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培养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4:5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毕业生培养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毕业生培养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第一篇:高校毕业生培养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高校毕业生培养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作为公司最主要的新生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缓解了技术质量管理人员不足的压力,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给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他们初入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足够的人际沟通能力、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这些都需要通过培训和管理等工作予以提高,将其尽快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为此,分公司一直非常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培养管理工作,将历年来接收的高校毕业生作为技术精英、业务骨干来培养。而就分公司目前人才队伍现状来看,他们俨然已经成为分公司生产建设、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现将2000年以来分公司接收的高校毕业生培养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十年来分公司接收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

由此表可见,自2000年以来,分公司共接收高校毕业生31人,由于工作需要调到公司其他兄弟单位共计5人。其余26人(23男,3女,平均年龄不到27岁)中20人从事技术管理岗位,6人分布在生产管理、预算管理等其它重要管理岗位。

二、分公司对高校毕业生培养、管理情况

从高等院校招收专业对口的高校毕业生,安排到基层单位培养和使用,是企业造就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来,我分公司接收了以油气储运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专业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全部分配到基层进行见习和技术管理工作。一方面,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克服困难,刻苦学习,奋力拼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分公司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另一方面,分公司不遗余力的采取多种措施对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培养和再培养,为储备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利用生产淡季进行集中培训学习;二是加强业余时间的学习,逐步提高业务水平,给他们多压担子,多帮助,加速他们的成长;三是通过网络将公司及分公司组织的各项培训学习的内容、下发的通知公告、标准的宣贯学习都传送到每个高校毕业生的手中,给他们提供学习的平台,以此有效提升高校毕业生的综合水平;四是经常开展技术交流座谈,提高分公司的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对他们责任心的教育,使他们在工作中真正负起责任,为分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提供最根本的保证。

除此之外,分公司还将开展老帮新的“导师带徒”活动,贯穿整个高校毕业生见习培养过程始终,通过成效考核进行奖罚,提高学教的积极性。带徒方式主要包括:

1、“一师一徒”制。分公司为每位高校毕业生挑选了一名责任心强、专业技术能力过硬、现场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师作为导师,该导师根据毕业生的专业特长、性格特点等,为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并负责指导其见习期间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要求、工作规范、工作流程等一般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2、“一师多徒、一徒多师”制。近几年接收的高校毕业生中部分人既是导师,同时又担当徒弟的角色。分公司提倡专业技术人员

在拜资历深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师的同时也担任新分配的高校毕业生的导师,本着“以师带徒,以徒促师”的原则,切实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今年 6月,分公司为2005-2009年接收的所有高校毕业生指定了分公司领导、责任工程师以上专家作为导师,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导师带徒合同,旨在使他们在专业能力提高的同时,思想认识、大局意识、生产管理、现场协调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

3、“师徒捆绑”制。即师徒一奖俱奖,一罚俱罚。分公司党委按照公司党委制定的《胜利油建公司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成立了由分公司党政领导任组长,技术、安全、质量、组织、劳资、综治等部门为成员的毕业生见习工作领导小组,由技术部门牵头研究制定了毕业生在见习期间的管理和考核办法,定期对“导师带徒”情况进行考核。对于徒弟学习效果明显、技能提升较快的优秀师徒进行奖励,对于徒弟在规定的期限内考核达不到合格标准的师徒进行处罚。今年7月,分公司举办了2009年高校毕业生见习论文发布会,对评选出的前三名优秀毕业生,分公司分别给予师徒500、300、200元奖励。以此营造了导师乐意教,徒弟努力学的良好氛围。

通过几年的努力,分公司共培养出2名责任工程师,3名专业技术一级师。1名高校毕业生提为副队长,从事生产管理工作。

三、历年来担任高校毕业生的导师基本情况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可见一位好的带路师傅对徒弟的成长至关重要。分公司在为高校毕业生选择导师上可谓深思熟虑、精挑细选。将那些真正负责任、懂技术、重品德、做表率的同志安排在导师的位子上。10年来,分公司共有15人担任了导师,带徒 49人次。张建是2003年分公司接收的高校毕业生,现任分公司工程二队副队长、工程师。由于分公司的重视、培养以及本人的努力,他在海上施工专业技术和施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两年

他开始参与带徒活动,尤其是去年,无论是施工现场面对面的传、帮、带,还是资料整理手把手的教、授、审,他都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自己几年来的所学、所悟、所感传授给了徒弟。在他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徒弟张伟勇完成了自己的专业技术论文,并在今年七月公司举行的高校毕业生见习论文发布会上获得了二等奖,被评为优秀见习生,推荐参加管理局高校毕业生见习论文发布会。而张建也被评为了公司优秀指导老师。

