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安徽阜阳教师考编之教育教学知识100道必背主观题
2018安徽阜阳教师考编之教育教学知识100道必背主观题
2017年安徽省的教师招聘考试已经告一段落.已经有很多考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2018年的考试了。但是不少学员对备考不知从哪下手。所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应对考编面试,明尚教育为安徽各位教师考编同志竭诚服务,帮助各位考编同志在笔试面试中取得好成绩
1、简述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
(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和速度(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的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简述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的作用 答:
(1)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的政治制度制影响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5)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
3、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答:
(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4、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学的要求 答:
(1)儿重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学要循序漸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儿重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学要具有計对性(3)儿重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学要抓关建期
(4)儿重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儿重身心和谐发展(5)儿重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
5、简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答:
(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2)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決定性因素
6、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口向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答: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口向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
(1)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激励功能;(4)调控功能;(5)评价功能。
8、简述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及代表人物 答:
(1)个人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其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斐斯泰洛奇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
(2)社会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性一依据。其代表人物有孔子和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凯兴斯泰纳等;
(3)教育无目的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文教育家杜威;
(4)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9、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答: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增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0、简述我国近代学制及特点 答:(1)1902年壬寅学制,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但是末实施
(2)l904年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3)l9l2年壬子癸丑学制,第一个具有资本主文性质的学制,倡导在小学实行男女同校
(4)l922年壬戌学制,即“刘三三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首次兼顾了升学及就业
11、简述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 答: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5)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12、简述现代学生观 答: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3)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导性(3)学生身上蕴癌着E大的潜能(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13、如何建立教师威信 答: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増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14、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
(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4)发扬教育民主(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15、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答:
(1)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前提(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3)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4)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5)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及操行评定
16、如何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 答:
(1)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2)选披和培养学生干部(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形成正确的集体期e和良好的班风
17、简述现代教学观 答: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18、简述新课程改章评价的特点 答: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综合化,全面素质评价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4)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
(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1·1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19、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答:
(1)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2)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1建(3)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4)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对课的补充和延伸(5)学业成绩的检査与评定
20、简述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表现 答:
(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
2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1)直按经验与间按经验相结合(2)掌拒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2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答:
(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査知识。
23、简述直观性原则及基本要求 答: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话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表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责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重视运用话言直观
24、简述启发性原则及基本要求 答: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素,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提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決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督促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決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25、简述循序渐进原则及基本要求
答: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技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注意主要矛盾,解決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26、简述讲授法及基本要求
答: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话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的基本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 ③讲究话言艺术。
27、简述谈话法及基本要求 答: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间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间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要准备好间题和谈话计划; ②提出的间题要明确,富有桃战性和启发性,间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 ③要善手启发诱导; 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28、简述练习法及基本要求
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使学生明确_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②精选练习材料,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 ③师.出教育严格要求
29、简述实验法及基本要求
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①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環和实验要求;②重视话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的作用; ③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及时检査结果
30、简述讨论法及基本要求
答: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決某个问题而进行深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问题要有吸引力; 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③做好讨论小结
31、简述班级授课制及其忧缺点 答: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优勢: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择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不足: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增养;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32、简述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答: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诺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33、简述说服法及基本要求
答: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运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明确目的性;
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③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
34、如何培养小学生观察力 答:(1)要使儿重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2)要使儿重具有知识准备
(3)指导小学生观察的方法,增养观察的技能(4)要重视对观察结果的处理(5)观察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35、如何培养中学生观察力 答:
(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3)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
36、简述影口向遗忘进程的因素 答:
(1)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2)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3)学习程度
(4)材料序列对遗忘的影响
37、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答: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2)恰当安排复习内容
(3)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
38、在教学中如何增养学生的想象力 答:
(1)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2)丰富学生知识, 扩大表象储备(3)创设想象.情境,引发想象
(4)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
39、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兴趣 答:
(1)在活动中发展小学生的兴趣(2)激发和保护小学生的有益兴趣(3)利用原有兴趣迁移(3)通当的表扬和鼓励
40、简述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答:
(1)遗传素质(2)环境和教育(3)实性活动
(4)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41、简述建构主文的共同观点 答:
(1)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2)学习观:建构主文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建构(3)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4)教学观:情最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
4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
(1)创设间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2)根据作业难度, 适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要善进行実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理续努力
43、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答:又称“倒U曲线”,是指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住激起水平较高。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任务难度的増加,动机的最住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勢。一般来讲,最住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44、简述影响迁移的因素 答: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2)学习材料的性质(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4)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5)年龄特征及智力水平
45、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答: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46、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答: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樓象直观
(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47、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答:(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48、简述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答: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49.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
(1)问题情景与表征方式
(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3)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4)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5)情绪状态
50.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答: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5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 答:
(1)有效地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5.简述影响个性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答:
(1)遗传
(2)家庭和环境的影响
(3)学校教育的影响
(4)社会实践
56.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 答:
(1)时间管理策略(有效安排利用)
(2)@安徽教师招考网学习环境管理策略(调节自然条件、设计学习空间)
(3)努力管理策略(鼓励学生自我激励)(4)学业求助策略(及时求问)
(5)学习工具的利用(字典、参考书等)
57.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哪些变化 答: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58.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答:
(1)操作的定向阶段
操作的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师.出教育
(2)操作的模仿阶段
