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镇蔬菜加工产业情况调研报告
一、**镇及蔬菜加工产业基本情况
**镇位于**市东北部19公里处,面积112.62平方公里,辖56个行政村,1.4万户,人口4.34万。耕地面积9.6万亩。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立足本镇产业优势,不断培强农业龙头,大力推进农业三化进程,全镇瓜、菜、果面积达到5万多亩。我镇共有蔬菜加工企业22家,其中规模
以上企业3家。主导产业为蔬菜冷藏加工,年产量2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主导产业年产量3.5万吨。企业年销售收入21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12000万元。企业安置就业人员4500人,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700人。年出口创汇1800万美元,规模以上企业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产品主要出口国家为日本、韩国、德国。
二、近年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状况、特点及措施
1、近几年来,随着**镇农业产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也势如破竹,2001年出现了三家农业龙头企业同日开工奠基的大好局面,短短几年的时间,就使我镇的农业龙头企业由2000年的2家合资企业发展到今天的22家,这些可喜的变化,都是由我镇的产业特点带来的。我们**镇现有10万亩耕地,其中瓜菜面积就达4.5万亩,如此之大的产业规模,为龙头企业的加工出口提供了丰富的货源,我们**镇的蔬菜不仅是货源丰富,而且品质优良,其中不少品种已经获得了绿色认证。可以说,我们**镇的蔬菜生产带起了龙头企业的加速发展,同时龙头企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我镇的蔬菜生产。从我镇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看具有以下几年特点:
1、一个地方的产业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才能产生规模效益,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招来相应的客商,办起相关的企业。
2、我镇的龙头企业都是冲着我镇的蔬菜产业而来的。
3、随着蔬菜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张,龙头企业的发展与产业化规模的发展息息相关。
2、龙头、基地、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完善情况
从全镇的龙头企业看,基本上都是龙头 基地 农户的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生产路子,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是共同的,可以说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因为在我们镇企业与农户搞的是订单生产,就是说无论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生产原料,在生产之前都是先与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并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销售一条龙服务。如:盛源食品公司、富连京食品公司、泰华食品公司等在我镇都是规模较大的农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生产所用的种子都是从国外原装进口的,为了使当地农民掌握其种植技术,他们在向农户放种之前后,再跟踪农户到田间指导,直至农户彻底掌握其生产技术为止。其中泰华食品有限公司为了达到推广示范的目的,建起了120亩土地的泰华绿色农场,从国外进口的品种在农场试种成功之后再向农户推广,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通过龙头 基地 农户的生产模式,共带起我镇27个蔬菜生产专业村,2000多农户加入到企业的生产中来。不仅如此,这些龙头企业的兴起,也吸收了我镇剩余劳动力就业,安康农产品有限公司,常年从事蒜米生产,加工蒜米是一种比较费工的活,老少皆宜,单是为该企业从事蒜米加工的人员就有近千人,为他们增收开辟了新的门路,单是从事加工生产,全镇平均每年就要从龙头企业挣得加工费500多万元。
3、从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为吸引更多的外资,建起更多的龙头企业,我们**镇以党委、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招商引资和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关规定》。落户我镇的所有龙头企业的有关手续都是由镇里派专车专人帮助办理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只要企业落户我镇一切手续我们办的承诺。对于税收、土地等方面除了国家政策规定必须缴纳的,其余的镇里一概不收,严禁以各种形式到企业揩油。在金融方面,有的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资金不足的困难,我们知道后,镇党委、政府及时出面帮助协商贷款,以解燃眉之急,为了切实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们率先实行了向企业派驻联络员制度,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如韩国独资企业韩昌(**)食品有限公司,由于韩国老板初来水土不服,又不能语言交流,我们及时为他配备了空调、饮水机等设施,使他深受感动,企业追加投资150万美元。
