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国特色司法制度 创新社会管理水平2

时间:2019-05-14 06:0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坚持中国特色司法制度 创新社会管理水平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坚持中国特色司法制度 创新社会管理水平2》。

第一篇:坚持中国特色司法制度 创新社会管理水平2

坚持中国特色司法制度

创新社会管理水平

一、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初步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在几千年传统司法制度演绎积累乃至清末修律移植以及民国司法制度变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有着久远的中华法系渊源与深厚的传统法律文化根基。

在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新形势下,对于传统司法制度有必要加以理性的审视与评判,对于清末修律乃至民国司法制度变迁带给当代司法制度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正是清末以修律大臣沈家本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所进行的大规模的修律运动,开启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进程;正是清末司法制度的移植,奠定了近现代中国司法制度的大陆法系框架;正是民国司法制度的不断变迁,通过引进和借鉴,形成了现代的一些主要司法概念、司法观念、司法原则及其相关司法制度;正是这些移植与变迁而来的司法制度,至少在法律文化和立法技术的层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司法制度作了坚实的铺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的司法实践中即已见端倪,从那时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建国初期、反右运动至“文革”期间、改革开放后至党的十五大期间、十五大至今五个重要发展阶段,由此较为漫长岁月的洗礼,真正意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基本形成。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创建的新型司法制度经历了革命的实践与探索。伴随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中华苏维埃司法制度自成体系发展至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时期,以马锡五审判方式为代表的体现群众路线的审判作风、人民陪审制和人民调解制等人民司法、大众司法的新形式,成为边区司法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42年5月至1943年12月,陕甘宁边区还曾进行过我党历史上首次司法改革的尝试,由此次司法改革所引发的思想观念上的激烈碰撞,对于我们今天所进行的司法改革仍有着极大的启发价值;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六法全书”被废除,人民司法观念与制度获得发展。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经由对革命战争年代司法经验的总结以及对苏联司法制度的灵活借鉴,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司法制度逐步建立并初具规模。1952年8月至1953年4月,全国司法机关还开展过建国以来的首次司法改革运动,以便从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作风上保持和提高人民司法的纯洁性;伴随1954年宪法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颁布,由统一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所派生的“一府两院”制基本形成。

在反右运动至“文革”期间,刚刚建立起来并获得初步发展的人民司法制度遭受了停滞与破坏。1957年下半年,党内开始出现了“左”的思潮,“反右”斗争出现扩大化,法律虚无主义盛行一时,一些关于法律、法制和法治的正确主张,被错误地作为右派言论来批判,许多建国初期从苏联引进的司法原则也遭到否定,许多司法审判活动为群众运动所取代;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随后公、检、法被砸烂,各级司法机关被造反派组织夺权,人民法院职权为群众专政指挥部、军管会代表和革命委员会人保组所取代,检察制度甚至一度被实际废除,正常司法程序被彻底否定,全国基本停止正常的执法和司法活动;1975年宪法有关审判的制度只字未提,并进一步明确取消了检察机关的设置,取消了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及陪审、公开审判和辩护等司法原则,该部宪法给当代中国司法制度带来的显然是倒退。

在实行改革开放至党的十五大期间,党和国家在各个领域进行了拨乱反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走上了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开始恢复与重建。1978年宪法规定在国家体制中重建停滞近十年的检察机关,恢复设立人民检察院;1982年宪法明确人民法院为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均应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此后1988年、1993年先后两次修改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一府两院”体制得以坚持。从实行改革开放到党的十五大召开的近20年间,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工作,在大力推进法制建设的进程中,许多重要的基本法律相继制定实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基本相适应的司法制度亦处于日渐完善之中。

2、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司法体制也开始了深度改革,十六大尤其是十七大以来,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政法机关和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持续推进,展开了一场复杂艰巨、波澜壮阔的改革:

(1)以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和加强对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为重点,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针对诉讼活动中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现象,检察机关通过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开展量刑建议试点,改革和完善对刑罚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制度,建立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机制,完善超期羁押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举措,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

