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时间:2019-05-14 09:0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第一篇:”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7

“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要求,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及地方,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结合《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和任务,紧紧围绕国家场地土壤污染防治的重大科技需求,重点支持场地土壤污染形成机制、监测预警、风险管控、治理修复、安全利用等技术、材料和装备创新研发与典型示范,形成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系统解决技术方案与产业化模式,在典型区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本专项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2018—2022年。2018年拟安排33个研究方向,约占专项总任务的30%左右,国拨经费总概算6.5亿元。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项目,以及场地土壤污染综合治理与集成示范类项目,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组织协调作用,形成产学研用研发团队,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

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同一指南方向下,原则上只支持1项,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时,可同时支持2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结合过程管理开展中期评估,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所含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

应用示范类项目鼓励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区域开展。

本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源解析理论与方法(基础研究类)1.1我国污染场地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

研究内容:研究我国污染场地区域分布及其与产业行业的内在关系,研发特征污染物识别方法,提出有毒有害物质名录;运用大数据及遥感等技术方法,探明我国不同区域重点行业污染场地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驱动因子,揭示场地污染形成机制;研发场地污染数据挖掘方法,发展污染场地时空分布预测模型,研究数据库和可视化管理技术。

考核指标:建立全国污染场地名录及动态数据库1套;阐明我国污染场地区域分布、污染物构成与产业行业关系;明确污染场地时空演变驱动机制及主控因子;建立我国场地污染数据挖掘方法、时空分布图集与可视化管理平台;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 — 2 —

件著作权10项,发表高质量论文25篇。

1.2基于大数据的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识别与风险管控 研究内容:研究我国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的大数据系统,研发基于大数据的场地污染智能识别模式;探讨区域尺度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特征污染物的源—汇关系,创建我国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评估与风险预测系统;研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行业的风险管控方式,研发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中长期风险管控方法。

考核指标:形成我国场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识别与评估的大数据技术体系;开发出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源—汇与风险识别方法1套;建立区域场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技术体系,提出重点监管行业的风险管理策略,成果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者软件著作权10项,发表高质量论文25篇。

1.3经济快速发展区场地土壤污染源识别与源—汇关系 研究内容:研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等不同区域的场地特性、污染特征、污染源与排放强度;筛选不同区域场地土壤优先管控污染物,建立优先控制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不同区域场地土壤污染物溯源方法,阐明优先管控污染物源—汇关系;识别污染源主控因子和优先管控污染源,评估土壤优先控制污染物排放强度,明确污染源的防控要素;为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治理提供基础信息和方法学。

考核指标:建立不同区域的场地土壤污染源—汇关系,形成污染源识别技术与方法体系1套;建立区域场地土壤污染物排放强度评估方法,提出优先控制污染物排放清单1套;编制场地土壤优先管控污染源识别与排放强度评估技术规范4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者软件著作权10项,发表高质量论文30篇。

1.4重点行业场地污染形成机制与源解析

研究内容:研究我国金属采选/冶炼和化工行业污染物排放与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特征及发生规律,解析典型重点行业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形成机制,建立优控污染物排放清单;揭示重点行业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物多相分布特征和源—汇关系,研究重点行业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解析方法,提出重点污染源的环境风险防控要素与防治途径;为我国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源监管和排放控制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考核指标:阐明金属采选/冶炼和化工行业场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形成机制,建立特征污染物清单1套;建立示踪指标体系1套,形成重点行业场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源解析方法体系,提出污染源—汇机制和风险防控途径;制定场地土壤污染源解析技术标准、规范和指南2套,并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不少于10项,发表高质量论文30篇。

1.5场地土壤重金属积累、转化与生态环境效应

研究内容:研究场地土壤重金属赋存特性与积累规律,解析 — 4 —

重金属形态转化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建立调控重金属形态转化的技术原理;阐明不同区域及行业场地土壤污染物形态转化条件、潜力及其生物效应,揭示影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主控因子;开发重金属污染生物效应评价方法,阐明场地重金属不同尺度下的动力学行为机制,量化和模拟不同场地条件下重金属多尺度动态行为;精准评估污染场地的生态环境风险,形成风险防控、预警与安全利用方法方案。

考核指标:确定不同区域和行业场地土壤重金属积累规律和生物地球化学机制,提出场地土壤中重金属积累与有效性的主控因子,开发出重金属污染生物效应评价方法,建立预测场地重金属多尺度动力学行为模型1套,形成风险防控、预警与安全利用方法体系,制定出调控场地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系统方案,选择典型重金属污染场地进行验证和应用。发表高质量论文4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10项。

1.6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系统中重金属迁移扩散与预测 研究内容:选择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株潭等重点区域,研究不同区域场地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迁移扩散规律,揭示不同类型重金属在不同场地介质中多相分配、空间分布及其与介质组成结构的关系;研究不同场地条件下土壤—地下水重金属的迁移、扩散动态及通量,阐明迁移扩散过程与机制;探明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迁移扩散主控因素,为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

属污染转移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考核指标:明确不同区域场地土壤—地下水系统重金属迁移规律、扩散通量及主控机制;建立示踪指标体系1套,阐明重金属迁移驱动机制,建立非均质多相介质重金属运移扩散模型1套,提出不同区域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策略,并选择不同区域污染场地开展试验性应用。发表高质量论文4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10项。

1.7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与调控机制 研究内容:研究场地土壤与地下水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相互作用,表征多介质、多界面、多过程复合的环境行为,阐明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生物学耦合过程,揭示基于化学质量平衡及区域多介质间的传质机制;研究场地工程管控和修复过程中污染物多界面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发展多组分可分辨的高灵敏表征技术;开发土壤—地下水系统重金属界面原位表征方法,创建多介质界面污染过程调控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形成多介质界面污染过程调控方法体系。

考核指标:明确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物作用机制和界面传质过程,建立示踪指标体系1套;建立场地土壤污染物界面机制与刻画模型1套;开发出土壤—地下水系统重金属界面通量计算方法1套,形成界面反应原位表征新技术1套;发表高质量论文4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10项。

2.场地土壤污染调查监测与风险监管技术与设备 2.1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原位采样新技术与新设备 研究内容:开发适用于我国场地土壤弱扰动原位采样的高频声波钻进设备、全液压直推式钻进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低扰动土壤采样、地下水快速建井采样技术与装备;研制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膜界面探测器等原位检测工具,开发地下水分层快速取样新技术与设备,制定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原位采样技术规范,研究产业化发展模式。

考核指标:研制场地土壤原位采样的高频声波钻进和全液压直推式钻进设备各1套,最大采样深度不少于30m,其他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整机部件国产化率不低于80%,生产成本低于国际同类产品30%以上;研制出原位VOC膜界面探测器等场地检测工具3套,开发出地下水分层快速取样技术与设备1套;开展不少于20个案例场地验证与示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20项;编制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原位采样技术规范1套,编写技术应用案例10套;提出可应用可推广的产业发展模式报告。

有关说明:建议由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2.2场地污染实时响应监测预警技术与装备

研究内容:针对冶炼、焦化、化工、油气开采等重点行业场地污染特征,研发场地新型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及数据分析平台;

研究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风险源泄露无损监测技术,开发场地污染物监测筛选技术,开发污染场地多要素、全过程综合在线监测体系;建立集成污染场地一体化模拟系统,研发场地污染的智能预测技术,实现污染物分布、迁移的可视化模拟;研究建立场地污染监测预警与辅助决策平台;选择不同类型污染场地进行验证;研究产业化发展模式。

考核指标:研制出典型行业场地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采集与传感成套仪器各1套;研发场地土壤污染源定位预警小型自动化设备1套;建立污染场地监测筛选技术体系,开发出场地重点污染风险源泄露实时响应的无损监测技术,实现泄漏点精准定位,最小响应泄露量低于0.1m3,漏点定位精度达到米级,漏点检率不低于90%;形成智慧型、可视化场地环境污染预警技术和辅助决策技术体系,建立典型重点行业企业多维度、多组分场地监测—模拟—预警综合平台2套;选择重点行业场地开展验证性应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15项;提出可应用可推广的产业发展模式报告。

2.3场地土壤污染物形态和有效性测定方法与标准化 研究内容:研究主要污染行业场地土壤中各类典型污染物形态的原位表征技术;开发基于生物、化学、生态学等耦合手段的污染物生物有效性测试方法,形成适用我国场地土壤主要重金属类和有机类污染物生物有效性测定的标准技术体系;采用标准化 — 8 —

