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餐饮管理体系
第一章餐饮管理基本原理概述第一节餐饮业的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一、餐饮业的定义餐饮业是利用设备、场所和一定消费环境为外出就餐的客人提供餐饮产品和用餐服务的生产经营性服务行业。
二、餐饮业的性质经济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生产服务属性
三、餐饮业的基本特征
(一)行业发展的依赖性和市场准入的容易性
(二)市场范围的广泛性和顾客需求的多样性
(三)品牌创建的艰巨性和专利保护的困难性
(四)餐饮文化的民族性和产品风味的地方性思考讨论:餐饮业的行业特征对我们的启示?
四、餐饮业的类型划分投资方式:国有独资餐饮有限公司餐饮股份公司餐饮存在方式:独立型餐饮依附型餐饮集团型餐饮事业型餐饮中餐风味:广东风味四川风味淮扬风味山东风味其他风味西餐风味:法式西餐俄式西餐美式西餐其他西餐思考:分类目的?便于投资人根据餐饮类型选择投资方向,做出投资决策。便于经营者根据餐饮类型和风味做好市场定位,选择主要目标市场和经营方向。便于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餐厅消费。
五、餐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餐饮业是促进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提供后勤服务的重要行业。
(二)餐饮业是旅游业的构成要素和创造财富的重要服务行业。
(三)餐饮业是活跃经济、繁荣市场、促进相关行业发展和提供就业机会的行业。
(四)餐饮业是促进社会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变化以及家务劳动社会化的重要行业。第二节餐饮管理的特点任务和要求
一、餐饮管理的定义与特点餐饮管理:利用资源、运用管理功能来从事餐饮产品生产和销售服务活动,获得优良经济效益,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劳动方式。餐饮管理的特点:1.生产过程短,随产随销2.花色品种多,技术要求高3.经营方式灵活,收入弹性大4.成本构成复杂,不易控制
二、餐饮管理的任务1.搞好餐饮经营市场定位2.合理确定餐饮管理目标3.做好食品原材料采供管理4.搞好厨房产品生产组织5.做好餐厅销售服务组织工作6.做好餐饮成本核算与控制
三、餐饮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掌握客源,以销定产
(二)注意食品卫生,确保客人安全
(三)正确掌握毛利,维护供求双方利益
(四)适应多种需求,提供优质服务第三节餐饮管理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针
一、餐饮经营的概念和内容
(一)餐饮经营的概念经营是指筹划企业的营销活动以达到与其目标的总称餐饮经营是指在国家方针政策和企业经营思想的指导下,以市场为对象,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筹划病组织餐饮产品的供产销活动,以满足客人的需求,活的良好的经济概念。概念核心:1.餐饮经营的要领餐饮经营必须以企业拥有自主权为前提,以营销活动过程的组织为中心,以开展竞争为动力,以满足客人需求和取得盈利为目的。2.餐饮经营的重点研究企业同客观外界环境的关系3.餐饮经营的实质吸引顾客,最大限度的满足客人需求,扩大产品销售
(二)餐饮经营的工作内容1.市场调查和经营预测2.经营方针和经营策略的选择3.经营思想和管理目标的确定4.产品生产和接待服务活动的组织
二、餐饮管理的经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员工第一,改革管理制度,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思想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需要”的思想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投资人和消费者相互关系的思想坚持市场经济原则,将信誉、讲质量,正确开展竞争,以
幼稚服务在竞争中直接接受广大消费者的评判和检验的思想从长远利益出发,不断创新,坚持勇于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起抓,促进企业和国民经济共同发展的思想
三、餐饮管理的经营方针
(一)行业经营方针指导全行业开展餐饮经营活动的指南。由国家行政领导机关根据全行业餐饮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
(二)企业经营方针在行业经营方针的领导下,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宗旨所制定的具体方针。饭店宾馆餐饮部独立专门从事餐饮经营的餐厅、酒家“全聚德”导入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确立了“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的企业精神,“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饮食文化成果,以繁荣和发展中华饮食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一业为主,综合经营,多元化发展”的经营方针,以及“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快速应变,雷厉风行”的企业作风;制定并实施了生产加工、服务和管理的统一规范在全国各连锁企业中推行了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提升了广大消费者对“全聚德”品牌的认知度。第四节餐饮管理的开办条件和工作要领