针对检察执法关键环节,检察机关通过健全举报机制、完善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机制、建立和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等一系列举措,建立健全对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机制,提高执法公信力。

(2)全国公安机关积极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规范执法、执法监督等工作机制改革,有效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2008年12月起,全国190多万公安民警进村入户,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为群众和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从大接访到大走访,公安机关近年来深化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从制定《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等一大批规范,到狠抓交警、消防等重点执法环节的规范化建设,从全面开展执法管理体系建设,到构建大教育、大培训体系,公安机关逐步深化规范执法机制建设,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公信力。

全面开展执法质量考评、深化警务督察工作、加强看守所监督工作……执法监督机制的建设成为公安机关深化改革的重点,有效杜绝和减少了执法突出问题的发生。

适应维护社会稳定和有效保护公民合法权益需要,进一步加大了对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力度,推出律师代理案件、全面实行聆询、缩短劳教期限、扩大所外执行范围、加强检察监督等举措。

(3)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制度不断完善。

改革完善律师制度,明确了律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新定位;推进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的试点工作;推进律师收费制度改革;修订律师法等法律规章……2003年以来,律师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法治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推出法律援助便民利民10项措施,不断加大法律援助财政支持力度……各地根据改革要求,努力促进法律援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监狱管理、社区矫正、司法考试……过去几年里,这些领域的改革也都稳步推进,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司法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始终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入手:

人民群众“告状难”曾是困扰法院工作的难题。立案大厅的建立,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28个中级法院、2308个市县区人民法院建立立案大厅,分别达到81.2%和74.2%。“柜台式”作业、法官着装挂牌……群众称赞:“走进一个厅,手续全办清,公开又公正,方便又轻松。”

“执行难”是个老大难问题。近年来,法院推进执行体制改革,与有关部门一道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以来,全国法院共执结有财产积案33万多件,执结标的额约3430亿元,因案件未能执行引发的信访案件大幅减少。

刑讯逼供、暴力取证,是造成冤假错案的重要因素。8年多来,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建立了讯问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检察机关还通过健全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工作机制以及完善当事人权利告知制度等,改革和完善对侦查活动的法律监督机制,遏制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

针对职务犯罪案件由同一检察机关同时行使侦查、逮捕、起诉权造成权力集中、监督弱化的问题,2009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下发《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的规定(试行)》。逮捕审查的提级,使职务犯罪案件的处理更加趋向公平公正。

职务犯罪侦查活动中超范围扣押冻结款物,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针对于此,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款物工作规定》,还于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检查,对2004年以来已办结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全面检查,纠正了一批违规违法问题。

执法为民贯穿公安机关工作机制改革的全过程。公安机关进一步建立便民利民新机制。规范派出所等窗口单位服务,推进110、119、122“三台合一”;深化出入境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公民再出国限制,推进“阳光审批办法”;交通管理由“以严为主、重在管理”转变为“以人为本、突出服务”;提供网上办事服务,推行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简化户口申办手续,实行居住证制度,叫响了“群众放假我加班,群众办证我在岗”的口号。

