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和《无锡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的通知
2004-5-24 0:0 来源:法律教育网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发文单位:无锡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04-5-24 执行日期:2004-5-24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无锡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和《无锡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无锡市人民政府
二○○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无锡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
为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推进的新形势,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和无锡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的总体目标,制订本规划纲要。
一、规划的背景和依据
(一)规划背景
现代都市农业是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利用城市非建设用地而构筑的新型现代农业业态,是城市建设不可分割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 60年代,都市农业首先出现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90年代初开始,我国上海、深圳、北京等地也相继开展了都市农业的研究和规划建设。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越高,越需要现代都市农业的支撑,发挥其在生态保护、改善环境、农副产品供应等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都市农业已成为城市生态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和水平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环境优劣的重要评价指标。
(二)现状分析
无锡地处我国北亚热带中部,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中心地区,经济发达,自然资源条件优越,素有“小上海”、“鱼米之乡”等美称。特别是近年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全市人均GDP达5218美元,城市化率接近60%,总体上已处于工业化后期。但是,对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尚存在不少结构性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是人口密集,资源匮乏,生态负荷重,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压力较大。据统计,我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 924人,其中市区1560人;人均占有耕地仅0.56亩,其中市区只有0.32亩;每平方公里承载工业产值高达5820万元,对水体、空气等生态环境的压力巨大。二是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不协调,尤其是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水平明显滞后,农业的经济、生态、社会等功能未得到足够重视和充分发挥。加上历年来,农业规划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纳入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农业基础设施建后被毁造成浪费损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农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面对新的形势,从统筹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快现代都市农业的规划建设,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乡村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化特大型生态湖滨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创全省“两个率先”的先导区和示范区,都将显示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规划依据
本规划纲要依据《无锡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行动纲要》、《无锡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无锡市“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和《无锡市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编制。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特大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要求,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提高效益为宗旨,依托城市在经济、科技、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优化、整合农业区域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综合开发农业的经济、生态与社会功能,建设与特大城市发展相协调,具有明显江南地域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
(二)规划原则
1.先导示范原则:以争创“两个率先”的先导区和示范区为目标,立足高起点,力求体现农业现代化水平,使规划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现代化特大型生态湖滨城市建设相协调。
2.统筹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农业与二、三产业、农村与城市、经济与生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3.产业优化原则:围绕区域经济和生态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产业、技术、资金、人才等优势,优先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对经济、生态有一定支撑,对农民增收有显著带动作用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
4.科学合理原则:本规划依据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市区为重点,包括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和新区。在市区非建设用地范围内,利用现代农业建设基础,合理划定区域,并与林业发展规划互相衔接。江阴、宜兴两市在本规划的指导下另行制订规划。都市农业规划区外的基本农田同样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行严格的保护。对现有水稻田的地块变更需严格审批,做到占补平衡。
(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4~2010年。
三、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一)发展目标
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在规划划定的区域范围内,按照生态、高效、集约、精准的要求,发展优质稻米、精细蔬菜、经济林果、特色养殖及加工产业,主要农副产品从生产、加工到营销实现全程标准化作业、无害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和信息化管理。到2010年全市现代都市农业总面积210万亩,占2003年底农用地面积的55%,其中优质水稻、精细蔬菜、水产养殖和经济林果等分别达到80万亩、35万亩、35万亩和60万亩。合理布局畜禽养殖,规划建成若干个现代化的奶牛企业和生态型畜禽养殖场,作为鲜活畜禽产品和都市农业有机肥料的生产供给基地。市区现代都市农业总面积53万亩,占2003年底市区农用地面积的 53%,占无锡市城市规划农村用地面积的75%。其中规划发展优质水稻20万亩(锡山区13万亩、惠山区5万亩、滨湖区2万亩)、精细蔬菜8万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占50%以上)、经济林果等20万亩、特种水产5万亩,建成现代化奶牛企业和生态养猪场各12个。粮食、果品、蔬菜的自给率在20%-30%,新鲜叶菜基本自给。都市农业对城市的生态平衡贡献率达60%以上。
(二)功能定位
以优质稻米、精细蔬菜、经济林果和特色养殖等主要产业为基础,按照“服务城市、改善生态、优化环境、提高效益”的要求,综合开发农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功能。
一是生态平衡功能。通过造林绿化、建设稻田湿地、生态果园等,打造“城市之肺”,发挥都市农业在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和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的作用,促进生态平衡,使都市农业成为城市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无锡生态型湖滨城市的重要标
志。
二是鲜活供应功能。发挥都市农业融于城市、交通便利的优势,以现代生产技术,配套先进的保鲜、储藏、运输等设施装备,为城市提供优质、新鲜的粮油、蔬菜、果品、水产、畜禽蛋奶等农副产品,保持主要农副产品一定比例的自给率,调节市场供应。
三是观光休闲功能。利用都市农业的自然生态景观,开发农业特色旅游产业,丰富旅游资源,为城市居民观光、休闲、度假提供宁静、清新、优美的田园风景和生态环境。
四是文化科普功能。将都市农业建设成为农耕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的宣传教育基地,让城市居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农业,体味耕耘的艰辛,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五是美化城市功能。营造粮、菜、林、果、花卉合理搭配,四季如画的江南农业景观与城市风光,使农村与城市相得益彰,使都市农业成为重要的城市园林景观,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味,增强竞
争力。
