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9营销策划公司河北省农业产业化
营销策划公司:河北省农业产业化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发展方向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0号)精神,推进全省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结合实际,河北省发布《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2012〕100号)。
意见提出了总体要求。要求指出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主攻方向,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政策扶持,强化服务指导,改善发展环境,在项目建设、基地拓展、品牌培育、集群发展和利益联结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推动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到2015年,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00家以上,年销售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力争达到10家,争取更多的企业进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行列。全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1000万户以上。
同时,意见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和五项重点工作。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导向、坚持突出特色、坚持项目带动和坚持机制创新。五项重点工作:建设原料基地、加快技术创新、强化企业管理和推动集群发展。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总体概况
一、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状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2011年,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达4757亿元,同比增长17.1%,产业化经营率达60%,增长1.4个百分点。一是龙头企业实力强。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66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6家,有中国驰名商标18个,中国名牌产品16个。二是项目建设成效大。“十一五”期间投资1939亿元,建成3119个农业产业化项目。14家世界500强和120家省外企业来我省投资建厂。三是产业集聚程度高。累计投资480多亿元,建成38个农产品(7.24,-0.17,-2.29%)加工园区,入园企业达1405家,初步形成了牛奶、小麦、肉类等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四是辐射带动农户多。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818.3万户,参与度达53.2%,户均来自产业化经营的纯收入达7743元。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促进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2002年开始,河北省实施了农业产业化“龙头带动工程”,200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提出了重点扶持100家经营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百龙腾飞工程”,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主要表现在:
1、规模实力大幅提升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程度、规模和成效。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实力大幅提升。到2008年底,全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2033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00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910亿元。其中,省级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了1260亿元。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89家,50亿元以上的8家,100亿元以上的3家。龙头企业出口总额达7.85亿美元,利税总额112亿元。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已经跻身全国同行业前列。
2、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市场竞争能力强弱和市场份额的大小是衡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河北省委、省政府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努力抓好“百龙腾飞工程”,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开展科技创新,提高产量的质量和档次。2008年底,全省省级龙头企业中有210家设有专门的技术研发部门,技术研发人员达3800多人,已建立30家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全省龙头企业目前共拥有“中国名牌”
16个,“中国驰名商标”15个,均居全国工业行业之首。同时,还获得“河北名牌”103个,“河北优质产品”75个。河北省主要农产品加工能力和产品产量均排在全国前列,畜产品和蔬菜成为全国第一输出大省。
3、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显著提高
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目前,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了7760多个,入社农户达232万户,比2002年增加三倍。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760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52%,户均来自产业化经营的纯收入达到5412元,增长幅度平均高于全省人均纯收入2.4个百分点。龙头企业还直接安排400余万人就业,带动了农村运输、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二、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较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龙头企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和先进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龙头企业的整体实力偏低,覆盖面偏窄。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晚。目前,全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虽已达2033家,但国家级龙头企业只有32家,占1.57%,省级龙头企业300家,占14.76%。中小企业仍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主体,占83.67%,整体实力偏低。各地的龙头企业从地方利益出发,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体系,限制了自身发展,同时,全省的农业产业化覆盖面较窄,目前只有55.6%。而发达中的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则早已超过80%。就龙头企业方面来看,河北省龙头企业所占比重及整体实力低于山东、广东等发达地区。
2、龙头企业的发展程度较低,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及先进省(市)相比,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各(市)县龙头企业之间往往各自为政,自求发展,出现龙头企业的重复设立,致使其规模和发展程度长时期处于较低的水平,很难有大幅度提高。对有限农业资源的争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龙头企业间的矛盾,引起了相互间的争夺,这给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由于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较低,公司与农户间的协作还不密切,增加了成本支出,减少了利润。据测算,价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
3.7元,日本为2.2元,河北省只有0.3--0.5元,较低的利润水平又会影响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头企业的实力较弱,没有形成足够的控制力,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缓慢。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虽然不少,但由于没有相对统一的管理,因而发展速度较慢,实力扩张有限,始终难以发展成规模巨大、实力雄厚的大型农业产业化企业集团。因此,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的步伐较慢,所起的作用也不大。同时,一些地区龙头企业的当地所占的比重并不高,对所在地区其它企业的控制力较弱,使其发展受到影响。如,全省虽有市以上龙头企业2033家,规模都不大,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只有332家,占16.33%,中小企业仍是主体,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也较低,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有限。
4、对龙头企业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
河北省委、省政府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政策和措施上都给予充分重视。但由于各市(县)的实际情况不同,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也有所不同。有些市(县)没有统一规划,任龙头企业自由发展,致使农业产业化的使用体系难以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反过来也会阻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合作机制的形成。对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认识不够,致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及其它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隐患,这些隐患妨碍了合作的进一步发展,给龙头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5、“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给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敲响警钟。
三鹿集团是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老大,位列中国500强企业,仅品牌价值就达149亿元人民币。由于在婴幼儿奶粉配方添加三聚氰胺,使数以万计的婴幼儿患病,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一是数以万计的婴幼儿生命健康受到了威胁,无数家庭为此忧心忡忡;二是以养奶牛为主业的奶农受到沉重的打击;三是奶制品业及关联企业遭受重创;四是三鹿奶粉作为国家免检产品出现问题,使得公众对免检产品信赖程度大打折扣,导致政府公信力降低;五是国家形象受到严重影响。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和恶劣影响,教训极其惨痛,为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敲响了警钟,诚信道德缺失,违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既给社会和民众造成了严重危害,也使得自己毁于一旦。因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要求,坚持诚信经营,依法生产、销售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最起码的标准和底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牢记“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的教训。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河北省拥有一大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名农业产业化品牌企业,乳业的包括蒙牛、君乐宝在内的全国知名品牌,猪肉类的包括双汇、千禧鹤在内的全国知名品牌,肉牛类的福成神华品牌,禽类的正大、双大等品牌,果品及加工类的露露、蓝猫、怡达等品牌,葡萄酒的华夏、长城、香格里拉等品牌,粮油加工类的今麦郎、五得利、金沙河、中粮鹏泰等品牌,饮料类的凯特、兴达等品牌,油料及加工类的金海、汇福等品牌,棉花加工有宏润、唐龙、三利等品牌,是不折不扣的农业产业化大省。