在再培养活动中,分公司针对每位高校毕业生的岗位特点、性格特长、业务水平等相应配备了责任工程师以上的7位领导干部作为导师。这些导师不仅精于业务,而且善于管理,对徒弟的工作方法、发展方向甚至人生观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实效的建议。在带徒过程中,由于各在建项目的分散性,以及“一师多徒”等因素,分公司不可能把每对师徒都安排在同一个项目上,大部分师徒都分隔两地,他们利用通讯工具互相交流、互相关心。徒弟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难题和困惑,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向导师倾诉,导师尽可能的帮助分析、理顺、引导,达到共同解决难题的目的。

四、下一步打算及做好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

培养和使用高校毕业生是企业自身解决人才紧缺,培养后备技术人才的主渠道,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培养,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要重视稳定大学生思想。首先在政治上去关心。对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大学毕业生,组织他们学习党的知识,使他们在思想上靠近党组织,把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对于表现优秀、有成绩的同志要大力给予表扬和重奖,促使他们事业有成。其次大学生的各项基本保障待遇问题是留住人才很重要的方面,分公司将根据个人的工作业绩,在分配制度上继续加强公正公平地考核,给予合理的报酬。再者,在个人婚姻上去关心他们。10年来接收的大学毕业生中有个别已是大龄青年了,他们多年在施工一线,社交面狭窄,难于解决个人婚姻问题,分公司将继续抓住有利时机为他们牵线搭桥、做红娘。最后在日常生活方面给予关心。施工一线工作、生活条件较艰苦,分公司将在吃穿住行等方面关心他们。

(二)、要积极创造成才平台。根据高校毕业生的服务意愿和专业特长,创造条件,尽可能让他们全面参与分公司各项工程特别是重点项目的施工,拓宽视野,全面了解分公司施工的实际情况。分公司鼓励高校毕业生大胆工作,勇于承担施工生产的重任。给位子、压担子,为他们成才铺设平台,让他们在火热的施工现场去摸爬滚打,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真正成为分公司生产建设的骨干力量。

(三)、要不断加强教育管理。高校毕业生到分公司工作后,要积极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加强教育和管理。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导师的指导和关怀之外,由组织干事及技术部门联系分配到单位见习的高校毕业生,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协同导师一起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增强扎根基层、服务企业、在艰苦环境中锻炼成长的信念。

2、建立见习工作领导小组与新分配高校毕业生定期谈心制度,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日常具体管理。

3、教育高校毕业生正确定位,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目前的社会现状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立足社会,仅凭一张文凭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即自己的真正专业特长。那种“有了文凭就有饭碗”的想法在当今已行不通了,文凭绝对不是敲门砖。所以分公司要求大学毕业生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能好高骛远,又不能急功近利,只有正确地评价自己,找出差距,正确定位,才能进步,才能在实践中提高自己。

五、存在问题:

“导师带徒”活动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各单位都十分重视此项工作。但是,一方面由于分公司的施工场地分散,虽然单位尽可能将师徒安排在同一个施工项目上,但部分不在一个项目上尤其两人在不同的外部项目上的师徒,一年下来基本没见过面,虽有沟通,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原因,带徒效果自然不比在同一项目上手把手传授的师徒。另一方面,即使在同一项目上由同一导师指导,由于高校毕业生个人素质有参差,所达到的效果也是因人而异。所以按照管理办法导师激励政策执行起来有难度。

胜利油建公司九分公司

2010年10月21日

第二篇: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洛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全国、全省2009-2010年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有关精神和市委组织部要求,为切实做好我委县处级及乡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管理工作,根据部领导意见,专门组织力量进行专题调研,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强我委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办法和措施,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市住建委县处级及乡科级后备干部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住建委近几年经过笔试、考察,层层筛选,我委共选拔出

名科级后备干部。截止2011年10月,已有

人被提拔到副县级领导干部岗位,另外有县处级副职被提拔到正县级领导干部岗位。现有

名科级后备干部,没有县处级后备干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名科级后备干部的平均年龄为

