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咸安区人事局文件

时间:2019-05-13 03:44: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咸宁市咸安区人事局文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咸宁市咸安区人事局文件》。

第一篇:咸宁市咸安区人事局文件

咸宁市咸安区人事局文件

咸安人发[2009]9号

关于做好2009年度

《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享受市政府专项津贴人员》、《市高层次人才》、《市农村实用技术拔尖

人才》选拔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办、场),区直企事业单位:

根据鄂人社函[2009]13号《关于开展2009年度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推荐工作的通知》、鄂人社函[2009]14号《关于开展2009年度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选拔推荐工作的通知》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今年继续开展《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享受市政府专项津贴人员》《市高层次人才》《市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人选的选拔推荐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下:

一、选拔的范围、对象和条件

1、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人选的选拔范围、对象和条件按鄂办发[2001]55号文件规定掌握。

2、享受市政府专项津贴人选的选拔范围、对象和条件仍按咸署发[1997]5号文件规定掌握。

3、评选市高层次人才人选的选拔范围、对象和条件按咸办发[2005]26号文件规定掌握。

4、评选市农村实用拔尖人才人选的选拔范围、对象和条件按市政办发[2005]44号文件掌握。

以上相关文件请在网易163邮箱下载用户名ZC8323263,密码8323263

二、选拔推荐程序及指标控制数

1、各乡镇办场、各单位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各类专家选拔范围、对象和条件,认真开展选拔推荐工作,要公开选拔条件和程序,并对候选人在本单位进行公示,同时征求区纪委意见,提高专家选拔工作的透明度。

2、推荐人选继续实行由基层单位推荐与自荐相结合。自荐人可将各类科技成果奖励证书、荣誉证书、学术论文、代表著作、目录等原件、复印件送区人事部门审查(同时送主管部门),由各级人事部门会同主管部门协商推荐。

3、在各单位推荐和自荐的基础上,各主管部门进行审核,由人事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分别征求所在单位群众代表、同行专家的意见。经评审筛选(提出方案报区政府审定),上报市人事局。

4、全区可选拔推荐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人选各1名;市政府专项津贴人选1-3名;市高层次人才人选6-8名;市管农村实用拔尖人才人选5-10名;区管农村实用拔尖人才人选50名。

三、材料报送时间及工作要求

1、材料要求:

(1)推荐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人选需填写《湖北省专家情况登记表》(湖北人事信息网可下载)一式三份,并附电子版。推荐享受市政府专项津贴、市高层次人才、市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人选需填写市有关审批表一式二份。

各类人才均需填报专家数据库软盘,此软件从 “咸宁人事人才网”(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下载。在建立数据库时,市政府专项津贴选择“ttk”;省、市农村实用拔尖人才、市高层次人才选择“bqw”。(2)人选推荐报告与综合事迹材料。推荐人选要有基层单位推荐报告和综合事迹材料,要如实反映人选的德才表现、工作情况、突出事迹、专业技术水平、科研成果、获奖情况、论文及著作,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需当地税务部门的证明)以及在省市同行中的影响。材料装订成册(一式二份)。

2、材料报送时间:各乡(镇、办、场),区直企事业单位申报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人选要在7月18日前,申报市政府专项津贴、市高层次人才、市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以及区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人选要在9月16日前,完成选拔材料的报送工作,逾期不受理。

3、有关工作要求:

(1)选拔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及市专家、市高层次人才和市管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推荐人选,要重点选拔在科研、管理等专业技术岗位上表现突出的优秀创新型人才。在选拔推荐过程中,既要注意从科研成果的数量和档次高低衡量,还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等多方面来综合评价人选的贡献。在选拔享受市政府津贴人选中,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纳入选拔范围,要突出在生产一线所做的贡献,技术精湛,或有某种绝技绝招,有一定影响的能工巧匠,同行公认。同时近年获得国家、省、市各项技能比赛奖励表彰。市管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是我市我区农村科技人才队伍的骨干力量,对推广实用技术,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根据市有关文件要求,积极推荐人选。(2)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确保选拔人选质量,选拔各类专家人才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重要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范围、条件、程序,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确保推荐选拔人选质量。

二00九年七月七日

主题词:专家津贴 人才选拔 通知 抄送:区委办、政府办、组组部、纪委 咸安区人事局办公室 2009年7月13日印发

共印60份 湖北省咸宁地区行政公署文件

咸署发[1997]5号

地区行政公署关于给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

发放行署专项津贴经费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行署各部门:

为了充公调动我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促进鄂南经济、科技事业的发展,根据鄂政发[1995]47号文件和咸署发[1993]11文件关于“从1993年开始设立地区行政公署专项津贴”的规定,从今年起实施咸宁地区行政公署专项津贴制度,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拔的数量、范围和对象

(一)享受地区行政公署专项津贴的人员每年选拔10名,津贴标准每人每月80元。

(二)选拔的范围和对象:全区(含中央、省在咸单位)从事工程技术、农业技术、高等教育、应用科学研究、教育(中小学及中等专业技工学校)、卫生、农业技术推广、文化艺术、新闻出版、体育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享受地区行政公署专项津贴人员中,要确保在第一线岗位上工作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占大多数。被确定为地、县(市)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对象可优先选拔。

国家公务员、党、群机关工作人员,不列入选拔范围。科研院所、学校、厂矿等企事业单位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现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一般不享受地区行政公署专项津贴。

二、选拔的条件

(一)享受地区行政公署专项津贴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思想条件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改革开放的方针,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有良好的敬业的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一般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已具备符合申报高级职务条件的中级技术职称外,同时还必须符合下列条列之一。