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其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象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3)操作的整合阶段
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学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4)操作的熟练阶段
操作的熟练是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59.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 答:
(1)说服法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2)榜样法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3)锻炼法
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4)陶冶法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处分是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
60.简述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答:(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
(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4)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61.简述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
(1)发展水平的差异
(2)表现早晚的差异
(3)结构的差异
(4)性别差异
(5)类型差异
62.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答: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63.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答:
(1)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2)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
(3)联系实际问题进行教学
(4)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指导(5)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64.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答:
(1)教师的领导风格
(2)班级规模
(3)班级性质
(4)对教师的期望
65.如何理解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答:小学教育的性质:小学教育是一个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的教育,我国的小学教育其性质是基础性教育,是义务教育,又是普及教育。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教育既不是就业定向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它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施普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1)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 ,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和文化普及。(2)为培养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小学教育是培养各类人才的前提。
(3)为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儿童向少年过渡,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时期,也是儿童发展最易受影响的时期。66.简述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 答:(1)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
(2)课外和校外活动
(3)劳动
(4)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5)班主任工作
67.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答:
(1)有意义学习材料的本身,必须合乎非人为的和实质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
(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68.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答: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需要(3)人们的教育理想
(4)我国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69.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答:
(1)我国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 70.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答:(1)学习上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
(2)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
(3)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4)由消极兴趣向积极兴趣发展
71.简述皮亚杰理论中7-12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答:(1)思维的具体性。思考问题还离不开具体的事物和经验
(2)思维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3)去自我中心,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想法
72.简述如何促进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答:(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强化教育(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6)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73.简述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策略
答:问题:第一,由于受到分数的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性;第二,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解决策略: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74.简述影响学制的因素 答:
(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2)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4)要依据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
(5)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75.简述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 答: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76.简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 答:
(1)无歧视原则
(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3)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4)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77.简述班级管理的模式 答:
(1)班级常规管理,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班级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班级民主管理,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管理方式(4)班级目标管理,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78.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答:(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3)强调内容的适用性
(4)知识的内在逻辑与受教育者的心理顺序要求的统一
(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79.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答: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80.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答: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课堂气氛热烈
81.简述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的要求 答: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82.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答: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4)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83.简述培养心智技能的几点措施 答: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3)适应培养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84.运用复述策略应注意哪些要点 答:(1)善于运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3)复习形式要灵活多样
(4)对重点部分加强记忆,如划线、圈点批注等 85.简述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
(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2)学科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3)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4)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5)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86.简述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 答:(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87.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答: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4)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
88.简述教学的文化功能 答: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
(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89.简述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答: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90.简述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答: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91.简述受教者的权利 答: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安徽教师招考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 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92.简述受教者的义务 答: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 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93.简述教育者的权利 答: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 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94.简述教育者的义务 答: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 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95.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答:
(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96.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需要(5)求知(6)审美
(7)自我实现的需要
97.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答: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98.简述课外校外活动的意义 答:
(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2)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师.出教育
(3)有利于发 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4)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99.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关系 答:(1)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2)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3)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4)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100.简述教师职业素养 答: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2)教师的知识素养
(3)教师的能力素养
(4)职业心理健康
(5)教师身体素养
第二篇:2018安徽阜阳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备考拿分技巧
2018安徽阜阳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备考拿分技巧
关键字: 2018安徽阜阳教师考编 考编培训
2017年安徽省的教师招聘考试已经告一段落.已经有很多考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2018年的考试了。但是不少学员对备考不知从哪下手。所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应对考编面试,明尚教育为安徽各位教师考编同志竭诚服务,帮助各位考编同志在笔试面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单个题型备考策略
(一)选择题、判断题
考察特点: 侧重基础,突出理解性 答题技巧:寻找关键词 看清选项.
例题:
1、在一学期结束,对评价对象的学习状况进行测验,这种测验叫做()。A.形成性测验
B.描述性测验
C.总结性测验
D.诊断性测验
答案C。【解析】按评价功能分类,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A为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C、总结性测验,为总结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气氛最终的结果而进行的评价;D、诊断性测验,为诊断性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
(二)简答题
提问方式: 简述......是什么 考察目的:基础知识识记 答题技巧:了解简答考法、侧重点,保证书上的内容不记混。例题: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解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1)遗传为个人的身心发展提供物质前提,是生理基础;(2)环境是人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外部因素,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动力,但环境部能决定人的发展,人对环境也有一定的能动性;(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占主导作用,同时,在人身心发展上有独特功能;(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促使个体从潜在的可能性向现实状态转换的决定性因素。
(三)论述题
考查特点:考察知识点应用及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技巧:理论—条理清晰 分析—联系材料
例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认为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 应当如何改进? 【解析】(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着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是高强度的。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的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靠前或不落后。二是让学生听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损害。老师必须实施班级控制,以确保班级的教与学不受干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班级管理无形中受到分数与教师权威的双重制约。班级管理成为教师实施个人专断管理的活动过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然而在当今的中小学却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班级干部相对固定,学生把班干部标志只看成是荣誉的象征,关于“班干部”的观念,“荣誉”重于“责任”;只把班干部看成是“老师的助手”,忽视干部是“群众的代表”,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特殊化、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对策: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传统的班级管理就是教师在班级中实施对人、事、物等因素的控制,它体现了教师对班级的预先期望及学生对教师的服从,纪律、秩序、控制、服从是传统班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在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是对象,又是目的。因此,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所以要从人主体性源泉出发去发掘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入的主动和谐的发展。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适当进行“小干部”轮换;按照民主程序选举干部,使小干部从“教师的助手”变成“学生的代表”;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当干部引向当“合格的班级小主人”;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教师招聘必考科目教育综合知识包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等。教育综合知识包含这么多内容,那如何高效备考呢?
教育学原理
这是教育综合知识中考查的最为经常也是考生最需要掌握的部分。这个版块一直以来都是很多考生复习的重难点。因为这个部分具有内容多、考点多、记忆难等多方面的特点。那考生复习教育学原理应该如何下手呢?
