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观旅游业对黄山景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浅观旅游业对黄山景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7月1日晚开始,我们“调查旅游业对生态环境影响”社会实践团队开始了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我们的行程覆盖了中国七大名瀑之一国家AAAA级风景区黄山九龙瀑,黄山风景最长的一道峡谷翡翠谷,以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黄山核心景区。一路上通过亲临实地的观察以及与游客、景区环卫及当地市民的接触,或多或少地对黄山景区环保工作有所了解。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收获了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东西。行万里路,坐在桌前反思五天充实而快乐的实践活动,它们才会得到升华。
不打无准备之仗。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铺平实践道路,方可在正式开始后对情况拥有充分的掌控力。出发之前,我们上网搜集了大量资料,对黄山及黄山周边景区有了初步的了解。
黄山地处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市境内, 面积1 200 km2 , 其中160.6 km2 精华部分列入黄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管理范围。黄山山脉自东北向西南延伸, 是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在安徽的分水岭。黄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温暖湿润, 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 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7.8℃, 年平均降雨量2 394.5 mm, 年平均相对湿度70%。
黄山风景区是我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同时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的“桂冠”。黄山历史文化沉淀深厚, 自然遗存丰富, 其自然景观最为突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久负盛名, 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
景区生态景观珍贵独特, 群落复杂多样,植物种类繁多,垂直分布明显, 拥有自然分布的高等植物1 450 余种, 其中国家珍稀植物50 余种, 以黄山命名的植物28 种;野生动物320余种, 其中列入国家二类以上保护的26 种。景区内生态系统平衡稳定, 森林覆盖率84.7 % ,植被覆盖率高达93.6%。享有“华东动植物宝库”、“天然氧吧”、“人间仙境”、“人类生态第一山”之美誉。
黄山一带风景优美,除核心景区外还有九龙瀑、翡翠谷等知名景区。
第一天到达的九龙瀑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黄山九龙瀑是中国七大名瀑之一,瀑潭双胜之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九龙瀑以奇取胜,一奇:瀑长600米,落差360米,一瀑九折,一折一瀑,一顿一潭,瀑潭双胜;二奇:地质结构奇特,为冰川悬谷瀑布,冰臼散布,冰川遗迹神秘;三奇:黄山之峰、石、松、云、水诸奇在九龙瀑别具风采。在九龙瀑景区,我们便有幸采访了一位园区工作人员。旅游旺季大量游客进入景区,环境保护成为当地旅游业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
次日,我们向黄山核心景区进发。为减少汽车尾气对景区的影响及景区内修建大型停车场对环境不必要的破坏,景区采取统一使用环保巴士。排队上山后发现游客虽然众多,但景区内的生态环境远比想象得好。
在景区内我们看到了一些身着橘黄色上衣的环境保洁员。他们总是或用长扦捡拾垃圾箱中的废弃物,或是歇坐的游人刚一走开,便忙于打扫收拾他们留在歇脚处的果皮、食品袋和饮料瓶。他谢绝了我们合影的请求,继续忙碌的工作,默默地干着,不惊扰游人,叫人十分感动,不忍打扰。
而这些垃圾最终要雇挑夫挑下山。在黄山上任何的浪费,最终都会变成挑夫的劳力。值得一提的是黄山的垃圾箱。它们完全是就地取材:都是借山势找一个背风的角落,凿理出五十厘米见方的平处,再用经过规制的五六厘米厚的片石四面立围,用水泥砂浆一勾砌,就是一个或正方或长方形大约四十厘米深浅的垃圾箱了。在箱壁外侧都是由人工凿刻,再加红漆勾描,写着“垃圾箱”三个字,格外醒目。其做法独特,取材就地,制作精致,不仅没有破坏景区秀美,还为之增色不少。不由叫人感叹这精妙构思和文明行为,景区为了收集垃圾所动的脑筋令人叹服。在所到各黄山景点,均是走三四百米就有一个垃圾箱,且无因山势险、人迹少而分布疏密不匀之处。
垃圾箱普遍设放,保洁员全天候保洁的场景处处摄入游人眼底,不忍心动手破坏黄山秀
美、热情、文明、环保的形象。这也难怪一天的游览,虽见行人如缕却并没有感到景区环境受到什么不良影响。
但是实践过程中也发生了这样的小插曲。在“一环”“二环”之间的山谷某处,我们实践团队暂停休息。发现放进垃圾桶的垃圾由于这种依据天然的垃圾桶没有盖子,被风卷起。谷中山风很大,又因为不在主干道,不在高峰期,有时垃圾不及等保洁员收走,就被吹入谷底。这种现象引人深思:黄山垃圾桶是否还值得改进?这一想法得到了很多游客的支持。
途经改造中的北海宾馆。我经过后期的调查了解到山上水源的稀缺。我们在景区内居住的九人间没有配备毛巾。原来为了节省水资源避免含磷洗衣剂对水源的污染,大宗棉毛制品都是要挑到山下清洗的。而今,黄山上的宾馆改造都将环保与科技相结合,建造中水处理系统,更换耗能较少的机器和锅炉。
之后一天我们抵达了位于黄山仙都峰与罗汉峰之间的翡翠谷。翡翠谷是黄山东海最长的一条峡谷,纵深约20公里,谷中之溪名为“碧玉溪”,源自炼丹、始信、天女诸峰。翡翠谷中怪岩耸立,流水潺潺,气势非凡。环顾四周,皆削岩峭壁,古树茂密,怪石与洞穴棋布错落。最引人注目的是翡翠谷中那100多个大小不一的潭池,这些潭池水色各异,五彩纷呈,趣味无穷,游客无不流连忘返。谷中还有瀑布、竹海,绿竹与飞水交相辉映,别有一种奇异的神韵。
根据我们的后期调查,了解到为保护黄山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维持生态环境质量的等级, 黄山风景区及时对《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进行了适时的修编, 并编制了《黄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通过了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山内做减法、山外做加法”的要求,近年来黄山风景区将机关、学校、车站、居民生活区从温泉游览区内迁出, 相继改造了全山宾馆饭店及简易员工宿舍, 消除安全隐患, 对不合理建筑与临时建筑进行了彻底整治和分期分批拆除, 恢复绿化, 压缩建筑用地4.24 万m2 , 减少床位117张, 进一步改善了景观环境。同时, 严格控制山上的接待容量, 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排放总量;大力倡导“山上游, 山外住”, 从旅游组织上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为加强精华景点保护, 使其自然资源永续利用, 黄山首创了“景点封闭轮休”的保护措施。在封闭轮休期间, 强化资源动态监测, 有针对性地实施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土流失治理、森林植被保护及其生长量调查等工作, 通过休养生息, 促进了轮休景点的植被、生态自然恢复。黄山风景区先后对天都
峰、莲花峰、始信峰、丹霞峰、狮子峰等主要精华景点, 实施了为期2 ~4 年不等的封闭轮休保护, 使其始终处于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实现了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此次实践首先领略了“天下第一奇山”——黄山,认识大自然的雄伟。亲自感受诗人笔下的黄山的秀美,壮美。体验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感受自然景观的绮丽。从小在教科书中读来的美好风景虽早已在脑海中留下印象,却终归只是抽象的形容词。而当真正踏过这片神奇的山川,真正感受了祖国的地大物博,也萌生了在之后的大学生会中增加实践经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想法。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亲身实践,借助采访调查的方式,尝试从游客和景区管理员和当地群众的不同角度考虑旅游业与景区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据了解,至今为止,黄山世界遗产资源没有一处遭到破坏和灭失。生物资源持续稳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持续良好。这离不开景区广大干部员工充满激情、积极投身于遗产保护管理事业以及社区居民主动支持,形成遗产保护的合力。而身为游客,景区环境优美,旅行时自然感到赏心悦目。游客们应该自觉参与到遗产保护的绿色生活低碳环保行动中来,全社会的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才能真正促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成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在这样美丽的夏天,同亲爱的伙伴一起,走过一站站旅途,进行一个个调研,在青山绿水之间尽情放歌,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并肩走。虽然大学本应用一种更开放,更愉悦的态度来体验,虽然在交大我积极参加学生组织的活动,然而这是我来到交大一年来几乎没有体验过的小幸福。久违的感觉,这次实践将它又一次带回我的身边。热闹的小吃街,廉价的小旅店,幸福就是这样简单。第一次与同学相约踏上行程,第一次借助彼此的力量解决漫长旅途和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相互之间的信任和扶持,留下了最美好的情谊。很多事情会随着时间而渐渐模糊,然而这次旅途会成为我珍贵的记忆。
