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孚玉镇龙山村调研报告范文
孚玉镇龙山村调研报告
孚玉镇党委委员、龙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娄程
孚玉镇龙山村位于宿松县城西北郊,沪蓉高速、105国道、振兴大道等重要交通干线穿境而过,宿松县工业园区主体座落境内;全村占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有耕地1011亩,山林4760亩;全村下辖20个村民组,755户,3013人。龙山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现有党员67人。
一、发展的优势。总体来看,在工业园区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目前龙山村朝气蓬勃,发展势头很好、发展潜力很大。
一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龙山村临近县城,身处县工业园区主战场,临近高速出口,境内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好、工业企业较多,为发展集体经济和村民就近就地就业、在家创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是帮扶优势比较明显。龙山村既是县委书记联系点,又是省人社厅选派村,县直各单位、工业园区和镇党委政府对龙山村的发展比较关注、比较支持,有利于龙山村争取更多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
三是发展基础比较牢靠。龙山村曾经是穷村、难点村,为此组织上选派省人社厅干部黄明辉同志到村任职。两年多时间里,黄明辉同志一手抓班子带队伍,一手理思路促发展,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各有关方面的支持下,经过村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龙山村改变后进面貌,班子比较团结,各项制度比较健全,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较强;组织建设成效较好,村内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比较好的组织和工作基础。同时,通过征地拆迁和兴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村民相对比较富裕,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比较好的经济基础。
四是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龙山村目前仍有一大半面积没有征地拆迁,随着工业园区的发展和征地拆迁政策的调整,剩余集体土地价值不断提升,十分有利于龙山村做好土地文章,推动村级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更难能可贵的是,村里青年劳动力出现回流迹象,在家就业、创业的青年相对较多,年轻人入党和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明显提升,为龙山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才支撑。
二、存在的困难。通过调研发现,龙山村既有一般农村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有急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特殊问题。
一是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党员年纪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全村67名党员中,70年以后出生的仅9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18人;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不够,流动党员没有得到有效管理,个别党员组织观念淡漠,大局意识、纪律意识不强;村两委班子主要精力集中在征地拆迁等具体事务上,对组织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联系走访群众特别是青年党员群众、困难党员群众不够,村务公开等制度执行不充分,党员的先进性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和发挥。
二是村级经济发展仍然不足。集体经济现仅有一个农民工创业园,集体山林、发展预留用地等资源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专业合作社还是空白;村民致富路子不宽,大部分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依赖外出务工,普遍缺乏技能,收入仍然偏低,部分村民在征地拆迁和外出
务工后有了一定资金,但小富即安的思想比较普遍,少数有创业投资愿望的,又不了解有关政策和信息,找不到合适的创业、投资项目。
三是公共服务能力仍然较弱。没有规范的村级活动场所,现有村部已经被工业园区征收,属于暂住性质,且面积偏小、条件简陋,党员活动室、党员议事室和计划生育工作室达不到政策规定的面积标准和独立议事的要求,村卫生室也达不到政策要求,农家书屋等文化体育休闲场所设施更是空白;村民组分布较散,村容村貌脏乱差,缺乏必要的绿化、公共卫生设施、夜间照明设备和娱乐休闲场所。
四是创新社会管理压力较大。征地拆迁任务集中,村民与村两委之间、村民组与村民组之间、村民与村民之间利益、矛盾比较集中,协调难度很大,维稳控访工作压力很大;村民生育观念比较陈旧,计划生育工作压力较大;村内外来流动人口日渐增多,但村里对于流动人口底数不清、服务不足,流动人口在计生、治安等方面存在隐患。
五是村内发展不平衡较突出。受征地拆迁和工业园区发展布局影响,村内不同村民组间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均衡,原蒋圩村8个村民组相对比较富裕、基础设施也较为完善,而原白合村12个村民组相对比较困难,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加之不同村民组人均土地、各户在户人数不等,征地拆迁补偿款和宅基地分配方面差距较大,部分村民心态失衡,矛盾较为突出。
