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大全5篇]

时间:2019-05-14 07:4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视台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视台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

第一篇:电视台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

谁的“武林”?――知识产权视角下的电视运营 来源: 作者:

谁的“武林”?――知识产权视角下的电视运营

尹伟

内容摘要

本文以河南省电视台“武林风”被抢注为例,对电视媒体商标被抢注的原因、后果及应对方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针对节目制作、创意保护、品牌塑造等问题从知识产权的角度予以论述。

关键词

商标抢注

节目移植

资源挖掘

品牌塑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愈发强烈,电视媒体借此契机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在电视媒体取得良好收益的同时,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品牌被抢注、栏目被移植、盗播他人电影等。究其缘由,可能有些属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经历,但大部分却缘于对知识产权的淡漠。电视媒体作为新兴的娱乐咨询机构,核心资产就是节目的版权,其对知识产权的依赖程度不言而喻。

一、商标抢注

近年来,商标抢注作为新兴的事物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在各类媒体纷纷报道抢注现象、剖析产生缘由的时候,不曾想后院起火,抢注的黑手已经伸向了媒体:知名报刊、央视传媒、节目名称等被他人注册为商标待价而沽!《大风车》被抢注在儿童食品、服装及玩具上,《东方之子》、《焦点访谈》被抢注在白酒上、中央一套被抢注为安全套商标、中央二套被抢注为内衣商标、《艺术人生》被抢注为避孕用品商标、春晚被抢注为安全套商标。

这股抢注之风来势汹汹,地处内地的河南省也未幸免。河南电视台的“武林风”被抢注就是一例。《武林风》自2003年开始运作以来,节目态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2007年“武林风”商标成功注册,然而注册该商标的并不是河南电视台,而是商丘的一位商人。在电视台与其交涉过程中,商标所有人开出了200万元的转让费,最终河南电视台无功而返。

作为一档名牌栏目,被抢注本身已经说明节目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对栏目而言,被抢注所引发的后果短时间内不会显现,但以后对栏目衍生产品进行开发时,就会出现侵犯他人商标权的问题。

九十年代后期,我国电视业迅猛发展,受当时条件限制,业内惯常采用移植国外优秀栏目的方式制作,形成有制作无创新,后来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消化、吸收、创新,然而,仅注重对节目人力、资金、技术等有形资产的投入,却忽视了对无形资产-知识产权的保护。

商标一旦别抢注,在被抢注商标类别范围内,被抢注者有三种选择:

1、放弃该商标的所有权,2、化巨资赎回该商标的所有权;

3、向抢注者每年支付商标许可使用费。

根据法律规定,河南电视台可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这是唯一花费较少而可以改变整个被动局面的选择。

建议谨慎采用赎回的方法,一则花费巨大,二则助长了抢注的风气,变相助长了侵犯他人在先权利之风。即使放弃这个商标,也不要去赎回它!电视作为公共媒体,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在遇到侵权时更需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权,而不是消极的赎回。

一档节目从策划、到正式播出,期间投入的资金以数十万计,而一个商标注册却仅不足2千元,通过两个反差巨大的数字,可以说明抢注节目名称的丰厚利润。最近有一则这样的消息:湖南教育电视台2008年力推的拳头品牌栏目《湖湘论坛》未播先热,由于制作理念的“高层次、高起点、高定位”以及主讲嘉宾“学术超男”易中天、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湖南省作协主席唐浩明、超级畅销书《湖南人凭什么》作者周兴旺这一阵容的强大和豪华,该节目开播前便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电视湘军为摆脱“庸俗”之名向“高雅”看齐的第一档大型文化类电视专题节目,《湖湘论坛》的栏目名称已被他人抢注,这导致湖南教育台不得不紧急改名,已经录制好的几十期节目也只得重新更换背景和LOGO。

之后,《湖湘论坛》栏目组紧急开会讨论,在听取了多名专家意见的情况下,最终从《湖湘之子》、《天下湖湘》、《芙蓉论道》、《风流人物》等数十个备选名称中确定改名为《湖湘讲堂》,由于有《湖湘论坛》遭抢注的前车之鉴,《湖湘讲堂》提早对相关商标予以了防御注册。

二、节目移植

一直以来电视节目制作遵循这样的模式:“内地学港台、港台学日韩、日韩学美国、美国学北欧”。

1997年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模仿香港的《综艺六十分》、1998年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借鉴台湾的《非常男女》、1998年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借鉴英国BBC的《GO BINGO》、2000年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借鉴英国的《百万富翁》。

2006年底上海东方卫视《舞林大会》在全国热播,再一次引发了电视节目侵权之争。作为英国BBC同名节目《Dancing with the Stars》(与明星共舞)内地版权的引进方北京世熙传媒公司发出了律师声明:未经本公司的授权,不得擅自制作、播出与《Dancing with the Stars》(与明星共舞)相同或者近似的电视节目。

对电视综艺节目的知识产权保护争论已久,但如何保护至今却没有一个现成的案例。2001年北京台的游戏类综艺节目《梦想成真》被大量剽窃、移植,制片方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寻求专利权保护,却被告知电视节目专利申请尚无先例予以拒绝。转而向版权局申请著作权登记,再次碰壁。这是国内首次以知识产权对节目进行保护,最终以失败告终。

知识产权由著作权(版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构成,我们试以这三种法律来分析:

我国《专利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指的是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该法律规定对某些事项不授予专利权: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等,综艺节目所要保护的策划创意恰恰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所以综艺节目申请专利行不通。

商标是商品或者服务在市场流通过程中区别于他人的一个标志,如我们的身份证一般,起区别作用。而节目被移植后只要稍加改动另起名称,就会变成另外一个节目,所以用商标的形式对节目本身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

著作权保护的对象作品,即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具体到综艺节目,对节目中的背景图案、音乐、歌舞、文字稿等可以保护,而对移植现象中最根本、最需要保护的策划创意、编排等因其具有无法复制的特征,得不到著作权的保护。

至此,对综艺节目的知识产权保护看似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侵权严重却无法维权。如果我们抛开主动保护,会发现在知识产权领域还有一个被动保护的武器――反不正当竞争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以维护市场经营者公平、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为立法宗旨,制止不正当的竞争行为。由于移植者违背诚信原则使用他人的节目,必然使他人收视率下降,从而导致广告收入等利益减少,构成不正当竞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用不正当竞争这个武器对综艺节目移植现象予以保护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三、资源挖掘

电视媒体的盈利来源于三个方面:广告、收视费、衍生产品开发(节目版权再开发的收入)。在我国,电视台主要依靠广告来维持生存,各地电视台显示业绩的唯一指标就是广告收入,其次是固定的收视费,最欠缺的就是衍生产品的开发,如音像、书籍、节目版权许可等收入。国外大型电视媒体衍生产品开发收入最高可达到总收入的50%。而在内地,做的最好的是央视,但其衍生产品仅占总收入的0.5%。两个数字对比,差距巨大。而差距产生的原因就是对电视无形资产的开发及知识产权的保护。

