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专科生到北大研究生 高考“失败者”的逆袭
从专科生到北大研究生 高考“失败者”的逆袭 一名高考“失败者”的逆袭
目前在青岛工学院读大四的张国帅马上就要本科毕业,他日前刚刚收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昔日高考失败,无奈只能上专科,但从专科升到本科,再到如今考取北大研究生,张国帅的经历告诉那些即将踏上高考考场的考生们:高考只是一次考试,即便失败仍然有机会弥补,不要失去信心。
“有很多同学都强调考研一定要努力,其实我觉得,跟努力相比,兴趣才应该是第一位的。”中学的时候,张国帅特别喜欢看日本动漫,高考后的专业就选了日语。他建议高考考生在选专业时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将来上了大学,如果专业不适合,应再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2008年高考的时候,张国帅高考分数很低,只考到烟台的一所专科学校,与那些考上本科的学生相比,高考无疑考得很失败。
张国帅从高考后就有考研的想法。专科快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选择先工作两年再考研,他考虑之后决定走专升本、拿到本科学历以后再考研的道路。
张国帅的考研成功在自己的母校青岛工学院并不是个例,该校自2010年起,已经出现了3位成功考取北京大学研究生的学生。该校将考研自习室与普通自习室分开,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为有考研复习需求的同学开放,还组织专门老师为学生提供考研政治和数学的辅导。
“我觉得高考虽然重要,但并不像以前那样彻底决定人的命运,只要自己继续努力,考研等方式也可以作为一种弥补方式。对于我们山东的考生来说,高考考一所好学校可能很难,但在考研中我们就很有优势。”张国帅建议,高考发挥不理想的考生,完全可以报考一所一般水平的学校,录取希望会比较大,将来可以考研,再向心目中的名校进行冲刺。
第二篇:从自考生到北大研究生
回望那破釜沉舟的美丽
——从自考生到北大研究生的风雨历程
不要以为只有有成就的人才是天之骄子,其实谁都可以。只要懂得不在虚无飘渺的希望中沉沦,懂得拾起希望并付诸行动,懂得怎样把希望握在手中一点点接近现实,还有,永远都不要放下希望。
——题记
记得谁曾说过,只要还有记忆,过去的永远不会过去。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在我的书桌上,近在咫尺,我终于可以平静下来,写下艰难考研历程中发生的许 多故事。我想,无论将来再发生什么事情,这几年的点点滴滴,我是不会忘记的。在江南淅淅沥沥的雨声里,一些从未磨灭的印象渐渐清晰……
一纸之间梦灭,梦生
记忆中的1999年,骄阳似火,周边洋溢着希望与快乐,中考后的张张稚气面孔仿佛都扬起了向远方象牙塔宣战的神态,而我,只是敛起所有的希翼,学会漠 然。因为家里的贫穷,让我失去了梦想的可能,连高中都念不起的我,又怎么去想象那遥远的大学?于是,我带着全县第一的中考成绩走进了大专。
大专生活的前两年,我生活得很痛苦。百无聊赖的日子里,我虚度青春,画地为牢,那个微笑着面对生活的女孩,那个用美妙的诗唤醒意志消沉同学的女孩似乎 已经死了。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老乡曾华锋的《风雨考研路》。他也是湖南邵阳人,师范毕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自考的本科文凭,并考取了北京大学中 文系文艺学专业的研究生。看完这篇文章,我兴奋得差点在教室里大叫。曾华锋的经历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想,我不应该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既然已经错过了太 阳,我不能再错过群星。晚上,我激动地在日记本上写下一行字:沉睡得太久,我要飞翔了!
