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项工程
中共岷县委文件
岷发„2011‟12号
——————★——————
中共岷县委员会
关于实施“四项工程”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系列重要精神,紧密结合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建设现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和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新途径、新措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把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科学发展动力,进一步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县委决定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实施强基工程、培带工程、阳光工程、温暖工程等四项工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共岷县委关于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精神,立足实际,联动整推,务求实效,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引领发展、服务发展和以实干求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建功立业,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要求
通过实施“四项工程”,要达到以下目标要求:
——党员干部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切入点,围绕“五个好、五带头”的目标要求,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实干型、和谐型” 班子活动,为基层党员干部搭建实践平台,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
——推动科学发展成效进一步凸显。巩固和扩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使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推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切实把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果体现到和谐社会建设上来,体现到为民办实事上来。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健全完善民主决策机制,认真落实“4+2”工作法,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做到重大事情党内先知道,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大问题的决定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发动。落实党代表任期制,进一步深化“三联一监督”制度,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全面推进党务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厂务公开,落实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引导党员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服务群众水平进一步提高。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以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五带头”作用,促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提高服务群众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宗旨意识。
——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把实施“四项工程”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以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载体、基本保障建设为重点,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调整优化党组织设置,创新和丰富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三、主要内容
(一)抓基层,夯基础,实施“强基工程”
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扩大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规范干部初始提名制度,落实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的制度,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工作力度,凭实绩、凭德才、凭公论为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切实把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选进领导班子。优化结构,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不断提高领导班子驾驭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是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要按照 “一定三有”、“三有一化”要求,坚持“拓宽渠道选优、加强教育提能、激励关怀保障、完善制度监管、明确职责考评、后进转化整顿”,着力拓宽村(社区)干部来源,创新培养选拔机制,选优配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要积极探索村党支部书记跨村任职机制。注重从农村党员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优秀农民党员中选拔村干部。通过 “两推一选”、“公推直选”、从优秀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派、县直单位下派等办法,把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群众威信高、奉献精神好的“两强一高一好”型优秀人才选拔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真正把村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是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要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重点做好在教育、卫生系统以及“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纯洁党员队伍。