文题里面怎么用,然后根据它的内容分类,然后记到一个相应的地方,到用的时候应用那些文学中的原话或是名人名言什么的你就把那些什么事什么的就把它的大概的意思记下来就可以了,或是记什么什么人在哪儿干吗然后到写的时候你自己再定一下。然后很多同学觉得高三了,再积累也来不及了学习这么紧张还干这种事情,还不如多做几套卷子呢。我想我自己在高考前做作业的时候,找一些哲理性,比较强的句子,到考试之前好几张纸都虽然没有用到今年几个比较时尚的题目上。但是我觉得他对我提高作文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我想第三点是,抓典型。这个特别是在物理方面。物理你发现做题多的时候计算题总是被提到,然后选修那部分呢,也没有什么花口,实验题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所谓的新题都是从那些旧题中抽出来的。抽出来两三道题目,然后拼在一起,即可成为所谓的一道新题。大家可能知道要从头创造一个题目非常困难,而且初创题目的话也都是基于高中知识和一些我们都熟知的一些陈题。突然老师看到一个题目然后忽然想到把这个题的结论作为已知条件,然后在去推条件,这样就创造了一个新题目。或者说我干脆什么都不变,告诉你已知条件用一种很委婉的方法,这个有时候看上去很玄乎,题目看上去看半天看不懂。但是实际真正的理解他之后,把它做下来很简单所以大家一定要关注那些出现频率比较多的经典的题目,这样也是基本也是给新题难题打下了基础,我在这举一个例子,是今年高考物理最后一题。字面上有个磁场区,还有一个类似于“古” 字形的金属 一个框架滑下来,古的上面是一根导线,下面口是个矩形的金属框吧相信这个形状呢一般都没有见过,但是通电直导线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还有一个金属矩形框而且这两个东西在磁场中间的时候,一个在磁场中另一个不在对整体的话,在哪个洛伦兹力 在安培力上面。所以说,在那个矩形导体框先滑下直导线在磁场中就把它当做直导线,然后再加上一个整体的能量和重量,当然他的重量是根据牛顿定律的累加,实际上都是一样的实际上这两个东西都是大家很熟悉的模型。这个组合到一起做成一个新题目。如果熟悉这个模型的同学都可以解出来这道题。
我想见的第四点是,抓住每次测试的机会,反思总结,查明自己的知识漏洞,大多数同学都做过考试后的反思。他们的态度是这样的,我这次考试不够理想,这次考试我虽然发挥比较好但还有很多不足,接下来的是主要是因为有些地方太粗心,然后再下来列举自己,哪一道题目看错了,最后感慨,如果这些分数没有丢,我的成绩会上一个档次。下一次考试我一定要吸取教训,好好努力争取考更好的成绩。然后老师在总结上批个阅字,然后发下来然后桌屉里一塞,然后下次考试再复制一遍类似的插曲。这样的自我批评很泛滥也是很不诚恳,无价值的。粗心固然是丢分的原因之一,但是应该想想粗心的原因是什么,有的粗心是因为眼皮跳了一下,有的粗心是不善于审题,有的是出于运算运算的经验不够,运算能力比较欠缺。所以说我们千万不能以这种方式来打发老师的辛勤,每次用粗心掩盖自己知识上的漏洞就可能在高考中设下了埋葬自己的陷阱。但是考究高考得失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每次考试后做统计、分析这样的工作,可能都是老是在做。可能大家每次听讲评的时候老师会说哪道题我们班错了多少人,下一段我们要重点做什么,如果这时候后一般都张大嘴巴,啊,很多用这种方法发现自己班上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说我的化学老师有个外号叫同济,但是老师一般分析一个班,整个班整体的情况,他对个体是没有办法了解的,难道我们自己不能做这样的工作吗?我建议大家是拿一本专门的本子,从正面开始,因为到高三之后会有很多模拟考试,几乎每次的模拟考试包括自己暴露出来的问题记录几个比较典型的几个有代表性的题
目。最好能在发现问题的题目旁边写上自己解决的办法这样就可以。大家进入高三之后会面临越来越密集的考试,希望大家抓住每次的考试机会争取在高考前把漏洞都补上。
