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5题,22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8分)
田圃()扶掖()鄙夷()栈桥()....jié据()xiè渎()òu气()zèn害()2.优美的诗文,你积累了多少?试试看。(6分)
(1)俱往矣。(毛泽东《沁园春·雪))(2),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望江南))(3)酒困路长惟欲睡。(苏轼《洗溪沙))
(4)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的“ ,。”让无形的情感有了重量。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的叔叔于勒》。
B.“范进中举”是吴敬样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
C.《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香菱在学诗过程中得到了薛宝权的悉心指点,她学诗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要不耻下问、敢于质疑。
D.《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4.下列语句的复句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由于我有了这种防御,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是递进关系复句。B.“与其说梦想成就爱,不如说爱成就梦想。”这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复句。C.“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接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 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一重是因果关系。
D.“如果说自然的智藏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这是一个因果复句。
5.名著阅读(按要求填空)。(4分)(王伦)说言未了,只见林冲双眉毛别起,两眼圈睁,坐在交椅上大喝道:“你 前番我上山来时,也推说粮少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来,是何道理?”A便说道:“头领息怒。自是我等来的不是,倒坏了你们山寨情分。今日王头领以礼发付我们下山,送与盘缠,又不曾热赶将去,请头领息怒,我等自去罢休。”
选文中A是《水浒传》中的,他这样说的用心是。
第二部分 阅读鉴赏(6—19题,38分)
一、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全词用语精炼传神。上片一个“ ”字,点明边塞战事吃紧;下片一个“ ”字,尽显征人无尽悲怆。(2分)
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征人的矛盾心理,请具体谈谈。2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1题。(14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①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进军围之。条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原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
(节选自《三国志 魏书》)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1)攘除奸凶(2)会大霖雨三十余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答:
(2)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答:
10.【甲】文中诸葛亮说“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行为?请根据【乙】文作答。(注:可用文中原句作答)(3分)答:
11.依据选文,分别概括诸葛亮和曹真的特点。(4分)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15题。(10分)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 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绔无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 “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1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答:
13.请按图“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一解决问题”这样的结构,用“//”将文意划分为三个部分。(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4.文章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
15.第⑧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你举一个事例加以论证。(不能以文中出现的人物举例)(2分)答: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19题(10分)
忘 季羡林 ①人一老,就容易忘事糊涂。
②我认识一位著名的画家,年过八旬以后,慢慢地忘事糊涂起来。我们将近半个世纪以前就认识了,颇能谈得来,而且平常也还是有些接触的。然而,最近几年来,每次见面,他把我的尊姓大名完全忘了。从眼镜后面流出来的淳朴宽厚的目光,落到我的脸上,其中饱含着疑惑的神气。我连忙说:“我是季羡林,是北京大学的。”他点头称是。但是,过了没有五分钟,他又问我:“你是谁呀!”我敬谨回答如上。在每一次会面中,尽管时间不长,这样尴尬的局面总会出现几次。我心里想:老友确是老了!③前几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在富丽堂皇的北京图书馆的大报告厅里举行年会。我这位画家老友是敦煌学界的元老之一,获得了普遍的尊敬。按照中国现行的礼节,必须请他上主席台并且讲话。但是,这却带来了困难。像许多老年人一样,他脑袋里煞车的部件似乎老化失灵。一说话,往往像开汽车一样,煞不住车,说个不停,没完没了。会议是有时间限制的,听众的忍耐也决非无限。在这危难之际,我同他的夫人商议,由她写一个简短的发言稿,往他口袋里一塞,叮嘱他念完就算完事,不悖礼仪常规。然而他一开口讲话,稿子之事早已忘入九霄云外。看样子是打算从盘古开天辟地讲。照这样下去,讲上几千年,也讲不到今天的会。到了听众都变成了化石的时候,他也许才讲到春秋战国!我心里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忽然想到:按既定方针办。我请他的夫人上台,从他的口袋掏出了讲稿,耳语了几句。他恍然大悟,点头称是,把讲稿念完,回到原来的座位。于是一场惊险才化险为夷,皆大欢喜。
④我比这位老友小六七岁。有人赞我耳聪目明,实际上是耳欠聪,目欠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中滋味,实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是,我脑袋里的煞车部件,虽然老化,尚可使用。再加上我有点自知之明,我的新座右铭是:老年之人,煞车失灵,戒之在说。一向奉行不违,还没有碰到下不了台的窘境。在潜意识中颇有点沾沾自喜了。
⑤然而忘事糊涂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⑥我认为,有的,而且很大。自己年纪越来越老,对于“忘”的评价却越来越高,高到了宗教信仰和哲学思辨的水平。苏东坡的词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是把悲和欢、离和合并提。然而古人说: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深有体会之言。悲总是多于欢,离总是多于合,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如果造物主不赋予人类以“忘”的本领,那么,我们人类在这么多的悲和离的重压下,能够活下去吗?人生下来,既能得到一点乐趣,又必须忍受大量的痛苦,后者所占的比重要多得多。如果不能“忘”,或者没有“忘”这个本能,那么痛苦就会时时刻刻都新鲜生动,时时刻刻像初产生时那样剧烈残酷地折磨着你。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下去的。然而,人能“忘”,渐渐地从剧烈到淡漠,再淡漠,再淡漠,终于只剩下一点残痕;有人,特别是诗人,甚至爱抚这一点残痕,写出了动人心魄的诗篇,这样的例子,文学史上还少吗? ⑦因此,我必须给赋予我们人类“忘”的本能的造化小儿大唱赞歌。试问,世界上哪一个圣人、贤人、哲人、诗人、阔人、猛人,这人,那人,能有这样的本领呢? ⑧我还必须给“忘”大唱赞歌。试问:如果人人一点都不“忘”,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16.概括“老友确实老了”的两件事。(2分)答:
17.找出表明文章写作思路发生明显变化的句子,并抄写在横线上。(2分)答:
18.从修辞角度品析下面这句话。(4分)
到了听众都变成了化石的时候,他也许才讲到春秋战国!答:
19.结合全文探究“忘”的两层含义。(2分)答:
第三部分 写作与实践(20题,40分)
20.作文。(40分)
每个人难免有“不容易”的时候:有的“不容易”是外因带来的繁复、艰辛、曲折„„有的“不容易”来自内心的难堪、纠结、胆怯„„做好一分职业,兑现一句承诺、改变一种习惯不容易,道一声抱歉、解一个心结、登一次讲台,可能也不容易。有的“不容易”通过努力最终圆满,有的“不容易”竭尽所能也难如愿。或许正在经历,或许已成过往,“不容易”带来的种种感悟,值得珍藏。
请以“ 真不容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要有真情实感。(4)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3)不得
第二篇: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17—2018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
2017-2018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2018.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字迹的笔书写。
第一部分(1-5题21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佃农()黝黑()轩榭()洗涤()....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1)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 zhèng jīn wēi zuò()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2)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 suǒ xiè()便往往触他之怒。
(3)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 fǚ yǎng shēng zī()3.填写诗文原句。(每句1分,共9分)(1)它没有婆娑的姿态。也许你要说它不美。(茅盾《白杨礼赞》)(2)白头搔更短。(杜甫《春望》)(3),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4)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5),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6)守住心中风景,尽享世间美好。在喧嚣闹市,陶渊明守住那份淡泊,享受“,”的宁静(用《饮酒》中的句子回答);在茫茫边塞,王维守住那份超然,享受“,”的壮美(用《使至塞上》中的句子回答)。(10分)4.学校“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组委会已邀请到资深记者吕女士担任评委,现请你将本次大赛的相关事宜电话告知她。选出表述最准确、语言最得体的一项(2分)A.7月3日下午两点,在我校礼堂举行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请您按时参加。B.吕女士,您好!请您来我校参加“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C.吕女士,您好!7月3日下午两点,“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将在我校礼堂举行,届时请您光临指导。
