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远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安远县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时期,面对农业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为了加强我县农业发展指导,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农业发展现状
一、“十五”期间农业的主要成就
1.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十五”期间,我县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铺开,在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基础上,加强政策扶持,加快了我县的山地流转,推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各项护农政策落到实处,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2.主导产业建设规模喜人。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基本实现了“山上再造、田里调优、栏舍精养、稳定粮食生产”的目标。特别是以脐橙为主的果业,2003年底种植规模已达18.5万亩,水果产量约5万吨,提前突破了“十五”规划制订的目标。
3.科技兴农取重显著成效。技术推广体系得到加强,产业技术人员得到充实,优良农作物新品种、先进栽培管理模式在“四大”主导产业中得到普及应用。
4.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创新取得了积极进展。农村市场经营框架已建立,产业化经营过程加快,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二、目前农业还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多,人均耕地、山地资源减少,干旱缺水日渐加剧,农业生态环境趋向恶化;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三是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弱,成果转化率低,组织程度不高;五是农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接轨存在很大差距等。
三、“十一五”期间农业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
“十一五”是我国农业经济进入全球化后的新时期,农业区划宏观环境总体是比较有利的。一是农业基础地位将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二是农产品的有效需求量将继续增长;三是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学技术将得到迅猛发展;四是农业产业链将不断延伸;五是生态化、规模化农业将全面推行。在主要农产品的需求方面,十一五期间是从小康型向富裕型过渡的时期,据全国预测,2005年,我国恩格尔系数将下降至46%,2010年,全国人均每日摄入能量为2300千卡,蛋白质77克(其中30%来自动物性食物),脂肪70克。受此因素影响,农产品的需求结构呈全面优化的态势,粮食将以饲料和加工专用为主要消费群体,畜产品和水产品的需求结构将会增加,农产品的加工将向精包装、精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具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如安远脐橙)需求将从国内市场为主转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目标,加强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突出发展县域农业优势产业,培强做大主导产业,用工业化理念推进产业化经营,高举绿色农业旗帜,做优粮食业,做大畜牧水产业,做强林果园艺业,全面提高农业标准化、环境生态化、产业规模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国际化水平。
二、战略目标
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年均递增12.6%;农民人平纯收入 3200 元,年递增 8.1 %;2010年主要农产品的产量,粮食产量保持2004年11万吨左右的稳定势头;西甜瓜产量与“十五”持平;肉类总产量达到 2.79 吨,年递增 6.1 %;水产品产量达到0.42万吨,年递增3%;另外还有果、药、菌的发展以其专项规划目标制订。
1.稳定粮食和西甜瓜产业。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加强政策扶持和荒地开发力度,加大果园套种西瓜新技术力度,确保年种植粮食面积达30万亩,2010年粮食总产达11万吨,2020年最低不下10吨;西瓜种植面积达3.5万亩,2010年总产达4.38万吨。
2.做强林果业。
3.做大畜牧业。2010年,肉猪、家禽上市量达20 万头600万羽。基本实现专业化、集约化、机械化、企业化生产。争取每年增建良种猪基地 2 个,草食动物生产基地 2个。
4.做优水产业。利用安远水资源纯净丰富的山区优势,重点发展特种水产。2010年,养殖水面达2.1万亩,水产品总量4200吨(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吨),渔业总产值2520万元。
第三章 建设重点
一、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县级农技推广综合中心和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建设优势产业科技示范场,加快建立以县农业局为主体、覆盖全县各个乡镇并延伸至重点村组、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组织、经营大户、产业种植(养殖)大户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手段先进、制度规划、队伍健全、基点深入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检验体系。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为目标,建立完善农业检测中心,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控制农业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农产品达到绿色标准。
三、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建立一个吞吐量大能辐射“珠三角”的大型脐橙、西瓜批发市场,加强市场的冷冻、冷藏、仓储、运输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吞吐能力,争取年交易额达10亿元以上,使安远成为国内较大的脐橙调动集散地。在巩固珠江三角洲果品销售市场的同时,扩大长江三角洲和北方市场,拓展东南亚市场,努力扩大农产品流通的辐射面。
四、加大动植物保护工程的建设力度。建立动植物重大疫情监测预警系统,本着“突出重点、立足现有、完善配套”的原则,在现有植保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配建重大病虫紧急防治设施,健全动植物病虫综合防治体系,配备乡村级及基地测报人员,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五、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通过专业技术培训班、职业学校、农民夜校、绿证工程、农民工培训学校等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坚持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农民,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六、实施扶强培优工程。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农业的后续效益,围绕我县主导产业的发展,着力引进设备和开发新技术,使农产品的加工品及制成品向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安全化、优质化方向发展,重点培育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产—加—销”一条龙企业,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至2010年,争取每个产业都有二个大型加工企业,全县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以上。把发展加工业与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积极引导、扶持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新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
七、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种、品质优化工程。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化、专用化、多样化,大力发展优质对路的农产品生产,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2010年力争达到85%以上,加快发展瘦肉型猪和优质禽肉生产,发展山地养羊,引进外资进行工厂规模化养畜禽,扩大名特优新水产品的品种比重,扶持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实行无公害标准组织生产,力争50%以上的农产品实现包装上市,畜禽产品检疫合格率达 %。
八、实施农民工转移培训工程,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计划多渠道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加强农民工务工引导,组织农民工合理有序流转。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努力营造平等竞争市场环境,给民营经济以合理待遇,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促进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增强产业工业化水平。
第四章 农业投资方向
一、资金估算 1.建立主导产业示范基地4个,投资1580万元;
2建立三川潭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基地1个,总投资1500万元; 3.建设脐橙、黄姜二个龙头企业,总投资2000万元;
4.建立辐射珠三角的果(瓜)品大型批发中心及信息平台一座,总投资1600万元;
5.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一个,总投资300万元; 6.建立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预警控制中心各一个,总投资800万元; 7.建立无公害生猪基地及配套体系,总投资5708万元; 8.配套服务(培训等)工程实施费用,总投资800万元。
二、资金筹措
1.本级财政扶持10%; 2.向上级申请立项扶持30%; 3.引进外资30%; 4.民营集资20%; 5.建设单位自筹10%。
第五章 预 期 效 益
一、社会效益:通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等“三大体系”的建设和动植物保护等“五大工程”的实施,“十一五”时期,安远的主导产业将有一个 稳定持续发展的环境氛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外向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将有一个飞跃式的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农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二、经济效益: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农产品品质将实现无公害绿色标准,农产品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价格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2010年,我县的农业总产值将由2003年的4.77亿元增加至10.0亿元,绝对值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2.6%,人均纯收入将增加1050元。
三、生态效益: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可大面积控制农业有害污染物的使用,合理循环利用生物与化学资源,实现农业环境生态化,生产措施无害化,加工食品安全化,从而保护人类与生物的均衡生存。
第六章 主要措施
一、深化农村改革
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改善农村经营服务,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逐步建立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制订适应国际国内农业经济要求的县域经济体制。
