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满洲里市酒类流通管理电子政务平台V1
满洲里市酒类流通管理电子政务
二〇一五年三月
目录
1、项目概况..............................................................................................................4 1.1、项目背景..........................................................................................................4 1.2科学需求.............................................................................................................4 1.3、方案编制依据..................................................................................................7
2、建设思路..............................................................................................................9
3、建设目的和总体目标..........................................................................................9 3.1建设目的.............................................................................................................9 3.2总体目标...........................................................................................................10
4、功能与特点........................................................................................................13
5、建设规范和原则................................................................................................15 5.1建设的规范性...................................................................................................15 5.2建设原则...........................................................................................................15 5.2.1 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原则......................................................................15 5.2.2先进性与前瞻性原则...............................................................................15 5.2.3开放性与标准性原则...............................................................................16 5.2.4实用性与扩展性原则...............................................................................16 5.2.5可靠性与稳定性原则...............................................................................17 5.2.6安全性与保密性原则...............................................................................17 5.2.7易操作与简单实用性原则.......................................................................18 5.2.8经济性原则...............................................................................................18 5.2.9本地化原则...............................................................................................18
6、需求分析............................................................................................................19 6.1硬件需求...........................................................................................................19 6.2软件需求...........................................................................................................19
7、建设架构............................................................................................................19 7.1总体结构图.......................................................................................................20 7.2业务流程图.......................................................................................................21 7.3流程说明:.......................................................................................................21 7.4编码规则...........................................................................................................23 7.5标签样式...........................................................................................................23 7.6条码样式...........................................................................................................25
8、建设内容............................................................................................................25 8.1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26 8.2农产品质量安全公众查询系统...................................................................30 8.3检验检测系统...............................................................................................33
9、投资构成............................................................................................................34
10、投资概算..........................................................................................................34
11、相关设备选型..................................................................................................35 11.2 追溯称............................................................................................................37 3