由于保护管理工作水平的持续提升和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黄山赢得了境内外众多游客的青睐。近年来,黄山旅游经济发展较快,主要经济指标连年增长;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跻身全国旅游集团20强;黄山管委会作为亚洲第一个加入全球可持续旅游委员会。
祝愿黄山景区生态环境和旅游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让更多人感受到黄山的美景。社会实践已经落下帷幕。社会实践的过程是亲手将一个个想法变成现实的美好体验。社会实践让
当代大学生将视野从书本投向社会,它和世博会志愿者等活动一样,有利于当代青年的社会化,帮助大学生从学生到社会人的华丽转身。而“实践”二字更是让由高考制度培养出来的只会“死读书”的大学生们懂的“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第二篇:关于旅游业对生态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
关于旅游业对生态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 字数有点多,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一部分适当压缩,把有利影响部分修改后就定稿吧,做PPT 摘要: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纵然是在全球经济受经济危机重创的大背景下,我国旅游业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09年全球出境游为负增长,但中国公民出境游却保持了旺盛的增长势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明显。现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科学发展之路,旅游业不仅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且可以促进环境的保护;但是如果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还是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大局。因此在保证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我们还一定要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关键词:旅游业 生态环境 科学发展观(删)可持续发展 The thinking about turism aff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turism of our country develop quickly.Though the global economy is shocked by economic crisis, China's tourism still maintained a strong momentum of development.In 2009, but negative for global overseas Chinese citizens outbound but maintain a strong growth momentum.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come obvious.At pres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of development road of science, not only promote local tourism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but also promot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t if blindly pursu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gno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will eventually affect the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So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we also must handle the relation with environment.Key words:tourism,ecological environment,Scientific Outlook,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引言: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中国旅游研究院人士介绍说,金融危机影响的持续蔓延,加之甲型H1N1流感疫情突然而至,对2009年我国旅游经济运行造成了双重冲击。但是凭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基本面,我国旅游经济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总量实现了增长,接待国内和入境旅游者人次突破20亿人次。根据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城市司与农村司联合开展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季度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09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为14.3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9.4%;国内旅游收入7673亿元,增长15.4%。2009年,城镇居民出游率大幅攀升,前三季度出游率分别为56.8%、50.6%和49.9%,比上年同期的42.2%、39.4%和41.3%分别高出14.6、11.2和8.6个百分点;过夜游人均花费分别为1445元、1539元和1677元,低于上年同期的1642元、1651元和1690元;一日游人均花费分别为306元、279元和283元,一、二季度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三季度小幅上扬,增幅为9.5%。
农村居民出游率整体稳定,前三季度出游率分别为35.8%、25.6%和24.6%,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人均花费分别为311元、275元和287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6.2%、2.2%和7.8%。由上述一系列的数字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现在的旅游业发展不仅迅速而且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但是旅游业的发展我们要全面的看待,不能只顾发展而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要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2 旅游及生态环境的相关概念 2.1旅游的含义
旅游的先驱是商人,最早旅游的人是海上民族腓尼基人.在旅行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古代即以存在,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旅行活动的兴起同样居世界前列,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有了。当时最典型的旅行家大概要数大禹了,他为了疏浚九江十八河,游览了大好河山。之后,就是春秋战国时的老子、孔子二人了。老子传道,骑青牛西去。孔子讲学周游列国。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波斯,今伊朗和叙利亚。唐时玄奘取经到印度,明时郑和七下西洋,远至东非海岸,还有大旅行家徐霞客作了游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旅游有了新的认识和改变。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推荐的技术性的统计定义为旅游指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她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旅游目的包括六大类:休闲、娱乐、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专业访问,健康医疗,宗教/朝拜,其他。由此旅游有了其相对完整和成熟的现代概念。2.2环境的概念