六是产业经济功能。着力提高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等产业化水平,实行基地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开发,显著提高农业的产出水平。同时,对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旅游等功能进行综合开发,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使之成为现代都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为农民增收发挥更多作用。
四、现代都市农业的主要形态与规划布局
(一)主要形态
以优质稻米、精细蔬菜、经济林果和特色养殖等产业为依托,以生态平衡、鲜活供应、观光休闲、文化科普、美化城市、产业经济等功能为基础,营造以下五种都市农业形态:
一是生态景观型农业。以构筑生态良性循环系统,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优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为主要功能,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和舒适的休闲、观光场所,促进人与自然、农村与城市和谐发展。
二是体验参与型农业。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体,让市民和游客在接触自然、体验农艺中调节身心健康,享受田园之乐,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高科技设施型农业。应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农产品的保鲜、储藏、加工等现代科技与先进的农艺技术,建设资
本、技术、设施高度密集的现代化、智能化、精准化高科技设施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可控化和工业化,展示现代农业风采。
四是旅游度假型农业。依托自然山水,建设一批集度假、餐饮、观赏、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特色农艺园,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满足与适应市民走出城市、回归自然,享受宁静安逸生活的心理和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五是特色精品型农业。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从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到销售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组织生产富有地域特色的安全、营养、优质、鲜活农副产品,适应人民生活对食品消费要求不断提高的需要。
(二)产业规划
以都市农业规划划定的区域为基地,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同时加强农业旅游服务功能的开发,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发掘地方传统特色农副产品生产潜力,积极引进优质新品种,突出品牌建设,集中培育“太湖明珠”大米、“久绿牌”蔬菜、“太湖翠竹”茶叶、“甘露牌”青鱼、“阳山牌”水蜜桃、大浮杨梅、鸿山葡萄等地方名牌,扩大无锡都市农业名特优新农副产
品的市场知名度。
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产业。坚持扶优扶强,重点扶持一批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带动作用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销售批发市场、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通过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批发交易市场和合作经济组织,实现企业与基地、企业与农民的订单合作,形成农产品加工流通网络,使都市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增值,及时走向市场,既畅通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又更好地发挥都市农业鲜活供应功能,服务于城市。
三是发展农业旅游产业。充分利用现代都市农业的自然生态景观,配套建设一批旅游服务设施,发展集观光休闲、文化科普、体验参与、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特色旅游产业,使农业与旅游服务业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提高农业附加值与综合效益。
(三)空间布局
全市现代都市农业由一个体系、八大片区构成,包括城市绿地生态体系、市区六大现代都市农业主题片区和江阴、宜兴市现代都市农
业综合片区:
1.城市绿地生态体系。与苏州、常州两市接壤处建市际生态隔离带,城市建成区外围建环城绿带,沿主干公路、主航河道和湖岸线建绿色通道防护林带,部分地区建大型生态片林,形成二环二带、二纵四横、十路十河的森林体系。全市林地面积达1150平方公里(170万亩),其中市区达225平方公里(48.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25%。列入都市农业规划的20万亩,主要是生态和经济效益兼而有
之的经济林果。
2.斗山高科技设施型农业片区。规划该片区锡北镇、东港镇境内3万亩优质稻米、0.5万亩精细蔬菜,东港镇境内和夹山东沿山地带0.5万亩经济林果。重点建设三大园区:一是在东港镇建设集自动化节水灌溉、精确化施肥、机械化作业等于一体的优质稻米产业化示范园;二是在锡北镇建设现代高科技设施蔬菜园;三是在锡北镇建设两个千头现代化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示范园。与扬名高科技蔬菜园、太湖都市农业示范园、羊尖设施花卉园等一起,构筑现代设施农业高地。
3.吼山生态景观型农业片区。规划东半片4.5万亩优质稻米、0.5万亩经济林果和西半片2万亩精细蔬菜。通过发展成片的稻田湿地、蔬菜园艺、花卉苗木,结合城市隔离林带建设,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生态景观。重点在吼山沿山地区开发建设集生态、防护、观光、度假、居住于一体的生态景观长廊。
4.鸿山特色精品型农业片区。规划西半片5.5万亩优质稻米、南片0.5万亩经济林果和东半片0.5万亩精细蔬菜。重点建设鸿山精品葡萄、鹅湖特色水产养殖以及优质稻米、无公害蔬菜等农业精品园,形成瓜果飘香、稻黄蟹肥的多姿多彩农业景象。
5.阳山体验参与型农业片区。规划3万亩水蜜桃、1万亩优质稻米。建设万亩成片的水蜜桃风光带,并重点建设集休闲、观光、采摘、品尝、垂钓、教育于一体的体验参与型景观农艺园。
6.洛社沿河生态型农业片区。规划精细蔬菜3万亩,优质稻米4万亩。在原石塘湾镇精细蔬菜区中部,重点建设现代高科技设施蔬菜园,在原洛社镇重点建成生猪——水产——蔬菜——林木——家禽生物链复合万头生态养猪场,与沿河自然景观和块状片林相配套,构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农业景观带。
7.环太湖休闲度假型农业片区。规划精细蔬菜2万亩,优质稻米2万亩。以滨湖区沿湖乡镇为重点,建设集旅游、观赏、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环太湖休闲度假型多功能农业园区。重点建设马山观赏鱼基地、滨湖镇观赏葡萄沟等特色景点,与龙寺生态园、太湖花卉园、九龙湾乡村家园、唯琼农家乐园等一起形成环太湖休闲度假农业带。
8.江阴、宜兴市现代都市农业片区。江阴市规划现代都市农业总面积42万亩,其中优质稻米20万亩、精细蔬菜12万亩、经济林果5万亩、沿江特种水产5万亩;宜兴市规划现代都市农业总面积115万亩,其中优质稻米40万亩、精细蔬菜15万亩、经济林果35万亩、沿滆湖特种水产 25万亩。
五、现代都市农业基地建设要求
(一)优质水稻基地建设要求
农田标准化。田块平整,格田成方,连片面积千亩以上,路渠全面硬质化、标准化,沿路两侧种植经济林果,形成农田林网。
农艺科技化。应用工厂化育秧技术,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
作业机械化。运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实现耕种、植保、收获、加工等主要作业机械化。机库、仓库、维修保养设备配套齐全。
水利现代化。沟、渠、桥、涵、闸、站等水利设施标准化、配套化,实行灌排分开,暗灌明排,建设汇流回水系统,实行节水灌溉。引进示范自动化节水灌溉技术与操作系统,从田间信息采集与传输、数据整理与分析到灌溉指令发布与实施,实行全程信息化调控、自动
化操作、智能化管理。
环境生态化。按照生态农业的要求,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和投入品监控,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无公害生产技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其中在斗山、吼山、鸿山和洛社沿河片区建设高科技现代农业示范区1万亩。对播种、施肥、植保、灌溉等主要农艺措施实行智能化管理。配套建设太湖流域稻作文化展览馆,以及部分观光景点和休闲设施。
(二)精细蔬菜基地建设要求
菜田标准化。土地平整,路渠硬质化,连片面积500亩以上,沿路两侧种植经济林果,形成林网化。
作业机械化。配备大棚微耕机械、常温烟雾机、高性能机动植保机等先进实用农机设施,实现耕整、植保、运输机械化。
水利现代化。配备喷灌、滴灌设备,建设汇流回水系统,推广应
用节水灌溉技术。
栽培设施化。建造连栋大棚1万亩;钢架单体大棚及钢架防虫网大棚4万亩,蔬菜设施栽培面积达50%以上。
质量无害化。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对菜地环境进行监测,加强农药、化肥、农膜等投入品管理和产品质量检测,配套蔬菜采后加工用房和设施设备,实行净菜上市。
其中在东港镇、洛社镇重点建设2000亩智能化高科技“温室工程”,并配套节能型低温保鲜贮存冷库等设施。
(三)经济林果基地建设要求
基地园林化。按照园林化标准进行设计,沟渠路配套,连片面积500亩以上。路道两侧设置藤本果品或花卉,形成绿色景观廊道;河道两侧栽植四季景观树种和花卉。区内结合地貌设置亭、台、楼、阁等园林景点,使果园具有生态园林特色。
装备现代化。采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应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合理配置喷灌、滴灌和移动式浇灌设备,或自动控制灌溉系统,配套建设低温保鲜设施,实现中耕、开沟、修剪、植保、加工等主要作业
机械化、智能化。
园艺科技化。应用整枝、嫁接、套袋、花期调控、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
在阳山、鸿山和环太湖片区重点建设现代经济林果示范园,配备组培室、智能化玻璃温室和钢架连体大棚,设置品种母树园、优良品种繁育圃,建设可供游人观赏体验的果品采摘区及部分休闲设施。
(四)畜禽养殖基地建设要求
设施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畜禽舍,配套建设消毒隔离室、兽医室、配种冻精室、库房等设施,配备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养猪基地规模在万头以上,养牛基地规模在 500头以上。操作机械化。畜禽养殖场配备配方饲料加工设备,奶牛基地配置青储饲料收获及粉碎、保鲜设
备,自动化挤奶和冷贮设备。