技术研究污染物形态和有效性的时空变异特征及主控因子,构建基于主控因子的污染物有效性预测模型;选择不同类型污染场地进行验证。

考核指标:研发场地污染物形态原位表征方法不少于2种;创建场地土壤污染物生物有效性测定的国际标准技术体系1套,形成不少于15种的有机和重金属污染物生物有效性测定技术指南,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提出基于主控因子的污染物有效性预测模型2个;开展不少于20个案例的场地应用验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以上。

2.4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和基准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估中的污染物形态归趋、生物有效性等问题,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层次、本土化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体系;基于污染物的有效剂量—形态—效应关系,研究建立涵盖多污染物的我国场地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体系;针对场地特征及再利用方式,开展我国场地土壤环境安全利用指标和阈值体系研究;选择典型污染场地进行验证。

考核指标:形成我国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体系1套,编写分别针对人体健康风险、生态风险和保护地下水安全的场地土壤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各1套;形成我国场地土壤环境基准体系1套,建立基于开发用途与保护目标的我国场地土壤环境安全利

用阈值体系1套,包含污染物不少于80种;所研发的指南、基准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开展不少于20个案例场地的风险评估应用验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以上。

2.5场地土壤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方法和标准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生物有效性和毒性的污染物性质鉴定标准与技术方法,建立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基线确定与污染损害调查技术方法,构建基于场地污染物迁移与归趋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损害因果关系多证据判定技术;研究场地污染损害实物量化和价值评估技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环境损害费用核算标准体系,形成不同区域和行业场地土壤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方法体系;研究制定场地土壤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选择典型污染场地开展损害评估技术验证。

考核指标:形成基于生物毒性的环境污染物有毒有害特性评估方法与危险特性鉴别技术,建立场地生态环境损害基线确定与损害调查技术方法体系;提出基于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损害的因果关系判定与责任分配原则与技术方法体系,开发出场地土壤环境损害量化工具包1套;编制场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10套,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开展不少于20个案例的场地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应用示范与验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以上。

2.6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体系与方法

研究内容:研究我国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管理体系、评价 — 10 —

指标和方法框架,提出与国际接轨的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发展战略;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并选择典型污染场地开展实际案例研究,分类构建我国污染场地全过程可持续管理方法和标准规范;选择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构建区域尺度污染场地治理修复与再开发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及模型,并进行实例验证,形成我国污染场地再开发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考核指标:提出中国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管理框架体系和发展战略,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形成典型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技术评价指标体系1套;编制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技术标准、规范和指南不少于7套,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开发场地修复绿色可持续评估软件工具、区域尺度场地风险管控与安全利用可持续性评估软件工具各1套;开展不少于20个案例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或应用示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10项以上。

2.7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与场地安全利用监管技术和标准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污染场地修复与再开发利用过程不关联的问题,以及修复后土壤安全处置研究滞后的状况,研究不同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的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及利用处置技术,建立不同区域、行业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场地修复后土壤安全利用处置技术体系;研究修复后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控制技术体系、— 11 —

长期监管技术与评判标准,提出修复后不同用地功能场地安全利用与风险管控方案;选择典型污染场地开展示范。

考核指标:编制不同应用情景的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3套;制定不同区域、行业和土地利用方式场地修复后土壤安全利用等级划分标准;建立修复后场地再开发安全利用控制技术体系,编制技术指南5套,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建立修复后场地安全利用技术体系,开展不少于20个案例的场地应用示范验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以上。

2.8重点行业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场景与定量估算方法 研究内容:选择制药、印染、涂料生产与使用等重点行业,研究有毒有害物质环境排放特征,筛选重点行业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清单,构建典型行业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场景,阐明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环境转归机制,发展多介质环境暴露估算方法,评估潜在土壤环境风险,研发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定量估算软件,为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提供技术方法。

考核指标:形成重点行业高关注有毒有害物质清单,建立多介质环境暴露估算方法,研发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有毒有害物质排放预测模型1套,形成有毒有害物质排放与暴露模拟软件5套,制定有毒有害物质环境暴露参数手册1套,上述清单、模型需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8项以上,发表论文15篇以上。

2.9高关注化学品风险管控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化工企业集聚、化学品种类繁多、风险高的典型区域,研究高关注化学品污染特征和分布规律,识别化学品重点风险源;研究建立土壤及环境生物中高关注化学品的分析方法,评估高关注化学品环境和健康风险;选择典型化工园区开展应用示范,确定我国典型区域优先控制化学品目录,并提出风险控制综合管理对策。

考核指标:完善和建立300种高关注化学品的环境分析方法,研发化学品危害信息流转识别软件系统1套,完成优先级别最高的20种高关注化学品的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提出典型区域优先控制化学品目录和空间分布图谱,完成1个省域和2个不同类型化工园区化学品风险管控的应用示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10项。

3.矿区和油田场地土壤污染源头控制与治理技术 3.1重金属尾矿库污染高效固化/稳定化材料、技术与装备 研究内容:研究典型矿种尾矿重金属释放特点与污染规律;研发重金属尾矿污染长效固化/稳定化功能材料和技术;研发重金属尾矿库表面高效生物/物化覆盖材料,以及重金属尾矿库污染土壤稳定层构建与快速中间覆盖技术与装备;开发重金属尾矿库深层尾砂高压旋喷注浆等固化/稳定化技术与装备;形成重金属尾矿侵蚀土壤污染源头控制与修复技术体系,并进行现场技术应用验

证,建立工程技术规范。

考核指标:创制重金属尾矿污染长效固化剂/稳定化剂、高效生物/物化覆盖材料等环境友好的修复功能材料6种;研发重金属尾矿库固化/稳定化装备4套,建设功能材料及装备生产线1条;生产和应用成本明显低于国际同类产品;选择西南金属采选区,开展不少于10个案例场地应用示范验证,实现重金属稳定化率达到90%以上;编制重金属尾矿库源头控制与修复技术规范2项,形成重金属尾矿库固化/稳定化、生物/物化覆盖技术方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以上。

有关说明:建议由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3.2浸矿场地残留浸矿剂高效淋洗材料、技术与装备 研究内容:研究金属矿堆浸场和原地浸矿场残留浸矿剂释放特征,以及残留浸矿剂的迁移富集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关联的源—汇关系;开发低残留、低毒高效浸矿剂及其应用工艺;研发堆浸场和原地浸矿场残留浸矿剂绿色淋洗剂等修复材料和快速淋洗工艺及技术,开发浸矿场地淋洗液可移动处理利用设备;研究建立堆浸场和原地浸矿场污染源头控制与治理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验证。

考核指标:研制金属矿低残留浸矿剂和典型浸矿场残留浸矿剂的绿色淋洗剂等6种以上,性能指标不低于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形成低残留浸矿、残留浸矿剂快速淋洗工艺与技术不少于5项;研发浸矿场淋洗液处理和利用技术装备4套,每套处理规 — 14 —

模不小于500m3/d;开展不少于6个案例场地示范应用验证,浸矿场最终淋洗液达到国家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产生二次污染;提出堆浸场和原地浸矿场污染源头控制与治理技术体系;制定浸矿场治理技术规范3套,被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以上。

3.3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绿色清洗—脱附集成技术与智能化装备

研究内容:研究油田土壤高浓度石油污染时空分布特点与规律;研发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环境友好型清洗剂和增溶剂等功能材料;研发高浓度石油污染绿色清洗—高效热脱附集成修复技术;研制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模块化、自动化、低能耗、智能型的高效快速移动式洗脱成套装备,以及清洗液高效处理成套装备;构建油田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体系,并进行技术示范验证。

考核指标:开发友好型清洗剂和增溶剂等修复材料不少于6种,创制先进的绿色清洗—高效热脱附技术与装备各1套,研制移动式高效绿色洗脱成套装备1套,生产和应用成本比国际同类产品降低20%以上;建设修复材料及装备生产线2条,提出油田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体系,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开展不少于6个案例场地示范应用验证,单套装备的处理规模不低于4t/h,修复后土壤石油烃(TPH)含量低于0.2%,实现土壤安全

利用;制定油田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规范2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以上。

4.城市污染场地土壤风险管控与地下水协同修复技术 4.1复合有机污染场地土壤高效化学氧化/还原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农药、煤化工、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场地污染问题,创制高传质性并具有亲水亲脂双重特性的还原材料及强化辅助材料,开发典型重点行业场地土壤污染原位高效还原修复技术;创制高传质性缓释氧化材料、增溶脱附及强化辅助材料,评估材料用于土壤污染物脱附和氧化效果,突破场地土壤多环芳烃和农药等有机污染物高效氧化技术;研发场地土壤污染原位物理强化—高效化学氧化/还原协同修复技术与装备体系;开展规模化集成与试验示范,创建可推广应用的产业化模式。