一、餐饮管理的开办条件
(一)硬件方面1.必须具备与企业规模一致的房屋设施2.必须具有与企业等级相适应的各种设施设备(生产性设备、接待服务设备、办公设备)3.企业消费环境的装修美化水平必须与企业的等级规格保持协调一致
(二)软件方面1.必须具备完善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制2.必须制定健全的企业章程和规章制度3.必须拥有一支人员素质与企业的等级规格相适应的员工队伍
二、餐饮管理的社会责任
(一)繁荣经济,活跃市场
(二)增加社会积累,促进经济发展
(三)提供社会生活服务,满足职工就业需求,促进自身繁荣
三、餐饮管理的工作要领
(一)分析经营环境,设定管理目标
(二)发挥规划功能,合理分配资源
(三)督导次级经理,组织业务经营
(四)协调内部关系,创造团结的气氛
(五)控制工作进展,检查完成结果
第二篇:餐饮会计管理体系
北京全聚德烤鸭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会计管理体系
本公司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公司下设三个核心层企业:和平门全聚德烤鸭店、前门全聚德烤鸭店、王府井全聚德烤鸭店为非独立法人企业。公司本部设财务部,对三个核心企业统一会计核算,三个核心层企业分别设立财务分理部,实行报帐制进行非独立核算,按属地原则分别缴纳各种流转税。公司本部进行统一核算并汇缴企业所得税。财务管理方式采取由公司本部对企业下达预算考核指标分别进行考核,财务分理部协助和监督各所在企业执行预算计划的办法。公司根据财务核算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形成本公司的内部会计管理体系。详见下图。
北京全聚德烤鸭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会计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图
根据《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董事会制订公司财务预算方案和决算方案,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决定公司风险投资、资产抵押及其他担保事项,根据总经理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财务部经理并决定其报酬等。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对本公司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公司总经理对本公司财务工作负有领导责任,提请公司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财务总监,聘任或者解聘公司财务部经理;拟定员工的工资、福利、奖惩以及投资等。
财务总监负责公司日常全面财务管理工作,对财务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主要职责是:组织会计人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对公司的日常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编制公司月度、季度、会计报表;对公司的资产状况、经营成果及资金运营情况进行会计分析;拟定公司的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拟定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投资方案等提请公司董事会审议,负责对资金调度运用、公司税收筹划和税务管理、会计政策的制定,对各生产单位的生产成本进行考核分析,对公司各企业财务分理部主管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提供公司中期报告和报告信息披露的基础资料。
根据公司的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公司财务核算由一个独立核算单位:股份公司财务部(本部)和三个非独立核算单位(和平门全聚德烤鸭店、前门全聚德烤鸭店、王府井全聚德烤鸭店)组成。
公司财务部经理职责:组织会计人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对公司的日常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编制、汇总、合并公司月度、季度、会计报表;对资金、税收、会计政策等统一管理;对各独立核算单位的生产成本进行对比考核,并及时反馈信息;对公司的利润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协助财务总监拟定公司的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以及投资方案等;协助财务总监编制公司中期报告和报告。
驻店财务分理部主管职责:制定所在企业的经营预算计划,做好经营成本核算,及时向企业经理提供各种经营信息、会计信息。负责记录驻店备用金、银行存款、现金日记账、应收、应付款项及固定资产、库存商品的三级账务和负责企业日常报销工作,保证企业经营资金的需要。做好各项定额指标的考核分析,执行本部下发的各项规章制度,接受本部的检查指导;对本单位的经营成本做出
