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人事局、编办拟定的天津市行(精)

时间:2019-05-14 07:0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人事局、编办拟定的天津市行(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人事局、编办拟定的天津市行(精)》。

第一篇: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人事局、编办拟定的天津市行(精)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人事局、编办拟定的天津市行政单位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和离退休(职)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财政局、人事局、编办拟定的《天津市行政单位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和离退休(职)费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行政单位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和离退休(职)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工资基金、财政预算和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减少工资发放中间环节,保障工资及时足额发放,逐步规范人员经费的分配,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加强当前机构编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编发〔1998〕2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工资基金管理的通知》(国发〔1989〕31号)和《天津市标准周期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财预〔1999〕57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财政统一发放行政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职)费(以下简称工资)是指财政预算安排的行政单位和政法部门在职人员和离退休(职)人员工资,由财政部门委托代理银行直接拨付到职工个人帐户。

第三条

财政统一发放工资管理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强化财政监督管理,通过对人员经费支出实施全程监控,科学核定人员经费预算,切实加强预算约束,保证国库资金安全运作,实现依法理财,规范管理;改进国库资金支付方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政府运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完善机构编制和工资基金管理制度,加大对单位人员情况动态监管力度,保证编制合理使用。

第二章

实施范围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社会团体、检察院、法院(以下简称行政单位)在编的在职人员和离退休(职)人员。

第五条

财政统一发放的工资项目严格执行国家及我市的统一规定。

在职人员工资项目包括基础工资、职务(岗位)工资、级别(技术等级)工资、工龄工资、见习期(初期、学徒、熟练期)工资、工人奖金、未纳入奖金、未纳入补贴、职务(岗位)津贴、物价补贴、回民补贴、住房补贴、特殊岗位津贴、警衔津贴、目标管理奖、独生子女费、冬季取暖补贴、夏季防暑降温补贴等发给个人的支出项目。

离退休(职)人员离退休(职)费项目包括基本离退休(职)费、未纳入奖金、未纳入补贴、增加的离退休(职)费、离退休(职)费补助(补贴)、物价补贴、住房补贴、洗理费、书报费、交通费、护理费(自雇费)、离休加发生活补贴、特殊岗位津贴、警衔津贴、冬季取暖补贴、夏季防暑降温补贴等发给个人的支出项目。

第三章

职责分工

第六条

行政单位负责向编制、人事和财政部门报送人员及工资变动情况,以及应当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税金和其他需要扣缴的资金情况,同时负责向职工提供工资明细情况。

第七条

编制部门负责审核行政单位的编制和在编人员情况。

第八条

人事部门负责审核行政单位在职和离退休(职)人员基本情况、工资结构及标准。

第九条

财政部门负责核定财政供给范围,审核单位工资预算,向代理银行核拨经费并提供行政单位编报的工资发放及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税金和其他需要扣缴的资金清单。

第十条

代理银行根据财政核拨的经费和提供的清单,按时、准确将实发工资额分别记入职工个人账户,将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金和其他需要扣缴的资金集中转入单位在银行开设的帐户,并向单位提供原始记帐凭证和职工工资条。

第十一条

职工凭银行发放的工资信用卡或存折(以下简称工资卡)到银行领取工资。

第四章

工资发放程序

第十二条

行政单位发生增人增资、离休退休(职)、减人减资、工资变动等事项,要按照编制管理和人员、工资管理的有关政策要求,在变动当月15日以前汇总报编制、人事部门办理审批或审核手续。

第十三条

编制部门对单位报来的人员及编制进行审核,并在2个工作日内将有关资料分送财政和人事部门。人事部门根据编制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情况和国家及我市统一规定的工资制度,审核单位人数、个人职务等级等基本情况及工资标准,在4个工作日内送财政部门。

第十四条

财政部门依据编制、人事部门提供的单位工资发放情况,在年初核定的工资预算指标内,按预算科目分类生成工资发放汇总及明细清单,并根据单位报送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税金和其他需要扣缴的资金分类生成汇总及明细清单。

第十五条

财政部门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代理银行,专门负责行政单位工资发放工作。财政部门与代理银行签订代发工资合同,并于每月月底之前将下月的工资款拨付代理银行,同时提供工资发放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税金和其他需要扣缴的资金清单。

