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教学之我见
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教学之我见
上传: 邱凌霜
更新时间:2012-5-23 15:36:59
作文批改是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效果和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把握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作文批改方法,及时有效地对学生习作进行批改,促进小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正确认识作文批改的目的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作文是习作,是一项练笔活动,是书面表达的最基本训练,而并不是艺术,不是文学创作,只要学生能正确地、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行。因此,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把他的每一篇作文都写成优秀作文是不现实的。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不应用成人的眼光对学生的文字评头论足,更不能用文学编辑或文学评论家的眼光去看待小学生作文。
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力求保持他们作文的原意,绝不能用教师的思路去代替学生的思路,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文知识都很有限。学生在作文中难免有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但那是无关紧要的,随着他们语文知识的增长,自然会知道怎样把他们想说的话说得更清楚、更明白。如果教师对他们的作文要求过高过严,只会适得其反,很容易打击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产生畏惧写作文的心理。所以教师在批改他们的作文时,只要学生写的是真话,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表达的是真情实感,只要“其意义不谬误”,“字句已通顺”,哪怕有些是幼稚可笑的,也不必大删大改,把学生的一篇作文搞得面目全非。批改作文的目的不是代替学生修改文章,而是要指导学生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二、作文批改形式要多样
作文批改的方式一般有直接批改、当面批改、学生集体批改、学生自我批改等。采用何种批改方式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定,突出重点,切记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参与作文批改既可增加学生的练习作文次数,又可减轻教师负担,是提高作文批改速度和批改作文效率的好措施,但是不能次次如此。教师必须加强指导,逐渐培养小学生自己改文的习惯。
教师在百忙之中可对某一篇或几篇作文进行修改,让学生知道这样改的好处,学到改文章方法。学生之间再互相研究修改,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就重点问题、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集中讲评。这样做,既可以把教师从繁重的批改中解放出来,加强写作方法上的进一步指导,也可以使学生从中悟出作文的方法来。当然,无论采用何种批改方式,都需要求学生把批改后的作文多看几遍,了解为什么要修改这些地方,这样修改有什么好处。
三、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利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把作文评改的权利还给学生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1.它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权利要自己享受,自己的义务要自己履行,对今后的人生也会
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终身受益。
2.在学生自主评改中,独特的体验有利于培养独特的情感,独特的分析评价有利于培养独到的个性思维,也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写作风格,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和作文创新能力。
3.坚持不懈。长此以往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既要教给学生写好作文的技能、技巧,同时也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
四、上好作文讲评课
教师还要认真上好作文讲评课,让学生在讲评课上注意倾听老师和同学们对其作文优缺点的评价,仔细阅读自己的习作,全面理解教师批改的意图,找出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再对自己的习作认真进行
修改。
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赣州市龙南县黄沙中心小学:赖春梅
对于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1.要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2.要通过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重要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二.作文教学要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作文难写,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 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产生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生活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作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三.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例如:学生在劳动课上通过参加劳动,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星期天学生参加了家里的收割麦子的劳动,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
四.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了。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机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出差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五.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一定要提出表扬,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第二篇: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之我见
