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河东区人事局文件

时间:2019-05-14 08:1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临沂市河东区人事局文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临沂市河东区人事局文件》。

第一篇:临沂市河东区人事局文件

临沂市河东区人事局文件

临东人发„2008‟8号

关于转发市人事局《关于印发〈临沂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区直各有关部门、直属事业单位,河东工业园区管委会:

现将临沂市人事局•关于印发†临沂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临人发„2008‟3号)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八年五月六日

主题词:事业单位 岗位管理 转发 通知 临沂市河东区人事局办公室 2008年5月6日印发

临沂市人事局文件

临人发[2008]3号

关于印发《临沂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事局,市直各有关部门、直属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沂经济开发区:

为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关于山东省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鲁厅字[2005]42号)和山东省人事厅•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鲁人发[2007]28号)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了•临沂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00八年一月十八日

临沂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和•山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试行办法‣(鲁厅字[2005]42号),根据•山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岗位设置的实施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并列入事业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均须按照有关规定和本实施方案进行岗位设置,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

2、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的办事机构,参照本实施方案,纳入岗位设置管理范围。

3、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本实施方案。

二、岗位类别设置

4、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三种类别的岗位结构比例,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需要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

5、主要依靠专业技术和知识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岗位总量的50%;主要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服务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事业单位设置的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6、按照事业单位改革方向,后勤服务等工作应逐步实现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7、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批准,事业单位可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三、岗位等级设置

8、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人员编制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全市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8个等级,初次设置按现有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三至十级职员岗位。

9、事业单位具有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设置,其他等级管理岗位根据编制员额和工作需要设置。

10、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确定。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其中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十三级是员级岗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的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

11、根据国家规定的1:3:6的总体控制目标,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实行分级分类控制。分级控制目标为:市属事业单位2:4:4,县(区)属事业单位1:3:6,乡镇属事业单位0.5:3.0:6.5。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为: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 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12、根据承担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行业特点,每个事业单位确定一个为主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数量一般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总量的80%。辅系列岗位的等级设置应低于主系列岗位的等级。

13、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依次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4、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控制目标为: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一般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5%左右,主要在以工勤技能岗位为主体的事业单位和科学研究、教学实验、医疗卫生等领域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辅助岗位上设置;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的总量一般控制在25%左右;四级岗位按不超过工勤技能岗位总量40%的比例设置。

15、各级各单位在设置具体岗位时,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的特点和功能、规模、规格及专业技术水平等,在不超过总体控制目标的前提下,按国家和省颁布的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进行设置。

16、经批准设置的特设岗位是非常设工作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管理权限予以核销。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四、岗位基本条件

17、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三类岗位的

基本任职条件是: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18、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各等级岗位还应具备以下基本任职条件:

(1)三级、五级管理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管理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2)四级、六级管理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管理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管理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管理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19、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有关规定执行。其中高、中、初各级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和本行业、本单位岗位需要、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还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20、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其人员的确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任职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

(3)其他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享有盛誉,业内公认的一流人才。

21、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是省重点设置的专任岗位,不实行兼

职。其任职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1)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省内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领域或行业的学术技术领军人物。

(3)省级以上重点学科、研究室、实验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4)其他为全省经济和社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省内同行业公认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22、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五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23、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在各类各级岗位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相应各个岗位的具体条件要求。

五、岗位设置的审核

24、市直事业单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有关要求,在核定的人员编制内研究制定岗位设置(或调整)方案,提出各类岗位的设置数量、等级和结构比例,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市人事局核准批复后组织实施。县(区)及乡镇属事业单位,经县(区)政府人事局审核汇总后,报市人事局核准批复后组织实施。

对规模小、人员少、较分散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可依据岗位结构比例对岗位设置数量实行集中调控,统一研究制定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或调整)方案。

25、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设置,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将

符合条件的人选逐级推荐上报,经省人事厅审核,省政府同意后,报人事部审定。

26、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设置,由省、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综合考虑事业单位发展需要、专业技术水平和高层次人才的数量等因素,集中掌握,重点使用,主要在本科高等院校、重点科学研究机构和骨干医疗卫生单位设置。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由事业单位提出设置申请,分别报市人事局和省人事厅核准。其中,市属及以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设置的总量由市人事局汇总报省人事厅核准。二级岗位聘用后,将聘用人员名单报省人事厅备案。

27、特设岗位的设置由事业单位提出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事局核准。

六、岗位聘用

28、事业单位按照•山东省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暂行办法‣(鲁厅字„2005‟43号)及有关规定,遵照因事设岗、按岗聘用、公开竞争、合同管理的原则,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自主确定本单位各类具体的岗位设置,明确岗位等级,按规定程序公开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签订聘用合同。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29、事业单位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按照不低于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条件的要求聘用人员。对确有真才实学,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30、已经对各类岗位实行岗位设置管理和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可根据本实施方案和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管理,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现有聘用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按规定程序备案和确定岗位工资待遇,并变更合同相应的内容。

尚未对全部岗位实行岗位设置管理的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抓紧研究制定岗位设置方案,经核准后进行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未按规定进行岗位设置管理的不得新聘人员或将进入最低相应岗位等级的人员聘用到上一级岗位。

31、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要严格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及有关要求进行。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等办法,逐步调整到规定的结构比例之内;在未调整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前,不得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和职数新聘人员。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步到位。