三、工作打算。立足龙山村村情,根据选派工作“六句话”要求,计划在今后,以加强组织建设为纲,以促进村级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维护和谐稳定为目,着力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利用基层组织建设年和与工业园区党工委、省人社厅党组织合作共建的契机,扎实开展“五个好”村党组织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党支部“五个一”建设水平。进一步规范村两委工作制度,开好民主生活会、两委联席会,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增强村两委班子和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有关村务公开制度,创造条件让村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监督村两委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抓好党员承诺兑现工作,落实好村干包片、定期走访等制度,主动倾听群众意见,深入了解群众疾苦,真心帮扶困难群众,高效服务群众发展;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探索在外出流动人员中、在个私经济中建立党组织,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加强青年工作,摸清青年村民在家就业创业、在外学习工作、外出经商打工情况,运用现代通讯工具建立联系方式,健全团支部和青年协会,充分发挥其联系、团结青年,储备、锻炼年轻干部,协助党组织开展工作的作用,加大在青年村民中发展党员的力度。
二是积极发展村内经济。充分发挥龙山村区位优势,做大集体经济,帮助村民致富。做好土地文章,用好发展预留用地政策,通过新建商铺、厂房、仓储等多种形式,充分挖掘土地价值;利用新建村级活动场所的契机,建造一些沿路商铺,增加村集体收入。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加大对村民技能培训力度,使更多的群众有一技之长,实现技能就业,主动与有关方面对接,引导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和组织起来外出就业;鼓励和支持村民创业,加强农民工创业园管理,提升创业园服务水平,帮助入园企业尽早孵化成功,针对村内小作坊、工程包工头较多,有一些农业生产能人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他们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专业合作社,形成规模优势,主动帮助他们获得发展需要的政策信息、资金支持等资源,帮助他们尽
快发展起来。
三是切实做好征地拆迁。积极协助工业园区和镇党委政府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注意在征地拆迁中保护群众利益,积极向上级领导部门反映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征地拆迁政策公平公正,政策执行一把尺子量到底;加强对各组土地征收补偿款和宅基地分配的指导和调解力度,保证补偿款和宅基地分配公开公平公正、合情合理合法,减少此类矛盾和纠纷发生量。
四是着力推动民生改善。扎实做好各项民生工程实施工作,全面完成新农保、新农合参保任务,合理评定低保户;积极寻求上级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一个规模适当、功能完善、便民利民的村级活动场所和村卫生室;认真组织实施村庄整治工作,健全各居民点公共活动场所和基础设施,加强绿化和垃圾处理工作,不断改善村庄居住环境;关心关注村内留守老人、妇女、儿童,进一步健全联系、帮扶困难党员群众机制,争取设立村庄保洁员、道路清洁工等公益岗位,帮助困难群众就业,初步考虑村集体商铺建成后,拿出一部分定向租赁给村内困难党员群众,支持他们经商创业。
五是积极维护和谐稳定。创新社会管理,认真排查村内各项矛盾纠纷和隐患,积极做好化解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征地拆迁和土地款、宅基地分配引发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争取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建立村内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机制,加强对信访老户、刑满释放人员等重点稳控人群的联系、服务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还要特别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全面完成。
六是提升自身能力素质。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农村政策,自觉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农村实际工作方法,关注、跟踪、研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类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工作方式方法;深入开展走访调研,记好民情日记,建好村情档案,不断深化对村形、村情、村民的了解,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倾听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所怨;利用自身优势,会同村两委班子一道梳理、确定龙山村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并积极向上汇报争取政策、项目、资金和智力支持,促进龙山村发展。
第二篇:孚玉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孚玉镇2011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孚玉镇党委认真落实省、市、县委组织部门有关要求,以争创“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四个三、五个四、二个六”工作法为抓手,积极探索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现将2011年农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三创新”推进创先争优。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中,我镇积极搭建民意对话交流平台,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维护了全镇稳定。一是坚持把加强干部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重树干部良好形象。通过民主生活会、上党课等形式引导干部思想争先,工作创优。二是在机关、村社区统一制作的“民意箱”,公开联系电话,落实专人负责。村民反映的各种问题,都做到尽力解决,实行登记销号,对解决不了的给予及时转办。三是在全镇聘请公道正派、群众信服的老党员、老干部作为民意调查员和监督员,镇党委每年组织监督员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和建议,及时查漏补缺,认真加以整改。
二、“三步伐”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为使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我镇积极探索,强化管理,创新载体,切实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落实支部负责、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目标责任制,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1
