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稿2012赴重庆、贵阳考察学习报告
西翥办事处赴重庆、贵阳考察学习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意见》(云发„2011‟18号)和《中共昆明市委关于组织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意见》(昆发„2011‟19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构建新型社区为民体系,加快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要求,充分发挥社区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经西翥管委会领导同意,3月1日至6日组织相关部门的同志到贵阳云岩区、重庆江北区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学习考察期间,听取了当地的经验介绍,实地考察了贵阳的贵乌街道办事处、巫峰社区居委会、重庆的江北区石马河街道办事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石马河街道办事处群众工作站)、瑜康社区居委会。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实地参观了贵阳云岩区贵乌街道、巫峰社区等示范典型,并与贵乌街道办事处领导干部、巫峰社区干部进行了座谈交流。贵乌路街道位处贵阳市的东北面,其周边与黔灵镇、宅吉街道、普陀街道、乌当区接壤,是典型的城郊结合部。是通往开阳、金阳的重要出口通道,是云岩区委、区政府所在地。面积8平方公里,辖18个社区居委会,建成居民小区37个、2个公安派出所,常住人口44612户,79172人;流动人口2万人。辖区有中央驻黔单位4个(新华社贵州分社、中建四局一公司、贵州省检验检疫局、中国移动贵州分公司)、省属单位3个、市属单位17个、区属单位13个、部队2个、非公有制企业35个、大学(贵阳医学院)1所、中学2所、小学(含民办)9所、特种行业66个。人口总数:79172人,农业人口:11875人,非农业人口:67297人,主要民族成分:汉,回,苗,布依,壮等,所辖村:冠竹苑社区,万江社区,贵医社区,百花山社区,兴黔社区,大营社区,银佳社区,筑新社区,石洞坡社区,杨柳湾社区,顺海社区,友谊社区,中天社区,黄山冲社区,登高社区,金狮社区,乌江怡苑社区,巫峰社区。
拓展服务理念,构建资源共享、统筹发展的服务体系,街道为更好的服务辖区群众,率先在贵州省建立了党员群众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延伸拓展了微笑、真诚、规范、满意的“4S”服务理念,为辖区内的群众打造资源共享、服务共建的平台。
一是开展便民利民综合服务。街道按照规范化、亲情化、网络化的要求,在街道建立便民利民综合服务大厅,将社会 劳动保障、计生、综治、科协、老协、残联、城市管理等9个科室的业务全部搬进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同时在16个社区设立民情服务站,在居民小组中聘请社区党员为“民情信息员”、“为民服务代理员”,设立了“民情电话”,形成了“街道、社区、居民小组”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实行“一站式办公、零距离服务、一条龙流程、零障碍手续”。同时,各社区还结合实际开展便民利民服务,社区积极与电信公司协调,建立“电信综合服务站”,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交电话费、手机费、水费、电费、煤气费、宽带费等。截止目前,共为居民群众办理实事1560件。
二是开展志愿者服务。积极倡导社区居民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根据志愿者的爱好、兴趣、特长、年龄、工作等情况,成立了各类社区志愿者工作队51支,大力实施“民情工程”,为孤老、病弱老人和“空巢”老人建立一人一档,定期上门开展服务,同时,切实开展“金钥匙行动”,将社区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的住房备用钥匙交由社区委员或就近的志愿者代管,在遇到楼内停水、停电等特殊情况时,及时上门探视。实现了“难有所帮、困有所扶、需有所应、求有所助”。
三是开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全力打造社区“10分钟医疗圈”,分别在大营社区和中天社区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1个;在百花山社区和万江社区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各 1个,街道各社区居民步行10分钟均可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
四是开展社区安全服务。街道联合16个社区成立“爱心妈妈”工作队,采取社区、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帮扶措施,对辖区内失学、辍学少年、两劳刑释人员进行帮扶;每天上学、放学在校园周边巡逻,确保学生安全,并在贵乌派出所、城管、综治及区文化稽查队配合下,对校园周边的小摊小贩,问题网吧、问题书店、娱乐场所进行集中整治,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推进“平安社区”、“无毒社区”、“安全社区”和“无传销社区”创建。社区积极协调辖区单位和业主共同出资在几个主要出入口修建值班室,对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同时,还成立了一支专职治安巡逻队,对小区实行24小时巡逻,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
五是开展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管理服务。街道紧紧围绕“三创一办”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内资源,积极发动社区内的党员群众,扎实做好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工作,解决社区“脏、乱、差”问题,大力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着力为社区居民营造干净、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
通过对贵乌街道办事处的学习交流和实地考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路,对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构建新型社区为民体系,加快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 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二、试点经验和做法