首先,考生需要整理出教育学原理的学科框架。很多的公告都不给出明确的考试大纲或者指定教材,但作为一个笔试科目,教育学原理始终是有条理的。因此,考生可以借助一些基础教材或者教参整理出教育学原理的学科框架。分析教育学原理的学科结构。这样做有利于后期的学习。
其次,我们将教育学原理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它们分别是:学生、教师、课程、教学、德育、班主任。这几个部分是重点。考生们需针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重点记忆。这一步很关键,可以帮助考生更快把握到教育学原理科目的核心。在复习过程中,理解记忆法,画面记忆法都是很好用的复习方法。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版块和教育学原理一样非常重要,不同之处在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内容较难理解,且考查的大多是考生的应用能力。这是一个大问题,这意味着咱们上学时如果以来单纯背诵记忆的方法的话,是很难考到高分。
考生也需要将教育心理学的框架整理为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师心理、教学心理四大部分。
第二呢还要结合真题对这几个部分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复习,复习时要重视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四大部分中重点是什么呢?当然是学习心理啦,内容最多、难度最大,需要考生们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最后,考生要注意区别不同理论的前因后果,就是那个理论是基于这个理论发展的,或者他们互相间的关系,这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复习很有帮助。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原本只是教育学原理中一个章节下面的一个知识点,但很多地区都将它单独列为考查的一部分。这足以看出师德的重要性。
最需要大家注意的就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在《规范》中规定我国中小学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就六条,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内容不算多,但是内涵较为丰富,需要考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概述。
然后就是要了解往年考察的点,那一部分考的多,怎么考。通常来说,教师职业道德较易考察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因此,考生复习的时候不仅要背诵,更要掌握答题方法。
教育法律法规
对于法律法规的考查,通常都较为注重具体法条的考查。而在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中,较为重要的几部是:《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考生在备考时需对这几部法律进行整体把握,法律法规也许比较麻烦,也需要大家能够知道大概。
第三篇:考编教育综合必背100(小编推荐)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主观必背题
一、简述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
1.原始社会的教育还未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
2.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实现原始状态下的机会均等;
3.原始社会的教育,由于没有文字和书籍,因而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都十分简单。
二、简述古代社会的教育特征
1.古代教育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2.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与社会生产劳动相分离;
4.古代社会由于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提高了教育职能。
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死读呆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6.形成官学和私学并存的教育体制;
7.形成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育组织形式。
三、简述近代社会的教育特征
1.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普遍实施初等义务教育; 2.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3.教育逐步确立了实用功利的教育目的,科学教育的兴起,教育内容日益丰富;
4.学校教育系统逐步完善;
5.创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6.教育逐渐摆脱宗教的影响,走向世俗化; 7.重视教育立法,实施依法执教。
四、简述教育学学科的特点
1.教育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和平凡性; 2.问题界域的恒定性和回答的不确定性; 3.学科基础的广泛性和跨学科性;
4.理论类型的多元化和学科路径的多样化; 5.学科属性的综合性和理论结构的层次性。
五、简述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1.教育学的研究问题不断拓展;
2.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扩展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学科的细密分化和高度综合同时进行;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4.教育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六、简述教育学的价值
1.反思日常教育经验;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七、简述教学的特殊作用
1.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形式传授人类经验,使教学活动具有良好的秩序与节奏,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教育效率;
2.教学内容的传授是经过科学选择,依据知识的逻辑顺序以及学生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进行教材编写,作为学生认知世界的媒体;
3.教学是在教师引导和精心安排的过程中进行的; 4.教学能够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八、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4.遗传素质的本身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变化。
九、简述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环境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影响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
3.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是潜移默化的; 4.社会生活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十、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高度的组织性;
3.学校教育是通过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任培养人的工作;
4.学校教育能够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以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辩证地看待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的作用
1.学校教育的作用不是万能的;
2.学校教育对人发展的指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十一、简述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1.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 2.主观能动性通过活动表现出来。
十二、简述经济对教育的制约和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要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
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的目的;
4.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学校课程的设置和内容;
5.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十三、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继/传的条件;扩大;高效率)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十四、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制约和决定作用
1.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和程度;
3.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
十五、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选拨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为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
3.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
十六、简述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 2.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 3.社会文化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十七、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十八、简述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2.人口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 3.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4.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
十九、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3.教育是促进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十、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3.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教育的独立性表明:
1.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特品格; 2.教育必须对社会有所批判;
3.教育必须要对社会的适应有所选择。
当然,教育的独立性毕竟是相对的,既要反对抹杀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形而上学的机械论,又要反对把这种独立性绝对扩大化的历史唯心主义。教育与社会具有紧密联系,我们既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同时又要回归教育自身和教育内在。二
十一、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2.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要使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4.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培养受教育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二
十二、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1.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 2.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相结合。二
十三、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并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素质教育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教育根本目的,在本质上是教育价值取向的改革。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二十四、简述素质的内容
1.政治素质教育 2.思想素质教育 3.道德素质教育 4.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5.身体素质教育 6.心理素质教育
(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大力实施创新教育)二
十五、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能动性的人; 2.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 3.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4.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二