详细分析。
本公司采取独立与非独立核算相结合的会计核算组织形式。财务部是本公司财务核算的职能部门,受总经理和财务总监的领导,与公司其他部门平等独立,发生关系时由总经理协调工作。
北京全聚德烤鸭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5月19日
第三篇:某餐饮管理公司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方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保证公司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合同的方式体现业绩考核的严肃性,使公司高层管理者集中精力做好各自分管的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业绩合同适用范围
业绩合同签订对象(受约人)主要是非公司董事会任命的高管人员。业绩合同受约人可按自身的业绩合同分解成下属人员的关键业绩指标,以督促、考核下属人员,保证业绩合同的实现。
第三条业绩合同的期限
业绩合同的有效期为一年,具体签订日期根据公司的经营周期、会计核算等特点确定,通常情况下业绩合同的有效期可以设为每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在有效期结束前,通过新一轮业绩目标谈判签订下一年的业绩合同。
第四条业绩合同的效力
业绩合同一旦被签署就具有约束力,在有效期内不得擅自更改。如遇到对公司经营影响重大、不可抗拒的情况时(如自然灾害或外部环境的巨大改变),经合同双方协商,经理办公会批准,可以酌情予以调整。
第二章 业绩合同的制定
第五条业绩合同的作用
业绩合同作为绩效管理的有效手段,有助于:
1.提高公司内部管理的透明度,有利于对业绩进行监督和及时反馈。
2.将个人对业绩负责的做法制度化。
第六条业绩合同的设计原则
1.以价值为驱动:建立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2.以岗位职责为基础:全面体现各岗位关键业绩成果,充分反映岗位特色。
3.与战略密切结合:充分体现公司发展战略方向和目标,业绩指标及其权重的设定以公司战略为依据。
4.公平一致性:上下级进行开放、充分的沟通,对业绩合同产生认同。
第七条业绩合同核心内容
业绩合同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1.关键业绩指标类别
2.关键业绩指标
3.指标权重
4.指标量化目标
第八条关键业绩指标类别
关键业绩指标分为三类:
1.效益类:体现公司价值创造的直接财务指标,全面衡量创造价值的能力,典型的效益类指标包括三类:资产盈利效率指标,如投资资本回报率
现金获利能力指标,如自由现金流
盈利水平指标,如净利润、息税前利润
2.营运类:是实现公司价值增长的重要营运结果与控制变量,体现为完成战略及财务目标运用营运杠杆的能力,包括八类:
收入管理指标,如销售额
成本费用控制指标,如生产成本、管理费用
投资支出控制指标,如投资资本支出
营运资本管理指标,如营运资本周转期
安全管理指标,如特大事故次数
3.组织类:是实现积极健康的工作环境与公司文化的人员管理指标,体现推动公司价值观建立与人员组织竞争力的能力,包括三类:
岗位设置与聘用指标,如员工总数、减员数量
员工士气指标,如员工满意度
人才发展指标,如优秀人才流失率
第九条关键业绩指标的设定
1.关键业绩指标的界定范围
关键业绩指标是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分解,随公司战略的演化而被调整、修正;
关键业绩指标是能有效反映关键业绩驱动因素变化的衡量参数;
关键业绩指标是对重点经营行动的反映,而不是对所有操作过程的反映。
2.关键业绩指标的作用
使高层领导清晰了解对公司价值最关键的经营操作的情况;
使管理者能及时诊断经营中的问题并采取行动;
有力推动公司战略的执行;
为业绩管理和上下级的交流沟通提供客观基础;
使经营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对业绩有最大驱动力的经营方面。
3.关键业绩指标的选择原则
指标应是所衡量的重要驱动因素,并与有关单位的使命/活动的战略方向一致;
指标能够测量或具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可量化分析;
受约人应有能力影响指标,并改进业绩;
指标必须有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尽可能使用财务报表中已存在的项目来设计关键业绩指标。
4.关键业绩指标的选择方法
效益类指标选择方法:
净资产收益率是公司创造价值能力的根本衡量,适用于对损益结果有重大影响的经营管理人员,对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等公司高层管理者应加大该项指标的权重;
净利润与息税前利润考察创利能力,其中息税前利润剔除了融资成本和税收因素,副总经理不具有财务管理权,所以对副总经理考察息税前利润,对公司总经理则考察净利润;
营运类指标选择方法:营运类指标反映岗位独特的工作成果,应尽量体现出主要目标,数量不应过多,其中经营收入总额是反映公司经营能力与规模最综合的指标。
组织类指标选择方法:
员工满意度能体现对公司策略、文化和机制的认同,可分别考察公司和部门的员工满意度。
第十条关键业绩指标的权重
对关键业绩指标权重的设计有以下要求:
1.对公司战略重要性高的指标权重大;
2.受约人影响直接且显著的指标权重大;
3.综合性强的指标权重大,如负有损益责任的总经理的效益类指标权重大;