贵阳市是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目前,贵乌等街道办事处已经启动拆销街道办事处成立新型社区的改革工作,其新型社区的划分以地域面积和服务半径为主要依据,同时兼顾人口数量、居民认同感、治安管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等因素,一般每个社区地域面积2至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2万至4万人,形成“一社多居”格局。
新型社区推行“一委一会一中心”社区治理模式,即社区党委、社区委员会或居民议事会、社区服务中心,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区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社区通过“大党委”协商解决社区事务,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贵阳市将在今年5月底前撤销全市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建立新型社区,设立社区党委和社区服务中心,使全市200多万城区人口全部纳入新型社区覆盖的公共管理“半小时服务圈”。
贵阳市撤销原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后,将在新建社区推行“一个社区党委、一个居民议事会、一个社区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采取公推直选方式配强领导班子;整合原街道和社区资源,使人力、物力及服务资源向社区聚集;实行“大党委制”,对居民议事会采取“社区居民提议、社区 党委决策、社区服务中心执行、成效接受群众评议”的方式;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办事服务大厅,推行党务、政务“一站式”服务。
改变过去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为“市-区-社区”三级管理,将推动公共管理服务下沉,更好地服务群众。新建的社区服务中心是政府在社区实施服务和管理的平台,履行“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四大职责。把社区机构纳入事业单位序列,工作人员纳入正式编制,并把社区工作人员经费、办公经费、公益事业费等纳入区(市、县)级财政预算,把社区办公和服务场所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原街道办事处行政审批、执法管理等职能将收归区政府相关部门,属于区政府部门的公益性、群众性社会管理职能将下沉到社区服务中心,并逐步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实现“费随事转”。
同时,为切实消除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真空”和“盲点”,杜绝新型社区服务中心“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成为街道办事处的“翻牌”的情况,全面推行“AB角工作制”,即:社区服务中心的每一个岗位都安排A角和B角,确保既有人在办事服务大厅接待群众,又有人深入社区院落、居民楼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实现服务无间隙,为群众提供一年365天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贴心服务。
三、几点建议 借鉴贵阳的改革经验,结合实际,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随着沙朗和厂口的合并,西翥管委会的成立,西翥辖区总面积达到了270.79平方公里,下辖1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17个居民小组,总人口有36228人。行政中心在沙朗坝子,部门分散,交通出行不便,老百姓办事极为不便,加快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重新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建议:
1、拆销西翥街道办事处,街道职能由管委会的职能部门局、办承担;
2、根据地域面积和服务半径为主要依据,同时兼顾人口数量、居民认同感、治安管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等因素,设置:①厂口片区为民服务中心(辐射厂口社区、新民社区、陡普鲁社区、瓦恭社区、迤六社区)②沙朗东、大村片区为民服务中心(辐射大村社区、东村社区)③桃园、三多片区为民服务中心(辐射桃园社区、三多社区)、④陡坡、龙庆片区为民服务中心(辐射陡坡社区、龙庆社区)。
3、考虑到瓦恭社区、迤六社区属于飞地,出行不便,距离较远,在其社区设置代办点,方便群众办事。
二是建议:为进一步强化和拓展社区服务职能,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给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对现有各部门工作进行整合,由管委会组成统一的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指定领导牵头 负责总协调,将各部门能下沉社区为民服务中心的工作职责,按照“人随事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把人和工作下沉到社区,达到工作标准、任务和人力、物力、财力的五统一,形成便民利民的工作新格局。
三是建议:首先以厂口为民服务中心为试点,通过设立计划生育、民政、劳动力培训输出直通窗口把部分社会事务管理权限下沉到社区,实现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普通性事项在社区受理、在社区办结,一般性事项在社区受理、社区审批、办事处备案,重大事项在社区受理、社区初审、逐级审批。其次,设立代办点,全程代理服务。社区代办由受理、传递、回复三个环节组成,实行全程代办,采取约时定点、流动服务、上门服务等方式提供代办服务,并建立代办事项登记管理制度,对受理、代办、反馈、发件等办理过程实行动态管理。代办员在受理事项时可以采用书面、口头等形式,同时代办员应向申办人告知办理权限、承诺时限、收费依据等。按照“一人一窗口”的原则,办理群众事务。
四是建议:进一步做好从网格管理到网格化服务工作,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服务体系。为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落实,构筑起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畅通渠道,按照“网格全覆盖,责任到个人”的要求,实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把管委会干部、社区及小组干部全部下派到网格,责任到人对网格实施精细化管理,层层落实“挂片包组联户”责 任。
五是建议:在社区构筑社会治安综合服务体系,设立治安防控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对社区、村组、网格反映呈报的各种治安案件、矛盾纠纷进行处理和调处,形成一道安全稳定防线。按照“条专块统、重心下移、权限下放、强化保障”的原则,以社区、居民小组为主,整合社区资源,建立社区由社区小组书记、小组长、护林防火员等为主的护林防火、治安巡逻矛盾排查队伍,广泛开展邻里守望、看家护院等群众性社会治安活动。
