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市直党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本站推荐)
在市直党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一、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市直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们党是执政党,在整个国家和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党的执政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党的自身形象,而且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市直机关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工作的重要参谋助手,也是承上启下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组织实施全市各方面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负责对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肩负着为市委、市政府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另一方面,市直单位尤其是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比较集中,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所占的比例大,文化程度比较高,直接参与决策和管理,担负着为党执政或为党执政服务的重要职责,肩负着振兴池州、发展池州的重要使命。他们的整体素质如何,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关系到市直各项工作的开展,关系到池州各项事业的发展。这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市直各级党组织必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市直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党的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把市直党建工作推上新台阶。的目标,认真开展好市直机关党的建设工作 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市直党建工作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总目标,找准党建工作与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和切入口,把党建工作融入加快发展的主旋律中,以党建促发展,为富民强市提供组织保证。
武装工作。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总结改革以来一些基层党组织出现软弱涣散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学习不够,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规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就必须不断增强其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们必须大力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使学习成为市直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成为每个党员的一项经常性任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从增强吸引力、提高效果入手,从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抓起。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把政治、业务学习与自身修养结合起来,做到学以立德,学以修身。要坚持集中学与分散学相结合,建立健全组织、检查、考核、评价的制度措施,把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党员履行责任与义务的重要考核指标,使每个党员始终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学习态势,真正形成一种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风气。
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以党支部为重点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市直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市直各单位要按照市委组织部、市直工委印发的《市直党的工作责任制》规定,坚持“一岗双责”制度,选好配强支部班子。要加强对支部书记和支委“应知应会”的培训,帮助他们熟悉掌握党建业务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围绕业务工作开展活动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水平。要根据新的实践和形势任务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工作制度,确保市直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要加强对改制企业和破产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市直工委在做好有关衔接工作的同时,要深入调查研究,适时调整设置,逐个解决问题,绝不能出现企业破产、党员无人管和有组织无党员、有党员无组织的现象。各级党组织要积极探索适应时代特征和党员需求的党支部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进一步提高党内生活质量,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真正把党支部建设成为纪律严明、朝气蓬勃、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央决定从今年5月起在全党普遍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市直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充分认识中央决定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要抓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根本,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搞好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深化思想道德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形势政策教育。要教育和引导市直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增强宗旨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切实解决好当“官”为何、掌权为谁的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把学习教育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边学习、边检查、边整改。要强化“党的意识”,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党的意识”,加强党性锻炼,始终与党中央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认真履行党员职责,时刻牢记肩负的使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水平,而且关系到市委、市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因此,第一,要以加强诚信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不断改进机关作风。要把加强诚信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市直机关作风建设的重点。进一步严格工 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解决办事拖拉的问题,解决工作只布置、不落实,有规定、不执行,有检查、不处理的问题,解决“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要按照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要求,建立市直机关信用承诺制度,推进机关自身信用建设;要严格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公共事务主办制、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加强对公务员的行政监督,增强政务活动的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度;要净化市场环境,依法进行信用监督,着力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的要求,不断加强作风建设。一是抓学习教育,提高自律意识。要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三次全会、省纪委四次全会、市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政绩观、道德观的教育,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要督促领导干部严格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使党员干部恪守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的防线。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增强自律意识。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做到用制度规范事,用机制调动人三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发挥他律作用。树立监督是关心和爱护的思想,自觉地增强监督意识。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组织实施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开展党内监督的工作机制。四是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继续抓好反腐败三项工作,把教育、制度、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从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着力治本,重在预防,不断把市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引向深入。
