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底张乡中校园文化解读
给力校园文化,营造精神家园
——底张乡初级中学校园文化解读
二0一一年四月
给力校园文化
营造精神家园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根据县教育局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文件精神与具体要求,我校实施了以“开辟人文精神沃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以优化育人环境,体现人文精神,发挥育人功能。
在这次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明确了“以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的建设思路,倡导特色,丰富载体,学科渗透,活动引领,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不断深化,内涵再次升华。
一、学校简介:
底张乡初级中学地处公路沿线,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学校发展至今已经历了40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已成为一所设施齐全、功能先进、教学质量挤身于全县前列的特色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教学楼、实验楼、学生餐厅和宿舍楼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菁菁校园,绿树成荫,清新怡静,书意盎然。
学校现有7个教学班,330名学生;有教师25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9人,占教师总数的36%,中青年教师20人,占教师总数的80%,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业务精良。
学校拥有现代化卫星地面收视系统,班班通电视,室室通广播,计算机网络设备一应俱全,真正实现了多媒体远程教育。
底张乡初级中学校园文化解读
底张乡初级中学校园文化解读
给力校园文化
营造精神家园
【校训】科学治校 全面育人
科学治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坚持“质量立校、管理兴校、人文强校、和谐治校”的发展思路,推动学校健康发展。全面育人:
1、突出思想品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重视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和技能。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加强身心健康教育,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校风】追求和谐 乐学进取
1、我们的办学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快乐成长。
2、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师生快乐成长的基础。
【教风】敬业爱生 厚德博学
敬业爱生:敬业是修养,爱生是奉献。敬业是关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精湛的教学技巧,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把自
底张乡初级中学校园文化解读
底张乡初级中学校园文化解读
给力校园文化
营造精神家园
1、底张名人志
立于进入校园主通道两侧绿化带旁,介绍底张乡近、现代8位名人:革命烈士李翔梧和温旭阳、我军杰出的高级指挥官彭仲韬、化学家和教育家李俊甫、著名书法家郭朝卿、毛体书法家张聚勋、作家张宇、洛宁县作协主席曲焕平的生平与事迹,以他们的精神和成功历程召示广大师生,成为教育师生的第一阵地。
2、中外文化版块
分别以“博览中外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厚重的中国文化,浓郁的爱国情感”为主题的中外文化板块长24米,主要内容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世界文化四大名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和中国主要文化古迹,通过这些知识的宣传,使学生对古老的世界文化和厚重的中国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以增强爱国热情,树立发奋学习的意志和品格。
3、英烈励志版块
以底张乡革命烈士李翔梧、刘志敏、温旭阳的革命生涯和与其相关的中国工农红军三次反围剿历史事件为素材,展开对革命烈士一生奋斗经历的阐述和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解读,使学生既学习了历史知识,又从中受到了教育。
4、“伟大的历程”党史版块
对该版块长24米,标题为“伟大的历程,辉煌的成就”,以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为线索,对学生进行党史知识教育,图文并茂,底张乡初级中学校园文化解读
底张乡初级中学校园文化解读
给力校园文化
营造精神家园
带上均设置了大型展板或标牌,有师生礼仪常规、学生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爱护花木等不同方面和内容,让师生身处校园的任何一处都能受到教育和启发,都能受到熏陶和感染。
7、师生誓词
张贴于升旗台前方醒目位置,在每次升旗结束后全体师生面向国旗宣读誓言,以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发扬团结拼搏、争分夺秒的干事创业精神。
8、雕塑文化
雕塑位于进入校园的醒目处,造型为一女中学生面带微笑、目视远方、左手握书本、右臂扬起,取名为“我心飞翔”,寓意用青春的活力迎接明天的太阳,走向成功的希望。下方底座上用隶书书写“勤勉、善思、创新、超越”,既彰显文化底蕴,又是学生的励志铭。
9、墙壁文化
运动场周围的墙壁上制作了体育运动图标,简洁明快,大方醒目,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其他墙壁上制作了梅、竹、兰的简笔画,功力自然,艺术色彩浓厚。
六、建筑物的命名
教学楼命名为“启智楼”,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寓意启迪智慧,开发智力、学习知识、增长见识。
学生宿舍楼命名为“温馨苑”,政府投资兴建的学生宿舍,学
底张乡初级中学校园文化解读
底张乡初级中学校园文化解读
给力校园文化
营造精神家园
彰,有的倾力打造诗词文化,有的开辟书画天地。所有的一切既张扬了学生个性,又体现了班级特征,增添了文化氛围,学生们在他自己精心打造的小天地中更感受到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亲合力,体会到了成功的愉悦,使奋斗的目标更为明确,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班级的发展更加稳健。
总之,底张乡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处处彰显人文色彩,每一处独具匠心的设计无不包含着全体师生的才思和智慧,每一处点点滴滴的字画无不凝聚着全体师生的心血和汗水。为营造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一同为校园文化给力,为校园文化喝彩!
