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工作的

时间:2019-05-14 07:1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工作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工作的》。

第一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工作的

【发布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文号】建办科函[2008]781号 【发布日期】2008-12-08 【生效日期】2008-12-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

(建办科函[2008]781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山东、江苏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08]80号)要求,进一步推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定于今年12月中下旬组织开展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目的(一)进一步增强各地对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二)督促各地贯彻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及国家建筑节能有关规定;

(三)督促各地认真完成“十一五”期间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

(四)总结推广各地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检查内容

根据国务院节能减排的工作任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建筑节能、供热计量改革及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内容。

(一)建筑节能检查内容

1、省级和地级以上城市建设主管部门贯彻落实国家建筑节能有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及结合本地实际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情况。

2、《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抽查2008年10月1日以后的在建工程和在售建设项目。

3、2007年以来完成的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抽查在建工程。

4、《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贯彻实施情况。

5、《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办法》和《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办法》、《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的贯彻实施情况,抽查相应办法生效之后在建和在售工程。

6、对2007年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下发执法告知书的工程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二)供热计量改革检查内容

1、北方地区省级和地级以上城市建设(供热)主管部门贯彻落实国家供热计量改革有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以及推进供热计量改革的总体情况。

2、2007年以来新建建筑按标准安装热计量装置以及按用热量收费工作情况。抽查今年新建并已供热的住宅房屋工程。

3、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进展情况,“十一五”计划安排和财政部奖励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落实情况。

4、政府机关办公楼和公共建筑实行供热计量收费的进展情况。

5、供热计量改革示范城市建立和完善供热计量收费机制,实施热计量收费情况。

6、供热“两部制”热价制定和执行情况。

7、供热收费制度改革,实行“暗补”变“明补”的完成情况。

8、低收入困难群体采暖保障情况。

9、2008年供热采暖基本情况、供热设施安全情况及建立的城市供热保障体系(具体措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情况。

(三)城镇污水处理检查内容

地方各级建设(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的具体措施,核实设市城市(重点是36个大城市)和县城所在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进展情况。核查的主要内容:

1、项目进展情况:2008年1-11月份,新增污水处理厂数、新增处理能力、新增管网长度、新增COD削减能力、新增再生水处理能力等情况;预计本年度新增污水处理厂数、新增处理能力、新增管网长度、新增COD削减能力、新增再生水处理能力等。

2、项目运行情况:2008年1-11月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处理能力、实际处理水量、COD削减量;预计本年度将建成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处理能力、实际处理水量、COD削减量。

3、污水处理收费情况和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情况。包括设市城市和县城所在镇的污水处理收费和使用情况;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和水量自动监控系统安装情况。

4、36个大城市,即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有关“污水全收集和处理”的规划制定和落实情况。

(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检查内容

1、各地建设和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贯彻落实《全国城镇环境卫生“十一五”规划》、《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规章、政策、技术标准,制定生活垃圾处理专项规划,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工作的情况。

2、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基本情况和实际运行情况,各地2008年以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展情况。

三、检查时间及组织方式

(一)检查时间:2008年12月中下旬。

(二)检查范围:除受5.12汶川地震影响的四川省、甘肃省、陕西省以及西藏自治区之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在检查范围内。受检城市共计55个,包括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以及抽查的各省、自治区的1个地级市。

(三)组织方式:检查共分9个组,每个组检查3-4个地区。

检查的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四、有关要求

(一)建筑节能专项检查

1、检查组确定各省、自治区接受检查的地级城市,并于12月10日前通知相关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

2、省级建设主管部门认真填写《建筑节能基本情况统计表》并请于12月15日前报我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

3、受检省(自治区)和城市的建设主管部门向检查组汇报本地区贯彻落实国家建筑节能有关政策法规及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情况,以及贯彻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情况,并提供相关资料。

4、对于实际工程,检查每个城市6个项目(其中:4个公共建筑项目,2个居住建筑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6个项目(其中:4个公共建筑项目,2个居住建筑项目)的施工现场。请各受检城市提供属于检查范围的全部项目清单,由检查组随机抽查。

(二)供热计量改革专项检查

1、供热计量改革总体情况。请受检省(自治区)和城市的建设主管部门(供热主管部门)向检查组汇报本地区供热计量改革进展情况。包括新建建筑安装计量装置和室内温控装置、既有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安装计量装置和室内温控装置执行情况;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情况;“两部制”热价制定及执行情况;采用正确的供热计量技术路线情况;政府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及居民住宅热计量收费情况,请受检城市提供书面汇报材料。

2、采暖费“暗补”变“明补”改革进展情况。2008年尚未实行热费制度改革的城市要写出专题报告说明情况,省(自治区)的建设(供热)主管部门负责汇总并向检查组汇报。

3、低收入困难群体采暖保障情况。请受检城市提供制定并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及低收入困难群体采暖保障情况的有关汇报材料。