注意把握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工作中心和重点,认真研究和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规律,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努力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推广新经验、新方法,促进市直党建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要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和改进市直党组织的设置、活动内容,加强分 类指导。市直专兼职党务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肩负的重任,进一步增强做好党建工作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努力成为既精通党务工作、又胜任业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要树立大局意识,善于观察和判断形势,抓住重点,把握全局,积极有效地为中心工作服务;要增强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市直党的工作有新的突破和发展。要服是本部门党建工作的责任主体。党组(党委)要高度重视本部门党的建设,把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组(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要高度重视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有关规定,配齐配强单位专兼职党务干部,按照“优化结构,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大党务干部岗位交流的力度,使市直党务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第二篇:在市直党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党建党委
一、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市直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们党是执政党,在整个国家和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党的执政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党的自身形象,而且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市直机关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工作的重要参谋助手,也是承上启下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组织实施全市各方面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负责对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肩负着为市委、市政府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另一方面,市直单位尤其是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比较集中,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所占的比例大,文化程度比较高,直接参与决策和管理,担负着为党执政或为党执政服务的重要职责,肩负着振兴池州、发展池州的重要使命。他们的整体素质如何,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关系到市直各项工作的开展,关系到池州各项事业的发展。这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市直各级党组织必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市直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党的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把市直党建工作推上新台阶。
二、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认真开展好市直机关党的建设工作
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市当前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市直党建工作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总目标,找准党建工作与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和切入口,把党建工作融入加快发展的主旋律中,以党建促发展,为富民强市提供组织保证。
第一,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总结改革以来一些基层党组织出现软弱涣散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学习不够,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规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就必须不断增强其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们必须大力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使学习成为市直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成为每个党员的一项经常性任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从增强吸引力、提高效果入手,从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抓起。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把政治、业务学习与自身修养结合起来,做到学以立德,学以修身。要坚持集中学与分散学相结合,建立健全组织、检查、考核、评价的制度措施,把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党员履行责任与义务的重要考核指标,使每个党员始终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学习态势,真正形成一种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风气。
第二,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以党支部为重点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市直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市直各单位要按照市委组织部、市直工委印发的《市直党的工作责任制》规定,坚持“一岗双责”制度,选好配强支部班子。要加强对支部书记和支委“应知应会”的培训,帮助他们熟悉掌握党建业务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围绕业务工作开展活动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水平。要根据新的实践和形势任务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工作制度,确保市直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要加强对改制企业和破产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市直工委在做好有关衔接工作的同时,要深入调查研究,适时调整设置,逐个解决问题,绝不能出现企业破产、党员无人管和有组织无党员、有党员无组织的现象。各级党组织要积极探索适应时代特征和党员需求的党支部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进一步提高党内生活质量,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真正把党支部建设成为纪律严明、朝气蓬勃、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第三,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央决定从今年5月起在全党普遍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市直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充分认识中央决定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要抓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根本,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搞好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深化思想道德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形势政策教育。要教育和引导市直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增强宗旨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切实解决好当“官”为何、掌权为谁的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把学习教育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边学习、边检查、边整改。要强化“党的意识”,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党的意识”,加强党性锻炼,始终与党中央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认真履行党员职责,时刻牢记肩负的使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三、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作风建设