底张乡初级中学校园文化解读
第二篇:中华魂征文底张乡古村小学
“中华魂小学生征文”
为我们的祖国而奋斗
张
志
毅
洛宁县底张乡古村小学
指导教师:张江朝
为我们的骄傲祖国奋斗
我总是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值得我们崇拜的文物古迹,如万里长城,大运河等,我们的祖国风景优美,有美丽的西湖,九寨沟,神灵寨。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听说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活动着许多部落,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那时候,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东方强大的蚩尤部落,相传他们以铜作兵器,勇猛异常,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逐鹿一战中大败蚩尤。我们是龙的传人,华夏族是我们的象征,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蛋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等等,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反映了后人对华夏始祖黄帝的尊敬。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的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我们应该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们的祖国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大批的英雄豪杰,他们为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而和敌人做殊死的斗争,因为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我们的祖国才得以富强。
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要从小树立起爱国精神。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毛主席曾经说过,有的人学习看起来是努力的,但是目的却是为了自己将来的穿衣吃饭,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为了谋取个人的功名利禄,这是很没有出息的人,现在中国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我必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学到真才实学,在将来的一天为我们的祖国而出力,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发挥出自己更大的光,照亮祖国;发挥出更大的热,温暖祖国。现在我一定是为了祖国而努力学习。
如果我当了教师,我便要让祖国后一代的希望获得我最好的教育;如果我当了科学家,我一定要搞出先进的成果,让我们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如果我当了工程师,我将以我的双手设计出美观壮丽的高楼大厦,让所有的人都住上宽敞漂亮的新房;如果我当了军人,那么我将以我的双手捍卫我们祖国的神圣领土……
我现在知道的是我们的学习是为了祖国的发展而学习的,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奋斗,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的彼岸。祖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下一定会更加富强!