六是建议: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办事处效率。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手段,开设QQ群、电子邮箱、短信平台、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对直通窗口的管理。充分利用通信、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搭建移动短号惠农网,为群众提供资费低廉的通讯方式,并利用平台发送农业农产品市场信息、气候信息、种植养殖科普信息等服务好群众。探索建立“三维数字”社区,进一步优化、提升、完善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建设覆盖社区全部管理服务功能的综合信息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社区服务,推动社区服务机构、服务人员、服务对象信息数字化,使基层管理服务由传统工作模式向现代电子信息管理模式转变,实现数据一次收集、资源多方共享,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创新社区社会管理模式,七是建议:在试点的厂口社区全面推行“AB角工作制”,即:社区为民服务中心的每一个岗位都安排A角和B角,确保有人在办事服务大厅接待群众,又有人联系管委会、深入社区、小组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实现服务无间隙,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贴心服务。
通过学习考察,从看变化、找差距、思发展中,借鉴贵阳、重庆等地区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使街道、社区干部对“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工作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受到启发,带动思路、创新机制举措,提高推动西翥发展的能力。
西翥管委会社会事业发展局
2012年3月12日
第二篇:2013年赴重庆考察学习总结
2013赴重庆学习考察的心得体会
云南省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 杨明助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我于2013年4月8日至2013年4月16日参加了“影响中国—全国高中课改名校卓越课堂大型展示活动”的学习,在为期八天的学习中,考察了四所学校,分别是重庆市第二外语学校、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重庆市綦江中学、重庆市育才中学;聆听了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省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成平教授;重庆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常明以及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兼实验中学校长龚雄飞院长三位专家专题讲座;观摩了在重庆市育才中学举行的“影响中国—全国高中课改名校卓越课堂大型展示活动”,的青年名师示范课。通过聆听三位专家的讲座,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卓越课堂?新课程对教师角色形象的要求应具备哪些条件?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什么样的课堂叫民主课堂,亲亲课堂,生本课堂,合作课堂,探究课堂等等;观摩一线教师的示范课,使我对高中语文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思考,特别是在重庆市第二外语学校赵渊博老师执教的题为“平淡中见真情-----归有光《项脊轩志》”示范课以及专家对教学的点评,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重新提升了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与把握,极大地开阔了视野,收获颇丰。下面我主要谈一谈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如何分辨以下几组辩证关系,避免走弯路。
1.如何辨别课本、教材与课程资源关系
要想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仅仅依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著名教育
学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课本就是例子。”也就是说,再好的课本也不可能为学生或教师提供所需的一切,它仅仅为教学提供例子而已。目前我们有一些教师抱怨教材内容太多,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教材不敢进行取舍,被动地使用教材。教材上有一就教一,有二就教二,一味地照搬教材。实际上教材编写是有弹性的,给教师发展留有较大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持这样的态度:凡是课本上写的,我都要教;凡是我要教的,学生都要记住。
当前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一个重点就是教师对语文课本的认识和使用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本不是“圣经”。课堂教学应当基于课本,但又不能局限于课本。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课本既不是“圣经”,也不是普通的教学资源,它应当是资源性的“圣经”,“圣经”性的资源。新课改鼓励教师“用课本去教”,而不是仅仅去“教课本”。从语文教学理念上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深层次的变革。教师应当培养驾驭教材的能力,成为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删减、补充、替换、改编、拓展、调整、整合等方面的工作。
2.如何认识以学生为主体与以教师为主导的辩证关系
新课程语文学习的价值取向是素养本位。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从过去的“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应服务于学,应尊重学习主体的独立性,应重视学习方式的自主性。
习惯了主宰课堂、贩卖知识的一些教师,一下子不能适应师生角色的巨大转换,无法辩证处理师生之间的新型关系,以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就意味着教学放任自流。教师无所作为,于是师生关系失衡,语文自主学习被演绎为自己学习、自由学习、自愿学习,结果 该深化的得不到及时深化,该提高的得不到有效提高。课堂看似热闹,学生的自由度看似很大,自主性貌似很强,但学习和认识活动过于肤浅、散漫,参与度低、效率不高。过分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否定教师的主导性,损害的恰恰是自主学习的有效性。物极必反,辩证法就是如此无情。