第十六条

代理银行按单位逐人设立职工个人帐户,并分单位设立划转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税金和其他需要扣缴的资金专用的单位账户。银行收到财政部门拨付的工资款后,于发放工资月份的4日(遇节假日相应提前,下同)按财政部门提供的工资发放清单中实发工资额将工资分别发放到职工个人帐户,同时将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金和其他需要扣缴的资金分单位划转单位帐户,并于月初6日内向单位出具原始记帐凭证和职工工资条。

第十七条

行政单位根据银行出具的凭证进行帐务处理。同时将工资条,提供给职工个人,供职工查询工资明细构成。

第十八条

行政单位增人包括考录公务员、调任人员、接收转业或复员军人等,单位需填写人事部门印制的《天津市行政单位新增人员工资审批表》一式6份,持人事部门核发的《增人计划审批表》和新增人员有关材料复印件,办理有关手续。财政部门根据编制部门和人事部门审批签章的《增人计划审批表》和《天津市行政单位新增人员工资审批表》,办理单位增人增资注册及开设工资帐户手续。

第十九条

行政单位在职职工按国家规定离退休或退职的,单位需及时填写《天津市行政单位离退休(职)人员及离退休(职)费增减通知单》一式6份,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条

行政单位减人包括调出人员、自然减员等,单位需及时填写人事部门印制的《天津市行政单位减人通知单》一式6份,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一条

行政单位在职人员工资正常变动,单位需填写人事部门印制的《天津市行政单位在职人员工资变动情况表》一式4份,办理有关手续。在职人员晋升职务增资时,还须附组织(人事)部门审批的有关文件的复印件。

离退休(职)人员正常离退休(职)费变动,单位需填写《天津市行政单位离退休(职)人员及离退休(职)费增减通知单》一式4份,办理有关手续。

第五章

财务管理

第二十二条

实行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后,行政单位的预算指标仍由财政部门按原渠道下达到单位。

第二十三条

每月月底之前,财政部门根据审核确认的工资发放汇总表及明细清单,办理预算拨款手续,同时核销行政单位预算指标。

第二十四条

行政单位根据经财政部门审核的本单位工资发放汇总表,以及银行提供的原始记帐凭证,进行相关帐务处理。行政单位以应发工资数额作为财政拨入经费、本单位经费支出和拨付所属单位经费的记帐依据。

第二十五条

代理银行集中划入各单位的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金和其他需要扣缴的资金,各单位应根据代理银行的划款通知书作相应的会计核算。其中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金,各单位必须依照税法的规定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及时、足额向主管地方税务分局申报缴纳税款。

第二十六条

行政单位要按月记帐,年底将全年发放工资总额与其他预算拨款一并汇入单位决算。决算报表的内容口径、报送途径不变。

第二十七条

每季度终了,行政单位、代理银行、财政部门要将工资发放情况进行对帐,以确保工资发放准确无误。

第六章

管理监督

第二十八条

行政单位按要求如实提供人员工资资料及变动情况,接受编制、人事和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对于弄虚作假或减员未及时申报的,财政部门将按虚报增支额从单位公用经费中扣抵。

第二十九条

行政单位要严格执行《个人所得税法》,无论是预算拨款的职工工资款,还是单位用预算拨款之外的资金发放个人的各种款项,均须记入职工应纳税所得额,依税法规定计算并代扣个人所得税。否则,视为偷税行为,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

编制、人事和财政部门按各自职责加强对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工作的监督,健全考核、监督、约束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财政统一发放工资情况进行检查。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实施的全过程,接受审计部门和人事、财政内部监督机构的行政监督

第三十一条

代理银行要按照财政部门提供的工资发放清单及时准确地将工资发放到个人帐户,同时,按照与财政部门签订的合同要求,提供优质服务。

对于代理银行未完全履行合同,或服务质量明显低劣的,由代理银行承担相关责任,财政部门按合同规定终止其工资发放业务,另行选择其他代理银行。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0年7月1日起实施。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人事局、编办拟定的天津市行政单位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和离退休(职)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第二篇: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人口计生委市财政局拟定的天津市农村

【发布单位】天津市

【发布文号】津政办发〔2005〕067号 【发布日期】2005-11-24 【生效日期】2005-11-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天津市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人口计生委市财政局拟定的天津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