第三篇:架科底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报告解读
架科底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中共架科底乡党委
架科底乡人民政府
尊敬的张副县长、各位领导: 正当全乡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力推进全乡农业农村工作之际,张副县长携各位领导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乡各族干部群众的关心和厚爱。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及全乡1万2千多各族干部群众,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我全乡社会经济发展及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基本乡情
架科底乡位于福贡县南部,距县城17公里。北靠上帕乡,东临兰坪县,南接子里甲乡,西与缅甸毗邻。境内山高坡陡,平均坡度为30度以上。国土面积为274.3平方公里,边境线长8.25公里。共有6个村委会、48个自然村、86个村民小组。2008年全乡年末总户数为3221户,总人口为12607人(其中农业户2842户、农业人口11941人);共有耕地面积12246.6亩(其中水田2135亩),人均耕地面积1.03亩。境内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由于受地理环境、自然历史和群众思想文化素质总体较低等诸多因素制约,我乡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是典型的集边疆、贫困、山区、民族、宗教为一体的特困乡。
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州、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目标,进一步为“三农”服务,狠抓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强化工作措施,通过全乡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确保了我乡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一是粮食生产得到恢复性增长。2008年年末粮食播种面积达28605亩,其中完成大春农作物播种面积20730亩,小春总播种面积7875亩。粮食总产量418.91万公斤,比上年增46633公斤,增幅为1%。人均有粮350.8公斤。二是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高效作物面积进一步扩大,蔬菜、油菜、草果、马铃薯、碗豆、蚕豆等经济作物呈现面积、单产、价格、效益四增的好形势。养殖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年内大中牲畜存栏18778头(只),出栏12971头(只)。优势特色产业建设进一步扩大,继续推进“四个百万”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以黄莲、重楼为主的中草药基地建设,扩大草果、核桃、漆树、橘子等林果的种植面积,加快实施冬季玉米开发和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着力建设以黑山羊、独龙牛为主的特色养殖基地,积极推进以罗单9号、罗单3号、杂交水稻为主的良种推广。三是农业对农民增收作用明显。2008年,全乡实现经济总收入1141万元,比上年增加117万元,同比增长11.43%;农民人均纯收入1048元,比上年增加117元,同比增长12.57%。四
是劳动力转移步伐得到进一步加快。2008年,我乡现有劳动力6249人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有1268人(其中劳务输出有75人,自发组织外出打工有685人,季节性打工有508人),外出劳务收入达218万元。五是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近年,通过全乡人民的研解努力和在国家政策扶持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全乡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了村容村貌;加大农村水利化工程建设,使60.3%的农民解决了饮水困难问题,改善农田灌溉沟渠,全力推进中低产农田建设进程;进一步推进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建设,2008年,我乡争取到了农网改造工程的立项建设,现已完成对架科村的农网改造,其它各村的农网改造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有望在2010年实现户户通电。截止目前,我乡50%的自然村已通了电。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重要保障;通达工程项目的建成,有效解决了约4500人出行难的问题,有效减少因道路基础设施薄弱而存在的安全隐患,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架科底乡农贸市场的建成对促进市场发展、满足当地群众的消费需求、促进农副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六是扶贫攻坚与社会保障成效明显。扶贫安居工程项目建设和整村推进项目及易地搬迁项目的实施,解决了群众住房困难,居住不安全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民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有效保障了因缺少劳力、低收入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因灾、因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及无法定抚养人的老
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人群的最低生活;实行惠农补贴资金“财政一折通”,有效解决了群众购买生产资料的实际困难。七是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计生等社会事业得到全面进步。近年来,我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备,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使全乡的教育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办学条件与学校环境得到了改善,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2008年,我乡“两基”工作通过了省、州、县检查组的检查评估,“两基”工作顺利达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49%,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5.27%,小考升学率和中考升学率达成协议100%。年内共新建和扩建校舍850平方米;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助、社区卫生服务和防艾体系建设。乡村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全乡共有村级医疗室6个,村医务人员14人。乡级卫生院1个,共有医务人员11人。进一步扩大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2009年群众参合率达97%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建设,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不起病等问题;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果;强化领导,坚持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控制早婚早育、计划外怀孕、计划外生育等问题,对流动人口得到有效的管理。八是工矿商贸、道路交通、消防等安全工作措施到位,有效遏制特重大事故的发生,减少了一般事故,为全乡其它工作提供安全保障。九是残联、土地管理、共青团、妇女儿童、民兵预备役等各项工作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三、当前农业农村工作情况
当前正是春耕备播的关键季节,也是推进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机,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全面发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州、县关于2009年农业重点产业培植暨大春生产安排指导意见。把保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为中心,全力以赴打好“大春生产”大会战。
