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北部重点生态治理恢复植树造林实施方案(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7:5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北部重点生态治理恢复植树造林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北部重点生态治理恢复植树造林实施方案》。

第一篇:全北部重点生态治理恢复植树造林实施方案

全北部重点生态治理恢复植树造林实施

方案

为加快北部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全面修复林草植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全县治污降霾做贡献,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进全市创森工作及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维护林业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注重实效、提升绿量、巩固成果”的原则,统筹林业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增加碳汇,治污减霾,不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为建设生态文明、增进民生福祉和推动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目标任务

结合《xx县北部矿山生态修复与开发利用规划》中涉及的公益造林功能区、安吴镇孟家塬、安吴镇龙源村造林区,实施北部重点生态治理恢复植树造林行动。生态治理恢复造林工程坚持做到因地制宜,在对现有植被及其环境进行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植被恢复,达到彻底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公益造林功能区和安吴孟家塬、龙源村造林区生态治理恢复造林工程涉及荒山、坡耕地2种类型。生态治理恢复以植物防护为主,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全面恢复森林植被。绿化树种以具有较强生态防护功能和适应性的乡土树种为主,充分利用植物的生态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防护功能和景观功能,形成持久稳定的生态防护效果,有效改善北部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使北部重点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

三、重点任务

(一)全县春季义务植树活动

.时间安排:2018年3月5日。

2.工作重点:在安吴镇龙源村及孟家塬造林区开展全县义务植树活动,采取专业绿化公司栽植+县级机关干部义务植树相结合的方式,实施造林绿化面积500余亩。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树种以国槐、五角枫、侧柏、圆柏等为主。

3.职责分工。县农林局负责起草春季义务植树活动实施方案,配合做好招投标工作,组织中标专业绿化公司做好现场准备、苗木调运、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和后续管护协调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落实好义务植树的资金的划拨及招投标手续。安吴镇负责落实植树地块,确保全县春季义务植树活动的顺利开展。县绿化办要认真落实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确保全县义务植树尽责率、建卡率达标。

(二)生态治理恢复区植树造林

.时间安排:2018年2月23日—3月31日。

2.工作重点:2018年生态治理恢复植树造林公益造林区工程总面积2222.7亩。公益造林区位于兴隆镇西苗村、宗沟村,由专业绿化公司实施工程造林,栽植树种以侧柏、花椒等为主。

3.职责分工。县农林局负责配合做好招投标工作,组织中标专业绿化公司做好工程的实施、技术指导和后续管护协调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落实好植树造林资金的划拨及招投标手续。兴隆镇负责落实好这两个村的植树地块,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四、资金预算及付款方式

2018年北部重点生态治理恢复植树造林资金总预算500余万元。绿化工程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或鼓励种植大户种植,按5:1:1:1:2的比例予以付款或补助。

五、工作原则

.鼓励矿主转型发展生态。以孟家塬造林区为典型,抓点示范,鼓励矿主续租群众土地,治理恢复生态,变破坏生态为保护生态,发展生态林及经济林,同样享受相关鼓励政策。

2.鼓励企业承包荒山荒坡。落实租地补贴和造林补助政策,同时坚持生态林和经济林同步发展,鼓励发展苗木花卉基地,帮助企业实现长效受益,保护生态。

3.公益造林区鼓励工程造林。对无企业主的由县农林局牵头,镇村配合统一租地,组织工队实施,三年后交给群众,并参照国家退耕还林政策,适当予以生态补偿(经济林除外)。

六、实施步骤

2018年实施的公益造林区生态治理恢复植树造林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租地阶段(2月23日—3月4日),兴隆镇政府负责落实西苗村、宗沟村的荒山、坡耕地,县农林局负责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作业设计,落实建设单位。

第二阶段:栽植阶段(3月5日—3月31日),建设单位组织进行整地、栽植、浇水、圈红刷白,县农林局负责技术指导和工程监理。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4月1日—4月25日)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财政局、农林局共同组织检查验收。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确保北部重点生态治理恢复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xx县北部重点生态治理恢复造林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副县长谢保卫同志担任,县农林、水利、国土资源、环保、财政等部门为成员,具体负责北部重点生态治理恢复造林工作的协调、督促、检查工作。各有关镇政府负责做好本辖区涉及群众的思想宣传动员和地块落实工作。

(二)广泛宣传,完善机制。县文体广电局及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信平台、LED屏幕、墙体标语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造林绿化在推进“生态美丽新xx”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中的重大意义,营造全民参与绿化、齐抓共管林业的良好氛围。要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投资参与造林绿化、林木管护、育种育苗等工作,建立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严格标准,确保成效。继续推行专业绿化公司造林模式和鼓励企业承包荒山荒坡。严把植树造林苗木关、栽植关和检查验收关,相关部门和有关镇要组织人员精心整地、挖坑、栽植、浇水,加强后期林木抚育管护,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植一片、绿一片。要切实抓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对盗伐、滥伐林木,偷挖大树古树及非法侵占林地等违法行为从严从快查处,保障全县生态安全,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四)强化督促,加快进度。县农林局要尽早完成设计招标和前期准备工作,各镇要全力落实地块,确保按时开工。县委、政府督查室、农林局要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工作进度。