二、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什么是我们的特色,我们的特色在哪里?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这既是一个法治问题也是一个原则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我认为首要的特色还是它的政治特色,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正常的司法活动保障社会安全稳定,惩罚犯罪保障人权,定纷止争,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约束公共权力。其次,是我国实行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的政治制度,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仅是国家立法机关更重要的是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它产生,向它负责,受它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之下实行一府两院制,这与西方三权分立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三,就是把检察机关设置成与法院平行的司法机构,并赋予其法律监督的职责,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实现全民监督制约机制的一种探索,这与很多国家把检察机关作为三权分立机关,作为司法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也是非常不同的。第四,是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特色,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的人均财富在世界排名100名以后,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没有满足广大人民幸福生活的需要,尤其是全民受教育水平,特别是整体的法制观念,距离法治社会还有相当的距离,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实行法治,我们面临着很多国家没有遇到过的问题。第五,是我们的法治与司法建设面临着一些考验,一方面要警惕西方文化的侵略和扩张,在这个前提下,洋为中用没有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要同封建专制主义做斗争,这也是我国法治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与资本主义司法制度在本质上的不同,决定了我国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性质,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现行司法制度的否定和对西方国家司法制度的追仿。推进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二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是我们推进司法体制机制改革、谋划司法发展完善的根本依据和要求。要深入研究、大胆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司法制度中的优秀成果,大力弘扬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宝贵司法经验,同时注重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特别是注重研究借鉴新时期国外司法体制的新发展和新理念,但决不搞一切向西方看齐或者照搬西方模式。三要以满足人民的司法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司法体制机制改革要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充分倾听人民群众呼声,真正体现人民群众意愿;要注重改革实效,着眼于解决司法实践中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着眼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始终坚持改革的效果由人民群众来评价,改革的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四要坚持依法有序进行。要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自上而下、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充分调动各级司法机关和广大司法工作者参与司法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又要防止各自为战、政出多门、自行其是,确保司法体制改革方向正确、决策科学、措施协调、人民满意。

在这样的特色和原则下,我们的司法制度有了它自己的内涵:有些自一开始便已形成并不断发展与完善,有些则是长期司法实践与探索的结果,有些则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还有些则是在近些年来的司法实践中所形成,主要集中在司法定位、司法架构、司法运行、司法功能、司法方式、司法为民、司法队伍、司法政治等八个方面。

在我国司法定位之特色下,我国司法审判机关与检察机关系由国家权力机关所派生;法、检两家法律地位并重,但检察院对法院的诉讼活动依法负有监督之责;此外我国的司法并不享有违宪审查的权力,所有这些与西方“三权分立”、司法制衡议会与行政,以及法检两家并非并列并重的一般司法定位特点,均有着显著的不同。

在我国司法架构之特色下,审判机关与检察机关各自分设并自成体系,且检察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亦分别单设,即实行所谓“审检分设”、“检行分离”的基本架构模式,以及司法机关设置体系相对单一,法院采用四级两审终审制等,与西方审检合署或检行一体化的司法架构模式,以及审判机关设置体系较为复杂多样、普遍采用三审终审制等比较,不仅特色鲜明,而且亦与我国国情相符。

在我国司法运行之特色下,外部运行上实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内部运行上实行民主集中制,系统运行上建立必要的监督指导制度和案件请示制度,虽保留死刑但实行严格的核准制,且运行效果评价上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这些注重司法配合与制衡以及发挥集体智慧、慎重司法的特色,为西方司法所缺乏。

在我国司法功能之特色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拥有就一般法律适用问题制定司法解释的权力,这是我国法制建设现实的需要,在世界各国并不多见;而注重发挥案例的指导功能,与英美法上判例法之司法功能亦实质不同;尤其是我国司法始终注重将各项具体司法活动与法律宣传教育结合起来,这在西方基于纯粹的司法中立、被动、消极等所谓司法特性顾虑下是很难做到或实现的。

在我国司法方式之特色下,刑事审判注重“宽严相济”,民事审判注重“调判结合”,以及大力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诉讼调解、仲裁等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衔接并举的工作格局,还有将司法活动与社会综合治理紧密衔接等,所有这些正日益成为中国司法的显著特色所在。

在我国司法为民之特色下,坚持走群众路线,实行就地办案、巡回审判和人民陪审制,使司法尽可能地贴近群众并依靠群众司法;十分注重便民诉讼,处处体现司法为民,最大限度地方便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并减轻当事人诉累;高度重视群众申诉与再审申请,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人民司法,已经成为我国人民司法制度最为根本的特色所在。

在我国司法队伍之特色下,坚持司法职业资格一体化的主流发展方向,同时注重司法专业化与司法大众化相结合,在制度设计上让普通民众有更多机会知晓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实现司法民主。实行法官、检察官公务员制,实行必要的司法岗位津贴与待遇保障制,实行严格的职业纪律,实行职业责任追究,但不实行司法职业高薪制,不实行司法职业任期终身制,不实行司法责任追究弹劾制,这与我国现阶段国情、与我国普遍社会观念,以及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更相吻合。