第五点,自己做题目有针对性,难易结合。很大多数学生是不喜欢做题目的,包括我在内。但是做题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说大一点,他可以让你熟悉运用知识,技巧方面的能力。说小一点它可以提高你的成绩,但是如果你盲目做题的话,带来的好处更多的是难受。所以大家不要把做题当做是麻木痛苦的一种体力劳动,也不要在题海当中杀红了眼。看见题目就急红了眼。这样的话,整天都是埋在题海之中,迷迷糊糊的得不偿失。一定是要适当的做一些难题吧。我以前听说过一句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意思就是去追求最好的才能得到中等的。如果你去追求中等的话,可能就得不到中等的。也就是放在题目中等的话,撑死了你把中等的题目全部做对。但是如果你适当的去研究一些难题的话就算没有做出来但是你在做的过程思考的过程中肯定是有收获的。这种收获就是可以在你下次做一些中档题的时候有一些更简便的方法做出来。但是基础题的话,也不能放弃。因为你需要大量的基础题来保持自己的做题速度。至少你要在高考中有限的时间内把卷子做完吧或者说在报纸上答案公布以后原来来答案是这样的,这样就太可惜了。另外不要自己擅长哪科然后自己感觉做那题特爽,然后就狠做狠做,然后自己最怕哪科,然后自己碰到那题就放到一边。但是如果没有插曲的话,现在高考总分很少。大家不要对自己弱势的那些科目产生畏惧心里,从小到大这门,从来没有学好过然后高三突然冒出来了,应该换个角度来思考,自己强势的那些科目,你要用自己最小的努力换取更大的进步,启发我们的思维,开拓我们的视野。我去清华的话一些教授介绍说,他们那边很重要的一点学科间互相渗透,说不要觉得自己以后学物理,然后单单就学物理就可以了。
学习要考虑到以后发展的需要。就我个人的话,我对这方面也有一些感受。我在高考之前最担心的就是我的语文,今年高考我的语文成绩是139,高考之前我一直在看语文,为了不落下这一科,花了很长的时间,现在看来在语文上花的时间是值得的。在以上几点的基础上,下面我想针对各学科的特点说一下。先说数学,数学因为分值特别大,分差也特别大,一直以来都是很受重视的科目,我想也没有哪个学校哪个老师说过数学不重要吧。一道数学题对与错就有十几分的出入,在语文作文中十几分是很大的分差。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希望大家多注意一下运算方面的培养。有的同学,看答案、看试题分析、解题步骤之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做的,但是运算的过程就完全不看了,觉得自己反正知道怎么做,肯定做得出来,我劝这些同学在这个时候自己拿起笔算一下,有可能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有些运算量比较大的题目,比如说一些解析几何,做错之后在算的话,很有可能知道怎么算,但是算不出来。或者说,一些计算非常繁琐,而且很容易出错。这些都是运算上不同的表现。而且希望大家不要总是依赖笔算,心算很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个人运算的速度,如果在高考中一律笔算的话,可以说是绝对来不及的。下面是语文,语文的话可能对于理科生来说,特别是男生,有时候经常受到忽视。语文的话,怎么说呢,我前面说了语文是一个很需要积累的学科。即使一段时间都提高不上去,就不管了。但是实际上在高考中间,理科生特别是比较优秀的学生,竞争的话反而要比的主要文,因为数学上分差确实比较小,比如说今年高考比较简单,大家分数都能靠线,这时候语文上面十几分的分差是数学上无法弥补的。
我想重点讲一下作文吧,高考前有关作文的方法很多,我知道不少同学对高考作文是这样一个态度,就是安全至上,拿一个保险分就算了,我觉得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确实,要做好一篇很好的作文是很难的,但是这不等于在高考中作文得高分是很难的,尤其是记叙文,高考中看的主要是那些亮点,记叙文的话,随便加上点构思,比如说用点倒叙,用点插叙,或者是描写的稍微细腻一点,多写几次眼神的变化,或者是什么,来点侧面烘托,写什么窗外的小鸟、什么萧瑟的晚风,其实都有可能被阅卷老师捕捉到,成为你文章中的亮点,一旦成为亮点,你的作文就上了一个档次,也就是五到十分。
另一方面我就说一个有关语感的问题吧。因为语感我一直觉得很重要。我之前有一个学长来我们学校交流经验,他说很多英语的题都是读一遍,答案就出来了,如果答案没出来就再读一遍,就是单纯凭语感做英语选择题非常快而且准确率非常高,我是有一种感觉跟他一样,就是做题的时候凭直觉选B,但是考虑再三还是选C吧,感觉C比较像,最后答案就是B。所以说大家考试的时候不要轻易改动自己第一次的答案。当然,语感不是天生有的,如果语感是反方向的那就不对了,所以说大家平时在学习中要刻意的去培养自己的语感,尽量多读多写,读的话尽量多读一些地道一点的,英语短文什么的。可能也有一些名句什么的有一些原文可能是太高深了吧,但是有些英语报纸上的短文还是很不错的,写的话可以自己模仿写一些高频句型。在读写之间渐渐锻炼出自己的语感。