其实,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看似矛盾,实则统一。教师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学,教要转化为学。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支持下,激起、强化、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当然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主导性,自主学习若想上升到更高层次、更为有效,绝离不开教师的支持、鼓励,离不开教师精心的诱导、引导、指导、辅导。这对教师来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如何把握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辩证关系
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针对过去接受性学习统一天下的状况,特别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些老师没有吃透课标精神,以为探究性学习是唯一有意义的即最好的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是无意义的即应被淘汰的学习方式。于是将接受与被动相提并论,将讲授与落伍画上等号,上课回避,害怕讲解,拒绝、排斥、接受,结果导致探究性学习泛滥成灾,问题多多:一是探究泛化,探究性学习成了每个环节必用的“万金油”;二是随意探究,一切跟着学生走,结果探究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三是注重内容,忽视语言,将说明性课文的学习探究成了“科学课”,将叙事性课文的学习探究成了“故事课”、“思想品德课”,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事实证明,矫枉过正,极端冒进是要不得的。
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只是众多教育形式中的一种,既有独特价值,也存在局限,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可能包打天下,解决所有问题。最好的方式只能对特定的内容、特定的对象而言,只有适应特定内容、特定对象的最好方式,没有适应一切的最好方式。
上课究竟该采取何种学习方式,要由教学目标、课文内容、教学对象以及客观条件决定,因人、因课、因时制宜,不能一刀切,更不能刻意排斥。一套好的语文教与学的方法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去改进和发展,逐步适应我国的语文教学特点。如果丢掉了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一味地追求创新,甚至求异,结果是丢掉了旧的,新的又没有学好,岂不是很可惜吗?因此,在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应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巨大工程,是势不可挡的大潮。我们应努力夯实自身基础,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第三篇:关于赴重庆成都学习考察的报告1
关于赴重庆成都学习考察的报告
来源: 查阅次数:1099 发布日期: 2010-12-10 9:09:07
农业农村考察组
(2010年12月8日)
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11月24日至28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傅广武,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曦,县政府副县长张峰,县政协副主席苏子农、赵国安,以及县委政研室、县农委、林业局、水务局、住建委、新农办负责人,专程赴重庆沙平坝区和成都锦江区考察学习土地流转、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进经验。考察团分别参观考察了重庆市沙平坝区曾家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重庆大学城、微电子产业园和物流园,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五朵金花”(红砂村、幸福村、江家堰村、附马村、万福村)。通过此次考察,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维,看到了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向。两地的农业农村之所以能稳步快速推进,主要是思想解放,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并力推进的结果。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地农业农村发展基本情况
重庆市沙平坝区曾家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整个示范区是按照“资本聚集,精品展示,科技示范,度假休闲”的定位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业主投资和项目支撑”的运作机制,规划设计了现代农业科技孵化区、精品农业展示区、高档花卉生产区、精细蔬菜生产区、都市度假休闲区五大功能分区。示范区自2003年底启动建设以来,立足实际,禀赋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将项目定位为农业综合开发、休闲度假、生态农业,开发内容主要为土地整治、花卉苗木和林果开发以及生态园建设。通过吸收社会化资本,加大农业农村投入,实现了土地流转、发展农业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协调联动发展。
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五朵金花”:“五朵金花”是锦江区三圣乡的五个村。五村以花卉产业为载体,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行产业,农户依托改造后的特色农居,采取自主经营、合作联营、出租经营等方式发展乡村旅游,相继推出了休闲观光、赏花品果、农事体验等各种形式的农业活动项目,从而形成了五大特色观光农业村。
“花乡农居”以红砂村为主,辐射周边两个村,以种植销售花卉为主,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现已成为四川省首屈一指的鲜花市场。目前,该景点已通过国家AAAA级风景区认证。
“幸福梅林”位于幸福村,以“梅文化”为主题建起精品梅园景观及别具特色的“梅花博物馆”,该景点已跻身全国四大梅林之一。