电视传媒业是文化产业,属于著作权范畴。笔者认为,电视台的核心资产就是知识产权,是那些已经播出的电视节目,这座金矿远未被发掘出应有的价值。

电视媒体应当注重对自创节目的保护,电视台可以设置一个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对建台以来所有节目予以收集、整理,对相关节目进行综合评定并予以分级,重新制作包装后由专业公司进行推广销售。电视媒体节目制作及资源挖掘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应贯穿于节目制作始终:创意策划,所以参与人员签订严格的《保密协议》,无论节目最终是否出台,对商业秘密必须保护,节目一旦确定上马,相关知识产权编制成网:在相关商品类别中商标注册;向著作权管理部门申请节目形式版权登记。节目发行播出后,对市场进行检测,发现侵权行为,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积极进行维权。

四、品牌塑造

电视媒体有先天的、无可替代的传播优势,本身拥有许多知识产权属性的商业标识,只要稍加运作就会成为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品牌。

具体到河南电视台,一方面对于台标及文字(大象图形及“河南电视台”文字),在申请商标注册的同时,向版权局以美术作品予以登记。台标及文字作为对外通用标志,在拍摄现场、主持台、笔记本电脑、舞台、背景等广泛使用。这样以来,以优秀节目的播出来强化台标的品牌价值,从而提升电视台的整体水平。

另一方面对品牌因素如节目名称、标志等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扩大品牌知名度,借助品牌来吸引广告投入,使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体现知识产权的商业价值。

现在国家日益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谁拥有了知识产权这个武器,未来必将成为行业的“武林盟主”。“武林风”被抢注吹响了电视媒体知识产权保护的号角,“武林”之争,最终体现的是对知识产权价值的攫取。电视媒体应当加大对核心资产的保护,尽早结束“有制作无创新,有创新无产权,有产权无保护”的现象,通过对知识产权合理的开发利用,拓展电视媒体更大的盈利空间。

―――此文被河南省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业务委员会评为一等奖。河南知识产权律师网(www.xiexiebang.com 广播产业发展与知识产权 中广网 2010-02-24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摘要:版权是知识产权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广播产业是重要的版权产业,广播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版权。在当前广播发展遭遇瓶颈的情况下,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是有效提升广播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当前国际国内大背景下的知识产权环境给广播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广播业界应给予充分正视,采取有效对策,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本文针对广播产业发展中涉及的主要知识产权,如节目著作权、广播电台权利义务、商号权、商标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进行分析,并就下一步如何在现有知识产权框架下提升广播产业发展竞争力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广播产业版权产业知识产权知识

广播产业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也是版权产业。广播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法的规范,知识产权只有依托于广播产业这个版权产业核心之一才能有效实现。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是解决广播发展瓶颈的重要措施之一。当前国际国内大背景下的知识产权环境给广播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广播业界应给予充分正视,采取有效对策,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一、相关概念简述

1.知识产权与版权产业。

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自然人通过智力劳动所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确认并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性、时间性和地域性等特点,各国无不通过立法对知识产权进行规范。纵观世界各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不论其所宣称的立法目的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即经济的特征。《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圈定的知识产权范围:版权与邻接权;商标权;地理标志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未披露过的信息(商业秘密)专有权等。其中,版权是一重要方面。版权又称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版权从有关创作活动完成时起,就依法自动产生。

版权产业,是指有关个人或行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与享有版权的作品有关,并直接或间接受版权法律规范的产业。这些产业主要包括书籍、报刊、唱片、音乐磁带和音像制品的出版业,电台、电视台和卫星广播业,计算机软件业,以及有关的销售业和制造业等。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早在1977年就开始使用“版权产业”概念。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2002年制定的《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调查指南》,对美国的概念、基本框架进行吸收,2003年发布时将“文化创意产业”确定为“基于版权的产业”(Copyright-Based Industries),又根据与版权相关性的程度区分了4个子类型,即核心版权产业、相互依赖的版权产业、部分性版权产业和非专门的支持性产业。其中核心版权产业包括出版、音像、戏剧;广播、电视与电影;广告、软件及数据处理等产业。核心类版权产业无疑是最重要的版权产业门类,是衡量整体版权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主要参照。

2.创意产业。

版权产业在有些国家也称“创意产业”或称“文化创意产业”。1997年英国成立“创意产业领导小组”(CreativeIndustries Task Force),以规划作为经济驱动器的“创意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明确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首创者。明确将知识产权作为创意产业的核心部分,将知识产权从一个法律框架挪移到了产业经济学的框架之中。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和强融合性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从上可见,版权产业也是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产权的核心组成部分。广播产业是重要的版权产业,广播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版权,是知识产权。

3.广播产业。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广播业属于服务产业;从法律角度看,广播业是重要的版权产业。广播产业是相对于广播事业而提出的,是广播属性在当代的本质体现。广播发展的快慢、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播产业发展如何。广播产业的营利模式主要有三个方面:广告经营、节目生产销售和市场服务。目前,我国广播广告收入一般占产业总收入的80~90%,其他收入所占比例就不言而喻了。其实在广播产业营利模式的三个方面中,节目生产销售是核心,不仅支撑着以“内容为王”的整个广播播出,而且严重影响或决定着广告的投入和市场服务的提供,而所有这些都最终依托在知识产权上。广播产业链延续发展只能以节目的开发、转让和服务为基本,这离不开知识产权的支撑。

二、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是广播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国家战略推动需要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工作。

我国十分重视知识产权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为提升包括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008年国务院制定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实施的成功与否将决定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这也必将对我国的广播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广电总局关于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任务分解方案中提出16项任务,明确了今后广播影视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为广播知识产权工作指明了方向并明确了任务。2009年11月10日国务院公布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是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举措,对广播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2.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在当前要着重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这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广播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为此,广电总局出台了推进广播影视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新举措,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到广播产业发展与振兴问题。因此,大力发展广播产业,就必须重视并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据中国广告协会的统计,2000年~2008年,全国广播产业广告收入连续8年平均递增22.4%。据官方统计,2008年中国广播广告收入72.6亿,而美国的广播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00亿美元,日本22亿美元,英国24亿美元。与美日英相比,我国广播产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的差距主要在基于版权的节目开发利用上。我国广播发展还没有形成以版权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发展市场,版权产业的意识还很弱,版权法律规范尚需要进一步完善,节目交易存在法律风险。因此,有必要通过版权规范,明确权利,完善节目经营机制来完善市场。通过节目的版权规范化管理,将其中的权利特别是财产权利关系厘清,从而使节目市场健康发展。

3.国际社会经济贸易对我国知识产权提出挑战。

我国加入了一系列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国际公约,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世界版权公约》等。加入WTO后,我国不但要按照《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的要求高标准保护知识产权,对于和WTO成员国就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产生的争端,还要在WTO框架内解决。2009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做出了令中国放宽影音品进口限制的最终裁决,这对我们提出更多更新的挑战,需要以智慧去应对,更需要通过发展,以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去应对。广播产业发展,广播要“走出去”,会涉及到大量音乐和其他录音制品,以及其他作品的知识产权问题,亟须我们加强研究,综合应对。