32、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后,应填写•山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手册‣,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对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情况进行审查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予以备案,并按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3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般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和工作需要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并以其为主的工作岗位进行管理,执行一个岗位的工资待遇。可由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兼职完成管理工作的,一般不再设置管理岗位;专门从事管理业务的工作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按专业技术岗位进行管理的,应在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职数内,确定其具体的专业技术岗位,完成该岗位专业技术工作的职责任务。

七、组织实施

34、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有关规定,加强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要充分发挥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职能作

用,严格按照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和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共同做好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要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信息数据库,尽快实现岗位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

35、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行分类指导,有行业指导意见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的,要严格按照本实施方案和行业指导意见及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认真做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没有颁布本行业指导意见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的,经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同意,参照相近行业指导意见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执行;无相近行业指导意见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参照的,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36、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级、各部门和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自本文件下发之日起,各县(区)、市直各有关部门、单位应立即动员部署,按照文件要求,报送本单位、本行业的岗位设置(调整)实施方案和岗位设置情况一览表,待市人事局核准批复后组织实施,所有事业单位应在2008年上半年完成此项工作。对不按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对在实施工作中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要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并按规定给予处分。

附件:

1、临沂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手册

2、岗位设置情况一览表

3、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内容及样式的说明

二00八年一月十八日

附件三

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

内容及样式的说明

为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的内容和样式,便于岗位设置方案的拟定、审核,我们设计了岗位设置方案样式。要求如下:

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

(一)现有机构编制、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分类分级统计情况;

(二)拟设置岗位数量、类别、等级、结构比例意见及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名称;

(三)相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四)组织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二、岗位设置方案文本用A4纸,字体、行距、页边距等按公文标准设定。

三、岗位设置方案报送一式三份,电子文本一份。

四、报送岗位设置方案时,一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卡片(复印件);

(二)市人事局备案核准的编制实名制花名册;

(三)岗位设置情况一览表(样式见附件,该表从山东人事信息网职称评审栏下载使用)。

五、市直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由主管部门统一上报,各县(区)、乡镇属事业单位由各县(区)人事局统一上报,分别表述和列表。

第二篇:临沂市河东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临沂市河东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18日在河东区第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河东区区长 李枝叶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河东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的政府工作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困难挑战,区政府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区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半壁江山”的战略部署,坚决贯彻上级一系列方针政策,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奋力攻坚、创先争优,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十一五”是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制定实施了打造“半壁江山”五年发展规划,落实扩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措施,理清工作思路,加快经济建设,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1亿元,分别增长16%、35%、25%和32.9%,“十一五”时期年均分别增长14.8%、26.3%、27.6%和27.7%。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11.8:55.9:32.3调整到6.7:50:43.3。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打造“半壁江山”的第一抓手,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连续四年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以“一号工程”为引领,严格落实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和督导考核机制,保证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十一五”时期实施投资过3000万元的项目126个,完成投资118亿元,宏艺科技、天一液压、蒙凌汽车桥、中联水泥、观唐温泉、紫荆城、世界建筑博览

园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或开工,经济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增强。2010年着力推进了“8+10+40”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亿元。

——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坚持把工业化作为打造“半壁江山”的第一支撑,按照“园区承载、项目主导、集群发展”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工业振兴年”活动,做大做强工业经济。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50亿元、增加值45亿元、利税6.9亿元,分别增长30%、20%和30.8%,“十一五”时期年均分别增长26.3%、27.6%和26.9%。2010年全区有31家企业产值过亿元,15家企业税收过千万元,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完成技改投入4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4亿元,增长30%,宏艺科技公司成功创建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十一五”时期培育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13件、名牌产品10件;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家、省级16家、市级24家;被授予“中国铸造产业集群试点区”、“中国脱水蔬菜加工城”称号。河东工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入园企业达到75家,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2亿元、税收7200万元,分别增长44%和106%。

——农业基础得到巩固。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打造“半壁江山”的第一基础,积极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效品牌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十一五”时期年均粮食总产稳定在20万吨以上,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沂州海棠被推选为市花,荣获“中国海棠之都”、“中国木柳之都”称号。发展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市级33家,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23万亩、“双备案”基地6万亩,流转土地面积7.8万亩,荣获“中国莲藕之乡”、“中国草莓之乡”、“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和“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区)”称号,被农业部列入“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区)”。2010年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优质农产品基地8.3万亩、“双备案”基地1.3万亩,建设生态林场3.3万亩,被确定为“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首批重点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示范区”,“沂州海棠”地理标志商标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批准,荣获“中国酱菜之乡”称号。

——服务业发展亮点纷呈。坚持把服务业作为打造“半壁江山”的第一亮点,以“三大板块”为载体,加快推进五金城、汽车城、食品城、温泉城、航空城“五城”建设,服务业优势进一步彰显。整合提升商贸物流业,“十一五”时期开工建设商贸物流项目33个,搬迁提升钢材市场,临沂车辆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16个汽车4S店,“汽车城”形成规模,成功争创“中国五金产业工贸城”。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日用品直营店11处、便民店312个,农资直营店9处、农资农家店315个,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确定为“全国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县(区)”。规范发展温泉旅游业,拉开了中国汤头温泉城开发建设框架,规划建设了观唐温泉等一批温泉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被授予“中国地热城”称号。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完成临沂国际影视城、滨河游乐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3%。拓宽发展金融服务业,成立2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村镇银行、1家证券营业部。2010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5亿元、贷款余额73.5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9.5亿元和11.5亿元,比“十五”末增加56.5亿元和24.4亿元。

