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省汽车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粤府〔2005〕15号)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2005〕15号 【发布日期】2005-02-17 【生效日期】2005-02-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汽车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
(粤府〔2005〕15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五年二月十七日
广东省汽车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
前 言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目前在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省委、省政府1998年已将汽车工业确定为我省三大潜力支柱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根据省委常委会议关于将竞争力研究成果转化成行业规划、并制订相关政策的决定和省政府工作部署,制定《广东省汽车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
第一章 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省汽车工业迅速崛起,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2003年我省拥有汽车工业企业430多家,其中汽车生产企业52家(整车制造类企业7家,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见附表1),摩托车生产企业57家,主要零部件生产企业320多家。全省汽车产量21万辆(各类产品产量见附表2),摩托车产量277万辆。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51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
(一)发展势头强劲,总量规模尚小。1998年到2003年我省汽车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25.9%,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汽车产量由1999年占全国比重的0.9%提高到2003年的4.7%,在国内排名由第16位跃升到第7位。但我省汽车总量规模仍然偏小,与我国汽车生产强省吉林(59.2万辆)、上海(57.7万辆)、湖北(36.8万辆)、重庆(41.8万辆)和北京(34.6万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轿车产品优势突出,其他汽车品种竞争力不强。我省汽车工业以轿车为主,形成广州本田和东风日产两个主要品牌。2003年我省轿车产量18万辆,占全省汽车产量的 86.7%,占全国轿车产量的9.1%,列全国第3位。但我省客车、专用车、载货车以及零部件的发展缓慢,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产品。
(三)引进外资效果显著,自主开发能力薄弱。我省陆续引进了本田、日产和丰田三大世界级汽车制造商来投资建厂,一批国际著名零部件供应商尤其是日本的零部件供应商也陆续落户我省,形成了一个以日系汽车为主的“汽车工业集群”。但这种发展模式的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外方,缺乏自主技术和研发能力。
(四)经济效益高,营利能力强。2003年我省汽车工业销售收入746亿元,在全国排第6,其中摩托车销售收入居全国第2;实现利润94亿元,在全国排第3,其中汽车整车利润全国也排第3(见附表3);汽车零部件工业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处于第6-7位;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劳动生产率、利税率等指标较高,其中利税率高于国内三大汽车集团。
二、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世界汽车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总量过剩,产业集中度高。目前全球汽车产能已达7000万辆,与市场需求相比能力过剩25%左右。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汽车工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形成了“6+3”的格局(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丰田、大众、雷诺-日产6大汽车集团以及宝马、标致雪铁龙、本田3家公司),9家跨国公司的汽车产量达全球汽车总产量的95%。
2.汽车销售市场中心逐渐东移,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向新兴市场产业转移。目前西欧、北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已趋于饱和,我国、印度、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家正成为世界汽车厂商争夺的主要地区。世界著名汽车公司在亚洲尤其是我国采取投资设厂、增资等方式争夺市场,并开始借助他方人才、成本、市场的优势建立开发机构或分部,发展合作研究开发。
3.零部件采购国际化、系统化、模块化,产品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主机厂实行最佳化跨国采购,零部件商也随生产点转移,在配套地建厂,实行就地生产,系统化、模块化供货。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产品换型、改型加快,不断推出多功能车、休闲车、运动型多用途车、以及融合了不同车种特色的交融式车型等新车型。
(二)面临的国内形势
1.产销量高速增长,我国有望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和消费市场。1999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量保持了年均24.8%的高增长态势,2003年全国共生产汽车444万辆,比上年增长35.2%;销售汽车439万辆,比上年增长34.1%。预计到2010年,我国汽车市场年销量将达到800万辆,产量1000万辆,我国将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和制造基地。
2.产业集中度高,初步形成“3+X”发展格局。2003年三大集团产量达到了全国汽车生产总量的47.9%,其中轿车占全国67%,载货车占全国39.3%。北京、广东、江苏和重庆等地也正在形成一批地域性的汽车集团,与三大汽车集团并存构成“3+X”格局(见附表4),汽车产业的集中度逐步提高。3.生产过剩和激烈竞争加大了汽车行业重组的必然性。据各地上报的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中统计,预计2008年全国规划汽车产能将接近1000万辆,届时国内汽车需求约700万辆,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明显下降。汽车生产企业如果不能迅速做强做大,将难逃被兼并重组的命运。
4.汽车工业投资增长快,民营企业成为新生力量。2000年到2003年汽车行业投资年均增长18.2%,民营资本加快进入汽车领域,吉利、比亚迪、美的、春兰、格林柯尔、新飞等企业纷纷进军汽车领域。在汽车行业,民营企业已积累了较强实力。
(三)我省的发展优势
1.产业基础和产业配套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汽车工业基础日益雄厚,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形成了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及零部件制造业相配套的较完整的汽车工业产业体系。伴随着汽车的发展,我省的汽车产业配套也不断完善,主要体现在:我省是区域性的金融管理中心和资金调控中心,拥有世界汽车行业各种品牌的代理商和汽车4S 直销店,汽车销售和维修服务渠道畅顺,公路密度、一级公路、等级公路和水泥路面里程等四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等。
2.市场优势。广东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是中国和东盟之间贸易往来最重要的物流通道,有较强的市场辐射力。同时,我省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汽车消费需求强劲,是全国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2003年广东市场销售轿车约40万辆,占全国轿车销售总量的20%以上。2003年,我省人均GDP2032美元,其中珠三角地区人均GDP约4500美元,超过国际公认的汽车进入普及期的人均GDP 3000美元标准,进入汽车普及时代。
3.投资环境优势。省政府长期以来一直重视汽车工业的发展,于1998年明确将汽车工业作为潜力支柱产业进行扶持发展。同时,我省作为国内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已初步建立了公平、公开、竞争的市场体系,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少。为集聚汽车工业资源和引导零部件等相关产业发展,我省规划了一批汽车工业基地,珠三角地区正在成为汽车零部件工业产业集聚地。
三、我省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规模竞争力不强。2003年我省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年产汽车12.3万辆,市场占有率仅2.77%,与国内三大汽车集团超过15%的市场占有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载货车、客车生产企业产量大部分在1500辆以下,市场占有率更低,规模竞争力较弱。
(二)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我省汽车的骨干企业主要是合资企业,核心技术基本上依赖合资外方,缺乏自主品牌。大部分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不足,没有建立起自主的研发机构,目前全省还没有企业具备轿车关键零部件及整车的综合开发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水平较低。
(三)零部件工业发展滞后。我省汽车整车产值与汽车零部件产值的比例仅为1:0.5,远低于国际1:1.7左右的惯常比例。汽车生产企业的主要零部件大部分依靠外供,如国产化率较高的广州本田公司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110家,其中在我省的仅有28家。
(四)人才不足矛盾突出。我省管理、研发方面的人力资源整体实力不强,制造业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不高,企业中受过专业技术培训、技术素养高的人员数量不足,特别是设计、研发人员缺乏。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实施适度规模扩张、做大做强战略,认真做好汽车品牌经营和配套能力建设,促进和支持汽车企业提高研发能力、扩大规模。发挥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作用。重点发展轿车生产,完善产业支撑体系,形成以广州轿车工业为龙头,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工业协调发展的局面,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一)总量目标
1.生产规模。2005年,我省汽车生产能力达到65万辆(其中轿车55万辆,大中型客车2.5万辆),摩托车产能达到400万辆;到2010年,我省汽车生产能力达到160万辆(其中轿车140万辆,大中型客车5万辆,见附表5),轿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在15%以上,汽车出口占总产量10%以上,摩托车产能达到500万辆。全省汽车产量在全国进入前三。
展望2020年,随着我国汽车制造成本降低和私人轿车需求稳步增长,只要我省坚持做好汽车品牌经营和配套能力建设,积极促进和支持汽车企业提高研发能力、扩大规模,我省汽车生产有望达到300万辆(其中轿车250万辆)。
2.投资规模。“十五”后2年我省汽车行业将新增投资60亿元,其中汽车22亿元,摩托车8亿元,零部件30亿元;“十一五”期间我省汽车行业将再新增投资440亿元,其中汽车140亿元,摩托车40亿元,零部件260亿元。
3.经济指标。预计2005-2010年汽车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5%。2005年,汽车工业产值12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4%,出口10亿美元;2010年,汽车工业产值36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5.4%,出口60亿美元。其中汽车零部件产值1600亿元,与汽车整车产值之比接近0.8:1。
(二)结构调整目标
在国家汽车工业政策引导下,积极推动汽车工业结构调整和重组,重点扶持轿车、摩托车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支持客车、载货车、专用车和零部件企业联盟整合、做专做强。到2005年,全省汽车工业产业布局基本完成,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汽车工业体系日臻完善,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到2010年,力争形成1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其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15%。培育2-3家初具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大型企业集团,零部件出口产值占其销售总额20%以上。形成3--4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摩托车企业集团。我省成为国内汽车和摩托车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三)技术目标
积极引导汽车生产企业加大汽车工业技术开发的投入,至2010年,我省汽车工业研究与开发费占汽车工业销售收入的比例达3%以上;加快对国外汽车技术的消化吸收,为自主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力争在2010年轿车企业开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国际水平接轨的产品,形成若干驰名的汽车、摩托车和零部件产品品牌。
第三章 发展重点和规划布局
一、发展重点
(一)重点发展的产品
1.轿车。在继续发展中高档轿车的基础上,重点加快发展符合国家安全、节能、环保法规要求的经济型轿车,提高其在汽车产量中的比重,形成1.3-3.0升的经济型、中高档轿车的产品系列。
2.客车。重点发展豪华型、绿色环保型低地板城市客车、旅游客车和公路客车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用电动汽车,鼓励发展低入口城市客车。
3.专用车。鼓励发展运油车、消防车、冷藏车、工程车、混凝土搅拌车、医疗专用车、道路清障车等系列产品以及适用于高等级公路运输的专用半挂车、城市环卫车、市政作业车、施工工程车、机场专用车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
4.载货车。积极发展有专用功能、特殊功能的轻型载货车,开发生产适合农村、山区使用条件的轻、微型客货车,并择机发展重型载货车。
5.摩托车。鼓励发展排量在200ml以上的中高档摩托车,积极发展适应山区和农村环境、载重量大、价位低、实用性强的摩托车产品,形成高中低档产品相结合的产品结构。
6.零部件。重点发展安全气囊、自动变速器、尾气净化装置、ABS制动控制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防侧滑控制系统、大型注塑件、数字化仪表、减震器、空气悬挂系统、电喷系统中的喷油器、电控单元、先进传感器和执行器等零部件产品。(二)重点发展的技术
1.重点发展轿车车身开发技术、高效节能发动机技术、汽车排放控制技术。加大可回收环保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扩大采用高效、轻量、节能、环保材料的比重,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在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迈上新台阶。
2.积极发展客车和专用车专用底盘设计制造技术、柔性加工技术、摩托车电喷化技术以及精密、快速成型技术与液压、气动、密封技术等。
3.积极开展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等新型动力的研究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研究开发生产新型燃料汽车和天然气、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新型车用燃料。
4.提高汽车产品电子、信息新技术应用水平。增加电子产品的比例,重点发展发动机电子控制、传动和行驶电子控制、安全报警及检测和信息显示等技术。推动汽车数字化开发技术在产品开发、生产中的应用,重点发展计算机辅助造型、辅助工程分析、仿真技术应用等。
二、产业发展规划布局
依托骨干企业,建立汽车和摩托车生产基地,延伸产业链,构建为整车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圈,形成以广州汽车整车为中心,环珠江三角洲零部件产业带配套发展的格局。发挥珠江三角洲产业集聚的辐射带动效应,促进两翼和山区市汽车新型材料、基础件及专用车的发展。我省汽车工业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的汽车制造业生产体系。
(一)重点建设轿车生产基地。依托广州本田、广州丰田和东风乘用车公司,大力发展轿车生产,形成广州经济开发区、花都和南沙等轿车生产基地,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轿车产业集群。
(二)加快建设客车、载货车和专用车生产基地。以广州羊城、骏威、佛山粤海、东莞永强等企业为中坚,以客车、载货车、专用车生产为主,在广州、佛山、东莞、河源和韶关等地集中布局,形成规模生产。
(三)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建设。围绕与汽车企业相配套,从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入手,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大力推进南海汽配园、中山火炬汽配工业园、深圳龙岗和惠州大亚湾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建设,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环珠江三角洲汽车零部件产业带。支持韶关、揭阳等山区市和两翼地区选择有突出优势领域发展零部件工业,与珠三角地区进一步形成互动互补的关系。(四)促进摩托车三大生产基地的形成。充分利用广州、江门和佛山已经形成的摩托车产业集聚优势,推进企业联合,并积极引进相关配套企业,推进摩托车生产基地的建设,重点扶持江门建设好“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增强摩托车制造业的竞争力。
第四章 提升汽车工业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实施做大做强战略,促进行业整合
1.大力发展壮大轿车生产。重点建设中高档轿车和经济型轿车两个平台,扩大2.0-3.0升中高档轿车和低排气量经济型轿车生产规模,近期大力推动广州本田24万辆、广州风神15万辆两个项目尽快提高产能利用率和加快广州本田出口基地、广州丰田整车项目的建设,争取广州本田第二工厂、东风雷诺乘用车项目早日落实和建设。
2.促进客车、载货车、专用车及摩托车企业进行结构调整。依托重点企业,鼓励客车、载货车企业采取重组、组成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迅速做大做强;促使专用车企业生产模式由“小而全”向“专而强”转变,生产格局向单一种类、系列化、多品种的专业化模式发展;加快摩托车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3.积极培育大型汽车企业集团。鼓励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充分利用广州本田发展的良好态势,以轿车为拳头产品,整合其所属客车、摩托车和零部件企业资源,适时兼并省内外由发展潜力的企业,争取到2010年成为我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加强与东风乘用车公司的密切联系,在继续推动其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支持其在我省规划建设新的轿车生产企业。
二、加快消化吸收技术步伐,创立知名的自主品牌
4.逐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骨干企业以自己的优势领域为突破口,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建立和完善技术开发机构,创新技术能力较强的研发机构经认定可成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
5.构建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产学研联合,整合省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的科技资源,壮大广东省广州汽车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力争将其建设成为国家级的技术开发中心。争取建立国家级摩托车检测中心,促进我省摩托车企业进一步提高质量水平和技术研发能力。
6.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制定品牌发展和保护规划,积极探索技术开发新模式,通过联合开发、与国外合作、购买国外专业开发机构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逐步集聚力量形成自我主导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创立知名的自主品牌。