北京立钧世纪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认为,河北省的农业产业化企业要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做好京津环渤海的农业后花园,积极发展品牌农业,以龙头品牌为带动,全面提升河北省农业产业化企业品牌的附加值。
一、大型龙头企业的品牌建设势在必行
河北省的省级以上的龙头企业众多,然而根据我们与露露、今麦郎、五得利、金沙河、汇福、福成、蓝猫、永亮等企业的合作,我们发现一个比较共同的特点,就是河北省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品牌建设意识比较差,品牌营销能力也不足。我们分析,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资源型企业对于传统资源优势的过分依赖,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形成一种思维惯性,即只要有资源优势,就可以成就良好的企业发展前景。事实并非如此。
2012年6月份,五得利与我们洽谈小包装面粉的合作的。做为世界级的面粉生产加工企业,显然五得利倍受我们的关注,然而,当我们来到位于河北省大名县的五得利集团总部时,我们发现,这个企业可能任何一个方面都处于世界级领先地位,只有品牌地位极为落后。在深入交谈之后,我们发现,五得利的发展有三个关键点抓得比较好,一是国家的农业产业化政策,二是河北河南的小麦优势资源抓得比较好,三是对于国内粮油市场的发展时机及时把握住。
就是这样的号称世界最大的面粉加工企业的五得利集团,竟然利润微薄,市场掌控力极差。做为中国面粉加工企业的龙头老大,五得利做不到的,显然其他企业也做不到,因此,导致整个中国面粉加工企业的盈利水平都非常低。有两个方面需要思考,第一,面粉加工企业无法掌控小麦资源,基本上是老百姓种什么品种收什么品种,价格更是随行就市,无法实施有效的规避价格风险;第二,无法掌控市场,面粉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没有品牌优势的情况下,只能打价格战,最后全面拉低盈利水平。
事实上,几乎任何一个行业的老大级的企业都不会像五得利那样过得艰难,艰难的核心原因就是品牌建设不利,品牌附加值低或者无品牌附加值。幸好,五得利已经开始觉醒,引入营销策划机构加强品牌建设,为品牌营销做准备。
二、大型龙头企业的创新营销能力不足
以植物蛋白饮品为例,河北省是植物蛋白饮料的重要产地,省内有包括露露、养元六个核桃、绿岭等知名品牌在内的众多知名植物蛋白饮品。只有养元六个核桃经过一系列的营销创新走出困境,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而露露虽然成名已久,却因为一系列的企业变动,导致露露品牌的营销创新能力日薄西山,当初那种“冬天加热饮用”的创新思维如今已销声匿迹。
我们曾经与露露杏仁露和露露杏仁油有过深度合作,帮助露露创造了销售奇迹,同时,成就了露露中国第一植物蛋白饮料的品牌地位。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创新营销能力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产品及品牌元素的创新能力是第一要务。一方面,企业要抓好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的创新,争取能够制造出高端农业产业化产品;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于品牌元素的创新,包括品牌名称、品牌定位、品牌LOGO,品牌口号、产品包装等多个方面的形象策划创意设计,只有好产品加上好的形象创意,才具备冲击中高端市场的能力。同为河北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养元做到这一点,露露虽然曾经经历过辉煌,但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管理层的变更等因素,导致出现短暂的产品和品牌元素创新滞后。而其他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产品和品牌近年来普遍处于不进则退的境况,在全国其他地区企业迅猛发展的时候,河北省的龙头企业却仍停步不前,值得警惕。
第二,营销渠道的创新拓展能力不强。从我们对于河北省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市场调查发现,河北省的企业家和创业团队是最给力的,他们能够在企业初创和创业头几年奋力拼搏,基本上能够打造出一个颇具规模的企业雏形。像今麦郎、五得利、露露、养元六个核桃、福成、永亮、三鹿(已破产)、金沙河、汇福、蓝猫、小洋人等,都已经成为全国或者区域比较著名的品牌,但却很难成为全国的龙头老大级的品牌,尽管五利利做到了,却因为品牌力不强,不但没有起到龙头品牌的带动作用,反而对于整个面粉及面粉下游的挂面、方便面等企业带来挤压。三鹿也挤进乳业前三强,但却因为食品安全事件而导致企业崩溃破产。目前来看,虽然市场量级比较小,但养元的创新拓展能力相当奏效,在后进的情况下,一举实现超越,成就中国植物蛋白饮料的老大级品牌,为植物蛋白饮品市场做出了营销创新的典范,值得河北省其他龙头企业品牌学习和借鉴。
第三,龙头企业品牌缺乏农业产业化背书。很多企业争相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希望借助国家的农业产业化政策实现快速发展,更多的是看中农业产业化的政策优惠、金融优惠、资源优势等因素,而非看中中国农业产业化未来的产业战略优势。河北省的很多农业产业化企业忽视对于上游农业产业的对接,忽视农业产业化产业链条的打造,成为单纯的农业产品的收购加工者,不能或者不愿意参与到农业产业链的建设中去。这样做企业品牌基本上失去了农业产业的强大背书,表面看是一种投机取巧性的企业运作,从长期来看,企业是失去了农业产业资源整合的时机,企业很容易受到农产品品质、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产品国家政策等的影响,不利于企业的战略性发展,更不利于品牌形象的稳定。
我们常常会看到,农产品丰收了,企业就尽量向农民压价,农产品欠产了,企业就采取各种手段疯狂抢购。这种与农业生产完全脱节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更像纯粹工业企业,不但伤农,而且伤企。
第四,河北农业产业化企业缺少超大型集群式企业集团。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要做产业链,而如果上下游企业各自为战互相争利、企业与农民争利,就无法发挥产业链的优势。这方面,我们希望河北省政府能够进行创新式地思考,对于农业产业化企业进行整合,集中资源优势、品牌优势、生产加工优势、原产地优势和销售优势,集中发力,打造几个具有全国甚至世界影响力的大品牌、大企业集团。
河北省以小麦为原料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品牌就有五得利、金沙河、金麦郎等大品牌,更有为数众多的中小品牌,面粉、挂面、方便面如果能够形成大型企业集团,或者通过这三大企业
集团整合中小面粉、挂面和方便面企业,形成大型企业集团,或许会极大提高河北省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也能够提高企业和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很多人觉得不可能,其实并购重组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在国内如果利用政策引导,实现以农业产业化为中心的并购重组也不是不可能。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的另两个大项就是乳制品和植物蛋白饮品,乳制品是因为三鹿的意外事故而导致河北省的乳制品行业走向衰退,但随着三元、蒙牛等逐步接手三鹿“遗产”而趋于稳定。植物蛋白饮品拥有两大巨头企业,一个是养元一个是露露,如果能够通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发挥两者的品牌力,河北省有可能被打造成为中国第一植物蛋白饮品大省,造就出一个类似于加多宝一样的百亿元饮料细分品类知名品牌也不奇怪。
很多中小农业产业化企业与其痛苦地挣扎,每年只能靠政策资金和贷款勉强度日,还不如傍上大款,共同把蛋糕做大。因此,我们建议,河北省农业产业化不要做数量,而要做规模化的品牌,一定要通过努力再次打造几个像过去三鹿一样的庞大企业集团,当然食品安全一定不要再被忽略了。
第五,中小农业产业化企业出路在区域强势品牌的打造。除了上面提到的观点,很多中小农业产业化企业还要持续发展。河北省有很天然的地缘优势,有北京和天津这两大优质市场,当然也面临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品牌的竞争。这要一分为二地看,地缘优势带来了运输和物流成本的降低,同时市场促销成本也被抬高。从文化上来看,京津冀三地一脉相承,极为有利于于河北品牌依靠地缘优势打造区域强势品牌;从地理位置来看,河北完全可以成为京津两地的后期保障基地,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从区域资源配给来看,河北省应该主动示弱,把京津两地不愿意做的技术含量低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挪到河北来做。
正是拥有了这么多的优势,河北省的中小农业产业化企业就自动地拓展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为打造区域强势品牌提供了市场依托,至少购买力没有问题。有志于打造区域强势品牌的企业一定要认真研究京津两地的消费特征和消费心理,围绕京津两地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做文章。市场调查发现,河北省的很多农业产业化产品进军京津市场时,产品质量、产品包装、品牌形象、品牌个性、品牌理念等都与两地消费者存在巨大反差,不但不能够创造区域强势品牌,反而成为京津市场上低端产品的代名词。本来是依托区位优势而来,却被品牌定位而困。
第二篇:河北省农业产业化规划(02.8.29)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2002-2010年)
(初稿)
河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2002.8.29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阶段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加入WTO背景下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对双层经营体制的补充、丰富和完善,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推进农业工业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做为“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我省是较早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省份之一。1994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文件,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以1997年省委、省政府下发《河北省农业“增、转、化”工作方案》为标志,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组织和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抓特色、扩基地、壮龙头、建市场、搞服务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01年全省共完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873.3亿元,同比增长10%;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37.6%,比2000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主要特点: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涌现出承德露露集团、三鹿乳业集团、河北华龙集团、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等一批发展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加工企业。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主导产业已达141个,比上年增加8个;销售总额达到598.6 亿元,比上年增长7.9%;实交税金12.2亿元,同比增长18.6%。二是龙头企业、组织带动了十大产业发展。2001年,乳品产业高速增长,完成销售额8.7亿元,增长1.2倍;蔬菜产业平稳发展,实现销售额106亿元。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2001年,全省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8万多个,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549.5万户,比上年增长7.3%;农户参与度为38.3%,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订单农户36.1万户,占全部参与农户的6.6%;参与农户户平均从产业化生产经营中取得纯收入3262元,增长5.5%;参与农户增收比率达到32.3%,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农民产业化收益率为12.8%,提高0.9个百分点。