扶助制度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津政办发〔2005〕06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人口计生委、市财政局拟定的《天津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方案(试行)》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二OO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天津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方案(试行)

为保护和激发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农村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21号)精神和我市实际情况,决定在我市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方案如下:

一、实施奖励扶助制度的重大意义

在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施奖励扶助制度,是在现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妻年满60周岁以后,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奖励扶助的一项基本的计划生育奖励制度。

(一)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人口与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是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抓紧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施奖励扶助,以此带动其他的帮扶活动,引导基层干部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依法管理、利益导向和优质服务方向转变,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热情和积极性,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三)针对特定人群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缓解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在生产、生活和养老方面的特殊困难,有利于促进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

二、奖励扶助的对象和标准

奖励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本人及配偶均为本市农村地区农业户口人员;

(二)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生育;

(三)现有一个子女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四)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且年满60周岁。

符合上述条件的夫妻,按每人每月50元标准发给奖励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奖励扶助金按年计算,以个人为单位发放。自年满60周岁的下一起发放。已超过60周岁至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前期间,不予补发。该项奖励扶助金不计入奖励扶助对象的家庭收入中,不影响其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户”待遇。

三、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程序

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按照条件公开、个人申请、村乡审核、区县确认、报市备案的程序进行。

(一)条件公开。奖励扶助对象确认之前,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村民委员会应对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重要意义、奖励扶助对象应具备的各项条件、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程序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利用会议、公告、咨询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使其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二)本人申请(每年6月1日至6月30日)。凡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60周岁并符合其他规定的奖励扶助条件的人员,均可办理奖励扶助资格的申请登记。符合奖励扶助对象条件的人员应通过村民委员会和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向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填写《天津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申请表》。连同本人身份证和户口本的复印件一并交村民委员会。

(三)村乡审核(每年7月1日至7月31日)。村民委员会接到申请人奖励扶助申请之后,按规定条件进行审核。对认为符合条件的提出拟报名单,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然后将讨论通过的申请人名单在村内张榜公布10日。如无异议,村委会在《申请表》上签注意见,连同申请人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报送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对申报的申请人的情况再次进行审核后,将认为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名单返还村委会,由村委会再次张榜公示10日。同时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接受群众举报。对无异议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将初审通过的申请人名单上报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四)区县确认(每年8月1日至8月31日)。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上报的拟奖励扶助的对象逐一进行审查确认,并将确认后的奖励扶助对象名册印发至村委会,由村委会张榜公示。同时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接受社会监督。奖励扶助对象名册要一并提交区县财政部门和奖励扶助金发放机构,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个人信息档案。

(五)市级备案核查(每年9月1日至9月30日)。由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将确定的奖励扶助对象名单及数字汇总情况上报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要将核准的奖励扶助对象的人数和名册报送国家人口计生委、市财政部门和奖励扶助金发放机构。

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奖励扶助对象的年审工作。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相关部门、社会团体、中介机构利用不同形式对区县审查确认的扶助对象进行不定期的审查和抽查。对不符合条件的,取消资格。对政策把握不严、执行政策不公、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的,追究相关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四、奖励扶助金的发放和领取

奖励扶助金由区县财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委托代理发放机构发放,资金直接划入奖励扶助对象个人账户。

代理发放机构按照委托协议的要求制定发放办法、操作规程,并按照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供的奖励扶助对象名单建立个人账户。

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每年9月底之前将核定的奖励扶助对象名单和金额提交本区县财政和代理发放机构,区县财政部门及时拨付资金。代理发放机构要按照要求及时将区县财政部门拨付的奖励扶助金足额划入奖励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奖励扶助对象凭账卡(存折)到指定的地点领取。

代理发放机构应将个人账户建立变动情况和资金发放情况及时反馈给市、区县的财政和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五、奖励扶助金的来源及管理

奖励扶助金由市和区县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安排专项资金,分别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对财政状况比较困难的区县,市财政补助80%,区县财政负担20%;对财政状况一般的区县,市财政补助50%,区县财政负担50%;对财政状况较好的区县,市财政补助30%,区县财政负担70%。