2002年,寒风萧瑟,我踏上了追求梦想的道路。
一开学,我就跟老师请了一周的假,除了同桌我没有再和其他人打招呼,悄悄地去往长沙报名自考。在那个陌生的城市,我无所依靠,独自背着大书包,到湖南 师范大学文学院办理所有的手续。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在摇摇晃晃的车厢里疲惫地睡去,在颠簸中以梦想温暖二月阴冷的空气,梦中,我依稀听到到故乡的呼唤。凝望着那渐远的小小校园,我发誓,这里,将成为我生命的拐点。
我一直是个有梦想的人,那些梦想华丽而遥远,我总是远远地看着它们。第一次,我为了实现梦想而踏上一条艰难而漫长的道路,为着梦想忙碌奔波,做很多很 多事情,只是为了离它能近一些,再近一些。这种努力的过程,艰难而又甜蜜,我第一次感到青春的美好,还有,澎湃的激情。
在遥远的梦想里独自前行
回到学校,我开始了早出晚归的生活,连睡觉对我来说都是奢侈的,更不用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种幸福生活。
学校熄灯熄得很早,我每天晚上都打着手电筒在阳台上看书,夜里两三点才强迫自己去睡,而且往往无法入睡。幸而,我的精力在梦想支撑下变得无比的充沛,熬夜的辛苦没有让我贪恋床的温暖,每天五点半,我都保证准时起床,开始一天的学习。我们学校的学风不太好,整栋教学楼时常就只有我一个人。空荡荡的教室,呼呼的风声,让人觉得分外凄凉。人是寂寞的动物,只有不断地做些什么才能忘记这种寂寞。我没日没夜地看书,基本没有休息时间,只有这样,我才觉得充实。
师范后面几年的时光,对别的同学来说无比美好,对我而言留下的只是关于寂寞的惨淡回忆:我很少说话,心里无比苦闷,却无人可以倾诉,也没有人会懂。但 工夫不负有心人,我报的所有课程一次性全部通过,而且门门都在80分以上。2004年,我大专毕业同时也顺利通过了主考院校的论文答辩,拿到了湖南师范大 学的本科文凭。由于成绩优秀,我还获得了学士学位证书。希望和信心犹如苏醒的种子,在经历了漫长的冬季之后,在荒芜已久干涸的土地上重新萌发了生机。
现实睡了,梦想醒着
我以为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好好准备报考北京大学,然而事情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
北大有着美丽的校园、古朴的校门,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心情愉快地迈进那道门槛,粥少僧多的尴尬让每个想考北大的人在现实和梦想的巨大落差前狼狈不 堪。而我,是那极少数扔抱着幻想不放的人。
考研向我抛出的第一道杀手锏,是用残酷的事实去挫败我看起来强大实则脆弱不堪的自信。
得知我决心报考北大,一位平常待我极好的老师专程找我谈话,说北大的门槛高不可攀,考北大的风险实在太大,还不如换一个比较有把握的学校。我的神经变 得空前脆弱起来,在难以企及的梦想与相对保险的退步中飘忽不定,犹豫不决。一位北师大的朋友也说:“报考我们学校嘛,把握大多了。要是真考得特别好,大不 了你以后去未名湖大哭一场嘛。” 我有点想放弃了。可是放弃之前,我想,无论如何,我都要去看一眼我如此深爱的北大,去哀悼这梦想的破灭。于是一个人坐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
北大比我想象的更漂亮,未名湖杨柳依依,杜鹃花花香醉人,学生骄傲快乐,恰到好处地映衬着肃穆、神圣的北大校园。那是一个燥热无比的星期天下午,而我 取得了一场胜利,我再次寻回了自己的执着信念。那个下午宁静美丽的北大校园,我定下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我还是要考北大。
我的斗志再次被唤起,我不甘心一个做了十几年的梦就此清醒,我不甘心这几年来不顾一切地拼搏就为了“保险”两个字而葬送。即使在现实面前我会撞得头破 血流,即使在考场上我会输得一败涂地,我仍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执着到傻气的劲头会有多大的魔力,让我坚持北大梦,我甚至没有 意识到要用什么样的代价去交换这个儿时就有的美丽的概念,只是紧紧地跟着它,一遍又一遍地默念它。
我在毫无知觉得情况下用自己的狂妄换来了一丁点的优势,根本没有意识到,其实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执着,让梦想终于如愿
从北京回来后,我在床头贴上一张“杀进北大”的特大标语,每天入睡前都大喊几遍,以增加自己的信心。
看书和做试卷再次成了我生活中的全部内容,睡觉的时间一天比一天晚,叫醒的闹钟却越拨越早。有时候我在家里背书背得眼泪都要掉下来,想把书都扔到窗外 去。可是,只要默念几遍“北大”马上就会平静下来。我带着沉重的脑袋、空白的心,心甘情愿地埋在那间似乎要被枯燥的时间腐蚀掉的小屋里,一遍遍地看政治、英语、专业书和学术著作。几十大本密密麻麻写满批注的笔记,半米多高的仔细做过、修改过、分析过的试卷,还有三百多本看了两遍以上的专业学术著作。在冷得 要命的冬日和气候反常的春天里,我用龟裂的双手和粗糙的笔迹一个字一个字、一道题一道题地编织着心中那个神圣而又惟一的梦想。
这一年来,我带着一名自考生的自卑,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悲壮和现实做着最后地搏斗。苦闷中我曾试图握住手中的筹码——然而什么都没有,除了努力。我 想,那些曾经拼搏过的考研人一定都能体会这种断掉所有退路、别无选择的狭隘的美丽,都会感受过那种悲壮而无助的心情。
报完名以后,以为会在这忙碌而踏实的日子中走入考场,可就在考试前两周,由于压力过大,我生了场大病。重感冒,吃什么药都不见效,后来打了6天点滴才 好,考试时手臂上还满是针眼。由此我得出一点结论:备考时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还是必要的,考研实际上是智力和体力的双重比拼。
考试的那两天,紧张是免不了的,但对于身经百战的我们来说,像平时做模拟试卷一样,坦然面对就没有问题。最后一门考的是专业基础,我最后一个交的卷,教室里已经没有人了,监考老师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考完了?”“嗯,我的考研生活终于结束了。”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脚有一点发软,脑子里面嗡嗡作响。疲倦 像大山一样压过来,我累了,真的累了,交上了考卷,仿佛交走了半生的寄托。
几百个饱含汗水与泪水的日日夜夜啊!