第二篇:生态恢复治理实施方案

生态恢复治理实施方案

各科室:

为扎实推进我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真正做到“不欠新账,渐还旧账”,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理念,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有机统一”的原则,按照《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意见的批复》(国函[2006]52号)精神做到“规划协调”,结合我矿区塌陷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现场调查,查阅技术资料,核实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归纳分析;科学设定指标体系,按阶段明确主要恢复治理任务,按时期排定重点工程;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生态环境破坏少、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建设生态良好的矿区环境。

二、生态恢复治理工作目标

通过方案的实施,树立科学发展观,彻底破除“先破坏、后恢复,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实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程控制,综合治理”环保新战略,建立煤炭开采生态恢复治理长效机制。

到2015年,矿区生态环境破坏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把矿区建设成景观优美、空气清新、青山碧水的生态型新矿区。

三、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任务

1、矿区内不稳定边坡治理任务(1)、进行坡体整治。为了防止滑坡,基本保持原地形坡度不变,在坡顶部进行平缓削坡,削坡的坡比应缓于1:1(45o),使坡体更加稳固,减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几率。

削方遵循至上而下的顺向开挖。施工过程中做好临时排水措施,开挖面上部要设截水沟,开挖面要有临时的排水沟。最后清理整体坡面,形成直线坡

(2)、边坡底部修建砌石挡土墙

挡土墙必须具有良好的基础,其外墙面内倾,内墙面较平直,呈上窄下宽,墙基嵌固于稳定的地基中,一般墙高2m。

2、采煤引起的地表塌陷、裂缝区治理任务 塌陷裂缝复垦

(1)、对轻度破坏,土层较厚、裂缝未贯穿土层的土地,采用黄土填堵方法。第一道工艺是沿地表裂缝和需要进行平整土地的地表倾斜部位剥离表层耕植土,剥离宽度为裂缝两边各0.3~0.5m,剥离深度为0.3~0.5m,剥离的耕植土层就近堆放在裂缝两侧和平整土地范围的周边;第二道工艺是充填裂缝和平整土地,向裂缝中倒土充填裂缝并夯实;第三道工艺是覆盖耕植土层,将裂缝两侧和平整范围周边剥离的耕植土均匀覆盖在已完成整治工程的地表上。

(2)、对破坏程度严重、裂缝透穿土层的土地,按反滤层的原理去填堵裂缝、孔洞。可采用推土机和铲运机械的方法,首先用粗砾石填堵孔隙,其次用次粗砾,最后用砂、细砂、土填堵。当塌陷稳定,可使生态逐渐恢复。对塌陷坑恢复治理

对土地塌陷区采用黄土填堵方法。第一道工艺是剥离塌陷坑以及周围0.3~0.5m表层耕植土,剥离深度为0.3-0.5m,剥离的耕植土层就近堆放在塌陷坑和平整土地范围的周边;第二道工艺是充填塌陷坑和平整土地,向塌陷坑中倒土充填并夯实;第三道工艺是覆盖耕植土层,将塌陷坑和平整范围周边剥离的耕植土均匀覆盖在已完成整治工程的地表上。

对道路塌陷坑治理方法。第一道工艺是剥离原路面表层,在塌陷区域填充粘土并逐层充分夯实至与路面高低相差3cm,路面面层类型选用与原路面一致的进行硬化。

旱(坡)地复垦

(1)、按照上面方式对塌陷裂缝的复垦措施进行人工黄土填堵。(2)、在复垦地块周围边界地段种植2~3排毛白杨,作为田间林网,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3)、退耕还林、还草,本地区可种植的主要树种为毛白杨,主要草类为紫花苜蓿。

(4)、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与当地农业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改善生态环境与增加农民收入持久和谐的统一格局。

(5)、结合该地区的经验:径流整地保水、适时栽植、适时浇水保苗、乔灌混交、大苗木移栽等,加强管理。

3、废弃地综合治理任务

位于废弃工业场地周围的不稳定边坡,削坡后,可以采用植物护坡为主,工程护坡为辅的方式进行治理。

(1)边坡防护植物的选择

从护坡功能考虑,植物防护首先要求能加固稳定边坡,而且有绿化和改善公路环境的作用,所以防护植物要求有以下特点:

a、有良好的固土和护坡效果的植物。b、覆盖度大,密度大。

c、绿期长,多年生,耐践踏,适宜于粗放管理,容易移植、繁殖,最好能自然繁殖衍生,易于管理。

d、最好有较强的抗污染和净化空气的能力。

从气候土质环境考虑,理想的防护植物应具有以下条件: a、适合当地气候(主要是湿度和降水)条件。b、抗逆性强,易繁殖,有抗寒、耐热、抗旱等性能。

c、具有抗病毒、抗倒伏性能,生长快,扩张性强,在短时间内就能郁闭边坡。

d、耐贫瘠、耐粗放。

e、能适应如盐碱等特殊环境条件。

根据上述原则及实地调查,在边坡生态修复中常用的冷季型草种有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草地早熟禾、剪股颖等,暖季型草种有狗牙根、假俭草、结缕草、百喜草等。也可选择冷季型和暖季型草种混播。