浅谈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策略
苍梧县梨埠镇沙地小学:周锦荣
浅谈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策略
苍梧县梨埠镇沙地小学:周锦荣
【摘要】自然中发现问题,扎根在语文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对症下药;教学生学会观察,仔细体会,指导写作;意在笔先,读为基础,摘记为妙;多就少改,鼓励为主,学生批改为主。
【关键词】作文 教学 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令很多教师深感头疼的难题就是作文。一旦布置作文,有的教师把作文题一出便“听之任之”,有的则是给学生读几篇例文,就让他们“闭门造车”。学生中也会出现“双手摸白纸,两眼望青天”的情形,他们或是“无事可写”,或是“无话可说”,或是“东扯西拉”,或是“废话连篇”。针对这种情况,我不断地探索、思考、更新,终于探索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但自己在作文教学中轻松自如,学生们也是言之有物,乐于写作,写的让人满意!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结合阅读,引导观察,让学生有事可写。
我们知道,创作来源于生活。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就会导致“无事可写”,或者是“废话连篇”。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教学生学习作者所使用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以自己的心灵去理解感受生活,去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这样,学生的作文就有事可写,不再出现“假、大、空“的现象。
二、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让学生有话可说。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就是学生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往往无话可说,只是寥寥数语,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积累不够丰富,对于初学作文的学生来说,这是不足为怪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它告诉我们,只有多读才会有广博的知识,写起作文来才会得心应手。当然,光多读还不够,还必须注重多积累,将自己在读书的时候认为写的好的语句摘抄下来,并能在需要时变为己用。因此,我在要求学生多读时,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专门用来摘抄好词佳句。由于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学生在作文时就能随手拈来,轻松得多了。在今春举行的“湖北省少儿天地杯作文竞赛”中,我班有两位学生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三、重视口语交际训练,以说促写。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由此可见,口语交际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作文来说,口语交际更显得特别重要。只有学生会说,写起来就能轻松自如。为此,我在引导学生写作文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材、构思,在小组内说一说,力求做到说清楚,然后将所说的口语改为书面语,在下笔时力求按所说的内容去写,从而提高了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提倡反复修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学生作文写完之后,要让他们进行反复修改。古人有关“推敲”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在写好文章之后要反复修改。我在学生写完作文后,不是急于让学生誊写在作文本上,而是鼓励学生写完后认真读两遍,看看有没有用的不恰当的词语和不通顺的句子,找出写错的字,然后把它们改正过来。在学生自己修改之后,再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互相修改,在这种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学生的作文水平逐渐得到提高。
五、发挥讲评作用,多肯定,少批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习作讲评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桥梁,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因
素。因此,我在讲评作文时,采取了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讽刺的做法。讲评时,我尽量去找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当然,还有学生的选材、立意、命题、布局谋篇等,只要学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就给予学生以肯定,以鼓励,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我就采取个别指导的做法。这样,学生作文时,就会自觉的延续自己作文中的闪光点,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水平逐渐的得到了提高。
总之,生活是丰富的,作文是多彩的,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认真去探究,激发学生爱作文的情感。在实践中去摸索,就会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作文教学中的“头疼”现象就会荡然无存。
第三篇:作文评改之我见
以“精批”范例,引导学生作文时“扬长救失”
荔城一中 李丽平
在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中,不少老师都非常重视作文训练,因为中考作文占有很大的分值,可以说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忽视不得。但是,作文评改并没有享受到教师同样的待遇,相反,还受到了冷落。其实,作文训练和作文评改是作文的一对孪生兄弟,绝对不能厚此薄彼。作文训练是实践,作文评改是理论,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论哪一面受到轻视,都会影响学生的作文水平。在这里我结合自己评改作文的一些方法,谈谈一点点体会。
作文评改包括批改和评讲两个方面,从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作文评改因为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往往比作文前的指导更有效果。但是,有时候,老师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修改了上百篇作文,发给学生有些学生直接扔进抽屉,看不都不看一眼老师的评语;有些学生粗略看看,根本就不去思考老师在评改作文时指出的缺点,不会做到下次作文不要再有类似的错误。那么作文的评改要怎样操作呢?怎样的评改才能让学生有真正的进步?