(二)“十一五”是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的五年。始终坚持把城镇化作为打造“半壁江山”的第一战略,按照“345”的发展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城镇化水平有了新提高。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2.9平方公里,比“十五”末增加5.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2.6%,绿化覆盖率达到43%,分别比“十五”末提高20.6个和7.7个百分点。

——城乡规划实现新突破。与临沂市建设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相衔接,发挥规划先导作用,突出汉唐风格,组织编制了河东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河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滨河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等11项规划和8个乡镇街道总体规划。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成河东区村镇体系规划、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规划、80个中心村规划。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城乡规划建设秩序进一步规范。

——城镇建设实现新跨越。持续开展“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十一五”时期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3亿元,新建改建城区道路82公里,敷设供排水管网420公里、燃气管网209公里,新增城区绿化面积552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700盏,滨河东路、342省道改造、污水处理厂、政务大厦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推进滨河区域开发建设,完成搬迁面积497万平方米、还建面积178.4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面积218万平方米。2010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8亿元,完成十大路网建设工程,新建自来水供水管网18.6公里、燃气管网57公里,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1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760盏。完成搬迁面积150万平方米、还建面积60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面积120万平方米。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完善功能配套,提升承载能力。“十一五”时期完成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6亿元,新建改建区乡村道路294公里、大中桥梁14座,区乡村道路总里程达到958公里,比“十五”

末增加255公里。完成商业建设86万平方米、公共建设46万平方米、生产性建设214万平方米。建设供排水设施197公里、农田水利工程210处、沼气池1.5万个。新建扩建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6座,成功创建“全国电气化县(区)”。2010年完成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3亿元,新建改建县乡道路28.3公里、村道21.5公里,改造危桥2座。完成商业建设14.9万平方米、公共建设20.9万平方米、生产性建设44.7万平方米,扩建110千伏八湖变电站。

——社区建设呈现新亮点。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2009年启动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两年共建设农房23440户、改造危房2455户、总建筑面积289.4万平方米,整体工作保持全市第一、全省领先,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区)”。2010年重点实施6个农村示范社区建设,建设多层住宅楼31栋、1876户。城市社区建设稳步推进,45个城市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均达到300平方米以上、17个达到了1000平方米以上,三官庙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环境整治展现新形象。全面贯彻和落实临沂市“一创六建”工作部署,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镇管理要求,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在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成立城管中队,城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城区建成29处公厕、13处垃圾收集站、6处环卫工人休息室,建立了“村收、镇集、区运、市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村庄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五化”工程建设,完成村庄道路硬化面积19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80万平方米,安装路灯5710盏,村庄“五化”达标率达到95.1%。

(三)“十一五”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五年。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打造“半壁江山”的第一动力,激活内力、借助外力,挖掘潜力、形成合力,改革开放形成新局面。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顺利完成政府机构、区乡财政体制、农村综合配套、国有粮食企业、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畜牧兽医管理体制、企业产权制度等改革,农村土地使用权、行政审批管理制度、文化管理体制、集体林权制度、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扎实推进,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启动实施。承担了我市“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重要任务,德力西再生塑料产业园被确定为临沂市再生资源生态工业

园区,被省国土资源厅确定为全省8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示范县(区)”之一,前三批增减挂钩指标总规模4063亩通过省级验收,第四批、五批正按时序推进。

——招商引资富有成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实行项目集中奠基制度,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十一五”时期共引进项目1080个,实际利用区外资金126.4亿元、境外资金6899万美元,分别是“十五”的2倍和2.2倍,连续四年获得“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区)”称号。2010年全区招商引资项目126个,先后6批次为52个项目集中奠基,实际到位区外资金26.8亿元,利用境外资金1550万美元,增长18.8%。

——对外贸易持续扩大。积极引导企业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经贸洽谈会和展销活动,扩大产品市场份额,促进外经贸稳定增长。“十一五”时期完成进出口总额9.6亿美元,其中出口9.3亿美元,分别是“十五”的3.1倍和3.3倍,连续三年获得“全市外经贸工作先进县(区)”称号。2010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8亿美元,其中出口2.7亿美元,分别增长51.3%和48.7%。

——境外投资快速增长。充分利用国家贴息扶持政策,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以多种形式扩大境外投资与合作,建立生产基地或贸易中心,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十一五”时期办理境外投资项目21个,完成境外投资1亿美元。2010年新办境外投资项目4个,完成境外投资3405.4万美元。

(四)“十一五”是民生事业长足发展的五年。始终坚持把保障民生作为打造“半壁江山”的第一责任,认真落实上级各项民生政策,每年重点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发展社会事业,民生质量得到新改善。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00元,均增长16%,比“十五”末分别增加9871元和3329元。