二、健全政策保障
进一步提高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确保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财政投入到位。
三、发展产业经营
抓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扶持一批规模化的优势农产品基地,积极 培育和发展一批经济实力强、带动能力高的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和物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质量档次,使农产品增值,拓展农产品订单和网上交易,建设一个上规模、上档次的批发市场,形成辐射面广、吞吐量大的现代物流中心,努力发展出口产品,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
四、推行科技创新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为产业升级与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逐步建立起先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转化科研成果的农技推广体系、全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教育培训体系。
五、增加农业投入
建立政府、农民、外资、民间资本等多元化的农业投入体系,加大政府财政投稿引导的力度,鼓励劳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外资投资农业,充分利用入世后的有利条件,建立完善的农业投入机制,确保财政安排农业事业费和支农资金保持在财政支出的 %。
六、完善基础设施
进一步抓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固围堤的达标建设和山塘水库的保险加固,开发旱作节水农业,提高防洪抗灾抗旱能力,加强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保护,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造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
第二篇:曲靖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曲靖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6-2010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对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全面推进“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依据《曲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编制此规划。
一、发展成就和环境条件
(1)“十五”期间全市农业发展成就。“十五”期间是全市农业发展进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为加快全市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05年市内生产总值为402亿元,较2000年增88.7%,年递增13.5%;其中:农林牧渔总产值达139亿元,较2000年增长54%,年递增9%;其中种植业、渔业产值达55.5亿元,较2000年增长54.4%,年递增率达9.1%。
——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粮油总产创历史记录。“十五”末累计产粮976.46万吨,较“九五”增长4.9%,平均年递增0.9%;平均单产274.3公斤,平均增长3%,年递增率为0.6%;其中:2005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202万吨,增长4.8%,创历史新高,全市农民人均有粮393公斤。“十五”累计油料总产32.69万吨,较“九五”增长80%,年递增12.5%。其中:2005年油料总产8.16万吨,增长42.2%。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市粮经比由78.5:21.5提高到2005的59:41,粮经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水果产量15.8万吨,增长192%;蚕茧产量7640吨,增长46.7%;蔬菜80万亩,产量111.84万吨,分别增长70%、增长87%;水产品产量29700吨,产值2.52亿元,分别增长39.2%、93.5%。
——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78元,增长42%,平均年递增7.3%。
——重点农业科技措施推广成效明显。“十五”期间全市主要推广了9项重大农业科技推广措施,选育出曲辰系列、靖单系列、宣黄单系列等玉米新品种9个,靖粳系列、合靖系列等水稻新品种10个、靖麦系列小麦新品种2个,引进和选育农作物新品种21个,获农业科技成果奖50项,其中:省厅级30项、市级20项。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由“九五”末的70%提高到85%。农业科技培训上,全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5103人,辐射带动5万多户农户;培训绿色证书人员12.17万人,提前五年实现每10户农民有一名持有绿色证书的致富能手。
——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全市固定资产5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124个,所有制涵盖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合作、联营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等多种形式,其中非公经济企业占90%。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有6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2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市龙头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共带动75万余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占总农户的60%。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明显提高。全市累计申报了46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44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1个有机食品认证。获无公害农产品 2 基地认定证书的有45个、23个产品已获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证书、1个有机食品获日本AFAS认证证书。
——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提高服务能力增强。农业机械总值达88463.8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177101.6万瓦特。拥有拖拉机29939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2492台, 机动脱粒机12551台;农用排灌机械8433台;联合收获机44台,机动割晒机173台。年机耕面积89万亩,机耙面积73万亩,机播面积4万亩,机收面积6万亩,机电排灌面积43万亩,机械加工农产品437.69万吨,农机运输91928万吨公里。
——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成效明显。加强承包土地管理,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施农村税务改革,取消农业税、除烤烟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屠宰税、三提五统等,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改革农村财务管理办法,强化审计监督和财务公开;指导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十一五”是我市农业发展重要机遇期
①政策环境: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二是中央出台“两减免四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对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意义重大;三是全市开展“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创新了发展思路,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载体;四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有利于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合作,发挥我市特色农产品优势提供有利保证;五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已初步具备,为全市农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六是全市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在项目配套、税收优惠、流动资金贷款方面支持农业产业化 3 经营发展,为全市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经济环境: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三是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农产品商品率提高,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贸易;四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和完善,有利于名特优新优势农产品的竞争;五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和竞争,加快外向型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③社会环境:一是广大农民的产业结构调整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增强,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三是全社会已形成关心、支持、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④科技环境:一是全市拥有综合素质较强的科研队伍,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研究、引进、筛选、试验、示范和推广提供了保障;二是农科推广体系逐步健全,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现代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四是一大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了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力,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全面 4 协调可持续发展。
(2)发展目标
根据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市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农业生产总量稳步增长。到2010年,种植业、渔业总产值达74亿元,年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其中:粮油种子27亿元、薯类17亿元、茧丝绸5亿元、蔬菜水产花卉22亿元、水果3亿元。全市粮食播种710万亩,粮食总产达210万吨。其中:水稻80万亩,总产36.7万吨;玉米210万亩,产量81万吨;马铃薯220万亩,产鲜薯330万吨;油料70万亩,产量10万吨;蔬菜100万亩(含复种),产量200万吨,产值18亿元(商品蔬菜基地50万亩,产量120万吨);水产品产量3.2万吨,实现渔业产值3亿元;花卉:鲜切花0.3万亩,盆花30万盆,药用花卉15万亩,实现产值1亿元;桑园20万亩,年产鲜茧1.6万吨;水果30万亩,产量11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263900万瓦特,拖拉机45000台,农机作业收入9.2亿元。