考核指标:研制复合有机污染场地土壤高传质、高效氧化/还原功能材料不少于3种,增溶和辅助材料不少于3种,材料成本比国际同类降低30%以上,典型行业场地土壤有机复合污染物的去除率不低于90%。研发原位氧化/还原修复技术和装备2套,性能指标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形成高效氧化/还原修复技术规范3套;申请发明专利10项以上。开展不少于3个案例场地示范验证,形成产业化模式。

4.2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热脱附成套技术与装备

研究内容:针对焦化、石油化工等有机污染场地土壤,研究 — 16 —

场地土壤有机污染物在高温条件下理化性质变化,创新具备热回用单元的低能耗、智能化、集约化、可快速移动及组装的成套热脱附技术与装备,研发配套的安全、高效、集成化的水气处理系统,开展热脱附后的尾气二次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并进行规模化集成与试验示范,提升异位热脱附成套技术与装备的修复能力与能效水平。

考核指标:创新适用于城市有机污染场地土壤的热脱附技术与装备2套,直接热脱附设备单台套处理规模不低于30t/h,加热单元的容积利用率不低于60%;间接热脱附设备单台套处理规模不低于3t/h;热脱附成套技术与装备国产化水平达到80%,与同类国际装备相比,半挥发性有机污染土壤(含水率20%)直接和间接热脱附能耗分别不高于3500MJ/t和2500MJ/t,污染物去除率不低于97%,尾气满足大气污染物排放行业标准,二噁英不超过0.1ngTEQ/m3;开展不少于5个案例场地示范验证,形成产业化模式。编制相关技术规范、操作指南3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15项以上。

有关说明:建议由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4.3制革类及铬化工类场地污染土壤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制革类及铬化工类场地铬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探明场地环境风险构成,建立风险管控技术体系;研制绿色高效修复材料和生产制备先进技术,评估材料安全性、便利性、— 17 —

长效性和修复适用性;开发场地土壤和地下水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与装备体系,进行集成示范和适用性评估;研究建立制革类及铬化工类污染场地风险协同管控与修复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建立制革类及铬化工类污染场地风险评估与管控方法体系;研制绿色高效修复药剂和材料2种以上,材料生产成本比国际上同类材料降低30%以上,修复后土壤六价铬浓度降到2mg/kg以下;开展不少于5个案例场地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形成产业化模式。编制相关技术规范、操作指南5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10项以上。

4.4固体废物填埋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净化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固体废物填埋场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固体废物填埋场地土壤及地下水特征污染物快速精准识别监测方法与深层检测技术;开发填埋堆体固体废物开采、分质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耐久性、抗侵蚀的新型阻隔防渗屏障材料,研发固体废物填埋场地垂直多层抗侵蚀屏障防污染技术、渗漏点微创修补技术;研发土壤和地下水高效协同修复技术,在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

考核指标:建立固体废物填埋场渗漏快速精准监测与检测技术;形成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长效阻控技术体系,阻隔能力提升100倍以上;形成的填埋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净化技术,有机物去除率90%以上,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降低70%以上,较常规原位修复 — 18 —

技术节省修复成本60%;开展不少于3个案例场地示范验证,形成填埋场源控与污染协同治理技术方案;编制技术标准、规范和指南3套;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20项以上。

4.5地下水原位修复功能材料定向注入与强化传输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传统修复功能材料投放工艺粗糙、在含水介质中难扩散的问题,研发修复功能材料定向注入、分层注入等精准注入方式,开发功能材料强化传输技术,突破钻进与注入耦合的一体化智能化装备,形成地下水污染强化原位注入创新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研发修复功能材料定向精准注入及强化传输技术和装备,突破钻进与注入耦合的一体化智能化装备,最大钻进与注入深度不低于30m,低渗透地层注入材料扩散半径不低于3m,装备国产化水平达到60%;研发技术装备在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编制原位修复功能材料注入技术规范2套。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10项。

有关说明:建议由企业牵头,产学研申报。4.6场地地下水卤代溶剂污染高效修复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低渗透场地地下水卤代溶剂移动性差、脱附效率低的瓶颈问题,研发高增溶表面活性材料,研究低能耗、能量高效利用的原位热强化驱动与氧化耦合修复技术;开展原位、异位卤代溶剂分离与净化技术研究,创建原位热驱动—增溶脱附—氧化降解协同技术体系与成套装备,形成场地地下水卤代溶剂

污染高效修复创新技术方案。

考核指标:开发高增溶表面活性材料3~5种,增溶效果与清水相比提高2个数量级,生产成本降低30%;研发原位热驱动—强化氧化协同修复装备1套,实现驱动扩散与氧化修复耦合,装备国产化水平达到60%;形成低渗透场地原位强化增溶、驱动和氧化修复技术体系,研发的技术、材料和装备实现工程化示范应用;编制高效修复技术规范2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

5.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再开发利用技术综合集成示范 5.1西南金属采选场地及周边土壤污染防控与治理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等西南地区大型多金属矿采选及周边土壤中多种重金属污染问题,研究污染迁移和源—汇关系,揭示矿山废弃物酸化与重金属释放、迁移与转化的关系;研究矿区尾矿库等场地酸化预测与控制技术,开发生物/物化覆盖材料与稳定层构建技术,研发与集成矿区尾矿库等场地原位固化—防渗—阻隔—覆盖协同防控技术体系;构建采选场及其周边土壤污染阻断工程体系,集成矿区场地及周边复合污染土壤强化原位修复,建立金属采选场地及周边土壤污染全过程控制和分级治理体系;研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和修复技术模式,开展土壤污染防控与治理综合技术集成示范。

考核指标:研发形成适合西南金属矿区场地污染综合治理模 — 20 —

式3套,制定出矿区及周边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筛选生态修复新材料10种,材料性能指标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生产成本降低30%;建立金属采选场地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3个以上,重金属扩散量下降80%,矿区周边污染土壤修复后满足土地规划用途的安全利用,地表和地下水符合当地水体功能要求。形成金属矿区场地及周边土壤污染全过程控制和分级治理体系,提出金属采选场地及周边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和修复技术模式;制定污染防控与治理修复技术规范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不少于15项;形成技术应用与推广模式。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产学研联合申报。

5.2中南有色金属冶炼场地综合防控及再开发安全利用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湖南、湖北以及江西、安徽等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场地及周边土壤污染问题,研究典型冶炼场地与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迁移和源—汇关系;开发冶炼场地重金属污染土壤长效绿色固化/稳定剂,创制冶炼场地重金属污染原位和异位固化/稳定化、分离修复技术及装备;研究冶炼场地修复过程中二次污染综合防控和再开发安全利用技术;集成冶炼场地土壤污染分级治理技术、修复技术和资源化安全利用技术体系;开展典型金属冶炼区综合防控及再开发安全利用技术集成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研发冶炼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固化稳定化剂等修复功能材料15种,重金属原位和异位固化稳定化与分离装备4套,材料与装备性能指标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生产成本降低30%,装备国产化水平达到60%;建立金属冶炼区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修复技术模式,建设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工程,实现重金属稳定化率达到90%以上;制定场地修复技术规范2套和技术方案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产学研联合申报。

5.3华南电子废物拆解场地复合污染土壤协同修复技术装备与综合治理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处置场地土壤重金属和毒害有机物复合污染特征;研制物化固定剂、吸附阻隔剂、生物修复剂等风险管控和修复材料;研发物化固定、阻隔和常温分解、强化生物降解等协同修复技术和智能化装备;集成电子废物拆解场地复合污染土壤协同修复技术、产品和装备,开展典型污染区综合治理修复工程示范,构建华南地区电子废物拆解场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

考核指标:研制拆解场地复合污染土壤绿色高效修复材料4种,建立修复材料生产线1条;研发物化固定、阻隔和常温分解、强化生物降解等协同修复技术和智能化装备3套,设备国产化水平— 22 —

达到80%,生产和应用成本低于国内外同类设备;研发技术及装备在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处理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达95%以上,重金属活性降低85%以上或达到修复目标,修复后土壤满足土地规划用途的安全利用,单位治理成本低于国内外同类场地20%以上;编制技术规范3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产学研联合申报。

5.4西北特殊生境有色金属污染场地土壤原位物化和生态修复技术及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新疆、甘肃、宁夏及内蒙等西北干旱、高盐碱和高风蚀区的特殊气候和生境特征,研发铅锌矿、铜矿、金矿等典型有色金属尾矿渣污染固化控制技术与装备,开发矿尘和尾矿土的胶结抗风蚀技术和矿区重污染土壤原位生物矿化钝化技术;研发有色金属矿区—绿洲交错带中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阻断材料与技术,开发干旱区有色金属矿区盐碱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位生物稳定化技术;集成原位物化、生物修复工程技术与成 套装备,在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区域进行规模化工程示范。考核指标:形成适用于西北干旱区有色金属矿区土壤污染原位防控与修复成套技术与装备体系。研制修复材料产品不少于8种,建设生产制备线1~2条;尾矿渣和土壤原位生物钝化修复技术装备1套,固化后能抗30m/s以上风力,重金属淋滤率削减95%

