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积极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阵地作用
积极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阵地作用
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全面提档升级,着力解决了村级组织办公无场所、教育培训无教室、组织活动无场地、群众有事无去处等问题,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挥明显作用。教育培训强素质,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变成了培训党员群众的“主阵地”。利用周三、周五党团活动日和远程教育这一先进培训手段,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开展教育培训。除了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八大精神、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为学习内容外,还将农村实用技术、村务管理、基层组织建设等内容穿插在培训当中。在村级党组织中大力开展“四有”领导班子和“五好”干部队伍创建活动,着力打造学习型党员干部队伍,切实夯实理论基础。利用学习宣讲日扩大教育培训覆盖面。结合当前深入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社会主义特色教育活动,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对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训,进一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文化娱乐聚民心,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变成了先进文化的“传播点”。在新建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修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场地,购置了乒乓球桌,丰富了各族群众的娱乐生活。每月组织不同主题的文艺活动及体育比赛,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干劲。结合捐书惠农“工程”,在各村都建立了村级阅览室。同时,将阅览室开放与管理作为坐班村干部的一项职责,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的文化需求。积极拓展村级阵地服务功能,提供影视、阅览、健身等服务项目。举办专家党团课互动培训班和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说事解难化民怨,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变成了服务农民群众的“议事厅”。严格落实民主日制度,集体“会诊”群众提出的各类难点事项。进一步建立健全民主理事小组、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对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体协商、集体会诊。严格落实村干部坐班代办制度,确保群众来信来访有人管、难事愁事有人问。要求值班村干部认真登记来信来访群众提出的每个事项,限时办结;对值班村干部无法解决 的,提交村党组织或乡镇党委办理。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深入农户查民情、解民忧。乡镇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专门开设便民服务窗口,全面实施“一站式”服务,把医疗、计生、警务、法律咨询、劳务中介、代办信贷、邮政等各项服务资源汇集到服务平台上,将户口迁移、婚姻登记、计划生育等公共服务项目集中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变成了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治安所”。把村级阵地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让新建村级阵地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块“明镜”。狠抓卫生整治工作,切实推进“村容整洁”。各村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周围的柴草、林带进行清理和整理,并组织人力积极开展“绿化工程”,切实让村级阵地“靓”起来,让群众学有目标。加大宣传力度,净化乡村人文环境。乡镇党委、派出所、村委会组织村干部、讲透聚众赌博、酗酒滋事等行为的危害,同时组织民警和民兵,对店面商铺、群众举报的重点对象进行集中清查,防止不安全事件发生。大力开展争创活动,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各村党团组织积极开展“青年团员一条街”、“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家庭和个人进行宣传表彰,在全村营造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富民强村新渠道,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变成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加油站”。紧密联系当前新农村建设实际,大力依托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利用报刊、书籍和远程教育设备等媒介,有计划地开展农村党员和群众学习培训、扶贫开发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活动。积极联系县党校、农牧、科技、法律、卫生等部门开展“送学进村”活动,把培训课堂延伸到村队一线,突出科技致富的内容,既提高了农村党员自我发展和引领发展的能力,又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第二篇:关于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作用发挥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作用发挥问题的调查报告
靳念华
近几年来,通过实施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工程和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实现了村村都有较为规范适用的办公场所,为党员教育管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变了党员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党员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无条件,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的状况。