——社保体系更加健全。深入开展“四个三”活动,“十一五”时期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2.4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4.9万人、转移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5%以内。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五保供养标准逐年提高,低保对象达到11715人,五保供养人数达到1687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7万人,保险基金结余4.1亿元。2010全区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5640人,培训农村劳动力2.3万人、转移2万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一五”时期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20个,专利持有量达到870件,再次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新建校舍8.8万平方米,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2处、市级16处。建成9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06个农村文化大院和31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创作了区歌《紫气东来》和《走进河东》、《千年汤泉》、《沂州海棠》等一批文艺文学作品,“龙灯扛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争创“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区”。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稳步提高,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病得到有效防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成功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双拥工作扎实有效,成功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区”。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统计、物价、审计、档案、史志、兵役、国防教育、通信、邮政、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点实施了18家工业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淘汰关闭了“土小”项目1300余家;扎实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高质量完成15项迎淮重点工程,顺利通过迎淮考核和创模复核验收,“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山东省滨河湿地生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顺利实施,创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通过专家评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建成德力西、鲁南有色金属、中绿资源等一批再生资源产业项目,6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14家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平安建设卓有成效。深化“平安河东”建设,信访总量、刑事案件数量稳中有降,安全生产指标持续下降,应急管理、社会治安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全面加强,社会局面持续稳定,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

(五)“十一五”是政府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始终坚持把职能转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不断推动管理创新,加强作风建设,提升行政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和弘扬团结实干、负重奋进、只争朝夕、敢于争先、科学发展的新时期河东精神,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素质全面提高,顺利通过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被命名为山东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区。

——效能建设全面提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系列活动,政府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扎实开展“行政效能建设年”活动,加快作风转变,建立健全了“争先进位、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机制。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办好行风热线,开展行风评议机关活动,政府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有了大的提高。

——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十一五”时期举办法制培训班24期,培训行政执法人员3800人次,办理行政复议案件58件。圆满完成了“五五”普法任务,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不断增强。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坚持重大事项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向区政协通报制度,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304件,政协委员提案416件,办复率100%。

——廉政建设取得成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进一步树立。

各位代表,回顾“十一五”奋斗历程,我们在面对国内外形势起伏波动的不利影响下,在经受发展环境复杂多变的磨砺考验中,取得了成就、铸就了辉煌。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献计献策、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河东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奋斗的历程难以忘怀,发展的经验弥足珍贵。回首“十一五”,我们深刻体会到:解放思想是引领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必须坚持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干部群众创造力的释放,以观念的大更新加快各项工作的创新,在解放思想过程中谋求科学发展的新途径,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跨越。加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的根本举措。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紧迫的任务,牢牢抓住工业化、城镇化两大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培植服务业,构筑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改革开放是促进科学发展的活力之源。必须坚持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促发展,制定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改革措施,创新有利于扩大开放的体制机制,靠深化改革激活发展动力,借扩大开放增

添发展活力。改善民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最终目标。必须坚持把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稳定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保障。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维护公平正义,妥善化解矛盾,强化社会治安,全力保持社会稳定,在和谐稳定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促进和谐稳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工业支撑能力不强,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公共财力不足,城乡发展欠账较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以及公共服务能力尚需全面加强;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十二五”时期仍然是河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正逐步温和复苏,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机遇,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步入常规增长轨道,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和提升水平的关键时期,中央高度重视革命老区的发展,省委加快推进鲁南经济区的规划建设,为我们新一轮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河东实际看,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逐步提升,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葛沟镇整体划转又拓宽了发展空间,我们完全具备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加快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在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压力在增大。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把握新机遇新挑战,努力实现新跨越新突破。

“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到201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0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5%、22%、22%和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000元,年均分别增长15%和1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工作上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握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牢牢抓住第一要务不放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统筹兼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好中求快、快中求好、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以方式转变为主线。把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更加注重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破除发展障碍,化解发展难题,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支撑。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技术人才支撑,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以和谐构建为根本。正确把握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感受度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三、2011年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2011年是我区打造“半壁江山”的争强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稳定经济增长、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启动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一二三”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壮大经济总量、推进结构调整;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着力提高民生水平、增进社会和谐;着力加强政府建设、提升执政能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城镇登记失

业率控制在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3.43%,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

围绕上述任务目标,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工业振兴和项目带动,壮大发展实力。把工业振兴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一手抓存量提升,一手抓增量优化,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

大力推动工业发展。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一号工程”,实施“5521”工程,完成技改投资50亿元,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0亿元,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达20家,1家企业上市。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扩大蒙凌机械、大林食品、华太电池等企业生产规模,重点发展五金机械、食品加工两大产业集群和五金机械、食品加工、轻工工艺、建筑材料四大主导产业,确保两大产业集群产值均过50亿元,四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120亿元。大力培植发展新兴产业,开工建设华太锂离子电池生产线等项目,力争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实现较大提升,积极争取市新兴产业创业引导资金,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5%。加大科技转化与推广,推进一批企业实现产学研联合,全年争取各类科技项目25项以上,市级以上无偿科技资金500万元以上。组织开展“市场营销年”活动,鼓励扶持企业开发适销对路产品,积极参加各类经贸洽谈和展销活动,扩大产品市场占有份额。科学制定工业发展的奖励办法,突出工业增量、科技创新、财税贡献等方面的奖励。努力扩大进出口,促进外经贸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8亿美元,其中出口2.7亿美元。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力争年内新增3家境外投资企业,实现境外投资2200万美元。加快企业上市步伐,积极为宏艺科技、大林食品、蒙凌机械、澳美纺织、天一液压等企业提供服务,争取有2家企业上市。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3个,省名牌产品2个,市级以上消费者满意单位5家,市级以上“守合同、重信用”企业6家。继续开展企业家培训,组织50名骨干企业家和金融部门负责人赴日本培训学习。