市财政部门负责奖励扶助资金的预算、决算、转移支付、总量控制和监督管理。区县财政负责本区县奖励扶助资金的预算和决算,并建立奖励扶助资金财政专户。市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和区县配套资金要集中管理,封闭运行,及时足额拨付到代理发放机构,并监督代理发放机构将奖励扶助金及时划转到奖励扶助对象的个人账户。区县财政每年通过财政年报向市财政报告专项资金的到位、发放和结存情况。

奖励扶助资金要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严禁用于任何形式的盈利性投资、融资活动。严禁用奖励扶助金抵扣个人贷款、税款等款项。

六、实施时间

本方案自2005年1月1日起实行。

七、评估与监督

市、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及代理发放机构每年要对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奖励扶助金的拨付、发放情况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并利用专门的信息管理和监控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对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推行政务公开和群众举报制度。利用多种形式对奖励扶助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聘请具有相应资格的人员担任观察监督员。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独立的、随机的监督检查。

对执行政策和资金拨付不到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虚报、冒领、克扣、贪污、挪用、挤占奖励扶助资金的,一经发现,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委托代理发放机构不按协议履行责任,截留、拖欠、抵扣奖励扶助金的,取消代理发放资格,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八、几点要求

(一)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认真做好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二)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和培训工作。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新闻媒体要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奖励扶助制度的重要意义,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进一步激发他们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同时使各级领导和基层干部认识到实施奖励扶助制度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工作方法转变的具体体现。从而以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把新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做得更好。要通过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政策和工作程序,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去,并进行监督。对基层干部和管理服务人员要认真搞好培训,使其准确理解把握政策,熟练掌握操作程序,细心做好工作。

(三)要建立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和社会监督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确保资格确认准确,资金拨付及时,发放渠道畅通,管理监督有效。

(四)加强奖励扶助对象个案信息登记、数据分析和日常监控管理工作,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个案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

天津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天津市财政局

二○○五年十月二十四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编办拟定的天津市机构

【发布单位】80202

【发布文号】津政发[2001]66号 【发布日期】2001-09-04 【生效日期】2001-09-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编办拟定的天津市机构改革单位经费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津政发〔2001〕66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人民政府同意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拟定的《天津市机构改革单位经费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现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

二00一年九月四日

天津市机构改革单位经费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第一条 为确保机构改革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津党发〔2000〕5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市级行政机关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工作的意见》(津党办发〔2000〕15号)、《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市级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成建制改组为公司有关问题的通知》(津党发〔1995〕24号)、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财政局拟定的天津市标准周期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津政发〔2001〕51号),和市财政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国有资金、物资、房地产等资产处置问题的通知》(财事〔2000〕156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机构改革和经费供给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天津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津党发〔2000〕5号)中涉及到的机构改革单位。

第三条 第三条 机构改革单位经费预算核定的原则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建立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套的约束机制;综合考虑各单位实际情况,分类制定经费预算核定办法,确保机构改革平稳推进;加强财政、编制和人事等部门的联系与协作,保证各项机构改革政策协调一致。

第四条 第四条 成建制转为企业的单位,在职人员经费的核定,以单位2000年预算数为包干基数,财政定额供给至2002年,到期后,不再列入财政供给范围,期间若国家及我市出台增资等增支政策,所需资金由单位自筹解决。离退休人员经费,按照转制前在册的离退休人员及转制期间根据有关政策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为基数,由财政据实全额供给经费。对于不符合上述条件的退休人员,按照企业退休人员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第五条 成建制转为事业的单位,转制为全额预算单位的,经费核定标准由原行政标准就近并靠为事业标准;转制为补助经费单位的,其经费按规定的补助标准和财政供给比例核定预算。以上两种转制单位,改制后国家出台增资等增支政策,所需资金由财政根据确定的经费供给比例予以安排,其离退休人员经费由财政据实全额供给。转制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比照第四条办理。

第六条 第六条 机构合并的单位,暂将合并前各单位2000年预算相加,作为新单位2001年预算,在实际执行中根据机构改革方案相应调整有关预算。2002年及以后按新单位编制内实有人数和适用标准重新核定预算。

第七条 第七条 从原单位中拆分出的单位,暂将原单位2001年预算按各新单位人员所占份额进行拆分,作为新单位2001年预算,在实际执行中根据机构改革方案相应调整有关预算。2002年及以后按新单位人数和适用标准重新核定预算。