近几年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山东、浙江、江苏等先进省份还有很大差距。总体上看,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仍处在初期阶段,任重而道远。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龙头经营组织(包括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中介服务组织)整体规模小,实力弱,带动能力差;产业链条短,农副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低,无公害和名牌产品发展不足。全省龙头加工企业中,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仅占总数的10%左右。二是利益联结机制松散,还需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全省龙头经营组织中,与农户有稳定购销关系的不足三分之一,真正与农民签订书面合同的更少。三是龙头企业发展投融资机制不活,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撑,政府扶持和引导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我省实现上市融资的企业中,只有露露一家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限的财政预算内农业基建投资用于龙头企业贷款贴息的比例甚微,农业产业化项目贷款受到防范金融风险大政策环境下的投融资政策制约。资信度较高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受 2 经营行业观念的限制,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为数不多。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技术人才缺乏。
过渡段
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确保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方针、政策和要求。农业部、国家计委等八部门联合下达了《印发〈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的通知》(农经发[2000]8号)和《关于公布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农经发[2000]10号),我省有石家庄三鹿乳业集团、冀东果菜批发市场、保定龙飞集团有限公司、衡水京安集团有限公司、露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河五丰福成食品有限公司列入农业部、国家计委等八部委公部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省委、省政府也已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惠政策,政策环境有利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虽然农产品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但名特优新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品销路很好,效益较高,市场前景广阔。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我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是: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事关全局和方向性的大事抓好。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中心任务,以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组织程度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重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为动 力,以建立与国际市场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为保障,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紧扣推进农业产业化这个目标,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上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新阶段的需要,用“农业企业化”的思路,遵循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原则,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和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途径、多方式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
(二)“十五”发展目标:
到2005年:(1)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一大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使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0%,符合统计标准的龙头经营组织达到1000个;(2)在全省各地形成农业主导产业和产业开发体系,使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有加大提高。龙头加工企业达到700个,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龙头加工企业达到20个;(3)带动更多的农户和生产基地,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基地占全省总量(种植面积、养殖总产量)的30%;(4)加快形成符合农业现代化要求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农户参与度达到50%,参与农户增收比率达到45%。
(三)2010年远景目标
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5%;
符合统计标准的龙头经营组织达到个,其中龙头加工企业达到个,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龙头加工企业达到个;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基地占全省总量(种植面积、养殖总产量)的45%;
农户参与度达到60%; 参与农户增收比率达到60%。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发挥优势,发展特色主导产业
根据我省资源优势(特点)、区位优势和市场需求,“十五”期间,全省突出发展畜牧(水产)、蔬菜、果品(含花卉)三大线长面广的特色主导产业。省畜牧局、农业厅、林业局要抓紧编制畜牧、蔬菜、果品(含花卉)产业化经营专项规划,明确各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瓶颈制约因素,提出重点建设项目和发展政策措施,认真实施,并随时掌握各产业发展动态,为农民、龙头组织和政府领导提供信息和决策服务。
全省各不同类型区要从当地资源、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文化素质出发,坚持统筹规划、突出特色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从优化资源配置入手,大刀阔斧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选择好市场空间大、资源后备优、经济效益高的产品作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重视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突出分层次有序推进的战略,加快培育农业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和产品。
山前平原区。重点发展优质粮油、蔬菜、花卉、食用菌、甘薯、瓜果和牛猪鸡等畜产品生产及农产品加工业。其中,在涿州至石家庄高速公路两侧建设设施农业长廊;在廊坊的北三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农业。
黑龙港低平原区。要大力抓好优质棉花、粮食、牧草、羊牛猪、小枣、鸭梨生产及农产品加工业。
山地丘陵区。重点发展干鲜果品、林产加工、牧草、牛羊兔、错季蔬菜、玉米制种、绿色食品和山地生态旅游农业。其中,燕山山地丘陵区突出发展畜牧业、林果业和食用菌; 冀西北间山盆地区突出发展葡萄产业;太行山山地丘陵区突出发展林果业。
坝上地区。要加快草场改良步伐,有计划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牧草、肉羊、肉牛、细毛羊、脱毒马铃薯、错季蔬菜、无公害蔬菜及生态旅游农业。
沿海地区。重点发展鱼、虾、蟹、贝、藻等海水养殖,抓好优质大米、蔬菜、酒葡萄和特种动物养殖基地建设,努力在农产品尤其是水产品的系列精深加工上取得新的突破,发展创汇农业和沿海生态旅游农业。
城郊地区。重点发展珍稀菜、精细菜、保健菜,鲜奶,活禽,名贵鲜活水产品,时令果品,花卉和观赏植物;积极发展供城市居民亲临自然、体味田园的休闲观赏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实施“强县、兴镇、富村”战略,以“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市场+企业”三种模式为重点,大力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培育壮大龙型经济。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型经济与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结合起来,实行重点突破,引导县域经济向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名优化方向发展,努力形成一县一品、多县一品、一县多品的特色产业,创出一批知名产业、知名产品、知名企业、知名市场,逐步从行政区划分散的产业格局转向以市场定位、产业链相连接的区域龙型经济格局。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力求做到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百姓。
(二)择优扶强,重点突破,建设一批龙头企业航空母舰
龙头企业发展是产业化的关键问题,在加入WTO和调 6 整农业结构的背景下,综合考虑“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打造品牌、带动农户”等几个方面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明确龙头企业的经营方针,立足农业求发展,把农业开发的文章做足做好。要努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防止盲目的“多角经营”、上项目、铺摊子。由省计委牵头,组织省直有关部门深入基层和龙头企业调查研究,筛选20个企业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如承德露露集团、三鹿乳业集团、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等,在“十五”期间给予跟踪指导,重点扶持,力争两年内取得明显成效。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国家计委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农经发[2000]8号农经发[2000]10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冀发[1999]16号文件精神,用足用好扶持政策。同时,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充实和完善对重点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要按照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相对集中发展,形成规模经济的原则,集中财力办大事,在企业改制、上市融资、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帮扶,努力建成一批我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龙头企业航空母舰。
组建龙头企业,必须运用市场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优化配置、集约经营、规模发展、降低成本”的思路,以拥有主导产品、名牌产品且经济技术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为核心企业,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以合同契约为载体,把相关的企业联合起来,最终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