以上;建立干旱区有色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场地防控与修复示范区不少于3个,达到满足国家风险管控或修复要求修复后土壤实现安全利用。编制相关技术规范2套,形成“集成示范”阶段后的技术推广体制与机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以上。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产学研联合申报。

5.5京津冀及周边焦化场地污染治理与再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土壤污染过程、生物多样性变化与环境容量承载力,形成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安全再开发指标体系;研发焦化场地复杂环境下复合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降解新材料和新技术,建立多相抽提—热处理—生化一体化高效原位修复技术及风险管控技术集成体系,在山西、河北等地区进行集成工程示范;创建可持续场地污染治理修复与安全再开发利用新模式;研究形成集成示范和技术推广的体制与机制。

考核指标:建设典型行业场地土壤污染治理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与安全再利用工程3个,实现示范区场地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和能源消耗明显降低,修复过程中二次污染可控,修复后土壤再利用或回用率达到80%以上,污染场地安全利用率达95%;形成适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场地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方案与风险监管模式4套;形成“集成示范”阶段后的 — 24 —

技术推广体制与机制。编制技术规范与标准5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以上。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产学研联合申报。

5.6长江三角洲农药污染场地修复及安全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长三角农药污染场地条件与污染物源—汇关系,研制径流阻断和垂直阻隔的风险阻控、高效氧化和生物修复系列技术,开发绿色修复与安全利用为一体的集成技术体系;开发高效长效原位氧化和生物修复药剂,建立基于原位控制、强化治理和长期监控为一体的修复技术体系,结合城市或区域空间发展规划进行集成工程示范,研究农药污染场地修复及安全利用技术方案。

考核指标:开发出高效氧化和生物修复材料不少于4种,农药降解率不低于80%,生产和应用成本低于国外同类材料30%以上;形成风险阻控、高效氧化和生物修复技术体系,建立集成示范区不少于3个,修复后土壤再利用或回用率达到80%以上,污染场地安全利用率达95%;编制农药污染场地修复治理技术指南或规范2套,形成技术应用和推广机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以上。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

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产学研联合申报。

5.7油田开采区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油田开采区土壤石油烃等污染源头控制问题,研究典型油田开采区场地及周边土壤石油烃迁移转化与残留特征,分析源—汇关系;研发废弃泥浆和钻井污水固液分离与处理技术与装备、泥浆回收再利用技术与撬装设备;开发油田开采区落地油防治技术与装备;研究与集成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装备体系,建立典型油田开采区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集成示范工程,形成油田开采区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建立典型油田开采区土壤石油烃源—汇关系分析模型1套,开发出废弃泥浆和钻井污水固液分离与处理、泥浆回收再利用、落地油防治等关键技术5项和装备3套以上,技术性能指标不低于国外同类先进水平,设备国产化水平达到80%,生产和应用成本低于国内外同类设备;建立技术集成示范区不少于3个,实现源头污染负荷削减80%以上,石油污染土壤达到修复目标,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5%;编制油田开采区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规范4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产学研联合申报。

5.8长江经济带石化类场地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长江经济带等地区炼化企业、油库、加油站 — 26 —

类石化有机污染场地,研究建立场地土壤环境风险管理的大数据平台;集成形成石化场地污染源控制—过程阻断—原位修复相耦合的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与装备体系;通过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技术应用示范,形成石化类有机污染场地污染治理修复与安全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基于场地土壤环境风险管理的大数据平台实时数据,建立监测预警—风险管控的管理平台,创建绿色可持续石化类场地污染治理修复集成技术方案与管控模式。

考核指标:建立长江经济带石化企业场地污染在线监测与环境风险管理的预警系统,形成数据采集和智能控制平台;集成石化场地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和装备体系,提出修复系统技术集成模式;建立长江经济带石化类场地监测预警—风险管控技术示范区不少于3个,达到修复目标,并且修复后土壤再利用或回用率达到80%以上,污染场地安全利用率达95%;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15项。

有关说明:综合示范所在地政府需出具书面支持文件,承诺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和经费配套措施;产学研联合申报。

第二篇:“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2016申报指南

附件2

“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

2016项目申报指南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等,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在此基础上启动“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2016年首批项目,并发布本指南。

本专项总体目标是:以提升大宗基础材料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为出发点,以国家重大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着力解决重点基础材料产业面临的产品同质化、低值化,环境负荷重、能源效率低、资源瓶颈制约等重大共性问题,推进钢铁、有色、石化、轻工、纺织、建材等基础性原材料重点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通过基础材料的设计开发、制造流程及工艺优化等关键技术和国产化装备的重点突破,实现重点基础材料产品的高性能和高附加值、绿色高

效低碳生产。开展产业技术标准的升级研究,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完善基础材料产业链。提升我国基础材料产业整体竞争力,满足我国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急需,为我国参与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竞争提供支撑,实现我国材料产业由大变强、材料技术由跟跑型为主向并行和领跑型转变。通过本专项的实施,重点基础材料高端产品平均占比提高15%~20%,带动支撑30~50万亿元规模的基础材料产业发展,减少碳排放5亿吨/年。

本专项围绕钢铁、有色金属、石化、轻工、纺织、建材等6个方面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部署31个重点研究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即2016~2020年。

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原则,2016年启动其中12个重点任务:高品质特殊钢、高强度大规格易焊接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钢、大规格高性能轻合金材料、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材料、化纤柔性化高效制备技术、高性能工程纺织材料制备与应用、基础化学品及关键原料绿色制造、合成树脂高性能化及加工关键技术、塑料轻量化与短流程加工及功能化技术、制笔新型环保材料、水泥特种功能化及智能化制造技术、特种功能玻璃材料及制造工艺技术等。

2016年启动的12个重点研究任务共37个子任务。所有项目均需整体申报,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实现我国相关材料技术的提 — 2 —

升与产业化。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下设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每个课题承担单位原则上不超过5个。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1.高品质特殊钢

1.1 先进制造业基础件用特殊钢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特殊钢新型强韧化机制与高可靠长寿命机理,复杂服役环境适应性材料设计技术,开发高洁净度冶炼、夹杂物精确控制、均质化与组织精细化控制、精确成型与加工、热处理及表面改性等产品质量稳定控制技术及低成本制造和简化流程技术,实现基础件用特殊钢品种的稳定化生产与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大幅提高轴承、齿轮、紧固件、传动轴、弹簧等基础件用钢性能及质量稳定性;轴承钢[O]≤6ppm、[Ti]≤10ppm,接触疲劳寿命L10≥108;齿轮钢淬透性带宽≤4HRC、带状组织≤2级;12.9级以上高强度紧固件用钢硬度差≤3HRC;传动轴用超高强度钢抗拉强度≥1200MPa,实现产品系列化且制造成本降低30%以上;高强韧非调质钢硫化物长径比≤

8、等效直径≤5µm;弹簧钢强度≥2100MPa;切割钢丝强度≥4000MPa;特殊钢典型品种使用寿命提高50%,国内自给率达到80%以上,形成5个万吨级以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础件用特殊钢研发、生产及应

用示范基地,满足汽车、航空、机床等高端装备制造需求。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2 高强高耐蚀不锈钢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高强高耐蚀不锈钢多相组织强韧化机理,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凝固偏析和析出行为及热加工机理,开发耐高温、腐蚀等服役环境适应性材料设计、耐点蚀和应力腐蚀组织控制、柔性轧制等生产及应用评价技术,实现高性能不锈钢产品开发及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大幅提高高强高耐蚀不锈钢质量稳定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危险品运输及处理、化工等用双相不锈钢RP0.2≥580MPa、A≥30%;城市垃圾焚烧、大气污染及废气处理、烟气脱硫等用高强高耐蚀不锈钢[O]≤30ppm,A、B、C、D类夹杂物总和≤3.5级,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点蚀当量值≥45;620℃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汽轮机转子用耐热不锈钢620℃下105h外推持久强度≥100MPa;高强度不锈钢KISCC提高至KIC的80%,典型品种制造成本降低30%以上;抗菌不锈钢抗菌相等效球尺寸≥50nm;形成十万吨级以上双相及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万吨级高强耐热不锈钢、抗菌不锈钢及高强不锈钢的研发、生产及应用示范基地,油气开采用95钢级、110钢级超级马氏体不锈钢实现稳定化生产及应用,典型品种使用寿命在目前基础上提高50%。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3 高效率、低损耗及特殊用途硅钢开发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材料高强度、低铁损、高磁感最佳匹配关系及组织与性能关系;开发高效率、低损耗及特殊用途硅钢夹杂及析出控制、织构控制等技术;开展应用与评价技术研究,建立相关标准规范,实现高品质薄规格低铁损取向硅钢、环保型极低铁损无取向硅钢、高强度薄规格高磁感无取向硅钢产业化及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开发出0.18~0.23mm规格取向硅钢产品,P17/50≤0.75W/kg,磁感应强度B8≥1.88T,实现规模生产;环保型高等级无取向硅钢在大型电机上实现应用,铁损P10/50≤1.05W/kg,P15/50≤2.50W/kg,磁感B50≥1.65T,各向异性≤10%;厚度≤0.30mm高强度薄规格低铁损无取向硅钢实现批量稳定生产并在新能源汽车电机上应用,铁损P10/400≤15.0W/kg,磁感B50≥1.66T,σs≥420MPa,形成5万吨级生产示范线,满足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等制造需求。