——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水平有明显提高。在农业排灌上,农田栽种作物的灌溉保证率达到70%以上,旱地水浇作物灌溉保证率达到40%;在科技覆盖率上,重点农业科技措施推广达90%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在结构调整上,有45%的土地用于发展经济作物,实现粮经比例的合理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较大发展。培育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5个以上、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0个以上、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00个;农产品加工水平有较大提高,5 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全市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8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的60%来自于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村劳务产业基本形成。全市户均转移输出一名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突破140万人,年均新增6万人;年均培训20万人;农民转移就业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总收入突破110亿元,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均增加100元,到2010年达到11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以上。
三、产业布局及发展重点
按照全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明显的农产品,使之形成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显著提高我市农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种子粮油产业
宣威、会泽、富源、罗平、马龙等山区半山区以发展优质旱粮为主,条件好的地方搞好玉米制种、繁种;坝区主要发展优质水稻生产和玉米、水稻制种、繁种。
1、优质水稻布局。2010年,全市优质稻发展到60万亩以上,占水稻的75%以上,产量达到29万吨,产值6亿元。以陆良、麒麟、沾益三县(区)为重点,建成3个生产规模10万亩以上的基地县。陆良15万亩、麒麟11万亩、沾益10万亩。中部的陆良、麒麟、沾益坝区以优质粳稻为主;南部的师宗、罗平、富源的部分低热河谷区以发展优质杂交水稻为主。陆良、麒麟、沾益三县(区)为优质水稻良种繁种区。
2、优质专用饲料玉米布局。2010年,全市种植优质专用饲料玉米180万亩,占玉米的85%以上,产量达73万吨,产值10亿元。以北部的宣威、6 会泽,沾益、南部的富源、罗平、马龙山区半山区以发展优质专用饲料玉米为主,建成4个种植规模25万亩以上的基地县。其中:宣威60万亩、会泽25万亩、富源25万亩、罗平25万亩。会泽、宣威、陆良、罗平、麒麟为杂交玉米制种繁种区。
3、优质“双低”油菜。到2010年双低油菜种植达到60万亩以上,占油料的85%以上,产量达到9万吨,产值2.7亿元。含油率提高2-3个百分点,油菜籽芥酸酸、硫苷含量达标率在95%以上,深加工比例达70%以上。把曲靖建成全省最大的植物食用油生产基地。
4、优质杂粮。到2010年优质啤酒饲料大麦种植达到50万亩以上,占大麦的85%以上;产量达到8万吨,产值1.3亿元。建成三个种植规模10万亩以上的啤酒大麦基地县,其中沾益15万亩、马龙13万亩、宣威12万亩;优质豆类以麒麟、陆良、宣威、富源、师宗为主;优质小杂粮(荞麦)以会泽、马龙、沾益为主。
——薯类产业
2010年,全市优质马铃薯种植190万亩,占马铃薯的90%(其中:大春薯160万亩,秋冬薯30万亩);产鲜薯300万吨,产值15亿元;加工型马铃薯淀粉含量达到17%以上;平均单产1580公斤/亩;商品率达到60%以上。大春马铃薯以宣威、会泽、富源、沾益、马龙为主,发展加工型马铃薯;秋冬马铃薯以陆良、宣威、师宗、富源、会泽部分条件较好的坝区、低热河谷槽区为主,发展菜用型马铃薯。种植魔芋15万亩,总产鲜芋30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特色魔芋以富源为重点,面积达10万亩以上,带动宣威、罗平、会泽、沾益发展。
——茧丝绸产业
2010年,全市桑园达20万亩,年产鲜茧1600万公斤,蚕茧农业产值达3.2亿元。充分利用“东蚕西移”的机遇,通过结构调整、机制创新和技术进步,夯实产业基础,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全面提升茧丝质量和蚕桑产业的竞争力。在陆良、麒麟、沾益、师宗四县(区)大力发展蚕桑产业。
——蔬菜水产花卉产业
1、蔬菜。到2010年商品蔬菜(含水生蔬菜)50万亩(不含复种),蔬菜产量160万吨,产值16亿元。规模化生产达到蔬菜种植面积的80%以上,商品率达85%以上。坚持无公害发展方向,重点组织实施好“50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实施好10万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以宣威、师宗、马龙、沾益为重点);5万亩浅水藕生产基地等三个基地建设。蔬菜生产以中部的麒麟、陆良、沾益,南部的师宗,北部的宣威为重点,其中把麒麟、陆良建成三个规模上10万亩的蔬菜生产基地县(其中:陆良浅水藕基地3.5万亩、麒麟浅水藕基地1.5万亩)。
2、食用菌。2010年,建成生产规模达150万平方米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大力发展双抱蘑菇、珍稀、反季节食用菌栽培,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和规范化栽培技术推广。食用菌生产以马龙、陆良、宣威、师宗为重点,其中:马龙65万平方米、陆良35万平方米、师宗30万平方米、宣威20万平方米。
3、优质生姜。2010年,种植生姜18万亩,总产30万吨,产值3亿元,出口创汇300万美元。提纯小黄姜品种品质,以小黄姜的开发和低硫姜的生产加工为重点,抓好脱毒姜种科技示范园建设,加强与省农科院生 8 物所的合作,采用生姜组培,解决姜瘟病及病毒病的防治难题。主要布局在罗平、师宗、富源、宣威、会泽,重点以罗平小黄姜种植为主,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
4、渔业发展。2010年,水产品产量3.2万吨,产值3.2亿元,良种覆盖率达90%,渔民人均收入7000元。加强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和水产品种苗基地建设;执行国家渔业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渔业保护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促进渔业产业健康发展;保护和开发渔业资源,做到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无公害养殖技术推广力度,促进水产品品质的提高。重点以麒麟、陆良、沾益坝子池塘养殖为主,发展库区养殖、江河特色鱼类养殖和扶持山区、半山区稻田养鱼。
6、鲜切花、盆花及药用花卉。鲜切花、盆花以麒麟、沾益为主,发展出口创汇型高档鲜切花品种和盆花品种;药用花卉以沾益、马龙、会泽为主,积极发展市场前景好、农民增收快的新型药用花卉品种。
——水果产业
到2010年,水果种植35万亩,产量达15万吨,优质果品率提高到70%,总产值达2.2亿元。以东盟为市场,建立一批温带早熟特色水果为主的无公害生产出口基地,加快品种改良,提高采后加工保鲜、分级包装水平,改造一批老林果基地,新建一批优质水果基地和加工专用原料基地,推进水果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优质梨和鲜食桃,布局在会泽、陆良、麒麟、师宗;优质早熟苹果布局在陆良、沾益、麒麟等县(区);石榴、猕猴桃布局在会泽。
四、主要发展措施
9(1)明确职责,发挥优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全市农业部门肩负的重要职责,各级农业(机)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市“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认真抓好“万元增收”计划的落实,切实帮助基层制定和完善经济发展目标、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市“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科技作用的发挥,基础建设是保证。主要围绕400万亩基本农田建设,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建设节约灌溉水,提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坝区以治旱治涝为主,积极开展田间沟渠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山区以治旱治坡为主,突出坡改梯、平整土地,加深耕作层,培肥地力。加大新型适用农机具的推广和农机购置补贴的力度,大力推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实施植物保护工程、水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和渔业行政执法体系完善,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保护防疫体系,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水平。
(3)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努力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增加、种粮效益明显提高。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务农种粮和各级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以严格保护耕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为基础,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提高粮食品质和优质粮所占的比重,做优做强粮食作物。主要抓好四大粮食作物生产:一是 10 玉米优质化生产,走优质专用加工饲料玉米区域化和流通市场化的路子;二是水稻以发展优质粳稻为重点,扩大杂交优质稻种植;三是马铃薯以发展加工型和菜用型脱毒薯为重点的区域化种植;四是大麦以优质啤饲大麦为发展重点。把粮食生产、转化、流通、消费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进行系列化开发和整体建设,特别是与发展畜牧业和其它产业结合起来,把生产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4)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坚持产量、质量、结构、效益统一的原则,做大做强马铃薯、蔬菜水产、蚕桑、油菜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扶持和培育魔芋、生姜、万寿菊、花卉、水果、食用菌等新兴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建设“双六”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扩大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把冬季农业开发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措施来抓,大力发展冬早蔬菜、冬马铃薯、冬大豆、油菜等特色作物和冬闲田养殖。
(5)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1、加快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试验、示范。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标准,引进和选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实现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一次。加强良种基地建设,力争把曲靖建设成为引领云南良种发展的龙头,西南重要的杂交玉米制种、繁种基地和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
