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大学校园暴力事件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校园暴力事件的调研报告
——对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与建议
调研人
调研时间2011年 2 月 3 日至5 日
正文
前言
现今,恐怖主义活动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稳定和地区安全的最主要威胁,也是影响和谐发展的强大阻力,被视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有人把它和政治腐败、环境污染并称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威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校园本该是文明的殿堂,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象牙塔,近年来高校暴力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给恐怖主义向高校渗透提供了机会,也引发了在全球大环境恐怖主义阴影下对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频频发生的暴力犯罪事件进行探讨。主体
大学校园暴力犯罪原因
(一)国际环境的影响。根据NBC等媒体的公开报道统计,在“9·11”事件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全球总共发生了2929起与恐怖主义相关的伤亡事件,其中仅2004年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就有1709件,占到了袭击总数的58%。虽然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打击,但并没有遏止世界范围内恐怖事件上升的势头。在国内以“**”“热比亚”为代表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与国外恐怖分子沆瀣一气,阴谋策划西藏、新疆独立,发动了一系列打砸抢烧暴力恐怖事件,对西藏和新疆地区的和谐与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大学校园。
(二)是社会环境的影响。首先传媒暴力文化的影响,由于大学生尚处于成长期,生理和心理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和个性正处于形成之中,故媒体所传递的信息质量,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格个性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一些反映恐怖分子犯罪记录的印刷品、录像带、淫秽画报、黄色书刊等,也通过各种渠道涌入我国。这些描绘淫秽色情、宣扬暴力以及腐朽生活方式的音像印刷制品,严重腐蚀着大学生心理和意志,埋下犯罪的种子。我国有关部门的抽样调查也显示,65%以上的工读学生,5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其违法犯罪之前均直接接触并受过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我国台湾地区餐饮界名人萧某遭绑架案中,犯罪嫌疑人就是完全模仿网络犯罪游戏“生存游戏”的犯罪模式,要求被害人家属依约定前往指定地点“寻宝”,“过关”后再进行下阶段游戏。不难看出,传媒暴力与大学生犯罪尤其是暴力犯罪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其次是贫困的影响。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贫富的悬殊差异通常容易让一些大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和不平衡,加之受到恐怖主义的影响,看到社会上很多不公正的现象,自然容易让人产生蔑视社会甚至逆反的心理。当机会的障碍非常明显时,便会将实现不了自己的抱负归因于社会原因而不是自己的主观原因。有专家分析认为:弱势、贫困家庭的学生更易成为大学校园暴力犯罪的潜在主角。例如马加爵,就他从贫瘠的乡村到繁华的都市求学而言,在他身上体现出的两者之间的鸿沟、差异、生活水准,乃至社会的认同和价值观,对他来说都是多么大的震荡。就边缘性而言,他是来自偏远农村,家庭贫困、个性内向,难以融入社会的大学生,属于城市边缘人群中的一员。2004年马加爵事件后,一些媒体围绕贫穷导致自卑是否是马加爵犯罪的根本原因有过争论。虽然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以及“自我中心” 的性格缺陷。但因为没有正确处理好贫困问题导致的心态变化对于马加爵犯罪的动机是有“促进”作用的。一份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校中,60%的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 ;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
(三)家庭环境影响。家庭的影响是最早、最直接、也是最持久的,一个人最先接触到的环境就是家庭。父母是子女天然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表率作用是子女的最好教材。也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主要渊源。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代替不了的。一方面父母态度粗暴、争吵甚至漫骂殴打,长期的影响将使孩子形成无情、冷酷的心态,从而寻找发泄的目标导致暴力犯罪。一些因其父母离异或重组家庭后,易形成强烈的自卑心理,对自己、对生活缺乏信心,对于别人的批评敏感,其性格集自卑、孤僻、冷漠于一体。据统计,父母离异家庭的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子女的4.2倍。另一方面,现在有的家庭过多依赖学校教育,在进入大学以前只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了对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当孩子进入大学后,一些家长更以孩子为中心,溺爱有加,无区别地满足孩子的一切欲望,对于子女思想变化和精神需求很少留意,使一些娇性的大学生处于一种放任的或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养成了一些大学生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习性,在校园里一旦遇到“导火线”,欲望得不到满足或受到挫折,便容易发生暴力事件。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的那样:“父母象牛马一样娇惯出来的子女,不是家庭的叛徒,就是社会的暴君。”
(四)是学校环境的影响。其一松散的校园环境的影响。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管理制度、教师的教学态度、方式、为人等都对大学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有些学校忽视这一工作,控制功能弱化,客观上造成了校园环境的“真空”地带。目前,大学里普遍开设了政治理论课和法律基础课,老师、学生皆不重视,教师照本宣科,填鸭式的说教,缺少说服力,学生大多以应付考试了事。使一些大学生道德品质、法制观念下降,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很容易被社会上消极因素所影响、腐蚀,而误入歧途。其二,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忽视。传统的教学方式认为“学习好,一切都好”。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部分大学生存在着公德意识、社会责任、团体精神、诚实信用等道德修养的严重缺失,甚至荣辱不分。由于未能及时做好这些大学生的心理障碍的疏导工作,使得部分大学生心理压力逐渐增加而无正当的发泄途径,很容易走上暴力犯罪的道路。