(一)大春生产情况。目前,我乡各村呈现春耕开犁的繁忙景象,掀起春耕备播的热潮。乡党委政府及时抽调干部职工,组成春耕生产科技服务队分赴到各村,开展科技下乡助春耕活动。以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为中心,把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科技培训服务,将最新的农业管理等实用技术教给农民。通过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户、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有效解决了当地春耕生产中的科技棚架问题。认真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指导群众春耕生产,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帮助农民解决春耕备播中存在的问题。
截止6月4日,已完成积肥34756背,运肥 32479背;翻地11714亩(其中旱地9879亩、水田1835亩);育秧300亩;种植玉米达9275亩(其中推广玉米地膜种植410亩)。同时,我乡供销社、种子部门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确保春耕农资供应,已组织
调运春耕所需化肥250吨(其中尿素70吨、复合肥180吨),出售化肥190吨(其中尿素10吨、复合肥180吨)、调运农用薄膜2.3吨,已全部出售、调运玉米良种14550公斤(其中罗单9号13400公斤、罗单3号1100公斤)),出售14300公斤(其中罗单9号13400公斤、罗单3号900公斤)、调运杂交水稻种子1800公斤,出售。杂交水稻种子1400公斤。
(二)中低产田地改造工作情况。我乡认真领会全州中低放田地改造工作会议精神,将中低产田地改造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切入点和重点,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积极整合资金,创新体制机制,精心组织实施,抓紧冬春黄金季节,全力推进全乡中低产田地改造。2009年—2020年计划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4050亩。目前已完成改造70亩(其中阿达村30亩、南阿建村20亩、维独村20亩)
(三)冬季农业开发情况。实施冬季农业开发战略,是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我乡坚决响应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努力完成冬季农业开发工作。2008年,已完成种植碗豆982亩、蚕豆2530亩、马铃薯2345亩、油菜4315亩、蔬菜1210亩、冬季玉米110亩。到目前除冬玉米外,其它作物基本收完。从冬玉米的长势来看,基本呈现单产、总产增产的良好形势。
四、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我乡各族干部群众的
共同努力下,我乡的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我乡建设新农村奠定良好基础。但与其它发展较快的乡乡相比,我乡仍存在严重的不足和困难。一是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支柱产业的种植面积逐年增长,造成农田灌溉用水和人畜饮水矛盾突出。二是农业发展资金不足,影响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导致农业综合能力不高,影响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农业科技资金投入过少,基层科技部门直接服务与农村的设备器材落后匮乏,影响了科技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应用。三是由于农资涨价幅度过大,农民种地成本增加,虽然减免农业税使农民得到了一些实惠,但是隐性负担加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农民增收。四是农民权益保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组织农民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的工作研究不够,应引起高度重视。农村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还较为落后,一些村还存在着危房校舍、无医疗室。要高度重视学生读书难、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基层政权建设、村民自治、民主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五是全乡对农业的总投入受先天因素的制约,后力不足。由于受地理环境、自然历史和群众思想素质低等因素制约,全乡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其自筹资金的能力较弱,90%以上的资金需靠上级有关部门扶持。六是群众的科技意识落后,农业科技的学习应用程度有待提高;七是部分农民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必须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八是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技能有待提高;九是农民的生产资料购买能力弱;十是农业基础
设施薄弱,要进一步加强修缮。
各位领导,我乡的各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9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明确2009年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我乡将在十七大的指引下,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团结和带领全乡各族干部群众,鼓足干劲,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克服和战胜新形势时期各种困难和问题。为我乡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努力。
第四篇:校园文化体系解读
大坡坪学校办学理念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引领。富有特色的文化建设,对提升学校文化品味,丰富校园生活,构建和谐校园,激励师生工作和学习热情,彰显学校特色,提升教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今年,学校将文化建设纳入学校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等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随着新校区的投入使用,学校重新成立了专门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榆中县大坡坪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和《榆中县大坡坪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以“乐”为主题的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全面启动。
一、学校基本情况
榆中县大坡坪学校始建于1949年,地处榆中县三角城乡龚家屲村。现有教职工7名,学生24名。设有教学班级6个,附设学前班一个。学校占地面积6415平方米,建筑面积595平方米,有教室四幢8间共412平方米,教师办公用房8间134平方米。
学校注重人文环境建设,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领导与教职工、教职工与教职工之间关系融洽,积极向上;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正逐年提高,教育教学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校园文化主题的构建
乐是一种心境,乐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知之不如乐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乐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自由审美境界。其境界很高,内涵丰富,不是单纯的、低级的感官快乐,而是有着丰富的内涵。
乐,是一种个性,可以从古代教育传统中找到很多,有审美自由,欣欣快意、欢心鼓舞的意思。我们的教育就既要有理想原则,又要有生动情致。理想原则让大家的内心趋向的目标更高更远,而审美自由则能让老师教学时不觉得是在被动地教,学生学习时不觉得是在被动地学,完全达到忘我的境界,摆脱功利,摆脱束缚,达到乐学乐教,享受课堂。这是大坡坪师生奋斗的目标。
我们期待:走进校园,随处可以看到微笑亲切的老师,随处可以见到笑颜如花的孩子,生生的交往,师生的交流,多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惬意,多了一份舒服!
