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新课标下小学德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陶黎

时间:2019-05-14 08:3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育论文:新课标下小学德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陶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育论文:新课标下小学德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陶黎》。

第一篇:德育论文:新课标下小学德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陶黎

新课标下小学德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盘山县实验学校

陶黎

新课标下小学德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摘 要】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针对传统德育课程的弊端,进行了从目标、结构、内容到评价手段等一系列的改革。小学德育新课程具有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以及实施复杂性特点。传统教师角色己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角色的转换势在必行。针对德育新课程对教师角色提出的要求,解决角色冲突的有效办法是实现角色转换,可以通过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改变学校品德评价机制来实现角色转换。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角色 角色冲突 角色转换 【正 文】

小学德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一观点旨在阐明生活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核心是强调道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直面新课程,思考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挑战,使我深深感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也应在这种变革中产生新的变化。以前教师“照本宣科”的“灌输者”及忠实的教材执行者的角色已完全不适应新课标要求了,需要彻底地转变。

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一般采用的都是从上至下的“灌输式”的全班授课的方式,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学习生活中,学校德育的内容、方法等基本形式,一直重复着,学生就像永不疲倦的容器,反反复复地接受着,无所谓兴趣,无所谓愉悦,学生们实际就成了“容器”。教师对学生的品德考核,指向的不是作为学生情感体验结果的道德信念与行为,而是对书本上条文的记忆,这种方式不但不能强化学生的品德,反而容易使学生更加厌恶德育课,从而降低了德育效果。

新德育课程标准提出了主体性德育目标——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学生完满个性的养成;德育课程内容生活化,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让学生回归生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品德结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德育教学方式关注体验性教学,重视德育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教师对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的态度和行为势必与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师角色产生矛盾和冲突。传统的教师角色没有充分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只是一味传授与灌输道德知识与规范,这样的角色已不能适应新德育课程的要求,教师要与新的德育课程同行,要适应新的德育课程的需要,必须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要求与技能,在新课程中不断自我更新发展。

二、教师角色冲突

在小学德育课程中,教师扮演了多种不同角色;传统的作为学生管理者的教师角色与新课程下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之间产生冲突;小学不同年龄阶段教师不同角色之间也发生一系列矛盾。要进行教师角色的转化,不仅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学校还要改变品德评价机制。

1.社会期望与教师主观愿望之间的冲突 社会各方对教师有不一致的期望,有时彼此相互矛盾无法协调,不同人对同一角色的期望存在差异性。虽然近年来频频提倡“减负”,因为不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就无法实施素质教育,而作为家长则对减负忧心忡忡,担心学生因此学习成绩下降,在课余找人补习增加学业负担。如果教师对来自社会的巨大压力而去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就会违背国家教育方针;如果完全执行国家政策,又会使家长失望,因此使教师有无所适从的角色冲突感。

校内各方面的不同角色期望也会引起角色冲突。校长希望教师成长,出成果,但教师的提高学习需要经费和时间,这与学校的正常教务工作会发生冲突。学生对教师期望又不一样,他们希望教师是蜡烛、园丁,更是朋友。然而教师是具有个性的群体,他们的活动有不同的意识取向和价值定向,于是便导致教师的角色行为与社会上对教师的影响角色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往往使教师遭到他人的不同评价,从而产生了心理上的矛盾。2.作为管理者与成为学生朋友之间的冲突

传统的教师作为学生的管理者的角色,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如果教师过分强调这种权威,就会造成师生的对立。因此,教师为了使教育工作深入细致的开展,与学生、家长、同事处理好关系,形成良好的气氛,还要成为他们的朋友、知己。教师在成为其朋友是,不能忘记教师身份,保持一定的距离。教师要想转变这种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与学生推心置腹,必然和传统的作为管理者的教师角色之间产生冲突。3.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角色扮演之间的冲突

教师在小学不同年龄阶段扮演的角色不同,如低年级的学生道德认识还只是比较肤浅的,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强,教师在德育课程中要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到中年级,随着学生自主性的增强,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教师要逐渐地、适当地下放一些权利和任务,让学生有机会自主,根据自己的生活范围的扩大而开展活动。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解决角色冲突,及时进行角色的转换。