十六、简述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1.生理成熟期提前; 2.学习目的多元化、实用化;
3.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 4.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5.心理问题增多。二
十七、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由教师职业的复杂性决定)2.创造性
教师需要因材施教,需要重组和再造教学内容,需要一定的教学机智,即“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之意。(教学机智:是一种突出性教育情景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能力)
3.示范性(教师劳动最突出的特点、教师劳动与其它劳动最大的区别)4.时间上的连续性与空间上的广延性 5.长期性、协作性、艰巨性等 二
十八、简述教师的专业素质
1.崇高的职业道德 2.先进的教育理念 3.合理的专业知识
A.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教师用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备基础)(本体性知识)(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B.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本体性知识)(大学教育,既贵专精,尤贵宏通)
C.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条件性知识)(学者未必是良师)4.精湛的专业能力 5.强壮的身体素质 6.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十九、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师范教育 2.新教师入职辅导 3.在职培训
4.自我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教师自我教育是专业理想、专业情感、专业技能、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三
十、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傅乐的教师关注阶段理论(四阶段)
教学前关注阶段;早起生存关注阶段;教学情境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2.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
职前教育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与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生涯退出阶段 三
十一、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1.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识
2.制定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自我分析、环境分析、确立目标、形成专业发展路径)
3.以日常教学生活为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与完善
A.日常教学反思 B.个人行动研究 C.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 D.同伴交流与合作 E.跳出教育谋发展
三
十二、简述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途径:
1.课堂教学活动是建立师生良好关系的首要途径 2.课外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的补充 方法: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教师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和尊重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学生1.尊重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 2.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自律、自爱、自尊、自强,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3.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努力与教师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三
十三、简述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趋势
1.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2.切实普及义务教育 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5.实行终身教育
三
十四、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1.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 2.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 3.内容上的灵活性与广泛性 4.过程上的实践性
三
十五、简述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
1.思想政治活动 2.科学技术活动 3.文学艺术活动 4.体育活动 5.社会公益活动
三
十六、简述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1.群众性活动
(特点:规模大、时间短、人数大)
(活动类型:集会活动、展览、表演和竞赛活动、学科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访问、游览活动、文体活动)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最基本组织形式)(小组活动类型:学科小组,文艺小组,体育小组)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3.个人活动(课外活动的基础)三
十七、简述学校课外活动的实施要求
1.明确的政治性、方向性和教育目的性; 2.明确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计划性;
3.坚持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 4.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5.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条件。三
十八、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
1.突出学生主体 2.面向学生生活 3.注重学生实践 4.强调活动综合
三
十九、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
1.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3.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三级管理课程。(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
四
十、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过程
1.确定课题 2.查阅文献 3.设计研究 4.收集资料 5.分析资料 6.得出结论
四
十一、简述教育研究的意义
1.提高教育质量 2.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3.丰富教育科学理论 4.增强教师自身素质 四
十二、简述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研究。四
十三、简述教师的成长及其培养
(一)教师成长的因素:个人因素、情绪因素、系统过程
(二)教师发展中的刻意训练
1.以教研组为基地的教研活动 2.微型教学 3.教学策略的训练 4.教学反思 5.行动研究
四
十四、简述知觉的特性
1.整体性 2.选择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四
十五、简述良好记忆力的培养
(一)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要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2.充分利用无意识的规律组织教学; 3.使学生理解所识记的内容并加以具体化; 4.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和表象进行教学。
(二)根据遗忘规律有效的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2.分散复习
3.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进行适当的超额复习(150%)
四
十六、简述在教学中如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培养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2.丰富学生知识,扩大表象储备; 3.创设想象情境,引发想象;
4.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四
十七、简述注意的品质特点
1.注意的广度;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2.注意的分配; 3.注意的稳定性; 4.注意的转移。
四
十八、简述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1.尽量减少刺激物对学生的影响; 2.要在学生内部状态上下工夫
(二)着重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1.明确目的、任务和意义,以引起有意注意; 2.给予信号,适时提醒; 3.提出问题,强制注意; 4.提出批评,给予警示。
(三)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规律 四
十九、简述教师感染力在教育中的作用
1.教师的感染力是吸引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 2.教师良好的心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教师稳定的情绪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4.教师的感染力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五
十、简述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获得锻炼意志的直接经验; 3.充分发挥集体与榜样的教育作用;
4.引导学生从日常小事做起,加强自我锻炼; 5.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五
十一、简述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
1.婴儿时期(0-1岁),或得信任感而克服不信任感的阶段; 2.婴儿后期(2-3岁),或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的阶段; 3.幼儿期(4-5岁),这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的阶段; 4.儿童期(6-11岁),这是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的阶段;
5.青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角色的形成;
6.成人前期(18-25岁),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是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的阶段;
7.成人中期(25-60岁),这是获得创造力感而避免自我专注的阶段;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8.成人后期(60岁以上),这是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的阶段。
(二)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1.帮助学生适应勤奋和自卑危机; 2.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五
十二、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三水平六阶段 1.前习俗水平(避罚服从取向、相对功利取向)
2.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好孩子取向)、遵守法规取向)3.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普遍伦理取向)五
十三、简述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1.首先要了解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
2.提供稍高于儿童已达到的发展水平的思维模式使之与现有水平发生冲突; 3.帮助个体体会冲突,使他们认识到采取下一个阶段的判断方式是否合理; 4.把下一个道德阶段作为当前道德教育的目标。五
十四、简述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
(一)家庭教养方式
1.权威型:接受+控制 父母理解与尊重子女(爱他管他)2.专断型:拒绝+控制 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不爱他但管他)3.放纵型:接受+容许 父母放任自己的孩子(爱他但不管他)4.忽视型:拒绝+容许 父母对子女缺乏爱(不爱他也不管他)父母教育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自我价值感、心理健康、个性特点产生影响。
