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注会学习建议
注会一年学习心得和报考简介以及相关建议(笔者仍在努力学习ing)
本文框架:
一、前言
二、注会的报考简介
三、分科感受和总结(以会计为主,其他科目只说个最基本框架)
四、报考建议(针对像我们金统院偏文科性质的专业)
正文:
一、前言
从去年二月底开始接触和准备CPA已经将近一年,对CPA有了一个综合的把握。本来说去年12月说要写一个心得,但只是在12月1号一鼓作气写了三千字之后就突然不知道怎么写而且感觉好像没什么人在意,于是就丧失了写下去的动力。但后来发现,还是有一些人等着我发这个心得而且也有一些人问过我CPA的东西,所以就在这财管和会计的第二遍复习结束之际,重新开始写这个心得,希望能给我目前了解到要考或者有意要考的20多个人以及我不知道的人一个小小的帮助吧。
由于对于要考CPA的人来说,第一科基本上是会计,而我对会计基础本来就好加上已经经过了两轮复习,故主要介绍会计的复习方法以及对于不同报考目的的同学考哪些科目做一个建议,其他科目由于大家可能第一年不会考,而且加之个人的理解不是那么深,故会一笔带过,希望大家谅解。
二、注会的报考简介(已完全了解的请跳过)
1、考试科目、通过条件和时间
从2009年开始,注会的考试科目变为6+1,从2012年起,全部考试改为机考,每年3月出考纲、教材,4月报名,5月资格审查,7月应届毕业生录入毕业证书号与学信网联网验证。
(1)专业阶段考试:“6+1”中,6为专业阶段考试,有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六科,每科报考费90元,每次考试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考1-6科,每科100+5分(5分为英文附加分,每科都有一道简答或者综合题,若用英文回答比中文回答满分要多5分),60分通过,从今年其改为9月中旬考试。专业阶段6科单科合格成绩有效时间为5年(若不能在5年内通过全部考试,超过5年的那部分科目的合格成绩失效),在5年内考过六科的取得专业阶段合格证书,终身有效。(财政部今年4月发文取消了取得专业阶段合格证后,必须在五年内通过综合阶段考试的规定,故从今年开始终身有效)(2)综合阶段考试:考过专业阶段六科的人员可报名参加综合阶段考试,报考费100元,从今年起改为8月下旬考试,上午和下午各考三个半小时,一共考七个小时,总分100分,其中有20多分英文题,60分及格。通过后,即可取得全科合格证书,即可加入中注协成为非执业会员,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两年后,由两名注册会计师提供证明后,即可成为真正的注册会计师。
综上,完成6+1的考试,至少要两年,第一年过专业阶段六科,第二年过综合阶段。
2、报名资格
需为年满18周岁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才有报名资格。
资格审查在考生第一次报名的当年进行,通过资格审查者以后报名无需进行资格审查,由于近年开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对毕业证书采用与学信网联网验证的方法,故再无可能就毕业证书的真实性造假,因此本科在读生再也不能通过所谓的中介逃过资格审查参与考试。
因此,最早只有在本科毕业当年才有资格报名参加考试,中注协在报名时给了应届毕业生一条特殊报名和资格审查途径:4月份报名时,报名系统有应届毕业生选项,报名时选择该项就无需填毕业证书号了,然后5月份毕业资格审查时持本人签名的预报名信息表、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承诺书,到报考所在地方考办指定地点办理资格审核。7月份在规定时间内在报名系统内录入自己的毕业证书,中注协将毕业证书号与学信网验证通过后,完成最终资格审查。
PS.5月份的资格审查不知道可否由他人代为办理,如不能代办,则保外校的同学需要5月份亲自去自己报考当地的注会协会跑一趟。
3、难度和通过率
(1)难度
我听过一种说法,由中国的机构举办的考试中,司法考试是第一难,注会是第二难。根据,中注协的数据,至今年6月份为止,全国有20万人通过注会考试,有10万为执业注册会计师,10万为非执业会员。
(2)考试通过率
网上说专业阶段报考的人中有一半人缺考,考试的人中,各科的单科通过率在10%-18%之间。
三、分科感受和总结(以会计为主,其他科目只说个最基本框架)
1、个人第一轮学习简介 第一轮总体学习方式的主要目标,买了一套教材加东奥的辅导书轻松过关1(以下简称轻1),分科分章节先基础班的wang课(wang课的来源:baidu 云,别人dao 版下来的,zheng 版全套课程好几千),网课可以调播放倍速,有些容易的地方我最快用2倍速听,很难的可能是1.2倍速听,听完一章做一章轻1题,直至刷完全部章节,后面的跨章节题和模拟题为了赶进度不做,学习目标是为了对六科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把握,确定考试规划,对有难度的地方不求完全记牢熟练但求当时学懂会做题,以便以后复习时能迅速突破并彻底掌握,对枯燥和需要很大记忆的科目,纯碎是掌握框架,背书以后再说去吧。
个人觉得各科难度由难到易排序如下:审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经济法(2014版教材的厚度,除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300页外,其他都是500页左右)
2、会计
(1)简介
会计是六科中比较核心的一科,是其他很多科目的基础,难度在我看来是除了审计。想接触注会,第一科基本上是要看会计的,首先使用因为它是好几个科目的基础或者有关联,其次是让你感受一下注会的难度,对它的难度心里有底之后再确定你自己的考试规划,最好不要过早地在心里给自己放出豪言,施加过大压力。
(2)学习所需基础
良好的基础会计学会计分录部分的基础以及对财务报表,尤其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基本的理解是必备的;对于没有学过财务管理(公司金融)的同学,需要补习一下年金现值系数(P/A,i,n)、复利现值系数(P/F,i,n)这两个系数的含义和表示符号,否则在金融资产、租赁等章节要算现值的时候会看不懂相关过程,可以去借财务管理的教材或者CPA的财务成本管理教材中关于资金的时间价值这一块。
(3)学习的难点
会计是一门需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科目,学习要达到目标是要会做书上的会计分录以及清楚它们的联系,清楚报表、会计科目上填列的数据和会计分录的关系。