排山倒海的感觉涌过来,把我无声无息地淹没。
4月6日,北大在网上公布了录取名单,我被录取了。就这样,我的考研生活轻轻地划上了一个句号。那一段让我流泪让我忧愁地倔强成长,带走了自己青葱岁 月里数不清的往
事。但是那些远去了的故事呵……是怎么也抹不去的涂不掉的,像夜风中的一曲竖琴,颤巍巍地撩拨着人的心弦,直到永远,永远。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从三本毕业生到北大研究生
从三本毕业生到北大研究生:把握专业课复习的主动权
记得大一的时候,辅导员开班会的时候说:“全国的大学分为金牌大学、银牌大学、铜牌大学,:“你们觉得咱们学校是什么牌?”我说:“算是个铜牌吧”,老师摇摇头说:“充其量是个铁牌大学。”
当时老师的话可能是无意的,但是名校的观念已经深深烙在了我的心里。关于进入名校学习的好处,我是在听Haiwen免费考研讲座的时候体会到的,讲座老师是他们的总裁,叫做张锐。张锐说,进入名校学习可以享受学校深厚底蕴的熏陶,最重要的是平台高,还有人脉资源,也就是有很多瞬间可以改变你一生命运的一些机会。
我决定考北大了,我明显感觉到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可能觉得我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吧。我选择的是新闻专业,英语和政治各100分,专业课两门,共300分。关于这个专业,老师都建议我不要去考,因为我是三本的学生,而且还是三跨考生(跨校、跨专业、跨地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我别无选择,我没学过数学,只能考300分专业课,把这300分专业课的主动权拱手让给了报考学校。
对我来说,其实英语和政治的复习难度并不是很大:我高中学文科的,政治基础还不错,英语我也已经过了六级。专业课,就是专业课是最让我头疼的一块硬骨头。
北大的新闻专业根本就没有指定参考书目,太困难了,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Haiwen的老师讲座的时候说,对于这种从来不指定专业课参考书目的学校的来说,并不是没有参考书目了,而是以潜规则形式出现的参考书目,这个需要大家去咨询考上的师哥师姐,问他们复习的时候用的哪些书,这个叫做建议参考书目。
这就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我去哪里找北大的师哥师姐呢?由于我是Haiwen的政治英语全程班的学员,总部是北京的,通过Haiwen的平台我认识了一个在Haiwen北京总部上班的钻石卡咨询师,他是北大新闻专业在读研究生,他给我提供了参考书目。
我把参考书目通读了一遍之后,对新闻专业以及北大新闻专业的学术体系和构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我就开始了专业课的针对性复习,我在Haiwen考研买到了北大新闻专业的历年真题,本科生上课的笔记,还有命题老师上课的课件和讲义。在这里补充一句,历年真题特别重要,因为通过历年真题可以把握该学校的命题规律,而且历年真题的重复率也特别高。如果网上有的,大家可以在网上下载,如果网上没有,可以找Haiwen购买。专业课的复习就是这样,信息到位了,主动权就有了,也就是说,所谓跨校的壁垒就少了。第二轮重点复习之后,我的知识体系逐渐清晰。2009年10月,我报了Haiwen的专业课班,亲自去了北京一趟,上课的老师是之前几年命过题的老师,他上课的时候给我们圈定
了一些核心考点,这对于我最后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另外我还结识几个北大新闻专业的师哥师姐,他们也给我提供了一些内部信息,而且成为了我永远的朋友。
剩下的两个多月,我把之前圈定的核心考点集中精力干掉了,还看了很多命题老师写的核心论文,论文不用多看,只把核心观点理解了就可以了,就是这样,我的专业课一考了125,专业课二考了130,我的北大梦想也终于成为了现实。我创造了我们学校的一个奇迹,从三本学生到北大研究生,老师说这个奇迹是不能复制的,我不这么认为,我希望更多的师弟师妹能够实现自己的名校梦想,如果有师弟师妹咨询我复习的诀窍,我会告诉他(她),把握了专业课的主动权,名校的梦想就已经实现了一半。
第四篇:高考逆袭案例1
高考逆袭案例(转)
《【北大大一】高三确实是创造奇迹的岁月。我用50天创一个北大》