三、加快发展零部件工业,促进产业链的形成
7.培育和推动产业集聚。加强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定吸引投资的优惠政策,营造适合汽车零部件发展的管理模式和创业环境,吸引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产业基地,形成主业突出、差别竞争、错位发展的特色优势,不断增强基地的集聚功能和产出功能,促进我省形成完善的汽车工业链。
8.提高零部件工业的技术层次和水平。积极引导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加强沟通联系,促进他们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带动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配套条件;鼓励有条件的零部件重点企业向系统开发、模块化供货的方向发展,引导有条件的中小零部件企业通过与外商合资、合作等形式,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大力发展二、三层次零部件产品,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9.促进汽车配套产业的发展。根据我省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引导冶金、化工、机械、电子、轻工等工业领域的生产企业在金属材料、机械设备、工装模具、汽车电子、工程塑料、油品等方面,提高产品水平和配套能力,与汽车工业同步发展。支持钢铁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合资合作,实现轿车用板材本地化;支持设立专业化的模具设计制造中心,提高汽车模具的设计制造能力;加快石化企业技改步伐,大力发展清洁燃料,提高车用油品的质量。
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集聚汽车工业一流人才
10.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各地要配合汽车工业基地的建设,完善吸引人才的政策,鼓励和协助企业引进人才、以事业留住人才。着重引进熟悉国内、国际汽车工业发展动向与趋势,具有战略发展眼光和较高企业运营水平的管理人才,塑造一批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备较强市场拓展能力的市场营销人才、资本运营人才和其他专业技术人才。
11.注重本地人才的培养。加强与高校及职业技术学校的沟通与联系,积极引进技术学科带头人,扩大汽车技术人才培养规模,进行人才储备;鼓励大企业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采取在岗培训的方式,培养具有较强科研开发能力的技术人员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产业工人,形成高中低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才队伍。
五、加强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2.加强对汽车工业的领导。建立我省汽车产业协调机构,统筹规划我省汽车工业发展,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加大对拼装汽车、摩托车和改装“大吨小标”汽车企业的打击力度,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为我省汽车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3.做好汽车工业发展的整体规划。认真执行国家汽车产业政策,鼓励汽车生产企业根据省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本公司的发展规划,原则上要求新建或扩建的汽车、摩托车和零部件项目应落户列入规划的汽车发展重点区域,集中布局,以发挥产业集聚优势。省各有关部门将在土地利用、项目审批、税收优惠、公用设施配套等方面予以引导。
14.建立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预警机制。鼓励行业协会建立行业信息支撑平台,适时发出产业预警信号,引导企业充分掌握和运用反倾销、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的武器,维护自身利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六、积极开拓国际汽车市场,拓宽我省汽车工业成长空间
15.努力扩大产品出口。简化海关、商检程序,及时足额进行出口退税,鼓励具有比较优势产品尤其是经济型轿车向世界各地出口,力争在广州本田出口基地的基础上培育出国家级汽车和零部件出口基地;引导摩托车企业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加强行业自律,避免价格竞争,损害行业利益。
16.支持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大力推行国际通行的质量体系认证,优先支持特种车、摩托车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到国外设厂和建立销售渠道及售后服务机构,开拓国际市场;鼓励零部件企业融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七、改善汽车使用环境,培育以私人消费为主体的汽车市场
1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道路网和高速公路网的建设,提高道路分流能力和辐射能力,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交通管理现代化;重视市区停车场规划建设,制定合理的建筑物配建停车标准,鼓励兴建立体停车场。
18.促进汽车消费。积极推进公车制度改革,适度降低有关费用,改革路桥收费制度,减轻消费者负担;加强对二手车交易市场和维修市场的管理,规范市场运作;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会展设施,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定期组织高水平的汽车、摩托车及相关行业的展览,并承办大型国际汽车、摩托车赛事,提升我省汽车工业影响力。
19.建立汽车生产与销售物流体系。加强汽车物流设施的规划建设,形成汽车生产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以及其他行业之间紧密的产业协作关系;鼓励汽车企业建立销售、配件、维修服务、信息反馈“四位一体”的自主控制营销网络体系,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鼓励研究拓展分期付款、租赁、保险、汽车代理等新型汽车服务贸易,加速汽车流通领域与国际接轨步伐。
附表一: 广东省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生产车型名称一览表
序号
企业名称
商标
车型名称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奥德赛、雅阁
旅行轿车、轿车
广州骏威客车有限公司
骏威、珠江
豪华旅游客车及底盘、客车及底盘、卧铺客车、城市客车
广州五十铃客车有限公司
ISUZU牌
客车及底盘、体检医疗车、卧铺客车、商务车
广州羊城汽车有限公司
羊城牌
厢式车、轻型客车、中型客车、轻型载货车及底盘、自卸车、轻型载货汽车、厢式运输车、仓栅式运输车
广州市宝龙集团轻型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宝龙牌
轻型客车及底盘、卧铺客车、牵引汽车
深圳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东风牌
载货汽车及底盘、自卸车及底盘、半挂牵引车及底盘、压缩式垃圾车、自装卸式垃圾车、后装压缩式垃圾车、厢式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密封式垃圾车、洒水车、粉粒物料运输车、运油车、多功能道路清障车、清障车、仓栅式运输车
广州市宝龙特种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宝龙牌
防弹运钞车、轻型客车、血浆运输车、压缩式垃圾车、厢式车、警用现场勘查车、休旅车、救护车
广州市环境卫生机械设备厂
广环牌
扫路车、吸粪车、洒水车、清洗车、自卸式垃圾车、自装卸式垃圾车、压缩式垃圾车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
蓝鸟、阳光
轿车
深圳中集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中集牌
半挂车、集装箱运输半挂车
广东粤海汽车有限公司
粤海牌
清障车、勘察车、高空作业车、随车起重运输车、照明车、后栏板起重运输车、淤泥抓斗车
南海市福迪汽车有限公司
富迪牌
载货汽车、厢式运输车、客车
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永强牌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散装水泥半挂车、加油车、自卸车、运油半挂车、厢式运输车、洒水车、随车起重运输车、半挂车、吸粪车、水罐消防车、散装水泥车、混凝土运输车、化工液体运输车、粉粒物料运输车、抡险救援消防车、消防车
广东银龙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金徽牌
厢式运输车、客车、运油车
深圳五洲龙客车有限公司
五洲龙牌
旅游客车、豪华旅游客车、豪华卧铺客车、轻型客车、城市客车
附表二 2003年广东省汽车产品产量构成比重
产品
比重
合计
轿车
客车
货车
专用车
全国
产量(万辆)444.37 201.89 119.52 122.96 32.59
比重(%)100 41.33 25.06 25.78 6.83
广东
产量(万辆)21.11 18.33 0.15 0.39 2.19
比重(%)100 86.83 0.71 1.85 10.61
注:在全国统计资料中,专用车数据不单列,本表的全国专用车产量是从全国产量合计中特别另列。
附表三 广东汽车工业1998―2003年工业利润指标一览表
年份
汽车工业利润占全国比重(%)
排位
其中汽车整车利润占全国比重(%)
排位
1998
排全国31个省市倒数第4名
排全国31个省市倒数第3名
1999
排全国31个省市倒数第1名
排全国31个省市倒数第3名
2000 7.3 7 9.1 4
2001 8.4 4 9.8 4
2002 12.4 3 13 3
2003 9 3 15.5 3
备注:数据来源于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
附表四 全国主要汽车生产企业2003年产销情况
企业名称
产量(辆)
比上年增长(%)
销量(辆)
比上年增长(%)
占汽车产量比重(%)
第一汽车集团
858737 30.02 663092 28.84 19.3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
796969 47.23 782036 39.65 17.9
东风汽车集团
473012 13.03 469208 12.87 10.6
长安汽车集团
406861 23.7 410745 33.54 9.2
北京汽车工业集团
347947 92.78 336657 86.48 7.8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
122568 90.13 122608 90.21 2.8
南京汽车集团
99469 18.5 100282 20.04 2.2
安徽江淮汽车公司
93646 22.62 94478 25.1 2.1
东南(福建)汽车公司
86655 82.37 83535 77.48 1.95
江铃汽车集团
63169 22.93 61374 19.44 1.4
全国汽车产销
4443686 35.2 4390806 34.07 100
附表五 我省汽车项目布局规划的初步设想 单位:万辆
汽车企业
2003年能力
2005年预计
2010年预计
备 注
(一)轿车
1、广州本田汽车
25 50
2、东风乘用车公司
25 40
含风神襄樊汽车厂的产能(该厂预计2010年达18万辆)
3、广州丰田汽车
4、广州本田出口基地
10
5、其他
小 计
55 140
(二)商用车和专用车
1、广州宝龙集团
1.7 3 6.6
2、广州羊城汽车
2 5
3、其他车厂
2 3.4
小 计
4.7 7 15
(三)大中型客车
1、广州五十铃汽车
0.1 0.2 1
2、广州骏威客车
0.2 0.3 1.5
3、其他客车厂
2 2.5
小 计
1.3 2.5 5
我省汽车产能总计
64.5 160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广东省建材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粤府〔2005〕15号)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2005〕15号 【发布日期】2005-02-17 【生效日期】2005-02-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建材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
(粤府〔2005〕15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五年二月十七日
广东省建材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
前 言
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我省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面对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新趋势,随着我国、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我省建材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005-2010年是我省建材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我省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建材工业。根据省委常委会议关于将竞争力研究成果转化成行业规划并制订相关政策的决定和省政府工作部署,编制《广东省建材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
第一章 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快速、持续发展,广东省建材工业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产品配套能力较强并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重要产业。2003年,我省建材工业规模以上的企业2243个,工业总产值为852亿元,利税总额50亿元,出口交货值16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2%、42.2%、20.8%。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出口交货值分别占全省工业的4.0%、3.0%和1.9 %。“十五”前三年建材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6%。目前,在建材产值中,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其他经济比重分别是6.6%、24.9%、36.0%、32.5%。企业规模按大、中、小比重分别是 3.4%、10.5%、86.1%。我省建材工业的特点: 1.建材工业规模全国最大
广东是我国的建材生产大省,经济总量居全国各省市之首。据统计部门统计,2003年我省建材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分别占全国同行的15%和13%,总量居全国同行第一。从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广东省建材产品市场占有率多年来居全国首位。
全省建材企业可生产数千个品种和规格的建筑材料、非金属矿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主要建材产品中,建筑陶瓷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占全国60%以上);水泥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二;浮法玻璃生产能力居全国第六,其中优质浮法玻璃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优质浮法玻璃生产能力的35%);加工玻璃生产能力约占全国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也位于全国第一;水泥制品工业发展迅速,管桩、输水管等产品产量几年来均居全国首位,其中管桩占全国产量57%;石材工业中板材产量占全国20%。
2.新型建材品种丰富,发展速度快
新型建材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材、新兴装饰装修材料等。新型墙体材料主要分砖、砌块和墙板,化学建材以建筑塑料和建筑涂料为主。全省新型墙材生产能力折标准砖约120亿块,化学建材异军突起,已成为除陶瓷、水泥、玻璃之外的第四大类建筑材料,其中PVC-U排水管年产25万吨,占全国20%;建筑涂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硅酮密封胶占全国产量的70%,均位居全国榜首;铝塑复合板年产3000多万m2,占全国产量的1/3。各种新型装饰装修材料品种多、门类齐,从传统的陶瓷、石材到新兴的深加工玻璃制品、新型建筑涂料、各种品种花色的复合板材等应有尽有。
3.建材区域专业化特点不断增强,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产业聚集区
我省建材产品产业聚集区较多,包括佛山建筑陶瓷、潮州卫生陶瓷、开平水口水暖卫浴、云浮石材、顺德(建筑)涂料,南海大沥(建筑)铝型材等产业基地,均形成了具备较大规模、集中度比较高、产业配套较好、贴近市场的产业集群。如佛山陶瓷产区,其建筑陶瓷占全国建筑陶瓷总量的50%左右;潮州市古巷镇号称中国卫陶第一镇,对国内外市场影响很大。建材工业集群的不断形成,对增强我省建材产品的竞争力,占领国内市场,参与国际贸易及为建材工业的竞争力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建材民营化、市场化程度高
伴随着广东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民营经济获得蓬勃发展。现在,广东已有90%以上建材企业属非国有经济,民营企业已成为建材行业的主体。近年来,民营资本在建材业中累计投资在500亿元以上。民营资本的大量进入,不但促进了广东建材的快速发展,同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出口贸易活跃
广东省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建材产品出口能力明显增强。2003年我省建材出口额为16亿美元,占全国同行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居全国首位。其中建筑卫生陶瓷出口占全国同行业出口总额的50%以上,玻璃及深加工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同类产品的23.19%,均居全国第一位。6.利用资源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建材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为落后地区脱贫致富、吸纳劳动力就业起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政策的推动下,传统建材工业(水泥、建筑陶瓷等)加快了向省内东西两翼和山区转移的力度,既使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也为产业结构优化创造了条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行业结构矛盾突出
我省建材行业结构不合理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产品供需不相适应,低档产品严重过剩,优质高档产品短缺。最为突出是水泥行业,落后的立窑水泥生产能力占80%,而技术先进、产品优质、低耗、环保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仅占7.6%(全国平均水平为23%);建筑陶瓷行业,个性化、高附加值的产品少,产品同质化严重;卫生陶瓷行业,总体上看生产技术落后,产品档次不高;玻璃行业,优质浮法玻璃缺口大,本省消耗的优质浮法玻璃大部分靠从外省或国外进口;墙体材料,新型墙材比例低,主导产品仍然是黏土实心砖。
2.技术创新能力弱,缺少国际的知名品牌
技术创新能力弱的主要表现在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陶瓷行业多数企业产品档次中等,产品同质化,多以贴牌出口,没有创造出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加工玻璃以小企业为主,缺乏高新技术产品。另外技术研发能力也比较弱,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少,且装备水平、科研人员及开发能力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偏重于从国外引进现成的生产线,未形成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产学研协作的运行机制,再创新能力差。
3.总量规模扩大,但经济增长优势趋缓
生产规模迅速增长,但利润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近年来广东省建材工业的效益和传统建材增长速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9-2002年全国建材工业年均增长18.47%,而广东省年均增长率为13.21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26个百分点。陶瓷、水泥、石材等传统建材企业基本靠的是数量扩张和薄利多销,获利能力低。
4.资源、能源和环保等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大
我省传统建材仍占主导地位,规模总量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资源、能源、环境等制约因素越来越突出。如广东目前水泥工业年消耗石灰石约8000多万吨;建筑卫生陶瓷年消耗瓷土3000万吨;砖瓦行业年消耗粘土资源约1亿吨。建材工业每年消耗各类一次性能源折标准煤约2000万吨以上。水泥、砖瓦等行业每年排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废气及废渣、废水,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改造任务相当艰巨。