养殖生态化。建立健全检疫防疫安全系统,畜禽粪便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实行无害化处理,实行全程清洁化、无害化、标准化生产。养殖基地周围建50米宽经济林隔离带,生产区与办公区、生活区合理
分开。
以洛社镇、锡北镇为重点,建设核心示范基地,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从饲料配方、喂养管理、畜(禽)病防治、检疫防疫、挤奶加工到产品检测等实行全程信息化控制。
(五)水产养殖基地建设要求
渔区园艺化。鱼池连片面积300亩以上,实行水泥板护坡,灌排水系统配套,路、渠硬质化、标准化,路面两侧种植经济林果,养殖、办公、休闲、绿化、生活等功能区合理分隔。
作业机械化。配备颗粒饲料机、自动投料机、鱼塘增氧机、灌排水智能控制系统、池塘清淤机等现代化设备。
养殖生态化。露天鱼池设立水质净化池,种植水草、放养螺蛳,合理搭配养殖品种,实行复合型养殖;无害化排放。
以马山为重点,建设核心示范区,配备部分设施渔业,配套水产养殖计算机综合控制系统,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建设垂钓中心、自助餐馆、烧烤等方面的休闲设施。
六、保障措施
(一)健全现代都市农业的规划保障体系。将现代都市农业规划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使之与其它规划相衔接。对规划区内的农业用地要通过法定程序,实行更为严格的保护,不得随意侵占和改作它用,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稳定性。规划区内的村庄民居和企业,要逐步调整,尽快实现区域内产业的成片布局。
(二)健全现代都市农业的投入保障体系。建立现代都市农业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力吸引工商、民间、外商资本投资开发都市农业,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根据本规划的目标任务,市区2004年-2010年投入都市农业的建设资金需达到100亿元以上。各级财政要统筹安排都市农业建设引导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向现代都市农业项目聚集。整合农业发展资金,集中财力,支持现代都市农业重点建设。创
新运作机制,坚持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明晰项目产权,落实项目责任,优化项目内部运行机制。
(三)健全现代都市农业的技术保障体系。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力度,重点在种子种苗、设施农业及配套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等关键性、适用性技术上求突破,建设和培育一批体现现代都市农业高新技术水平的园区和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立领导、专家和基地农户代表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和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积极发展以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专业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补充的新型农业服务组织,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努力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健全现代都市农业的组织保障体系。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建立由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农林、计委、财政、水利、农机、规划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组成的领导小组,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目标明确、协作配合、职责落实的工作机制。对现代都市农业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实现目标管理,加
大考核力度,落实奖惩措施。
无锡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我市城郊型农业的升级转型和功能拓展,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
持续发展,促进我市特大城市建设,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我市已编制完成了《无锡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现对我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现代都市农业纳入特大城市建设的大局统
筹发展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对城郊型农业提出了新的功能要求,不仅要求其提供农业产品供应功能,而且要求其提供平衡城市生态、供应鲜活农产品、观光休闲、文化科普、美化城市和农业产业经济等多种功能,从而促使城郊型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的升级转型。现代都市农业是城乡生态体系的主体和绿色屏障,具有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和为城市服务的多种功能。通过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将有效地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和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为城乡居民提供鲜活的安全、营养、高品质的绿色食品,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和改善农业产业和产品的层次和结构,转变和提高农业产业的增长方式和增长质量,加速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全面小康和基本
现代化的步伐。
二、整合农业发展资金,集中财力支持现代都市农业重点项目建
设
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的要求,整合现有财政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农业结构调整资金、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基金要科学安排、保证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足额收取、规范管理”的要求,整合农业发展预算外专项资金。对中央、省、市明确规定用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规费不得随意减免。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农业重点建设发展资金、新菜地开发建设资金都要严格按中央、省、市规定足额收取,并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上缴中央、省后的市留成部分,20%进市级财政专户,以项目配套资金形式返回市(县);80%直接进入市(县)财政专户。为补充农业发展资金,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例,按各市、县不低于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的15%确定,专项用于土地整理复垦、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基本农田建设以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土地开发。要保证土地出让金专户资金优先足额划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资金专账,各项政府投资项目都要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锡政发[2003]328号)进行统一管理,并由市财政、计划、国土、农林等部门,结合我市农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
三、鼓励实施农村“三集中”,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实现规模经营
工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是统筹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根据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及城镇组团和卫星城市发展规划,新办工业安排在工业发展区内,现有企业限期逐步搬迁进入工业发展区,搬迁入区企业实行土地置换,当地政府对搬迁入区企业予以补偿和奖励。对零星居民点进行拆迁,对零乱破旧建筑予以拆除,对被拆迁、拆除建筑予以补偿,并在城镇规划居住用地内建造农民安置居住区,妥善安置被拆迁农民。完善农民住房拆迁的补偿政策,有条件的地方支持农民发展住房租赁经济,保护被拆迁农民的利益。对企业搬迁和零星居民点拆迁后腾出的土地进行复耕,根据不同产业业态的要求,对土地进行整理,并结合土地整理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改良。加快推进“三集中”,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可在现代农业规划区内进行土地合作社试点。鼓励实行土地使用权流转,引导土地集中,支持农户和农业企业实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四、根据城市功能需要,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
建设
按照改善、提升城市功能,发展不同业态都市农业的需要,加快农业和农村道路、水利设施、生产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农村主干道路要统一规划、分级管理,投资安排由省、市交通部门专项资金和市(县)区财力统筹解决。按照城市防洪和水环境治理规划,统筹安排,全面提高中心城及区的防洪和水利设施标准,治理农村河道。根据现代都市农业不同业态的要求,建设和完善沟、渠、塘和灌溉、降排水等农田水利设施,市和区每年安排一部分项目和资金专项用于农村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由市和区政府适当奖励或补助,支持、引导农户和农业生产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改善生产条件,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机械水平。
五、强化公益性职能,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都市农业需要的服务
体系