4、请受检省(自治区)、地级以上城市分别提供供热保障体系、措施、应急预案书面材料。

5、供热计量改革示范城市情况。受检的示范城市重点汇报贯彻执行《关于组织开展供热计量改革示范城市工作的通知》(建城函[2008]58号)情况。

6、请受检省(自治区)、地级以上城市分别填写表7-1至4,并保证填写数据真实可靠。

(三)城镇污水处理专项检查

1、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贯彻落实城镇污染物减排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主要工作。

2、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应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并结合《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建设规模,将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的年度建设计划分解到设市城市和县城所在镇,并以地级市为单位上报分解情况。

3、各地建设(城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本通知要求认真组织自查,填写《2008年1-11月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表》,由省级建设主管部门汇总上报。

(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专项检查

各地应按检查内容要求,形成汇报材料。因正在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复核、评定,不再安排现场检查。

五、检查结果处理方式

(一)建筑节能专项检查

1、建设主管部门。本次针对建设主管部门的检查评分按不同气候区、不同重点专项工作由高到低排序。

2、工程项目。对检查中发现违反《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及有关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工程项目,下发执法告知书。

(二)供热计量改革专项检查

对建设(供热)主管部门的检查评分按不同重点专项工作由高到低排序。

(三)城镇污水处理专项检查

此次检查的结果汇总后将进行通报,各省(区)建设主管部门和城市排水主管部门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客观、准确的反映被核查城市和项目情况,并对核查结果负责;严禁再出现项目落实不真实、不全面,甚至不上报的情况。对重点抽查中发现的没有客观真实反映情况的单位,将视情况予以通报批评。

(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专项检查

此次检查以掌握情况为主。

附表:

1、建筑节能基本情况统计表

1、各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建筑节能检查评分表

2、地级以上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建筑节能检查评分表

3、受检工程一览表

4、受检工程基本情况表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文件检查表

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受检项目检查表(严寒及寒冷地区)

3、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受检项目检查表(夏热冬冷地区)

4、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受检项目检查表(夏热冬暖地区)

5、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文件检查表

6、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文件检查表

6、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表

1、省、自治区供热计量改革专项检查评分表

2、直辖市、省会及地级以上城市供热计量改革专项检查评分表

3、省、自治区供热计量改革专项检查表

4、直辖市、省会及地级以上城市供热计量改革专项检查表8、2008年1-11月城镇污水处理建设运行情况表

以上表格请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二○○八年十二月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关于开展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开展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我县建设领域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促进我县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县建设行业在自治区人民政府、伊犁州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全行业科技进步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 “ 十一五 ” 建设科技和建筑节能工作任务,我县2009—2010就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做了以下工作:

1、2010年新建民用建筑已开工24项,其中住宅楼工程7项(县医院住宅楼,砖混3038m2;县公路段集资楼,砖混9000m2;,县文阳商住楼,框架4010 m2;县于干商住楼,砖混1717㎡;县天佳怡景商住楼,砖混30428㎡;县林场住宅楼,绿岛住宅小区一期,砖混27312㎡;县宾馆集资楼,砖混3044㎡);这七个工程项目已通过审图机构建筑节能的审查,我站已检查落实。对于该七项工程的热计量装置设计,设计图纸已预留热计量装置位置,待我县集中供热完成和其他配套政策完善后再进行安装。

2、对即有建筑热计量和节能改造情况

我县制定了即有住宅热计量和节能改造方案,已上报州建设局,计划结合自治县集中供热建设项目,对即有住宅建

筑进行同步改造,我县即有住宅建筑225栋,计330345平方米,对于这些楼房,我们正在进行宣传动员,要求各业主自筹资金进行施工,验收合格后报自治区申请奖励金。

3、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情况 我县已制定了国家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工作方案和资金申请计划,已上报州建设局,选定了部分单位为试点单位,待设备资金到位后立即开展工作。

4、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施工质量情况

2009年民用建筑节能施工质量方面,我们对监理、施工工作抓的比较严,要求严格把关,材料的进场,取样送检,三证工作的检查,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墙体隐蔽工程专项验收,与主体结构一同验收,对进场的ESP板进行现场取样,点火试验,并做好图像资料,墙体节能工程各类饰面层的基层及面层施工,严格按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要求,严把质量关。

2009年结合教育、卫生系统加固改造积极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共改造31个项目25153.58 m2

我县的具体作法:虽然我县根据有关规定从2011起开始全面停止使用实心粘土砖,但我们一直以来在不断的推广新型墙体材料,要求新建建筑物尽可能的使用新型墙体材料,2010年共新建26栋建筑物,使用多孔砖2栋、多孔砖25万块左右,全部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的1栋、加气混凝土