二、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世界建材工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是产业链不断延伸,各种材质、各种性能和功能的建材新产品不断涌现;二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材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更加突出体现健康、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三是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集团化趋势和结构升级速度加快,大公司通过资本、技术、管理、品牌的输出,在消费需求集中、要素成本低的地区实施本土化生产战略;四是主要建材企业在全球性扩张的同时,其市场营销、服务逐步向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二)中国建材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广东省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建材工业仍是需要加快发展的基础产业。随着全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势必从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建设、居民消费等方面推动建材产品需求的增长。建材业及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对建材产品从质量、性能、产品方式和配套等多方面提出了更新、更广的要求。另一方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材工业必须走节能、高效、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在规模化竞争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品牌和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
(三)我省建材产品发展的优势
我省建材产品发展的主要优势有:一是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比较早,观念新、体制活,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二是产业规模大,产业链长,专业分工细致,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专业产业聚集区以及靠近产区的专业市场;三是市场规模大,需求层次高,为建材工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并且人文地理环境优越,具有良好的出口条件;四是初步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五是资金来源渠道广泛,投资多元化。
三、我省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产品标准和技术标准。技术标准的更新和制定滞后于产业的发展,不利于淘汰落后产品和鼓励技术水平高的产品发展。
(二)经济的增长方式急需转变。以规模扩大为主,未能从以产量为主的数量速度型向以提高产品质量、效益和配套能力为主的质量效益型转变。
(三)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慢。企业规模小,行业生产集中度低,企业经营与组织结构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竞争层次升级的要求。
(四)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创新人才和创新投入。
(五)资源相对不足和综合利用能力低是产业发展的瓶颈。
(六)生产与环保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抓住机遇,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合理布局,有重点地发展具有优势和竞争力的建材产品。依靠科学技术,坚持以人为本,以结构调整为中心,以质量、效益、节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点,坚持走高效低耗优质生产道路,实现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力争在2010年的规划期内,对全省建材工业结构进行全面调整,促进全省建材工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提升,努力实现 “四个全国第一”(即继续保持建材工业经济总量全国第一;建材产品出口总额全国第一;重塑全国建材经济效益第一;实现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绿色GDP的贡献全国第一),建成“四个中心”(即以建筑卫生陶瓷为代表的世界陶瓷制造和品牌聚集中心;以各类装饰装修材料为代表的全国现代新型建材制造中心;以产业发展研究、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为核心的全国新型建材开发中心和以展会、物流、信息交流为特点的全国建材贸易中心)。具体实现如下目标。
(一)总量指标
项 目 2005年 2010年
1.建材工业总产值(亿元)1020 1500 年递增速度(%)10 8
2.建材出口总值(亿美元)18 35 占当年建材总值比重(%)15 20
(二)产品结构指标 项 目 2005年 2010年
新型干法旋窑水泥占全省水泥总量比率(%)25 60 浮法玻璃占平板玻璃总量比率(%)
其中:优质浮法玻璃占玻璃总量比率(%)
玻璃深加工比率(%)90 70 40 98 75 60
高档建筑陶瓷占建筑陶瓷比率(%)
高档卫生陶瓷占卫生陶瓷总量比率(%)30 25 50 40
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总量比率(%)35 60
(三)技术进步指标
建筑卫生陶瓷、优质平板玻璃及相关制品、建筑涂料等新型建材要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技术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建材工业的投资总量应当能保证实现产业目标,并且与我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根据提出的产业目标,至2010年的投资总量为500亿元,2010年我省建材行业产值预计为150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2%,出口每年增长15%以上,到2010年建材出口35亿美元。
科学技术进步应当对本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对新增产值的贡献率应当达到80%,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要占工业总产值的60%。新型建筑卫生陶瓷、优质平板玻璃、高性能工程玻璃、新型干法水泥、高性能商品混凝土、新型建筑涂料、新型墙体材料等的产量都要有较大增长,成为本产业各个行业的主导产品。
鼓励企业高效低耗节能生产高质量产品,至2010年,全行业万元产值能耗和原材料消耗均比2003年降低20%。人均产值增长30%,全行业“三废”治理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第三章 发展重点和规划布局
全面提升建材工业结构,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合理布局,积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重点发展陶瓷、水泥与混凝土、玻璃和新型建材四大行业。
一、调整产业发展布局,加快培育支柱产业集群
(一)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要充分发挥现有的规模优势和技术装备的优势,通过创新、整合、内聚外扩,努力把广东建设成世界陶瓷的研发与制造中心。进一步提高省内陶瓷,特别是佛山、潮州等两大基地的陶瓷产业聚集水平,促进开平水口水暖卫浴聚集地的产品与之同步创新配套,形成以佛山、潮州等地为核心,聚集若干大集团、大公司的研发与制造中心。并且要面向国内、国外两大市场,把广东陶瓷产业的品牌、技术、管理、资金、人才等优势,向其它要求成本较低、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地区扩散、辐射和跨国经营,努力创造国际品牌,最终发展成为国际市场上有知名度、有品牌、有信誉的世界陶瓷研发与制造中心。要由目前主要以扩大规模以量取胜转变为以创新增值,以质量、品牌和服务取胜。布局上将科技含量高的高端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生产设备、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制造基地以及强大的商贸、物流和信息等配套和服务业基地放在佛山,使佛山成为国际上建筑卫生陶瓷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装备的主要发源地和产品与信息的主要集散地。潮州则建设成为以卫生陶瓷为主的生产基地和集散地。通过佛山和潮州的示范与辐射作用,有计划地推进建陶工业生产基地由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向粤北(清远)粤西(肇庆)、粤东(潮州、河源)转移的战略目标。在潮州、河源、清远、肇庆等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建立产业相对集中的生产基地,并通过市场导向将部分制造厂设在四川、山东、山西等外省和中东、东欧等国外条件优越的地方。
(二)水泥工业要遵循“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保护环境”原则,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加快淘汰落后的立窑水泥生产工艺。通过发挥区域优势,合理规划和配置生产要素,促进我省水泥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我省各地市场的需求、资源分布、交通运输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未来的广东省水泥工业应以粤北(清远、韶关)、粤西(云浮、肇庆的山区)、粤东(梅州、惠州的山区)“三大水泥熟料基地”为发展重点,建设总规模目标为8500万吨,其中:粤西3000万吨(云浮2000万吨);粤北3000万吨(英德2000万吨);粤东2500万吨(龙门1000万吨),到2010年把该三大区域建设成水泥生产集中度达60%以上的我省水泥生产基地。鼓励发展日产4000吨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利用我省“三大水泥熟料基地”,为珠江三角洲提供熟料和水泥产品;同时,配合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水泥工业由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向经济欠发达的粤北、粤西、粤东山区转移的步伐,促进广东省经济的均衡发展。
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或边缘有资源的地方,适当建设以工业废弃物做原燃材料或以消纳城市垃圾为目的的日产4000吨及以上的新型干法旋窑水泥项目。同时在珠三角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适当布局大集团附属或控股、参股的大型水泥粉磨站、水泥配制站、水泥制品厂及其它生产下游产品的企业。对地处城镇规划区内、名胜风景区内、水源保护区内或环保、质量在规定期限内不能达标的水泥企业,加快实施关、停、并、转。
(三)玻璃行业要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要素配置,加强对新线建设的引导与调控,通过收购、兼并,促进行业重组联合。积极引导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强化企业战略管理和营销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重点发展超薄、超厚、超白等优质浮法玻璃、智能玻璃、信息工业玻璃、汽车玻璃等性能优良附加值高的产品,以及超薄技术、在线镀膜技术、一窑多线等先进技术。鼓励并扶植大型玻璃集团向后续产品延伸,提高深加工玻璃的聚集水平,扶持珠江三角洲玻璃及玻璃深加工产品集群的形成。玻璃的生产和深加工企业重点建在珠三角沿江和沿高速公路处,如广州、东莞、深圳一线以及江门、中山、顺德等地。
要扶持以沿海为主要基地的硅质原料基地的开发和建设,确保硅质原料的稳定和供给。
(四)新型建材是要大力发展的方向。以节能、节土、利废、环保、改善建筑装饰功能为中心,以墙体材料革新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地带大力发展多功能、绿色、安全、环保的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和高档产品。促进集约生产,培育扶持云浮、东莞石材深加工、顺德(建筑)涂料等集群和大型装饰装修材料综合市场的形成和提高。鼓励各传统建材向下游产品延伸和发展,延长和完善产业链,从资源型向加工型转变,进一步发展我省新型建筑材料,推动我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珠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应当建设若干个技术水平高、具有规模效益的新型建筑材料企业,以满足城市建设和装饰装修业发展的需要。
二、以大企业、大基地为重点,加快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
(一)建筑卫生陶瓷工业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大幅度增加高科技、高档次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和产业链。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开发高档次、高附加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以科技含量高、质量过硬、多功能、引领现代时尚潮流的产品占领国际国内市场。
采用产学研联合的形式,建设广东省建筑卫生陶瓷研发设计中心或平台,针对行业的公共性和战略性的问题组织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在省内设立1~2个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以便对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在佛山、潮州市两大基地加快陶瓷专业市场的建设,发展集资金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三者统一的现代物流体系;要重点发展超薄墙地砖、多功能建筑卫生陶瓷等技术含量高、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新产品,以及新型装饰技术、低品质原材料(如红页岩等)的开发利用等新技术项目。
有实力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应通过兼并、购买等资产经营方式,建设成集高端产品开发、科技、教育、贸易、展示、信息咨询为一体、生产集中度高的国际一流大企业、大集团,实现超常规发展。要加快发展生产能力达到陶瓷墙地砖1亿平方米以上或卫生陶瓷300万件以上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
(二)为使广东省的水泥工业做大做强,应加快我省水泥行业重组的步伐,支持省内现有大型水泥(集团)公司的发展。优先扶持越秀、塔牌、亨达利等大型水泥集团在“广东三大水泥熟料基地”建设一批日产4000吨及以上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在“十一五”期间培植2~3个年产超1000万吨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形成和发展。鼓励4-5个有发展潜力的(集团)公司通过建设若干大型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使其发展成为500万吨以上规模的企业。到2005年前10名水泥企业生产集中度35%以上,到2010年达50%以上。
要加快发展、应用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鼓励水泥企业向利废、环保型方向发展。加快推进对竞争力差的湿法窑、干法中空窑、小型旋风预热旋窑的改造,支持和鼓励珠江三角洲的水泥企业充分利用当地粉煤灰等工业废物作混合材资源,改造为年产10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水泥粉磨站或向下游产业发展。
(三)推动企业重组,组建广东玻璃工业的“航空母舰”,发挥企业集团的综合优势,对行业发展起到导向作用。支持建立广东省玻璃工程技术中心,组织产学研各方联合进行技术攻关。鼓励采用先进技术,生产高质量的、满足深加工需要的优质浮法玻璃,新增的浮法玻璃生产能力中要注意增加新产品和特殊产品,鼓励通过深加工提高玻璃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重点扶持和发展主业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结构合理、核心竞争力强、产业带动作用大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使其能在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信息化、人才聚集、企业管理、资金运作、销售渠道等方面发挥整体优势。培育2-3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四)新型建材和水泥制品工业应通过整合形成若干上规模的效益型企业,使一批规模较大、管理较好、市场开发能力较强的企业得到加快发展。环保涂料、高性能低成本的管桩、大口径输水管、新型道路铺设构件、轻质高强具有隔音隔热防水功能高的墙体材料等产品是发展重点。要推广使用各种新型混凝土掺和料和外加剂技术,鼓励使用各种工业废渣,生产轻质、高强、隔音、隔热、保温、防水的新型墙体材料,巩固和提高涂料企业的聚集度,扶持大企业的发展和高档建筑涂料的开发。
支持优势骨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有效地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并通过企业重组,逐步形成分布合理、知名度较高、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鼓励大集团、大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开发高档次产品,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创造品牌占领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
(五)利用广东拥有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发展一批高附加值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重点扶持非金属矿资源丰富的粤西地区,开发玻璃砂、高岭土和各种石材。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非金属矿加工技术设备,开发高纯、超细、改性等非金属矿原料及制品,在巩固云浮石材集群的基础上,把粤西建设成其包括石材在内的各种非金属大生产基地,为玻璃、陶瓷、造纸、石化、油漆、涂料、橡胶、塑料等提供高档非金属矿材料,培育我省建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重点发展的产品和技术
加大科技投入,解决好建材生产与应用的绿色化、环境友好化以及这些材料的高性能化、多功能化、智能化所遇到的关键和共性技术。要将优秀的文化融入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中去,使产品更好地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与欢迎,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近期重点发展的产品和技术:
(一)共性技术
1.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在产品开发、企业管理、产品流通等上的应用;
2.生产中消纳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关键技术和建材产品;3.纳米材料与技术的应用;
4.高效节能低污染粉磨技术与设备;5.节能低污染的热加工技术与设备;6.建材的智能化和多功能化;7.低品质原料的开发与应用。
8.节能、环保设备等高新技术装备的开发
(二)建筑卫生陶瓷
1.大规格超薄陶瓷墙地砖生产和制造工艺及装备技术;2.用水量6升以下的便器、分档式水箱便器的开发、生产
3.年产60万件以上高档卫生陶瓷及30万件以上五金配件
4.防污防滑的陶瓷地面砖;5.超耐磨研磨介质;
6.建筑卫生陶瓷的新型装饰技术与设备。
7.高耐磨瓷质上釉地砖(吸水率≤0.2%)
8.抗静电、抗菌、抗辐射、自洁等多功能建筑卫生陶瓷
9.低质原料、废渣作为坯体的陶瓷产品
10.复合材料陶瓷砖
11.建筑陶瓷在线自动检测技术
12.建筑陶瓷干法造粉技术
(三)水泥与混凝土及制品
1.日产熟料4000吨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及装备和配套材料的开发;2.高性能混凝土用外加剂的技术开发与生产
3.散装水泥装备技术开发
4.低环境负荷型水泥和其它胶凝材料的制备技术
5.利用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为原、燃材料生产技术;6.混凝土骨料的标准化生产技术。
7.预拌混凝土
8. PCCP钢筒输水管
(四)玻璃
1.优质浮法玻璃生产技术、装备和节能、安全用平板玻璃深加工技术开发;
2.利用浮法技术生产优质超薄(2.0~0.5mm)、超厚(15~25mm)、超白等特种玻璃原片
3.高技术玻璃深加工产品(如信息显示玻璃、新型节能降燥玻璃、高性能防火和高性能安全玻璃、太阳能利用玻璃等)
4.高档、超薄微晶玻璃
(五)新型建材
1.轻质、高强、节能、环保等新型墙体材料以及优质环保节能的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新型建筑密封材料
2.新型管材和管件(PE塑料供水管、PVC-C高温供水管等)3.优质节能复合门窗及五金配件