2、加速良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一是调整农业研发推广的方向 11 与重点。重点在配方施肥、土壤耕作层保护、培肥地力、节水灌溉、播种质量、密度及作物中耕管理、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研究、农机化示范工程和植物保护工程、水生动物保护工程上加大研究与开发力度。二是以优良品种和节本增效配套技术推广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集成和应用。三是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四是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教育培训体系,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继续实施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及现代农业远程教育工程。五是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场建设项目,完善设施建设,提高基层的服务能力,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3、加强蚕桑、水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开发力度,提高品质和效益。一是对新建桑园、果园要采取高标准、高品质和高效益的栽培管理方法;二是加大中低产蚕园、果园改造速度,不断增强竞争能力;三是不断完善和推广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提高总体生产水平。
4、开展好特色水产品的引进开发、土著鱼研究开发、稻田养鱼、精养高产养等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提高水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
(6)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1、强化标准化生产。按照24个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严格实施,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等服务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完善相关的质量认证和产品安全标识制度。加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安全的检测手段,突出抓好对农药、兽药、渔药残留和饲料的安全卫生监测,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2、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以省级检测中心为依托,由市县组成,到2010年建成1个市级、9个县级、50个基地(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机构。
3、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建设15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成后,实现农产品产量提高10—15%,优质率达到90%以上,农业生产效率提高20—30%。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率分别达到30%、5%和0.5%。
(7)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
按照大集中、小分散的原则,按层次规划市场类别,围绕名特优商品基地建设,发展专业批发市场,以综合性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专业市场为骨干,以遍布城乡的集贸市场为基础,形成比较健全的市场网络。培育和扶持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规范市场流通秩序,建立“绿色通道”,确保农产品货畅其流。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充分利用网络科技资源,解决目前农业部门在产前、产中服务多而产后服务少的被动局面,做到 “产、供、销”一体化服务。
(8)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
一是要抓好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二是要提高耕地利用率;三是要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四是要抓好田间灌溉节水;五是要增施有机肥料,科学施用化肥;六是要科学合理使用良种;七是要加强农村沼气和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实施生态富民工程。
(9)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
不断创新农机发展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围绕全市六大主导农业产业 13 发展,加大农机研究推广力度,把重点放在主要农作物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保障上来;加大对购买农业机械的投入补贴力度,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机械化程度;加大农机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作业水平,使农机使用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劳务输出产业发展壮大做出贡献;大力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加大农机安全监理力度,维护农机作业秩序,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10)抓住关键环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带动功能。加大对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双六”工程建设,实现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实施品牌战略,力争做好做亮。围绕农业五大主导产业,选出几个有市场占有率、有影响、有前景的品牌进行培养,促进品牌向名牌、省内名牌、国内外名牌转化。从科技支撑、市场、政策等环节着力推进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农产品的绿色和安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引导、培育、扶持、壮大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
(11)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壮大劳务产业
我市劳务产业发展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劳务经济已经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一是要抓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宣传教育,使外出务工脱贫致富成为广大农村劳动力的自觉愿望和行动;二是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培训网络,依托培训基地多渠道培训 14 农村劳动力,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适应不同层次的用工需求,做到输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三是建立劳务基地,壮大劳务产业队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方建立稳定长期的劳务输出关系,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门路和渠道;四是大力培育农村劳务中介组织。以劳动就业服务组织为主渠道,每个县(市)区再培育发展1-2个社会力量兴办、信誉程度较高的民营中介组织,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需要;五是做好维权服务。这是已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稳得住、能发展的关键性工作。各职能部门在转移输出前要简化手续,搞好培训。转移后,要跟踪服务,协调各方解决农民工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发挥政府驻外机构的作用,把他们逐步建成农民工之家,还要采取政策支持的办法,组织在职干部带队搞好农民工管理服务。
(12)宣传贯彻党的农村政策,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深入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提高土地承包纠纷调处能力。正确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全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二是改革农村统计报表体系,建立农村经济情况统计调查台帐。以贯彻落实新会计制度为基础,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农村经济审计监督。三是以农村财务“双代管电算化”试点和全面推广为契机,全面建立农村信息网络。四是按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要求,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农户。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征地程序,健全和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五是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构建农民负担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六是继续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严厉打击制 15 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农产品、农资产品和农机产品市场安全。
“十一五”期间,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必须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眼光,牢牢地把握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立足科学发展,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发展机遇,正确运用有利条件和成功经验,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化解不利因素,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三篇:深圳市都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深圳市都市农业发展
都市农业是指城市化地区的,紧密依托城市、并服务于城市的农业。由于都市农业得益于城市相对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科技的支持,加之人才和管理上的优势,都市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最先进的形式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发展“创汇农业”到发展“三高农业”,进而快步走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道路。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极大地影响了农业发展的进程,使农业生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促使农业向着更复杂、更独特、更富有都市气息的多目标、多功能系统转变。虽然我市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农业的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的挤压、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等,这些都大大制约了我市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农业经过多年发展,其产业结构、产业形态、经营主体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实现了由重视农业的生产功能,转变为重视农业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由大田加简易设施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工厂化、园区化的生产方式;由“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为“公司+科研+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十五”期间,通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我市农业逐渐形成了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品、花卉 五大支柱产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值占比重较大(见图1-1)。