至于理化的话我想讲的比较少,我是个学物理近代的,觉得物理只要你看到一个题目,然后分析,看到最后只要你对它的物理过程,对几个重要时间,物理状态,能清楚的了解,然后能自己把这些物理变化,状态用方程表达出来然后解方程就可以了。所以说,到后来我觉得物理主要就是提防一些陷阱什么的。有些同学觉得物理非常困难,觉得学物理中间有障碍,主要是没有认清楚,没有分析好这些过程。
化学的话在学习和考试的时候都是越细腻越好,就像我,在考试之后觉得自己考了一百分,但是试卷发下来只有八十多分,最主要都是自己在答题的时候不够严谨,这些分被扣掉,虽然看上去只是文字表述上差一点点,但是根据严谨的原则,化学老师一般都会扣分。所以说细腻这两个字一直都是我的化学老师所强调的。
以上是我个人的学习方法,但是我最后还想再说几句吧,对那些即将升入高三的同学,考试很快就会成为你们学习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你们也会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希望能尽快完成一个从学生到考生的一个转变,学生的宗旨是学习知识,考生的宗旨是拿分,不择手段。而且必须在,因为你们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考试,希望你们在对待考试的态度上,在重视和漠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考试之前不要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也不要一天到晚爬在桌子上睡大觉,考试之后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遭受到沉重的打击,觉得没希望了,高考落榜了,这一辈子就毁了。考试除了个人能力之外,还有很多偶然因素,比如说天气,比如说坐的位置,比如说批卷老师的心情什么的。作为一个考生,在应考的时候要判断自己所处的现境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取舍,比如说经常有同学很纠缠于一个问题,就是数学最后一题最后一问要不要做,这个对很多同学来说就是一个鸡肋,使之无味弃之可惜啊,做起来不简单,但是看它放在那边实在是舍不得扔掉。在考试时应该评估一下自己还剩下多少时间,做这道题胜算有多少,做这道题有益还是检查前面的题有益,然后做出决定。考试之后要拿得起放得下,理智的分析,这些都是以后成功的经验。最后感谢大家今天来听我的发言,如果今天我的话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就用掌声告诉我,谢谢。
感谢我们的理科状元为我们做的精彩演讲,最后我们非常感谢大家能够在百忙之中来听我们新高三学习方法的讲座,如果下面大家有任何学习疑问可以请教我们的银龙博士或者是我们的高考状元吴敌。
第四篇:江苏2009年高考状元吴敌谈学习方法
2009年江苏高考状元吴敌谈学习方法
我一直想找到不累的学习方法。但是到高三,我渐渐打消了这种念头,因为我渐渐的找到了,因为我发现,这种东西本来就不存在。学习本身就是非常艰苦的,现在我想去问任何一位经历过高三,认真学习的高三的学生或是他的家长,高三累不累?没有回答不的,找遍全天下的学生,这么多年来有没有人站起来说我的方法好,大家都跟我学,几个月可以掌握高三全部知识。没有吧?我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下英国前首相他在年迈的时候要到剑桥大学做一个经济学演讲,一分钟之后他说了一句话“NEVER GIVE UP,NEVER!”说完这句话,大家都已经期待着这位老人能给他们讲解一下成功的秘诀,但是久久不见回应,然后十分钟过去了,他又缓缓说了一句话“NEVER GIVE UP,NEVER NEVER NEVER!”然后穿上大衣 一下就退场了。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演讲呢?我妄加猜测,也许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历了人生的许多挫折之后,其实根本没有秘诀。如果一定要有的话,只有两条:第一条就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条就是如果你想放弃的话,直接按照第一条去做。因此我在这里首先想说明一点,是学习,而且是永不言弃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拼搏。当然刚才银博士已经说了,拼搏,不是拼命,在一定的程度之下建立在一定的学习方法之上。高考过后呢的确 经常有人来问我学习方法的事情 然后我今天在这里大家也希望我能讲些关于学习方法的事情。当然,我也不能在这说大家好好努力,然后拍拍屁股走人了,所以我还是竭力整理了一些我用过的学习方法,以及我听说过的好的学习方法来和大家交流。我下面说的方法究竟在你们学习上管不管用还要有待时间的考证。我觉得在平时应考的时候应该注重的事。
