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律师论坛13号 征集第二届泰州律师论坛论文
泰州市律师协会文件 泰律协„2011‟13号
关于征集第二届泰州律师论坛
论文的通知
各律协分会:
为加强律师实务和理论研究成果的交流,提升我市律师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扩大律师行业社会影响力,根据市律协三届四次理事会决议,拟于10月份举办第二届泰州律师论坛,现就征集第二届泰州律师论坛论文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文范围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服务转型 创新发展”,参加交流的论文题材范围主要涉及行政、刑事、知识产权、金融证券、电子商务等方面(具体参考题目见附件1),参加交流的律师也可根据自己的办案实践结合相关的典型案例,在参考题目外自行选择论文题目。
二、具体要求
1、各律协分会要组织所属律师事务所认真撰写论文,各律师事务所完成论文不少于一篇。
2、刑事、行政、知识产权、金融证券、电子商务和未成年人保护业务委员会委员每人必须完成一篇论文,以上委员会委员论文题目选择和上报工作由各委员会主任负责审定和汇总,本委员会委员的论文题目应避免重复。
3、为避免论文题目重复,参选论文题目应在6月30日前报市律师协会汇总。
4、所提交的论文须按格式要求打印(具体格式见附件2)一份,同时储存应为word格式,以电子邮件方式报送,于7月20日前上报市律师协会秘书处。
5、已经公开发表或公开交流的论文,不得参加本次征集活动。
6、广大律师要注重论文质量,杜绝抄袭行为。对经核实确属抄袭的论文,取消其评选资格,并在行业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
7、市律协将组织评审委员会,对上报的论文进行遴选,推荐优秀论文参加第二届泰州律师论坛交流,并汇编成第二届泰州律师论坛论文集。
8、对本次论坛获奖的优秀论文,将选择推荐参加江苏省首届律师论坛交流活动。
联 系 人:田璐,项琳;联系电话:0523-86839131;电子信箱:xianglin1009@yahoo.com.cn 附件1:首届泰州律师论坛论文参考题目 附件2:论文格式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主题词:律协 律师论坛 通知
抄 送:各市(区)司法局,市直律师事务所,陈建章会长,朱联海副会长,王长林副会长,杨翰副会长
泰州市律师协会秘书处 2011年5月20日印发
共印31份
附件1:
第二届泰州律师论坛论文参考题目
一、行政法
(一)行政诉讼法学
1、论行政诉讼原告的举证责任
2、试论行政诉讼案件立案的法定条件
3、试论行政诉讼期限的举证分配原则
4、论预防性行政诉讼
5、析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的完善
6、论社团在行政诉讼中的作用
7、论行政诉讼中的驳回起诉
8、浅析对行政裁决的司法变更权
9、依法治国与行政审判
10、浅议我国行政诉权的实现
(二)行政处罚法
1、论私人无处罚权
2、论一事不再罚原则
3、试论行政处罚权运行的程序制约
4、论我国行政处罚制度的特点
5、浅论税务行政处罚的构成要素
6、论查封的法律效力
7、论行政处罚听证的原则
8、论海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控制
9、论行政处罚成立的条件
10、试析“交通违章扣分”的法律依据
(三)行政许可法
1、浅析行政许可制度的实施
2、论行政法基本原则及制度在《行政许可法》中的体现
3、论税务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法》中的正确定位
4、行政许可对现代海关管理的挑战及对策
5、论地方性法规行政许可设定权的界限
6、试论信赖保护原则及税法实践
7、行政许可案件审理研究
8、论行政许可法在税收征管中的适用
9、《行政许可法》与政府行政理念的更新
(四)行政复议法
1、行政复议中的期间
2、论行政复议的法律性质
3、行政复议制度的司法改革探讨
4、试论不予受理行政复议决定的可诉性
5、谈行政复议机制的健全与发展
6、行政复议第三人浅析
7、试论不作为型复议案件的结案处理方式
8、论司法行政复议的范围、管辖及程序
9、论超期申请行政复议的效力认定
10、试论行政复议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五)依法行政及行政立法法(自选)
二、刑事
1、刑事和解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运用
2、对未成年人犯罪自首问题的再认识
3、如何认定入户抢劫
4、改革和完善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必要性
5、入户抢劫与一般抢劫之辩
6、精神障碍刑事责任能力浅析
7、浅议职务侵占中司法鉴定的几个问题
6、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预防
9、论附带民事诉讼
10、论罚金刑的适用依据、优势及完善
11、论滥用职权罪
12、论庭审中的控辩关系
13、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
14、论刑辩律师执业风险及其防范
15、烟草经营户渠道外进货能否构成犯罪
三、知识产权
1、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及相关制度的完善
2、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
3、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规则、技术鉴定及有关的评判原则
4、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与法律处理
5、专利侵权判定标准及专利纠纷疑难问题处理
6、商标侵权认定与商标授权司法审查及案件代理
7、驰名商标认定与法律保护
8、垄断纠纷与不正当竞争纠纷法律适用
9、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与案件代理
10、著作权及其侵权判定与著作权保护新问题
11、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12、网络法律前沿问题与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法律适用
13、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与企业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实务
14、知识产权服务行业中的律师人才机制策略研究
15、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研究
16、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在风险投资中的法律规制
17、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中的若干问题
18、金融创新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19、信息网络传播权诉讼案件经验
20、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有关案件的取证和证据保全
21、软件侵权诉讼案件经验
22、电子商务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23、信息时代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24、技术标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25、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问题和应对措施
26、网络环境下的不正当竞争案件
27、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体系建设
四、金融证券
1、我国民间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2、浅析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
3、我国中小企业贷款的体制障碍及对策研究
4、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及其防范
5、个人征信制度及其发展完善
6、保险与洗钱
7、律师在典当行风险防范中的法律服务及创新
8、最高额抵押的法律实务问题研究
9、企业破产重组与债权人利益保护法律事务
10、“打会”引发的法律问题及防范
11、民间借贷纠纷律师代理之我见
12、民间借贷趋势分析与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13、关于规范我国民间借贷的法律思考
