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为何会患上骨质疏松
我们为何会患上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在我国是一种常见高发的骨病,在我国约有一半以上中老人患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其基本病理是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出现缺陷,导致人体内的钙磷代谢不平衡,使骨密度逐渐减少而引起的临床症状。最初症状多为要背疼痛,随着骨质进一步流失,还会出现身高缩短驼背、骨折甚至是呼吸功能下降能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那么,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是哪些呢?只有找到致病原因,我们才能更好的治疗及预防骨质疏松。
1、老年人户外活动少。阳光照射少,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减退,加上肾功能减退,使维生素D的转化能力也下降。
2、长期缺钙饮食,再加上老年人食量减少、缺牙掉齿、咀嚼功能差,摄取钙质和维生素D常常不足。
3、与使用部分药物有关。服用内分泌疾病、肝脏疾病、肾脏、肿瘤等疾病药物引起骨质疏松症。
4、内分泌变化:妇女停经后,雌激素合成量突然减少,体内的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质流失过多,引起骨质疏松症,也叫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5、缺乏体育锻炼与运动。有抽烟、酗酒等嗜好。
6、专家表示,长期喝碳酸饮料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7、功能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造骨功能减退,越是高龄,骨流失得越多,越易引起骨质疏松症,也称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可见,导致骨质疏松的病因很多,生活中很多不良习惯都有可能会引发骨质疏松,但归根结底是骨骼钙质流失增加,对钙的吸收能力减弱造成的。增加人体钙吸收能力是治疗骨质疏松的根本所在。酪蛋白磷酸肽与钙离子具有亲和性,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在整个小肠环境中保持溶解状态,可明显地延缓和阻止难溶性磷酸盐结晶的形成,从而增加小肠的钙、铁的吸收,从而大大提高钙吸收率。在增加人体钙吸收能力的同时,这时候需适时进行补钙,碳酸钙可作补钙剂吸收率可达90%,可溶于胃酸,已成为剂型最多、应用最多的补钙剂,是骨质疏松患者补充的选择。对应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来说,需适当补充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与碳酸钙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大豆异黄酮具有加强成骨细胞的活性、抑制破骨细胞生成作用,雌激素具有明显促进钙吸收的作用。
酪蛋白磷酸肽、碳酸钙、大豆异黄酮三者协同作用,能够在增加雌性激素水平的同时,补充钙剂增强硬骨对钙的吸收能力,重建骨平衡,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及各种更年期症状。拥有二十年国家专利配方的宝德善蓇以大豆异黄酮、酪蛋白磷酸肽、碳酸钙、硫酸软骨素、氨糖为主要配方,
第二篇:骨质疏松的预防
卫生部2011年印发《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
一、骨质疏松防治的11点提示
(一)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二)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三)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四)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五)不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在标准啤酒570ml、白酒60ml、葡萄酒240ml或开胃酒120ml之内。
(六)步行或跑步等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
(七)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充足的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八)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强度。
(九)预防跌倒。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
(十)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早诊断。
(十一)相对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
二、知识要点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
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
(二)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一个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患者每年的直接经济负担是32,776元人民币。中国每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直接经济负担是 1080亿元人民币。
(三)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骨质疏松症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响。先天因素指种族、性别、年龄及家族史;后天因素包括药物、疾病、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年老、女性绝经、男性性功能减退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四)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有以下因素者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五)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
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均衡饮食: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低盐饮食。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高磷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
适量运动: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增加日光照射:中国人饮食中所含维生素D非常有限,大量的维生素D3依赖皮肤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合成。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
提示:防晒霜、遮阳伞也会使女性骨质疏松几率加大。平时户外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出门又要涂上厚厚的防晒霜或者用遮阳伞,会影响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六)早诊断、规范治疗,降低危害。
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比不治疗好。及早得到正规检查,规范用药,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骨折发生风险,缓解骨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其防治策略包括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两部分。
基础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补充剂。调整生活方式: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注意适当户外运动;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
药物治疗包括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以及一些多重机制的药物。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七)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自我检测。
提示: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以下问题可以帮助进行骨质疏松症高危情况的自我检测,任何一项回答为“是”者,则为高危人群,应当到骨质疏松专科门诊就诊: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2.您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激素类药品吗?
3.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三厘米?