第八条 第八条 机构改革后新组建的单位,与原预算单位有经费缴拨关系的,按第六条、第七条办理;与原预算单位无任何经费缴拨关系的,从2001年开始根据新单位人数和适用标准核定预算。

第九条 第九条 机构改革后增加编制的单位,按编制内实有人数和适用的经费标准核定预算。

第十条 第十条 机构改革后撤销的单位,相应取消其经费预算,人员调整至其他单位的,参照以上各条规定,并入其他单位核定预算。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精简机构、部分人员实行分流政策的单位,根据新编制内实有人数,按原标准重新核定单位预算。对分流到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的人员,按所到单位的标准供给经费,分流到财政补助经费事业单位的人员,按该单位定额或定项补助标准供给经费;分流到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企业或自谋职业的人员,财政自分流的下月起停止供给经费。上述分流人员的社会保障、一次性退职金、上岗培训问题,参加学历教育人员的学费和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等,财政部门和各单位按照我市有关规定办理。

对于机构改革单位中2002年12月31日前达到退休年龄的,不再列入机关编制的人员,财政据实供给人员经费,并相应取消上述人员的公用经费。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对于适用本办法的预算单位,凡2001年机构改革到位的,财政都将依据本办法对单位的2001年预算据实予以调整。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天津市财政局

天津市人事局

天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二00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关于北京市吸引高级人才

京政办发[2005]18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关于北京市吸引高级人才奖励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制订的《北京市吸引高级人才奖励管理规定》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五年四月二十二日

北京市吸引高级人才奖励管理规定

市人事局市财政局

(二〇〇五年三月)

为进一步优化首都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吸引机制,规范本市各项高级人才奖励政策,制定本规定。

一、设立北京市高级人才奖励专项资金,由市财政部门专项拨付,按照公开公正、注重实效、综合平衡、规范管理的原则,用于本市高级人才奖励。

二、对于奖励额度超过1万元(含)的高级人才奖励项目,按照自主申报、综合评审、审核公示、财政发放的程序进行评审和奖励。

三、依据本规定对现有高级人才奖励项目进行规范。需保留的奖励额度超过1万元(含)的高级人才奖励项目,组织实施部门须将奖励依据、奖励范围、奖励额度、评审程序等规定报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审核备案后方可继续实施。

四、新设或调整奖励额度超过1万元(含)的高级人才奖励项目,组织实施部门须拟定包括奖励目的、奖励范围、奖励额度 等内容的可行性报告,经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审核报市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

五、鼓励各类高级人才在京创业和工作,对于在本市工商注册且税务登记的企业聘用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按其上一所缴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80%的标准予以奖励,用于其在本市购买商品房一套、汽车一辆、以现金出资在本市投资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参加专业领域培训,每年限申报一次,奖励总额累计不得超过其购房、购车、投资及培训所付款项且原则上不超过30万元:

(一)被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含)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世界500强中的境外公司在京投资的企业及世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在京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聘用,连续2年以上担任副总经理以上或相当职务的人员;

(二)被软件企业、集成电路企业聘用连续2年以上且年薪10万元(含)以上的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三)被北京科技研究开发机构聘用,连续2年以上担任主任或相当职务且年薪10万元

(含)以上的人员;

(四)被来京投资企业聘用,连续2年以上担任常务副总经理以上职务及担任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的人员;

(五)被来京金融企业聘用,连续2年以上担任副总经理以上或相当职务的人员;

(六)在京国际、国内文化艺术名人、名家和民族传统艺术专家、体育明星、优秀教练员及杰出文化艺术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六、符合第五项规定的人员,由税务部门对其上一所缴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额进行确认后,可通过其所在单位分别向市商务局、市科委、市工业促进局、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申请高级人才奖励,经受理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市人事局核准,由市财政局核定兑现相关奖励。

七、组织实施高级人才奖励项目的各有关部门应根据本规定,按照预算编制要求编制人才专项奖励预算,由市人事局审核汇总后报市财政局在预算中统一安排。

八、各相关单位和当事人应如实提供申报材料,对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相应行政及法律责任;组织实施高级人才奖励项目的相关政府部门应按职责分工及时受理审核,兑现相关奖励并接受社会监督。