在我国司法政治之特色下,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司法始终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我国司法机关不能动摇的政治原则,对此决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在当代各国均采取政党政治模式、政党作为国家政权体系骨架和国家政治生活核心的普遍现象下,司法作为国家政治格局中的一部分,决不可能处于真空绝缘状态,也不可能完全摆脱政党政治的影响。综观西方各国政党与司法制度,其实也不难发现其政党与司法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是由于各国政党历史发展的不同状况,所谓政党对司法的影响,总是在各党派争夺的夹缝中呈现出互为交错的状态。

三、坚持中国特色司法制度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以司法创新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人民群众满意的司法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这一根本目的,正是我国司法机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基本追求。司法的自身禀赋和固有功能,使其成为实现社会管理机制科学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司法是社会管理机制的重要环节。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完成这些任务,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社会管理手段,而司法在其中具有独特作用。司法是维护人民群众权益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寻求公正最后的制度化途径,同时在社会管理中又是最具国家强制力的方式。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依法追诉和惩治犯罪,保障人权和公民各种合法权益,审理和裁决纠纷冲突,解决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中的纷争矛盾,监督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办事,本身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公正的过程,也是直接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同时,司法活动将法律条文中所蕴含的一般的、抽象的公平正义精神贯彻到每个具体案件的处理中,体现司法公信,有助于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进而提高社会管理品质、降低社会管理成本。因此,司法是通过法治途径实现社会管理的重要渠道,是维护社会秩序、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

司法是实现社会管理机制科学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司法能够通过确认、保护、监督、制约等功能,为社会管理任务的完成和有关社会管理主体依法履行职责提供公正、有效的法律保障。司法机关通过妥善处理各类行政诉讼案件,依法确认和维护合法行政行为,支持有关部门有效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对违法行政行为予以撤销、变更等,促使行政机关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依法管理社会事务。司法机关通过对社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予以查处惩治,促进社会管理中有关机关依法行政、勤政廉政,保障国家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司法活动还有利于促进相关部门和组织特别是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机构以及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依法有效地实施社会管理,减少和破除地方与部门保护主义,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司法参与社会管理是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较高的社会,必然是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较高的社会。在法治社会,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不仅要求有完备的社会管理方面的立法,而且要求社会成员切实遵守相关法律,要求有关管理主体依法行使管理职权,要求司法机关依法介入社会管理。司法的中立性、统一性、专业性、公开性以及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等禀赋,使其在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其他社会管理方式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优势。这样的功能和优势,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司法是国家特定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机关通过解决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秩序、引导民众行为、监督制约权力、制定司法解释和政策等,为完成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发挥应有的作用:

1、解决矛盾纠纷。法治社会中的司法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最后选择,人们一般是在通过其他途径无法解决矛盾纠纷的时候才诉诸司法。司法机关应结合办理的案件,研究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通过司法途径定纷止争、化解矛盾。在司法工作中,对轻微刑事案件、民事申诉案件、涉法信访案件,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根据调解情况再依法作出处理,努力促进当事人和解息诉。同时,注重司法效率,当判则判,及时解决纷争,实现案结事了。

2、维护社会秩序。司法机关通过依法打击各种危害国家安全、危害社会治安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维护公民依法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3、引导民众行为。司法机关通过准确公正地适用法律,规范和引导民众行为,强化和实现法律的规范作用。在司法工作中,应注意教育疏导、析法明理,理顺民众情绪,引导民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通过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司法活动,对民众行为施加影响,促使其接受社会主流思想观念与核心价值观,抑制其从事反社会行为的思想动机。

4、监督制约权力。社会管理中的有关活动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社会管理主体的职权行为应当受到监督。对于违反社会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公民和组织可以依法提出司法救济。对于社会管理中的职务犯罪,司法机关应当依法追究。