纳入农组建设工作目标管理内容,做到领导常督促、年终有考核,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将“双向联系”作为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一方面,严格规定流动党员要定期向党组织汇报自己外出后的工作、生活等情况;另一方面,党组织要定期向流动党员传达党内重要政策、家乡重大决策和事件等情况,并引导流动党员积极参加党内活动和家乡建设。三是实行流动党员“四个一”管理机制,建立“一卡、一证、一档、一封信”制度。“一卡”即: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卡制度,要求各党支部成员每人联系1—2个流动党员,定期与不定期地通过电话、书信等形式,对外流党员学习、工作、生活等情况进行了解与沟通。“一证”即:向外出流动党员免费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让每位外出党员都能凭证参加党组织活动。“一档”即:建立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和台账。“一封信”即:每以镇党委的名义向外出党员发出一封慰问信。
三、三步曲”确保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根据县委组织部、县纪委有关文件要求,镇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查摆问题,深挖思想根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针对查摆出的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一是会前认真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一次剖析自己找、一次座谈群众提、一次谈心当面问。二是民主生活会上,大家都少讲成绩,多讲问题,少讲客观理由,多讲主观原因,都能站在大局的高度,直言不讳,坦诚相见。三是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镇党委认真制定了整改措
施,明确了整改重点和努力方向,落实了整改责任,同时在镇党务公开栏进行了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四、“三着力”深入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在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中,深入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促进了城乡党建的有机融合。一是结合 “万名干部下基层”、“三级书记大走访”、组工干部“三走进三服务”等活动,共建单位间采取交心谈心、共过组织生活、开展联谊活动等方式,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交流。二是共建单位结合村情民意,为村社区的发展理思路、找出路、定项目、增收入,帮助结对村社区制定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三是共建单位紧紧围绕“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致富”目标,充分发挥项目、人才、信息、技术等优势,结合结对村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创办带动力强、群众致富快的产业项目,努力实现“一村一品”。
五、“四要求”实施“整乡镇推进”示范工程。为全面推进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镇党委积极开展“整乡镇推进”工作。一是把“整乡镇推进”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包保制度,确保领导力量到位。二是结合县直单位帮扶,镇直各单位、部门对各村社区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分村制定推进计划,做到村级组织建设不验收,联系帮扶单位和领导不脱钩。三是镇党委在不定期检查的基础上,一季度开展一次督查,半年开展一次检查,掌握进度。四是将“整乡镇推进”工作纳入村级组织建设考评内容,并作为各单位、部门评先评优的依据之一,对推进工作进展快、质量好、完成出色的村党组织给予表彰奖励,对推进工作不力的村通报批评,取消党组织、联系人、责任人评先评优资格,并将其列入下一农组工作重点推进单位,直至验收合格。
六、“四强化”扎实推进大走访活动。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我镇开展以“体察民情、关注民生、解决民困”为主题的“两级书记大走访”活动。一是在召开“两级书记大走访”动员会后,镇党委多次开展“大走访”专题学习会议,对活动进行研究部署。要求镇、村社区书记、领导班子成员一律深入群众、深入农户,组织开展“大走访”活动。二是通过采取悬挂横幅、发放调查回访表等形式,大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三是将走访对象分为计划生育户、家庭困难户、信访矛盾户和能人大户等四个类型,要求每名村社区干部走访不少于10户。通过走访计划生育户夯实计生工作、走访家庭困难户帮扶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走访信访矛盾户化解纠纷、走访能人大户帮助解决发展难题和引导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形成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四是以开展“大走访”活动为契机,把“创先争优”活动、民生工程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及当前农村重点工作开展结合起来,全面促进“三农”工作。
七、“四举措”加强选派工作。全县第四批选派干部任职以来,我镇切实加强对选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教育指导。一是妥善安排食宿,在他们生活场所添臵了一些必要的办公和生活用品。
二是明确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联系选派村,指导选派干部开展工作。要求班子成员每月到选派村开展工作2次以上,及时了解选派干部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选派干部困难和需求。三是按月召开选派工作例会,研究部署选派工作;每半年召开一次座谈会,及时总结工作,弥补不足。四是把选派干部纳入镇干统一管理,通过电话查岗、到村查岗等方式对选派干部进行督察。