4.制播分离等改革对知识产权规范管理提出新要求。

最近广电系统正大力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改革。为深入推进制播分离改革,总局已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意见》,要求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部分省级、副省级电台电视台为重点,着力在影视剧、影视动画、体育、科技、娱乐类节目领域,积极稳妥地推进制播分离改革。改革需要解决机制体制问题,更应该解决好知识产权问题。制播分离改革对于改变广播电台单纯的自制自播模式,降低节目成本、提高节目质量,转换运营机制,壮大节目内容生产能力,扩大版权交易,增强广播电台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建立完善的版权所有权制度、开发使用制度和版权交易制度,才能形成完善的节目市场机制,才能创造出更多精品节目,发挥节目的最大效益。

三、在广播产业发展中涉及的主要知识产权

1.广播节目著作权。

著作权,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广义的著作权分为著作权与邻接权两大块。一是作品创作者的权利,另一是作品传播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又被称为邻接权,包括表演者权、音像制作者权、广播组织权。广播节目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都应当受到保护和尊重。在广播节目制作、播出、改编、交易时要严格分清权利的归属。

根据《著作权法》及《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广播电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将其播放的广播转播;将其播放的广播录制在录音载体上以及复制录音载体。该权利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该广播首次播放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当然,广播电台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相应的义务,如不得损害被使用作品和原作品著作权人的权利;播放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应当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对于已发表的作品,则无须经其许可,但必须支付报酬;播发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具体按照《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规定执行。

2.商号权、商标权保护。商号是生产经营者的营业标志,体现着特定企业的商业信誉和服务质量。商号权是指企业对自己使用的营业标志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商号权体现在广播上就是全台的品牌定位。品牌建设,是提升广播影视软实力的关键,同时也是增强广播影视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对于知名的广播影视企业可以寻求商号权的保护。对广播产业来讲,商标权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知名的广播作品、广播电台和广播节(栏)目,应该尽可能地寻求商标权的保护。对包括台标在内的台内各部门标识进行注册,防止不法分子抢注、侵权。

3.信息网络传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文化振兴规划》强调要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支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广播电视,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为各种便携显示终端提供内容服务。现在各级电台都在全力推进新媒体产业发展。新型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新旧媒体的不断融合,使广播节目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广播节目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4.商业秘密、反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被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对广播电台来说,随着产业向纵深发展,会积累很多非常有价值的经营信息,如经营方法、产销策略、客户名单、广告标底等,都可能因采取必要的商业秘密保护而带来效益并在同行业中保持领先。反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随着媒体产业化的发展,媒体竞争会日益加剧,不正当竞争不可避免,我们应提前研究,早做准备。商业秘密、反不正当竞争等都是广播发展中保护产业发展知识产权的重要手段,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四、如何在现有知识产权框架下提升广播产业发展竞争力

1.贯彻国家战略,提早布局,制定广播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规划。

深入学习,结合单位实际研究有关知识产权规划。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的哪些内容与单位有密切关系,并按照关系密切程度排序;二是对单位长期以来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优势和差距,分清轻重缓急;三是立足单位现实,结合单位发展战略,制定知识产权长远规划及实施步骤和措施。总体上应围绕着单位知识产权工作,全面提高单位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增强单位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最终达到推进广播产业科学规范高效持久发展的目的。

2.制作精品节目,充分运用,提升价值。

(1)制作精品节目。要根据节目类型特点做好专题服务类、综艺益智类、广播剧类、广告类等节目的开发工作,制作有版权价值的精品节目。虽然电台没有电视、电影节目(片)那样的视音效果,但广播节目仍有自身的特点,不仅有特殊的节目类型如音乐、综艺专题节目等,更为关键的是广播节目成本低、完成快,从投入产出看广播仍有优势。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出精品,并在制作过程中厘清各种版权关系,为版权交易奠定基础,对促进广播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节目交易与节目后开发。广播节目的交易需要集中化、专业化,需要培育、开拓市场,也可采取广播联盟会员制等形式进行节目交易。节目后开发利用是再制作和对外转让实现节目价值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对于专题节目非常重要,对于其他媒体的再利用也很重要。

(3)新媒体节目开发利用是发展方向。这里有两个方面:一是现有节目直接用于新媒体播发,主要涉及到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二是对原有广播节目进行剪辑,制作成适合新媒体播放的节目,如手机广播节目等,从而形成新的版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3.倾力打造全台、频率、节(栏)目品牌。

(1)整台包装打造名台。这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这与我国的广播电台频率多及块块管理密切相关。在西方有些国家,在每个地方只做很少频率,集中力量办好某一专业频率,然后按地区推广是很常见的做法。由于块块体制我国很难实行,但以后随着广播影视的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或许会有改变。2007年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面向社会征集台标设计,目的是建立代表全台整体形象的“龙广”品牌,这就是整台包装宣传的重要措施。如果打破行政层级和地域的限制,全台品牌的效果就会凸现。

(2)打造频率和栏目品牌。因为频率、节(栏)目名称具有十分重要的识别作用,因此许多广播媒体都精心地为自己的广播节(栏)目取一个既具有深刻涵义,又有鲜明个性特点的名字。各级广播电台不仅倾力打造,而且大都能够注意保护,努力通过商标注册和驰名商标进行保护。湖北楚天广播电台《事事关心》节目,经过长达3年的注册之旅,终于拿到了商标注册证。其商标涵盖的服务项目包括无线广播、电视广播、新闻社、有线电视播放、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等10项。2005年5月,山西交通广播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申请,要求对《出门早知道》《交广传真》《我为车狂》等10个节(栏)目注册商标,并最终获得成功。

4.加强媒资管理,完善制度建设,贯彻付酬要求。

(1)加强媒资管理。媒资是媒体资产的简称,主要是指媒体单位基于知识产品形成的资产。据了解,各级广播电台都有规模不一的节目资料库,以中央电台为例,其节目资料库中保存有自建国初期至今录制的各类节目,包括有中外音乐、曲艺、文献、音响、配乐等九大类,总数量达到近40万个,其中有很多是已经绝版的艺术珍品和文献资料。投入巨资将这些节目进行数字化转储并进行版权登记和对新制作的节目进行及时版权登记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媒资实现价值的重要前提。目前中央电台正在建设的数字版权综合管理系统将在知识产权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推进知识产权管理的各项制度,如版权信息管理、版权权利管理、版权合同管理、版权规划管理、版权日常事务管理、版税支付管理等。

(3)贯彻付酬要求。2009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广播电台播放录音制品,将有三种付费方式供选择,作为约定或者协商支付报酬的基础。这对广播电台版权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也为进一步提升版权管理水平提供了契机。广播电台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版权保护意识,全面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提升节目版权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有效地实现版权权利人和使用者的利益平衡,并兼顾好公共利益。对此,不仅需要全面研究,综合分析,拿出科学合理合法的贯彻方案,还要充分利用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手段,积极进行维权行动,维护自主知识产权。

5.加强内部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知识产权工作需要专门机构负责,更需要全体职工的共同配合。广播电台应通过培训等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全体职工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创新精神,“公平正义,诚实守约”的法治精神和“合作竞争,互利共赢”的竞争精神,以此加强广播电台内部整体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知识产权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有助于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树立创新理念,有助于让创造的源泉涌流、创新的热情焕发,有助于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下加快推进广播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中国广播杂志2010年第2期)