5、制定司法解释和政策。最高司法机关可以对司法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作出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解释,还可以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司法政策,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实施意见》等。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对于促进社会管理科学化和法治化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篇:关于中国特色司法制度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几点认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我们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很早就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并越来越重视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步伐逐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作用日益彰显。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及其优越性,对于坚定广大干警的理想信念,履行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的职责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科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在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功经验,科学借鉴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司法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创立和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与集体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和法学理论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法治实践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人类法治文明发展史上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一个科学系统,不仅包括一系列独具中国特色的司法规范、司法组织、司法机构、司法程序、司法机制、司法制度和司法人力资源体系,而且包括独具中国特色的司法理念、司法理论、司法政策、司法文化、司法保障等丰富内容。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经过6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已经建成。突出表现在司法制度机制逐步健全,司法组织体系逐步完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逐步合理,司法功能不断拓展,司法程序不断完善,司法行为不断规范,司法条件不断改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司法改革深入推进,等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的体系构成。一是司法规范体系。包括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司法组织以及规范司法活动的各种法律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自然包括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司法制度的法律规范体系也已经形成。如我国宪法中关于司法制度的规范,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法官法、检察官法中关于司法制度的规范,以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关于司法程序的规范等。二是司法组织体系。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司法组织体系或系统建设,司法组织体系和相关组织体系已经建成并不断完善。

司法组织体系主要指审判组织体系和检察组织体系。同时,其他组织体系如公安组织体系、国家安全组织体系、司法行政组织体系、国家海关组织体系等,也行使部分司法职能。司法组织体系和相关组织体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法组织系统。三是司法制度体系。各项司法制度既是司法机关明确职责分工和履行司法职能的平台,也是监督和规范司法行为的基本规则。我国各项司法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并基本适应司法实践需要,主要包括六大制度,即侦查制度、检察制度、审判制度、监狱制度、律师制度和公证制度等。还有人民调解制度、人民陪审制度、死刑复核制度、审判监督制度、司法解释制度以及案例指导制度等,都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四是司法人员管理体系。我国的司法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及辅助人员。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和教育培训,各系统的司法人员队伍数量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分类日益科学。不仅有法官、检察官和人民警察等司法人员系列,也有书记员、司法警察、工勤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等司法辅助人员系列,还有人民陪审员、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仲裁员、人民调解员等法律工作者系列,等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根本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根本特色,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司法工作中,就是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事业至上,才能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正确的政治方向,实现人民掌握司法、应用司法,顺利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核心的价值追求。我国的司法是人民司法,司法权来自人民,属于人民。各项司法制度都是由人民在司法实践中创造、确定的,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人民司法必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为人民司法,靠人民司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与一切剥削阶级司法制度最本质的区别,也是这一司法制度能够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根本原因。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赋予了鲜明的时代内涵,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改革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历史机遇,确立了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就能够为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根本特色,决定了这一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完全适应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总体要求相适应,有力地保障与促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和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为人民司法,靠人民司法,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保障人民群众的真正参与,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拥护、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司法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改革创新、自我完善的品质,注重借鉴历史上一切对我有益的司法文明成果,吸收当今世界其他国家司法制度的成功经验,积极利用不同法系国家、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以及国际社会司法制度中的诸多长处,是秉持开放精神、博采他人之长的司法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有效协调性,既能够各司其职、相互制约、依法行使职权,确保公正高效处理案件,实现公平正义,又能够集中力量共同研究司法体制改革、司法政策制定和司法解释中的重大问题,形成有效解决和妥善处理复杂司法问题的合力,积极主动地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人类法治文明和司法制度中的优秀成果,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改革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自我完善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不断改革、适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基本途径。我国现阶段的司法制度总体上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但在体制、机制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完善的地方,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自身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和期待还存在着差距。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司法体制改革工作,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提出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并于2004年和2008年分别转