我们恪守:老师课堂上兢兢业业,课后无私奉献,同时课堂让老师也成长也陶醉,奉献让老师也愉悦也幸福。老师是在享受教育,享受课堂。因而乐在其中。
我们修炼:“乐”在榆中县大坡坪学校,体现在教学艺术,特色课程,修身养性中。面向全体学生,打造精品节目,将学科教学的文化植入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在学校教学中把艺术教育学科化,学科教育审美化。从而形成属于榆中县大坡坪学校的一种独特的课程思路与校本范型。当然,这种特色不但在学生中体现还延伸到教师中,因为只有美的老师乐的老师才能教出美的学生、乐的学生。于是,我们大力提倡和扎实推进教师的社团建设,要让教师们“雅”起来、“美”起来、“欢”起来、“能”起来。
我们追寻:榆中县大坡坪学校的游戏文化也是一种“乐”,她不再单纯的是做几个游戏,而是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游戏精神,即追求自由的审美精神。让儿童享受童年的快乐,找到属于自己的童年时光,是非功利的,是审美的。当教育在儿童那里成为和游戏一样快乐的事,那么,教育还会让儿童感到遥远和陌生吗?
榆中县大坡坪学校的“乐”文化还处于建设中,我们的解读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深化,而我们的行动更需要坚定和奋发。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乐”文化正在成为全校上下的共识,她必将成为榆中县大坡坪学校全体师生的精神财富和愿景引领,成为我们前进的号角和旗帜。
“乐”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我成长,我快乐”是校训,也是口号。“我”是学校,是老师,更是学生。“成长”包括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学生,都要在成长中享受快乐。“乐”是一种心境,更是一门艺术。教师“乐”教,在奉献中享受快乐,在成长中寻求快乐。学生“乐”学,在汲取中感受快乐,在成长中享受快乐,知礼——乐;懂理——乐;健康——乐;成长——乐,能歌——乐;善舞——乐;运动——乐;自由——乐;诚信——乐……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快乐学习每一天,快乐生活每一天。”以“乐”为目的,创造“乐”的氛围,以“乐”为主题,打造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家长文化、课程文化……
(一)校训:我成长 我快乐
(二)校风:乐教、乐学、乐长;
(三)教风:厚德乐、敬业乐、爱生乐;
(四)学风:乐习、乐思、乐创。
学校使命:给儿童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一个崇高幸福的向往;给教师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一种美好的教育追寻
发展愿景:通过三——五年的努力,把榆中县大坡坪学校办成特色鲜明、和谐快乐、质量过硬、师生幸福指数高的小学。
二、环境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一)环境的绿化、美化、亮化
正所谓“环境育人”。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我们首先加强了环境的绿化、美化和亮化工作。今年初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投资近万元,学校在原来绿化的基础上,扩大了绿化面积,种植了近百棵云杉、红花槐、刺柏、红叶海棠、垂柳等树种,并对校园内原有的树木、绿化墙进行了精心的修剪,做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使人一走进校园就能感觉到一种绿意盎然、清爽宜人的感觉。结合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学校上半年硬化操场1600平米,并将学校所有建筑贴了外保温材料,内外进行了粉刷。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荒草凄凄、满目苍夷的荒凉景象不复存在,校园里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对于美化校园,我们的基本做法是:早、晚清扫,中午保洁,每周一次大扫除,各班成立“红领巾文明监督岗”。美化的总体要求是:清洁大扫除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打造靓丽校园。
(二)主题文化建设我们进行主题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乐”的影子。
(1)主题文化墙: 将建以乐为主题的文化墙。(2)区域文化(2)宣传栏:
将设在大门入口左侧,共16各版面,包括学校简介、办学思想、校长寄语、领导分工、教师队伍、大队部、特长教育、学生之星、快乐剪影等内容。
(3)校徽、校训:榆中县大坡坪学校校徽由蓝色的圆圈与快乐的“人”和育人的“手”组合而成,图案简洁,含义深刻。
蓝色环形外圆的寓意:蓝色环形外圆象征宽阔蔚蓝的知识海洋,寓意着学海无涯。黄色代表学校地处白虎山这片肥沃的黄土地。
主图案由“大坡坪”的汉语拼音首字母“D、P、P”演化而来,是一个快乐成长的“人”。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我成长,我快乐”,突出学校以“乐”为核心打造校园文化建设。
黄色的“Y”是基础。既是“育”的汉语拼音首字母“Y”,也是一本打开的厚书。既是育人的双手,又是展翅翱翔的雏鹰;既象征着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快乐成长,也象征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丰富的养分快乐成长。
(三)区域文化建设
在加强主题文化建设的同时,我们注重区域文化、功能室文化建设,凸显文化的多元性。
(1)门卫室:将张贴相关门卫制度;横标:责任重于泰山。
(2)教室:将制作包括班牌、信息栏、黑板报、室内文化墙、图书角、卫生角、班训、班级理念等,充分体现了学生年级特点和班级特色。统一布置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及名人字画。
(3)教师办公室:要求摆放有序,布置得体,体现教师的个性创造。统一布置了《中小学教室职业道德规范》等和一些书法作品。
(4)教学功能室:充分体现各功能室特点,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刻苦钻研,努力学习。
(5)运动场: 体现健身、拼搏、友谊、团队精神。书写了大幅标语“运动、健康、快乐、成长”。将张贴关于篮球、排球、羽毛球、田径等运动项目相关知识的宣传画。
三、活动文化建设:在活动中熏陶品德
