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
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陕发[2003]5号)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竞争需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增加农民收入,先就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扶持重点龙头企业的重要意义
1、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是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有利于示范引导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实现农产品的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有利于农产品加工增值,开拓市场,扩大消费;有利于推动农业的科技创新和服务体制创新,提高服务水平;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专业化分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抵御市场风险,增加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扶持农民。2、扶持龙头企业要突出重点、择优扶持,做大做强。现阶段应重点扶持我省列入国家扶持计划的龙头企业和经认定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二、积极支持龙头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形成集团竞争优势
3、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支持重点龙头企业,以名牌产品为纽带,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通过控股、参股、兼并、租赁、联营的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组建企业集团,实现低成本扩张,尽快做大做强。鼓励重点龙头企业通过转让经营权、出让股权等方式吸引外资和沿海发达地区资本。
4、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和集体所有制的重点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国有龙头企业与非公有制龙头企业属同业竞争的,鼓励非公有制龙头企业通过控股、兼并等多种形式对国有龙头企业进行重组。
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5、从省级财政支农资金、工业企业技改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果业发展专项资金、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乡镇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集中用于重点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新技术研发、开发新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精深加工,开拓国内外市场。以工代赈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扶贫资金也要向重点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6、重点龙头企业申报果业、畜牧业及蔬菜、草业、林产品和粮食等农产品加工项目要优先立项。在申报国家安排国债、债券、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时,要考虑重点龙头企业,并优先安排龙头企业投资和企业债券发行。
7、重点龙头企业基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省计委直接受理,技改项目由省经贸委直接受理。除国家重大项目还有特殊规定的项目外,重点龙头企业用自有资金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可合并一次按规定程序审批,初步设计、开工报告不再审批。交通、水利、电力、环保等部门要优先安排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所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项目。
四、增加信贷投入
8、对重点龙头企业,由省级商业银行直接组织进行资信评估,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内试行“可循环使用信用”;在最高额抵押(保证)担保款项下,统筹安排和贷款、承兑汇票、信用证和包含等各类信用。
9、对季节性流动资金需求量大、周转快的重点龙头企业,要核定额度,报有权行审批后周转使用,封闭运行,按期收回。
10、对重点龙头企业从信贷政策、业务处理、运作程序、服务手段等方面提供标准化服务,进一步完善结算服务,节省在图资金占用,及时提供金融信息、投资咨询和公司理财等综合服务。对重点龙头企业能够提供低风险担保方式的信贷业务,要简化手续,直接办理审批。
11、农村信用合作社要支持重点龙头企业的基地建设,积极为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由龙头企业为基地农户提供担保的,贷款额度要适当提高。
12、建立银行与重点龙头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和帮扶制度,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由各省级银行固定联系帮扶,对于较大项目的贷款由贷款银行联合贷款解决。13、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多渠道筹集资金。符合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可申请发行股票;已上市的要利用好农业类上市公司在融资及并购重组方面的倾斜政策。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积极争取外国政府、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无偿资金或无息、低息贷款。
14、保险行业要根据农业既有市场风险又有自然风险的实际,探索新的保险方式,帮助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户提高抗御风险能力。
五、强化科技扶持
15、依托杨凌示范区的科技优势,鼓励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或科研人员与重点龙头企业联合组建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可以通过技术入股和股权转让等形式,组建农工科贸集团,实现产学研结合。
16、鼓励和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参与“一线两带”建设。积极吸引重点龙头企业参加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参运用科技成果中试转化和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要对重点龙头企业给予支持。
17、鼓励重点龙头企业设立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对科技开发、新品种引进、选育、示范、生产性试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等费用允许计入企业成本。
18、加强对重点龙头企业的科技服务,对重点龙头企业的科研项目由科技厅直接立项,并对重点龙头企业有关人员进行科技培训,积极主动宣传推介重点龙头企业及其产品,组织重点龙头企业参加有关的科技博览会。支持龙头企业对生产基地的农民经济技术培训。
19、支持、鼓励科技人员和有关人员以技术、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重点龙头企业建设或到重点龙头企业工作。
六、鼓励重点龙头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20、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取得自营进出口权,属生产型龙头企业,省外经贸厅按登记备案制方式赋予自营进出口权,属流通型龙头企业,按核准备案制方式向国家外经贸部申报批准;对重点龙头企业出口农产品要按规定及时办理出口退税;利用外经贸部设立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基金,对重点龙头企业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等国际认证,以及在国外产品的商标注册和参加国际专业性展销会予以重点支持;对重点龙头企业到境外开展经贸洽谈、产品推销等商务活动的出国团组要及时办理出国任务审批手续,对确需一年多次到有关国家或地区开展经贸活动的企业人员,可办理一年有效、多次往返的出国任务批件。省级有关部门要运用国家下达的重要农产品、工业品进口配额指标支持龙头企业“以进养出、以进促出”。