广义的环境(environment)是指某一主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中,生物是环境的主体,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在环境科学中,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自然环境既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也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要的资源。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科学将地球环境按其组成要素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前三种环境又可称为物化环境。从人类的角度看,它们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按照这一定义,环境包括了已经为人类所认识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理世界的所有事物。《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的环境是: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因此,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一定主体而言,主体不同,环境内涵不同,即使是同一主体,由于对主体的研究目的及尺度不同,环境的分辨率也不同。[1] 2.3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以生物为主体,是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因子的综合。生态环境包括自然资源,它是提供物质、能量和水方面的源,也是吸收污染物质的汇,可能是公共的物品,也可能是个人的物品。因此,生态环境主要体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生物体(包括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将生物和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即生态系统,来研究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二是强调接近自然及其自然属性,与一般的环境概念相比,生态环境更加强调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3 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有效保护资源和环境,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旅游业发展中,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良好的资源和环境,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吸引力。只有得到精心保护,处在良性状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才能激发人们的旅游愿望并转化为现实的旅游需求。第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只有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主题保障。第三,国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促进了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家有了明确的法律作为保障,这也就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法律的依据,因此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
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可以促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首先,旅游业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旅游业,资源消耗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硬消耗,有利于自然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其次,发展旅游可以替代部分资源消耗大、污染重的传统产业,达到减轻污染排放,减少生态破坏的目的。第三,旅游业对生态脆弱的贫困山区的环境保护,可产生积极作用。第四,发展旅游业可以增强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发展旅游,一些地方逐步认识到,优良的环境就是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住绿水青山就会有“金山银山”。第五,发展旅游业还为一些地区的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和管理,也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威胁乃至破坏 一是旅游开发不按法律、法规和规划的要求进行。这种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特别是当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旅游开发不按法律、法规和规划办事,没有把发展旅游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统筹起来考虑,就必然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二是旅游管理不到位,造成对资源和环境的污染。三是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也会造成对资源和环境的危害。如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乱扔乱吐,造成环境污染;不注重个人文明行为等,都会造成对环境的危害。
正确认识和处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辨证统一关系,目的是要把握规律,在实际工作中趋利避害。从实践来看,旅游和环境保护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一面是主流,我国旅游业的大发展并没有带来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多数旅游景区经过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进一步提高了环境质量。4我国旅游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现状 4.1旅游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你觉得这两个标题这样并列合适吗?修改一下,或合并或将4.1整个删除
旅游对经济环境的有利影响是最为显著的,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相比,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相对污染工业而言>的产业,同时,旅游业还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就使旅游业对于该地区国民经济收入具有重大的意义.发展旅游业,还能增长当地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的人有业可从,解决了社会中就业的一大难题,降低社会治安事件的发生频率.同时,各地游客的进入,增长了当地居民和外地人的接触和交往,促进了相互间的文化交流,扩大了视野,提高了文化素养.4.2旅游业对生态环境也有明显的有利影响.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展,不断地开发旅游资源,其中有不少旅游资源原来就存在一些生态问题,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便可采取旅游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的措施,使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比原来的生态环境质量更高,即旅游开发美化了生态环境。旅游业还能保持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出来进入利用阶段,若能科学地管理,能使当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4.3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旅游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气的影响、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噪音污染、对动植物的破坏和干扰、对景观环境的破坏等方面。大量事实表明,旅游已成为环境污染源之一,因此有必要对于旅游污染环境的主要途径及其特殊性做一总结,归纳出旅游影响环境的基本规律,从而为从旅游管理角度加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此作了相关研究。我们这里介绍常见的七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具体如下:
4.3.1对地表和土壤的影响
随着各自然区域内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设施开发与日俱增,已使很多完整的生态地区被逐渐分割,形成岛屿化,使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工化改造,如地表铺面、植被更新、外来物种引入等。无论是陆地还是水域表面都可能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岩岸、沙滩、湿地、泥沼地、天然洞穴、土壤等不同的地表覆盖都可能承受不同类型的旅游冲击,尤其是地表植物所赖以生存的土壤有机层往往受到最严重的冲击。如露营、野餐、步行等都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人为干扰。土壤一旦受到冲击,物理结构、化学成分、生物因子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土壤上植物的种类与生长,昆虫、动物也会随之迁徙或减少。4.3.2对植物的影响
人类的旅游活动对地表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直接影响行为包括移除、踩踏、火灾、作为营火材料采集和对水生植物的危害。间接影响财包括外来物种引入、营养盐污染、车辆废气、土壤流失等问题,这些都会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4.3.2.1大面积移除
这是人类旅游活动对植物的最直接伤害。比如,为兴建宾馆、停车场或其他旅游设施,大面积的地表植被剔除,甚至还从外地搬来其他土壤进行客土,以符合工程上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植物族群抄家灭族的行为。4.3.2.2游客践踏