但是,发展不够,财力脆弱,农村生产生活水平不高,是目前农村客观的经济条件;山大人稀,居住分散,农村工作成本高,是农村客观的自然条件;认识不高,保障不力,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作用发挥不够,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软肋”。如何立足贫困山区实际,探索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作用发挥,成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今年以来,采取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全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及作用如何发挥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村级办公活动场所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作用发挥受限制。村级班子和党员群众对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的功能和开展活动的目的意义认识还比较模糊,存在“重建设、轻管理,有阵地、无活动”的现象,平日里只有“铁将军”把门,制约着广大党员的正常学习、娱乐、办公和组织活动的开展,限制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经济发展水平低,作用发挥无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弱,基本保障不到位,无力为办公活动场所开展各项活动提供经费保障。
据统计,村中有村级集体经济的村只占11%,集体经济年收入过5万元的村还不多,过十万元的更少,绝大部分是“空壳村”。村干部待遇低,大多要忙于自己的“小产业”,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村务工作
中来,导致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作用不能正常发挥。
(三)阵地管用不规范,作用发挥不明显。没有实行坐班制,村办公室每年只用来开几个会,利用阵地组织党员活动、开展技能培训和文化娱乐等公益性活动较少,活动阵地吸引群众、凝聚人心的能力不强。有的村有阵地管理人员,但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经常出现村民办事难、找人难的现象,致使阵地的使用频率较低。村办公活动场所产权虽然明确为国有资产,村是管理的责任主体,但是村支“两委”缺乏管理责任意识,在活动场所室内堆放许多杂物,室外四周不整洁,影响基层组织整体形象,没能正真发挥村级组织活动阵地的活动功能。村务管理民主不深入,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的民主管理功能难发挥。村级组织开展活动工作面不够广,内容不够丰富,且与农村实际结合不起来,给农民传授的知识还不如农民自己积累、总结的经验有效,就导致农民宁愿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也不愿花时间来参与活动,使村级组织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淡出”,出现了有的地方农民所说的“有田有粮不找你,不偷不抢不怕你,外出赚钱不理你,出了问题就找你,不给解决就骂你,解决不好就告你”。
二、村级办公活动场所作用发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班子不力。岗位吸引力不够,农村党员能人纷纷外流奔“钱程”,外出的农村党员能人又普遍不愿回乡任职,导致人员难选,人心难拴,队伍难稳。选拔机制不活,注重资历、忽视潜力,导致年轻村党组织书记难选,后备干部培养不够,虽然每个村都确定有3-
5名后备干部,但“备而无用、备而不用”的情况较为普遍,备用脱节使后备干部积极性减弱。培训的针对性不强,方法较为呆板,形式较为单一,不利于村干部能力素质的提高。带头致富能力不够,思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工作方法简单,在群众中没有号召力。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整体不高,年龄知识双重老化,服务意识谈薄,难以形成合力。
(二)保障不力。村干部包括村党组织书记的工资主要来源于转移支付,因县、镇两级财政困难,村党组织书记报酬待遇低且长期得不到改善。村级组织的日常办公经费和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的设施设备维护维修更新费用都主要依靠财政支持,村级财力支撑又主要依靠以人口为基数的上级转移支付,加之单个村人口较少,村级可用财力薄弱,村级运转艰难。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自身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缺乏为民办实事的物质基础,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不能满足群众需要。
(三)制度不力。制度建立但不健全、不规范,如建立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要求坚持每天都有1名村干部在村活动室值班,凡有困难、有想法、有矛盾、有好的建议的群众,都可以到村活动室找值班干部说事,但是落实不够。执行制度不严、监督不力。如“村务公开制度”、“村帐镇管制度”,由于监督不力,甚至无人监督,在执行过
程中往往容易走样,流于形式。
三、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作用发挥的建议和对策
(一)强“班子”,带队伍,切实发挥阵地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级班子就是党的最基层的关键“车头”。实践证明,支部书记素质高,表率作用好,党支部的战斗力就高,村里各项工作就搞得红红火火,村里的面貌就日新月异。因此,要按照“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好、制度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
标准,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实施“回归”工程,让那些在外创业的能人回乡创业,用他们的资金、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带领群众致富,进一步增加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村级班子不团结、工作涣散的及时进行整改,选好配强村级班子,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战斗力,高位推动村级组织办公
活动场所作用发挥。
(二)架“桥梁”,聚人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党员群众的政策理论水平。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和电视、广播设施,通过在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开展集中政策宣讲、定期组织学习等活动,积极向党员群众宣传党的各项利民惠民政策,不仅可以提高党员干部政策理论水平,更进一步消除了群众对政策措施和基层干部存在的误解,坚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强化群众“参与”,提高党员群众民主意识。村支“两委”利用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进行集中办公、处理村务、接待群众等各种日常工作,注重发挥村级组织活动阵地议事决策中心的作用,定期召开村务公开会,公布村级政务、财务情况,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务公开制度》等各项村民自治制度,并规范制度上墙,及时更新村务、党务公开内容,进一步激发群众关心、参与村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开展便民服务工作,通过在村级组织活动阵地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村民说事室,为群众代办户口迁移、计划生育、民政优抚、社会调解等便民服务事项,实现“群众办事全天候,干部服务制度化”,让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办成事、解难事。
