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两篇
篇一
一、公务员存在不作为、不担当、不尽责现象。
少数公务员不作为、不担当、不尽责根本原因在于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出了问题,必须加强教育引导,打牢公务员主动作为的思想根基。在把解决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问题作为重点,提出了“坚定信念、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依法办事、公正廉洁”的职业道德建设内容。
其次,平时考核是从严管理公务员队伍的有效手段。积极推动各部门开展公务员平时考核,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改进考核流程,把考核结果与公务员职务职级晋升、奖励、培训等挂钩,对考核中发现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及时提醒和纠正,不断增强公务员的履职尽责意识。为进一步规范这项工作,增强制度刚性,推动工作在全面铺开。
二、基层公务员队伍不稳定,招人难、留人难等问题。
招人难、留人难”准确地说是“招想要的人难、留想留的人难”,个中原因主要聚焦于薪酬待遇低、晋升空间窄。“本科毕业生,考到乡镇当公务员,实领月工资2500元左右,扣除房租、饭钱、回家路费,所剩无几,去年实施县以下机关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后,基层公务员和一般干部职业发展空间小、晋升通道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是,“招人难、留人难”依然困扰着社会,唯有大力推动并尽快实现地区均衡发展,让各地区的人们都能享有公平正义,成为幸福的共同体,招人、留人才不难。
三、基层人员混编、混岗问题。
我县部分单位,特别是乡镇政府存在混编混岗情况,一般是事业干部从事政府机关工作,由于行政机关编制有限,人员老龄化严重,造成机关工作人员不足,所以在事业单位中借调事业干部从事政府机关工作。几乎没有政府公务员到事业单位工作。建议增加乡镇行政公务员编制,加大乡镇公务员的招考数量。
四、表彰奖励工作
1.市(地)暂停表彰奖励项目,对县级公务员没有很大影响,公务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主要依靠公务员职务晋升、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及表彰奖励工作;公务员奖励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规定开展,组织人社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分工。奖励比例严格控制在在职参评人数的15%,嘉奖奖金为800元,三等功奖金为1500元,由县财政统一拨付至人社部门,由人社部门统一发放,公务员表彰每年进行一次,把公务员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嘉奖和三等功的依据,每年表彰近500人,所需经费30万元;市级劳模的奖金在全市表彰时直接兑现,医保保费20%补贴,第二年授予市级劳模每月50元补贴,因县财政经费不足未予兑现。
2.平时考核工作:我县近几年狠抓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由组织部门牵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工,年初由组织部门确定试点单位,在狠抓试点单位的同时,确保整体推进,公务员972人全部参加考核,合格率达99%,各单位制定平时考核方案、实施细则、评分标准,每半年上报总结,大部分公务员养成每天填写“记实簿”的习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个别单位因工作忙,业务量大,不能完全按照平时考核要求进行。下一步会同组织部门深入公务员单位进行检查,对因工作理解不到位,不能完成平时考核进行的给予指导,对拒不参加考核的予以通报批评,促进公务员平时考核的顺利进行。
3.公务员申诉公正委员会建设情况:我县已成立公务员申诉公正委员会,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生申诉案件,没有开展诚信档案建设。
五、教育培训
1.2016年公务员培训工作完成情况,根据省、市统一安排我县2015年新录用公务员39人,参加任职培训,972名公务员利用省厅公务员培训系统参加培训。
2.存在问题:
(1)个别公务员对培训工作认识不足,认为可有可无,学习积极性不高;
(2)乡镇公务员部分因年龄偏大对电脑、网络掌握不熟影响培训。
3、建议:公务员网上培训方便,时间灵活,节省培训经费,全省共享优秀教育资源是发展趋势,但是省公务员参加培训统一使用省厅培训系统,使用人员多,系统容易卡,影响学习效果,建议省厅完善公务员培训系统,满足全省公务员培训需求。
篇二
根据州人事局《关于自治州公务员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局认真开展调研活动,实行逐项对照,摸清实情,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局领导对调研工作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亲自部署调研工作,提出了调研方向和具体要求,抽调办公室、计财科、纪检监察室等科室工作人员成立调研小组,要求在工作中,严密组织、注重实效,确保调研工作质量进一步推进我局公务员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我局公务员队伍基本情况
我局现有行政编制数26名,其中工勤编制2名,实有在职人数共27人(兵地交流超编一名副县级干部)。其中:处级干部11名,科级干部11名,科员、办事员3名,工勤人员2名。按年龄分,31-40岁4名,41-50岁19名,51-55岁3名;按学历分,大学本科14名,专科9名,中专3名;按照性别分,18名男性,8名女性。
三、调研发现的问题及意见和建议
(一)行政工作人员招聘。