第二篇: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问题

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知识产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我市整体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由于我市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尚未普及,人们对专利、商标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守法意识较差、法律观念淡薄、有些单位和个人因不了解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无意侵犯了合作方或单位的科技成果权益,有的企业对自己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新技术新产品应受哪些知识产权保护不清楚;有些企业或个人现侵权纠纷后,不是采取法律手段去解决,而是习惯于行政干预,结果导致审查的结果双方当事人均不满意等。

2、知识产权执法工作尚未得到有效开展。由于执法人员数量和执法资格等原因限制,发生专利侵权纠纷时只能协助、配合省级知识产权局进行查处,这样不利于专利纠纷的迅速有效的结局。

3、知识产权主管部门与企业有效沟通较少,主动服务不到位。由于体制和人才的限制,我市有关部门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有限。知识产权的服务包括政府公共服务和专业中介服务有机结合的服务体系,从这两个方面看,现有的知识产权服务水平远远不能满足该市科技发展的需要,与科技强市所要求的知识产权服务水平不符。

第三篇:知识产权问题

从过去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逐渐过渡到集约型的增长方式,用新的可持续的发展观代替旧的传统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搞循环经济,便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

一、政府宏观调控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一)政府宏观调控对于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性谈经济,总是离不开政府和市场两大因素。而政府是超经济的力量,市场配置总是得服从政府机制的宏观调控。世界银行在其发展报告中指出,“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不论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不可能实现。” 政府作为一个国家的管理组织,其职能是多方面的,比如经济调节职能、市场监督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公共服务职能、国防外交职能等等,其中经济调节职能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干预经济活动所履行的一切职能,均可一般性地理解为政府的经济职能。具体表现为政府通过某些特定的价格政策、货币政策、消费政策、技术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并通过财政、金融等相关机构来实现对社会、经济等的引导和调控。任何经济类型的社会,其政府都要发挥经济职能,都要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正所谓市场是政府的市场,政府是市场的政府。政府的宏观调控的经济职能可以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从宏观上调整总供给和总需求,维持总量基本平衡,尽量减小经济上的波动。第二,维持市场秩序,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以防止产生垄断和过度竞争,尽量营造一种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尽量保护消费者和雇员的利益。第三,实现一定的公共目标,协调社会成员的利益,增进社会福利。第四,政府作为国家权力和公正的象征,对市场竞争中各经济主体之间发生的一些经济纠纷进行公正的裁决、协调和处理;并防止和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第五,通过其自身的采购预算、政府建设项目的招标等方式参与到市场活动中。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同样循环经济也是如此。并且由于循环经济的特性,政府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的影响将更加重要。

(二)循环经济中政府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循环经济的提出,主要是将环境的要素纳入到发展的考虑之中,解决人类当前所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危机。环境和资源等要素是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环境和资源,作为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本物质条件,本应得到人类的珍惜和保护,但之所以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破坏的境地,是与环境资源自身的特性分不开的。环境资源具有稀缺性、外部性、公共性等属性。这些属性导致了“公有地的悲剧”、“搭便车”等现象,导致了环境资源的供不应求和人们为一己之利而对环境资源的污染和破坏,导致了环境资源管理的低效率和当前人类环境所面临的严重危机。由于环境资源区别于其他财富的特有属性,要想有效的保护环境、维护生态效益,就需要政府制订出合理可行的制度,通过约束力来有效的约束人们的行为。“环保靠政府”,只有政府制订好规则,环境和资源才能克服其自身属性而得到有效的保护。

二、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影响在任何经济社会,政府的制度总是或推动或阻碍经济增长。政府和市场是相互依存的,政府是组织者,企业是实际的操作者。对于循环经济更是如此,政府的决策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更加深刻的影响,科学有效的政府决策能够有力的促进循环经济战略的实施。国家发改委在今年5月24日开幕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峰会”的致辞报告中指出,我国将力争到2010年完成循环经济战略发展的一系列环境建设,为初步建立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奠定基础。可见政府能够为循环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政府应充分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财政的等手段,建立一套绿色保障制度,规范循环经济,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进行。下面分别从经济、行政、法律几个方面浅议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对于推进循环经济的影响及其应起到的作用。

(一)经济方面在经济政策方面,政府决策和宏观调控对于循环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多角度的。经济手段上的影响是政府职能对循环经济影响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1、明晰环境产权制度 环境和资源是一种具有稀缺性的财富。稀缺的缓解只能通过政府制订的制度来规范和约束,靠“经济人”们的自觉、自愿维护是不可能实现的。制度能够在人们无限的需求和资源有限的供给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单纯的靠义务来约束人们对其私利的追求是不现实的,而且也不能完全依靠强制的手段来实施,“国家所应当提供的也只是一种能够使人们自由地进行最大限度之合作的框架而已”。必须得通过利益的获取给予人们经济上的激励。而且私人物品总是能比公共物品得到更好的保护。这就需要使环境和资源能够像其他财富一样在市场上交易、流通。有交易,则必然需要有产权,产权的存在,最终也会导致交易。因此,需要对环境资源的产权做出界定。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讲,产权制度是一切制度的归宿。一个政府制度有效性的评价,关键是看其产权制度的效率如何,而产权的效率,关键又是看产权的交易成本。一个好的制度,是产权的交易成本最低的制度。根据经济学上的“科斯定理”,零交易成本的状况是不存在的,总是存在一定的交易成本,所以资源的最初配置对交易的最终结果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环境和资源这样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财富,因为这些物品的交易成本是庞大的。这就需要对环境资源的产权做出明晰的界定。政府应当在立法上建立一套明晰的绿色产权制度,制订一套合理的产权博弈制度和竞争规则,并且赋予产权充分自由的交易和流通,适当的介入产权,从而增加市场的稳定性,弥补其不足,这对于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产权制度的明晰,能够通过利益驱动来促使人们对其私有的环境和资源进行更加有效的保护和更加充分的利用,改变以往滥采滥伐、过度排污等局面,有效的保护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循环经济的推行。

2、调整资源价格体系,建立绿色GDP核算制度 在目前的国民收入核算制度中,环境资源的价格未能真正反映其价值,“目前经济制度中一个最大的危害,在于市场的定价完全不体现破坏地球的成本”,没有将环境的负外部性和环境因素的自然价值纳入到核算体系中来,这是不完整的,造成资源低价甚至免费的局面,从而导致人们对环境资源的滥用,引发大量的环境污染。并且传统GDP将这些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纳入到经济增长的数值计算中来,比如一个很有趣的事实:1991年在瓦尔迪兹(阿拉斯加南部港口城市)埃克森石油公司的石油泄漏使得阿拉斯加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原因是很多人都去清除泄漏的石油,带动了饭店、旅馆、商场、加油站和商店的经济繁荣。但这场事故所导致的野生动植物死亡比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人为的环境灾难都要多,对鱼类和野生物的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存在。把对环境的破坏作为经济的增长,这是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商品二重性”的价值论,物品的价值不只是体现在其中的人类劳动的价值,自然资源本身也有价值,霍肯等提出了“自然资本”的概念,认为“长期以来把自然资本当作没有价值的东西来对待,已将人类带到了灾难的边缘”。人类只有改变传统的价值论体系,承认自然是有价值的,将自然的价值纳入到经济的核算体系中来,建立一个完整、公正的环境资源价格体系。这就要改变传统的GDP核算制度,建立绿色的GDP核算制度。