4.权重分配在同级别、同类型岗位之间应具有一致性,同时兼顾每个岗位的独特性,具有一定的浮动范围。典型通用指标,如部门管理费用、员工满意度所占权重应保持统一;
5.每一项指标的权重一般不小于5%,否则对综合业绩的影响太微弱。为体现各指标的轻重缓急不同,指标之间的权重差异最好控制在5%以上。
第十一条关键业绩指标的目标值
确定关键业绩指标的目标值,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具有足够的挑战性,必须通过较大的努力完成指标;
2.综合考察多方面的信息依据,如历史业绩、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同行业竞争对手的业绩等;
3.发约人和受约人共同商讨而最终决定,当双方对目标设定无法达成一致时,发约人具有最终的决定权;
4.目标一经设定,原则上不再轻易改变。
第三章 业绩合同的签订
第十二条业绩合同的签订流程:
1.每年十二月上旬,总经理根据公司下经营计划,对公司整体目标进行分解,提出各直接下级关键业绩指标的定义、计分方式、目标值和权重等初步方案;
2.每年十二月中旬,各高管人员对业绩合同的初步方案进行确认、修正并反馈;
3.每年十二月下旬,综合办编制业绩合同初稿(详见附件);
4.每年十二月下旬,总经理根据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建议提出业绩考核办法,综合办负责组织实施;
5.每年一月份,综合办组织业绩合同双方讨论。总经理(发约人)与公司其他高管人员(受约人)分别就合同条款进行面对面协商,达成共识并签署合同;
6.综合办组织业绩合同的协商签订工作,并负责合同备案。
第四章 业绩合同过程控制
第十三条季度跟踪业绩合同完成情况
1.综合办每季度向财务部、各部门搜集数据,采集业绩合同中量化指标的季度完成数据,对完成情况与分配到各季度的目标值进行比较;
2.综合办向公司薪酬考核委员会、高管人员通报本季度业绩完成情况。
第十四条阶段业绩汇报
阶段业绩汇报有利于业绩合同双方总结和回顾合同目标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每季度结束后,业绩合同受约人向发约人汇报业绩合同完成情况。
第十五条业绩指标目标值的调整
1.当阶段实际业绩明显高于或低于合同预期目标时,业绩合同受约人需详细陈述导致偏差的原因。如属于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原因,综合办在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预测外部环境变化的趋势,及时提出业绩目标的调整意见,报总经理。
2.总经理听取受约人的汇报后,分析导致偏差的原因,审议业绩目标调整意见。经总经理批准后,综合办调整受约人的业绩目标,组织签约,双方重新签订业绩合同附件并备案。
第十六条业绩改进计划
1.当阶段实际业绩低于预期目标,不属于外部原因时,发约人与受约人共同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协商提出业绩改进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2.总经理听取汇报后,审批业绩改进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3.发约人指导、跟踪受约人业绩改进计划的落实情况,监督业绩改进效果。
第五章 业绩评定办法
第十七条每年一月上旬对业绩合同进行考核,比较全年实际业绩与全年业绩合同目标差异,业绩合同总分作为受约人浮动薪酬与非物质性奖惩的依据。
第十八条业绩合同数据收集
财务部负责收集、核实全年财务数据(投资回报率、利润、现金流量、销售收入、成本、管理费用等),报综合办;经营办、店管部等部门负责收集、核实各自主管领域内的数据(品牌知名度、公司经营状况分析等)报综合办;综合办负责收集、核实其它数据(特大事故等)。
第十九条业绩合同分值计算及考核等级的确定
综合办计算各项关键业绩指标得分,累加即可得到业绩合同分值。
第二十条业绩考核
每年元月份进行业绩考核会,确认考核成绩。
第二十一条当受约人在合同期内调离原职或担任新职,则应将其在任期间的实际业绩与其在任期间的合同目标进行衡量比较。
第二十二条当实际业绩超过合同目标时,超出的实际业绩不能转为下一的业绩目标,以确保受约人继续保持良好的进取动力。
第六章 业绩考核后续管理工作
第二十三条业绩考核结果的反馈
发约人通过面谈形式,把业绩考核结果以及考核的评定内容与过程告诉受约人,指出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并指明今后努力方向,改进方法和发展的要点,以及相应的期待、目标等。
第二十四条业绩考核结果的应用
1.公司薪酬考核委员会、综合办根据《薪酬实施细则》中薪酬计算方法,参考业绩合同总分计算受约者个人奖励年薪。
2.总经理依据业绩合同分值,决定对受约人的非物质奖惩,如职务任免、晋升、培训等。
第二十五条业绩考核结果的保管
业绩考核结果由综合办存档,作为下一年考核对比、以及其他人力资源管理的依据。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由公司薪酬与考核管理委员会提出制订、修改建议,董事会审批。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中业绩合同关键考核指标、指标权重、指标计算方法、业绩合同综合分值及操作流程由公司薪酬与考核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采购管理体系
襄阳鹰牌荣华轴承有限公司采购管理体系
1.鹰牌荣华轴承有限公司采购管理的基本原则
1.1.物资采购:实行质量优先、价格竞争、相对集中、服务及时的原则;