八、“四加强”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使用率。为提高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使用率,切实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一是将全镇13个终端接收站点的开机学习率列入基层党建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实施目标考评。二是通过组织部对各终端接收站点开机学习情况网络监控反馈的信息,发现未开机站点,及时电话联系,排查存在问题,督促落实学习培训。三是每月最后一周周一收集各站点收看记录表并及时汇总统计本月各站点学习收看、课程培训情况,向各站点进行通报,努力提高站点使用率。四是对因线路或设备原因导致不能正常开机的站点,镇农组办及时联系电信分公司有关工作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分析原因,限期解决,保证不因故障影响学用工作开展。
九、“四注重”扎实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和村干部工作。镇党委全面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是采取分散自学与集中学习、观看录像与实地学习、专题辅导与事迹报告等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广大党
员认真学习时政知识,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努力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促进广大村干部树立全局观念、集体观念和群众观念。二是通过召开会议、广播、党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民主评议党员和村干部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全面开展领导点评和群众评议,镇党员领导干部对联系点的村社区党组织及其负责人进行点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对本村社区党员进行点评,并组织党员、群众开展评议工作。四是根据个人述职、民主评议情况,由支委对照标准,按照规定程序,对广大党员和村干部进行评议,并给予组织鉴定。
十、“六活动”庆祝建党90周年。“七一”期间,举办一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发展一批新党员;组织党员过一次组织生活会;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开展一次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到党建联系点为党员上一次党课,同时开展创先争优集中点评和优秀共产党员评比活动;组织一台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
十一、“六到位”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为圆满完成村级换届工作,镇党委超前谋划,精心组织,把握重点,狠抓落实,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一是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三个工作组和一个督查组,实行镇领导班子成员包保责任制。二是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出动宣传车、宣传栏、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讲解有关政策,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换届选
举工作的积极性,真正把群众威望高、能力素质强的人推选到村班子中。三是财务清理到位。由财政、农经等部门组成村级财务调查组,集中对全镇村级财产财务进行集中检查、调查登记和全面审计,增加村务公开的透明度,为换届选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四是抽调人员组成村情调查组,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方式,对干部群众的看法、反映及思想动态,进行深入细致地了解,及早发现苗头性问题,针对排查出的突出问题和换届时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采取分类指导和“个案处理”,努力把问题解决在选举之前。五是业务培训到位。通过以会代训、印发相关资料、引导干部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相关的业务学习。通过业务学习培训,使参与换届工作的相关人员详细掌握换届的相应程序、法规和有关制度,为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六是由联系村领导班子成员采取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走访慰问等方式,耐心细致地做好落选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三篇:天台镇金坪山村调研报告
天台镇驻金坪山村工作组
“深入基层群众,开展社会调查”走访活动
调 研 报 告
根据省、市、镇关于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和“深入基层群众,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安排,9月以来,由镇人武部部长牟中全同志担任组长的挂帮金坪山村工作组一行,先后多次深入金坪山村,采取召开座谈会,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察看,走访慰问群众等形式,认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金坪山村情况简介
金坪山村位于天台镇境内东北部,东与旺隆镇相交,南与凤凰村接壤,西与天台山村毗邻,北与四川省合江县交界,地处半高山和高山地区,全村总面积9平方公里,有耕地5290亩,林地8753亩,全村7个村民小组,人口412户1468人。境内主产水稻、玉米、红薯,但由于海拔高、土质差,故产量较低;村内竹木资源丰富,但由于交通原因,大量资源无法运出,农民的收入较低,属国家二类贫困村。
二、金坪山村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经调研总结,目前该村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短期来看,主要问题是旱情严重,急需抗旱物资 一是受灾面积广。截止目前为止,全村受灾情况为:(1)农作物受灾总面积达1400亩。其中,水稻900亩、红苕400亩、蔬菜100亩;农作物绝收面积310亩,其中,水稻80亩、红苕200亩、蔬菜30亩。(2)林地受灾面积800亩。(3)受灾人口1400余人,其中,800人和5500头(含养殖场)牲畜饮水困难。
二是抗旱物资、水源短缺。严重的旱情导致该村抗旱救灾物 1
资、经费短缺。到目前为止,天台镇政府已为该村老百姓送水300余个立方、购臵了水管2300米、食用油8桶、大米750斤、矿泉水70大桶等应急物资,缓解了部分老百姓人畜饮水问题。但随着旱情的持续,水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主要问题,村民们为了找到新的水源,急需增加水管长度,以便到更远的地方引水。据初步统计,全村共短缺引水管大约12600米,需抽水机8台。