首先我认为,平时非常重要的就是集中精神及思维,我们班有些同学就是这样子的,上课特别喜欢记笔记,然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 赶紧写下来,还要用各种颜色的笔,粗细不同的笔,然后那笔记本打开跟那个什么一样,然后五颜六色的一块一块的拼在一起,看上去可好看了,然后我有一段时间也这么做。但是最后发现不行,我正在想呢,这句话用什么颜色的笔,就发现已经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去了 然后这样。总是在老师后面追的话,总是疲于奔命,总是在回忆老师讲的倒数第三句话是什么,倒数第二句话是什么什么意思。然后尽量的比老师快一步,尽量的赶在老师之前,抢先一步去思考,否则就是等于每天总是灌注很多知识,自己不消化,然后晚自习的时候去一点点把一整天积压下来的东西把它处理掉,这样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说,从此以后,我上课做笔记很少,而且我后来发现老师在长年的教学当中积累一些非常宝贵的经验和一些解题的技巧。比如说数学当中貌似一个整式的变形,但是有时候可能你用常规的方法就是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变下来,可能会需要几十步。但是老师有时候在看似很随意的添了一项或是很随意的乘了一个什么就可以把这个式子很明爽的和你原来很费劲的得到的一样的答案。然后 当然了,有得必有失,这样做的坏处就是真正要换掉一样东西的时候必须要到处乱翻,因为没有一个笔记本,翻开之后就会一目了然,所以说一般这种时候的话,我都会去选择去看 一些笔记做的很好的同学的笔记,其实大家可以这样子,一节课下来回忆一下有没有自己不理解不懂的地方,有的话马上借一下同学的笔记借过来把相关的东西记下来,这样的话用了很少的时间既听了课又有了一本内容很简洁的笔记。
我想讲的第二点是,要坚持积累,这主要是对文科来讲,文科的话需要一种狙杀神坛的力量。这样的话,虽然在短期内看不出有什么效果,但是长期下来,当你发现的时候它已经很强大了。如果不积累的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还是没有用。比如说你不记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开始一分钟大家还是没有结果。想来想去想不出来是名句,现场编一个,例如什么原奥斯托拉夫斯基曾经说过。这样子其实我也曾经看过其实积累好的话,像英语那些单词会自然而然的映入你的脑海,你要做的就是挑选出来那些好的,然后用简练的语言去概括,然后做好他们的安排顺序。当然积累不是没有方法的,积累是要有条理的,这样做的原因非常明显,不能说你看到什么东西就把它记到本子上。当你找的时候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比如做语文中间的那个素材吧,看到一个好的素材,你首先要想他说明了什么它能用在什么样的作文题里面怎么用,然后根据它的内容分类,然后记到一个相应的地方,到用的时候应用那些文学中的原话或是名人名言什么的你就把那些什么事什么的就把它的大概的意思记下来就可以了,或是记什么什么人 在哪儿干吗然后到写的时候你自己再定一下。然后很多同学觉得高三了,再积累也来不及了 学习这么紧张还干这种事情,还不如多做几套卷子呢。我想我自己在高考前做作业的时候,找一些哲理性,比较强的句子,到考试之前好几张纸都虽然没有用到今年几个比较时尚的题目上。但是我觉得他对我提高作文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我想第三点是,抓典型。这个特别是在物理方面。物理你发现做题多的时候计算题总是被提到,然后选修那部分呢,也没有什么花口,实验题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所谓的新题都是从那些旧题中抽出来的。