4.优质环保型磨擦与密封材料
5.水性化、功能化、高性能建筑涂料
6.高档复合装饰板材及以高档水泥纤维板为基材的高档装饰板材
(六)非金属矿及深加工制品
1.高新技术和环保产业需求的高纯、超细、改性等精细加工矿物材料
2.年产30万平方米以上超薄复合石材
3.高档高岭土加工制品(如造纸、塑料、橡胶、涂料等填料级高岭土)
4.工业废石膏的应用技术
(七)无机非金属材料
1.高品质人工晶体材料生产技术
2.年产3万吨及以上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技术、装备和深加工产品开发与制造
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玻璃钢)机械化成型技术
4.大口径城市供排水玻璃钢夹砂管
第四章 提升建材工业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实施“三业联动”战略,做大做强建材业
1.实施“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建材业三业联动”的战略。建材业的发展(包括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要同建筑工程建设特别是房地产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建筑业的发展和工程建设带动建材业,以建材业的发展促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避免生产和使用脱节,从而做大做强建材工业。
二、推进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建设
2.扶持建材聚集地建设。集中扶持、全力支持佛山、潮州两大陶瓷基地的建设,把广东建设成为世界陶瓷的研发和制造中心;加快“三大水泥熟料基地”的发展;打造珠江三角洲玻璃及玻璃深加工产品集群;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地带大力发展多功能、绿色、安全、环保的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和大型装饰装修材料综合市场,使其成为我省建材行业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3.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链结构。提高建材工业集聚的层次,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和营销、品牌等环节延伸,实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品牌的目标。将产业链从产品制造过程延伸到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的全过程,促进人才、资金、物流、营销、研发、配套在产业集聚区的高度集中,使其做大做强,形成强大的产业竞争力。4.发展配套和服务业,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做好信息、技术咨询、培训、市场开拓、融资等多方面服务,引导建材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同时培育打造一批民营建材龙头企业,形成以大企业为骨干、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套、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群体。
5.加强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制开发。支持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创名牌,提升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支持大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投资政策(贴息、债券)的支持下,将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与自身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6.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在佛山、潮州两大基地建设配套齐全的陶瓷专业市场,在广州规划建设大型建材装(饰装修材料)综合市场,发展现代物流体系。
三、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7.制定政策法规。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法》,制定有关广东建材矿业资源开发利用和建材工业环境治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引导广东建材工业向资源、能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可持续发展轨道发展。
8.落实国家有关减免税等优惠政策。鼓励建材企业综合利用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城市生活垃圾、废燃料、建筑垃圾等废弃物,变废为宝,降低环境负荷,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效能产出率。
9.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对建材企业的环境监控。对那些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和生产质量低、能耗高、环境代价大的落后产品的企业,限期治理后仍不符合要求的,依法坚决予以关闭或淘汰。
10.加强对建材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探工作。在近期内,要对全省矿产资源进行一次普查或资源储量等评估,为全省建材工业合理布局、制定发展规划和加快建材业生产地由珠江三角洲向经济欠发达的粤北、粤西、粤东山区转移的步伐提供依据。如做好三大水泥熟料基地,尤其是西江沿岸50公里范围内的石灰石资源的找矿和地质勘探工作;沿海地区硅砂资源的普查等工作。
11.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一方面以政策等措施鼓励大企业参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另一方面,通过规划、招标等方式规范矿产资源的合理、适度开采。
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12.做好名牌产品(企业)服务。通过有关条例等法规规定,在政府工程中或政府资助的重点工程中优先使用名牌建材产品,政府各部门为名牌企业提供政策扶持等。
13.大力宣传名牌产品。政府奖励企业的资金安排部分用于统一宣传名牌,在主流媒体和政府推介活动中大力宣传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14.加大打击假冒名牌的力度。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假冒名牌的活动,并加大名牌的保护力度,在工商登记、商标注册、域名注册等领域,为名牌产品做好保护。
五、促进企业重组和培育企业集团
15.发展跨部门、跨地区的企业集团。有实力的建材企业要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大企业集团为目标,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鼓励跨区域、跨省市及企业间的重组联合,鼓励并引导建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扶优扶强,培育若干个建材工业龙头企业,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16.重点扶持大型企业名单公布和优惠政策享受。省政府有关部门定期调整公布重点扶持的大型企业(集团)名单,并享受有关政策扶持:
⑴ 优先按规范化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
⑵ 优先债券、股票的发行与上市;
⑶ 银行优先提供信贷支持;
⑷ 国家产业政策中鼓励发展类的新建及扩建项目,可优先试行国有企业间参股、控股和吸引外资入股等;
⑸ 优先获得排污权交易的权利。
六、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17.设立技术研发中心。有条件的建材企业都应设立技术研发中心,组成专门的高素质研发队伍,安排不低于年销售收入3%的资金用于研发。省技改资金要适当支持建材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开发新产品和生产工艺升级改造。
18.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企业要跟踪行业科技发展趋势,重点应放在节能、降耗、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
19.充分利用科研院校的科研资源,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
鼓励产学研联合的方式,依托高校或院所建设广东省建筑卫生陶瓷研发设计中心或平台,支持建立国家级、省级水泥、玻璃工程技术中心和新型建材工程技术中心,针对行业的战略性、关键性、公共性课题组织攻关。
20.加大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力度。充分利用现有高等和职业技术教育资源,为建材工业培养和输送各类人才。在省内设立2-3个建材技术人材的培训基地,对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和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还要拓宽引进人才的视野,争取中国留学生、海外华人学者、国外的退休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等各类人才,使我省的建材工业从更高的起点和更广泛的领域实现创新,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七、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21.加强与国际、港台间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如陶瓷行业走出去投资设厂,争取与国外企业、行业在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等方面实现双向流动,全面提升产品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行业国际竞争力。以提供卖方信贷支持等方式,鼓励我省建材(如陶瓷、石材)的技术与装备的出口。
22.建立产业预警机制,增强应对国际贸易纠纷能力。建筑卫生陶瓷、玻璃等建材产品有较强国际竞争优势,要建立一套全球主要市场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机制,建立反倾销协调机制,及时掌握重点企业出口情况,监控重点产品可能受到反倾销的市场动态,参与国际纠纷的沟通、协商解决;筹备重点行业反倾销应诉基金,积极协调企业参加应诉等。
八、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加快产业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产业发展的大环境
23.建设建材工业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化建设扭转产业低层次的盲目性、自发性发展。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贴近企业、联系广泛、服务企业的优势,以行业协会为主力量,多元化投资的方式组建建材行业信息服务中心。加强对行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
24.组织举办大规模高定位的建材行业国际性博览会。广东省是建材生产大省、消费大省,建立产品信息发布平台、展示平台、宣传平台,对推动和提高广东建材工业和建材产品在国内外的整体形象、知名度和产业竞争力将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
25.制定先进的产品标准与技术标准。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与企业根据我省或者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先进的产品标准与技术标准,并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予以推广执行。各政府职能部门可以依据这些标准来规范市场,限制质量低下、不符合环保要求、能耗高、资源浪费严重的产品生产和相关技术的应用,以保证我省产品的信誉和竞争力。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广东省引进人才实行《广东省居住证》暂行办法(粤府〔2003〕81号)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2003〕81号 【发布日期】2003-09-29 【生效日期】2003-1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东省引进人才实行《广东省居住证》暂行办法
(粤府〔2003〕81号)
2003年9月29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2002-2005年广东省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鼓励国内外人才来本省工作或者创业,提高广东综合竞争力,根据《广东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凡是符合本省引进人才专业需求,通过柔性流动来本省工作或者创业,不愿意改变其户籍、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籍、台湾地区籍(以下简称港、澳、台籍)、国籍的人员和不愿意放弃外国永久(长期)居留权的留学人员(以下简称留学人员),可以依据本办法申领《广东省居住证》(以下简称《居住证》)。
第三条第三条 《居住证》载明持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国籍或地区、证件号码、服务处所、居住地址、有效期、证号(中国居民身份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外国护照等有效证件号码)、签发日期等内容。《居住证》印有持证人小一寸彩色照片,须加盖省或地级以上市公安部门“居住证专用章”。
第四条第四条 省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人事部门)主管本省引进人才工作,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及省直和中央驻穗单位、在省人事部门建立人事户头的单位引进人才申领《居住证》的审核。
地级以上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市人事部门)主管本市引进人才工作,负责本办法在本市的实施及本市引进人才申领《居住证》的审核。
对技师、高级技师资格证书有疑问的,应当由职业技能鉴定行政部门鉴别。
省公安部门负责《居住证》的制作,省直和中央驻穗单位及在省人事部门建立人事户头的单位引进人才申领《居住证》的核发及其相关管理。
地级以上市公安部门负责本市引进人才申领《居住证》的核发及其相关管理。各有关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与引进人才相关的工作。
第五条第五条 《居住证》的有效期限分为6个月、1年、3年和5年。经省和地
级以上市人事部门批准,可以续办新证。
第六条第六条 《居住证》具有下列主要功能:
(一)持有人在本省居住、工作、创业的证明;
(二)港、澳、台籍和获得外国永久(长期)居留权、持居留国护照的留学人员或者外国籍持有人用于办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相关事务,查询相关信息;
(三)记录持有人基本情况、居住地变动情况等人口管理所需的相关信息。
第二章 申 领
第七条第七条 申领人必需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本省引进人才专业需求;
(二)具有中国境内大学、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或者其他国家知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有学士及以上学位和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具有技师资格及以上的特殊技能;
(三)具有从事五年以上应聘职位要求的本专业工作资历,掌握所要承担工作范围内的知识和技能,并能正确实施技术指导,胜任本职工作;
(四)遵守国家和本省的法律法规以及应聘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没有犯罪记录。
第八条第八条 申领《居住证》的人必须如实填写《广东省居住证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一式3份,迳送工作单位或者企业注册机关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或者批准设立人事户头的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申请。
第九条第九条 申领《居住证》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各1份:
(一)本人的学历、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者业绩证明材料;
(二)有效的身份证明;
(三)在本省的住所证明;
(四)婚姻状况公证书;
(五)本省二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健康状况证明。
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的申领人,还应当提交聘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
已经在本省创业的申领人,还应当提交投资或者经营业绩的相关证明。
已经入境的境外申领人,还应当提供合法的入境证明。
已经持有《外国专家证》或者《港、澳、台专家证》的人员,免交上述
(一)至
(四)项材料,凭《外国专家证》或者《港、澳、台专家证》和第(五)项材料申领《居住证》。
第十条第十条 人事行政部门在受理申请材料时,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二、四、七、八、九条的规定,当场审核《申请表》和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对材料齐全的,应当场登记受理《申请表》、婚姻状况公证书、健康证明原件和相关材料复印件,退回相关材料原件,并发给《〈广东省居住证〉申请材料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凭据》(以下简称《受理凭据》);对材料不齐全的,不予受理,申请材料全部退回申请人,并发给不予受理凭据,写明理由。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地级以上市人事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表》和申请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认定工作,并在《申请表》里签注是否符合申领条件的认定意见,发还给申请人《申请表》2份,收回《受理凭据》。留下1份《申请表》和相关申领材料存档备查。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申领人凭签注的《申请表》,到地级以上市公安部门办理领取《居住证》的相关手续。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居住证》的工本费,由省物价主管部门审核确定。
第三章 管 理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国有事企业单位聘用不改变其户籍,港、澳、台籍和其他国籍的人才,应当按照岗位(拟聘任职务)管理权限审批。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居住证》信息系统纳入本省人口(户籍)管理信息系统。
《居住证》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安全保障工作,按照本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居住证》持有人,因工作单位或者居住地等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在30日内持变更材料向原申领机关办理《居住证》相关信息变更手续。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居住证》有效期满,需要续办《居住证》的,应当在有效期满前30日内,由本人或者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第七条
(一)、(四)项、第八条、第九条
(三)、(五)项的规定,向原申请机关和发证的公安部门续办新证。逾期未续办新证的,原《居住证》自然失效。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居住证》遗失的,持证人应当及时向原申请机关办理挂失和补办手续。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因中止、解除聘用(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要及时收回其《居住证》,交回发证机关注销,同时报告同级政府人事部门。
《居住证》持有人调入本省落户的,公安机关在为其办理入户手续时收回《居住证》。
第四章 待 遇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港、澳、台籍和外国籍人员、获得外国永久(长期)居留权的留学人员,持有《居住证》的,可以免办其他就业许可。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持有《居住证》的人员,可以注册工商营业执照,以技术入股或者投资等方式创办企业。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持有《居住证》的人员,可以参与科技项目招投标,申报科研课题和科技奖励。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持有《居住证》的人员,经本省有管理权限的部门批准,可以以短期聘用、项目聘用等方式,接受行政机关聘用,提供相应的服务。