1.2.供应商的选择:实行从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能力、工艺制造、质量管理水平、供货服务和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择优选择的原则;
1.3.供应商关系: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 1.4.供应商管理:实行评价、动态管理、优胜劣汰(5%-10%)的原则; 1.5.供货质量:实行质量赔偿和激励的原则; 1.6.采购过程:实行规范、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2.采购管理体系 2.1供应商管理组织机购
2.1.1 采 购 部--------------供货部门 2.1.2 质 量 管 理 部--------------质量检验部门 2.1.3 技 术 中 心--------------技术部门
2.1.4 财 务 部--------------价格审定及货款支付部门 2.1.5 人 力 资 源 部--------------监督部门 2.2.采购管理职责 2.2.1.采购部门
(1)负责潜在供应商的推荐、资格认可以及合格供应商确定的组织工作,提供潜在供应商所有的相关资料;
(2)编制物资采购计划,按确定的合格供应商及采购流程实施相应的采购业务;(3)组织物资采购招投标、议标工作;(4)组织对供应商的业绩评定和资源分配;(5)负责供应商的管理;(6)负责付款计划的制定; 2.2.2.质量管理部门
(1)参与供应商资格的评定,参与确定合格的供应商;(2)负责合格供应商所供商品质量的检验、质量跟踪管理;(3)参与采购物资招投标、议标工作;
(4)负责合格供应商质量业绩的评价和考核,参与供应商的评价和整合工作;(5)负责合格供应商的质量改进和培训;(6)负责供应商供货质量的索赔;(7)负责与合格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2.2.3.技术部门
(1)参与供应商资格的评审;
(2)负责提供外购主材及辅材的采购标准;(3)参与采购物资招投标、议标工作;(4)参与供应商的评价和整合工作;
(5)负责与合格供应商签订技术协议、保密协议,并向合格供应商提供产品图纸、产品接收标准等相关文件;
(6)对供应商供货样品的鉴定;(7)负责合格供应商的技术培训; 2.2.4.财务部
(1)参与供应商资格的评审;
(2)负责采购结算价格的审定及货款结算;(3)参与采购物资招投标、议标工作;(4)参与商供货质量的索赔工作; 2.2.5.监督部门
负责对公司采购管理全过程实施监督; 3.采购业务管理
3.1.采购业务管理的依据:依据采购控制程序实施,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录和供应商A、B、C管理方案
3.2.采购计划、采购合同、采购订单的管理:采购部根据销售部门制订的年、季、月度销售计划及追加计划和物控部门提供的紧急采购计划,编制、季度、月度采购计划和紧急采购计划,同时与合格供应商签订相应的采购合同,合同的签订要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和本公司的相关规定,并在每月15日前向供应商提供下月采购计划,要求供应商按具体的时间、数量和质量要求供货,并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材质报告、检验报告和供货产品清单;
3.3.采购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管理:技术部门根据生产部、采购部、物控部、销售部的信息,制订并下达采购标准,与合格供应商签订《技术协议》、发放产品接收准则、检验规范、技术文件,并与其签订保密协议。
3.4.采购价格管理: 3.4.1.财务部负责制定物资采购询价、比价、审价的程序; 3.4.2.总经理负责对本公司所有物资采购价格进行审批; 3.4.3.财务部对本公司所有物资采购价格进行审核;
3.4.4.采购部负责采购物资的询价、比价、谈价及签订购货合同或协议;
(1)询价:物资采购均应采取3家以上的竞争性询价,采购员应通知供应商提供经签字或盖章确认的书面报价;采购员负责询价资料的准备工作,并保证询价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采购员要随时做好询价记录,按一定的方法归入供应商档案,便于跟踪;采购员接到供应商报价后,要评审报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比价:采购部采购物资必须采用比质、比价、竞争采购的方式,要求参加竞价的供应商不少于3家,并在竞价的基础上与供应商进行多轮谈判,每轮谈判后目标价格重新确定,采购员要做好书面记录,并存档。
(3)审价:采购部将货比三家的供应商报价资料报财务部,,财务部在3日内根据自己的信息渠道收集的市场价格信息对采购物资的价格进行审核,并上报总经理批准;采购部根据总经理批准的价格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后采购部将合同复印件交财务部,作为财务支付货款依据。经过审核未被批准的价格,采购部重新按原程序进行询价、比价、审价;当供应商提出调价时采购部要求供应商重新提供报价单,采购部按原程序进行询价、比价、审价;财务部负责所有购进物资和外协加工价格的审核,一是总经理审定价格之前对所采购物资的价格进行审核;审核依据:供应商报价资料;采购部提供的比价资料;收集的市场信息;二是采购员报价之前对发票价格进行审核;审核发票价格的依据是公司已审定的物资采购价格目录及所签订的合同。
采购部必须按采购计划数量进行购买,并对所购物资的质量和价格负责。所购物资价格明显高于现行市场价格并没有理由的,财务部发现后不予上帐。
询价、比价、审价资料由采购部及时归入供应商档案,为便于对采购价格的事后监督,每一笔采购业务都要登记备案,登记的内容包括单位名称、商品名称、规格型号、价格、技术标准、售后服务以及付款方式等。