实施年限:不超过4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4 高性能工模具钢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工模具钢制备及服役过程组织演化规律及其定量化描述,高温、高应力、热冲蚀等不同服役条件下动态失效

机理,开发工模具钢均质化与组织精细化控制、精确成型与加工等技术,实现大截面、高均匀、高性能模具钢(含热作、冷作、塑料模具钢)和复杂刀具用高性能易切削高速钢的稳定化生产与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大幅提高工模具钢的性能及质量稳定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模具钢服役寿命周期预测模型及模具失效抗力指标体系与选材体系;H13热作模具钢横向韧性≥14J、等向性≥0.8,大型预硬型塑料模具钢截面硬度差≤3HRC,大型冷作模具钢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5级,大型压铸模具寿命10万次以上,使用寿命在目前基础上提高50%;大尺寸高速钢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6级,最大颗粒度≤20µm;建立我国高品质模具钢标准体系;建成5万吨以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品质工模具钢研发、生产及应用示范基地,满足航空、机械、轻工等装备制造用高性能工模具需求。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5 特种软磁合金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特种软磁合金原子团簇与宏观性能的跨尺度关联、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和低损耗新型软磁合金设计等性能调控机理,开展高性能软磁合金产业化关键技术、应用与评价技术研究,建立相关标准规范,实现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高性能软磁合金材料Bs≥ 1.75T;低损耗电机软磁定子铁芯工作磁感应强度Bm≥ 1.5T、铁芯损耗P1000Hz,1.5T≤15 W/kg,定子铁芯损耗较传统材料降低90%以上,铁芯总成本降低30%以上;建成关键高性能软磁合金“一材多用”技术数据库;建成千吨级高性能软磁合金带材生产线,重点电机品种产量达到1万台/年,形成高效节能电机在新能源汽车、高速机床、高频电机、伺服电机、航空航天电机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满足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领域的需求。

实施年限:不超过4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高强度、大规格、易焊接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钢 2.1 高强度、大规格、易焊接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典型多场耦合服役环境下海洋平台用钢的腐蚀机理及失效行为、特厚钢板尺寸效应、强韧化机理及性能均匀性控制原理与技术、可大线能量焊接技术;开发高强韧特厚钢板、无缝管、型材及配套焊材、可大线能量焊接厚钢板及配套焊材、大规格型钢及高强度锚链钢、复合板、平台结构用铸造节点以及高耐蚀特种部件粉末冶金制品等关键品种技术;开展海洋工程用钢的服役性能评价及应用技术研究,实现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开发出屈服强度785MPa级,厚度180mm以上,最大焊接线能量200kJ/cm的系列海洋工程用钢,示范应用总量达

到千吨以上,满足不同海洋平台及装备用钢需求,高端品种自给能力达70%以上,最大寿命提升50%以上;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工程用钢品种体系、生产体系、应用配套体系、检测及服役性能评价体系;形成3个以上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工程用钢研发、生产、应用示范基地。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2 极寒与超低温环境船舶用钢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大尺度、极寒环境下船舶用钢的断裂力学行为和止裂机理;突破超低温用钢的成分、组织、生产工艺、应用评价及制造关键技术;开展液化天然气船用殷瓦钢薄板、超大型集装箱船用止裂厚板、液化石油气船用高强韧性厚板、极地船舶用钢及配套焊材的关键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开展极寒与超低温环境下船舶用钢的服役性能评价与应用技术研究,制定专用标准规范,实现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厚度0.7~1.7mm殷瓦钢、耐-80℃极地船舶用钢自给能力达50%以上;最大100mm厚止裂厚板、60mm厚LPG用高强韧板完全实现国产化;建立极寒与超低温环境船舶用钢品种体系、生产体系、检测应用评价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超大型集装箱船用止裂厚板和液化石油气船用高强韧性厚板生产应用达到千吨级,建设世界一流的船舶用钢研发、生产、应用基地。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3.大规格高性能轻合金材料

3.1 高性能铝合金大规格板带材制造与应用技术

研究内容:探索铝合金元素原子间交互作用机制、多尺度范围第二相—界面耦合强化机理;开发乘用车覆盖件、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货运车辆等用新型快速时效响应铝合金薄板、超高强铝合金预拉伸厚板、耐蚀铝合金板材的工业化制造成套技术,以及乘用车覆盖件拉深成型、烤漆硬化、大型结构件残余应力消减等关键应用技术。

考核指标:快速时效响应铝合金薄板最大幅宽≥2100mm、45天停放后屈服强度≤140MPa、均匀延伸率≥26%、应变强化指数≥0.28、厚向异性系数≥0.60、烤漆硬化屈服强度增量≥100MPa,超高强铝合金预拉伸厚板最大幅宽/厚度≥2500mm/50mm、极限抗拉强度≥600MPa、断裂韧性≥30MPa·m1/

2、电导率≥38%IACS,耐蚀铝合金板材最大幅宽≥3500mm、综合性能比5083合金提高10%以上,形成快速时效响应铝合金薄板5万吨/年、超高强铝合金预拉伸厚板1万吨/年和耐蚀铝合金板材5万吨/年的工业化规模生产能力。

实施年限:不超过4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3.2 高性能铝合金大规格挤压材制造与应用技术

研究内容:探索铝合金挤压材制备加工全过程微观组织的演化规律与控制机理,开发高速列车、轨道与公路货运车、航空航天、海洋石油钻探等用大规格铝合金型材、新型超高强铝合金挤压材、高强耐蚀铝合金管材的工业化制造成套技术,以及大型复杂结构件的焊接与联接、接头腐蚀控制和表面防腐处理等关键应用技术。

考核指标:大规格铝合金型材的最大长度/外接圆直径≥30m/Φ900mm、综合性能比6005和7N01合金提高10%以上,新型超高强铝合金挤压型材的最大长度/截面积≥10m/5000mm2、极限抗拉强度≥650MPa、断裂韧性≥33MPa·m1/

2、电导率≥37%IACS,海洋石油钻探铝合金套管最大长度/直径≥8m/Φ120mm、屈服强度≥560MPa、120℃、500小时屈服强度保持量≥80%、H2S和CO2环境耐蚀性能符合石油钻探行业标准要求,形成大规格铝合金型材5万吨/年、超高强铝合金挤压型材5000吨/年和海洋石油钻探铝合金套管1万吨/年的工业化规模生产能力。

实施年限:不超过4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3.3 高性能镁/铝合金高品质铸件制备技术

研究内容:探索铸造镁/铝合金凝固过程、凝固析出相及缺陷 — 10 —

控制机理、镁及镁合金在生物医材/燃料电池/传感器等方面的新用途,开发汽车零部件用大尺寸复杂薄壁镁合金压铸件的制造工艺、配套的模具设计制造和表面处理技术、低成本高效率的压力铸造装备,以及高性能半固态铝合金压铸件和液态模锻件的低成本连续化制造工艺与装备。

考核指标:大尺寸复杂薄壁镁合金压铸件非热处理态实体取样的极限抗拉强度≥300MPa、延伸率≥10%、腐蚀速率≤0.1mg/cm2·d、最大投影面积≥0.5m2、最大壁厚与最小壁厚之比≥5:1,半固态铝合金压铸件极限抗拉强度≥340MPa、屈服强度≥270MPa、延伸率≥9%、半固态球状组织的平均晶粒尺寸≤120µm,形成大尺寸复杂薄壁镁合金压铸件10万件/年和半固态铝合金压铸件100万件/年的工业化规模生产能力。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3.4 高性能镁合金变形加工材制造技术

研究内容:探索高性能变形镁合金的新型强化相设计与强韧化协同调控机理,开发高合金化与高纯净镁合金大规格铸锭、超高强高韧镁合金挤压型材与锻件、镁合金高精度挤压与轧制带卷的工业化制造成套技术,以及结构件残余应力消减和表面防腐处理等关键应用技术。