三是粮食较大幅度减产。从座谈了解及现场察看的情况看,今年全村水稻减产较严重,村民收回的水稻不饱满,秕壳多。经调查,全村水稻至少减产三分之一。红苕减产一半以上,蔬菜因干旱原因,一直无法栽种。
(二)从长期来看,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帮助落实解决
一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金坪山村水利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多数山塘由于维修不到位,均无法正常蓄水,严重制约农业灌溉及人畜饮水安全,应加大对金坪山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将金龙水库建设纳入规划建设,造福金坪山村乃至全镇人民。
二是通村公里建设问题。近年来,在上级的重视和关心下,金坪山村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全镇已建成通村公路5余20余公里。但修建容易维护难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由于维护资金不足,通村公路的路况均较差,有近10公里通车困难,致使大部分竹木资源无法及时运出,制约了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村级债务问题。
2006年,为修建村办公楼,贷款形成了金坪山村新的村级债务。至目前为止,该村尚有5.9万元债务未得到化解。
(三)各组目前急需帮助解决的困难
1、平桥组:(1)、水源缺乏,通过政府投资(0.8千米)和群众自筹购水管已解决部分群众饮水,但因持续干旱,已购水管远远不能解决饮水困难,急需解决饮水管2.5千米,抽水机2台;
(2)、该组约2公里的通村公路路基已建成,但未卡片大石,希
能早日列入计划。
2、青龙桥组:(1)、缺乏水源,目前急需水管共2.4千米;
(2)、粮食受灾严重,减产三分之一以上;(3)、通村公路未能得到及时维护,路况较差;(4)、农网改造未结束(涉及36户群众)。
3、柏杨湾组:(1)、缺乏水源,目前急需水管共1.7千米、抽水机1台;(2)、粮食受灾严重,减产三分之一以上;(3)、通村公路未能得到及时维护,路况较差。
4、中心组:(1)、缺水严重,需上级帮助解决水管2.2千米、抽水机3台。(2)、该组有4公里通村公路路基已建成,但未卡片大石,希能早日列入计划。
5、茶湾组:水源缺乏,通过政府投资(1.5千米)和群众自筹购水管已解决部分群众饮水,但因持续干旱,已购水管仍不能解决饮水困难,急需解决饮水管0.7千米。
6白土组:(1)、缺乏水源,目前急需水管共1.6千米、抽水机1台;(2)、粮食受灾严重,减产三分之一以上;(3)、通村公路未能得到及时维护,路况较差。
7、大屋基组:(1)、缺乏水源,目前急需水管共1.5千米、抽水机1台以解决人畜饮水问题;(2)、粮食受灾严重,减产三分之一以上。
三、对策和建议
(一)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全村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特别是经过今年干旱考验,水利设施在该村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结合村情,搞好调研,拿出中长期水利设施建设规划,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采取新建水库、安装输水管道、铺设供水管网、购臵防汛抗旱工具、建立防汛抗旱网络体系等,提高应急防汛抗旱能力。
二是加快解决农村人畜饮水,提高农村饮水安全。采取修建小山塘、新建小水窖、打井等方式,保障群众人畜饮水,切实
解决群众季节性缺水严重问题。同时,注重饮水安全。
三是加快交通设施建设。采取积极鼓励群众投工投劳、自筹资金和大力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尽快完成通村公路管护和硬化,确保通村公路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村干部及工作组成员要深入基层,结合开展“深入基层群众,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指导做好当前换届选举、抗旱救灾、森林防火、项目建设、计划生育、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各项工作,切实改进工作作风,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努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积极地、最大限度地为村组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掀起全镇“深入基层群众,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新高潮。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五日
第四篇:孚玉中心小学卫生工作制度
孚玉中心小学卫生工作制度
为贯彻国家教委、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学校卫生工作,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提高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按《条例》规定,要全面搞好学校卫生工作,包括学校设施卫生标准、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卫生健康教育。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 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 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一、学校卫生工作要求
1.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
2.学校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3.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4.按照有关规定为学生设置厕所和洗手设施。为学生提供充足 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5.建立卫生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以及室内卫生、教学卫生的管理。
6.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办好学生膳食,加强营养指导。
7.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应当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当适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8.根据学生的年龄,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对参加劳动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安全和卫生防护措施。