以政府投入为主,建立适应现代都市农业需要的公益性服务体系。为农户和农业企业提供农业科学知识普及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服务,重点做好种子种苗、设施农业及配套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指导服务;提供农机和植保服务,指导和帮助进行机械化作业以及植物病虫害防治、动物防疫,科学合理精准地用肥、用药、用水,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制订和实施农产品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产量和质量;提供农产品检验、检测、鉴定和水土环境监测,改良提高农产品品质,保护农业生态资源,减少农业面源
污染,治理农业生态环境。
六、创造良好的农业投资环境,吸引多元投资向现代都市农业集
聚
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能够产生合理收益的农业生产经营项目,都要建立合理的投入产出机制和投资收益模式,使投资者能够获取合理的投资回报。要从政府农业专项资金中安排引导资金,鼓励和引导外商资本、民营资本、工商资本等多元投资以多种形式参与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对一些农业生产经营基础设施,由市、区政府直接投入或者对投资者予以奖励或补助,支持和保护投资者获得合理、合法的投资收益。对以投资经营
现代都市农业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给予税收优惠。现行的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绿化造林等方面的各项政策继续实行。
七、集中投入搞突破,分期实施现代都市农业重点项目
根据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每年安排一批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由市和区财政给予一定专项扶持。2004年启动建设一批优质稻米基地、精细蔬菜基地、经济林果基地、特色养殖基
地等重点建设项目。
八、明确分工负责,全力实施现代都市农业建设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是市各涉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应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支持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参与现代都市农业的建设和经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农林部门:负责全市现代都市农业的规划制订、工作协调、政策措施落实、重点项目建议和组织实施。
发展计划部门: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计划,并予以重点指导、重点服务和重点考核。会同农林、财政等部门每年安排一批现代都市农业重点项目和资金,经批准后进行专项支持和重点推进。积极引导和促进多元投资以多种形式参与现代都市农业
建设。
规划部门:将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列入城市总体规划。严格规划管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规划用地不得随意侵占、用地性质不得随意变更。
国土部门: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严格规范用地,保证农业用地,特别是现代都市农业规划用地不被侵占、不改作非农用途。城乡土地出让的各项涉农费用一般不得减免,应足额征收,并由财政部门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包括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用于农业部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农业重点建设发展资金、耕地开垦费等。加大土地复垦和土地整治改造投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财政部门: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继续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各级政府要依法安排并落实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严格执行预算,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的要求,继续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具体负责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锡政发[2003]328号)精神,对专业部门提出的都市农业项目进行汇总、审核、平衡项目和资金安排。会同有关部门制订
资金管理的补充规定。
建设部门:把与农村和现代都市农业相关的道路桥梁和环境工程项目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计划,统筹安排、统一协调、共同推进。
水利部门:根据政府年度计划实施城乡和农村水利工程项目,对现代都市农业项目予以倾斜支持。根据现代都市农业业态的要求,引用和推广现代水利工程技术和方法,改善农村水利工程设施和农田水
利设施。
农机部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现代都市农业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优先保证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的需要。
开展推广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所需资金由市、区、镇政府分别承担。
交通部门:安排专门项目和专项资金,根据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和农村发展的需要建设、完善中心城至农村的主干道路,并按计划建设
完成农村道路。
环保部门:对农村和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基地的土壤、水源进行检验、检测,治理和保护其生态环境,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园林部门:指导和帮助现代都市农业花卉苗木基地的栽培、养护工作,以及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基地和农村的绿化美化工作。
旅游部门:指导观光休闲、旅游体验基地的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品牌经营,帮助组织客源、开拓市场。
九、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我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
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各尽其责的工作机制,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措施,保证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协调有序地进行。成立市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市政府领导负责,市农林局、发展计划委员会、规划局、国土局、财政局、建设局、水利局、农机局、交通局、环保局、园林局、旅游局等有关部门,以及有关地区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市现代都市农业的规划指导、政策扶持和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农林局,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工作。并建立协调会议制度,协调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认真履行职能,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和扶持政策,切实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要认真严格地实施《无锡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各有关地区必须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工作安排,并根据《无锡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工作要求和本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本地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具体实施意见,确保规划目标和工作要求的实现。市和各地区都要加大推进、督查和考核力度,按照规划要求和年度工作要求,实行目标管理和考核奖励,以确保现代都市农业建设任务和
目标的全面完成。
无锡市人民政府
第二篇:无锡市人民政府88号令
无锡市人民政府令
(第88号)
《无锡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办法》已于2007年7月5日经市政府第6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8月15日起施行。
市长 毛小平 二○○七年七月十一日
无锡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效率和水平,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市区范围内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相对集中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全部或者部分行政处罚权。
第四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是市人民政府行使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职能部门,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权限,制止、查处和纠正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行为,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构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的委托,具体实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
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构是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的垂直管理机构,负责实施本区域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