3、提倡发展环保产业,推进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的进行 与传统经济发展相比,循环经济的核心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新利用环路中的废物来提高整体效率和复原力,实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生态系统是一个物料平衡、循环往复的过程,“工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物生态系统的概念之间的类比不一定完美无缺,但如果工业体系模仿生物界的运行规则,人类将受益无穷”【7】。因此我们要发展环保产业,进行新型工业设计,“我们面临下一次工业革命”。这种新型工业设计的原则是:一,资源生产效率;二,闭环原则,即良性循环;三,顾客预先订购某一特定农场或合作团体的食品,特别是使用有机肥料种植的食品;四,恢复、持续和扩大自然资本。我们的工业模式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革,要将生态的概念运用到产业中来,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但是我们传统的工业体系和产业模式根深蒂固,线性的生产、消费模式已被人们所习惯,于是要想改变传统的体系,发展绿色产业,靠单个人、单个企业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从宏观上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只有政府制订合乎循环经济的绿色产业政策,大力推进环保产业,发展生态产业,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生态转型,积极支持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等,唯有这些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才能较为有力的推动产业模式的改革,才能有效的推动循环经济的实施。

4、提倡发展高新技术和环境无害化技术 “科技的动力,亦即关键技术种类的长期发展进化,是工业体系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不是唯一的因素),有利于从生物系统的循环中获得知识,把现有的工业体系转换为可持续发展的体系。” ]循环经济的新颖性和先进性,决定了它的建立离不开先进的高新技术作为支撑和推动力。我国目前应着重发展以下五种循环技术:尽可能减少资源和能源投入的技术,产品长期使用的技术,循环再生利用的技术,尽可能减少废弃物排出的技术,生产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技术。如何更好地依靠对于环境无害的新技术,实现对工艺、流程的重新设计,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是我国环境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把循环经济的理念体现到国家的技术政策中来,引导企业和个人致力于环境无害化技术的研究和采用,明确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作为技术行为主体所应起到的作用,指导相关技术的传播应用并制订严格的技术实施标准。

5、政府采购中确立一定的绿色采购比例 政府在倡导企业推行循环经济,实施绿色采购的同时也应将循环经济的理念真正贯彻到其自身行为中来,在政府采购中,应规定适当的绿色采购比例,规定好所采购的绿色产品至少应占的比例。各级政府作为一个庞大的单位,其采购数额也是一股不小的消费力量,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绿色生产的进行,并且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广大公众的绿色消费。

(二)行政方面循环经济是我们全社会的一项宏大工程,是我们全民的责任。国家应通过一切办法使公众都投入到循环经济的大潮中来,其中行政方面的手段是较为有效的手段。政府行政职能的有效实施,能够促使我们的经济系统真正成为人人有责的循环系统。

1、引导绿色消费,倡导绿色消费意识绿色消费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科学的和理性的消费模式,是以一种理性、生态的方式进行消费的新的消费观念,是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人们消费观念的根本改变,能够促使厂商和企业积极的生产绿色产品,促进绿色营销的进行。因此倡导绿色的消费政策,贯彻绿色消费意识是构建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政府倡导绿色消费,不仅可以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拉动消费,而且能够使处于买方市场的消费需求有效地引导绿色生产,推进循环经济的进行。

2、开展绿色教育,倡导公众参与 循环经济的实施离不开公众的认可和参与,任何政策最终的执行效果都和公众的参与密切相关,环保最终是靠我们每一个人来实施。因此政府应当倡导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而公众参与的程度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公众参与并不等于公众决策。鉴于循环经济的新颖性、长期性、复杂性,政府应该加强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培养,广泛开展绿色教育,为实施循环经济打下较好的社会基础。要特别加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环境资源意识教育,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开设节约资源、废弃物再生利用、保护环境等有关循环经济的课程,组织有关循环经济的学生课外活动和公益劳动,使公民从小就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且也要在各级干部的培训课程上开设关于循环经济的课程,使广大干部能够准确的把握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操作模式,使他们能够在其职责所限的管辖区域内更好的推行循环经济。另外还要采取一些其他行动上的措施,比如:政府增加环保投入,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引起人们的关注;经常举办环境污染案例听证会,将其过程及结果公开,加强环境案件的社会影响;并且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带动民众广泛参与环保实践;政府注重增加关于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的公益广告,通过各种方式呼唤广大公众的绿色意识和绿色行动。

(三)法律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贯彻执行,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得通过政府制订法律,由法律来执行、协调代际、代内公平。循环经济也不能靠愿望来实施,而是必须要将其上升到法律制度的层面,一定程度上靠国家的强制力来推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作保障。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已经起步,但至今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框架。为了有效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快循环经济的立法工作,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并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确保法律的有效性和严肃性。我国现有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许多属于综合性质。不少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制定的。当时的立法目的、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还带有计划经济色彩,以环境污染防治为核心的环境法体系在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环境保护基本原则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存在重污染防治规范而轻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缺陷,多是规范被动的“末端治理”而没有注重对污染和废弃物的“源头预防”,因此对这些法律法规应及时修改,真正贯彻“Reduce”、“Reuse”和“Recycle”的“3R”原则,适应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因此,要全力推行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职能。政府政策和制度上的保证能够有力的促进全体公民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大潮中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功在当今时代,造福千秋人民!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立法的影响及其对策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WTO的建立和法制全球化的形成,对我国法制建设所产生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立法方面。因为代表法制全球化的WTO的法律规则也是我国在加入WTO后所必须遵守的,这就要求对我国与经济全球化有关的法律规范进行全面整理、分析,使之能够适用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立法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它将促使我国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立法的影响最主要的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我国外贸体制和外贸法制的影响及其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外贸体制为适用其需要已经作了重大改革,基本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与WTO国际贸易规范相比较,我国贸易体制与外贸法制所表现出来的差距是明显的。主要表现有六:其一,进口关税仍然偏高。虽经几次降低,但仍然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甚至高于发展中国家4—5个百分点。其二,非关税保护过多,主要体现在存在进出口数量限制。实行配额许可证管理的进口货物范围仍然过宽,指定公司经营的国营贸易还在一定范围存在,而且具有较高的垄断性。其三,未完全放开外贸经营权。外商不能与中国用户直接签订进口协议,而需要通过外贸公司进行代理;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经营范围仍然受到限制;内贸与外贸区分,说明国内流通体制未实行对外开放,审批外贸经营权的资格仍含有很大程度的计划经济的影响,未充分反映市场经济的要求。其四,在标准和证明上未实行国民待遇。如我国1994年7月公布的 “汽车产业政策”就规定在选择零部件上给予国内产品优惠,1994年5月生效的“对初次化工品进口和有毒的化工品的进口的环境控制规定”中规定的要求登记只适用进口产品,不适用于国内产品等等,都是有违《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3条规定的国民待遇原则的。其五,未实行非歧视原则。对外国企业的出口要求、外汇安排以及双重价格等都与WTO的非歧视原则不符。其六,外贸政策缺乏统一性、透明度,全国市场不统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不统一,各地区的经贸体制与政策法规差异大,政策透明度低,内部规定过多。而且,近年来,我国在涉外税收、外汇管制、加工贸易等方面的政策调整频繁,但政策制定程序、法律体系和金融制度往往缺乏透明度。例如,一些政策的出台,事先未向企业披露,甚至由于缺少信息渠道,外商投资企业直到在经营中遇到了问题才得知有关政策、法规已经改变。另外,有些法规和政策在各地执行时不统一,给投资者造成疑虑。此外,市场分割严重,全国市场不统一。针对存在的这些差距,就必须对我国外贸体制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做相应调整、修改和完善,使之适用WTO 国际贸易规范的要求。具体而言,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调整进出口关税和税率结构,使之更加合理,并与国际接轨。由于我国进口关税偏高,为适用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为融入WTO大家庭之中,就必须进一步按国际标准降低关税。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成果之一,就是大幅度增加了约束关税比例。约束关税构成了关税税率的上限,一国要改变约束税率,必须与其贸易伙伴谈判,要对贸易的损失做出补偿。我国加入WTO,也必须承诺对货物进口关税的约束。例如,目前在农产品领域,WTO成员国100%的产品为约束关税,根据中美达成的双边协议,在未来5年里,农产品的约束税率将由80%逐步降到65%。我国自主降低关税计划是2000年将平均关税税率降到15%,到2005年将平均关税税率降到10%。根据中美谈判的结果,农产品的平均关税将由目前的21%降到17%左右,工业品平均关税税率将在2005年降到9.44%。