9.安排体育课以及劳动等体力活动时,应当注意女学生的生理 特点,给予必要的照顾。
10.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学生健康咨询活动。
11.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
12.学校积极做好近视眼、龋齿、营养不良、脊柱弯曲等学生常 1
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
二、学校卫生工作管理
1.学校成立爱卫和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主管校长熟悉学校卫生工作的政策法规,领导全校的创卫工作和健康教育。
2.全校划分卫生包干区,落实到班级和责任人,各班级要坚持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节假日前突击扫。
3.卫生检查由卫生员和少先大队负责,采用每周检查一次和随机 抽查的方式进行检查。
4.每周公布卫生检查情况,查出的问题由负责卫生检查的教师及时反馈给有关班级和责任人,督促整改。
5.领导小组、工会、办公室负责对全校教师办公室、各处室、食堂的卫生工作进行检查评比。
6.每学期开学初对各班劳动委员进行培训,增强干部的工作责任性。
7.对模范遵守和执行卫生制度的学生给予表扬,记入评语。对违反卫生制度的学生应予批评、教育,如经常违反的应记入评语,品德等第下降一等处分。
三、学校环境工作要求
1.教室和包干区卫生工作要求:
(1)室内(包括走廊、教室):地面无纸屑、果壳、痰迹和杂物;课桌、凳按统一要求排放整齐,桌内无杂物垃圾;门窗和玻璃干净无污迹;墙壁无蛛网、积尘和脚印、划痕等污迹;日光灯管和吊扇干净无灰尘;清洁用具安放整齐;室内总体印象整洁有序。
(2)室外包干区:地面整洁无纸屑、垃圾和枯枝烂叶,有垃圾应及时清扫;不得随地乱扔乱倒垃圾;楼梯保持清洁;地面无积水,拖地时拖把应绞干,不得到处滴水。
2.个人卫生要求:
(1)做到四勤:勤洗衣、勤换衣、勤理发洗发、勤剪指甲。
(2)做到五不: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废纸垃圾,不乱涂乱刻墙壁课桌、不攀折花草树木和践踏草坪、不在校园吃零食。
3、食堂卫生 :
(1)食堂工作人员应认真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法规及本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在上班时间内必须要做到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勤剪头发、勤洗手。
(3)在蔬菜加工过程中要按一拣、二洗、三切的顺序加工,清洗加工蔬菜,要做到无泥沙、无杂草、无异物、无污染。
(4)盛放食品的器皿必须清洁,荤素分开使用。
(5)在烧煮食品时要充分加热,烧熟烧透,不外熟里生。在烧煮过程中要做到清洁、卫生、生熟分开。
(6)食品存放应离墙、离地、不得乱堆乱放,做到环境整洁,工作场所不得有烟蒂、痰渍。
(7)食品操作间和餐厅,应有防蝇、防尘设施(纱门、纱窗、诱蝇灯、风幕或竹帘等)。生产加工、储存、经营场所不得见有苍蝇。
(8)操作人员进入熟食专间,必须将双手洗净消毒。
(9)在对餐具进行消毒时要做到一刮(残渣)、二洗(洗洁精或碱 水)、三漂(清水)、四清毒。
4.除灭害虫 :
(1)总务处要落实除“四害”的兼职人员,根据“四害”发生的不同季节,采取不同的方法,开展杀灭“四害”的工作。
(2)定期做好厕所、垃圾箱、厨房周围等地点的消杀蚊、蝇工作。
(3)要按规定到指定地点购买灭鼠、灭蟑药物,专人投放。
(4)每学期要求投放药物 1—2 次(食堂使用专门灭鼠工具—粘鼠 板),伙房仓库设置挡鼠板,并放置粘鼠板,每季度在校园内集中投放灭鼠药一次,并不得从市场上购买剧毒急性灭鼠药。
5、教师办公室卫生标准
(1)有序摆放室内的桌椅、书柜等,无损坏。
(2)室内物品整洁,窗明几净,地面无污渍,墙壁上无个人物品的粘贴与蛛网积尘,室内无个人大件物品摆放。
(3)室内有卫生值日教师,废物垃圾天天清除,使用完公共卫生工具后按要求放回原处。
(4)教师办公桌上无烟缸,教师办公桌上无小吃零食堆放。
孚玉中心小学
2011年9月
第五篇:和孚镇生态工作总结
打造三色和孚、创优环境促发展
—和孚镇创建市级生态镇工作总结
和孚镇位于湖州市区东南、南浔区西部,镇政府驻地袁家汇,镇区因有“和孚漾”而得名和孚,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镇域面积97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总人口53599人。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20.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83.7亿元,财政总收入922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15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是全国千强乡镇之一。近年荣获湖州市利用外资先进乡镇、湖州市平安乡镇、卫生镇、南浔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验示范区工作优胜单位一等奖等称号。
和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历代名人辈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事业奠基人章鸿釗,建国前浙江省最大的民族资本家章荣初,北洋政府章宗祥等均为和孚人。和孚自然环境独特,辖区内有“二山二漾二古镇”(即龙头山、横山、和孚漾、横山漾、荻港古镇和袁家汇古镇),湖山相映,风光秀美,就有江南水乡平原地区难得的自然环境。
通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和孚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几年来我镇充分发挥优越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优势、独特的人文景观优势,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良好环境和营造引商、亲商、服商的软环境,吸引了众多客商。目前,全镇农业经济形成了以粮桑、苗种、龟鳖、青鱼、特种水产等五大农产品为支撑的效益农业;工业经济形成了以新型纺织、精细化工、生物制品、新型建材为主导的四大工业门类,并形成了丝绸、化工、综合三大工业功能区,区内道路交通、水电、现代通信基础设施完善,文化、教育、商贸、娱乐居住设施同步到位,亮化、净化、绿化和美化工程基本完成;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实施了以“苕溪渔隐、荻港美食”为特色的、占地面积206亩、总投资2636万元的“荻港渔庄”农村生态休闲旅游区建设工程。