14、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经营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15、电子商务与信息网络业务专业
16、电子商务交易安全
17、网络知识产权保护
18、电子信息安全
19、虚拟货币的保护
20、电子商务交易证据的提取
21、虚拟世界中个人权益的保护附件2:
论文格式
1、字数:3000字以上,8000字以下。
2、题目:居中;字号:二号;字体:宋体。
3、作者:居中;字号:四号;字体:楷体;名字右侧上方加星号,当页页下脚注作者单位。
4、有摘要及关键词的文章,摘要文字不超过300字,“摘要”及“关键词”均用方括号(即[ ])标出,字号:小四;字体:黑体。摘要及关键词的内容,字号:五号;字体:楷体。
5、正文——字号:五号;字体:宋体;行距:单倍;段与段间距为0;
6、版芯:32行×32字。
7、一级标题。字号:五号;字体:黑体,二级标题。字号:五号;字体:宋体。
8、参考文献均列于论文最后。“参考文献”居中,字号:小四;字体:黑体;参考文献内容,序号用方括号([ ])标出,字体:五号;字体:宋体。引用文章,按作者名、文章名、刊物名、期数的顺序排列;引用书籍,按作者名、书籍名、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的顺序排列。
9、论文结尾注明作者真实姓名、电话、工作单位。
第二篇:关于征集第八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的通知
关于征集第八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
第八届中国律师论坛将于2009年8月在四川成都举办。本届论坛主题确定为“使命、责任、发展”。主要研讨在当前形势下,律师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论文征集和分论坛议题将围绕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书记提出的“律师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工作者、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服务者、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者、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者、社会和谐稳定的促进者”的要求,从律师的职业特征和社会责任出发,深入开展研讨。
请各地律协抓紧组织发动所在地区律师积极撰写论坛论文。论坛组委会将从中选出优秀论文集结成册。
本届论坛论文的撰写要求和提交办法如下:
1、论文可根据论坛主题撰写,也可根据论文参考选题撰写,字数限制在3000以上6000字以内。
2、论文提交请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 2009@acla.org.cn,书面文本恕不接收。论文可以正常浏览的,系统将自动回复;论文不能正常浏览的,将回复重发论文。
联系电话:010-84020233
联系人:张锁生 王敏
3、投稿律师请注明姓名、所在律师事务所全称和手机号。
4、提交论文截止至2009年7月5日,逾期将无法安排评选和印刷。
5、文集非盈利性,用于会议交流,仅对参加会议者发放,提交论文未参加会议者,不另行赠送论文集。
附:“第八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参考选题
二00九年四月十六日
“第八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参考选题(分为三部分)
一、发展篇:
律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捍卫者
着眼大局,做社会和谐稳定的促进者
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做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者
积极而为,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服务者
律师与社会公正正义的实现
律师的社会责任
律师的职业价值
律师定位问题初探
司法改革与律师制度完善
律师业可持续发展思考
法律服务业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经济全球化与法律服务国际化
律师队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贯彻律师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律师制度
新律师法对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律师法与律师执业环境
“两结合”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以党建带队建,不断提高律师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
论律师参政议政
律师收费制度研究
律师税收制度研究
律师执业权利与人身权利
律师参政、议政的实践与发展
律师参与立法的社会意义与途径
二、管理篇
律师行业自律机制的内容及规则
党建工作是律师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组织保障
律师事务所党建工作研究
新时期律师党建工作的着力点与创新点
律师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必要性
律师与法官关系研究
律师团队文化建设
律师文化对律师事务所发展的作用
律师文化与律师执业观
律师个人文化修养
律师职业道德建设与诚信执业
律师违法道德纪律行为主客观因素剖析
律师执业规范研究
律师事务所执业风险研究
律师执业中的风险与防范
律师执业中的利益冲突规则
律师事务所的规范化建设
构建中国特色律师事务所质量管理体系
律师事务所规模化的若干问题
设立公司制律师事务所的必要性
律师事务所专职管理人制度
律师事务所分配机制与合伙人运行机制
特殊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模式与分配机制
律师事务所的合并与联盟
综合性律师事务所如何实现律师专业化
律师事务所营销计划、措施和管理
律师执业管理
律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及劳动制度建立
律师事务所的薪酬设计
律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中小型律师事务所可持续发展战略展望
律师事务所的目标定位与发展
谈分所的管理
实习律师与律师助理问题
青年律师的“科学发展观”
三、业务篇(可按业务分类)
传统业务与现代思维
公益诉讼趋势及对法制完善的作用
公益法的发展及律师作用
论和谐社会理念对宪法的丰富和发展
律师公益活动研究(数据与分析)
律师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寻找“三农”中律师业务新的增长点
律师如何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中发挥作用
如何发挥律师在农村法律援助中的作用
农民工法律援助的实践
农村土地承包、流转问题研究
农村出嫁妇女土地权益受损害如何保护
行政法律业务的新趋势
行政许可法的立法目的与实现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问题
听证制度与和谐社会
行政诉讼及国家赔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行政不作为研究
行政复议制度改革与律师服务
行政诉讼的证据及举证责任问题研究
当前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和律师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
律师办理群体性案件的经验与教训
律师参与涉法信访工作的方式、方法与作用
事业单位转制改制中的律师作用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律师调解制度
环境污染案件的审判分析
环境与资源纠纷案例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决策机制的理论与实践;
环境侵权案件的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计算方法
不动产法律制度与律师业务
我国财产征收制度的完善与公民权利的保护
房屋土地征收制度的新变化及对律师业务的影响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中的律师服务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律师房地产业务
怎样预防房屋预售或认购意向中的误导和欺诈