会计有难度的地方在于,你需要去理解很多会计处理背后的本质和道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会计不是自然科学,它是人创造出来的,目的是给投资者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给税局提供收税依据的,那么它的所有会计处理都是有它潜在的原则和道理的。
所以,想学好会计,首先第一步必须理解每一步会计处理背后的意义,然后在理解这个基础的前提下,就能很快的记住如何去做单笔或者一系列有关联的会计分录,再然后去把握这些有联系的会计分录(比如一项资产,从它的购入、持有期间的处理、到处置产生的分录就是一系列有联系的会计分录,就是这个资产的账面上的数字从购入前的0变为处置之后的0,这系列的会计分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和会计科目账面余额产生的影响,最后根据会计的基本原则或者说是常理去理解做这一系列会计分录的本质意义,如果你达到深刻理解这个高度了也就是理解了会计分录编制者他们心里所想的了,那么这个会计的交易和事项你就彻底明白了,题自然就会做了。当然这样是最高的高度,有些分录或者处理方法你确实不能深刻理解的话就算了,如果一定要搞清楚可去百度问一下,很可能一句话你就能瞬间明白和理解。
总之,目的一定是要理解,理解的越深刻你就越懂得会计背后的魅力,自然学的下去,不能理解基本靠死记硬背就算你记忆力超级好也是绝对考不过的,会计题还是有一定灵活度的。
(4)学习总结
学习过程中请理解三个(组)模糊但很重要的概念:账面价值与账面余额、计入资产成本(资本化)与计入当期损益(费用化),公允价值。第一组来自于联系,一字之差答案就不一样;第二组来源于书上或者说会计准则的原文描述中,如果不懂它背后的意思,就无法将会计准则和所对应的分录联系起来;前两组概念我不做过多解释,学习过程中如果不懂再自行百度能更好地理解;公允价值这个概念在会计中非常非常非常的重要,会频繁出现在书中或者说会计准则中,请在学习过程中用心去理解,光百度可能是不太理解的。
对于会计的框架和学习思路方面,会计一共26章,结构顺序是依次阐述各类资产、资产减值、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财务报告(没错,前十二章讲的就是会计的六要素),然后接下来十四章就讲一些特殊事项的处理了,比如债务重组、所得税、外币折算、租赁、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合并、合并报表等之类的。
主要重点章节都包含于除去导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前12章、以及后面的股份支付、所得税、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其他章节的话,只要上面这12章学通了,分分钟秒杀。
关于整本书的章节内容梳理如下:
a.对于前面8章关于资产的部分,会计分录分为三块,分别是初始计量(你买回来以多少钱记账),后续计量(资产持有期间,发生一些特定的事项你如何去记账,比如固定资产的减值、一切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变动),处置计量(你把这项资产卖了处理掉了要怎么记账),把握好这三点资产学起来就有了方向,在这三个计量最难的是后续计量,个别资产的后续计量简直不能再难。
资产部分的难度点在第二章金融资产(全书第二难)和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一起构成全书第一难)。关于金融资产,难点在于理解摊余成本法这个后续计量方法,其他的内容虽然也难但它可能并不太重要(比如继续涉入)或者用心去分辨、理解、多看几遍都还好说。
关于摊余成本法我脑子里形成了这个非常深刻的理解:如果说固定资产的折旧是一种不考虑时间价值下的摊销方法的话,摊余成本法则是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前提下的一种摊销方法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情况下的折价或者溢价的分摊。简单解释一下,比如固定资产折旧,如果是直线法且不存在减值则在折旧年限每年折旧的金额都一样,假设每年折旧为100元。那么请注意,今年折旧的100元和明年折旧的100元,在资金时间价值上是不等的,摊余成本法的目的是在考虑时间价值情况下对相应金额进行调整,使得每期对折价和溢价的摊销金额在时间价值上是相等的。用心学习过金融资产的请带着这个观点重新回顾一下相关内容,相信你会有很大的收获。摊余成本法除了金融资产用到外,对于租赁、分期付款购入的固定(或无形)资产、可转债等以及CPA的财务成本管理这一科都需要用到,搞不定的话,后面会形成大块的知识盲区。
a1.关于金融资产这章其他重要内容的话,我就提一下:
一、请务必理解4种金融资产的分类条件:因为大部分综合题都是告诉你企业的持有该资产的目的和公允价值是否能可靠计量,然后你得自己判断它属于哪类金融资产,然后再做分录。
二、初始计量的差别:购买有关的税费是计入资产成本还是计入当期损益。
三、后续计量是使用摊余成本法计量还是公允价值计量;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则公允价值计量的变动是计入当期损益还是计入所有者权益。
四、是否需要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a2.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建议先不看,请和后面的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一起学,这三章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是会计里最难的三章,看之前你需要把其他资产相关的基础章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收入确认、所得税这些基础章节精确掌握,才能学这三章进阶章节,我本人经过两遍学习之后(当然第一遍是配合wang课)虽有一个大概的把握,但很不深刻,只是想吐槽,这真尼玛难,理解很难,然后熟练的做题更难,我目前也只是做到的一个比较零碎的理解,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上的完全理解,做题也是很不熟练的,所以我就不能像金融资产这章一样跟大家做详细分享了,只是告诉你们,学到这几章里面特别难懂的地方时,请静下心来用心去学吧,如果你们学到了哪个零碎知识点死活不明白,可以找时间与我交流。
a3.其他资产部分我就不多说了,除了资产减值这章关于后面资产组减值和总部资产减值稍微难懂和投资性房地产与存货、固定资产转化时候的会计处理分多种情况稍微复杂外,其他都是比较简单的,都不再过多介绍了。