市直机关作风建设不仅直接反映了我市对外形象和工作水平,而且关系到市委、市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因此,市直机关的作风建设一定要走在全市前列,做出表率。
第一,要以加强诚信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不断改进机关作风。要把加强诚信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市直机关作风建设的重点。进一步严格工
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解决办事拖拉的问题,解决工作只布置、不落实,有规定、不执行,有检查、不处理的问题,解决“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要按照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要求,建立市直机关信用承诺制度,推进机关自身信用建设;要严格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公共事务主办制、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加强对公务员的行政监督,增强政务活动的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度;要净化市场环境,依法进行信用监督,着力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第二,要继续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两个务必”的要求,不断加强作风建设。一是抓学习教育,提高自律意识。要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三次全会、省纪委四次全会、市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政绩观、道德观的教育,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要督促领导干部严格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使党员干部恪守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的防线。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增强自律意识。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做到用制度规范事,用机制调动人三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发挥他律作用。树立监督是关心和爱护的思想,自觉地增强监督意识。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组织实施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开展党内监督的工作机制。四是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继续抓好反腐败三项工作,把教育、制度、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从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着力治本,重在预防,不断把市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引向深入。
四、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素质
市直工委要认真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各单位的工作特点,注意把握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工作中心和重点,认真研究和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规律,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努力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推广新经验、新方法,促进市直党建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要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和改进市直党组织的设置、活动内容,加强分
类指导。市直专兼职党务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肩负的重任,进一步增强做好党建工作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努力成为既精通党务工作、又胜任业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要树立大局意识,善于观察和判断形势,抓住重点,把握全局,积极有效地为中心工作服务;要增强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市直党的工作有新的突破和发展。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各部门各单位党组(党委)是本部门党建工作的责任主体。党组(党委)要高度重视本部门党的建设,把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组(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要高度重视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有关规定,配齐配强单位专兼职党务干部,按照“优化结构,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大党务干部岗位交流的力度,使市直党务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在市直党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第三篇:在市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把市直各部门的财务负责同志请来,主要是通报情况,沟通信息,总结过去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和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情况,部署2008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下面,我就即将开始的2008年市直部门预算编制讲几点意见。
一、我市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简要回顾
自2002年推进部门预算改革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财政部门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紧紧围绕部门预算改革这个中心,一方面,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各项基础性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规定,提高预算资金分配和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部门预算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市直74个部门301个预算单位纳入了部门预算管理,部门预算总收入17.54亿元,部门预算总支出17.12亿元。在征求人大、审计等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完善了《市直部门预算编制办法》,使部门预算的编制更加合理,并增强了可操作性。首次使用软件完成部门预算编制工作,通过对财务人员的操作培训,确保了部门预算编制的规范和数据的准确。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也比较好。1至8月,地方财政总收入53.2亿元,完成预算的76%,同比增长31%;全市全地域财政收入完成113.4亿元,同比增长18%;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3.6亿元,同比增长29.1%,完成预算的75.3%,超时间进度8.7个百分点;市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5亿元,完成预算的78.5%,同比增长29.4%,超时间进度11.9个百分点。1至8月,全市一般预算支出33.3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预算的59.42%。部门预算改革的有效推进,初步实现了国家宏观政策与部门履行职能相结合的预算分配机制,建立了较为规范和公开的预算编制程序和方法,预算编制的透明度和预算执行的到位率不断提高。具体体现在:一是部门预算编制的责任主体更加明确,各部门预算管理理念增强,预算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切实提高。二是实现了预算编制的统一性,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都按照规定的编报内容和形式在一本预算中反映,保证了部门预算的统一性、完整性,达到了一个部门一本预算、自下而上逐级编制预算的改革目标。三是建立了较为规范和公开的预算编制程序和方法,预算编制的透明度和预算执行的到位率不断提高。四是细化预算编制,收入细化到不同资金渠道,支出细化到具体项目,预算批复时既批复资金又批复项目。五是初步实现了与部门履行职责职能相结合的预算分配机制。六是体现了预算的严肃性,预算一旦确定,不再随意追加,机动财力逐年减少,领导和专家的意见集中到预算审核环节,减少了过去批条子的随意性。七是加大了政府宏观调控力度,财政资源配置逐步优化。八是推进了财政自身改革,财政职能由重分配向重管理转变。
总体上看,部门预算改革的推进,规范了财政管理,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益,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作用也十分明显。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部门预算编制的一些程序上,在预算管理的一些环节里,在预算执行的一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因素,都要引起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一是项目支出预算编制还需进一步完善。项目支出预算是部门支出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直部门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项目支出计划。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项目库和项目评审制度,项目支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每一个项目需花多少钱,该不该花钱,部门比较主动,财政相对被动,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执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制度。有的将属于基本支出开支范畴的事项作为行政事业类项目申报,如会议费等;有的为套取财政资金,虚列项目申报;有些部门项目设置重复,分散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有些单位项目支出的范围不清,增加了对这些项目监督管理的难度;有些部门和单位在预算执行中,要求财政部门调整追加项目预算,有的甚至随意变更和调整批复的项目。
