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梦见了鲁迅
我梦见了鲁迅
自念着鲁迅先生写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句子:“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天空中偶尔刮来一两片云朵,有时还会刮来一阵小小的风,如此这般,令人陶醉,带着充溢在鼻腔里的金银花香入睡了… …
朦朦胧胧的,我竟来到一方庭院,手中的书卷已不在了,环顾四周,桑树上挂着摇摇欲坠已硬成石头的桑葚,皂荚树整个变成了黑色,毫无生机,那边圈起来的菜畦里,只剩下昔日留下的枯叶,咦,皂荚树上还趴着一只蝉呢,我踏着干枯树叶树枝走近皂荚树,我小心翼翼地,生怕惊动了这园里除我以外唯一的小生灵,可好奇心竟使我伸出手去,“咯吱”如泡泡一般脆弱的爆裂了,原来是蝉蜕,唉,空欢喜一场… …
突然,假山旁闪过一个人影,像是在踱来踱去,不知是哪来的胆子,我走了过去,他手中的一叠稿纸,不正是我的那本《朝花夕拾》吗?他手所指的地方,不正是我入睡前朗诵的那一段吗?我恍然明白,他就是——鲁迅!
“嗨!”这蚊子般细小的声音竟杀了鲁迅一个措手不及,我突然想起古代人的礼仪,上前深深地作了一个揖:“久仰先生大名,在下乃21世纪的齐昱,请多多指教!”不知是吓坏了还是常年没见过人,愣了,竟站在原地不动了,我推了推鲁迅,“鲁迅先生,您怎么了?”鲁迅定了定神,不想我却先开了口:“这是哪?”“百草园。”“百草园?”“是,是百草园。”鲁迅先生走到菜畦前,眉头紧锁,长马褂在精瘦的身躯肆意飞舞着,我耐不住寂寞,走上前去:“请先生指点,为何先生之文写得如此之好?”“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鲁迅先生挥袖而起,一大叠书稿在身后飘扬,是对鲁迅先生的赞美,大概还有对鲁迅先生生在如此**时的惋惜,纷纷扬扬,也许,该告辞了吧… …殊不知,鲁迅先生还伫立在门口,眺望着… …
背后头然窸窸窣窣地,我猛然回头,一支乌亮的枪口正指着我,“小姐,恕我要杀你!”“啪!”我仰头倒在血泊里,那黑衣人顿了顿,说完下半句:“鲁迅,呸,是周树人是头号反对派领头的,凡与他来往之人必死无疑!”
朦朦胧胧的,我又重新睁开了眼,天空中偶尔刮来一两片云朵,有时刮来携着金银花香的风,我重拾起《朝花夕拾》重新念起:“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第二篇:母亲节的悼念:《我梦见了天堂里的妈妈》
母亲节的悼念:《我梦见了天堂里的妈妈》母亲节的前夜,我梦见了天堂里的妈妈。妈妈微笑着,还是那么慈祥的面容。妈妈说她在那边很好,让我们不要惦念她;妈妈说在那边她还和爸爸在一起,生活很富裕;妈妈说那边没有鼎丰真的糕点,让我抽空去买点给她......是啊,妈妈最爱吃的就是
鼎丰真的糕点了。记得有一年中秋节我回家看望爸爸妈妈,我买了一些鼎丰真的月饼和糕点,可妈妈没舍得吃,都作为礼物送人了。妈妈出生在一个十分富裕的家庭。妈妈小的时候,外婆家很有钱。外公外婆只有妈妈和舅舅这一双儿女,妈妈是外公外婆的掌上明珠,外公外婆十分娇惯妈妈。可自从我记事起,就没看见妈妈有半点小姐脾气,妈妈特别能吃苦耐劳。小的时候我们姐弟四人,一家六口,爸爸上班很忙,为了我们,妈妈辞去了工作,辛勤操持着家务;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妈妈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妈妈受过良好的教育,妈妈是国高毕业。妈妈对我们要求很严厉,小的时候我很淘气,挨过不少妈妈的打。等我长大一点时,看见妈妈那么辛劳,想帮妈妈干点活,可妈妈总是不让,妈妈要我好好学习,将来好有出息。妈妈为我们日夜辛劳,我们也都很争气,学习一直是名列前茅。我们姐弟四人有三个考上了大学,妈妈的脸上却爬上了皱纹,可妈妈笑的却是那么的开心!