抽出来 两三道题目,然后拼在一起,即可成为所谓的一道新题。大家可能知道要从头创造一个题目非常困难,而且初创题目的话也都是基于高中知识和一些我们都熟知的一些陈题。突然老师看到一个题目然后忽然想到把这个题的结论作为已知条件,然后在去推条件,这样就创造了一个新题目。或者说我干脆什么都不变,告诉你已知条件用一种很委婉的方法,这个有时候看上去很玄乎,题目看上去看半天看不懂。但是实际真正的理解他之后,把它做下来很简单 所以大家一定要关注那些出现频率比较多的经典的题目,这样也是基本也是给新题难题打下了基础,我在这举一个例子,是今年高考物理最后一题。字面上有个磁场区,还有一个类似于“古” 字形的金属 一个框架滑下来,古的上面是一根导线,下面口是个矩形的金属框吧 相信这个形状呢一般都没有见过,但是通电直导线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还有一个金属矩形框 而且这两个东西在磁场中间的时候,一个在磁场中另一个不在对整体的话,在哪个洛伦兹力 在安培力上面。所以说,在那个矩形导体框先滑下 直导线在磁场中就把它当做直导线,然后再加上一个整体的能量和重量,当然他的重量是根据牛顿定律的累加,实际上都是一样的 实际上这两个东西都是大家很熟悉的模型。这个组合到一起做成一个新题目。如果熟悉这个模型的同学都可以解出来这道题。
我想见的第四点是,抓住每次测试的机会,反思总结,查明自己的知识漏洞,大多数同学都做过考试后的反思。他们的态度是这样的,我这次考试不够理想,这次考试我虽然发挥比较好但还有很多不足,接下来的是主要是因为有些地方太粗心,然后再下来列举自己,哪一道题目看错了,最后感慨,如果这些分数没有丢,我的成绩 会上一个档次。下一次考试我一定要吸取教训,好好努力争取考
更好的成绩。然后老师在总结上批个阅字,然后发下来然后桌屉里一塞,然后下次考试再复制一遍类似的插曲。这样的自我批评很泛滥也是很不诚恳,无价值的。粗心固然是丢分的原因之一,但是应该想想粗心的原因是什么,有的粗心是因为眼皮跳了一下,有的粗心是不善于审题,有的是出于运算 运算的经验不够,运算能力比较欠缺。所以说我们千万不能以这种方式来打发老师的辛勤,每次用粗心掩盖自己知识上的漏洞 就可能在高考中设下了埋葬自己的陷阱。但是考究高考得失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每次考试后做统计、分析这样的工作,可能都是老是在做。可能大家 每次听讲评的时候老师会说哪道题我们班错了多少人,下一段我们要重点做什么,如果这时候后一般都张大嘴巴,啊,很多用这种方法发现自己班上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说我的化学老师有个外号叫 同济,但是老师一般分析一个班,整个班整体的情况,他对个体是没有办法了解的,难道我们自己不能做这样的工作吗?我建议大家是拿一本专门的本子,从正面开始,因为到高三之后会有很多模拟考试,几乎每次的模拟考试包括自己暴露出来的问题 记录几个比较典型的几个有代表性的题目。最好能在发现问题的题目旁边写上自己解决的办法 这样就可以。大家进入高三之后会面临越来越密集的考试,希望大家抓住每次的考试机会争取在高考前把漏洞都补上。
第五点,自己做题目有针对性,难易结合。很大多数学生是不喜欢做题目的,包括我在内。但是做题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说大一点,他可以让你熟悉运用知识,技巧方面的能力。说小一点它可以提高你的成绩,但是如果你盲目做题的话,带来的好处更多的是难受。所以大家不要把做题当做是麻木痛苦的一种体力劳动,也不要在题海当中杀红了眼。看见题目就急红了眼。这样的话,整天都是埋在题海之中,迷迷糊糊的得不偿失。一定是要适当的做一些难题吧。我以前听说过一句话“取乎其上 得乎其中”意思就是去追求最好的才能得到中等的。如果你去追求中等的话,可能就得不到中等的。也就是放在题目中等的话,撑死了你把中等的题目全部做对。但是如果你适当的去研究一些难题的话就算没有做出来但是你在做的过程思考的过程中肯定是有收获的。这种收获就是可以在你下次做一些中档题的时候有一些更简便的方法做出来。但是基础题的话,也不能放弃。因为 你需要大量的基础题来保持自己的做题速度。至少你要在高考中有限的时间内把卷子做完吧 或者说在报纸上答案公布以后原来来答案是这样的,这样就太可惜了。另外不要自己擅长哪科然后自己感觉做那题特爽,然后就狠做狠做,然后自己最怕哪科,然后自己碰到那题就放到一边。但是如果没有插曲的话,现在高考总分很少。大家不要对自己弱势的那些科目产生畏惧心里,从小到大这门,从来没有学好过然后高三突然冒出来了,应该换个角度来思考,自己强势的那些科目,你要用自己最小的努力换取更大的进步,启发我们的思维,开拓我们的视野。我去清华的话一些教授介绍说,他们那边很重要的一点学科间互相渗透,说不要觉得自己以后学物理,然后单单就学物理就可以了。