旅游活动对植物的影响中,游客践踏是最普遍的形式。只要游客一踏上公园或绿地,他的双脚就可能施压于植物身上。游客观赏自然风景区后,势必产生植物种群的改变,即使是轻度的使用,有时也会造成重大的变化。游客对植物践踏行为会引起一系列的相关反应。如会影响到植物种子发芽,因土壤被踩实而导致幼苗无法顺利成长;对于已成长的植物,则可能因踩踏而导致其生理、形态等发生改变;步行道规划设计不合理,也可能影响到濒危植物物种生长;游客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常会留下车痕,造成植物组成的改变。4.3.2.3采集
采集也是对植物的一种伤害行为。游客最常见的采集动机是想摘下某朵漂亮的花,或想尝尝果实的滋味,或是想带一部分植物回家种植。此外,许多游客迷恋植物的神奇疗效,一到野外看见药用植物就摘,使许多药用植物的天然族群愈来愈少。
此外,由于旅游者不慎或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的森林火灾,致使植被覆盖率下降;任意砍伐树、竹作木屋、竹屋和烧柴等,毁坏了一些幼木,改变了森林树龄结构;大量垃圾堆积,导致土壤营养状态改变,还会造成空气和光线堵塞致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等。4.3.3对动物的影响
旅游区的开发可能会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或庇护所。游客到达旅游区后,无论是旅游活动本身或是游客所制造的噪音都会干扰野生动物的生活和繁衍。而且一般游客总喜欢“有吃又有拿”,嗜吃各种山珍海味,又偏爱收集各类野生动物制品,以显示自己的霸气,这样野生动物的生命就受到了威胁。4.3.3.1干扰
游客从事户外旅游活动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生存其中的动物尤其是较为敏感的鸟类和哺乳动物造成干扰。如西双版纳的象谷,由于大规模游客的进入,影响了野象的生活规律,使经常出没于原始森林溪水旁的野象,现在只是偶尔有一两头到此活动;游客从事水上活动也可能对水鸟族群造成威胁,使水鸟不能好好孵蛋、导致失温,天鹅或水禽还可能对被钓客的钓钩挫伤,或食入钓鱼用的小铅块而丧命。游客使用各种旅游设施时所产生的噪音也是其中的一大影响因素,如手提音响、水上摩托车、汽艇均产生极大的噪音,这对动物的影响相当大;同时,水上各种船舶还可能产生油污污染,从而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此外,游客在沙滩上的活动也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如影响海龟产卵行为等。
4.3.3.2对野生动物的消费 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其中游客对野生动物的消费行为最为严重。我国的游客不仅吃海鲜,更爱吃山珍,各种珍禽异兽只要没有毒,都有可能成为游客猎食的目标,造成这些族群数量的下降甚至绝迹。除了吃之外,游客还喜欢购买野生动物的相关制品,如动物毛皮、象牙等;许多海域原本有各式各类的贝类,但大量供人食用以及被制成各式纪念品后,贝类的数量锐减。4.3.4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水体环境在旅游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旅游活动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也是相当广泛而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3.4.1船舶油污、垃圾污染
旅游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旅游船只所排放的垃圾、油污的污染。如桂林漓江,每逢旅游高峰季节,旅游船只几乎是首尾相接,组成浩浩荡荡的“船队”,不仅破坏了游江意境,而且船舶排放的污物大大超过漓江的自净能力,造成江水污染。很多水边地区,如海滨、泉点、河边等地为发展旅游业而修建度假村、休闲中心,其餐厅、宾馆等排放的污水和垃圾也是水体的污染源。4.3.4.2水上运动
随着度假旅游活动的日益兴盛,湖畔、河边、泉点等地水上运动项目,如水上摩托艇、划船、踩水、游泳、驾驶帆船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度假生活内容,同时也给水体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水上摩托车活动不仅对沙滩及海岸线产生侵蚀作用,而且其产生的涡流也会影响海域生态如珊瑚礁内的浮游生物和鱼类,漏出的油污还会污染水体,甚至会散布化学物质威胁水体生物的健康。4.3.5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随着游客进入旅游区以及供游客乘坐的交通工具蜂拥而至,汽车排放的大量有毒尾气、扬起尘埃和众多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旅游区内的宾馆、饭店等生活锅炉排放的废气,都会对旅游区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4.3.5.1交通工具污染
数以万计的游客使用的私人交通工具,是最没有效率的运输方式,它不但会消耗更多的资源,也会排放出更多的大气污染物。这种车辆所引起的大气污染以光化学烟雾污染最具伤害性,光化学烟雾中存在许多高反应性的光化学物质,不但会影响植物,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光化学烟雾严重时会影响视线,降低能见度,造成游客困顿;它所含的某些物质可能会刺激眼睛,造成流泪等不舒适的感觉。此外,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废气还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威胁地球生态的健康。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来看,废气排放可能导致酸雨,也可能排放使地球增温的温室气体,或是排放诱发臭氧层空洞的物质。4.3.5.2垃圾等固体废弃物
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有机含量高,如处理不当,会滋生细菌和病毒,特别是堆放在底层的有机物,因严重缺氧,厌氧菌迅速繁殖,病原菌滋生,并产生恶臭;同时旅游公厕如管理不善也会产生恶臭,增加大气含菌数。
4.3.5.3封闭环境中的大气污染 如溶洞、餐厅、娱乐场所等,除受外界大气影响外,还受内部污染物排放影响,如旅游者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水汽并携带病毒和细菌、吸烟增加的二氧化碳和烟雾、使用电子设备释放出的大量正离子、装修释放的有害物质、取暖散发出来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由于空气流动差,空气污浊,令人头痛、气闷、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甚至导致某些疾病传播和发生。4.3.5.4旅游设施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旅游宾馆饭店是任何一类旅游形式都必需的生活服务设施,对大气的污染源主要是供水、供热、供能的锅炉烟囱、煤灶的排气、旅游地域小吃摊排放的废气等,释放出来的主要是燃烧煤、煤气和液化气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烟尘等,总量虽较工业小,但排放源分散、高度低、距景点近,且多无除尘设施,对旅游地大气质量影响大。
4.3.6对环境卫生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环境卫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固体废弃物垃圾污染。在很多风景名胜区,人们随处都可见到游客丢弃的各种固体废弃物垃圾。垃圾污染现已成为我国很多风景名胜地区的一大祸害,是一个十分普遍而又棘手的问题。南岳衡山每年约有6000吨的经营垃圾、2000吨的旅游垃圾倒入旅游区内的溪流和水体中。这些垃圾的处理也是一大难题,因为“没有一种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是全然安全的”,如处理设备要耗电、耗能,而且部分污染防治设备会产生二次公害(如焚化炉可能排出含有有毒物质的废气),再次威胁环境,甚至损害大众健康。
4.3.7对环境美学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环境美学的不良影响主要在于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和旅游业的不合理开发建设。4.3.7.1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有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除了眼看、耳闻、鼻嗅之外,还有在古树、碑刻、石头等上刻字画画的不良习惯。刻字留念可以说是最常见的游客恶习,不仅破坏景观,而且会影响一些植物的生长,降低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比如,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区的岩壁上,本可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刻技巧,却常可见到各种刻画的图案,给人大煞风景的感觉。再如,我国黄山风景区非常盛行同心锁,情侣买来同心锁挂在树木旁的铁练上,巨树身上围绕成串的金属,古木参天的天然意境也全然被破坏了。
4.3.7.2旅游业的不合理开发建设
旅游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不当或开发过度,会使当地原有的景观环境遭到破坏,即所谓的“开发污染”。旅游开发的实质是在自然山水或原有风景区的基础上添加人工建筑,使之适应旅游活动开展的需要。但现今的很多的旅游开发,只考虑迎合其主观上认定的旅游者的兴趣所在的审美特点,忽视或根本不顾及该项目建设同周围景观环境的协调,从而造成对该地景观环境的侵害。如山东泰山、北京西山、中岳嵩山森林公园等,索道悬空,电线杆插天,严重破坏了山岳风景区的原有神态;浙江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昔日“见屋皆寺庵,逢人尽僧尼”,现在山上山下,摊店林立,现代化娱乐设施遍布全山,流行音乐已淹没了寺院传来的梵音,洋楼与寺殿争高,摇滚与梵音共鸣,此情景,与佛教圣地相去甚远;黄果树瀑布下游7公里处的天星景区,其内修了一个体积过大、黄色琉璃瓦屋顶的茶室,与景区的一个天然喀斯特盆景公园特色很不协调,破坏了自然美,违反了自然法则。解决旅游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问题的对策
