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代史实践感悟
近代史实践感悟
借着近代史实践的机会,我和同学们有幸参观了鲁迅博物馆,一进入馆内。我们就深深地被这里庄重,肃穆的氛围所感染。而为我们讲解的讲解员恰好是我们学校的志愿者们,他们为我们鲁迅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生活与经历。从他的童年到他求学于水师学堂,从留学日本到弃医从文,等等。从小到大,在课本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篇鲁迅的文章,参观着博物馆,我们也发现了他文章中的点点滴滴,馆内的图片,实物好似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鲁迅,我也切实感受到了鲁迅先生每段的心路历程,他为何要远赴日本学医,而后又为何毅然决然弃医从文,因为他知道若不能从思想上解放这个民族,那它也只是行尸走肉而已。鲁迅先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虽然当今的形式不同于以前,但是我们仍需要怀揣着永不服输的心,面对困难不是一味的逃避,而是与困难勇敢的抗争下去,这才是时代需要的年轻人!
我们第二个目的地是李大钊先生的故居,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了解到,李大钊先生不仅是个不畏艰险的革命人,也是个好父亲好丈夫,他能在白天忙碌的工作完回家教导自己目不识丁的妻子看书写字,这是在当时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在讲解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细节深深打动了我,那是一张李大钊先生当时的工资表,那上面的数字足够让他们过上相当富裕的生活,但是讲解员说,当时李大钊先生家却穷得几乎没有米吃饭,这是因为他将这些钱通通投入了革命事业,帮助他人,最后想到的才是自己的家。听到这里,我深深的感动了。李大钊先生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现在许多年轻人的学习。李大钊先生虽然牺牲了,但他仍活在我们的心中,正是他这种为革命献身,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进的方向!
第二篇:中国近代史感悟
中国近代史感悟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悠久,纵观中国古代史,中国都是世界上的强国,受世界各国的尊敬和敬仰,为何到了中国的近代,却是由屈辱的受侵略开始的呢?为何中国的革命屡屡受挫,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功呢?中国何以在短短几十年间迅速发展,走上复兴之路呢?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后,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感想。
对,正如大家所知的,古代的中国在世界上一直都是强国,没有哪一个国家敢说不尊敬这个悠悠大国的,但自明末中国的封建统治进入全盛时期后,中国开始走下坡路,清朝的一系列封建腐败统治,更成了中国走向受各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捷径。当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时,当世界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时,当资本主义国家科技飞速发展时,中国当时的统治者——清政府,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闭关锁国的政策让中国完全与世界脱轨,世界在向前发展,而中国在原地踏步,或者说是在向后退步,落后就要挨打,物产丰富、劳动力廉价的中国怎会不成为具有侵略性的资本主义的侵略目标?
关于贸易逆差的问题使广大资本主义国家十分头疼,怎么改变这一局面?“聪明的”英国人率先想出了办法——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这个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英国成果改变了贸易逆差的局面,于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这下,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不仅不能赚钱,还使白银大量流失,国家越来越穷,人民越来越苦,一些有良心的清政府官员开始上书,如林则徐,他的上书便得到了皇帝的重视,同意开展禁烟运动,所以有了声势浩大的虎门销烟。资本主义国家们看见了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露出了本来的丑恶嘴脸,于是,鸦片战争开始了,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亦由此开始。
这就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腐败的封建统治让中国走上了受侵略的道路,虽封建人士中,不乏有爱国志士勇敢站出来进行抗争,但大势所趋,走封建道路是不能挽救现在的中国的。
再看看中国近代的抗争,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都没能使中国重新站起来,为何如此?可爱的农民阶级已落后,无法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资产阶级比较先进,但中国的资本主义无法与外国资本主义相比,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也走不下去,所以,资产阶级亦无法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于是,中国更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总所周知,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她来自于人民,至此,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慢慢走向成功。
1949年10 月1日,所有中国人都会铭记的日子,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在今天站起来了!