2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十五”期间,深圳市委、市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非常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02年4月出台了中共深圳市委关于贯彻《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大力推进农业 产业化经营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特别是2005年市政府出台《深圳市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明确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业产业的发展。
“十五”期间,深圳市农业产业化实现了七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实现了农业生产体系创新。通过调整,我市农业生产摆脱了比较效益低下的传统结构,形成了以蔬菜、畜牧、水产、水果和花卉为支柱,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体系。二是实现了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我市农业企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农业企业成为我市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基本形式,涌现了一批如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光明集团有限公司、农牧实业有限公司、天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果菜贸易公司、旭联海洋生物养殖有限公司、水产公司、永桦农产品有限公司、科普特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新龙达实业有限公司、寰通农产品有限公司、园林集团、源兴果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实现了农业投入机制创新。全市农业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已经形成:一是政府投资;二是大型工商企业积极投资农业领域;三是个体私营企业独资、入股参与投资兴办农业企业的也逐年增多; 四是出现了外引内联跨区域投资兴办农业企业的良好态势。四是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方式创新。全市农业企业以生产基地为依托,根据香港市场和本地需求调整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创汇型农业商品生产。五是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创新。深圳较早地
根据深圳和香港两个市场对鲜活产品的需求,在企业中实行了内外贸一体化,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形式,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相互联结的产业化发展链条。六是实现了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市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总营业面积达35万平方米,其中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国家级中心批发市场。
3科技型农业不断发展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传统农业已逐渐萎缩,深圳农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但是,我市农业在困境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高科技型的种子种苗工程取得新的突破。国家级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龙岗区坪山碧岭建立了研发中心,开展超级杂交水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研究;依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建立了市超级杂交水稻重点实验室;创世纪公司在坪地高桥建立了国内首个以转基因为核心的研发中心,其研发成果(转基因抗虫棉)不仅在我国黄河流域等产棉区广泛推广,同时推广到印度、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国家;深圳市农科集团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在深圳建立了太空育种基地,搭乘“神舟六号”飞船的花卉种子已升空,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开展禽流感植物可饲性疫苗研究;此外,“两明”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已建成了光明维生种苗工厂等。高科技型种子种苗已逐渐成为我市农业发展的亮点产业。
4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十五”期间,深圳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都市农业发展道路,投资建设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之一——深圳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示范区到2003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98亿元,建成了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名优水果生产和畜牧业三个现代化功能区。经过五年建设,深圳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已成为集农业现代化生产、科技研究与推广、科普教育及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基地。
此外,深圳河源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科普特大鹏高新农业园区建设已开始启动。
5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始终坚持“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构筑全国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向生产、零售领域两头延伸,建设农产品拍卖、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三个交易平台,努力实现农产品的专业化、网络化”的发展战略,构建了“公司+销地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也是全国农产品流通领域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已初步形成了覆盖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中南、西南、西北等地区的全国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测体系
2001年,深圳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四个试点城市之一。几年来,按照农业部试点工作的要求,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以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为基础,以实施市场准入制度为突破口,林业建设成效显著
确立发展城市林业、建设绿色深圳的战略方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林业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具有深圳特色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逐渐完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民心,全社会对林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得到明显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1平方米。
2.4.1 优势
区位优势: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地处广东省南部,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联,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深圳背靠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城市群,在一小时车程范围内的人口达二千多万,交通基础设施条件非常完善,由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和盐田港构成的快速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大大缩短了深圳和香港的距离。优越的区位优势为我市鲜活产品出口带来极大方便,形成了发展创汇农业的巨大优势。
自然资源优势:风景秀丽,环境优美,陆海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和滨海旅游业。经济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经济面貌大为改观,市、区和街道政府的财力和调控经济的能力大大提高,具备了反哺农业的能力。
市场优势:深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较早的引进市场机制,为发展农产品的流通、“口岸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市农产品市场拥有得天独厚的海、陆、空三栖口岸体系,拥有市场销售额和销售量连续十多年居全国同行榜首的深圳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以及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较发达的批发市场体系,进出口贸易额较大,市场国际化程度较高。
土地流转优势:我市各区已完成了农村城市化,实现了从农民变居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转变,土地所有权属性的转变,为土地流转和土地资源的相对集中、优化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础,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集约化、园区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政策、机制优势:我市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政策、机制相对灵活,有利于都市农业的发展。劣势
农业发展空间受到很大挤压。由于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和城市的迅速扩张,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占用,我市农业土地资源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严重制约了以土地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的发展空间,农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持续下滑
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我市及周边城市工业迅速发展,大量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的城市和工业废水排入水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虽然有关部门在绿化造林、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建设、污染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农用地自身环境仍然相当脆弱,加上土地资源紧缺,林业用地受到侵蚀,出现森林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逐步降低、森林病虫害及外来有害生物危害形势严峻、水土流失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当前,我市都市农业生产正在逐渐由劳动力密集型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提高,对从业人员素质也有了更高要求。然而,我市的经济发展并没有相应地带动深圳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农业实际生产中,劳动者多为外来工,业务水平低,导致农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难于适应都市农业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要求。