二手房买卖及其交易合同中的有关法律问题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与转让中的法律问题
城市规划与房屋拆迁中的法律问题及权利救济
民营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探讨
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民事证据规则中关于举证时限如何确定的探讨
民事证据效力认定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限制
信用权的意义及范围
婚姻家庭法律服务新业务研究与拓展
离婚中房产分割争议的种类及难点
公司股权在离婚案件中的处理(包括投资权益和出资问题)
专家责任的探讨
食品安全保障中的法律问题;
浅析我国社会保障的法制改革
新医改与律师业务
国际金融风暴给金融、证券、保险等业务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金融风暴给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哪些借鉴
律师面对金融创新的机遇和挑战
金融监管若干法律问题
社会保险争议的解决路径
仲裁、调解在解决争议中的作为及展望
律师反垄断业务研究
招投标项目中律师业务的拓展
律师与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
上市公司重组的新动向和新趋势
公司上市和兼并收购过程中法律尽职调查的难点和对策
对《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创业板律师业务特点及业务流程
股权转让的争议解决
董事与其他高层管理者的法律关系
公司高管人员和员工股权激励制度研究
独立董事的资格、产生、权利义务、职权与责任
公司期权的设计(职工、中、高层管理人员、研发人员,以及引进技术的期权设计
企业并购、管理层收购(MBO)、职工持股(ESOP)与公司治理
BOT项目法律业务操作
企业破产重组与债权人利益保护法律实务
律师担任破产管理人的执业要点及风险防范
劳动仲裁的法律与实践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与实践
如何改革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应对金融危机如何促进劳动关系稳定
知识产权行政、民事、刑事保护程序中的制度缺陷与制度建设
知识产权战略与律师服务
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外商投资企业的知识产权投资与使用许可的法律问题
驰名商标认定中的若干问题
不正当竞争侵权案件分析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有关案件的取证和证据保全
电子证据和电子商务有关法律问题
网上交易纠纷及相关法律责任
信息时代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网络环境下的不正当竞争案件
辩护律师的执行风险防范与对策
刑事辩护的困境与出路
刑事辩护技能交流
辩诉交易制度研究
律师执业行为豁免研究
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研究
网络犯罪及其控制对策
死刑复核程序的律师辩护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及预防
第三篇:“2013中国税法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税务律师论坛”会议综述10.30
“2013中国税法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税务律师论坛”会议综述
2013年10月25日,“2013中国税法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税务律师论坛”在北京京仪大酒店顺利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社会公平——中国税务律师的时代使命”,论坛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主办,北京市华税律师事务所承办,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税收教育研究所、北京律协税务法律专业委员会协办。全国各省、市律协财税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内外著名税务律师事务所律师、跨国公司及大中型企业税务总监、政法院校及财税研究机构学者、立法及政府机构官员等税法理论与实务界的专业人士300余人参加了本届论坛。
图一:论坛现场 在论坛开幕式中,全国律协秘书长、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副司长周院生先生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原国家税务总局征管科技司司长李林军先生,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金融司副司长季怀银先生,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卫国教授,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教授分别致辞,全国律协财税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市华税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天永律师代表承办方致辞。
图二:周院生在开幕式致辞
周院生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在致辞中表示,税务法律服务工作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营造良好税务法治环境、实现依法治税的有利保障。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与税务法治的不断完善,税务法律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税务律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周院生提出,广大税务律师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国家税务立法工作、税务司法实践和税务普法宣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财税法专业委员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研究拓展税务律师业务领域、促进税务法律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依法规范税务律师执业活动三个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林军代表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宋兰女士出席本届论坛并发表致辞。他首先对本次论坛成功召开表示祝贺,他认为,在党和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涉税中介服务行业已经迎来了行业发展的春天,要加强全国律师协会财税法专业委员会同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的交流合作,更好的推动中国涉税服务的质量提升。作为《征管法》修订的实际参与者,李林军认为,在税收结构调整、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的税源国际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税收征管制度迫切需要深化改革,《征管法》的修订应突出八大重点:明晰征纳双方权利义务为前提的征管基本程序、纳税服务、风险管理、权利制约、绩效考核、信息化支撑、机构扁平化和专业化,完善法律制度。
季怀银在致辞中表示,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律师等税务服务机构的工作对税收征纳关系的和谐发展及税收法治文明程度的提高意义重大,同时国家的财税立法工作也需要这些专业人士提供的意见。他表示,在将来的起草立法工作中,要加强与全国律协财税法专业委员会的交流,共同为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税而努力。
王卫国在致辞中表示,税法改革与经济改革联系紧密,例如在当前的中国经济改革中,土地制度改革需要配套的土地税收体制、金融改革需要税收手段遏制高息贷款,需要借鉴国外破产重整税收减免制度。企业改革需要重视小微企业,出台相应税收优惠政策。而其中很多改革措施需要各部门协同解决,因此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配合。在我国这一轮自上而下的改革中,需要法治推动,立法工作者要更多地与专家学者以及税务律师进行交流,加强政府、学者、律师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财税改革的进程。