学习要考虑到以后发展的需要。就我个人的话,我对这方面也有一些感受。我在高考之前最担心的就是我的语文,今年高考我的语文成绩是139,高考之前我一直在看语文,为了不落下这一科,花了很长的时间,现在看来在语文上花的时间是值得的。在以上几点的基础上,下面我想针对各学科的特点说一下。先说数学,数学因为分值特别大,分差也特别大,一直以来都是很受重视的科目,我想也没有哪个学校哪个老师说过数学不重要吧。一道数学题对与错就有十几分的出入,在语文作文中十几分是很大的分差。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希望大家多注意一下运算方面的培养。有的同学,看答案、看试题分析、解题步骤之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做的,但是运算的过程就完全不看了,觉得自己反正知道怎么做,肯定做得出来,我劝这些同学在这个时候自己拿起笔算一下,有可能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有些运算量比较大的题目,比如说一些解析几何,做错之后在算的话,很有可能知道怎么算,但是算不出来。或者说,一些计算非常繁琐,而且很容易出错。这些都是运算上不同的表现。而且希望大家不要总是依赖笔算,心算很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个人运算的速度,如果在高考中一律笔算的话,可以说是绝对来不及的。下面是语文,语文的话可能对于理科生来说,特别是男生,有时候经常受到忽视。语文的话,怎么说呢,我前面说了语文是一个很需要积累的学科。即使一段时间都提高不上去,就不管了。但是实际上在高考中间,理科生特别是比较优秀的学生,竞争的话反而要比的主要文,因为数学上分差确实比较小,比如说今年高考比较简单,大家分数都能靠线,这时候语文上面十几分的分差是数学上无法弥补的。
我想重点讲一下作文吧,高考前有关作文的方法很多,我知道不少同学对高考作文是这样一个态度,就是安全至上,拿一个保险分就算了,我觉得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确实,要做好一篇很好的作文是很难的,但是这不等于在高考中作文得高分是很难的,尤其是记叙文,高考中看的主要是那些亮点,记叙文的话,随便加上点构思,比如说用点倒叙,用点插叙,或者是描写的稍微细腻一点,多写几次眼神的变化,或者是什么,来点侧面烘托,写什么窗外的小鸟、什么萧瑟的晚风,其实都有可能被阅卷老师捕捉到,成为你文章中的亮点,一旦成为亮点,你的作文就上了一个档次,也就是五到十分。
另一方面我就说一个有关语感的问题吧。因为语感我一直觉得很重要。我之前有一个学长来我们学校交流经验,他说很多英语的题都是读一遍,答案就出来了,如果答案没出来就再读一遍,就是单纯凭语感做英语选择题非常快而且准确率非常高,我是有一种感觉跟他一样,就是做题的时候凭直觉选B,但是考虑再三还是选C吧,感觉C比较像,最后答案就是B。所以说大家考试的时候不要轻易改动自己第一次的答案。当然,语感不是天生有的,如果语感是反方向的那就不对了,所以说大家平时在学习中要刻意的去培养自己的语感,尽量多读多写,读的话尽量多读一些地道一点的,英语短文什么的。可能也有一些名句什么的有一些原文可能是太高深了吧,但是有些英语报纸上的短文还是很不错的,写的话可以自己模仿写一些高频句型。在读写之间渐渐锻炼出自己的语感。
至于理化的话我想讲的比较少,我是个学物理近代的,觉得物理只要你看到一个题目,然后分析,看到最后只要你对它的物理过程,对几个重要时间,物理状态,能清楚的了解,然后能自己把这些物理变化,状态用方程表达出来然后解方程就可以了。所以说,到后来我觉得物理主要就是提防一些陷阱什么的。有些同学觉得物理非常困难,觉得学物理中间有障碍,主要是没有认清楚,没有分析好这些过程。
化学的话在学习和考试的时候都是越细腻越好,就像我,在考试之后觉得自己考了一百分,但是试卷发下来只有八十多分,最主要都是自己在答题的时候不够严谨,这些分被扣掉,虽然看上去只是文字表述上差一点点,但是根据严谨的原则,化学老师一般都会扣分。所以说细腻这两个字一直都是我的化学老师所强调的。