(五)个人行为缺失。首先是理想信仰危机的影响。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有些大学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仰,缺乏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的理性热爱,不能理智地表达爱国情感。受社会和媒体等负面影响,遇事缺乏理智分析而因易冲动,导致犯罪。其次是法制意识、道德观念淡薄的影响。大多犯罪的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没有与自己的社会行为联系起来,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有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行为,甚至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已构成犯罪要负刑事责任。多数大学生犯罪后,都有程度不一的悔罪表现,归案后认罪态度比较好,都承认自己是一时冲动而为之。以上种种表现都说明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稍有法律常识的人,都不会说出此类幼稚无知的话,更不会作出违法乱纪的事,走上犯罪的道路。第三是压力过大的影响.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过级压力、经济压力,特别是在毕业即等于失业的就业压力,让大学生的致富梦、淘金梦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让一些大学生背负了沉重的负担,出现心理障碍,从而引发了攻击性或者暴力犯罪行为。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当人受到挫折时,容易引起攻击性的行为。当人的根本利益得不到满足,受到阻力时,就会表现出人的攻击性的一面——使用暴力手段来获得利益。第四是不正确的恋爱观的影响。如:2007年9月中旬,发生在河北某大学校园杀人案就是因为恋爱问题。原本很要好的两名男同学,因为同时爱上一名女生,拔刀相见,致使一名男同学丧生。这种心理上的不成熟与所谓的“为爱决斗”注定是一场暴力。在校大学生如果没有形成良好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恋爱观,他们就极有可能在错误思想的引导下出现越轨行为。
大学生是祖国振兴的希望,正确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大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兴旺发达。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并将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和建议
(一)加强思想政治和组织建设,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灵魂。在新形势下,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的创新力度,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效果,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思想和政治保障。要全面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清楚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使教育做到以人为本和有的放矢。学校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校改革、发展和建设中的中坚作用,团结和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奋发图强、锐意创新,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主力军作用。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凝聚人气,激发活力,打造合力,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思想教育、理论指导和实践实习等,为学生创造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机制,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和指导功能,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爱岗敬业精神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品质,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学校要加强组织建设,重视组织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和谐的组织框架。要精简行政部门办事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的教育和培养,注重梯队建设,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人才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岗位。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学习机制,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水平和能力,保持组织管理与学校的和谐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健康向上、宽松和谐的教学和科研环境 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观念新颖、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同时他们又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因此,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首先考虑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的特点。要通过建章立制,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和激励人,为师生员工才能和潜力的发挥营造一种公平、公正、合理、有效、和谐、宽松的环境和良好氛围,建设充满活力的校园。
学校要善于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良性竞争机制和监督、服务体系,塑造宽松、协调、包容的校园氛围。学校要时时处处站在集体的高度,为师生员工办实事、做好事,为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创造条件,为他们排忧解难,做教师和学生的知心人。