刘剑文对本届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在致辞中,他肯定了中国税务律师的重要性,认为要促进实现社会公平,需要税务律师在改革中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他认为要把中国税务律师做大做强,需要进一步提高律师在财税领域中的地位,可以通过立法手段使得税务律师在税收征管过程中能够切实有所作为。
图三:刘天永在开幕式致辞
刘天永首先代表论坛承办方华税律师事务所向莅临本次论坛的领导、专家、学者、媒体界朋友和业界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刘天永说,目前,财税问题已成为我国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各种问题的“聚焦点”,财税法治建设成为中国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突破口”和“发力点”,未来财税法律服务需求必将不断、持续增加,税务律师发展的新时期已经来临。刘律师认为,本论坛不仅已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税务律师的最高业务交流平台,而且对推动我国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的发展,繁荣税法理论研究,促进税法国际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税务律师将顺应时代的需要,在不断拓展税务律师执业领域的同时服务于国家财税法治建设。
本次论坛分为五个演讲主题,分别是:分配公平与中国税法改革,纳税人权益保护与税务律师业务拓展,典型税案法理解析与税务律师业务提升,企业税收规划的理论、模型与运作以及跨国投资与中国反避税法律政策。
图四:贾康发言
在“分配公平与中国税法改革”环节,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教授在演讲中指出,要正确理解收入分配公平,权衡分配结果的合理区间,要充分发挥税收在初次分配阶段和再分配阶段的调节作用,优化分配结构,实现社会共赢。对一些当前热点问题,如房产税改革,贾康教授认为,要回归中国的实际情况,回到邓小平的改革智慧,允许先试先行、弹性的空间,要对如何把改革向前实质性推动有通盘考虑。中国税务报社总编辑刘佐着重介绍了增值税、所得税、房产税和遗产税等各个税种应当如何进行调整的建议,以便充分发挥税收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刘总编认为我们当前税法改革应当解决三个重要问题:营改增的快速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尽快推行和房产税改革的稳妥进行。
在“纳税人权益保护与税务律师业务拓展”环节,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司长张树学围绕如何在纳税服务中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做了主题演讲。张树学司长在演讲中提到,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是推进民主政治和建设服务型政府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广大纳税人的基本要求。税务机关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健全纳税人权益保护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支持税务机关主导的纳税人维权组织的健康发展,稳步推进纳税人权益保护的各项工作,从而有效推动纳税人税法尊从度的不断提高。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张学瑞处长做了题为“崇尚法治精神,尊重和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主题演讲。张学瑞处长指出,法治精神是一切问题的逻辑起点。应当用法治的思维、法治的精神指导税法的实施,把公平正义精神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去。要优化当前税收政策,在顶层设计中真正的尊重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在执法过程中发挥法治精神的价值判断功能。全国律协财税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市华税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天永律师演讲的题目是“协同努力促进税法的公平与正义”。刘律师介绍说,我国的税法条文过于简单,在实践中经常存在各地执行标准不一,下位法与上位法冲突的情况。因此,税务律师更要综合考虑每一笔交易的经济实质和税法原理,考虑税法的价值。税务律师应该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促进税务律师业务的发展,并实现税法的价值——公平和正义。
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大旗作为评议人,对几位演讲嘉宾的演讲给予极高的评价。朱大旗教授指出,不论是纳税人权益保护,还是税务律师开拓业务,最根本的前提都是牢固树立税收法定观念,形成良好的依法治税氛围。
图五:施正文发言
在“典型税案法理解析与税务律师业务提升”主题讨论环节,北京市国家税务局直属二分局局长、博士邓远军在演讲中介绍了税收征管中关于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目前的国际实践,并结合某非居民企业间接股权转让案进行了生动讲解。邓远军局长说,非居民股权转让面临的主要税收问题有三个:一是税收管辖权问题;二是避税与反避税的问题;三是税源监控与税款追缴的问题。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教授对某公司股权转让涉税案中的几个税法问题进行了精辟的法理解析。施教授分析了国税函[2000]687号文的政策意图和要点,认为在该案中税务机关认定征收土地增值税的执法依据并不充分,如果进入行政诉讼程序,法院对国税函[2000]687号将进行合法性审查,较有可能做出不能征收土地增值税的判决。但就本案的具体情况来看,进入诉讼程序后对合同双方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如合同协议中提供发票条款的规定等,有可能对转让方不利。施教授进而指出,在酝酿重大交易时,当事人应当具备涉税风险防范意识,咨询专业律师,对有可能遇到的税务风险进行事先的筹划、规避或是转嫁。施教授最后提出,优化中国税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税法同仁的共同愿望。未来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我国税法:一是在法律上确立实质课税原则;二是完善税法解释,减少执法风险;三是推进税制改革,降低法定税负。王家本律师结合实际案例指出,行政案件审查有五个标准,即:执法主体是否适格、执法权限是否得当、法律适用是否正确、执法程序是否正确以及证据是否确凿充分。
在“企业税收规划的理论、模型与运作”环节,北京市财政局税政处副处长梅月华博士演讲的题目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梅处长介绍了全国“营改增”的推进情况和北京市“营改增”的运行情况。梅处长说,这次“营改增”是继1994年以来最为重大的一次税制改革,是中国第一大税种与第三大税种的合并,影响行业范围非常广泛。目前,我国的“营改增”工作仍处于试点阶段,需要在税率问题、扶持政策、扩围改革、财税体制和征管体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全国律协财税法专业委员会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序中提到,避税是利用法律规定的模糊、不确定或者空白,采用迂回的、不经济的或者多环节的行为,造成纳税义务减少或免除。避税是不违法的,属于广义的合法,但是与合法的税收筹划存在本质的区别。税务律师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筹划行为不被税务机关认可的风险。