b.对于后面的负债一直到最后的章节(除掉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就没有像资产这样有“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计量”这样清晰的框架了,但你只要融入到各个特殊事项的场景中,结合已经前面学过理解过的内容大部分章节都可以很好的理解,但对于一些重点问题提示如下:
b1.关于权益工具和负债的区分和计量,包括看涨期权(三种结算方式处理不一样,权益结算、普通股净额结算、现金结算)、股份支付(权益结算、现金结算),稍加总结如下:结算方式为现金结算的全为负债,后续都需要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若采用其他的结算方式均为权益工具,要确认其他资本公积,然后到期时或者行权时都需要转入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里。另外关于可转化债券,则在初始确认就是分拆为负债部分和权益部分,负债部分按摊余成本法处理即可,权益部分同样计入其他资本公积,待转化或者可转债到期时转入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
b2.关于所得税这一章,它与税法的企业所得税这一章遥相呼应,其中的递延所得税这一部分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在学之前首先你需要知道,会计准则和税收法律上关于收入确认、费用扣除是不一样的,会计注重真实的财务状况的反映,而税法只遵守历史成本和实际损失的原则,预计的损失不能作为税法意义上的费用。有些会计上不是收入但税法上视为收入,有些会计上作为费用,但税法上不视为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因此所得税计算时不再是基础会计上的简单处理:利润总额*税率,而是经过纳税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另外关于递延所得税这块,是会计和税法上关于收入或者费用认定的暂时性差异的衡量。打个比方,比如一个企业当年计了20万的坏账损失,在会计上全部作为了资产减值损失计入了利润,但税法上关于这项预计的损失是不能作为税法意义上的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的,只有当它实际发生损失后才能作为税法上的费用,于是当期在计算所得税时,会计上多扣20万的坏账损失要在利润中加回来,此时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20万,然后用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计算当期的所得税。但在后续的年度中损失真实发生时,这20万的费用会在后续的年度计入税法上的费用,到时可以抵扣所得税,于是在当期确认一个递延所得税资产(因为后续这个20万*税率是以后可以抵税回来的,是税务机关欠你的钱,所以是资产),然后等以后损失真实发生时,再将这个递延所得税资产冲销掉。需要注意一下,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确认这两个处理过程是没有直接联系的,分别按照他们确认的原则去计量就好,不要想复杂。有人会问,既然递延所得税当期确认了,以后要做相反会计分录冲销的,那么它的意义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很好,它的意义是,能在资产负债表中显示一个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负债的金额,可以让报表使用者明白,在所得税上,是税务机关欠企业多少钱(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是企业欠税务机关多少钱(递延所得税负债),有些大企业因为这个差异可能会很大,会影响财务报表重要性,所以会计上引入递延所得税这个处理方式会让投资者更好的理解一个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这就是递延所得税这个东西存在于会计中的真正的原因。
b3.关于收入的确认,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确认收入是重点,会计和税法上关于收入确认条件上唯一不同点在于,会计上要求经济利益很可能(即超过50%)流入企业,而税法上没有(即一旦满足收入确认其他条件就要计税,就要发生纳税义务)。其他的条件,据我的记忆会计和税法上是没有差异的。另外注意一点,就是关于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和相关账户在报表上的列报,由于引入了以前我们从没接触过的完工百分比法和没从有听过的两个会计科目“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进行核算,然后还涉及到亏损情况下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然后还设计如何在报表上列报的问题,所以理解起来可能有些难度。
b4.关于会计政策变更、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就是以后年度发现以前年度的账目有很重要的错误或者其他情况需要追溯调整以前报表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的问题。注意一点是,如果涉及以前年度利润表的调整则不能直接借记或贷记利润表科目,因为如果借记或者贷记利润表科目,将会把相关的损益计入当期利润表,而你要调整的是以前期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上的项目则不存在这个问题。由于年末时,全年全部损益在转到未分配利润科目中,所以做会计处理时最后都直接的或者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间接的转入到了未分配利润科目中,另外做完账务处理之后,要根据调整事项发生在上期还是上期以前,分别去调整上年报表的期初余额或者上年的报表,就这样点到为止啦,具体做题的时候你就能体验到。
2、其他科目 审计:以会计为基础,毕竟是不是错账,得有会计底子嘛。然后它恶心的地方在于,跟政治一样要背,还需要融入题目给的环境中去判断哪些地方有舞弊的风险,用逻辑的方法判断一些表格上的错误之类的。关于要背的,审计考试有6道左右的问答题,随便举个例子,在应对收入确认的舞弊风险时,注册会计师要做哪些审计程序?(书上有原话),答案就是很晦涩的审计准则上的话,想理解记忆有点难,所以我说它有政治一般的烦。