(三)创新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农民自 7 愿、有偿地转让土地使用权,以便统一经营、统一生产,促使农业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优势龙头企业集中。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取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加强对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在产业化经营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以及龙头带动作用。坚持群众自愿,形式多样化,打破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因地制宜,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社、乡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农产品运销大户、农村经纪人队伍等中介组织。行业协会要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规范经营行为、价格协调、调节利益纠纷、行业损害调查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切实维护和保障行业内农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农民及其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适时引导向紧密型发展,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营机制和规章制度,规范运作行为,保障合法权益。
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形式多样,群众自愿,典型示范,逐步推广,民主管理,制度规范”的原则,大胆探索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阶段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并把理顺产业内部的各种经济关系作为完善运行机制的重点。所有龙头企业都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采取合同契约、产权纽带、公司加农户等多种形式,积极发展和逐步完善与农户或基地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运行机制,突出对农户利益的重点保护战略,努力实现企业和基地同步业发展壮大,带动基地农户同步增收。
(四)加快农产品市场、质量标准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
市场制约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要把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市场环境建设作为关键环节来抓。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农副产品产地、销地、集散地批发市场建设,重点面向京、津等大中城市和“三北”地区建立中心批发市场,鼓励龙头企业和地区在大中城市设立农副产品销售网点,积极探索现代营销方式,多渠道开拓市场,大力发展农民贩销队伍、经纪人队伍和各类流通组织,壮大市场流通主体。围绕流通抓生产,搞活流通促生产,建立和开辟农产品的“绿色通道”,为农产品大流通提供保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监测体系的建设,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的新需要。优化发展环境,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有力的支持。依托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政府职能部门,建立省级农产品信息中心,加快建设纵横交错、上下相通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为农副产品顺畅销售和结构调整提供及时、准确、实用的信息服务。完善农产品保护价格政策,加强价格管理,建立健全粮食、棉花、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的风险基金和储备调节制度,建立健全农业风险保障机制,降低和化解农户和龙头企业的市场风险。
(五)搞好农村社会化服务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以专业化、系列化、全程化的社会服务为保证。龙头加工企业要积极兴办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组织,为农民搞好服务。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资金、市场、运输、信息、生产资料等中介服务组织,并向自负盈亏的实体转化,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机组成部分。
依靠科学技术推进农业龙型经济发展。从农产品的生产、运输、贮藏到加工、销售,都要采用先进技术,促使产业、产品不断升级。增加科技投入,注重农副产品贮运、保鲜、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引进和开发,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率和科研成果转化率。大力推进科教企联姻、农科教结合,围绕发展农业产业化进行定向攻关。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通过领办实体、技术入股、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龙头企业工作,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完善科技服务网络,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组织,加大科技推广力度,鼓励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积极参与和投身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线,要在产业化经营各个环节进一步普及先进适用技术,使科技进步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贡献率有明显提高。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开放开发区,吸引龙头企业进入园区发展,把高新技术引入产业化经营领域,加速农业技术向产业化的转化。
(六)加快农业开放与联合
继续实施“两环开放带动”战略,扩大农业对内对外开放与联合,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一是多形式、多渠道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以抢占国内外市场为目标,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合资合作企业。省直有关部门要筛选一批对全省农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积极争取世行、亚行、国际粮农组织、双边政府贷款和商业贷款,重点抓好农作物优种、奶类、肉牛、种猪、果品、水产品养殖项目以及加工项目的招商引资。加强与国外大公司、大财团、大企业的合作,鼓励外商投资特色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项目,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二是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巩固和 扩大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发展深加工,提高质量,增加出口数量。在增加出口货源的基础上,积极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抢占国际市场,增强创汇能力。三是以京、津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内开放。围绕服务京、津,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建立肉、蛋、奶、果、菜、花商品基地,当好京津的“菜篮子”和后花园。四是扩大内外交流。及时掌握国内外信息,把握农业生产和市场动态,大力引进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有计划地选派农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到国外培训,开展人才和技术交流。
(七)增加投入,建设一批重点项目
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建立政府投资引导、社会集资、利用外资等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投入力度,适应WTO规则,把扶持的重点转移到生产环节上来。一是加大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包装上市工作力度,力争2001年符合上市条件的龙头企业达到5个以上,2005年突破20个。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每年安排一定数量资金,集中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项目建设,并力争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有所增加。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省直农口和涉农部门都要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省级重点项目建设。市、县两级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本级产业化项目建设。三是龙头企业要加强与商业银行、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汇报工作,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加深银行对企业的了解和重视,促使信贷资金优先安排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副产品加工重点项目。四是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对外招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同时努力争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外国政府贷款支持。五是积极鼓励资信度高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工商业主通过直接 投资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投资建设经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六是积极建立以重点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投资基金。
(八)加强农业企业家、农村经济人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懂经营、善管理、办事公平、作风正派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才。通过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普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同时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WTO知识的培训,使农民树立“市场意识、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
(九)加强组织领导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龙型经济,是今后我省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心部署,精心组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树立市场观念、创新观念和法制观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按照WTO规则的要求,研究新情况,采取新办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政府要在搞好规划、加强引导,搞好调查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和搞好服务等方面做好工作。认真总结各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经验,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省、市两级要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配合,以浓厚的改革开放和竞争意识、创新争先精神、求真务实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新局面。
附件: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1、石家庄市三鹿乳业集团
2、北方花卉交易中心
3、永年南大堡蔬菜批发市场
4、河北华龙食品集团
5、内丘富岗有限责任公司
6、衡水京安集团公司
7、河北太平洋食品饮料公司
8、孟村宏达清真肉类有限公司
9、黄骅云青水产有限公司
10、保定龙飞集团有限公司
11、河北安国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12、保定宝硕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13、三河五丰福成食品有限公司