在“跨国投资与中国反避税法律政策”环节,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周怀世处长在 “跨国投资及中国的国际税收政策”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目前的跨国投资现状是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两翼齐飞。国际税收将来关注的重点有以下三个方面:国际税收政策从积极税收向税收中性转移;国际税收政策领域从内向业务向外向业务转移;国际税收风险重心从直接投资向间接投资转移。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曹福利律师做了“外商投资股权架构及跨境重组税务问题”的演讲,分析了外商投资和跨境重组中的重要涉税问题。曹律师呼吁税务机关加强推动税收立法方面的交流,学习国外经验,提高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
最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副主任、民盟中央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梁文永对本次论坛五个部分的演讲做出了最后点评。梁教授表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最高价值,税收法治是治国理政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目标。税务律师是治国理政的工具,是税收法治的推动力量,对税收法治的推动也是税务律师永恒的使命。
图六:郝如玉在闭幕式致辞
论坛于25日下午举行闭幕式,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郝如玉先生致闭幕辞。郝如玉主任首先祝贺本次论坛的圆满成功。他结合自己分管的税收立法工作指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方略。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多次提交议案,要求将税收立法权收回全国人大。对此,必须做出正面、正确的回应:一是全国人大尽快制定税收立法的规划,列出将税收“条例”上升为“法律”的时间表;二是在适当时候改革税收立法授权,逐步实现由“全部授权”向“部分授权”转型。郝主任建议,全国人大应尽快制定税收立法规划:一是规定新设立的税种,税收主法直接由全国人大立法,可授权国务院制定实施细则;二是制定时间表,对于制定时间在五年以上的税收条例,应当进入全国人大立法准备,按照“时间优先,逐年加快”的原则,逐步将全部现有的税收条例上升为法律; 三是逐步建立“部分授权”的税收立法模式。郝主任认为,在实现依法治国的进程中,税务律师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希望中国税法论坛暨税务律师论坛这个良好的平台可以加强税务律师与各界的联系,促进税务律师行业的发展,促进国家税收法律的完善,为广大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闭幕式中全国律协业务部朱英主任宣读了本届论坛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并在中央财经大学税收教育研究所所长贾绍华教授的主持下举行了颁奖仪式,陈斌律师、施正文教授、袁森庚教授、周序中教授等10人分获本次论文评选一、二、三等奖项,并由郝如玉主任为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并合影留念。
中国税法论坛暨中国税务律师论坛自2010年首次举办以来,不断致力于营造良好税收征管环境、推动中国税务律师业发展,至今已成为广大税务律师与税务管理部门、司法机关、财税立法机关、税法理论界、国内外企业、新闻媒体交流合作的权威平台。在本次论坛上,税法实务与理论界精英人士济济一堂,围绕“社会公平——税务律师的时代使命”这一主题,就我国税收法治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务实的交流讨论,产生了良好、广泛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论坛的召开不仅有利于税务律师行业凝聚力量、提升业务、开阔视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税务律师与税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学术界的交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税法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对参与论坛的大中型企业税务总监、财务总监等纳税人代表来说,这次论坛给广大纳税人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税法,解读税法的机会。未来,税法论坛和税务律师论坛仍将继续探索中国税收法治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和前沿问题、解决困扰我国税法建设和纳税人的关键问题,更好地承担起税务律师的社会历史使命,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服务于我国税收法治完善,进一步促进依法纳税。
(文/北京市华税律师事务所)
第四篇:第九届中国律师论坛演讲稿
2011年10月18日下午,我应邀在青岛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律师论坛上做了《关于个人律师事务所六个问题的思考》,第九届中国律师论坛演讲稿。演讲稿是在原先《中国律师》杂志上发表的同题文章的“升级版”
尊敬的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我是北京市燕园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培国。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是我对个人律师事务所发展、管理的六个问题的思考。
第一个问题:个人律师事务所是否需要管理制度?
我发现,现在的个人律师事务所除了少数聘有律师的个人律师事务所之外,大多数个人律师事务所都缺乏一个律师事务所所应该拥有的管理制度。
对此,许多个人律师事务所的创办人认为,我就是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就是我,任何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既可以“朝令夕改”,又可以“朝三暮四”,既可以“翻手为云”,又可以“覆手为雨”,所以,制定律师事务所的管理制度,纯粹就是傻子点灯。因此,这些个人律师事务所就把审批个人律师事务所所使用过的规章制度束之高阁,或者当做年画挂在了墙上,熟视无睹。
不过,现实告诉我们,许多当事人把这些缺乏管理制度的个人律师事务所当作了可以讨价还价的个体户,当成了不值得信赖的皮包公司,把律师个人当成了“耍心眼子,动嘴皮子,玩笔杆子,钻法律空子,找别人漏子,挣别人票子”的“六子商人”,根本没有把律师的职业尊严和法律权威当作一回事儿。
俗话说,“当有党章,国有国法”。因此,我认为,个人律师事务所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是树立个人律师事务所社会形象,扩大个人律师事务所社会影响,增加个人律师事务所经济财富的前提保障。
第二个问题:个人律师事务所是否需要文化建设?
个人律师事务所是由律师个人创建,但是,个人律师事务所毕竟不是律师个人。从文化角度来说,我们可以用文化水平、文化涵养来评价律师个人,但是,我们不能用文化水平、文化涵养来评价个人律师事务所,只能用文化建设来衡量个人律师事务所的文化品位、文化价值。因为,只有文化建设,才能反映出个人律师事务所的专业方向、发展规划、价值理念和事业理想。
现在,个人律师事务所的创办人都是执业多年的律师,都拥有丰富的执业经验,左右逢源的社会关系,都是打官司的高手,处理社会关系的交际花,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把个人律师事务所创办人的这些能力总结为个人律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的内涵,毫无疑问,就像一只老母鸡宣扬自己会下蛋一样,只能引起人们的嘲笑,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闲得蛋疼”,从而被竞争激烈的法律服务市场淘汰。
当年,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在陕甘宁边区的一次演讲中说到:“我们的工作首先是战争,其次是生产,其次是文化。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现在,我把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这段话翻译成针对我们律师职业的话,就是——我们的工作首先是打官司或者是不打官司,其次是社会关系,其次是文化。没有文化的律师是愚蠢的律师,而愚蠢的律师是不能战胜艰难的司法环境这个敌人的。
因此,我认为,个人律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是个应该有,不是可以有的问题,这个我懂,相信在座的各位朋友,你也应该懂得。
第三个问题:个人律师事务所是追逐金钱,还是追求正义?