活动文化建设是将“无形化有形”。总体要求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在活动中得到教育。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展以“乐”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每学期(年),我们将开展了“教师快乐之星”、“学生快乐之星”的评选;组织了以“乐”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作文竞赛、绘画比赛,对获奖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
2.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每年“六一”前后举办一次,历时半月。结合学生需要和学校实际,设计主体活动,弘扬时代主旋律,发现和激励有文化艺术特长的学生。
3.开展“文学之星”、“体育之星”评选活动。
每年由学校严格组织评选出一年一度的“文学之星”、“体育之星”,并在 “六一”儿童节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让孩子们更加懂得了感恩奋进、自强不息。
4.举办趣味运动会。
学校每年都要举办趣味两次运动会。通过运动会,增强了师生体质,培养了团结合作、奋力拼搏的精神。
5.扎实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榆中县大坡坪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扎实开展活动。扎实开展素质教育,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学生实际,设置了学生课外特长培养项目,包括足球、跳绳、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经典诵读、书法、绘画、计算机、棋类、阅读等。
以上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将有效地改善了我校育人环境,文化氛围渐浓,诚之风日盛。
四、课程文化建设:深化诚信教育内涵
课程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打造快乐教师,构建快乐课堂,培养快乐学生。
(一)要构建快乐课堂,首先要有一支快乐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开展乐教育,教师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并通过各种制度建设把快乐教育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
(二)构建诚朴课堂,重点是将快乐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要主动地、有意识地将快乐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将快乐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快乐的心境。
五、制度文化建设:让制度守护校园
(一)集思广益,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学校工会首先收集整理了学校原有各项制度,《快乐教师评选标准及程序》、《快乐学生评选标准及程序》,广泛征求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学校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和各年级教师代表,结合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各项制度。最后,将各项制度提交教师代表讨论、修善。
(二)将以“乐”为主题的活动制度化
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以“快乐”为主题的黑板报、手抄报、作文、绘画、演讲比赛;每学年评选一次教师、学生“快乐之星”。这些常规化的活动,使我校以“乐”为主题的特色文化建设更加规范有序、成效显著。
当然,校园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求索之路漫漫而艰辛。我们将坚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和挖掘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榆中县大坡坪学校
二○一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架科底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汇报解读
架科底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汇报
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www.xiexiebang.com 搜集整理。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
尊敬的密部长及各位领导:
我乡在县委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及州县两级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民族文化快速发展的机遇,积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我乡基层思想文化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将我乡宣传思想及文化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架科底乡位于怒江峡谷中段,距县城17公里,东靠碧罗雪山,西与缅甸接壤,北连上帕镇,南接子里甲乡,国土面积274.3平方公里,边境线长8.25公里。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差,整个区域属“V”字型峡谷地貌,境内最低海拔1160米,最高海拔3219米,山高坡陡,坡谷相间,平均坡度在30度以上。气候为横断山区的立体型气候,江边河谷为亚热带气候,半山为温带,高山为寒带。年平均日照1383小时,日照率为32%,年平均气温17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水能资源丰富。全乡有6个村委会,50个自然村,86个村民小组,有2702户,12197人。其中农业人口有2521户11800人。主要居住有傈僳族、怒族、白族、汉族等8个民族,傈僳族为主体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1168人。