第五条 市公安部门城市管理治安机构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治安保障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城市管理治安工作,预防、化解和处置阻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行为。
第六条 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是城市管理综合协调机构,具体负责对城市管理重大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研究解决城市管理及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市政府法制工作部门是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指导、协调机构,具体负责对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协调和监督。区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具体负责对本区域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协调和监督。
第七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划、市政公用、城管、园林、工商、环保、公安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实施工作。
第八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的原则;制止、查处、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自觉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第二章 职责权限
第九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行使下列职权:
(一)依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止、查处、纠正违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依法强制拆除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设施;
(二)依照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止、查处、纠正违反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的行为,依照法定程序申请强制拆除影响城市规划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或设施;
(三)依照城市绿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止、查处违反城市绿化管理规定的行为,配合城市绿化主管部门纠正损坏绿化及设施等行为;
(四)依照城市市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止、查处违反城市市政管理规定的行为,配合市政公用主管部门纠正损坏道路及市政设施等行为;
(五)依照环境保护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止、查处、纠正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在人口集中地区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向城市河道、水面倾倒工业废渣、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或其他废弃物的行为;
(六)依照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止、查处、纠正无照商贩违法经营的行为;
(七)依照公安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止、查处、纠正侵占城市道路的行为;
(八)履行省、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条 国家或省对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相对集中行使的行政处罚权作出调整的,按照调整后的权限范围执行。
第十一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在查处违法行为时,可以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行调查或者检查;
(二)查阅、调阅或者复制有关证据材料;
(三)抽样取证或者先行登记保存有关证据;
(四)现场录音、摄像,取得相关证据材料;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十二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对依法应当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设施,或者其他应当纠正的行为,应当首先责令违法行为人自行拆除或纠正;拒不自行拆除或者纠正的,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在依法强制拆除或强制纠正后,可以向违法行为人追缴所发生的费用。第十三条 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后,有关部门不得再行使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集中行使的行政处罚权;仍然行使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无效。
第三章 执法规范
第十四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制定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行政执法程序和自由裁量权适用规范,并将行政执法职责、程序、结果和自由裁量权适用规范等在其办公场所和网站予以公示。
第十五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日常巡查机制,及时制止、查处和纠正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为。
第十六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投诉、举报制度,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联系方式。对投诉、举报应当进行登记,及时核实处理。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应当为投诉、举报人保密;有明确投诉、举报人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将处理结果反馈投诉、举报人;情况复杂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七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统一着装,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行政执法证件,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要求执法。
第十八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查处违法行为时,应当以纠正违法行为为目的。对违法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应当首先予以教育,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人主动、积极纠正违法行为,或者举报揭发他人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罚。
第十九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中对应当依法查封、暂扣财物或对证据进行先行登记保存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清单;对易腐烂、变质或者商品有效期即将到期的物品,可以提取证据后依法拍卖、变卖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妥善处置。
对占用公共场地堆放物料,在尚未实行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新村内或城市道路两侧摆放、设置灯箱、撑牌等影响市容或环境卫生的物品,经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仍无物主指认的,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可以依法处理。
第二十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查封、暂扣的期限不得超过15日。在此期间,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一条 对正在施工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或设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应当责令违法行为人立即停止施工;拒不停止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强制停工和拆除。
第二十二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及其执法人员不得以收费代替罚款或以罚款代替收费,或者以其他方法变相收费,放任或变相保护违法行为。
第二十三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侵犯当事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
(二)索要或接受当事人财物、宴请、娱乐消费等;
(三)未按照规定处理投诉、举报或者泄露投诉、举报人有关情况;
(四)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罚款及没收的财物;
(五)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或者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六)对属于行政执法职责范围内的违法行为不及时制止、查处、纠正;
(七)徇私舞弊、滥用职权;
(八)无法定依据当场收缴罚款;
(九)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第四章 执法配合
第二十四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和规划、市政公用、城管、园林、环保、工商、公安等部门,应当建立和实行行政管理、行政执法信息共享、工作配合机制。
第二十五条 相关部门许可下列事项,应当自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行政许可决定抄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
(一)设置户外广告、户外灯饰、门头;
(二)设置公共停车场、停车位、集贸市场;
