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增强农村环保意识,改善农村环境现状
增强农村环保意识,改善农村环境现状
半塔镇宣传委员
余政梅
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在传统的城市环保、工业环保备受关注的同时,农村环境保护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巨大挑战。通过对我镇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及目前我们在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的一些主要做法进行调查了解,我认为,要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现状,不仅需要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投入,更需采取积极措施,培养和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广大农村群众保护环境的主动性,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变农村的环境面貌。
一、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植树造林、小流域治理、水库加固、矿山整顿、改水改厕改灶、能源建设及能源替代工程、重点区域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等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使全镇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但由于历史原因,我镇农村环境状况仍面临严峻形势:大部分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和农业面源污染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和面源污染的范围仍在在扩大,程度在加剧。突出表现在:辖区重要水库、湿地日趋萎缩,植被退化、山地石漠化;有林地、多林区的乱砍滥伐滥采,致使林木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功能衰退,水土流失加剧,导致一些地表径流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抵御干旱、洪涝灾害的能力不断降低;农药、化肥和农用薄膜的大量不合理使用,导致土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畜禽粪便随意堆放或倾倒,导致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
(二)成因分析
分析农村环境污染的根源,大多因当地村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造成的人为污染。长期以来,环境保护的重点大都放在了城市及工业集聚地,忽视了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的环保问题。农民很难接受到环保知识、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对环保常识知道不多,了解甚少。农村在建房屋、实施农业生产等过程中,忽视环保,随人所欲乱砍滥伐,致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在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存在垃圾遍地、化肥及农药不合理使用,废弃农膜随意抛扔等现象,造成了土壤、水体污染,传染病流行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农村环境及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在农村普遍存在的污染中,主要的污染源仅有三种:一是畜禽养殖粪便污染。我镇是畜牧养殖的重点镇,但农村规模化养殖场、重点养殖大户数量有限,大量的的养殖为家庭初放型养殖,在发展过程中投入不够,存在“重养殖、轻防治”的现象,环境管理水平普遍偏低。大多数农户的畜禽粪草随意露天堆放,畜禽粪便的堆放场地大多没有经过防渗处理,有的直接排放到河流库塘水体中,对周围环境的水体、土壤、空气和农作物造成污染。二是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由于农村点多面广,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生活污水、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缺乏,包括集镇所在村庄在内的广大农村,环境卫生很差,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畜禽粪便、作物秸杆及其它废弃物在村中路旁随意堆放或倾倒的现象十分普遍,“垃圾靠吹,污水靠晒”的现象还十分突出。这些污水和垃圾基本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造成污染危害。部分村庄还存在着人畜混居的问题,畜禽圈舍与人居房屋混杂交错、卫生厕所覆盖率偏低,环境卫生条件差,影响着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三是粗放型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发展农业生产,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不科学使用和废弃农膜在生产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比较突出。
因此,要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现状,不仅需要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投入,改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农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广大农村群众保护环境的主动性,消除人为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
二、未来我镇环境保护宣传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为全面提高农村群众环境意识,应采取新闻媒体、有影响的社会活动、社会普及公益宣传活动三种措施加强对农村、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环保知识宣传,让农村群众对环保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及时了解。通过“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在全镇张贴环境保护宣传标语,组织开展“美丽半塔保护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到乡镇中小学开展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协同县教育局组织开展好全镇各中小学校的环保知识一堂课等形式向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提高农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晓率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是结合“美丽半塔保护行动”的开展,在全镇开展环保专题知识讲座。通过采取环保标语上墙活动。到村组开展环保知识宣讲、到重点水源保护区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增强群众环境保护法治意识。