“江家菜地”位于江家堰村,环境宁静,乡村景象朴实优雅,农耕文化颇为深厚。该景点主要以通过都市人与菜地农户签订代种协议,让城里人体验农事,感悟农耕乐趣,把传统种植蔬菜、瓜果和农作物变为市民体验农事的休闲产业,实现城乡互动,拓宽了现代农业产业功能。
“东篱菊园”位于驸马村,有菊花种植面积1000余亩,突出“环境、人文、菊韵、花海”的交融。深度发掘民俗工艺品资源,引入剪纸、年画、漆器等特色民俗工艺品艺人、工匠现场制作、展示和经营,构建特色“工坊艺术村”,引导农民从事服务业和与特色工坊相关的加工产业,实现农民可持续增收。
“荷塘月色”位于万福村,有荷花种植面积1000余亩,以生态荷塘景观为载体,将湿地生态、荷花文化与艺术形式和谐统一在一起。吸引海内外知名画家来此创作,景区内形成了国画区和油画区两个不同风格的区域,当地村民围绕书画加工生产画框、画具,批发销售颜料、画笔、油布,部分村民随画家学艺,形成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二、两地主要做法和经验
在为期五天的学习考察中,我们深深感受到沙平坝区、锦江区在发展农业农村过程中思路活、力度大、效果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一)规划定位准
沙平坝区、锦江区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把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土地流转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抓,并列入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两地均立足自身优势确立了示范区,依托自身的地理条件和产业优势,不搞“一刀切”和“全面开花”,依托各自特点和优势,科学规划定位,积极探索推进农业农村发展。
沙平坝区依托建立曾家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通过统筹规划“东中西西”四大板块产业布局,在东部发达城区,第一产业全部退出;在中部依托环境资源,着力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带;西部新城加快推进城市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新兴现代都市区功能,增强承接农村人口、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在西部新城以外的农村地区,着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和特色城镇建设,加速传统“三农”的转化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将村庄规划的工作经费纳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明确了示范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
锦江区以“工业进园区、农业进基地、住宅进社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思路,借助2003年在三圣乡举办“中国成都首届花博会”之际,借势造势,将花博会周边的五个村庄、12平方公里范围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创造性地打造成为“五朵金花”,农民不再把离乡进城作为进入现代化的唯一途径,而是就近享受城市化的文明成果,成为了令人羡慕的“新市民”。每朵“金花”均依托本地特色,错位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休闲旅行产业。同时,在“五朵金花”建设过程中,聘请了海内外知名设计师进行设计,确保了设计的档次和质量。其民房统一改造成标准的川西民居或仿欧式建筑群。
两地打造的点或片都非常精美,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沙平坝区以集体建设农民安置小区,由公司统一规划设计建设,统一配套小区功能设施。锦江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突出“五化”,即农房改造景观化、基础设施城市化、配套设施现代化、景观打造生态化、土地经营规模化。
(二)投入渠道广
一是财政投入。沙平坝区在曾家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内由区政府给予每户1.5万元交给公司,用于农村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锦江区在打造“五朵金花”过程中,区每年投入1000万元,政府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村庄规划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景点打造、环境美化和农民民居改造的补助,水、路、环境打造等公共设施也基本上都是由政府财政出资。二是吸引企业投入。
沙平坝区通过引进3家大型现代农业企业,企业累计入2亿元,吸收社会化资本,加大农业农村投入,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农业产业、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三圣乡共引进28家花卉苗木企业。三是整合项目投入。沙平坝区各部门将项目资金有重点地向示范区倾斜。锦江区三圣乡各部门通过项目整合利用累计投入近亿元,用于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带动农民投入。锦江区三圣乡村民居外观改造由政府补助一部分,居民自筹一部分建设,居民院内环境和室内建设由居民户自己负责。五是社会资本投入。锦江区正在积极探索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城市居民可以在三圣乡租赁土地、建造房屋,从事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济;农民可以将土地、房屋租赁给城市居民,主要目的是吸引更多社会化资本,加大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在考察交流过程中,锦江区介绍:“五朵金花”占地约12平方公里,假如按常规的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每平方公里约需投入1.5亿元,但他们采取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农民参与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达1.67亿元。
(三)产业发展优