第一,作文评改做到系统化。作文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作文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篇几篇文章就能提高的,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制定一个系统的作文训练和作文评改计划,这个计划应该从初一开始定下来并实行。
我是从初一开始,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作文档案,记录每次作文的可取之处,立意谋篇好,文辞优美,内容丰富,能引用所学的诗词,哪怕整篇文章只有一句闪光点的话;也记下每次作文存在的问题。一次一次作文比较,一期一期作文比较,这样老师心中就有一个数,能知道每位同学在初中阶段写作水平提高了多少。学生也能在这样系统化的作文评改中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第二,作文评改做到精批略改。我不赞成语文教师“只问耕耘,不不问收获”式的评改,更反对“极少批”或“不批”就是对学生最民主的教育。作文评改需要精批,给学生做一个样子,让他们有法可依。叶圣陶先生曾“亲自逐字逐句地批改”了肖复兴初三时写的一篇作文(北京市少儿作文比赛的获奖作文),使肖复兴感到在“写作道路上迈出的脚步方才比较扎实一些”。因此在肖复兴的儿子开始写作文时,肖复兴也“觉得应该像长辈待我一样,将一份诚心、耐心给予孩子”。在《我教儿子学作文》一书中,就有一辑收录了他具体帮助儿子修改的作
文范例。可见修改后的作文就可以作为学生以后写作的范例,在写作时发扬自己作文的优点。
那么,精批是不是要求老师对每位学生的每篇文章都精批细改呢?现在每个班都有五六十个学生,老师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每个学生的每篇文章都要精批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精批”并非就是一味的将学生的作文改得满纸红字,面目全非,而是尽可能地找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问题,给予恰当的奖赏、指导、点拨,“改”的工作尽量交给学生去做。这样就可以比较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愿意去改、能够会改。具体批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启发性,“逼”学生动笔。理想的精批略改应该是这样的:老师的一个符号、一句评语,都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批改不会满足于指出问题,即使打上“?”,也明确要求学生提起笔来。“这句话不通,请改通顺”“这儿如加上心理活动就更为具体了,请把你当时炒菜时的感受写进去”“你的开头总是太长,入题慢。请你品味品味《珍珠鸟》、《春》,还有课外的许多散文佳作,思考:怎样开门见山,让开头引人入胜?并体现在自己的作文中”„„
2.要评文,也要评人。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有意无意地把作文看作是一项技能,因而批改的重点总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如此“只顾到学生作的文,却忘了作文的的学生”(叶圣陶语),我认为再详尽的批改也是不完善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效的。学生作文的兴趣、态度,他们在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等,教师更要“精细”的辅导、指导、矫正。所以,我对写作速度慢的就求“快”(考场上要完成一篇好文章必须在四十分钟左右完成,针对此进行堂上作文训练),对性格急的就求“稳”,对懒于观察的就求“勤”(多写随感、日记),对疏于构思的就求“活”,对敢于创新的就求“准”,等等。不仅仅如此,对学生暴露的思想问题从不听之任之,而是及时教育,给予正确的引导。
3.“精批”要追求批改效果。我的做法是一个学生每学期精批2到3次,上下学期至少都轮到一次。其余的批改则比较粗略,要学生自己修改或者互改。教师的这几次精批以一当十,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精批的要求也比较全面,字词句方面的,思想态度方面的,既给予激励又明确问题,而且指出改正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接下来的几次略批,基本上就是围绕几次精批中的重点展开,力求做到“药到病除”。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可行的,效果显著。这是“伤其十
指,不如断其一指”的艺术。
4.给学生成功和快乐。在我们所教的班级,能写出优秀作文的也就几个学生,评讲课如果不顾及鼓励差生的作文,那么榜上有名的也就那几个旧面孔,这样,一个班的整体作文水平就不会得到很好的提高。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帅在批改作文时,不会老做医生,也不做难服侍的婆婆,而是像一个园丁,不光注意到剪莠除草,更注意到按时施肥浇水,帮助幼苗迅速地发育成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哪怕是点滴进步,他都会欢欣鼓舞,老师更要大加褒奖,“这个词用得妙极了”“这句话把„„写得十分具体、形象”“你这篇作文词通句顺,我为你的进步高兴,愿你再接再厉”,如此等等、学生读之身心愉悦,真切地感受了作文的快乐,也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第三,多评讲。只有多评讲,学生才会尽可能多地接受反馈,对自己的作文及时“扬长救失”。但我们的课时有限,上课任务又繁重,没有太多的时间总用来作文评讲,我就让学生以自由练笔为主开辟“循环日记”“随感作文”。一个学期大小作文16篇左右,针对这16篇大小作文的评讲课一定要上好。其余抓住一切时机多评讲。如果批到好作文或有进步的作文.就随时拿到教室里跟学生一起分享,或贴在墙壁上,或利用语文课上的一两分钟时间,有时是下午上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读读作文、谈谈感受、议议问题。也当面个别评讲,这样的形式可随时随地进行。师生沟通及时、真诚、充满理解,因而效果良好。对于根本不会提笔写文章的学生,在评讲时花的精力就更多些,一开始就给他们低要求,引导他们写生活中的小事情,写自己熟悉的事情,让他们写“口水话”,但要写满老师规定的字数,不要跑题,然后再慢慢让他们从立意新颖、文辞优美方面提高。总之,写作是一个人终身的事情,也是老师教学中艰巨的工程,我们只有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实践、去摸索才能让作文绽放出理想的光环。