(三)搭“平台”,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施“双强双带”工程(增强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党员带
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按照“产业带动型、租赁经营型、服务创收型、资源开发型、区位拉动型”的“五型”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充分利用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这一有效资源,为广大农村党员群众搭建 “三个平台”,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搭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建立健全远程教育播放相关制度,明定播放相关责任人,制作“乡土教材”和“农村实用科技”等电教片,分发给各村级播放点、乡土人才、党员电教示范户、农村技术协会等进行展播,让党员干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受到了更深刻的启发与教育。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站,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够及时掌握各种农产品供求信息;帮助农民在互联网上建立起自己的网页,通过在网上发布本村农产品的供求信息,畅通了农产品购销渠道,力争实现信息进村。搭建农技培训平台。通过邀请省市农业、畜牧、林业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和种养殖业大户到村开展农业技能培训,使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到种植养殖、病虫防治等
各类知识技术,进一步增强增收致富能力。
(四)建“家园”,树形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提高村级组织活动阵地的利用效益,要依托活动阵地,在各村级组织建“党员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留守儿童之家”和“老年之家”等群团组织活动阵地,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广大村民的道德素质,增强村民的法制意识;利用农闲时节,村“两委”积极发动和组织党员群众聚集到“农家书屋”读书看报、到活动阵地下棋打球、唱歌跳舞;
组织群众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采取自编自演的形式,把党的惠民政策、实用技术和先进典型等编成快板、相声、小品、歌舞等节目进行演出,寓教于乐,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调动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参
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篇:抓阵地建设 促作用发挥
抓阵地建设 促作用发挥
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从业人员和党员人数越来越多,如何让他们更好的发挥作用,一直是镇党委力求解决的问题。镇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建立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坚持成熟一个建立一个的原则,抓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现将我镇工商联党支部工作开展情况做如下交流:
一、党支部基本情况
***镇工商联党支部成立于2001年6月,从成立之初的5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12名党员,走过了风雨十年。党支部的党员大部分都是来自于****街道的个体户,其中大学生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该支部先后于2002年至2004年被镇党委评为“***镇先进党支部”,2006年被镇党委评为“***镇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主要做法
(一)抓制度,建立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1.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镇党委非常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指定党委副书记为工商联党支部专职联系人。通过明确标准、拓宽渠道、严格程序等措施,把思想
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型优秀党员选配到支部书记岗位上来,有力推动了党组织建设。
2.健全学习制度。支委会制定学习长效机制,把每月15号定为学习日,并把各项制度和工作内容规范上墙。严格落实集体学习、个人自学、调查研究等制度,确保学习效果。增强学习针对性,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围绕提高能力学、紧贴职责学、盯着薄弱环节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年由镇党委领导为其上一次党课,认真撰写各种学习心得体会和总结。在党支部在学习过程中,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并作为年终民主评议的扣分依据。
3.落实考评制度。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为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党支部年初制定了党建工作计划,支委会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党员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和考评制度,采取一季一通报、半年一总结、年底总考评的方式“查阅走访”督导检查,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方案,提高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二)抓活动,丰富党建工作内容
1.开展扶贫助困活动。工商联党支部的党员来自于全国各地,他们把勐混当成家乡,坚持为辖区内的人民做好事做实事。组织党员开展祭扫烈士陵园、看望老人、清理排水沟、杂草、清扫大街、栽树、修缮厕所等志愿服务活动,10年来共计参加义务劳动的党团员达600余人次,捐资5000多元。
2.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党支部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响应上级号召,开展“结对帮扶”活动。2005年支部与***村党总支的贫困党员****结为帮扶对子,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发挥支部党员经营管理的优势,结合****同志的实际情况,通过三年努力,****偿还了5000元的借款,2008年家庭收入11748.5元,人均收入达2349.70元,实现了脱贫致富。