砌块260 m3左右,全部使用陶粒砌块的4栋1300 m3左右,部分使用陶粒砌块的19栋,陶粒砌块2400 m3左右,共用多孔砖25万块,加气混凝土砌块260 m3,陶粒砌块3700m3。

2010年我县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尽可能的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到今年底我县将全面停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全面使用新型墙体材料。

察布查尔县建设局

2010年7月22日

第三篇: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十二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

附件1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 “十二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实施方案》(建科[2011]194号)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结合湖北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突出抓好发展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健全法规制度,加强政策激励,完善技术标准,强化科技支撑,落实目标责任,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

(二)节能目标。到“十二五”期末,通过建筑节能实现节约700万吨标准煤,并形成每年节约300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其中:通过提高建筑能效水平,逐步提升65%节能标准执行率,新建节能 建筑2亿平方米、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形成年节约275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通过加强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推动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600万平方米,形成年节约4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通过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500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装机65兆瓦,形成常规能源年替代能力21万吨标准煤。到2015年,全省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比例达85%以上,县级以上城区新型墙材应用率达到90%;继续巩固县级以上城区“禁实”成果,完成100个重点镇“禁实”。

(三)减排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到50%,形成化学需氧量削减能力24万吨,氨氮削减能力2万吨。全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武汉、宜昌、襄阳、十堰市的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在武汉等大中城市推进和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宜昌市率先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达到30%,全省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单独收运和无害化处理。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内各乡镇的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二、调整优化建设领域发展方式

(四)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在城乡规划编制中充分体现我省可持续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要求作为强制性内容。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会同发展 改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严格执行投资项目新开工的八项必要条件,对不符合节能减排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工程建设项目,不予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得通过施工图审查,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建立行政审批责任制和问责制,按照“谁审批、谁监督、谁负责”的原则,对不按规定予以审批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推进新型墙材及节能建材产业化基地建设,限制使用淘汰落后的墙体材料,将“禁实”工作逐步向乡镇延伸。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限制使用袋装水泥,严格落实“禁现”规定。(责任单位:厅规划处、设科处、审批办、省建管局、省节能墙革办、省散装水泥办、省质安总站)

(五)积极推进建设领域能源结构调整。按照《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财建[2011]61号)要求,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力争“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5000万平方米以上。贯彻落实《湖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关于加强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广应用和管理的通知》等法规政策关于政府投资的新建公共建筑应用一种以上可再生能源和12层以下新建居住建筑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在设计、施工、能效检测等各环节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加大对太阳能采暖制冷、太阳能与浅层地能耦合利用、污泥沼气利用技术、工业余热利用等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产品、设备性能检测机构、建筑应用效果检测评估机构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续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进一步扩大我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加强对列入国家示范的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示范城市和示范县的工作督导,加快示范项目实施进度和验收评估,确保示范取得成果,示范效应得到发挥。(责任单位:厅设科处、省节能墙革办)

三、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六)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严格执行《湖北省绿色建筑规划(2011~2015)》,制定湖北省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实现全省17个市州绿色建筑全覆盖,新建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以上。研究出台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相关政策,继续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制(修)订绿色建筑相关工程建设和产品标准,研究编制绿色建筑工程定额。以城市新区、政府投资工程、新建住宅小区为重点,综合推广应用绿色建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支持武汉花山生态新城、武昌滨江商务区“零碳未来城”、咸宁华彬金桂湖低碳生态区等城市新区按照绿色低碳生态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开展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帮助指导政府投资类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14年,符合绿色建筑建设条件的政府投资类建筑项目,开始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建设规模较大的住宅小区和保障性住房开展绿色建筑项目示范。同时,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组织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责任单位:厅设科处、规划处、房产处、省建管局、省节能墙革办、省质安总站、省造价总站、省建科院)

(七)组织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开展城镇既有建筑存量及不同年代典型建筑能耗调查,摸清建筑类型、建筑年代和建筑用能状况,科学制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研究制定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意见。支持武汉市积极申报国家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加快实施与法国合作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探索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路线和相关政策措施,为全省提供有益经验借鉴。研究制订湖北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为稳步推进全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技术指导。以机关办公建筑和高能耗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开展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结合旧城改造工程、城市市容整治工程,引导居住建筑实施节能改造。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消防安全管理。大力推广更换节能门窗、增设外遮阳、改善通风条件、改造用能系统等经济适宜的节能改造技术。“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50万平方米,居住建筑节能改造450万平方米;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开展建筑节能示范;积极推动“节约型校园”建设,开展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改造示范。(责任单位:厅设科处、房产处、城建处、城管处、村镇处、省节能墙革办、省质安总站、省建科院)