为使旅游业持续地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旅游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笔者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5.1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1)治理已遭污染的旅游生态环境。对于已遭污染的旅游生态环境,无论其污染的原因是旅游业还是非旅游业的。为了发展旅游业,在旅游区域应采取有效治理措施,适应从根本上治理。如旅游区的污染工厂要坚决搬迁,旅游区禁止发展污染工业等。
(2)重建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在现有旅游区和开发旅游区,若旅游生态环境的某一部分已遭破坏,影响了整个生态环境的美学特征,则应对该地区进行相应的生态环境建设。对已经遭到破坏的部分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恢复和保护已达到既能保护生态环境有能够满足人们旅游需求的目的。
(3)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旅游超载是导致“旅游活动污染旅游生态环境、旅游活动破坏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在旅游开发和管理时,应用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理论,适度控制旅游生态容量,避免旅游生态环境遭旅游活动的破坏和污染。
(4)采取必要措施,减缓旅游生态环境的自然破坏。自然界对旅游生态环境的突发性破坏,人类目前只能部分预测,不能避免。但对于缓解性的破坏,却可通过一定的措施,减缓其对旅游生态环境的破坏,如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的异地移植保护、人工植树造林等。5.2旅游社会环境的保护对策
(1)安定团结,提高旅游社会环境质量。旅游社会的首要因素就是旅游区的社会政治局势是否和平,在和平的环境条件中,游客才有人身安全感,才谈得上旅游。因此,任何国家或地区,若想发展旅游业,必须安定,才能提高旅游社会环境质量。
(2)创造优良的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减少社会事故发生。在旅游区,游客和游客之间、游客与旅游服务人员之间、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若管理不当,均会成为当地恶性社会事故爆发的潜在因素。因此,旅游管理中、应尽量在满足各类人员需求的同时,创造优良的人际社会环境,减少相互间的恶性摩擦,以达到减少社会事故的发生,创造优良的社会治安环境,使游客身心健康,愉快地进行旅游活动。
(3)提高当地居民文化素养,创造文明礼貌礼仪的旅游社会环境。旅游区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认识,直接反应在对游客的态度上。当地居民文明礼仪的行为会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增加游兴,反之则使游客扫兴而归。为此,提高当地居民文化素养,能创造出文明礼仪的旅游社会环境。5.3旅游经济环境的保护对策
(1)以旅游市场为导向,增加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旅游经济环境的衡量指标的主要是旅游接待设施,而旅游接待设施的规模又是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旅游设施超出旅游经济环境容量,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反之则对旅游设施造成危害和破坏,进而造成旅游社会环境问题。
(2)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旅游经济环境中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旅游服务人员水平不高,服务质量档次不够,致使旅游经济环境中硬件和软件不相配套,造成旅游设施的浪费和使设施水平得不到发挥,故目前对中国旅游业而言,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是提高旅游经济环境的迫切问题。6 结论
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环境的深刻变化反过来又对经济、社会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旅游业的发展遇到了资源结构改变、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失调、文化冲突加剧、传统文化湮灭等一系列问题。旅游业在经历了最近20年的黄金发展时期后,其进一步发展的能力正在受到严峻挑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的重大课题。人们试图用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措施重新审视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可持续型旅游发展是目前解决旅游业的现实问题并走向光明未来的惟一正确的思想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型旅游经历了不太长的时间,尽管理论上已经超前于实际,但现实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发展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首要任务的背景下,经济增长和旅游经济效益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第一目标。旅游业的社会目标、生态目标始终是第二位的,对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保护性开发,实施持续发展型旅游在当前和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会受到严峻的挑战,仍然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长荣 等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 明庆忠
李庆雷 著。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3] 邵琪伟。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7 [4] 郭英之著。旅游市场研究理论与案例,旅游市场研究理论与案例 [5]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版 [6]王湘。旅游环境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三篇:关于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旅游业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的调查报告
物电系09级物理学 班
学号:姓名:日期:2011年8月
摘要:通过在四川都江堰的旅游景点的调查,还有在网上浏览调查发现旅游业给环境造成了或轻或重的污染。值得我们去关注,去调查,去保护我们的大自然,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生态环境旅游景点污染游客旅游公司治理
在物质生活得到空前满足的今天,精神生活就日益显得重要,其中旅游度假成为人民假期必修的活动,这促使全国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人们在旅游当中体验了旅游的乐趣,当地人民利用发展当地旅游业也增加了财政收入。当然在旅游业极速发展的过程中当地的生态环境成为了代价,在可观收入继续增加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产生了争议,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关注当前社会状况,在今年的暑假里,我和我的家人、亲戚来到了都江堰市的风景区,四川是中国旅游大省,有很多美不胜收的人文景点,山水景点,但令我们遗憾的是在风景优美的大自然里发现了很多污染的现象,深有感触,故作了社会实践报告。
首先让我来分析了一下当今的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1.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位人口大国,有着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无与伦比的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2002年,相当于13个中国人里面就有8人进行了一次旅游。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施每周40小时工作双休制,1999年开始实施“五一”、“十一”、春节的七天假期,目前中国公民每年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的总量是114天,居民闲暇时间越来越充足。
2.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中国国土辽阔、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众多,漫长的历史和辽阔的国土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据研究表明,我国自然类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类型数量居世界第一,超过了美国、西班牙、法国等旅游强国。目前,全国已拥有15000多处旅游景区(点),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雄伟壮观的建设工程等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这么有前景的旅游市场,人们当然要发展旅游业了,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旅游业给环境带来的影响,那么这影响是好的呢,还是坏的呢?