D.吕女士,您好!7月3日下午两点,“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将在我校礼堂举行,请您必须准时到达现场!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5分)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 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一一个精巧的嗄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一刺穿饮之不通的树枝。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有的咬紧蝉的腿尖,有的拖住它的翅膀,有的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群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这位歌唱家不得已 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妈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
——————节选自《蝉和蚁》(有删改)(1)本文选自《昆虫记》,这本书被誉为“”(1分)(2)请结合文段画线语句,说说为什么这本书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2分)答:(3)请在下面的空缺处,补充合适词语,形成语意连贯的语句。(2分)法布尔是一位“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他用诗人的语言描绘鲜活 的生命。他笔下的昆虫是那么生动、美丽、聪明、勇敢,让我们感悟到一位昆虫学家; 他在郊外的“荒石园”里,用简陋的设备观察昆虫真实的生活,并记录了那么多珍贵的资料,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一位科学工作者的可贵品质。
第二部分(6-18题3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景公①游于纪②,得金壶,乃发③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④,勿乘鸢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⑤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 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鸷马,则无置不肖⑥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⑦;纪有此言⑧之壶,不亡何待乎?”(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注】①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②纪:原是春秋时期一个诸侯国,后为齐国兼井。③发:打开。④反:同“翻”,翻过来。⑤鳋:鱼腥味,⑥不肖:没有才能的人。⑦间:里巷的大门。⑧注:记载。6.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1)人恒过()(2)衡于虑()(3)则恶其鳋也()(4)纪有书()....7.下面一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何以亡也? 以顺为正者 《富贵不能浮》 ..B.乃发视之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周亚夫军细柳》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D.不亡何待乎?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8.翻译下面句子。(4分)(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译文:
(2)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 译文: 9.孟子和晏子认为国家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9分)
会“咬人”的植物
(1)自然界有这样一种植物,会“咬人”,且“咬功”了得,它们专门给人“难堪”,跟人“过不去”。火麻树便是其中一种
(2)火麻树生长在云南、广西等海拔800~2000米的石灰岩山地常绿阔叶林中,是 尊麻科中稀有的常绿乔木树种。它生长较快,树冠覆盖面大,高8~15米,是国家三 级保护植物。以忍受。就连大象也很怕它大象一旦被火麻树“咬”伤,也会疼得嗷嗽火燎得难。
(3)火麻树会“咬人”,人一旦触碰到它,它立马会“咬”上一口,使人火。
(4)火麻树没有嘴,怎么会“咬人”呢?经科学家分析,原来火麻树和竭子草属等植 样,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植物。它的叶片上生有刺毛,刺毛中含有蚁酸、乙酰胆碱组胺和5-羟色胶等可引起皮肤刺激的生物碱物质。刺毛一旦接触人的皮肤后,就会立引起刺激性皮炎,瘙痒,严重烧痛感,红肿,就好像患了等麻疹一样。它的刺毛末端是一种带刺的薄壁球状细,细胞壁含硅,质脆,当接触皮肤时,球状物破裂,粗糙的末端刺破皮肤,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的刺毛内含物就紧跟着冲进来了,因而让人感 到像被“咬”了一样。
(5)但火麻树也并非是十恶不故的“恶树”,从它的汁液中提取的“树火麻”可以用来 驱除虫,它的树皮还可制造纤维!(6)会“咬人“的树还有很多。在我国辽宁东部的桓仁山区,也有一种会“咬人”的树,它的枝干像楸树,叶子肥大对生。春天,枝叶萌发出一簇簇绿里透红的枝叶,煞是好 看。但是,当地人不仅不敢去采摘它,就连望一眼也觉得害怕,因为它的确会“咬人”。不少人不相信这种树真能“咬人”,冒犯了它,结果真的被“咬”伤了。凡是被“咬”伤的,先是起带白顶的鸡皮疙瘩,然后浑身肿胀,眼睛、嘴巴只剩一条缝,痛痒钻心,最后皮破流黄水。要经过多方面调治,轻则二十几天,重则要两三个月才能康复。
(7)它属于漆树科植物,是制作生漆的主要材料。树的汁液有毒,是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对生漆过敏者的皮肤接触到漆树会引起红肿、痒痛,严重的可引发中毒性肾病。
(8)漆树中所含有的混合物质漆酚,会导致人产生皮肤过敏反应,所以就成了“咬人树”。(9)火麻树、漆树会“咬人”,成为“咬人树”。而草中也有会“咬人”的。(10)这草便是“咬人草”,学名叫荨麻。当你顺着抓它(从下往上顺毛捋)不痛,而逆着抓或撞上即奇痛难忍。荨麻茎上的整毛,用以杀伤来犯的敌人而保卫自己。尊麻春 天生长冬天凋谢,它是草本家族里的大高个,最高的竟有150厘米,与半大孩子一般 高,最矮的也有50厘米。它的茎像耸立的哨兵直立着,它的全身密密地长着螫毛,像刺猬。别看它其貌不扬;农牧民却把它视为珍宝喲!(11)如果有人遭到毒蛇咬伤,将新鲜的全株荨麻捣烂取汁數伤处,即可迅速治愈; 对于草原上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炎,以适量尊麻煎水洗患处,也相当有效。荨麻广泛分 布于亚欧大陆,在我国的云南中部、贵州、四川东南部、湖北和浙江都广泛分布,常常生长于山地林中或路边。10.根据文章内容,梳理火麻树“咬人”的过程。(2分)叶片刺毛中含可引起皮肤刺激的生物碱物质,()→接触皮肤→(),刺破皮肤,刺毛内含物进入→人感觉被“咬”。
11选文第(6)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答: 12请将选文第0段加波浪线的句子改为平实的说明。(3分)答: 13.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着重号的词语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2分)A它生长较快,树冠覆盖面大,高8-15米,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B.火麻树会“咬人”,人一旦触碰到它,它立马会“咬”上一口,使人火烧火燎得难以忍受 C.但火麻树也并非是十恶不赦的“恶树”,从它的汁液中提取的“树火麻”可以用来驱除蝈虫,它的树皮还可制造纤维。
D.荨麻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在我国的云南中部、贵州、四川东南部、湖北和浙江都广泛分布,常常生长于山地林中或路边。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6分)
像小鹿奔跑着回家
(1)腊月二十三,小年,我在舅舅家。
(2)18岁的冬天,我待在舅舅家的小城,过着和以往不同的日子,新鲜而自由,家在一百公里之外的小县城,与我18岁的整个冬天无关。
(3)那一年夏天,我是一个落榜的高中生,用一种决绝的姿态抗议复读。我和父母发生了18年来最大的一次争执,我倔强地对他们说,我可以自食其力,不需要你们养活,然后我在第二天早上离开了家。
(4)舅舅在小城的电影院工作,舅妈就在影院门前摆了来球,卖点杂志和小食品我帮着他们做事,不和父母联系,用这样的方式证明不读大学照样生活,离开他们照样生活。而他们,也不联系我。
(5)时间就这样进入腊月。舅舅问我,过年回家吗?(6)不。我回答得苘单而坚决()黄昏时分,舅舅说,收摊,咱也回家过小年。
(8)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些慌乱的?听到小城的某个方向忽然传来鞭炮声。我眼前出现一幅画面:落满雪的小小院落,一屋暖色灯火,一桌丰盛饭莱,厨房里有红蜡烛和香火,贴了灶王爷的对子,爸给画上的神仙郑重斟上酒,鞠躬,说悠老人家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然后我们去到院子,点起长长的一串红鞭炮。„„
(9)毫无防备,想家的感觉在一瞬间呼啸而来。我从不曾在家以外的地方过年,我不想在家以外的地方过年。我,想回家过年。我有些怨了,怨他们的倔强和冷漢,怨他们,不来带我走。
(10)我委屈了,随着年的一天天临近,我的慌乱迫切而明显。
(11)腊月二十八,中午,舅舅和男妈去同事家串门,八岁的表弟也跑了出去。我用最快时间简单收拾了衣服,奔往客运站。
(12)破旧老式的中巴车,载着少少的乘客晃荡在狭窄的公路上,我坐在靠窗的位置,觉冷,不觉孤单。
(13)中巴车终于在熟悉的小县城的旧车站停下米,我跳下车。
(14)那个黄昏,许多人都看到了一个怀里抱着小背包的女孩,头发散乱,脸色排红灵活地闪躲着车辆和人群,小麂一样在街中奔跑,朝着一个方向。直到跑到转向家门的小路口,我骤然停止脚步,我看到了妈妈。她站在深冬的苍凉暮色中,正努力张望。
(15)是妈妈。穿着颜色暗淡的衣,风吹起她的发,丝丝缕缕速挡着她的视线,我的只有45岁、在我眼中年轻美丽、爱穿彩衣的妈妈,在我离开家的冬天,骤然憔悴苍老灰暗下去,如年迈妇人。
(16)那时候,舅舅还没有回家,妈妈还不知道我已经从舅舅家逃跑的消息,她站在那里,不是有备,不是偶然。她从小年那天开始,不甘心地从每一天的午后一直站到夜晚。她说,万一我忽然回来,不想我回家的这段路没有人等待。
(17)我还知道了那个冬天,我那倔强的爸爸,每个周末都会坐三个半小时的中巴车去到我在的小城,远远地看看我。而我能够庆幸的,是在那一年的春节前,我赶回了他们身边。
(18)岁开始,每一年,我都会按时踏上回家过年的路。我再也没有让那个日渐苍老的身影在那个回家的路口无望地等待过。
14.本文题目是“像小鹿奔跑着回家”,说说好在哪里?(3分)答: 15.文中的“我”离开家到舅舅家的原因是什十么?(2分)答: 16.第(8)段写“我”想象中家里过小年的画面,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答: 17.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1)毫无防备,想家的感觉在一瞬间呼啸而来。答:(2)中巴车终于在熟悉的小县城的旧车站停下来,我跳下车。答: 18.文章第(2)段说“家在一百公里之外的小县城,与我18岁的整个冬天无关”,结合全 文说说“家”是否真的与“我18岁的整个冬天无关”。(4分)答:
第三部分(19题40分)19.作文(40分)请以“就这样长大”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真实信息。
路南区2017-2018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测试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2分)diàn yǒu xuān dí 2.(3分)(1)正襟危坐(2)琐屑 3 9分)(1)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2)浑欲不胜停
(3)我报路长嗟日暮(4)立天下之正位(5)折戟沉沙铁未销
(6)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2分)C 5.(5分)(1)昆虫的史 2)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尖利如锥子”“收 藏在胸部”,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幽默而有情趣,所以说它既是科普 著作,也是一部文学经典 2)示例:对生命(昆虫、自然)的尊重与热爱严谨、细致、持之以恒(两处 各答出其中一点即可)6.(4分)(1)犯过错(2)通“横”,梗塞,不顺。(3)厌恶。(4)言语,言论 7.(2分)B 8.(4分)(1)(心绪)显露在险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2)不要乘坐劣马,是说不要让没有才能的人在国君身边
9.(4分)孟子认为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国的忧患,国家往往 灭亡。晏子认为有治理国家的好策略,不公行于天下,国家会灭亡。(意思对即 10.(2分)刺毛末端是一种带刺的薄壁球状细胞球状物破裂
11.(2分)列数字,真实具体地说明了这种野生漆树“咬人”的毒性之大
12.(3分)荨麻春天生长冬天凋谢,高度是50-150厘米,茎直立,全身密密地长着鳖毛,不 好看,但农牧民喜欢 13.(2分)C 14.(3分)运用比喻,生动细致写出“我”奔回家的状态,含蓄表现文章的主旨: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 15.(2分)高考落榜,不愿意复读;与父母发生争执,要通过自食其力来证明自己不上大学照 样能生活(3分)写出了家的温馨,为后面“我 ”突然想家作铺垫。