二、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我乡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作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产业建设的基础,切实努力争取资金投入和综合改造整治力度。过去的一年,在州、县以及各级扶贫挂钩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我乡继续实施项目拉动战略,努力争取国家支持,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实现了基础设施较大改善,增强了发展后劲。投资30万完成了乡文化站的建设;投资12万元,完成了乡直机关公厕建设;投资20万元,完成了乡计生服务中心办公楼;还重建或修缮了六个村委会的办公楼和党员活动室,里吾底村办公楼建设,投资6万元;阿达村委会建设,投资19.8万元;架科村委会建设,投资18万元;达大科村委会建设,投资41万元;维修南安建村委会,投资6.5万元,维修维独村委会,投资2万元;阿达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6万元。全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夯实,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深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广泛宣传,不断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
我乡以多层面、多形式地组织开展了各类思想道德教育及法律知识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全乡干部群众的素质,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产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坚持不懈抓教育。一是突出政治理论教育。组织群众认真组织学习、宣传科学发展观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届四中全会、州委六届六次全会和县委十届l六次全会精神,通过辅导讲座、入村宣讲、座谈讨论等形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了干群众的头脑,为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突出公民道德素质教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深入开展“弘扬怒江精神、建设文明怒江”等和谐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三是突出科技文化教育。广泛开展以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三讲一树”活动,在全乡形成了“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确定了由乡边防派出所、乡司法所等执法单位,深入各中小学、教堂,采用以案说法的形式,为广大农民及青少年讲法25场(次),受教育人数达 3600人次,通过宣讲增强了广大农民及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五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会议精神,在全乡范围内,调动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有效的教育和干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打一场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的人民战争,进一步加强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坚决遏制吸毒贩毒和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使禁毒和防治艾滋病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第二,破除陋习树新风。在全乡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综合整治和爱国卫生等系列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广大群众对科学文明的认识,破除封建陋习,在全乡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省办”。
第三,狠抓综治保平安。乡党委政府结合“严打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完善相应的工作领导机制,认真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工程,乡党委政府与各村、乡直各单位签订了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村级以民兵联
防队为主,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打击扰乱社会治安分子。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有力维护了全乡社会的稳定。
第四,丰富群众文体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既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又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位。全乡6个行政村共有23块简易球场(其中水泥球场13块),每村各有一支男女篮球队,每逢节日或礼拜天,群众自发组织开展球赛,乡党委政府给予部份物资或资金的帮助;成功主办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第十七届乡级农村文艺汇演,并在其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艺演出队在汇演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分别获得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级和组织奖;多次协助县里完成了科技文化“三下乡”活动;里吾底村、架科村和维独村都相继举办了农民运动会,吸引了广大群众参与,有篮球、拔河、射弩、下棋等文体活动,受到了广泛好评。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既增强了群众文明的健康观念,又展示了新农村新型农民的新风貌;既活跃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目前,我乡已掀起了一个全民进行健身运动、全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潮,在物质生活得到了飞跃式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也迅速跟上了节奏。