21、对重点龙头企业符合国家外贸发展基金规定的出口产品,外经贸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申请,争取出口贴息。
22、对出口信誉良好并达到AA类企业管理标准的重点龙头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除国家另有规定的外海关将对其不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
23、对适用A类管理的重点龙头企业,可通过海关设立的“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窗口,优先办理货物申报、查验和放行手续,并应企业要求,实行“门对门验货”;海关可根据重点龙头企业事先申请,对一些在节假日期间需要紧急进出口的货物实行“节假日24小时预约查验制度”,及时办理货物验放手续。对按规定允许担保的货物,海关凭企业提交的保函验放,免收保证金。
24、省级质检部门对重点龙头企业对质量体系认证要直接受理,优先办理,质检费用减半;对信誉好的企业产品优先申报实行免验;对企业有关人员每年要免费进行两次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培训。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帮助企业从源头上抓质量,开展原产地预保护工作,协助企业拓展本地名优产品出口渠道,并为企业提供有关信息服务。
七、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25、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向中小城镇集中,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土地置换、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等形式,合理解决企业进镇用地问题。重点龙头企业基本建设用地,纳入省级年度用地计划指标,优先安排,并作为一个独立批次,优先审批。龙头企业发展养殖小区生产用地,视同农业用地。龙头企业在其农业用地范围内用于水利实施、简易道路、农具房、化粪池、水池、肥料房、瞭望塔、工棚等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用地按临时用地管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在20个工作日内,对重点龙头企业基本建设用地申请是否符合报批要求作出明确答复。支持重点龙头企业连片租赁、承包集体耕地。允许农户依法有偿向重点龙头企业转让土地使用权,或以使用权入股参与产业化经营,但不得把土地使用权用于抵押、拍卖或还债。
26、从事畜产品加工的重点龙头企业,凡符合畜禽定点屠宰条件的,可赋予畜禽定点屠宰资格。以养殖为主的重点龙头企业,具有较大生产规模,符合设备和检疫条件的,给予定点屠宰经营权。以粮食生产、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符合技术和设备条件的,给予其与农民签订粮食生产加工合同,跨区收购、加工、批发、零售粮食经营权。
27、在企业年检中,对重点龙头企业实行免检(不包括外资企业)。对重点龙头企业的名牌产品在商标注册中要简化手续,费用从低收取。
28、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坚决打破行业垄断、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继续实行“绿色通道”,营造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加大执法力度,保护龙头企业的名牌产品。彻底根治“三乱”,保护龙头企业合法权益。
29、省级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重点龙头企业和产品,提高其知名度。
八、加强重点龙头企业自身建设
30、重点龙头企业发展要突出农产品加工和储藏、保鲜、运销。要以“公司+农户”为基本模式,通过签订合同、返还利润、土地使用权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广大农户要有长远眼光,积极主动地以抵偿或无偿的形式为农民提供技术、良种、信息化销售等服务,扶农帮农、让利于农。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户都要求化契约意识,提高诚信程度,严格履行合同。
31、重点龙头企业要强化自律和内部管理,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同时,要积极建立行业协会,协调同业利益关系;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巩固与农民的合作关系,谋求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32、重点龙头企业拥有名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强化营销理念,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靠名牌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要有标准化生产和“绿色产品”意识,主导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绿色产品”生产,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九、切实加强领导
33、省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要定期研究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协调和企业之间、企业与农户、企业与各种中介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对龙头企业的日常服务管理工作由省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
34、对重点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按照《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管理办法》,每两年认证一次,不符合标准的坚决予以淘汰,不搞终身制。对于有重大贡献的重点龙头企业和扶持有功的部门,省委、省政府将给予重奖。
35、《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及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农业部等八部委《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的意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所得税征免问题的通知》,以及国家有关农业和涉农工业方面已经明确的财政、信贷、建设用地优惠和税收、提高出口退税率等优惠政策,重点龙头企业能够享受的,有关部门必须认真落实。
36、本《意见》由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共同负责督查落实。
各市、县可依照本《意见》制定当地的扶持办法。
第二篇: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
《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的通知
[2010-01-26] ·作者: ·来源:
农业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
《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的通知
农经发[2000]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厅(局)、农委、计委、经贸委、财政厅(局)、外经贸厅局)、国税局、地税局、证监会各派出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意见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办函[2000]13号)文件精神,农业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就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发[2000]3号)精神,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贯彻实施。
农 业 部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财 政 部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年十月八日
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
为了贯彻中发[2000]3号文件有关国家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精神,现提出具体意见。