(三)占用、挖掘城市道路或者改变道路使用性质;
(四)建设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五)占用、挖掘城市绿地;
(六)居民住宅区、噪声敏感区开设经营、服务和娱乐场所;
(七)建筑工地夜间施工;
(八)处置建筑垃圾;
(九)其他涉及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许可事项。
第二十六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在行政执法中,对被许可人违法行为进行处罚需要告知相关部门的,应当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行政处罚决定抄送该相关部门。
第二十七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查处重大违法建设行为或者其他违反城市管理规定行为,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有关部门应当自接到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立案查处通知之日起至查处终结之日止,不予办理涉及该行为的有关手续,并配合执法。已经受理的,应当立即中止。
第二十八条 有关部门发现依法应当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查处的违法行为,应当及时告知或者移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接到告知后,应当进行登记,及时处理。
第二十九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在查处违法建设时,除不符合城市容貌、环境卫生标准或者正在施工的外,应当就违法建设对城市规划的影响程度征求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违法建设规划影响认定通知书》之日起7日内,作出《违法建设规划影响认定书》并送达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应当根据《违法建设规划影响认定书》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第三十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在查处违反市政公用、环保、城市绿化等管理规定的行为时,涉及恢复原状或赔偿的,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派员到达现场配合执法,并在5日内作出《恢复原状或赔偿处理意见书》,同时送达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协助相关部门执行《恢复原状或赔偿处理意见书》。
第三十一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发现依法应当由其他执法部门查处的违法行为,应当及时告知或者移送有关执法部门处理。
第三十二条 公安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执法,对阻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应当及时依法作出处理。
市公安部门城市管理治安机构应当随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构执法,维护治安秩序。
第五章 执法监督
第三十三条 监察部门、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受理、处理行政执法投诉。
第三十四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现相关部门违法行使已被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或者不予配合协助的,可以直接要求该部门予以纠正,也可以请求同级政府法制工作部门依照本办法督促该部门予以纠正。
相关部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现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予配合协助的,可以直接要求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予以纠正,也可以请求市政府法制工作部门依照本办法督促该部门予以纠正。
第三十五条 市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发现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及其执法人员有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至第二十三条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作出《行政执法监督决定书》,督促其限期纠正。
第三十六条 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发现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和相关部门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至第三十二条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对该同级部门作出《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督促其限期履行。
第三十七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对违法行使职权的行政执法机构、执法人员及其他有关责任人员应当及时处理。
第三十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及其执法人员违法行使职权,有权向监察部门、政府法制工作部门检举、控告,接到检举、控告的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三十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六章 责任追究
第四十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或相关部门,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履行配合职责造成较大影响,或者拒不执行政府法制工作部门《行政执法监督决定书》、《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的,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可以提出对相关责任人员追究责任的建议,由同级监察部门处理。
第四十一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或相关部门的执法人员有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至第三十二条规定行为的,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可以根据其情节轻重,暂扣或吊销其执法证件,并可以向其所在部门提出调离执法岗位的意见;情节严重,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的,市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应当提出对相关责任人员追究责任的建议,由同级监察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中有关“5日”、“7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第四十四条 江阴市、宜兴市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7年8月15日起施行。2003年7月23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无锡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篇: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政府文件
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政府文件
惠府人〔2007〕16号
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政府 关于顾少凌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区各办局,区直各单位:
经研究决定:
任命顾少凌同志为惠山区外事和接待办公室主任; 任命丁跃波同志为惠山区区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任命袁胜平同志为惠山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局长; 任命吴伟君同志为惠山区城市管理局局长; 任命薛峰同志为惠山区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 任命陆敏华同志为惠山区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 任命陆树平同志为惠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物价局局 -1-
长,免去惠山区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职务;
任命高建国同志为无锡(藕塘)职教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兼经济发展和招商局局长、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钱桥配套区管委会主任;
任命刘国胜同志为无锡(藕塘)职教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任命徐健农同志为惠山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免去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堰桥配套区管委会副主任职务;
任命黄华晟同志为惠山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任命吴晓雄同志为惠山区科技局副局长;
任命贾敏同志为惠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任命郭建东同志为惠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任命冯易雷同志为惠山区民政局副局长;
任命吴益同志为惠山区交通局副局长;
任命姚国金同志为惠山区水利农机局副局长;
任命陆惠东同志为惠山区农林局副局长;
任命陈海滨同志为惠山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副局长; 任命曹敏同志为惠山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
任命陈仲德同志为惠山区审计局副局长;
任命马晓宇同志为惠山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任命符志刚同志为惠山区文体局副局长;
-2-
