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党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纪实

时间:2019-05-14 05:35: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黔西南州党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纪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黔西南州党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纪实》。

第一篇:黔西南州党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纪实

黔西南州党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纪实

近年来,黔西南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创先争优为载体,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发展型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实现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推动发展的堡垒

2010年4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冷洞村考察指导抗旱救灾时指出:冷洞村的实践彰显了一种“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这就是贵州精神。这种精神比创造的财富还要宝贵、还要长远,无论是抗旱救灾,还是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都需要这种精神。

冷洞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艰苦奋斗、智斗旱魔、绝地逢生的感人事迹,是黔西南州加强发展型党组织建设促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黔西南州坚持抓好基层、打牢基础,着力在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上下功夫,在“四创一抓”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探索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促进跨省移民库区的稳定与和谐发展,黔西南州打破地域界限,创造性地在与广西交界的册亨县双江镇平华村建立了黔桂跨省区域尾沟平华联合党总支部委员会。利用网上e支部、远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外出务工党员的联系,在广东佛山建立了外出务工党员“流动型”党组织。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模式,全州实现了非公经济党组织组建的全覆盖。兴义市东风联合党总支书记杨出波感慨地说:“通过联合党总支发挥的作用,10家企业已为社会新增就业岗位2200余个,解决了2200余人的就业问题。”

全州各级党委还抓好村级班子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筑起了新农村建设的坚强堡垒。在坚持标准和程序选好班子、配齐配强村常务干部的基础上,对村常务干部实行目标绩效管理,目前全州村常务干部年均报酬已达9697.33元,村常务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

近年来,黔西南州分13期对全州5132名村(社区)常务干部、大学生村官开展了“五千村官进大学”轮训工作。组织全州440个一类贫困村、122个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赴江苏华西考察学习。组织全州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和街道办主任等500余人赴山东寿光进行农业产业化培训。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黔西南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共承诺办理实事85041件,兑现81551件。党员干部共承诺办理实事98141件,兑现86551件,用一片真心换取了群众的一片真情。结合“四帮四促”、“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和干部驻村活动,州县两级共派出工作队1233支、1214名驻点干部,深入到全州136个乡(镇、街道)、1097个村、117个社区、382个企业开展挂帮联系工作,实现了挂帮工作的全覆盖。目前,联系部门和挂帮干部共帮助基层解决困难和问题4600多个,协调帮扶资金8000多万元。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推动发展的旗帜

“党员干部是抗洪救灾的主心骨,他们深入抗洪救灾第一线,靠前指挥,紧急行动,以实际行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创先争优,扎实高效地做好应急处置工作,保证了我们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一户不少、一人不漏”;“危急时刻真正体会到了党员„主心骨‟的作用,有党在,灾后重建不是难事”……时间虽过去近一年,但这些出自去年遭遇“6.06”特大洪灾的望谟灾民口中的话,在记者的脑海里仍记忆犹新。

在黔西南州,无论发生什么自然灾害,首先挺身而出的便是咱们的党员,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奋勇当先的身影。

去年6月6日凌晨1时许,望谟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黔西南州广大党员干部迅速深入到抗洪抢险救灾第一线,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这次突如其来的洪灾中,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3张年轻的面孔,他们是打易镇派出所的党员民警向翔、何会洋、刘克庄。在灾害袭来时,3人不顾个人安危,在带领村民撤离到安全地点时,却被涛涛巨浪卷入洪流,他们以对祖国和人民无限的忠诚和热爱,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此举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的高度赞扬。2011年6月22日,李源潮同志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1210期上作出重要批示:“贵州省共产党员在抗洪抢险救灾一线创先争优的事迹很感人,请注意作为共产党员先进模范作用的典型事例积极宣传。”

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处处也有党员示范在先。近年来,黔西南州把“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作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州、县两级共拿出1000多万元基金,支持和鼓励有能力的党员带头创办种植、养殖、加工、贸易、服务等项目。目前,全州先后有993个行政村,共计2万余人参与到“党员创业致富”工程中,共实施贴息帮扶项目175户,项目帮扶305个,已带富群众5922户20717人。

一个干部就是一个推动发展的标杆

“要不是州里加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出台办法从村干部中公选乡(镇)领导干部,我今天可能也还只是一个村干部,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居然变成了现实,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真是好……”谈起这些,2010年通过公开选拔现任安龙县海子乡副乡长的邱南淞十分感激。

当年,黔西南州专门拿出6个乡(镇)党政副职职位,采取州、县联合公选方式,打破身份界限,面向村(居)党组织书记、主任选拔,原安龙县普坪镇乐汪村主任邱南淞,就是通过公选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的村干部之一。如今,他和其他公选的领导干部,各自分管的工作都抓得有声有色,成为公选干部的一个标杆,深受群众称赞。

近年来,黔西南州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发展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亮点频频闪现。2007年面向全州公开选拔了22名35岁以下副县级领导干部;2009年从全州132个乡(镇、街道)240名党政正职中采取“两考一推”方式,科学设置民主推荐分值,引入乡(镇)党政正职任职和乡(镇)类别加分政策,公开选拔了13名干部到州直机关担任副县级领导职务;2010年采取州、县联合公选方式,选拔10名副县级领导干部、33名乡科级领导干部。同时还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

公务员、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试点工作。

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方式,黔西南州也进行不断探索。2009年8月,该以公开推荐方式,产生20名正县级干部提名人选,并初步探索形成“公开推荐产生提名人选+民主推荐产生考察对象+组织考察产生拟任人选”的“两推一考”选拔模式;2010年和2011年,采取州委常委会成员和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州政协主席无记名投票推荐方式,分别产生1名县级政府正职提名人选、3名县级党委正职差额提名人选;2010年8月,召开州委全委会,推荐产生2名州直单位正县级领导干部提名人选。此外,该州还对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2007年以来研究确定县处级正职后备干部80名,县处级副职后备干部386名,全州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