学校要以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为中心,建立有助于教师工作的体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要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创建民主、务实、积极向上的学术科研氛围。支持教师学历进修,分批选送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给教师施展才华创造空间。发掘教师潜能,对在教学、科研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要加大表彰力度,树立典型。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建立和完善学习的长效机制。要根据教师特点,分门别类地进行培训和指导,特别要关心、支持和重视新教师的发展,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努力提高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业务本领。要引导教师弘扬正气,遵纪守法,对教育事业做到用心、耐心、细心、热心、爱心。同时,大力培植团队精神,特别是科研团队和集体意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爱岗敬业。在全体教师中广泛开展以“崇教厚德,教书育人”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三)以学生成才为中心,创建和谐的人才培养环境
培养学生成才是学校的根本目标,而人才培养环境又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站在有助于学生成才的角度,不断完善教育设施,开发教育资源,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和人才培养环境,为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创建和谐的教育服务体系,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学校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管理模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教育的服务功能。要将现代化管理理念引入校园,增强服务意识,特别是对特困生、问题学生、后进生等弱势群体,要通过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引导,帮助他们找回信心,走上健康发展轨道。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耐心、信心,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帮助和指导学生成长。要加强图书阅览室、实验室、科技活动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等服务功能建设,为学生学习创造条件。要通过太空桥艺术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为师生交流搭建舞台。
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教育,创建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特别是在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中广泛开展互帮互助等活动,发挥党员和干部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体育活动、知识竞赛、风采之星大赛等,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与人协作、与人沟通、与人相处。要发挥网络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和健康的校园环境。
(四)依法治校,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有序的校园 依法治校、民主决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只有将民主法治的指导原则和运作机制引入学校事务管理的过程之中,才能有效地提高校园结构的协调性和学校发展的合理性。和谐校园应是法制的校园,依法治校就是要在法律框架内实施校园管理,从事教学科研等活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治校关键在行动。一是要转变观念,形成正确的工作指导思想;二是要依法建章立制;三是要建立民主管理和监督制度;四是要通过法制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做懂法、守法的人。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体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工代会制度,收集大家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置学校制度于众人监督之下,增强工作的透明度。
其次,加强制度建设,发挥规章体制的保障作用。建设和谐校园必须要加强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校。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保持学校政策、规划的持续性、发展性和长远性。学校出台的各项政策、策略不能因领导班子的改变而改变,要在发展基础上保持一定的持续性,在稳定中求发展。规范管理制度,精简管理机构,以科学的理念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再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重视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学校要定期组织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置广大领导干部于全体教职员工的监督之下,增强其廉洁自律意识。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突出提高谋求发展的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学校党委要把好干部的任用关,将优秀人才吸收到领导干部队伍,做好干部的培养工作。
最后,与以德治校相辅相成,发挥德治的思想保障作用。学校要重视以德治校,使其与依法治校相互补充。要重视思想教育和引导,做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工作。正面疏导和解决学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在广泛讨论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公平、合理的分配和奖惩体制,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结尾
当前,恐怖主义阴影下大学校园暴力犯罪问题已经不是某一高校的问题,而是一种较严重的社会现象,值得深入的研究。我国在应对恐怖主义阴影下大学生暴力犯罪事件处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尤其对涉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反应机制方面,还缺乏相应理论,严重制约着危机应对能力的提高。小道消息、虚假信息、社会恐慌和非理性行为、隐瞒真相等还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学生整体的危机意识淡薄,应对危机的心理准备缺乏,学生整体应对危机的能力严重不足。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然而,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为之不懈努力。学校只有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才能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