财务部负责建立物价信息收集网络,及时获得国内外产品价格信息资料,为全公司提供信息服务,公司内部建立部门之间信息交换、沟通和反馈制度,保证物资采购价格管理过程中得到及时的信息支持。在市场价格不稳定时期,每月或者不定期提出市场价格预计情况和分析资料;监督和指导采购部调整采购价格。
3.5.5.采购物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部门根据采购部门的信息与合格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供应商所供货物数量的验收由物控部仓库管理员核对;所供货物的质量验收由质量管理部门按签订合同中约定的技术、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对由于供应商的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由质量管理部门按双方签订的《质量保证协方议》进行质量索赔。
3.5.6.供应商发票管理:供应商开具税务发票必须符合国家税务部门和本公司的相关规定。供应商对已使用的物资必须及时开具发票,采购人员、财务人员收到票后须及时核对发票,办理财务挂帐或退票手续,收到的发票须在当月处理完毕,特殊情况不得超出税务部门规定的期限。
4.供应商的管理
4.1.1.供应商资源信息获取的途径(1)现有供应商;(2)供应商自荐;
(3)通过媒体可网上收集相关供应商信息;(4)公司相关部门或员工推荐;(5)顾客指定或其他途径获得; 4.1.2.供应商应具备的条件
(1)产品工艺技术先进,具备国家相关生产经营资质,生产检验设备齐全,生产能力可满足批量生产的需求;(2)具有较强的质量保证能力;(3)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
(4)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良性发展的潜力;(5)产品价格合理;(6)售后服务优秀; 4.1.3.供应商选择的步骤
(1)采购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符合本公司需求的相关供应商信息;
(2)采购部对收集的供应商信息进行筛选、比较、确认,对基本满足公司需求的供应商发给《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表》,供应商返回调查表后,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确认,并邀请质量、技术部门等单位对供应商进行现场调查。根据所掌握的供应商信息,对达到满足公司要求的供应商由采购部填写《合格供应商评审表》,提交公司质量管理部门、技术部门、财务部门等单位进行评价,必要时要求供应商提交产品样品进行检验。经评审合格的供应商报公司领导批准后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
4.2.合格供应商的管理 4.2.1.合格供应商的业绩考评
合格供应商的日常业绩由采购部、质量部门从物品质量、交货期、整改、服务及额外运费等几方面考核,每月或每季进行一次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合格供应商按优秀(A级)、合格(B级)、基本合格(C级)、不合格(D级)进行分级排序,实行等级管理。
(1)对A级供应商给予表彰并从供货比例、财务结算等方面给予优先;(2)对B级供应商应限量采购;
(3)对C级供应商,暂停采购;向其提出整改建议,整改后若不能通过新供应商评审程序,取消其供应商资格,通过评审的保留其合格供应商资格;
(4)对D级供应商取消其供货资格; 5.供应商产品质量赔偿和激励机制
为提高产品质量,落实产品质量责任,保证供需双方和公司用户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本公司将制订产品质量赔偿和激励的管理办法,对供应商所供的产品质量责任、质量赔偿原则、质量赔偿程序、质量赔偿项目进行分类、质量损失的计算方法、质量赔偿的申诉、质量惩戒和激励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供应商在与本公司签订供货协议或合同的同进必须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和《技术协议》。协议中应明确规定产品质量要求、验收标准、抽样方法和标准、检验设备和手段、接收准则和拒收内容。
对产品质量稳定、信誉高、售后服务周到、顾客调查满意度高的优秀供应商,本公司将从供货份额、货款结算等方面予以优先办理。
6.供应商健储管理
本公司逐步实行物资零库存管理,并与供应商协商和签订有关协议,推行物资零库存财务结算方式。所为物资零库存结算,就是供应商结算以我公司已用商品为结算依据,没用产品作代储商品管理,代储商品不作为结算的依据,货款结算为当月货款除一定比例的质量保证金外,下月予以滚动结算。
7.采购控制程序 7.1.采购输入:产品实现策划活动时,财务部负责提供材料消耗定额,技术部门负责提供产品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生产部负责提供生产计划。
7.2.供方调查:采购部根据产品技术规范及质量要求,在国内外同行业厂家或主要原材料生产厂家中,选择至少三个以上具有良好信誉及质量保证的厂家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供方基本情况、生产能力、检验和质量保证能力、交付能力等。公司大宗物资采购必须采取招标、竞标方式,由相关部门组成招标小组实施。