三是以绿色环保系列创建活动为平台,充分发挥宣传辐射作用。一方面,积极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通过与教育局联合开展环保知识进校园、环保知识一堂课,在全镇中小学校(园)普及环境教育,积极指导各有关学校开展省、市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到镇属各中小学开展环保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环保征文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良好的环境价值观,逐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以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以学生带动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效果。另一方面,积极指导有条件的村、社区开展“生态乡村”、“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三、增强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对策
(一)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由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在农村相对薄弱,农民普遍缺乏环境意识,由此,化肥、农药、秸杆、家禽粪便等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民们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因此,解决农村的环境问题,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开展农村环境宣传教育。一是坚持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加大对农村生态恶化对农民生存环境的危害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通过在重点水源保护区设置环境保护警示牌,加大对重点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监管,动员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从自身做起,自觉地维护、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保障自身环境安全。尤其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作用,不仅要参与生态环境意识教育,而且要在生活和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起到模范表率作用,以此带动整个农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顺利进行。
只有农民行动起来,农村的环境问题才能有望解决。在农村人群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和认识水平,提高他们参与保护家园的意识。
(二)实施政策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法制意识
要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努力提高农民的环保法制意识。一是要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要在农村中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宣传环保工作方针政策,增强环保国策意识,树立科学发展和环保法制观念,普遍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平衡生态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二是要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和农民群众的特点,采取符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的形式,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送到农民身边、农户家中,使环保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农村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三是要结合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污染事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将环境宣传融于执法过程中。在环境执法过程中更加注重宣传教育的作用,采取严格执法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宣传环保政策、法规,寓情于理,让当事人心服口服,大大提高了执法效果;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加强对农民的警示教育,以案说法,教育农村广大群众,唤起农民环境忧患意识,使农民群众进一步加深对遵守环境法律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和文明意识,提高农民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加珍惜环境、珍爱家园。
(三)开展活动,营造珍爱环境的良好氛围
一是要充分利用“水日”、“地球日”、“环境日”等各种活动日和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环境科普、纪念与实践宣传活动,结合我镇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筹划,由镇政府组织,让农民亲自参与、亲身体验保护自身生产、生活环境的实践活动,二是不断拓展绿色创建的范围和空间,积极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美丽半塔等多层次的绿色创建活动,以创建活动的开展引导村民在活动参与中自主接受环境教与,逐步形成了“人人关注环境,主动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让农民逐步形成在生产生活中自发地保护环境,自觉形成环保意识,着力营造一个人人珍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
(四)齐抓共管,共同促进农村环境整体改善