以上是我个人的学习方法,但是我最后还想再说几句吧,对那些即将升入高三的同学,考试很快就会成为你们学习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你们也会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希望能尽快完成一个从学生到考生的一个转变,学生的宗旨是学习知识,考生的宗旨是拿分,不择手段。而且必须在,因为你们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考试,希望你们在对待考试的态度上,在重视和漠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考试之前不要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也不要一天到晚爬在桌子上睡大觉,考试之后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遭受到沉重的打击,觉得没希望了,高考落榜了,这一辈子就毁了。考试除了个人能力之外,还有很多偶然因素,比如说天气,比如说坐的位置,比如说批卷老师的心情什么的。作为一个考生,在应考的时候要判断自己所处的现境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取舍,比如说经常有同学很纠缠于一个问题,就是数学最后一题最后一问要不要做,这个对很多同学来说就是一个鸡肋,使之无味弃之可惜啊,做起来不简单,但是看它放在那边实在是舍不得扔掉。在考试时应该评估一下自己还剩下多少时间,做这道题胜算有多少,做这道题有益还是检查前面的题有益,然后做出决定。考试之后要拿得起放得下,理智的分析,这些都是以后成功的经验。最后感谢大家今天来听我的发言,如果今天我的话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就用掌声告诉我,谢谢。
第五篇:高考理科状元学习方法(最终版)
高考理科状元学习方法:学会整理错题
2013年07月12日11:12南京日报
在今年高考[微博]中,金陵中学达本二线以上学生539人(不含体艺类及分校省招班学生),人数位居南京市第一,其中费欣意同学以418分夺得南京市理科状元。学校另有171人已被清华[微博]、复旦[微博]、交大、南大、东大、帝国理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莱斯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提前录取。日前,金陵中学组织在今年高考中夺得高分的学子为学弟学妹作学习经验介绍,希望能给在校的学弟学妹们以启发和参考。
谈到学习方法,高考总分397分的李锦舒同学说,他很幸运进入金陵中学学习,因为崇尚自由的金中,不仅有浓郁的学习氛围,还有丰富的课余活动。由于课业安排合理,学生可以阅读一些小说,这对学生获得外界认识和提高思[微博]考能力十分重要。
杨琨此次的高考总分是396分,他对学弟学妹的建议是:要完全信任任课老师。“有很多人会选择找外面的老师补课,这也没什么不好,只是不能太过依赖,毕竟外面的老师没有自己的任课老师了解自己。所以,当补课老师的教学方针与任课老师有冲突时,要尽量选择相信你的任课老师。”杨琨不赞成题海战术,他的经验是:题目做多了之后,尤其在心情不平静的时候,错误率会上升,所以他建议不要冲动地做题,有时间,不如冷静地整理回顾。
刻苦且有着高效学习方法的林欣同学今年高考总分394分,她认为,学会整理错题、整理方法,将会受益无穷。“有人会觉得整理是一件非常浪费时间的事情,可是倘若懂得方法便能事半功倍。”林欣向学弟学妹们介绍了她对语数外的整理方法:
一、语文。整理做错过的字音字形;整理常见的古汉字意,特别是官职升降、官职名等重要线索;整理诗歌中常见意象及诗歌题材;整理常见的表现手法;整理诗歌及阅读中常见的题型;整理议论文论据。
二、数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其实并不多,但会做很多重复的题型,要将其分类总结。比如运用分类讨论思想的题目有哪些,运用三角代换的题目有哪些,解析几何中有什么技巧或是较为固定的套路等等。
三、英语。整理错题;整理作文固定句型及高级短语;整理易错知识点;总结一点,题不在多而在精。“其实平时做过的题目已经涵盖了所有考点,只是很多都被大家忽视了。倘若能把以上做到,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对高考命题方向有了大致的揣测,当拿到题目时,你会想,咦?好像题目差不多嘛。”(通讯员:顾健 记者: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