二是预算编报技术操作上有待进一步改进。部门预算编制及一些专项管理工作,都需要通过编报相关报表来反映。严格按照财政部门的统一要求,准确、及时地编报各类报表,既是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落实相关改革措施的必要条件。从这几年市直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来看,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收入填报不完整,有些部门和单位没有严格执行部门预算的有关规定,对以前的各项结余、其他收入等没有全额纳入部门预算。二是报送时间不及时,直接影响了财政部门汇总和相关工作的按时有序完成。三是项目未细化,由部门代编下级单位预算。有些部门在编制“二上”预算时,没有按照预算管理要求
对项目支出预算进行细化,而是由部门代编下级单位预算,预算执行中再进行“二次分配”。四是预算编制过程中调整过于频繁。由于部门预算编报时可能存在的漏报、填写信息不全等情况适当地调整是可以理解的。但有的部门在批复预算时还要求调整,既影响上报市人大预算数字的准确性,也影响了预算批复的进度和质量。
三是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管理结合不紧。由于资产“家底”不清,财政部门掌握不了部门资产的准确信息,导致信息不对称,难以做到结合资产占用状况来安排各部门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普遍缺乏资产配置标准,客观上造成分配不公,资产占用较多的部门,不仅不会因此而少安排预算,反而可以多申请运行维护费,甚至可以将一部分资产出租,为本部门谋取利益,造成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管理脱节。节约使用资产的观念强化不够,部分对已占用的资产没有成本和费用的概念,影响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四是审计中的违规违纪问题不容忽视。市审计局对7个市直部门2006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时,提出了市直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4个部门采取长期挂帐、隐瞒收入、虚列支出等手段将收入未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涉及资金1044万元;7个部门基本公用经费超支现象突出,2006年基本公用经费超支492万元,有的是挤占挪用项目经费,有的是用未纳入部门预算的收入弥补;4个部门虚列支出208万元转暂存;3个部门超标准超范围列支、无预算列支费用209万元;有2个部门违规收费和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220万元;有1个部门资产处置不规范,资产处置没有办理审批手续;有2个单位部分收支未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财政部门在财政监督检查中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上述问题的产生,从预算执行部门来看,一是预算编制不完整,部分收支游离在财政监督之外。二是预算约束观念不强,预算执行打折扣,造成无预算列支、费用超支等问题。三是有些部门和单位执行财经纪律不严,存在违规收费、占用其他单位资金等问题。四是部分财务人员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不高,造成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上述问题也反映出在财政预算管理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力度不够,部分单位在编报收入预算时打埋伏、执行时超预算。
不难看出,我们的部门预算工作,离规范化、科学化的标准还有距离,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存在不足,离上级财政部门的希望还需下功夫。部门预算改革尽管推进了几年,但后面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需要我们齐心合力,继续把改革引向深入。
二、规范部门预算管理,是上级对我们的明确要求
财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是财政工作的生命。对此,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和指示我们,要优化支出结构,严格预算约束,严格财政管理,深入推进以部门预算改革为基础的各项财政改革。
第一,中央财政部门对预算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完善和推进地方部门预算改革的意见》强调了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重点:一是逐步规范预算决策机制,要立足公共财政职能,将财政资金逐步从非公共服务领域退出,增加对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要加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建立和完善重大支出的项目评审机制。二是继续完善预算分配机制,要不断完善定员定额管理体系,在研究制定资产配置标准的同时,积极开展实物费用定额试点工作,逐步建立预算定额与实物资产相结合的定额标准体系;要加快项目库建设,稳步推进项目预算滚动管理,增强预算之间的连续性;要按照新的政府收支分类,逐步将项目支出预算细化到经济科目,明晰反映各项支出用途。三是全面推进预算管理的各项改革,要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大力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加快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四是切实加强预算管理监督,要强化财政内部监督,要加强对部门的财政监管,要自觉接收人大、审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五是探索建立预算绩效考评体系,要把绩效管理理念与方法引入财政支出管理,逐步建立起与公共财政相适应,以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编制以后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
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要求:要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尽快建设“精细”财政。全面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抓紧研究出台资产配置、使用、处置、评估等一系列配套制度,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各环节的管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成果。不断总结经验,抓紧完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并争取尽快将部门预算细化到经济分类。要不断改进部门预算编制办法。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要全面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努力将所有政府性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统一管理,建立统一完整的政府预算。
第二,市委、市政府对预算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市委书记李佑才在全市源头治腐制度建设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办法。扎实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实行按经济分类编制项目支出预算,推动项目支出预算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滚动化管理。制定项目支出绩效考评办法,稳步推进绩效考评工作,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要扩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范围。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级次,将改革工作逐步实施到所有基层预算单位。要扩大改革资金范围,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扩大国库直接支付的资金范围,提高直接支付的比例。制定、完善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市直部门和有条件的县市,要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改革,控制现金流量,减少公款开支漏洞。要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扩大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将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或财政专户管理;将属于政府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城市公共设施收益,全部纳入非税收入管理。要健全财政监督机制。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加强财政监督工作,加大对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财政监督工作,把机构和队伍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强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增强部门预算的刚性和约束力。加强对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监管,严肃查处多头开户和私设“小金库”的行为。
第三,市人大对预算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市人大要求2008年部门预算编制做到:一是项目的质量要提高,不能把项目经费当业务费用,要逐步降低行政事业性项目比重,项目经费要实行零基预算,要加强项目审核评估。二是编制口径要科学,人员经费要保证,公用经费要考虑单位的任务要求。三要严格部门预算的执行,预算批复后,不得随意调整和变更,各项目之间也不得随意调整,要严格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四要加强预算监督,部门预算要按法定程序审核,要开展决算审计。