农产品流通体系
市场是连接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桥梁。为实现农产品产销一体化,需要按照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分类建设,有效调控。
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高层次的、辐射面广的农产品流通中心市场;对区域专业化生产显著,规模比较大的区域,建设、完善相应产品的产地集散市场;扶持流通企业和大户;配套农产品流通中心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营造畅顺的农产品流通机制,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真正形成农产品流通企业的产业化、农产品流通的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网络化。
网上流通:构建网上农产品流通平台,强化信息服务。建立权威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和农业从业人员和交易者提供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以及气候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及时向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提供市场、科技信息,提高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为我市农业企业、专业户提供网上交流、贸易平台。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广体系
在政策措施上,应制定具体的政策与措施,鼓励农业科技的推广服务活动,对从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活动的集体与个人给予实质性的奖励,营造出良好的科技推广服务氛围。同时,政府在财政资金上,对维系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正常运转给予大力的支持与保障。
在硬件建设上,应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资金投入,建设良好的硬件平台,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与设施。
在人才体系上,引进、构建一支具备现代农业知识与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团队,形成良好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才体系。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与人才流动机制。
在农业产学研合作上,充分利用市属院校、科研机构的农业与生物科研力量,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农业科研机构交流与合作,按照深圳都市农业发展的规划布局,形成多节点、网络化、分布式的农业科研模式。
建设市级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启动农业科技孵化器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工作和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研发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全市农业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成果转化工作和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用生物、信息和现代农业工程技术提升传统农业,组织开展农业特色产业关键技术、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重大农业标准化技术和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联合攻关,大力研究优质、高效、低耗、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和农产品的保鲜、贮运、深加工技术,从而促进农业向优质、高效、绿色方向发展,提高全市农产品的竞争力。
建立市、区二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试验示范基地是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措施,在农业科技成果开发及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典型引路,全面推进”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实现先进技术的适应性改进与技术组装配套,可为带动大范围区域发展提供成熟的模式、技术和经验。
都市农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深圳市各区、街道,同时涉及到农业、发改、国土、规划、财政、城管、水务、环保、旅游、科技等多个部门,需要建立起一种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以指导协调全市都市农业发展。为此建议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各涉农部门应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支持都市农业的发展。
农林渔业局负责全市都市农业的规划制订、工作协调、政策措施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和组织实施;发改局负责将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每年安排一批都市农业重点项目和建设资金;财政局具体负责都市农业发展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对都市农业建设项目进行汇总、审核、平衡和资金安排;水务局做好都市农业的水利规划及实施工作;环保局对工业和城市废弃物对农业的污染进行检测,对都市农业园区、基地的土壤、水源进行检验、检测,治理和保护其生态环境;旅游局配合农林渔业局开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工作;科技局对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扶持。
(三)增加投入,提高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
经过25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圳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
变化,二、三产业占了经济的绝大部分,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日益完善,要素市场进一步发育;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法治水平不断提高,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稳步发展。目前现代化进程整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动力为非农产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农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对工业、城市发展提出了反哺的要求。从财力上看,我市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实力。
多予,就是要逐步完善政府、外资、企业、个体“四轮齐转”的农业投入体系,坚持和强化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围。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少取,要尽量减轻农业企业和农业从业人员的负担;放活,对于我市农业来说,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企业,建议政府采取灵活机动的机制和优惠政策,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增加企业的动力和活力。
深圳工业化发展过程
1980年,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在深圳设立。从此,深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和现代化建设先行先试的地区,发展成为一座拥有上千万人口,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都会,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奇迹。深圳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同时是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口,中国第四大航空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产业配套体系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以及文化产业是这个城市重点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深圳率先出台了生物、新能源、互联网三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政策,2010年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增速分别达到30%、24.2%和29.3%。未来五年,深圳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更高层面发展
第四篇:XX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从2006年开始的“十一五”时期,是完成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历史任务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市农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切实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根据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实际和市“十一五”规划要求,编制《XX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
一、规划基础
“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对农业各项工作的领导。各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总体目标,优化农业结构,推进科技兴农,提升质量水平,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
1、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2004年,全市完成不变价农业总产值16.81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4591元,比2000年增加1125元;农业增加值21.62亿元,比2000年增长34.3%,年递增7.6%。2004年粮食总产量57万吨,亩产431公斤;油料总产5.1万吨,亩产158公斤;粮油亩产水平分别比“十五”初期提高4.9%、3.3%。2004年生猪出栏量94.3万头,家禽饲养量1099.2万只,山羊出栏量31.5万只,奶牛存栏量1241头。2004年肉类总产8万吨,比2000年增长17.3%,水产品产量1.7万吨,比2000年增长9.7%。
2、生产结构更加优化。农业总产值中林牧渔业产值占 55.3%,其中养殖业产值占总产值的47.9 %,分别比“十五”期初提高8.3个、8.1个百分点。种植业优质专用品种比重提高,优质稻米、专用小麦、优质油菜种植比例分别达到 90%、98%和100%以上。养殖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元生猪、杂交山羊、优质家禽、优质水产品上市比例分别达到 30%、20%、85%、60%。林业产业异军突起。“十五”期间新增成片造林14.7万亩,建成绿色通道1300公里,新建完善农田林网64万亩,四旁植树1000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7.8个百分点。