万事德为先,从2007年12月开始,州委组织部在全面总结近年来该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探索干部德的评价标准和考察办法,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推行以察德为主要内容的深度考察方法的意见》和六个配套文件,并在州、县、乡换届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一个人才就是一个推动发展的动力

“省直单位曾高薪来„挖‟过我,但一想到每年州委、州政府都组织人员看望慰问我,并按时发给省管专家经费补贴,2010年还给了我10万元的科研经费,帮助我解决了妻子的调动问题,现在还出台高层次人才津贴实施办法,这么好的待遇,这么好的优惠条件,我怎能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谈起为何一直坚守黔西南、服务黔西南的感想时,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贵州省科技兴农人才奖获得者,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贵州省„五四‟青年奖章,贵州省省管专家、省政府津贴专家”于一身的州农科所副所长、研究员石明感触颇深。

黔西南州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从实际出发,围绕人才的培养、开发、引进和使用等,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配套制度,开辟了育才、留才、引才、聚才的新天地。

制定出台的《黔西南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全州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创新活力人才队伍的目标,提出了加大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和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六大重点人才工程。去年5月,全州各县(市)、州直有关工作部门完成了人才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基本形成了上下衔接、左右沟通、相互配套、覆盖全州的人才发展规划体系。

根据今年1月出台的《黔西南州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暂行)》和《黔西南州高层次人才津贴实施办法(暂行)》,对引进“外才”和用好“内才”都制定了特殊的优惠条件。在引进多层次、多学科的紧缺人才和急需人才方面,采取“行业引进”、“项目引进”、“产业引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各类人才陆续“云集”金州。目前,已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柔性引进9名博士到州、县(市)水利局挂职服务;从各高校毕业生中引进28名研究生到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州委党校从事教育工作;32名专家到州人民医院受聘,其中博士学位12名、硕士学位4名;从内蒙古、河北省、河南省引进草地生态畜牧专业研究生3名,为“晴隆模式”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人才支持。

一个制度就是一个推动发展的保障

“我们对一些不符合村情发展的制度进行了废除,对一些不适应发展需要但又不可废除的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在我们的《村规民约》由2009年前的24条增加到27条,按制度办事,条条管用,村民心服口服,所以我们村的发展才不受阻碍……”兴义丰都街道办丰都村党支部书记彭佐书道出他的“管理经”。

2009年,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黔西南州着力在“敢破、善立”和“立后即行、行之有效”上下功夫,对制度进行“废、改、立”,优化了科学发展的软环境。此项工作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批示,也推动了全州制度建设向纵深推进,出台了一些科学合理、具体实在、切实可行的制度。

黔西南州着力从构建体制机制入手,围绕近年来全州在矿区、景区、库区、工业园区和机关党的建设中取得的新成效、积累的新经验、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真开展专题调研后,于2009年12月出台了《关于创新矿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创新风景旅游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创新移民库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创新工业园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与州委已经出台的“1+7”文件相配套,统一体例,形成“1+7+5”的长效机制文件体系。“五个长效机制文件”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0年12月,随着《关于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推行以察德为主要内容的深度考察方法的意见》和《领导干部德的专项测评制度(试行)》、《领导干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专项考核办法(试行)》、《领导干部社会评价信息收集办法(试行)》、《考察对象廉政报告制度(试行)》、《领导干部德的综合分析评价办法(试行)》、《干部考察员选拔和管理制度(试行)》等一系列制度的制定出台,黔西南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水平得以提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2011年,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81.5亿元,为预算的117.6%,同比增长41.12%,增收23.7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2亿元,增长48%;生产总值完成375亿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55元,增长16.5%。

面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在新的起点和新的征程上,黔西南州正以崭新的面貌、昂扬的斗志,踏浪争流,扬帆远航。

第二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解说词

**县位于武威市东南部,辖9镇10乡1个街道办事处,251个行政村,总人口39.5万人,总面积5287平方公里,是**走廊东端的门户。县城南面的**峡山石突兀,地势险要,为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冲,自古就有“金关银锁”和“驿路通三辅,峡门控五凉”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金瓜银豆”的童话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留下了杨门女将12寡妇挥泪跳崖的传说和红军西路军血战祁连的悲壮历史,也见证着勤劳智慧的**人民努力建设美好家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历程。

(推出片名):《**门户**新貌——**县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翻开千年丝路文明史册,**悠久的历史清晰可见。**“开源从汉始,辟土自初唐”,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汉武帝时在这里置苍松县,明代设**守御千户所,清代改为**县,沿用至今。

千百年来,先民们用智慧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县境内百余处文物保护点,千余件馆藏文物,较为典型的有仰韶、马家窑、齐家、沙井等文化类型,及汉代青铜器、唐代鎏金佛、宋元瓷器等珍贵文物,以明清水陆画及《甘珠尔》大藏经最为著名。生动地反映了**历史上社会生产发展的盛况,也为考证**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依据。

**境内自然人文景观荟萃。地处县境东南的昌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世界上距沙漠最近的原始次生林带,也是著名的道教圣地,有“西北小武当”的美誉;长达300多公里的汉明古长城,至今雄风犹在;南部山区的香林寺、石门山、寺洼台等地苍松翠柏,甘泉凛冽,鲜花争妍,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以黄羊川十八景为主的“金色弧线”精品旅游线路深具开发潜力。

世界闻名的千乡万才国际会议中心,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黄羊川龙背山脚下,可承办各类国际性学术会议,提供住宿、餐饮、旅游等服务,具备软件开发、人文旅游、生态农业、职能培训四大职能,五星级标准的设施,国际水准的服务和与世界同步的网络资讯条件,吸引着国内外各界人士,体验用网络消除数码科技带来的落差,感受“以校领乡、远程雇用”的工作模式。中国黄羊川——网络城乡基地,构筑起人类文明跨越工业时代、直接进入信息时代的伟大梦想。