(二)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直接制约着学生人格发展方向和基本质量。
(三)同伴群体
1.同辈群体能满足儿童多种心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成就感)
2.为儿童的社会能力发展提供背景; 3.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五
十五、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1.认知方式的影响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2.智力的影响
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智力不影响学习是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3.认知结构的影响
教师应从认知结构变量和内容方面来把握。内容方面,应该先传授包摄性广、概括性高、说服性强的知识;还要注意学习的渐进性。结构方面,奥苏泊尔提出了促进新旧知识练习的两个原则:逐渐分化原则(逐渐增加难度/减少难度)和整合协调原则(并列结合学习)五
十六、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的教育启示
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当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当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五
十七、简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一)学习观
1.儿童心理发展经历了从依赖刺激到减少刺激以来的过程; 2.学习是主动认知的过程,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3.强调对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 4.重视学习过程;
5.提倡发现学习。(作用:提高智慧潜力;使外来动机变成内在动机;学会发现;有助于对所学知识保持记忆。)
(二)教学观
结构教学观: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半理解; 1.动机原则; 2.结构原则; 3.程序原则; 4.强化原则。
(三)发现教学模式
特点:
1.教学围绕一个问题情境而不是某一个知识点展开; 2.教学中以学生的发现活动为主,教师主要起主导作用; 3.教学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
五
十八、简述布鲁纳认知—发现说对教学的启示
1.重视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 2.重视发现教学法。五
十九、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3.知识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六
十、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 2.学习具有社会互动性; 3.学习具有情境性;
4.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六
十一、简述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1.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而是将学生的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知识经验生长为新的经验;
2.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3.要重视合作。
六
十二、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共同点
1.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学习任务; 2.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
3.强调学生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 4.强调学生理解知识建构过程; 5.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六
十三、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1.以正常人的心理为主要对象;
2.对人性持乐观态度,相信人性善,且具有无限潜能,强调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基本动机;
3.尊重个性心理与行为的完整性;
4.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之间是截然分开的。六
十四、简述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上的启示
(一)提出一些具有浓厚人本色彩的教育理念
1.在平常教学中培养健全人格 2.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3.培养团队精神的合作学习4.推崇人性中心课程 5.提倡情感型师生关系
(二)构建出人本主义的典型教学模式
1.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2.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 3.开放课堂的教学模式
六
十五、简述认知策略学习的条件
(一)内部条件
1.原有知识背景 2.反省认知发展水平3.学生的动机水平
(二)外部条件
1.训练方法 2.变式与练习
3.有一套明显的可以操作的训练技术
六
十六、简述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一)有效的指导与示范(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1.指导与发现的比较 2.指导与内容的影响 3.指导方法 4.示范
(二)练习(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1.练习时间的分布
连贯的动作技能分配练习比集中练习的效果好,而对于不连贯的动作技能而言,则集中练习优于分配练习。2.练习中的整体与局部
学习简单的动作技能最好采用整体练习法;学习很难掌握的比较复杂的技能最好采用整体——分部——整体练习法;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低,其学习的训练水平达不到一定水平时,采用部分练习法较为合适;反之采用整体练习法较为有效。3.心理练习
决定心理练习有效性的关键是学习者要对练习的任务熟悉,从未进行过身体练习的动作。4.练习中的情境干扰效应
(三)反馈(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六
十七、简述反馈在动作技能中的运用
1.反馈的信息功能;
2.反馈与学生觉错能力的形成;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3.建立稳定清晰地动觉。六
十八、技术心智技能的培养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六
十九、简述态度的学习条件
(一)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识 4.受教育程度
七
十、简述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一)外部条件
1.家庭环境 2.学校环境 3.社会环境 4.大众传播媒体
(二)内部条件
1.思维能力的高度发展 2.自我意识的高度分化
七
十一、简述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过程
1.选择阶段:①不自由选择②可选择的范围内进行选择③充分考虑后进行选择
2.赞赏阶段:①喜欢自己的选择②愿意承担和乐意让别人知道 3.行动阶段:①实践②反复加以实践 七
十二、简述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1.明确问题(明确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和基础,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首要阶段。)
2.形成问题表征 3.选择并运用正确的策略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4.评价反思
七
十三、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一)客观因素
1.问题的特征 2.外界环境
(二)主观因素
1.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2.认知结构 3.智力水平
4.动机强度(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5.定势(定势是指以最熟悉的方式作出反应的倾向)6.功能固着
七
十四、简述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3.鼓励自我评价与思考。
七
十五、简述创造性的培养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造性精神; 4.重视非逻辑能力;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三)开设和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性策略 16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1.发散性思维; 2.推测与假设训练; 3.自我设计训练; 4.头脑风暴训练。
七
十六、简述影响迁移的因素
1.学习对象的相似性; 2.原有的认知结构; 3.学习的心向和定势。
七
十七、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1.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4.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5.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七
十八、简述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一)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
1.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 2.成熟与年龄特点;
3.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 4.学生的志向水平与价值观; 5.学生的焦虑程度。
(二)影响学习动机的外表因素
1.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 2.教师的榜样作用。
七
十九、简述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3.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 4.设置榜样;
5.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八
十、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上课);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布置作业);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学习反馈、奖惩)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归因)八
十一、简述标准化的优点与劣势
(一)优点
1.客观性 2.计划性 3.可比性
(二)劣势
1.不能促进学习
2.使用条件非常严格,难以预测个体情况 3.未必公平公正
八
十二、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特殊意义
1.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2.有助于协调师生关系;
3.给学生提供了观察和模仿的良好榜样; 4.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5.有助于教师的身体健康。八
十三、简述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
1.教师的干预 2.组织的干预 3.社会协同支持
八
十四、简述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一)教师的自我调适
1.进行身体锻炼; 2.改变行为方式; 3.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
(二)学校的管理改革
1.注重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
2.根据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管理; 3.注意优化学校人际关系。
(三)社会的协同支持
1.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2.正确实行改革;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3.帮助提高教师的形象。
八
十五、简述德育的一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关系:对立统一)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教育和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心理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长期和反复提高的过程。八
十六、简述德育的途径
1.品德课和其它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共青团和少先队教育 4.学校教育工作 5.班级教育活动 6.家庭工作 7.心理咨询
八
十七、简述德育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 3.长善救失原则;
4.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八