参考文献:
李健和,王存奎,梅建明等,《当代恐怖主义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李强,周孝正,邓建伟,《应用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郑杭生,李强,李路路等,《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武玉红,《高校校园暴力犯罪诱因解析及防范》,《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12)2.韦耀东,梁艳华,曹聪等,《大学生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及预防》,《卫生职业教育》,2007.6.刘张洛,《浅谈高校暴力犯罪的防范》,《鹜江职业大学学报》,2005.3.张腾明,李文虎,黄仁辉,《高校暴力犯罪行为分析及预防对策》,《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2.意·恩里科·菲利,《实证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白建军,《控制社会控制——一种犯罪学的范式分析》,《中外法学》,2000.2.
第二篇: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郑州大学南校区校园局部景观调研报告
08建一:田梦
20080910120
一:基地概况
设计基地位于郑大南校区北侧,基地东西长200米,南北270米,面积54000㎡(含建筑)。基地北端为郑大北校门,目前禁止机动车通行,仅供行人出入;中部为佛罗里达学院办公楼,周围被校园道路环绕,楼前主要用于停车,楼后西侧为绿地,东侧为水泥地面的篮球场;南部为校园内部大门,除节假日关闭外,平时开放;基地周围为学校相关用房。
二:目标群体与潜在使用者的行为特征
该景观区的目标群体主要是本校学生,其次是学校的教职工及服务人员,潜在使用者是附近居民、校外参观者和参加考试或招聘的人员。校园中的基本行为可以分为“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具有规律性、多样性、集体性和私密性等典型特征。三:功能分析
该场地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视觉功能 它是校园景观所承担的第一大功能,该场地的景观主要集中在位于轴线上的两块绿地和篮球场以及道路两边的树木。(2)交通功能,该场地的北段和南端为学校出入口,同时场地内部散落了了教学办公,宿舍及食堂等功能建筑,兼有了学校内外以及内部之间的联系交通作用。(3)休闲与娱乐学习功能,该场地景观可分为几个部分:林荫道,中心绿地,疏散广场(目前大部分用来停车),以及散落于建筑围合空间中的小景观。这几部分满足了师生课外学习,交流。观赏等一系列的活动,为校园生活增添很多乐趣。四:景观综合分析;1.基地北侧为郑大北校门,在其南北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入口广场,中心绿地,办公楼前广场,学院办公楼,中心绿地及篮球场,宿舍楼,轴线两侧则分布着各个办公楼、食堂及相关用房,在功能分区上做的不错,中心绿地起到了很好的交流娱乐休闲作用,也是基地中最富有活力的地方,同时又做为各个功能区的隔离地段,减低噪音,且距离较近,利用率高。缺点:内部没有长廊,座椅等休息设施等相应的休闲设施,没有明显的景观标志,如喷泉、雕塑等。广场也大部分被停车所占据,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
2.植物方面种植比较单一,层次配置上不够丰富,草坪也过于单调,没有很好的安排树木的变化,没有较好的观赏点,主题不明确。
3.基地内建筑立面过于灰暗,散落的各种小卖报亭等便利店虽然使用方便,但形象不佳,需要改整。
五:结论
大学校园不仅只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场所,也是陶冶情操,全面发展的生活环境,它犹如一座小型城市,出入人员较为复杂,根据此次调研分析,特提出以下建议:
1.关于景观区内绿化草坪问题,一是增加休息设施,来解决草地因过度踩踏和坐压而被破坏的问题,并同时提高草坪利用率,吸引更多的师生。二是采用一些花墙竹墙、群体树木等,营造出一些半围合空间,增加空间层次。2.关于空间层次单一问题,设计应重视环境的融合问题,在原有建筑轴线格局的基础上,加强视觉轴线的塑造,创造借景,创造出自由流通的,不断变化的动态统一的空间。同时要注重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树木植物分隔出来的隔而不断的软质空间。
3.小空间部分,可以多设置一些小型环境雕塑,利用铺地,树木,雕塑等使那些建筑之间的半围合空间丰富起来。六.拓展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质存在,更是因为它具有一种精神。建立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景观,能够对学子乃至社会发挥积极的影响作用。参考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在《人性场所》一书中的大学校园户外评价表提出一些指标作为参考:
集散功能的优良、人口与周边道路交通的连接是否安全合理、入口空间设计是否有个性和吸引力、校园景观与校外风景的渗透关系、人口空间标识能否充分体现校园文化特征、入口空间尺度的宜人性、入口空间的场所感、广场空间设计是否具有个性和吸引力、广场的集散功能、广场构筑物尺度的宜人性、广场的趣味性、广场的可视性、空间的质感和维合度是否促进了相互交流、植被是否丰富多样、学习区是否与主要道路隔离、铺装材料是否适宜、垃圾箱数量是否充足、是否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座位环境、空间尺度是否合适、小品构筑物与环境是否和谐、空间是否兼具文化性和艺术性、主要道路有无人车分流规划、道路照明系统是否完善、路旁绿化是否丰富、交通线路是否安全合理、主园路和次园路是否安排恰当„„
营造良好的植物景观视觉效果的一些指标:是否具有层次性、植物配置的节奏感、是否注意了季相变化、色彩是否丰富、与空间属性是否相关联、校园是否具有整体性、视觉冲击力、乡土植物与非乡土植物的比例、植物的覆盖率、形式美感、植物造景手法的多样性、植物配置对空间的界定、与人的亲近度、植物生长的良好、植物种类丰富度、意境、文化内涵„„
第三篇:大学校园规划调研报告
大学校园规划调研报告 调研对象一: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新校区规划
区位分析:昆明理工大学新校区位于昆明呈贡大学城的东偏北的方位,用地规模约 2100 亩。用地内地势较为平缓,相对高差 25——30 米,属丘陵缓坡区,一条源自松茂水库的东西向水渠捞鱼河穿过用地,向西注入滇池。
设计理念:1、人文校园——高等教育改革呼吁人文素质的回归,作为校园文化载体的校园环境和建筑应该在人文素质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中得到美的享受,外在美的思想下潜移默化养成美的行为、美的语言、美的性格。我们在新校区的建筑和环境设计中努力营造出一个明快、活泼、健康的校园氛围,以人为本创造环境,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并考虑了无障碍设计,为体现人文素质的培养作出了尝试。2、信息化、产业化校园——我们很重视校园信息的资源共享,对内,建筑的组团院落式布局与多条信息轴相连,为校内的信息共享提供了空间。对外,在规划分区中尽可能将图书信息中心、体育服务中心、科技产业等功能组团设置在邻近城市道路,与外界联系方便的位置,以利于与社会共享文化设施资源。3、生态化校园——自古书院往往“择胜地”、“依山林”,选择“文物荟萃”的名山胜地,作为治学的理想场所。因此新校区在设计中因承中国文人顺乎自然的审美情趣,于清幽山水之间陶冶人的情操,结合绿地、树木、广场、小品设计成长长绿轴的景观大道,将入口处的盎然绿意一直延伸到中心区,并且渐显开阔与自由。总之,由水面与绿化相结合构成的这一生态绿环使新校区在生态环境成为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有机系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舒适健康、多姿多彩的外部休憩空间。4、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设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结合生态的校园设计。在宏观上,校园要结合地形地貌,不破坏原基地生态环境。在微观上,通过建筑遮阳、通风、利用太阳能等生态手法,尽可能的节约资源,创造宜人的室内环境。(2)弹性生长的可持续校园设计。为了校园未来的发展,在校园设计中预留一些用地留给未来的发展是明智之举。(3)结合地域文化的校园设计。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包括人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文化,只有用现代化的技