结合绿色经济、环城经济圈和沿路经济带建设,以美好乡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整合资源,把农村环境治理与农业农村工作、扶贫整村推进工作相结合,做好农村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对具有一定规模的村庄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增强农村污染防治能力,重点以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无害化治理和路面硬化、亮化、洁化工作,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促进农村群众环保观念和环境意识的转变。林业站要认真实施天保工程、农村能源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利用农村能源建设建设项目大力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和改水、改厕、改厩,教育和帮助农村群众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环境卫生状况,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问题。大农业要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项目,加大对推行秸秆还田,还饲、农家肥还田的宣传,倡导和鼓励农民使用新型有机肥,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施农膜回收再利用等绿色措施,进一步指导好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减少农药、化肥、废弃或破损农膜对土壤、水体和农村居住环境的污染。各镇属学校要将环境专题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结合起来,在农村学校里大力普及环境知识和环保理念,教育孩子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以点带面,吸引父母邻里关注环保,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要将农村中小学生纳入环保宣传队伍,充分挖掘学生作为环境保护的宣传队和生力军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文明素养和参与积极性。
总之,开展农村环保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是一项刻不容缓、复杂的、长期的艰巨任务,任重而道远。唯有全社会全方位协调与合作,齐心协力,建立健全提高农民环境意识的长效机制,才能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才能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篇:增强环保意识 2
增强环保意识,创建绿色校园
大通县长宁镇下鲍学校李福才
环保事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少年儿童环保意识关系人类未来的前途,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进入二十一世纪,为了使环保教育有新的起色,在环境教育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学校决定自加压力,创建绿色校园。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并制定绿色学校创建计划,同时任命环保监督员负责实施创建计划。认真组织师生开展了有关环境教育的学习和活动,并认真进行收集、整理、保存资料,力求达到“徐州市绿色学校评估标准”。培养少年儿童认识自然,珍惜资源,善待地球的环境意识和道德行为,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我们创建绿色学校的宗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校园是我们的绿色行为。
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本着“处处有教育”的思想,利用春季大好时机,调整花木布局,搞好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创设文化氛围,使学生从中了解花木具有消除和抵抗污染的特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制作宣传标语,规范师生绿色行为。严格执行检查监督制度,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创设美丽清新的校园环境,形成环境教育氛围。
二、认真搞好环保培训工作。
为了使广大教师掌握环保知识,提高业务工作能力,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学校领导组织教师开展有关环境教育学习和活
动。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环境教育能力。学校订阅了4份有关环境的报刊,为师生提供了学习资料。有利于教师搞好环境教育工作。
三、认真做好环境教育工作。
通过学校宣传栏、班级板报、广播语、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家长会等,面向全体师生、学生家长及社会进行宣传教育,使绿色教育在家庭、社区扎根、开花、结果。
四、认真做好课内教育。
1、各学科认真进行渗透教育,把环保教育,寓于教学之中。教师能够着力挖掘教材中的环保素材,结合实际生活,做好环境教育工作。
2、认真上好环境教育课。学校每周二晨会课安排环保教育课程。教师能够做到三有:有教材、有计划、有备课,有考核。上好每一节环境教育课,使学生初步掌握环保知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3、充分利用环保日,通过国旗下的演讲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专题或渗透教育。
4、认真开展环保教育教学研究。把环保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认真开展“三个一”活动,五、认真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1、各班都以组为单位成立环保小组,都有相应的活动内容及管理人员,能够定期搞好环保活动。
2、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劳动。积极开展“筑起一片绿色天地”活动。开展捐花活动,学会护理花草树木。在净化校园方面,师生开展“身边无废物”活动,及时清除卫生死角,做
到身边三无:无纸屑、无果皮、无包装物。
3、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环保宣传、调查、监督活动。
(1)、组织学生对附近街道、村庄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绿色行为。
(2)、组织学生对家乡的河进行水质调查,寻找污染源,并写出调查报告。
4、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重大环保节日开展各种活动对师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
(1)、3月12日,植树节。每年都要组织师生进行植树绿化劳动,调整花木布局。并开展“我与小树同成长,为家乡添新绿”和“节约零花钱,我为环保作贡献”等活动。
(2)、4月22日,地球日。少先队开展了“热爱我们的地球妈妈”的主题队会活动,并向全体师生宣讲“只有一个地球”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3)、6月5日,环境日。少先队开展了保护环境的专题活动,并向全体师生宣讲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使师生进一步明确环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4)、9月11日-21日开展了“保护环境,热爱地球”的系列活动,使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加浓厚。
5、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开展回收废电池,减少污染,变废为宝,节约资源活动。
6、收集信息,整理资料。
组织学生查阅报刊,收集信息资料,了解环保信息,掌握环保知识,并制作小报,向社会宣传。