17(4分)(1)“呼啸”多用来形容风,这里形象生动地写出“我”想家的感觉来得快、来 得猛。(2)“终于”表明中巴车运行的时间长,侧面写出“我”渴望尽早回家 的迫切心情
18.(4分)不是。虽然“我”住在舅舅家与家里没有联系,但家人无时无刻不在牵挂“我 如妈妈从小年那天就开始每天从午后到夜晚都在路口等持着“我”,爸爸每个周末 都会到“我”所在的小城去看我。
19.(40分)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第三篇:唐山市路南区2016-2017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2016-2017 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 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字迹的钢笔书写。
第一部分
(1-6题 24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8分)拈轻怕重(__________)抽噎(__________)蓦然(__________)庇护(__________)....(tān)__________塌 狭(ài)__________(nüè)__________待 滑(jī)__________ 2.用诗文原句填空。(5 分)
(1)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3)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4)乡书何处达? 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5)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A.《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 B.《天上的街市》——郭沫若——代表作《女神》《星空》 C.《杞人忧天》——寓言——春秋时期道家人物列御寇 D.《狼》——蒲松龄——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4.对题目《谁(1)是(2)最可爱(3)的人(4)》中加线词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1)名词(2)助词(3)动词(4)代词 B.(1)名词(2)动词(3)形容词(4)名词 C.(1)代词(2)助词(3)动词(4)名词 D.(1)代词(2)动词(3)形容词(4)名词
5.下列句中“像”字的作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A.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像一簇火焰在跳。B.他长得很像他的哥哥。
C.收获的庄稼堆成垛,真像座小山。
D.他那五大三粗的模样难道像庙里的一尊金刚不成? 6.综合性学习。(2 分)
下面是有关机构公布的国民阅读指标数据图,观察下面的图,你会得到什么结论? 国民阅读率(指的是有一定阅读行为的人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所占的比率)
我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7-20题36 分)
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 分)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人名),他是唐朝著名诗人。(1分)8.对本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中的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亲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B.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时空之间徘徊不已,由此表达思“君”的深情,觉得有点累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1)夫君子之行()(2)非淡泊无以明志()..(3)非宁静无以致远()(4)非学无以广才()..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5分)(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原文词语填空)作者认为,做人、治学要想成功就不能_______,不能________。(2分)1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 分)
《天上的街市》
(1)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2)我想那缥纱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3)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4)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13.作者从街灯写到明星,又从明星写到街灯,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选出表达最正确的一项()(3分)
A.描绘一幅迷人的夜景,抒发诗人的苦闷悲伤。B.驰骋想象,给景色增加一层神秘色彩。
C.吸引读者把视线从地上转移到天上,为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铺垫。D.渲染气氛,使天上和人间形成鲜明对比。
14.诗中哪些部分是实写? 哪些部分是想象?(用序号回答即可)(1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2)节中,诗人描写的天上的街市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这样写?(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面对同一事物,每个人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作者看到流星想到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你看到流星会联想到什么呢?(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纪念白求恩》节选
(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2)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3)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4)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5)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6)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7)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8)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9)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10)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7.“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中的“精神”是指()(3分)A.国际主义精神 B.共产主义精神
C.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18.文中对白求恩的称谓很有讲究,转述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直称_______________就从事医疗工作而言,称_______________,从作为共产党员来说,则称_______________。(3分)19.文中侧面介绍白求恩的句子是哪几句?(用序号作答即可)(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画线句“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联系全文看,这几句话使用的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21题40分)
21.作文。(40 分)
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自定立意。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提示: 1.文章强调的是“回家晚了”。为什么这天回家晚了? 往常是怎样的情况?这天回家前遇到了什么事? 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受?
2.记叙事情时,思路要清晰。可以用顺叙,先写自己遇到的事情,再写回家晚了的结果; 也可以用倒叙,先写回家晚了的结果,再交代之前发生的事情。
3.立意不同,写作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强调导致“回家晚了”的原因,则回家后的情况可略写甚至不写; 如果要强调“回家晚了”的后果,则原因可以略写。
唐山路南区2016-2017 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7.1
第一部分(1-6题24分)
1.(8分,每个1分)niān yē mò bì 坍 隘 虐 稽
2.(5 分,有错即不得分)(1)夜阑卧听风吹雨(2)便引诗情到碧霄(3)学而不思则罔(4)归雁洛阳边
(5)随君直到夜郎西 3.(3 分)C 4.(3 分)D 5.(3 分)B 6.(2 分)近年来,9-13 岁未成年人的阅读率明显高于18-70 岁的成年人。
第二部分(7-20题36 分)
一、(4 分)
7.(1分)李商隐 3.(3分)D
二、(13分)
9.(4分)(1)品行(2)明确、坚定(3)达到(4)增长
10.(5 分)(1)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2 分)。(2)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3 分)。11.(2 分)淫慢 险躁
12.(2 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8分)13.(3 分)C 14.(1分)(1),(2)(3)(4)15.(2 分)天上的街市是美丽、富庶和繁华的。以此反衬人间社会的黑暗,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16.(2 分)言之有理即可
四、(11分)17.(3 分)C 18.(3 分)白求恩 白求恩医生 白求恩同志 19.(2 分)(8)(9)
20.(3 分)对比突出白求恩的高贵品质; 显出差距,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21题40分)
21.(40 分)参照中考阅卷标准。
第四篇: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
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考试范围:必修一
一、现代文阅读
1.杜牧的江南--余显斌
①江南,是杜牧的。
②没有杜牧,江南,该是何等寂寞?就如淋沥的细雨中,没有油纸伞的古朴,从而缺乏一种古诗的典雅;就如长长的小巷里,没有一架紫藤萝,从而缺乏一种绿意荡漾的清新;就如断桥边,没有如烟的细柳,从而缺乏一种吴侬软语的娇媚。
③江南,是幸运的,在长久的沉寂之后,迎来了青衣飘飘的杜牧。④江南女儿,也是幸运的,在长久的冷寂之后,又重现了青春的颜色。
⑤那时的江南,一定是寂寞得很久了,寂寞得连西湖的水也泛不起一点涟漪。那时的江南,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浪漫,江南采莲的曲子,已经凋谢在寒冷的池塘里;吴越争霸的战鼓,已半入江风半入云,渺茫难寻了。至于西施浣衣的样子,已经在传说中流向岁月的天尽头,白云的深影里。当然,包括当年的丝竹,当年的歌舞,当年的风流潇洒,都已经如周郎的微笑,隐入历史的硝烟中。
⑥江南,太寂寞了,寂寞成一池浮萍,连红叶也舞不起一点声音。
⑦就在这时,杜牧来了,在清明时节前后,嫩草如诗的日子里,一匹马,一身长衫,外带一支笔,踢踢跶跶走过丝雨江南,走过杏花如雪的江南,走过四百八十寺的江南,举一举杏花村的佳酿,饮醉了清明时节,饮醉了自己,也饮醉了唐诗。
⑧醉后不知故乡远,错把江南做故乡。
⑨从此,江南,收容了一颗漂泊的诗魂,也收容下一片灵秀,一片浪漫。
⑩在江南行走,杜牧一定是风神潇洒志气昂扬的,因为,他终于寻到了自己心中美的极致,诗的栖息地。在江南,杜牧一定是心情舒展眉宇青葱的,因为,长久的失落后,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安慰。
⑪二十四桥的夜晚,月光如昼,桂香如梦。秋来的江南,依然山温水软,草木含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江南,就适宜于洒脱地生活,诗意地游走。小杜,深得江南三味。
⑫春风十里,柳丝飘飘,有哪一缕春风,美得过江南?有哪一处女儿,轻浅一笑,婉约过江南?