全面落实流动党员管理信息共享、双向共管、咨询服务“三个机制”和党员外出登记、结对联系、成立劳务党组织等措施,建立健全党员目标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以“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党员志愿服务行动”、“设岗定责”等党性实践活动为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围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大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进一步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加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制定计划,规范内容,改进方式,强化考评,引导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认真学理论、学政策、学法规、学业务、学经验。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整合“劳动力培训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各类培训项目,依托县乡党校、县职业技术学校、岷县党建网、岷县农业信息网和远程教育终端站点,采取办班培训、远程教育、基地培训、走出去培训、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培训,切实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头脑,提高广大党员胡综合素质。五是进一步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便于党员教育管理、便于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在农村,继续按照“1+4”模式,探索“村企”、“村居”联建、“易地建家”等多种方式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形式,建立“区域型”、“产业型”、“流动型”和“联合型”党组织;在社区,继续加大党的组织和党的活动进小区、进楼宇、进市场力度,改进原有社区党组织设置,组建老年党支部、“行业型”、“小区型”党组织;在“两新”组织,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多方联建等方式,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在教育、卫生系统,要活跃基层、打牢基础,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学校、医疗机构都要建立党组织;在机关,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调整创新组织设置,切实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坚持做到那里有党员,那里就有党的组织。
六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要有专门的党员活动阵地,硬件建设达到“六有”(有党员活动室、有电教设备、有学习图书资料、有相关制度、有学习园地和版面、有各种软件资料)目标。社区要有100平方米以上自主产权的办公活动阵地,硬件建设实现“十个有”(有彩电、有VCD机、有电话、有资料柜、有档案资料、有电脑、有图书阅览室、有活动室、有警务室、有电教室)。村级组织要有面积90平方米以上、办公设备配备齐全、版面布置整齐、软件资料健全的活动场所。大力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确保实现“两个全覆盖”的目标。同时,要依托党组织活动场所开展“五个家”(党员之家、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妇女健康之家、老年活动之家、便民服务之家)建设,充分发挥活动场所的综合服务功能,在有条件的地方增加农家书屋、科普活动室、健身场所和设施,进一步丰富群众文体生活,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和实效。
(二)抓培树,促提升,实施“培带工程”
一是培树典型示范带动。要充分挖掘全县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典型事例和新鲜经验,特别是一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创新性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在省、市、县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上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切实培养和树立一批可学可比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全县掀起“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到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全县培树50个左右先进基层党组织、100名左右优秀共产党员、50名左右优秀党务工作者。
二是抓好党建示范点建设。要牢固树立“抓点示范、典型引路”的理念,按照“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一流的工作业绩、有科学发展能力较强的党员队伍、有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有标准较高的党组织活动场所、有齐全完善的学习资料和各种记录、有明显的标志牌”的要求,确定各类党建示范点,分门别类制定完善创建标准,广泛开展创建活动。要用抓项目的理念加强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优化整合资源,发挥组织优势,加大政策倾斜、项目带动、资金扶持力度,把党建示范点建设与重点项目、产业基地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创建一批硬件完善、软件规范、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农村、社区、机关、学校、卫生、企业及“两新”组织等各类型党建示范点,形成县有示范区、乡有示范片、村有示范点的示范体系,以点带面,推动全局。
三是深化“双培双带”工程。认真实施党员致富能力培养、致富带头人入党、创业型村干部培养、建设发展型乡村班子、村级组织项目资源整合等五个子计划,重点做好对贫困党员的经济帮带和对致富带头人中先进分子的政治培带工作。对贫困党员的经济帮带,重点要做到扶贫资金进入县乡基金保障网、家庭主业进入当地成熟产业群、农科培训进入有效科普服务圈等三个进入;对致富带头人中先进分子的政治培带,重点要做好党的先进性的持久教育。围绕项目建设, 因地制宜, 抓好项目带动、专业协会带动、劳务输出带动、信用合作组织带动等多种帮带措施落实,继续探索有效载体,不断深化“双培双带”工程。
四是拓展“城乡联动整推”活动。全面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与社区、农村党组织,城乡学校、卫生系统党组织“一对一”、“一对三”结对共建活动,加强城乡党组织之间的互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帮带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农村基层建立党员服务中心,深化和拓展党员志愿服务、公开承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活动,引导城市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资源和项目向农村倾斜,帮助农村党组织建设活动场所、发展致富项目、建立示范基地、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城乡党建工作同步发展。