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坚持把增加投资规模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性举措,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振兴年”活动。实施“411”工程,确立40个区级重点项目,成立10个区重点工程指挥部,争取10

个项目列入市重点项目。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成立重点项目手续办理小组,跟踪办理各项手续,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抓好五金产业园、世界建筑博览园、汽车主题公园、中国汤头温泉城等工程项目。坚持重点项目观摩点评制度,组织安排好蒙凌机械、东兴电镀、奥达建陶、锦昇板材、远通汽车超市、城镇建设重点项目,以及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重点项目等市、区委理论读书会观摩点。紧盯国家和省市投资方向和计划安排,全年争取竞争性项目50个以上,争取竞争性资金2亿元以上。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更多地引进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引进区外资金24亿元以上,境外资金1500万美元,新开工项目50个以上。突出大工业项目招商,区级班子领导和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争取引进1个工业项目,相公、九曲、郑旺至少引进一个投资过5000万元的工业项目,其他乡镇街道至少引进1个投资过3000万元的工业项目。加强乡镇街道、工业园区财源建设,大力实施财政增收“321”工程,力争3个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地方财政收入过5000万元,2个过2000万元,1个过1.5亿元。加强银政企合作,每季度举办一次银政企洽谈会,金融部门新增贷款15亿元以上。完善企业担保体系,大力推行“三押一推”等有效贷款方式,争取企业融资增长20%以上,实现临沂河东齐商村镇银行、亿嘉担保、奥蒙公司、信生公司增资扩股。

着力推动园区扩张。加快河东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打造华龙路、紫昇街,确保中昇信息服务中心大楼投入使用,全年引进2个过亿元的工业项目,2个过5000万元的工业项目,2个过3000万元的工业项目,实现利用区外资金3亿元以上,确保晨阳风机、顺通汽车等11个项目落地建设。加快企业规模膨胀,突出抓好凯佳食品二期、金森建陶二期、三丰化工二期等10个项目,力争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亿元、利税4亿元。加快推进相公工业园建设,完善提升规划,强化基础设施配套,与河东工业园区对接,基本达到“七通一平”标准,着力抓好联众镍铁、太平洋纸业等项目建设,力争引进项目10个以上,实现工业产值6亿元、利税5000万元以上。

(二)坚持城镇主导和社区示范,筑牢发展平台。把城镇建设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强力支撑,全面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形成滨水、生态、宜居城市特色。

做优中心城区。按照“345”的城镇发展战略定位,完善提升城市规划,推进城区北上东进,打造商务中心区、城市综合体。实施路网建设工程。投资1.5亿元,完成海棠街、孝友路北段、顺和路、李公街东段、李公街西段、皇山路南段、桃源街东段、兰亭路南段、三和东街东段、金雀山东路东段、智圣路北段、凤仪街、巩村街等13条道路的新建、改建工程。实施管网配套工程。新建供排水管网20公里,新增自来水用户1万户;新敷设燃气管网10公里,新发展管道燃气用户2000户;启动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实现部分小区集中供热;改造人民大街东段雨污混流管网和东兴路铁路桥污水管网等。实施园林绿化工程。投资5000万元,完成兰亭路南段、凤凰大街东段、皇山路南段等城市道路绿化,同步推进新建道路和公共绿地、街头绿地、单位庭院和住宅小区绿化建设,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实施城市亮化工程。投资1000万元,完成城区主干道两侧新建楼宇亮化,安装路灯400盏。加快旧村搬迁步伐,实施三官庙、钟庄、胡庄、桃园、北王庄、褚庄、张庄等社区搬迁,全年完成搬迁面积150万平方米。加快城区商业网点建设,支持骨干连锁超市等商业载体建设,改造提升九曲店农贸市场,实现九州超市项目竣工营业。加强城市数控管理,深入开展城区环境整治,提升规范东兴路、凤凰大街等城区主要道路广告。深入推进创卫工程,确保通过技术评估和专家评审;积极参与全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争创全省文明城市。

做好中心城镇。以打造城市副中心为目标,加快推进汤头、相公、郑旺三个中心镇建设,实施道路建设、供水排水、燃气铺装、商贸服务、社区建设、绿化美化、旅游开发等工程,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亿元,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争取镇驻地道路“五化”率达到100%。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筹备建设相公、郑旺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加快乡镇街道驻地开发建设,完成商业开发建设10万平方米,公共设施建设12万平方米,生产性建设20万平方米,绿化建设50万平方米,开展争创市级生态园林城镇活动,创建1个市级生态园林城镇。继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全面完成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三年任务。加快城区和乡镇街道环卫体制改革,实现环卫保洁、垃圾清运市场化运作。