⑬多少人啊,走过江南?但匆匆的脚步,踏过满地红尘,能领略“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婉约?能体会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繁华?能领略“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来”的神妙?只有杜牧,一身长衫,飘飘地走过江南山水,把自己的欢笑,自己的歌吟,留给江南,留给江南的天空和湖面,还有山水楼台。同时,也把江南留给岁月。
⑭在烟水渺茫的江岸,在细柳如眉的亭旁,总有风吹过,总是有诗人的脚步走过,这些,江南记得,竖行的方块文字也记得。
⑮当诗人漫步江南时,多少丝管,多少弦竹,在夜月下悠扬;多少忧伤,让一个沉沦历史的书生,怆然泪下。⑯不是爱风流,似被红尘误。
⑰诗人并不想隐居入江南山水,诗人并不想在二十四桥的箫音中沉醉。“江南好烟月,门系钓鱼船”“霜叶红如二月花”,这些美妙,也不能让诗人沉醉。所有的音乐,所有的云烟风月,并没有遮住诗人的眼睛。
⑱诗人站在高山上,站在红楼上,日日凝目而视,翘首企盼,在等待着一个时代的到来,等待着万民欢乐的和谐盛世到来,“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诗人总是心有不甘,在晚唐的夕阳残照中,遥望着太宗所开创的盛世,万民同乐,百国来朝。可是,诗人失望了,心冷了。天边,夕阳西下,一片暗影茫然。
⑲在一声长叹中,诗人走入江南。
⑳所有的肮脏,所有的红尘,与江南山水,与江南儿女相比,是如此不堪,如此肮脏。
㉑“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诗人轻轻叹息一声,定格在江南的烟雨中,静静地观看着,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美丽;看“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轻歌曼舞;看江南儿女在月夜里一把凉扇,笑扑流萤的娇憨情态;看扬州烟水,秦淮月光。㉒江南,安慰着诗人。
㉓人,沉醉于江南。(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2年第2期,有改动)(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②段,运用排比、对比的手法,指出没有杜牧,江南风景就少了特有的情趣韵味,从而强调了杜牧对于江南的意义。
B.文章前六段多次写到江南的“寂寞”,然后在第⑦段中笔锋一转,“就在这时,杜牧来了”,用反衬的手法写杜牧给江南美景带来了神韵。“寂寞”指的是当时扬州的萧条。
C.文章第⑫⑬段用了多个问句,赞美只有杜牧才能写出这样美丽的描绘江南的诗句。
D.“在一声长叹中,诗人走入江南”,指的是杜牧虽有报国之心,但因为盼不到国家重振声威,他只能沉醉于江南美景,以此来慰藉痛苦失望的灵魂。
E.文章多用排比句和整句,语言风格典雅婉约,与江南美景和杜牧诗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2).全文多处引用、化用杜牧的诗句,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作者为什么说“江南,是杜牧的”?请结合自己读文的感受加以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赵忠贤:探寻超导世界“新高度”
1月9日,75岁的赵忠贤登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他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里的首位“40后”。
生于辽宁新民的赵忠贤,身材魁梧,声音洪亮,性格里透着东北人的直爽和幽默。“我就是个普通人,只要大家说‘这个老头还不错’,我就挺高兴。”接受采访时,他饶有兴趣地讲起40余年持续研究超导的往事。
1911年人类发现超导,而这一年中国还在辛亥革命。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国低温物理与低温技术研究的开创者之一洪朝先生回国才带着国内的年轻学者,首先实现了氢和氦的液化。我国当时在科研基础和知识储备上的薄弱可见一斑。然而幸运的是,赵忠贤在中科大得到了包括钱三强在内大师们的悉心指导。“我至今记得先生们在黑板上写教案的情景。”赵忠贤感慨地说。这段求学经历让赵忠贤在日后的科研中学会了如何在最艰难的条件下坚持科研,如何在设备差、经费少的情况下依然把科研成果做得漂亮。
上世纪80年代,赵忠贤在科研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开始研究铜氧化合物超导体,同行们评价赵忠贤时总要提到他的“特殊能耐”。“他总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把科研先做起来。”早年经费有限,项目组使用的基础设备就是赵忠贤和同事黄玉珍亲手绕制的烧结炉。
1986年,欧洲科学家柏德诺兹和缪勒发表了镧-钡-铜-氧体系可能存在35K超导的论文。当时国际超导主流尚未认可这篇论文,而赵忠贤和其他少数几个学者对柏德诺兹和缪勒的论文产生了兴趣,该文中提到的“杨•泰勒”效应与赵忠贤1977年文章中提到的“结构不稳定性又不产生结构相变会导致高的超导温度”产生共鸣,促使他立刻组织团队,在科研条件相对简陋的情况下,开始研究铜氧化合物超导体。不久,赵忠贤的研究成果推翻了传统的理论,他向全世界证明超导临界温度是可以超过40K的,突破麦克米兰极限温度的超导体,被称作高温超导体。一时间,世界物理学界震动了。赵忠贤被称为“北京的赵”,出现在国际著名物理学刊物上。此后,仍在北京的实验室里埋头苦干的赵忠贤“乘胜追击”——1987年2月19日深夜,他的团队独立发现了临界93K的液氮温区超导体,并在国际上首次公布其元素组成:亿-钡-铜-氧。这一突破性的发现让赵忠贤团队因此荣获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也作为团队代表获得了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
2008年,赵忠贤带领团队将铁基超导体的临界温度提高到50K以上,创造了55K的纪录并保持至今,实现了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第二次突破。曾经有一种说法,科学家的黄金科研时期是短暂的,当青年科学家走过自己的创新高峰期之后就会趋于沉寂。然而,这个说法在赵忠贤这里并不成立。1987年的辉煌已经过去,20年后,赵忠贤的名字再次震动了世界物理学界。这一年他67岁。
2016年9月,我国研制出全球首根百米量级铁基超导长线。这一消息在业内引起极大的轰动。它被认为是铁基超导材料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产业化进程的关键一步,在美、日、欧等国家的铁基超导线制备还处于米级水平的时候,我国已走在世界最前沿。
这一切,与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赵忠贤八年前在铁基高温超导研究上实现的突破是分不开的。
半个世纪以来,赵忠贤的名字一直与我国超导发展紧密相连。他在我国最早提出要探索高温超导体,最早建议成立国家超导实验室,他在高温超导研究出现的两次重大突破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代表中国站到国际物理学界的大舞台„„ 【相关链接】
①他常说:“中国的科技实力花钱买不来,白送更别想,只能立足于自己咬牙攻关,知识报国,把个志趣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我们做科学研究,其实就是一滴水,汇集到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古代中国曾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多贡献,今日的中国人依然有这个志气和能力。”(摘自《忠诚超导终成贤》
②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从未让赵忠贤感到枯燥。“科研工作者,最幸福的就是每天都在逼近真理”赵忠贤说。他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理想和生计成为一体,一辈子干着自己喜欢的事业。同样让赵忠贤觉得幸运的,还有数十年来他能够遇见诸多优秀的合作者。
(摘自《超导斗士赵忠贤:国际物理学界代表中国的符号》)(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赵忠贤自称是一个普通人,认为大家说“这个老头还不错”就觉得很高兴,这说明他是一个不摆架子、平易近人的人。
B.赵忠贤认为自己很幸运,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有很多优秀的合作者,由此可以看出,兴趣爱好与团队合作精神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C.赵忠贤受欧洲科学家柏德诺兹和缪勒所发表论文的启发,自己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篇论文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推翻了传统的理论。
D.赵忠贤在2008年实现了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第二次突破,也打破了“青年科学家超过自己的创新高峰期之后就会趋于沉寂”这一说法。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是一项是
A.上个世纪,中国的科研基础非常薄弱,在超导被人类发现后40年中,中国的低温物理与低温技术研究的开创者洪朝先生才开始带领团队进入这一领域。
B.赵忠贤到现在仍能记起先生们在黑板上写教案的情景,还能记起大师们的悉心指导,可见,这段求学经历对赵忠贤的影响是巨大的。
C.文章是从“艰苦岁月,埋头苦干”“一举成名,蜚声学界”“老骥伏枥,再创辉煌”“转化成果,服务社会”这四个方面来刻画传主的。
D.赵忠贤认为,古代中国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见证了中国人的能力,现在中国人更要有志气。这种朴素的想法让他立志从事超导研究。
(3).“忠诚超导终成贤”化用了赵忠贤的名字非常贴切地总结了他的科研成果及成就。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
凶:发水灾
B.寡人之民不加多
加:增加
C.勿夺其时
夺:掠夺
D.然而不王者
王: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2).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B.移其粟于河内
况于将相乎 C.斧斤以时入山林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D.材木不可胜用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围绕着“民不加多”这一问题展开。B.在治国方面,孟子认为梁惠王与邻国国君没有本质区别。C.最后两段阐述了发展生产、教化百性等使民加多的措施。D.孟子主张植树造林以确保木材够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三、填空题
4、补写出下面诗句中的空缺部分。
(1)
,鱼翔浅底。(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徐志摩《再别康桥》)
(3)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不仁;
,不知;
,不武。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
(4)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刺秦王》)
四、选择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于外地车辆在抓拍区域乱停乱放,交警部门也在考虑采取措施及时提醒,避免再次发生交通违法行为。B.本届“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会址迁入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并首次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也让公众近距离接触更多参展商的“黑科技”。
C.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信用制度建设,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诚信与担责氛围,让每个人都认同诚信与担责。