(三)抓机制,促落实,实施“阳光工程”
一是认真落实党代表任期制。突出抓好组建机构,制定细则,分类编组,培训代表等工作,全面落实党代表任期制。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落实党代表参加党委会议、全委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干部推荐、重大项目建设论证等制度,为党代表搭建提出议案提案和意见建议、开展质询的平台,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二是提高民主决策水平。全面落实“4+2”工作法,完善村级民主决策程序,强化村级组织自我管理约束。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借鉴“4+2”工作法,对重大决策、干部任免、大额支出、发展党员、后备干部培养、党员教育管理、党组织和党员结对帮扶等工作,按照“领导班子提议、党政会议商议、职工代表会议或职工大会审议、党委(局务)会议决议,决策过程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程序进行决策实施,全面落实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三是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健全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逐步建立干部初始提名情况以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在领导班子内部公开制度。抓好乡镇党委换届“公推”选举、村党组织换届“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环节,扩大基层民主。进一步完善党务、政务、村(社区)务、厂务公开制度办法和程序,提高工作的透明度。积极推行“民情流水线”工作法,按照民情受理、限期办理、公示反馈、跟踪监督四道“流水”程序,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打造“阳光政务”。
(四)抓保障,促关爱,实施“温暖工程”
一是整顿转化提升。进一步加大对尚未达到“五个好”标准和地理位置偏远、发展相对滞后、社情比较复杂、各类矛盾比较突出的基层党组织的帮扶力度。帮助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进一步理清思路,制定整顿提升方案,靠实帮扶责任,加大整顿提升力度。通过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项目倾斜、政策扶持等措施,确保各个领域“五个好”党组织比例都有较大幅度提高。
二是加大关爱力度。按照“定权责立规范,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一定三有”要求,全面落实好村干部养老保险、村党组织书记定期体检、村干部待遇和村办公经费等政策和制度,切实从工作上、生活上关心、支持、爱护村干部。配合做好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和招聘事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探索选拔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的途径和方式。继续实行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
三是完善帮扶机制。切实管好、用好全县困难党员救助基金和党员创业发展基金,帮助解决困难党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大对党员创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深化“三联一监督”制度,做到“四必访”:即群众有困难必访、有病痛必访、有情绪必访、逢年过节必访,使群众惑时有人解,贫时有人帮,难时有人助。全面落实定期走访慰问制度,在“七一”、春节期间集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进一步完善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乡镇、部门包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等制度,着力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是表彰激励。坚持在每年“七一”前后,对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集中表彰奖励。同时,在创先争优、千名干部下基层等活动阶段性工作完成后,也要进行评优选先、表彰奖励,真正做到把荣誉表彰与物质奖励、政治待遇、干部任用结合起来,大力营造关心爱护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县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加强对“四项工程”实施情况的检查指导,做到年初有计划,一季一督查,半年一小结,年终一总结。全面落实县、乡、村(社区、“两新”组织、企业)、个人四级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将乡镇党委书记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抓党建职责情况纳入述职评议范围,分级定责任,分层定目标,量化定考核,以绩定奖罚。各乡镇各单位要根据“四项工程”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突出重点,明确目标,靠实责任,全力推进“四项工程”建设。制定的实施方案于4月15日前上报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
二要强化督促检查。县委创先争优办公室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适时组织县纪委、县委督查室、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人员深入一线,把常规检查和专项督查结合起来,全面了解掌握“四项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措施,强化督促整改,促进问题解决和工作落实。认真落实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县直部门联系党建示范点制度。各乡镇各单位要对照“四项工程”目标要求,及时自查自纠,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制定改进的措施和办法,确保“四项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三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强“四项工程”建设的宣传及信息搜集整理报送工作力度,及时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宣传阶段性工作重点、特色做法、工作经验以及组织工作的新部署、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在《组工动态》、《创先争优活动简报》上专题编发“四项工程”实施动态、好经验、好做法,在《岷县党建网》开辟专栏,通过动态报道、经验介绍、专题报道等多种方式,形成全方位、多角度、持续性的宣传报道态势,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赶、学、比、超的良好氛围。
中共岷县委员会 2011年3月11日
主题词:创先争优 四项工程△ 意见
印发:各乡镇党委,县直各党(工)委(组)、党(总)支部
抄送:市委组织部,县人大、政府、政协,存档
(二)中共岷县委办公室
2011年3月11日印发
第二篇:四项工程汇报材料
希望小学校园“四项工程”建设汇报材料