1、在科学技术上有创造革新或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难题,有较大的科学价值,对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具体掌握:获得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主要完成者;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主要完成者;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者;获地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第一完成者;获地厅级二、三等奖二项以上的第一完成者;以及其它同等奖励。若同一项目重复授奖,只计最高奖励。

2、长期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推广应用工作,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提高产品产量、或为“老、少、边、穷”山区脱贫致富,贡献显著,并已总结出一套先进经验和有效方法,得到普及推广,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广泛影响,被省、地同行所公认。

3、在国家、省、地和县(市)重点工程建设、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及重点技术引进、消化、开发、推广和重大科技改造等工作中,创造性地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解决了关键性技术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4、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造诣高深,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所创建的新教育理论或教学方法,经地区以上教学方法,经地区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鉴定并普遍推广,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为同行所公认。

5、长期工作在防病治病第一线,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地治愈疑难、危重病症,完成难度较大的手术,学术理论水平功底深厚或在较大范围多次有效地预防、控制流传病流行,清除危害人民的地方性疾病,社会影响较大,得到省主管部门认可。

6、在企业、事业科研等各项管理工作中,能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措施,连续三年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在承包、租赁、创办、领办各称所有制企业、事业中,开拓创新,为发展我区高新技术商品化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中成绩显著,贡献突出,或在创立精品名牌产品中,获得二项以上省、部级颁发的名、优、特新产品,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的主要完成者。

7、在其他专业工作(文学、艺术、体育、新闻、出版)等,中做出优异成绩,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有较大贡献,具有广泛影响,得到了省内同行公认。

8、在其他行业经省以上同行专家鉴定(评审)确定有特殊贡献者。

9、地委、行署直接提名的为经济建设、企事业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

上述规定条件,仅作为享受地区行政公署津贴的基本条件。各县(市)、各部门在选拔过程中可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综合评价一个人的贡献的水平。

三、选拔推荐程序

(一)全区选拔推荐工作在地区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由地区人事局具体组织实施。

(二)各县(市)、地直各部门和单位按照选拔的范围条件,程序开展推荐工作,各县、市要坚持基层单位推荐(或者是主管部门提名与基层单位推荐相结合)。推荐的人选要有群众基础,在选拔的过程中必须听取同行专家意见。县、市推荐研究同意后,报地区人事局。地直各单位推荐的人选须经主管部门党组研究审定后报地区人事局。在企事业单位担任领导职务的同志被作为选拔对象,应由上一级主管部门负责推荐。

(三)地区人事局对各县(市)、各部门报送的人选和材料进行审查,逐一核实、并按照水平高低、贡献大小进行筛选,综合平衡,在人选指标数内,提出人选方案,在征求地委组织部门意见后,报地区行署审批。

四、经费来源

地区行政公署专项津贴经费,由地区财政拔款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并逐步递增,同时拔给一定的管理费用、地区行署专项津贴由地区人事局直接发放。

五、选拔与管理

(一)享受地区行署专项津贴人员,列入专家管理,选拔工作与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政府专项津贴同步进行,已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省专项津贴人员不再享受地区行署专项津贴。

(二)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实行动态管理。为了使专项津贴工作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不着,激励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在科教兴区中做出新贡献,对享受地区行署专项津贴人员,不搞终身享受,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年度考核制度,经考核合格的,可连续享受5年的地区行署专项津贴,对于享受专项津贴后,长期不发挥作用,群众意见大或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荣誉人员,经调查核实,停发专项津贴,取消荣誉称号。

(三)实施地区行政公署专项津贴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县(市),各部门必须认真选拔,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条件、程序,确保选拔质量,使专项津贴制度的实施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咸政办发[2005]44号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人事局关于 进一步加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温泉开发区管委会:

市人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意见

为了促进我市农村经济特别是“四乡六业”的发展,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根据咸宁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现就进一步加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主线,着眼于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化对人才的需求,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以开发农村人才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开发农村乡土拔尖人才、农技推广人才、能工巧匠等各类人才。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村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我市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发展目标任务是:“十一五”期间,建立起一支数量大、门类多、素质高,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和农村技术人才队伍。力争农业技术人员达到4500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达到1:7:16,培养选拔农村乡土拔尖人才达到800人,其中,省管乡土拔尖人才50名;市管乡土拔尖人才100名;县市区管乡土拔尖人才650。农村实用人才中初中以上的学历达到60%以上。平均每村拥在1-2名大学生。力争我市60%的县市区建成省级农村人才开发示范县,40%的乡镇成示范乡镇,20%的村建成示范村。努力达到开发一批人才,推广一套新技术,形成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主要政策措施

(一)大力抓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1、稳定和发展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农业技术人员是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的骨干,对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加强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突出抓好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和县市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加速培养引进我市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紧缺、急需的专业人才。

2、进一步加强农村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农村乡镇干部是“三个代表”在农村基层的实践者,是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要结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实行“凡进必考”、“竞争上岗”制度。要继续做好科技副乡镇长、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选派工作,经过实践锻炼,逐步充实乡镇公务员队伍,不断提高农村乡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3、大力培养选拔农村乡土拔尖人才队伍。根据国家人事部、农业部《县乡村实用人才工程》要求,各级人事部门要把农村乡土人才纳入管理范围,要制定农村乡土人才选拔培养规划,研究选拔管理办法,实行分管理。充分发挥各类“土专家”、“田秀才”的示范作用,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乡土拔尖人才给于一次性学习资料费。从今年开始,选拔20名市管乡土拔尖人才并一次性发给300元资料费,所需经费在“市政府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中列支。