现在,许多律师创建个人律师事务所,完全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这些律师案源丰富,收入丰富,因此,这些律师为了避免自己的劳动成果“被提成”、“被剥削”,就决定自立门户,“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从而成立自己的个人律师事务所。
对此,我认为,我们的律师职业尽管是一个“收人钱财,替人消灾”的职业,具有明显的商业性质,但是,如果律师仅仅以“肥水不流外人田”为目的来建立个人律师事务所,那么,借用美国历史上著名律师吉尔顿的话说,“如果律师事务所仅仅变成了一种挣钱的方法,……,那么律师就堕落了,演讲稿《第九届中国律师论坛演讲稿》。”
《民主与法制》的总编刘桂明先生曾经说过,律师是一种“与利益挂钩、和金钱有关的职业”,同时,律师是一种“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推动社会的民主、法治建设”的职业。
古代,我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在说到君子之道的时候,曾经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同时,又说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因此,借助孔圣人的话说,我们律师既是“忧道”、“谋道”、“喻于义”的君子,又是“忧贫”、“谋食”、“喻于利”的小人,但是,只要我们律师做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那么,我们的个人律师事务所就不仅做好了律师职业的服务之道,获得了金钱与利益,名誉与地位,而且也做好了律师职业的治国之道,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推动了社会的民主与法治建设。
第四个问题:个人律师事务所怎样才能招聘到合适的律师助理或者执业律师?
现在,许多个人律师事务所,并没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机构组织,只有创办人一个“光杆司令”,同时兼任律师事务所的会计、出纳、办公室秘书等职务,这样,独木难支,个人律师事物所就无力承办大型的诉讼业务,或者大型的非诉讼法律事务,自然,想挣到大钱也就有心无力。因此,许多律师在创建个人律师事务所之后,便招兵买马,招聘律师助理或者执业律师,想组建自己的律师团队,这样,也便于在社会上忽悠自己的个人律师事务所的势力强大。但是,现实证明,大多数个人律师事务所都很难招聘到合适的律师助理或者执业律师,或者很难长久的挽留住已经聘用到的律师助理或者执业律师。
对此,我认为,个人律师事务所想招聘到合适的律师助理或者执业律师,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外,我国古老的典籍《周易》早就告诉了我们一个聚集人才、招揽人才的秘诀。这句话就是六个字:“何以聚人?曰财。”说到家,聚集人才的秘诀其实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就是财产的“财”。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怎样聚集、招揽到人才?答案就是财物。说起来,这句话非常市侩,非常现实。但是,我们的历史是现实的,我们的社会是现实的,我们的生活是现实的,我们的律师又有哪个不是现实的?
因此,显而易见,个人律师事务所能否招聘到合适的律师助理或者执业律师,除了与这家个人律师事务所的创办人的社会影响力、个人性格魅力有关之外,还与个人律师事务所的工资待遇、福利保险、工作条件、发展机会、社会声誉、社会地位有关。
第五个问题:个人律师事务所是适合专业化发展,还是适合职业化发展?
我国著名法学家贺卫方教授曾经说过,“现在中国司法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追求专业化”。因此,律师走向“专业化”,已经从过去争议的话题,变成现在已经没有异议的命题。不过,个人律师事务所是适合专业化发展,还是适合职业化发展,却又成为个人律师事务所所面临的一个课题。
对此,有人认为,个人律师事务所属于个人创办,因为律师个人各有熟悉的法律领域,各有擅长的法律业务,因此,个人律师事务所适合向社会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譬如,向社会提供专业刑事案件的辩护业务,向社会提供专业交通事故案件的代理业务,等等,开办个人律师事务所就犹如开办了一家特种商品的专卖店。
另外,有人认为,因为每家个人律师事务所所处的生存条件不同,社会需求不同,有的处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的处在县城、乡镇等基层城镇,所以,如果有些个人律师事务所选择专业化,那么,这些个人律师事务所就可能等着关门、饿死,因此,只能是选择律师职业的职业化,就是凡是属于律师职业的业务,不管是刑事案件的辩护,还是民事案件的代理,个人律师事务所是来者不拒,一律受理。这样,开办个人律师事务所就如同开办了一家小型的百货商店。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个人律师事务所是选择专业化,还是选择职业化,不能强求一致,只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第六个问题:个人律师事务所以个人的姓名命名合适,还是以个性名字命名合适?
从世界律师发展的历史上看,律师个人用自己的名字作为自己个人律师事务所的名字,属于律师职业的一种传统现象。另外,我认为,我们的律师职业就是一种适合张扬律师个人性格、展示律师个人魅力、适合律师个人独自工作的职业。凡是创建自己个人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就是因为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注定了这些律师个人中的许多个人选用自己的名字作为自己个人律师事务所的名字。
不过,现实证明,许多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个人律师事务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之后,已经改名换姓,换成了一个个富有个性的名字。究其原因,就在于许多当事人在从律师事务所的名字上判断出律师事务所是个人律师事务所之后,就开始怀疑个人律师事务所的整体实力、关系背景,于是不放心把自己的法律业务交付给个人律师事务所去办理。这样,用个人名字命名的个人律师事务所无疑就失去了许多业务,少挣了不少钱。因此,许多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个人律师事务所改名换姓就成为了一种客观的选择。
对此,我认为,作为个人律师事务所的创办人在决定个人律师事务所的名称是采用自己的名字,或者是采用一个个性名字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既不能妄自菲薄,看不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看不到自己名字的品牌价值,也不要妄自尊大,认为自己执业多年,自己的名字就已经名震江湖,拥有不可估量的市场价值,一旦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自己的个人律师事务所,当事人就能够慕名前来,日进斗金。