财务成本管理:如果你是金融专业的同学,那么恭喜你,这么课是最有基础的,什么组合投资理论、资本市场线、证券市场线、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资金的时间价值等我们上课都是学过的,但这并不代表它就简单了,学过的可能只占全书的30%,剩下70%还是比较新的,另外它跟会计的联系不多,只是在后面5章,成本会计部分,关于制造费用和完工在产的费用分配这里有一点点瓜葛。这门课主要是计算,公式和方法很多,所以也需要一定的记忆,看到题需要很快的去应用公示和方法去解答,这门课我比做理综吧。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也可以必做政治,它的主要内容就是管理学里面的东西,还记得什么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波士顿矩阵、SWOT分析么。出个问答题,说两个战略的优点和缺点或者比较是什么,当然也有案例分析,大部分人都觉得管理学假大空,所以这科也很烦,没什么兴趣。
税法:和会计联系非常紧密,需要记忆,但重点在计算,主观题中没有问答题,只有计算题,它的难度在于,你需要记忆税率(这还不是很烦),最烦的是你需要熟悉各种比较税收优惠政策或者一些低税率的商品,我记得我有次做综合题,说一个企业卖居民用天然气…..然后我算增值税是按17%算的,后面一看答案,答案乘的是13%,因为它是属于低税率13%,我完全知道这题应该如何去算,但一旦出这个错误这题就没什么分了。怎么说,一句话:国家税总这么说了,你就得照办,谁叫你记不住,错了活该。当然还有别的东西需要记忆啦,比如纳税申报期多久,怎么样才能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期限是多少,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抵扣期是多少等等。
经济法:同需要记忆,与税法不同,它要做案例分析,去判断合法、非法,同时引述法律原文(可以不完全匹配,但基本意思要到位),它是一个先记忆和理解相关法律规定、然后根据案例视情况判断、最后引述法律原文的过程(如果是客观题则没有最后一步)。学经济法时,你需要保持理性的头脑和比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法律是最理性的,所以听wang课时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听,经济法的wang课老师讲的很好,它会不会帮助你去背什么条文(他认为这是课后做的事),但他会帮你画图理清法律关系,将书上的条文化为例子来讲解,你只需要认真听,然后联系实际去理解就好了。经济法是最有用的一门课了,只要你以后在这个社会上尤其是金融人,里面的很多内容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基本的民法制度(比如诉讼时效这个概念)、合同法、物权法、公司法,还有与金融人有关的证券法、票据法。我单拿出一个诉讼失效这个概念来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借你100块钱,写了个借条,说2015年1月1日还,到期后如果他没还,你一直没找他要,但到了2017年1月2号后你让人家还,对方不还,你去法院起诉,对方只要说你过了诉讼时效,法院就会判你败诉。因为关于债权债务的诉讼时效是两年,从债务到期之日算起,由于你又没有主张过权利(没有主动问他要),所以如果2017年1月1日还未起诉,抱歉,你就丧失了官司的胜诉权。另外还是关于物权、合同这块的法律都是对生活非常有帮助的啦,建议学习的时候抱着一种指导生活的态度去学,用心去学这些内容你会发现社会上的一些经济行为背后的道理了,像上面哪种借条,如果要延期的话,一般做法就是更换新的借条,以免发生诉讼时效之争。当然经济法中也有纯死记的,比如证券法里面,增发、配股要什么条件(还记得证券从业吧,如果上过金融法律法规这门课的话证券法这章PPT上大部分内容都是要背的)。
四、报考建议(针对像我们金统院偏文科性质的专业)按报考目的分两种:
1、只是为了扩充一些实用性知识而考试
报1科:经济法。
报2科:经济法+税法(或者会计)报3科:经济法+税法+会计 报4科:经济法+税法+会计+财管 报5-6科:我很怀疑你的报考目的了
2、为了考过CPA而报考
报1科:会计
报2科:会计+税法(最佳搭档,当然会计+经济法或者会计+财管也可以)报3科:会计+税法+经济法(或者财管)报4科:会计+税法+经济法+财管
报5科:会计+税法+经济法+财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审计放最后
五、结语
CPA确实很难,但无论如何,坚持下去总会有一些收获,因为就算放弃了(当然我不是鼓励你放弃,但提醒你需要量力而行),你在这过程之中学到的东西尤其是实用性很强的东西以及得到的历练你会让你觉得受益匪浅,加油吧,骚年们。这篇心得出的比我承诺的时间晚了两个月,在此再次表示抱歉。希望对相关同学有所帮助,有问题可以当面找我或者电话,文字聊天不适合谈论这个复杂的话题。
(声明:本文除了报考简介的一些内容外,其余部分均为纯原创,禁止未经允许的转载)
第二篇:注会学习方法建议
会计学习方法建议
1、基础学习阶段:看教材+基础班/强化班课件+基础班练习中心/应试指南!做题以客观题为主,数量不在多,在于及时有效。教材多看,保证进度,一天三个小时计算,一个半月时间搞定第一遍学习,进度慢一点没有关系,关键是打好基础!
2、强化提高阶段:相关章节一起看+习题班课件+习题班练习中心/经典题解。做题以主观题为主,少涉及跨章节综合题,注意循序渐进。注重前后联系。
3、考前冲刺阶段:模拟题+冲刺班课件+模考点评班+全真模拟试卷。这个时候更要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相互联系的章节主动去串联,比如存货可以和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日后事项、会计差错等结合,通过一道例题就可以掌握各个章节的主要考点。多做模拟题了解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
4、学习顺序安排:会计适合在其他科目之前学习,所得税一章应与税法的所得税章节结合起来学。所以会计的基本特点就是:报考排在最前,学习放在首位。
第三篇:2012年注会《会计》备考及学习建议
2012年注会《会计》备考及学习建议
一、会计科目特点
1、注会基础性科目。注会是高楼,会计是基础,因为不管是会计还是审计工作都是围绕企业会计工作展开的,因此会计有如注会的门户一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从知识体系上分析,学习好会计能够有效地促进审计、财管的学习,大家都知道会计、审计、财管是注会的三大高山,首先需要爬的就是会计。只有拿下了会计才等于注会学习的真正开始,所以有的人说拿下了会计就等于占据了注会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意义不亚于对日战争的百团大战。