1、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经过满洲里市政府和商务主管部门多年的努力,酒类流通管理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酒类流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但是,酒类市场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流通秩序有待规范、流通监管有待加强、监管手段有待完善。
为了进一步加强酒类流通管理,继续贯彻落实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保障广大消费者权益,促进酒类流通产业健康发展,我市急需建立一套酒类流通领域市场信息系统和监管公共服务平台。
满洲里市酒类流通管理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方案就是集酒类流通备案登记、市场监管、溯源管理、打假保真、举报投诉、信用评级、数据汇总分析、政策法规宣传、品牌展示于一体,覆盖了政府、企业、百姓的全方位酒类市场监管系统。为加强酒类管理,规范酒类流通渠道,促进满洲里市酒类流通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1.2科学需求
目前,我国谷物、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构建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平台,不仅有利于确保农产品安全,有效控制食源性 疾病,同时对我国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等发展意义重大。引入先进物联网技术的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监管平台是以食品安全追溯为主线,集农产品生产管理、运输、仓储保管、交易、配送于一体的数字化集成应用系统。依靠各个环节当中的智能信息节点,应用无线传感技术、互联网技术与数据库技术,采用智能交易器,将各个节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无线传感网络、3G网络、有线宽带网络与中央数据库相连接,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仓储、包装、检测和卫生等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追溯,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全方位可溯源的数字化管理。一旦发现问题,能够根据溯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召回,从源头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它是一个集生产管理平台、物流平台、交易平台、资金结算平台和信息平台于一体的现代化管理新模式。农业物联网技术和运用是将集成各种关键技术,包括二维码、条形码、无线传感和网络传输、视频监控技术等,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全程物-物、物-机对话,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短信、电话、互联网视频等方式查看农产品的“身份证”和“履历表”—— 即从哪里来,谁生产的,什么时间生产的,中间处理环节是否完善等。运用该系统实现农产品的电子支付,产生电子合同,提供交易产品的质量附件清单,将网上交易和网下交易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农产品的电子化交易,推进了传统农产品交易市场现代化交易的整体改造。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链条中要经过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等诸多环节,食品的供给体系趋于复杂化和国际化。在如此长的供应链条中,每一个环节都有污染食品的可能,不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监管,实现全程的质量安全监控难度将非常大。因此,信息化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只有运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才能做到更加规范、有序,才能切实有效的将质量安全风险降到最低。通过先进的3G、物联网、信息处理和互联网技术,建立农产品的唯一性身份标识,把生产管理、投入品使用、检验检测、实时监控、数据采集、信用评估、安全追溯、自动预警等耦合于一体,才能有效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的健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体系,是按照农产品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的总体要求,对检测机构、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的检测数据和农事操作等信息进行采集,应用现代二维码信息技术,将农产品生产的各个节点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对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产品上市前的全程质量管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迫切要求,有利于界定各环节主体责任,提升各主体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从而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有利于政府履行公共职能,可有效实施对违法主体的追究,依法对主体实施有效监管,并对有问题的产品实现召回。有利于 促使生产者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加工,从源头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消费者查询和维权,改善消费预期,促进消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可靠保障,是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对保障人民健康、维护民生民利、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乃至对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
1.3、方案编制依据
本项目的编制主要依据国家关于信息化建设,以及有关电子政务和农业信息化的文件及相关政策:
1.十八大提出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文件);
3.“国家计委关于印发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的通知“(计高技[2002]1961号);
4.《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 [2004]34号)
5.《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发改委[2007]55号)
6.《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安全支撑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技术规范》(国办发〔2002〕240号文)
7.《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93号令)8.《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管理规定》(建设[1999]4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10.国家标准GB50174-19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11.《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国发〔2009〕13号);1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13.《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14.《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15.《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16.《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57号);