一、扶持重点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要求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积极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是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在全国蓬勃兴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它不仅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龙头企业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的重任,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力量。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与其它工商企业不同,它的兴衰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因此,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国家择优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有基础、有前景的重点龙头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引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骨干力量,形成若干个与国外农产品加工企业能够抗衡、更具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是全面提高我国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需要,也是我国应对加入WTO参与国际农业竞争的需要。通过重点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必将有力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二、扶持重点龙头企业的标准
从今年开始,连续五年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选择一批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这些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规模较大。固定资产规模:东部地区在5000万元以上,中部地区在3000万元以上,西部地区在2000万元以上;近三年年销售额:东部地区在2亿元以上,中部地区在1亿元以上,西部地区在5000万元以上;产地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在5亿元以上。
(二)经济效益好。企业资产负债率小于60%;产品转化增值能力强,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含A级),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带动能力强。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利益联结机制健全,能带动较多农户;有稳定的、较大规模的原料生产基地。
(四)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主营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大;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有较健全的市场营销网络,市场份额在同类产品中居前列,并且比较稳定。有的龙头企业虽然目前的规模不是很大,但具备下列条件的,也可纳入重点龙头企业加扶持:
1、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所开发和生产的产品属高新技术产品或绿色食品,能有力地促进和带动相关新产业形成。或是科技部认定的科技示范企业。
2、主营产品优势明显,出口创汇潜力大或进口替代能力强,能形成带动面较大的特色产业。
三、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
对于重点龙头企业,将在基地建设、原料采购、设备引进和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扶持。
(一)国有商业银行要把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在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对重点龙头企业,要依据企业正常生产周期和贷款用途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并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执行,原则上不上浮。对于重点龙头企业用于基地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贷款,农业主管部门可以向商业银行推荐,商业银行按照信贷原则和相关程序,予以优先安排。为了解决以粮食、棉
花等大宗农产品为原料的大型加工企业收购原料所需资金量大、占用时间长的问题,商业银行可以根据重点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签定的合同,核定所需收购资金,根据授信授权原则,给予信贷支持。对资信好的龙头企业可以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用于收购同基地农户签订合同的农产品。
(二)为了引导龙头企业大范围的带动生产基地和农户,形成龙头企业加生产基地和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对于重点龙头企业带动的生产基地建设等,中央财政要继续给予支持,地方财政也要作出具体安排。
(三)要积极探索和逐步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多种形式的风险共担机制,通过订立合同等形式,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风险基金,确保按保护价收购基地农户所生产的原料,减少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也可以采取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使农户与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共同抵御和规避市场风险。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和生产基地,出现风险不仅使企业生产经营受到损失,也将影响广大农户的收入,波及农村稳定。各级、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按照国家有关财税政策和制度规定,采取切实措施,帮助龙头企业和农户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对重点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业取得的所得,比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7]49号)规定,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为了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加快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办法,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税收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发[1996]152号)规定执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所得税抵免政策,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税字[1999]290号)执行。
(五)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对开拓国外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重点龙头企业,应予以积极支持。按照中央外贸发展基金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中央外贸发展基金使用方向和使用条件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项目融资予以贴息。参照国际通行的作法,继续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出口创汇的支持。