任命华园同志为惠山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任命赵肃川同志为惠山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任命卢正力同志为惠山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
任命尤瑜锋同志为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招商一局副局长; 任命童立健同志为堰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任命倪军同志为无锡(藕塘)职教园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局长; 任命奚晓敏同志为无锡(藕塘)职教园区财政审计局局长; 任命杜巍同志为无锡(藕塘)职教园区公用事业局局长; 任命马向东同志为无锡(藕塘)职教园区规划建设局局长; 任命王志明同志为无锡(藕塘)职教园区监察室主任; 任命成建兴同志为无锡(藕塘)职教园区公用事业局副局长、动迁安置办公室主任;
任命吕明同志为无锡(藕塘)职教园区经济发展和招商局副局长、企业服务中心主任;
任命周敏栋同志为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阳山配套区管委会副主任;
徐根祥同志兼任无锡阳山水蜜桃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 任命邓建南同志为惠山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调研员,任命俞仲华同志为惠山区发展和改革局调研员,免去惠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物价局局长职务;
-3-
任命焦子建同志为惠山区审计局调研员;
任命程心牧同志为惠山区经贸局调研员,免去惠山区经贸局副局长职务;
任命周献华同志为惠山区外事和接待办公室调研员,免去惠山区外事和接待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任命靳东亮同志为惠山区人防办调研员,免去惠山区人防办副主任职务;
任命高耀中同志为堰桥街道办事处调研员;
任命周九兴同志为阳山镇人民政府调研员;
免去马千斤同志的惠山区外事和接待办公室主任职务; 免去钱俊法同志的惠山区区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职务; 免去周国忠同志的惠山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局长职务; 免去顾毅新同志的惠山区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职务; 免去高伟新同志的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开发建设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免去潘田力同志的惠山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免去邹备南同志的惠山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免去何国清同志的惠山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惠山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副局长职务;
免去马伟同志的惠山区财政局副局长职务;
-4-
免去朱忠益同志的惠山区建设局副局长职务;
免去马雪芬同志的惠山区卫生局副局长职务;
免去陆敏华同志兼任的惠山区蔬菜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免去邹锡峰同志的堰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职务;
免去徐建平同志的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洛社配套区管委会副主任职务;
免去李庆良同志的无锡阳山水蜜桃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职务。
二OO七年十一月五日
主题词:人事 任免 通知
抄送:区委各部门,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
纪委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武部,区各人民团体。
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07年11月5日印发
共印20份
-5-
第四篇: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无锡市农业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无锡市农业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1年07月12日 17时01分 33 [ 相关资料 ] 主题分类: 农业农村 金融保险
“农业保险”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无锡市农业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
锡政办发[2011]175号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2011年无锡市农业保险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七月四日
2011年无锡市农业保险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农业保险运行模式和发展机制,促进我市农业保险平稳较快发展,不断提升农业保险保障能力,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2011年全省农业保险工作发展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29号)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2011年全市农业保险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政府扶持、市场运作、投保自愿”的原则,巩固重点险种覆盖面,探索增加地方特色险种,进一步加强农业保险宣传,完善工作机制,规范管理办法,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参与主体的社会责任和创新意识,促进我市农业保险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运作模式
2011年,我市农业保险工作继续按照“联办共保”模式,政府和保险公司的风险责任承担比例为5∶5。为加强风险管控,各市(县)、区要以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名义与市(县)区农业保险承办公司签订联办共保协议。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共保模式,提高共保水平,经公开招投标方式,最终确定2011年我市农业保险业务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分公司作为首席承保人,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无锡中心支公司、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中心支公司作为共同保险人承保无锡全市的农业保险业务。首席承保人与三家共同保险人的风险责任承担比例为32:6:6:6。
(二)险种范围
1.种植业主要险种:水稻、小麦、油菜;
2.养殖业主要险种:能繁母猪、奶牛;
3.设施农业参保险种:主要包括设施大棚及肉鸡、育肥猪、肉用仔鹅等主要种植、养殖业品种以及其他种植、养殖参保品种。
(三)保险金额及费率
1.水稻的保险金额设置为300元/亩、500元/亩两档;费率为5%,保费分别为15元/亩和25元/亩,投保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投保不同档次的保险金额。
2.小麦、油菜的保险金额设置为300元/亩,费率为5%,保费为15元/亩。
3.主要养殖业险种:能繁母猪保险金额为1000元/头,费率为6%,保费为60元/头;奶牛保险金额为4000元/头,费率为6%,保费为240元/头。
4.对设施大棚参保品种的保险金额及费率按照《无锡市高效设施农业保险实施方案(试行)》(锡农保发[2009]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对肉鸡、育肥猪、肉用仔鹅等参保品种的保险金额费率按省规定统一的条款执行。
(四)保费补贴政策
农业保险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原则,中央、省、市、市(县)区各级财政给予保费补贴。
1.对主要种植业参保品种,各级财政保费补贴不低于70%。其中,中央财政补贴35%,省级财政补贴25%,市级给予5%的以奖代补,其余差额部分由市(县)、区给予补贴。
2.对主要养殖业参保品种,各级财政保费补贴根据参保品种确定。能繁母猪保险各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为80%,其中:省级(含)以上财政为20%,市级对各区给予20%的以奖代补,对江阴、宜兴给予5%的以奖代补,其余差额部分由市(县)、区给予补贴。奶牛保险各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为60%,其中:省级(含)以上财政为20%,市级给予5%的以奖代补,其余差额部分由市(县)、区给予补贴。
3.对设施农业参保品种,省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为20%,市级给予5%的以奖代补。高效设施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含奶牛)达到种植业保费收入的5%以上(含5%),市级给予10%的以奖代补。
(五)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1.巩固发展水稻、小麦、油菜、能繁母猪和奶牛5个主要种植、养殖业品种保险。保证主要种植品种的承保面为100%,能繁母猪和奶牛努力做到“应保尽保”。认真落实《省金融办关于实行主要种植业保险无赔款优待政策的通知》(苏金融办发[2010]28号),进一步增强农民投保积极性。
2.积极开展高效设施农业保险。重点围绕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力发展设施园艺、蔬菜、葡萄、规模畜牧业、地方特色水蜜桃、水产品保险和相关产品责任保险。2011年各市(县)、区高效设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应努力达到农业保险保费总收入的15%以上(含能繁母猪和奶牛保险以及主要种植、养殖业品种以外的其他种植、养殖参保品种)。
3.探索建立农村金融银保合作机制。2011年,我省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试点农业保险基金支持“三农”贷款的银保合作模式,积极服务农村金融建设。为此,鼓励各地探索通过保险手段来化解农村信贷风险的有效途径,建立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六)高度重视投保畜禽死亡后的无公害处理工作