周岁,最年轻的 周岁,其中30周岁及以下

人,占

%;31-35周岁

人,占

%;36-40周岁

人,占

%,并且各个年龄人数分布比较平均。二是文化程度整体较高。

人的学历均为大专及以上,其中本科学历

人,占

%(其中

人为全日制本科学历);大专学历

人,占

%。三是性别比例比较特别。与我委

女性领导干部比例较类似,后备干部中女性有

人,占

%。四是政治素质普遍较高。

人中,中共党员

人,占

%;民主党派

人,占

%。五是身份不限,其中行政编制

人,占

%;事业编制

人,占

%。六是专业门类比较齐全。其中学经济类专业的 人,工程技术类专业的 人,管理类专业的人

,法律专业的 人,其他专业的 人,分别占后备干部总数的%、%、%、%、%。

(二)存在的问题

分析住建委后备干部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年轻干部数量偏少。根据2011年统计数据,全委 名公务员中,40周岁以下干部数为

名(科员及以下干部 人),占公务员总数的 %;其中35周岁及以下

名(科员及以下干部

名),占

%。

二是干部提拔速度偏慢,近两年住建委共调整提拔干部 名。为了保证后备干部数量,所以选拔后备干部速度偏慢,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一部分优秀人才的积极性。

(三)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几个问题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

一是我委干部数量总量较小,年龄梯次不够合理,干部队伍趋“老龄化”。近几年的公务员空编数又较少,造成每年新录用年轻公务员数量不多,年轻后备干部数量也因此受到较大限制。

二是由于住建委的特殊职能特征。住建委的主要职能是住房保障和城市建设及管理,这些方面都关系到市民的利益问题,这些方面是不能够完全做到面面俱到的,因此在当前网络媒体发达的时代,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在民意评测中排名靠后,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使许多优秀年轻干部不愿意到住建委工作,从而造成我委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大量流失。

三是由于我委职能部分缺失,一些优秀年轻干部感觉无法尽情施展才华,领导职数上又是僧多粥少,导致部分优秀年轻干部想方设法转移到更大的舞台上去发展。

二、住建委选拔培养后备干部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直以来,我们积极以我委各项事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按照干部管理原则,制订出台了《洛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后备干部选拔和管理办法》,根据有关选拔标准、资格条件、数量结构和选拔程序,不断选拔德才兼备、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人才,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储备力量。

(一)选拔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在后备干部选拔工作中,我们按照“民主推荐入围,公开选拔入选”的思路,努力扩大群众参与度,增强公开透明度,积极引入竞争淘汰机制。

一是公开选拔。在选拔后备干部时,我们在全委范围内组织符合基本条件的干部参加统一笔试,对通过笔试的人员再进行认真考察,全面考察建议人选的德、能、勤、绩、廉,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发展潜力,注意了解其熟悉领域和主要专长,最后由委党组会议讨论决定,并向市委组织部汇报。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组决定等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由少数人确定后备干部,在少数对象中选择后备干部的弊端,进一步拓宽了识人选人渠道。

二是民主推考。在大规模集中公开选拔后备干部条件不成熟时,平时我们主要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民主测评的方式将优秀年轻干部及时吸收进后备干部队伍。同时注重借鉴年轻干部在参加各类公开考试中的笔试、面试成绩,如洛阳市的公务员应知应会考试等,作为进入年轻后备干部队伍的标准之一。

三是竞争上岗。目前我委各部门中层职位普遍实行竞争上岗,通过竞争上岗,对一名干部的能力素养、群众基础等

能有一个较全面、客观的评价,是了解干部的极佳平台。因此,我们人事部门干部同志全程参加各部门(单位)的竞争上岗,既做好指导又能及时发现优秀人才,补充年轻后备干部队伍。

四是定期调整充实。为了推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保持后备干部队伍充足的数量和合理的结构,我们对后备干部的配备比例、资格条件、选拔程序和管理办法都做出了具体规定,通过组织实施,在近两年的干部调整中,一批优秀的后备干部脱颖而出,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今年,我们准备对后备干部队伍重新进行调整。在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新的人才衡量标准,对于比较优秀的、可列为近期培养目标的人选,在年龄、学历、级别等方面做了适当放宽,使后备干部队伍保持了充足的数量、合理的结构和较高的素质。

另外,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中暂时不能提拔使用的优秀年轻干部,如符合后备干部条件,我们也按照规定程序列入相应的后备干部名单。

通过公开选拔、民主推考、竞争上岗等方式,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真正达到“挖掘一批、掌握一批、储备一批”的目的。

(二)培养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后备干部是干部补充的主要渠道,对这些干部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至关重要。培养后备干部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其潜在素质和能力,使之不断成熟,逐步具备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近几年来,我们不断摸索创新,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开展对后备干部的培养。