和孚镇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完善的配套服务,以及优美的人文景观,着力唱响特色和孚,打造绿色和孚,包装古色和孚。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国地两税收入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其中工业性投入增长15%;农民人均收入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0‰.概括起来,就是要力争实现“三个突破”,即: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新突破。各项经济指标增幅达到20%以上,其中国地两税入库冲刺1亿元,实到外资超过1000万美元、工业性投入达到4.5亿元;力争城镇品味实现新突破。在拉开城镇框架,基本完成主要配套色设施的基础上,美化城镇形象,加强城镇管理,提升城镇品味,形成城镇特色;力争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以凤凰洲开发项目为核心,全力打造以和孚漾为中心,覆盖荻港、洋东、河东以及新荻、陈塔、李市、陶家墩等行政村的新农村实验示范板块。
一、主要做法 为了把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我们认真按照《湖州市市级生态镇创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通过大手笔抓环境规划,大投入抓环保设施建设,大动作抓环保管理,大声势抓环保宣传,干群环保意识大为提高,城镇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符合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要求的行政村比例达50%以上;辖区内地表水、空气、声环境质量均达到环境功能区标准;公共设施完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垃圾固废集中收集处臵率达100%;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建成区河沟污染整治率10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4平方米。
(一)提高认识,强化宣传,营造创建市级生态镇的良好氛围
多方位、深层次地开展宣传教育,在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创建也是发展”的思想观念,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市级生态镇建设是打造“绿色和孚”的需要,是镇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孚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需要。统一了镇、村干部创建市级生态镇的思想,提高了对创建的认识,激发了创建的热情和干劲,在全镇范围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二)加强领导,完善组织,形成市级生态镇创建齐抓共管局面。为真正落实创建目标,提高工作的绩效,镇党委、政府专题研究成立了和孚镇市级生态镇创建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主管生态副镇长及相关班子成员为副组长。专门成立市级生态镇创建办公室,作为日常机构,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协调,把市级生态镇的各项指标,全部分解到各线,定时召开会议听取情况汇报,研究指标的落实情况,真正把创建工作任务细化到人、工作责任到人、落实考核到人。
(三)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绘制市级生态镇创建发展蓝图。
在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04年委托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了《和孚镇生态环境规划》,为和孚镇的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更好地指导我们开展市级生态镇创建工作,使我们按照规划,科学、超前、全面的观点做好市级生态镇建设的各项工作。
(四)明确任务、多管齐下,努力实现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各项目标。
紧紧围绕市级生态镇创建各项指标任务,牢牢把握保护环境,促进发展这个中心环节,紧紧抓住当前环境建设良好机遇坚定不移走保护、治理、建设并重之路。
1、全力保护环境。严格遵守环保法、水土保持法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实行工业项目环保一票否决制,不为一时经济利益所动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暂时的经济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经济发展的道路。如:2007年5月有一注册资金1000万美元,年销售收入3亿元人民币的企业想利用荻港旧砖瓦厂土地建设,并且企业承诺零排放,但经咨询市环保局后我们主动弃权。巩固小油脂、小化工整治成果,在2001—2004年对全镇小油脂、小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整治,关停41家(包括个体工商户)的基础上,今年充分利用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时机,进一步摸清家底巩固污染企业整治成果,明确提出今年停止审批污染企业。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对名树古木进行登记造册、挂牌保护。加大投入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严禁乱采、乱挖的行为。继续抓好农业面污染治理、河道清草清淤和水系保护工作。
2、强化农村生活污染治理。(1)结合农村村庄环境整治,在重兆村投资480万元,建造了生活污水处理站,在长超村采用无动力厌氧处理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在荻港、陈塔、洋东等村采用无动力一体化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并在其他村积极推广,改善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对规模化养殖场进行沼气池处理。(2)今年通过招商引资新建一座大型污水处理厂,选址在长超以东、湖盐公路北侧,离长超、和孚两集镇各3公里,设计规模为2万吨/天,分二期实施,其中一期建设规模为1.5万吨/天,投资7000万元,新建污水管道20公里。3月中旬开始动工建设,12月底前完成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和污水管网工程建设,设备安装后,投入试运行。(3)以“荻港古村”、“荻港渔庄”为重点,投入230万元对荻港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实施水体修复工程,改善荻港古村的生活环境。