D.国家语委和央视联合推出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系列节目,展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为增强文化自信做出了引领和示范。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自诩(xǔ)
孱头(chán)
熅(yūn)火
残羹冷炙(zhì)B.蹩进(bié)
冠冕(miǎn)
骸(hé)骨
辟(bì)公府 C.纺缴(zhuó)
弹劾(hé)
糟粕(pò)
礼节甚倨(jū)D.剔除(tī)
脑髓(suǐ)
弋(yì)射
休戚相关(qī)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杜撰
罪孽
走头无路
汹涌不息事
兴高采烈 B.寒暄
浩瀚
撒手人寰
自名得意
敛声屏气 C.料峭
漫游
揭杆为旗
雕梁画栋
拾人牙惠 D.遐想
聒噪
川流不息
衔冤负屈
平心而论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B.随着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农村被盗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是,我们仍应加强防盗意识。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D.芯片是数字电视的“大脑”,在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过程中居于举重若轻的地位。
五、作文
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6月27日,南航CZ380航班由浦东打算飞往广州,登机过程中,一名邱姓老太太向发动机扔了一把硬币,导致航班延误了5个多小时。不过,虽然邱某的行为造成了航班延误5个多小时,但机务人员找到了全部9枚硬币,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危害,考虑到邱某已经80岁了,且没有故意破坏的主观愿望,对其不予处理。(6月28日《新民晚报》)
要求: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④不得抄袭、套作。注意:保持卷面整洁,尽可能少的涂改,否则按规定扣分。
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1).不相同。第一个“收容”可以解读为“接纳、安慰”,因为江南以自己独有的美丽接纳、安慰长久失落的诗人杜牧,给他提供了心灵的归宿。第二个“收容”可以解读为“收获、得到或重现”,因为江南还激发了杜牧的创作灵感,他的诗文重现了灵秀和浪漫。
(2).①杜牧的诗和江南的美是和谐统一的,引用、化用杜牧的诗句便于简洁凝练地表现江南的美景和神韵,增添江南美的感染力。②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文学情韵,与文中的抒情、议论协调统一,形成(或凸显)本文典雅优美的语言特点。③借杜牧的诗句充分展现杜牧的才情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欣喜、忧伤、期盼、失望)。④借杜牧的诗句充分说明杜牧对江南的了解(或:充分说明杜牧已得“江南三味”),为文题“杜牧的江南”提供了充分的证明(或:突出了江南和杜牧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密切关联)。
(3).①杜牧让长久沉寂的江南重新显现灵秀和浪漫(或:江南会因为缺少了杜牧而减少了神韵)。②杜牧读懂了多少人无法懂得的江南的美,并用自己的诗句定格再现了江南的婉约、繁华、神妙,让美丽的江南在岁月中留存。③长久失落的杜牧在江南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安慰,杜牧的生命情感和江南融为一体。(只要言之成理,超出文本的举例亦可)【解析】
(1).试题分析:A项,“对比的手法”错,应是“类比”。B项,“当时扬州的萧条”错,从引用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看,扬州当时是繁华的。从全文看,“寂寞”应是指江南佳妙处尚无诗歌高手吟咏,其情趣韵致正苦苦等待善解妙悟之人。
(2).试题分析:文学作品中引用古诗词的作用,可以从诗词本身表达的内容、对文章内容及结构等角度加以分析。如为文章增添文学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等。
(3).试题分析: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长久的失落后,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安慰”“江南,收容了一颗漂泊的诗魂,也收容下一片灵秀,一片浪漫”“在烟水渺茫的江岸,在细柳如眉的亭旁,总有风吹过,总是有诗人的脚步走过,这些,江南记得,竖行的方块文字也记得”分析原因。
点睛:概括文章的主旨的题目,注意联系文章的内容,散文的特征是形散而神聚,首先要对相对散乱的形式进行整理,最后到一点,这样就要对文章进行简单的段落划分,看文章都描述了哪些事情或精致,分析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找到文章的神,文章的神一般集中在开头、结尾和中间行文中表情达意的句子中,找到这些就找到神。此题重点分析杜牧让江南怎样,江南又让杜牧怎样。
2、(1).C(2).B(3).①赵忠贤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即使在物质非常贫乏、条件非常简陋的情况下,依旧热衷于专业研究,在取得一次成功之后,又甘于寂寞,醉心于研究,再次取得专业的突破,达到了事业的高峰。
②赵忠贤忠诚于国家,他真切地感受到个人志趣要和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要善于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报效祖国,比如铁基超导材料研究的突破就是赵忠贤报效祖国的具体体现。
③赵忠贤正是拥有了这种对事业、对国家忠诚的态度,才成就了他事业上的高度,从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成为超导领域的大学者。
【解析】(1).试题分析:原文“赵忠贤的研究成果推翻了传统的理论,他向全世界证明超导临界温度是可以超过40K的”,选项“验证了这篇论文的研究成果”。
(2).试题分析:A项,原文“首先实现了氢和氦的液化”,选项“才开始带领团队进入这一领域”错误;C项,没有“转化成果,服务社会”;D项,二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选项强加因果。
(3).试题分析:注意分析赵忠贤“忠诚于自己的事业”“诚于国家”的表现,然后总结“正是这种对事业、对国家忠诚的态度,才成就了他事业上的高度,从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成为超导领域的大学者”。
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在文中提取相关的事例进行解说。
二、文言文阅读
3、(1).D(2).A(3).D(4).
1、梁惠王说:“行,只不过逃跑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其中“曰”省略句、“是亦走也”判断分,“直”“百步”)
2、认真地举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谨”“申”“负戴”)【解析】
(1).试题分析:A项,凶:谷物收成不好;B项,加:更加;C项,耽误。
(2).试题分析:A项,形容词词缀,„„的样子;B项,介词,到/介词,对于;C项,介词,按着/介词,用;D项,助词,表肯定/助词,无意。
(3).试题分析:“植树造林以确保木材够用”错误,目的是说明“有节制”的利用资源。
(4).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是”“直”“百步”“谨”“申”“负戴”和判断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
三、填空题
4、(1)鹰击长空
万类霜天竞自由(2)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3)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
以乱易整(4)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不但考查考生记忆的准确性,也考查其书写的准确性。因此要特别注意那些易错字,如“竞”“漫溯”“星辉斑斓”“敝”等。名句默写答题技巧:
(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四)要留意具体环境
(五)要留心语句顺序
(六)要注意语句出处。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一要领悟含义,圈点强记,边诵边写。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防止“口是手非”。二要要突破生僻难写字,规范书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很多同学都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不能得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生僻难写字的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三要要注重同音异义词。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地存在着,这也是命题人“设伏”的热点。这就要求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四要关注同义异形词。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五要留心语句顺序。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就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而导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地丢掉了分数。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四、选择题
5、C 【解析】试题分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乱停乱放”后加“的情况”。B项句式杂糅,应改为“„„博览会把会址迁入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或“„„博览会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 中心举办”。D偷换主语,应在“汉字听写大会”前加“的”。
6、D 【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A项应为孱(càn)头,B项应为骸(hái)骨,C项应为礼节甚倨(jù)。
7、D 【解析】试题分析:A项,走投无路;B项,自鸣得意,C项,揭竿为旗。
点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8、A 【解析】试题分析:B项每况愈下,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C项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事物;D项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五、作文 9.分析:6月27日,南航CZ380航班由浦东打算飞往广州,登机过程中,一名邱姓老太太向发动机扔了一把硬币,导致航班延误了5个多小时。不过,虽然邱某的行为造成了航班延误5个多小时,但机务人员找到了全部9枚硬币,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危害,考虑到邱某已经80岁了,且没有故意破坏的主观愿望,对其不予处理。(6月28日《新民晚报》)
就在人们还担心老太太能否承担起可能的天价赔偿时,公安机关“不予处理”的决定再次刷新了公众认知——如此可怕的行为,竟然因年龄够大就可以免于受罚。
如果其他乘客没有发现其扔硬币的行为呢?后果是人们不愿想更不敢想的,轻则发动机受损,造成巨额损失,重则机毁人亡……一个简单的法律常识是,某种行为的后果及可能的后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受到惩罚的轻重。如此来看,“不予处理”的决定是否太宽容了?谁又该对耽误了五个小时时间的其他乘客负责?