三、龙头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目前龙头企业的发展遇到的最大困难和问题就是资金不足。由于资金不足,许多龙头企业吃不饱,往往是出口合同已经签订,也有充足的货源,但就是资金不足不能立即组织好货源,往往要耽误出口时间,受到外方的惩罚。资金不足还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规模,由于资金不足,许多龙头企业该上的项目不敢上,资金不足也限制了企业的创汇能力。
2、社会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氛围不浓,合力不强。主要是产业部门对抓好龙头企业的发展缺乏应有的目标定位,办法不灵,路子不多
第二篇:某镇蔬菜加工产业情况调研报告
一、**镇及蔬菜加工产业基本情况
**镇位于**市东北部19公里处,面积112.62平方公里,辖56个行政村,1.4万户,人口4.34万。耕地面积9.6万亩。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立足本镇产业优势,不断培强农业龙头,大力推进农业三化进程,全镇瓜、菜、果面积达到5万多亩。
我镇共有蔬菜加工企业2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家。主导产业为蔬菜冷藏加工,年产量2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主导产业年产量3.5万吨。企业年销售收入21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12000万元。企业安置就业人员4500人,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700人。年出口创汇1800万美元,规模以上企业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产品主要出口国家为日本、韩国、德国。
二、近年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状况、特点及措施
1、近几年来,随着**镇农业产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也势如破竹,2001年出现了三家农业龙头企业同日开工奠基的大好局面,短短几年的时间,就使我镇的农业龙头企业由2000年的2家合资企业发展到今天的22[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家,这些可喜的变化,都是由我镇的产业特点带来的。我们**镇现有10万亩耕地,其中瓜菜面积就达4.5万亩,如此之大的产业规模,为龙头企业的加工出口提供了丰富的货源,我们**镇的蔬菜不仅是货源丰富,而且品质优良,其中不少品种已经获得了绿色认证。可以说,我们**镇的蔬菜生产带起了龙头企业的加速发展,同时龙头企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我镇的蔬菜生产。从我镇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看具有以下几年特点:
1、一个地方的产业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才能产生规模效益,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招来相应的客商,办起相关的企业。
2、我镇的龙头企业都是冲着我镇的蔬菜产业而来的。
3、随着蔬菜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张,龙头企业的发展与产业化规模的发展息息相关。
2、龙头、基地、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完善情况
从全镇的龙头企业看,基本上都是龙头+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生产路子,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是共同的,可以说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因为在我们镇企业与农户搞的是订单生产,就是说无论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生产原料,在生产之前都是先与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并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销售一条龙服务。如:盛源食品公司、富连京食品公司、泰华食品公司等在我镇都是规模较大的农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生产所用的种子都是从国外原装进口的,为了使当地农民掌握其种植技术,他们在向农户放种之前后,再跟踪农户到田间指导,直至农户彻底掌握其生产技术为止。其中泰华食品有限公司为了达到推广示范的目的,建起了120亩土地的泰华绿色农场,从国外进口的品种在农场试种成功之后再向农户推广,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通过龙头+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共带起我镇27个蔬菜生产专业村,2000多农户加入到企业的生产中来。不仅如此,这些龙头企业的兴起,也吸收了我镇剩余劳动力就业,安康农产品有限公司,常年从事蒜米生产,加工蒜米是一种比较费工的活,老少皆宜,单是为该企业从事蒜米加工的人员就有近千人,为他们增收开辟了新的门路,单是从事加工生产,全镇平均每年就要从龙头企业挣得加工费500多万元。