14、河北省玉田种猪场
15、冀东果菜批发市场
16、承德露露集团有限公司
17、承德绿源食用菌集团
18、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
19、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 20、怀安柴沟堡熏肉制品厂
第三篇:河北省农业产业化规划(02.11.17)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
2002.8.29
河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密切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组织制度的创新和改造,是对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对双层经营体制的补充、丰富和完善,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对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农业工业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和我省关于《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以报社文章为依据)我省是较早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省份之一。1994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文件,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以1997年省委、省政府下发《河北省农业“增、转、化”工作方案》为标志,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组织和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抓特色、扩基地、壮龙头、建市场、搞服务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01年全省共完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873.3亿元,同比增长10%;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37.6%,比2000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主要特点: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涌现出承德露露集团、三鹿乳业集团、河北华龙集团、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等一批发展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加工企业。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主导产业已达141个,比上年增加8个;销售总额达到598.6亿元,比上年增长7.9%;实交税金12.2亿元,同比增长18.6%。二是龙头企业、组织带动了十大产业发展。2001年,乳品产业高速增长,完成销售额8.7亿元,增长1.2倍;蔬菜产业平稳发展,实现销售额106亿元。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2001年,全省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8万多个,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549.5万户,比上年增长7.3%;农户参与度为38.3%,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订单农户36.1万户,占全部参与农户的6.6%;参与农户户平均从产业化生产经营中取得纯收入3262元,增长5.5%;参与农户增收比率达到32.3%,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农民产业化收益率为12.8%,提高0.9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仍处在初期阶段,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龙头企业的整体规模小、实力和影响力不够强不够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够强,特别是大龙头不多,贸易型龙头不多。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三低”和“三小”的问题,即农产品加工率低、加工增值率低、产品质量档次低、科技含量低、企业规模小、市场占有率小、辅射带动能力小。三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覆盖面较窄、合作水平不够高、功能不够健全、带动作用不够强、自我生存能力不够足,缺乏有效的扶持。四是利益联结机制松散,还需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五是龙头企业发展投融资机制不活,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撑,政府扶持和引导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六是农 2 业产业化经营和技术人才缺乏。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形势分析
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确保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方针、政策和要求。农业部、国家计委等八部门联合下达了《印发〈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的通知》(农经发[2000]8号)和《关于公布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农经发[2000]10号),我省有石家庄三鹿乳业集团、冀东果菜批发市场、保定龙飞集团有限公司、衡水京安集团有限公司、露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河五丰福成食品有限公司列入农业部、国家计委等八部委公部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省委、省政府也已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惠政策,政策环境有利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虽然农产品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但名特优新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品销路很好,效益较高,市场前景广阔。
加入WTO后,我国可享受WTO现有成员的权利,享受无歧视的贸易待遇,降低贸易成本,减少贸易壁垒;有助于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面向整个世界市场进行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扩大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如水果、蔬菜、水产品、畜产品等;有利于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入我国农业领域,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水平,改善我国农产品质量,提高我国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农业政策和经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彻底改变条块分割,提高农业产品 3 流通的效率;有利于提高农业投入部门和生产部门的竞争,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二)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中心,以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组织程度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重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为动力,以建立与国际市场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为保障,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突出区域特色,坚持多元投资、多元启动、多元发展,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和支持力度,加速建设一批辐射面广、牵动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群,努力实现农业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村经济结构由农业主导型结构向工业主导型结构转变,把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十五”发展目标:
到2005年,农业产业化产值达到亿元,实现利税亿元。重点抓好产业,突出产业,积极发展产业。(1)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一大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使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0%,符合统计标准的龙头经营组织达到1000个;(2)在全省各地形成农业主导产业和产业开发体系,使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有加大提高。龙头加工企业达到700个,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龙头加工企业达到20个;(3)带动更多的农户和生产基地,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基地占全省总量(种植面积、养殖总产量)的30%;(4)加快形成符合农业现代化要求的农业经营组织 4 形式和运行机制。农户参与度达到50%,参与农户增收比率达到45%。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使全省农村经济总量、经济质量、经济效益有较大突破,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四)2010年远景目标
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5%;
符合统计标准的龙头经营组织达到个,其中龙头加工企业达到个,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龙头加工企业达到个;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基地占全省总量(种植面积、养殖总产量)的45%;
农户参与度达到60%; 参与农户增收比率达到60%。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搞好区域规划布局,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 根据我省资源优势(特点)、区位优势和市场需求,“十五”期间,全省突出发展畜牧(水产)、蔬菜、果品(含花卉)三大线长面广的特色主导产业。省畜牧局、农业厅、林业局要抓紧编制畜牧、蔬菜、果品(含花卉)产业化经营专项规划,明确各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瓶颈制约因素,提出重点建设项目和发展政策措施,认真实施,并随时掌握各产业发展动态,为农民、龙头组织和政府领导提供信息和决策服务。
全省各不同类型区要从当地资源、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文化素质出发,坚持统筹规划、突出特色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从优化资源配置入手,大刀阔斧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选择好市场空间大、资源后备优、5 经济效益高的产品作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重视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突出分层次有序推进的战略,加快培育农业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和产品。
山前平原区。重点发展优质粮油、蔬菜、花卉、食用菌、甘薯、瓜果和牛猪鸡等畜产品生产及农产品加工业。其中,在涿州至石家庄高速公路两侧建设设施农业长廊;在廊坊的北三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农业。
黑龙港低平原区。要大力抓好优质棉花、粮食、牧草、羊牛猪、小枣、鸭梨生产及农产品加工业。
山地丘陵区。重点发展干鲜果品、林产加工、牧草、牛羊兔、错季蔬菜、玉米制种、绿色食品和山地生态旅游农业。其中,燕山山地丘陵区突出发展畜牧业、林果业和食用菌;冀西北间山盆地区突出发展葡萄产业;太行山山地丘陵区突出发展林果业。
坝上地区。要加快草场改良步伐,有计划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牧草、肉羊、肉牛、细毛羊、脱毒马铃薯、错季蔬菜、无公害蔬菜及生态旅游农业。