三、规范部门预算管理,是财政发展的迫切需要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资金运行的两个方面。没有完善、健全的财政收入管理体系,财政运行将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支撑;没有完善、健全的财政支出管理体系,难以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益,难以保证财政资金的良性运行。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公共财政建设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必须把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部门预算是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财政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当前整个财政管理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也必须把部门预算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特别是随着财政“蛋糕”越做越大,财政支出规模也快速增长,这对规范部门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6年,我市地域内财政收入147.5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4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支出62.6亿元,比上年增长31.5%;市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市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1.7亿元,比上年增长23%。近5年来,我市财政收入规模在全省地市州一直位居第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保障能力逐步增强。2002年预算内安排的保“吃饭”保运转支出为3.53亿元,2007年达到7.4亿元,5年内翻了一番。2002年市直部门预算总支出7.2亿元,2007年达到17.2亿元,5年内增加了10亿元。人员经费基本得到了保障,公务员津补贴标准在全省地市州中是较高的。因此,我们更要切实履行职责,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可靠、准确、高效,把过去“吃饭财政”时期“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管理”、“重投入、轻效益”的状况转变到公共财政的要求上来,按照财政部提出的目标,尽快建设“精细”财政、“透明”财政、“绩效”财政、“法治”财政、“科技”财政、“协调”财政和“民生”财政。
四、规范部门预算管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部门预算涉及方方面面,既涉及体制、机制,又涉及管理、监督;既涉及中央,又涉及地方;既涉及财政部门,又涉及所有预算单位,解决起来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财政部门作为财政资金的具体分配和监管部门,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更应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市直部门是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部门,同样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也应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现在应该是规范部门预算管理的最有利时机,津贴补贴全额纳入了预算,单位支出有了财政保障,单位领导、财务人员再不需“愁钱”发补贴、发奖金,也就没有必要冒风险搞“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的事了。另外一个方面,财政预算的全范围覆盖,财政保障能力的不断提高,对部门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对部门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合法性和安全性,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使命和共同的工作,需要我们齐抓共管,紧密配合。
五、我们对规范预算管理的基本思路
在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进程中,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工作艰辛。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财政部门往往处在各种矛盾交汇的风口浪尖上。近年来我市财政收入尽管增幅较大,但还是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满足不了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力求通过“确保重点、兼顾各方”实现预算分配统筹协调,综合平衡,得到公众认可。但多年积累显现而又急需解决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更加突出了财力不足与需求的矛盾,发展、改革与稳定对财政部门理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财政监管、规范部门预算的同时,也要换位思考,充分理解各部门、各单位对财政资金的需求,充分理解各部门、各单位工作上的难处。按照上级财政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下一步预算管理的基本思路,希望各部门、各单位一如既往给予财政工作理解、支持和帮助。
一是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财政收入具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特征,一分一厘来之不易。作为收入分配的职能部门,我们理应树立“用不好财政资金就是对人民犯罪”的思想,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最需要花钱的地方,花小钱、办大事,花小钱、办实事,花小钱、办好事。为此,要继续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是全面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努力将所有政府性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统一管理,建立统一完整的财政预算。加大部门综合预算资金统筹力度,实现预算内外资金、单位自有资金、政府性基金的统筹管理。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管理,逐步实现公共资源的高效运转。
三是改进部门预算编制办法。实行零基预算,人员经费按政策据实安排,日常公用经费按定额安排,项目经费按实际情况安排。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探索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建立各部门、各单位人员和资产数据库,研究人员定额与实物费用定额相结合的定额标准体系,努力实现资源公平配置。研究探索建立项目支出标准体系,进一步细化项目预算编制,提高项目预算的真实性,完善项目管理办法,加强项目清理工作,实行对项目支出预算的滚动管理。逐步建立项目评审机制,对部门预算经济建设类项目和部分行政事业类项目进行专家评审,择优安排。
四是巩固和扩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成果。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细化预算编制的重要基础。2008年部门预算要按照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编报,既要按功能分类,又要按经济分类,要准确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实现项目支出预算由粗放向科学、规范管理转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是全面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按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狠抓贯彻落实。加强制度建设,抓紧研究出台资产配置、使用、处置、评估等一系列配套制度,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各环节的管理。积极做好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理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同时,抓紧建设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与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的共享和动态监控,保证资产信息通畅传递。
六是强化监督预算执行。从2008年开始,我局每年将组织专班,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在各业务科室服务的预算单位中分别抽取不少于10%的单位实施检查,结合人大、审计和监察等部门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对其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一方面实地察看部门预算的执行效果,另一方面实地了解财政干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检查的结果作为财政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七是切实提高财政服务水平。新时期新阶段的财政工作就是做好服务。财政干部要转变服务观念,树立服务宗旨,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预算的编制执行、资金的分配监管、工作的检查督办、改革方案的实施等,都要贯穿于服务好300多家预算单位的具体工作过程之中。我们衷心感谢预算单位多年来对财政工作的理解、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也将继续诚恳地为各个预算单位做好财政服务工作。财政干部要经常深入到预算单位,向同事们学习、取经,做好调查研究,全面了解部门和单位的职责特点、工作范围及工作重点,在项目的选择、论证和实施过程中主动参与、全程服务。也衷心希望预算单位加强对财政工作的监督、对财政干部的监督,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依法理财,规范管理。