灌木一般采用胡枝子、紫穗槐、沙棘、锦鸡儿、柠条、旱柳、刺槐等。(2)种草防护

种草坡面防护适用于边坡稳定、坡面冲刷较微且边坡高度不高、坡度不陡于1:1.25、适宜种草的土质边坡或经改良的边坡;一般要求边坡高度不高(﹤6m)、不浸水或短期浸水,边坡上已扎根的种草坡面防护可容许缓慢流水的短期冲刷。

种草常用的几种播种方法:

1撒播: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适用于比较松软的土质边坡。○2沟播:适用于土质比较坚硬的边坡上,须对沟内土体进行换土○处理,使草籽易于发芽生长。

3喷播:适用于人员作业不便,或因边坡土质过于贫瘠。○4植生带:在暴雨强度较大的地区,可在坡面上铺设草坪植生带○进行种草。我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述方式之一。

种草进行坡面防护的特点:施工简单方便、成本低、劳动强度小、施工进度快、美化路容与保护环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使用。

4、矿区绿化任务(1)、矿区工业场地绿化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植物群落是以常绿阔叶树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相出现,充分考虑冬日对阳光的需求,大量运用的植物种植群落应具有以下层次结构。上层大乔木: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形成上层界面空间,以保证夏季的浓荫与冬季充足的阳光。中层乔灌木:以常绿阔叶树为主,同时结合观花、叶、果、杆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界面空间。下层是耐荫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及缀花草地。在满足园区环境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以及丰富季相变化的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种植文化的原则。

道路绿化树种选择毛白杨,3m×3m株距,穴坑整地,穴径60×60cm,苗木要求为三年生一级苗,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

草坪选择高羊茅八成草草坪。高羊茅是禾本科羊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丛生型禾草,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耐寒能力和耐热、耐旱及耐潮湿能力均很强,在pH值为4.7~9.0的土壤上都能生长良好。这种草坪外观饱满,密度大、无杂草、冬季不会变黄。

(2)、矿区运煤内道路两旁绿化

a、原柳林南峪煤矿运煤专用道路(4号煤层风井场道路)两侧种植单排行道树。

树种:毛白杨;

密度:株距3m;

整地方式与规格:穴坑整地,穴径60×60cm;

苗木要求:三年生一级苗,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考虑2%的损耗。

b、在进场道路非桥段、事故矸石场道路及爆破材料库道路两侧种植单排行道树。

树种:毛白杨;

密度:株距3m

整地方式与规格:穴坑整地,穴径60×60cm

苗木要求:三年生一级苗,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考虑2%的损耗。

3、矿区荒山绿化

(1)、工程概况

矿区进行绿化建设和恢复植被是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方案期内需要长期对矿区范围内的区域进行全面绿化。

矿区目前低覆盖度草地面积达5.826km2,占矿区面积的65.09%,为了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在方案期内拟对矿区荒山进行绿化造林,种植以水土保持防护林。

在方案期内按照先易后难、顺次推进,突出重点、全面拓展,身边增绿,然后延扩展的原则,在方案期的5年内,荒山绿化造林1800亩。面积达102km2,使得矿区宣林地绿化率达到20%以上。根据确定的绿化和造林工程量,每亩造林地按照树距3m×3m的株距,每亩地约需要树苗74株,共需13.32万株树苗。在林地中撒播草种植草地,按照每亩需要1公斤草种计算。

(2)、绿化造林技术措施

a、地面整理

沿等高线,采取鱼鳞坑方式整穴,穴不宜太长,长、宽、深30×30×30cm就可,防止过大破坏植被太多,重新营造成水土流失。

通过整地,有利于蓄水保墒,促进土壤风化,减少栽植时的用工,缓和造林季节农林争劳力的矛盾。在保证造林质量的前提下,从省工和减少破坏天然植被考虑,适宜荒山地区造林的整地方式主要有“V”字型,穴状2种类型。

①“V”字型。适宜于坡度26o~35o的荒山坡,操作方法是在裸露岩缝隙小块土的附近垒土(或小石块),然后沿两边外倾斜延伸呈“V”字型,其造林地形状多为不规则的棱形。