建国时,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个“烂摊子”,经过几次战争的洗礼,中国百废待兴,各资本主义国家又对中国虎视眈眈,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局势十分恶劣。就在这样的局势下,中国共产党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开始建设新中国。
在新中国的建设中,中国共产党面临了很多困难,也走过弯路: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但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一系列政策让中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民族区域自治、改革开放„„中国也成功走上了复兴之路。
对于中国近代史,说实话,我很纠结,因为这是一段血泪史,一段屈辱史,但我们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是以史为鉴,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我也明白了很多,感悟了很多,对自己很有收获。
真心希望祖国能越来越强大,过去那段屈辱史一去不复返!关于课堂表现得自我评价
总的说来,我的课堂表现还算是良好的。我能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课时我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并在树上做好重点的标记;也能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响应老师。如果要给我的课堂表现打分的话,我当然希望是满分啦,呵呵,还请老师评定。谢谢!
10级会计本科一班
王津森 #27
第三篇:近代史课程感悟
近代史课程感悟
这一门课程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历史的再认识,“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的历史,或花枝招展,或楚楚动人,亦或是细腻如牙雕,此为初见却往往不是历史的本我素颜。然而我们之所以为史,读史,绝不仅仅是为了感叹我们的悠久历史,灿烂文明,更不是简简单单的记住一些过去发生过的事,培根在《谈读书》中写道:读史使人明智。的确,历史是使人明智的,通过已经发生的历史,为现在及未来提供经验性的指导或是一种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考的方式,“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还有,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历史经验”之类的字眼活跃在各种文献及媒体中,这些不都是希望历史这个“小姑娘”能发挥她智慧女神般的作用么?然而,“小姑娘”不经过一番精心打扮,怎么上的了社会的大舞台呢?写史的是统治者,读史的是被统治者,于是历史多是成了意识形态的附庸,无奈地“生来为观看”了。古语有云:成王败寇,不正是精确的这出了历史的的这一基于自身特殊的影响与主动权分离事实拥有的无奈和悲哀。历史不仅仅是个时间概念,它更是一个社会概念。它是人类文明的映射,它具有选择性,但不是它自己或者说是事实本身而是社会在选择,所以有这样的一句话:“每一部历史都是当代史”,多么神奇的“小姑娘”啊,她就是这么悲情的笑着。困住的真实,渴望为人所了解。我们亦有义务去还原一个客观的历史,毕竟,真实是历史永远无法推卸的责任。
读史的角度很多,而对于中国近代史,我们过去的认识大多是以革命史观的角度,强调阶级斗争,单维的解析片段事实,评析历史人物,更可悲的是绝对对错的武断认识悄悄的在我们的脑中占据一席之地。而这种简单武断的认识往往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放之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健康传承的角度上,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吧。就这门课程,中国近代史纲要,我们需要“再认识”的历史太多太多。当然,再认识并不是直接否定现在的认识,以武断去终结武断似乎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客观吧。多角度的去解读,克服片面,还原真实,站在意识形态之上,我们才有可能接近客观。这也是我个人所理解的“历史的再认识”
再认识之一,历史背景的再考证。
历史事件是构成历史的一个基础部分,早在我们学习历史之前,老师们就已经教我们在讲故事时要讲清楚起因。高中从文,背景分析更是学习历史事件的必须,背景考查的分值也占据很大比重。了解事件,不能不讲起因,了解历史事件,不能不谈背景。以中国近代化启动的标志——鸦片战争的背景为例,谈背景,可以分为国内与国外两个部分,当然这只是一种分析的角度。我们是自然而然的站在“我”的角度,痛斥英国为发展资本主义而找“鸦片战争”的借口,打开古老的中国大门,掠夺资源,倾销产品,破坏中国主权,害的中国从此走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我们往往会漏答中国,我们古老而又伟大的中国的统治者——清王朝是怎么样的。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而此时的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正在转化为一个又一个的现代民主国家;自然经济依旧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而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工业革命;三纲五常,等级尊卑还在为苟延残喘的社会提供着精神支柱,而西方的自由平等的观念已经悄悄植入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之中。当然,鸦片战争的主导方是英方,是先进的文明形态以野蛮的手段去破坏落后文明的社会形态,这里,我们所提到的背景再认识,不是简单的多把目光投射到自己,而是在于去挖掘事件背景表面现象下的本质矛盾冲突,着重内因在事件的具体投影,这便是我个人认为的背景再认识的内涵所在。