一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学习型公务员队伍。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为重点,在择优选入、严格监督、有效激励、正常退出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优化队伍结构,使建设系统的公务员队伍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适应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干部学习培训的考核激励机制,实行领导干部选学和考评制度,形成干部选学、群众评学、组织考学的评价机制,把学习培训和掌握必备知识的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是注重实践锻炼。通过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后备干部在关键岗位和艰苦环境中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定数量的后备干部,加强实践锻炼。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培养锻炼,使后备干部锻炼有机会、成长有条件,不断

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提高他们的意志、品质、群众工作能力和全局意识。

三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进出通畅的优胜劣汰机制,坚持动态管理。建立干部考核的办法和制度,以健全考核机制为重点,对表现差、不胜任现职的进行果断调整,实行任期制,任期满后,工作表现好、实绩突出的提任或调任,对年龄偏大的后备干部做到及时调整,补充后备干部,促进后备干部队伍的年轻化。

四是建立跟踪考察机制,在学习培训结束后,进行考察;结合年终考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同步考察后备干部,同时开展民主评议活动,让群众来衡量,是否符合后备干部的条件,从而增强干部的自我锻炼意识和自律意识。跟踪考察,有利于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劲头,高质量高标准地去做好每一项工作。后备干部所在单位对其工作做出总结鉴定,组织部门根据后备干部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三)目前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过不懈努力,我委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选拔标准的科学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实现选拔的科学性一直是个难题。因为每一种选拔方式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有其优缺点。如目前普遍采用的先笔试后考察有其标准划

一、便于筛选的优点,但也有其弊端,一是通过一张试卷难以较全面地了解一名干部的知识储备;二是客观题居多的笔试很难反应出干部的特长,容易使部分有专长的优秀人才在第一关即被淘汰出局,无缘考察关;三是通过试卷不能反应出人的能力,等等。

二是培养措施的针对性仍有待进一步增强。“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组织部门培养后备干部的重要方法与原则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很难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难以达到教育培训成果的最大化。

三是选拔培养的系统性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年轻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上,我们虽然形成了一定的程序、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门人手少、精力有限、经费不足等客观因素制约,使得培养工作的系统性不够,甚至一些年初制定的计划也无法执行。

三、住建委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原则

作为组织部门选拔后备干部,必须坚持如下原则,一是党管干部原则;二是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三是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四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五是数量适宜、结构合理原则;六是注重发展潜力、重视培养提高原则;七是备用结合、动态管理原则;八是服从工作大局,统一调配使用。

(二)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努力造就一大批能担当重任的优秀领导人才,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对此,我们建议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培养和选拔青年干部做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进一步抓紧抓好,为洛阳市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其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总揽全局,着眼未来,规划建设一支精干的后备干部队伍。提高洛阳市城市建设水平,需要各类各样的领导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是保持领导干部队伍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全方位地进行选拔和培养。一要科学预测,合理规划。建立一支以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党政后备干部为主线,以不同类别的专业人才为补充的后备干部队伍。二要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既有党政领导型人才,又有

经济管理型人才;三要及时补充,保证质量。定期对后备干部进行筛选,使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数量足、结构好、活力强。

2.要扩大视野,拓宽渠道,努力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一是组织选拔与群众推荐相结合。二是推荐与自荐相结合。

3.要坚持实践育人,按绩选人,促进后备干部走向成熟。培养后备干部要重视实践锻炼,针对目前年轻干部生活、成长条件普遍较好的现状,要使后备干部尽快成长起来、成熟起来,就要把他们安排到比较艰苦、比较重要的岗位上去,在实践中磨炼他们的意志;在实践中让他们探索工作方法,积累成功经验,提高领导能力,全面增长才干。进行多岗位交流,提高综合素质已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安排一定领导岗位、干部交流或岗位轮换等方法,使后备干部熟悉各种工作规程,掌握工作规律,积累工作经验。逐步做到,专业技术类的后备干部一般应具有的相关领域的管理工作经历,机关工作的后备干部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历。把是否经过多岗位锻炼,是否在几个岗位上都能取得明显的工作实绩作为考察任用的重要依据。

4.要知人善用,量才使用,合理安排有利于后备干部施展才干的角色。坚持因人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定向培养。

要根据每位年轻后备干部的特点、特长,因势利导,对其特长进行不断强化,直至其成为某一工作领域的专家、权威。

5.要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形成有利于后备干部队伍梯次推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培养选拔后备干部,既要重视选拔培养,又要重视科学管理。因此,要树立标本兼治的观念,从制度入手,兼顾中、远期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注意梯次配备的结构完整,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管理体系。