1、就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下,我和我的同学来到号称“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的青城山,此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称“丈人山”,东距成都市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主峰老霄顶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与剑门之险、峨嵋之秀、夔门之雄齐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山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于2000年同都江堰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就是在这样的名胜古迹里,垃圾随处可见,还有甚的,还有人在石头上刻字,什么“某某某我爱你”,“谁谁谁到此一游了”,严重的影响到了风景区的环境。前面的问题有了答案,本来是世外桃源的风景区,经过开发,很多的人入住,再加上不断有游客来污染,更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风景区一片狼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坐落在哈尔滨的西泉眼水库,从其建成之初就确定为哈尔滨市供水后备水源,如今,它的名字更多地因其旅游功能而为人所熟知,但业内人士提出,要立即终止与“西泉眼”旅游相关的一切项目。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西泉眼旅游当止”并不是个新话题。早在西泉眼建成之初,旅游建设项目在西泉眼水库周边呼之欲出之时,哈尔滨的媒体就对在后备水源地发展旅游业提出质疑,而西泉眼水库负责人则以“在水库边扩建经营性楼房肯定违规,我们将着手进行调查”的说法回应记者。但这个回应之后,再无下文。那个苍白的回应并没有阻挡住西泉眼水库发展旅游业的脚步。
湖边嬉水、水上快艇、水上摩托艇、水上脚踏车、钓鱼、漂流,作为旅游景区,西泉眼水库的旅游项目宣传还算丰富。记者一行也以每人门票10元、停车费5元得以进入库区游玩。在西泉眼水库风景区记者看到,水库沿岸有十几座别墅,都打出了吃住一体化的旗号来吸引游客,个个号称是旅游山庄。有的酒店门前水边还建立了观光亭直伸库区水面上,每栋别墅之间的距离相隔不到10米,聚集了大量游客。记者沿水库一侧行走,满眼都是杂草丛生的景象;矿泉水瓶、食品包装袋、塑料袋、果皮纸屑比比皆是;原本应该清澈的水面漂着无数垃圾,引来苍蝇、蚊子乱飞;微风吹过带来的是阵阵恶臭„„
据了解,西泉眼水库范围内的各旅游景点一年接待游人在10万人左右,这么多的游人涌入库区,造成的各类污染究竟有多重,没有一个部门能说得清楚。然而,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却是:作为备用水源地,西泉眼水库饱受旅游开发带来污染的事实,没有人能否认。污染了的西泉眼水,哈尔滨人还能喝么?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2、发现问题:
目前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我国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1)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
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
(2)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3)一些热点旅游区超规模接待游客,旅游区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旅游气氛丧失;
(4)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
3、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旅游区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 人类经济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可以分为三方面:
(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及产生的噪音污染了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扰乱了旅游区应有的宁静。结果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
(2)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与农业生产方式破坏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平衡,旅游资源直接受到影响,例如森林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开山炸石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游览水体水位下降、奇山丽景惨遭破坏等。
(3)在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中,忽视旅游资源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结构类型、生产力布局方式、城市发展方向与旅游业正常、持续发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相适应。如在云南石林旅游区建设大型水泥厂,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建设灰窑、煤窑等。
4、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旅游过程产生的垃圾对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及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景点垃圾遗弃量日益增加。旅游区内大量垃圾随意抛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使旅游区水体富营养化。我国许多旅游区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相当一部分旅游水体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旅游水体标准,漂浮物、悬浮物、油迹污染物已经影响游客感官,使其旅游兴致降低。
5、但是旅游对环境也有好的一面,旅游业对生态环境也有明显的有利影响。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展,不断地开发旅游资源,其中有不少旅游资源原来就存在一些生态问题,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便可采取旅游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的措施,使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比原来的生态环境质量更高,即旅游开发美化了生态环境。旅游业还能保持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出来进入利用阶段,若能科学地管理,能使当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
解决问题:
最后根据当地旅游业发展状况和当地生态环境状况提出可行性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旅游业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保护环境,治理已经污染的环境,制定法律,并有效的实施法律的内容,在这个同时,还应该进行环境宣传,提高人们的素质,发展正规旅游社,旅游团,导游应该也应该具备这方面的意识,以保护环境和不破坏当地生态为前提进行旅游观光,把游览时的注意事项向他们说清楚,对于那些污染严重的旅游景点,可以暂时停一下,或者永远的停止,为世界留下一片干净的土地,为子孙留下一片可以生存的环境。
在此呼吁大家,在以后出行的时候,自己成为一名游客的时候,注意保护旅游资源,注意环境的保护,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那么我们的生存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李长荣 等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 明庆忠李庆雷 著。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3]王湘。旅游环境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四篇:探究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新闻稿)
探究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溱潼之行
为积极实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探究旅游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小分队于8月7日来到泰州溱潼风景区。采访当地游客,访问当地居民。
8月7日早上,我们一行人首先来到溱潼古镇居委会,向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说明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得到工作人员对我们这次实践大力的支持。他们带我们游览了当地的风景名胜,品尝当地风味小吃。在溱潼,我们游览了溱潼八景,品味了溱潼八鲜。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溱潼八鲜中的簖蟹,听当地居民很自豪的跟我们介绍说他们的簖蟹还被端上国宴。的确,溱潼的美景让我们着迷,溱潼的美食让我们垂涎。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溱潼在这些方面的特长,进一步开发当地旅游业,在保留古镇特色的基础上完善当地的旅游设施,让更多的游客领略到溱潼的美景。同时,我们也需要发扬溱潼美食,将溱潼八鲜的知名度打响,让更多的人品味到如此美味。
但是,我们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一些负面影响,这是很多旅游景点都应该注意到的发展问题。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应该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不能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在溱潼游览的时候,我们看到有些地方的环境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比如很多偏角垃圾堆积,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一些工厂排放出的污水污染了当地的河流,河流不再清澈,甚至散发出臭味;一些饭馆的卫生设施不完善等。这些负面因素都会对溱潼的发展造成影响,不仅影响了溱潼的整体形象,降低了游客的游玩兴趣,更是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当地还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争取生态与经济都得到收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不断促进当地的经济与环境的进步。