17.NYT 1761-2009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 通则》;18.NYT 1430-2007 《农产品产地编码规则》
18.NYT 1431-2007 《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 19.GBT 16986-1997 《条码应用标识》
2、建设思路
3、建设目的和总体目标
3.1建设目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监管与全程追溯平台的建设,能够实现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检测等环节的数字化管理,使设定范围内所有用户单位的质量安全追溯智能化,管控全程信息化,数据处理智能化,信息传输网络化,评估预警模块化,监管服务程序化。
一是加大对农产品生产档案管理、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使全市农产品质量监管达到全覆盖、无遗漏,及时发现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齐抓共管,联合行动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综合监管水平,使监管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是通过采集获取的农产品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检测检验等环节的数据,自动为每个农产品生成一个唯一的身份证标识,使消费者利用扫描二维码、手机短信、网站查询等方式随时获取到所购产品的种植过程、农资使用、检测结果等信息,出现质量问题,可实现源头追溯。
三是实现以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为主要监管对象,以农业投入品安全监控为重点,以 “三品”生产基地为监控源头,以批发 市场、超市、集贸市场等为监控节点的监管对象,实现监管全程化。
四是提高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时性和准确性,制作更规范的检验报告,彻底改变以往靠人工制作、费时费力的状况,提高检测的效率和质量。
五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能力。根据系统当前和历史的检测数据,比对预先设定的最低检测数、最低合格率、检测平均合格率等指标,综合分析判断某一受检单位、某一品种、某一检测地区的监测情况,对于异常情况作出预警提示,便于监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及早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发生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六是建立信用评价体系。通过调用对受检单位的各种检测数据,参照受检频次、检测数量、合格率等指标自动生成企业的信用等级,便于监管部门及时对生产企业的安全状况做出评估,同时也为奖惩措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七是便于各级领导及时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使得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风险控制工作迈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的轨道,加快检测信息发布速度,充分保障公众知情权。3.2总体目标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农业生产过程、农事操作为切入点,在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农 产品生产领域开展从源头抓起的全程质量安全追溯,全面推进南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全程信息化。在数据采集、风险监测、实验室管理、数据统计分析、“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质量追溯、风险预警等方面得到充分应用,实现南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智能化、监管全程化。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技术集成示范向生产环节前移和延伸,通过试点建立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测系统,根据信息网络服务发展需求和率先实现农产品安全的目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信息技术整合各科技项目的信息资源,为了更有效的服务永宁县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百姓餐桌食品安全。项目将选择永宁县辖区的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试点,在其农业设施基地的温棚内,安装农业生产智能化控制及远程视频(含会商或诊断功能)系统的试验点。安装农业精准化管理与检测系统,该系统能收集存储室内的环境变化数据。温棚室内数据包括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土壤含水量、光照强度等。对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检测的数据结合当地天气预报提出温室近期管理注意事项和采取的措施。
建设农产品远程视频(含会商或诊断功能)系统,与批发市场信息平台中的远程视频系统实现有效对接,保障系统运行环境匹配兼容,实现批发市场实时可以调取生产环节的视频信息,了 解生产、施肥和用药等情况,达到生产到流通的信息传递无障碍,实现终端消费预警、查询和追溯。实现远程农情监测、灾害监测预报、重大病虫害防治方案与田间管理措施播报、农情动态消息专报等。面对现阶段农业技术专家不足,围绕农产品规范化栽培、关键生产时期专家决策等专家远程会诊、农业主管部门农情会商的需求,集成引进农业视频/语音会商系统等开发农情远程采集智能终端和远程交互式专家会商服务系统,开展远程交互式农情专家会商技术研发与服务。同时,利用远程交互系统进行生产技术远程指导培训、农业生产问题远程交互式咨询、农业专家联席会诊等日常培训,加强农业灾害的监测与防控,保障农产品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
在批发市场环节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并与“索证、索票”制度和批发市场门禁系统相结合,完成入市农产品的信息采集和存储。提高市场农残检测中心的检测水平,不断扩大检测范围和检测项目,构筑批发市场产品质量安全关。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通过在生产基地采集的视频信息的传输,与批发市场视频监控系统有效对接,实现有效监控和信息传递。市场通过采用智能IC卡先进技术,实现智能交易终端与多台智能交易器(或电子秤)的相互连接和自成网络。实现每笔交易通过无线局域网络以及有线宽带网络将数据传送至市场信息平台数据库,在系统提供资金结算服务的同时,智能IC卡 和电子台称的使用可以自动完整地把交易过程记录信息平台数据库,生成带有条码的电子交易凭证,实现终端消费查询和追溯。项目的建设对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到销售的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最终形成数据共享、透明管理、流通追溯、惠及百姓的科学监管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永宁县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百姓餐桌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功能与特点
系统把检验检测、实时监督与控制、信息采集与发布、信用评估、追溯、预警、信息沟通与共享等耦合于一体,实现了食品安全检测监管功能的高度集成。
业务功能模块化设计,不同用户只需根据自己的实际业务流程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流模块和报告模板即可,从而保证软件既具通用性,又能实现个性化服务。
多接口的数据采集。系统开发设计了常见快速检测仪器自动获取数据的接口,可实时或定时对检测数据进行采集上传,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同时又避免了检测人员误操作和人为篡改数据。