1994年建成的景电二期引黄灌溉工程, 提水高度 602米,干渠总长100公里,灌溉面积50万亩,以流量大、扬程高、多梯级而被誉为“中华之最”。

**人民以战天斗地精神谱写的这一壮丽诗篇,使三十万亩荒漠变良田,十五万移民稳定解决了温饱,甩掉了贫困的帽子,翻开了**农业发展史的崭新一页。

马路滩林场,总面积约28万亩,是新兴的高新农业区,国家级万亩节水高效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全国农业旅游aaa 级旅游景区,甘肃省风沙灾害防治工程中心试验示范基地,各种模式的治沙样板。先进的滴灌技术,独特的生态效益,显著的经济效益,集沙漠风光、西部民俗、治沙景观、狩猎娱乐为一体的马路滩沙漠生态旅游园区,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被称为“沙漠金盆”。在这里,可以尽情领略西部山水之美,感受远逝的历史遗韵,欣赏蓬勃兴起的**旅游,透视西部开发的辉煌。

**县境内交通便利,有良好的区位优势。312国道和兰新铁路纵穿南北,308省道、十条路和干武铁路横贯东西,县乡道路四通八达,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

**地势南高北低,山、川、沙地形由南向北梯次分布,区域类别既有二阴山区、浅山干旱区,又有河灌区、井灌区和高扬程引黄灌溉区,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生产结构酷似甘肃的一个缩影。

横亘县境南部的祁连山,为全县提供了较为丰实的水资源。加之充足的光热资源、多样的地理条件,使**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也为**的物产打上绿色食品的标志。

以玉米、瓜菜为主的作物制种面积达43万亩,是**地区主要的制种区;

优质小麦面积达20万亩、加工型玉米、淀粉洋芋面积均达8万亩;

以日光温室、拱棚为主的反季节蔬菜和以芹菜、辣椒为主的蔬菜面积达3.5万亩,产量在10万吨以上;

近年来,**县大力发展特色高效优势产业,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现代农业发展步伐逐步加快。以日光温室、暖棚养畜和拱型温棚为主的设施农业,以马铃薯全膜垄侧栽培和玉米全膜覆盖为主的旱作农业,以农村沼气建设和秸秆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循环农业迅速壮大,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品质优良的啤酒大麦种植面积达8万亩,年产量25万吨,是全省重要的优质大麦生产基地;

至2008年底,已建成日光温室6430亩,形成了南部山区人参果、食用菌,井河灌区蔬菜、林果,黄灌区茄果类蔬菜的区域特色。

南部山区2009年马铃薯种植达24万亩,在大旱之年保障

极品小厮修真记 八荒诛魔录 网游之机械狙击手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党建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架科底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党建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中国共产党架科底乡委员会 架科底乡人民政府

尊敬的杨部长、各位领导:

正当全乡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力推进全乡农业农村工作之际,杨部长携各位领导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乡各族干部群众的关心和厚爱。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及全乡1万2千多各族干部群众,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党建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乡情

架科底乡位于福贡县南部,距县城17公里。北靠上帕镇,东临兰坪县,南接子里甲乡,西与缅甸毗邻。境内山高坡陡,平均坡度为30度以上。国土面积为274.3平方公里,边境线长8.25公里。共有6个村委会、48个自然村、86个村民小组。2008年全乡年末总户数为3221户,总人口为12607人(其中农业户2842户、农业人口11941人);共有耕地面积12246.6亩(其中水田2135亩),人均耕地面积1.03亩。境内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由于受地理环境、自然历史和群众思想文化素质总体较低等诸多因素制约,我乡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是典型的集边疆、贫困、山区、民族、宗教为一体的特困乡。

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008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正确领导下,架科底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五大主体战略”,抓住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中小水电开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四个百万”工程建设等发展机遇,按照乡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团结和带领全乡各族干部群众,战胜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圆满完成了乡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41万元,比上年增加117万元,增长11%;农民人均收入1048元,比上年增加117元,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总收入912万元,比上年增长66万元,增幅为8%;第二产业收入102万元,比上年增长24万元,增幅为31%;第三产业收入127万元,比上年增长27万元,增幅为27 %。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三农”工作成效明显。

农业科技推广进一步得到增强。2008年全乡使用良种20880公斤。年内举办科技培训40期,参训人员4200人次,全乡良种覆盖率80%,科技覆盖率92%。粮食生产实现增产增收。全乡完成大春农作物播种面积20730亩,粮食总产量4189133公斤,比上年增46633公斤,增幅为1%。小春总播种面积7875亩,小春总产量为315015公斤,比去年增产570公斤,增产幅度为1%。人均有粮350.8公斤。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年内完成修复重点水利工程4条1000米,完成农田改造250亩。

——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坚持“大项目促进大建设,大建设促进大发展”,创新工作思路,抓重点、抓关键、抓落实,以项目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4月份在州政府、州科技局和县政协以及扶贫挂钩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召开了架科底乡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申报协调会,有力促进了各种项目的申报与协调。此次项目申报协调会涉及22个项目所需资金2000多万元,目前正在实施的有2个项目,到位资金137万元;养殖独龙牛项目资金已到位,农网改造工程已立项,其他项目资金正在落实当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建设完成架科底乡农贸市场并已投入使用;二是建设完成了九年一贯制学校综合食堂一幢、公房完小学生住宿楼一幢、架科村腊土得完小教学楼一幢、架科村架科自然村教学楼一幢、乡边防派出所办公楼一幢;三是建设完成了里吾底、南安建村天保所;四是实施完成里吾底村新农村建设;五是实施完成南安建村道路硬化7.8公里;六实施完成架科村水泥球场3块,维独村水泥球场1块,达大科村水泥球场1块;七是完成全乡维修“三面光”、田间排灌沟渠2000米。全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夯实。