考核指标:高合金化与高纯净镁合金大规格铸锭一次铸造成

品率≥90%、铸锭整形切削量≤10%,超高强高韧镁合金挤压型材/锻件的小端截面积≥3000mm2/20000mm2、极限抗拉强度≥450MPa/400MPa、延伸率≥8%/5%、断裂韧性≥17MPa·m1/2/13MPa·m1/2,镁合金挤压与轧制带卷的外形精度与表面质量可直接满足出厂要求、单卷重量≥500kg/1000kg、挤压/轧制成材率≥80%,形成高合金化与高纯净镁合金大规格铸锭5000吨/年、超高强高韧镁合金挤压型材/锻件1万件/年和镁合金挤压与轧制带卷3000吨/年的工业化规模生产能力。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3.5 高耐蚀钛及钛合金管材与高品质钛带制造技术 研究内容:探索耐蚀钛合金制备加工过程的微观组织—综合性能—残余应力协同控制机理,开发海洋石油钻探用耐蚀钛合金大直径无缝管、海洋工程和海水淡化装备用高性能卷焊钛管和配套的大卷重—低成本钛带的工业化制造成套技术。

考核指标:钛合金无缝管材的单根最大长度≥10m、直径/壁厚的涵盖范围Φ50~250mm/6~16mm、极限抗拉强度≥850MPa、屈服强度≥760MPa、延伸率≥10%、-10℃条件下冲击功≥40J,卷焊钛管直径规格涵盖范围Φ10~100mm、极限抗拉强度≥350MPa、扩口时内径扩大率允许值≥22%,热轧钛带卷重≥5吨、最大幅宽≥1000mm、退火自然展开后不平度≤1.2%,形成钛合金无缝管材 — 12 —

1000吨/年、卷焊钛管3000吨/年和大卷重—低成本钛带5000吨/年的工业化规模生产能力。

实施年限:不超过4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材料

4.1 高性能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制造技术

研究内容:探索基体组织—沉淀强化相—综合性能—全过程加工工艺之间的内在关系,开发新一代极大规模集成电路高密度引线框架端子和高端电子元器件精密接插端子制造用新型高强高弹铜合金的高精度低残余应力带材、动力电池集流体用超薄高纯铜带材的工业化制造成套技术。

考核指标:高强高弹铜合金带材屈服强度≥800MPa、弹性模量≥125GPa、导电率≥45%IACS、室温100h应力松弛≤5%,厚度公差±2.5%、宽度挠曲≤0.05mm、粗糙度≤0.10μm,超薄高纯铜带材最小厚度≤9μm、针孔率≤3个/m2、极限抗拉强度≥200MPa、延伸率≥2%、静态亲水角≤95°、电池材料双面涂覆单位面积重量差异度≤5%、涂覆厚度不均匀性≤3%,形成高强高弹铜合金带材3万吨/年和超薄高纯铜带材1万吨/年的工业化规模生产能力。

实施年限:不超过4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2 高性能铜合金特种加工材制造技术

研究内容:探索新型第二相—界面交互作用对合金力学性能—功能特性的影响机理和前瞻性高导热铜基复合热沉材料、自润滑铜基复合材料、高铁制动系统铜合金闸片的制备与应用,开发海洋工程装备用大直径高耐蚀铜合金管材、高性能铜合金镀膜丝线材的工业化制造成套技术。

考核指标:大直径—高耐蚀铜合金管材最大直径≥300mm、弯曲度≤6mm/m、极限抗拉强度≥350MPa、延伸率≥25%、室温3.5%Cl+0.5%S2条件下的腐蚀速率不高于0.025mm/年,高强高——导铜合金镀膜丝线材的单根最大长度≥100km、极限抗拉强度/导电率≥450MPa/90%IACS、高强耐疲劳铜合金镀膜丝线材极限抗拉强度/导电率≥420MPa/78%IACS、单丝抗疲劳能力为纯铜丝的3倍以上,高速列车铜基粉末冶金制动闸片平均摩擦系数0.35、瞬时摩擦系数符合国际铁路联盟标准、磨损量≤0.35cm3/MJ,形成大直径—高耐蚀铜合金管材5000吨/年和高性能铜合金镀膜丝线材2000吨/年的工业化规模生产能力。

实施年限:不超过4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5.基础化学品及关键原料绿色制造

5.1 典型有机基础化学品制备过程强化新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典型有机基础化学品制备过程中多相反应体系介观微纳尺度的分子混合与界面传递规律;突破外场、膜、微 — 14 —

反应器等化工过程强化新技术,开发形成外场强化制备石油磺酸盐关键装备及工业化成套集成技术、生物质原料制备壳寡糖成套新技术、膜反应分离耦合强化苯酚加氢制备环己酮关键装备及新工艺。

考核指标:建成万吨级石油磺酸盐外场强化绿色制备工业生产线,石油磺酸盐产品性能: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3mN/m超低

—量级、综合驱油率≥35%(室内评价),废酸废水减排≥30%;建成千吨级壳寡糖工业示范装臵,收率≥50%,与传统工艺相比废液排放降低70%以上;建成百吨级苯酚加氢制备环己酮膜反应器示范装臵,环己酮产率≥80%。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5.2 高效负载型催化剂及绿色催化新技术

研究内容:负载型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强化新途径及过程放大的基础研究;突破无汞触媒、非贵金属催化剂等高效绿色催化技术;开发形成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高分散负载型加氢催化剂和蒽醌降解物再生催化剂关键制备技术、氯乙烯生产的无汞低成本高效催化剂及其关键制备技术、己二腈合成的高活性、抗中毒、高稳定性非贵金属催化剂关键制备技术,突破形成过氧化氢、氯乙烯、己二腈、2,3,5—三甲基氢醌等绿色催化生产新工艺。

考核指标:建成200吨/年蒽醌加氢催化剂和蒽醌降解物再生

催化剂示范装臵各一套,完成20万吨/年过氧化氢工业示范,催化剂活性:H2O2生产能力≥1800kgH2O2/(kg钯·天),蒽醌降解物再生催化剂寿命≥120天,吨H2O2产品蒽醌消耗≤0.3kg(较现工艺减少30%);建成万吨级无汞氯乙烯生产示范装臵,贵金属活性组分含量≤0.2%,氯乙烯收率≥96%,催化剂寿命≥8000h;建成5万吨/年己二腈示范装臵,吨产品耗丁二烯低于0.56吨,产品收率≥80%,吨产品电耗低于1000kWh;建成万吨级2,3,5—三甲基氢醌工业示范装臵,选择性≥97%、收率≥95%。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5.3 多相氧化组合反应器与耦合分离新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多相反应体系从微观分子尺度到介观尺度到宏观反应器尺度的跨尺度传递与反应耦合机制;突破多相反应器和分离设备的放大技术,创制新结构组合反应器;开发丙烯合成环氧丙烷、氯丙烯合成环氧氯丙烷、盐酸羟胺连续化制备等关键装备与新工艺。

考核指标:建成15万吨/年环氧丙烷工业示范装臵,选择性≥97%,H2O2利用率≥95%,产品纯度≥99.95%;完成10万吨/年环氧氯丙烷成套新技术工艺包,示范装臵的选择性≥94%、H2O2转化率≥97%,较传统丙烯高温氯化工艺废水减排≥90%;建成2万吨/年盐酸羟胺连续化工艺示范装臵,选择性≥98%,H2O2利用率≥97%,— 16 —

较现有工艺节约标准煤≥20万吨/年、固废减排≥10万吨/年。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5.4 低阶煤高值转化利用新技术

研究内容:研发低阶煤清洁转化与高值化绿色制造新工艺,以及热解气、裂解气的高效分离与综合利用,形成低阶煤原料生产电石节能减排绿色新技术及关键装备;开发等离子体炬等工程化技术,形成等离子体强化煤制乙炔关键装备及系统优化技术。

考核指标:建成80万吨/年低阶煤生产电石工业装臵,较传统工艺吨产品电耗降低12%以上、减排CO2≥370 kg;建成5000吨/年的等离子体强化煤制乙炔工业示范装臵,电能利用率≥90%,比能耗≤12 kWh/kg乙炔。

实施年限:不超过4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6.合成树脂高性能化及加工关键技术 6.1 绿色抗菌环保合成树脂制造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开展环保聚烯烃的合成催化剂及其反应机理研究;开发合成树脂纳米抗菌助剂原位聚合和分散关键技术和无溶剂聚氨酯技术;开发环保聚酯新产品和环保聚烯烃树脂的成套技术,实现工业化示范。