7.3.采购计划:采购部根据实际库存量和销售部编制的销售计划及生产部编制的生产计划,编制采购计划,经领导批准后实施。销售部应于每年的12月31日前制订出下一的销售总计划,应于每月的31日前制订出配套和市场的月度销售计划,7.4.采购信息控制:采购合同、采购订单中应列明所购物品的名称、型号、规格、类别、数量、技术标准、质量标准、验收标准、价格、交货期。
7.5交期跟踪:为保证交货期,采购部必须要求合格供应商具有100%的交货能力,列明交货期要求,订单数量,产品资料,以使合格供应方能满足此期望。采购员应跟踪交货期进度,确保存按期采购入库,要求采购员提前以电话、传真、信函或亲自到厂商处跟催,以确保采购产品按时供应。采购物品入库按规定办理入库报检手续。
7.6.采购产品检验:采购物品进厂入库由仓库管理员验证物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项目,并报检;质量管理部门根据有关进货检验规范的要求,对物品进行必要的进货检验;必要时,质量管理部门派检验员前往供货方现场进行采购物资验证或要求供方检验部门提供质量证明资料。质量管理部门按照相关检验规范进行采购物品检验并开具相关检验单。
对日常进货进货检验中发现的批量不合格或严重不合格项目时,由采购部书面通知合格供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并限期改正。
采购体系流程图采购流程采 购 输 入供 方 调 查供 方 评 审供 方 批 准合 格 供 方 控 制合 格 供 方 管 理《合格供方业绩评审》《合同管理》《销售计划》《生产计划》《物资采购计划》《采购订采购计划完成率95%单》《采购合同》供方评价完成率100%对应表格《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供方调查表》《供方评审表》考核批标备注采 购 计 划采 购 信 息 控 制交 货 期 跟 踪采 购 产 品 验 证合 格 供 方 监 控额外运费记录不合格品控制记录合格供方质量问题反馈表供方质量问题整改验证率100%
采购合同管理办法
合同作为明确合同双方权利的义务的依据,具有法律约束力,故凡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以公司名义与外界发生经济往来的,应当签订经济合同,合同均采用书面形式。
一、采购合同的内容: 采购合同的条款构成了采购合同的内容,应当在力求具体明确,便于执行,避免发生纠纷的前下,具备以下主要条款:
1.商品的品种、规格和数量:
商品采购分材料采购和成品采购,商品的品种应具体,避免使用综合品名;商品的数量多少应按国家统一的计量单位标出。必要时,可附上商品品种、规格、数量明细表。如:锻件采购应列明所用轴承钢型号、毛坯流量、是退火件还是淬火件等。
2.商品的质量和包装: 合同中应规定商品所应符合的质量标准,注明是国家或部颁标准;无国家和部颁标准的应由双方协商凭样订(交)货;对实行保换、保修、保退办法的商品,应写明具体条款;对商品包装材料、包装式样、规格、体积、重量、标志、及包装物的处理等,均应有详细规定。
3.商品的价格和结算方式: 合同中对商品和价格的规定要具体,规定作价的办法和变价处理等,规定结算方式和结算程序。
4.交货期限、地点和发送方式: 交(提)货期限(日期)要按照有关规定,并考虑双方的实际情况、商品特点和交通运输条件等确定。同时,应明确商品的发送方式(送货、代运、自提)。
5.商品验收办法: 合同中要具体规定在数量上验收和在质量上验收商品的办法、期限和地点。
6.违约责任: 签约一方不履行合同,违约方应负物质责任,赔偿对方遭受的损失。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规定,供应者有以下三种情况时应付违约金或赔偿金:
(1)未近合同规定的商品数量、品种、规格供应商品;(2)未按合同规定的商品质量标准交货;(3)逾期发送商品。
7.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条件: 在什么情况下可变更或解除合同,什么情况下不可变更或解除合同,通过什么手续来变更或解除合同等情况,都应在合同中予以规定。
除此之外,采购合同应视实际情况,增加若干具体的补充规定,使签订的合同更切实际,更有效力。
二、采购合同的签订 1.签订采购合同的原则:(1)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备法人资格。这里的法人,是指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独立支配财产,能够独立从事商品流通活动或其他经济活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依照法定程序成立的企业。(2)合同必须合法。也就是必须遵照国家的法律、法令、方针和政策签订合同,其内容和手续应符合有关合同管理的具体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3)必须坚持平等互利,充分协商的原则签订合同。(4)当事人应当以自己的名义签订经济合同。委托别人代签,必须要有委托证明。(5)采购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签订采购合同的程序:
签订合同的程序是指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的内容进行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并签署书面协议的过程。一般有以下五个步骤:
(1)订约提议。订约提议是指当事人一方向对方提出的订立合同的要求或建议,也称要约。公司采购部根据所需采购的物品制定初始采购合同,合同中列明采购物品的规格、型号、单价、付款期限、交货日期、结算方式等,采购部将合同传真至供应商手中。