九、本规定实施细则由市人事局、市财政局会同市有关部门制定。本规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由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协调解决。

十、本规定自2005年6月30日起施行。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5年4月27日

第五篇: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公用局拟定的天津市清理整顿城市出租

【发布单位】80202

【发布文号】津政办发[2000]48号 【发布日期】2000-08-03 【生效日期】2000-08-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公用局拟定的天津市

清理整顿城市出租汽车等公共客运交通实施意见的通知

(津政办发〔2000〕48号二000年八月三日)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公用局拟定的《天津市清理整顿城市出租汽车等公共客运交通实施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公用局天津市清理整顿城市出租汽车等公共客运交通实施意见

(二000年六月二十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交通部等部门关于清理整顿城市出租汽车等公共客运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94号)和建设部等五部门《关于贯彻落实〈 关于清理整顿城市出租汽车等公共客运交通的意见〉的通知》(建城〔2000〕95号)精神,结合我市出租汽车和公共客运交通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现提出以下贯彻意见:

一、一、清理整顿的指导思想

以规范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市场为中心,以加强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为重点,坚持统筹兼顾、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战略,发挥国有公共交通骨干企业主导作用,形成以公共汽车为主体,以小公共汽车、出租汽车为补充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格局。正确处理城市公共客运交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范运作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市场体系,实现我市公共客运交通行业全面上水平。

二、二、清理整顿的重点

(一)完善法规、规章,调整行业结构,强化对企业经营行为、经营资质和准运证件的管理。

(二)综合治理无证照经营公共客运交通和出租车的车辆。

(三)清理乱收费,减轻经营者负担。

(四)调整规范公交线路运营管理,研究制定天津市公共交通经营权有偿出让和转让管理办法。

(五)建立健全行业党的组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做到管车管人管思想。

三、三、清理整顿的目标

(一)通过建立和规范行业经营、出租汽车交易、客运劳动力管理三个市场,逐步实现明晰产权关系、规范经营合同、明确劳动关系的目标。

(二)通过规范运营秩序,改善经营环境,全面提高城市客运行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通过清理乱收费,逐步实现减轻经营者负担、提高经营者的经济收益、维护行业稳定的目标。

(四)通过线路招标、合资合作、股份制经营、线路经营权出租或有偿转让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以国有公交企业为主导,多方投资,依法管理,公平竞争的公交市场。

(五)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政府对客运行业的宏观调控能力,确保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

四、四、清理整顿的主要内容

针对我市客运市场的现状,清理整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打击非法营运,净化经营环境

市公用、公安、工商、税务、物价、技术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要紧密配合,综合治理无证照经营的客运车辆和无证照出租车。在清理整顿期间,共同组成综合执法队,按照各自职责,严厉查处无证照经营的客运车辆和无证照出租车,净化公共客运交通的经营环境。

(二)清理收费项目,减轻经营者负担

按照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公用局、物价局、工商局关于规范我市出租汽车收费等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津政办发〔1999〕63号)的规定,由市物价局、市公用局组成检查组,对出租汽车经营企业内部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一次全面复核,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向社会公开各区县物价检查部门的出租汽车收费监督热线电话,受理企业和司机的举报投诉,加强日常的价格管理。

(三)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依法理顺出租企业财产关系

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出租汽车企业清理整顿方案。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我市出租汽车行业长期存在的名为集体实为个体的所谓挂靠企业进行清理整顿,依法确定出租汽车经营企业的经济性质,从根本上解决挂靠企业投资人不明,产权不清,以及经营企业与驾驶员之间经济关系不规范等问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中,对企业属挂靠关系的,其申请登记注册一律不予办理;对已经登记注册的坚决予以清理纠正,并对挂靠企业和接受挂靠的企业按有关工商行政管理法规予以处罚。对能够明确投资关系的可要求重新提交登记注册材料,重新核定企业经济性质或经济类型。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依法理顺出租企业财产关系。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彻底解决出租企业存在的投资人不明、产权不清的问题。

(四)规范经营行为,强化经营资质和合同监管

1、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出租汽车经营资质的开业审查和复审。要严格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在清理整顿期间,由市公共客运交通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企业经营资质进行一次全面复审。对经营管理混乱、经营条件达不到有关经营资质要求和在复审中不合格的企业,一律限期整改,直至取消经营资格。对凡未取得“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的出租汽车经营企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销出租汽车经营范围。