三、教师角色的转换

角色转换是指一个人由一种社会角色向另一种社会角色的变动或更替。教师角色转换,是指教师要及时、准确地由一种角色状态进入到另一种角色中去。要进行德育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也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担当“学生的楷模”的角色

首先,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相比较而言,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是我们不能漠视的。因此,教师要担当学生的楷模。通过言传身教向学生传递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

(二)、担当“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德育课程的开发者

“知识的传授者”这一角色是教师职业道德最显著的标志,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是知识的象征,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新课标指出:“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其本身就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新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者的主体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教师要走出传统被动的课程忠实执行者的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潜在的创造能力。这就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

(三)、担当学生“心理调节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市场经济带来的的激烈竞争,是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在课堂上,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人,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的合作过程应是愉快的,应是对学生的一种启发过程。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对学生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心理负担, 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教师要置身于学习活动中,通过对问题的诊断、研究和解决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觉察水平和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就感。

四、关于批评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感情上感受到爱,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一)、明确批评的目的:批评是为了让学生完善自我形象。“责”可指为批评,作为教师,要使批评奏效,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对立,首先,要从自身的角度明确地树立起一个观念,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一儆百”,不是为了“一棍子打死”,而是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加以改正,并逐步完善自我形象,即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我形象。

(二)、坚持批评的原则:根据不同批评对象和不同批评内容要分别坚持如下两上原则:

1、公开性:可以就班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普遍性不良现象或学习中的不良风气开展讨论活动,让正确的集体舆论代替教师单一的批评,形成正气,这样,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就在活动中惊觉,反省并悄悄地加以改正,从而消除与教师情绪上的对立,达到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2、隐蔽性:对于个别的错误行为,或在公开活动中不能自觉改正的行为,应本着保护学生自我形象的原则,采取一对一的批评教育方式,注意隐蔽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告之这样做的原因,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教师爱的同时自然也就从心理上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并愿意为了改正错误付出努力,也达到了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总之,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成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是短时期就能做到的,教师要从传统德育课程观向现代新德育课程观转换,教师要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必须在新旧德育课程的转变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必须处理好教师多元角色之间的冲突,加强实践、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德育新课改的成功。【参考文献】

[1]陈艳:《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思考》,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2]张兆成:《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角色的转变》,甘肃教育,2009年第17期。[3]李艳:《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内江科技》,2006年01期。[4]刘志春: 《学校德育教育的反思及走向》,《德育探索》,2002年第3期。[5][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13-226 [6]赵亚夫:《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思路》,《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4期。

第二篇:小学教师德育论文:新课标下小学德育教师的角色转换

新课标下小学德育教师的角色转换

宜章县天塘乡学校 邓钰晗

小学德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一观点旨在阐明生活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核心是强调道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直面新课程,思考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挑战,使笔者深深感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也应在这种变革中产生新的变化。以前教师“照本宣科”的“灌输者”及忠实的教材执行者的角色已完全不适应新课标要求了,需要彻底地转变。教师的素质、态度、适应和提高是课程实施中最关键的因素,在新的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小学德育课程,转变德育权威的理念,扮演好德育课程的开发者、儿童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一、做孩子道德成长的同路人

首先,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相比较而言,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是我们不能漠视的。因此,教师应树立与孩子一同道德成长的观念,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孩子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成为孩子道德

成长道路上的同路人。

二、做德育课程的开发者

教师是课程的最直接的实施者,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家庭背景。新课标指出:“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它不是师生课程活动的指挥棒,其本身就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新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者的主体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同时,发现和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学校和教师关注的事情。把课堂扩展到了无限丰富的大自然、生活中,以至整个人类社会,让学生不仅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地球„„从这个层面来讲,课程内容已经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教师已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内容的创造者。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充分地尊重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能力,让课程最大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所以,教师要走出传统被动的课程忠实执行者的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潜在的创造能力。