希望小学始建于1991年,是县教育局直属的六年制小学。学校占地35亩,现设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27人,女349人,少数民族541人,女265人。现有教职工73人,女56人,专任教师67人。
学校占地35亩,校舍建筑面积3861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525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27.1%,生均22.5平方米;生均活动场地20.5平方米。
学校十分重视校园“四项工程”建设,于2009年
10月成立了希望小学“四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总务处、政教处具体负责实施,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学期至少召开四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工作。通过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建议后,制订了《希望小学校园“四项工程”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分步实施的计划。我校本着“超前规划、分步实施、加大投入,积极改善育人环境”的思想,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28万元,学校自筹3.5万元用于校园“四项工程”建设。
学校在硬件建设方面,培育草坪5107平方米,种植了各类花木,并对草坪定期修剪、浇灌和维护。学校还装备了比较标准的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教室、微机室、科学实验室,每室各占104平方米。其中图书室拥有图书10500多册,生均12.8册。购置了2副篮球架、6副乒乓球台和单双杠、跷跷板等健身器材和体育器材。对校园内道路和操场全部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达10500平方米。学校还精心布置了校园文化墙,绘制简笔画31副、彩色壁画15副,对教室、办公室、楼道做了美化装饰和温馨布置。在教学楼顶设立校训大字,教
学楼正面墙上镶嵌校徽图案。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在学生中扎实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加强了值周检查工作,把全校学生分成了高、中、低三个年级组,每周安排三名教师分别对三个年级组进行值周检查,各班也安排班干部参与到值周工作当中。
学校还开展了各种文体活动来丰富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举办了师生普通话演讲比赛、校园集体舞比赛、教职工篮球、长跑比赛、小学生运动会、小学生书画作品征文比赛、师生献爱心活动、庆六一文艺演出等活动。
总之,我们在“四项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环境也得到了明显的改观,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学校建设工作搞得更好。
希望小学
2010.9.14
第三篇:十四项工程总结
保山“巾帼十四项工程”谱新篇 ——保山市第二届妇联工作综述
在保山市妇女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我们回首过去的五年,全市妇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在推动保山改革发展的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奉献智慧,贡献力量。各级妇联紧紧围绕全党工作大局,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以“巾帼十四项工程”为抓手,团结实干,争创一流,开创了我市妇女工作的新局面,在全市妇女儿童发展事业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工作思路清晰
保山市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以来,市妇联按照中国妇女十大的部署要求,把全市妇女儿童发展事业放在保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中去谋划,结合云南省妇联“456工程”、“五送”行动的要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一盘棋系统地构建了保山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目标--“巾帼十四大工程”。
——在农村实施“巾帼八大工程”:提升广大妇女综合素质的“巾帼培训工程”,各级妇联结合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有针对性的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五年来,组织参加省妇联举办的乡(镇)妇联干部培训10期280多人次,组织参加在省农大举办的女能人种植、养殖培训12期130多人次,全市举办妇女知识技能培训8195期40多万人次。延伸基层妇女组织工作手臂的“巾帼建家创家工程”,全市创建农村妇女之家达887个(所),其中:省级23个,市级65个,县(区)级784个。发挥家庭主妇能动性的“巾帼庭院工程”,各级妇联围绕新农村建设,在“七进农家”和“七无七提倡”为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建设增收庭院、和谐庭院、绿色环保庭院。工程激发了以广大妇女为主体的农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在促进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解决农村群众读书看报难问题的“巾帼循环报刊进农村工程”,五年来,全市800多个单位、乡(镇)共送出各类报刊239种166.35万份(册),惠及家庭54.5万户,178.75万人受益。促进生活富裕的巾帼增收致富工程,以1.5亿元的“贷免扶补”项目资金为主要抓手,在农村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领域推动女性创业增收,近三千名创业妇女每年带动上万名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积极争取妇女发展循环金、LPAC、SPPA等国内外项目1500多万元资金,推动贫困地区上千名妇女摆脱困境;以整合资源的方式,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约2000多万元项目资金,促进了广大妇女的增收致富进程。园角背幺为龙头的“妇”字号企业,辐射带动四县(区)5万多名妇女,成为第一车间的绣工,通过各级妇联的推动,实现了妇女增收、企业增效、家庭社会添和谐“三赢”的目标。培树农村发展带头人的“巾帼乡土样板工程”,围绕各县(区)产业发展方向,在女性带头人中,加大对种、养、加技能的培训力度,通过典型带动的方式,促进农村妇女增收。五年来,共培植女性带头人4512名、培树巾帼示范户4054户、巾帼示范村84个,巾帼示范基地131个。在推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化,广泛开展各类评选活动树典型树样板。评选出“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好女儿”、“巾帼礼仪标兵”共800多人次,评选“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共300多户。推动农村法制宣传的“巾帼维权工程”,各级妇联树立“大维权”理念,积极探索推动项目维权、发展维权、活动维权的新途径,把维权与发展两大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共同提高。五年来,全市建立各类法律援助中心、点、组16个,接待办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13018件,办结率达100%。2009年,市妇联承办了全省维权维稳工作现场推进会议,为全省妇联组织参与维权维稳工作提供了现场经验。健全完善工作保障的“巾帼组织建设工程”,抓住村级换届的有利时机,积极推动协调女性参政议政。全市883个村委会(社区)共有女委员1549人,占21.8%,实现了农村女性100%进村“两委”的目标,女委员人数比第二届村级换届时的1247人增加302人,增24.2%。一大批年富力强、综合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的女性成为村“两委”、村妇代会工作的生力军。