术手段,对地区文化传统予以尊重和改造,才能在预防一个生态荒漠的同时,预防一个文化荒漠。
规划结构:方案特别重视对现有场地特征的保留和校园特色的塑造,以中央人文景观带组织串联教学区、运动区、办公区、科技产业区等,组合建筑群体形成较为强烈的视觉效果。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多景点、组团式布局”的规划结构。“一心”规划利用位于基地几何中央位置用地,布置融图书馆和科技信息中心为一体的建筑综合体,在功能上构成学校各科教学的信息交流共享中心,在景观上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两轴”以共享中心为核心,均匀的向外延伸出纵向人文景观轴和横向公共信息轴,将校园空间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人文景观轴中,把广场、小品、雕塑等景观节点组织起来,结合绿化,形成富有层次的绿化景观系统,是同学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最佳场所。在公共信息轴中,图书馆和科技信息中心形成了一个信息资源中心 核,与人文景观轴相辅相成。“多景点”中心人文景观轴的绿带渗透到校园内各组团之间,并形成亲水空间,东部高处的森林公园与水廊形成对景。通过道路的联系,把中心广场,中心水景和山体景观贯通为“山、校、河”的整体。“组团式布局”为大学的大规模建设提供了可能。它有利于设施集中、资源共享,由于各教学建筑间的联系紧凑,集中,避免了教学设施的重要建设;有利于大规模建设中的分期建设实施,形成功能布局的弹性,从而节约了土地资源与经济投资;有利于各学科师生的交流,营造学科交流的共享场所。
:
道路交通组织:校园主入口的设置充分考虑到整个区域景观轴线与校园空间轴线的关系,次入口的安排方便了校园的对外交流。道路分为三大系统——(1)贯穿全区中心,连接各功能组团的主干道系统;(2)以自行车、人行为主的次级道路,即非机动车道路系统;(3)专用景观步行道,中间穿插有小品、广场和绿地,供学生在此晨读,休憩和交流。这三大系统相通,但在功能上对车俩的类型有严格的区分和限制,加上人分流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大学城交通的整体性、有机性、安全性。
功能结构:横向中轴线上布置有图书馆和科技信息中心,与竖向的人文景观轴相呼应,更增强了校园学科的交叉,相互交流的可能性。考虑到校园活动的特点,把教学区集中设置到地块的上方,将图书信息中心,体育服务中心,科技产
业等功能组团设置在邻近城市道路,与外界联系方便的位置,以利于与社会共享文化设施资源和对外的信息交流。总的来说,中心与两轴集合了各种大型公共建筑与场所,成为大学城的“核”,是高效率的资源共享区域;而各个分散的功能组团相对独立,完整,满足各自功能上的需要,形成了有机的整体。
绿化景观分析:人文景观大道的设计紧密结合大学城的构思理念,绵延的林荫大道体现了学子们对知识的不断求索和创新,而各个节点空间的细部设计则表现出知识积累与升华的过程;公共信息轴作为集中的信息交流中心,在图书馆的建筑形体上朝气蓬勃,突出了大学城的个性与魅力,成为了中心区的地标建筑;大片的水面从建筑中扩展出来,形成的亲水空间一直延伸到东部高地的森林公园,公园上的钟楼与水面的玻璃廊子形成对景,由高到低形成一条绿色视廊,把地标建筑——钟楼突显了出来。校区摒弃了围墙,代之绿化带,形成亲切的自然分离,通过道路的联系,把中心广场,中心水景和山体景观贯通为“山、校、河”的整体。
调研对象二:湖南工业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区位分析:新校区毗邻环城高速环道与规划中的轻轨线路,周边是新城区的主干道,交通联系方便快捷,具有校园建设的良好基础,并且与东校区联系为整体的高校教育链。
:
规划设计概念:(1)创立与城市紧密结合、共享及高效的校园景观环境及功能体系,促进校园的可持续发展。以贯穿地段的东西向绿轴为核心,构建校园景观空间网络,连接地段两侧城市绿带,使校园景观生态体系成为城市空间的完整组成部分,同时积极利用穿越校园的城市道路,促进学校部分功能区与城市的融合及社会化管理,形成高度开放共享、高效的功能体系。(2)营造传统人文气息浓厚的现代校园。注重空间的人性尺度及形态,通过景观空间节点与重要公共建筑的契合,营造宜人的活动交流场所,并将主要联系路线控制在步行距离以内,形成易于引发交流、和谐的传统人文型新校园。(3)整体校园空间形态呈组团空间沿主轴生长、山水楔入的基本格局。
功能结构分析:规划功能布局的核心概念在于“效率”与“共享”。“效率”体现在各功能组团之间的明确的划分与便捷的联系,明确的分区有利于降低相互的干扰,而便捷的联系则有利于校园的合理运转。校园的功能分区包括教学区、教工宿舍区、学生宿舍区、学术交流接待区、科研区、行政管理区、体育运动区、绿地景观环境区域及相关服务配套设施区域。规划中校园中心区——包括基础教学、各学院建筑、图书馆等公共建筑——居于基地中部,而宿舍区各组团、科技产业园等皆环绕其布置,校园中心区与其他功能区的联系十分便利,多在步行10 分钟距离以内。为创造人性化场所,中心区规模被控制在步行尺度之内,通过安排活动区域距离与日常行为联系,使校园主要功能区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形成高效的交通组织。校园中心区:在 800 米直径步行区以内,10 分钟步距。公共教学楼与图书馆区:在 400 米直径步行区以内,5 分钟步距。“共享”体现在校园公共设施的对外开放程度,达到节约资源,提高使用效率的目的。而科技产业园作为与生产、社会高度结合的设施,设于几乎独立的城市街区中,更有利于其市场化的运作。教工宿舍区的独立性也较强,以便于向社会化管理发展。
道路交通分析:本校园规划的交通组织结合主环路分支、“环上生环”以及局部格网等路网模式,既满足了校区内部交通系统的要求,也能满足大学与城市交通接驳的需要,合理、互利而高效。流量较大的城市车流及部分校园车流被引导至半环状城市道路,而校园内部则布置较小尺度的支路网,采用人车公行的模式,既提高了道路的使用效率,亦能增加校园道路空间的活力与安全性。
空间结构分析:校园总体空间格局以东西向主轴线空间为轴心,其中布有数个重要公共空间,是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包括体育公园,图书馆山,中心广场,后花园,学术会堂及后山等空间片段及节点,图书馆及学术会馆是该空间序列的焦点所在。由东西轴线向南、北生长出数个枝状空间,作为教学楼、学院组团与主轴的联系。学生与教师宿舍区各组团主要以环路为依托生成分枝性组团空间,多以湖面为中心进行组织,教师宿舍多高层区则根据地形环绕山丘布置。校园各区的空间互相渗透与联系,山间林荫步道在中心区与学生宿舍区之间、学生宿舍区的四个组团联系起来,而教师生活区则以湖滨漫步道与校园中心区相连。校园内各处空间注重空间围合与视线对景的设置,并结合空间的具体功能,形成不同的空间气氛。如校前区通过空间的围合、对称式的处理创造了规整严肃的传统仪式性空间。
第四篇:扬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调 查 报 告
班级:农水1001班 姓名:周春阳 二○一三年九月
扬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及目的