三、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的合作过程应是愉快的,应

是对学生的一种启发过程。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对学生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心理负担,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是传播知识、生产知识的部门,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吸取来自各方面的新知识,拓展文化底蕴,了解教育要求,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使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师要置身于学习活动中,通过对问题的诊断、研究和解决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觉察水平和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就感。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收集学生信息,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感性的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成为与学生双向互动的促进者,与学生同时得到提高。总之,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能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能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就感与价值体验,并感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感受到个体存在的价值和心灵成长的愉悦。

作为小学德育教师,应努力实现角色的转变,顺应德育课改的要求,以真情为叶,智慧为花,生活为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达到教育无痕的目的,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第三篇:小学教师德育论文:新课标下小学德育教师的角色转换

小学德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一观点旨在阐明生活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核心是强调道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直面新课程,思考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挑战,使笔者深深感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也应在这种变革中产生新的变化。以前教师“照本宣科”的“灌输者”及忠实的教材执行者的角色已完全不适应新课标要求了,需要彻底地转变。教师的素质、态度、适应和提高是课程实施中最关键的因素,在新的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小学德育课程,转变德育权威的理念,扮演好德育课程的开发者、儿童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一、做孩子道德成长的同路人

首先,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相比较而言,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是我们不能漠视的。因此,教师应树立与孩子一同道德成长的观念,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孩子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成为孩子道德成长道路上的同路人。

二、做德育课程的开发者

教师是课程的最直接的实施者,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家庭背景。新课标指出:“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它不是师生课程活动的指挥棒,其本身就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新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者的主体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同时,发现和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学校和教师关注的事情。把课堂扩展到了无限丰富的大自然、生活中,以至整个人类社会,让学生不仅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地球„„从这个层面来讲,课程内容已经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教师已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内容的创造者。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充分地尊重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能力,让课程最大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所以,教师要走出传统被动的课程忠实执行者的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潜在的创造能力。

三、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的合作过程应是愉快的,应是对学生的一种启发过程。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对学生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心理

负担,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是传播知识、生产知识的部门,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吸取来自各方面的新知识,拓展文化底蕴,了解教育要求,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使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师要置身于学习活动中,通过对问题的诊断、研究和解决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觉察水平和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就感。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收集学生信息,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感性的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成为与学生双向互动的促进者,与学生同时得到提高。总之,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能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能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就感与价值体验,并感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感受到个体存在的价值和心灵成长的愉悦。

作为小学德育教师,应努力实现角色的转变,顺应德育课改的要求,以真情为叶,智慧为花,生活为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达到教育无痕的目的,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第四篇:新课标下小学德育教师的角色转换

新课标下小学德育教师的角色转换

教师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生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他的演出地点主要在学校,学校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学校的功能亦随之复杂化和多样化,教师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一观点旨在阐明生活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核心是强调道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直面新课程,思考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挑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也应在这种变革中产生新的变化。以前教师扮演忠实的教材执行者的角色已完全不适应新课标要求了,需要彻底地转变。教师的素质、态度、适应和提高是课程实施中最关键的因素,在现代教育学校活动中,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小学德育课程,转变德育权威的理念,扮演好德育课程的开发者、儿童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一、担当“学生的楷模”的角色

首先,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相比较而言,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是我们不能漠视的。因此,教师要担当学生的楷模。通过言传身教向学生传递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小学生年龄小,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模仿学习是他们的一种主要学习形式,在整个教育情境中,教师的言谈举止都是学生耳濡目染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教师应树立与孩子一同道德成长的观念,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孩子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成为孩子道德成长道路上的同路人。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把教师行为中的这种文化规范高度概括为“教育工作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

二、担当“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德育课程的开发者

“知识的传授者”这一角色是教师职业道德最显著的标志,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是知识的象征,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教师是课程的最直接的实施者,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家庭背景。新课标指出:“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它不是师生课程活动的指挥棒,其本身就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新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者的主体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同时,发现和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学校和教师关注的事情。把课堂扩展到了无限丰富的大自然、生活中,以至整个人类社会,让学生不仅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地球„„从这个层面来讲,课程内容已经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教师已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内容的创造者。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充分地尊重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能力,让课程最大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所以,教师要走出传统被动的课程忠实执行者的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潜在的创造能力除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原理,以某种恰当的反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是知识成为一种双向的、互相推动的,充满乐趣的过程。这就