两地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注重统筹城乡发展,与产业化、城市化协同并进,不仅注重风貌和环境打造,更重视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工业经济,用产业来支撑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沙平坝区曾家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按照现代都市农业内涵和各自区域优势,以项目为载体,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变。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企业化、产业化经营,走上以体验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为主体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道路。锦江区把文化因子和产业因素注入“五朵金花”,促进传统农业向休闲经济发展。把现代文化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以增加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变单一的农业生产为吸引市民体验、休闲的文化活动,使文化产业与农业产业相得益彰。
(四)体制机制新
两地在农业农村发展中体现了在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在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在力量上的高度集中、在政策上的高度倾斜。制定出台统筹城乡发展、农民集中居住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农村居民宅基地换住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中,成都市围绕打造“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现代田园城市,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城乡居民自由迁徒”、“农民带着产权进城”、“城乡居民统一享受教育、住房、社保等社会福利”三项措施是改革的创新亮点。他们不是把农村居民简单的转为城市居民,更不是比照城市的样子去克隆城市、简单了“消灭”农村,而是让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产品向农村延伸,政策支持与社会保障向农村延伸。突出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通过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和重组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在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推行不让农民工“裸体出村”,给农民“穿衣服”进城,在农民进城务工拥有城镇户口的同时,仍然暂时保留其在农村的宅基地、林权、承包地这“三件衣服”。同时,农民转为城镇户后,其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均纳入城镇保障体系,享受五种保障。
锦江区以土地流转为重心,搞活经营机制,解决了土地分户承包与企业规模化经营的矛盾。各村成立了土地流转中心,村土地流转中心是独立于政府和村委的中介组织,负责将农户承包的土地进行集中租赁。对农民房屋改造也不搞大拆大建,原则上就地实施“穿衣戴帽”的外观改造,不征地、不拆迁,实现了农民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保障了农民不失利、不失业、不失权。
(五)农民受益多
两地在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充分让利于农,当地农民成为改革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例如:在锦江区三圣乡的“五朵金花”农民收入有“五金”。租金:农用地租金收入,农民房屋出租收入,通过土地承包权流转,每亩每年可获得2000—3000元不等的转让收益;农民宅基地出租,每年可获得3至10万元的租金;股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收入;薪金:产业转移工资性收入;保障金:农民享受的医疗、养老(农民退休后可领取每月660元的养老退休金);种金:农民通过代管农家菜园的方式,获得的经营性收入。在当地的农民眼里,农民再不是一种身份,而更多的是一种让人羡慕职业。
三、借鉴先进经验,推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对两地的学习参观,结合我县实际,我们认为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以“一村一品”为抓手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方向是非常正确的,我们正处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期阶段。当前,打基础、做前期、开好局,至关重要。
(一)必须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两地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过程中的经验,在发展前期要注重发挥政府主导和政策引导的作用。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大力鼓励激励“一村一品”发展,并逐步加大投入。二是引企入农。积极鼓励支持农业企业和社会化资本注入农村,引入公司、引入能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加大社会化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力度。三是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各涉农部门的力气和资源,形成合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精品,形成亮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四加大农民保障投入。制定出台一系列的优惠鼓励政策,让农民进城无虑、无忧。特别是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让农民进城不失利、不失业、不失权。
(二)必须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形成特色。一是要规划先行。当前,我们要依据各村地理条件、产业发展、文化保护、自然资源等方面,加快村庄布点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要结合“一村一品”,科学制定各村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区域经济发展功能定位,明确区域的产业发展思路理念、规划布局。每一个试点片(村)都要制订出详细的、长远的、总体的规划,防止走弯路,避免搞重复建设,要突出区域特色、地方特色、产业特色,避免一个模式。非试点村也要安排专项经费,每年规划一批,使已规划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都有章可循。二是要选好典型。典型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其发展水平、基础条件、地理位置、主导产业、群众意愿等因素,依托“一村一品”扶持示范村发展,打造一批精品农业示范点(区)。可以借助我县已有的优势产业,水产、畜禽、茶叶、烟叶,在沿湖乡镇可建造一个水产品市场,通过节会、交易会等形式,打造品牌、扩大影响;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机构,拓展市场。积极引进优势企业打造“中国茶城”,来提升我县绿茶之都品牌;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实现各个示范点发展特色不重复、不雷同,互相映衬,使湖光、山色、水韵、茶香相互交融,让农业产业和休闲娱乐相得益彰。