2、注会理解性科目。会计学习要注重理解。总在说理解,但是大家贯彻的并不是很好,一方面和学习态度有关系,另外是跟学习意识有关系。徐经长老师在讲解金融资产的时候就强调了企业持有意图和防止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等基本判断原则。所谓的持有意图其实就是资产的性质,而防止上市公司操纵利润则是对于资产影响损益的考虑。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顾名思义突出的是“交易”二字,既然是交易那么企业买过来意图是什么?意图就是短期交易,所以影响当期损益就是其处理特点,这样资产名称和处理特点就对应了,不怕学不好。
3、注会发散性科目。会计的学习能够有效发散学习思维,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因为不管是审计还是财管都是围绕会计学科展开的,综合考试考什么?比如决定固定资产是融资还是购买计划,运用现金净流量法确定了融资项目,那么在会计上就要进行摊余成本计量,由于会计折旧和税法认定之间的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处理,审计中发现会计折旧方法错误需要调整报表,本质上还是在于会计的基本处理,同时从企业申请、审批、购进、安装等等各个过程涉及到企业内控与审计重点。在这个事项中又会涉及到合同签订、税费处理、经济法事项等等,相当于注会各个科目都是有一定联系的,通过思考一个完整的企业交易业务就可以将注会几个科目串联起来,也能突出实务操作的处理,对会计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目是活学活用的,经常发散一下更有利于对注册会计师知识体系的理解。业务处理中又存在着风险,风险管理也是将来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这也是注会改革突出的一点,未来注会的发展还是大有可为的。
二、报考的建议
1、报考一门:会计。只报考一门建议从会计开始,从此开始注会的学习旅程,注意打好基础,不要只为了60分通过,考虑到会计的重要意义,学习不
好同样会影响到注会整体的学习。
2、报考两门:会计+税法/财管。税法的所得税学习对于会计的学习很重要;而会计科目对财管的学习也很重要。不过财管和税法相比,税法更合适一些;另外有人建议“会计+审计”的报考,这里不做重点推荐,因为近几年的审计考试与会计知识联系并不太紧密,而且审计学习周期长很多,所以无形中这个组合学习时间会更长,报考应慎重。
3、报考三门:会计+税法+财管。会计和税法的学习可以明显促进财管,所以财管不宜单独报考,要注意知识体系的内部联系。财管的学习上位于会计之后,学习周期不是很长。
4、报考四门:会计+税法+财管+风险管理。主要考虑的是难度问题,而且也是学习时机的问题。因为风险管理适合在财管之后学习,学习顺序上与税法可以并列,位于会计和财管之后,总体上不是太影响注会的整体安排。
5、报考五门:会计+税法+财管+风险管理+经济法。经济法的特点是适合考前三个月左右开始学习,所以增加经济法并不会影响大局。学习安排上风险管理可以安排在经济法之前,也可以并列学习。
三、会计学习方法建议
1、基础学习阶段:看教材+基础班/强化班课件+答疑精华班!做题以客观题为主,数量不在多,在于及时有效。教材多看,保证进度,一天三个小时计算,一个月时间搞定第一遍学习,不要指望第一遍全部看懂、听懂!进度最重要!
2、强化提高阶段:相关章节一起看+习题班课件。做题以主观题为主,少涉及跨章节综合题,注意循序渐进。注重前后联系。
3、考前冲刺阶段:模拟题+冲刺班课件+应试技巧班+模考点评班。这个时候更要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相互联系的章节主动去串联,比如存货可以和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日后事项、会计差错等结合,通过一道例题就可以掌握各个章节的主要考点。多做模拟题了解自己的不足,针对问题解决问题。
4、学习顺序安排:会计适合在其他科目之前学习,所得税一章应与税法的所得税章节结合起来学。所以会计的基本特点就是:报考排在最前,学习放在首位。
第四篇:注会学习心得体会
经验分享:CPA注册会计各科的学习方法
CPA旧制度考试已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新制度第一年考试刚刚落下帷幕。粗略浏览了一下09年新制度的考题,发现: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简单。题目或者不难但是题量超大或者依然比较难,没看出怎么“难度略有降低”。总之,想通过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对于考试来说依然非常重要。下面是关于我对考试的一些看法:
一、对各科都适用的观点:
1、坚定信心,相信自己的实力。有信心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连自己都觉得考不出来的话,那就不必浪费时间去考了。CPA是一场持久战,得有坚持下去的决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2、提前准备。要准备2010年9月份的考试,现在就应该动手了,今天是2009.09.21。如果你不是全职备考,这句话非常适用。CPA考试的内容非常多,难度也比较大,要用一两个月的时间搞突击,我觉得是不可行的,或者不客气地说是根本通不过的。知识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另外,提前准备,如果中途有什么意外的事情耽误一点的话对学习影响也不大。所以要“从现在就动手学习”。
3、要有充足的时间来保障学习。如果全职备考,一天学习个七八个小时可能不在话下,但是全职备考成本太高,而且也不一定能100%过。上班族,一般一天至少拿出三至四个小时,一年过两科应该还是比较轻松的。双休日要尽力用在学习上,不能耽误太多。如果一天连三四个小时都保障不了,就很难说了。
4、合理搭配考试科目:一般来说,会计和审计一起考,因为审计中的调整分录会用到会计知识;两法一起考,都是背的;财管和公司战略一起考,原来也是一个科目的。如果想先拿下最难的,那就先考会计和审计;如果先给自己树立点信心呢,就先报两法,最简单的两科。建议一次报两科,不要凭一时的激情报四科,看三科,考两科,过一科,呵呵。那纯粹是为中注协捐款啊!一次报两科,全过,是比较好的方案。
5、要听课。自己学不是不可以,是太浪费时间。老师一句话能点透的东西,自己看可能需要半小时。而且会计审计等科目难度较大,侧重于理解,不是自己看能搞得定的。推荐以下老师,我认为是最好的:会计郭建华,听课的好处是老师为你指出了重点,节省了时间。