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

三、担当学生“心理调节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市场经济带来的的激烈竞争,是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在课堂上,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人,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的合作过程应是愉快的,应是对学生的一种启发过程。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对学生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心理负担, 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是传播知识、生产知识的部门,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吸取来自各方面的新知识,拓展文化底蕴,了解教育要求,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使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师要置身于学习活动中,通过对问题的诊断、研究和解决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觉察水平和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就感。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收集学生信息,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感性的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成为与学生双向互动的促进者,与学生同时得到提高。总之,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能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能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就感与价值体验,并感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感受到个体存在的价值和心灵成长的愉悦。

教师不仅为社会传递生产经验,技能和科学知识,而且还传递政治思想和道德意识。作为小学德育教师,应努力实现角色的转变,顺应德育课改的要求,以真情为叶,智慧为花,生活为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达到教育无痕的目的,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第五篇:小学德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小学德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小学德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一观点旨在阐明生活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核心是强调道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直面新课程,思考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挑战,使笔者深深感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也应在这种变革中产生新的变化。以前教师“照本宣科”的“灌输者”及忠实的教材执行者的角色已完全不适应新课标要求了,需要彻底地转变。教师的素质、态度、适应和提高是课程实施中最关键的因素,在新的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小学德育课程,转变德育权威的理念,扮演好德育课程的开发者、儿童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一、做孩子道德成长的同路人

首先,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相比较而言,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是我们不能漠视的。因此,教师应树立与孩子一同道德成长的观念,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孩子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成为孩子道德成长道路上的同路人。

教师过去总是被许多美丽光环包围着,如“红烛”、“园丁”“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戴着这些光环。教师的地位崇高了,教师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了。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被淡化了,他们不敢冒犯教师,不管越雷池半步,只能正襟危坐、俯首静听,唯唯诺诺,对教师敬而畏之,任凭教师摆布。在这种气氛里,学生思维的火花被压制了,想象的翅膀被折断了,创新意识没有了,特长得不到发挥,个性得不到张扬,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因此,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做到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并随时注意摒弃自己的陈规陋习,解除学生的束缚,与学生积极互动,以平等的身份面对所有的学生,以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自觉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体验性、探究性不断发展和提升。

因为教师本身的优良品质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随时加强自身的修养,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习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做德育课程的开发者

教师是课程的最直接的实施者,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家庭背景。新课标指出:“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它不是师生课程活动的指挥棒,其本身就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新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者的主体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同时,发现和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学校和教师关注的事情。把课堂扩展到了无限丰富的大自然、生活中,以至整个人类社会,让学生不仅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地球„„从这个层面来讲,课程内容已经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教师已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内容的创造者。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充分地尊重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能力,让课程最大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所以,教师要走出传统被动的课程忠实执行者的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潜在的创造能力。

教学既是一个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又是一个复杂的情意活动过程,人格协调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师生关系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教师如何认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呢?

1、认识学生

认识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心理。现在的中学生有着充分的自主意识,情感内容日渐丰富,智力结构基本完整,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性格也基本形成,正是那种想自己是一个成年人了,但又绝对没在成熟的人格的时候,有极强的求知欲望,又对枯燥的教条绝不感兴趣,但是其自控能力还是较差,分辨事非的能力也不完善,加上家庭的影响,有时在对待人和事的态度上缺乏谦让的精神,还有个别学生长期生活在一种受指责的状态中,已经形成对大人、老师的训斥成一种抵制心理。从中学生行为规范那里,他们知道哪样是应该做的,哪样是正确的,也想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做一次容易,次次做就难,所以坚持不下去,一旦当大人和老师没有及时的鼓励和约束时,甚至指责时,他们就做不对甚至还故意做错来以示自己对指责的反抗。一旦当他们形成了坏的习惯再改就很有困难了,对待这样的学生确实很头痛也更需要十足的耐心和毅力。

2、尊重学生

把学生当作朋友,把学生当作一个人,一个与自己一样大写的人。是个人,就应尊重其人格。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民主地看待每一个学生,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就建立起来了。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如果要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