3、从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为吸引更多的外资,建起更多的龙头企业,我们**镇以党委、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招商引资和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关规定》。落户我镇的所有龙头企业的有关手续都是由镇里派专车专人帮助办理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只要企业落户我镇一切手续我们办的承诺。对于税收、土地等方面除了国家政策规定必须缴纳的,其余的镇里一概不收,严禁以各种形式到企业揩油。在金融方面,有的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资金不足的困难,我们知道后,镇党委、政府及时出面帮助协商贷款,以解燃眉之急,为了切实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们率先实行了向企业派驻联络员制度,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如韩国独资企业韩昌(**)食品有限公司,由于韩国老板初来水土不服,又不能语言交流,我们及时为他配备了空调、饮水机等设施,使他深受感动,企业追加投资150万美元。
三、龙头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目前龙头企业的发展遇到的最大困难和问题就是资金不足。由于资金不足,许多龙头企业吃不饱,往往是出口合同已经签订,也有充足的货源,但就是资金不足不能立即组织好货源,往往要耽误出口时间,受到外方的惩罚。资金不足还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规模,由于资金不足,许多龙头企业该上的项目不敢上,资金不足也限制了企业的创汇能力。
2、社会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氛围不浓,合力不强。主要是产业部门对抓好龙头企业的发展缺乏应有的目标定位,办法不灵,路子不多,服务不够,传统农业的惯性仍然在起作用。社会各方大部分也是认为农业投入大、产出小、效益低,在农业领域研究的少、涉足的少。
3、部分龙头企业机制僵化,步履维艰。大部分没有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企业的管理机制、营销机制比较松散。部分龙头企业资源配置匮乏,缺乏生产资金,缺乏生产基地,缺乏生产技术人员,生产要素的配置极端不平衡,导致对产业的拉动力极其低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后劲不足。
4、部分龙头企业市场狭窄,链条脆弱。龙头企业是将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连接的载体,但多数龙头企业注重基地建设,发展生产的手段多,开拓市场的方法少。可以说,各企业的销售市场都不宽泛,与市场对接的手段滞后,渠道单一,效益不高。
四、对蔬菜加工产业的建议
一是要创新龙头企业的发展机制。要引进借鉴发达地区在发展龙头企业中成功的经营机制,通过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适合自身的利益分配机制、管理机制、营销机制,完善企业各项制度革新,带动产业迅速发展。要大力发展公司制农业,用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和运行机制,解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发展中深层次问题,整合各类生产要素,调动各个层次积极性,扬起龙头企业巨首,真正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从产权利益上形成共同体,对现有龙头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对个别政企合一的公司要进行清理整顿,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组建相应的龙头公司。
二是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要把拓展农产品市场,盘活农产品流通作为增加企业效益,推动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拓展产品销售市场。着重发挥民间力量,建立乡、村农产品流通协会,鼓励发展各产业专业营销公司和民间中介组织,培养农产品销售经纪人和营销大户,做到乡镇有营销公司,村有营销专班,组有营销大户,户有营销能人,形成全方位的营销网络。
第三篇:水塘镇蔬菜产业调研报告
水塘镇蔬菜产业调研报告
水塘镇是全省12个生态示范镇之一,2010年,水塘镇把无公害蔬菜种植作为该镇今后三年内发展的产业来抓,以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现对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堪查,走访种植大户,了解蔬菜种植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水塘镇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水塘镇位于紫云县城南12公里,土地面积176平方公里,总人口2.7万人,种植蔬菜面积200亩,亩产值4000元,收入是种植水稻的3倍,种植主要品种有朝天辣、小菜心、大蒜及各类青菜。
二、水塘镇蔬菜产业特点
(一)有突出的区位优势
水塘镇距离县城仅十二公里,209省道贯穿全镇,内有格凸河名胜风景区,交通便利,加上县城周边的乡镇白石岩因缺水不宜种植蔬菜,火花乡虽有气候优势,但距离县城有30余公里,运输不便,东面小牛场没有种植蔬菜传统经验和习性,水塘镇在种植蔬菜上就有了发展的优势条件。
(二)有良好的土壤和丰富的水利资源
水塘镇以质地深厚的含沙性土壤为主,东面有著名的格凸河,南面有猴水河,北面以丘陵为主布有纵横交错的小河流,蔬菜种植基础条件良好。
(三)有可靠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水塘镇是传统蔬菜种植区,菜农具有丰富种植经验,加之改革开放以来,水塘镇外出打工的青年都到沿海一带的大型菜场工作,有很多的蔬菜种植新技术和大型农场田间指导技能。
(四)经济效益可观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加上蔬菜种植比粮食生产收益高,蔬菜业已经成为该镇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在与蔬菜种植能手黄斌的交谈中,了解他种植菜心每年每亩可种7季,每季亩产值1300元,除去人工、种子、农药、肥料,每亩可收益4000元左右,是种植水稻等作物的3倍。