考核指标:开发无邻苯二甲酸酯类透明抗冲聚丙烯,二甲苯

可溶物含量≤4%;抗菌聚烯烃树脂水中浸泡5年,抗菌率≥99%;建成1万吨/年抗菌尼龙6生产装臵,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5.0;环保型聚氨酯挥发性有机物符合国标要求,气味等级≤3(PV3900通用标准);采用非锑催化剂在聚酯工业装臵上实现生产示范,质量指标达到国标中优级品水平,催化剂用量小于300ppm(按对苯二甲酸计);形成20万吨/年汽车专用聚丙烯树脂的生产示范,VOC≤80ppm。申请发明专利20项,制定标准和规范8项。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6.2 高性能合成树脂先进制备技术

研究内容:进行长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微观形态与结构调控机理研究,开展高端聚烯烃树脂合成催化剂及其反应机理研究。开发高氢调聚乙烯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备关键技术,制备出适用于双向拉伸工艺的聚乙烯专用树脂,开发茂金属聚乙烯大型挤压造粒技术,高性能氯碱工业离子膜制备技术,熔体微分电纺纳米技术和金属化塑料表面处理技术;开发高强度聚氯乙烯和高性能环氧树脂产业示范;开发非光气法制备异氰酸酯新工艺,实现产业化示范。

考核指标: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发泡倍率大于40倍,开孔闭孔率可调。双向拉伸聚乙烯膜穿刺强度>35N/8mm;茂金属聚乙 — 18 —

烯单位产量能耗≤0.16 kW〃h/kg,产量大于4万吨/年;高性能氯碱离子膜电流密度≥5.0千安/平方米,电流效率≥95%;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直径小于400nm,直径分布±200nm;塑料金属化注塑制件熔接线与流痕部位与正常部位的亮度L值差值小于2;高性能聚氯乙烯建成万吨级示范装臵,增塑剂水抽出率低于0.5%,抗冲击性能达10kJ/m2;高强、高模、高韧低粘度环氧树脂建成5000吨/年示范装臵,拉伸强度大于80MPa,模量大于3.5GPa,断裂伸长率大于5%;非光气法脂肪(环)族异氰酸酯建成2000吨/年示范装臵,产品纯度≥99.5 wt%;检不出氯,色泽≤30(测试方法:GB/T3143—1982)。申请发明专利20项,制定标准和规范8项。

实施年限:不超过4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6.3 合成树脂专用新型高效阻燃技术开发

研究内容:开展生物基、有机硅类材料阻燃机理的研究;开发高性能绝热阻燃主侧链接枝官能化及多相纳米技术;实现聚磷腈及纳米复合聚磷酸铵高效绿色阻燃剂制备示范装臵。

考核指标:硅阻燃剂初始分解温度>350℃;生物基阻燃剂可降解,阻燃等级通过UL94V-0级(1.6mm),冲击强度≥20kJ/m2。官能化聚磷腈弹性体数均分子量≥80000,断裂伸长率≥380%,氧指数>50%;纳米复合聚磷酸铵阻燃聚丙烯经70℃水煮7天聚磷

酸铵析出不超过10%;绝热阻燃聚氨酯泡沫密度<45kg/m3,通过外墙保温材料防火等级B1级。建立年产1000吨高绝热阻燃环境友好的聚磷腈生产示范装臵和年产3000吨疏水膨胀型阻燃材料的生产线。申请发明专利10项,制定标准和规范4项。

实施年限:不超过4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7.塑料轻量化与短流程加工及功能化技术 7.1 聚合物材料的轻量化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原材料结构设计、发泡速率与泡孔结构的关系,增强结构材料与泡沫体间的润湿性与界面缺陷的关联机制;研发发泡过程中的原位复合效率提升、隔热材料与聚氨酯发泡体的高强度复合,釜压发泡制备珠粒体和结晶聚合物连续挤出发泡关键技术;开展-170~50℃环境应用的绝热保温复合材料产业化示范,千吨级热塑性树脂超临界流体发泡材料研制及产业化。

考核指标:液化天然气储运专用高强度聚氨酯绝热材料:超低温(—170℃)使用,压缩强度(z轴)≥2.2 MPa,尺寸稳定性(z轴)≤75×106mm/mm/K,导热系数≤0.018W/(m·K)。热塑性材料:—釜压发泡聚丙烯密度0.03~0.10g/cm3、拉伸强度0.2~1.5MPa;发泡热塑性聚氨酯密度0.15~0.30g/cm3,回弹率为50%~60%;连续挤出发泡聚丙烯 800~1200mm幅宽片材膨胀倍率3~10倍可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7.2 塑料制品的短流程与精细加工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极端流变行为树脂拉伸流变塑化过程及输运机制、流变行为、聚集态结构,阐明其拉伸流变加工工艺、形态结构、性能与功能化应用之间的关联规律;研究基于拉伸流变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效加工与功能化技术,研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短流程挤出技术并开展工程示范。研究超高光折射率聚氨酯镜片原料聚硫醇和特种异氰酸酯合成技术,研发高光学性能的镜片表面改性和涂层加硬技术;开展千万片级聚氨酯镜片开发与产业化示范。

考核指标:极端流变行为物料挤压系统比传统螺杆缩短50%以上,比能耗降低30%以上,最大挤出量≥150kg/h;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挤出速度≥10m/h,管材磨耗量≤21mg/1000转。镜片专用异氰酸酯:纯度≥99.5%,水解氯≤100ppm,酸份≤100ppm;多元硫醇:纯度≥99%,折射率≥1.63;聚氨酯镜片折射率1.67,阿贝数≥30,表面铅笔硬度≥4H。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7.3 功能与寿命可调控的农用覆盖材料低成本制造技术 研究内容:基于薄膜拉伸流变的材料塑化输运,研究拉伸形变支配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机理与流变学行为,搭建工艺、形态与性能的关系模型。研究材料配方优化和加工技术,外表面防尘、— 21 —

内表面超亲水等功能持效期与材料寿命同步协同的关键技术;研究地膜的生物降解周期调控规律,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增强和增韧技术。开展万吨级聚烯烃塑料的长效长寿命低成本加工技术研制与产业化;千吨级可生物降解地膜开发与产业化示范。

考核指标:棚膜的流滴、消雾、防尘等功能持效期>5年,雾度≤15,温室内外光强比值≥75%,光波优化提高光合效率≥30%;地膜生物降解性满足ISO 14855-2,厚度<6µm,拉伸强度>15MPa,断裂伸长率>700%,使用寿命:2~4个月可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8.制笔新型环保材料 8.1 制笔新型环保材料

研究内容:研究新型环保金属及高分子笔头与墨水的流体力学、摩擦、润滑及腐蚀等匹配技术原理,研究新型制笔基础材料环保与功能化设计原理;研发基于良好耐磨及耐候等性能的环保易切削笔用金属材料冶炼、轧制、拉拔生产工艺及技术,高吸水率环保高分子笔头孔隙可控生产工艺及技术,环保乳化墨水及新型记号墨水专用原材料、多元配方优化、全流程稳定化制造工艺及技术;开展千吨级环保笔用金属材料产业化示范,千万支环保高分子笔头产业化示范,千吨级新型记号墨水产业化示范,千吨级环保乳化墨水产业化示范。

考核指标:环保笔用金属材料含铅量<100ppm,切削力<400N(切削速度≥100m/min,背吃刀量≥1mm,进给量≥0.25mm/r),硬度HV:240~280;环保高分子笔头产品吸水率>65%,笔头尺寸变化率<10%(书写长度300m),产品符合Reach 法规SVHC 清单限量要求,其中4—壬基(支链与直链)苯酚乙氧基醚<0.050%;环保乳化墨水触变值>2.5,储存稳定性>18个月,粘度:300~1000mPa.s(25℃,50prm),产品符合EN71—9 限量要求,其中2—甲基—3(2H)—异噻唑啉酮<10mg/kg;新型记号笔墨水表面张力:20~40mN/m、储存稳定性>18个月,符合EN71—3—2013 限量要求,其中砷<0.9mg/kg、镉<0.3mg/kg、铅<3.4mg/kg。环保乳化墨水笔:书写摩擦系数<0.15;新型环保记号墨水笔脱帽性能>72小时。

实施年限:不超过4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9.化纤柔性化高效制备技术

9.1 聚酯、聚酰胺纤维柔性化高效制备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聚酯、聚酰胺聚合、纺丝动力学与结构演变机理的全流程计算机模拟,己内酰胺环状低聚物形成和低含量控制机理;研究聚酯、聚酰胺的多元组分、多点添加与协同强化技术,纺丝组件、吹风与成形模块化及互换技术,聚酰胺环吹风纺丝技术,聚酰胺萃取浓缩液高效裂解回用技术,开发多功能