第四篇: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之我见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强调知识灌输,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导致学生机械接受、死记硬背。教师主导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缺乏自主性,严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具体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课前搜集,作好辅垫
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必须立足于开放,即意味着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整个社会的回归,才能适应当今飞速的信息时代。新课标也给提出了要注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建议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课前搜集信息,让学生在探索中主动学习,能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手段。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我和学生一起动手翻资料、上网,查找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及前不久流失海外的圆明园中的两件兽首被拍卖的事件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避免了喧宾夺主。
(二)小组合作,自读自悟
小学语文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学习是学生的内部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并不只是为了把知识讲明白,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其产生内部需求,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这也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模式的第二个流程是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读自悟。这一阶段可以这样安排教学:
1、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谈从课题中想知道什么或知道了什么,然后筛选出一些有价值、有意义或课文重、难的问题。
2、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
3、小组合作讨论,自读自悟:①汇报各自搜集的资料;②在第一环节筛选的问题;③每篇课文的“预习”、“思考•练习”中的问题;④在预习本中或书上写出、画出自己已弄懂的和还不懂的内容。⑤自学课文,自已学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可从课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写作方法或思想教育等方面去思考。
(三)汇报交流,培养创新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后,接着进行堂上汇报交流,整体感悟,赏析品味,教师适时点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一流程分为三个环节:
1、整体感悟,赏析品味
阅读教学应以语感积累为目标,以言语经验学习为主要内容,以主体感悟为途径。模式注重在整体中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完全符合语文教育的新理念。整体感悟的方法有许多,如:(1)、以读为本,自主阅读,以读代讲。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运用多种阅读方式,如默读、个别读、齐读、竞赛读、快速读、分角色读、听录音读、教师范读、自由练读等等,并且注意培养阅读技巧,使学生在读中生疑,读中释疑,读中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2)话题讨论,即以一个涵盖全篇的中心话题贯穿全文,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再次展开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合作去学习。
精彩片断的赏析应与整体把握紧密结合起来。赏析品味既可以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又可以使学生发现和总结一些语言规律,准备迁移到写作中。赏析要放手,不能牵着学生往前奔,内容不要限制过死,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语文水平不同,只要他们自己认为美的地方,能品出其中的美就可以了。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背一背,或摘抄下来,积累语言。赏析品味有两种,可以在精读中穿插,也可在整篇讨论之后,对整篇文章或文章精彩段落进行品味。
2、鼓励质疑,培养创新
质疑问难——释疑解难,不仅是学生深层学习的一种阅读方法,也是教师高效施教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质疑,是深层阅读的起步,也是创新能力的关键。模式强调教师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经常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是通过自己的探究性的、自主的学习来获取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启发学生自己找到答案,有的问题甚至可让学生在课外查找资料来解决,进一步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3、课堂总结,畅所欲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总结”这部分总是教师归纳课文中心思想、写作方法,给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而我校的教学模式在这部分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接着,让学生畅所欲言去谈体会。当然,教师也可适当启发学生,把分散的、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