普通报表转成WEB报表。通过报表模板和ActiveForm技术结合自主开发的JinReport控件,完美的将普通报表转化成了 WEB报表,同时还结合进了图表的显示,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原有的技术和资源,解决了重复开发的问题。
根据拟合曲线进行预警。网格中的数据按照预先设定的预警等级根据预警级别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起到静态预警的作用,特别是系统实现了通过计量经济学中的最小二乘法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对真实的监测数据进行拟合,生成安全状况走势曲线图,解决了因偶然事件引起的较大波动带来的干扰,有助于监管部门更加科学准确把握整体的安全形势。
WEB页中批量编辑数据。使用ActiveX和DCOM技术等自主开发的JinGrid控件,将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浏览等功能封装到了一个控件中,实现了在WEB页中直接进行批量操作网格数据,既解决了只有在C/S结构中才能进行批量编辑数据,又解决了B/S结构中不能进行批量编辑数据的缺点,使得录入效率至少提高50%,同时也便于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和升级,更进一步为提供SAAS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无障碍的数据库访问。采用WEBConneciton的连接方式,使用HTTP协议而不是TCP/IP、DCOM等传统协议与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通讯,实现了即使使用网络防火墙并只开放80端口的情形下也能进行无障碍的数据访问和传输,解决了由于开放更多的端口可能带来的系统不安全性和网络管理上的繁琐等问题,同时还保障了系统的快速部署和安全运行。
能够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库管理。通过运用单点登录 技术,用户可一次验证即可访问所有的系统,并根据每个用户使用特点和角色的不同,形成个性化的应用界面。
5、建设规范和原则
5.1建设的规范性
开发规范:平台开发要符合软件设计开发的标准与规范,采用的技术和工具应符合工业标准,在没有可依据的工业标准情况下,采用事实标准或主流技术;
术语规范:使用的术语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编码规范:有国标和行标的使用国标和行标,没有国标和行标的,按照国家信息分类编码原则和标准统一编码;
数据规范: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访问按照统一规范进行。5.2建设原则
5.2.1 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原则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需求主导,突出重点原则。5.2.2先进性与前瞻性原则
选用的技术要符合当前技术发展的潮流,保持适度超前,减少技术风险。逻辑上,多套系统互连互通,实现数据采集、数据 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共享等功能。系统设计既要满足当前南阳市应用的需要,同时又要兼顾今后几年内的发展要求。
5.2.3开放性与标准性原则
从系统架构到软件体系结构,都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开放性。以模块化设计和基于组件的多层体系结构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系统建设采用的软件平台、数据标准、开发技术应符合公认的标准,符合国家、地方和海洋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有关标准与规范,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采取开放路线,遵循国际软件项目的标准、规范,并尽可能采用国际主流产品,以确保系统集成的可行性、良好的可扩充性。采用标准的数据描述语言以及标准的通信协议,适应以后的数据交换标准以及系统间互连的标准协议等。
为保证各项应用系统开发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必须遵循国家有关建设标准,建立统一的交换标准、统一数据格式、统一表格表单及技术标准规范。5.2.4实用性与扩展性原则
系统的性能指标应能切实满足业务需求,操作简便、运行快捷,通过对网络系统的技术性能和经济价格比较,选择优化的网络结构设计和网络应用技术,尽可能利用和保护现有网络资源,16 在网络的运行、管理、应用、开发等方面建立统一标准和规范,并且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及功能的完善对现有系统进行扩容。使网络系统具备满足业务需求的可持续发展,工作量的可持续增加,机构规模的可持续扩充,以及业务流向的随时调整所需要的网络系统环境和技术条件。5.2.5可靠性与稳定性原则
系统设计将稳定、可靠放在第一位。
系统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在用户误操作或输入非法数据时不会发生错误。如在编辑等操作功能中,对于用户输入的错误信息系统应能自动识别,并进行自动修复或提示用户重新输入。
可靠性应当建立足够的冗余和后备机制,确保系统全天候服务。
5.2.6安全性与保密性原则
应用系统采用分级权限管理、用户认证技术保证用户访问安全,同时系统提供完备的日志管理,重要操作都留有日志记录,重要操作都可追溯。
系统内部安全:在保证系统外部安全的同时,系统也要确保授权用户的合法使用。系统本身也应该具有容错功能,包括出错提示、原因,并能自动或通过人工操作,使出错的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系统还应提供严格的操作控制和存取控制。
5.2.7易操作与简单实用性原则
界面设计:系统应提供美观实用、友好直观的中文图形化用户管理界面,充分考虑办公人员的习惯,方便易学、易于操作,含全菜单式处理和各种快捷键操作,保证多数功能一键到达。5.2.8经济性原则
系统设计开发全面考虑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考虑性能价格比和投入产出比、考虑经济投入规模和实际使用价值等诸多因素,系统建设力求达到间接经济收益好、社会效益明显、性价比高的效果。采用被实践证明为成熟和实用的技术和设备,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现在业务和未来发展地需求,确保耐久实用。5.2.9本地化原则
以本地实际情况为基础,尽可能结合本单位现有的网络和硬件等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与技术水平等,做到物尽其才、人尽其用。
在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时,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软硬件平台、技术服务和维护响应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确保系统较高的性能,如在网络环境下对空间图形的多用户并发操作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综合考虑确保系统应用中最低的故障率,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6、需求分析
6.1硬件需求
为保证数据的安全、应用的稳定,我们采用两台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按互为备份的方式进行部署。
涉及到视频监控,由于采集点比较多,还需要两台单独的服务器,并且机房要保证足够的带宽。
涉及到的其它硬件见硬件配置表。6.2软件需求
数据上报均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客户端采用认证锁的方式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避免非法用户登录。
7、建设架构
7.1总体结构图
7.2业务流程图
7.3流程说明:
进门登记
如果供应商是新用户,需要先登记,办卡,再进场。如果供应商是已办卡的老用户,则可以直接进场。进场时有收费员登记相关信息。直接利用现有的进场管理系统。
进货登记
如果是商户自己直接拉货进入,则直接调用进门登记的信息 即可,不完整的信息可自行补充完整。
如果是供应商进市场交易,则商户购买时可调用供应商进门时的部分信息,不完整的信息可自行补充完整。
检测检验
检验员可抽检,不合格样品及时告知商户,不允许再销售,该处理的处理。
加工包装
果蔬类商户,对所采购的产品进行精选、分拣、包装后,就可以生成追溯码了,条码打印机打印标签后,直接粘贴在最小包装单元上。一批货共享一个追溯码,优点是可批量打印标签。
畜产品类商户,由于包装重量的不确定性,则在销售时,直接使用条码称称重后打印标签,票据和标签打印在一起,张贴在包装袋上。每个包装可以单独一个追溯码,也可以一批货共享一个追溯码。