②穴状。适宜地坡度15o~25o以下的地势平缓的沟底或裸岩稍少的地段应用,形状可方可圆,规格穴径30cm,深30cm。b、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应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绿化和美化。c、填土整穴与定点栽植

根据实际地形,按设计施工图进行定植的穴数的确定,有株行距的按株行距定栽植点;没有株行距的,进行自然栽植,根据地面的基本情况,随意确定栽植,单位面积内达到规定的栽植数要求。

开穴深度、宽度大于苗木根幅和根长,乔木栽植穴为1.0m×1.0m×0.8m,灌木栽植穴为:穴径0.6m、穴深0.5m。

坡面栽植苗木时,栽植穴沿等高线整成鱼鳞坑式,上、下呈“品”字型排列,穴长径0.8m、短径0.5m、坑深0.3m,外缘半环形,土埂高0.2~0.3m,穴距按栽植要求密度进行排列。

做到穴内无水冲后的塌陷或洞穴,表土疏松细腻、基本无石块、瓦砾等杂物。d、加施基肥

贫瘠土壤应施基肥,优先使用农家肥,在农家肥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考虑使用由10%的有机肥、20%的化肥、70%的表土均匀搅和而成的混合肥料。

肥料施用方法,每穴用量,以占填穴体积的1/3~1/4为宜,环施和浅翻表土施用量因树木大小而定,栽植色带的土壤施肥量为2~3kg/m2。

树木丰满、生长良好的一面朝向视线,树干或树木重心与地面基本垂直,无倾斜、歪倒。

e、矿区周边荒山绿化工程造林树种选择

根据柳林县当地实际情况与现场调查,矿区荒山造林主要种植树种为侧柏和油松,在侧柏和油松中夹植荆条、柠条、胡枝子、野葛、华北绣线菊、花椒、酸枣、连翘等抗旱性能较强的灌木。

落叶乔木类:苗木要求主干通直,主侧枝分明,分枝点高质在2.0m以上;花灌木类:苗木要求枝叶茂密,主枝3-5枝,并分布均匀。f、入穴栽植

栽植时先将苗木扶正扶直,裸根苗的根系舒展、深浅适宜,覆土时先填表土湿土,后填新土干土,分层覆土,分层踏实,最后一层覆虚土。

带土球的苗木,栽植时要去除塑料包装,保证土球完整,无破碎;裸根苗栽植时要粘泥浆。苗木放在栽植穴的中央,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栽植方法。栽植后浇透水,并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灌溉、及时培土、扶正。

该地没有苗源的苗木,在苗木调运过程中,需进行较长距离的运输时,一定要给运输苗木遮盖篷布、洒水、避免阳光直射,减少树体水分的丧失。

5、取土场综合治理任务

(1)、取土场在施工中要严格施工管理,做好排水引流,确保取土场的水土保持工作落到实处。

(2)、取土时,开挖的表层熟土要专门堆放,将部分表层土装入编织袋堆放在外侧,形成拦挡,取土完毕后将用表层熟土覆土复垦,以便工程借宿后进行覆土,为下一步绿化工作提供养分基础,提高栽植植物的生存能力。

(3)、要分区挖土,边挖取边恢复,挖取一定区域后要对取土场进行平整、绿化,并建设挡墙。取土场的边坡防护采用削坡开级与植物措施结合进行,按1:3边坡进行削坡开级。

(4)、绿化时选用适宜当地生长的毛白杨、沙棘、柠条、紫花苜蓿等物种,通过人工适时栽种,尽快形成草灌地,恢复生态环境。

6、矸石场综合治理任务

工程措施:

a、矸石场底部进行防渗处理。

b、矸石场底部修建汇水排水涵洞、周边修建集水渠和排水渠,防止雨水汇集浸泡矸石堆和冲刷矸石场外工业场地。

c、矸石堆安全堆放,分层堆放并用黄土压实,消除煤矸石自燃的危险。

d、矸石场周围进行绿化。

e、在矸石场沟外侧入口处修建挡墙,防止矸石滑坡泻出矸石沟,对沟外的工业场造成损害。

f、挡矸墙外侧种植绿化隔离带。具体工程措施按照矸石场设计进行施工。土地平整:

建设期弃渣堆放结束并覆土后,进行平整。

周边种植防护林带建设:采用乔灌结合的办法,种植宽度为10m。主要种植毛白杨、沙棘;株行距2.0mⅹ2.0m,25株/100m2。穴状整地,乔木穴径60ⅹ60cm,灌木穴径40ⅹ40cm,每穴三株;要求3年生一级苗,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

7、生态环境监控能力建设任务

公司设置生态环保科,建立以矿长负责兼管生态环保工作,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职的生态环境体系,并配备一定的监测仪器和设备,生态环保科负责全矿井环境管理、污染物监测、水土流失监测及污染治理的具体工作,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及环保制度的观测落实。做到及时了解矿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时为了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有效的信息。