持有《居住证》的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以聘用方式担任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和中介机构的领导职务。
持有《居住证》的境内人员,符合本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资格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公开选拔领导干部。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持有《居住证》的人员,可以参加本省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评定、考试或执业(职业)资格考试。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持有《居住证》的人员,其《居住证》有效期在3年及以上的,可以在居住地申请子女入学(托)。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由居住地所在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就近安排到具备相应接收条件的学校就读;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由居住地所在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就近安排。
符合前款规定的境内人员的子女,取得本省高中毕业学历的,可以参加广东统一高考,报考本省部委属高校,省、市属高校或者民办高校。
持有《居住证》的港、澳、台籍和外国籍人员或者获得外国永久(长期)居留权、持居留国护照的留学人员的子女,在语言文字适应期内,参加本省升学考试的,可以按照“四种考生”的有关规定降低录取分数线。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持有《居住证》的境内人员或者未加入外国籍的留学人员,接受行政机关或者依照、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聘用的,参加本省机关养老保险;在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工作的,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持有《居住证》的境内其他省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进入本省企业单位工作的,养老保险按照粤劳社〔2002〕26号文件办理,其他人员按照企业办理。
持有《居住证》的国内其他省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被本省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的,其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终止合同离开本省时,其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储存额及其利息全部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按照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参加本省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可以参加本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离开本省时,本省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将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和个人医疗账户储存额转移到其户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当地未建立社会保险机构的,将其个人医疗账户储存额及其利息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持有《居住证》的境内人员,可以按照规定在本省缴存和使用住房公积金。已在户籍所在地缴存了住房公积金的,可以将在户籍所在地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余额转入本省住房公积金账户,原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年限和余额,可以与在本省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年限和余额累计计算。离开本省时,可按规定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储余额转移手续。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持有《居住证》的境内人员,在本省实施其发明创造的专利的,可以申报广东省发明创造专利奖。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持有《居住证》的境内人员,可以按照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因私出国商务手续。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持有《居住证》的港、澳、台籍人员,外国籍人员或者获得外国永久(长期)居留权、持居留国护照的留学人员,可以凭《居住证》号码在本省内的任一银行开设账户,办理存取款业务;可以持税务凭证及相关证明材料,到外汇管理机关指定的银行,将其在本省工作期间合法取得的人民币收入兑换成外汇,汇出境外。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持有《居住证》的台湾地区人员,可以按照规定申请办理长期居住加注和多次出入境签注手续。
持有《居住证》的获得外国永久(长期)居留权、持居留国护照的留学人员,可以按照规定申请办理多次出入境签证手续。
持有《居住证》的外国籍人员,可以按照规定申请办理与居住期限相同的多次出入境签证手续。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持有《居住证》的人员,可以凭《居住证》在本省内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和行驶证,购置小型机动车入户,乘坐各种民用交通工具,住宿登记,并享受本省居民同等待遇。
国家和本省的法律、法规对引进人才的有关待遇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持有《居住证》的国内人员,要求取得本省户籍的,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另行办理相关手续。
第五章 责 任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持有《居住证》的人员,必须遵守国家和本省的法律法规,违者由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对持用伪造、涂改等无效证明材料骗领《居住证》的,取消其申领资格;对已经骗取了《居住证》的,由发证机关缴回《居住证》,并在其个人信用档案里加注失信记录。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出具假材料、假证明,为申领人骗取《居住证》的,视情节轻重对责任人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执行本办法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索取、收受贿赂或者有其他违法失职行为,情节轻微的,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持有《居住证》的人员,可以为随同来本省的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申领《居住证》,并享有相应待遇。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本暂行办法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
附: 《申领〈广东省居住证〉的资格条件审核细则》
申领《广东省居住证》的资格条件审核细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做好引进人才申领《广东省居住证》(以下简称《居住证》)的资格条件审核工作,最大限度地缩小行政人员在审核资格条件时的自由裁量权,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公信的审核工作原则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引 进人才的原则,根据《广东省引进人才实行〈广东省居住证〉的暂行办法》(以 下简称《办法》)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第二条 符合《办法》第七条第(四)款规定,并具备下例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按照《办法》第八条和第九条的规定申领《居住证》:
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二、中国工程院院士;
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四、学科带头人;
五、博士生导师;
六、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
七、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
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
九、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
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
十一、获得省(部、委)科学技术进步奖的;
十二、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
十三、持有《港、澳、台专家证》的;
十四、持有《外国专家证》的。
第三条第三条 按照《办法》规定申领《居住证》的人员(不含本细则第二条规定 的人员),试行按要素计分审核。
第四条第四条 本细则的要素计分体系由一般分和创业分两大部分、共12个要素 分组成,满分为200分。
申领《居住证》人员的得分,为两大部分12个要素得分的累计分值。
第五条第五条 一般分由基本分、专业能力分、导向分三小部分、共9个要素分组 成,满分为200分。
一、基本分由年龄、受教育程度、受聘情况、住房情况等4个要素分组成,满分为55分。
(一)年龄要素分最高为10分。计分标准:
1.35周岁以下计10分
2.36――40周岁计8分
3.41――45周岁计6分
4.46――50周岁计4分
5.51周岁以上计0分
(二)受教育程度要素分最高为30分,只计最高学历(学位)得分;学士、硕士、博士要求同时取得学历和学位。计分标准:
1.博士计30分
2.硕士计25分
3.学士计20分
4.大专(高职)计10分
5.高中(含职校、技校、中专)及以下计0分
(三)受聘情况要素分最高为10分,根据受聘于本省用人单位的情况计分。计分标准:
1.以项目、任务等方式聘用计10分
2.聘用(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计10分
3.聘用(劳动)合同期限6―12个月计5分
4.未受聘计0分
(四)住房情况要素分最高为5分。计分标准:
1.申领人在本省有产权住房计5分
2.其它计0分
[注:“申领人在本省有产权住房”是指申领人本人为住房产权人或共有产 权人。]
二、专业能力分由专业能力和专业技术培训2个要素分组成,满分为35分。
(一)专业能力要素分最高为30分,同时符合两个及以上要素分的,只计 其中一个最高要素分。计分标准: 1.具有下例条件之一的计30分
①取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
②受聘于事业单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
③受聘于企业高级管理或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
2.具有下例条件之一的计25分
①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
②取得高级技师资格的;
③受聘于事业单位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
④受聘于企业中级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的。
3.具有下例条件之一的计20分
①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
②取得技师资格的;
③受聘于事业单位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
④受聘于企业一般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的。
4.具有下例条件之一的计10分
①取得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
②受聘于事业单位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的;
③受聘于企业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的。
5.获得执业(职业)资格的计5―15分
6.拥有发明专利的计5―10分
7.其它0分
[注:“获得职业(执业)资格”的,根据不同的职业(执业)资格,给予 5―15分。“拥有发明专利”是指由申请人发明创造的专利,经同行专家认定 后根据专利水平给予5―10分。]
(二)专业技术培训
专业技术培训要素分最高为5分。参加中国(包括港、澳、台)和外国合法 的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专业技术培训证书,经认定计 1―5分。相同的专业技术培训证书分值只计一次;有多种不同专业技术培训证 书的,分值可以累计,累计分超过5分的,只记5分。各类合法的教育培训机构,可向省人事厅申报专业技术培训证书认定,经认定后纳入本细则的要素计分体系 予以公布。计分标准:
1.具有下例条件之一的计1―5分
①取得国家认证的教育培训机构颁发的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证书计5分
②取得省级政府(国家教育培训行政主管部门)认证的教育培训机构颁发的 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证书计3分
③取得地级市(省级政府教育培训行政主管部门)认证的教育培训机构颁发 的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证书计1分
2.未经认定的专业培训证书计0分
三、导向分由专业类别导向、产业(行业)导向、地区导向3个要素分组成,满分为30分。
(一)专业类别导向要素分最高为10分,根据人才开发目录划分紧缺、需要、控制三个专业类别。计分标准:
1.紧缺专业计10分
2.需要专业计5分
3.控制专业计0分
(二)产业(行业)导向要素分最高为10分。计分标准:
1.受聘于高新技术产业(行业)的计10分
2.受聘于本省重点发展的传统产业(行业)的计10分
3.其它计0分
(三)地区导向要素分最高为10分。重点发展地区根据本省区域经济发展 规划确定,要求居住地、工作地同时在重点发展地区。计分标准:
1.受聘于重点发展地区的计10分
2.受聘于一般地区的计5分
第六条第六条 创业分由在本省投资创业、纳税和聘用本省户籍员工数量3个要素 分组成,满分为80分。
一、在本省投资创业要素分最高为30分。在本省创办多家企业多次投资额 可以累计,以50万元人民币计1分为起点,每追加投资50万元人民币加计1 分,累计超过1500万元人民币的,以1500万元人民币计。确认投资额以 合法的会计事务所出具的验资证明为准。
二、在本省纳税要素分最高为30分。在本省纳税额可以累计,以10万元 人民币计1分为起点,纳税额每增加10万元人民币加计1分,累计超过300 万元人民币的,以300万元人民币计。确认纳税额以税务机关出具的实际收税 证明为准。
三、聘用本省员工数量要素分最高为20分。在本省创办的多家企业聘用的 员工可以累加。总数超过1000人的,以1000人计。计分标准:
(一)聘用本省员工1000人及以上的计20分
(二)聘用本省员工800人及以上的计17分
(三)聘用本省员工600人及以上的计14分
(四)聘用本省员工400人及以上的计12分
(五)聘用本省员工200人及以上的计10分
(六)聘用本省员工100人及以上的计8分
(五)聘用本省员工80人及以上的计6分
(七)聘用本省员工60人及以上的计4分
(八)聘用本省员工40人及以上的计3分
(九)聘用本省员工20人及以上的计2分
(十)聘用本省员工10人及以上的计1分
第七条第七条 确认《居住证》期限的标准分:
一、暂未被本省用人单位聘用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要素累计分值在50 分及以上者,可办理有效期为6个月或1年的《居住证》。
二、已被本省用人单位聘用或在本省投资创业的人员,可按要素累计分值分 别办理相应有效期的《居住证》:
1.分值在81分及以上者,可由申请人选择办理5年及以下有效期的《居 住证》;
2.分值在80分以下、66分及以上者,可由申请人选择办理3年及以下 有效期的《居住证》;
3.分值在65分以下、60分及以上者,可办理1年及以下有效期的《居 住证》。
第八条第八条 省人事厅根据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本省人才队伍结 构和人才供求情况,适时调整并公布申领《居住证》的条件和标准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粤府办〔2005〕20号)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办〔2005〕20号 【发布日期】2005-03-14 【生效日期】2005-03-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粤府办〔2005〕20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省水利厅、财政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三月十四日
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以下简称水管体制),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确保我省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5号),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一)改革的目标。
用3至5年的时间,初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广东实际要求的水管体制和运行机制:
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管体制;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和良性发展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以下简称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完善的水费计收方式;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律法规支撑体系。
(二)改革的原则。
1.效益优先原则。正确处理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又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建管并重原则。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关系,既要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又要重视水利工程管理,在加大工程建设投资的同时加大对工程管理(包括非工程措施)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
3.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正确处理责、权、利的关系,既要明确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水管单位的责任和权利,又要在水管单位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管理责任、工作绩效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
4.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要从水利行业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又要积极稳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把握好改革的时机与步骤,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5.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既要努力实现水管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又要确保新的管理体制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权责,规范管理。
1.明确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管单位的管理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保障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的安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
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各类水利工程负有行业管理责任,负责监督检查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运行,对其直接管理的水利工程负有监督资金使用和监督资产运营责任。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政事分开、政企脱钩的原则,转变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水管单位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和发挥效益。