出入库管理
由库管员扫描条码完成出入库的管理,不在详述。销售管理
果蔬类销售时,直接扫描条码,记录产品名称、数量 等信息。
畜产品销售时,22 7.4编码规则
追溯码可采用有序码和无序码两种方式,无序码可兼具有一定的防伪作用。
有序码追溯码采用18位数的方式,符合UCC/EAN-128码编码方式,共分为5段,如果生产日期(或批次)采用喷码的方式,也可用EAN13标准码
第一段8位 表示商户识别码,由市场统一分配,以6401开头,从0001开始,顺序编码,如果商户有物品编码中心申请的编码或者组织机构代码,也可以直接使用此代码。
第二段4位 表示产品代码,由客户在系统中进行登记备案; 第三段4位 表示生产日期或生产批次,系统自动生成; 第四段1位 表示生产线代码 第五段1位 校验码 7.5标签样式
标签可以横排也可以竖排,根据张贴的位置还可以生成小标签。
7.6条码样式
8、建设内容
1个总控平台:建设一个全方位、多角度、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总控平台,服务于四季鲜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工作,达到源头追溯、数字检测、全程监管,实现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可视化。
本追溯平台包括两个核心平台,同时还可和检验检测系统无 缝对接。
8.1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系统模块结构如下:
系统功能如下:
商户管理:对市场内各商户进行信息登记,并为每个商户分配一个独立的8位数的标识代码,如果商户有物品编码中心申请的编码或者组织机构代码,也可以直接使用此编码。
否则市场按统一的规则进行编码,以6401开头,从0001开始,顺序编码,字段:id、商户名称、商户编号、证件号码、IC卡号、摊位、入驻时间、到期时间、负责人、联系电话、备注、状态 产品管理:对商户进行经销的产品的进行登记备案,每个商户可独立管理自己经销的产品,每个产品分配一个单独的4位数的编号,前两位表示类别,后两位表示品种或包装单元,每个产品的编号不能重复,如果该产品已不再使用,该产品的编号也不能再重新使用。
字段:id、产品类别、产品名称、产品编号、规格、价格、数量单位、三品一标、到期时间、状态
供应商管理:为日后可对源头进行追溯,纳入追溯的产品的供应商须事先进行登记。
字段:id、供应商名称、供应商编号、证件号码、IC卡号、负责人、联系电话、供应产品、简介、状态
进货登记:对供应商的商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信息登记,有二维码的可直接扫描二维码进行登记录入;如果供应商是已纳入追溯系统的基地等,可通过产地证明或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等直接与他们进行对接;
字段:id、进货单、供应商编号、进货日期、检验检疫证(产 地准出证)、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产地、生产者、联系电话、三品一标、进货数量、数量单位、经手人、状态 注:本项内容可以直接从入场登记中获取。
生产日期、产地、生产者、联系电话等数据从检验检疫证或产地准出证上获取。
检测检验:市场可对每批货进行抽检,并对抽检结果进行登记,对于抽检不合格的产品要进行复查,必要时可要求具有检验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证明,确认不合格产品及时通知商户,不得进行销售,对于售出商品也要进行追回。
字段:id、商户编号(供应商编号)、抽检日期、检验检疫证(产地准出证)、产品名称、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结论、检测人、复检状态
加工包装:对于畜产品,就是进行了分割,对于蔬菜,就是进行了分拣、精选,重新包装后的的产品,在最小单元的外包装上粘贴标签。
字段:id、生产线名称、加工日期、商户编号、供货商编号、产品编号、加工数量、负责人等。
这里的品种,如果礼品盒之类的要能多选
追溯码管理:根据加工包装后的产品情况,参照定义好的规则,自动生成追溯码,对于同一批次的产品生成同一个追溯码。生成的追溯码见追溯码产生规则。
标签打印:追溯码是标签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印标签时系统 记录打印标签的时间、数量、打印人等。可根据系统的设置提供多种标签打印。
标签显示内容:标签显示内容的多少与标签的大小有关。商户名称、地址、电话、产品名称、规格等级、单价、数量、价格、生产日期(包装日期)、保质期、条码(追溯码)、二维码等等。
不是即时打印的标签一般不显示单价、价格等。二维码包含内容分为两种:
只包含一个链接,点击链接后可查看详细内容。优点是可显示查看的次数,提示消费者,可追溯的内容的字数不限; 可包含所有追溯的内容,优点是不需要网络,可直接查看内容,缺点是包含的内容与二维码图片的大小有关,字数不能太多,一般不要超过150个汉字。标签打印时间:
对于固定包装的产品,在包装好后即可生成追溯码,然后打印标签、粘贴标签;一个批次的产品为一个追溯码
对于羊肉等非固定包装的产品,可在销售产品时打印标签,追溯码可直接打印在小票上,每个销售单元为一个单独的追溯码 出入库管理:对于加工好的产品,出入库时,通过扫描标签方便出入库的管理,入库时字段:id、条码、入库单、入库日期、入库产品、库位、数量、库管员等,出库时字段:id、条码、出库单、出库日期、出库产品、库位、数量、库管员等。
客户管理:对于经常购买产品的客户,要事先进行登记。这样既便于管理,加快购买过程,也便于在有问题的情况下,进行追踪。
字段:id、客户名称、客户编号、证件号码、IC卡号、联系人、联系电话、状态。
销售管理:对产品销售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要记录,字段:id、条码、销售日期、客户名称、产品名称、单价、数量、总价、销往地区、经手人等信息 IC卡管理: 商户管理、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 统一在此管理。字段:id、IC卡号、用户类别、单位名称、证件号码、姓名、联系电话、发放时间、金额、状态 状态分为正常、锁定、注销 流程如下:
8.2农产品质量安全公众查询系统
消费者可通过网站、电话、手机短信、触摸屏等进行查询所购产品的信息。
网站查询界面:
短信查询:
触摸屏查询界面:
也可以直接用微信或二维码扫描软件进行扫描,直接读取相关信息。
8.3检验检测系统
本系统可兼容所有主流农残速测仪,避免对设备的重复投资。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的自检和监督检验的数据直接采集,并自动加密上报到管理平台上,避免了人为操作的因素,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本系统可以单独运行也可以与追溯系统结合使用。
基本功能包括每日通报、表格统计、图表(柱形、线性、饼形等)统计、Flash图表统计等。
9、投资构成
本项目投资内容主要由3大部分构成。一是平台的部署及搭建;二是购置服务器及相关网络设备、检测仪、条码打印机、扫描枪、追溯称等设备;三是用于所有系统的运行维护、升级服务、人员培训、日常管理等。
10、投资概算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 万元,用于项目所用服务器等设备的购置,平台及各个系统的搭建,平台的运行维护和升级培训等。其中:硬件建设需 万元,软件建设需 万元,系统集成费 万元。
11、相关设备选型
本平台正常运行的前提是在检测机构、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链锁超市、集贸市场都要建立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配备有农残速测仪、电子天平、振荡器、视频采集装置等相关设备,才能确保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此项目中,我们选用的农残速测仪有两种供选择,一是常用的通过农药速测仪与电脑进行联接,通过有线网络传输至市级管理平台;二是选用最新研发的具有无线传输功能,检测完成后,数据自动通过GPRS网络直接传输至管理平台,无需再连接电脑,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物联网应用。
15.1无线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
型号:WT-51A
参数:
检测通道:6个通道,一次最多检测6个样品; 波长:410nm±2;
液晶显示,触控屏操作,自动打印数据,带有RS-232接口; 检测过程有反应进程曲线显示,方便观察; 透射比重复性:≤1.0%(r);
抑制率检测范围:0~100%,显示4位数; 透光比准确度:±2%;
零点透光率漂移:≤0.4%∕3min; 光电流漂移:≤0.5%∕3min; 各通道误差:±1.0%; 测量反应时间:0-999秒任选;
测量结果可保存﹑打印,可保存3000组数据; 外形尺寸:350×230×80±50;
重量:4±2kg,电源:交流/直流可转换;
具有无限传输功能,能够实现无线无网络传输数据的功能。
11.2 追溯称
第二篇:酒类流通管理明白纸
烟台市酒类流通管理工作明白纸
一、为什么要办理酒类流通备案登记?