——在城镇,实施了展现新时代女性风采和行业特色的“巾帼六大工程”:塑造高素质女性的“巾帼读书学习工程”,按照市委开展创先争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等活动的要求,积极倡导“创建书香家庭、争做书香女性”的理念,采取读书论坛、自学与集中学、宣讲辅导与培训、读后感与研讨、演讲与朗诵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读书学习活动面达60%以上。关注民生的“巾帼创业就业工程”,以“贷免扶补”小额信贷项目为依托,推动城镇女性创业,继续培植“妇”字号企业带动就业,扶持协调妇联家政服务中心拓展家政服务领域,为城镇下岗人员提供就业岗位。五年来,在推动农村妇女创业的同时推动城镇2600多名女性创业,带动就业岗位2万多个,家政服务中心为城镇女性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发挥女性特长的“巾帼和谐社区工程”,培植打造和谐社区典型发挥示范作用,一大批优秀社区(村)脱颖而出,社区活动丰富多彩,以女性为主的文化艺术团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壮大起来,推动着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的蓬勃开展,社区宣传科技、普及法律、卫生防疫、节能减排的氛围基本形成。弘扬团队建功立业精神的“巾帼文明示范岗建设工程”,修改完善了巾帼文明示范岗管理制度,全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工程成效明显,窗口行业积极申报创建示范岗的热情高涨,市级、省级、全国级的巾帼文明示范岗数量增多。全市共有巾帼文明示范岗185个(国家级5个,省级20个,市级及以下160个),巾帼建功标兵388名(国家级3个,省级27个,市级及以下358个)。推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结合”的“巾帼双合格创建工程”,建立健全了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成立了全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学校),进一步探索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家教新路子,加大了学生家长的培训力度,举办培训活动20场次,培训家长3万多人次。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的“巾帼城乡联动工程”,通过“岗村联动”、“创业导师结对”、“城乡姐妹结对”等活动平台,加强了城乡之间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信息互通、资金帮扶、项目支持,统筹城乡发展。
特色亮点突出
在“巾帼十四项工程”的引领下,各级妇联组织上下联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丰富和提升工程的内容,打造工程的亮点,工作中既做到“满天星”,又突出“月亮明”,并重点培树了几项特色亮点工作,为妇联工作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做实“家”字文章促和谐。树立大维权工作理念,在部门联动整合资源以维权推动维稳工作的同时,从家庭出发,精作五篇“家”字文章,生动形象地阐释了和谐的丰厚内涵。“建家创家”推动了妇联组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建设覆盖面,为广大的农村妇女创建了一个学文化知识、学技能本领的精神家园;“保家护家”,在全市深入开展以“不让黄赌毒邪、艾滋病进我家”的宣传教育活动,把公约送进千家万户,向全市57万户家庭主妇发出倡议,号召广大妇女从自己做起,“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构筑起一道城乡“平安家庭”的防线;“创业创家”,引导广大农村妇女走“立足乡土就近,立足家园就便”的既创业又创家的道路,既解决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现实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解决了照顾家庭的现实问题;“美在家庭”,深入持久地在城乡开展文化知识、增收致富、礼仪孝道、文化娱乐、卫生整洁、平安和睦、绿色环保“七进农家”活动,比美德、比和睦、比整洁、比富裕成为新农村新女性追求的新时尚;“家庭教育”,通过各种载体传授家庭教育知识,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净化了社会文化环境,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得到提升。五篇“家”字文章,既宣传教育了占人口总数一半的女性提升了文明素质,又通过她们在家庭的主导地位,影响和带动了各占四分之一的三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导向,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提升。
——依托项目促发展。为了帮助妇女发展寻找新的契机,为妇联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全市各级妇联积极争取项目,并合理分布整合、高效实施。全市各级妇联共实施各类项目20余个,项目资金达2亿元。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各级妇联把各类大、小项目有机地整合起来,并与“巾帼十四项工程”有机对接起来,用大项目带动小项目,用小项目补充大项目的做法,整体推进带动面上的各项工作、重点打造凸现亮点特色。通过整合实施这些大小项目,农村项目妇女的文化科技知识提高了、思想观念转变了、增强了家庭增收致富的能力。腾冲县3692名项目妇女,在联合国基金会提供的195万元小额贷款的扶持下,通过12600人次的培训,提升了妇女素质、在妇联组织的帮扶下,选择了种、养、加产业发展了自我,而且带动了全村妇女增收。
——“万名妇女讲礼仪”强素质。市妇联积极响应保山市委提出“三万三讲”活动的号召,在全市开展了“万名妇女讲礼仪”活动。活动中,把握时代进步的脉搏,策划一系列城乡女性喜闻乐见的、直观的、最容易接受的宣教活动。市县成立了妇女讲礼仪宣讲志愿者队伍共80余支,深入社区、街道、农村等地开展绿色环保、文明礼仪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各妇委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礼仪风采展示等500多场次,并把“讲礼仪”活动融入“巾帼十四项工程”中,在广大城乡妇女中间做礼仪培训、礼仪宣讲,组织开展了“美化亮化新家园”、“好媳妇”、“好妯娌”、“好女儿”、“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同时,借助各级党委的推动力层层树巾帼礼仪标兵,用榜样的力量引领社会道德风尚。五年来,全市共培树市、县巾帼礼仪标兵近200名。妇女讲礼仪的模范行动极大地推动了机关企事业单位整体文明水平及高尚道德情操的提高,该项活动成为了保山城市文明建设的一张名片,真正成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宣传大教育。在农村,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吸引着农家妇女的目光,家庭成员靠勤劳致富、靠科技增收、靠产业发家的能动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工作成效显著