加大对农产品出口的金融支持力度。国有商业银行对农产品出口所需流动资金贷款按信贷原则优先安排,重点支持。对资信好的农产品出口企业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用于对外出具投标、履约和预付金保函。
对于符合国家高新技术目录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引进项目的农产品加工设备,除按照国发[1997]37号文件《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放宽审批条件,支持重点龙头企业扩大出口。适当降低重点龙头企业成立进出口公司的资格,并适当放宽其经营范围。鼓励中外合资农产品流通企业利用其销售网络,推动我国农产品进入国外的销售网点和分拨中心。
(六)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借鉴国内外投融资经验,利用资产重组、控股、参股、兼并、租赁等多种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符合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后,可申请发行股票和上市。已经上市的重点龙头企业,应利用好农业类上市公司在配股方面的倾斜政策。应创造条件,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利用外资开展合资、合作。积极探索建立以重点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投资基金。
四、加强对待扶重点龙头企业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扶持和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是新形势下政府改善宏观经济管理,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各级农业、计划、经贸、财政、外经贸、银行、国税、地税、证监会等部门要根据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需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扶持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龙头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给予切实帮助并加以解决。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关部门已经安排的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体措施,要纳入整体部署和宏观政策安排,形成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合力。各地也要根据本文件的精神,结合本地区情况,制定相关政策,已经制定政策的,要切实抓好落实。
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重点龙头企业的指导与监督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重点龙头企业的申报、指导和监督工作。对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要进行跟踪指导,按照本文件规定的标准,实行动态管理,在考核的基
础上适当进行调整。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另行发布。二○○○年十月八日
第三篇:第九章 第五批陕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第九章 第五批陕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各设区市农业局(委),杨凌示范区农业局,韩城市农业局: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按照新修订的《陕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陕政发〔2012〕55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决定近期在全省组织开展第五批陕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9.1 申报审批程序
认定采取“名额分配、逐级申报、专家评审、媒体公示、联席会议认定”的方式,按照属地审核、分级负责、省级审批的原则进行。具体申报条件参见《管理办法》,申报审批程序如下:
(一)申请。申报陕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以下简称省重点龙头企业)的单位直接向所在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二)审核。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管理办法》和本《通知》的相关规定,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并组织专家评审。对拟推荐申报的省重点龙头企业,要认真征求发展改革、财政、商务、人民银行、工商、税务等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意见,报经市级人民政府(管委会)同意后,以正式文件向省农业厅上报,并附征求市级有关部门意见的情况。
(三)评审认定。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组成专家组,对各市区推荐的企业资格进行审查,提出审核意见和拟认定的省重点龙头企业名
单,报省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审议批准后,在媒体公示,无异议后,由省农业厅发文向社会公布,并颁发“陕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证书(牌)”。评审工作采取审核上报材料与现场考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将根据需要组织人员,深入有关企业、农户以及相关部门对企业进行实地考查,得出符合实际的评审结论。各设区市及杨凌示范区、韩城市的分配名额另行通知。
9.2 申报材料及时间
请各市区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于5月30日前向省农业厅报送以下材料(一式二份)。
(一)市级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的正式推荐文件和《陕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情况汇总表1-12》(见附件2),并详细说明组织申报工作的过程和经验。
(二)证明已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征求当地有关部门意见和报市级人民政府主管领导同意的有关材料。
(三)第五批陕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申报书(见附件1)。
同时请各市区将电子版的《陕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情况汇总表1-12》和介绍企业经营发展情况的单行材料分企业压缩成压缩包发送至:cyhzyyy@163.com。(上述表格材料用EXCEL格式、文字材料用WORD格式)。
9.3 申报工作要求
(一)各市区农业部门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照评审标准和工作程序,认真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严格做好审核把关工
作,真正把那些经济效益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高、带农惠农能力强的企业推荐上来,确保省重点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二)各市区要严格按照分配名额进行等额申报,不得超报。
(三)申报企业要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如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一经查实,省上将取消其申报资格,并在全省范围内对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相关部门进行通报批评。
本《通知》可从陕西农业信息网“省农业厅重要通知”栏(http://)下载。
第四篇:资料:大力推进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推进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
——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查报告