六、掌握政策,精心组织,共同努力,顺利完成2008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
部门预算编制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严格把握部门预算编制范围
全额预算单位、差额预算单位和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府行为取得收入的自收自支单位都要编制部门预算。工作地不在城区的行政事业单位也要编制部门预算。实行以钱养事的定额管理单位暂不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第二,完整编制收入预算
各部门各单位的所有资金来源都要编入部门预算,包括财政预算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政府非税收入、经营收入、上年结余。未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政府非税收入执收单位也要同时编报收入计划。此类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由执收单位根据前3年的实际收入数进行测算,并考虑政策变化和业务量增减变化等因素,据实编制收入计划。收入计划既要积极,又要稳妥。非税收入预算严格按《**市直2008年非税收入计划编制口径》填报。执收单位要将纳入政府预算的各项非税收入计划按规定的时间报市非税收入管理局汇总审核,市非税收入管理局审核确认后,将非税收入计划报市财政局,作为编制2008年部门预算和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的依据。各执收单位既要认真填报纳入本单位部门预算的非税收入,又要认真填报不纳入本单位部门预算的非税收入。
第三,科学编制支出预算
一是人员经费继续执行“编办核编、人事核标、财政核资”的编制办法。单位在填报“一上”阶段人员经费预算时,先按2007年8月末在编在册人员的工资数据填报基本工资、离退休费、规范津贴补贴、补助工资,其他项目根据《**市直2008年部门预算报表填报说明》计算填列。财政部门根据编办、人事部门审核的人员、工资标准调整单位上报的“一上”阶段预算数据。2008年住房货币化按月补助额按市房改办2005年审批数列入支出预算,2005年以后职工增减、职称职务变动、工资增加等因素增减住房货币化补助的,由市房改办在2007年12月30日前审批后按预算追加程序办理。
二是进一步完善日常公用经费定员定额标准体系。在保障财政全额负担人员经费据实足额安排的前提下,根据部门履行职能情况、有关政策调整等因素,对部门定员定额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规范性和准确性。核定2008年市直部门预算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为:市委、人大、政府、政协、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年1万元;其他行政单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并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年0.8万元;具有一定社会管理或公共服务职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如监察、监测、检测、防疫、劳动统筹、农林水利、文教广电、医疗卫生、民政优抚、技术推广等单位人年0.6万元;各种考试、培训、服务中心、科研及其他事业单位人年0.4万元;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按照省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规定的保障标准和开支范围编制,其中日常公用经费按人年1.1万元编制;司法系统按人年1.1万元编制日常公用经费。这个标准是部门预算的支出标准,不是预算内经费的分配标准,各部门各单位要将预算内外经费综合安排日常公用经费。
三是规范填报行政事业类项目经费。行政事业类项目经费是指行政事业专项(业务)支出(一般不形成固定资产),如大中型会议、专项业务工作经费、大中型维修费、网络运行费、专项接待、政府指定的专项工作等。行政事业类项目预算要在预算报表上列示具体项目名称,要填报申请理由、依据、主要内容、测算依据和说明,并附相关文件依据。
四是规范填报经济建设类项目经费。经济建设类项目经费是指行政事业单位用于基本建设、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支出(一般要形成固定资产),如大中型或专业设备购置,水电路、电子政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办公楼等基本建设项目。经济建设类项目应在保证基本支出和行政事业类项目支出之后,根据需要和可能原则安排。基本建设项目须按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审批,要附市发改委立项批文,项目申报要细化到勘察设计、土建、设备、大宗材料采购等资金明细,并实行先评审再下达预算的管理办法。还贷项目要有详细说明和项目报批依据,方可列入部门预算项目支出。
政府专项资金的编制办法待市政府批准后另发通知。
第四,认真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政府采购预算是政府采购活动的基础和依据。各预算单位应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意见的通知》(宜府办发〔2007〕19号)文件规定,认真做好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工作。所有使用财政性资金包括政府性基金、社保基金、政府专项资金等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支出都必须按规范文本同步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第五,规范预算编报程序
按全国统一规定,部门预算实行“二上二下”的基本程序:一上阶段主要是各部门(单位)向财政部门报送部门预算文本草案。一下阶段主要是财政部门向各单位下达收入预算控制数。二上阶段主要是各部门(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收入控制数调整本单位的收支预算文本草案。二下阶段主要是市直部门预算经政府审查,并报人大审议通过后,市财政局按《预算法》规定在一个月以内批复到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在财政部门批复预算15日内批复到各预算单位。各阶段的编报时间和工作任务,文件上有详细说明,请各单位严格遵守。
第六,严格控制预拨资金
从法律上讲,预算批复前,财政资金不能拨付,由于人代会3、4月份才召开,1至4月份正常运转需要资金保障,财政拟采取预拨办法,但必须严格控制。2008部门预算批复前,预拨资金主要有:一是按上预算月平均数预拨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二是为保障运转性支出,必须按月拨付的经常性业务经费;三是具有救济救灾性质、必须在批复前执行的项目;四是按照项目执行进度必须在批复前拨付资金的延续性项目。
第七,积极推进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工作
按照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的要求,2008年将在市直部门开展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工作,通过建立客观公正的考评标准,科学有效的考评办法,合理的指标体系,对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评,并将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考评结果和重点项目完成情况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与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绩效考评结果运用机制,推进部门的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促进提高提供公共服务水平和公共产品的质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第八,研究建立资产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由财政资金转化为实物形态形成的,财政资金的分配,离不开对行政事业单位存量资产的掌握,单位资产的使用管理,也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支持,因此,资产管理应该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二者的有机结合对增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解决预算管理中增量管理与存量管理的脱节问题,优化资产管理,从源头上控制资产形成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部门预算中,对房屋维修改造项目、设备购置等固定资产新增事项要按财政部35号、36号令规定,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
2008年部门预算编制即将开始,任务十分艰巨,工作非常繁重,希望各部门高度重视,努力克服人员少、时间紧、要求高等各种困难,深入细致,密切配合,狠抓落实,卓有成效地做好2008年部门预算编制的各项工作。
1、高度重视预算编制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早编预算、细编预算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分解任务,落实责任,认真研究测算,按时完成各阶段的任务,编制一本符合实际的预算。向财政部门报送的预算文本须经单位和主管部门主要领导签字。各主管部门要负责本系统各单位部门预算的政策解释、技术指导、检查督办和质量把关。
2、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内容。编制部门预算要做到“一个部门一本预算”。一是部门是部门预算编制的主体,要对编报的部门预算负责。二是部门所有收支,包括部门取得的一般预算拨款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其他收入等从不同来源取得的各类收入及相应安排的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专项支出等各项支出,都要编入部门预算,体现综合预算的原则。三是部门本级及其所有下属单位的收支都要编入部门预算,单独反映。四是部门本级及其下属单位所有收支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细化到具体的预算项目和相应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3、规范部门预算编制秩序。部门预算编制影响到单位一年的工作,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各单位切不可马虎应对,必须实事求是。一是收入的申报要准确,不准隐瞒不报。二是各单位的项目必须符合客观实际需要。三是人员经费严格按编办、人事、财政部门审核的基数和财政负担口径计算。四要严格遵守时间,按时上报。
部门预算改革是财政各项改革的基础和重点,任务繁重,工作艰巨。特别是从事财务工作的同志,工作非常辛苦,非常具体,责任非常大。但不能懈怠工作,要认真负责,精心编制好本部门、本单位的部门预算。
谢谢大家!