环境保护是一项长远而意义深刻的大事,是学校环境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将不懈地努力,持之以恒搞好环境教育工作,我们以“教育每个孩子,影响每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为目的,为实现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环境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社会普遍认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素质和环保意识,是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沙尘暴、赤潮、资源竭等环境问题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热爱环境、建设环境,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一。环境意识不仅是现代科学知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综合,又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必然。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
环保问题已经为人所熟知了,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以及我们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已经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迹象了。今天,我们小组想谈谈我们应当如何树立和增强人们的环何意识。
宗教、道德以及法律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行为规范,树立和增强环保意识探其根本就不能不提到增强环保行为的规范性。而这一规范性的确立来源于两个层面:一是人们自身对环保行为的规范,在此我将其简称为自身规范;二则为外部环境对人们环保行为的规范,简称为外在规范。树立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则当从这两个层面的规范做起。
首先来看自身规范吧,自身规范的目的就是使人们在内心不愿去破坏环境。谈到自身规范就不得不讲其主要的两种手段:宗教及自身的道德,其目的在于使人产从良心上去遵守保护环境的规范,而这种制约是最为长远以及最为有效的,同时也是成本最低的。
在环保上,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社会成员心中有这种自身环保道德规范:我们的良心上容不得对环境进行破坏,因此不愿去做有损环境的事情。有了这一层面的规范防护,那么我们的环保事业就迈出了一大步。为此,我们小组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让环保进入人们的意识。这一步,是我们当代社会一直在做的一步,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增强环保意识,我们通过电视、广播、书本、学习等多种途径以达到宣传环境问题,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目的。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人们从意识层面上知道我们的环境与环保,然而其定位只是知道。然而,人们知道了只是初步阶段,知道了去做才是目的,这就是要将意识发展为规范,意识与规范两个词字面上相差不远,但在实际意义上距离甚远。
二.让环保由意识质变为规范。人们知道了何为环境何为环保只是环保的开始。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垃圾,随处可见的痰渍向我们表明:人们知道我们存在环境问题,人们明白我们应该去环保,可就是不照着自己的“知道”与“明白”去做。我们小组认为两点很重要:感悟与实践。感悟,引导人们知道环境与环保后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引导人们去感悟环境与环保。实践,实践是促使意识发展为规范的最佳手段。不仅让人们去听去看去了解,更要让人们去做,去行动,使人们在行动中对自己的意识再进行深思考,以促成感悟,以使意识发展成为规范。
这样,从良心上我们不愿去乱扔垃圾了,那么根本就改观了。
法律对于环保的意义在于使人们不敢去破坏环境。当代社会通过法律来对环境做出保护是我们经常做的工作。每一个国家,甚至国家中的地方常颁布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
环保道德规范。其目的是在于使人们不能做破坏环境的事情。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够在心中形成这样共同的契约:不仅自己要爱护环境,同时人类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应也都会做到爱护环境。这一契约建立了,那么外部环保道德规范也就确立下来了。
我们小组提出了三个层面的规范,也可以说是防火墙,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层层防护。第一层,自身环保道德规范,透过此规范人们不愿做破22×25=550
1坏环境的事儿了;第二层,法律规范,透过此规范人们不敢做有损于环境的事儿了;第三层,外部环保道德规范,透过此规范人们不能做有害于环境的事儿了。从“不愿做”到“不敢做”再到“不能做”,三层防护做好了,我想我们的环保事业也就真的成功了。这三点做好了,环保将会变成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了。
最后,我们小组达成了较一致的认识: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基于保护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资源,保护我们生存发展的最起码条件。今天,提起环境保护,几乎没有什么人会公开反对,但是真正做到自觉长久地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还有许多工作在等待着我们去做。
我们小组认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树立起环保意识,具体地说就是树立资源意识,生存意识。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今天的生存!不能抱着环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别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对保护环境有任何松懈和怕麻烦的思想。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固然负有重要的责任,而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人对此更是承担了更为直接、更为具体的责任。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22×25=550 2
第四篇:关于农村环保意识调查
我的关于农村环保意识的调查问卷主要是下面这三方面着手:
调查问题:
一、环境现状:
1、针对:生活垃圾堆放地点问题;
2、有没有分类处理垃圾;如: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废旧电池之类的有害物质;
二、垃圾处理:
3、生活污水和乡镇工业废水是否排入自然水域;
4、畜禽粪便如何处理问题;
5、对动物尸体、农药瓶等,如何处理,是否随意丢弃;
6、农村主要采取了填埋、自然堆放垃圾的处理方法,是否侵占了农作物的生长土地;
三、危害农民健康:
1、人们随意将垃圾倒进河里,是否还有人去河里洗澡;
2、由于农村垃圾大多是露天堆放,是否导致蚊蝇滋生,老鼠猖獗;
对经济的影响现在没有找到有力的文件查证,所以现在我还没有定向!