2.水管体制实行分级管理。经省政府批准建设的跨地级以上市的流域性水利枢纽和特别重要的水利工程,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大中型和重要的小型水利工程,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管理;跨县(市、区)行政区域的水利工程,由拥有该工程资产所有权的当地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由其共同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主要受益地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3.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水利工程出现安全责任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水行政主管部门、水管单位和当地政府防汛责任人的责任;其他单位管理的水利工程出现安全责任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业主责任以及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责任。
(二)划分水管单位类别和性质,严格定编定岗。
1.分类定性原则。水管单位的分类定性依照下列原则确定:一是功能原则。根据水利工程设计功能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确定其性质。二是收支配比原则。根据水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收支状况,确定其性质。水管单位的收入主要包括水费、电费等主业收入,按最近3-5年实际收入的平均值确定。水管单位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机构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和工程养护维修经费等按政策法规规定的支出。
2.划分水管单位的类别与性质。依据上述分类定性原则,将现有水管单位分为三类并进行定性:
第一类:承担防洪、排涝、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水管单位,为纯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
第二类:既承担防洪、排涝、水土保持等公益性任务,又有供水、水力发电等经营性功能的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水管单位,为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准公益性水管单位依其经营收益情况确定其性质,收入不能够满足其按规定的正常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等应支出需要的,即不具备自收自支条件的,定性为准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收入能够满足其按规定的正常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等应支出需要的,即具备自收自支条件的,定性为企业单位。目前已转制为企业的单位,其企业性质不变。
第三类:承担城镇供水、水力发电等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水管单位,为经营性水管单位,定性为企业单位。
水管单位的性质按隶属关系由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同级财政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研究确定。
3.严格定编定岗。水管事业单位的编制,严格按照有关定额标准定编定岗,由机构编制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实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维修养护分离(以下简称管养分离)后的维修养护人员、准公益性水管单位中从事经营性资产运营和其他经营活动的人员,不再核定编制。各水管单位要根据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制定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在批准的编制总额内合理定岗。
(三)深化水管单位内部改革,推行管养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
1.根据水管单位的特点,分类推进机构、人事、劳动、分配等相关制度改革。
水管事业单位,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2〕69号)的精神及有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要求,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和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撤并不合理的管理机构,整合资源,综合设置水管机构,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制定各类各级岗位的职责、权利、任职条件和聘用期限,全面实行竞争上岗和人员聘用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降低工程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水管事业单位可继续执行国家统一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也可探索多样化的内部分配制度。允许工资浮动,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收入相分离,全面推行工资浮动和绩效挂钩,扩大各水管事业单位的分配自主权,实行以岗定薪,易岗易薪的分配政策,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原则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多种投资来源的水利工程单位要建立健全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做到自主经营,安全生产,依法纳税,自负盈亏,可持续发展。水管单位负责人由企业董事会或上级机构依照相关规定聘任,其他职工由水管单位择优聘用,并依法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要积极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以岗定薪,工效挂钩,绩效领酬。
建立并执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和岗位准入制度,具体办法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人事劳动部门制定。
2.规范水管单位的经营活动,严格资产管理。
由财政核拨的纯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在核定的财政资金足额到位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
大型水利工程准公益性水管单位要在科学划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资产的基础上,对内部承担防洪、排涝等公益职能部门和承担供水、发电及多种经营职能部门进行严格划分,将经营部门转制为水管单位下属企业,做到事企分开、财务独立核算。
准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在核定的财政资金足额到位情况下,原则上不得兴办与水利工程无关的多种经营项目。为安置富余人员而兴办多种经营项目,应以水利工程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并实行事企分开,独立核算,在条件成熟时与水管单位脱钩。
加强国有水利资产监督管理,各级政府应当明确国有水利资产出资人代表。无论是纯公益性、准公益性的事业或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其占有和使用的经营性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负有监督保值增值责任。除国家特别规定外,应按规定实行社会中介机构、政府审计部门的审计,逐步建立、健全各类国有资产的考核制度,接受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积极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集团,负责水利经济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承担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
3.积极推行管养分离。
在纯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中,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理与维修养护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维修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
在对水管单位规范定岗和核定管理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业务和养护人员从水管单位剥离出来,独立或联合组建专业化的维修养护企业。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维修养护企业的发育成熟,逐步通过招标方式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分步推行管养分离。省管工程和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等市,争取用3年时间推行管养分离,其它市争取用5年时间推行管养分离。第一步,在水管单位内部将运行管理与维修养护业务、人员、经费分离,实行内部合同管理;第二步,组建维修养护公司,实行内部独立核算;第三步,将维修养护公司与所属水管单位彻底脱钩,水管单位通过招标方式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使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
(四)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强化计收管理。
1.理顺水价。水利工程供水水费是经营性收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要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核定。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要区别对待,分类定价。农业用水水价按补偿供水成本的原则核定,不计利润;非农业用水价格在补偿供水成本、费用、计提合理利润和依法计税的基础上确定。水利工程水价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水资源状况、供水成本以及市场供求变化适时调整,分步到位,逐步理顺。
省属水利工程及跨地级以上市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由省价格主管部门制订;其他地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授权市、县人民政府制订。制定和调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要认真执行《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第4号令)的有关规定;要结合我省实际,尽快出台《广东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实施办法》。
2.强化计收管理。水利工程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必须实行按量(立方米)计费,无计量设施的要限期安装。改进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和方法,加大农业水费的计收力度,由现在的按亩收取逐步推行计量供水、按量收费的供水管理体制。建立农业供水水费公示制度,实行水价、用水量、水费“三公开”,提高透明度,接受民主监督,规范收费行为,减少收取水费的中间环节。严禁在收取水费中搭车收费、任意加价和截留挪用。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用水户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
水费由供水经营者组织收取,可采取自行收取或委托其它合法中间机构收取的方法进行收取。积极培育农村用水户合作组织,加强农业用水水费的计收和管理。
供水经营者与用水户要通过签订供用水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充分发挥有关职能部门和用水户的监督作用,促进供水经营者降低供水成本。
(五)规范财政供养范围和支付方式,畅通水管单位资金来源渠道。
1.根据水管单位的类别和性质,采取不同的财政保障政策和财政支付方式。
纯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经费由财政核拨,其编制内的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由同级财政保障,经费标准按当地财政部门预算财政核拨事业单位标准核定。工程日常维修养护岁修经费由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中列支。工程更新改造投资纳入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按照水利基本建设的有关程序,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建议计划报送同级发展改革部门会财政部门审核后下达,财政部门按计划安排支出预算,按进度拨付资金,并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按有关政策可向上一级申请投资补助。
准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经费由财政核补,其编制内承担公益性任务的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以及公益性部分的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等项支出由同级财政按有关规定核定,并根据水管单位收入情况确定财政补贴标准;更新改造费用来源与纯公益性工程相同。经营性部分的人员费用,工程日常运行、维修养护经费列入工程运行成本,由水管单位负担,工程更新改造费用在提取的折旧资金中列支。准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资产收益和其它收益要纳入单位经费预算。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规定向财政部门报告该类水管单位各种收益的变化情况。财政部门根据该类水管单位各种收益的变化情况,实行动态核算,并适时调整财政补贴额度。
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其所管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日常维修养护资金由水管单位自行筹集,财政不予补贴,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的资金列入成本核算。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要加强资金积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营,提高抗风险能力,确保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的足额到位,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有效运行,按期回收工程建设成本,并实现良性循环。
2.积极筹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为保障水管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省、市、县各级政府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合理调整本级财政支出中水利支出的结构,视本级财力状况逐步增加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投入,积极筹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
各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来源:(1)上级用于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修养护的各项补助;(2)水利建设基金;(3)堤围防护费;(4)水资源费;(5)财政预算资金。省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主要用于省属纯公益性及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并视财力情况对贫困市、县(市、区)所属的纯公益性及准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非经营性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岁修经费的补助。市级维修养护岁修资金主要用于市属纯公益性及准公益性水管单位非经营性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以及对贫困县(市、区)所属非经营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的补助。县级维修养护岁修资金主要用于其所属公益性及准公益性水管单位非经营性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
3.改革财政资金拨付方式,推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和财政直接支付。
4.严格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所有水利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实行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各级政府要按照《广东省实施〈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细则》的规定,足额计提水利建设基金。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水利规费的征收、使用及监督管理,保证各项水利规费足额征收。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经营性资产部分及经营性水管单位必须按财政部颁发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提取工程折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更新改造经费及准公益性、经营性水管单位提取的工程折旧资金的管理,加强各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和监督,严禁挪作他用,确保专款专用。
5.在合理、正确划分水管单位的类别和性质,以及严格定编定岗工作完成后,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将核定的纯公益性和准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维修养护岁修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并按照部门预算编制要求,列入单位部门预算。
(六)积极推进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按照中央提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积极推进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国有水利资产的管理应当以产权为纽带,坚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政事分开,财产所有权与使用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经营性国有水利资产要逐步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产权社会化和市场化。积极探索非经营性国有水利资产和资源性水利国有资产的产权改革,探索公益性和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管理。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产权清晰、政企分开、平等互利和等价有偿的原则。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协同同级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加强对国有水利资产监督管理,加强行业监督,依法规范水管单位的管理行为,积极引导和扶持水管单位的良性发展。
产权制度改革要依法进行产权界定、产权评估和产权登记,实现产权清晰化,确保国有水利资产的安全、完整。对于经营性国有水利资产,可以通过产权交易的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水利投资和经营,使水利工程的产权多元化,分散股权和投资风险。建立和健全产权市场化的机制,既要积极推进产权交易,又要规范产权交易行为,防止国有水利资产流失,维护产权交易市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积极开拓产权市场化的途径,可以通过中外合资合作、公司联营、租赁、公有民营或民有民营、兼并、拍卖、债权股份化或债务等值化等形式,推进产权市场化。产权交易的收益按有关规定主要用于当地水利发展事业。