警方的理由有二:一是无主观故意,二是年龄大。先说主观故意。这里的故意,其实很难证明——扔是故意扔,但目的是祈求平安还是其他,也许只有其本人最清楚。退一步说,如果具有主观故意,那就触犯了刑法,自有更严厉的惩罚;即使无主观故意,客观上产生了严重后果,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也应当接受惩罚。因此,无主观故意只说明未触犯《刑法》,却并不能成为她免除全部责任的理由。
年龄是挡箭牌吗?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70岁以上老人免于行政拘留,但并未有“罚款也可免去”的规定。再考虑到其行为可能带来的巨大危害,如今连500元罚款都不用缴,警方的作为是否已超越了法律的授权?长久以来,“法不责老”成为公众吐槽的焦点之一,更因此带来了诸多危害。譬如,四川达州3名男孩曾在2013年因扶老人被讹,虽然事后警方经过调查认定,老人及其儿子的行为属于敲诈勒索,但因老人年满70岁,免去罚款和拘留。一时间,老人碰瓷讹诈免责的声音四起,更让很多人坚定了“老人不能扶”的想法。
尊老爱老不意味着以情代法,一味地姑息迁就不仅让法治蒙羞,而且会起到极坏的示范效应,更可能纵容一些老人倚老卖老,于是才会出现“老人殴打公交司机十余分钟,称‘你报一百次警也没用’”这样的咄咄怪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高官巨富不能例外,年龄也不应是违法不究的挡箭牌。
第五篇:河北省唐山市2017—2018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唐山市2017—2018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我们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在五千年的漫长岁月中,我们的先人创造、建构了庞大的文化体系,为今人积累了丰美而深厚的文化资源。其中既有严谨朴实、情礼交融的日常生活信条,意境高远、笔触深沉的文艺作品;也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巨著,深邃广阔、精义入神的哲学理论;更有存在于佛道、中医、武术、气功之中的生命科学技术体系,以及在近现代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忠勇无畏、团结奋战的革命精神。这些不同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将对未来人类文明作出具有华夏色彩的卓越贡献。我们的文化底气与先人留给我们的财富有关,当然这些财富仅是必要条件。没有今人的转化创造,这些财富也只能是被封存的资源而已。
我们拥有有利的文化创造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为当今社会文化创造提供了最为基本的保障机制,提供了激发文化活力和推动文化发展的制度基础。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世界文明日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也为文化创造提供了相较于历史任何一个时期更为优越的条件。当下,我们触手可及人类文明所创造的各种资源,我们亦可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资源、开展文化整合创造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网络虚拟性和生活真实性的高度融合极为适宜文化创造实践,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前人不可想象的新颖社会环境。但是一些陈旧体制的障碍,仍然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创新。
我们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文化创造活动。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今天,中华民族正在进行大规模、全方位的文化创造活动。从哲学历史到文艺影视再到科学技术,我国文化发展规模始终位于世界前列。同样,经过三十余年的积累发展,我国文艺影视在国际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标志着中国的文化实力逐渐得到世界认可,但这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未来巨大的文化发展成就值得期待。
由此,文化自信的底气不是墨守成规、虚夸自负,而是来自文化创新,来自新时代条件下下激发的巨大文化创造能力及成果,来自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基础上构筑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文化创造提供了保障机制和制度基础,让世界文明成为整体。B.丰厚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拥有这些资源,我们就有了文化底气。C.文化创新及新时代条件下激发的巨大文化创造能力和成果是文化自信底气的重要条件。D.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和正在进行的文化创造活动,让我国文化发展始终位于世界前列。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对文化创造条件论证充分,既提到先进社会制度,也提到世界发展和科技的进步。B.文章论述客观,在论证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的同时,也指出了应该注意改进的方面。C.文章首段列举先人积累的文化资源,从丰厚的文化资源方面论证了文化自信底气的来源。D.文章从文化资源、先进社会制度和文化创造活动等方面论证,回答了标题提出的问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如果不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那么就不能拥有文化自信的底气。B.中国会在未来的文化发展中取得巨大的成就,因为中华民族曾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C.要拥有文化自信的底气,就需要我们不断改革创新,为文化创造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D.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的丰厚文化资源,有的可能成为被永久封存的资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永不掉队 谢志强
1947年冬,秦山第一次听见方歌唱歌。
团长命令:“我们的两条腿要跑过敌人的汽车轮子。”秦山穿草鞋,把脚磨破了。渐渐地落在急行军的队伍后边。于是,他听见了那支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方歌站在路边的一个小土坡上,齐耳短发,她旁边还站着两个女兵,是师文工团的团员。
秦山踏着歌声,赶上了队伍。
部队准时到达了指定的地点,堵住了敌人的退路,激战三天。秦山身负重伤,被送到野战医院。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来医院慰问伤病员。
秦山在昏迷之中,仿佛又掉了队。他听见方歌的歌声,苏醒过来。歌声飞进了他的心里,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
医生对方歌说:你把这个英雄唱醒了。
秦山家境穷困,爹娘却供他上学,念到初中,日本鬼子来扫荡,他就参了军。他受过五次伤,这一次伤得最重。他说:一颗炮弹把我炸飞了。
方歌说:我见过你,看不出,你还是个英雄!
1948年,秦山调进了王震所在的部队,当了独立旅某连的连长。挺进西北,开赴新疆——新疆和平解放。
翻过祁连山,秦山第三次听见了方歌唱歌。
方歌所在的文工团跟秦山的连队在一起宿营。女兵很惹眼。秦山看见了方歌,风撩着她的齐耳短发,像水边的垂柳。
秦山的心里奏起旋律。茫茫戈壁荒漠,一眼望不到尽头。
方歌突然唱起了歌:向前向前向前„„
秦山站起来,走过去,说:你咋知道我在唱„„我一点也没唱出声音呀。
方歌说:我似乎听见了一个旋律,有谁起了个头。
部队来到了南疆重镇阿克苏——驻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开始垦荒。
秦山第四次遇见方歌,是在团部。他乐了,说:是要来慰问一下我们了,戈壁荒滩听了你们的歌声都会开花呢。
方歌说:这一回,是调到你们这儿了。
1952年春,秦山独自骑马,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进入了沙漠。他打算建立一个新的连队,开垦一个新的荒原。按他的说法是,大口啃一块沙漠。
起了大沙暴。沙漠似乎要作弄一下英雄。两天里,风沙铺天盖地,仿佛真的要叫他进去出不来。风一停,沙一落,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沙漠异常美丽,移动过的沙丘,那纹路,如同水的波纹。沙漠总是将进入它上边的物体含而不露地收藏起来。
幸亏有一棵枯死的胡杨树。找到秦山的时候,他搂着树干,沙子已埋到他的腰。胡杨树仿佛缩短了一截。秦山的嘴里灌满了沙粒,几乎没了脉搏。
打电话给团部。方歌带了团部的两个女兵赶来,其中一位是女医生。
秦山像胡杨树一样,一动不动。
方歌和女兵含泪唱歌,唱沂蒙山小调。
秦山是山东籍。但他对家乡的歌也没反应。
女医生听不见秦山的心脏跳动了,就用一块白布裹住秦山。
教导员拿来了军旗,盖到秦山的身上。
方歌扑过来,揭掉军旗,打开白布,向秦山喊:我们早就讲好了,来,让我给你唱歌。
地窝子里一片宁静。
歌声响起: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渐渐地,所有的人都跟着方歌唱了起来。阳光从地窝子上边的天窗照进来,沙尘像音符,在阳光中飞舞。
秦山的嘴唇居然动了。多年后,我了解到了各种版本的秦山和方歌的爱情故事。其中一个讲述者是秦平沙,他是秦山和方歌的儿子,我们都是军垦第二代。
(节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10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山负伤醒来之后,“他像在舔嘴唇,默默地跟着哼”,这一细节写成了一个战斗英雄坚定、乐观的情怀。
B.翻过祁连山,“秦山心里奏起旋律”,“方歌突然唱起歌来”,说明两个人内心已经有了难以言说的默契。
C.面对生命“湮灭”的秦山,方歌的动作和语言,既表现了她内心的悲痛,又产生一种令人动容的感染力。
D.文章结尾看似闲笔,但对前文做了补充交代,同时通过写后人难以忘怀的追忆,表达了对前辈的崇敬。
5.小说以“秦山听方歌唱歌”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6.这篇小说洋溢着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规模包含两个部分,一是信息产业本身,称之为“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包括电子信息、电信运营、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等;二是信息通信技术对其他产业融合渗透带来的产出增加与效率提升,称之为“数字经济融合部分”。