8、矿区生态环境监控与生态安全应急处理系统建设任务

为了保证矿区的生态安全,使该矿具备生态环境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资金,需要进行矿区生态安全应急系统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1)建立煤矿区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提高矿区公众素质和全矿区居民的生态安全意识,加强矿区生态安全研究,加快煤矿区生态工业园和生态工程建设,推进矿区循环经济。由矿区生态环境监控机构组织编制该矿的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方法,包括评价体系、评价指标、指标权重等。

生态环境安全评价应该包括:采空区地质环境(主要指塌陷、裂缝对区域的影响)、水环境、矿区土壤污染、矸石场、污染物排放、生物安全指标(指地表植被覆盖和物种保护等)、生态移民等。

(2)建立和完善矿区生态安全的预警系统、应急系统和保障系统 建立和完善矿区生态安全的预警系统、应急系统和保障系统,这是维护矿区生态安全的核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及应急处理管理制度;二是生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资金启动程序的建设。

需要进行应急处理的生态突发事件,应该是发生在矿区范围内的、突发性的、难以预料的、对矿区生态环境存在很大程度破坏的事件。这类事件往往都加重了矿区生态环境风险,恶化了矿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只有这类事件才可以按照程序启动生态安全应急资金,并且报请环保主管部门批准,或矿区先行垫资紧急处理,事后报请环保主管部门批准予以从生态安全应急资金中支付。

(3)生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资金的管理制度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资金的日常预留域管理;二是生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资金使用及监控。

生态安全应急资金的预留储备,是每年从煤矿的生态恢复保险金中预留100万元,3年共300万元,用于矿区突发性生态破坏事件的应急处理。如果当年没有使用该项费用,则留到下一年备用。

第三篇:生态恢复治理方案基本内容

中达焦家沟煤矿生态恢复与治理方案基本内容

方案包括文本和相关附图。

文本要求重点突出、文字简练、层次清楚,具有可操作性。基本内容包括:(1)总论

说明任务的由来、编制依据、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方案涵盖范围、执行时限、技术路线等。

(2)区域概况 主要内容包括: ① 区域自然条件

企业位置、井田范围及交通状况;矿区气象、气候;地表水、地下水等。②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及地层、地质构造等。基本图件:地理位置及区位图、地层综合柱状图(3)企业生产及工程概况 基本内容:

① 矿山开采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生产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及趋势,资源状况、生产能力,与周边小煤矿的关系及煤炭资源整合等基本情况;

② 项目基本组成,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等; ③ 生产现状,包括总图布置、开采工艺、开拓布置等; 基本图件:总平面布置图、开拓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4)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状况调查及规划期生态破坏预测分析

定量分析煤炭开采生态破坏类型、程度、范围等。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明确本企业导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煤炭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包括矿井排水)及其环境污染状况;掌握目前采煤生态环境破坏的控制、恢复治理重建情况,了解其综合利用及恢复重建水平。

基本内容: ① 生态破坏

针对煤炭企业生产特点,分区说明生态破坏情况(新建企业,根据环评预测结果说明方案实施期内生态破坏情况)。

a、采空区分布情况,包括位置、范围、采空时间、采空煤层,采空区内地下水存积情况;结合采空区情况,查明地表沉陷分布位置、沉陷形式、破坏地表植被及其他地被物情况;

b、矸石场生态破坏和影响; c、工业广场生态破坏和影响; d、运煤、运矸道路生态破坏和影响;

e、结合区域生态状况,说明企业生产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以及需要优先解决的生态问题。

② 环境污染

a、调查企业目前环保装备水平、运行状况、是否满足现行环保要求等;

b、根据调查结果,说明企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需要优先解决的污染问题。③ 规划期生态破坏预测分析

结合煤矿开拓布局、采掘规划或计划,采用科学方法,对采煤在规划期内不同年份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预测分析。

基本图件:

生态环境现状图,图中应注明项目位置、井田境界、主要道路、主要水系、河流与湖泊、土地利用、植被、水土流失情况等信息。

生态破坏现状图,包括地表沉陷、矸石场占地等信息。规划期地表沉陷预测图(5)综合整治目标、指标

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政策,确定企业综合整治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分期目标)及其指标体系,可参照山西省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结合企业实际合理增、减有关指标。

基本指标:“三废”达标排放率、破坏土地复垦率、工业广场绿化率、专用道路硬化率、煤矸石综合利用率、煤矸石安全处置率、矿井水重复利用率。(6)主要任务

根据现状调查及有关预测结果,结合综合整治目标、指标,明确各时期主要任务。(7)治理工程及投资估算 基本内容:

按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状况调查情况,分轻重缓急设置工程内容。明确工程范围、建设内容、施工方法、施工工程量、施工质量要求、施工工期与进度以及投资概算。说明建设目的及预期达到的效果。附恢复治理工程总表。