国有水利工程的产权制度改革,由水管单位提出方案,经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同意,按规定和程序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上级投资或补助占30%(含30%)以上的水利工程,产权改革方案须经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国有水利投资公司或国有水利工程管理公司。国有水利投资公司按照市场化的要求,负责筹集和运营水利建设资金,对其投入水利工程的资本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国有水利工程管理公司负责经营性或定性为企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对其管理的水利工程行使经营者的权利,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实现水利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国有水利投资公司或国有水利工程管理公司应当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约束机制。国有水利投资公司和国有水利工程管理公司依法独立经营,接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
开放水利投资市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参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利工程投资和管理单位以其经营管理的资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三、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1.加强领导。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政策性强,牵涉面广,任务艰巨,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对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根据省的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推动本地区的水管体制改革。同时,广泛宣传国务院的《实施意见》和省的《实施方案》,宣传水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
2.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财政、机构编制、劳动保障等部门,依据国务院的实施意见和省的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本地区的水管体制改革具体实施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各级地方政府和水行政等有关主管部门必须各司其职,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对贯彻落实《实施方案》措施不力的,省将对其限制安排水利投资;在限期内未能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的,省将对其暂停安排水利投资,直到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为止。
(二)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水管单位要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广开就业渠道,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可以利用以下途径安置富余分流人员:
1.已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的水管单位工作人员,办理退休手续。其中原参照、依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以及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2004年6月30日前达到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退休时可按机关事业单位的办法办理退休并计发退休待遇,退休费资金来源按原渠道解决。
2.截至2004年6月30日止,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工作人员,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办理离岗退养。离岗退养期间,由原单位发放离岗退养生活费,并继续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社会养老保险的规定办理退休和计发养老金。
3.实行管养分离后,把从事维修养护的人员从主体剥离,成为维修养护企业职工,并按劳动合同制的要求管理。
4.充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开展综合经营,有效安置富余人员。
5.自谋职业。自愿辞去公职的人员,经当地政府人事编制部门审核,按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6.依法解除劳动关系。水管单位工作人员要建立完善的现行用人管理机制。对于已与水管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工作人员,水管单位依法解除其劳动关系时,应按其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本人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本人工资低于企业平均工资的按企业平均工资计算。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计发。
定性为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应与原单位的人员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
签订劳动合同应在企业工商登记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
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根据经营状况确需分流的人员,按企业分流富余职工的办法妥善安置;对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企业应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对安置分流富余人员的经费,企业要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确有困难的,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各级政府负责解决。
(三)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
在全国统一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出台前,水管事业单位仍维持现行养老制度。
水管单位要为受聘人员依法办理各项社会保险手续,按规定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1.对定性为纯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其离退休人员待遇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执行。即转制前已离退休的人员保持原离退休待遇不变,经费按原渠道解决。转制后离退休人员,其离退休待遇按当地同类事业单位的标准执行。已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地区按当地办法执行。
2.对准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转制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按“老人老办法”的原则,保持原离退休待遇不变,经费由原渠道解决;转制后其编制内承担公益性任务的人员退休后的退休人员经费支出由同级财政按有关规定核定。对定性为准公益性质的水管单位的经营性部分人员和对定性为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的人员,其养老保险按如下办法执行:
(1)转制前已经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维持原办法不变。对水管单位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各地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予以补足。
(2)转制前,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从2004年7月1日起按属地原则参加所在地社会养老保险。
干部和原固定职工1998年7月1日前按国家和省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1998年7月1日起至2004年6月30日之间补建的个人帐户,个人缴费部分由个人负担;单位划入部分由单位负担。
①2004年7月1日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原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对有正常事业费的单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2004年7月统筹区域企业平均养老金标准支付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与原离退休费待遇标准的差额部分,由原单位支付,经费供给渠道不变;没有正常事业费的单位,按事业单位2004年7月规定标准核定的养老金由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统筹基金中支付。转制单位是否有正常事业费的审核,由当地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核定。
参加统筹后的调整办法,有正常事业费的单位,其离退休待遇纳入国家统一的事业单位离退休费调整范围,经费供给渠道不变,由离退休人员原单位负责发放;没有正常事业费的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按企业的办法执行,所需费用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基本养老统筹基金中支付,国家统一出台事业单位离退休费调整政策时,离退休人员按企业办法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与按事业单位办法增加的离退休费的差额部分,由原单位视经济情况自筹资金解决。
②2004年7月1日前参加工作、2004年7月1日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按照企业的办法执行。为保证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稳衔接,从2004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为过渡期,在过渡期内离退休人员按照企业的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如低于按原事业单位离退休费计发办法计发的离退休费,其差额部分(以下称待遇差),采用加发补贴的办法解决,所需费用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其中,从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90%;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70%;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50%;2007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30%;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10%;2009年7月1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该项补贴。
待遇差不调整。即核定待遇差的标准时,企业平均养老金按所在地2004年7月1日的平均水平计算;事业单位离退休金计发办法为:
事业单位离退休费=2004年6月本人基本工资×计发比例+国家和省规定的各项补贴。
在5年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核定的补贴标准与按企业办法计算的养老金之和,不得高于本人按原事业单位办法计发的退休金。
③职工参加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后,退休时的过渡性养老金按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计算。
临界工资(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按2004年6月本人事业单位工资计算(基本工资加上国家和省规定的各项补贴,超过所在地上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按3倍计算)。
临界指数(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临界工资÷本人离开机关事业单位上所在地的职工月平均工资。
④凡符合省劳动保障厅粤劳社〔2002〕246号文关于给予一次性补贴条件的职工,按该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3?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因工伤残人员,由单位按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各项工伤保险待遇。
4?改制后,离休人员的医疗保障仍按现行政策执行,所需资金也按原渠道解决;改制前已退休的原属于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职工,按属地原则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所需经费按照与现行公费医疗政策相衔接的办法由原渠道解决;其余职工按属地原则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所需资金由改制单位解决。
(四)执行税收扶持政策。
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实行管养分离后从水管单位中分离出来的维修养护企业,以及为安置水管单位分流人员而兴办的多种经营企业,按照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五)建管并重,为工程管理创造条件。
进一步完善新建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体制。全面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
新建、改建、扩建、除险加固工程,在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需根据《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泵站技术管理规范》及水利部、省的有关文件规定,编制工程管理设计方案。工程管理方案设计应包括下面的内容:(1)管理条件,包括管理机构、人员编制、运行管理以及维修养护经费来源;(2)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3)管理设施,包括管理用房和交通、通讯设施;(4)安全监测设计;(5)控制运用设计;(6)信息管理设计;(7)水价、电价方案。对新建、改建、扩建、除险加固水利工程,在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须附以上工程管理方案,凡是没有管理方案的工程一律不予审批。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管理、监测、信息管理等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对工程管理设计内容未完成的工程不予验收。工程竣工前要完成确权划界及发证工作。
对新建水利工程,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其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负有监督职责。监督内容包括管理设施配置标准和管理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标准以及运行管理的监管等。
(六)加强水利工程的环境与安全管理。
1.加强环境保护。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要遵循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符合环保要求,着眼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水管单位要做好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防护林(草)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下游生态用水需要。水管单位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应当避免污染水源和破坏生态环境,有生活供水任务的水利工程,在其管理和保护范围内严禁兴建污染水体的生产经营项目。
各级地方政府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持水管单位尽快完成水利工程用地的确权划界工作,明确水利工程的土地权属和管理保护范围。
2.强化安全管理。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强化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落实水利工程安全责任人,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3.推行水利工程目标管理。水管单位要依法进行工程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制,全面推行水利工程目标管理,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加强水利工程目标管理考核评定工作,规范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4.建立水管体制改革信息交流制度。为进一步掌握全省水管体制改革动态,及时通报各地改革进展情况,推广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省将建立水管体制改革信息交流制度,定期通报我省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动态。各地每一季度将本市(县)水管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报省水利厅。
四、水管体制改革的实施步骤
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摸底和制订实施方案阶段。各市、县(市、区)应组织力量,对所属水管单位进行普查和典型调查,摸清水管单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依据本《实施方案》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要求在2005年12月底前完成实施细则的制订,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试点实施阶段。各地要根据实施方案,选择1-2个具有代表性的水管单位作为试点,进行跟踪研究。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及时处理。通过改革试点,积累经验,以点带面,促进本地区的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省、市、县(区)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改革工作要在2005年12月底前完成。
(三)全面实施阶段。在开展试点改革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全省水管体制的改革工作在2008年底前全面完成。
(四)验收总结阶段。2009年6月底前,按分级管理的原则,对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进行全面验收、总结。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广东省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粤府办〔2008〕52号)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办〔2008〕52号 【发布日期】2008-08-26 【生效日期】2008-08-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粤府办〔2008〕52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监察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八月二十六日
广东省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行为,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及时、公正、高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正常的行政秩序,保护行政相对人权利,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广东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各级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和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行政过错,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行政管理正常秩序或损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
前款所称不履行职责,包括拒绝、放弃、推诿、不完全履行职责等情形;不正确履行职责,包括无合法依据或不依照规定程序、规定权限和规定时限履行职责等情形。