发了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初步意见》和《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这两个《意见》从多方面对司法体制改革进行了明确部署。为贯彻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于1999年、2005年和2009年下发了3个司法改革纲要,实施了119项司法改革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与资本主义司法制度在本质上的不同,决定了我国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性质,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现行司法制度的否定和对西方国家司法制度的追仿。推进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二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是我们推进司法体制机制改革、谋划司法发展完善的根本依据和要求。要深入研究、大胆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司法制度中的优秀成果,大力弘扬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宝贵司法经验,同时注重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特别是注重研究借鉴新时期国外司法体制的新发展和新理念,但决不搞一切向西方看齐或者照搬西方模式。三要以满足人民的司法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司法体制机制改革要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充分倾听人民群众呼声,真正体现人民群众意愿;要注重改革实效,着眼于解决司法实践中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着眼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始终坚持改革的效果由人民群众来评价,改革的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四要坚持依法有序进行。要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自上而下、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充分调动各级司法机关和广大司法工作者参与司法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又要防止各自为战、政出多门、自行其是,确保司法体制改革方向正确、决策科学、措施协调、人民满意。当前,司法改革要突出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完成中央确定的改革重点任务,做好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队伍建设、司法保障体制等改革项目的调研、论证和实施。要深入研究如何通过发挥我国司法制度的优越性来切实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人民法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民法院是人民民主专政机关,审判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各级人民法院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履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神圣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法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思想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物质保障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当前,人民法院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人民法院队伍的司法理念、司法作风、司法能力与党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还有差距,人民法院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

2008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密切联系审判工作实际,着力推进司法理念创新:在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确立为人民法院工作指导思想,切实解决人民法院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理论体系、朝着什么目标前进的原则性、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在认真总结几十年来人民司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确立为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进一步明确司法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关系,深化对人民法院、人民法官人民性的认识,切实解决权从何来、为谁司

法、靠谁司法的思想认识问题;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从严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的人民法院建设方针,统一对实现人民法院科学发展的认识;在全面加强法院干部队伍建设、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中,提出“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升人民法官的精神境界,明确广大法官的价值追求;在对“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进行全面深入社会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为更好发挥审判工作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提出“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审判工作原则,强化和谐司法的理念,更好地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提出“能动司法”理念,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本质和规律,深化对人民司法功能的认识,拓宽人民法院的工作视野,等等。这些理念和观点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促进公正司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繁重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理想信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和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和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弘扬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促进人民法院科学发展。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认识,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践认同,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作者: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王胜俊)

(原载《求是》杂志2011年第5期)

第三篇:提升创新社会管理水平1

提升创新社会管理水平

2013年来,**不断创新工作体制,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创新水平,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以人为本,创新工作理念。面向基层,加强群众服务,搭建政府和群众间的沟通桥梁,扩大管理覆盖面,扩宽服务领域,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

合力联动,创新工作模式。整合综治、信访、司法等资源,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登记备案,限期答复,跟踪督办,形成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互配合的工作体制,提高工作效率,真正为群众解难题。

完善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完善领导包案制和首问负责制,加强分工与合作,相互经验交流,相互学习提高。健全激励和考核制,加大对各村、各站所的社会管理创新考核、监督,结果列入年终目标考核。

(**)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简答题

简答题1.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答;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第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什么?答;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3.简述如何统筹城乡的发展。答;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 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简述如何统筹区域的发展。答;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5.简述如何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答;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6.简述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7.简述如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

8.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答;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所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9.简述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答;第一,确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第二,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四、论述题1.简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过程。答 ;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形成并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1)科学发展观最初形成。主要标志是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央全会第一次研究科学发展观问题,党的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2)科学发展观的逐渐完善。主要标志是2004年2月,党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专题研讨班;3月,党中央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胡锦涛在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2005年初。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10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科学分析了“十一五” 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2006年3月,胡锦涛强调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研究问题,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3)科学发展观写人党章。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写人了党章。