2、改革非关税措施。WTO 要求各成员国规范非关税措施的管理行为避免对一种货物实施多种贸易保护措施。目前我国对385个税号的产品保留着配额、许可证和特定招标等非关税措施。由于WTO的规则禁止使用这些数量限制,我国应逐步取消,以适用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3、逐步放开进出口经营权的限制,规范并赋予企业更广泛的外贸经营权。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目前仍实行外贸经营权的审批制度,只是在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开发区试点进行外贸经营权的登记制,即使赋予生产企业外贸自营权,也限制其经营范围。这与WTO有关协议关于国营外贸企业的规定有较大抵触。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我国已承诺逐步开放分销服务,除原油、成品油、化肥、粮食、棉花、植物油、食糖和烟草等8种大宗产品由政府指定的少数公司专营外,其他商品的进出口将在3年里逐步放开经营,即国营贸易不再作为国家控制进出口的主要措施。目前由国有独资外贸公司占主导地位的外贸经营体制,将逐步向包括国有、合资、外资、股份制、集体、私营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营体制过渡。进出口贸易与批发、零售等分销活动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将推动国有外贸公司的改革,尽快通过资产重组、兼并、破产、承包、租赁等方式,改变目前许多公司经营亏损、负债率过高、冗员过多、服务质量较差的局面。

4、增加贸易政策和管理的透明度,保证经贸政策的统一实施。所有的贸易政策都必须及时对外公布。WTO要求各成员的贸易制度和政策尽可能透明和公开,或将这些政策和做法通知WTO,以保障成员之间贸易活动的可预见性。加入WTO之后,中央政府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彻底清理现行的各种政策法规,该废止的要废止,与WTO规则相悖的要修改,凡需要实施的都必须在指定的公开刊物上发布,并明确实施这些政策的机构和执行的程序。通过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对各国贸易政策进行定期监督,是WTO敦促各国增加政策透明度的另一种重要方式。这一机制不仅要求我国的贸易政策是透明的,而且要求经贸政策符合国际规范。

5、明确规定国民待遇原则和非歧视原则,当然依据国际惯例属于例外的除外。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国民待遇是指一国在经济活动和民事权利方面给予其境内的外国公民和法人不低于给予本国国民和法人所享有的待遇。我国在具体实施这一原则时,存在一些与WTO 规则不相适用的地方,所以应当修改这些不相适用的规定,使之符合国际惯例的要求。在非歧视原则方面,我国同样存在上述与国际标准不相适用的地方,不利于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之中。因此,应当在法律上明确这一原则。

6、完善外贸法律体系,充分利用多边规则维护我国的经济权益。市场开放也会带来风险,因为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并不能完全保证公平竞争。国家仍需要通过立法和必要的干预,克服市场缺陷。我国应根据WTO的有关协议,补充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开放市场,有可能出现某些进口产品大量涌入的情况,为了防止国内相关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劳工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国家除了运用既有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外,保障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我国应根据WTO《保障措施协议》,尽快制定《保障措施法》或《保障措施条例》,建立产业投诉机制和规范的调查程序。我国鼓励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但也需要防止大公司利用市场垄断,损害国内广大中小企业利益。中国需要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尽快制定《反垄断法》,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为各种类型的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此外,还应当制定《反倾销法》、《反补贴法》、《进口保障法》、《保护公平竞争法》以及《保护幼稚工业法》等法律。

(二)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影响及其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经济越来越显示其无穷的力量。在知识经济中,知识产权是其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WTO的发展,世界各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其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各国协调一致地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由此形成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规则,其中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可以说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涉及面广、保护水平高、保护力度大、制约力强的一个国际公约,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个知识产权协议。该协议涉及了所有的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而且全面提高了保护水准,特别是将争端解决机制引入了知识产权领域,整体力度超过了以往所有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

就我国而言,近十几年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也已经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颁布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同时,我国还颁布了与保护知识产权密切相关的民法通则、合同法、科技进步法等法律,修改和完善了一系列知识产权法律和法规,基本上形成了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在完善知识产权立法的过程中,我国也注意到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国际化协调的趋势,尽量与有关国际公约相适用。现在我国已经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保护录音制品作者防止录音制品被擅自复制公约、专利合作条约等重要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并在关于集成电路的知识产权条约上签了字。但与TRIPS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相比较,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对部分有关知识产权的行政终局决定,缺乏必要的司法审查和监督,这主要体现在商标法和专利法中;二是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特别是对假冒和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对受害人的救济措施还不完善;三是对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利限制过多、过宽,不合理地损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这主要体现在著作权法中;四是在各类知识产权的保护内容和保护水平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主要是还没有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提供专门的法律保护;五是缺乏对知识产权滥用的必要的、完善的限制措施。针对这些差距,我国应当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制定和修改有关法律法规,使之适用TRIPS的要求。具体而言,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1、制定有关的法律

TRIPS第35-38条详细规定了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保护,但我国还没有对此提供专门的法律保护,因此应尽快制定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法。另外,商业秘密也是知识产权的重要内容,TRIPS比较注重对其加以保护,但我国只是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作了一些规定,没有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因此,为了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应当制定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

2、进一步完善现有知识产权法律,对其中与TRIPS不相适用的内容进行修订

就专利法而言,我国专利法已经经历了二次修订,最近一次是2000年8月25日。尽管专利法在1992年经过第一次修改,在主要规定方面早已与TRIPS协议一致,但为了强化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保护意识,培育有利于发明的产生和推广的良好社会环境,这次修改后的专利法还根据TRIPS协议作了如下补充:规定专利权人有权禁止他人未经其允许进行许诺销售行为;规定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或专利的复审和无效由法院终审;增加规定为防止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害,专利权人可以在提起侵权诉讼前申请人民法院采取责令停止侵权行为等临时措施;完善了授予专利强制许可的条件。通过这次修订,我国专利法已经与TRIPS协议更加协调一致,基本上没有了什么差距。......