沿海地区。重点发展鱼、虾、蟹、贝、藻等海水养殖,抓好优质大米、蔬菜、酒葡萄和特种动物养殖基地建设,努力在农产品尤其是水产品的系列精深加工上取得新的突破,发展创汇农业和沿海生态旅游农业。
城郊地区。重点发展珍稀菜、精细菜、保健菜,鲜奶,活禽,名贵鲜活水产品,时令果品,花卉和观赏植物;积极发展供城市居民亲临自然、体味田园的休闲观赏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实施“强县、兴镇、富村”战略,以“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市场+企业”三种模式为重点,大力发 6 展县域特色产业,培育壮大龙型经济。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型经济与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结合起来,实行重点突破,引导县域经济向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名优化方向发展,努力形成一县一品、多县一品、一县多品的特色产业,创出一批知名产业、知名产品、知名企业、知名市场,逐步从行政区划分散的产业格局转向以市场定位、产业链相连接的区域龙型经济格局。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力求做到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百姓。
(二)择优扶强,重点突破,建设一批航空母舰型的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发展是产业化的关键问题,在加入WTO和调整农业结构的背景下,综合考虑“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打造品牌、带动农户”等几个方面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明确龙头企业的经营方针,立足农业求发展,把农业开发的文章做足做好。要努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防止盲目的“多角经营”、上项目、铺摊子。由省计委牵头,组织省直有关部门深入基层和龙头企业调查研究,筛选20个企业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如承德露露集团、三鹿乳业集团、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等,在“十五”期间给予跟踪指导,重点扶持,力争两年内取得明显成效。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国家计委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农经发[2000]8号农经发[2000]10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冀发[1999]16号文件精神,用足用好扶持政策。同时,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充实和完善对重点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要按照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7 相对集中发展,形成规模经济的原则,集中财力办大事,在企业改制、上市融资、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帮扶,努力建成一批我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龙头企业航空母舰。
组建龙头企业,必须运用市场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优化配置、集约经营、规模发展、降低成本”的思路,以拥有主导产品、名牌产品且经济技术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为核心企业,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以合同契约为载体,把相关的企业联合起来,最终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
(三)创新机制,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P10
(四)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P11 市场制约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要把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市场环境建设作为关键环节来抓。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农副产品产地、销地、集散地批发市场建设,重点面向京、津等大中城市和“三北”地区建立中心批发市场,鼓励龙头企业和地区在大中城市设立农副产品销售网点,积极探索现代营销方式,多渠道开拓市场,大力发展农民贩销队伍、经纪人队伍和各类流通组织,壮大市场流通主体。围绕流通抓生产,搞活流通促生产,建立和开辟农产品的“绿色通道”,为农产品大流通提供保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监测体系的建设,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的新需要。优化发展环境,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有力的支持。依托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政府职能部门,建立省级农产品信息中 8 心,加快建设纵横交错、上下相通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为农副产品顺畅销售和结构调整提供及时、准确、实用的信息服务。完善农产品保护价格政策,加强价格管理,建立健全粮食、棉花、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的风险基金和储备调节制度,建立健全农业风险保障机制,降低和化解农户和龙头企业的市场风险。
(五)加大农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
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以专业化、系列化、全程化的社会服务为保证。龙头加工企业要积极兴办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组织,为农民搞好服务。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资金、市场、运输、信息、生产资料等中介服务组织,并向自负盈亏的实体转化,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机组成部分。
依靠科学技术推进农业龙型经济发展。从农产品的生产、运输、贮藏到加工、销售,都要采用先进技术,促使产业、产品不断升级。增加科技投入,注重农副产品贮运、保鲜、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引进和开发,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率和科研成果转化率。大力推进科教企联姻、农科教结合,围绕发展农业产业化进行定向攻关。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通过领办实体、技术入股、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龙头企业工作,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完善科技服务网络,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组织,加大科技推广力度,鼓励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积极参与和投身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线,要在产业化经营各个环节进一步普及先进适用技术,使科技进步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贡献率有明显提高。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开放开发区,吸引龙头企业进入园区发展,把高新技术引入产 9 业化经营领域,加速农业技术向产业化的转化。
(六)加快农业开放与联合
继续实施“两环开放带动”战略,扩大农业对内对外开放与联合,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一是多形式、多渠道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以抢占国内外市场为目标,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合资合作企业。省直有关部门要筛选一批对全省农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积极争取世行、亚行、国际粮农组织、双边政府贷款和商业贷款,重点抓好农作物优种、奶类、肉牛、种猪、果品、水产品养殖项目以及加工项目的招商引资。加强与国外大公司、大财团、大企业的合作,鼓励外商投资特色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项目,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二是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巩固和扩大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发展深加工,提高质量,增加出口数量。在增加出口货源的基础上,积极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抢占国际市场,增强创汇能力。三是以京、津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内开放。围绕服务京、津,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建立肉、蛋、奶、果、菜、花商品基地,当好京津的“菜篮子”和后花园。四是扩大内外交流。及时掌握国内外信息,把握农业生产和市场动态,大力引进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有计划地选派农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到国外培训,开展人才和技术交流。
(七)增加投入,建设一批重点项目
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建立政府投资引导、社会集资、利用外资等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投入力度,适应WTO规则,把扶持的重点转移到生产环节上来。一是加大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包装上市工作力度,力争2001年符合上市条件的龙头企业达到5个以上,2005 10 年突破20个。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每年安排一定数量资金,集中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项目建设,并力争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有所增加。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省直农口和涉农部门都要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省级重点项目建设。市、县两级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本级产业化项目建设。三是龙头企业要加强与商业银行、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汇报工作,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加深银行对企业的了解和重视,促使信贷资金优先安排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副产品加工重点项目。四是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对外招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同时努力争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外国政府贷款支持。五是积极鼓励资信度高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工商业主通过直接投资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投资建设经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六是积极建立以重点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投资基金。