(八)加强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完善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制度以及新建建筑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加强公共建筑用能运行管理,力争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5%以上。组织全 省地级以上城市对大型公共建筑进行全口径能耗统计,将单位面积能耗高于平均水平和年总能耗高于1000吨标煤的建筑确定为重点用能建筑,并组织开展能源审计、能效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加快省、市两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选择一批重点用能建筑,分期分批实行分项计量与动态监测。2012年启动宜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市级监测平台建设;2015年前,实现全省地级以上城市能耗监测平台与省级平台的全面对接,促使高耗能公共建筑按节能方式运行。(责任单位:厅设科处、房产处、省节能墙革办、省建科院)

(九)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一是认真组织实施《湖北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严格项目审查,合理确定项目规模与处理工艺,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新建和提标改造。二是认真组织编制实施城市排水专项规划,建立健全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库,并配合相关部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制度,确保“十二五”管网建设计划的落实。三是按照无害化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要求,会同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开展污泥处理处置项目示范试点,积极推进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确保“十二五”期末,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地级城市达到70%以上、县(市)达到50%以上。(责任单位:厅城建处)

四、加强节能减排管理

(十)严格建筑节能管理。一是加强建筑节能管理体制建设,尽快形成标准统一、上下联动、监管有效、省市县三位一体的协同管理机制,将建筑节能监管重心下移,提升市县的监管能力和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执行能力。二是强化闭合管理,狠抓关键环节、薄弱环节和薄弱地区,确保新建建筑施工阶段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到达95%以上。三是全面推行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制度,城镇民用建筑项目必须在施工现场主要入口显著位置对所建工程项目建筑节能信息进行公示,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商品房的能源消耗指标、节能措施和保温要求、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并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中予以载明。四是强化新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积极引导新建公共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在规划、设计阶段引入分项能耗指标,约束建筑体型系数、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生活热水等用能系统的设计要素及系统配置,广泛采用自然通风、遮阳等被动节能技术。五是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制度,宾馆、商厦、写字楼、机场、车站等夏季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度,冬季采暖温度不得高于20度。六是加强建筑节能材料、产品、设备在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管与稽查,严格准入制度,确保工程质量。(责任单位:厅设科处、房产处、省建管局、省节能墙革办、省质安总站、省建科院)

(十一)强化城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管理。一是认真组织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按照住建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确定的原则、内容、程序和要求,2012年完成武汉、宜昌、襄阳、十堰、黄石、荆州等6个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并启动其他设市城市综规编制工作。2013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所有设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公交优先战略,积极推进大运量快速公交客运体系设施建设,着力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提升路网功能,优化配置比例,大力推进城市公共停车场站设施建设,指导武汉市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三是积极倡导绿色交通。认真组织开展“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建设试点工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城市绿道”建设,指导地方加强城市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责任单位:厅城建处)

(十二)积极推进城市照明节能。认真贯彻执行《城市照明管理规定》、《景观照明技术规范》,实施《住建部“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政策措施,指导武汉市和各大城市率先开展城市道路和景观照明节能改造试点,着力抓好城市主干道、功能区连结线、城市出入口和公园照明设施的节能改造,加大对包括LED灯在内的节能型照明灯具推广应用力度。建立健全城市绿色照明节能评价体系,积极组织开展“绿色照明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发展城市绿色低碳照明。(责任单位:厅城建处)

(十三)促进农村节能减排。一是积极开展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二是加快村镇人居环境治理。组织实施重点流域(如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建设 乡镇污水处理项目353个,总投资39.89亿元,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4.2万立方米/日,新建污水管网2060.5公里;规划建设12个县(市、区)级的区域性垃圾处理项目,力争实现区域内城镇、乡村生活垃圾的全收集、全处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应严格执行国家的设计标准、建设标准、环保标准和各项技术规范,配备完善的污染控制及监督设施。(责任单位:厅村镇处)

五、实施循环经济重点工程

(十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在巩固县级以上城区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基础上,完成100个重点镇“禁实”。到“十二五”期末,全省新型墙体材料年产量占墙体材料总量的比例达85%以上,新型墙材应用率达到90%。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节能、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重点发展利用粉煤灰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砖)、轻质墙板,利用工业附产石膏包括脱硫石膏、磷石膏等生产石膏砌块、石膏板材,利用建筑废弃物生产再生集料及混凝土砖与砌块。继续执行新型墙材认证制度,研究建立绿色建材认证制度,引导市场消费行为,加大散装水泥、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和高强钢筋的推广应用力度。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新型墙材专项基金的征收与管理,充分发挥基金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推动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责任单位:厅设科处、省建管局、省节能墙革办、省散装水泥办、省质安总站)