4.您经常过度饮酒吗?(每天饮酒2次,或一周中只有1-2天不饮酒)
5.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6.您经常腹泻吗?(由于腹腔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
7.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9.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提示:高龄、低体重女性尤其需要注意骨质疏松,医生常用“瘦小老太太”来形容这类高危人群。此外,缺乏运动、缺乏光照对年轻人来讲同样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八)骨质疏松症的误区。
1.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对老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坚持喝牛奶,不宜过多食入蛋白质和咖啡因。
2.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于补钙。简单来讲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人体内破骨细胞影响大于成骨细胞,以及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造成的。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患者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3.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特有的现象,与年轻人无关。骨质疏松症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少,体瘦,又不拒绝不良嗜好,这样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就会使骨质疏松症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及早开始,使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
4.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当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5.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应当定期去具备双能X线吸收仪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变化。
6.骨质疏松症是小病,治疗无须小题大做。骨质疏松症平时不只是腰酸腿痛而已,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尤其老年患者的髋部骨折,导致长期卧床,死亡率甚高。
7.骨质疏松症治疗自己吃药就可以了,无需看专科医生。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当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
8.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宜静不宜动。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出现骨质疏松,肌力也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进一步减少。这样,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9.骨折手术后,骨骼就正常了。发生骨折,往往意味着骨质疏松症已经十分严重。骨折手术只是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方式,而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变。因此,我们不但
要积极治疗骨折,还需要客观评价自己的骨骼健康程度,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防止再次发生骨折。
第三篇:骨质疏松治疗方案
骨质疏松治疗方案
1.降钙素类:
针剂:共1月,密盖息(进口,少有过敏)100单位,肌注,每天一次,连续15天,后15天隔天一次。
共4周。
3.阿尔法骨,化醇:每次0.5g,共3个月。
4.钙片:乐力,每日每次2粒。喷剂:每天1次,连续2月,后根据情况而定,可每周一次,2.阿伦磷酸盐片(福善美)每周1片,共2月。或肌注密骨达。
第四篇:骨质疏松原因的探讨
第一次看到下面的內容,和以往的常識有些衝突,特此轉寄以供參攷。
鈣質與蛋白質的鬥爭(太重要,務必看)
原來蛋白質過量才是骨質疏鬆症的原凶 談骨質疏鬆症_鈣質與蛋白質的鬥爭(重要!)
岳母已經七十多歲了,平常非常注重身體的保養,每天清晨除了運動二小時外,飲食方面更力求均衡,尤其牛奶必定「不少於三大杯」,以攝取豐富的鈣質,她心想,這樣縝密的飲食習慣,骨質疏鬆症絕對與我無緣。
可是,她到馬來西亞旅遊,第二天一個不小心踩空,左小腿斷得碎碎的,返國住了二個月的院,醫生證實:骨質非常脆弱,有「嚴重」疏鬆症。
像這樣的例子,社會上比比皆是。
大家的觀念總以為每天只要我多喝牛奶,吃小魚干、燉排骨湯等含豐富鈣質食物,就不會發生骨質疏鬆症,其實是一知半解。
「乳品委員會」給國人的建議量是每日攝取含鈣量1000毫克最適合,但奇怪的是,住在非洲仍過著幾近原始生活的班圖婦女,每日只攝取350毫克鈣質,竟不曾有骨質疏鬆症發生。
反觀世界上每日攝取含鈣量最高的愛斯基摩土著,每天都吃魚,含鈣量達2000毫克,是正常值的二倍,卻是世界上疏鬆症最嚴重的地方。
而美國、英國乳品消耗量最多的國家,疏鬆症也最普遍,道理到底在那裡?
原來疏鬆症的發生不在於你攝取的鈣夠不夠,鈣質量的多少並不會影響你得疏鬆症,關鍵在你能不能「保持」鈣質不被流失。那麼鈣質為什麼會流失呢?因為國人嗜吃「肉、奶、蛋」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身體內蛋白質太多會造成「酸性」體質,人體一旦酸質化,身體為了維持平衡,自然而然它會自「骨骼」中提取鈣質來中和酸性,成為微鹼狀態,試想,一個人經年累月被抽鈣質來中和,骨骼中的鈣質每天流失,怎麼不造成疏鬆症呢?
因此,元凶是「蛋白質過量」,流失了鈣質,而非鈣質吃得不夠。
那麼檢驗一下,我們每日飲食蛋白質真的過量嗎?根據國科會的建議,人體正常的蛋白質量,以體重 60公斤的女人為例,每天只需45公克就夠了(男人約需50公克),以純素食的人而言,輕易就可得到57公克,何況肉食主義者,隨便一塊肉、一個蛋就過量了。
牛奶的含鈣量固然很高,可是蛋白質更高,所以牛奶喝越多的人鈣質流失更多,加上「肉、蛋」是高蛋白質食物,骨質疏鬆症不發生才怪,所以不要怪鈣質攝取夠不夠,正常飲食鈣質一定夠,鈣質多或少不會造成疏鬆症,蛋白質過量才是元凶。
願大家有正確的認識,如此,骨質疏鬆症就永遠不會找上您!