妈妈的手很巧。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外公来看妈妈,给妈妈买来了一台缝纫机。从那以后妈妈就自己给我们做衣服穿,妈妈把我们打扮的非常漂亮、干净,同学都很羡慕我们。可妈妈的身上却从
来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文革时爸爸被戴上“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下放到偏远农村。为了照顾爸爸,又为了照顾我们,为了一家人能在一起,妈妈毅然决定把家搬到了农村。一直在城市里长大的妈妈,农村的苦她能吃得消吗?可妈妈硬是熬过来了,直到爸爸落实政策,我们一家才又回到城市。妈妈真的很爱我们,很爱这个家!
妈妈老了,是该享天伦之乐的时候了,可我又因工作,不在妈妈身边。因为工作忙,记得我曾经连续七年没有回家看望妈妈,我的心里至今还很内疚,有几年春节都是在火车上过。1997年春节我回家时,妈妈见到我特别高兴,我看见妈妈布满皱纹的眼角里泛出了泪花,我心里非常难过,我就像小的时候一样,扑到了妈妈的怀里,很久,很久!妈妈:如果真的有来世,我一定在你身边,好好孝敬你!
2006年4月1日凌晨,我们守在妈妈的病床前,妈妈不时的睁开眼睛,深情而留恋的注视着我们,好像是要说什么。可妈妈至终都没有说话......妈妈:你放心吧,我们都长大了,我们没给你丢脸!
7点35分,妈妈安详的闭上了眼睛,心脏停止了跳动。妈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妈妈是我的骄傲,妈妈是我的楷模!妈
妈:你放心吧,儿子会走好后半生的!妈妈:今天是母亲节了,儿子现在就去给你买鼎丰真的糕点!......
附录:背景歌曲《母亲你在何方》歌词雁阵儿飞来飞去白云里经过那万里可曾看仔细雁儿呀我想问你我的母亲可有消息
秋风那吹得枫叶乱飘荡嘘寒呀问暖缺少那亲娘母亲呀我要问你天涯茫茫你在何方明知那黄泉难归我们仍在痴心等待我的母亲呀
等着你等着你等你入梦来儿时的情景似梦般依稀母爱的温暖永远难忘记母亲呀我真想你恨不能够时光倒移
第三篇:我看见了什么(xiexiebang推荐)
我看见了什么
——读《看见》有感
偶然间看到柴静的发布会,知道这本书,从网上淘了一本。看完后回想这本书给我留下了什么,它对我有什么影响。说实话,看的过程中,我流过几次眼泪,里面描写的事情,有的真的很感人。让人犹如身在其中,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会事件的本质,在《看见》中我们并不只是看见,还有感受。
书中,一章就是一个专题的采访。二十章,二十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是感动,也是沉重。这些故事并不是刻意挑选的标志性事件,也不是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面,他们只是那些留给了作者深刻印象的人。
第二章《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描述的是非典时期的故事。她用最朴实的文字介绍了事实道出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渴望。“我离他一米多远,想屏住,却在面罩后面急促地呼吸起来。口罩深深地一起一伏,贴在我的鼻子上,快吸不上气来。背后就是门,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身体不受控制,脚往后缩,想掉头就走。”起初的她的心里应该也是畏惧的吧,但到后来“但我不管那么多,心里就剩了一个念头,我必须知道”,然后她去了那个集中病患的天井,那些病患大都是SARS的感染者。我无法想象那需要多大的勇气。
《看见》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别人的故事,也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自己的故事。她用坦诚的语言陈述着自己的十年成长路,不断剖析自己,不断正视自己的不足。她说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
己的错误和失败,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其实一路走来,回想我们每个人走过的轨迹,哪个不是曲曲折折,哪个不是不断犯错,不断质疑,不断推翻,不断重建的成长过程。想想自己,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能再在患得患失之间蹉跎岁月了。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一样。我们在认识自我的渺小和伟大的同时,也要理解他人的想法和行为,去理解他的逻辑。不能理解的部分,应留有疑问,而不是劈头盖脸的质问。因为人对幸福的愿望是一样的。
柴静报道“非典”的时候,为了“真相”深入其中,她走到现场,因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很多事情,无论对我们来说是好还是坏事情,它都有不同的面,都有不同的问题存在。一个事件产生,我们要客观的全方位的去看问题,我们要多问问、多思考,跳出问题看问题,我们才能真正地看见。
第四篇:我看见了什么(读后感)
读苏斯博士的成名作《我看见了什么》后感
当一张被孩子涂抹成漆黑一团的纸摆在你的面前,你能看见什么?一块黑色颜料?一团黑漆漆的涂鸦?“不!这里有阳光,有草场,有牛有羊,有放牧娃。成群的牛羊吃着草,小娃娃快乐地歌唱,这是幸福的一天。可是,后来天黑了,大家都回了家,所以就剩下了黑黑的夜晚。”这是涂抹黑色的孩子告诉我们的,他举着黑乎乎的小脏手,认真地问我们:“你看见了吗?”