投保畜禽死亡后的无公害处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防止道德风险以及保护农村环境卫生意义重大,各地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开展好这项工作。无公害处理的费用从理赔费用中列支,其中,死亡猪、牛无公害处理费用不超过50元/头,其他畜禽按实际情况列支。
(七)规范农业保险运作
1.规范保险统一条款。为确保风险的统筹与分散,我市农业保险继续实行统一的条款、责任和费率,保险条款、责任和费率一经确定,各地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
2.规范开展承保工作。基层组织在动员农户参保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不得以任何手段强制农民参加保险,也不得将是否参加保险与政府对农民的各种补贴挂钩。禁止村组干部为辖内农户代垫、代交或以理赔款抵交农户应交保费。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能繁母猪投保档案,对于未配带防疫码耳标的能繁母猪一律不予承保。
3.规范理赔操作流程。为确保农业保险理赔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各地要坚持按保险条款和出险事实、责任理赔,对农业保险出险明细及理赔金额等重要情况必须以方便群众监督的方式张榜公布;要努力提高理赔工作效率,零散案件材料齐全10个工作日内赔付。全面推广使用“一折通”或“一卡通”支付受灾农户理赔款,确保理赔款及时到户。各地财政部门应与承办保险公司共同建立能繁母猪理赔周转金制度,原则上每季度结算一次;各地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防疫、防病工作,努力降低能繁母猪死亡率。
4.规范资金管理和使用。农业保险政府部分的保费资金及巨灾风险准备金由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管理。财政部门要按照“专账核算、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的要求,健全财务核算账目,规范保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同时,不断充实巨灾风险准备金,努力增强我市农业保险抗风险能力。
5.规范管理费的提取、管理和使用。管理费总额应控制在总保费的15%以内,专项用于农业保险宣传、培训、承保、理赔、服务等相关工作费用支出。管理费具体计提和使用要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农业保险试点政府保费资金会计核算有关事项的通知》(苏财外金[2008]74号)和《省财政厅关于加强农业保险管理费使用和管理的通知》(苏财外金[2010]2号)执行。政府部分管理要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滚存使用”,不得与其他经费混用。
(八)推进时间
各市(县)、区要在8月底前完成水稻和能繁母猪险种的投保工作,10月底前完成奶牛、设施农业保险的投保工作。12月底前完成冬小麦和油菜保险的投保工作。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市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全市农业保险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农业保险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各市(县)、区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要深入基层,了解农民需求,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掌握工作进展;要学习借鉴先进做法和经验,不断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和管理办法,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要认真制定和落实农业保险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完善工作推进考核奖励办法,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农业保险承办公司要努力增强农业保险服务能力,建立有效的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将农业保险服务关口前移到涉农第一线,使农民在防疫咨询、投保服务、灾后理赔等方面获得及时的保险服务。
(二)加强宣传。各地要更加广泛地宣传农业保险的意义、保险方式、业务流程、政策措施等,增强广大农户的参保意识。要在实践中积极运用各种载体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把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农作物灾害和疾病防治技术结合起来,通过送服务下乡,让农业保险进村入户、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户真正体会到农业保险的优越性。
(三)加强创新。各级人民政府和农业保险承办公司要加强对农业保险工作的指导,在发展中把握规律,在遵循工作原则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发挥农业保险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和作用;紧紧围绕是否符合保险原理、能否满足农户需求、可否形成科学的理赔方案,全面研究探索农业保险新产品,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的服务领域。
(四)加强培训。市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重点要组织开展对相关部门农业保险工作人员的农业保险政策、理论和实务等方面的培训;各市(县)、区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做好对乡镇及村两级工作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的培训,做到每个参保行政村至少有一名懂得农业保险知识、了解相关政策的专业人员。
第五篇: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北海市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实行BT方式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我市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实行BT方式建设的管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市的投资环境,根据目前国内外通行的BT建设方式,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主要是指利用财政性资金,包括财政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政府性基金、政府性融资,以及其他财政性资金安排投资的公共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第三条 本规定所指BT建设方式,是指北海市政府通过特许协议,引入资金进行专属于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工后,该项目设施的有关权利由北海市政府按协议赎回,即“建设—转让”。
第四条 市发改委负责统筹管理我市拟申请以BT方式建设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审核,提出其工程项目是否能够以BT方式建设的意见,报市政府决定。
第五条 拟实行BT方式建设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项目前期工作由项目责任单位负责完成,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项目前期工作必须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概算并报发改委审批,同时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完成报批手续。
第六条 BT项目回购资金的总量、来源,统筹回购时间,以及各回购期的偿还能力,由市财政局提出意见报市政府决定,重大项目要经过市人大或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执行。
第七条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采取BT方式建设的,应当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方可进行。
第八条 BT项目建设总投资、投资回报率和投资人的确定应由项目责任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并签订项目BT投资协议。
第九条 BT项目建设总投资应以批准的项目初步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为依据和基础; BT项目投资人具有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的双重身份,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和落实的建设资金。
第十条 BT项目建设期间不计利息和回报,项目回购期限原则为三至五年。项目验收合格交付后还本(赎回),每年还款一次。
第十一条 实行BT方式建设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由项目责任单位或项目业主单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有关规定,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市发展改革、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进行现场监督。第十二条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投资人必须按合同确定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质量和工期执行,不能擅自变更。也不能将项目违法分包,否则按违约处理。
第十三条 工程竣工后,由项目责任单位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通过之日即为项目正式交付之日。
第十四条 工程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由市财政局指定具有相应资质的评审机构进行审核,并经财政部门确认,作为确定投资人实际投资的依据。
第十五条 市财政、发展改革、建设、监察、审计等政府职能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加强对BT项目建设过程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规范运作,早日建成投入使用,提高投资效益。
第十六条 本暂行规定由市财政局和市发改委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暂行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北海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