(二)突出地方特色,着力抓好“示范乡”、“示范村”和各具特色的“示范基地”建设

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示范乡”、“示范村”建设方案,突出开发重点,精心组织实施。要坚持“示范县”建设与农业化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相结合,与发展“四乡六业”相结合,与特色乡镇、专业村组、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以及党员“双带”基地建设相结合,形成具有浓厚特色农业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模式。从抓“示范乡”、“示范村”、和“示范基地”建设入手,有重点、分步骤地建成一批影响大、示范性强的明星乡镇、村组和基地,并带动其它乡镇、村组开展示范乡、村建设、以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

(三)建立有利于农村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

1、大力开展农村人才培训。农村乡土人才培训要以实用性、技艺性培训为主。各地要不断总结农村培训农民的经验,充分发挥县市区农校、农函大、农广校、农科教中心、乡镇党校、农科教科普示范基地和各种培训中心的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和各类农村乡土人才开展学历教育、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青年农民科技培训。支持能工巧匠“带徒学艺”。培训形成可一村一培、一业一训,选送优秀青年到大专院校学习深造,为农村培养一大批“永久型”实用人才,不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致富本领。

2、认真织组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农村城镇化、工业化不断加快,农民大量向城镇转移,各地劳动、农业、教育部门要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性培训工作,把沉重的农村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的优势和经济发展的强势。按照省政府要求,每个县市区每年培训不少于5000人,使农民外出打工就业有门路;创业有技能。以增加农民收入。

3、积极组织各类专家服务团,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推广、技术培训、送科技下乡活动,为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提供技术服务。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110”热线和168农民信息咨询热线服务制度,逐步建立农村信息网络。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要求,从今年开始,市县农业、教育、卫生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实行轮换下派到基层学习锻炼制度,促进农村农科、教、卫事业的发展。开展对口支农、支教和培训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把下乡锻炼与技术职称晋升直接挂钩。

(四)建立完善有利于调动农业和农村人才积极性的激励保障机制。

1、鼓励和支持市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离职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租赁、承包、养殖、种植和荒山开发或领办、创办民营企业。凡到农村基层工作服务的各类专业人才保留原有身份,连续计算工龄,并办理档案工资、职称申报和社会保险事宜。

2、实行职称评聘和专家评选及科研资助倾斜政策。对县以上各类乡土拔尖人才,根据评审条件,人事部门可为其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在乡镇从事教育、卫生、农业工作的技术人员申报技术职务,外语和计算机实行应知应会培训。对市、县高层次农业技术人员承担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和高新技术推广项目或专著出版给予科研资助。对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优先推荐各类专家和国家、省、市高层次人才。

3、探索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劳动保障、卫生、民政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大工作力度,制定医疗和养老保险政策和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和养老保障的实际问题。

4、建立奖励表彰制度。市委、市政府每两年对在“三农”服务中做突出贡献的农村优秀人才、优秀乡土拔尖人才进行奖励表彰,同时,广泛宣传农村优秀人才、农村优秀拔尖人才的典型事迹,宣传各地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扩大社会影响,形成良好的导向,不断推动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和工作向前发展。

三、加强领导,开创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新局面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来、农村和农民问题。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兼顾,精心组织。各县市区要建立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领导协调机构,由主要领导担任协调机构负责人,建立协调机构联席会议制度,整合人事、农业、财政、科技、劳动、教育、卫生、扶贫、科协等有关部门职能,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确保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必要经费。

各级人事部门作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政府综合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抓好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特别是县市区人事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到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上来,充分发挥在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中的主导、综合、协调作用和人事人才政策的服务功能,积极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及时督办和指导,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农村人才开发工程。

开发农村人才资源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社系统工程,各地要按照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要求,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我市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中共咸宁市委办公室文件

咸办发[2005]26号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咸宁市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军分区党委,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

《咸宁市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咸宁市委办公室 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5年7月1日

咸宁市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实施人才战略的重大决策,进一步加强我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适应新世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实现我市“二次创业”的奋斗目标。根据《中共咸宁市、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咸发[2004]11号文件)精神,现就实施咸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以下简称“人才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核心,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养高层次、高新技术人才为重点,立足我市高新技术发展和支柱产业、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加大投入,营造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激励机制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凝聚和造就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二、目标任务

“人才工程”总体目标任务是:根据我市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经过5-10年努力,健全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优化人才环境,在我市高新技术、支柱产业、重大工程和重点学科领域里培养造就大批不同层次的人才。第一层次培养造就10名国内学术技术先进水平的科技专家和高级工程师;第二层次培养造就50名具有省内领先水平,并能参予国内科技竞争的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三层次培养造就800名在各自学科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显著,起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人才。

三、选拔范围、条件及程序

(一)选拔范围。在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开展,选拔的重点领域是:具有决定我市科技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技术研究;支柱产业、重大工程、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济发展急需的金融、财会、外贸、法律、现代管理等。

(二)选拔条件。“人选”的基本条件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强烈的事业心创新精神,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遵纪守法,恪职职业道德,一般应具有大学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第一层次“人选”,年龄在55周岁以下,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人员;国家重点学科领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承担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关键人员等。

第二层次“人选”,年龄在50周岁以下,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进入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获“湖北省青年科技奖”人员;湖北省重点学科领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承担省(部)重点科技术计划项目的领头人等。

第三层次“人选”,年龄在40周岁以下,获得市政府专项津贴、市四大类优秀人奖、市优秀骨干教师奖,或者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人才等。

(三)选拔程序。市委人才办、市人事局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人选”选拔工作。各县(市、区)和市直主管部门要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人才成长的规律,从符合选拔条件的人员中拟定重点培养对象,作为各层次的候选人,填定《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情况登记表》,其中,第一、二层次候选人进行集中审核、评审,确定“人选”。第三层次候选人由各县(市、区)和市直主管部门选拔、掌握,并于每年9月30日前将名单报市委人才办和市人事局备案。