(十五)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一是依据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国 发[2011]9号),呈请省政府出台《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强化政府领导责任,明确部门工作职能,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严格实施责任追究。二是认真落实《湖北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指导市县编制“十二五”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和区域性垃圾处理场布点规划,科学设置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按照选址合理、规模适度、技术可行、设备可靠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选定生活垃圾处理规模与技术。重点推进64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22个垃圾渗沥液升级改造、14个垃圾收转运、67个非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封场及整治、8个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等设施建设。三是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项目示范,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管理水平。认真开展现有生活垃圾堆放点普查,做好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和堆放点治理改造。四是依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以点带面推进分类,重点抓好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餐厨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以及污泥的单独收运和处理工作,逐步扩大试点城市范围。五是配合有关部门指导武汉等城市做好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示范项目工作,尽快建成示范项目。加大对餐厨垃圾处理工作的投入,力争“十二五”期间在50%以上的设区城市建成8座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责任单位:厅城管处)

(十六)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指导有条件的城市组织编制城市节水专项规划,健全城市节水管理机构,加强组织实施。以节水 型城市、企业(单位)、小区创建工作为载体,深入推动节水工作。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指导有条件的城市充分利用现有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积极推进中水回用工作,切实保护、利用和节约水资源。(责任单位:厅城建处)

六、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

(十七)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展建筑节能技术集成应用、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绿色建筑技术、墙体自保温技术、外墙保温材料防火、新型建筑材料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二是积极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利用技术研究,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的推广应用工作。三是积极推广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新技术。以节能减排为目标导向,组织开展城市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领域新技术与关键设备的研发及推广应用。重点突破城镇排水系统优化运行、污水处理提标改造与节能降耗、污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饮用水深度净化等关键适用技术,并在重点流域城镇加强示范和推广应用。(责任单位:厅设科处、城管处、城建处、省节能墙革办、省造价总站、省建科院)

(十八)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加强对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技术鉴定和新产品认定工作,鼓励企业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定期发布技术公告,并制定专项的技术推广、限制、淘汰目录,引导行业健康发展。通过示范工程建 设,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总结示范项目实施经验,指导全省节能减排工作。如:建设规模小于1万t/d、位于乡镇的污水处理厂,可借鉴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仙洪试验区等重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的成功经验,按照“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的原则,审慎选择污水处理工艺。(责任单位:厅设科处、城建处、城管处、村镇处、省节能墙革办、省建科院)

(十九)加强节能减排国际交流合作。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国际科技合作,以武汉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实施为契机,深化与法国开发署的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组织中青年专家出国考察学习,借鉴欧美国家实施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成功经验。探索清洁发展机制(CDM),开展国际合作,支持武汉市开展国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责任单位:厅设科处、人事处、省节能墙革办、省建科院)

七、完善节能减排配套政策

(二十)推进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一是加强城市供水管网“跑、冒、滴、漏”治理工作,指导各地加快推进居民用水户表改造,逐步推行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二是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提高征收率,规范处理费拨付程序和使用监督管理。三是配合省物价部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改革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收缴方式,降低收费成本,提高收缴率。(责任单位:厅计财处、城建处、城管处)

(二十一)完善财政税收政策。配合省财政、税务等部门研究 制定鼓励绿色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节能减排设备、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等方面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厅计财处、设科处)

(二十二)推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营特许经营。一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行业特许经营制度实施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完善和规范特许经营制度。二是依据国家有关部委即将出台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特许经营权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市场准入条件和退出机制的研究,促进行业有序发展;建立完善省、市(州)两级评审体系,逐步使等级评审工作制度化、常规化。三是积极探索农村地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的管理运营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促进投资主体与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各类社会资本,参与乡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责任单位:厅计财处、城建处、城管处、村镇处)

八、强化节能减排监督检查

(二十三)健全法规制度。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并举”的原则,研究制定与《湖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配套的相关政策措施,明确各相关责任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保障其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建筑节能工作的法律地位。(责任单位:厅设科处、法规处)

(二十四)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一是加大地方标准、技术规 程、标准设计图集、施工工法的编制力度,进一步完善我省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二是加强国家标准、规范的宣贯,严格执行《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三是切实加大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相关标准的执行力度。(责任单位:厅设科处、城建处、城管处、村镇处、省建管局、省造价总站、省节能墙革办、省质安总站、省建科院)

(二十五)加强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开发建立污水处理厂营运管理考核信息平台,督促营运单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探索将污水处理厂营运绩效与各类奖补资金挂钩,建立污水处理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加强检查督办,对运行负荷长期不达标或无故不运行的地区采取约谈、限批或停止资金拨付等限制措施,保障污水处理厂投资效益的充分发挥。严格落实排水许可制度,强化对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水质监管,确保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研究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督察巡视制度,重点对地级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实施监管;按照技术标准和市场化原则,委托有技术能力和从业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定期对处理设施运营情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实施监督、监测;加强生活垃圾处理监管队伍建设,逐级落实监督管理责任。(责任单位:厅城建处、城管处、村镇处)