去年的4.10分数500左右,半学半玩状态。不过那天无意中进入北大网,各方面让我热血沸腾,当晚制定一个50天的计划按照两步走20天一轮复习掉,接着就二轮
每天睡觉4小时半根本不会觉得累。5.2号的二模考了582,虽然这个成绩让所以同学目瞪口呆,但我知道北大还是离我太远。那时候刚刚好一轮复习完,紧接着二轮学习可以说是质的飞跃提升确实很快一个星期多后考了610.接下去根本没有去算分数了每天尽全力冲刺最后一个考试好像是5.28成绩651。
北大各方面确实是其它学校没法比的要说的话一天一夜说不完。努力吧高三确实是创造奇迹的岁月。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
★启示:4月10日开始拼搏,提高110分,进入北大。缘于对理想热血沸腾的信仰!
《我的高考算是一个“奇迹” 》
我是海淀区2010年高三理科生,“一模”考试成绩421分,按分数线只能读“三本”;“二模”407分,按分数线只能读高职;6月高考后,成绩上升到496分,超过了一本线,被西南政法大学传播学专业录取。
有同学好奇:“你怎么做到超水平发挥的?”其实,这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我的朋友中,超水平发挥的也有一些。我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考前拥有良好的状态。
“模考”成绩差师长不言弃 我顿悟:“为什么别人能上更好的大学,我就不行?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从此,我真正进入状态,像充足了电的机器,每天铆足了劲儿学习。我对自己说,如果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来,那以后还成什么大业?所以,坚定信念是最关键的。我们要坚信,不到最后一刻,什么都可能发生,什么奇迹都可能出现。这需要同学们在考前绷紧弦,坚持到底不松懈,不能拿就要高考了作松劲儿的借口。
剖析薄弱点分分都计较
现在想来,认清、剖析弱点并重点突破是让我非常受益的一个方法。
分析“一模”和“二模”试卷后,发现理科综合是我“命门”所在。它的总分为300分,而我当时的成绩只有150—160分,原因是选择题错得太多,一次能错9道。一题6分,我在选择题上就比别人少了54分。那时老师总有一句话“一分一个操场的人”,我就想,这些分数能让我落在54个操场的人之后了。
我决定对理综重点突破。在那一个月里,我把有关“一模”和“二模”的试卷翻出来,每天做一套理综选择题。我做的是北京历年高考题,没做其他省市的题,因为题型和出题思路不一样。不管对了还是错了,我都逐题分析。如果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我就写出其他三项的错因。我发现,选择题注重细节,有时多一个字,答案就会有变化。一星期后,我的选择错题降到了5道,这对自己是个很大的鼓励。最终高考时,我的理综分数达到了从未有过的217分,比“模考”提高了60分。
我的经验是抓住每道有把握的题,不丢每一分,分分都计较。
★启示:一模后三本到重本,提高75分。赢在状态!选择题致胜!剖析试卷!重点突破一类!
《王瀛:2001年上海市文科状元,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学习成绩长期“摆尾”,高考前4个月突然发力,最后成为当年上海市文科状元。奇迹是怎么产生的? 高三上学期,全年级500多名学生中,他仅排在350名左右。为了证明“我也可以”,王瀛在考前四个月从头开始学起,坚定学习信念、找准学习目标,摒弃一切杂念,“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学习”,并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认为有两个方法对于其他考生也是适用的,一是追求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二是注意休息,只有精神饱满才能应付第二天的高强度学习。
高考成绩出来后,他考了549分(满分600分),这个成绩折合全国卷的成绩是708分,成为当年上海的高考文科状元。
通过自身经历,王瀛告诫高三考生,信念对于成功非常重要。在高三最后阶段,要抛开与高考无关的所有事物,不要因为各种因素,比如调考失利等放弃自己的信念。他还提醒学子们,不要像他“醒悟得那么晚”,因为“早一点努力,就多一分从容,多一些机会”。
★启示:级部300名称为上海状元!信念!目标!摒弃杂念!追求效率,注意休息!