第四条第四条 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惩处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行政过错责任追究范围
第五条第五条 行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过错责任:
(一)不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上一级规范性文件的;
(二)贯彻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或执行政府的决定、命令不力,影响政令畅通的;
(三)无正当理由未按时完成政府部署的工作任务,影响工作大局的;
(四)拒不执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行政复议决定以及行政监督机关依法作出的决定,无正当理由不采纳行政监督部门提出的建议的;
(五)违反规定发布规范性文件或颁布行政命令的;
(六)维护公共安全或者督促整改安全生产隐患不力,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的;
(七)采取行政措施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处置群体性事件明显失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八)滥用职权,非法干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
(九)对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查处的;
(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六条第六条 行政机关在实施内部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过错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程序决策的;
(二)在制作、运转公文过程中出现重大错误的;
(三)违反文件管理规定,致使文件、档案、资料等泄密、损毁或者丢失的;
(四)违反保密规定,泄漏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行政相对人隐私的;
(五)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公章,造成不良后果的;
(六)无正当理由未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致使工作贻误,造成不良后果的;
(七)不服从内部管理,拒不接受正常的岗位调整或工作安排的;
(八)不遵守考勤制度,工作时间擅离职守,造成不良后果的;
(九)其他违反行政管理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
第七条第七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开与告知义务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过错责任:
(一)不履行主动公开义务,应当公开的信息不公开的;
(二)不依照规定的形式和期限实施公开的;
(三)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不准确、不真实,或者对行政相对人隐瞒应当提供的政务信息的;
(四)对公开的内容应予说明解释而不予说明解释的;
(五)公开不应当公开的政务信息的;
(六)其他违反政务公开和行政告知有关规定的。
第八条第八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许可、审批行为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过错责任:
(一)擅自设立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或者继续执行已经取消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
(二)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审批申请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或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审批申请违规予以受理的;
(三)擅自增设行政许可、审批程序或条件的;
(四)受理行政许可、审批后不依法出具书面受理凭证或对申请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不予受理又不依法说明理由的;
(五)擅自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许可、审批的;
(六)对依法受理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未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的;
(七)无正当理由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供申请材料的;
(八)要求申请人购买指定商品或接受特定有偿服务的;
(九)对涉及多个部门的行政许可,不及时主动沟通、协调,相互推诿或拖延不办,或本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完成后不移交或拖延移交其他部门的;
(十)非法收受押金、保证金或行政许可费用的;
(十一)其他违反行政许可、审批工作规定的。
第九条第九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征收、征用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过错责任:
(一)无法定依据或不按法定权限实施行政征收、征用的;
(二)未按法定范围、程序、时限实施行政征收、征用的;
(三)隐瞒、截留、挪用或私分行政征收、征用款物的;
(四)依法应予补偿而未予补偿或未按时、按法定标准予以补偿的;
(五)其他违反行政征收、征用工作规定的。
(六)违反规定只行政征收、征用而不提供规定服务或只提供部分服务的;
(七)被征收单位或个人对行政征收、征用提出异议,不依法告知救济权利和途径的;前款所称行政征收,包括征税、行政收费等事项;行政征用,包括征用土地等。
第十条第十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检查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过错责任:
(一)无法定依据实施行政检查的;
(二)未按法定权限、程序和方式实施行政检查的;
(三)放弃、推诿、拖延、拒绝履行行政检查职责的;
(四)对在行政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不依法处理的;
(五)违反规定损害行政检查对象合法权益的;
(六)其他违反行政监督检查工作规定的。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处罚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过错责任:
(一)无法定依据或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的;
(二)超越法定权限实施行政处罚的;
(三)违反规定设立行政处罚事项或者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的;
(四)擅自将行政处罚权委托给其他单位或个人行使的;
(五)对应予制止或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或随意处罚,显失公正的;
(六)对已构成追究刑事责任的行政案件,不移交司法机关而以实施行政处罚结案的;
(七)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没指标的;
(八)违法处置罚没或扣押的财物,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九)其他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过错责任:
(一)无合法依据或违反法定程序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
(二)超越法定时限、权限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
(三)非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人身、财产权利受到侵害的;
(四)其他违反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行政复议职责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过错责任:
(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
(二)不按规定转送行政复议申请的;
(三)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
(四)在行政复议活动中有徇私舞弊或其他渎职、失职行为的;
(五)其他违反行政复议工作规定的。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行政赔偿义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过错责任:
(一)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逾期不予行政赔偿的;
(二)不按法定赔偿标准实施行政赔偿的;
(三)作出行政赔偿决定后,未依法责令应当承担责任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行政赔偿费用的;
(四)对不属于行政赔偿范围的申请予以行政赔偿的;
(五)其他违反行政赔偿工作规定的。
第三章 行政过错责任划分与承担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行政过错责任分为直接责任、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承办人未经审核人、批准人批准,直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负直接责任。
承办人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致使审核人、批准人不能正确履行审核、批准职责,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负直接责任。
承办人不依照审核、批准的内容实施具体行政行为,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负直接责任。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承办人提出方案或意见有错误,审核人、批准人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或者发现后未及时予以纠正,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承办人负直接责任,审核人负主要领导责任,批准人负重要领导责任。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审核人不采纳或改变承办人正确意见,经批准人批准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审核人负直接责任,批准人负主要领导责任。审核人不报请批准人批准直接作出决定,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审核人负直接责任。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批准人不采纳或改变承办人、审核人正确意见,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批准人负直接责任。未经承办人拟办、审核人审核,批准人直接作出决定,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批准人负直接责任。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讨论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决策人、持赞同意见的班子成员负直接责任。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上级机关改变下级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上级机关负责人负主要领导责任。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承办人不履行规定职责导致行政过错行为发生的,负直接责任。审核人或者批准人指令承办人不履行规定职责的,或指令、暗示承办人按其意图实施过错行为的,作出指令的人员负直接责任。审核人作出的指令经批准人同意的,审核人负直接责任,批准人负主要领导责任。
第四章 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方式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的追究方式分为:
(一)批评教育;
(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三)通报批评;
(四)调离工作岗位;
(五)辞退;
(六)责令辞职;
(七)免职;
(八)处分。
以上追究方式可以单独或合并适用。
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处分,适用《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及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受到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的,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对行政机关的过错,视情况给予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处理,并按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追究行政首长及其他责任人的行政过错责任。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根据情节轻重、损害后果和影响大小,行政过错分为一般过错、重大过错和特别重大过错:
(一)情节轻微、造成损害后果或者影响较小的,属一般过错;
(二)情节严重、造成损害后果严重或者影响较大的,属重大过错;
(三)情节特别严重、造成损害后果特别严重或者影响恶劣的,属特别重大过错。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对于一般过错,对有关责任人员单独或者合并给予第二十三条第(一)、(二)、(三)、(四)项处理。
对于重大过错和特别重大过错,按照第二十三条第(六)、(七)项规定处理。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聘任人员犯一般过错的,给予第二十三条第(一)、(二)、(三)项处理;三次犯一般过错或犯重大过错、特别重大过错的,按第二十三条第(五)项处理。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行政过错行为涉及两名以上责任人的,根据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分别予以追究。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行政过错责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
(一)故意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
(二)拒绝纠正过错的;
(三)干扰、阻碍对行政过错进行调查处理的;
(四)对控告人、检举人、投诉人、证人及相关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五)其他应当从重处理的。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除特别重大过错外,行政过错责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处理:
(一)积极配合调查或者有其他立功表现的;
(二)主动纠正错误,有效制止损害后果扩大的;
(三)其他应当从轻处理的。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予追究行政过错责任:
(一)主动发现过错并及时纠正,未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后果的;
(二)行政相对人弄虚作假,致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无法作出正确判断的;
(三)出现意外或因不可抗力致使行政过错行为发生的;
(四)其他可以不予追究的。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因行政过错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涉及赔偿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 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的主体和程序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行政机关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由监察机关或其上级行政机关实施。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由本行政机关负责,但按照人事管理权限不属于本行政机关管理的除外。
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机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对行政过错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必要时可以联合调查处理。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除本办法规定的行政过错责任情形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机构应当进行调查,以确定实施该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应当承担行政过错责任:
(一)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或具体行政措施有违法情形,被上级机关或者主管机关依法撤销的;
(二)经行政诉讼,被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的;
(三)经行政复议,上级机关变更原处理决定,或撤销发回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
(四)在上级或同级人大、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中,被认定错误,要求予以调查处理的;
(五)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投诉、检举、控告的;
(六)政府政务督查机构对逾期不能完成政府工作或领导批示、交办工作两次就同一事项发出催办通知书的;
(七)监察机关、审计机关、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等行政监督机关要求调查处理的;
(八)新闻媒体披露存在明显行政失当情形的;
(九)其他应当进行调查的。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对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检举、投诉、控告,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机构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审查是否有事实依据并决定是否受理。
经审查有事实依据的,应当予以受理;没有事实依据的,不予受理。属于其他单位管辖的,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移送。
实名检举、投诉、控告的,应当书面告知受理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决定调查的案件,应当在3个月内调查完毕。情况复杂的,经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调查行政过错案件,应当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期间发现行政过错行为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利害关系人并听取其意见。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调查处理行政过错行为实行回避制度。调查人员与行政过错行为或责任人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回避。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上级机关要求处理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名检举、控告、投诉的,应当书面告知其处理结果。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调查处理行政过错案件,应当听取被调查人的陈述和申辩,并做好记录。作出的处理决定应当及时告知行政过错责任人。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行政过错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提出申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办理。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对行政过错责任人作出的处理决定,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应当依照管理权限进行备案。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本暂行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