基本图件: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总体布局图。图中应包括方案中综合整治工程的主要信息;综合整治方案中各项工程的配套专业图件。(8)方案实施效益分析与评价

明确经费来源及数量。对项目预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9)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提出实施方案的组织管理、工期及进度、工程质量、工程安全、生态安全以及资金等方面的保障措施。(10)方案附图要求 A:各分项要求的附图

B:生态环境恢复综合整治效果图

分项要求的附图图件比例尺一般应为1/10000—1/50000

第四篇:生态恢复治理方案

生态恢复治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依据国家和省市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定,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清洁生产、全过程控制”的现代环境管理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体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坚持突出污染防治,完善基础设施;明确目标任务,分步落实措施;坚持全面推进,实现重点突破的基本原则,彻底解决项目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本项目环保计划的总体目标如下:

1、整个场地植被覆盖度不低于建设前的植被覆盖度;

2、场地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5%以上。

3、扰动土地治理率98%以上。

二、保护重点

对于大气、水、固废以及噪声的环境保护措施都是“三同时”工程,必须同时设计、同时动工、同时投入使用。因此本次环境保护计划将重点对该项目场地的综合整治及生态恢复措施作出计划。

三、生态恢复的范围和期限

1、范围

生态恢复的范围包括整个项目场地及临时用地、地面防排水防治区、供排水管线、施工便道、施工区、供电线路防治区以及运输道路等,并考虑对周边草地的保护。

2、整合改造项目的生态恢复规划

由于该项目的场地尚处于整合改造阶段,工业场地建设的同时就可以陆续对项目场地进行原貌恢复,实现“三同时”工程。自项目开工起,项目场地就应该与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护。

四、整合改造项目生态保护及生态恢复的具体措施

整合改造项目的环保计划主要分为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三个阶段。对于进场道路、项目场地等,区域生态环境被破坏,自然恢复时间较长,应以生态建设为主,施工期应以生态保护为主。

1、建设期环境保护对策 1.1 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1.1 土壤与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措施

⑴施工中应加强施工管理,尽量缩小开采范围,各种现场活动应严格控制在项目区域内,将临时占地面积控制在最低限度,尽可能地不破坏原有的地表植被和土壤,以免造成土壤与植被的大面积破坏,而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系统受到威胁。对于植被生长较好的地段,尽量不要在这些地段设置工棚、料场、弃渣场等。

⑵对于临时占地和新开辟的临时便道等破坏区,施工结束后应按照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重建工作。凡受到施工车辆、机械破坏的地方均要进行土地平整、耕翻疏松(要求深翻表土30~40cm),并在适当季节进行植树、种草工作(根据不同地段的生态环境特点选择适合于当地生长的树种、草种),保持地表原有的稳定状态,其造林成活率要达到70%以上;植被总体恢复系数要达到95%以上。

⑶妥善处理建设期及运营期产生的各类污染物、生活垃圾等,要进行统一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弃置。开采结束后,要进行现场清理,采取恢复措施。1.1.2 土壤侵蚀的防治对策措施

⑴在地面开采过程中,应避免在春季大风季节以及夏季暴雨时节进行作业。对于场地破坏区,施工完毕,要及时平整土地,并种植适宜的植物,以防止发生新的土壤侵蚀。

⑵对于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土石,要合理布置弃渣场。不得将废弃土石任意裸露弃置,以免遇强降雨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1.2 噪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噪声源是地面开采施工中的施工机械、以重型卡车、破石机为主的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场地附近五坝村,因此会对该村居民产生不利影响。为防止噪声扰民生,应在施工前架设隔音墙,将开采期的噪声影响缩减到尽可能低的程度,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管理,严格遵守GB12523-90关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工序,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夜间尽可能不用或少用高噪声设备。如因连续作业确需在夜间施工的,应在开工前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以便取得谅解。

(2)在村庄附近施工时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及施工方法。1.4 环境空气影响防治措施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施工作业面和施工交通运输产生的扬尘;场地平整形成的裸露地表、挖掘,运输,破石机破碎等扬尘;装载机及交通工具释放的尾气;

为减小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必须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⑴散装物料装卸应尽可能降低落差、轻装慢卸,车辆上应覆盖篷布;车辆出工地前应尽可能清除表面粘附的泥土等。

⑵施工场地、施工道路的每天洒水4~5次,并及时清扫道路,碾压或覆盖裸露地表。可使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

⑶散装易起尘物料应尽可能避免露天堆放,若露天堆放应加以覆盖。

⑷水泥搅拌场地,在场地选址时,尽量远离居民区,并使其位于居民区下风向。

⑸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应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⑹在建设期间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加强施工管理,可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要求施工单位坚持对施工队伍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矿井建设期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显著减轻施工活动对环境空气质量带来的不良影响。1.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施工期间多余的弃土弃方用于铺垫工业场地和铺设道路。项目地面工程施工过程中排放的少量建筑垃圾充填工业场地附近的山沟,少量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运送到垃圾转运站统一处理,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2、运营期环境保护对策 2.1 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2.1.1 项目场地防治措施