农业部副部长 万宝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要大力推进和扶持。前不久,我到河北、四川、重庆、山东和浙江等地,就各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八部委农业产业化会议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感到农业产业化是事关农村改革和发展大局,事关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中央关于农业产业化问题的判断和决策是非常正确的,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和发展。
一、充分认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央的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各地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些地区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抓手”,作为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牛鼻子”,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不久前闭幕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高度评价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明确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发展方向,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
(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新阶段如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近两年大家在工作实践中普遍感到缺少抓手,比较困惑。许多地方的实践表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对于促进农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实现小规模经营农户同大市场的对接,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全面推进农业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和技术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带动作用体现在,一是可以告诉农民种什么。通过“合同”、“订单”等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卖难问题,规避市场风险,而且可以解决农民普遍不知道该种什么的问题,使他们能够比较放心地进行调整。二是可以使农产品实现多次增值增效。发展农业产业化,对农产品进行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三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龙头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仅有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而且有利于引进和吸收消化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促进提高农产品质量,把农业增长方式真正转到主
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自创建以来,在开发研制方便粉丝生产方面共获得19项国家专利、20多项国际国内大奖,不仅使红薯增值23倍,而且培训了全国各地4000多名薯农。四是可以完善和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化行为,它能够促进市场机制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发育,有利于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要求的组织体系、运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对于完善和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武装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而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的国情决定了实现这一目标,走以欧美为代表的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发展大农场的路子不现实;走以日本为代表的高补贴、高投入的路子也行不通,而必须立足国情,在坚持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实现区域化种植和专业化生产,扩大农业的外部规模,进而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显然,这是一条既符合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农业产业化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突破了产业、社区和所有制的界限,改变了农业单纯从事原料生产的地位,改善了农业的投入机制,可以使资本和先进技术、农艺措施、现代装备有机地融入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有效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素质。
这很可能是一项具有全新制度创新意义的探索,将成为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模式。
(三)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途径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增幅逐年递减。在较低的平均增幅之下还存在着三个掩盖:一是部分富裕户增收掩盖了普通农户减收;二是非农兼业户增收掩盖了纯农户减收;三是东部农民增收掩盖了中西部农民减收。这种情况是多年来没有的,说明农民增收形势已非常严峻。这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乃至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问题。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今年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们农业部门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发展农业产业化,既可以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使农民的初级农产品卖个好价钱,又可以通过多次加工增值,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还可以通过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或返还一部分利润等二次分配方式,给农民直接带来一些实惠。有些地方的龙头企业对农民的承包地实行“反租倒包”,租地时间农民支付一定租金,雇农民劳动又付给一份工作报酬,使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据统计,1998年,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3900多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5%左右,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户均增收800多元。此外,农业产业
化经营组织除直接吸纳了500多万农村劳动力外,还为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新的出路。