(三)必须创新机制,加大保障,激发热情。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为了激发广大群众的热情,增强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工作。一是政策扶持。主要是要通过实行优惠政策,扶持和引导农民,在规划设计、土地审批、建房审批、修建道路、通水通电等方面实行规费减免政策,同时争取上级从资金和项目上支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推进“一村一品”前期,政府主导的职能不仅不能削弱,必须增强。二是企业参与。加大社会资本投入。从我县来看,可以从固有的农业龙头企业中,如古南丰酒业、立大禽业、红新制茶等企业,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扶持力度,来推进土地流转、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推行“政府引导协调、市场运作资本、企业开发经营、农民入股参股”的项目开发模式,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推介一批大而好的农业项目,引进有实力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进行合理开发和运作。
(四)必须统筹发展,注重实效,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展经济是根本,特色产业是支柱,文明建设是灵魂,民主管理是手段,各个环节缺一不可。要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民主管理。通过整合农业、人社、扶贫、教育等培训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的特点开展培训,培育一批思想好,有科技知识、有创业本领的新型农民。
第四篇:重庆考察学习报告
着眼于未来,着手于现在——重庆綦江考察学习小结
吉首市三小 彭永凤
众志成城谋发展
綦江模式——农村教育改革的模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两所学校的事情。从县领导,到教育局领导,到教科所领导,再到学校的校长,全面启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从教科所辐射到所有的学区乡镇,所有的领导到老师都在思考如何在进行新课程教学改革。尤其是具有带头作用的是县教科所。而綦江之所以能够在全国成为学习的典型和榜样,是因为面的展开和推广,这与很多地区的树典型做法完全不同;树典型可能会被人称为作秀,因为再好的做法,不能在本地区展开,那能算上好的做法么?而綦江教育模式,不仅能够在綦江展开,而且值得中国所有的农村教育学习。綦江的教育,具有发展的生命力,是因为它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着手于学生的现在。
循序渐进点带面
作为一项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綦江的教育改革也不是一天一年就形成的。綦江的教育模式改革是在上级的支持下,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在一线教师的实践下形成的。綦江教育改革方式从课堂改革开始,这是所有教师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教师们普遍认为:离开课堂的改革是很难成功的,因为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綦江教育的立足点就很稳很实。綦江教育改革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改革,然后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而使綦江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特色县和素质教育示范县。綦江教育改革的模式是建立基地校,然后辐射到镇所在地学校,最后达到其他学校,工作层层推开。而教科所成为一个改革的中心,通过它的指导辐射到所有的学校,学校之间互相的交流学习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从上到下全部行动起来,从个别到全部都行动起来。就成了綦江模式。
万众一心建模式
綦江教育改革从课堂教学开始。我们所参观的陵园小学,课堂是随时开放的,教师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而这种教学风格是在綦江课堂教育改革中形成的。綦江教育改革提出的课堂教学范式是:创设情境、目标定向;自主学习、独立探究;小组交流、互助共享;展示讨论,质疑释疑;反馈矫正、总结拓展。綦江课堂教育改革的特点是“以学论教,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在教学中,重视以探究与体验为主要特征的个体自主学习,重视以对话与互助为主要特征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重学生的表现与分享;对课堂知识进行了及时的深化和拓展,强调了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作用。细节决定成败。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冲击教师头脑的今天,很多教师迷失了学科教学的本质特点。而綦江课堂教学改革,正视了这一点,在教学中并不生搬硬套,根据理科教学提出了问题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提出了任务式教学法等;在教学中并不进行套路化要求,要求每堂课所有环节必须存在,而是给教师提出课堂设计的思路,具体实施时根据需要进行取舍。我们当时听了綦江中学两位物理老师,同时上一课内容,第一位教师重在学生对原理的探究,第二位教师却根据自己班级情
况,选择把重点放在内容的加深探究上。綦江的教育改革成功的地方还在于它的细节之处。小组合作是很多教师头疼的事情,常常是说“爱你不容易”。綦江教育改革恰恰在这细节之处进行了探索,探索出了小组合作的编组策略“异质分组、相对稳定”、“一一对应、适应合作”的小组座位排列策略、“人人有事做、个个有责任”的组员责任策略、“组际竞争、捆绑考核” 的激烈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的行动策略;在探究中还制定而来一系列的措施:一个声音措施、时间适宜措施、互不干扰措施、轮流坐庄措施。而这些正是我们新课程改革中一线教师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在綦江都迎刃而解了!