为了了解我校合并办学以来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状况,把握当前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需求方向,为今后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和有利保障,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生会举办了此次校园文化建设的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活,其调研的结果将对学校相关工作具有借鉴意。
二、调研内容
1、我校校园文化整体氛围与着重点;
2、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参与度及目的;
3、大学生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质量的满意程度;
4、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看法。
5、对合并办校的优点及缺点的认识
三、调研时间
2013年9月-2013年10月
四、调研地点
扬州大学
五、调研对象
扬州大学学生
六、调研参与人员
扬州大学社团
七、调研方式
分组在扬大各校区内散点发放,当场回收。
八、问卷质量及回收
调查问卷回收率 100%
九、信息反馈情况及建议
(一)信息反馈情况
1-3小题主要针对的是对校园文化氛围的认识。由第2题的结果可以看出从整体上来说同学们对校园文化的整体氛围还是你比较满意的,有50%的同学选择比较满意,35%的同学选择一般满意。当谈及到校园文化氛围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时,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了影响极大,这说明同学们还是很看中校园的文化氛围。大部分同学认为要想提高学校的文化建设水平应该从一下三个方面着手:
1、校园环境
2、道德风尚
3、文化活动。
4-15小题主要针对的是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看法和建议。由第4题的结果可以看出,有80%的同学选择只是偶尔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说明同学们参加活动的标准还是以自己的兴趣为主,这也从侧面反应了我们现在的活动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针对同学们的兴趣。而同学们的兴趣则从第5题的结果中反应了出来。有50%的同学认为自己愿意参加的活动是才艺竞赛类和知识竞赛类,这就为我们以后的活动找准了方向。同学们为什么愿意参加这类活动呢?有50%的人认为此类活动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大
一、大二的同学参加活动更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大三同学中则有40%是为了获得加分,从而为获得奖学金提供帮助。从第8题的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同学们对文化活动的期许。他们希望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价
看出我校校园文化活动时间安排较合理。对我校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充分到位程度,13%的同学认为很充分,完全覆盖各种宣传渠道,多数同学认为较为充分,倾向于传统的宣传方式,还有10%和14%的同学分别认为较充分,倾向于新媒体的运用,不充分,很多活动得不到通知和宣传。可见我校的宣传工作良好,还需努力争取更加全面。19%的同学认为影响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障碍是观念落后,41%的同学认为是经费不足,19%的同学认为是组织不力,还有21%的同学认为是设施陈旧。由此可见我校的文化建设还要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对我校是一个挑战。55%的同学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接受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因为这样有利于资源整合和开放办学,35%的同学认为要看情况而定,要把握好合作的尺度,还有10%的同学认为不应该,会造成校园文化商业化的倾向。18%的同学扬子津新校区的整体文化氛围和其他几个小区相比差异很大。20%的同学认为有差异,但不明显,10%的同学认为有显著差异,还有53%同学不了解扬子津新校区,所以学校应该多举办校区之间的活动,有利于我校各校区之间的相互沟通,有利于我校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17题和18题是针对我校多校区的实际情况的,35%的同学认为多校区办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在文化的多样性,增添内涵,36%的同学认为优势在办学空间开阔,辐射面大,27%的同学认为优势在专业间的互补,交流合作,还有2%认为是其他。26%的同学认为多校区办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瓶颈在学院层次不同导致的理念差异,24%的同学认为瓶颈在学科设置不同导致的个性差异,45%的同学认为瓶颈是校区环境不同导致的氛围差异,还有5%认为是其他,总之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发挥我校的优势,避免那些瓶颈,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校园文化。
16-18题则是针对合并办学的优点及缺点的认识。对于优点,有30%的同学认为合并办学会出现文化的多样性,增添内涵。还有30%的同学认为可以形成专业间的互补和交流合作。而缺点方面,有45%的同学认为会造成氛围的差异,而且校区间的联系很不方便,有80%的同学对子津校区感到很陌生。
19-20是开放题,是同学对校园文化的看法和建议。概括起来我校的文化环境应是: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友好合作;师生和谐相处,学习氛围浓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我校区环境优美,是一个优雅的校园,理想中的校园大家都能够保护环境,学生和睦相处,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我校区文理兼容但又各具风采,理想中校园应该举办一些既能体现大学生的共性又能展现个专业学生个性的活动;传统中不失活泼;学术类活动与娱乐休闲类的活动平分秋色。
总之,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着重于校园环境,道德风尚和文化活动,有着较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一般满意,认为我校校园文化虽然良好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改进。例如:(1)、校园文化活动经费不足、设施落后。(2)、校园文化活动缺乏新意,思想陈旧。(3)、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力度不足,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参与校园活动的选择,69%的学生会选择偶尔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也有19%的学生参加各类活动,说明学生的兴趣起决定性作用。
目前我校也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参与选择情况如下: 22%的学生喜爱体育竞技类的活动,30%的学生钟爱才艺竞赛类,28%的学生偏爱知识竞赛类,6%的学生选择征文展览类,9%的学生选择学术报告类,5%的学生选择网络文化类,1%的学生选择其他的。
活动,不要太重形式,应该讲求对同学们的锻炼,内容要新颖,而不是一味的重复。
十、调研总结