——“四个百万”工程健康发展,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四个百万”基地建设的工作部署,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积极组织实施“四个百万”基础建设工作,引导农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开发,着力培育林果、畜牧两大产业。2008年全乡完成种植各类苗木37.1590万株,其中:种植核桃70400株3520亩;种植漆树233630株5192亩;种植草果469800株1566亩;种植庭院经济67560株。依托境内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以百万亩中药材基地推动中药材产业开发,按照国家“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扶持农民规模发展中药材种植,2009年我乡规划种植重楼500亩,云黄连600亩,主要规划在江西三个村。坚持走“科技兴畜”的路子,结合实施边境乡镇项目建设,通过抓示范,群众的科学养殖能力和发展畜牧养殖的意识逐步提高。2008年,全乡大中牲畜存栏18778头(只),其中,牛存栏2798头,猪存栏10050头,羊存栏5930只,比上年增4%;总出栏12971头(只),其中,牛出栏665头,猪出栏703头,羊出栏3423只,比上年增6%,实现肉总产量563吨、经济总收入375.5万元。

(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深入实施“边疆解五难工程”,认真贯彻落实科技工作的方针,2008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5期,受训人员达1568人(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着力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学校的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举全乡之合力攻坚目标,“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州、乡检查评估,实现“两基”攻坚目标。全乡2008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49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5.27%,小考升学率和中考升学率分别达100%。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救治体系,认真开展重大传染病和慢怀病的防治工作,做好妇幼保健和降消项目工作。完善农村卫生三级网络,继续推进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善党建工作制度,理论学习和工作考核等各项制度,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建立和健全乡村两级干部素质的激励机制,使各项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是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为着眼点,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

1、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全乡各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坚持“三会一课”制度,2009年1月至5月共召开支委会、党员会、党小组会13场(次),上党课2场次,党员参训率达到90%。在活动开展中,各支部注重做到了四个结合:即把学习政策理论同进一步提高素质,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相结合;把学习农村实用科技知识同解决农村各类难点、热点问题相结合;把学习县委会议精神同落实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相结合;把学习省、州、县党代会精神同推动当前工作相结合,强化了学习教育的效果。

2、积极开展党员远程教育。各支部按县委组织部的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党员收看了中央、省、州、县党代会现场直播、新农村建设远程教育片等,进而鼓足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

3、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在党员发展上,严格按照“十六字”方针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把学员队伍的“入口”关,继续巩固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和票决制成果,注意在生产、工作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2008年内共发展党员37名,培养积极分子41名,为党员队伍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党员队伍不断改善,分布更趋合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对全乡党员外出情况进一步摸底调查,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名外出流动党员。

4、加强党费收缴和使用管理。一是加强上级下拨党费的管理,做到及时下拨,不载留,不扣留。二是加强党费的收缴工作,按季度做好党费的收缴。

(三)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党员队伍建设还不适应新形势要求,先锋模范作用还不明显;二是个别村,党支部核心作用不明显,工作缺乏活力;三是党建工作载体还不够活,特色不够明显;四是党建经费投入不足,党支部活动较难开展;五是村级体育活动场所年久失修,无法正常开展体育活动,而村内无力解决修缮经费。

今后的努力方向:一是找准差距,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二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立足创新抓特色;三是按照“五培养”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发展党员工作方针,把在群众中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生产经营能力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先进分子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同时,进一步加强年轻党员、妇女党员的培养力度,使党员队伍结构不断趋向合理;四是按照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的要求,认真抓好村级党组织阵地建设;五是加强对党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进一步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守共产主义信念;六是立足与基层农村的特殊环境和实际情况,加强对农村党员的纪律教育,特别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同时强化市场经济理论、科学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培训,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党员的带头致富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县各有关部门及扶贫挂钩单位的关心支持下,我乡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其他乡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总量低,发展后劲不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促进农民增收支柱产业还未形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偏低,劳动力就业比例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迟缓,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和运行质量亟待提升。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投入不足,大项目少、新项目少,项目储备不足,缺少统筹规划,村组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组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农村综合防灾能力脆弱,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整体落后。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较落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人多面大,农村就医难和养老难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四是群众整体素质偏低。人民群众整体文化水平较低,职业技能差,思想观念落后,市场意识淡薄,劳动致富能力不强,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不相适应。

五是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两委”班子带动致富的本领不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明显。部分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不实,在推进改革发展中对遇到新问题、新情况发现不力、研究不够,解决新问题、新情况的办法不多。

各位领导,我乡的各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9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明确2009年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我乡将在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团结和带领全乡各族干部群众,鼓足干劲,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克服和战胜新形势时期各种困难和问题。为我乡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努力。

二○○九年六月十日

第四篇:2011年党建经济社会发展纪实电视专题片脚本

2011年党建经济社会发展纪实电视专题片脚本

发布时间:2012-2-15 15:40:39

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党支部:

你们的信收到了。读着信,我又回想起去年除夕在五龙村同乡亲们一起喜迎新年的情景。从信中得知,五龙村一年来发生了新的可喜变化,乡亲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感到非常欣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当年在你们这里召开的古田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希望村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大力发扬古田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带领乡亲们发展农村经济,加快致富步伐,努力把五龙村建设得更加美好,让革命老区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我去年看望过的革命烈属张唐妹老人,她家人也给我写了信。信里饱含着老区人民对党的深厚感情,读后令我十分感动。知道老人身体硬朗,家里办的“农家乐”更加红火,我真为他们高兴。近来南方天气比较冷,请转告张唐妹老人的家人,要照顾好老人身体。

再过几天就是兔年春节了,我在北京提前给全村乡亲们拜年,祝大家生活年年好、节节高!