(八)加强组织领导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龙型经济,是今后我省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心部署,精心组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树立市场观念、创新观念和法制观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按照WTO规则的要求,研究新情况,采取新办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政府要在搞好规划、加强引导,搞好调查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和搞好服务等方面做好工作。认真总结各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经验,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省、市两级要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 11 营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配合,以浓厚的改革开放和竞争意识、创新争先精神、求真务实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新局面。
附件:
一、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二、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项目库
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1、石家庄市三鹿乳业集团
2、北方花卉交易中心
3、永年南大堡蔬菜批发市场
4、河北华龙食品集团
5、内丘富岗有限责任公司
6、衡水京安集团公司
7、河北太平洋食品饮料公司
8、孟村宏达清真肉类有限公司
9、黄骅云青水产有限公司
10、保定龙飞集团有限公司
11、河北安国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12、保定宝硕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13、三河五丰福成食品有限公司
14、河北省玉田种猪场
15、冀东果菜批发市场
16、承德露露集团有限公司
17、承德绿源食用菌集团
18、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
19、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 20、怀安柴沟堡熏肉制品厂 21--100、
第四篇:河北省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单
河北省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单(共47家)
一、第一批国家公示名单(6家)石家庄三鹿乳业集团 冀东果菜批发市场 河北保定龙飞集团有限公司 衡水京安集团有限公司 露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三河五丰福成食品有限公司
二、第二批国家公示名单(8家)河北裕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三河汇福粮油食品制作有限公司 河北华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唐山天申贸易企业(集团)公司 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 秦皇岛正大有限公司 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
邯郸市(馆陶)金凤禽蛋农贸批发市场
三、第三批国家公示企业名单(共8家)河北明慧养猪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怡达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五得利面粉集团有限公司 石家庄华牧集团公司 遵化栗源食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冀州市华林板业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中旺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梅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
四、第四批国家公示企业名单(共11家)小洋人生物乳业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天露糖业有限公司 河北东方绿树食品有限公司 河北顶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省晋州市长城经贸有限公司 河北美客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华裕家禽育种有限公司 药都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承德避暑山庄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国宾食品有限公司 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
五、第五批国家公示企业名单(共14家)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 中兴农牧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仓盛兴粮油工贸有限公司 河北宏润新型面料有限公司
张家口弘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唐山金路通商贸有限公司 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 廊坊占祥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津龙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 玉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栗源食品有限公司 河北兴龙粮食生化有限公司 河北万雉园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兴达饲料集团有限公司
第五篇:2012年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
2012年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
申 报 指 南
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更好地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在更大范围内择优选项,鼓励符合条件的项目单位申报农业综合开发扶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农办〔2011〕170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发布2012年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围绕我省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化经营项目,促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积极打造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优势农产品生产集群区,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二、扶持范围和重点
(一)扶持范围: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粮油、果蔬、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农产品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项目安排原则上限于农业综合开发县,并向产粮大县和粮食加工转化项目适当倾斜。
(二)重点产业:畜牧、蔬菜、果品及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水稻、油料、棉花、名优经济林(果)和薯类等。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畜禽良繁、标准化、规模化基地项目。鼓励各市县围绕龙头企业发展的需要,安排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用土地治理项目资金为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
重点扶持的五大优势产业:
1、粮油产业。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区域,集中扶持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水稻、油料和薯类加工。鼓励发展杂粮加工。
2、乳品产业。优先扶持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设,适当扶持奶制品加工项目。
3、肉类产业。以生猪、肉鸡、肉牛、肉羊为重点产业,重点扶持良种繁育场和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鼓励发展冷鲜肉和熟食制品加工。
4、蔬菜产业。以大中城市周围、张承冷凉地区和省政府确定的24个示范县为主的蔬菜、食用菌产业及马铃薯产业为重点,积极发展标准化蔬菜种植和设施农业,突出扶持脱水、速冻、罐头食品加工和储藏保鲜。
5、果品产业。扶持以传统平原沙地梨、海拔500米左右山区苹果、冀东板栗、太行山核桃、承德山楂为主的果品产业,突出扶持果品加工和储藏保鲜。
严格限制的项目包括:粮食转化乙醇、湖泊与水库投饵网箱养殖项目、中成药深加工、木材深加工、纺织深加工,深海养殖及捕捞项目。
三、扶持对象
符合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扶持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扶持方式和政策
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两种方式,以贷款贴息为主。
2012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65%以上用于贷款贴息项目,35%以下用于财政补助项目。
(一)贷款贴息项目
1.鼓励中央财政贴息资金30%以上用于固定资产贷款贴息,70%以下用于农产品加工所需原料收购流动资金贷款贴息。
2.优先扶持粮食加工、转化贷款贴息项目;优先扶持固定资产贷款贴息项目;优先扶持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合作选定的贷款贴息项目,同时积极扶持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贴息项目。
3.固定资产贷款贴息范围为2010年1月1日以后签订贷款合同(包括2009年签订贷款合同、申请连续贴息的贷款)、在2011会计实际发生并已经支付的利息。2010年签订贷款合同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固定资产贷款项目,按规定补办手续后,可列为双方合作贷款贴息项目,并对在2011会计实际发生并已经支付的利息予以贴息。
对落实单笔固定资产贷款300万元以上的项目予以贴息,最高贴息贷款额度不超过6000万元。固定资产贷款贴息期限: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合作的贷款贴息项目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其他项目最长不超过2年。
4.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范围为2010年6月30日以后签订贷款合同、在2011年会计实际发生并已经支付的利息。对落实单笔流动资金贷款100万元以上,且累计达到500万元以上、6000万元以下的部分予以贴息。原则上只对贷款贴息额10万元以上的项目予以扶持。
5.对于同时申请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的项目,财政贴息的贷款额度上限合计为6000万元。
6.贴息率根据同期人民银行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确定。
(二)财政补助项目
1.财政补助资金60%以上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40%以下用于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
2.财政补助项目的扶持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的种植、养殖基地及产地初加工、储藏保鲜项目;龙头企业申报的种苗、种畜禽繁育及规模化养殖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包括粮食加工转化)所需的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和废弃污染物综合利用等项目,农产品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建设项目。
3.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的项目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不高于100万元、不低于20万元,龙头企业申报的项目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不高于200万元、不低于50万元。
4.地方财政按中央财政投资的40%配套。
5.龙头企业的自筹资金不低于所扶持财政补助资金的2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筹资金不低于所扶持的财政补助资金。
6.财政补助资金使用范围
(1)种植基地项目:主要用于种苗繁育、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基地所需的灌排设施、农用道路、输变电设备及温室大棚,质量检测设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培训等。