6、要全面复习:考前老师一般可能会点一下考试的重点,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因为中注协不太按常规出牌。象08年审计没考审计报告;09年会计没考合并报表,股份支付出了个9分的计算题,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所以要全面复习,才能胜算。不能不相信老师最后的押题,但是一定不要全信,否则如果有些内容你不看,下了考场可能就得后悔。想赌上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个和模拟题类似的就非常不错了。不要低估了中注协在出题方面的创意,否则怎么把80%左右的人拉下马呢。
7、要重视英语。老制度安排了个10分的英语附加题。新制度取消了附加题,但是有一个题可以用英语做答,用英语答加5分。别小瞧这5分,如果你英语基础还行,就应该重视。这种题一般是相对容易的,一般会是计算题。考试是要分分必争的,一分可能就决定了成败。我08年审计64分中就有5分是英语提供的,如果没有英语的5分,后果就是59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8、考试的做题顺序:考试时先挑会的做,不会的直接跳过去。像09年老制度的财管,计算题比综合题还难,综合题比英语附加题难。所以如果你按顺序按部就班的做,因为时间是非常紧的,可能做不完。前面的比较难,耽误的时间过多,后来容易的可能就没时间来做,如果造成这样的后果就太可惜了。所以考试一定要看哪个容易先做哪个。不会的放到最后,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做也不用遗憾。中注协把难题放到前面,把容易的放到后在,可能是别有用心的。
9、辅导书。辅导书不用太多,研究透一本就够了。首先要做的是吃透教材,教材是制胜的法宝,所谓万变不离其踪。辅导书弄多了根本没时间看。所以要吃透一本辅导书就够了。何谓吃透?就是一道题要做上三遍。当然非常简单的没必要,重点的典型的例题至少要做上三遍或五遍。为什么是三遍?因为一遍根本记不住的。做上三五遍思路差不多也背下来了。
10、要能忍受寂寞。看起来非常可笑,但是实话。因为学习是比较枯燥的。需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要减少一些看电视、看电影和与朋友喝茶聊天的时间。要牺牲双休日和节假日。
二、具体到各科的学习方法
(一)会计
会计是6科中最难的科目之一,与审计不相上下。建议大家听一下郭建华老师的课,为什么要听他的而不是别人的?一是他讲得非常细,重点也非常突出。像股份支付可能99%的老师认为不是重点,但是09年的老制度考题中的一个计算题(9分)与他讲的例题非常相似。二是他非常有激情,听他的课一般不会困。要抓重点章节重点突破:投资、企业合并、合并报表、日后事项、所得税、借款费用、收入、重组、非货币资产交换等是第一位的重点章,必须得拿下。其他章节基本上是为考试打基础的,像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职工薪酬等,出大题的可能性不大,一般出客观题。重点章就得多听课,多做练习。
加强练习:在考场上,一般是没有思考的时间的,拿过题来你就必须得有思路,如果你在考场上再思考这个题的思路是什么,可能就做不完,题量大是公认的。也就是说光会做还不行,还得做得快。这就要求平时多加强练习。我强烈建议把一道经典的题做上三遍,而不是去做三道题。所以要挑经典的题,多做几遍。把08、09年的考题好好研究一下,这两年的题代表了最新的考试方向。很有借鉴意义。
要全面复习,尽量不要留下死角。按目前这种客观题的情景模拟的出题方式,出题的面比较窄,但是深度比较大,也就是比较难,拿出一章,就要考到底。用某网站的评论说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中注协这两年不按常规思路出牌,所以更得注重全面复习,老师强调的重点不一定考啊!09年没考合并报表。
(二)审计
简单概括为:看书+听课+研究历年考题。审计不用搞题海战术。
(三)财管
财管对高中学理科的同学来说,可能是最为简单的一科,而对学文科的考生来说,可能是最难的一科,因为公式太多。
财管首先自己预习一下教材,然后听一下网校老师的课。讲得的最大特点是讲原理讲得好,不用死记硬背公式。明白了公式是怎么回事,再去记公式会快得多。另外是结合做题记公式,比单独死记公式要好一些。
财管需要大题做题,从新制度今年的考题来说,题量还是超大的。如果做题不熟练,根本做不完。财管是比较适合搞题海战术的一门课,你做得多了,公式可能也就熟了,拿过题一看思路也就有了。财管我感觉我学得不是很好,也没发现太好的学习方法
(四)经济法
首先提醒大家的是:不要以为经济法很简单,别小瞧它。如果你重视程度不够,可能就会载在上面。
经济法与财管相反,对学文科的来说应该是最简单的一门,对学理科的来说可能是最头痛的一门。我07年经济法与税法的时间安排是3:7,结果经济法60、税法63。
经济法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结合案例背法条。因为考试考的是运用,单独死记硬背的可能很少了。法条不但要背下来,还要知道在什么环境下用,怎么用,这就要结合案例。可能出综合题的章节,一定要多研究一下案例。
把80%的时间用在20%的章节上,因为经济法的考点热点也是相当集中的:像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票据法、物权法等等。重点章节突破了,其他章节把握一下客观题就行了。
(五)税法
税法介于财管与经济法之间。有公式,但是不像财管那么多,那么长,那么烦人。学税法,要先搞懂经济业务的来扰去脉,也就是说要明白在哪个环节上征税。以工业企业为例:购买原材料---加工产成品---销售产品----收回现金。大体的业务流程是这样的。购买原材料,要支付增值税进项税,当然这个是可以抵扣的;签采购合同要交印花税;生产产品要有厂房,设备,要交房产税等,销售产品要计提销项税,如果是应征消费税的还要计提消费税。赚了钱要交所得税。总之,要搞懂经济业务的来扰去脉是非常重要的。
重点章节要重点学习:第一位的是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两个所得税。其他像印花税、关税、土地增值税等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常会出个小的计算题。其他小税种关键是记住税率,做做练习题。
税法要大题做练习题,也是比较适合搞题海战术的一科。通过做题提高速度和准确率。
(六)公司战略
这一科在老制度下只是一章。建议听一下网校老师的课吧,感觉他讲得思路挺好。由于没学新制度的战略课程,不好发表意见。
总之,CPA考试是一项系统工程,难度大,工期长,需要超常的信心和耐力。相信只要有信心、方法得当,经过三至四年的拼博,通过CPA考试并不是梦想。注册会计《经济法》背诵技巧
《经济法》课程中专业术语较多,有的句子还有点绕口,如果死记硬背,势必事倍功半。因此一定要搞懂有关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有关内容。