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基础贡献为6.2万亿元,占同期GDP的比重为6.9%。数字经济融合部分规模为18.4万亿元占GDP比重23.2%,融合部分占数字经济比重高达74.7%。
(节选自《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17)》)
材料二 :
(注:左面纵坐标是数字经济规模,单位:亿美元,1美元=6.5元人民币)材料三:
一些专家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瓶颈特别是数字鸿沟问题也提出了担忧。
首先,数字经济国际化的发展需求面临跨境制度不协调困境。国与国之间的政策、法规、制度有差异,现有国际贸易体系缺乏适合数字经济发展的稳定的协同机制。因此,中国需要抓紧研究制定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贸易等方面的国际规则与标准;同时,多边、双边、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协调与合作3 机制亟需进行创新。
其次是人才培养需更新。一方面,尽管数字经济会提供新的岗位,但人工智能也将替代部分职业。如何让没有数字技能的人员跟上数字经济时代,是政府、企业和个人现在必须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正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所提出的,互联网人才不仅仅是企业人才,也是经济人才和社会人才,人才培养已不拘泥于学校培养,需要产学研共同合作,需要全球共同合作,使人类共享互联网资源并创造有效交流机制,这变成互联网人才培养和发展中一个重大的紧迫问题。
数据问题,是数据经济发展绕不开的内容。“数据的归属权、使用权不明晰,缺乏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成熟的规章和制度,”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强调,个人、企业、政府在数据的搜集、处理、使用和共享方面边界模糊,“政府获取企业数据困难,企业之间数据交换也存在着障碍,造成数字鸿沟,而数据的反垄断问题在全世界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
(节选自《瞭望》2017年50期)
材料四:
当前,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培养人们对数字技能的掌握及应用。英美两国已经开始在中小学引入计算机科学及软件编程教育等课程,为培养具有数字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夯实基础。英国、德国政府与制造业展开合作,通过提供工具和培训计划帮助深处数字鸿沟的企业提升数字能力。微软、谷歌、亚马逊等跨国公司纷纷推出数字领域各种方案,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数字产品应用及操作培训服务。由此可见,作为互联网大国,我们更应加大对全民数字技能的培养力度,通过教育培训、人才培养、技术扶持、行业推广等多种手段,构建和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数字化技能培养体系。
(节选自《国外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阐释了数字经济的概念以及数字经济规模所包含的两部分,并介绍了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所取得的成绩。
B.材料二的图表表明,近20年来我国数字经规模和占GDP的比重每年都在快速增长,特别是2008年后增长更为迅猛。
C.材料三从数字经济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数据问题三方面分析了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但并没有对每一方面的问题都提出解决措施。
D.材料四介绍了一些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在培养人们数字技能方面的做法,并就此谈了对我国培养数字人才的一些启示。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数字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活动,就是通过信息通信技术融入其他产业来提升相关产业的效率、优化其结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B.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大部分来自融合部分,这部分占GDP的23.2%,而基础部分占6.9%,二者之和与材料二图表的统计结果基本吻合。
C.2015——2016年数字经济规模迅猛增长,但占GDP比重变化不大,这说明2015——2016年我国经济总量增长不快。
D.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指出数字人才培养不仅仅在学校,而且要产学研相结合,这一观点与当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不谋而合。
E.在数据问题上,陈德铭认为数据的归属权、使用权不明晰,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数据交换存在障碍。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如何破解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数字鸿沟问题。(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登进士甲科,补扬州观察推官,擢知乾州。及罢归,二州民邀留境上,曰:“何夺我贤太守也?”迁尚书祠部员外郎,按行潞州。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守将不伏,诉之,诏为置狱,果不当死。徙知扬州。衍为治谨密,不以威刑督吏,然吏民亦惮其清整。章献太后遣使安抚淮南,使还,未及他语,问杜衍安否,使者以4 治状对。太后叹曰:“吾知之久矣。”仁宗特召为御史中丞,奏言:“岁有丰凶,谷有贵贱,官以法平之,今豪商大贾,乘时贱收,水旱,则稽伏而不出,冀其翔踊,以图厚利,请量户口众寡课责官吏出纳无壅增损有宜公籴未充则禁争籴以规利者。”拜吏部侍郎、枢密使。契丹与元昊战黄河外,参知政事范仲淹宣抚河东,欲以兵自从。衍曰:“二国方交斗,势必不来,我兵不可妄出。”仲淹争议帝前,诋衍,语甚切。仲淹尝父行事衍,衍不以为恨。衍好荐引贤士,而沮止侥幸,小人多不悦。时范仲淹、富弼欲更理天下事,与用事者不合,仲淹、弼既出宣抚,言者附会,益攻二人之短。衍独左右之,指为朋比。以太子少师致仕。衍清介不殖私产,寓南都凡十年,第室卑陋,居之裕如也。出入从者十许人,乌帽、皂履、绨袍、革带。或劝衍为居士服,衍曰:“老而谢事,尚可窃高士名邪!”善为诗,正书、行、草皆有法。病革,帝遣中使赐药,挟太医往视,不及,卒,年八十。赠司徒兼侍中,谥正献。戒其子努力忠孝,敛以一枕一席,小圹庳冢以葬。自作遗疏,语不及私。
(节选自《宋史·杜衍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请量户口/众寡课责官吏/出纳无壅/增损有宜/公籴未充/则禁争籴以规利者/ B.请量户口众寡/课责官吏/出纳无壅/增损有宜/公籴未充/则禁争籴以规利者/ C.请量户口众寡/课责官吏/出纳无壅/增损有宜/公籴未充则禁/争籴以规利者/ D.请量户口/众寡课责官吏/出纳无壅/增损有宜/公籴未充则禁/争籴以规利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契丹,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游牧民族,后来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各部,国号契丹。B.河东,河东郡。“河”在古代专指黄河。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省西南境,因在 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
C.正书,字体名,亦称“楷书”、“真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D.谢事,指谢绝世俗事务,隐居起来。在古代,官员因不愿做官,退居乡里,隐居山林,寄情山水。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衍笃志于学,具有诗书才华。他早年刻苦求学,晚年归隐后创作诗歌,而且对多种书法样式都有一定的造诣。
B.杜衍政绩卓著,深受朝廷器重。巡行潞州时,他不畏权势,纠正冤狱;治理扬州时,政治声誉甚至传到了太后那里。
C.杜衍审时度势,正确判断形势。契丹与元昊作战时,范仲淹想让杜衍率兵随从他出征,杜衍分析当时形势,加以拒绝。
D.杜衍看淡财物,为人低调内敛。隐退之后,他不穿士人的衣服;临终告诫儿子死后装殓从简,不要营建高大坟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衍为治谨密,不以威刑督吏,然吏民亦惮其清整。(5分)
(2)衍清介不殖私产,寓南都凡十年,第室卑陋,居之裕如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春尽
郑獬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夜间绝少尘埃污,惟有清泉漾白沙。
注:作者曾任翰林学士,后被新党所恶,宦途失意,屡遭贬谪。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七个字,便将时间(春尽)、人物(行人)、地点(未到家)一一交待得很清楚。B.第二句游子浪迹天涯,离家日久,又逢春色,倍添惆怅,连春风也风趣地来责怪自己。C.颔联写了正值小雨初霁,落花飘满山溪,生动的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晚春风景图。D.颈联写行人在山间行走的感觉,山势险峻,云雾缭绕,以致行人找不到归乡的道路。E.尾联写山间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行人洋溢着如羁鸟重返自然般的兴奋与喜悦之情。15.全诗最后一句的重点在哪两个字?请简要分析这两个字所包含的作者情感。(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两句运用视听结合手法,描写了战士行军奔赴战场时凄冷、压抑的景象。
(2)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眼前山川,感慨连一代枭雄曹操都己了无陈迹,而自己与朋友只是江边的渔夫、樵夫之类,只能“,”。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一年一度的国家公祭,恰如暮鼓晨钟,提醒人们,历史记忆需要时常擦拭,人类道义需要不断砥砺,民族精神需要时常检阅。
②家长们的高度紧张自然不是捕风捉影,毕竟关乎孩子身体健康的事件,哪怕发生机率极小,也会击中家长们脆弱的神经。
③在人性层面上,要将心比心、民胞物与,才能使人类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成为一个地球村。