第五篇:居民环保意识现状调查
居民环保意识现状调查
邓一伟
摘要: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然而环境状况却令人担忧。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被污染的环境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通过抽样对南岸居民的环保意识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居民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略微欠缺环保的主动积极性,因此,加宣传力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保意识宣传
一、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环境状况的不断重视,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日益受到不断地重视和加强。我国的环境问题还不容乐观,为此,我展开了一次居民环保意识和行为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看法,同时对我们的周边生活环境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宣传环保。
本次调查结果的有关数据统计如下:
调查范围:南岸居民
调查方式:发放调查问卷
调查人数:60人
发放问卷:60份
有效问卷:60份
二、环保意识调查结果:
(1)环保知识的关注和了解环保意识的途径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是人类思想深层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环境意识既包括理论认识,也包含实践要素,由四方面内容组成,即环境伦理意识、对环境科技知识和常识的了解、环境政治经济与法制意识和环境心理意识。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有没有注意到政府环保宣传广告和所在社区是否宣传保护环境知识两项上,群众和干部的选项占到80%-90%,而学生的选项比例在50%左右;在认为有没有必要在学校开设环保教育课程一项上,群众、学生、干部的选择普遍较高,达到90%以上。由此可见,在环保知识的宣传上,政府和社区已将此项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学生的环保教育还应该加大力度,比如更多地开展一些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环保教育活动。
(2)节约型环保行为节约所创造的价值总是让人们震惊的,在生活中对电、水等的节约或循环利用,能在更多的方面降低各种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循环利用水则是另一个重要的环保行为,尽管目前锡尼镇地区不缺水,但在城镇日益发展、人口逐年增加的今天,我们谁也不敢保证未来不缺水,根据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居民能经常地二次循环利用水,但仍有45%左右的居民似乎没有意识到循环用水的重要性。如果剩余的45%的居民能够循环用水,南岸一天将减少很多的生活污水。
(3)个人环保行为许多细小的行动就能使环境免受破坏。
据调查显示,将近90%的居民能很好地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但是邓一伟1993-06-15男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付诸行动的就减半了。对于旧电池,超过50%的居民会进行回收处理,50%的居
民也许是因为麻烦而直接丢进垃圾箱或没地方处理就乱放;究其原因,除居民环
保意识不强之外,政府缺少对此类回收行为的实际倡导,没有设置回收点,也是
其中的重要原因。制止乱扔垃圾的举动似乎也不普遍,只有15%的人群选择制
止,居民在这方面好于干部和学生;大部分居民选择事后再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大约有43%的学生选择置之不理。在公益性环保活动方面,超过60%的居民基本
没有参加过什么环保活动(包括植树节),偶尔会参加的居民不到30%,经常能参
加类似活动的只有10%左右。较为大型的环保讲座或公益性环保活动在居民中得
不到普及,环保行为和知识很难得到宣传。
(4)有些人在观念上认为人类不是大自然的破坏者,但是引起垃圾成堆、空气浑浊等等的事实,其实际行动却让人们无意中扮演了破坏者的角色,这一点
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的。
例如:当被问及被调查者所在社区,空气中是否有难闻的味道。仅有12人的回答是“无”,这就说明,人们居住的环境空气质量并不是很好,但这是怎么
造成的呢,请看下一个数据。在调查中,有55 人选择了看见过有人乱扔垃圾。
被调查的这部分市民对环保的认识基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比较虚的或者说
比较宏观的一面,即环保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经为市民普遍接受,并在观
念上形成一种共识,甚至成为一种时尚;但另一方面,市民的环保焦点停留在对
自己生活工作有直接影响或危害的身边问题上,如绿色食品、沙尘暴、水污染等,而且相关的知识还不一定正确。并且实际行动却与环保意识不一致。其实大多数
人的环保意识是比较强的,具有选择正确环保行为的判断能力,但在实际生活
中,环保的行为并没有达到与环保意识配套的程度。这一方面是由于市民自身的行为约束力不够,但在另一方面更多的是由于政府有关部门未采取有力的且切实
可行的措施。
三、调查分析:
1、环保意识的定义
环境意识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
等观念形态的总和,是人类思想深层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环境意识既
包括理论认识,也包含实践要素,由四方面内容组成,即环境伦理意识、对环境
科技知识和常识的了解、环境政治经济与法制意识和环境心理意识。环境意识的产生是人类意识进化的新表现。
2、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对环境的满意度成负相关,从调查中可发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对环境判断的重要变量之一,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越高,对中
国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认识得就越清醒,从而造成对环境状况满意度的下降。
3、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与环保意识成正相关,因为他们对环境题的认识程度更清
晰。
4、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系。所处环境越好,居民的环
保意识越强,反之亦然。
5、老年人环保行为强于年轻人,从调查中发现,居民的年龄也是影响环保意