胡锦涛

2011年1月28日

【解说:东方风来迎盛世,山水有幸记深情。2011年1月28日,对于上杭老区人民来说,这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因为在这天,胡锦涛总书记为古田镇五龙村党支部写来了重要回信,嘱托大家要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让革命老区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2月2日,省委书记孙春兰专程到我县古田镇五龙村传达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希望我县人民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努力推动老区苏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让老区苏区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好。

4月15日,刚到福建履新不久的省长苏树林深入我县,希望广大干部群众要大力弘扬古田会议精神,把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建设好、发展好。

这是激情的号角,这是欢乐的鼓点。一年来,上杭老区人民牢记嘱托,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谱写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推出片头

牢记嘱托 跨越发展

——上杭县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纪实电视专题片脚本

【解说:春风化雨润心田,不负重托促发展。刚刚过去的2011年,对于上杭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喜事多、大事多。

一年来,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以胡锦涛总书记来闽来杭考察重要讲话和重要回信精神为动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认真打好“五大战役”,着力构建产业、基础设施、县域城市、民生四大体系,扎实推进生态型工贸强县建设,顺利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年来,县十二次党代会、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十一届政协一次会议相继胜利召开,顺利完成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的换届选举工作,并办成了一批大事,办妥了一批难事,办好了一批好事,全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实现了大的突破、大的提升和大的跨越。

【字幕】2011年,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66、5亿元,增长13、7%,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0、7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18、67亿元,增长28、9%;城乡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7176元,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在2010年GDP、规模工业产值、工业园区产值、建筑业产值相继突破百亿大关的基础上,又实现了铜产业产值、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紫金本土项目产值、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均突破百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先后获得了“中国建筑之乡”等十一个国家级荣誉和品牌。

【字幕】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中国建筑之乡、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中国黄金十强县(市)、槐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闽西南黑兔(通贤乌兔)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古田镇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步云乡国家级生态乡镇、五龙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镇旅游示范点等国家级品牌和荣誉。

与2006年相比,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等7项指标实现翻一番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等5项指标实现翻两番以上。全县经济总量从全市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

【小标题:产业发展气势如虹

2011年12月31日,在经历26个月的奋战,作为龙岩市建国以来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福建省重点建设工程-----紫金铜业20万吨铜冶炼项目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阳极铜出炉时刻,实现了成功试产。而作为其配套项目的瓮福紫金磷化工项目也是龙岩市11个特大项目之一,总投资16.3亿元,可年产10万吨净化磷酸、20万吨磷铵等,目前正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海西最大的磷化工基地。正是20万吨铜冶炼、瓮福紫金磷化工等一个个科技含量高、有分量的重点工业项目,有力地提升了上杭县乃至龙岩市铜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如今,一个高技术、高起点的国内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正在红土地悄然崛起。

近年来,我县还重点发展以阴极铜及铜杆、铜及铜合金板带、铜管、铜线为原材料的深加工项目,开发铜系列产品。

【字幕】到2011年底,全县已落户铜产业企业总数达20家,项目48个,协议总投资近125亿元。此外,为进一步完善从生产到营销的有色金属产业链,填补我省有色金属电子交易所的空白,我县又在县工业园区内兴建总投资达25700万元、交易市场面积达24200平方米的福建海峡有色金属交易所,使上杭将成为海西地区有色金属最大的集散地。铜产业从无到有,产业架构不断健全,被列入海西发展规划,成为省、市重点培育产业之一。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2011年,全县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36、2亿元,增长4%。

(不配音,字幕:培育“一乡一产业”专业乡镇5个、“一村一品”专业村73个。)

实现粮食总产23.79万吨,荣获“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不配音,字幕: 全年通过有机食品认证1个、绿色食品认证5个,获得无公害标志使用权19个)

“上杭槐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闽西南黑兔(通贤乌兔)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着力打造全市最大的农副产品加工园区,2011年新签约入园企业3家,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12、53亿元,增长17、3%。

【字幕】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9、7亿元,增长26、4%,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91.1亿元,增长17.3%。全县矿产、冶金和光电完成产值190亿元,跻身“中国黄金十强县(市)”第二位,紫金矿业入选我国100大跨国公司排名第56位;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位列268名;入围福建省纳税百强企业,位列第七位。中国黄金行业首家、福建省首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低品位难处理黄金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紫金矿业挂牌成立。全县净增亿元企业3家、总数达20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5家。

建筑产业化步伐加快。

【字幕】2011年,完成施工总产值148、3亿元,增长31%。新增建筑资质企业6家、总数达到65家,被评为“中国建筑之乡”。登凯豪庭项目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成为闽西建国以来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房建项目。

2011年,古田会议址5A级、中国虎园4A级旅游景区创建稳步推进,五龙村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古田镇荣获“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被列入我国第一部红色旅游指南手册。11月26日,紫金山国家矿山公园揭碑开园。

【字幕】全县共接待游客2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5.7亿元,增长13.6%,金融服务功能持续增强,较好地克服了货币信贷政策趋紧的影响。作为全省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的福建上杭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还成功实现跨区域经营,在龙岩中心城市设立支行,经营业绩十分喜人。

【小标题: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2011年6月16日,作为我县20万吨铜冶炼项目的重要基础配套设施---上杭冶炼厂铁路专用线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它是我县铜产业链主要的物流运输通道,年设计运输量为一百八十万吨,总长度12.7公里,总投资达3.99亿元,占地面积为473亩。截止2011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3.3亿元。此外,赣龙铁路扩能工程(上杭段)、蛟洋铁路货场等铁路项目建设也全面推进。除了铁路之外,我县高速公路建设也取得新的突破。福建省首条由县级主导建设的高速公路----蛟城高速公路,截止2011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18.45亿元,路基工程基本完成,路面铺设已陆续展开,预计今年可实现通车。