1、用比较的方法背
要善于运用比较方法,将相同的或相近似的、相反的、同类的内容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照记忆,这样就能准确掌握有关内容,一般我们会认为多项选择题很难答,总有些似是而非的选项难以取舍。因此对教材中并列条款较多的地方,一定要反复比较,准确掌握。
2、用以线串点的方法背
考生复习到一定阶段,会觉得已经背了很多内容,但此问题和彼问题的答案搅和在一起了。如果就这样去考试,肯定会答非所问。此时要做一项重要的工作,即将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列出线条,每条线再理出答题要点,这就把零碎的知识点用一条线串起来了。例如在合同订立这一节中,关于缔约过失责任问题,着重抓住其与违约责任的区别;在合同是否成立的问题上,用要约、承诺的条件来回答;在合同生效的问题上,要掌握成立生效、批准生效、附条件的生效以及附期限的生效;关于合同的效力,有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以撤销的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四种;无效合同和可撤销的合同着重抓住它们的条件和处理;效力待定的合同着重抓住表见代理和负责人越权代理等。只有这样,才能系统掌握考试的内容。
3、要按照自己的记忆规律来复习
每个人的记忆宽度不同,有的人一次可以背二、三章的内容,有的人只背一章也会将问题混淆。考生必须掌握自己的记忆规律,每次不要背诵太多的内容,第二次一定要先复习一下老的,然后再进行新的复习。每复习完内容接近的几章后,都要巩固一下,然后才能继续复习。总之,要在大脑里留下不同深度的记忆,这样就不会将相关内容混淆了。还有的考生有记忆盲点,如有的人记不住有关原则,对四个字为一组、八个字为一条的原则特别记不住;有的人数字概念极差,百分比和数字总是要搞错。这样的考生应当将自己特别容易错的内容列出来,强化记忆。
第五篇:注会学习心得体会
经验分享:CPA注册会计各科的学习方法
CPA旧制度考试已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新制度第一年考试刚刚落下帷幕。粗略浏览了一下09年新制度的考题,发现: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简单。题目或者不难但是题量超大或者依然比较难,没看出怎么“难度略有降低”。总之,想通过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对于考试来说依然非常重要。下面是关于我对考试的一些看法:
一、对各科都适用的观点:
1、坚定信心,相信自己的实力。有信心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连自己都觉得考不出来的话,那就不必浪费时间去考了。CPA是一场持久战,得有坚持下去的决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2、提前准备。要准备2010年9月份的考试,现在就应该动手了,今天是2009.09.21。如果你不是全职备考,这句话非常适用。CPA考试的内容非常多,难度也比较大,要用一两个月的时间搞突击,我觉得是不可行的,或者不客气地说是根本通不过的。知识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另外,提前准备,如果中途有什么意外的事情耽误一点的话对学习影响也不大。所以要“从现在就动手学习”。
3、要有充足的时间来保障学习。如果全职备考,一天学习个七八个小时可能不在话下,但是全职备考成本太高,而且也不一定能100%过。上班族,一般一天至少拿出三至四个小时,一年过两科应该还是比较轻松的。双休日要尽力用在学习上,不能耽误太多。如果一天连三四个小时都保障不了,就很难说了。
4、合理搭配考试科目:一般来说,会计和审计一起考,因为审计中的调整分录会用到会计知识;两法一起考,都是背的;财管和公司战略一起考,原来也是一个科目的。如果想先拿下最难的,那就先考会计和审计;如果先给自己树立点信心呢,就先报两法,最简单的两科。建议一次报两科,不要凭一时的激情报四科,看三科,考两科,过一科,呵呵。那纯粹是为中注协捐款啊!一次报两科,全过,是比较好的方案。
5、要听课。自己学不是不可以,是太浪费时间。老师一句话能点透的东西,自己看可能需要半小时。而且会计审计等科目难度较大,侧重于理解,不是自己看能搞得定的。推荐以下老师,我认为是最好的:会计郭建华,听课的好处是老师为你指出了重点,节省了时间。
6、要全面复习:考前老师一般可能会点一下考试的重点,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因为中注协不太按常规出牌。象08年审计没考审计报告;09年会计没考合并报表,股份支付出了个9分的计算题,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所以要全面复习,才能胜算。不能不相信老师最后的押题,但是一定不要全信,否则如果有些内容你不看,下了考场可能就得后悔。想赌上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个和模拟题类似的就非常不错了。不要低估了中注协在出题方面的创意,否则怎么把80%左右的人拉下马呢。
7、要重视英语。老制度安排了个10分的英语附加题。新制度取消了附加题,但是有一个题可以用英语做答,用英语答加5分。别小瞧这5分,如果你英语基础还行,就应该重视。这种题一般是相对容易的,一般会是计算题。考试是要分分必争的,一分可能就决定了成败。我08年审计64分中就有5分是英语提供的,如果没有英语的5分,后果就是59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8、考试的做题顺序:考试时先挑会的做,不会的直接跳过去。像09年老制度的财管,计算题比综合题还难,综合题比英语附加题难。所以如果你按顺序按部就班的做,因为时间是非常紧的,可能做不完。前面的比较难,耽误的时间过多,后来容易的可能就没时间来做,如果造成这样的后果就太可惜了。所以考试一定要看哪个容易先做哪个。不会的放到最后,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做也不用遗憾。中注协把难题放到前面,把容易的放到后在,可能是别有用心的。
9、辅导书。辅导书不用太多,研究透一本就够了。首先要做的是吃透教材,教材是制胜的法宝,所谓万变不离其踪。辅导书弄多了根本没时间看。所以要吃透一本辅导书就够了。何谓吃透?就是一道题要做上三遍。当然非常简单的没必要,重点的典型的例题至少要做上三遍或五遍。为什么是三遍?因为一遍根本记不住的。做上三五遍思路差不多也背下来了。
10、要能忍受寂寞。看起来非常可笑,但是实话。因为学习是比较枯燥的。需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要减少一些看电视、看电影和与朋友喝茶聊天的时间。要牺牲双休日和节假日。