是的,叩问内心,孩子不说,我们能看见什么吗?其实孩子说了,我们这些成年人也还是两眼一抹黑,什么也看不见,至多只能是假装看见了什么。
能耐下心,心平气和地假装已经不错了,很多大人常常这样说::“你把眼睛张张大,看能看到些什么。”可孩子一说他看到了什么,大人就瞪着眼睛狠狠地说:“别把小鱼说成巨鲸。”那么,能让孩子对你说点啥?
再来看看这位孩子的想象力:他在街上看到一匹马拉车,于是,他那想像的翅膀就开始飞翔起来了!他把马先后换成了斑马、驯鹿、大象,把车换成了战车、雪橇,还嫌还不够劲,又添上两头长颈鹿和一车铜管乐队。哇呀呀,大象和长颈鹿拉着一车铜管乐队,还不够!地上有警察护驾,天上有飞机撒糖果,连市长和议员们也出来夹道欢迎„„要不是快到家了,没有时间了,他还会再接着一路想下去。他咚咚咚地上台阶,他觉得自己简直伟大得很!因为这是一个没人能胜过他的故事。迎接他的,是爸爸那冷冷的声音:“告诉我在放学的路上,你看到了什么?”要说的事那么多,孩子不知打哪里说起才好。爸爸狠狠皱眉头:“是没东西可看吗?没有东西能让你兴奋,或者让你会心跳?”“没有,”孩子的脸红得像一个红萝卜,“街上就只有一匹普普通通的马,拉着一辆普普通通的车。”
是的,这是苏斯博士的成名作《我看见了什么》中的情节。一点点普普通通的小东西钻进一个小脑袋瓜里,一旦开始想象就能够肆意变化,放大化小。只要时间够用,就可以一直无限膨胀。这个无边无际的看不见的世界,就是想象的空间。或者,一个缺乏想象力的成年人会问:“这些个乱七八糟的东西,是怎么跑进小孩的脑子里去的?又是怎么冒出来的呢?简直就是一个谜!”
到底什么是想象?来看看科学的说法是:想象是人们头脑中原有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
表象,说白了就是知识经验。孩子的眼睛看见了马拉车,由此想象到了斑马、驯鹿、大象、战车、雪橇,铜管乐队„„这一系列看似天马行空、五花八门的玩意儿,无不是孩子心中早已熟悉的事物,统统来源于生活。孩子只是做了个加法题而已。将真实的事物做加减法,或者把元素打散重组,这就是想象的手法。换句话说,想象就来源于艺术的真实。
瞧瞧我们平时是怎么引导孩子的。在孩子画画的时候,我们总是教育孩子:“要有想象力,还要会观察。”可是当孩子画出绿太阳、红雨点、黑小花时,我们就急忙摇着头,说:“不对不对!没有这样的太阳、雨点和花!”哎,原来大人都是叶公啊。该脸红得像一个红萝卜似的人,其实不正应该是我们这些成年人么?