(2)养殖基地项目:主要用于种畜禽繁育及养殖基地所需的基础设施、疫病防疫设施、废弃物处理及隔离环保设施、质量检测设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培训等。
(3)农产品加工项目:主要用于与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和废弃污染物综合利用等相配套的设施设备,质量检验设施,卫生防疫及动植物检疫设施,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对农户进行培训等。
(4)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项目:主要用于农副产品市场信息平台设施,交易场所、仓储、保鲜冷藏设施,产品质量检测设施,卫生防疫与动植物检疫设施,废弃物配套处理设施等。
财政补助资金用于项目可行性研究、环境评估费等项目前期费用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的3%。
五、申报要求和立项条件
(一)贷款贴息项目申报要求
1.贷款用途符合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扶持范围和重点;
2.贷款期限、贴息期限及额度等符合规定要求;
3.项目申报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营状况良好;
4.法人代表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和诚信记录;
5.贷款项目对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就业带动作用明显;
6.申报材料齐全完整、真实可靠。
(二)财政补助项目立项条件
1.基本条件
--有明确的主导产业发展目标,且有建设项目的主客观要求;
--申报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明显;
--辐射带动能力强,预期效益好;
¬--规范生产,品质优良,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
--产品科技含量较高,达到相关标准,竞争优势比较明显;
--市场潜力较大,销售方案切实可行;
--技术方案可行,技术依托可靠,工艺路线合理;设备方案与技术方案、工艺路线匹配;
--租赁承包用地或项目建设用地手续合法;
--低耗节能,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投资估算合理,自筹资金来源有保障,筹资方案可行。
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条件
--2009年12月31日以前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取得法人资格;
--成员以货币出资、非货币出资等形式入股,成为经济实体;
--以产品和服务为纽带,农民自发组织;
--经营状况良好,净资产不低于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
--产权明晰,运行机制合理,章程规范,管理制度完善;
--财务规范,独立核算,盈余返还;
--农民成员不低于30户,优先扶持农民成员50户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员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5%。
3.龙头企业的条件
--2008年12月31日以前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法人代表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和诚信记录;
¬--经营业绩良好,最近两年连续盈利,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2010年固定资产净值300万元以上,净资产不低于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的2倍;
--近两年资产负债率低于70%,银行信用等级A级以上(含A级,未向银行贷款的除外);
--财务规范、管理严格,资产优良,不欠税、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险金;
--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能保证项目按计划建成和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使用;
--与农民以多种形式,形成联结紧密、科学合理的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实施的项目直接带动农户200户以上;加工项目向农户采购的原料占所需原料的70%以上,流通设施项目涉及的农产品主要来自当地农户。
六、不予受理的项目及项目申报单位
(一)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和淘汰的相关项目(参见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二)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和有关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公约附录的动植物加工流通项目。
(三)截止到2011年底,同一项目单位(包括母公司和各个子公司、不同公司但同一法人代表)已获得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连续扶持(含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两类项目,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合作的贷款贴息项目除外)满3年的,不在2012年申报范围。该项目单位,如再次申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持,须间隔2年以上。
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合作的贷款贴息项目,连续扶持最长不超过5年。
(四)已申报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的,不在此次申报范围。
(五)2010年未上缴国有股权分红收益或经营亏损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企业,不得申报2012产业化经营项目。
(六)上市企业(含控股公司、母公司、子公司)不在此次项目申报范围。
七、项目优选审定
(一)2012产业化经营项目由县级农发机构对项目申报单位的申报资格进行审查,委托设区市农发办(机构分设的会同财政部门,下同)组织考察、审计;省农发办组织项目评估,审定上报计划。
(二)项目优选程序。
2012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试行以下优选程序:
1.发布项目申报指南。省农发办在省级报刊和财政网上公布项目申报指南,鼓励项目单位向所在县农发办申报项目。
2.按照综合因素法确定各设区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贷款贴息项目投资控制指标,龙头企业项目不分配指标,实行全省竞争立项。
3.申报与受理。项目申报单位对照申报指南,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的内在需求,本着实事求是、自愿申报的原则,向单位所在县农发机构提出立项申请,提交项目建议书和相关附件,县级农发机构需全部受理项目申报单位的申报,并按照《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备选项目库建设试行办法》将所有项目入县级项目库,并推荐到市级项目库。
4.项目审查。市级农发办(机构分设的会同财政部门,下同)根据项目申报指南要求,结合当地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认真审查项目材料,符合条件的项目列入考察范围,通知县农发机构和项目申报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准备相关资料,入县级库,推荐到市、省级项目库。
5.项目考察。设区市农发机构组成考察组赴列入考察范围的项目单位进行实地考察。考察重点是项目单位的相关情况,复核申报项目的相关资料。必要时,项目考察组可征询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6.财务审计。设区市农发资金管理部门(机构分设的会同农发部门)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对列入考察范围的项目单位进行财务审计。审计报告要达到账审标准,对重要事项要有会计附注,针对立项条件中的有关财务指标,提出审计意见。
7.项目复审。省农发办对设区市推荐的通过考察和审计的项目,依据相关政策和立项条件对入库项目进行复审;通过复审合格的项目,提交专家组评审。
8.项目评审。财政补助项目和与农发行、农行合作的贷款贴息项目,由省农业开发评审中心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提出评审结论。
9.项目初批。省农发办根据项目审定、项目评审、投资控制规模等,主任办公会研究确定项目初步计划,向设区市初批。
10.项目公示。项目初批的同时,省农发办向社会公布拟立项的项目。公示期间发现立项条件和立项程序有问题的项目,经核实后取消立项资格。
11.项目计划申报。通过公示的项目,纳入各市项目计划,上报省农发办。
12.项目计划审批。财政补助项目报国家农发办审核备案;贷款贴息项目报国家农发办组织专家评估、审定。
13.项目计划批复。经国家农发办审查通过的财政补助项目和评估论证审定的贷款贴息项目,由省农发办向设区市批复项目计划。
八、相关要求
(一)申报程序和申报时间
1.财政补助项目于2011年8月15日前,贷款贴息项目于2012年1月10日前,向所在县农业开发办公室、财政局申报。
2.同一项目单位同一只能申报一类扶持项目。
3.越级申报、逾期申报,不予受理。
(二)需提供相关材料
1.贷款贴息项目:银行贷款合同和贷款到位凭证复印件;贷款银行出具的利息结算清单、利息支付原始凭证、还款凭证复印件;项目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由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项目单位2010财务审计报告。固定资产贷款贴息项目须提供贷款银行批复文件复印件,工程施工(或设备采购)合同或付款凭证复印件;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项目须提供农产品收购合同或凭证复印件。项目申报单位法人代表要提交保证书,保证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上述材料必须齐全、完整、清晰。
2.财政补助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须提供项目申报书及相关附件;龙头企业申报须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附件(附件内容按照《关于转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书编写参考大纲〉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龙头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冀农开办〔2010〕124号)执行);由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项目单位2009、2010财务审计报告。项目申报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使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印发的统一格式,并须提供电子版。项目申报单位法人代表要提交保证书和使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承诺书,保证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保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财政资金。
(三)需说明的相关情况
1.同一项目单位上一已得到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拟申请连续扶持的,在申报材料中,须详细说明项目单位现状及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固定资产贷款贴息项目申请连续贴息的,须在申报材料中说明上一的贴息情况。
2.项目单位需说明近两年申请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之外的其他财政专项资金的情况。
(四)其他事项
1.项目申报单位和市县农业综合开发机构要确保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可靠与完整,县农发机构对申报项目真实性负责。如发现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等,按《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财发[2011]7号)等规定严肃处理。
2.申报项目按照《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备选项目库建设试行办法》(冀农开办〔2010〕113号要求在项目库中择优立项。
3.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申报书和龙头企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提纲等有关资料,请向县级农业综合开发机构索取,或在财政部门户网站下载。申报程序等不明事项,可向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咨询(咨询电话:0311-6665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