一是完善培训机制,按照系统化、规模化、制度化的要求组织培训。

二是完善管理机制。坚持后备干部的动态管理,注重在实践中考察后备干部。建立后备干部的管理档案与数据库,把平时管理与目标考核结合起来,形成推动各类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的激励机制,促进后备干部在各种环境和岗位上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高校毕业生进社区调研报告

高校毕业生进连岛大路口社区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省、市、区党委政府的有关要求,连岛从2010年开始启动了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实施“一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近期对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情况作了一次调研,并形成了报告。

一、大路口社区基本情况:

连岛街道大路口社区成立于2000年8月,位于连岛度假区中心地带,是度假区的旅游窗口地区,面积1.1平方公里,东起白沙小楼区,西至西大堤广场,南起游艇俱乐部,北至大沙湾海滨浴场,辖区内有驻社区单位8家,大小宾馆饭店40余家,有2栋宿舍楼,4个自然居民小组和二十一世纪居民小区,现有总户数253户,763人和二十一世纪小区暂住户数756户,约1590人。社区党员23名。近年来,社区先后获得了省充分就业社区、10年区级文明社区、市级绿色社区、市级民主法治社区、区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市科普社区等荣誉。

从平时了解和考核情况来看,高校毕业生在社区基本上从事一些信息、文书、等工作,他们认真遵守社区工作纪律,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工作态度勤恳、虚心,对环境适应普遍较快,连岛街道和社区群众对他们的工作总体评价都比较满意。

二、主要措施:

选拔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关系到连云港市能否加快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人才保障,也是连云港市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该工作展开以来,市区领导、连岛街道党组织一直高度重视,并从实际出发,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健全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该项工作得到了深入推进。

1、统筹领导,协调配合。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连云区区委及时印发了《关于做好选拔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的通知》,形成了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协调、连岛街道具体实施、社区日常管理,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强调选拔制度,本次招聘程序跟公务员招考程序一样,分发布公告、组织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选岗、考察、公示、聘用等10个环节,在选拔招考工作中,坚持公开、公平、择优和就近、就地原则,采取“公开招考、双向选择、择优聘用”的方式,确保选聘到社区工作毕业生素质优秀,能力优秀,做到选得优。

2、出台政策,落实待遇。高校毕业生在试用期间薪酬按照所在社区一般工作人员标准确定,在聘用期内的工资奖金按照所在社区副主任标准确定,保险福利待遇按所在社区一般工作人员标准执行,并为其安排所在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助理、社区主任助理等职务。对三年期满后续签合同的,从第四年起为其办理住房公积金。在调整和配备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时,可以在社区工作满三年以上、且表现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对于在社区工作三年以上、考核合格且符合各类报考资格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报考省、市级公务员的采取相应加分政策,报考本地公务员的将给予提供一定便利条件。对离家较远的,要求相关街道社区要为其提供相应食宿,必要时报销一定的交通费用。此外,他们还可以参加各类公选,努力为优秀高校毕业生创造发挥的平台,可以留的要“留得住”。

3、完善机制,监督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岗位引导制度。围绕社区工作实际问题,明确社区高校毕业大学生要发挥“六员”作用,即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做渔农业技术员;发挥知识优势,做政策法规宣传员;发挥职位优势,做基层矛盾调解员;发挥资源优势,做带民致富领航员;明确责任意识,做社区事务公开的监督员;明确公仆意识,做生产生活的服务员。二是建立健全工作会议制度。区委街道各级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社区大学生工作例会,听取毕业大学生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汇报,促进大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三是建立健全巡访制度。以社区服务为平台,发挥本社区大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各村各户开展各种宣传、教育等活动,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力所能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四是建立健全民主考核机制。做到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将个人工作述职、同事互评与群众民主评议相结合,按照实际工作目标任务考核与所在社区工作绩效相结合的原则,重点了解其工作实绩,把社区大学生试用期和考核结果作为任用、奖惩和是否续聘的重要依据,不断提高高校毕业大学生工作效能,要求做到“干得好”。

4、强化培训,提升技能。一是对选聘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岗前和岗位能力培训,通过传教的办法帮助其尽快掌握基本业务知识和工作方法。二是在经过一段时间基层锻炼,对工作有了初步了解后,有针对性的安排大学生到对口岗位培训基地进行深层锻炼,不断拓展业务。三是建立一对一互助小组,通过街道机关单位、村干部“传帮带”及他们的模范行为带动和影响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的协作意识,处理复杂问题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实际能力,大学生也可以传输新思想,新知识,创立新方法,形成互帮互助,争取让有能力的,学得快的,做得好的毕业生“上得去”。