3、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围绕粮油、蔬菜、畜禽、银杏、特色水产品等特色产业,建成初具规模的农产品基地42个。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30个,农产品加工值达到 21亿元,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苏三0”集团跻身国家级龙头企业行列,省和泰州市级龙头企业达到13家。订单农业起步发展,2005年订单收购农产品可达2.3亿元。
4、科技贡献分额迅速上升。5年累计引进推广各类新品种(系)100多个,大面积推广20多个,大宗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稻麦轻型栽培、麦套稻、水稻塑盘旱育抛秧、银杏早果丰产、生猪高效集约化养殖、高床养羊、大棚养鸡、水产品网箱养殖等重大技术的推广,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力。
5、农产品质量建设开局良好。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2.4万亩,申报并获得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共58个,制定了省、市级农业地方标准及有机农业标准28项,建成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在城区主要农贸市场实行了市场准入。
展望“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经济发展面临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一方面,随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的加大,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将大为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的多层次需求增加,拓展了农业的发展空间;长三角经济发达城市农业产业的转移,为我市农业借助外力发展带来良机。另一方面,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和大流通格局的形成,我市的农业结构和产品质量滞后于城乡居民高质量、多样化的生活需求,难与国内外质优价廉的农产品竞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业的土地和优质农村劳动力资源日益紧缺;乡村两级干部队伍精减以后,农业经济工作领导力度、农民和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呈弱化趋势。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在新时期新阶段审时度势,趋利避害,科学规划和精心组织好农业和农村经济。
二、“十一五”农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工作目标和突破重点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个趋向”重要论断和“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的要求,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加快农业的产业化、外向化和生态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产业推动作用和物质基础作用。
(二)主要发展目标
1、农业经济总量指标。期末农业总产值23亿元(90不变价),年递增5.5 %左右,农业增加值29亿元,年递增5 %左右。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0万吨左右,畜禽肉类总产达到
10万吨,水产品产量2.2万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 %。农民来自一产的收入年均增长8%。
2、农业经济结构指标。农业总产值中养殖业产值比重达到52%,提高4个百分点。种植业品种优质化、专用化率达到80%,提高10个百分点。养殖业名特优新产品的比重明显提高,三元生猪、杂交山羊、优质家禽、优质水产品上市比重分别达到60%、50%、55%、60%。
3、农业产业化经营指标。“十一五”末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80家,产值35亿元以上,与农业产值的比例1∶1。市级龙头企业经营收入60亿元,年递增12%;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达到180个,市场交易额65亿元。农业利用“三资” 15亿元,其中外资4000万美元以上。期末农产品出口值2000万美元,年递增15%。
4、农业科技进步指标。引进示范推广种养业新品种 150
个,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技术20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以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达到50个以上,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80%。
(三)“十一五”突破重点
针对“十一五”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XX实际,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要在稳定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业的产业化、生态化、外向化上取得重点突破:
1、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在农业产业化上有新突破。
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业经济内涵的挖掘和外延的拓展,从4个方面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
一是做强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化。在巩固提高银杏、专用小麦、优质瘦肉型猪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同时,面向大中城市,面向国际市场,重点建设特色蔬菜、优质家禽、花卉苗木、优质水产、特色林业等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特色产业基地面积和产品销售额期末翻一番。
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促进产业化。以“三个提高一个扶持”(提高对当地农产品资源的消化能力、提高对农户的带动能力、提高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为重点,努力培育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着重在企业规模、科技创新、产品档次、农户带动能力方面求突破,新建成有品味、有规模、有档次、强带动的龙头企业20家。
三是构建现代营销体系促进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业态和流通方式,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标准化建设。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方式,实行城区农贸市场超市化,并争取市内农产品与3家以上大型连锁超市“联姻”。
四是培育农产品品牌促进产业化。以农产品行业协会为龙头,以企业为载体,名特优农产品为重点,以技术创新、质量管理为手段,全面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提高传统品牌的品牌效应和新兴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期末全市拥有农产品品牌数增加150%,省和泰州市名牌农产品数增加1倍。
2、以扩大发展空间为宗旨,在农业的外向化上有新突破。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我市农业的外向度,加速农业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
(1)“三资”投入农业上规模。围绕区域特色产业,按照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外向农业的发展方向,加快各类农业园区建设,吸引三资投入农业生产、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加工流通以及农业服务等领域。“十一五”期间农业利用“三资”要达到40亿元,其中外资1.2亿万美元。
(2)外向型农产品基地建设上规模。制订和实施“XX市农产品出口行动计划”,根据现有农产品出口情况,品牌特色和国际需求,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促进有比较优势和出口潜力的产业、产品发展,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外向型农业示范企业,出口农产品基地面积在“十五”基础上翻一番。
(3)产品直接外销上规模。以开拓国内外市场为核心,以强化农产品国际营销服务为主要内容,大力发展网上交易和代理、连锁、配送、批发等新的营销方式,加快建立快捷高效的农产品出口绿色通道,改善农产品流通环节,加快我市农产品与新型流通业态对接。农产品出口企业境外品牌注册、卫生注册和国际质量、环保认证数较“十五”明显增加。
3、以提升农业功能为目标,在农业的生态化上有新突破。
以崭新的理念指导农业发展,通过实现农业的生态化,把农业的功能从“解决温饱问题,创造经济效益”的层面,提升到“塑造良好乡村风貌、保护农村自然环境、改善人民生活”的层面。
(1)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农产品认证认定步伐,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扩大“三品”生产基地规模。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质量环节得到有效监控。
(2)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以生态农业县创建为龙头,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全面实施“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三大工程,推动“资源——产品——废异物”的传统增长模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搞好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推行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通过过腹还田、麦套稻秸杆全量还田、速腐制肥、秸杆制气、秸杆造纸等多种途径解决秸杆造成的环境问题。以建设绿色屏障、发展绿色产业、弘扬绿色文化为方向,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3)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开发建设古银杏森林公园为重点,利用XX独特的田园景观、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农业历史,建成10家有品味的休闲观光农业园。通过园景欣赏、农业体验、采摘品尝和垂钓休闲,满足城乡居民回归自然、休闲娱乐和体验农耕文化的需求,构建一产三产交叉发展的新平台。
三、“十一五”农业经济发展主要思路和工作措施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发展要围绕“四个提高”的思路开展工作: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为方向,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优势特色产业的规模和层次;构建坚强有力的农业支撑和保护体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三资”农业,提高农业的投入强度;加强农民培训教育,提高农业市场主体的综合素质。
1、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
(1)以实施“三新”工程为抓手,建设高效的种植业。大力引进和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稳定60万亩水稻,巩固发展40万亩专用小麦、20万亩优质油菜,通过高产优质增效。扩大发展粮油豆肥蔬菜化生产、地下农产品生产和小杂粮生产。
(2)以规模化和优质化为重点,建设发达的畜牧业。
继续把畜牧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深化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牛、羊、兔、鹅草食畜禽,做大奶牛产业。坚持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大力扶持发展规模养殖经营。加快养殖小区建设,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提高规范化水平。加强畜禽防疫,防范养殖风险。扩大水面集约化养殖、特水养殖、种苗繁育和休闲渔业。