五年的辛勤努力和艰苦奋斗,浇灌出盛开的鲜花,结出丰硕的果实。全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等理论政策的培训宣传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决策层国策意识得到提升,社会层面尊重女性、关爱儿童蔚然成风,优秀女性的事迹广泛传扬;《保山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列入全市“十一五”、“十二五”发展总规,女性的政治、文化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财产、人身、婚姻家庭等权利和权益得到保障,儿童受法律保护的力度得到加强;保山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33个定量指标达标30项。妇女在创业就业、参与决策和管理等方面的环境得到改善,妇女儿童受教育的机会、享受健康保健、享受优质环境的概率得到改善。
全市妇联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各级妇联按照建设“四型队伍”、打造“五会干部”及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在思想上历练素质、在业务上提升水平、在协调中提升能力、在作风上力求务实、在成效上追求卓越。五年来,全市妇联系统受国家级表彰的先进集体26个,先进个人24个;受省级表彰的先进集体71个,先进个人104个;市妇联荣获国务院妇儿工委、全国巾帼建功协调领导小组、全国妇联、社会劳动保障部、云南省政府、省妇联表彰的集体奖项共8项,个人奖项4项,荣获市级表彰的集体奖项共10项,个人奖共11项,市妇联李琦荣获了“母亲水窖”十年感动人物慈善奖——特殊贡献奖人士称号,各级妇联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广大妇女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显身手、展风采、建新功。
保山妇女儿童事业和妇女工作走过的五年,是探索、创新、奋斗、收获的五年,在五年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是方向;坚持创新思路是活力;坚持民生为本是根基;坚持立足市情是前提;坚持协调联动是手段。回首过去,五年的辛勤耕耘,五年的春华秋实。拥抱未来,立足新起点,锁定新目标,全市广大妇女必将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推动保山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中再创辉煌
第四篇:丰泽区妇联妇联四项工程
丰泽区妇联妇联四项工程
浏览次数:57发布者:丰泽区妇联发布时间:2009-3-29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妇女八大提出的“巾帼创新业”号召,全面提高妇女素质,全国妇联决定在妇女中实施四大工程:
(1)“女性素质工程”是以培养女性“四有”、“四自”精神、全面提高妇女整体素质为目标,从而推动妇女发展、促进综合国力增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实施“女性素质工程”的基本思路是:面向社会,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营造全社会促进妇女素质提高的良好氛围;面向妇女群众和妇联干部,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推进妇女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四有”、“四自”精神的、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妇女劳动者队伍,数以千万计的各类妇女专门人才队伍和数以百万计的专兼职妇女工作者队伍。
具体内容:1999年-2003年为工程的首期规划阶段。各级妇联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五年的扎实工作,努力促使广大妇女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都有明显提高,全面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妇联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A、面向妇女,配合有关部门,有重点、分层次推进妇女素质的提高。推动妇女干部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促进知识妇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帮助女职工提高岗位竞争能力;引导农村妇女提高科技致富能力;推动青少年女性提高综合素质。
B、面向妇联,有计划地培养教育,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妇联干部队伍
(2)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推进科教兴农和农业科技创新为目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深化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加大科技培训的力度,狠抓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技能水平的提高,使广大农村妇女的科技意识、创新意识普遍增强,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培养一批适应跨世纪农业发展需要的农村妇女科技带头人,树立一批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先进典型,建立完善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龙头项目和示范基地,发展一批妇女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加快农业科
技的推广与普及,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引导农村妇女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意义;强化科技培训,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村妇女人才;推进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村妇女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培育一批“妇”字号龙头项目和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带动妇女走向市场。发挥各类妇女专业合作组织、专业技术协会和女科技人员的作用,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提供有效服务;继续实施“三八绿色工程”,发动妇女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妇女的劳动技能。
(3)巾帼社区服务工程”
总体要求是:建立一支以妇女为主体的社区服务骨干队伍,发展一批具有较高服务质量的社区服务机构,兴办一批妇字号社区服务实体,培养一批“巾帼创业带头人”,激励更多的下岗女工进入社区服务领域再创新业。