作为特殊商品的酒类商品,事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为规范酒类流通秩序,促进酒类市场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利益,保护酒类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商务部颁布《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二、《办法》监管的酒类商品概念是什么?
《办法》中的酒类指酒精度(乙醇含量)大于0.5%(体积分数)的含酒精饮料,包括发酵酒、蒸馏酒、食用酒精以及其他含有酒精成分的饮品。品种含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果露酒、进口酒等,但经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生产的药酒、保健食品酒除外。
三、哪些经营者需办理酒类流通备案登记?逾期未办理商务部门应如何处理?
从事酒类批发、零售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60日内,按属地管理原则,向登记注册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同级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备案登记。如逾期未办理,商务主管部门依据《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予以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可视情节轻重,对酒类经营者处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可向社会公告。
四、酒类流通管理的载体是什么?
商务部门主要通过《酒类流通随附单》(以下简称<随附单>)对酒类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管,以《随附单》上的记载事项为依据,利用商务部全国联网查询系统,对是否为合法酒类商品进行判断,并对经营者违法行为依《办法》处以警告、责令改正、没收、罚款等。
五、酒类流通溯源制度(开具或索取《随附单》)有什么意义?
这一制度的关键在于记录信息的真实及信息间的衔接,酒类经营者有义务完整、准确、真实地填写《酒类流通随附单》,并保证其经手的流通信息的衔接有效合理。通过检查各项所记录信息及其衔接是否真实、有效、合理,可以帮助酒类经营者、消费者和主管部门识别信息的真伪,明确责任主体,追溯至问题的所在,增加抓获售假、制假者的机会。使酒类经营者增强依法诚信经营意识,自觉销售合法酒类商品,实现规范化酒类经营管理;使消费者加强维权观念,自觉到合法酒类经营场所购买酒类商品,积极举报违法经营行为保护自身权益;使《办法》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的监督约束机制。
六、酒类流通溯源制度(开具或索取《随附单》)有哪些具体规定?
《办法》第14条设定了酒类流通溯源制度,要求经营者主动填写和索取《酒类流通随附单》,详细记录酒类商品的流通信息,通过酒类商品自出厂到销售终端全过程流通信息的衔接,使主管部门、经营者和消费者了解酒类商品的流通过程,防止假冒伪劣酒类商品流入市场。
七、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或未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商务部门可采取哪些措施?
《办法》第三十条规定,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两千元以下罚款。
八、社会公众应如何参与酒类流通管理工作?
烟台市商务部门鼓励和欢迎社会公众及媒体参与我市酒类流通管理工作,烟台市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电话12312是接受公众举报、咨询的重要窗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商店、餐饮企业等购买酒类商品前,都应查看其是否明示烟台市商务主管部门颁发的《酒类流通备案登记表》,同时可向商家索取所购酒类的《随附单》单号,凭该单号登陆烟台商务预报网站cif.mofcom.gov.cn/site/html/yantai的酒类流通管理栏目即可进行查验。如发现商家没有《酒类流通备案登记表》,或者拒不提供《随附单》单号,或者查询单号与所购商品经营信息不符及其他涉及酒类流通违法行为,都应拨打烟台市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电话12312,我们的执法人员将迅速予以查处,全面打造烟台酒类流通管理工作真诚、高效、严格的服务形象。
第三篇:酒类流通管理方案
XX县酒类流通管理实施方案
根据XX部2005年11月7日发布的《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XX省XX厅关于贯彻〈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的通知》及全省酒类流通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为了规范全县酒类流通秩序,建立酒类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保证消费者饮酒安全,结合我县目前酒类流通市场的现状,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深入贯彻落实《办法》和酒类批发、零售经营管理规范为核心,通过开展对全县酒类流通实行备案登记制和溯源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酒类市场,保证消费安全,促进产业发展。
二、时间安排
(一)2006年4月20日—4月30日,为酒类市场管理宣传学习、动员部署和调摸底阶段。对所有酒类批发、零售企业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酒类流通管理宣传活动。
(二)5月8日—5月15日,对所有酒类经营企业开展备案登记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在我县经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酒类经营者进行酒类经营备案登记和核发酒类经营随附单。
(三)5月16日—6月1日,总结检查验收。对酒类流通企业备案登记和核发酒类经营随附单发放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查漏补缺,确保收到实效。
(四)从6月1日起,全县正式全面实施《办法》。
三、主要职责和工作任务
(一)县XX局负责全县酒类流通的监管工作,负责指导、督促、检查实施酒类经营备案登记和溯源制度,受理有关酒类经营备案登记和溯源制度的投诉、举报和行政复议,查处全县范围内违反酒类经营登记和溯源制度的违规行为。
(二)县XX局负责对全县酒类经营者实行备案登记和对酒类经营溯源制的管理,并向省XX厅报送备案登记信息。
(三)备案登记。全县所有从事酒类批发、零售的单位或个人(含酒类生产企业的销售部门、餐饮、酒巴以及夜总会、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以下统称酒类经营者)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60日内,按属地管理原则,向登记注册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同级XX主管部门办理备案登记。在XX工商局注册的企业在县XX局备案,现有酒类经营者必须在XX年5月15日前办理完毕备案登记。备案登记程序如下:
1.向县XX局领取领取《登记表》,了解填表事项和所需提供的其他材料;
2.填写《登记表》。酒类经营者按《登记表》规定要求完整、准确、真实地填写《登记表》,并由法定代表人或业主签字、盖章。
3.向县XX局提交以下备案登记材料:
(1)填写完整的《登记表》一式两份,一份返还给经营者,一份由备案机关留存;
(2)由法定代表人或业主签字、盖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3)总经销商、总代理商需提供加盖公章的相关授权书;
(4)法人代表履历表及身份证复印件。
登记表上的任何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酒类经营者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属于工商登记事项的自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县XX局办理变更手续,原登记表注销。
非业主本人亲自办理的,受托人应当提供业主身份证复印件,业主授权委托书和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
4.经审查后符合规定要求的,在备案登记表上加盖县XX局印章。
县XX局不予受理备案登记或经审查后不予备案登记的,应当向经营者说明原因。
(三)建立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县XX局将对所有酒类经营者备案登记和随附单的核发、管理来实现对酒类流通的全过程监管。
各酒类经营者(供货方)在批发酒类商品时应填制《酒类流通随附单》,详细记录酒类流通信息。随附单于酒类流通的全过程,单随货走,单货相符,实现酒类商品自出厂到销售终端全过程流通信息的可追溯性。酒类经营者应建立酒类经营购销台帐并保留3年。
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当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由省XX厅监制的警示牌。
(四)开展对酒类流通经营者达标验收工作。县XX局成立酒类流通经营者管理达标评审组,负责对全县酒类达标经营者的评审工作,为了给消费者创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四、组织保障
为了确保全县酒类流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县酒类流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副县长XXX担任,副组长由XXX(县XX局局长)担任,成员为:XXX,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县酒类流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XX局,办公室主任由XXX兼任,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县酒类流通管理的日常工作,组织开展酒类流通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
五、几点要求
(一)积极开展酒类经营者的达标活动,充分认识达标经营者对于推进整个酒类流通管理的示范带头作用,选择1-2个具备一定经营规模,管理规范的经营者开展达标试点工作,对条件成熟的要积极推荐上报。
(二)县XXXXX等相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建立长期的互通情况的联席会议制度,采取集中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核对酒类经营企业的基本情况。
(三)高度重视酒类经营管理备案登记信息和登记材料档案的管理工作,安排特定人员负责酒类流通管理信息工作,做好我县酒
类流通管理的信息上报工作。
(四)县XX部门要公布举报、投诉电话,认真受理群众的投诉和举报。
主题词:商业酒类管理通知
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XX年X月X日印发
(共印10份)
第四篇:酒类流通管理工作总结
酒类流通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自市局《关于加强酒类流通管理工作的通知》下达以来,我办严格按照“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方针,认真谋划、精心组织,深入贯彻落实《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作一简要汇报:
一、建立组织,强化领导
四、规范行为,推行《随附单》制度
《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的核心是酒类流通溯源制度,而实施“随附单”制度是实施酒类商品质量可溯源性的关键。在开始实施随附单之初,我们将《随附单》领取登记、使用与管理办法,告知到每个经销商,就《随附单》实施办法向大家进行说明,充分征求意见、得到了多数经销商的认可。为把使用随附单制度全面推向纵深,对前来我办办理备案登记的商户我们都一一耐心细致地讲解使用《随附单》的意义和使用方法,在对市场检查过程中,对每个酒类经销商讲解不遵守《随附单》使用制度将要受到何种处罚。今年3月、5月份我办先后两次重点检查了全区酒类代理商和酒店的酒类流通《随附单》的使用和索取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发出了整改通知单,责令限期整改,并帮助完善酒类经营台帐,建立和执行《随附单》制度。
五、依法行政,专项整治
根据酒类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计划,按照市局的部署和要求,我办制定了具体整治工作方案,突出打击无证生产、制销假冒伪劣酒类商品等违法行为,明确整治目标和整治任务,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共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共检查了酒类经营户2450家,查处无证无照、证照过期等经营户370家,其中对未办理酒类零售备案登记证的经营户我们当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逾期不办理的将依法严肃查处。
第五篇:电子政务平台
电子政务系统
电子政务服务包括面向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各种服务。通过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网络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1.1 建设目标