第四篇:在全市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一、充分认识党校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党校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对党校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规定:一是明确了“党校教育是全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二是明确了“科教兴国”的“教”包括党校教育,“党校教育是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明确提出要加大领导干部特别是新世纪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力度,适度扩大党校办学规模。这些新要求、新规定,我们要深刻领会,自觉地把党校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全局中去认识和把握,深刻认识办好党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党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第一,充分认识党校工作在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各级党组织的重大政治任务。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干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党校教育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头学习,当好表率,走在前列,为推动我市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贡献力量。[第二,充分认识党校工作在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中的重要作用。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能不能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特别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能在新世纪担当重任的中青年领导干部队伍,关系到我们能不能确保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党校教育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党校肩负着教育干部的重任,就是要根据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强化党性教育,加强各级领导部的执政能力建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培养造就一批适应池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服务。第三,充分认识党校工作在形成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政党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建学习型社会,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党建成学习型政党,发挥好党组织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示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表率作用。党校在造就学习型干部,建设学习型政党,发展学习型社会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第四,充分认识党校工作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党校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进这一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党校的教学科研应在党的建设理论方面发挥优势,围绕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市、县党校应结合基层党委工作实际,在农村党建、社区党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以及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方面作出有针对性的研究,指导实践,为推进我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校的特有作用。
二、学习领会运用好党校建设的宝贵经验,狠抓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落实,推动党校整体工作再上新水平第一,认真学习领会、运用好党校建设的一系列宝贵经验。2002年1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校委座谈时,对新形势下做好党校工作总结出九条经验:一是,充分认识党校的重要地位,把党校事业作为整个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发挥党校“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重要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主渠道的作用,着重搞好“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帮助领导干部提高理论素养、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三是,着力抓好理论学习和武装这个首要任务,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校教育的中心内容,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切实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正确认识党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校科研工作,把出成果与出人才结合起来,为推进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五是,坚持教学相长,充分调动党校教师和学员两个积极性,把发挥党校教师的理论知识优势与发挥党校学员的实际工作经验优势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党校教学水平。六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发扬认真学习、民主讨论、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风气,坚持科学探索无禁区,党校讲坛有纪律,同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绝不传播违反中央精神的错误观点。七是,]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党校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校教师队伍和党校工作者队伍。八是,坚持从严治校,保证教学质量,维护党校声誉。九是,切实加强对党校工作的导,重点抓好党校领导班子建设,协调好党校与有关部门的关系,帮助改善办学条件。这些宝贵经验,对我们市、县两级党校来说,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深刻领会,结合池州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贯彻落实,不断推进我市党校工作。第二,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狠抓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党校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要按照中央确定的党校“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新布局要求,开展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在抓好“三基本五当代”教学基础上,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把经济、法规、党务、政务、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纳入培训计划,并着力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教材,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教材;进课堂,就是在教学安排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讲清楚,把十六大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观点讲明白;进头脑,就是通过教学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教师和学员头脑中扎根,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党校科研工作作为提高党校教学水平的基础一环。全市各级党校必须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自觉地加强和改进科研工作,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我市“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市、县党校开展科研要紧密结合本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际,充分发挥党校系统科研资源的优势,选好课题,深入研究,力求解决实际问题。要走开放式科研之路,做到上下结合、校内校外结合、教师学员结合,作为市、县党校要发挥接触一线干部和基层实际多的优势,结合培训调研组织学员开展科研,撰写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研讨文章,并把优秀的调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丰富教学,指导实践。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第三,适应党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坚持从严治校,拓宽思路,不断加强我市党校建设。我市各级党校要从党校自身的性质、职能和担负的任务出发,坚持从严治校,开拓创新,拓宽思路,逐步实行党校由重视硬件建设向重视软件建设转变,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一要切实加强党校教学和学员管理。党校领导班子和行政管理部门要带头遵守党纪政纪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自律、勤奋工作。要着力提高党校教员的政治素质,使他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品行上和业务上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对党校学员要从严管理,使他们自觉地摆正位置,严格执行校规校纪,并要配合组织部门加强对学员在校学习期间的考察考核。二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党校规范化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事,用机制调动人。