2011年,省道308线水西渡至东门大桥段、县道旧白公路改造有序实施,完成农村公路硬化50公里。县工业园区三期开发稳步推进,龙翔大道和黄竹路路面建设全面完成,蛟洋工业集中区1#公路B段和铜兴大桥接线工程顺利完成,加上“十一五”以来,龙长高速、永武高速、省道308、309线、古田大道等交通要道相继竣工通车;上杭大道一期、龙翔大道全线贯通;农村公路硬化和危桥改造、渡改桥、水毁桥梁建设,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在我县初具规模。

同时,我县还着力规划建设城乡供水、供气、供电、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通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县域经济发展承载能力不断提升。黄竹、南阳、麒龙等110千伏变电站及蛟洋220千伏变电站、旧县至郭车110千伏线路架设投入运行,古田电网改造稳步实施,全县22个乡镇供电实现“手拉手“,双回路,保障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小城镇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试点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古田、才溪、南阳等6个试点乡镇及旧县乡新坊村、中都镇都康村等9个整村推进试点村建设初见成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旧村改造成效明显。

(字幕,不配音:实施土地治理项目1.1万亩、小

(二)型水库除险加固6座,新开机耕路500公里,建成山地水利蓄水池164个。完成“空心房”整治29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715户,实施农户改厕2000座,建成沼气池2400口,安装路灯9000盏。)

此外,城乡防洪设施、标准化节水渠道、防灾减灾预警和新一轮电视“村村通”和广播“村村响”、农村客运网络化、“万村千乡”市场、“新网工程”等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小标题:县域城市不断拓展

2011年1月1日,瓦子街建成开街,为世界客家乡亲提供了寻根谒祖的平台,为全县人民提供了一处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场所。10月份,我县又启动瓦子街二期的维修保护工作,规划总面积约31公顷,北至人民路、南临滨江路、东至和平路、西至北大路,并把这项工程作为重点民生项目来抓,努力把瓦子街打造成为一条文化、商业、旅游交相辉映的客家文化商业街。

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一年来,我县按照天地人合一、山水城和谐的发展理念,着力抓好县域空间布局规划,大力实施现有景点整治提升和新景点开发建设,积极完善旅游承载功能,重点规划建设新“杭川十景”,每个景区建设一个组团,建成十大组团,全面提升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拉近城乡差距,带动农村地区建设。

(不配音 出字幕:新“杭川十景”包括红色圣地、生态古田;蛟洋生态型工贸新城;红色圣地、建筑之乡;瓦子街文化片区;龙翔新城;汀江揽胜;北部新城;百果飘香;国家公园;万顷绿涛、鱼米之乡。)

2011年,我县围绕“杭川十景”十大组团规划,不断加大投入,加快进度,先后实施了古田会议旧址群四期维修保护;人民路改造顺利完成,北环路沿街立面改造和上杭大道、三环路、客家缘文化中心、街心花园、卡麦龙家居购物广场等项目按计划实施。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建设;上杭大道二期及杭川公园建设;新建改扩建25所幼儿园;投资近2000万元对紫金公园进行升级改造,投资606万元新建20座公厕。城市品位和档次不断提高,客家特色和文化底蕴进一步凸现。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健全,城区卫生工程、畅通工程、安防工程和“绿亮美”工程全面推进,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1%,城市管理设施不断完善,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得到加强,“数字城管”建设有序推进,城市品位不断提高。

古田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公务员特色实践教育基地”,紫金地质矿产博物馆被命名为第二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步云、稔田等一批乡镇分别通过国家级和省级生态乡镇验收。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3.9%。空气质量保持国家Ⅱ级标准,流域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如今,“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如画夕阳中。”这座清代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眼中的美丽山城,正逐步成为海西魅力无穷的现代化江滨园林城市。

【小标题:民生福祉明显改善

2011年1月12日,城区新水源建设工程顺利竣工并正式向城区供水,解决了城区自来水水量不足和水压不够的问题,让城区老百姓喝上了优质自来水,县委、县政府兑现了对全县人民的承诺。

近年来,我县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优先任务,财政每年用于民生的支出保持在新增财力的70%以上,每年安排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我县出台政策并筹集资金,建立和完善了“生老病死苦、吃穿用、住行乐、工学安”等28种社会保障机制。一年来,一大批民生项目在杭川大地落地开花。城区电动观光车、公交车、“的士”等公共交通相继投入使用;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校安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社会福利中心和金秋老年公寓投入运行等等。其中,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开创了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之“上杭模式”,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整乡推进试点县。

2011年,我县在全国率先实施“三农”综合保险古田镇试点的基础上,又扩大到南阳、才溪等11个乡镇,并进一步探索“三农”保险险种。实行了被征地农民征地补偿固定回报制度。统筹城乡一体医疗保险成为全国先进。我县8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和在校孤儿生活补助制度还荣获国内慈善最高奖项----“中华慈善奖”。民生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从生到老全覆盖。

(不配音 出字幕: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02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45人,帮助“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3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29人。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低保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得到加强,全年发放养老金2.1亿元、失业保险金194万元、低保金2071万元。)

十七项重点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序实施。28座水毁桥梁重建项目全面完成。黄竹小区等保障性住房建设顺利推进,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516套,完成“造福工程”搬迁84户400人。“平安上杭”监控系统安防工程、县医院门诊病房综合大楼及乡镇卫生院建设有序推进。

(不配音 出字幕:新建老年活动室5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108个、全民健身中心和健身点75个、便民超市169个、农村标准化医疗卫生室164个。)