三、水塘镇蔬菜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与销售不相适应
本地蔬菜产业化水平低,农民生产风险高,收入稳定性差。蔬菜产业只有形成产供销一体化格局,才能提高经济效益,菜农收入才有保证。通过调查发现,水塘镇蔬菜一没有订单二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由于没有稳定的购销关系,其生产发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多数菜农最担心的就是销售问题,能否卖出?能否卖个好价钱?这是困扰菜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二)蔬菜产业品种与新时期需求不相适应
目前水塘镇蔬菜产品结构是:朝天辣、小菜心、大蒜,品种单一,优质、高档、深加工产品少,不能适应新时期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就朝天辣而言,由于种植时间与所有辣椒品种生产时间一致,且供应给市场时要求鲜品供应,水塘镇生产基地无法打破季节影响提前生产,也无法保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销售时间
(三)蔬菜产业经营方式与新时期需求不相适应
目前水塘镇蔬菜生产仍以能手分散生产、直接进入市场的生产经营方式为主,集约化程度不高,蔬菜标准化生产没有全面实施,进展缓慢,难以保证市场蔬菜商品的一致性和创名创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蔬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由于蔬菜多以鲜销为主,运销风险性大,农民经济合作性组织又在起步阶段,承受能力有限,这需要政府扶持,全面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形成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才能有效地提高蔬菜产业的增值能力。
(四)科技支撑能力弱,缺乏科技推广体系
目前水塘镇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打工,菜农多为老人和妇女,文化水平低,思想保守,习惯于沿用老经验、旧做法,接受新品种新技术能力差。科技支撑能力弱、缺乏科技推广体系,没有与大专院校攀亲结缘,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渠道少。水塘镇菜农种植蔬菜技术存在着“三多、三少”,即常规技术多、高新技术少,产量技术多、品质技术少,生产技术多、加工技术少,科技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
(五)基础设施薄弱与新时期需求不相适应
水塘镇没有现成的菜田水利工程设施,供水方面还靠现有的简易沟渠,或使用抽水机,仍有靠天收现象,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再有水塘镇生产蔬菜设施配套不全,全镇菜田共500余亩,没有一个塑料大棚,智能化生产根本就谈不上,基础设施落后使水塘蔬菜种植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六)信息不畅导致成本增加
菜农由于缺乏供求信息的引导,难以预测蔬菜产销趋势,信息不灵,渠道不畅,不仅影响了菜农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一定程度打击了菜农种菜的积极性。
四、水塘镇蔬菜发展的建议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水塘镇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依靠新科技、新品种,以市场为导向,以设施栽培蔬菜为突破口,以名优特产蔬菜为重点,调整生产区域布局,优化种植结构和规模,完善市场与流通体系建设,提升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名优品牌产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无公害蔬菜产业。
(一)推进蔬菜产业化进程,扩大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采用“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 等多种方式把分散的农户联成一体,全面动作和发挥蔬菜种植合作社作用,带动农民创品牌、搞订单生产、完善销售渠道,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政府应积极扶持好专业合作社,以便实现有组织、有计划的面向市场,发展生产,进入流通,逐步改变目前千家万户搞生产、单门独户进市场的局面。
(二)重视品种质量,加快无公害蔬菜生产
当前市场需求变化的新形势,对我们发展无公害蔬菜是一个机遇。蔬菜公害问题是一个全国性问题,“无公害”将是最有潜力、最有前景的竞争亮点和新的市场卖点,先行一步天地宽,谁率先实现无公害生产,谁就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水塘镇必须抓住“生态示范镇”这一优势发展“无公害”产品,并迅速行动起来,我们的蔬菜产
业才能抢占市场份额,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以科技为动力,提高蔬菜产业的整体素质
一是下大力气培育和提高产业队伍素质,使他们成为懂科学、善经营、会管理的能人;二是加强蔬菜采后优质化处理技术研究,推广分级包装上市,大力开展蔬菜深加工转化,研究开发丰富多彩的加工制品,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四)政府要加强对蔬菜产业的引导和服务
一是搞好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实行种植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提高土地使用率,促进农业增效菜农增收。二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蔬菜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又是国计民生不可或缺的产业。调研情况表明,菜农希望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与资金扶持。并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加大菜农培训力度,每年定期不定期进行培训。