(二十六)加强节能减排执法检查。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建筑节能、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责任目标管理与考核评价制 度,按照层级管理原则,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建筑能耗统计制度、减排统计监测与核查核算办法、节能减排考核办法,开展工作专项检查与目标责任考核评价,通报考核结果,对成绩突出的地区、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同时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责任单位:厅设科处、城建处、城管处、村镇处、法规处、省节能墙革办)

九、推进节能减排市场化

(二十七)加快推进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工作。严格执行《湖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按照《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办法》,对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能效测评标识,将能效测评结果作为获得示范资格和奖励资金的必要条件。修改完善《湖北省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加大测评机构能力建设力度,全面提升省、市、县三级建筑节能测评机构能效测评技术水平。(责任单位:厅设科处、审批办、省节能墙革办、省质安总站、省建科院)

(二十八)加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力度。严格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关于同意开展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的批复》(建科综函[2010]95号)要求,完善湖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科学、公正、公开、公平地开展我省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制定实施绿色建筑咨询、设计、评价收费标准,防止低价无序竞争,促进相关咨询服务行业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厅设科处、计财处、省节能墙革办、省建科院)(二十九)加强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建设。以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管理与改造、建设节约型校园和宾馆饭店为突破口,拉动需求、激活市场、培育市场主体服务能力。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规范能源服务行为,利用建筑节能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为国家机关办公楼、大型公共建筑、公共设施和学校实施节能改造提供服务。(责任单位:厅设科处、省节能墙革办、省质安总站、省建科院)

十、加强节能减排能力建设与宣传教育

(三十)强化节能减排管理能力建设。加强节能减排管理能力建设,完善机构,充实人员,保障经费。完善湖北省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建筑节能统计、监测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省建筑节能协会、各专业委员会在节能标准制定和实施、新技术(产品)推广、信息咨询、宣传培训等方面的作用。(责任单位:厅人事处、设科处、计财处、省节能墙革办、省建科院)

(三十一)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根据各地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方案,广泛宣传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做好每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等宣传活动。(责任单位:厅设科处、城建处、城管处、村镇处、省节能墙革办)

第四篇:城乡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报告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总面积744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人,城市规划区面积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是省政府确定的大太原都市圈南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执行国家、省有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切实加强监督管理,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全力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XX年住房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建办科函[XX]992号)和省建设厅的要求,现将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筑节能工作

(一)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建筑节能意识。舆论宣传是提高全社会对建筑节能重要意义的认识和开展建筑节能舆论监督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把开展建筑节能宣传放在突出的位置,按照电视上有影、报纸上有字、广播里有声的原则,大力开展建筑节能宣传工作。介休电视台在重要时段连续一个月播放了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公益宣传口号。建设部门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工地,在施工现场通过技术指导、座谈等方式,与基层施工人员和项目负责人员进行交流,在宣传节能法规、政策的同时,了解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强制执行的问题和难题,及时解决基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和政策疑问。通过实地指导,让在建项目施工人员切实领会到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思路,掌握节能技术和具体施工方法,加快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我市建筑项目中的推广。

(二)强化行政监管,落实建筑节能审查。从设计、施工图审查着手,大力抓好建筑节能目标的落实工作。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从XX年7月起开始专项审查和备案。要求建筑设计单位认真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其中列为强制性条文的条款,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要求施工图审查单位把建筑节能标准做为施工图审查的重要依据,纳入审查范围,严格把关。建设部门结合工程质量检查进行监督管理,对建筑节能单位工程实行建筑节能专项验收。XX年至今,全市共办理建筑施工图审查、建筑节能设计审认定41份,总面积689095.5平米,节能设计覆盖率达到100%,新建建筑50%节能标准执行率100%,新建建筑采暖分户计量控制执行率100%,其中有10项已通过节能专项验收,建筑面积共计115052.52平米。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发现玻化微珠和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性能差,各施工单位和开发商存在侥幸心理,易偷工减料,无法有效监管,因此,从XX年我市严格限制其在工程中的使用,现我市推广使用的外墙保温做法主要有模塑聚苯板、挤塑聚苯板、硅酸盐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等。

(三)坚持试点引路,抓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示范。全市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项目共13项,建筑面积共计380978平米,占全市新建建筑面积的30%。其中,集中太阳能示范面积362363平米,地源热泵示范面积248615平米,已开工项目为亚泰苑小区(150000平米),大商物流(18615平米),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大楼(39046平米)。今年,我市又以同济大学、山东科灵、北京华电华源为技术支撑单位,委托相关专业资质单位对介休市太阳能、污水、水文地质等情况作了详细评估,编制了《介休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积极申报了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全面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四)突出典型带动,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XX年全市主要推进了2个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一是金融路市建05商住楼,节能改造面积12941平方米,总投资260万元;二是经天街84号介休市建筑公司3号4号职工住宅楼,节能改造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12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省财政补贴及自筹。目前,立项文件、改造方案、设计图纸已全部完成。