《我要考北大》文/张春风
我高中就读于一所普通的县级重点中学。高一高二的时候,是个不折不扣的“差等生”。
高三开学的时候,我们新换了班主任,姓景,是我们学校抓高三的资深老师,按成绩档次分批找学生单独谈话,我是最后一批倒数第五个人。他虽然刚接任,但对每个同学的情况已摸得比较透,他和我谈了一个小时,很能切中要害,也非常会鼓励人;但我并不服气,因为我当时经过一个暑假的思考,心中已有了一篮子计划,我相信自己能有大成,但他只将我定位在努力争取考上个大专。整个谈话过程中,我除了回答“是”、“嗯”,其余一声不吭。谈话结束了,我问:“景老师,像我这样的,最后有没有能上重点的?”“嗯——”他犹豫了一下,不情愿地说:“能考上的,还是有的。“他指的还是大专。我的心顿时一空,但马上我又恢复了自信,天底下只有一个张春风,我干嘛只有看到别人能否做到才能自信呢?我脸憋得通红,扔出一句自己都吃了一惊的心里话:“我要考北大!”我顿时感到办公室的老师都抬起头来看着我。我们这个县,恢复高考这么多年来,只有两个高中生上了清华,还从没有人上过北大,而这个扬言要考北大的人,到底有多大的实力呢?肯定是全年级的前三名吧?我走了,他们肯定会这样问景老师。景老师微张着嘴看着我,继而盯着桌面,好久没讲话。“景老师,没什么事,我先回去了。”“嗯,好吧。”我转身离去,景老师说:“你这样想对你没好处。”我没回头,接着走自己的路,只听到办公室里一片哗然„„
在后来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我先不说。
1997年8月12日晚,我骑自行车从邻村的姑妈家回来,咦?院子里哪来的两辆轿车?屋里哪来这么多人?出什么事了?我疑惑着推车进院子,这时全屋的人都拥了出来,“状元郎回来了„„”“考上了„„”啊?!我的心在狂跳,这能是真的吗?“小风,毕县长和王书记给咱送通知书来了。”妈在人群中喊。一个干部模样的人走在前面来和我握手,“张春风同学,恭喜你考上了北京大学„„”后面的话我全听不见了,我只记得自己那时心是那样的紧,呼吸是那样难,脑海里一片空白,竟然真的倒了下去„„人们把我扶住,我接过那只大信封,盯着它,盯着它„„我的双膝跪了下去,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多好啊!这个诱人的名字,这个神圣的名字,终于属于我了,我成功了,我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满眼是泪,抬起头来,凝望着我的父老乡亲,就是你们,给了我力量啊!我抽泣,抽泣,只有抽泣„„“这孩子,这一年来受的苦太多了。”是景老师的声音,他的手放在我的肩头,我反过来与他相握:“景老师,‘差等生’的滋味不好受„„”“我们要请你给全县的‘差等生’做一次演讲。”“不,我要给全国的‘差等生’做一次演讲,我要让他们能够在困境中奋起,都能创造奇迹!”
★启示:差生逆袭,全县状元!抗争老师!把目标喊出来!
第五篇:高考数学的5个逆袭方法
高考数学的5个逆袭方法
大部分学生会因为学不好数学,而选择放弃理科专业。如何让学生成功学好数学,打牢数学基础,今天就带你去看看有哪些好方法!
第一招: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做一定量的题目是必需的,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错误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
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会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招:细心地挖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例如,在单项式的概念(数字和字母积的代数式是单项式)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单项式”。
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
三是,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你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给你的建议是:更细心一点(由观察特例入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第三招:总结相似类型的题目
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
给你的建议是:“总结归纳”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第四招: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
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
二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
但现实情况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的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
我们之所以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一个反复在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第五招:记住基本概念
对数学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理解了的要记住,暂时不理解的也要记住,在记忆的基础上、在应用它们解决问题时再加深理解。
打一个比方,数学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就像木匠手中的斧头、锯子、墨斗、刨子等,没有这些工具,木匠是打不出家具的;有了这些工具,再加上娴熟的手艺和智慧,就可以打出各式各样精美的家具。
同样,记不住数学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就很难解数学题;而记住了这些,再配以一定的方法、技巧和敏捷的思维,就能在解数学题,甚至是解数学难题中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