(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措施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趋利避害,应对挑战,根本出路在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要培育出有竞争力的经营主体。农户是我国农村经济长期不可改变的微观基础,也是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依靠力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不动摇农户的经营主体地位,而且还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能力。山东潍坊市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国际化,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已达到80%以上,70%的农户通过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进入了国际市场。同时,有了稳固的农户作基础,生产原料有保障,龙头企业自身也会不断扩大规模,提高素质、效益和竞争力。随着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分工分业日益深化,龙头企业还势必进行重组,走向联合与合作,最终形成实力强大的“航空母舰”。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国内农业的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国内农业企业“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不仅如此,有了龙头企业,还为我国大规模引进外资,提供了有效的组织载体。其次,要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优质农产品。在产业化经营方式下,农户按照龙头企业要求进行生产,其产品质量和成本效益远远高于传统分散条件下生产的农产品。如果产品以出口为导向,其质量标准和卫生要求也大多符合国际水准。
但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刚刚起步。主要表现在,各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很不平衡;龙头企业普遍规模偏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组织形式和利益机制还不够完善和规范,大面积带动农户的能力不强;管理体制不适应,扶持政策不到位,人才、技术、资金缺乏仍然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在今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研究解决。
二、认真总结各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经验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和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的重大创新。及时总结各地农业产业化的经验,正确把握其特点和规律,对于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主导产业,搞好基地建设。形成有市场、有规模的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产品没市场不能发展,有市场而没规模也不能形成气候。产业化发展比较成功的地方都十分注重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不断培育和开发拳头产品,逐步形成有竞争优势乃至核心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许多地方立足现有生产能力,把基地建设、优化区域布局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东部沿海地区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农业,建设一批创汇农业基地;中部地区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农产品精深加工;西部地区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加
强专业生产和基地建设;大中城市郊区根据自身特点,以发展都市型农业为主攻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龙头企业的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带动农户能力的大小,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龙头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断增加技术开发投入,大力提高其产品的科技含量。在农业部等八部委筛选出的151家重点龙头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把技术创新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
线”,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投入了很多的资金。一些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组建了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还通过多种形式与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等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共同开发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少数龙头企业还通过技术入股和股权转让等形式,组建了农工科贸综合集团,走上了产学研结合的道路。黑龙江金玉集团公司应用高新技术搞玉米深加工,开发出4个系列10多个新产品,年销售收入10.2亿,利税1.5亿,带动农户8000多户。
(三)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单一模式。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对市场进行细分,依据不同产业、不同地域和不同经营方式的情况,走各具特色的路子。据我部调查,各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带动方式不同。加工、流通企业带动型占总数的66%;中介组织带动型占26% ;其他带动型占8%。二是利益连接机制不同。合同契约和书面协议两种类型占80%;股份合作制占11%;合作制占9%。这说明许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连接还较为松散。三是产业分布不同。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发展较慢,但粮食主产区近两年发展加快;畜牧、水产、蔬菜、水果等发展较快;新兴产业和名特优新产品发展恨快。四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占全国的48%;中部占45%,西部占7%。
(四)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各地反映,扶持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多部门的配合与支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农业部等八部委组成协调会议,共同研究和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扶持政策,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工作机制,对于发挥各部门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我部统计,目前全国有20多个省、区、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主管部门。特别是在这次地方机构改革中,各省都强化了农业产业化工作组织机构。有24个省的党委、政府制定了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措施,从财政、信贷、税收和科技进步等多方面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给予具体支持。
三、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家庭承包经营并不矛盾,而是与家庭承包经营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的发展、完善和创新。这种经营形式不改变农户的土地承包关系,不影响农户的生产经营自主权,通过合同契约等多
种方式,使分散的农户成为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生产车间”,成为整个产业链条中的一个基础环节,以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区域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大大推进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的地方龙头企业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进行“反租倒