3.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2011年,在积极响应各级党委提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向建党90周年献礼号召中,党支部认真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他对党忠诚,为民造福的精神。支部带领党员们在***镇与国道214线连接线大约500米的公路两旁栽种樱花树,在没有工作经费的情况下,党员们自发筹集经费300元,购买了140棵樱花树苗和培土。目前这条路已被确定为“工商联党支部示范路”。
(三)抓培训,巩固党建工作基础
1.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培训。利用“三会一课”和创先争优等活动载体,利用镇党委和党支部的学习活动日,加强对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在生产经营、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2.加强外出流动党员管理。工商联党支部的党员,应生活的需要不断的流动,党支部密切关注流动党员思想、生活
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定期、不定期派人上门与党员谈心,了解党员在外的学习、生产经营情况,及时掌握外出流动党员的个人思想动态,使他们能够及时参加党组织活动,做到党组织教育活动“一个也不能少”。
(四)抓联创,推动党建工作新格局
工商联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共青团、妇女和工会工作的领导,不断巩固党的组织基础、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党建带工建中面临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目前,***镇工商联个体协会有共青团员18人,工会会员42人。在各项活动中,党支部不仅对内严格要求,还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团结起来,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党建工作新格局。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党支部工作经费紧张。不能很好的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和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2.办公场地紧张。镇党委、镇政府一直以来很支持党支部的工作,但由于经费不足、办公地点有限,目前,支部和镇老年协会合属办公。
3.办公设备紧张。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办公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办公设备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四、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指导。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要继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定决议,服从党委统一领导,镇党委加大对党支部工作的宣传力度,扩大党支部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的影响力和领导力。
2.加大经费投入。镇党委在工作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挤出部分党建经费,分期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活动场所办公设备进行配备。
3.开展内容丰富的党建活动,增强对党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镇党委指导党支部开展一些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吸引党员积极参与,使党员在参与中增强向心力。
4.帮助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的实际问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我镇党委将积极服务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发挥各阶层党员的作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四篇:怎样发挥乡镇文化站的阵地作用
怎样发挥乡镇文化站的阵地作用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具有承上启下、覆盖基层、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乡镇文化站是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哨所,也是搞好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它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普及科技知识和进行科技文化教育,活跃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职能。因此,乡镇文化站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提升人员素质,发挥乡镇文化站阵地作用
乡镇文化站能否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与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素质相关。优化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是做好乡镇文化站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保持乡镇文化站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因此,首先,给乡镇文化站配备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专职人员,为乡镇文化站的管理提供人才保证,使乡镇文化站更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其次,是对乡镇文化站的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再次,是努力改善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坚守阵地,保证乡镇文化站工作的正常运转。为了适应新形势,上级主管部门应有计划抽调适应这方面工作的人才到基层文化站工作,以适应新形势下基层文化站工作的需要。使乡镇文化站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把乡镇文化站建成一个党面向群众的窗口,一个党与农民群众交流学习的平台。做到有目的、有针对地开展对乡镇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对在职干部文化知识及理论的学习,使乡镇文化站的积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借助文化站阵地,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两个文明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基础平台,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乡镇文化站尤其要承担起以人为本、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宣传党的路线与方针政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基础。