十八、简述师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根本 3.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载体 4.关爱学生(师德教育的灵魂)——灵魂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支柱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动力 八
十九、简述新时期师德规范的特征
1.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3.倡导性要求和禁行性规定相结合; 4.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九
十、简述师德教育的途径
(一)职前教育的师德教育
1.通过师范院校新生入学教育课强化教师的专业思想; 2.在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中增设必修性质的师德教育课程; 3.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渗透师德教育; 4.在教育实习中增加师德教育内容。
(二)职后教育的师德教育
1.在工作职场中践行和内化师德规范; 2.通过拜师学习提升师德境界;
3.加强自我修养以完善师德境界。(反省 慎独)
九
十一、简述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
1.社会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2.儿童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3.知识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二)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
1.学制 2.课程传统 3.课程理论
4.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规律
九
十二、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1.传授基本知识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九
十三、简述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九
十四、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教学活动应以直接经验为主; 2.教学应当以学生的间接经验为主;
3.教学应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有机结合,并防止两种不同倾向。20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1.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应坚持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并防止两种不同倾向。
(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的发展智力的基础,两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 2.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四)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相统一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习的推动力。
九
十五、简述教学机智的特征
1.情境性 2.复杂性
3.实践性(基本属性)4.个性化 5.创新性
九
十六、简述新课程提倡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
(一)教学过程的课程的创生与开发;
(二)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
(三)学科结论的过程价值;
(四)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九
十七、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1.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最常见的是主题班会)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九
十八、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三)协同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1.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2.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 3.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九
十九、简述教育法的特点
(一)教育法作为一般社会规范和法律所具有的特点
1.教育法具有国家意志性 2.教育法具有强制性 3.教育法具有规范性 4.教育法具有普遍性
(二)教育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和法律的特点
1.教育法律关系成立的单向性 2.教育强制措施的柔软性
强制措施: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
3.教育行政管理管理方式的指导性(区别于其它社会规范和法律的)4.教育法规具体内容的广泛性
一○○、简述教育法的功能
1.规范功能 2.标准功能 3.预示功能 4.强制功能
一○
一、简述教育立法的程序
教育立法的程序是指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或废止教育法规的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法定步骤和手续。
1.教育法律议案的提出 2.教育法律草案的审议
3.教育法律的通过(决定性意义的步骤)4.教育法律的公布
一○
二、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事件
1.有损害事实的存在(物质损害,精神损害,人身损害)2.损害行为违反教育法律
3.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要有损害发生)
所谓过错,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中,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 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教育综合必备主观题(附录)
一、简述20世纪后现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增加; 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教育拥有前所未有的新手段; 6.教育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开放性; 7.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步发生根本变化;
8.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
9.不断变革是现代教育的本性和存在方式。
二、简述教师的基本角色包括哪些
1.学习者和研究者; 2.知识传授者; 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学生学习的榜样; 6.学生的朋友。
三、简述终身教育的主要观点
1.从胎儿到坟墓的人生全程教育; 2.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 3.终身教育的学习方式 4.无所不包的学习内容;
5.终身教育的目标——完善的人和和谐的社会
四、简述思维品质的主要特征
1.思维的敏捷性; 2.思维的灵活性; 3.思维的深刻性; 4.思维的独创性; 5.思维的批判性。
五、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智慧技能(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2.认知策略 3.言语学习4.动作技能 5.态度
六、简述克服遗忘的方法
1.采用复述策略; 2.采用精细加工策略; 3.采用组织策略; 4.组块化编码; 5.适当过度学习; 6.合理进行复习。
七、简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1.小步子
2.要求学生做出积极反应 3.及时反馈 4.学生自定步调 5.低错误率
八、简述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1.提供反馈 2.提供信息 3.激励学生 4.衡量教学效果
九、简述德育方法
1.说服法(最广泛,最基本)2.陶冶法 3.榜样法 4.锻炼法 5.奖惩法
十、简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一)课程改革本身的因素
1.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 2.实施者对课程改革的清晰程度; 3.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
(二)学校内部因素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1.校长(课程改革的排头兵)2.教师(最直接参与者)
(三)学校外部因素
1.社区和家长的影响; 2.政府部门的影响。
十一、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1.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
2.依据课程性质和教材内容的特点
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生理、心理、认知等)4.依据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 5.依据教学时间、设备和条件
十二、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
1.有效扩大教学规模,促进学校教育的普及; 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4.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切磋交流。缺点:
1.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3.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4.缺乏真正的学生之间的合作。
更多更详细地备考资料,请联系小邱QQ361707504
第四篇:2018安徽阜阳教师考编招聘培训
2018安徽阜阳教师考编招聘培训之音乐试讲|《 叮铃铃 》示范试讲
2018安徽阜阳教师考编,2017年考编真题 教师考编最新考编培训资讯资料
考编QQ:3329814089微信:***(同手机号)明尚老师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课堂的开始,老师想请你们听一听,这首歌曲你们熟不熟悉?叫什么名字?在什么节日经常听到呢?(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
师:对,这就是我们圣诞节经常听到的歌曲《铃儿响叮当》,《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我们熟知的,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那么,你们能不能说一说,在歌曲当中听到了哪些东西呢?
师:第一排的这位同学你来说,恩,风雪,雪橇,铃铛……既然听到了铃铛,那你们都了解哪些种类的铃铛呢?
师:你继续回答,恩,风铃、手铃,请坐非常棒,铃铛的声音清脆悦耳,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走进一片铃铛的世界——《叮铃铃》。
二、教授新课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这首歌曲的谱例,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一首几几拍的歌曲呢?
师:这位戴眼镜的同学你来回答,是的,2/4拍,那你们还记得2/4拍的强弱规律吗?
师:对的!是强、弱,现在我们把双手举起来,一边指挥一边听一听这首歌曲好吗?(初听歌曲)
师:歌曲听完了,有哪位同学能够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歌词当中都唱到了什么呀?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师:你的手举的最快,你来说,恩,歌词中唱到了高山坡,白云,羊群……表达了悠远的山林中响起清脆铃声的意境。总结的很到位,请坐,看看大屏幕,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段风吹铃铛,在寂静的山谷中空灵回响的视频,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感受这种意境吧!
师:视频看完了,铃铛美不美?老师已经迫不及待的想不想学习一下这首歌曲了?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开始歌词的学习吧!跟着老师一起运用奥尔夫声势:拍手、拍腿、捻指、拍腿,按节奏带着感情的完整朗读歌词吧!(示范:高山 坡上 |啰-|飘白.|云-|……)
师:这么快就把歌词和节奏掌握了,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呢?在学习旋律之前,跟着老师的钢琴一起来进行双声部练声吧!男生唱低声部,女生唱高声部,第二遍再进行交换,在练声的过程中要注意腰挺直,运用腹部的力量把声音推出来。(高:66 11 |6 3 ∥低:6-|3-∥)
师:注意哦,音量不要太大,不是越大声越厉害,我们要仔细听到其它声部同学演唱的声音,只有两个声部之间相互配合,才能演唱出最美妙的声音!再试一试吧!
师:表现的很不错!现在,让我们保持练声的状态来进行旋律模唱吧!注意先模唱低声部,再模唱高声部,我们在唱二声部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抢音量,不是你们声部的音量越大就证明你们唱的最好,我们要去听另一个声部的旋律,如果你听不到的话就要降低音量,直到大家能够同时听清两个声部,这样的效果才最好听。
师:同学们,你们在模唱的过程有没有觉得哪些地方比较难,容易唱不准的呢?
师:是的,变化音部分,我们从不打无准备之战,要想战胜变化音,首先要了解变化音,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其实变化音并不难唱,跟着老师就能打败它!同学们,我们先来听听这两个小节有什么不同之处?