第五篇:浅谈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精选)
浅谈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但与此同时带来的环境问题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我国大部分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旅游开发,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人们与大自然之间的互动接触越来越频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旅游环境的日益恶化和生态系统遭受到越来越多的破坏,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仅依赖经济和法律手段,同时还应该诉诸伦理信念。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诸如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却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论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现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字:旅游
环境问题
综合治理
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相对丰富而相应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通过旅游既可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愉悦身心,又可以锻炼身体、广交朋友。因而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外出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也是人们追求和向往的休闲方式。特别是近年来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和经济高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使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旅游资源、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为了使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 分析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方式和所造成的结果, 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我国旅游业发
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旅游业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存在的原因
生态环境状况的好坏对旅游者旅游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游客旅游的满足程度与旅游区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
(一)旅游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旅游业面临诸多环境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旅游区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水、空气、噪音污染,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
(1)水污染。由于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及旅游区废水不加净化或净化不达标便排入景区水体,许多穿城而过的河流已遭严重污染,水色发黄甚至发黑,造成水体旅游资源受到严重污染,这些污染使河水不再清澈,使湖泊富营养化,造成水生物无法生存,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2007年的太湖,一场蓝藻诱发的生态灾难让两百万无锡市民守着太湖却要抢购纯净水饮用,昔日的鱼米之乡成了鱼的“坟墓”。除了太湖,还有巢湖、滇池、海河、淮河等,水体污染都及其严重。
(2)大气污染。旅游交通的频繁和飞机、汽车、游艇等交通工具废气排放量的增大,致使旅游接待地的空气污染加剧。很多旅游景区设置烧烤项目,比如杭州西湖风景区的曲院风荷、植物园、九溪建有3大主要烧烤区,烧烤区的滚滚浓烟,致使周围空气污染严重。南山风景区的马尾松针叶尖枯黄脱落,诱发病害虫而大面积死亡,受害面积为85%,死亡面积达800公顷,被视为全球大气污染对森林造成毁灭性灾难的典型。
(3)噪音污染。很多旅游景区摆摊设点的现象很严重,小摊小贩为了吸引游客的注意,便在景区内大声叫卖,有的甚至用高音喇叭招徕顾客,加上不文明游客的大声喧哗,还有导游手持各种扩音设备招集游客的声音,所有这些声音混杂在一起,使得旅游景区就像热闹非凡的集市,致使整个旅游氛围受到极大影响。
2、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很多与旅游有关的服务性行业产生的固体废物都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当便堆放于景区内,严重污染了景区环境。如峨嵋山风景区 1 每年产生固体废物4800多吨,其中96%以上未加处理排入景区的溪流中,如此下去,这涓涓溪流可能将变成名副其实的垃圾河。固体垃圾还会助长苍蝇、鼠类、蟑螂、蚊虫以及其它害虫繁殖,传播疾病,导致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健康受损等等。
3、旅游景区超规模接待游客。“超负荷”的现象随处可见,特别是黄金周期间,旅游区人满为患,拥挤不堪,造成交通、食宿、人身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也加重了当地基础设施的负担。水、电、交通等的供应因需求量急增而显不足。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有关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资源、旅游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忽视旅游区的整体协调及其所蕴涵的内涵,盲目开发,只会造成景点的不伦不类,进而丧失其旅游价值,使游客的兴致减退。
(二)旅游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
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自然因素对旅游环境的破坏多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如地震、火灾、洪水、滑坡、海啸、火山爆发等等,人为因素主要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旅游环境问题,旅游环境问题人为因素占主要方面。
1、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不完善
在我国现行的整个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还不够连贯,各个单行法或部门法之间还存在着相互重复、互不协调、甚至相互矛盾和抵触的现象,这就很容易导致部门与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在利益面前当仁不让,在责任面前相互推诿。这种现象在旅游区的管理中尤其明显,使得旅游环境日趋恶化的程度更为严重。
2、政府和旅游企业只重开发不重保护的现象严重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惜牺牲长期效益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对地方政府和企业来说,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两难选择,更多的是注重开发而不注重保护。
3、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普遍不强
随着环保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有所提高,但整体还比较薄弱,破坏环境的事件随处可见,比如旅游区居民为了获取经济收入,上山采集各种植物标本、猎杀各种动物以供旅游纪念品交易,居民这种薄弱的生态意识进而又影响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旅游者环保意识差,加重了旅游景点的人为破坏因素,在旅游景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旅游者触摸攀爬名胜古迹,在部分古迹上乱刻乱画的现象也不时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名胜古迹的本来风貌和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一些穿着入时的旅游者随手丢垃圾的不良行为,也致使风景区的美观大打折扣。更有少数旅游者,竟在旅游区狞猎、采集、露营、野炊,这既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又可能造成物种稀少,甚至灭绝,使旅游区的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4、各地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普遍较少
当前很多地方政府对环保的资金投入普遍较少,很多该收的环保费没有按规定加以征收,加上污染治理成本太高、欠账太多,致使许多环保治理项目没有资金保证,环保工作难以开展,形成恶性循环。
二、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环境的影响
1、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对旅游环境的影响。很多地方政府及旅游部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旅游资源做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使许多地方的旅游资源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这必然会使整个旅游环境遭到破坏。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有关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资源、旅游区生态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情调,而旅游的价值正蕴涵在这些当中。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这些无疑是应当保留且极力保护并充分予以展现的。忽视旅游区的整体协调及其所蕴涵的内涵,盲目开发,只会造成景点的不伦不类,进而丧失其旅游价值,使游客的兴致减退。而盲目的城市建设破坏和削弱景区的协调性,则也是显而易见的。