四、基层宣传文化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第一、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发生新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思想日益活跃,观念不断更新,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宗教的影响,全乡有90%以上的人信教,再加上一些封建迷信、腐朽的东西不断涌出,以此争夺着基
层思想文化阵地,对基层的思想文化建设造成一定的冲击。
第二、基层社会中的人民内部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少数农村干部、党员文化素质低,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办事不公,作风不正,各种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也随之凸现,给基层思想工作带来了无形的障碍,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
第三、农村的社会信息传播发生了新的变化。目前,电视覆盖不断增大,群众的社会信息量空前增大,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信息传递的速度也更加快捷,但党和政府正面的声音在某些地方却有所削弱,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但人民群众得到的健康的精神文化享受却相对减少。
五、我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请求予以解决的困难 我乡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总结成绩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乡宣传思想工作暨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受地理环境、自然历史和群众思想素质低等因素制约,我乡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落后,给我们的宣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第二、我乡群众宗教信仰比重大,占总人口的93%。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特殊性和长期性;
第三、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重经济建设,轻思想建设的观念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第四、“两个文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单位实功虚做,只起风、不下雨,在落实上流于形式,在行动上应付差事的现象依然存在;
请求予以解决的困难:
第一宣传工作和文化事业建设经费缺口较大,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第二、宣传思想工作基础条件薄弱,宣传工具、手段落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到目前都未能达标。
第三、我想文化站刚刚建好,缺乏配套设施,希望州领导能给予帮助。
第四、乡影剧院年久失修,已无法使用,乡里要举行文艺活动都要借用学校场地,存在诸多不便,希望州领导想办法帮助解决困难。
六、今后开展工作的方向
在县委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及州县两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统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是要把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同我乡发展目标、发展举措结合起来,增强各级干部对我乡发展目标、发展难题、矛盾和发展举措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解决工作的思路、方法等问题;二是要切实把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结合起来,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发展观,要把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党中央方针政策、法纪法规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
第二、进一步提高和改进农村理论学习、拓展理论教育的覆盖面。一是要加大农村基层思想文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在我乡基层活跃着很多文化大户,他们开展文体活动的热情高,有文体专长,有
组织协调能力,把这些人发动起来,组织一些文艺表演活动,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同时,带动我乡民间艺术文化的发展;二是加大扶持基层优秀的民间文体团体,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支持力度和范围,为优秀的基层文化品种和团体搭建起形象展示的平台,对源于各渠道的基层文化资金、演出团体、演出活动进行有机整合;三是要把工作重点转向基层群众,让当地的文艺骨干在农村基层进行辅导,多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培训,培养乡土文艺人才,提高他们的演出水平
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实现文化利益的事业,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乡党委政府,将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服务,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开创我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基层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