三、主要成效:

正是依靠以上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以及积极贯彻落实,大路口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促进了人才协调发展。社区大学生学历层次较高,专业较齐全,年龄适中,有效改善了社区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解决了社区人才队伍知识断层的问题。

2、带动了社区事务发展。社区大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认真做好社区工作,带动了基层社会事务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区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通过深入社区、群众,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并将新知识、热情带到社区,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赢得广泛认可。

3、储备了基层人才队伍。社区大学生在服务社区的同时,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提升了能力,逐步成为社区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为以后人才干部队伍建设做好了铺垫。

4、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为解决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引导和鼓励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营造了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

四、主要问题:

1、部分就业观念误区。部分毕业生和家长将社区工作当成一个跳板,为以后考公务员积累资本,主观自愿投身社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强。同时受地域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选聘的社区大学生优秀程度良莠不齐。

2、心态失衡。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人生规划过高,定位不清,对工作回报的期望值过高,走上农村岗位后由于条件的简陋和工作环境的复杂、开展工作中的困难不断,会导致心理障碍,产生消极情绪,影响了工作质量。

3、定位偏差。部分社区干部在对实施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的目的意义、对大学生培养定位的认识上存在误差,没有让大学生真正融入到工作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大学生作用的发挥。

4、能力提升需要相对较长的过渡期。不同于学校,大学生要将丰富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区事务实践中去需要相对漫长的时间,因为社区工作比他们原先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加之社会阅历和经验不足,对基层工作政策不够熟悉,政治纪律和工作规矩知之甚少,能力素质亟待提升。

5、工作出路问题。三年期满后,虽然社区大学生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但仍有部分人在思想上存有忧虑,对三年期满后去向出路没底,思想不稳定进而影响了社区工作的效能。

五、建议和意见:

1、打破常规。一是做好选拔招考工作宣传,及时将文件精神传达至各乡镇及社区(村),通过各种媒体、在社区(村)张贴招考计划,广泛进行宣传动员,鼓励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积极参加招考活动,确保招考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加大社区大学生在岗工作宣传力度,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大学生积极为新渔农村建设服务。三是除了正常的招聘程序之外,对于符合当地发展的急需人才,应该敢于破格使用,但前提是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请示上级允许,并对外公示。对于高校极力推荐的人选,也应当视作合理应聘人员,经过实际考察后,有能力,有素质的也应当予以起用,争取不放走一个有用之才。

2、留下心思。一是把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与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创业结合起来;把制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政策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应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在制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的政策时,应充分利用了地方产业特点,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地方创办相关产业项目,发挥当地的产业优势。二是完善激励机制,财政加大投入,提高社区大学生待遇,对表现较出色、个体素质较好的大学生,三年期满后按有关政策安排部分事业编制,或直接聘用到缺编的事业单位,争取留下每一个可用之才。

3、激发斗志。一是实践锻炼。在有关区属部门、乡镇(街道)相关科室开设岗位进行挂职锻炼,支持跨社区、允许跨乡镇进行交流锻炼,并安排他们参加本地拆迁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或者参与解决群众矛盾纠纷事件等进行锻炼。二是激励鞭策。对毕业生个人实行积分管理,激励大学生村官努力开展工作;三是适时监督。明查与暗访并举,多下第一线倾听群众的意见与建议,杜绝新“无为群体”的出现。结合考核结果实行优者奖、劣者惩。四是准确定位。社区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目标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和定位,要给他们定岗位、交任务、压担子,分配实质性的工作任务,促使其全面参与社区工作,逐步能独当一面,按规定参加、列席有关会议等。

4、积极扶持。一是竞争淘汰,积极举办大学生村官论坛、参与“网格化管理、协作式服务”先进评选等活动,并积极培养他们进入两委班子、成为社区党委书记或社区主任、列入区管后备干部队伍等。二是鼓励创造。结合大学生的个人特点和专业特长,鼓励创造、创新,争做创新上岗。

第四篇: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某县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就业问题不仅关系的到个人及家庭的幸福和希望,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一直以来,某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人事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任务,“从完善政策、搭建平台、加强指导、导畅通渠道”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毕业生充分就业。