县委、县政府将一个个“民生大礼包”送到了老百姓身边,以实际行动回答了“发展为了什么”的问题:那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此外,我县还提出“实施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先后投入30亿元用于文化项目建设,这种文化投资力度在整个海西地区也是不多见的。继2010年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客家缘文化中心之后,2011年又投资5000万元开工建设城区市民服务中心。此前,还筹资近10亿元先后进行了古田会议旧址群等革命旧址的维修保护,广场舞普及到村。同时,我县高度重视文化品牌建设,建立了全球最完整的客家族谱馆。编辑出版了《上杭90年》、《民生上杭》等红色书籍20多套,一系列反映红色文化的文学、书画、摄影作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实现多个率先。从而使对台交流、红色文化、客家祖地三大品牌交相辉映,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上杭文化现象。

一年来,先后举办了《红土琴韵》钢琴音乐会、纪念丘沺诞辰111周年书画联展、萧山—上杭友好区县书画摄影作品交流展、“艺衡杯”闽粤赣边奇石书画联展、文化广场大家乐活动等;开辟了“客家讲坛”、创新发展论坛和首届上杭公民德行教育公益论坛等;开发全市首个县级手机新闻发布平台---《上杭新闻信息》;成立了闽西首家客家木偶艺术协会;建成了全省首家红色影视展播馆-----才溪红色影视展播馆,古田镇五龙村的民俗文化表演已超过千场,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近百万人次,成为全国闻名的文化精品演出。10月1日,上杭县华喦书画院揭牌成立。10月29日,在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上,我县代表全市设计的主题馆龙岩馆在全省九个设区市综合评比中荣获银奖,受到省长苏树林的好评。12月17日,央视《寻宝》栏目走进上杭,起到了强烈反响,进一步展现了文化上杭的魅力,扩大了上杭的对外知名度。

【小标题:党建科学全面发展

2011年,我县结合庆祝建党90年,充分发挥老区优势,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突出抓好红色主题思想教育,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制度,坚持用人选人民主集中制,坚持在项目和经济工作中锻炼干部,选派干部到县重点项目(工程)、重点乡镇和主要部门进行挂职锻炼,抽调干部参与项目建设一线工作。在全省率先探索发挥党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形成了人人负责任、人人干实事的良好工作氛围。

此外,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科技富民强县建设取得实效。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县医院被列为全市唯一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努力为老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人口计生工作连续21年完成省市下达计划,被评为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县。“六五”普法全面启动。社会治安综治水平不断提高。信访条例和接访处置机制全面落实,群众诉求得到妥善处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更加广泛开展。成立了全省首个“草根网站”党团组织,强化民间社会网络舆论的引导,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优越的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又提出“十二五”期间“二三四五”奋斗目标,即:两个突破、三个翻番、四个提升、五大基础工程,从而确保经济实力保持全省山区县领先水平,力争进入福建经济实力十强县,努力让上杭老区山更青、水更绿、人民更安康。

【字幕】“两个突破”:县域城市和中心城镇建设取得突破,力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城市人口达到15万人以上;铜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有色金属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三个翻番”: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2010年翻一番。“四个提升”: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打造全国金铜产业生产加工基地、海西建筑产业基地、海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海西旅游休闲基地。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县域城市品位,规划新“杭川十景”,建设十大组团,力争201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提升民生质量,大幅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五大工程”:加快推进公路建设、铁路建设、城乡安居工程建设、城乡防洪规划建设、城乡电力设施建设。

秋水长天好时节,潮平风正再扬帆。在胡锦涛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指引下,今后,上杭老区人民还将继续满怀信心,凝心聚力,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大力弘扬古田会议精神和福建精神,着力打造国家级生态县、文化强县、教育强县、优秀旅游县和平安和谐县,在壮大总量、提升质量,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努力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上杭,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高端配音网提供各类政府部门解说词,欢迎进入网站查阅。

第五篇:2013年饶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生态立县绿色崛起

——2013年饶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这里是红色老区,九曲滹沱西流东逝奔腾不息;这里是绿色饶阳,希望田野瓜红豆绿满目生机。

2013,项目主导,农业转型,城建突围,文化提升成为这里的最强音,举生态旗走特色路科学发展跨越赶超促进饶阳绿色崛起。

项目主导:一体双翼振翅飞

工业兴则县域强,县域强则百姓富。

工业发展需要项目来支撑。2013年,工业基础薄弱的饶阳,建园区上项目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

以经济开发区为主体,以经济开发区西区和北官庄创业基地为两翼的一体双翼发展模式成为2013饶阳工业建设的新格局。坚持高质量“筑巢”。规划兴建物流园、机械装备园、纺织工业园、食品加工园和文化产业园五大板块,启动实施经济开发区路网建设、饶安路西段管网工程、北官庄创业基地西区开发,加快推进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建设,有效提升了吸引力和承载力。

坚持高标准“引凤”。实施绿色招商,是饶阳项目建设的亮点,生态环保是首要准入门槛。今年年内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6个,总投资235亿元。投资10亿元的坤辉二期、北京新发地农产品物流园、交建集团冷链物流市场、投资20亿元的江苏雨润冷链综合 1

体、投资38亿元的启盛纺织园以及大北农饲料、通昊板材、康氏金属等一批业内领先、技术先进的项目都是绿色产业,“一体双翼”型的绿色工业正在拉动饶阳工业经济振翅腾飞扶摇千里。

农业转型:四轮驱动添动力

如果把快速发展的饶阳比作一列不断提速的列车,那么现代农业则是这列车的重要引擎,而以基地带动、项目拉动、组织推动、品牌促动为内容的四轮驱动则为这台列车提供了巨大动力。

坚持基地带动,按照“沿路开发、成方连片”的思路,在大广高速、正港线、肃临线、滹沱河北堤打造出四条蔬菜产业带,年内启动建设3000亩以上规模化产业基地10个,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30万亩,设施葡萄种植面积达到8.9万亩,实现了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全省第一、设施葡萄种植面积全国第一。

坚持项目拉动,规划建设了占地10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年内先后引进农业化项目59个,总投资达到185亿元,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被列入《河北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将成为衡水独一无