二、具体到各科的学习方法
(一)会计
会计是6科中最难的科目之一,与审计不相上下。建议大家听一下郭建华老师的课,为什么要听他的而不是别人的?一是他讲得非常细,重点也非常突出。像股份支付可能99%的老师认为不是重点,但是09年的老制度考题中的一个计算题(9分)与他讲的例题非常相似。二是他非常有激情,听他的课一般不会困。要抓重点章节重点突破:投资、企业合并、合并报表、日后事项、所得税、借款费用、收入、重组、非货币资产交换等是第一位的重点章,必须得拿下。其他章节基本上是为考试打基础的,像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职工薪酬等,出大题的可能性不大,一般出客观题。重点章就得多听课,多做练习。
加强练习:在考场上,一般是没有思考的时间的,拿过题来你就必须得有思路,如果你在考场上再思考这个题的思路是什么,可能就做不完,题量大是公认的。也就是说光会做还不行,还得做得快。这就要求平时多加强练习。我强烈建议把一道经典的题做上三遍,而不是去做三道题。所以要挑经典的题,多做几遍。把08、09年的考题好好研究一下,这两年的题代表了最新的考试方向。很有借鉴意义。
要全面复习,尽量不要留下死角。按目前这种客观题的情景模拟的出题方式,出题的面比较窄,但是深度比较大,也就是比较难,拿出一章,就要考到底。用某网站的评论说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中注协这两年不按常规思路出牌,所以更得注重全面复习,老师强调的重点不一定考啊!09年没考合并报表。
(二)审计
简单概括为:看书+听课+研究历年考题。审计不用搞题海战术。
(三)财管
财管对高中学理科的同学来说,可能是最为简单的一科,而对学文科的考生来说,可能是最难的一科,因为公式太多。
财管首先自己预习一下教材,然后听一下网校老师的课。讲得的最大特点是讲原理讲得好,不用死记硬背公式。明白了公式是怎么回事,再去记公式会快得多。另外是结合做题记公式,比单独死记公式要好一些。
财管需要大题做题,从新制度今年的考题来说,题量还是超大的。如果做题不熟练,根本做不完。财管是比较适合搞题海战术的一门课,你做得多了,公式可能也就熟了,拿过题一看思路也就有了。财管我感觉我学得不是很好,也没发现太好的学习方法
(四)经济法
首先提醒大家的是:不要以为经济法很简单,别小瞧它。如果你重视程度不够,可能就会载在上面。
经济法与财管相反,对学文科的来说应该是最简单的一门,对学理科的来说可能是最头痛的一门。我07年经济法与税法的时间安排是3:7,结果经济法60、税法63。
经济法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结合案例背法条。因为考试考的是运用,单独死记硬背的可能很少了。法条不但要背下来,还要知道在什么环境下用,怎么用,这就要结合案例。可能出综合题的章节,一定要多研究一下案例。
把80%的时间用在20%的章节上,因为经济法的考点热点也是相当集中的:像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票据法、物权法等等。重点章节突破了,其他章节把握一下客观题就行了。
(五)税法
税法介于财管与经济法之间。有公式,但是不像财管那么多,那么长,那么烦人。学税法,要先搞懂经济业务的来扰去脉,也就是说要明白在哪个环节上征税。以工业企业为例:购买原材料---加工产成品---销售产品----收回现金。大体的业务流程是这样的。购买原材料,要支付增值税进项税,当然这个是可以抵扣的;签采购合同要交印花税;生产产品要有厂房,设备,要交房产税等,销售产品要计提销项税,如果是应征消费税的还要计提消费税。赚了钱要交所得税。总之,要搞懂经济业务的来扰去脉是非常重要的。
重点章节要重点学习:第一位的是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两个所得税。其他像印花税、关税、土地增值税等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常会出个小的计算题。其他小税种关键是记住税率,做做练习题。
税法要大题做练习题,也是比较适合搞题海战术的一科。通过做题提高速度和准确率。
(六)公司战略
这一科在老制度下只是一章。建议听一下网校老师的课吧,感觉他讲得思路挺好。由于没学新制度的战略课程,不好发表意见。
总之,CPA考试是一项系统工程,难度大,工期长,需要超常的信心和耐力。相信只要有信心、方法得当,经过三至四年的拼博,通过CPA考试并不是梦想。注册会计《经济法》背诵技巧
《经济法》课程中专业术语较多,有的句子还有点绕口,如果死记硬背,势必事倍功半。因此一定要搞懂有关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有关内容。
1、用比较的方法背
要善于运用比较方法,将相同的或相近似的、相反的、同类的内容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照记忆,这样就能准确掌握有关内容,一般我们会认为多项选择题很难答,总有些似是而非的选项难以取舍。因此对教材中并列条款较多的地方,一定要反复比较,准确掌握。
2、用以线串点的方法背
考生复习到一定阶段,会觉得已经背了很多内容,但此问题和彼问题的答案搅和在一起了。如果就这样去考试,肯定会答非所问。此时要做一项重要的工作,即将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列出线条,每条线再理出答题要点,这就把零碎的知识点用一条线串起来了。例如在合同订立这一节中,关于缔约过失责任问题,着重抓住其与违约责任的区别;在合同是否成立的问题上,用要约、承诺的条件来回答;在合同生效的问题上,要掌握成立生效、批准生效、附条件的生效以及附期限的生效;关于合同的效力,有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以撤销的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四种;无效合同和可撤销的合同着重抓住它们的条件和处理;效力待定的合同着重抓住表见代理和负责人越权代理等。只有这样,才能系统掌握考试的内容。
3、要按照自己的记忆规律来复习
每个人的记忆宽度不同,有的人一次可以背二、三章的内容,有的人只背一章也会将问题混淆。考生必须掌握自己的记忆规律,每次不要背诵太多的内容,第二次一定要先复习一下老的,然后再进行新的复习。每复习完内容接近的几章后,都要巩固一下,然后才能继续复习。总之,要在大脑里留下不同深度的记忆,这样就不会将相关内容混淆了。还有的考生有记忆盲点,如有的人记不住有关原则,对四个字为一组、八个字为一条的原则特别记不住;有的人数字概念极差,百分比和数字总是要搞错。这样的考生应当将自己特别容易错的内容列出来,强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