再认识之二,历史意义的重解读。
很多时候,我不太喜欢意义一词,其原因可能很多文科战友都深有体会。意义,谁说的准,还是乖乖的背吧,不就课本及参考书上那些不痒不痛的句子嘛。个人认为,意义的解读却真真切切的是历史的责任所系,正是因此,往往对历史意义的解读,是意识形态和统治阶级的主观意愿的主要控制对象之一。没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不能称之为历史,意义的使用可能有些泛了,但是解读历史不能少它,所以再解读,不仅是历史事件价值的挖掘,处于不同角度的对于历史的同一尊重。拿辛亥革命的意义来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它作为一场革命的历史功绩,推翻清王朝,结束千年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加快了中国的近代化过程;辛亥革命亦是一场思想文化的传播运动,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资本主义文明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同时,它又是社会生活的变革的强大催化剂,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矛盾的对立性具有普遍意义,辛亥革命亦有其不能克服的不足,革命的影响广度深度都远没有到位,缺乏社会整合和领导现代化的能力,也没有真正建立现代意义的的民主国家,革命果实也被窃取。对如此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呢?历史之所以伟大之一就在于它的意义的双重性,即有其所成就之事实意义和其广义的示范效应,又有特定的历史条件映射下的提高空间留与后来者传承发扬。历史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应该就是这种双重性的承载,对历史意义的重解读应该是基于客观史实上的双重性意义的解析而不仅仅是纯粹的功与过的论断。
再认识之三——历史人物的再认知。
没有无“人物”的历史,历史人物即是历史中不能分割的部分,鲜活了历史的形象,历史人物本身就是一本本浓缩的社会和历史。每一个“上书”的人物一面是自己,另一面是社会。在“人”这个奇特的历史因素的认识上,很难能有一个真实客观的共识,就算排除“统治者”强加的帽子,还是有作为人所无法摆脱的主观因数。所以,历史人物注定不再是单纯的自己。以第四讲中的对陈独秀问题的在认识:走出神鬼史观为例证,回顾这个“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共创始人之一,总书记,“右派”,“托派领袖”的一生曲折经历,我们不难发现这位传奇人物所蒙受的不公与凄凉的寂寞,怎么重新评价这个被历史给“黑”了的伟人,走出神鬼史观,依据确凿之事实依据,体察时代的特殊环境,理清和把握人物思想发展的阶段性,遵循“同情之理解”的基本评价原则。这些固然是基础的原则,而我个人所理解的历史人物的再认识不仅仅应该做到这些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原则,还应该有还历史人物一个属于自己的形象,尽管他或她已经是属于历史的一部分,单纯研究他或她个人可能没有那么大的意义,我依旧坚持认为,每一个历史人物那属于自己的一面也应该得到我们后人尊重的还原,也许有助于他或她作为“历史”的解读,更重要的是他或她是某个特定时代里的鲜活的个人,我们不能以历史价值来一笔带过他的个人价值。
历史的再认识,在我看来应该是一种史学态度,一种对真理的责任态度,一种对真善美和对人纯粹的尊重。方法可以是角度的多维转化,思维的不同认知,但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理性之所存让我相信——历史同样有这种共同的理性价值,而这是这种价值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的去再认识,去追求真的意义。
本课程的学习已经过半,略得以上拙见。有误之处,望师海涵。
第四篇:近代史实践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之社会实践小结
本学期近代史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是了解一个与桂林有关的历史人物,我们小组就各个成员对桂林的了解以及时间分配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坐落于距桂林市约30公里的临桂县两江镇浪头村的李宗仁官邸最为参观学习的对象。事前小组成员都认真查阅李将军的相关资料,然后在组长冉儒江的带领下去了李宗仁府邸认真参观并拍了必要的照片最为活动的材料制成PPT用作上课的放映。