包”,不仅没损害农民利益,而且还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当然,有个别地方强制把农民的承包地收上来或打乱承包关系,搞所谓的产业化和规模经营是错误的,要坚决反对并加以纠正。因此,要努力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家庭承包经营与龙头企业的各自优势结合起来,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使之成为新世纪推动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是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使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能够得到比单纯搞初级产品生产更多的收益。否则,发展产业化经营就无异于从事一般的加工工业和商业。建立比较稳定的利益关系应该是龙头企业和农民共同的需要和要求。从长远看,龙头企业也只有让农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其自身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泰国著名的正大集团之所以历经八十年发展长盛不衰,最根本的“精髓”就在于这一点。对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关系,要根据所处的发展阶段、从事的产业以及当时的市场情况不同而区别对待。产业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的地方,要重点发展和规范合同契约、“订单农业”,加强产销衔接,规范产销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产业化经营基础较好的地方,可以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最低收购保护价、返还一定利润,以及提供良种设备,资助周转金,进行技术培训等形式,使企业与农户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农民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与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三是处理好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乡镇企业改造升级和小城镇建设的关系。乡镇企业能否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完成战略性调整的任务,实现二次创业,关键在于必须尽快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从当前和今后我国市场供求情况和工业发展现状看,乡镇企业今后重点发展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包括贮藏、保鲜和运销业,最具有竞争优势,应作为结构调整的一个基本方向。在经营形式上,则应当大力推行产业化经营,通过带动农业,辐射农户,实现新的“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发展小城镇,关键是培育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无疑是发展小城镇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也是连接周边农户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和联系纽带。
四是处理好政府和龙头企业的关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是企业和农户。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应是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为产业化经营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维护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因此,政府既不能包办代替,搞行政命令,也不能撒手不管,无所作为,而应当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引导和调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自身难以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龙头企业要强调多样性,可以是加工企业,也可以是中介组织和流通企业,只要经济效益好,能够开拓市场,带动农户,增加农民收入,都应当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自身要强
化内部管理,加快技术进步,降低经营成本,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对农户的带动力。新上项目,一定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是处理好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关系。龙头企业要得到稳定和优质的加工原料,必须强化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服务,这已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中一支富有活力的重要力量。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也要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在稳定政策的同时,加大改革力度,转变机制增强发展活力。要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契机,似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为龙头,国家农业技术部门积极参与,依托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各种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建立起一种功能互补、网络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体系。
第五篇: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申请报告
平山县局:
平山县国脉菌业有限公司位于据平山县营里乡3公里处的古都村,本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是以食用菌种植、加工、储存,品种技术研发、繁育为主的专业公司,公司所辖象角村食用菌生产种植基地、古都村食用菌生产种植基地、板桥口村食用菌生产种植基地、三岔村食用菌生产种植基地、白羊关村食用菌生产种植基地、高山寨村食用菌生产种植基地等7个示范基地,员工76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人、季节农民工300余名,带动种植农户1800户。公司注册资金120万,资产总值980万元,固定资产385万元,资产负债率60%。在公司经营过程中注重龙头作用的发挥,带动产业化调整,改进了食用菌加工技术的进步,对农村稳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在稳步、健康的发展中建立现代化食用菌生产基地4个、改进型生产基地3个,年生产食用菌菌包能力800万袋,年产干品食用菌400吨。建立现代化蔬菜加工车间1200㎡,引进国内先进的加工设备,其清洗、加工、烘干、包装、冷藏、检验等设备齐全,年加工各类食用菌600吨,建立黑木耳示范种植基地600亩,香菇示范基地100亩,滑子菇、猴头菇、元蘑示范基地200亩。年销售食用菌产品300吨,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3350万元,连续经营无亏损。
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化之路向前迈进推行订单农业,与农户的联系可靠、稳固,年收购食用菌种植户食用菌400吨,支付农户收购资金2563万元,使种植农户增收1400多万,带动1800多农户发展生产,为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公司被平山县农业银行评为“AA+级信用企业”并具有独立生产加工能力,有QS认证与《绿色食品》认证。2011年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35万元,总投入520万元,增加销售收入35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350万元,税后利润总额120万元,上缴税金50万元,其中增值税38万元,所得税12万元。
根据我公司目前技术能力和经营能力,以及食用菌深加工产业化建设的现有水平,具备了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条件,特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现将申报材料一一上报,请给予审批。
平山县国脉菌业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五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