三、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的合作过程应是愉快的,应是对学生的一种启发过程。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对学生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心理负担, 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是传播知识、生产知识的部门,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吸取来自各方面的新知识,拓展文化底蕴,了解教育要求,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使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师要置身于学习活动中,通过对问题的诊断、研究和解决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觉察水平和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就感。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收集学生信息,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感性的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成为与学生双向互动的促进者,与学生同时得到提高。总之,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能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能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就感与价值体验,并感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感受到个体存在的价值和心灵成长的愉悦。

作为小学德育教师,应努力实现角色的转变,顺应德育课改的要求,以真情为叶,智慧为花,生活为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达到教育无痕的目的,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对小学生的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气质、能力、性格差异,去观察、分析、综合,待“洞悉全貌”后采取不同的措施、途径和方法进行思想教育。

1、对“个性倔强的学生”要注意培养沉着、稳重、坚持到底的精神

“个性倔强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喜欢与人交往,情绪往往表露于外。他们热情、果敢、爽朗、为人耿直、精力充沛,有进取心、不怕困难,但往往又脾气暴躁、任性、粗心、性急。对这类学生的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沉着、稳重、坚持到底的精神和克制忍耐的品质。我在任教六年级时发现有两名学生热情、大方,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但有时脾气暴躁、任

性,做作业或考试时粗心。针对这种情况,我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批评教育,引起他们的注意。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逐步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2、对“个性活泼好动的淘气学生”,要注重培养刻苦精神,养成做事认真、善始善终的习惯

我们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发现,“个性活泼好动的淘气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机敏、灵活、亲切、热情,有兴趣爱好,但同时也伴有情绪易于波动、轻涪散漫、不踏实等特点。这类学生如果教育不当,学习成绩就会逐渐下降成为双差生,有的甚至会引发伤害事故。去年秋季,我班一学生放学后因骑自行车淘气导致膀子骨折,我便以此为契机,同家长取得联系,希望家长协助和支持、配合,教育每一位学生上课做作业时注意力要集中,着重培养他们的刻苦精神,并逐步养成做事认真、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3、“对慢性子学生”要注意培养敏锐的反应和办事果断的作风

一个活泼开朗、乐于与人相处的孩子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和成人的喜爱,而且也容易适应新环境。然而,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多,他们因缺少同龄伙伴,接触面较窄而产生了诸如自我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等许多社会性方面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作为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交往的机会,同时,教给孩子交往的技巧,这样孩子才会爱交往、会交往。

四、关于批评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感情上感受到爱,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一、明确批评的目的批评是为了让学生完善自我形象。“责”可指为批评,作为教师,要使批评奏效,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对立,首先,要从自身的角度明确地树立起一个观念,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一儆百”,不是为了“一棍子打死”,而是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加以改正,并逐步完善自我形象,即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我形象。

所谓自我形象,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体和各方面形象的自我批价,许多研究表明,一个有良好自我形象感的学生更富于自信,在学习活动中更容易自觉督促自己,取得进步与成功,因此,批评既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我形象,又要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形象。

二、坚持批评的原则

根据不同批评对象和不同批评内容要分别坚持如下两上原则:

1、公开性

可以就班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普遍性不良现象或学习中的不良风气开展讨论活动,让正确的集体舆论代替教师单一的批评,形成正气,这样,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就在活动中惊觉,反省并悄悄地加以改正,从而消除与教师情绪上的对立,达到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2、隐蔽性

对于个别的错误行为,或在公开活动中不能自觉改正的行为,应本着保护学生自我形象的原则,采取一对一的批评教育方式,注意隐蔽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告之这样做的原因,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教师爱的同时自然也就从心理上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并愿意为了改正错误付出努力,也达到了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三、讲究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方式有很多,但当众不留情的数落,苦口婆心的劝说,粗暴的训斥,无声的责罚,都将给批评罩上一件冷漠、无情的外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导致口服心不服,甚至对立的不良后果,因此,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与技巧。

1、谈话式代替指责式

学生犯了错,教师常严厉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并陈之以利害、晓之以利弊,希望学生明白错误对其自身的危害性,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味地指责让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距离,他在被动中听,但未必主动地从心理上接纳。