中国近代史上伴随着外国的侵略、各种反抗运动以及到后来的民族独立,涌现出了大批的杰出的人物,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李宗仁将军就是这样的一位英雄人物。从率第七军二万多人参加北伐战争,转战湘、鄂、赣、皖等省,立下战功,到抗日战争时期坚持抗战,台儿庄战役大捷,威慑日寇,再到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其流亡美国十六年,最后突破重重险阻回归大陆——周恩来总理评价其一生做过两件好事:一件事台儿庄,一件是回归祖国,可见李宗仁将军在近代历史的大事件都是有着突出的贡献,甚至能影响的历史的进程。所以本次实践还可以作为一次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我们要去做一个对社会哪怕是只有那么一丁点贡献的人。
回看故居,建于清末民初,占地5060平方米,为木结构的二层楼房,由安乐第、将军第、学馆、三进客厅、炮楼等组成,分布有7个院落、13个天井,共有大小厅房113间,是具有庄园气派的桂北民居建筑。故居为李宗仁母亲刘太夫人等家人所长居,李宗仁在此举行婚礼,并接待蒋介石等大批国民党要人、桂系将领。故居分三次扩建,均建于20世纪20年代。官邸东北两面濒临杉湖,游览其中可以感受李宗仁先生起落不
一、扑朔迷离的历史生涯、回归祖国的征程、一个前国民政府代总统的府邸陈设、家居生活、政治生涯的终结、其“青春戎马,晚节黄花”的传奇人生。在他的故居,蕴涵着奇趣玄妙的民间风水论理与哲学,以及多姿多彩的桂北民俗文化,也象征着其普通人民身份出身最后回归普通民众。
很多时候,事情没有亲生经历是无法深切体会到那原汁原味的历史意境的。我们看着他们使用过的生活物品,望着他们围坐过的会议桌,那时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还是鸦雀无声、剑拔弩张?我们无从得知,只能静悄悄的从历史的结果“妄自”地揣测一下那无法感知的历史,感受一下“北伐威名抗日立功蜚声中外将军何须代总统,海外回归赤心报国闻名遐迩先生当可举千秋”的千古佳话。小小的官邸确乎可以承载着太多的说不清理还乱的复杂渊源,使得一个人物的历史内涵复杂却又可以只用一句话来高度概括:他们与历史的联系太密切了......历史遗迹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太多的意味蕴含其中了。当今的中国社会可能很难再出现说被外国侵略者肆意横行在祖国大地上的情况了,和平已经成为主流趋势。但是,老话还是要重申:落后是一定要挨打的——人家没必要再舟车劳顿的运送兵马过来,相反的无形的压力会相当大。所以,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还是要继承的,时刻要有危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前做好每一步的准备。话题还是切回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多的人可能是没有机会再去经历戎马倥偬的的军旅生涯的,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现今的时代去践行历史的经验?正如当前讨论较为热门的话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大学生就应该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者。我们不需要去上战场拼刀拼抢,不需要去研究地理形势,不需要考虑军需供应,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身边做起,率先代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寄语”广大青年学子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已经给出了不少的方向了。
第五篇:近代史实践报告
《中国近代史》
实践报告
信管(1)班
小组成员
分工 : 照片拍摄 ++ 资料筛选 ++
报告正文 ++ 报告整理 ++
被敬畏浸染的下午
——走进梁启超故居
一个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牢固的治学根基,灵动的革命思想的人物故居,丝毫不会被烈日的炙热,人群的嘈杂,脚步的急促,环境的轻浮侵蚀,更不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是的。
站在梁启超故居前,内心顿时涌上一种叫做敬畏的情感。院内正中是梁启超先生的铜像,虽然风雨已经使铜像的外层蒙上了绿色的铜锈,但是丝毫不能掩藏那睿智的双眸里涌现出的拯救国家的信念,那端坐的躯体更散射出近代中国救国者的雄威和不屈。铜像左后侧是浅色二层小洋楼,楼内正面有三个小拱厅,门前两侧是石台阶,这座带有浓浓的意式风格和沉厚的历史气息的建筑就是“饮冰室书斋”。书斋内,一楼正中为大厅,大厅周围5间房子,除1间为杂房外,其余为书房和图书室,轻轻地走进书房,唯恐打扰到这里的寂静,就是在这间书房里梁启超先生起草了著名的讨袁大计。来到立式书柜前,我们好似听见了梁公当年翻动书页的声音,这些现在看来已经泛黄的书籍里流动着的是一位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术大师的治学思想和救国思想。二楼靠西北角也是1间大厅,靠东南角有几间主要卧室和图书资料室。卧房内最显眼的就是那张全家福了,这是梁氏家族的缩影,也是梁先生的精神慰藉。家族纪念室和餐厅也在二楼,纪念室里挂着梁先生的画像,让人肃然起敬。
主楼在梁公铜像右后侧为砖木结构,水泥罩面,塑有花纹,石砌高台阶,双槽门窗,一、二层各有 9 间居室。一层有一间大厅,大厅右侧是梁先生子女们的介绍,其中最惹世人注目的无疑是其长子梁思成,未来的中国现代建筑学奠基人在此受到了最精心的教育和栽培,直到成年后才离开这座老宅远渡重洋。而其他子女也在梁启超深厚的“齐家”之道的熏陶下各自成长为出色的学者、专家。顿时感悟到,梁公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维新派代表人,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子女们的成就证明了这是一个彻底的文化名门世家。一层其余几间房间和二层的房间现在是展厅,里面陈列着梁先生生平的经历及相关照片。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