农村要稳定,离不开思想政治的辅佐;农村经济要发展,离不开先进科学文化的指引;农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理论和文化知识的开导。加强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和搭建最有效的学习的平台是广大群众移风易俗的重要依托;是把两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载体;是农民群众在党的指导下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有效途径,对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一定会去占领。“法轮功”等一类歪理邪说的出现就充分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要加强乡镇文化站在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以及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国情教育,以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激发他们为建设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造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这些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如果没有农民群众的开拓精神、坚定信念;如果没有广泛的群众性创建活动,那么,要想全面取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述中,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其最深厚的根源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来源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大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乡镇文化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法宝。
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发挥乡镇文化站载体作用
为适应农民群众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笔者所在乡镇——江苏省兴化市荻垛镇在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同时,建成了高标准的文化站,并把该站作为农村基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和发展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为了解决农民文化生活单调匮乏的问题,该站在图书室备有政经、科技、文学、艺术等各类图书,并将成人学校作为文化站的第二学习园地,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先进的设施吸引了周边村镇文化、体育爱好者也来此进行联谊和比赛。每年组织规模赛事达十几次。
三是发展乡镇特色文化、重建农民精神家园。在文化站活动场所紧张的情况下,腾出一定空间为荻垛业余戏剧团、老年舞蹈队免费提供活动场所,保持和发扬该镇的优势和地方文化韵味。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政府文化站
耿华甫
2010年9月6日
第五篇:坚持四字方针发挥阵地作用
坚持四字方针发挥阵地作用
不断探索离退休党员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黄冈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课题组
加强基层党组织包括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五个基本”建设,是中共黄冈市委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经验,针对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存在的薄弱环节,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而推出的重大举措和工作创新。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按照中共黄冈市委的统一部署和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老干部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坚持“学、教、乐、为”四字方针,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创新了新时期、新形势下离退休老同志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积累了新的经验。
一、突出思想政治,坚持老有所学
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是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满足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形式和载体,是党和政府联系老干部、凝聚老干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促进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重要阵地和场所。为了配合市委提出的加强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建设,充分发挥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在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我们在组织老干部学习活动中,始终贯穿思想政治建设这根主线,贴近时 1