四、实施措施

各地各单位要积极推荐重点领域的优秀中青年人才进入“人才工程”,实行重点培养,重点使用。努力创造有利“人选”不断涌现、快速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政策及社会环境。

(一)建立有利于广纳贤人的“人选”选拔机制。各地各单位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确定选拔的重点领域,从符合选拔条件的人员中遴选重点培养对象。积极增设博士后企业科研工作站、博士后产业基地。根据各单位需要可设立特聘教授岗位,实行首席专家制度,面向国内处吸引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凡来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博士,在企业科研工作站、产业基地工作期间,从“市政府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中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补助。各地各单位引进的急需、紧缺且符合条件的人才都要纳入“人才工程”的范畴,进行重点培养。

(二)建立政府导向,单位培养的投入机制。根据咸发[2004]11号文件规定。市政府建立高层次人才科研资助制度,对市级以上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市级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在科研开发、专著出版等方面提供经费资助。从今年开始,市委人才办、市人事局组织开展第一、二层次“人选”项目资助申报受理工作。资助的重点对象是承担符合我市高新技术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研究开发的,每个项目给予3万元资助;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给予2万元资助;承担市(厅)级重点科研课题的给予5千至1万元资助。所需经费每年从“市政府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中列支。

各县(市、区)及“人选”所在单位也要建立“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专项资金”,对本地区本单位所属和第三层次“人选”进行定向投入,重点资助。同时,充分发挥科技三项经费在“人选”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三)建立有利于提高“人选”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继承法续教育培养机制。各地各单位要贯彻落实《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省政府第211号令)精神,建立实施“人选”学术假制度,保证“人选”在培养期间每年不少于20天的脱产业务培训时间或学术假期。要针对不同层次“人选”的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人选”到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深造和提高学历层次,所需经费由用人单位与培养人选签定合同,合理承担培养费用。或公派到一流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培训进修。提高“人选”的学术技术水平和参与科技术竞争的能力。

(四)建立有利于促进“人选”脱颖而出和施展人才的用人机制。各地各单位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力推行以聘用制为主要内容的用人制度,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竞争和尊重特点、鼓励创新、信任理解的用人环境,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完善现行职称评聘制度,实行职称评定自由申报,社会公正评价,单位自主聘任。对“人选”的专业技术职称实行破格评审、优先聘用;要优先选拔推荐“人选”为国家、省、市级各类专家,让他们享受专家各项待遇;要积极推荐“人选”进入各级政府咨询机构,让他们参与重大学术技术决策和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贡献聪明才智;要积极吸收“人选”参与高新技术、支柱产业、重大工程和重点学科项目或关键岗位的领导工作;要在课题立项、科研资助、设备购臵、专著出版等方面向“人选”倾斜,赋予他们充分的科研自主权给予必要的科研启动经费,根据岗位和任务需要,允许“人选”通过设立流动性岗位公开招聘急需人才或助手。

(五)建立有利于调动“人选”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市委、市政府每2年评选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若干名,给予1-3万元重奖。各地各单位都要建立相应的高层次人才奖励制度,以形成全社会重视高层次人才的浓厚氛围。

(六)建立有利于提高“人选”待遇的分配保障机制。各地各单位要大力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落实用人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机制。鼓励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允许拉开3-5倍的分配差距。允许资本、技术、知识、专利、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推行绩效挂钩、协议工资等分配办法,让有贡献的“人选”得到相应的报酬;要为“人选”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住房补贴等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除“人选”的后顾之忧;要建立“人选”岗位津贴制度,按照不同层次,分别享受不低于80-500元的岗位津贴。要加强对“人选”的联系与服务工作,及时了解并尽可能解决“人选”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保证他们能够集中精力从事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

(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选”的思想道德素养。各地各单位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切实加强对“人选”的思想政治工作,多种形式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思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国情、市情教育考察活动,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传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五、考核与管理

(一)建立“人选”考核制度。考核工作由“人选”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每年结合年度考核组织实施,主要考核“人选”的德、能、勤、绩,重点是工作实绩和业务能力,包括受资助的项目进展或完成情况。每一年度的考核结果,要记入“人选”考绩档案,作为“人选”资助、奖励和调整的依据。对已达到退休年龄的第一层次“人选”不再列入该层次培养对象;对于年龄超过55周岁、47周岁的第二、三层次“人选”,原则上不再列入该层次培养对象(“人选”所承担项目尚未完成者除外)。对于那些弄虚作假谎报成果、考核不合格以及有其他不符合“人选”条件的。应从“人选”中调整出来。

(二)建立“人选”正常递补制度。各层次“人选”培养期一般为5年。对在培养期内进步快、贡献大的“人选”,经考核符合选拔条件者,各地各单位要优先推荐第一、第二层次“人选”成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继续培养;优先推荐第二、三层次“人选”依次进入第一、二层次跟踪培养;及时发现和推荐符合“人选”选拔条件的优秀青年人才,以不断充实各层次“人选”队伍,构筑结构合理、滚动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梯队。

(三)建立“人选”管理信息库。对各层次“人选”实行分级分层管理。市委人才办、市人事局重点管理第一、二层次“人选”,县(市、区)和市直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所属第三层次“人选”,并协助管理所属第一、二层次“人选”。要建立本地本部门“人选”管理信息库,随时掌握“人选”培养情况。