④仅有好言劝说,对-些自私自利、木人石心效果不大,在有理却就是行不通的时候,必须以法律来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做主。
⑤“抢救整理京剧传统剧目”需要不同程度的改编,改编者的心态不是高屋建瓴地睥睨传统,而是努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接。
⑥在国际交往中我们绝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王毅等外交官员在国际舞台上慷慨陈词,折冲樽俎,本质上就是捍卫国家利益。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产电影票房有了较大突破,特别是《战狼2》《芳华》等电影的票房都过了10亿。
B.现阶段,我们进行国史研究时,不可能不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发生冲突,也不可能回避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激烈的斗争。
C.在中小学中大力加强科学教育,让孩子们崇尚科学、热爱科学,长大后投身科科学,实现科技创新的接力和传承,是科学普及的重中之重。
D.无论是财富的分配,还是发展的环境,都需要从外部为青年拓宽更多上升渠道和人生出彩的机会,最大限度激发青春活力。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本人才疏学浅,能力有限,年轻缺乏经验,您把这样一件责任重大的事情交给我,真是感觉有些不堪借重。
B.昨日去府上拜访,不巧您有事出门,二位高堂热情款待,我真有回家的温馨感受,甚感荣幸。C.他接过李老师赠给的字画,连声说:“感谢您的惠赠,回去必当补壁,一定会使寒舍蓬荜增辉!” D.瑞士联邦主席在致辞中表示,国家主席在紧张日程中拨冗会见各界人士,体现了对瑞中关系的高度重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为什么老鼠总也不会灭绝
有的科学家认为,老鼠采取的是以量取胜的生存方式(1),一对老鼠一年可繁殖后代多达5000只!而且幼鼠的成活率极高,另外,老鼠的个体小,能无孔不入,到处安家。(2),五谷杂粮各种昆虫甚至各种垃圾都是它的美味佳肴。再就是它的感官特别灵敏,具有极强的抗病能力。(3),所以它能够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家庭教育过程中,一些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对孩子发火,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这样做,父母不仅无法帮助孩子纠正自己的错误,反而一定会使孩子走入歧途。反之,父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控制情绪,并不是要父母压抑或掩饰自己的情绪,而是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因自己的不良情绪而产生的不适当的教育行为。父母要想孩子身心健康,就要把全部精力用在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上。
(1)父母对孩子发火不一定会使孩子走入歧途。(2)(3)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8年4月,正式命名,1946年停办。8年之中,共有3000多名学生毕业,其中2人获得诺贝尔奖,8人 成为两弹一星元勋、100人成为两院院士„„成才率之高,让人惊叹。
有人总结了联大的精神:家国情怀、社会承担、学术抱负、远大志向、乐观心态,坚毅性格。
在西南联大80周年校庆之际,你所在的班级将以“发扬西南联大精神,做新时代中学生”为主题召开讨论会,请你写篇发言稿。要求:选择上面两三个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C(A“让世界文明成为整体”的前提是“全球化的日益发展”;B“拥有这些资源,我们就有了文化底气”错,还需“今人的转化创造”;D“我国文化发展始终位于世界前列”理解有误,文中强调的是“文化发展规模”)
2.D(“先进的社会制度”错,应是“有利的文化创造条件”)3.B(“因果关系”错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4.A(写出“坚定、乐观”错,理解拔高)
5.①从情节上,以歌声为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②从形象上,展示了人物献身革命事业、追求爱情的美好形象。③从主旨上,歌声多次出现,一步步强化主旨。④从效果上,增添了故事的传奇色彩,具有可读性。(1点1分,2点3分,3点5分,意思对即可)
6.①英雄主义。不惧牺牲,战争时期,用双腿跑过汽车轮子,五次受伤;勇于奉献,新中国建设时期,垦荒中,不畏恶劣条件,独自深入沙漠。②浪漫主义。歌声唤回生命,秦山受重伤时,方歌用歌声唤醒了他;歌声催生爱情,在共同的革命理想中,通过歌声他们产生了爱情。(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B(“近20年来,每年都在快速增长”错,从数字经济规模看,最初增长比较缓慢;从比重看,2005—2008年、2015—2016年变化不大)
8.BD(A不全面,数字经济还包含信息产业本身。C“说明这两年我国经济总量增长不快”错,恰恰说明这两年经济总量增长快。E“政府与企业间数据交换”错,原文是“政府获取企业数据困难”)9.①制定国际规则、标准,弥合国与国之间的数字鸿沟。②创新国际间协调合作机制,以适应数字经济发展。③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数据共享。④加大全民数字技能培养力度,构建和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数字化技能培养体系。(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B 11.D(“谢事”指辞职,文中非不愿为官,而是因年老)12.C(应是“范仲淹想自己率兵出战”)
13.(1)杜衍处理政事严谨细密,不用严刑来督责官吏,但官吏和百姓也畏惧他的清正严整。(为治、威刑、督、惮、清整,各1分)
(2)杜衍清廉正直不积聚私产,居住在南都共十年,房屋狭小简陋,住在里面很满足。(清介、殖、寓、卑陋、裕如,各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14.C.D(答C得2分,答D得3分。C“恬静优美”理解错误。D“找不到归乡的道路”错,诗中只是“疑路断”)
15.最后一句的重点在“清”、“白”二字。(2分)“清”“白”二字与黑暗官场的“尘埃污”形成对照,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倦,(2分)“清”“白”带来的美好感觉,表明作者独善其身、保持高洁人格的愿望。(2分)
16.(1)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露寒声不起(2)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即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B(①暮鼓晨钟,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对象错误。④木人石心,木人,指其人像木一样正直。石心,指其信念像金石一样坚牢。比喻人的意志坚定,不为外物所动心,不为情感、欲念所动摇。此处应为“铁石心肠”。⑤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含褒义,此处应用中性词“居高临下”。②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③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⑥折冲樽俎,原指诸侯国在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在外交谈判上克敌制胜)18.B(A“据„„显示”,句式杂糅;C语序不当,应为“热爱科学、崇尚科学”;D搭配不当,应为“提供„„机会”)
19.D(A借重,敬辞,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B高堂,一般称自己父母。C补壁,把作品赠人的时候的谦词)
20.①老鼠的繁殖力很强②老鼠食性广 ③由于这些优势(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21.②父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③父母把全部精力用在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上不一定就能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1点2分,2点5分)
四、写作(60分)22.写作提示:
应全面理解西南联的精神的内涵,西南联大六种精神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国家社会意识方面,一类为个人的理想抱负方面,一类为性格、品质方面。构思时,跨类选择有利于全面把握联大精神。所选关键词不兼类者,原则上不纳入一类作文评分。立意行文应紧扣班会的主题内容,将西南联大精神与新时代中学生成长相联系,并注意发言稿的对象。所选关键词要形成有机的联系,缺乏联系者原则上不纳入一类文评分。【文言文参考译文】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杜衍童年坚守志向、砥砺节操,尤其酷爱读书。考中进士甲科,补扬州观察推官。提升为乾州知州,等到罢官回乡的时候,两州的老百姓在州境上等候挽留杜衍,说:“为什么要调走我们贤明的太守呢?”升任尚书祠部员外郎,巡视潞州。宁化军守将将人审讯定为死罪,案情不实,杜衍核实加以改正。守将不伏罪,上诉朝廷,诏令刑狱复审,果然罪不当死。又调任扬州知州。杜衍处理政事严谨细密,不用严刑来督责官吏,但官吏和百姓也畏惧他的清正严整。章献太后派遣使者安抚淮南,使者回京,还没有说其他话,就问杜衍是否安康,使者将杜衍的治理情况向太后做了汇报。太后感叹说:“我知道很久了。”仁宗特地征召他为御史中丞。杜衍上奏说:“年成有好有坏,因而谷价有高有低,官府用法律来平抑价格。如今富商,乘粮价低时收取,发生旱涝灾荒时,则进行囤积而不发放,希望价格不断上涨,来获取丰厚之利。请求根据户口的多少,督促官吏,按时收放不要误时,价格要适宜。官府买进的粮食不充足,也要禁止富商争相买粮来谋求暴利。”授职吏部侍郎、枢密使。契丹与赵元昊在黄河外交战,参知政事范仲淹宣抚河东,想自己率兵出战。杜衍说:“两国正在交战,从形势上看一定不会来进攻我们,我们不可轻易出兵。”范仲淹在仁宗面前与杜衍争议,并诋毁杜衍,言辞十分尖刻急迫。范仲淹曾经以父辈的礼节来对待杜衍,杜衍不因此而忌恨他。杜衍喜欢推荐贤士,阻止佞幸之徒,因此小人多不高兴。这时范仲淹、富弼想重新治理国事,与执政者不和,范仲淹、富弼已离京任宣抚使,上奏者附会执政者,更加攻击二人的过失。杜衍支持他们,被认为结纳朋党,于是以太子少师退休。杜衍清廉正直不积聚私产,居住在南都共十年,房屋狭小简陋,住在里面很满足。出入随从的约十来人,戴乌帽、穿皂履绨袍、系革带。有人规劝杜衍穿居士服,杜衍说:“年老谢职,还可以盗用高士之名吗?”善于写诗,正书、行、草都有章法。病重,仁宗派遣宦官赐药,带着太医前去看望,没有来得及,去世,终年八十岁。追赠司徒兼侍中,谥号“正献”。告诫他的儿子努力忠孝,用一枕一席来进行装殓,用小的墓穴低矮的坟冢来安葬。曾自作遗疏,言语中没有谈到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