代、贴近生活、贴近老干部实际,找准思路,摸清脉搏,做到有的放矢,使老同志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一是定期举办“三会”,紧跟形势不掉队。我们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结合时事热点问题,定期举办形势报告会、情况通报会、专题辅导会,帮助老同志正确认识和分析形势,保持清醒头脑,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去年国际关系十分复杂,台海局势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我们及时邀请市委党校教授阮艮甫为老同志作形势报告,引导老同志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正确认识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把老同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上来。每年还要举办2次情况通报会,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向离退休干部通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二是定期传达文件,及时听取党的声音。每年安排14次时间传达中央和省市委的重要文件,并按保密要求分为副地专级以上和县级以下离休、退休县级干部两个层次定期集中传达,在年初将全年时间表印发给老同志。三是定期举办老年讲座,学习了解党的知识和法律知识。每年安排4—5次专题讲座,主要内容为时事政治及中共党史、政策法规等。去年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雷焰中为老同志系统讲解了老干部工作政策,今年又安排党史专家、市委党史办原主任程仪为老同志讲授黄冈革命史。我们还通过老年大学上大课的形式,经常邀请有关领导和理论宣传工作者与老同志面对面地交流,解答疑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疏通积虑。今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学校又邀请十七大代表、老红军白水田为老年大学学员介绍十七大盛况和自己的切身感受。通过这些形式,统一了党员
老同志的思想认识,提高了老同志的政治觉悟,确保了老同志政治坚定、思想长新、理想永存。
二、改善教学方式,做到老有所教
思想政治工作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和灌输,特别是对经验丰富、阅历十足的离退休老同志,更需要手段活泼一些、内容丰富一些、形式生动一些。为此,我们不断改进老年大学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一是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在开设课程时,我们坚持政治性与知识性的统一、思想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力求满足老同志学习知识、开阔视野、丰富精神、陶冶情操的需求。这些年先后开设了时事、政治、历史、人文、英语、电脑、证券、声乐、乐理、书法、绘画、舞蹈、拳剑、形体、模特、器乐、戏曲、烹饪、花卉等9大类近40门课程。二是教学形式的灵活性。我们在总结近二十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完善了课堂教学、老年讲坛和兴趣班三种教学形式。每学年安排8个周五的上午为“老年讲坛”,聘请市领导和专家学者作时局报告、政策讲解、科技前沿等知识讲座,所有学员均可参加。针对一部分学员对证券感兴趣,今年上学期学校邀请党校教授为学员讲授股票和基金常识。在寒暑假期间分别开办兴趣班,吸引学员积极报名,广泛参与。三是教学模式的开放性。根据新的时期、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老同志的兴趣特点,为他们营造一个既严谨有序又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手段。为此我们探索出适应现阶段社情的三种教学模式,即固定班级教学、室外定点教学和社团自主教学。14个固定班级中,在校学员有
450人;室外3个教学班中,学员有170人;社团教学班中,有学员120人。聚集在室外和社团教学班周围的中老年群体达2000多人。在这些人员中,离休干部100多人,党员干部约占50%,是黄冈城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创新活动形式,达到老有所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老干部、党员老同志的思想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为此我们注重从老干部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艺术教育相结合、知识性益智性活动与趣味性健身性活动相结合,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做到学中有乐、乐中求学、寓教于乐。实践中我们把开展政治性活动、群众性活动和竞赛性活动作为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手段,通过举办文艺演出、书画展览、体育竞赛等,搭建展示老干部精神风采的平台,增强老同志参与活动的乐趣。如举办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书画展览,主办经典老歌大赛、中老年人演艺大奖赛,承办长江沿岸16城市门球邀请赛、全省女子门球邀请赛、鄂东南老年门球赛等,参加全市敬老节文体展演、送文艺下乡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使老干部焕发了革命“青春”,而且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得到了广大老干部和社会老年人的一致好评。
四、引导发挥作用,实现老有所为
党员老同志在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的活动、学习中,不仅锻炼了身体,充实了知识,而且加强了思想理论武装,锤炼了党性意
志,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发挥余热的热情。关心下一代、考察青年干部、编研新四军战争史、维护市场秩序、参与社团活动,一大批党员老同志带头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由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组织成立的“两团”(老年艺术团、老干部合唱团)已成为我市文化建设的一个品牌队伍。市老年艺术团先后参加首运会、十周年庆、迎春晚会、全省社区文化、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汇报演出、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全民健身大拜年活动文艺演出等,在全市、全省比赛中多次获殊荣,并先后代表市文化、体育、民政等部门赴省比赛获奖。在2005年海口和2006年广东举行的第八、第九届全国中老年人健身球操比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编排奖。在今年全省老干部健身舞比赛中,市老年艺术团的舞蹈《峡江情歌》从全省525个参赛节目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牡丹金奖。在原行署老领导陈秀泓的倡议下成立的老干部合唱团,吸引的党员老同志就有30余人,目前老干部合唱团已经走向社会演出,充分展示了老干部的艺术魅力和精神风貌,成为黄冈城区文化活动的又一亮点。
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阵地优势和特色优势,为老干部提高素质、愉悦身心创造了条件,为加强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市直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拓展了空间,丰富了方式,充实了内容,更在老干部思想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还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老年大学“临时支部”的作用,在各班级成立党小组,努力把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办成党员老干部、老同志学习培训的基地、开展活动的阵地、发挥作用的阵地、教育管理的阵地、党务宣传的阵地。
课题组组长:雷焰中副组长:岳秋玲 课题组成员:李洁李爱萍何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