第五篇:骨质疏松教案
骨质疏松教案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发病多缓慢个别较快,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生化检查基本正常。病理解剖可见骨皮质菲薄,骨小梁稀疏萎缩类骨质层不厚。
一、临床表现:
(一)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二)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
(三)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四)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发病原因: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疏松,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钙的缺乏是被大家公认的因素。降钙素以及维生素D的不足也很重要。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人体的正常环境是弱碱性,即体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时,就是健康的。可是因为饮食、生活习惯、周围环境、情绪等的影响,人的体液很多时候都会趋于酸性,尤其是在人体摄入大量高蛋白、高糖分等时,出于本能,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身体就会动用体内的碱性物质来中和这些酸性物质。而体内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就是钙质,它们大量的存在于骨骼中。那么,在大量进食酸性食物的时候,身体就会自然地消耗骨骼中的钙质来中和血液的酸碱性,以维持酸碱平衡。因此说,酸性体质是钙质流失、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通过改善酸性体质的途径,预防骨质疏松就显得尤为重要。专家指出,食用碱性食品是防止体液酸化,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防止钙流失的最有效方法!
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有的人补了几年钙,还是骨质疏松,这就是酸性体质在作怪。酸性体质把人的 血钙中和,沉淀了,不管用了。血钙低了,骨头里的钙就会跑出来补充血钙,结果又被酸性物质中和了,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酸性体质要想补钙,必须先纠酸,改善酸性体质,补钙才能成功。
酸性体质除了造成以上疾病外,还容易失眠、多梦、疲劳、腰酸背痛、四肢麻木、怕冷、便秘、腹泻、急躁、身体肥胖、痛风等。
三、疾病治疗:
(一)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属于碱性食物,而大多数的肉类、谷物、糖、酒、鱼虾等类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健康人每天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摄入比例应遵守1:4的比例。壳寡肽为一种动物性活性碱,能迅速排除人体体液偏酸性物质,能维持血液中钙浓度的稳定,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是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
(二)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喝浓咖啡能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摄取过多的盐以及蛋白质过量亦会增加钙流失。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形成上述不良习惯。
(三)运动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进行户外运动以及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都有利于钙的吸收。运动中肌肉收缩、直接作用于骨骼的牵拉,会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因此,适当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亦是有益处的。
(四)防止缺钙还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五)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六)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四、疾病预防
骨质疏松症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若,治疗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强调落实三级预防。
(一)一级预防: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Ca、P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250ml含Ca300mg)、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精杂粮、芝麻、瓜子、绿叶蔬菜等。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加强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二)二级预防: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或用固体骨肽制剂骨肽片进行预防,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日本则多主张用活性Vit D(罗钙全)及钙预防骨质疏松症,注意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旁亢/甲亢、骨转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三)三级预防: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CT、Ca),促进骨形成(活性Vit D),骨肽片等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实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止痛、促进骨生长、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骨骼发育、成长、衰老的基本规律,但受着激素调控(主要有PTH破骨:雌激素、CT成骨;Vit D3双向调节)、营养状态、物理因素(日照、体重)、免疫状况(全身体质、疾病)、遗传基因、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咖啡、饮食习惯、运动、精神情绪)、经济文化水平、医疗保障等八个方面的影响,若能及早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水平,积极进行科学干预,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可能延缓和预防的,这将对提高中国亿万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而现实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四级预防:我们倡导补钙从年轻抓起,均衡饮食,多多运动,保证每天15分钟左右的时间晒太阳获取最自然的钙质来源,并对骨质疏松有科学性的认识。比如大家所认为的磷酸盐阻碍钙吸收就是不科学的言论。
五、饮食防治
(一)饮食原则
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属肾虚证,总的治则是补肾壮骨,但要辨证施膳。药膳以选用具有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益肝健脾作用的药食为主;
⒉须重视营养成分的补充,保护或改善脾胃的运化及吸收功能。
(二)膳食宜忌
⒈宜供应充足的钙质。要常吃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如排骨、脆骨、虾皮、海带、发菜、木耳、桶柑、核桃仁等;
⒉宜供给足够的蛋白质,可选用牛奶、鸡蛋、鱼、鸡、瘦肉、豆类及豆制品等;
⒊宜供给充足的维生素D及C,因其在骨骼代谢上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应多吃新鲜蔬菜,苋菜、雪里蕻、香菜、小白菜,还要多吃水果;
⒋忌辛辣、过咸、过甜等刺激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