在古代,我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国著名律师庞标主任在北京创办的“北京市庞标律师事务所”,以及我国著名律师翟建主任在上海创办的“上海市翟健律师事务所”的成功,都证实了“名正,言顺,事成”的千古不变的成功法则。
以上,就是我对个人律师事务所的发展、管理的六个方面的思考。现在,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第五篇:贺卫方贺卫方演讲实录-在首届中国青年律师论坛上的演讲
贺卫方:在“首届中国青年律师论坛”上的演讲
标签: 律师
● 贺卫方(进入专栏)
今天与律师的交流非常特殊,这是“中国律师论坛”旗下的“中国青年律师论坛”。咱们中国人喜欢讲“第一次”,往往都是针对非常古怪的“第一次”,但对我来讲,今天的“第一次”是非常激动的第一次,能够在本届中国青年律师论坛上与大家交流最近的想法,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一个学者来说是非常荣耀的事情。为了这一点我要特别感谢论坛的组织者,感谢每个参与论坛的律师。(http://www.xiexiebang.com)
法官老的好,律师少的俏
“中国青年律师论坛”在中国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律师本色是青年。看中国律师发展的历史,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所以说“中国青年律师论坛”实际上就是中国律师论坛,因为大家都是青年,都是怀着一颗年轻的心参与中间,参与到中国法治建设的中间。刘桂明总编也特别指出,律师应当是青年人组成的群体,法官老的好,律师少的俏。(http://www.xiexiebang.com)
我们都知道对律师这个职业来说知名度非常重要,为了获得知名度律师要想法设法地为客户做好工作。对中国律师来说,一个非常大的障碍是我们的庭审过程不能让律师完全发挥他们的才华。在西方国家,律师不是坐着陈述、质证和辩护,而是溜达着讲话,那样的场景带有相当大的表演性。在美国、英国这些国家最伟大的律师是参与庭审的律师,检察官也是政府雇佣的律师。对抗式的庭审模式很容易让一个律师通过一个案件获得广泛的声誉,这样的声誉对律师至关重要,声誉使律师不断保持一种自律的风范。但是我们国家目前这样的司法程序还是让律师显得有点呆板。(http://www.xiexiebang.com)
为什么说法官老的好?律师年龄特别大的时候,他就不愿意从事非常艰难的庭审工作,实际上律师的职业是不是干得太久以后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呢?我最近听说有几个律师中途转业,比如田文昌老师也有点想,但我希望他能够为中国的法制建设继续作出贡献(掌声)。当然,有些律师朋友的懈怠是因为钱赚足了。“法官老的好”这个道理比较很容易理解,司法裁判工作是判断人间是非的职业,是操生杀予夺大权的职业。为什么要从优秀的律师中间选任法官?对此,我有一个很大的考虑,在这个行业中获得很高声望的律师通常年龄已经偏大,所有的被任命为法官的人都在40岁以上。法官的年龄比较大其实意味着法官对于当事人的说服力的强化,在今天这样的社会中,社会利益、观念多元化,许多案件无法判断是非,我们甚至要求法官调解时要明辨是非,事实上有多少案件是可以明辨是非的呢?我通常举出一些案子:妇女是否有权堕胎?女权主义者认为我的身体我的自由,你们管得着我吗?保守主义认为这样的行为与杀人没有区别,既然要惩罚那些在大街上杀人的人,为什么我们不惩罚那些在医院里杀人的人,两者有区别吗?按照一些法学家的说法,为了法律的可操作性,认为生命应当从出生之时开始。那么生命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生命是从受孕那个时候开始,到底法律上应不应当允许医生和孕妇合作起来去堕胎,这是一个不大容易分清的是非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官的职业要有一种超越事物本身的权威性,有权威地裁判案件可以使败诉的当事人总是觉得法官既然这么判了自己就接受了。(http://www.xiexiebang.com)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经常被称为几个老男人组成的机构,现在是七个老男人和两个上年纪女士,他们从来不推行年轻化,因为年轻化对法官这个职业并不合理。法官之所以老一些,是司法裁判这个职业在“三权分立”的情况下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角色。“三权分立”学说是一种分工,让不同的人行使不同国家的权力。一种权力如果一味地只关注人民的评价、只关注人民喜好的时候,只能是短期行为,如果一个国家的三种权力都按照这样的逻辑去建设,便容易出现国家治理严重的问题。我观察美国的政治制度,与其说他们是简单的民主政体,不如说他们是混合政体。我们看到美国政体中间的构思恰好是一种混合政体。比如说法官的选任并不是让人民选举产生,而是由总统来任命,也就是意味着总统必须在精英中挑选合适的人来做法官,这样的精英化也体现在背景的限制,他要得到总统的关注,背后要有一个参议院,每一个进入候选名单的候选人都被进行选查。这样的选择过程就说明美国不是一个民主的司法界。英国的司法界人士的精英化倾向非常严重,他们读大学的时候只在两所大学里面读书,但英国的中学实际上是贵族学校,仍然体现浓厚的阶级机构,这样一种贵族倾向或者精英倾向使得司法界跟民意有着相当明显的距离,他们考虑的问题并不是老百姓所希望的。更重要的是,一旦一个人被任命为法官即为终身任职。法官职业吸引人是因为他是终身的,终身任职也就意味着年龄会越来越老。大家知道,年轻人与老年人的区别在于,年轻人勇于创新,老年人不喜欢向前,老年人不喜欢改变现状,这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法官最不应该喊口号,否则就意味着法官的标准在变化,那么法律的可预期性就不存在了。(http://www.xiexiebang.com)
律师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经济环境和法制环境的好坏,是一个地方法律能否保持稳定性,而不是与时俱进,法律必须保持稳定性,而且这种法律的稳定性不仅要保持在立法的环节上,还必须保持在司法的环节上,也就是说司法的准则必须尊重从前所做的解释。一个人昨天被判决10年有期徒刑,第二天,一个犯同样罪行的人却被判了死刑立即执行,而原因就是昨天晚上传达了一个文件要“严打”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不能够让一个有钱人在法律面前得到优待,所以我们要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只是肤浅的层次,我们要在保持空间和时间的纬度方面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要让一个公民无论生活在什么地方都必须适用同样法律的准则,法官必须要在今天判案时考虑到昨天是如何判案。法官老的好就意味着法官天天在保持法官的效率,他们天天在想如何维护过去的法律,他们不断用看上去过时的法律来调整今天的规范,这三种权力中总有一种权力趋于保守。(http://www.xiexiebang.com)
但是律师不是这样,律师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我们是说中国律师都是青年,相对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来说,律师的职业还太年轻,律师的职业简直就是个婴儿。唯一的一个职业找不到合理的前辈,那就是律师。其实中国古代也有律师,比如说讼师。日本一位学者专门研究明代的讼师,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明朝时我们官方的话语永远是对讼师的贬低,对讼师的评价永远很糟糕。即使如此,我们还应该说讼师这种职业是律师的前身。(http://www.xiexiebang.com)