《我看见了什么》这册图画书,与其说是给小孩子阅读的,不如说给大人们上了一大课呐。苏斯博士是用故事在笑话成人,给我们敲警钟呢!送给孩子们一个宽松开放的世界,也是为自己挣回了些许自由宽容的空间。不要忘了自己的童年。
第五篇:我读鲁迅
我读鲁迅《阿Q正传》
《阿Q正传》出自先生的《呐喊》,是以“为人生而且改良这人生”为动力而写的。先生自语这是“遵命文学”,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提及《阿Q正传》,首先要谈及阿Q这个人物,小说中的阿Q既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封建礼教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他是一个现代标准的“三无”人类,无地,无家,无工作,靠打短工过活,是一个地道的赤贫的乡村劳动者。按照常理而言,他应该更加勤奋、上进一些,努力地为生活奔波,但是,阿Q虽“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进城一趟,必要做些顺手牵羊、小偷小摸的事,回来却不知廉耻地大肆炫耀。所以,他注定是可悲的,也正因为他的游手好闲,所以他有充当了我要提及的第三个角色——看客。阿Q不敢正视现实,以健忘来解脱痛苦,而对于当今社会,“看客”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现象的症结并不主要在于人们由于缺乏现代觉悟所持有的愚昧、麻木及感觉思维的迟钝,而恰恰在于对不幸的兴趣和敏感。别人的不幸和痛苦成为他们用来慰藉乃至娱乐自己的东西。当下国人的“看客”表现在诸多方面,喜欢围观吵架、斗殴事件,却没人去劝解或采取为之有效的方法。其二,“看客”的麻木似乎也是眼下人的写照,老人摔倒无人扶起;年仅两岁的小女孩被两辆车先后碾过,途经18人,却无一人过问。敢问:中国人的心到底冷到了什么地步?那是仅仅两岁的孩子呀!一个
鲜活的生命,却因为怕被讹上,而被“看客”漠视,最终去了天堂。中国人的劣根性如此的根深蒂固,但时代的发展却与时俱进。万象更新,物质生活提升的同时,道德却日渐沦丧了,谁能说这与先生所处的时代相比进步了呢?
回到《阿Q正传》上,我第二个要谈的便是阿Q对“革命”的态度和认识。不难 发现,起初阿Q对革命是“深恶而痛绝之”的,但是当他发现未庄的男女如此“慌张”之后,他却产生了“想要投降革命党”的愿望,是“心向而神往之”的。这种幼稚、糊涂、错误的认识,他却付诸行动了,高高地盘起长长的头发,开始了他的“投机革命”,幻想着“革命成功”后的喜悦,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阿Q成了替罪羔羊,而他却不知道为什么而死!真是可叹!可悲!可笑!由此,我便要说一说先生所提及的革命——辛亥革命。从未庄人的表现,辛亥革命的弊端暴露无遗,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导致这一场不彻底的改良运动注定是失败的、悲剧的。因为它没有唤醒阿Q似的群众,不被广大人民所理解,没有完全地、彻底地打破封建的桎梏。至此,我们应该深思先生的睿智与思想的深刻与独特。
最后,我要谈一谈《阿Q正传》中阿Q的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精神胜利法。他利用夸耀过去来解脱现实的苦恼,用虚无的未来来缓解眼前的窘迫,他能以丑恶去骄人,用自轻自贱地方法来掩盖失败地位,用健忘来淡化所受的欺侮。他虽在现实上屡遭失败,而精神上却是“常胜将军”,我们总结它为“可悲的精神胜利法”。然而,我要说的是,当今权强社会,弱肉强食、勾心斗角、危机重重,每个
人 都不免有自己的一套精神胜利法。看到别人发达了,会说“他这人黑着呢!做生意都是缺斤少两,吃回扣,靠这个发家有什么可好了”;看到有人升官了,会说“他和领导关系好得不得了,肯定是走后门的”等等。他们总是把自己的平庸和无能用另一种方式来掩盖,这种种的借口难道不是“新版的”可悲的精神胜利法吗?冷静下来,仔细斟想,为什么失败了不从自身找原因而要用那些冠冕堂皇的借口去打发呢?为什么不努力、不争取也许本该属于自己的成就呢?也许我的问题有点多余,因为这个社会,真才实学的人往往是被埋没最多的人。所以,每个人必不可少地要有一套“精神胜利法”来聊以慰藉不甘的心灵。
阿Q,不仅活在先生的时代,当下,成千上万的人也都在充当着阿Q的角色。所以,可悲的不仅是阿Q,还有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