谈话式以“我们来谈谈„„”,“你能把今天的情况说一说吗„„”,“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等语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平等对话,消除对立情绪,这时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在心理上相互接近以至融洽,就成了联手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同盟,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交流中认识错误,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尊重和信任,从而产生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形象的信心和决心。谈话起到了批评的作用,收到可能较批评更好的效果。

2、帮助法代替责罚法

学生在成长的阶段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教师过多地横加指责,或告之家长加以惩罚,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既于事无补,又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当学生出错时,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出错的原因,当时当地的情况,甚至于家庭状况,诚恳地就学生所需去帮助他们。如:对于习惯性犯错的学生,老师甚至可以帮助制订改正计划,帮助实施,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也许是物质上的,也许是精神上的真诚的帮助能解开他们心里的疙瘩,解决实际问题,去除导致学生犯错的根源,进而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3、利用情境批评

学生的表现,常受他们粗浅的是非观,好恶感所左右,常从“自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逞一时之勇,求一时之快,对自己的缺点视若无睹。假如:不珍惜时间,做事不严谨,学习不刻苦等等。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游戏,小品表演,讽刺与幽默,设计师之家等活动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适当地调换角色,成为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当他们感受到因自己的缺点导致活动的不成功或失败时,教师再抓住时机帮助他们分析得失,启发他们教育自己,这比教师命令、教训、要求的效果要好得多。

4、泠处理代替热处理

批评,在学生犯错误时立即进行,学生情感上难以接受,这时各种方式用尽也难奏效,使老师觉得采用纪律处分似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纪律处分只是一种强制性的措施,它能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后果,让学生害怕、畏惧,却不一定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其原因。这样,纪律处分可能起到压服的作用,但不能使之心服。因此,必须以冷处理代替热处理,耐心等待、观察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时间,再通过班干部、好朋友、家长一起疏导,水到渠成的批评,可能更能奏效。

四、批评的注意点

1、要“批评”在理上

育人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和千变万化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一把钥匙一把锁”,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不仅仅要做到“因人而教”,教师的批评应该是及时地“指点迷津”,析事论理,以理服人,对症下药,才能切中学生心理矛盾,改变学生情绪状态,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2、要“批”而有情

古人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要使自己的“批评”为学生乐于接受,就不但要做到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通才能理达。否则,理虽直,情不通也是难以奏效的。只有理中蕴情,情中含理,情理交融,这样的批评才能起到警策,激励,鼓舞,教育的作用。

3、批评注意分寸

批评有的宜在课堂上或大庭广众中公开“说”;有的宜在课后个谈心时悄悄“说”;有的宜点到为止,留点“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索领会;有的宜条分缕析,讲清利弊教会学生

分析得失,恰如其分,不侮辱挖苦。寓批评于尊重之中,于表扬之中,于谈心之中,于谅解之中,于自责之中,于关怀之中,于希望之中,于玩笑之中,于幽默之中,于激励之中。这样的批评,没有疾言厉色的指责,没有错一罚百的处罚,但是被批评的学生在汗颜愧疚的同时萌生的是知错改错的决心。

4、批评还要指出努力的方向

批评是为了帮助改正自身缺点,完善自我形象。批评时,教师还要注意适时地点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即如何完善自我形象,完善自我形象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预定目标前进,才能达到教师批评的真正目的——改正缺点,完善自我。

下载德育论文:新课标下小学德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陶黎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育论文:新课标下小学德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陶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摘要: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的地位与角色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而大多数体育教师由于受传统体育课和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的不能及时......

    浅谈新课标下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标下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怀 集 县 第 一 中 学 肖勇摘要:体育教学改革已经初见端倪,新课程改革给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教师角色......

    新课标下小学德育教师的角色转换-德育(精选5篇)

    新课标下小学德育教师的角色转换小学德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这一......

    谈新课标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谈新课标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作者:张 伟 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4期 一、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范文大全]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以及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使我国......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魏喜竹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项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以教学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英语课程标准》将情感、学习策略和文化作为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适应人的全面、整体发展的价值取向。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发展......

    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什邡市马井学校刘春燕新课标的实施,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种考验,转变,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如何适应这种考验和转变呢?我觉得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的基本关系,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