綦江教育的大手笔在于课程的改革。一是把国家课程活化。把国家课程变成了学生的课程。二是校本课程的开设。校本课程成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平台。最有特色的当然是有名的“2+x”课程开设。这种大出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让綦江各个学校校本课程活而不乱,放而能收。这些课程的开展使綦江的学生得到最大的实惠,那就是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学生爱上了学校的学习,爱上了学校的生活。綦江的新课改让学生学习变得轻松了,是真正的“减负”,让学生觉得学校的生活是最快乐的,是真正难忘的。
万紫千红百花开
綦江教育改革使綦江的教育百花齐放。每个学校在教科所的带领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特色的大课间。大课间是綦江各个学校
2、特色的校本课程
3、七彩校本课程
4、特色的课堂模式
5、特色的研修模式
课堂教学的改革
我校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乒乓球的训练大课间的改革。
他山之石可攻玉
第五篇:鹤峰法院赴重庆酉阳考察学习
鹤峰法院赴重庆酉阳考察学习
作者:鹤峰法院 罗华忠罗昌途
为了落实县委关于加强招商引资、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决定,2012年3月7日,鹤峰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冉文化在全州法院院长会议结束的当天,迅即率部分领导班子成员及内设机构负责人一行8人,前往重庆市酉阳县法院考察学习审判管理、队伍建设和能动司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考察组7日下午5时抵达酉阳,酉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勤等领导对考察组一行给予了热情接待,将酉阳法院有关情况向考察组作了简要介绍。次日上午,考察组一行在酉阳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显军等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该院机关科技审判法庭、电子阅览室、电子监控室、干警活动健身场地、荣誉陈列室和部分庭室。该院干警精神饱满、机关公共区域整洁卫生、室内窗明几净,给考察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示了该院勇于创新、奋发有为、创先争优的良好精神风貌,使考察组倍受鼓舞和启发。
参观结束后,在酉阳法院会议室召开了“鹤峰·酉阳法院交流座谈会”。座谈会上,受杨勤院长委托,刘显军副院长向考察组详细介绍了该院在审判管理、队伍建设和能动司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在审判管理方面,酉阳法院坚持最高法院发布的26项审判绩效考核指标,着力抓好权重高的指标落实,注重审判质量、效率、效果均衡发展,采取月评例会通报、总评的方式,严格按百分制考核、奖惩。对于重点绩效考核指标超标和弄虚作假的,给予重处。在队伍建设方面,酉阳法院注重人才培养,鼓励干警在职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基本上保证每位干警外出每年外出考察学习一次。注重警示教育,积极开展廉政谈话,对于问题反映较多的干警及时调整工作岗位,做好腐败防控工作。
刘显军重点介绍了能动司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主要是紧
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不遗余力、不折不扣地落实县委工作安排,发挥民事、刑事、行政三大审判职能,营造和谐稳定的招商引资发展环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注重司法为民,采取“庭、站、点”巡回办案方式,在派出法庭驻地以外乡镇建立法官轮流值班的巡回办案站、在各行政村建立联络点并明确联络员,充分延伸司法服务广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每月下发各单位《争先进位推进表》,督促工作创新进步。刘显军谈到,近年来,法院主要是强力抓好司法强拆工作,推进城镇建设和服务重点工程建设。通过发表电视讲话、平面媒体宣传、网络宣传等多种形式,营造司法强拆的浓厚氛围,教育群众、推动执行。
此次考察学习,使考察组对酉阳法院能动司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全县招商引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如何在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等方面突破性发展进步,值得鹤峰法院很好地学习和借鉴。考察组成员纷纷表示,要通过这次考察学习,开启思路,拓展视野,追加措施,奋力工作,为把鹤峰建设成为武陵山区跨越发展先进县而做出应有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