一、我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某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某县现有两所高中学校,其中一所职业高中学校,历年从这两所学校考入全国各地的各类大学院校的学生逐年增加,这些考入各类大学院校的某籍学生,通过三、四年的努力学习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专业技术能力,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扩招,就业形势逐年严峻,某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已有部分高校毕业生失业。由于我县地处自治区中南部,属乌兰察布市前山地区,各种资源贫瘠,经济基础薄弱,在全县范围内大中型企业很少,有一些小型企业,但能够为某籍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的机会很少,因此我县面临的就业形势然不容乐观。

(二)某籍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近年来,某县委、政府认真贯彻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大学生

就业的相关政策,以全区开展人才储备工作为契机,结合我县实际,全面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广辟渠道,多途径吸纳安置高校毕业生,为全县经济的发展积极储备人才,使某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得以缓减。2006年以来,我县共接收各类高校毕业生1537名其中研究生18名,本科490名,专科1029名,通过公开招聘办法,为全县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248名。储备人才18名,大学生村官25名,大学生西部志愿者45名,特岗教师57名。

同时,我县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累计达100多万元,这些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为了我县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县还将加大自主创业大学生贷款,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力争通过自主创业带动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我县促进高校毕业生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形成合力

某县委、政府在总结近年来的发展经验时,认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弱,长期以来人才流失严重,为吸引人才增强发展后劲,充分抓住大学生就业难得契机,于2004年制定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建立了人才强县战略机制,人事部门更是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作为责无旁贷的任务落实,积极寻求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拓展新渠道,解决返乡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同时,呼吁用人单位、社会各界从维护稳定的高度出发,共同为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想办

法、做贡献,引导和鼓励各企事业单位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

(二)完善政策,加强引导,扶持自主创业

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我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精神,我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人才工作的决定》,制定了《某县大学生自愿者管理办法》和《某县大学生自愿者考核细则》,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制定了行之有效的人事制度。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能提供的就业岗位非常有限,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却出台了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面向基层就业,从2008年起我县开始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贷款,在政策上给予倾斜。

(三)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保证政策措施落实

为了让高校毕业生安心服务基层,召集各服务单位领导明确大学生工作岗位和职责,工作环境达到同单位在职职工一样的水平。同时,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工作情况,加强考核管理,考核内容以德、能、勤、绩为主,重在考核工作实绩,经考核合格的在服务期满后推荐参加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并发给服务期满证书。

三我县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总体来说,我县在加强大学生就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与发达地区和经济基础好的地区相比,仍有不足,我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不容

乐观。一是返乡的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而单位的吸纳能力有限,所以要广辟用人之道,鼓励大学生到各类企业工作,鼓励我县中小企业接收储备高校毕业生,培养和锻炼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二是转变传统就业观念,鼓励并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在资金、场地上给予尽可能的扶持,特别应将小额创业贷款优先向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倾斜,并成立专门的机构,给他们提供服务,协调各有关部门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帮助,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发展之路。

第五篇: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调研报告

重庆开县大进镇人民政府 文件——Jimmy撰写 联系996047820

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调研报告

(中共开县大进镇委员会)

按照中组部、市委组织部和开县组织部的要求,近期,我镇结合实际,对大学生进所辖社区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调研,形成此份报告。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镇现有大进坝社区、新进社区二个社区,至今,未有高校毕业生进入社区工作。

由于我镇距开县县城近60公里,地处开县北部偏远山区,位于川陕渝三省交界地带,交通较为不便,条件较为艰苦,加上吸引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的相关基础政策和配套政策不够完善,间接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1.缺乏“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相关政策保障。让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只有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才能有效地指导开展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

2.未有相关的专门从事“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服务工作的部门。由于我镇没有成立相关的职能部门,使得在知指导开展引导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方面存在诸多的盲区。

3.镇所辖社区重视力度不够。社区在引进高校毕业生方-1-

面主动性不够,在对大学生培训、帮扶,形成科学规范的人事体系和制度,引导其成才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4.在鼓励大学生到社区工作方面宣传动员力度不够。一方面,在选派大学生到社区工作公开招考期间,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党建网、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广泛进行宣传动员,鼓励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积极参加招考活动,确保招考工作顺利进行;另一面,相关部门也应该为大学生到社区工作创造氛围,形成面向的基层社区就业的良好风尚。我镇在这些方面还做得不够到位。

5.大学生本身的就业观念的问题。目前,很多大学生缺乏科学理性的职业发展规划,期望值较高,不愿意到社会基层去工作,接受历练,主观上对社区的工作积极性和认可度不高。很多高校毕业生也把社区工作为今后事业的一个跳板,为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积累经验资本。