遵循国家和省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县的具体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确立电子政务工程的建设目标: 网络互联:建成覆盖全市各部门和县区政府的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保证电子政务系统运行安全可靠、互联互通。 资源整合:基础性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程度明显提高;不断深化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使资源得到最大范围内的共享。 应用深化:应用体现了电子政务的目的和效能,开展网络协同办公、网上行政审批等领域的应用,实现“政务信息数字化,内部办公无纸化,对外服务网络化”。 管理创新:电子政务建设是通过政务信息化重塑和规范政府行为。要实现网络环境下的“一体化政府”,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即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强化部门间的联系、沟通和协调,整合政府职能,通过统一的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对县的电子政务的建设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施规范管理。
1.2 建设内容
根据县的基本情况和规划目标,电子政务系统具体建设内容包括移动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行政审批系统、政务门户系统、网络问政等应用系统和文档、自然人、法人基础数据库。其结构图如下所示:
电子政务系统结构图
县电子政务参考模型由硬件层、数据服务层、应用支撑层、应用系统层组成,安全保障和标准、管理贯穿各个层面。 硬件层位于整个技术体系结构的底层,为各类电子政务应用提供必要的网络基础环境和有效、可靠的信息传输服务通道,是各类政务信息的最终承载者。 数据服务层为各类应用提供数据的持久化存储、复制、备份、恢复服务。应用支撑层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层提供共性支撑服务,能有效地保证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简化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节约成本,提高质量,缩短建设工期。 应用系统层包括在应用支撑层上构造的各种电子政务应用,和一些独立的应用系统,是整个电子政务的核心和面向终端用户服务的层面。 安全保障在各层面为电子政务提供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加密、不可抵赖性等安全服务,主要涉及安全管理、安全协议、加密、签名与认证、密钥管理、安全评测、公钥基础设施等方面。 管理涉及硬件、数据服务、应用支撑、应用系统各个层面的应用行为规范管理,以及技术和运行管理及维护。 标准指各类国家、国际标准或规范,以及省和市地方性的标准和规范,特别是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制定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包括总体标准、应用标准、应用支撑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和管理标准。
1.3 功能描述
移动电子政务
移动技术的发展和逐步成熟,使政府办公不再仅仅局限于办公室,使得政府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的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公众也可以随时随地的享受政府高效的服务,为政府部门进一步改善对公民的服务提供和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条件。移动电子政务主要有以下优点:
改善政府办公环境,简化机构之间的沟通,实现移动办公。
加快现有办公流程,节省政府机构的运营成本。提高政府、领导的决策能力。
方便企业、居民与政府之间的通信,让政府办公真正面向社会。
更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强大的备灾能力和安全性。塑造更富弹性的服务型政府形象。
协同办公系统
协同办公系统以办公管理为核心,以沟通、协调、控制为宗旨,以简单、实用、方便、安全为原则,从管理的角度深层次地剖析了办公自动化的生命周期与发展方向,力求做到网络管理的实质与用户的应用需求紧密吻合,充分体现用户管理的价值,满足各个层面用户的应用管理需要,利用先进成熟的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建立的一个高质量、高效率、智能化的办公系统,是专门协助市属机关及直属(下属)单位内部实现个人办公、日常办公、信息交流、申报审批、事项管理、会议管理等无纸化的信息化系统。
该系统考虑到政府部门领导工作繁忙经常外出的特点,提供了只需要使用手机短信即可实现移动办公功能,从空间上拓展了领导办公的范围,摆脱时间空间限制;同时该系统对领导的日程还可以实现通过手机短信提醒,避免了领导因工作忙而忘记一些重要活动或突然想起而匆忙应对的尴尬局面,让领导们置身于移动秘书的周到服务中。
该系统还能实现工作流转自动化,以工作流方式实现各种日常办公事务的自动流转和自动化管理,减轻办公人员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办公程序,还可以提高办公人员的业务素质。
该系统涵盖了办公过程的全部,可归纳为信息共享、交流协作、协同事务管理、协同流转办公以及个人办公事务处理等几个方面,真正的将烦琐的任务变成办公人员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工作。该系统在业务功能上个人助理、日常办公、信息交流、申报审批、事项管理、会议管理、系统管理等六大模块组成 行政审批系统
行政审批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的行政审批服务。申请审批人可以利用电子政务提供的各种申请提交渠道一次性提交申请,例如各政务服务中心或将来提供的其他渠道。无论从哪条渠道提出申请,接受系统将申请整理成统一格式,提交到行政审批后台处理系统,由后台系统自动确定审批事项涉及的政府部门以及在不同部门间的审批顺序,并按确定的顺序将审批申请发送到相应部门的公文处理系统。后台系统同时汇集审批事项的处理进程,供申请人查询。办事结果将供政府网站和呼叫中心查寻,也可以通过电话、短信、传真等手段通知申请人到政务服务中心取得审批结果凭证。该系统主要包括政务服务中心系统、远程审批系统、一站式网上审批系统、审批信息查询系统等。 政务门户系统
政务门户系统分为公众门户网站和政务外网门户。公众门户网站直接建设在互联网上,是政府面向公众(个人和企业)提供各项在线服务的集成平台和政府相关信息的发布平台,个人和企业可以在公众门户网站上访问各类公开信息,并可以经过安全认证后,在线使用政府提供的各类公共服务。公众可以通过公众门户网站提出建议、意见、投诉和办事申请;公众门户网站通过电子政务应用平台将公众提交的事项按照标准协议转发到相应的业务系统办理;申请人也可以通过公众门户网站查询事项的办理进展、投诉和意见的处理结果等。
电子政务的外网门户网站建设在电子政务外网上,是政府各部门所有应用系统的总入口,提供电子政务系统各类应用统一的登录界面,实现统一用户管理。该网站同时也是政务外网上的信息发布平台。 网络问政系统
网络问政就是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
网络问政平台包括咨询投诉、意见征集、建议献策、问卷调查、政务之声、新闻发布会六个模块的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