本次活动是扬州大学学生会调研部针对于全校部分学生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抽样调研。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可以看出: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与思考,并向学校提供了合理可行的建议,推动了我校的校风建设,使学校拥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于此次学生提出的问题,学校会认真考虑和改进,以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地融入到校园文化生活中,为校园文化建设献策献计。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需要全面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相信在学生与校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我校必然会在文化建设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远。
编者按:通过各学院的调研报告,学生们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他们大部分都注重校园文化气氛的营造,建议应举办具有扬大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第五篇:大学校园经济圈的调研报告
大学校园经济圈的调研报告
一、正文
自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产业经济处在新一轮的大建设大发展之中,特别是大学城的崛起给当地的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大学周边经济迅猛发展,从传统的基于校内消费外溢到主流的校外消费。有关高校经济圈的研究报告也一直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尤其是金融危机当前,大学周边经济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更引起学者的重视,高校经济圈一词逐渐开始频繁出现在学术论文、政府规划文件、媒体宣传中。然而由于高校经济圈对社会影响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者不同的学科背景和评价视角,再加上教育持续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性的影响,目前对高校经济圈的理解比较多元,有关理论研究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定义和通用的评价标准。
高校经济圈概念是由经济学的理论及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对高校经济圈做一个简单的阐述。高校经济是由传统的依托大学校园基于大学生消费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性经济。狭义的讲,这种经济的主体是规模庞大的大学生,发展的领域主要是在校园周边,以简单消费为主。广义的说,它的涵盖面非常广,还包括因大学而引发的各种产业经济,即所谓的“毗邻大学城”项目,如科技研发,校园房地产,媒体广告等,主要依靠的是高校强大的社会效应。由此得到:大学经济圈是指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区域内高校师生以及相关人员共同形成的产业和消费链,是依托大学校园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性经济,涵盖了教育教学、科研、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出版、培训,物流,旅游,健身,娱乐以及相关的三产服务。
二、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深层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个人消费问题将会导致社会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讲,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及其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不利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而且对家庭伦理道德、学校教育管理和社会秩序带来消极影响。关于大学生的消费问题,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呈多元化趋势,在他们的消费支出总额中,文体娱乐或旅游、香烟、零食等享乐品、上网、通讯等消费支出相对比例很大,用于购买书报、学习用品的消费支出相对比例较小,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还有很多在校谈恋爱的学生消费支出过度,消费差距拉大。
经过抽样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消费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而是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社会现代化过程是消费的温床,急剧的社会变革,西方文化的侵入,引起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深刻变化。大学生耳濡目染,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是大学生消费经济和文化的社会心理背景。
1、从众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决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从众行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大学生虽然接受的是先进的科技知识,具有理性的思维,但是有的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差、自信心较弱、自尊心与虚荣心较强等,使得他们在消费时,很容易发生从众行为。例如家庭不富裕的学生,看到很多人有手机,自己千方百计也要买一部,以免被人看不起。这种从众心理使一些家境相对贫寒的学生负债累累、精神压抑,甚至不堪重负而导致心理疾病。
2、时尚性。时尚即流行,是社会上一时崇尚的样式,从发式到服饰 从语言到动作都有时尚性。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前卫群体,在消费过程中总乐于接受流行,领先于时代,追求品牌、新颖、时尚和潮流,各式各样的品牌充斥着校园的每个角落,把大学生卷入了梦幻消费。他们吃讲究营养,穿讲究样式,住讲究宽敞,用追求品牌,充分展现个性。因此,追求前卫、时尚是新世纪青年典型的消费心态。他们喜欢以聪慧和奇特装点生活,信奉物质是快乐的源泉。
3、易受暗示性。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等刺激手段,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社会心理学研究指出,暗示者、被暗示者,及环境的特点都会影响暗示的效果。现代社会中的大众传媒,如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众多媒体,就常利用暗示心理向大众传播信息,引导群众采取相应的行为。大学生接触各种媒体的机会更多,他们虽然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但心理不甚成熟,在各种暗示充斥的情况下,难免会失去分辨和判断能力,盲目地采取媒体所宣传的决策或行为。例如,大学生的生活消费经常以媒体的宣传作为参照标准,购买广告推销的化妆品、服饰等。大学生的这种易受暗示心理使得他们产生许多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4、攀比性。人们总是选择他人作为自己的参照标准。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休闲娱乐中,总是有意无意的与他人作比较以求心理平衡,获得自我认同,这种不考虑自己经济状况,一味的攀比促成不合理的消费,扭曲了大学生的心灵。