三、几点建议

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对于改善基层人才结构,充实社区人才队伍,推动新型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县级各机关、乡镇(街道)各部门应该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这项工作,把它作为日常重要工作来抓,以促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充实基层机关人才为出发点,按照“选的优、留得住、干的好、上的去”的总体要求,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面向社区就业的各项工作。

1.完善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的招考选拔和录用工作。招用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可以采取“公开招考、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方式,采用笔试、面试方式,通过笔试和面试加权计分,择优录取。经过选拔录取后的高校毕业生,通过与所在乡镇(街道)社区签订服务协议。

2.形成科学的到社区工作大学生的培养、考核、任用和提拔制度。按照“谁用人,谁受益,谁负责”和“培养与使用并重,培养与提拔协调,注重考核,选优提拔”的原则做好社区工作大学生的培养、考核、任用和提拔系统制度。一要加强培养。大力对大学生开展岗前、岗位培训和专业性培训,着重培训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社工知识和社区工作方法等,引导他们树立服务基层、脚踏实地的精神,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应对和解决基层复杂问题的能力。二要科学使用。可以让大学生在社区担任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助理、社区主任助理等职务,逐步让大学生融入社区,并逐步他们独当一面,做好社区工作。三要严格考核,择优提拔。服务期满考核优秀的大学生经组织推荐和民主选举可以任社区“两委”负责人。

3.提高到社区服务大学生的待遇,为他们提高较为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县、乡镇(街道)、社区应加大投入,采取多种方式提高社区大学生的待遇。可以为在社区工作的大学生每月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交通补贴,解决基本住宿、提

供良好的办公条件,并根据不同的考核结果给予浮动津贴,为大学生购买社区服务综合保障险,依照一定比例为他们缴纳基本社会保险,从而解决到社区工作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4.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就业的实习、见习制度。对组织体系健全、各方面条件较好且提供较多见习岗位的社区,可以设置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让一些社工专业或者热爱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到各乡镇(街道)社区进行实习(见习),每年安排一定数额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实习(见习)基地,进行为期6个月至1年的实践锻炼,实习(见习)期间由县财政和各乡镇(街道)社区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5.把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就业与引导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创业结合起来。鼓励高校毕业生在社区创业,政府通过采取提供小额贷款、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免费提供食宿和创业场地、免费给予创业指导等方式,支持高校毕业生结合社区需要在社区创业。这样做,不仅可以弥补高校毕业生在社区工作服务期满结束人才流失的不足,也能使毕业生扎下根来,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使很多学有所长的高校毕业生在基层社区施展才智,真正形成高校毕业生面向社区基层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

6.做好在社区服务期满大学生的服务工作。一是对于在社区服务期满考核特别优秀、表现特别突出的大学生可以根

据有关政策,适当征询个人意见,安排部分事业单位编制,或直接聘用到缺编的事业单位。二是服务期满大学生考公务员的可以采取计划单列,专门拿出指标针对社区服务期满的大学生。考核特别优秀的社区大学生,或在工作中受到县级以上表彰的社区大学生可以适当给予加分。三是对于考核合格并愿意面向其他单位就业的大学生,政府为其提供不少于三次的就业岗位推荐。

中共开县大进镇委员会

2011年9月14日

下载高校毕业生培养管理工作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毕业生培养管理工作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调研报告

    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调研报告根据省市有关要求,我县于2009年启动了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开始实施“一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计划分三年按“试行、扩面、全面推行”三步走的思......

    关于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镇关于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委组织部: 根据你部《关于对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有关情况进行调研统计的通知》要求,我镇党委高度重视,认真对高校毕业生......

    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情况调研报告

    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但尚不能完全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相当一部分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同时,农村不少有......

    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情况调研报告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总结两年来此项工作的经验和问题,调查分析选......

    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为加强对广东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切实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组织评估组于3月2......

    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但尚不能完全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相当一部分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同时,农村不少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外出务工,部分......

    高校调研报告[合集]

    一.校内宣传1.方式渠道a.一般会采取海报、传单、广播、条幅等常规方式;其次,各校会充分利用校内有限资源进行宣传。拥有电视台的学校用电视作宣传阵地;校园网发达的学校则用网站特......

    高校调研报告

    一.赞助生生活丰富多彩,活动也是精彩分层,每次举办活动,经费自然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除了团委的拨款,校会的收入,剩下的就需外联出去拉赞助了。1.方式a.合作赞助I.免费但不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