2.试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答 ;(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汲取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特殊时代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问题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人类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及高增长下的两极分化、失业增加、社会 腐败、政治形势动荡等严重问题。进人21世纪以后,发展的问题更加凸显世界各国都从以往的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中认识到,经济发展是重要的,但发展应该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很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应该是合理利用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2)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在认真总结我国以往的发展经验、深人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问题摆在中国社会问题的首位。但由于种种原因夕我国的发展一度出现了严重的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正确判断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答 ;(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2)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的观点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3)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4)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社会主义在消除资本主义弊端方面的优越性(5)科学发展观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全面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4.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答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主要从两方面看:(1)科学发展观是在认真总结我国以往的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改革开放3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已经实现小康,但这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八大阶段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它表明,我国已进人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全面认识新形势和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和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2)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因为: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演讲稿

核心观点: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内涵和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拓展是“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过程,其内涵是由多层次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全党必须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十八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内涵和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提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发展是“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过程 自1840年以来,近代中国人就不断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现代化道路。“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国探索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和原动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正是在中国共产党几代人的“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才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和基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铲除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主义根基,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虽然犯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思想错误,出现严重失误。但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率先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党的十二大以来,他指出,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立足该主题,及时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在理论上提出许多重要的观点,形成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开创的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历史课题,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新贡献,突出地表现为三点:一是依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二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三是推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理论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明确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做出了新的贡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重视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等。总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是由多层次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十七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概括在内涵上加以拓展,在境界上加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是由多层次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包括了“七个要素”。

党的领导。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进的成熟政党,是一个具有卓越超凡的执政能力的政党;一个历经考验、有高度智慧和战略思维的政党;是一个善于驾驭复杂局面、解决重大历史课题的政党;是一个善于组织和领导亿万人民万众一心、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的政党。其次,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中国属于后发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集中化、复杂化;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面临国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等等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强大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将 13亿多人的思想和力量凝聚和团结起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克服困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这个强大的领导核心只能是中国共产党。概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领导地位。

基本国情。首先,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道路必定是社会主义的,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其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决定了我国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不能脱离实际搞超阶段的发展;我国是后发国家,必须采取适合于后发国家实际的现代化模式。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已大大提升,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仍然改变不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即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大致要持续一百年时间。

基本路线。基本路线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邓小平同志告诫全党,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党的基本路线看作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并且指出“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根本任务。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建立在“一穷二白”基础上的,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国的基本特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消灭贫穷,所以我们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坚持这一根本任务,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当然,我们在新阶段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科学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心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推进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都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不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唯一任务,中国现代化建设是全方面的,实现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的全面现代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布局明确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

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取向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的价值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描绘成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的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的价值原则。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我们的发展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就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目标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总任务”直接的体现就是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体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体系。富强是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民主是政治现代化的目标,文明是文化现代化的目标,和谐是社会现代化的目标。这些目标体现了现代化文明的普遍性,但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中国的特殊性。富强不是资本主义文明所追求的个人富裕,而是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基本性质。民主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而是社会主义的全体人民的真正当家作主。文明不是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而是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

下载坚持中国特色司法制度  创新社会管理水平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坚持中国特色司法制度 创新社会管理水平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社会管理,坚持科学发展

    创新社会管理 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我行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授信执行部总经理 张朝虹 面对当前形势下全行业务发展的新任务,面对全行日常管理中的各项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保......

    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水平

    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水平镇龙乡位于横县北部山区乡,是壮族之乡,是革命老区乡,距县城50公里,离南梧高速公路校椅路口约28公里,与宾阳贵港两县市相邻和石塘、校椅......

    如何加强社会管理水平(推荐五篇)

    如何加强社会管理水平? 胡锦涛就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8点意见。 第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篇材料)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众所周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自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十三......

    坚持创新 提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水平

    坚持创新 提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水平 作者:袁祖军 近年来,汉阴县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中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目标,按照高起点......

    坚持依法行政,提高管理水平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县的核心内容,也是县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近几年来,县建设局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大战略”,履行城市建设、管理职能,狠抓最佳人居环境建......

    检察: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农村社会管理水平提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检察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参与社......

    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工作,着重长效创新机制建设

    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工作,着重长效创新机制建设 内容提要: 反腐倡廉必须坚决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构建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是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5的重要举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