师:是的,同学们很清楚的感觉到了老师在第二小节加入了变化音,说明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分辨出加入临时变化音有什么用的不同了,现在我们来试着演唱一下有变化音和没变化音的不同吧!先听老师演唱一遍(示范:高山坡上咯),同学们,到你们了哦!
师:歌词、旋律和节奏都已经学会了,现在来听老师唱一遍这首歌,聆听过程中可以轻声跟唱。(示范)
师:老师演唱完了,现在到你们展示的时候了!两人一组互相练习,第一遍一起填词唱一声部,第二遍一起唱二声部,第三遍的时候一个人唱一声部,一个人唱二声部,第四遍两个人再换过来。明白了吗?现在开始!
师:大家练习的怎么样了?一起来唱一唱吧!这两组先唱一声部,这边两组唱二声部。
师:嗯,同学们现在演唱的比较完整了,但是还有一点不足,谁能找出答案呢?
师:左边这位男生你来说,恩,你认为在强弱变化、感情处理还不是很到位。观察的很仔细,那我们能不能把它处理好呢?
师:嗯,大家再演唱的时候注意看老师的指挥手势,这个手势表示音量强,这个手势表示要弱唱。(加指挥完整演唱)
三、巩固练习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能够把这首歌很好的演唱出来了,但还缺少了一些表演的部分,现在全班同学分为四个小组,根据歌词内容自己大胆发挥表演,这两个小组演唱高声部,这两个小组演唱低声部,演唱完后再交换声部,看看哪个小组表演的最好!
师:下面我们请这两个小组上台来展示一下,其他同学认真听,给予点评,取长补短。
四、小结作业
师:这堂课即将接近尾声了,在这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师:希望你们回家把这首歌分享给自己的家人朋友,在今后生活中,善于发现身边的美。最后,让我们带着身体的律动跟随音乐一起走出教室吧。
第五篇: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100道高频主观题集锦
教育学部分
1、简述《学记》中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1)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师导和考试制度。
(3)主张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
(4)提出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5)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
2、简述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
(1)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2)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3、论述 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
第1页
4、简述教育与生产力水平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a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c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与手段
d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a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b 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5、论述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规律?(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5)教育还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6、简述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
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两
方面的和谐发展
第2页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7、简述我国美育德基本任务。
(1)初步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2)培养审美能力。
8、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9、分析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2)强调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10、试论述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3页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11、简述现代学生观的内涵(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2、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3)发扬教育民主(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13、教师六个主要的职业角色(1)学着和学习者(2)知识传授者(3)示范者(4)管理者(5)朋友(6)研究者
14、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第4页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15、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提高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6.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缺点
(1)教师为了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必须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控制,这势必影响到学生的独立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2)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3)在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
第5页
(4)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生对老师的依
赖性和消极等待的性格
17、简述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指导性原则
18、论述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1)诊断教学问题(2)提供反馈信息(3)调控教学方向(4)检验教学效果
意义在于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学领域,有效地调动教学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助于改进教学管理。
19、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哪些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0、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1)教学任务
第6页
(2)教学内容(3)学生年龄特征
21、简述德育的基本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自觉纪律教育(6)民主与法制教育(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8)道德教育
22、简述德育的新形势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2)创办业余党校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4)建立德育基地
23、确立中学德育目标的依据(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第7页
24、论述德育的任务
(1)培养青少年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违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25、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6、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1)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
27、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28、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8页
班主任肩负着全面管理班级的职责,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决定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班级全体成员的整体水平,从而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班主任的素质极为关键。
32、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包括:
a 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 c个别活动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29、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确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0、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31、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
(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青少年儿童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3)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4)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第9页
33、简述如何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联系
a.学校与宣传部门建立经常性联系 b.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稳定联系 c.学校与社会专门性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34、简述教育研究的意义(1)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35、试论述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它将教育理论和教育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 “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
行动研究的优点:灵活,能适时作出反馈与调整,能将理论研究与实践问题结合起来,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效。
第10页
对行动研究的批评在于:研究过程松散、随意,缺乏系统性,影响研究的可靠性;研究样本受具体情境的限制,缺少控制,影响研究的代表性。
36、谈谈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1)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2)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素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应具备一定的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以及自我控制和反思能力
(4)拥有一定的职业心理健康,包括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健康的人格。
37、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1)教学任务(2)教学内容(3)学生的年龄特征
38、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1)历史研究法(2)个案研究法(3)行动研究法(4)质的研究法
第11页
(5)调查研究法(6)实验研究法
39、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奥地利)威尔逊格赛尔(2)外铄论荀子洛克“白板说” 华生(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3)共同作用论
40、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b 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 c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2)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 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b 人对环境的反应时能动的(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4)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心理学部分
41、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
和个性心理两大方面。
第12页
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和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3).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和气质)两方面
42、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2).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43、论述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44、简述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喝了组织活动 3).对兴趣的依从性 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45、简述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第13页
1).强烈的创造愿望 2).丰富的表象储备 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4).原型启发 5).积极的思维活动 6).灵感的作用
46、试述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语言交流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47、论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形象力的途径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可以发展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幻想
48、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第14页
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3)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4)学会作观察记录 5)观察后的归纳总结
49、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快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50、试述教师应该如何提高教材直观,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51、联系实际说说如何有效合理的安排组织复习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第15页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想结合
52、结合教学实践,试分析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53、简述意志的特征
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
3)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4)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54、简述情绪的功能 1)信号功能 2)调节功能 3)感染功能
55、论述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方法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第16页
3)依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56、教师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 1)首先帮助学生形成正当的、合理的需要 2)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3)督促学生锻炼身体;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4)培养学生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57、简要说明能力、才能和天才的关系
1)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任务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2)几种相关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统称才能