第四篇:阿右旗广播电视台基本情况 存在问题 建议

阿右旗广播电视台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打算

一、我旗电视台现状

我旗广播电视台核定人员编制30人,现有人员共31人,其中编内27人,聘用4人。台长由文广局局长兼任,2名副台长分管广播电视业务工作。全台现有摄像机7台,非线性编辑机4套,制播切换系统一套,40平米新闻演播室1个,基本实现了制播一体化网络系统。现开设电视类自办节目4个,《阿右旗新闻》(汉)每周三期,每期10分钟,重播3次;《阿右旗新闻》(蒙)每周一期,每期10分钟,重播3次;《巴丹荧屏》为综合性栏目,每周一期,每期15分钟,重播2次;《快乐周末》为文艺类栏目,每周一期,每期10分钟,重播2次。广播类自办栏目4个,分别是《阿右旗新闻》(蒙、汉)、《娱乐15分》(蒙)、《星期百花园》(汉)。另外,非固定性电视栏目有《一把手廉政访谈》。2011年制作播出各类专题片、宣传片16部。

我旗电视台是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11年核定公务费和业务费共3.56万元。近年来,年均广告费3万余元,上缴财政后,按40%返还。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旗广播电视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新闻报道中民生类新闻比重较低,报道基层、报道普通百姓的新闻不多;二是自办栏目的深度和影响力不强,内容不够丰富,形式比较单一;

1三是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基本上是台内“传、帮、带”,新思想、新观念、新技能不能及时掌握,专业技术技能急需提高;四是随着采、编、播、控等数字化设备的使用,一些人员难以胜任工作,加之人员出口不畅,工作中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五是业务经费不足;六是近年来设备虽然有较大改善,但随着新栏目的开办和播出时间的延长,现有系统的部分功能已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三、对今后我旗广播电视发展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广播电视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重要。结合我旗电视台的实际,对今后我旗广播电视工作有如下思考:

(一)牢固树立“服务中心工作、服务百姓大众、立足本土特色鲜明”的办公理念,在栏目设置和节目内容上突出本土化、特色化、精品化。一是在《阿右旗新闻》中增设“走基层”版块,把镜头对准小人物,对准普通百姓,切实提高民生新闻比重。《阿右旗新闻》(蒙)由现在每周一期增加到每周三期,同时成立蒙语节目部,将采、编等工作与汉语节目相分离,以确保蒙语新闻质量,并在人员、设备等条件成熟时,开办非新闻类蒙语栏目;二是组建《巴丹荧屏》栏目组(3人),专人负责,独立运作。努力将这一栏目打造成内容更加丰富(包含经济、社会、民生、法律等众多小版块)、形式多样的综合性栏目;三是将《快乐周末》栏目重新包装改造,使其由现在单一的文艺类节目变成文化类节目,以挖掘、宣传、弘扬我旗深厚的历史文化,突出文化特

色和本土化特色;四是在条件成熟时,开办《百姓服务》栏目,及时为群众提供医疗、科技、气象、市场、政策等信息服务;五是进一步对栏目和频道包装,加大公益广告播出力度。

(二)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在加大台内培训学习力度的同时,有计划地分批将专业技术人员送往盟级台、省(自治区)台学习培训。邀请传媒大学老师或资深媒体人来旗辅导和培训。鼓励支持参加各类优秀作品评选。设置优秀作品奖,并对获奖作品进行展播。

努力建立结构合理、一专多能的专业技术队伍。积极引进和培养采、编、播、控的数字化人才。当前,急需增加记者4人、制作3人、播音员1人。

(三)加强设备管理,扩充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广电行业对设备和技术依附力很高。当前,我旗电视台现有设备已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要,特别是随着对节目和栏目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栏目和新上栏目必须采取独立运作模式,各栏目自主负责策划、采访、编辑、制作等。为此,需摄像机4台、非线性编辑机3台、蒙语新闻编辑机1台、媒资存储系统一套(不少于200T的存储量)、广播录音编辑工作站一套、新闻采访车一台。

(四)加强管理、奖罚分明,提高工作积极性

进一步完善现有工作制度,实行目标任务量化管理。对栏目

和人员核定量化工作任务,按月考核。实行上级媒体稿件采用奖励制度,对被中央、自治区、盟级媒体采用的作品按不同标准分别给予奖励,以加大外宣工作力度。严格考勤和病事假管理制度。加强与周边地区电视台的联系,就旅游宣传、广告业务等方面密切合作,将本地的旅游风光片、宣传片在周边地区电视台播放,扩大宣传面。

(五)加大对电视台运行的保障力度

电视台是高投入的行业,设备运行、维护修理、人员培训、外宣奖励、摄像带等大量耗材都需要较多的资金支持。由于我旗人口少,第三产业尚不发达,广告收入低。为此,需要得到国家及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

阿右旗广播电视台

二O一二年五月十二日

第五篇: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知识产权 主要问题 解决方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文章阐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增强国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世纪,世界经济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产权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但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而且与当代国际政治、经济贸易的发展关系日益密切。可以说,当今国家与国家经济实力乃至综合国力的较量,就在于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因此,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保护水平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和解决。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专有技术的流失。例如中药处方和配方的失密,缺少防范意识,轻易被外国公司获得,然后进行仿制,比如六神丸作为养神静心的中药,日本公司把它拿过去以后,稍加改造和包装就变成了著名的“救心丹”。仅这个救心丹,在国际市场上每年销售额能达到6 亿—7 亿美元,相当于我国一年的中药出口总额。还有,我国安徽宣纸工艺失密事件、“景泰蓝”技术失密事件等,都是因为我们既没有申请技术专利,也

没有将其作为商业秘密给予有利保护,疏于防范而被外方掌握了关键技术、带走了全套的技术资料,使我们的民族工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二)知名商标被取代。在对外合资合作过程中表现明显。外方有意识地选择我国一些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厂商进行合作,然后借口他们的产品是名牌产品,在合资协议中要求使用他们的商标,或者干脆花巨资买断我们著名商标的使用权,然后占而不用,同时对他们商标的商品大肆宣传。这样,我们通过几十年创造的名牌在几年之内就被洋品牌完全取代了。比如饮料行业,我国原来的“八大名牌”如“亚洲”、“崂山”、“八王寺”等,一开始,除“健力宝”、“正广和”未合资,其他6 家都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合资了;洗衣粉行业,上海的“白猫”,广东的“高富力”、“中意”,合资后,被外方控制,他们利用我国名牌厂家的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推销他们高价的“碧浪”、“汰渍”,把我们的名牌打入“冷宫”。广州肥皂厂的“洁花”香皂与美方合资后,很快被“海飞丝”、“潘婷”取而代之。我们的老品牌就这样成为了外国品牌的跳脚板。(三)商标被抢注。知识产权是具有地域性特征,依据一国法律取得的知识产权只在该国领域内有效,在其他国家是不必然受到保护的。商标也是一样。近几年来,当我们的一些名牌准备出口国际市场时,发现其商标已被外商抢注。比如,电器商标“海信”在德国被抢注、“康佳”在美国被抢注、“科龙”在新加坡被抢注;云南卷烟品牌“阿诗玛”、“红塔山”在菲律宾被抢注、“五粮液”在韩国被抢注;天津麻花商标“桂发祥十八街”、北京酱菜老字号品牌“六必居”在加拿大被抢注;河南白酒品牌“杜