做大示范社区。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在区直部门开展“为社区办三件实事”活动。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建成太平白塔、汤头集沂庄、八湖新五湖、汤河洽沟、郑旺后洪瑞、相公分金台6个农村示范社区、30个农村规范化社区。启动新一轮农村示范社区建设,抓好刘团社区规划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社区。加快城市社区建设步伐,将独树头等15个社区打造成现代化的生态宜居社区。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依托城乡土地增减挂钩、农村住房建设和旧村改造,同步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全年新建20个社区服务中心。拓展社区服务功能,开展社会保障、治安调解、计划生育、文体教育、环境卫生等公益性、经营性、互助性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提升设施配套水平和社区居民素质,力争20%以上的城市社区达到省级和谐社区标准。

(三)坚持三产提升和土地保障,增强发展活力。把服务业提升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举措,放在突出位置,抓好各类载体建设,带动服务业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层次。

巩固提升商贸物流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经济,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快城东物流园区和五金产业园建设步伐,完成五金产业园一期工程,组织好第二届中国临沂市场贸易博览会五金展会,提升“五金城”。依托临沂车辆服务中心,加快推进远通汽车超市二期项目、蒙凌汽车销售服务项目、德正达工程机械及配件市场二期项目、正直二手车市场项目、金硕资源报废汽车拆解等项目建设,争取全年建成13个汽车4S店、2个工程机械4S店、1座大型汽车修理厂,提升“汽车城”。实施机场经济区改造工程,稳步推进片区规划、社区和企业搬迁、路网建设,争取开工建设2个过3000万元的服务业项目,建设“航空城”。依托铁路货运场,加快铁路物流园区建设,打造仓储物流平台。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汤泉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打造“中国汤头温泉城”。①规划提升工程。完成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和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旅游度假区专项规划,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②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完成汤头南外环道路建设相关工作,建成覆盖温泉城的自来水供水管网,完成重点项目区的电力配套。③项目建设工程。推进项目建设,加快齐鲁园、名仕温泉、鲁商集团旅游开发等项目建设,争取晋商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完成煤炭、烟草职工疗养大楼建设。④温泉企业提升工程。推进观唐、御汤苑、亿利达3家温泉企业提质提档,观唐温泉通过四星级温泉大酒店评审;提升知春湖度假村,将观唐温泉、知春湖度假村打造成国际一流的温泉度假区。⑤环境整治工程。深入推进温泉城“五化”建设,加快沿街建筑改造,形成独具特色的“温泉古镇”。加强文化产业规划,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村(社区)文化大院,年内建成60个标准化“农家书屋”。巩固扩大与市广播电视台战略合作成果,大力发展以视频为核心的广播电视综合业务,积极探索网络融合形势下业务发展新路子。加强文化精品创作,完成1—3部文艺作品,参加省市文化精品工程评选;搞好柳琴戏《前河湾》巡演,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和“红色戏剧进百村”活动。举办第三届生态文化旅游周系列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快推进滨河湿地公园、汽车主题公园等景区景点建设,打造滨河文化旅游长廊,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5%。

强化土地保障和开发。抓好汤头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成立工程指挥部,制定项目区总体规划和五年配套实施方案,启动项目区首批5个行政村的搬迁改造;加快推进土地挂钩试点,完成第四批、推进第五批,利用好1711亩周转指标;加大土地监管力度,对进入闲置期的土地挂牌督办,提高土地利用率,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至少完成100亩闲置、低效利用土地的盘活任务;完成八湖金刚岭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完成太平9000亩中低产田开发改造项目。坚持把房地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产业来抓,保持适度土地供应,加快滨河开发步伐,强力推进紫荆城、三江领秀等16个在建项目,争取滨河海韵、泰宏置业、东来置业、水年华等4个项目开工,完善长泰置业、正直置业等6个项目手续,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6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还建工程步伐,完成独树头、北王庄、杨庄等社区多层楼及郁九曲、刘村、赵庄等社区高层楼的还建、回迁工作,全年完成还建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

(四)坚持农业增效和民生改善,普惠发展成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办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

实施富民工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制定实施《河东区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认真实施“十百万”粮食高产创建项目,争取立项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建设规划”项目,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20万吨以上。积极发展高效品牌农业,加快沂蒙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品牌创建,重点推进苗木花卉、优质蔬菜、食用菌产业发展,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经营,加快中华海棠园和葛沟万亩草莓示范园建设,新发展沂州海棠4000亩、食用菌栽培2000亩、草莓2000亩,全年新增优质畜禽养殖示范小区5个,新增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4万亩、出口“双备案”基地1万亩,新认证农业“三品”品牌6个,新注册农产品商标18个。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引导八湖、郑旺、葛沟等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精深加工和销售规模,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5家,新建畜禽加工企业1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家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和化学投入品配送服务体系,规划建设农业发展中心大楼,建成区农产品综合质检站。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争取成立河东区滨河生态林场,实施第二批中央长江防护林工程,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8万亩。