项目场地防治措施主要通过采取绿化美化措施达到防治区域水土流失的目的,在绿化布置时,遵循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以工业场地场前区中心绿化为重点,并与其它建筑物空地绿化、场内行道树的布局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达到防治区域水土流失的目的。2.1.2 雨水防治措施

工业场地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雨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厂外边沟。

2.2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2.2.1 一般意义上的降噪措施及可行性评价 ⑴降噪措施

① 在满足生产工艺的前提下,选用设备加工精度高、装配质量好、产生噪声低的设备或附有配套降噪措施的机电设备;

②平面布置利用建筑物和厂界四周防护林带来阻隔减弱声波的传播;

③ 对于属于空气动力产生噪声的设备,如各种风机等,应在设备的气流通道上加装消声设备;

④在无法采取隔声、减振、阻尼等降噪措施的作业场所,根据需要设立隔声值班室。在该场所工作的人员佩戴耳塞、耳罩等劳保产品。

⑵对拟采取的噪声控制措施评价

① 选用设备加工精度高、装配质量好、产生噪声低的设备是一种积极的噪声防治措施,效果良好;

② 在建设项目的平面布置中,考虑利用建筑物的围护结构来阻隔声波的传播是一种积极的噪声综合防治措施,可降低噪声10~15dB(A),效果良好; 2.4.2 建设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1)合理组织,尽量减少临时施工用地,减小施工范围。(2)本工程场地平整及临时弃土弃渣将会破坏原地表植被,这些破坏是可恢复的,随着施工的结束,这些植被将逐渐恢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场地的规划,明确弃土弃渣点和施工范围,尽可能减少施工影响范围,施工结束后,要尽可能恢复临时占地的土地功能。

五、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

项目场地应成立专门的环境保护行动领导小组,由一名项目班组长专门负责环保行动的顺利有序进行,对矿区已有得环境保护设备加以保护和检修,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场地各个部门应对环境保护计划的顺利实施予以支持。

2、资金保障

项目应从每年的销售利润中设立环保专用资金,用于每年的土地复垦、水土保持以及各项环境保护处理措施的顺利进行。一定做到专款专用,保证环保资金用于环境保护行动中,禁止挪用环保专用资金。

3、技术支持

项目场地应定期派专门负责环境保护方面的人员外出学习,学习其他矿井的先进经验,保障本项目的环境保护设备正常运行,保证环境保护行动的顺利进行;项目场地还应经常邀请专业机构的技术人员为本矿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增加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以便在生产中得以应用。

4、宣传教育

项目场地应加强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其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主动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

第五篇:)煤矿开采环境治理生态恢复研究

:煤矿开采环境治理生态恢复研究

新密市环境保护局)

一、煤炭资源开采的环境治理

煤炭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水资源和地表土壤及植被的破坏上,导致一定范围内地表塌陷和地下水位变化。其后遗症有:地表移动盆地、产生地裂缝出现塌陷坑、土地自生的机能受到毁灭性破坏,永久积水或季节性积水,加速农田土壤盐渍化。随着工业迅猛增长,大量老矿区问题尚未解决,新矿又不断开采,煤矿与生态环境的对立关系不断激化。充分利用工程措施的控制性和速效性,同时发挥植物措施的长效性,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土地整治与复垦措施相辅,以植物措施为主,全面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发挥各项措施的综合防护效能,实现总体防治目标。

(一)矿井生产、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项目施工过程是加强管理,要采取少占少破坏,尽量不占不破坏的原则,施工过程中损毁的灌木,要制定补偿措施。

2.掘进工作面在接近含沙层,必须打超前钻孔控防水,井下有突水危险的地区,必须在其附近设置水闸门或水闸墙,在掘进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生明显的突水征兆或大量涌水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确保含水层不受破坏,保证当地饮用水安全。

(二)工程施工营地、料场临时占地及弃渣堆放占地会破坏地表植被,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时应进行绿化,恢复植被。

(三)对矿区中废水都应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矿井水斜管沉淀池和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使其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后才能外排,并尽量进行综合利用。

(四)工业场地绿化美化区

1.由于工业广场既是煤矿开采基地,又是职工生产生活场所。因此,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既要具备保持水土功能,又要满足提高环境质量的要求。在做好排水、边坡防护的前提下营造分割林带划分功能区,同时对厂区道路和空地进行绿化美化,使之成为生态矿区、园林矿区。