康”、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在我国被列为“国宝级”保护的“一得阁”墨汁被日本人抢注等等。商标被抢注后,产品要进入这些国家和地区,我们或者以重金买回本属于自己的商标使用权,或“改名换姓”,重新培育名牌。

(四)遭遇知识产权欺诈。知识产权是具有地域性、时间性特征的权利,在一国有效的知识产权不一定在另外一国就必然受到保护。而且除商业秘密外,知识产权都是一定期限里的权利,而不是永久性的权利。超过法定保护期限,人人都可以自由无偿地使用,不需要权利人的许可。但由于我们缺少这方面的知识,以致屡遭知识产权欺诈。例如,我国的某汽车厂与外商进行合资谈判,外方提出技术入股,以其中的97 件专利技术,共折合1600 万美元入股。由于这家企业不懂得专利法,后来才得知,这97 件专利技术中有23 件专利是过期的,还有29 件专利已临近到期,13 件则刚刚申请中,真正算数的专利只有32 件,也就是说2/3 的专利是不能折算股金投资入股的。该企业吃亏上当,追悔莫及。

(五)盗版、山寨货猖獗。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几乎任何东西,只要想买盗版,总是能找到途径。盗版分盗版国内和国外两种情况,盗版国内产品,由于国人的知识产权意识比较单薄以及国人宽厚仁慈的内心,一般不会追究盗版者的责任,但是盗版国外产品,后果却恰恰相反。他们会斤斤计较,对盗版行为追究法律责任,我们往往败诉,承担巨额的侵权和损害赔偿责任。

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甚至是惨痛的。首先,传统的专有技术的流失,对我们的影响不仅仅是技术被窃取那么

简单。一方面,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的技术经验,是花费了古人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的经验和心血凝结而成,只因我们的疏忽大意就被窃取,实属不应该。一句缺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完全不能作为浪费祖宗智力成果的托词和借口的。另一方面技术流失的同时我们也没有了自此之后发展的动力。技术所带来的财富也随之流失。再者,全体中国人的智力成果被其他人盗用,成为别人赚钱的工具,自身获得的价值被人为消减,权利人原本可以获得的经济利益无法得到充分实现,却看见盗版的人在坐享其成,我们国人心里是什么滋味呢?咬牙切齿、有苦难言不足以形容,在祖宗的眼里,我们也是一个个败家子。其次,我们自主商标的淡出,外国商标的挤入,加之中国人崇洋媚外的心里,可想而知,未来,我们还剩下多少自主品牌。我们都要靠进口过日子的时候,外国人在背地里可能在取笑这一群傻瓜。因为中国的市场他们已经牢牢的掌握了。他们的一举一动牵动十四亿人。掌控者十四亿人的钱包,任何一个资本家都会开心透顶。第三,我们的名牌商标被别人抢注,等于说本来是你拥有的东西,别人反而说是属于他的。而且还限制你自由使用的权利。任何一个智力健全的人都不会甘心这种情况吧,何况是一个国家?最后,知识产权问题的存在,有损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不利于我们和其他国家的合作。我国于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加入世贸组织过程中重要的一项谈判即是有关知识产权的谈判,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比较晚,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都很不完善,国际上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多有不满,对我国怀有不好的印象,为了扩大和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我国承诺加强知识

产权保护工作。当前在与外交往中,因知识产权问题与国际社会产生了纠纷摩擦,影响了对外交流。综上,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让我们自己在智力成果和财富创造上吃亏,而且影响了我们的国际形象。不论从哪一方面讲,知识产权的保护都是必须的。

加强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途径有哪些呢?首先,要转变思想意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二是学会欣赏国产的魅力。第二,要重视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21 世纪什么最贵的是人才,知识产权战略的运用必须由具有专业意识和专业知识的人来实施。但是目前国内的状况是:直接参与创新的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缺乏知识产权管理;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人员没有专利意识;参与市场经济的主体不懂知识产权战略。所以,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另外,由于传统的专业技术以及知名商标被外国企业窃取或排挤,中国目前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是不多的,在重视保护已有产权的基础上,必须开源,不断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第三,加强立法,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21世纪是法治的世纪,法治的基础是有法可依。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必须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做基础。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就其内容来看滞后于社会发展,存在可操作性差的问题。2.加强执法,保障知识产权权利人利益的实现法律的保护不仅在于立法的完善,更重要的是依赖于有力的执法。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部门设置上,存在职责划分不清,部门工作积极性不高,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问题。执法人员执法素质不

高,缺乏一定的知识产权知识,没有组建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执法队伍。执法部门获取违法侵权报案渠道不畅,有些部门对违法侵权行为没能及时查处,甚至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人相互勾结,利用权力充当他们的保护伞,助长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3.加强宣传教育,使知识产权保护深入人心。我们的知识产权制度主要是通过政府颁布法令来实现的,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缺少相应的思想基础和经济基础。所以知识产权保护要得到人们的了解、认同并遵守,需要一定的时间,更需要政府不懈的宣传、普及和教育。

参考文献:

曹荣辉:《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经济研究导刊,2010 年第20 期 孙力:《有关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思考》,现代商业

孔奕雯:《浅析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对策》,法制与社会,2008年03月

下载电视台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视台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知识产权信贷融资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推荐5篇)

    关于知识产权信贷融资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前言初创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融资难的问题。一方面初创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以应对企业初期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但......

    电影下载知识产权问题

    互联网上电影下载的知识产权问题分析 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上出现了丰富的共享资源,,然而这种资源的共享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呈现出无节制的状态,涉及知识产权的......

    专题十四 知识产权问题

    目前世界发明专利的97%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99%的企业没有专利。在这种情况下,过于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主要是保护了发达国家的利益。知识产......

    知识产权有关问题的探讨

    知识产权有关问题的探讨 概念和特征: 知识产权,概括的说,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主要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电视台稿)当前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精选五篇)

    当前我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几年来工商部门贯彻《食品安全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仍然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

    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 题目: 江苏开放大学 法 学 毕 业 论 文 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专业方向: 民法 姓名: 刘秀梅学号: 143200120397......

    关于高校学生知识产权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优秀范文五篇]

    关于高校学生知识产权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xx世纪,知识产权一直是世界性热门话题,国家屡次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知识产权在社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够推动时代进步......

    存在问题

    问题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敷衍应付走过场。对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存在认识偏差,认为民主评议党员无非就是“画个圈,打个钩,坐在一起唠一唠”,没必要较真。在民主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