二、供热计量改革工作

目前,我市城区实施各类供热面积700万平方米,已实施集中供热的480万平方米,分别由介休市集中供热公司和汾西矿业集团供热公司两个热源厂负责,其中由介休市集中供热公司负责的约380万平米,汾矿集团供热公司负责的100万平米,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8.6%。介休市集中供热公司目前安装完成3台75吨、1台160吨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建设两组6000千瓦背压发电机组,建成换热站34个,铺设主管网39公里。

(一)供热计量改革进展情况。主要进行了基础性的准备工作,从XX年起,全市新建的225万平米公建、居住、商用建筑全部预留了用热计量、室内温度调控、供热系统调控装置的安装位置,并在市建设局小区200户居民家中先期安装了用热计量表。XX年我市将全面启动供热计量改革工作,前期的按热量计价收费的办法已开始研究制定。

(二)热费制度改革情况。XX年以来,我市根据《山西省住房分配货币化实施意见》的精神,全面废止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统包的福利用热制度,改为由居民采暖用户直接向供热企业交纳采暖费,行政事业单位分3个档次,企业参照执行,实现了采暖费补贴由“暗补”转为“明补”。

(三)建立城市供热保障体系。一是完善供热价格。我市城市供热实行政府定价,并按照合理补偿成本、合理确定收益、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原则,完善供热价格形成机制。目前我市的供热价格标准为:居民热价按使用面积每月每平米3.99元,办公热价按建筑用面积每月每平米6元,营业性按建筑面积每月每平米6.5元,市立中小学、幼儿园按建筑面积每月每平米3.99元,居民和市立中小学、幼儿园的热价均低于周边城市。二是制定政策性补贴办法。市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的办法,解决煤炭价格上涨造成供热企业政策性亏损的问题。XX年,市财政补贴供热公司300万元,协调燃煤3万吨。XX年,又先期补贴供热公司300万元,统配、协调燃煤9万吨。三是切实保障低收入困难群体采暖。我市在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过程中,高度重视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冬季采暖问题。对部分城市困难群众,将供热与廉租住房补贴相结合,保障他们的取暖。对实行集中供热区域的特困企业供热,在未收取费用的情况下,先予送热,保证了职工的正常取暖。

三、污水处理工作情况

(一)项目概况

介休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经省发改委晋发改城环发(XX)275号、晋发改设计发(XX)276号文件批复建设,项目总占地52亩,设计处理污水3万立方米/日,回用水0.85万立方米/日,建筑面积3620万元,工程总投资4576万元。污水处理采用a2o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标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XX)中的一级a标准。公务员之家

(二)建设及运行情况

工程于XX年10月开工建设,到目前,已完成投资438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210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700万元,晋中市级配套383万元,市财政配套260万元,自筹资金937万元。工程建设方面,已完成办公楼、进水井、粗格栅、细格栅、旋流沉砂池、配水井、生物池、二沉池、消毒接触池、加药加氯间、污泥脱水间、配电室、鼓风机房、食堂车库、门房、仓库、锅炉房、围墙及外网附属设施和厂区等主体工程,于XX年10月份进入运行阶段,XX年4月份开始深度处理曝气生物滤池的建设,12月15日进入试运行。中水回用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500万元,铺设中水管网8公里,管网已经灌水,主要送往汾河生态湿地公园。

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晋中环保局、介休市环保局进行了全过程跟踪,并于XX年经省环保局批复了介休市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于XX年10月份安装3fw—XX废水污染源连续(在线)监测系统,并经比对验收,出具了报告。

从XX年元月1日至XX年11月30日,介休市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污水484.8747万吨,日处理量1.4561万吨,cod平均进水浓度为311.46,平均出水浓度51.34,平均日消减量3.8吨,1—11月总消减量1267.92吨,去除率83.11%;bod进水浓度121.41,出水浓度18.02,消减量501.38吨,去除率85.38%,污泥处理量累计140.9m³,平均日处理量4.2m³,总耗电:1213098度,计电费925884.92元,药耗1157.5㎏,药费45142.4元,设备完好率100%。