2.建议在办公楼前栽植观赏性较强的树木、花卉,并辅以绿地;锅炉房、污水处理站、煤仓等产生粉尘、噪声大的生产系统四周,职工宿舍楼前,应以乔、灌林相配种植,以防尘降噪。

(五)排矸石场地

对矸石场治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一是建拦渣坝,作用是拦蓄弃渣;二是渗水盲沟,其作用是有效排除弃渣区域沟道渗水,防止拦渣坝坝体因沟道长期渗水浸泡而损坏;三是排水沟,主要用于排除弃渣堆积面上的汇流洪水,四是弃渣场封闭,作用是防止矸石自燃。

(六)沉陷区的治理

1.开采中应加强对靠近山区矿区山体滑坡的监测、监控工作,采取预防措施,对土崖和坡度大于45度以上坡度,设置危险标志,在边缘修建排水沟,减少雨水对其的润滑,在重点保护区修挡土墙等。

2.面对煤矿塌陷区的种种问题,国内的应对大多还停留在湿地利用、土壤复垦等技术层面,对煤矿的塌陷采取一对一解决和修复,这种往往难以治本,事实上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更大空间视角出发。

3.结合开采对村庄搬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从经济、社会、自然和谐的角度规划煤田内农村改造建设,使村庄迁移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一致,形成规模较大的村民聚居点,公共设施得到优化,使人民生活更加安居乐业。

二、生态恢复几种补偿制度

(一)预防性生态补偿制度----煤炭资源开采生态风险基金制度

煤炭资源开采,会导致大面积生态破坏。因此,建议建立预防性生态补偿制度。其资金来源于开采者、地方财政收入或者专项资金等,其资金使用主要范围是针对开采者没有能力承担的部分。

(二)补救性生态补偿制度

1.煤矿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项目可行性方案,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评中确定哪些是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此,开采者应建立煤炭开采环境治理恢复补偿保证金,用于对污染和破坏的治理与恢复。此种制度属于补救性生态补偿制度,依据“谁开采,谁治理”的原则,保证金由开采者筹集,资金多少主要取决于生产规模大小、自然环境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条件。同时,资金要保证足额到位,专项使用于治理和恢复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的补偿。建议此项基金应有环保部门进行监督,承担监管责任。

2.煤矿环境损害行政补偿制度。煤炭开采者对生态污染和破坏,会导致矿区居民人身、财产及环境权益损害。其中,环境污染侵权损害有的因加害主体难以确定、或支付能力有限、已经破产、关闭等原因,致使受害人无法获得适当赔偿之事时有发生。在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因果关系推定困难,受害人要取得胜诉十分不易,即使胜诉,有时也很难将赔偿真正落实到位,使受害者的损失得到有效补偿。为此,建立煤矿环境损害行政补偿制度。首先,要有矿业行政管理部门建立环境损害行政补偿金,资金来源于煤炭资源的开采者、政府财政收入或专项资金等。

3.矿区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借鉴我国森林生态效益区际补偿的经验,依据矿产资源开采经济上正外部性和生态环境上的负外部性利益冲突协调原则,建立矿区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开采出来的煤及其附属产品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虽说矿业城市是矿产品的制造者,但矿业城市并不能阻止其他工业城市消耗矿产品,并且制造矿产品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工业城市的消耗。

三、结论

本文针对煤炭资源开采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补偿问题,从环境治理以及生态补偿制度的角度解决问题为突破口,以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两种冲突利益为理论基础,构建煤炭资源开采生态补偿制度,实现对两种冲突利益的协调,其它矿产资源的开采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可以类似方法解决。

下载全北部重点生态治理恢复植树造林实施方案(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北部重点生态治理恢复植树造林实施方案(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优秀范文5篇)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实施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战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次生地质灾害控制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

    尾矿库生态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尾矿库生态治理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介绍 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是维持矿山正......

    白家梁煤矿生态治理恢复方案[5篇]

    白家梁煤矿生态治理恢复方案 白家梁煤矿位于准旗纳日松镇,井田面积3.6 k㎡,设计年生产能力为45万吨。 为了搞好矿井技术改造,同时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恢复措施,达到......

    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治理实施方案

    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治理实施方案为密切配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切实加强医疗服务价格行为监管,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治理的通知》(国市监竞争[2019]......

    2017年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2017年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0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发布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布文号】环函〔2006〕418号 【发布日期】2006-10-26 【生效日期】2006-10-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环境......

    20040700南非草原生态恢复与“三化”草地治理考察报告

    20040700南非草原生态恢复与“三化”草地治理考察报告新闻摘要:南非草原生态恢复与“三化”草地治理考察报告南非草原生态恢复与“三化”草地治理培训团(四川省草原管理站,四川......

    五道沟林场沙荒地生态治理及近自然植被恢复1

    五道沟林场沙荒地生态治理及近自然植被恢复 摘要:我国现在面临着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土地沙化,尤其是在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以及部分半湿润地区。河北省省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