(四)综合实践,大胆探究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办小报,开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等,也可以布置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写读书笔记等,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自己制订计划,自找合作伙伴,大胆探究,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努力完成任务,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实践能力。
第五篇: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实效性研究
《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实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目前,农村小学教师一般都教着语文、数学,多数还要兼任班主任工作。一次作文批阅下来,几乎令人头晕目张、疲惫不堪。“作文批改”成了农村教师最头疼、最耗时费力的工作。在一次批阅作文时,我发现上次作文除个别学生改正了框出的错别字外,多数人几乎一字未动。这不禁让我懊恼至极——难道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批阅的作文,学生都熟视无睹?再看作文本上眉批、总评,有的还通过比较给出了“分数”„„每篇作文至少要耗掉我10分钟的时间啊!难道这都是“无效劳动”?„„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开始揣摩如何“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见《语文课程标准》)。于是,也就有了这样一个课题: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实效性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改变目前农村小学作文评改耗时多、效率低的现状,力争探索一种既能将教师从作文批改的繁重负担下“解放”出来,又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作文评改的积极性,能够体现学生在作文评改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够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评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和习作水平的作文评改课堂模式与评改策略。做到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最终,真正落实《新课标》关于“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的作文教学课程标准。
二、文献综述
中国是一个文章大国,自古就有“推敲修改、以文会友”的传统: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吕本中“文章频改,工夫始出”、曹植“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应时改定”、鲁迅“写完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毛泽东“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的加以删改,然后发表。”这些足见“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的真理性,并且“改”的动力和主人都是“作者”自己。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窘境——学生作文和修改作文的动力不足,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学生写出文章后,“读者”和“评判者”只有教师一个人。
当前,美、英、日等国家作文教学中,作文的动力多来自学生本身,作文教育是实践教育。《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网络文章)介绍英国作文教学是把实际作文当成作文教学的关键,学生就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进行作文练习。日本则提出“生活作文教育”,特别强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作文训练。刘军老师在《情趣态作文》中提到,在作文的评改方式上,日本的现状是:由国语教师创造了一种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评改的方法。《美国作文教学ABC》称:写作结束后的同伴反馈是美国写作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它是获取修改信息和深化写作主体读者意识的有效方式。从国外作文教学改革的趋势看:写作只有为实际运用的需要去写,才能对学生的训练真正有所帮助。国外的这些做法无疑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作文评改 的实效性研究具有启示与借鉴作用。但是,中国毕竟是中国,从教材、教师到学生很难照搬国外的做法。
在中国现代,叶圣陶先生早有“教师改文,徒劳无功”的慨叹,有关作文教学的研究虽然并不少见,但是多集中在读写结合、读中学写和写前辅导方面,对于“文后评改”的研究则少之又少。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可以说令人耳目一新。他的“动力系统”、“保障系统”和“训练系统”无疑对作文教学的改革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与努力,可资借鉴的东西很多。但是,正像他自己所说“新鲜劲一过,劲就泄了”需要不断的变化形式,以保持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改文”的热情。可以说,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也不是“恒久”和固定不变的模式。更主要的在于农村小学的一线语文教师由于兼课、兼职,等原因,很难做那么繁琐的统计与“翻新”工作。就像前段的“展示课”、“示范课”,人们都认为确实很好,长期这样却很难坚持。著名特级教师虞大明就明确指出“如果常态课上成公开课那样,就把孩子们给毁了。”因此,再好的方法如果不适合农村的实际,如果令农村教师更加的疲惫,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综上,对于农村小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改、互改”能力,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作文评改的实效性,仍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更没有成体系的、普遍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既需要学习借鉴古今中外先进的作文教育思想,更需要在实践——将富有生命的理论付诸实践时,不断反思与改进自身的行为,以不断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性。