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情况

我市目前年产垃圾19.38万吨,平均日产量500余吨,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主要有垃圾焚烧发电厂、特种垃圾焚烧厂。其中介休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设施。该发电厂经晋发改城环发[XX]174号、晋环函[XX]1号、晋政地字[XX]52号、晋电计投字[XX]865号批复建设,占地160亩,总投资15782万元,建设规模为2×6兆瓦汽轮发电机组,配套2×35吨流化床垃圾炉,燃料质量比垃圾:煤为8:2,垃圾处理能力为500吨/天,35千伏并网,年发电量9100万度。工程于XX年4月全面开工建设,XX年2月进入运行阶段,确定的上网电价为0.745元/度,目前,垃圾燃烧正常,机组发电稳定,迄今已处理垃圾16.1万余吨,发电量3912万度,现正在抓紧实施机组试运行及环保、厂区绿化、硬化等附属工程的完善。目前,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为:由环卫部门将收集的生活垃圾全部送往垃圾发电厂,经发电厂分检后,约有320余吨用于发电,剩余的连同发电后产生的渣土运往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并进行相应的防渗处理。

同时,为尽量减少垃圾在收集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我市已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生活垃圾“桶式存放,密闭、不落地收集,压缩式运转”的垃圾收运方式,先后投资1500万元购置了新型垃圾清运车、清扫车。建立并完善了生活、建筑垃圾管理制度,对城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清运、定点处置,实行全程控制,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五篇:1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文件

建办市[2012]21号

关于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中挂靠

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

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交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关于对工程建设中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进行专项清理的通知》(中治工办发[2012]1号)要求,决定自2012年6月起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中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专项清理。现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按照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入推进工程治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以《招 标投标法》和《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合同法》、《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严格行政执法,严厉打击招标投标过程中存在的规避招标、串通投标、以他人名义投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配套法规和相关制度,着力解决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维护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秩序,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

二、清理内容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对2011年以来新开工、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进行排查,检查处理工程项目涉及的施工、监理、勘察设计、招标代理等单位和个人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清理内容是:

(一)无资质证书的企业、个人或者有资质证书的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利用其他企业的资质及名义投标或承接工程;

(二)通过出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其他方式,允许其他企业或个人以本企业名义投标或承接工程;

(三)按照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相关文件的规定,可以认定为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的行为。

对清理发现的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要依法依规对违法违规的市场主体进行处理。对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的,要给予限制市场准入、降低或撤消资质、吊销执业资格、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对主动查找、纠正问题的,可视情况从轻或减轻 处理;对长期挂靠借用、违规出租资质的,特别是涉及金额巨大、发生安全质量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加大处罚力度,直至清出建筑市场;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各地要将企业或个人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列为建筑市场不良行为信息,按照《关于印发<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市[2007]9号)要求,及时上报我部,通过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布。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专项清理工作作为贯彻落实《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切实履行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投标监管职责的重要举措。要加强招标投标过程监督和标后监管,充分发挥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投标监管平台、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的作用,推进招标投标监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形成“两场联动”监管机制。要做好与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工作,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二)明确清理工作要求。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关于对工程建设中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进行专项清理的通知》的要求,全面清理各市场主体违法违规问题。要注意研究工作方式、方法,明确清理工作标准和要求。要通过核查现场实际施工单位是否为中标单位,核查中标单位与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及主要工程管理人员之间有无合法的人事及社会保险关系等 多种手段,发现和认定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并依法严肃查处。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组织不得力、清理检查不认真以及群众举报投诉较多的地区和单位,要重点督办。

(三)加强建筑市场监督执法检查。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加强建筑市场资质资格动态监管完善企业和人员准入清出制度的指导意见》(建市[2010]12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建市[2011]86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建市[2012]61号)等文件要求,在做好专项清理工作的同时,切实履行好建筑市场监管职责,继续深入开展建筑市场监督执法检查,今年重点是做好建筑市场资质动态核查和各方主体市场行为监督检查等。我部将于秋季组织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检查,并对此次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专项清理工作进行抽查。建筑市场专项检查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四)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结合打击围标串标和转包、违法分包行为,通过监督检查、群众举报、媒体报道等渠道发现问题和线索,集中查处一批违法违规案件,严厉打击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中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的行为。特别是对国有企业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收取“管理费”等问题,要坚决查处,不仅要依法依规对企业进行处罚,还要严肃追究企业有关负责人和行政监督部门的责任。要深挖 细查违规行为背后的腐败问题。

(五)完善建筑市场管理制度。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结合建筑市场监管实践,加强政策研究和工作指导,及时总结推广建筑市场监管好的经验做法,狠抓制度配套落实。针对专项清理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完善建筑市场监管法规、制度,进一步明确细化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中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的认定和处罚办法,不断规范、加强行政监管工作。

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在2012年9月30日前将阶段性工作情况(含相关统计数字)书面报部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综合协调办公室,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ztb@mail.cin.gov.cn。

联系人:明刚、米凯

联系电话:(010)58933262、58934964

附件: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中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专项清理汇总统计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二〇一二年六月四日

下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工作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工作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