2、依法规范公共客运交通经营企业的承包、租赁、管理服务等经营行为,重点规范出租汽车经营企业的各类合同,全面推行合同监督管理部门制发的合同示范文本。做到责权平等、风险共担、收费合理。同时,依法查处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3、加强城市公共交通行业从业人员的劳动管理。市公用局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共同制定加强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劳动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办法,并认真组织实施。

(五)加强宏观调控,严格准运证件管理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经营权属于政府所有,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经营权的出让是政府以所有者的身份在一定期限内出让给经营者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买卖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或客运出租汽车准运证和获准运营的客运线路,对倒买倒卖营运证件和运营线路的违法行为,由市公用局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要采取措施,坚决取缔出租汽车的“黑市”交易,尽快在机动车辆交易市场内设立服务窗口,负责出租汽车和准运证件的准入、转让、报停、变更的管理和服务,为经营企业和司机提供一站式服务。具体办法由市公用局与工商局、公安局研究制定。

(六)加快经营企业的重组改造,优化行业结构

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运作的公共客运交通市场体系,要充分发挥大型骨干企业的主导和支配作用,积极扶持培育大型支柱、骨干企业上规模,推动经营企业管理上水平。出租汽车经营企业必须拥有符合规定的营运车辆和相应的固定资产。要严格控制出租汽车和客运、租赁汽车总量。采取多种形式,对现有出租汽车经营企业分期分批进行重组和调整,要重组一批、合并一批、核销一批,使出租汽车企业松散状况明显改观。在清理整顿期间,要完成对未取得《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的50部车以下小型企业的重组改造。

(七)整顿城市道路交通秩序

公安交管部门在实施畅通工程过程中,要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公共汽车、小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影响交通秩序的突出问题,要配合规划部门合理开辟调整公交线路、站点和出租汽车服务站。

(八)加快车辆更新,提高车辆档次

认真执行市经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强制更新我市轻微客货型出租汽车的通告》(津经市场〔1999〕36号)规定,凡使用期限满6年的7座以下的轻、微客货型出租汽车一律强制更新。更新的出租汽车,必须更换符合国家和本市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气量在1升(含)以上的小型轿车。在出租汽车行业推行“绿色环保型”车辆,加快车辆上档次的进度。

(九)加强我市公共客运交通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统一监管

加强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统一监管,确立大公交优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市场准入制度、统一财税、经济和技术政策、统一执法尺度、统一服务质量标准的方针。切实解决因多头审批造成部门之间、城乡之间分割客运市场的问题。企业要依法建立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清理整顿出租汽车客运市场期间,要进一步保证公共客运管理机构行使职能,要按照统一、精简、效能的原则,尽快在五县和环城四区建立、健全管理机构,负责本地区的行政执法,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区县管理机构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由各区县负责落实,业务上接受市客运管理处的指导。

(十)加强法规建设,严格依法行政

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的内部建设,努力增强法制观念。要做到提高服务意识,热情为企业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坚持政务公开;提高执法水平、杜绝野蛮执法。同时要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出租汽车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有法必依、守法经营的法制观念。

(十一)抓好形象工程建设,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为了推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的水平发展,要立足于提高司机队伍素质,从树立司机新形象入手,全面启动“形象工程”,努力提高行业整体素质。要以更车为契机,争取年内夏利车型达到60%;要以爱天津、爱岗位、爱乘客为主题开展好专题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客运出租汽车行业服务水平;要大力推广规范服务用语,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要努力培养和引导一批守法的企业,打出服务品牌,安装企业名牌标志灯,使行业的整体形象有一个明显变化。还要尽快在全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建立健全党的组织,落实党建工作制度,加强行业内的党员教育管理和政治思想工作。

五、五、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成立天津市清理整顿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市长王德惠任组长,成员由市建委、计委、经委、交委、财政局、物价局、工商局、税务局、规划局、公安局、监察局、公用局、环保局、技术监督局等部门主管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公用局,由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对清理整顿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人事局、编办拟定的天津市行(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人事局、编办拟定的天津市行(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