三、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所要研究的重点在“实践”层面,也就是探讨通过把习作评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解放教师和学生;探讨如何改变以往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读者和评判者致使学生在作文与评改过程中的消极被动状态;努力恢复中国以文会友、切磋互评的传统;在学习借鉴国内外作文教学评改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教师在“放”的过程中,为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采用的“激励”手段,连同摸透学生习性基础上的不着痕迹的“软”指导策略;探讨作文评改课的常态模式与方法。这里强调“小学高年级”主要在于,低、中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等原因,模仿性更强,当然需要教师更多的“示范”,再加上学生阅读量有限,很难参照阅读积累互相点评,属于需要“多扶”阶段。到了高年级,尽管学生自己写得也不是很完美,但是随着阅读量的增加,“眼高手低”却已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评判同学的文章优劣。因此,课题定名为: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实效性研究。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案例研究法
五、研究的进度安排:
第一、准备阶段(2011年1月-2011年3月):搜集资料、阅读文献、建立团队、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实施阶段(2011年4月-2012年2月):教师开展实验研究,通过将“理论”的消化、尝试、反思,和对原来作文评改模式与策略 的“扬弃”,切实改变作文评改的形式,真正提高作文评改的实际效果。
第三、总结阶段(2012年3月-5月):总结实验研究成果。
1、形成具有农村小学特点,具有一定示范性和推广价值的“师生双解放”,且评改富实效的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常态课堂模式。
2、形成研究报告。
3、汇总学生佳作,特别是具有“对比价值的”能够展示“评改实效”的过程资料并结集。
六、可行性论证
本人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多年,一直致力于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先后在《天津教研》、《天津教育》、《河北教育》、《德育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小学教学研究》等刊发表语文教学论文十余篇。作文教学论文《参与观察、参与命题、参与评改——小学生作文入门指导初探》发表于《天津教育》(1996年12期);与人合写的《说话——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一翼》发表在《中小学教师培训》(1997年6期);“下水文”《挖鼠洞》被全国小语会秘书处收入《名师范文》(新华出版社1997年2月)。
2000年后,本人致力于课题研究。实验报告《自信自励、弛张高效、会学乐学》在天津教科院学术报告厅做大会交流,并收入市教科院薛永宽主编的《走向名师指路》;具体负责的“天津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研究课题”《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设计教学过程》(KG200513),结题成果2008年9月获市教委“A类”
成果、优秀成果。同时形成了一个肯学习、敢实验、善总结、能协作、愿付出的教研团队。
综上,本人具有多年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研究基础。特别是负责课题指导的刘军老师是作文教学研究的专家,他的“情趣态作文”其实就包含着“情趣态改文”。加上我们的教研团队。可以说,我们有做好本课题研究的人力基础。而农村小学作文评改现状的迫切需要,也会督促我们一定要把本课题做实、做好、做出成效。
七、参考文献
1、天津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教材”《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1996)119-150
2、天津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1992)190-213
3、天津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写作知识与作文教学》[M](1992)297-321
4、田本娜 高恒利高自考讲义《小学语文教学论》[M](1995)295-360
5、天津市教育局编《天津市特级教师论教学》(小语卷)[M](1998)67-94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7、尤.克.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8、玛利亚.蒙台梭利《教育中的自发活动》[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9、王定华 田玉敏《中外教育史》[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10、姚文俊 谢励武《中国小学教育论50家》[M]四川科技出版社(1994)
11、杨孟萍《教育心理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12、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九州出版社(2003)
13、倪文锦《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4、管建刚《我的作文革命》[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15、中国网.教育《美国作文教学ABC》[R]名家讲坛34china.conm.cn
16、百度文库《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R]
http://wenku.baidu.com/view/d60e36778e9951e79b89277b.html
17、崔铭《参与观察、参与命题、参与评改》[J]《天津教育》1996年12期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