六、组织领导

实施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级党委、政府要予以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当作实施人才战略和落实本地区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出发,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为“人才工程”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人选”的快速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营造宽松环境。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在实施“人才工程”中的主导作用,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部的具体实施办法,督促、落实“人选”的选拔、推荐、培养计划,加强宏观指导,密切与科技、教育、财政、科协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整合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关于印发

《关于加强各类专家选拔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鄂办发[2001]55号

各市、州、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

《关于加强各类专家选拔管理工作的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1年12月31日

关于加强各类专家选拔管理工作的意见

各类专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科教兴鄂战略的骨干力量,在现代化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加强各类专家选拔管理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继续实行政府特殊津贴制度的通知》(中发[2001]10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1]14号)精神,加快实施人才战略,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与社会环境,进一步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促进我省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做好这项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选拔范围与对象

各类专家选拔的范围涵盖省内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含中央在鄂企事业单位),以国有企事业单位和自然科学领域为主,其他经济成份的企事业单位中符合选拔条件的,也可以按照选拔程序推荐。选拔的对象为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岗位和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以及在社会科学、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体育、新闻出版、现代管理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门人才。

在企事业单位中担任党政领导后不再直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以及各级党政机关公务员、参(依)照公务员管理人员,除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外,原则上不列为专家选拔对象。

各类专家继续做出新的贡献,取的新的成果,符合选拔条件,可再次被选拔推荐。

二、选拔原则

选拔各类专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选拔专家向在技术创新、教育创新、管理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取得显著业绩的人员倾斜,向高新技术领域、农技推广一线和边远艰苦地区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以激励专业技术人才为经济建设多做贡献。

(二)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专家做到政策公开,指标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不搞论资排辈,体现群众公认,实现公平竞争,择优选拔。

(三)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优中选优的原则。选拔专家以政治思想表现、对社会的实际贡献和专业技术水平为依据,从严掌握,宁缺毋乱,优中选优,确保选拔质量。

三、选拔条件

(一)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选拔条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必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模范履行岗位职责,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职且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并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过5年获一项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者;或者 一项以上省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奖一等奖的主要完成者;或者一项以上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获奖者;或者一项以上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并已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主要完成者;或者在SCI、EI、ISTP等国际著名检索刊物上被收录论文5篇及以上者。若同一项目重复授奖,只计最高奖励。

2、近五年获一项以上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的主要完成者;或者经相关法定机构评价,在社会科研方面,学术造诣高,其研究成果有创见性、开拓性,对发展新兴学科,发展专业基础有突出贡献,并获得重大社会效益者。、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及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且被确定为新学科的创始人或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并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在科学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别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方面,方持承担国家和省(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经相关法定机构组织评价为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做出重要贡献,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者。

5、长期在教育战线工作,在教书育人方面成绩卓著,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所创建的新教育原理或教学方法,经省(部)级教育行政部门鉴定并普遍推广,成效显著,在省内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者。其中,近5年获一项以上国家教学成果奖以上或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主要完成者,以及被聘为“特聘教授”者可优先推荐。

6、长期在医疗卫生第一线工作,医疗技术精湛,多次成功地诊治疑难重病症,成绩突出,并总结出一套有效方法,得到省内同行公认,在当地享有较高声誉者。

7、长期在水利、交通、电力、冶金、化工、机械、建筑等工程技术行业中工作,技术领先,业绩突出,在省内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者。其中,近5年获一项以上国家级优质工程奖、优秀勘测设计奖二等奖以上或省(部)级优质工程奖、优秀勘测设计奖一等奖的主要完成者,以及在防汛抗洪中做出突出贡献,被省政府授予一等功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优先推荐。

8、长期在农业教育、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推广第一线工作,在科技教育、成果转化、技术改造以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服务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者。

9、在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领域,为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科学理论依据,经过实践证明,在其理论或决策指导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内或省内产生较大的影响者。

10、在文学、艺术、文物、图书、体育、新闻、出版以及其他专业工作中,近5年做出特别优异的成绩,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有重大贡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内或省内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者。其中,近5年获一项以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或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的主要完成者;或者两项以上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主要完成者;或者执训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标赛中获得一枚铜牌以上或在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亚洲杯赛中获得一枚银牌以上或在全运会、全国年度比赛中获得一枚金牌或一项冠军的职业体育教练员可优先推荐。上述10个条件中涉及奖励等级的,奖励等级每降低一档,其获奖次数应增加一次。

(三)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的选拔条件参照前述

(二)款规定执行,其中,年龄可放宽到最高不超过60周岁,各类奖励的等级可相应降低一档,可侧重于实际贡献。

四、选拔与审批

(一)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选拔根据国家人事部有关要求进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每两年选拔一次,每次200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每年选拔一次,每次80人。

(二)省人事厅每年根据全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总全体规划和各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分布及历次选拔的情况,向各市、州、省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事行政部门和省业务主管部门、省属及中央在鄂企事业单位下达各类专家选拔的控制指标数。无业务主管部门的非公有制单位专家选拔控制指标单列,不具体下达,实行公平选拔。

(三)基层单位要按照行政隶属关系,逐级向上级人事部门推荐人选,无业务主管部门的非公有制单位及其个人可直接向当地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推荐人选或自荐。在选拔过程中,要引入竞争机制,广泛征求同行专家和群众的意见,增加选拔工作的透明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四)各市、州、省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事行政部门和省及中央在鄂有关单位根据选拔条件及控制指标数,对基层单位推荐的人选进行审核、平稳,报同级政府或本单位核定并进行公示后,将人选名单及申报材料报送省人事厅。

(五)省人事厅在对各地各单位申报的人选进行初审、考核的基础上,提出初审方案,组织专家评审,并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卫生厅、省农业厅等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评议、审核,确定报批人选,并将报批人选名单进行公示后,按程序上报审批。