《刺杀肯尼迪》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检察官发现刺杀肯尼迪背后的事情,电影最后有一场法庭戏,那个检察官一个人的独白长达20分钟,在这个演讲中他非常地激昂,他展示一个会拐弯的子弹如何击中肯尼迪,法庭上经常会出现用图画的形式来展现,最后他要求陪审员相信自己的主张。他的言词真的是非常非常地激动人心,他让我们感觉到律师的职业不仅仅是谋生的职业,他是一个追求正义的职业,具有伟大理想的职业。这样一个职业在今天即使在美国,也有人哀叹律师职业的影响正在衰落。有一本翻译书《迷失的律师》,翻译者认为美国的律师职业正在丧失初期律师的理想,美国大陆会议的出席者几乎有一半是律师,他们热心国务活动,热心领导美国的革命,可以说他们塑造了美国一个法制国家。(http://www.xiexiebang.com)
如果按照西方的概念来去检验中国古代的讼师,早在春秋时代,有一些人曾经想试图推出律师职业,他们不断到法庭去辩论,他们不断地在逻辑方面分析,甚至办学校进行辩论的培训,但后来中国的社会让他们不再走这条路。儒家也好,道家也好,都使得中国的历史没有律师发展的空间。(http://www.xiexiebang.com)
律师的未来不是梦
上面我们讲了中国青年律师论坛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的考量,法官老的好,律师少的俏,律师就应该是一个年轻的职业。接下来我们稍微展望一下我们的未来,在座的各位大部分都应该是中国过去25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目击证人,我们看到这个社会的逐渐演变,对过去历史的了解也许有助于我们判断未来的发展。未来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解说。(http://www.xiexiebang.com)
首先,从社会角度的发展分析。可以说中国社会的发展在过去的25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已经走到了一个沧海桑田变化的程度。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个是我们的社会结构正在趋向适合法制社会的结构。现在人的流动已经变成了主旋律,火车、飞机天天在载着人跑,律师可能都向城市里面走,律师的职业不适合在农村里面呆,农村有赤脚医生,但赤脚律师不大可能,总体来说,律师这种职业适合在大城市,我们知道人的流动性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一种表征。大家还记得费孝通先生分析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国的乡土社会就是一个不流动的社会。不可能有法律,更不可能有律师,律师就是挑拨离间的人,在这样的社会,有各种各样的规矩,法律在现代社会中有明确的制定者,但规定像我们手机里传来的段子一样。法律往往是书面的,规矩往往是口头的;规矩因地而宜,法律是普遍的,这样一种乡土社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会大大改变。大家都学过西方的法律史,其诞生的重要条件便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比如,我们说拉丁民族和日耳曼民族的战争和后来的融合,这种融合打破了家族,后来基督教的传播使得宗教之下人人平等的确立,同样是对家族制度相当大的破坏;美国更不用说,是一个移民组成的国家。陌生人在一块时,没有血缘关系,要建立规则、法制社会是必然的。我们越来越趋向陌生化,会导致我们越来越走向法制化,而法制化的社会不可能没有律师。社会的发展会增加对律师的需要。(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是经济制度的发展。有人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我也可以更加极端化地说市场经济就是律师来调整的经济(掌声)。我们现在放眼世界市场经济发展最好的地方就是律师发展最好的地方。我们放眼世界的时候,会发现律师在市场化的里面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职业,企业上市、企业兼并都离不开律师。因此,可以说如果有复杂规则的话我们就离不开律师这个职业。(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政治体制的发展也会给律师职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整体来说,我们的政治体制越来越脱离于传统的模式。法制最根本的前提是我们对政府的不信赖,我们“防火、防贼、防政府”。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过去那套政府的基本运行的方式已经不再有效,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需要对政府的权力加以限制,《行政许可法》就是为了防政府,这是社会最先进的发展。以法律来限制政府权力的观念就是我们律师发展的机遇,因为有了防范政府的法制就有了具体操作法律的律师这样群体的需要。我们还要呼吁律师能够参与到政治生活之中,律师不仅仅要成为法律家,也要有更多的人成为政治家,法律政治家。我们今后也可能有非常大的机遇,政治生活会越来越走向开明,如人大的代表不能再做哑巴代表,在人大进行辩论,我们的律师是何等的轻车熟路,这不就是法庭上表现的吗?(掌声)为什么西方国家政坛有那么多律师职业出身的人,就是他们知识的结构特别适合做国会的议员,做政治家。一个律师做了政治家,比如说做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即便知道违法也知道有个界限。钻法律的空子是一个法制意识,而不是人治意识。(http://www.xiexiebang.com)
我越来越强烈地期盼着我们政治体制得到改变,大家知道宪政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法学界关注的问题,没有一个良好的宪政,这个国家就不是法治的国家,这对于我们律师来说,简直可以说是生存的空间不大好了。(http://www.xiexiebang.com)
其次,从司法改革的角度分析中国律师发展的命运。总体来说,我认为,司法改革需要更多地引进对抗式的模式,更多地去平衡诉讼双方的地位,尤其是要严格地限制在刑事司法中国家的权力。这样的改革能够使我们的律师大有用武之地。现在很多人对从律师中间选任法官并不表示乐观。优秀的律师去做一个普通的法官,他看重的可能主要是一个级别,而不是法官的职务。什么时候我们吸收最优秀的律师和学者去做法官,我们司法改革的境界就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境界了。(http://www.xiexiebang.com)
展望未来我觉得还是过去常用的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自己感觉到还是可以乐观,因为这个社会已经走上了法治的不归路,即使某些时段有曲折,局部的曲折在建设法治社会过程中是完全正常的,一帆风顺却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