实施惠民工程。重点抓好10项惠民工程。①路水电建设工程。建设改造区乡道路21公里,村道28公里;配合搞好长深高速、市东外环、临港路、临沂城30万吨供水工程管线延伸等项目建设。投资3000万元,完成葛沟灌区五期节水改造工程;争取石拉渊灌区拦河坝工程、汤河河道治理项目批复实施。投资2亿元,新建110千伏三和智能变电站,完成112公里10千伏配网线路建设;投资1800万元,改造低压台区80个,新增布点变压器90台,完成46个新建小区的电网提升改造。②农村饮水安全和新能源建设工程。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三年建设规划,投资1000万元,解决1.2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推广联户和大型沼气工程,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000个。③消费服务工程。推进农贸市场提升、区超对接和社区商业示范工程,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和“双百市场”工程建设,新建乡镇街道农资、日用品直营店4家,整合村级加盟店60家。更加有效地开展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活动,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深入开展“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营造诚信经营、满意消费的良好环境。④教育体育发展提升工程。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启动“山东省教育示范区”争创工作,筹备区体育馆建设,扎实开展全民健身工作。规范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到85%以上;推进学校规范化建设,新建河东工业园区实验学校初中部,投资2000万元,完成11处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任务,争取市级规范化学校3处,省级规范化学校1处,省级教学示范学校2处。⑤医药卫生改革工程。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各级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200元、住院补偿封顶线统一提高到不低于8万元,参合率保持100%。加强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区医院门诊大楼建设和重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改造提升。组织实施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坚决防止手足口病等重大疫病流行。大力开展食品和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保证广大群众饮食用药安全。⑥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用足用好土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进一步抓好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启动整村迁建村庄22个,确保新建农房4200户、改造危房1000户。⑦土地流转工程。完善区、乡、村三级土地流转交易服务平台,新增流转土地面积2万亩。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新发展土地合作社20家。⑧城乡就业工程。实施“援企就业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各类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和转移培训工程,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全年培训劳动力2万人,转移1.5万人。⑨社会保障完善工程。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年社会保险扩面2万人,征缴各项社保费1.5亿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月人均增加140元。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城市低保标准不低于上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25%,农村低保标准由1200元提高到1400元。推进敬老院规范化建设,新增3个乡镇街道敬老院达到省级

敬老院标准。⑩社会事业发展工程。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各项奖励扶助政策,严格依法行政,稳定低生育水平。落实涉农收费“四项监督制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健全双拥工作各项制度和长效机制,巩固双拥成果。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和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确保普查质量。继续开展残疾人“危房改造”、“无障碍进家庭”工程和“光明行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

实施安民工程。突出抓好重点企业和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降耗,严格控制用能总量。加强环境保护,建立健全“治、用、保”水污染防治体系,巩固水污染防治成果;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强化五金加工窑炉、锅炉废气和搬迁工地、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治理,坚决整治取缔“土小”项目。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拓展德力西再生塑料产业园产业体系,论证新上1个深加工项目。深入开展“平安河东”创建,全面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打霸治痞”、打击“两抢一盗”、“物流园区综合整治”等专项整治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完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实行人民建议征集制度,扎实开展区乡两级大接访、信访事项专项整治和信访复核听证等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和完善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准确把握大势,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发展的能力。不断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困难和问题的关键,努力提高政府机关人员推动发展的本领。学习领会新时期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决策,深入把握工业化、城镇化等方面的发展规律,努力提高分析形势、克服困难、引领发展的预见性、敏锐性和能动性。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把握社情民意,找准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树立法治的理念。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检查,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政府职权,维护社会公正。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启动实施

“六五”普法规划,不断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作用。

强化为民的意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坚持群众立场,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务领域投入,有效改善民计民生条件。切实加强农产品价格监管,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突出医药价格、教育收费等检查重点,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锤炼务实的作风。加强政府机关作风建设,把心思放到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摆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不做表面文章。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努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深化政务信息公开,着力提高政府机关办事效率。健全完善工作落实推进机制,咬住工作目标不放松,落实政策措施不放松,解决具体问题不放松,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提升清廉的形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注重治本和预防,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化重点领域综合治理,进一步规范土地招拍挂、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和产权交易等行为。加大审计监察力度,严惩违法违纪行为,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大力发扬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作风,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树立和维护政府的清廉形象。

各位代表!宏图凝众志,重任催奋进。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打造“半壁江山”,建设富强美丽的新河东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临沂市河东区气象信息

6.2.1 气象条件

本项目所在地区属温带过渡性气候,阳光充足,四季分明。主要气象条件如下:

(1)气温

年平均气温13.1℃

极端最高气温39.4℃

极端最低气温-20.7℃

(2)降水

年平均降雨量262.36mm

历年日降雨量≥0.1mm,日数 93.9d

小时最大降雨量528.9mm

(3)冻土

全年最大冻土深度360mm

(4)日照

历年平均日照时数 2646.2h

历年平均日照百分率 60%

(5)风速

历年平均风速 3.3m/s

(6)风向:历年平均风向为东风或东北风

(7)气压

历年平均气压 101.7-101.8kPa

夏季平均气压 100.3kPa

6.2.2 地质条件

项目区地质发育完全,主要有片麻岩和石英砂岩。项目区成土母质为片麻岩、石英砂岩石风化物,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土壤类型为棕壤,土层瘠薄,多在20-30cm之间,石砾含量大,沾粒少,团粒结构差,通气、通水性强。

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项目所在区为8度烈度区,本项目所有建筑物均按国家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执行。

山东锋泾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厂区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简单,场地稳定性良好。周围150米范围内无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无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馆等公共设施;无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无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行政法规规定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因此厂区与周边区域的相互影响较小,选址安全可靠。

第四篇:人事局文件

专业工作年限证明和无违反职业道德证明 兹证明同志

性别身份证号:

自年月至年月在我单位从事专业工作。无违反职业道德行为。

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年月日

1附件3:

二○一○全国注册税务师考试教材征订单(存单)

二○一○全国注册税务师考试教材征订单(领书凭证)

订书时间截止到 1月30日,请各位教材征订者认真、准确填写订书单,领取教材到青岛市延安三路236号青岛 市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国税大楼1409室),咨询电话:83931851(传真):83931850

另有中税网校(http://)为广大考生准备了五科的考前学习卡,另有套餐卡可供大家选择,需要者可以登录中税网校网站查询购买.填写辅导教材可用科目前序号代替文字。如购五本税法

(一),可表示为①×5三本模拟试卷,可表示为⑥×3 注意:市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是国家税务总局唯一指定青岛市区负责注税考试教材征订的单位,请广大考生谨防 盗版教材和假冒教材。考试合格者请在领取注册证书后三个月内到市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进行备案注册登记。

附件4:

2010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汇总表(二科级别)

填表单位(盖章):制表人: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两份,报市人事局培训考试中心一份,单位留存一份。

附件5:

2010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汇总表(五科级别)

填表单位(盖章):制表人:填表时间:年月日

证号;3.考生对应所报考科目选“√”。

第五篇:人事局培训文件

转发县人社局《关于做好2012年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

各镇区中心小学、中学,县直各学校:

根据县人社局《关于做好2012年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滨人社〔2012〕23号)精神,决定对2012年拟申报晋升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拟聘任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请各单位职称材料员及时通知本单位相关人员,做好时间安排,准时参加培训。参加培训人员的培训费、教材费由各单位职称材料员收齐后统一至县人社局缴纳。

县人社局职称科咨询电话:89196039

滨海县教育局

二〇一二年四月七日

附件:县人社局《关于做好2012年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2年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

各镇、区、县各有关单位:

为做好2012年全县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资格晋升以及聘任工作,进一步加强我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我县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根据《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盐城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盐人社〔2011〕247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开展2012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今年的培训对象为全县2012年拟申报晋升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和拟聘任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一个任期内已参加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且考试(考核)合格人员不须参加今年的培训。

二、培训内容与方式

今年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工程(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能力)、知识产权公共知识等内容。培训与考试的方式为统一科目、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发证。

三、培训费用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盐人社〔2011〕247号文件精神,培训费、教材费每人共150元。

四、时间安排

今年继续教育公共科目集中培训仍然采取全脱产形式,由县职称部门集中组织,分期培训。每期集中培训为两天时间,每个专题讲座结束后进行该专题的考试。报名时间为:2011年4月10日—4月20日,报名地点:滨海县劳动人事培训中心(县城人民中路170号滨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5楼,联系电话:89196039),培训时间从5月中旬开始至5月底结束,具体培训时间和培训地点在滨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公布。

五、考核与证书管理

考核方式采取考试与上课考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成绩为考试成绩与考勤成绩之和(考试占80分,考勤占20分),考核成绩合格线为60分。培训结束后,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由县职称管理部门颁发统一印制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合格证书》。

六、相关要求

1、报名人数和费用由各主管部门集中汇总报县劳动人事培训中心,同时上报电子版(Excel格式)。

2、县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对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组织本系统范围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确保培训质量。

3、今年晋升专业技术资格与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须于今年4月底之前,参加所规定公共科目的培训学习,凡未在规定时间完成指定公共科目培训考试(考核)合格的人员,2012不得申报晋升和聘任专业技术职务。

二○一二年 四 月 七 日

下载临沂市河东区人事局文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临沂市河东区人事局文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汕头市人事局文件(推荐)

    汕头市人事局文件汕市人„2009‟183号关于在全市开展《公务员责任意识》和《国务院 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全员培训工作的通知各区县人事局,市政府直属各单位,省驻......

    济宁市人事局文件

    济宁市人事局文件济人考 [2005]9号关于做好2005年度价格鉴证师 执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县市区人事局,各有关部门(单位):根据省人事考试中心关于做好2003年价格鉴......

    武汉市人事局文件

    武汉市人事局文件 武人„2008‟20 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武汉市人事局关于加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在线 学习与网络管理的通知各区人事局,市直各单位人事(干部)部门,各继续教育基地: 为贯彻落......

    青岛市人事局文件

    青岛市人事局文件 青人办发„2008‟150号 关于转发山东省人事厅《关于做好2008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区(市)人事局,市直各单位人事部门,驻青各单位及相......

    连云港市人事局文件

    连云港市人事局文件连人通〔2009〕122号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 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县(区)人事(劳动人事)局、市各委办局、驻连各部省属单位、市各继续......

    吕梁市人事局文件

    吕梁市人事局文件吕人字[2005]136号吕梁市人事局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师评聘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人事局,市直各有关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师评聘工作,关系到机关事业......

    修水县人事局文件

    修水县人事局文件修人字〔2009〕97号关于要求做好2009年度人才、工资统计工作 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为做好2009年度人才、工资统计工作,按时完成省、市人才、工资统计年报任务,现......

    南京市浦口区人事局文件

    ★ 急件 南京市浦口区人事局文件 浦人字〔2009〕2号 关于做好浦口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2008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 各镇街、各部委办局、区各直属单位: 根据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