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做好对下岗女工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拓展社区服务新领域,大力发展以妇女为主体的妇字号社区服务实体;围绕社区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下岗女工掌握进入社区服务领域的一技之长;发挥各部门优势,为下岗女工和妇联组织创办社区服务项目提供政策扶持和有效服务;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分类指导,使“巾帼社区服务工程”扎实有效,落到实处。
(4)家庭文明工程: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导,通过实施“家庭文明工程”,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家庭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家庭的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实施内容:实施“家庭文明工程”主要围绕绿化美化生活环境、活跃家庭文体生活、普及科学法律知识、破除封建迷信和落后习俗、和睦家庭邻里关系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组织活动,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分享,达到人人受教育。
妇联五项巾帼活动
五项巾帼行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为落实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在全国推出了五项巾帼系列行动巾帼扶贫行动、巾帼创业行动、巾帼扫盲行动、巾帼成才行动、巾帼文明行动。
第五篇:四项教育民生工程
利辛县教育局四项教育民生工程
政策宣传资料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学生家长:
教育民生工程是国家实行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和谐发展,共同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惠民政策,近年来,县教育局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为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将继续大力宣传目前实施的4项教育民生工程。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职和普通高中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留守儿童之家和校舍安全工程。现将4项教育民生工程有关政策内容告知如下:
1、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免除学杂费】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标准为小学生每年90元、初中生每年180元,由省财政实行政府采购直接配发;向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发放范围为农村、县镇学校在校生,城市低保家庭的在校生。【提高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标准】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天3元、中学生每天4元,在校天数均按照250天计 算。此标准在2012年又每天增加1元。【提高公用经费标准】按照农村小学425元/生.年、初中625元/生.年,补助公用经费(今年拟又提高标准100元/生.年)。县级配套补助公用经费农村小学10元/生.年、初中15元/生.年,县镇小学30元/生.年、初中45元/生.年。(联系电话:0558——8833201)
2、中职和普通高中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项目政策。【目标任务】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和普通高中学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问题。【国家助学金】自2007年9月,国家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资助对象为农村、县镇学生以及城市一、二年级在籍、在校、在读贫困家庭学生。2010年9月,国家实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资助面积约占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平均每生每年补助1500元。【中职免学费】自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人数按在校生(不含涉农专业)的15%比例确定,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按在校城市学生的10%确定。公办中职学校免学费标准按照省政府及其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学费标准确定。由教育行政 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免除学费标准给予补助。学费标准高出公办学校免学费标准部分由学生家庭负担;低于公办学校免学费标准的,按照民办学校实际执行学费标准予以补助。【校内资助】中等职业学校要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普通高中要从学校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不低于3%的经费,用于减免学费、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和特殊困难补助。(联系电话:0558——8818053)
3、校舍安全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把学校建成最安全、最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地方。通过科学的排查鉴定中小学校舍,对不安全校舍开展加固改造或重建,以达到抗震设防标准和各种防灾避险的安全要求,提高综合防灾能力。2011年我县共改造314栋校舍,总面积62488平方米,其中加固78栋,加固面积21459平方米,新建236栋,新建面积41029平方米,投入资金4365万元。(联系电话:0558——8808031)
4、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目标任务】根据留守儿童分布和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等情况,在全县建设235个留守儿童之家,并配备相应的设备(电话、电脑、电视机、书籍等);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考核评比奖励机制,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教育和服务功能,使之真正成为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温 馨家园。【受益对象】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的初中生、小学生。【活动形式】学生可以在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到留守儿童之家看书、读报、给父母打电话、接受老师的帮助和指导等。(联系电话:0558——8819216)
各位学生家长,县教育局将按照教育4项民生工程的实施办法,明确工作责任,强化机制建设,认真落实教育民生工程,真正把教育民生工程办成放心工程、惠民工程,为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