3)如果一个人的各种能力在活动中达到了最完备的发展和结合,能创造性地完成某一领域的多种活动任务,通常称为天才,天才是高度发展的才能
58、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照其出现的先后以及强弱程度分为高低不同的七个层次
2)这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求知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前四种需要为缺失需要,后三种需要为成长需要
第17页
59、论述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因素 4)早期童年经验 5)学校教育因素 6)个人主观因素
60、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61、影响个体智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营养 2)产前环境与早期经验 3)教育与教学 4)社会实践 5)主观努力
62、简要说明影响服从的因素
第18页
1)命令者的权威性
2)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 3)情境压力
63、简要说明从众的类型 1)真从众 2)权宜从众 3)不从众
教育心理学部分
64、教育心理学独特的研究课题包括哪几个方面? 1)如何学的问题 2)如何教的问题
3)学与教相互作用的问题
65、教学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什么作用?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
a为教育现象与研究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 b 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 c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行为 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
a 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
b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地、持续性的研究
第19页
66、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67、简述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1)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3岁后进入社会自我阶段,至少
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
68、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构建的过程,是个体与
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2)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
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
69、简述加涅的学习分类
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
70、简述布鲁纳的认知发展学习理论
第20页
学习观: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分为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教学观:
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71、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1)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者提出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生观和知识观。a.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b.在学生观上,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c.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2)对教育实践的启示: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有所了解,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或补充其已有的概念。还要结合学习材料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生成新的能力和技巧。
72、简述桑代克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学习的实质是在一定的情境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无需中介作用,公式S-R 2)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学习的过程建立的,学习遵循准备率、练习律和效果律
3)练习本身并不促进学习,只有在个体了解练习结果的情况下,练习才会起作用。
第21页
73、简述问题解决的特点 1)目的性 2)认知性 3)序列性
7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情境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个体已有知识经验 4)原型启发 5)情绪与动机等。
75.简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1)主要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 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 3)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4)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6)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76、简述学习策略训练遵循的原则
主体性、内化性、特定性、生成性、有效监控、个人效能感等原则
77、简述精加工策略的具体方法
第22页
记忆术、记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并联系客观实际等
78、简述如何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练习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 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知识 3)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简后繁 4)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 5)适当安排练习次数和时间 6)练习方法多样化 7)及时反馈练习结果
79、结合实例分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80、试论述科尔伯格的遗传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并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
1)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23页
2)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的道德定性阶段和维护权威与秩序的道德
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道德的定向阶段和普遍原则的道德定
向阶段。
81、简述学习动机的培养 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4)训练归因
5)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82、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4)学习的定势和态度 5)认知结构的特点 6)学习策略的水平
8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第24页
3)开设培养创造性地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84、简述课堂管理的功能 1)维持功能 2)促进功能 3)发展功能
85、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 1)运用积极地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 2)合理运用惩罚 3)进行心理疏导
86、简述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1)摸清非正式群体的性质
2)对积极地非正式群体给予鼓励和帮助 3)对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恰当的引导和干预
87、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自我促成的纪律 4)任务促成的纪律
88、论述如何维持课堂纪律
第25页
1)建立积极。有效地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维持学生的主要和学习兴趣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89、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 2)班级规模 3)班级性质 4)对教师的期望
90、简述教学中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 2)代币奖励法 3)行为塑造法 4)示范法 5)惩罚法 6)自我控制法
91、简述教师职业心理成长的历程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第26页
92、简述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的差异 1)课前计划的差异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3)课后评价差异
4)师生关系、人格魅力等方面的差异
93、简述教师职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专门的教学能力训练 4)反思性教学
94、试论述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1)个体积极地自我调适 2)组织的有效干预 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95、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1)自我意识正确 2)人际关系协调 3)性别角色分化 4)社会适应良好 5)情绪积极稳定 6)人格结构完整
第27页
96、什么是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指教师着眼于自己教学过程来分析自己,从而作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观察水平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
教育政策法规部分
97、简述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区别 1)制定主体和约束力不同 2)基本属性和表现形式不同 3)制定程序与实施方式不同 4)稳定程度和调整范围不同 5)公布的范围不同
98、简述教育法律的纵向结构层次 1)《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 2)教育基本法律 3)教育单行法律 4)教育行政法规 5)地方性教育法规 6)教育规章
第28页
99、教育法律规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它是通过教育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具有自己内在逻辑结构的一般行为规则
100、教育法律救济: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101、简述依法执教的意义 1)依法执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2)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 3)依法执教是人民教师之必需
102、简述预防教师违法的必要措施 1)建立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 2)建立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 3)建立全面的教育法律监督机制 4)增强法制观念,宣传、普及教育法规 5)加强学校的规范管理
6)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7)加强学生对自己决定权利得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8)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新课程改革部分
103、我国现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
第29页
104、简述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2)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3)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105、简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06、简述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师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107、简述教师在新课程中教学行为的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第30页
108、简述新课程下的学生观(答题时只答123点即可)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a.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b.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c.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a.学生是完整的人
b.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c.学生与成人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学生是客观存在的人 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c.学生是责权主体
109、简述合作学习方式的意义
1)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2)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
3)合作学习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反省,不断提高
110、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1)坚持知行统一 2)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31页
3)努力做到“慎独” 4)学习先进人物
11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朗格朗提出)
11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功能
1)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动力、调节、评价功能)
2)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3)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4)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113、简述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1)说课与上课是两种不同的活动过程,它们有着本质区别 2)要求不同: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而说课不仅要
解决教什么,还要解答“为什么这样教”
3)对象不同:教师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而教师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
定教学经验的同行和领导。由于对象不同,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
第32页
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说课也不受教材、年级、人数的限制,大可到区域、学校,小可到教研组,备课组。
114、课堂导入的类型 1)直接导入 2)温故导入 3)直观导入 4)问题导入 5)实例导入 6)情境导入
115、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1)合理地设计问题 2)面向全体学生
3)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 4)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 5)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 6)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116、课堂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 1)符合规范,内容科学,合乎逻辑 2)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于启发 3)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4)富于创造性,有独特的风格
第33页
117、教态语言的基本要求 1)身姿稳重端庄,自信得体 2)表情真实自然,适度恰当 3)衣着朴实整洁,美观大方
第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