总之,搞好蔬菜种植产业必须多管齐下,政府+公司+农户齐心协力,资金+技术+设施综合运作,实现种植规模化、产品优质化、市场运作规范化、产值利润最大化,使蔬菜种植真正成为强镇富民的支柱产业。
第四篇:农产品加工产业调研报告
农产品加工产业调研报告
农副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业生产的动植物产品及其物料进行加工的工业,按加工对象分,我县农产品加工业主要有粮、油、棉加工、禽畜产品加工、膨化食品加工、白酒及保健产品加工、饲料加工及其他等七类。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4年3月底,全县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5家,占全县规上工业 17 %,完成总产值6.36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7 %,增加值1.35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14.8 %。2013年完成总产值29.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7 %,实现增加值6.5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15 %,二、产业特点
我县农产品加工业主要产品为初次级产品,价格较低,经济总量主要靠产品数量带动,产品市场主要是国家政策性储备和本县及周边地区,企业发展速度不快,财政贡献较小(除白酒类外)。
1、粮棉油加工类:在产企业6家、停产企业1家,原料80%左右产自本地,原料的价格影响不大,其产品主要市场来自国家政策性储备,总量变化不大,发展平稳。
2、禽畜产品加工类:在产企业4家,原材料40%左右源自本地基地,购买原材料价格受市场供需因素影响较大,近年来企业主要投入在基地建设上,企业有发展,但速度低于全县平均增长速度。
3、膨化食品类:在产企业5家、停产企业2家,原材料、市场
基本在外,产品更新较快,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企业技改投入、产品研发投入较大,2013年及今年增速明显放缓。
4、保健食品类,在产企业2家,原材料产自本地约30 %左右,市场在外,企业技改投入较大,市场全景看好,发展速度较快。
5、白酒类:在产企业2家,原材料来自外地,市场主要在本县及周边地区,发展速度较快,财政贡献较大
6、饲料加工,在产企业1家,原材料80 %来自本地,市场本县及周边地区,生产规模受销售半径影响,发展平缓。
7、其他类:在产企业2家,主要是自来水企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县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不快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企业经营理念的原因、市场供求的原因和对企业的引导和支持的原因,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企业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1、生产规模较小加工能力不强。企业普遍存在起点低、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市场占有量小,主要产品很大程度上还处于生产原料半成品和初级产品,产业链条短,骨干企业带动性不强,粮食基本上是稻米加工,棉、菜籽油基本是初榨油和散装油,禽畜产品基本是简单分割分装,膨化食品、白酒等产品面对的也基本是低收入人群,水产蔬菜、水果等加工几近空白。
2、人才缺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特色农产品不突出。由于人才缺乏,企业缺乏技术支撑,核心技术靠与外商协作,缺乏自我创新能力,从而导致加工粗放、工艺落后。如我县膨化食品加工业2010
年前后在本省乃至华东地区均有一定影响和市场占有率,由于缺乏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逐年在开始萎缩。
3、企业原材料缺乏稳定的保障,消耗外地的企业原材料,与当地农民利益联系不密切,乡镇及农民对企业认知程度不高,对地产品销售没有积极性。消耗本地原材料的企业,原材料供应基本上是小商小畈销售给企业,企业与农民之间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严重缺乏专业化、标准化、优质化原材料基地。
4、支持服务企业体系不强,一是标准化建设滞后,质量检测、质量认证、食品研发中心服务有限;二是技术保障体系不健全,缺乏技术手段和农产品加工相结合的体制、机制,技术对企业的贡献率低;三是信息化服务不强,没有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服务平台;四是融资渠道不畅,农产品加工企业,季节性融资量大的特点明显,而企业可供银行抵押的抵押物(主要是企业主土地证、房产证)单一,抵押物评估较低,授信额度较小,加之审批手续繁琐,难以满足企业季节性强资金量大的需求;五是物流滞后,农产品集聚,抛装较多,乡村道路普遍较窄,超高、超宽、超重的限制对企业影响较大。
四、建议
1、优化培育原材料基地,充分发挥我县水稻、油菜籽、水产品养殖、经果林种植等农产品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等政策支持,统一品种,优化和扩大种、养规模,探索完善“企业+协会+基地+农户”利益联动机制,使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有稳定可靠优质的原材料来源,把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优
势。