5、个性化。在这个崇尚自由的时代,大学生开始不喜欢集体活动,而
是追求个性独立、表现自我、以求与众不同。这是新型青年文化的显著特点。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他们追求独特、个性和自由。消费行为开始向理性化转变,出现较为成熟的价值取向。
6、差异性。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行业的差异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从而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另外,我国东西发展不平衡,南北差异较大,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贫富状况不同。我国的农民人口占80%,农民出生的大学生占60%。农民的经济水平较低,他们支付庞大的学费已很困难,更别提为子女提供高额的生活费用。而有钱子弟一掷百元,令贫困生羡慕甚至嫉妒。他们难免出现模仿和从众行为,个别学生甚至为满足虚荣心而滋生偷窃、抢劫的想法或反社会行为。
三、校园展览会的市场现状
由于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大学生对商品选择还未形成理性、科学和实践的标准,他们对商品认识和品牌的建立主要是依赖广告宣传的灌输。大学生对品牌有着清晰的阶层划分,倾向于选择同类产品中的领袖品牌,即经常曝光于他们视野中的品牌产品,广告宣传无疑是最大的产品信息来源。2005年,近70%(69.1%)的大学生认为“购买商品时,还是有广告的品牌比较可靠”,他们也认为“广告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广告的存在与广告诉求,投放的有效性等会客观影响大学生的消费选择。以“动感地带”广告为例,大学生了解该广告的主要渠道是校内广告,其次是电视,然后才是同学介绍,以及报纸、杂志。这也将指导了面向大学生的广告的投放重点,毫无疑问,校内广告必然是首要渠道。
虽然大学生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对价格比较敏感,CUS-2005显示,从大一到大四,品牌在对价格的博弈中逐渐占据上风。大学四年对大学生的品牌消费意识是一个重要的塑造时期。而且,一旦走出这个阶段,实现经济独立的大学生将把对品牌的渴望转换成真实的消费。因此,对忠诚消费者在大学阶段进行前期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学学生成长为新富群体时,前期的培育将会收到巨大的市场反馈回报,大学生的忠诚度有可能会持续一生。并且现在暂时的预测为每年一届的举办校园展销会。即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自主能力也可以吸引更多学生的眼光。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用内容分析法对大学校园经济圈进行内涵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以下:
1.假期劣势。经过调查,寒暑假期间留守学生寥寥无几大约不到20%,校园周边的商铺有70%歇业,正常营业的仅限于小吃,美发行业等,娱乐休闲,如 KTV,溜冰场几乎全部停业。平时普通的长假不会对商家的经营造成影响,但是大约三个月的寒暑假对其冲击力是巨大的,使其进入周期性的经营低谷,尤其是临近假期新开业的商家,在经营未稳时又要面临“假期劣势’,往往入不敷出,惨淡收场。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目前还没有行之可效的方法,有待我们继续关注。
2.商业发展的“瓶颈”。大学市场化使大学校园所在区域得到充分的开发,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商业逐渐饱和。保持经济圈的持续发展,一是通过产业转型维持其活力,这必须寄托于大学校园的科研能力,一是大学校园规模的扩大来满足商家对毗邻大学的商机渴望。
3.不适度的市场化。自从教育改革,大学市场化不断的推进,社会对大学商业化的了解往往要高于对大学校园学术方面的了解。市场化的今天,学生过度的关注物质生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定位不合理。特别是大学校园附近休闲娱乐行业的盛行,说明大学校园在如何引导学生精神消费方面投入不够。在市场化的同时,大学校园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学术,大力建设精神文明。
4,郊区化的“短视”。郊区化的特征,郊区化的效应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一座像样的城镇。以大学校园为核心,医疗,教育,商业,投资,房地产开发等同时跟进。以武汉为例,近10年来有19 所高校在江夏区开辟新校区,从以前一望无际的黄土地到如今栉比鳞次的楼舍,郊区化带动当地经济,促进农村城市化。这些都得益于大学校园的扩招,但是根据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不久,大学生人数将大幅减少,郊区的校舍毕竟只是主校区的补充,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人去楼空”,当最主要又最重要的消费群体消失后,将会出现连锁效应,因为大学城的资源配置都是围绕这些大学展开的。据武汉政府部门调查测算,一名大学生需要三个人为之提供后勤服务,我们可以想象那时的失业率是多么高,地区的经济萧条是多么悲怆。鉴于此,我们在进行郊区化的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参与规划,引
导高校的合理发展,防止过度的农村城市化,多考虑未来,保证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昙花一现。
综上所述,我们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大学校园经济圈的内涵,得出了大学校园经济圈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我们了解大学校园经济圈的现状和把握其未来走向具有现实意义,当前还是以学生消费为主,辐射其他行业。但是随着中国高校改革成熟,大学校园经济圈研发将积聚一定的实力,相关三产业的崛起也会是必然之事。大学校园经济圈对区域经济的推动需要时间的积累,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当给予大学校园经济圈积极的支持。
五、附件:
调查问卷
1,。您的月生活费是()
A.400B 500C 800 D一千以上
2.您的每月支出
(1)伙食和日用品
A.200以下 B.200~400C。400~600D。600~800
(恋爱)
A无 B 100以下 C100~300D300~500 E 500以上
(3)逛街购物
A100以下B 100~300C3 00~600D 600~1000E 1000以上
(4)通讯费
A 50以下B 50~100C 100~200D 200以上
(5)交际(如请客,聚会。学生工作)
A 50以下B 50~100C 100~200D 200~500
3.你是否有计划消费的习惯?
A 是 B没有
4.买东西时你最能够注重
A 实用 B价格 C品牌 D喜欢就好
5.你对校内食堂。超市及其他店铺的物价是否满意? A很满意B还可以接受C不满意
6.你对校园周围现有商业设施的种类及数量有何意见?
A 很丰富B基本足够C太少啦!
7.你了解过校园展销会吗?
A.很了解B 不是很了解C没听说过
8.你觉得校园展销会几年办一次比较好?
A 一年 B两年 C三年D四年
感谢您对我们的调查工作予以配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