要从班子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后勤保障、奖惩激励、日常管理等方面制定措施,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三要加强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党校要善于拓宽发展思路,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的同时,可运用市场运作的办法筹集资金,尽快改变软、硬件不足的被动局面,特别是要加快党校远程教学网的B级站和C级站建设,将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到党校教学中,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现代教学手段。第四,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强党校师资和干部队伍建设。要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的号召,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提高素质,改善结构,稳定骨干,培养后俊”的目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校师资和党校干部队伍,为新世纪新阶段的党校工作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各级党校要按照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忠诚于党校教育事业的标准,选调有真才实学、工作急需的人才到党校工作,按照“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思路,可选聘一些在某个领域有专门研究、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够承担相对固定教学科研任务的优秀党政领导干部到党校担任兼职教师,也可聘请外校优秀教师来校授课,采取多种形式充实加强党校师资力量。要在党校内部建立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择优授课、竞争上岗、优劳优酬,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要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帮助教师和干部,不断改善党校教职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稳定教职员工队伍,激发他们投身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校工作的领导第一,要把党校工作摆上各级党委的议事日程。各级党委要经常听取党校工作汇报,指导党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多向党校提要求、交任务,把党校工作纳入党委总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安排中,[Jp3]使党校在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于党的建设上更好地发挥作用。第二,要加强党校领导班子建设。各级党委要选好配强党校领导班子,尤其是要选好配强常务副校长。要把有真才实学、作风正派、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党校领导岗位,重视加强对党校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党校兼职校长要认真履行职责,既要放手让校领导班子大胆地开展工作,又要在重大原则问题把好关,并在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实际问题、优化党校发展环境上予以支持。第三,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支持党校工作。各级党委要重视协调党校与有关部门的关系,统筹安排,共同做好干部培训和党校的发展工作。组织部门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条例》关于提拔干部必须经过党校培训的规定,保证党校学员的来源,并做好对党校学员的考察工作,把干部培训和使用衔接起来。财政、计划等部门要保证党校开展工作和事业发展所必需的经费,支持党校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逐步改善党校学员和教职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使市、县两级党校尽快达到大专和中专体制要求,为全市培养更多、更好的各级领导干部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第五篇:在全市社会保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我市在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要重视和抓好社会保险工作的文件精神,并针对当前我市社会保险工作扩面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召开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完成今年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对我市今年以来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评价
从掌握的统计数字来看,去年我市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
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完成省下达的预定目标任务,今年的情况则更加不容乐观。因此,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造成我市参保人数徘徊不前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我市还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机制;二是目前实施的一些措施不符合实际,主要原因是部分领导和基层干部将工作简单化、片面化,工作方式方法不对路、不对头;三是个别镇、区还没有将社会保险工作真正摆在重要的位置上来,或者说在工作上有所放松;四是部分企业经营不景气,受这个因素影响,产生了企业漏报瞒报员工人数,或者在年审时假减员。
二、对今后工作的意见
1.再认识。我们实施社会保险覆盖全社会,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依法行政。我市要吸引投资者前来投资,关键在于有一个强有力的、能够依法行政的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能不能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是检验各级政府是否依法行政工作能力的重要内容。二是营造公平发展的投资环境。目前,我市原来的公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上规模的私营企业员工参保比例较高,但小的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参保率较低,客观上造成了不平等竞争,因此,政府必须依法推进社会保险工作,促使企业全员参保,营造公开公平的发展环境。三是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府必须依法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使员工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险。但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群众来信来访较多的一个方面就是企业没有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侵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从依法行政、营造公平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来看,实施社会保险都是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优化投资环境并不意味着放松社会保险工作。但是,目前我市仍有一些企业经营者、甚至个别领导干部对社会保险制度还不是很理解。有些人认为,社会保险制度的推行给企业增加了负担,影响了投资环境的改善,不利于我市经济发展建设。但事实上,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是任何一个国家、政府都必须承担的工作,国家和省出台多项社会保险的政策,就是为了将原来由企业负担的员工老、病、工伤、失业等投资风险,通过社会保险制度筹集的资金有计划地、有限度地代替企业这部分的支出,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也有助于企业抵抗投资风险。投保社会保险虽然使企业在费用和成本上有所增加,但从企业的长远利益来看是减轻企业负担。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市政府已经做了大量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方面按政策提高了退休待遇,另一方面却没有提高缴费的最低工资基数标准和缴费比例,社会保险基金的缺口由政府负担。
2.再发动。在社保工作的发动和宣传问题上,不能只面对企业经营者,还要让整个员工队伍参与进来,使员工自觉保护自身的权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宣传的发动面必须要面向全社会,市的新闻媒体要及时报道有关社会保险的新闻,特别是要制作一些社会大众能够接受的综合性报道,从法理、道理、政策、人情、效果等多方面进行宣传。与此同时,要充分运用正反两面的典型,以正面典型为主,对落实社保政策比较好的企业要予以表扬;对拒不购买社会保险的企业,予以曝光。
3.再检查。各镇、区要对已登记、参保的企业和人数作一次系统的分析,分类站队。社保局的下属单位要将情况向各镇政府、区办事处报告清楚,使各镇、区掌握各自开展社会保险工作的全局情况。在此基础上,要进行重点突击抽查,强行入轨。这次会议之后,各镇、区要高度重视社会保险工作,明确1名领导作为社保扩面工作的责任人,加强对扩面工作的领导,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企业进行检查,更加准确地掌握企业的用工情况。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监察机制,依法实施全员参保。今后,各镇、区不能再简单沿用分解任务到企业的方式,要通过组建常规性的劳动监察队伍,将劳动监察、依法参保贯穿于日常工作,形成常规性的依法稽查工作,保证社会保险扩面成果。为此,未有组建劳动监察队伍的镇、区必须迅速组建队伍,加强对辖区内企业的劳动监察行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以“对象就是任务”为目标,依法要求企业全员参保。
4.再落实。各有关部门也要密切配合,定期公布参保、登记和参保率的情况,特别是要在报纸、电视上以镇、区为单位公布已买保险的单位和参保人数,互相监督。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方面,除了促使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依法参保外,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参保还有较大的空间,希望大家抓好这方面工作。至于具体的收费标准,社保部门可以与各镇、区通过沟通解决。另外,社保工作部门要加强服务,更加主动地联系企业,与
企业建立良好沟通模式,多为企业办好事、办实事,特别是要根据基层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强化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及时整改,符合规定的要及时理赔,提高社会公信力,将政府亲民、爱民的信息传播开去,使全社会都理解和支持社会保险工作,努力完成今年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