3、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我镇自2006年开展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以来,按照上级有关精神,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落实了一批专门人员,解决了一块专项资金,使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运转良好。目前,全镇22个行政村共建有垃圾收集房23座,垃圾箱856只,5吨带压缩收集车1辆、拖拉机2辆、手推车63辆、电瓶车7辆,镇级垃圾清运员5名、村级垃圾清运员52名。并通过市、区补一点、村筹一点、老百姓收一点的办法,全年筹集80万元的资金专项用于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现我镇充分利用市垃圾发电厂座落于我镇长超山的有利条件,将原长超山填埋场覆土封场后,将全镇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直接运送到发电厂处理。
4、集中整治水环境。我镇共有3个自来水厂,年供水量40万立方米,经过几年的建设我镇对22个行政村,264个自然村进行改水,使全镇改水达到100%,让全镇群众受益。
5、实施村庄示范整治。“百千工程”成效显著,累计投入4018万元。村庄环境整治受益人口达到46591人,占农村总人口的91%,五个村已成功创建全面小康示范村,其中重兆、长超、荻港、陈塔四个中心村成功创建省级“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吴兴塘村创建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今年,洋东村正在积极创建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抓好新农村示范点创建。通过主动进取,积极争取,2008年我镇被列为市新农村建设试验示范镇创建,荻港、重兆已于2007年成功创建新农村实验示范村,吴兴塘今年正在创建新农村建设实验示范村。而荻港的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生产、整治环境、开发旅游、推进民主等措施,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成为了全区乃至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6、积极推进生态农业。以致富百姓为抓手,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镇省级以上认定无公害稻米基地15231亩,省级以上认定无公害稻米基地1个,无公害产品8个,省级无公害青鱼基地1个。
二、主要成效
1、通过市级生态镇创建,生态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孚拥有自身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建设认识不足,更不会利用生态优势来推动发展。通过市级生态镇创建,从干部到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群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对创建工作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人们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全面改善自身人居环境的自觉性普遍高涨,发展效益农业、旅游业等生态经济的势头越来越大,走上一条保护与发展并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通过市级生态镇创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通过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使得过去破坏环境的现象得到遏止,全镇的绿化覆盖率、空气环境质量等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不断提高。通过环境的整治,有效的解决工业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既保持经济的发展,又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大力发展的环境建设,提升了整个乡镇的人居环境,在成功创建市级卫生镇、市级文明镇的基础上,今年通过巩固创建成果,使环境卫生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3、通过市级生态镇创建,生态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生态效益农业、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随着生态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和孚旅游业得到跨越式的发展,荻港古村、荻港渔庄的兴起和规范化发展,不仅使群众切身体会到生态建设的好处,更是推动和孚旅游业的发展,营造旅游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三、经验体会
一是组织保障是关键。市级生态镇创建领导小组的成立及市级生态镇创建办公室的设立,为创建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领导、指挥和推动了整个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一系列创建工作制度的建立,使创建工作责任明确,督查有力,真正将市级生态镇建设各项指标落实到实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河道清淤等工程的开展,为整个创建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力工作抓手,从而推动了创建的顺利进行。这些都是创建工作强有力的推动力,确保创建目标的实现。
二是全民参与是突破。市级生态镇创建不光是政府的工作,更是全民工程,创建成功需要全镇上下形成凝聚力,齐抓共管抓创建。只有大家都树立了生态意识,使生态环境建设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形成全社会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创建工作才能取得成功,没有全民参与,创建的目标是不能实现的。
三是惠及百姓是目的。市级生态镇创建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人民得实惠,经济社会得到发展。如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只为创建而创建,那么市级生态镇的创建就会失去其动力。这就需要我们把建设创建市级生态镇与发展生态经济结合起来,在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这样创建才能取得真正成功。
中共和孚镇委员会
和孚镇人民政府
二00八年八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