(2)接受提议。接受提议是指被对方接受,双方对合同的主要内容表示同意,经过双方签署书面契约,合同即可成立,也称承诺。承诺不能附带任何条件,如果附带其他条件,应认为是拒绝要约,而提出新的要约。新的要约提出后,原要约人变成接受新的要约的人,而原承诺人成了新的要约人。实践中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就合同的内容反复协商的过程,就是要约→新的要约→再要约→……直到承诺的过程。供应商确认些合同所列内容后,字后将此合同传回公司采购部。采购部将此件作为合同附件存档。
(3)填写合同文本。采购部根据初始合同填写正式合同一式二份,将加盖本公司合同章的正式合同以邮寄或传真的方式传入合格供应方手中,合格供应方将加盖合同章的完整合同寄回或传回本公司,合同签订完毕。
(4)履行签约手续。按合同规定的内容跟踪交期、质量和结算货款。保证采购任务的顺利完成。
有的经济合同,法律规定还应获得主管部门的批准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签证。对没有法律规定必须签证的合同,双方可以协商决定是否签证或公证。
三、采购合同的管理
采购合同的管理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采购合同签订的管理
加强对采购合同签订的管理,一是要对签订合同的准备工作加强管理。在签订合同之前,应当认真研究市场需要的和货源情况,掌握公司的经营情况、库存情况和合同对方单位的情况,依据本公司的购销任务,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为签订合同、确定合同条款提供信息依据;二是对签订合同过程加强管理,在签订合同时,要按照有关的合同法规定的要求,严格审查,使签订的合同合理合法。
2.建立合同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以保证合同的履行
建立合同登记、汇报检查制度,以统一保管合同、统一监督和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纠纷,保证合同的履行。同时,可以加强与合同对方的联系,密切双方的协作,以利于合同的顺利实现。有关修改合同的文书、图表、传真件等均视为合同的组成部分,合同作为公司对外经济活动的重要法律依据和公司内部明确职责的凭证,有关人员应保守合同秘密,并及时按机密程度专门归档合同正本一份存财务部,一份存办分室,只有一份正本的,正本存财务,复印件存办公室。
各有关人员应按合同妥善保管与合同有关的资料,包括与有关的文书、图表、传真件以及合流转单等。
3.每一合同履行完毕或长期合同的每一阶段完成,各有关人员应及时将上述有关资料整理清楚,交档案整理清楚,交档案管理人员存档。以上资料不得随意得置、销毁、4.处理好合同纠纷
当经济合同发生纠纷时,双方当事人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调解或仲裁,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5.信守合同
合同的履行情况好坏,不仅关系到公司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关系本公司的声誉和形象。
第五篇:市场部管理体系
市场部工作管理体系目录
一、基础管理
I、市场部基础管理
1、岗位职责(市场部及销售处各岗位责权与分工)。
2、市场发展规划(短期规划和长远规划)。
3、市场开发办法及流程(网络渠道建设、工程开发、短期开发计划、长期开发计划等)。
4、销售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5、计划任务的制定、分解、协助、监督、指导、激励。
6、价格体系建立与完善(价格制定、调整、审批、监管)。
7、销售渠道的分类及管理标准。
8、合同的制定与完善。
9、信息管理(价格信息、市场信息、客户信息等及时信息的收集、处理及反馈)。
10、档案管理(销售档案、人员档案、市场档案、客户档案、同业档案、会议档案等)。
11、薪酬考核、费用及奖惩标准。
12、培训计划制定与实施。
13、市场部及销售处各岗位人员的考核与人事调配。
14、日常基础管理标准。
15、车辆及其他办公财物管理标准。II、销售处管理
1、各岗位人员的管理考核与评定(工作内容、业绩、工作效率、出勤率等)。
2、基础资料规范(合同规范、工作日志、会议记录、客户来访记录、对账单等)。
3、计划任务的执行与配合情况(销售计划、市场开发与维护计划等)。
4、基础管理制度及标准的规范和执行情况(各项基础管理标准的执行)。
二、业务管理 I、客户管理
1、客户档案(姓名、地址、电话、区域、类型、销量、经销品牌、资金实力、人脉、行业资历、忠诚度等)。
1、客户接待流程标准。
2、客户筛选标准(经销客户筛选标准、直销客户筛选标准、重点工程客户筛选标准)
3、客户评价体系(忠诚度、销量、网络渠道、资金实力、人脉、后期发展)。
4、客户动态管理(周期性销量、货款回收、资金来源、品种销量、品牌销量、流向等)
5、客户投诉管理
⑴投诉类型及解决方法(类型:破包、少包、失损、质量差、服务差)⑵投诉接待、处理程序。II、价格管理
1、区域价格体系标准。
2、价格执行管理标准(区域价格管理、不同客户类型价格管理)。
3、价格申批流程。
4、价格监管监察流程。
5、价格信息反馈表。III、市场管理
1、市场SWOT分析。
1、市场规划和竞争策略。
2、市场划分办法及规范标准。
3、市场信息收集表(动态信息反馈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区域内行业动态、经济数据、区域销量、各品牌销量占比、同业产销存、各级经销商销量、工程信息等)
4、分品种销量与结构分析。
5、产品定位及目标市场定位。
6、渠道建设与维护。
7、产品流向管理标准。
8、串货管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