(六)完善专家选拔评审制度。建立湖北专家选拔评委库和湖北省专家选拔评审委员会,在评委会中设立专家评审组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评议审核组。评委库评委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文教卫、农林水等行业的知名专家组成;评审组评委从评委库中随机抽取7至9名专家组成;评议审核组评委由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五、专家待遇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人员,分别由国家人事部和国务院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并由国家人事部和国务院授权国家人事部颁发《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证书》和《政府特殊津贴证书》,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待遇,同时分别享受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和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各项待遇,若待遇同类,就高不就低,不重复享受。

(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由省委、省政府授予荣誉称号,授权省人事厅以省委、省政府名义颁发《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证书》,其中,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的,自批准之月起,所在单位应在本人职务工资标准内奖励晋升一个职务工资档次;在差额拨款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的,比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奖励晋升一个职务工资档次;在其他单位工作的,比照事业单位奖励标准予以奖励,但也要避免重复奖励。奖励晋升工资后,不冲销以后正常增加的工资。

(三)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由省政府授予荣誉称号,颁发《政府专项津贴证书》,每人一次性发给政府专项津贴8000元(免征个人所得税)。政府专项津贴所需经费列入省财政年度预算,每年由省财政厅统一核拨,省人事厅每年年底前一次性发放。

(四)各类专家所在单位要在课题立项、科研资助、设备购臵、助手配备、培训进修、学术交流、出图考察等方面对专家给予支持和照顾;要建立健全专家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有条件的单位可实行专家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为时为专家办理医疗优诊、延退、提高退休费标准等手续,有计划地组织专家短期疗养和体检;未实行货币分房的地区和单位,要按照不低于本地本单位正高职专业技术人才住房标准优先分调房,已实行货币分房的,可给予专家一定的住房津贴或生活补贴,专家相对集中的地区和单位可建立专家公寓,有条件的单位要尽可能为专家住宅提供免费上网服务。

六、组织领导与管理

(一)各类专家的选拔管理工作在省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进行,由人事厅具体负责实施,选拔管理工作经费列入省财政年度预算。本省县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综合管理辖区各类专家的职能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各类专家的选拔和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协调。各类专家所在单位及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专家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各类专家的选拔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加强编导,精心组织,注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的选拔范围、条件和程序进行选拔,切实把那些确有突出贡献和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同时不断完善专家管理与服务措施,提高专家的政治生活待遇,为专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创造宽松环境。

(三)完善专家继续教育制度。各地及专家所在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省政府第211号令),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地本单位专家继续教育计划;要定期组织专家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其政治理论素养;要有重点地组织专家到国内外知名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培训进修,支持专家参加国家及省(部)举办的高级专家研修班和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活动,以更新知识,提高专家的创业创新能力;要提供必要的专家培训经费,确保专家每年不少于80学时的业务脱产学习培训时间。

(四)坚持专家联系制度。各级党政领导及组织人事部门的负责人要采取多种方式与本地专家建立固定的经常性的联系关系,并把专家联系制度作为密切党与广大专业技术人才联系的重要渠道长期坚持下去,认真倾听、采纳专家意见和建议,积极吸收优秀专家参加各级党委、政府咨询机构,充分发挥专家的智囊作用。专家所在单位及业务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要不定期召开专家座谈会、联谊会、随时了解所属专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其排忧解难,切实把党和国家的专家政策落到实处。

(五)实行专家考核备案和动态管理制度。各地要定期组织开展专家考核工作,每年结合年度考核对所属在职专家进行一次全面考核,主要考核其现实表现和工作业绩,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工作业绩、专业发展和使用情况,并将考核结果记入专家业务考绩档案,作为奖励、培训、选拔与使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将《专家年度考核登记表》连同专家跨地区、跨部门工作调动、职务变动、奖惩、离退休等变化情况一并上报省人事厅。要实行专家动态管理,对考核合格的,继续列入专家管理范围;对考核不合格的,不再列入专家管理范围,取消其享受的有关待遇。

(六)加强专家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各地有关单位要按照分级主管理的原则,加快建立专家信息库,实现专家管理工作信息化,充分发挥专家信息库的功能和作用,促进专家资源共享。

(七)积极组织、引导专家为经济建设服务。各地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各类专家(包括离退休老专家)以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项目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训和兼职兼薪等有偿服务活动,引导各类专家为经济建设贡献才智。

(八)建立专家选拔管理工作评先制度。省人事厅每3至4 年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一次湖北省“十杰”优秀专家的评选表彰活动,同时评选表彰一批专家选拔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各级组织、人事、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电台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我省优秀专家的先进事迹,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专家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

(九)各类专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经国家人事部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经国务院批准,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经省委、省政府批准,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经省政府批准,取消其专家荣誉称号,停止享受有关待遇,收回专家证书;

1、丧失或违背专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条件的;

2、弄虚作假、谎报成果骗取荣誉的;

3、长期不发挥作用,不求上进。群众反映强烈,在考核中确定为不合格或连续两年考核为基本合格的;

4、未经所在单位批准擅自离职超过15天或者公派出国(出境)逾期不归的;

5、受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的;

6、违法犯罪,或因个人责任事故造成重大技术、经济损失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十)专家所在单位及业务部门应当切实保护所属专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合法权益,对压制刁难、打击、迫害专家行为的,应当对直接责任者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湖北省各类专家选拔管理工作政策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各地各有关单位可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二篇:人事局文件

专业工作年限证明和无违反职业道德证明 兹证明同志

性别身份证号:

自年月至年月在我单位从事专业工作。无违反职业道德行为。

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年月日

1附件3:

二○一○全国注册税务师考试教材征订单(存单)

二○一○全国注册税务师考试教材征订单(领书凭证)

订书时间截止到 1月30日,请各位教材征订者认真、准确填写订书单,领取教材到青岛市延安三路236号青岛 市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国税大楼1409室),咨询电话:83931851(传真):83931850

另有中税网校(http://)为广大考生准备了五科的考前学习卡,另有套餐卡可供大家选择,需要者可以登录中税网校网站查询购买.填写辅导教材可用科目前序号代替文字。如购五本税法

(一),可表示为①×5三本模拟试卷,可表示为⑥×3 注意:市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是国家税务总局唯一指定青岛市区负责注税考试教材征订的单位,请广大考生谨防 盗版教材和假冒教材。考试合格者请在领取注册证书后三个月内到市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进行备案注册登记。

附件4:

2010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汇总表(二科级别)

填表单位(盖章):制表人: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两份,报市人事局培训考试中心一份,单位留存一份。

附件5:

2010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汇总表(五科级别)

填表单位(盖章):制表人:填表时间:年月日

证号;3.考生对应所报考科目选“√”。

第三篇:人事局培训文件

转发县人社局《关于做好2012年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

各镇区中心小学、中学,县直各学校:

根据县人社局《关于做好2012年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滨人社〔2012〕23号)精神,决定对2012年拟申报晋升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拟聘任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请各单位职称材料员及时通知本单位相关人员,做好时间安排,准时参加培训。参加培训人员的培训费、教材费由各单位职称材料员收齐后统一至县人社局缴纳。

县人社局职称科咨询电话:89196039

滨海县教育局

二〇一二年四月七日

附件:县人社局《关于做好2012年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2年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

各镇、区、县各有关单位:

为做好2012年全县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资格晋升以及聘任工作,进一步加强我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我县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根据《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盐城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盐人社〔2011〕247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开展2012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今年的培训对象为全县2012年拟申报晋升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和拟聘任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一个任期内已参加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且考试(考核)合格人员不须参加今年的培训。

二、培训内容与方式

今年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工程(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能力)、知识产权公共知识等内容。培训与考试的方式为统一科目、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发证。

三、培训费用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盐人社〔2011〕247号文件精神,培训费、教材费每人共150元。

四、时间安排

今年继续教育公共科目集中培训仍然采取全脱产形式,由县职称部门集中组织,分期培训。每期集中培训为两天时间,每个专题讲座结束后进行该专题的考试。报名时间为:2011年4月10日—4月20日,报名地点:滨海县劳动人事培训中心(县城人民中路170号滨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5楼,联系电话:89196039),培训时间从5月中旬开始至5月底结束,具体培训时间和培训地点在滨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公布。

五、考核与证书管理

考核方式采取考试与上课考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成绩为考试成绩与考勤成绩之和(考试占80分,考勤占20分),考核成绩合格线为60分。培训结束后,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由县职称管理部门颁发统一印制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合格证书》。

六、相关要求

1、报名人数和费用由各主管部门集中汇总报县劳动人事培训中心,同时上报电子版(Excel格式)。

2、县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对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组织本系统范围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公共科目继续教育培训,确保培训质量。

3、今年晋升专业技术资格与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须于今年4月底之前,参加所规定公共科目的培训学习,凡未在规定时间完成指定公共科目培训考试(考核)合格的人员,2012不得申报晋升和聘任专业技术职务。

二○一二年 四 月 七 日

第四篇:汕头市人事局文件(推荐)

汕头市人事局文件

汕市人„2009‟183号

关于在全市开展《公务员责任意识》和《国务院 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全员培训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人事局,市政府直属各单位,省驻汕有关单位: 根据•2009年广东省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粤人发[2009]86号)和•2009年汕头市人事培训教育工作计划‣(汕市人[2009]80号)安排,结合我市实际,决定在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中开展•公务员责任意识‣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全员培训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培训内容

公务员责任意识概述;公务员角色身份责任意识;公务员政治责任意识、行政责任意识、法律责任意识、道德责任意识、危机责任意识;公务员问责制与问责意识;公务员责任意识的培养途径。

•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的出台背景、起草过程、总体思路,重点从完善市县政府行政决策机制、强化

1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制度、严格行政执法等方面进行讲解。

培训教材全市统一使用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公务员责任意识教程‣和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辅导读本‣。

二、培训对象

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公务员和政府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工勤人员除外,下同)。

三、培训形式

全市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自学阶段,由各单位结合本系统、本单位实际组织学习,要保证两门课程不少于2天的学习时间。第二阶段为集中培训阶段,由政府人事部门组织学员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和考试,每期培训时间2天。

每期培训的最后半天,组织学员集中开卷考试(全市考试试卷由市人事局会同市行政学院统一命题),要求每位学员独立完成。

四、培训安排

市直单位的集中培训,由市人事局委托市行政学院从9月24日至11月16日连续举办17期培训班(详见附表1)。请各单位分期分批平均安排学员参加培训,并填报一式二份•†公务员责任意识‡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培训报名表‣(附件2)连同电子文档,于9月18-22日报送市行政学院培训部,并办理培训报名和购书手续。地址:汕头市东厦路48号,联系电

话:88552153、88565079,电子邮箱:ZWZ4554@126.com。(详情可到汕头人事信息网)。

附件:1.•公务员责任意识‣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

依法行政的决定‣培训时间安排表

2.•公务员责任意识‣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培训报名表

二○○九年九月十四日

主题词:人事公务员培训通知

汕头市人事局办公室2009年9月15日印发

附件1:

《公务员责任意识》和《国务院关于加强 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培训时间安排表

注:

1、上课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2、上课地点:市行政学院培训部(市东厦路48号)。

3、请各单位按本单位总人数分期分批平均安排学员参加培训。

附件2:

《公务员责任意识》和《国务院关于加强 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培训报名表

填报单位(盖章):第期共人填报时间:月日

填表人:联系电话:

第五篇:济宁市人事局文件

济宁市人事局文件

济人考 [2005]9号

关于做好2005价格鉴证师 执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事局,各有关部门(单位):

根据省人事考试中心关于做好2003年价格鉴证师执业资格考试通知(鲁人考函[2005]17号)精神,现就我市2005价格鉴证师执业资格考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05年价格鉴证师执业资格考试时间定于9月9日至11日进行。各科目具体考试时间为:

9日14:00-16:30经济学与价格学基本理论10日9:00-11:30法学基础知识14:00-16:30价格政策法规11日9:00-11:30价格鉴证理论与实务14:00-16:30价格鉴证案例分析

二、价格鉴证师执业资格考试从2002年起已实行滚动管理,滚动周期为三年;免试一科的滚动周期为二年。

三、报名条件见附件二。报考人员需填写《价格鉴证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表》、《山东省人事考试报名通用信息卡》,并提供毕业证书(原件)和所在价格鉴证工作机构的工作证明。

1报名时间为2005年18月29日前。

各县市区人事局、物价局将本地报考人员汇总后到市价格认证中心办理报名手续;市直部门(单位)报考人员到市价格认证中心报名。价格认证中心联系电话:2254543。

三、考试收费标准按鲁价费发[2004]56号文中的执业资格考试收费标准执行,即:考务费每人每科75元。

四、考试科目中,“价格鉴证案例分析”为主观题,在答题纸上作答;其余四科为客观题,全部在答题卡上作答。

考生应考时,可携带钢笔或圆珠笔(蓝色或黑色)、2B铅笔、橡皮、计算器(免套、非立式、无存储功能)。试卷卷本可作草稿纸用,不另发草稿纸。

2005价格鉴证师执业资格考试考场由省人事考试中心设置。

五、考前培训及考试指定用书的征订工作由物价部门负责。附件一:价格鉴证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表

附件二:价格鉴证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附件三:价格鉴证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汇总表

二○○五年三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考试价格鉴证师通知 抄送:市物价局

济宁市人事局办公室2005年3月23日印40份

附件一

价格鉴证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表

方框内。

2、有关项目代码如下:

民族:1.汉族2.少数民族

身份类别:1.工人2.干部3.其他

专业职称:1.高级2.中级3.助理级4.员级5.无职称单位性质:1.机关2.事业3.企业4.其他

最商学历:1.硕研以上2.本科3.专科4.中专5.高中6.初中

所学专业:1.与报考专业相同2.与报考专业相近3.与报考专业不同4.无专业级别:2.考两科4.考四科报考专业:01 价格鉴证师

报考科目:

1、经济学与价格学基本理论

2、法学基础知识

3、价格政策法规

4、价格鉴证理论与实务

5、价格鉴证案例分析

附件二

价格鉴证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价格鉴证师执业资格考试:

(一)取得经济、法律专业中专学历,从事价格鉴证相关工作

满七年。

(二)取得经济、法律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价格鉴证相关

工作满五年。

(三)取得经济、法律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价格鉴证相关

工作满三年。

(四)取得经济、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

学历,从事价格鉴证相关工作满一年。

(五)取得价格鉴证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六)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经济、会计、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

试,取得初级资格,从事价格鉴证相关工作满六年。

价格鉴证师执业资格考试免试条件

从事价格鉴证工作满两年,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经济学和价格学基本理论》科目,参加《法学基础知识》、《价格政策法规》、《价格鉴证理论与实务》、《价格鉴证案例分析》四个科目的考试。

(一)在全国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前,按国家有关规定评聘为经济、会计或审计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二)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经济、会计或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

下载咸宁市咸安区人事局文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咸宁市咸安区人事局文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武汉市人事局文件

    武汉市人事局文件 武人„2008‟20 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武汉市人事局关于加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在线 学习与网络管理的通知各区人事局,市直各单位人事(干部)部门,各继续教育基地: 为贯彻落......

    青岛市人事局文件

    青岛市人事局文件 青人办发„2008‟150号 关于转发山东省人事厅《关于做好2008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区(市)人事局,市直各单位人事部门,驻青各单位及相......

    连云港市人事局文件

    连云港市人事局文件连人通〔2009〕122号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 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县(区)人事(劳动人事)局、市各委办局、驻连各部省属单位、市各继续......

    吕梁市人事局文件

    吕梁市人事局文件吕人字[2005]136号吕梁市人事局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师评聘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人事局,市直各有关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师评聘工作,关系到机关事业......

    修水县人事局文件

    修水县人事局文件修人字〔2009〕97号关于要求做好2009年度人才、工资统计工作 的通知各有关单位: 为做好2009年度人才、工资统计工作,按时完成省、市人才、工资统计年报任务,现......

    南京市浦口区人事局文件

    ★ 急件 南京市浦口区人事局文件 浦人字〔2009〕2号 关于做好浦口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2008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 各镇街、各部委办局、区各直属单位: 根据市委组织部......

    天津市南开区人事局文件

    天津市南开区人事局文件 南人发(2006)4号 南开区人事局编办2006年工作要点 2006年全区人事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

    临沂市河东区人事局文件

    临沂市河东区人事局文件 临东人发„2008‟8号 关于转发市人事局《关于印发〈临沂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区直各有关部门、直属事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