(3)以构建绿色XX为目标,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瞄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森林覆盖率20%的指标,通过实施区域化发展战略,发挥林业的生态和经济功能。加紧建设四大生态工程:一是绿色通道工程。在全市境内所有高速公路、铁路、省道、市乡公路两侧营建高标准、多树种、多效益兼顾的防护林体系。二是沿江生态防护林工程。结合沿江开发,整合江滩、江心洲、江堤资源,建设长江生态防护林工程。三是绿色河道屏障工程。在全市干河、中沟两侧营造水土保持林。四是农田林网工程。开展农田林网达标村创建活动,力求村村达标,构造抗御自然灾害的林业生态屏障。
高沙土地区以银杏生产为抓手,尊重农民意愿,利用高垛田、边角田发展银杏成片林,由果用银杏向材用、花用、盆景、观赏多功能发展。充分利用古银杏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沿靖地区重点抓好银杏间套种工作,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早花、早果;沿江地区着重抓好生态防护林建设,开发江滩、江心洲,栽植意杨、杞柳,改善沿江生态环境,达到两个效益的统一;城郊地区以花卉业为突破口,扩大生产面积,提高生产水平,成为主城区的后花园。“十一五”期间力争银杏产业经济规模达到10亿元。意杨产业建成3万亩生产基地。苗木、盆景、园林生产基地新增1000亩。古银杏森林公园建成我市旅游、休闲、观光胜地。
2、加快构建坚强有力的农业支撑和保护体系。
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新要求,加快构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科研示范体系、农民培训教育体系、动植物病虫害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通过保障工作经费、提高生活待遇、落实工作责任,调动农业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全市农业的科技贡献份额和质量水平,化解畜牧业和种植业重大疫病带来的生产风险。
3、不断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按照“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方针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作用,把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体现在加大投入上。尤其要在体系队伍建设、优势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培育、新技术、新机械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等方面,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加强政府财政投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大力发展“三资”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需要集约化的资本投入。“十一五”期间要充分调动民资、外资、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主动承接长三角大中城市的农业产业转移,引导“三资”投向银杏等农产品深度加工、规模养殖业、农田林网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园开发等项目。加强对“三资”农业项目的扶持和服务,并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投资,形成“政府投入主导,三资投入跟进”的良好局面。
5、积极培育现代农民。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等项目,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在农民中普及农业科技、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创业技能,使更多农民成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劳动者。
第五篇:十一五乐亭农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乐亭县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农业现代化水
平不断提升
“十一五”时期,我县农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不利影响,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十一五”时期,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86.5亿元,比2005年增长24.5亿元,年平均递增6.8%;农业增加值达57亿元,比2005年增长16亿元,年平均递增6.8%;
种植业生产持续发展,粮食、果菜生产能力逐年提升。“十一五”时期,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粮食、果菜产量全面增加。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2.5万吨,比2005年增加2.7万吨,年均增长1.8%。蔬菜总产量达到247万吨,比2005年分别增加13万吨,年均增长1.1%。水果产量61万吨,比2005年增加2万吨,年均增长0.7%。
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水平明显提高。“十一五”时期,我县畜牧业经历了“三鹿奶粉事件”、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等众多不利因素的持续冲击,生产效益不稳定,养殖户经历了严峻的挑战。为全面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效益,加快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进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畜牧主管部门和养殖户积极应对,立足资源优势,面对市场需求,稳定传统养殖,大力发展特色养殖,推进养殖规模升级和养殖方式的转变。2010年,肉、蛋、奶产量分别为35563吨、20414吨、63096吨,比2005年分别下降25.5%、30.4%、8.5%。珍稀毛皮动物动物饲养量672.5万只,比2005年增长102.3%,毛皮动物养殖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超过51%。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奶牛养殖由以散养为主全部转变为规模养殖,生猪养殖也逐步向规模大户过渡。2010年全县建成了各类规模养殖场420个,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5%。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主要水产品产量稳定增加。“十一五”期间,我县渔业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保持了平稳发展。2010年全县水产品产量达141500吨,比2005年增长2.2%。水产养殖不断开拓新品种,突出发展精品养殖,养殖效益持续提高。2010年渔业产量中,人工养殖水产品产量所占比重为60%,比2005年提高8个百分点。海水养殖面积达到30.6万亩,海水养殖产值达到8.6亿元,占渔业总产值的65.8%。
二、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我县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的产值比例更加协调。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54.1%上升到2010年的64.2%,提高10.1个百分点;牧业所占比重由23.2%下降到19.7%,下降了3.5个百分点;渔业所占比重由21.3%下降到15.1%。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7.9%。
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时期,我县按照“东果、西菜、北林、南粮”的规划要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2010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6万亩,占全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6%,比2005年提高约1个百分点;蔬菜种植面积44.5万亩,占全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3%,与2005年基本持平。棉花油料合计种植面积6.2万亩,占全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6%,比2005年下降约1.4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县紧紧围绕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的目标,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着力抓好关键技术的推广普及。全县小麦、玉米、稻谷等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以良种补贴、高产创建、阳光工程培训、发放明白纸等为抓手,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和种田水平,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
等关键技术推广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农业品牌建设提质升级。“十一五”期间,我县继续推行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强化农业品牌的宣传和保护,以品牌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2010年农产品知名品牌达到40多个,“第一斗“牌大米入选世博会,欧意果品成功打入欧美市场,农产品知名度和规模外销量显著提升。全县农产品品牌化销售率达到80%,实现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
三、农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十一五”时期,我县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加强。2010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8万千瓦,比2005年增加1.3万千瓦,增长了
1.2%。耕种机械、收获机械数量增加较快,农作物机播、机收面积逐年增加,2010年分别达到58.3万亩和21.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分别为43%、15.9%,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6个和3.2个百分点。全县拥有机电井26250眼,比2005年增加628眼。高产稳产田面积达到81.1万亩,比2005年分别增加2.6万亩。机电排灌面积增加到106.8万亩,比2005年增加9.4万亩。设施果菜播种面积达到29.6万亩,比2005年增加7.4亩。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活力。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县继续按照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大力发展以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全县主导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到“十一五”末,全县符合统计标准的农业龙头企业8家,专业市场2家,涉及蔬菜销售、净菜加工、气调保鲜、苗木繁育、水产品加工等10余个门类。全县订单生产面积5.5万亩,3万亩出口备案基地通过国家认定。“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生产模式广泛普及,欧意金土公司“4+2”(龙企、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研发中心、培训中心)模式被省、市推广。2010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额达到66.1亿元,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3%。
回顾“十一五”,乐亭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这是乐亭各级各部门坚定不移地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推进农村改革的结果,也是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勇于拼搏、扎实苦干的结果。面临“十二五”,乐亭农业将继续坚持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调优农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