2、加大培育地域特色产品和品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以技术标准、健康标准、食品安全、产品标识为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产品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品牌效应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尤为突出,一是要引导企业加强自主研发的同时,培养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通过研发增加技术储备,通过创立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二是要利用周边县市大公司大企业的幅射作用,引导企业与大公司、大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密切合作与交流,在绿化食品、有机食品、保健食品上下功夫。
3、加速农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正在由数量增长向提高内在质量和品种种类方向发展,我县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应在强基固本的基础上,着眼于现有的农产品资源优势,进行深加工,加大招引和支持现有企业力度,在粮油加工上向糠油、棉油、菜油脂化方向发展,并加大对棉短绒、油泥、饼粕等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在禽畜加工上向肉松、肉脯、罐头速冻及熟食制品方向发展,在蜂产品上着力推进功能性健康、营养、保健产品开发,在水产品、果蔬(葡萄)的深加工上,加大相关加工企业的招引力度,填补现有空白。
4、加强支持服务,解决企业困难。农副产品加工与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息息相关,也是省对我县工业经济考核的唯一产业,在支持扶持上应给予重点倾斜,一是在招商引资考核上适当提高农产品加工招商项目投资系数;二是在项目用地上优先安排我县优势农产品加工项目;三是在金融服务体系考核上单列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额栏
目,增加对适度放宽农产品加工企业担保抵押条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等考核内容;四是在服务中心开设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质量、安全认证窗口,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五是增加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技改投资、市场拓展等奖补资金;六是开设我县农副产品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调研组长:张光耀成员:朱爱文、王承绪、高碧松2014年5月8日
第五篇:农产品加工产业调研报告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农产品加工产业调研报告
农副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业生产的动植物产品及其物料进行加工的工业,按加工对象分,我县农产品加工业主要有粮、油、棉加工、禽畜产品加工、膨化食品加工、白酒及保健产品加工、饲料加工及其他等七类。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4年3月底,全县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5家,占全县规上工业 17 %,完成总产值6.36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7 %,增加值1.35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14.8 %。2013年完成总产值29.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7 %,实现增加值6.5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15 %,二、产业特点
我县农产品加工业主要产品为初次级产品,价格较低,经济总量主要靠产品数量带动,产品市场主要是国家政策性储备和本县及周边地区,企业发展速度不快,财政贡献较小(除白酒类外)。
1、粮棉油加工类:在产企业6家、停产企业1家,原料80%左右产自本地,原料的价格影响不大,其产品主要市场来自国家政策性储备,总量变化不大,发展平稳。
2、禽畜产品加工类:在产企业4家,原材料40%左右源自本地基地,购买原材料价格受市场供需因素影响较大,近年来企业主要投入在基地建设上,企业有发展,但速度低于全县平均增长速度。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3、膨化食品类:在产企业5家、停产企业2家,原材料、市场基本在外,产品更新较快,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企业技改投入、产品研发投入较大,2013年及今年增速明显放缓。
4、保健食品类,在产企业2家,原材料产自本地约30 %左右,市场在外,企业技改投入较大,市场全景看好,发展速度较快。
5、白酒类:在产企业2家,原材料来自外地,市场主要在本县及周边地区,发展速度较快,财政贡献较大
6、饲料加工,在产企业1家,原材料80 %来自本地,市场本县及周边地区,生产规模受销售半径影响,发展平缓。
7、其他类:在产企业2家,主要是自来水企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县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不快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企业经营理念的原因、市场供求的原因和对企业的引导和支持的原因,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企业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1、生产规模较小加工能力不强。企业普遍存在起点低、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市场占有量小,主要产品很大程度上还处于生产原料半成品和初级产品,产业链条短,骨干企业带动性不强,粮食基本上是稻米加工,棉、菜籽油基本是初榨油和散装油,禽畜产品基本是简单分割分装,膨化食品、白酒等产品面对的也基本是低收入人群,水产蔬菜、水果等加工几近空白。