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在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响最大。梁启超的文章风格,世称“新文体”。这种带有“策士文学”风格的“新文体”,成为五四以前最受欢迎、模仿者最多的文体,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和研究。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未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1890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革维新的道路,世人合称“康梁”。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1901~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1905~1907年,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达到高潮,梁启超作为改良派的主将,遭到革命派的反对。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梁启超立即表示支持。1907年10月,在东京建立“政闻社”,期望推动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由于清政府并不真心实行宪政,政闻社也因受到查禁而宣告解散。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一度宣扬“虚君共和”,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又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帝制自为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1915年8月,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进行猛烈抨击,旋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袁世凯死后,梁启超依附段祺瑞。他拉拢一些政客,组建宪政研究会,与支持黎元洪的宪政商榷会对抗。1917年7月,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大权。梁启超拥段有功,出任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1920年梁启超回到中国后,以开始集中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该年《清代学术概论》脱稿。1921年梁启超在天津南开大学主讲中国文化史,在京、津多所学校先后七次讲演。1922年梁启超赴各地讲学;10月起,在南京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讲授《先秦政治思想史》一学期;同年《中国历史研究法》出版。1923年梁启超在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清华大学)讲学。1924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出版。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并担任京师图书馆馆长。1926年梁启超因病入院治疗,发现肾有问题。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终年五十七岁。
每个展室里还保存着梁启超先生当年的一些手写书信,那些书信中除了有反袁,维新等的政治豪情,也有些给子女的柔情家书,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父亲对子女们的深沉的爱,浓浓的爱意里更深藏着对子女们学业的关心,也表现出了梁先生对教育、治学的重视。
走出梁启超故居,内心仍然被这里浓浓的历史气息浸染着,为了表达对伟人的敬仰,我们再一次伫立在铜像前,深深地鞠躬,接着默诵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也许风雨的侵蚀已经吞噬了故居当年的宏伟,但是它那不屈的灵魂却丝毫未被玷污过,因为几十载的历史积淀已经使它具有足够的力量屹立于时间的长河中。夜里,窗外一片寂静,回味着那历史的陈香,拿起颤抖的笔,轻轻地写下今天的感触。我们无需用世俗的“对”与“错”来断定梁先生当年的一些选择,也没有权利在这位伟人的身上束缚褒贬的枷锁,但是有一点却需要我们刻在心底—— 梁公的抉择大多是为了拯救近代中国。他的思想如风筝的线,有足够的力量将他的仰慕者牵引到他的方向;他的挣扎如锋利的剑,刺醒后人为民族存亡而奋斗。梁启超先生是救国者们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近代革命者的缩影,他们用炙热的爱国心感化着每一位有良知的国民,用犀利的言辞表现对青年人的期望,我们铭记历史,铭记伟人,更要铭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建设强大辉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