二、全省屈指可数的农业类循环经济产业园。

坚持组织推动,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县级蔬菜行业发展联合总社,初步构建起标准化与质量追溯、市场营销、信息收集发布、品牌策划推广、技术服务五大体系,全年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132家,总数达到487家,先后与京津18家大型超市签订合作协议,每天有200多吨饶阳蔬菜带着露水进京,挟着芳香入户,日销售量位居全省蔬菜产业示范县前列。

坚持品牌促动。通过向科技创新要品牌、向质量监管要品牌、向宣传推介要品牌,有16个蔬菜新品种根植沃土;有8.4万亩土地升值为生防基地;“设施葡萄优质高效清洁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通过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星火项目验收;中国设施葡萄研究所落户乡里;“前菜后菌”复式温室填补国内空白;绿色有机认证达到34个质量保底;成功举办的“走进京南第一大菜园——饶阳”大型媒体采风引来无冕之王,“中国〃饶阳葡萄蔬菜节暨全国设施葡萄研讨会”叫响 “两个第一”,绿色农业、现代农业成为饶阳的金字招牌。

城建突围:生态宜居秀色美

打开饶阳大门,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的风,映入眼帘的是绿色的景。

绿色生态同样体现在饶阳的城市建设上。小县大县城、进档上水平,按照这样的城市建设思路,饶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以生态理念引领城市化建设。

聘请专业机构,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调优设计,本着“以城聚业、以业兴城”的思路,将经济开发区纳入县城规划区,在大广高速连接线两侧规划了县城新区,把整体框架拉大到63平方公里。

水域景观、路桥配套、污水治理、绿化亮化、房地产开发全

面起步;环城绿廊、东外环建设、北出口改造等16项城建重点工程破土动工,15个城区休憩园、5条环城林带、7条城区绿化带满目春色;全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沱阳公园将全面启动,官亭音乐小镇、尹村蔬菜小镇、五公商贸小镇各具特色。

天赐饶阳秀色美,一方美景万家安。天蓝水绿气净路平,饶阳人在优美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文化提升:风生水起势头劲

文化资源丰富的饶阳,文化产业既独具魅力特色,又具有绿色低碳的广阔前景。

乐器、青铜、内画是饶阳文化产业的三张亮丽名片,围绕这三大产业建设的三大园区也初具规模。集民族乐器研发、制作、销售、展览于一体、总投资22亿元、占地600亩的中国〃饶阳民族乐器文化产业园,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北方最大的民族乐器产业基地;

具有青铜铸造、青铜文化、休闲旅游、工艺研发等多重功能、总投资3.2亿元的华日青铜文化产业园主体工程已经完工,被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确定为学生创作实习基地,是国内唯一的青铜艺术产业园;

总投资5亿元的华星内画产业园,囊括内画艺术传承中心、内画艺术家工作室群落、内画展览厅等多个板块,目前规划设计与征地工作已经完成;

红色老区沉淀出浓郁的红色文化。规划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耿长锁纪念馆重建工程,现主体框架已经封顶,预计明年开馆。电视连续剧《耿长锁》正在筹拍,“红色老区、绿色饶阳”为主题的摄影征集、书法比赛正在进行。

更令人振奋的是2013年饶阳县跨入了“河北省文化产业十强县”的行列,历史文化、产业文化、英模文化,饶阳的文化“软实力”已逐步转变成发展的“硬资源”,成为支撑提速发展的饶阳之魂。

民生为本:造福百姓创和谐

百业俱兴,民生为本。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饶阳县在财力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将可用财力向民生项目倾斜,围绕教育、卫生、安居、出行等民生热点,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

我们走近城镇居民,390套保障性安居住房让他们居有定所;我们走近农民,454套危房改造让他们脸上写满笑意;我们走近孩子,新建的12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向他们张开双臂;我们走近老人,新建的医院病房楼、门诊楼,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首批“全国敬老文明号”的县中心敬老院让他们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我们走进农村,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各具风格的文化墙,房前屋后整齐清洁,街头巷尾干净通畅,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成果写在老百姓的笑脸上,乐在老百姓的心里头。

2013年,饶阳代表全市接受了省提升办的督导检查,得到了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浩浩荡荡八面来风,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意气风发的饶阳人民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精神,沉下心,鼓足劲,埋头干,在这块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绿色土地上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下载黔西南州党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纪实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黔西南州党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纪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疆和硕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政通人和促发展 龙驹故乡万象新 新疆和硕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天山网讯(记者叶剑 特约记者贺洪亮 通讯员班文杰报道)这是一片大开发的热土,这是一群勤劳的人们,这是一座美丽的城镇......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 调查与思考近年来,我县坚持“一跟进、两聚焦”总体思路,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组织领导,突出改革重点,强化措施方法,健全制度机制,扎实推进重......

    发挥侨联工作优势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共5则范文)

    发挥侨联工作优势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侨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的桥梁与纽带。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侨联立足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

    党建工作纪实

    夯实党建工作推动学校发展 ——裕民小学党支部 吴忠市裕民小学是吴忠城区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城镇小学,也是吴忠市名牌学校,现有教学班45个,学生3279名,教职工131名,其中有39名......

    街道党建工作纪实

    **街道党建工作纪实 7月8日,对于城西街道太平社区的三十几名党员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他们集体乘车到寿光三元朱村聆听了“中国菜王”王乐义的一堂生动党课。大家......

    加强防控机制建设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防控机制建设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石棉县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近年来,水电开发、高速公路建设和灾后重建等众多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和大量的资......

    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破解体制机制障碍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十大体系建设是个体制机制创新的系统工程,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十大体系实施三年来,很多人认......

    安徽濉溪县刘桥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安徽濉溪县刘桥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人民网濉溪9月20日电(记者杨坤 通讯员刘浩)跻身“全国文明村镇”行列,荣膺“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试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