识的一个因素。这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有利途径,我们的宣传行动可以从老年人带头做起。
总的来说,居民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他们并未意识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行
为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四、思考建议
1、加强环境知识宣传教育环保意识是调节、引导和控制人们环境行为的内在原因。因此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对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推广环保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要增长公民的环境知识,提高环保意识,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加强环境知识
宣传教育。环境宣传教育要帮助人们掌握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以及环境保护的技术知识等。环境宣传教育要通过各种形式来进行。将环境教育
列入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学大纲中,作为正规教育的一部分。现在视频媒体高度
发达,它传递给人们的信息,也更加立体、形象,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介。在电视的一些热点栏目播出的前后多播出一些有关环保的公益广告,让人们目之所及都
会看到人类的环境问题,从而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或是监督他人的行为,使环保
意识由教育强化成一种习惯,从而使环保参与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2、加强居民环保意识
加强居民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的环保素质,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风气,加强居民环保意识,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素质。环保事业是集文化素质与
公共道德于一体的事业,是人们对国家集体关注的表现。只有素质上去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才会相应地加强。同时,居民还要关心并支持政府的环保工作,留意
关于环保的各种宣传,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进一步了解和丰
富自身环保知识,牢固自己的环保观念。
应从行动上切实支持政府的环保工作,响应政府号召,使自己良好的环保意
愿能付诸行动,起到良好的环保效果,为沈阳市的环保工作尽一份力。另外,市
民还应尽力用自己良好的环保行为去影响和带动周边的人,对于那些污染环境的行为应加以批评并即使制止,用积极的实际行动去带动更多人加入环保队伍。
3、完善环境行政公开制度环境行政公开制度是指国家环境行政机关,法律规
章授权行使行政环境职权的企事业组织和公务员依法主动或者依法申请将除国
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的其他事项予以公开的制度。环境行政公开制
度是实现公民环境知情权的需要。环境知情权又称环境信息权,是国民对本国乃
至世界的环境状况,国家的环境法律法规,国家的环境管理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
状况等有关信息获得的权利。这一权利既是国民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前提,又是
环境保护的必要民主程序。环境行政公开制度要求政府公开各种环境信息。这里的环境信息包括公共信息和个别信息,前者是指向全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如环
境法律法规,环境状况公报,空气质量周(日)报等,后者指只有在公众提出要
求的情况下才提供的个别信息,如某个污染企业的排污数据。
4、加强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
定期举行大型关于城市社区环境建设宣传工作,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让宣传进
入家家户户,大到老人小到儿童,人人皆知。让人们了解到自己环境的重要,从
而自觉保护环境。当人们的意识健全时,才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是显而易见的。
大街上不发有丢垃圾的人,但不见他们都知道这行为对环境的危害。由此可见,环保意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而加紧宣传是迫在眉睫的。
五、总结
1、发放问卷,尽可能采集广泛的数据,尽可能把调查范围拉大。
2、问卷的制定要有针对性,问题的设置要便于被访者接受。同时,尽量使用
选择式的询问方式。不应该在同一地点发放过多的问卷。应该广泛的发放调查问
卷,尽量做到取得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数据。
3、发放问卷的时候,尽量的做到人性化。比如有些被访问者喜欢口头回答,我们要做好记录。同时对待被访问者要热情、客气。被访问者接受完调查后,要主动的表示感谢。
4、问卷回收之后,要即时的做好统计工作,尽快的把数据进行汇总。在统计汇总数据后,应对数据的准确性、客观性做出评估。
环境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就应该尽力去保护她,爱护她。当今,中国腾飞,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留下了很多隐患,环境问题就是其一。通过调查看出,绝大多数人拥有较强的环保意识,所以我相信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就一可以把环保做好、做深,营造优美和谐的环境。
六、参考文献
[1]李志刚、孙岳,《绿色生活一本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出版)。
[2]赵志强刘善敏著《环境伦理与社区卫生》中国社会出版社
[3]朱建军,《化工安全与环保》,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9出版)
[4]国家环保局,中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5]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协会、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2011中国节能减排发展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1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