我局招聘工作人员是在规定1的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的前提下,向州人事局报招考计划并注明招聘的职位、名额、报考资格条件。由于我局编制一直属于满额,2006年以来没有招考新参加工作人员。我局现有科室及编制数较少,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工作需要,不利于发展。
(二)行政工作人员考核。
我局对工作人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年终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将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工作人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工作人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2006年以来无不合格人员。针对借调人员为体现考核的公正性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为实事求是评价借调工作人员工作成绩,不影响到个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个人成长与发展。我们建议全州各局委办在借调单位工作一年以上的人员。由州人事局参照州委组织部挂职干部和下派干部年终考核办发,按照百分比例定优秀指数,由各局委办自行推荐上报人事局,对借调人员进行评优评先,确保推荐工作的严肃性,逐步完善借调人员考核工作。
2、借调人员不得参与借调单位的考核表决。因为州上给予的评优指数是按照单位实有人数分配的,如果借调人员
参与借调单位在职人员评优评先工作,从一定程度上对在职干部考核得票权产生影响。
(三)公务员管理。
我们贴紧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贴紧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更新理念、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着力建立规范、管用的队伍建设机制。在完成公务员法实施入轨运行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了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并对新任的中层干部全部进行了任职培训;建立了一般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对多名机关干部赴乡镇挂职锻炼。工作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公务员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规范管理,激发活力,着力建设一支“结构优、素质高、能力强、活力足”的干部队伍,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2006年以来,我局没有公务员退出、纪律惩戒及公务员申诉等情况。(四)公务员培训工作。
我局有公务员26人,除组织参加自治州各类公务员培训外,局党组根据工作实际,不定期办班培训,并将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年底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自治州应加大对公务员培训力度,对于公务员更新知识的专项培训班基本没有开办,为了适应发展,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对全州各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进行专项培训。
(五)公务员纪律惩戒和申诉控告情况。
我局坚持考核与行政奖惩相结合,与干部使用相结合,对考核优秀的人员予以精神奖励及物质奖励,并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基础好的人员列入后备干部队伍;对考核排序靠后的人员实行组织谈话制度,进行提醒和诫勉。由于现行工资制度都实行财政统一发放,对于公务员违反规章制度等情况没有适当的惩戒权限,因此对公务员的惩戒权限应适当下放。三、以调研为契机,推进我局公务员管理工作有序发展
(一)要进一步加强对贯彻公务员法的学习。
要把贯彻实施公务员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切实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监督检查、保障措施“四到位”。(二)要抓重点,强化中层管理。
抓好中层干部管理,是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进一步完善中层干部任前目标、任职监督和考核制度。重点抓好中层干部的年度评议监督,并根据评议情况分别落实提醒、函询、谈话、诫勉等措施;任职期满,对中层干部履职尽责情况进行全面考核,依据工作实绩确定任职期间考核档次,作为参与新一轮竞争上岗的重要条件。(三)要抓考核,提高工作效能。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责任目标考核做为队伍建设的总抓手。一是突出重点分类考核。围绕发展、稳定和队伍建设三个重点,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职位干部所履行的职责,确定考核内容和指标。进一步扩大镇街公务员同职位考核排序范围。二是扩大监督多元考核。实施开放式考核,扩大民主测评范围,启动服务对象满意度定性考核,由服务对象对公务员员履行职责、服务效能、服务态度等情况进行评价。实施动态考核,落实日常台帐和主要领导阶段性评价,将平时考核、阶段性考核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客观公正地确定干部的考核等次。三是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坚持考核与行政奖惩相结合,与干部使用相结合,对考核优秀的人员予以精神奖励及物质奖励,并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基础好的人员列入后备干部队伍;对考核排序靠后的人员实行组织谈话制度,进行提醒和诫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