2、旅游活动对旅游环境的影响。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旅游过程产生的垃圾对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和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一致,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景点垃圾遗弃量日益增加。旅游区内大量垃圾随意抛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有些景区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扩大规模,无限制地接待游客,将对旅游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损害。超过景点容纳容量的超规模接待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构成自然景观的生态系统对旅游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承载能力,这种承载能力由生态系统的结构所确定,超过其承载能力的旅游活动将使旅游区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旅游区旅游功能丧失。
3、政策失误对旅游环境的影响。在我国旅游界、理论界和政府某些决策中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即“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不会像其他产业那样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旅游资源主要是由可再生性资源组成的,旅游消耗是“非耗竭性消耗”,所以不必考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这种传统观念指导下,致使政府制定的有关旅游业发展政策缺乏综合性和科学性。这种现象极易造成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的发展速度过快,进而加快旅游资源环境的退化。
三、旅游环境保护的主要对策
保护好旅游环境就奠定了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如何做到既保护了环境又发展了旅游业,主要的对策有以下几方面。
1、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保护与旅游关系紧密。必须加强二者的科学研究,以获得正确的认识与科学的识见。要从旅游业对旅游环境的依赖关系,旅游区环境对旅游活动的承载能力,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环境的破坏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从确定景观美学质量标准、自然生态质量标准、满足特种旅游活动的环境质量标准、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方法论,从美学、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工程方法,还要进行旅游环境保护政策研究,为正确的决策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以提高人们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要向全体游人、旅游从业人员和景区附近居民宣传旅游环境保护知识,以培养旅游主客体的环保自觉。我们应该树立起环境质量意识,认识到环境质量的优劣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事;并且要树立环境首先意识,为全人类及其后代保护好环境,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另外还要树立环境公德意识,不为满足个人私利,不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损害他人或全局的利益,让人类贴进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提高旅游地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当前许多旅游地的当地居民为了获得经济收入,在旅游景区周边摆摊设点,有的甚至向游客兜售各种假冒伪劣产品,使整个旅游环境的氛围受到影响。在一些自然景区的居民还是以柴为薪,经常猎取野生动物为食或者进行贩卖,使得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应该确保当地居民获得稳定的就业和收入。
(2)提高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要保护自然,游客的意识至关重要。
到自然地区旅游的游客,如果了解自己的旅行、购物、饮食、住宿、游玩会给自然带来什么影响,游客就会作出更好的选择,减少对自然的直接破坏;游客的监督和选择可以督促景区和旅游从业者提供更加环保的产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更好地欣赏自然,公众可以得到真正原汁原味的旅游体验。通过我们的生活细节来改善环境,我们每一位中国公民都应该为环境保护尽一己之力,改变生活方式,身体力行。
“除脚印以外什么都不要留下,除相片以外什么都不要带走”。
旅游作为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于一体的前卫生活方式,现在已蔚然成风,成为时尚。旅游者离家出门花钱“购买”的“旅游”这种“商品”是一种观赏、体验和经历,而不是去“买回”那里的一花一木、一山一水、一景一物。
权衡利弊得失,建立旅游绿色开发、经营、宣传和管理体系,坚持旅游科学开发管理,减少粗放 式开发,防止低水平开发,杜绝破坏性开发,是实现开发与保护统一的关键。
2、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旅游风景区的环境,对于污物的净化能力以及对于旅游人群的承接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一旦游客人数过于拥挤,人流疏散不开,必然会产生践踏风景区的绿化地、花圃、园林,甚至也往往会造成对旅游设施、荷塘水榭、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的破坏。同时,游人过多伴之而来的是抛撤的垃圾狼籍满地,噪声超过标准等。为了顺利地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必须加强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根据每个风景区的具体情况,提出可容纳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标,来控制门票的出售量,开发增设新的景点、卖点(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以分散游客量,使旅游资源在其所能承受的限度内接待参观游客,以确保风景区环境的良性循环。同时要设法维持旅游区道路的通畅,以便及时疏散人群,降低对环境的压力。
3、加强旅游企业和政府间的相互合作。资源开发需要各级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合作。加强旅游行业和政府间的相互合作,应该鼓励和支持全国各个地区制订各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政策。比如建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倡导旅游企业实行绿色经营以及开发各种绿色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产品结构的创新等等,对环保做得好的旅游企业应该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使企业能够更加积极的实施各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政策。因此,国家应建立全国性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相应的管理法规,以指导和协调旅游旅游资源开发,约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把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外部不经济效应减小到最低限度。同时,政府还应积极组织培养环境资源市场,更多地采取排污收费制度、环境税、押金制度、排污交易制度等经济手段,通过客观财政和金融措施对那些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有利于资源活动的或是那些能够产生正的外部性活动者提供支持,包括各种优惠贷款、赠款、补贴以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基金等形式,使旅游环境问题解决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之中。
4、健全现有的相关旅游法律法规。由于旅游法在短期内难以出台,而当前又迫切需要法律法规来规范旅游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针对旅游资源破坏性、掠夺性的开发行为,应该尽快制定一些相关的规定,比如《旅游资源开发暂行规定》,《旅游环境保护条例》等,防止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对旅游环境的破坏。
5、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新观念。保护旅游风景区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促使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化,为人类的休养生息,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因此,必须贯彻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无论是山林、水体、风景名胜,只要是已开辟为旅游区,或计划要开发为新的旅游区的,都应事先就其环境保护方面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分级保护。
6、要加强治理已受破坏的环境。旅游环境问题的产生、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当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预见性的旅游环境规划,用于组织、管理经济、旅游及其它破坏旅游环境的活动,来解决发展生产、扩大旅游规模与景点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其协调一致,以保证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持续稳定的进行,防止旅游区环境的破坏。
总之,旅游业已不再是人们所说的“无烟工业”,它也同样会影响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因此,在开发我国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必须注意抓好环境的保护工作,才能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保护旅游资源、创造优美的生活娱乐环境,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为发展旅游业所应承担的责任,而且也为我们子孙后代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生活条件。
参考文献
[1]王一江 孔繁敏《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3.[2]张厚义 刘文璞《中国的私营经济与私营企业主》知识文献出版社, 2005.6.[3] 《中国旅游发展三大误区》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2005年08月11日07:13
[4] 孙延红《城市居民旅游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
200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