2、人才缺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特色农产品不突出。由于--------------------------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人才缺乏,企业缺乏技术支撑,核心技术靠与外商协作,缺乏自我创新能力,从而导致加工粗放、工艺落后。如我县膨化食品加工业2010年前后在本省乃至华东地区均有一定影响和市场占有率,由于缺乏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逐年在开始萎缩。
3、企业原材料缺乏稳定的保障,消耗外地的企业原材料,与当地农民利益联系不密切,乡镇及农民对企业认知程度不高,对地产品销售没有积极性。消耗本地原材料的企业,原材料供应基本上是小商小畈销售给企业,企业与农民之间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严重缺乏专业化、标准化、优质化原材料基地。
4、支持服务企业体系不强,一是标准化建设滞后,质量检测、质量认证、食品研发中心服务有限;二是技术保障体系不健全,缺乏技术手段和农产品加工相结合的体制、机制,技术对企业的贡献率低;三是信息化服务不强,没有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服务平台;四是融资渠道不畅,农产品加工企业,季节性融资量大的特点明显,而企业可供银行抵押的抵押物(主要是企业主土地证、房产证)单一,抵押物评估较低,授信额度较小,加之审批手续繁琐,难以满足企业季节性强资金量大的需求;五是物流滞后,农产品集聚,抛装较多,乡村道路普遍较窄,超高、超宽、超重的限制对企业影响较大。
四、建议
1、优化培育原材料基地,充分发挥我县水稻、油菜籽、水产品养殖、经果林种植等农产品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土地流转,农业产业--------------------------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化等政策支持,统一品种,优化和扩大种、养规模,探索完善“企业+协会+基地+农户”利益联动机制,使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有稳定可靠优质的原材料来源,把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优势。
2、加大培育地域特色产品和品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以技术标准、健康标准、食品安全、产品标识为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产品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品牌效应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尤为突出,一是要引导企业加强自主研发的同时,培养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通过研发增加技术储备,通过创立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二是要利用周边县市大公司大企业的幅射作用,引导企业与大公司、大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密切合作与交流,在绿化食品、有机食品、保健食品上下功夫。
3、加速农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正在由数量增长向提高内在质量和品种种类方向发展,我县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应在强基固本的基础上,着眼于现有的农产品资源优势,进行深加工,加大招引和支持现有企业力度,在粮油加工上向糠油、棉油、菜油脂化方向发展,并加大对棉短绒、油泥、饼粕等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在禽畜加工上向肉松、肉脯、罐头速冻及熟食制品方向发展,在蜂产品上着力推进功能性健康、营养、保健产品开发,在水产品、果蔬(葡萄)的深加工上,加大相关加工企业的招引力度,填补现有空白。
4、加强支持服务,解决企业困难。农副产品加工与新农村建设--------------------------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和农民增收息息相关,也是省对我县工业经济考核的唯一产业,在支持扶持上应给予重点倾斜,一是在招商引资考核上适当提高农产品加工招商项目投资系数;二是在项目用地上优先安排我县优势农产品加工项目;三是在金融服务体系考核上单列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额栏目,增加对适度放宽农产品加工企业担保抵押条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等考核内容;四是在服务中心开设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质量、安全认证窗口,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五是增加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技改投资、市场拓展等奖补资金;六是开设我县农副产品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调研组长:张光耀
成员:朱爱文、王承绪、高碧松
2014年5月8日
--------------------------精品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