聚酯、聚酰胺纤维,进行大容量差别化聚酯纤维开发与应用示范、大容量差别化聚酰胺纤维开发与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大容量聚酯、聚酰胺柔性化高效制备技术取得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产业化装备上实现模块化互换,部位间纤度不匀率≤0.8%,条干不匀率≤1.2%,染色均匀性(灰卡)≥4.5级,平均单位能耗降低20%,全消光纤维二氧化钛含量≥2.0%,异收缩纤维异收缩率≥30%。推广形成柔性化聚酯、聚酰胺差别化纤维产能450万吨。申报或授权发明专利8项,建立检测方法和标准5项。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9.2 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聚酯、聚酰胺原液着色纤维聚合、纺丝动力学与色彩变化机理;研究高比例、多元组分添加与高效均匀分散技术,高效色母粒、色浆制备技术,色母粒或色浆、功能组分协同控制及纤维制备技术,纺丝、整理工艺技术及专用助剂;建立原液着色纤维制备与应用数据库和标准规范,形成工艺、装备与控制系统的中试验证平台,实现原液着色纤维制备与产业链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高色牢度深色纤维颜料/染料有效含量≥3.0%;直纺聚酯纤维强度≥3.0cN/dtex、耐光牢度≥5级,长丝单丝纤度≤0.6dtex、短纤维单丝纤度≤0.8dtex,聚酰胺长丝强度≥4.0cN/dtex、— 24 —

单丝纤度≤1.0dtex、耐光牢度≥4级;推广形成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产能300万吨。建立原液着色纤维制备与应用的检测、评价、标准规范和技术服务体系。申报或授权发明专利10项,建立检测方法和标准10项。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9.3 再生聚酯纤维高效制备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再生聚酯纤维过程控制机理及安全性评价;研究废旧纤维制品主体组分识别技术,再生聚酯低能耗连续聚合、熔体高效纯化技术,研究聚酯类纤维制品的分离、提纯、染料及杂质去除与综合利用技术,实现原料高适应性再生聚酯材料柔性化制备与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循环再生聚酯纤维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物理化学法聚酯熔体特性粘数≥0.60dl/g、波动范围≤0.05dl/g,再生高强短纤维断裂强度≥4.5cN/dtex,再生低熔点纤维断裂强度≥3.0cN/dtex、熔点≤120℃;化学法再生聚酯质量指标达到原生聚酯水平,再生细旦长丝单丝纤度≤1.0dtex、FDY断裂强度≥4.0cN/dtex。推广形成再生聚酯纤维产能50万吨。申报或授权发明专利12项,建立检测方法和标准8项。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0.高性能工程纺织材料制备与应用 10.1 高性能聚酯、聚酰胺66工业丝制备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工程用高性能聚酯、聚酰胺66聚合物及纤维结构设计与应用机理;研究高分子量树脂纺丝工艺技术及其专用助剂,高粘度聚酯、聚酰胺66熔体输送粘度降与纺丝均一性控制技术,开发高强高模聚酯工业丝、高强聚酰胺66工业丝。建立高性能工业丝质量控制、检测标准及评价方法体系,实现万吨规模高品质聚酯、聚酰胺66工业丝产业化示范。

考核指标:在聚酯、聚酰胺66工业丝制备与应用方面取得核心技术。液相增粘聚酯特性粘数≥1.0dl/g、耐海水腐蚀高强高模聚酯工业丝纤度≥3300dtex、断裂强度≥8.4cN/dtex、模量≥98cN/dtex、断裂伸长≤12.0%,聚酰胺66工业丝强度≥9.5cN/dtex、安全气囊用工业丝强度≥8.0cN/dtex、断裂伸长≥22%、断裂伸长偏差值≤±1.0%。申报或授权发明专利8项,建立检测方法和标准5项。

实施年限:不超过4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0.2 土工建筑增强材料制备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建筑增强短切纤维、土工材料在应用环境条件下的服役行为与失效机理;研究建筑增强短切纤维制备及其在应用中的高分散技术,土工材料多重结构复合加工技术,研制高强度、耐老化土工材料;制定产品标准与应用规范,形成短切纤 — 26 —

维在水泥混凝土和沥青中应用示范,土工材料在交通、矿山、垃圾填埋领域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在短切纤维、土工材料制备与应用方面取得核心技术,提升建筑与工程领域应用水平。建筑增强短切纤维:聚乙烯醇抗拉强度≥1600MPa、弹性模量≥40GPa,聚丙烯腈抗拉强度≥1000MPa、弹性模量≥25GPa,混凝土用纤维表面接触角<30º、沥青用纤维表面接触角≥130º,建筑增强短切纤维在应用加工环境中强度与模量保持率>85%;高强抗老化聚丙烯土工材料单丝:纤度4~7dtex、单丝断裂强度≥3.5cN/dtex、拉伸强度≥75N·m1/g·m2、抗酸

—碱性断裂强度保持率≥90%,土工系列产品的使用寿命达到工程设计要求的30—50 年。申报或授权发明专利10项,建立检测方法和标准3项,应用示范基地3家,实现土工建筑增强材料千吨级的应用示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0.3 高性能纺织结构柔性材料制备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纺织结构柔性材料结构设计与应用机理,应用环境条件下柔性材料的服役行为与失效机理,生物医用纺织材料结构设计和可控成形研究;研究高性能纤维的特种整经、编织与功能涂层技术,开展高强抗老化及自清洁纺织柔性复合材料研制及在膜结构、缓冲囊体、输送带领域应用示范;研究生物医用

纺织材料精细加工与后整理技术,建立高性能人体内脏器修复材料生产示范线;研究湿法非织造布及制品成型技术,形成产业化示范。制定产品标准、生产与应用规范。

考核指标:大幅提高纺织结构柔性材料的性能及稳定性,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密经编增强材料基材≥32根/英寸、经向强度≥3500N/5cm,阻燃抑烟聚氯乙烯膜材损毁炭长度≤50mm、续燃时间≤10s,防粘连疝气补片等实现临床应用,反渗透膜基材厚度≤0.12mm、孔径≤25μm,芳纶纤维纸耐压强度≥10kV/mm、热收缩率≤4.5%、相对介电常数1.6~3.2。申报或授权发明专利15项,建立检测方法和标准8项,应用示范基地2家,实现高性能纺织结构柔性材料500万平方米的应用示范。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1.水泥特种功能化及智能化制造技术 11.1 水泥生产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复杂工况下窑炉的气固耦合机制与运动规律,窑炉煅烧过程的反应进程及传热、传质规律,水泥制造关键设备监测与运行的关联规律,水泥制造全流程信息化模糊控制策略;研究单机设备智能化控制神经网络架构及多因素智能分析,开发复杂工况下煅烧、粉磨等过程的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在线测量及软件技术;开展粉磨、包装、余热利用系统设备智能化控制 — 28 —

及优化运行示范,水泥制造全流程信息化管控一体化技术示范。

考核指标:水泥熟料煅烧智能化系统投运率>80%,提高篦冷机热回收效率3%以上;单机设备智能化系统投运率>98%;单位产品生产能耗降低5%~7%,劳动生产率提高50%以上,设备故障停机率降低20%,备件成本降低20%。形成3~6条2000吨/天水泥智能优化控制技术示范线,申请发明专利20项以上。

实施年限:不超过4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1.2 海洋工程高抗蚀水泥基材料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复杂海洋环境下特种功能水泥矿物组成、微结构设计及性能演化规律;研究矿物形成反应热力学、动力学及过程控制技术,研究“高抗蚀、低收缩、早强快硬”硅酸盐、硫铝酸盐及铝酸盐等水泥基材料制备技术;开展工程化应用技术及性能评价研究,建立相应标准规范,实现稳定生产与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高抗蚀水泥基材料的氯离子扩散系数<0.5×10

—1

2m2 /s、28天抗海水侵蚀系数K28≥1.0。海洋结构工程用硅酸盐水泥基材料7天水化热≤240kJ/kg、28天抗压强度>52.5MPa,铝酸盐水泥基材料水陆强度比≥1.0;快速施工/修补工程用水泥基材料4小时强度≥18MPa,60天抗海水侵蚀系数K60不低于28天抗海水侵蚀系数K28,长期稳定性优异。形成海洋工程用硅酸盐水泥2000吨/天、硫铝酸盐水泥1000吨/天及铝酸盐水泥300吨/天生产示范线/工程

8~10项,申请发明专利30项,编制标准和技术规范8项以上,满足我国海洋工程建设迫切需要,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实施年限:不超过4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1.3 复杂环境下能源与道路工程用水泥基关键材料与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复杂环境下能源与道路工程用水泥矿物组成与性能关系、水化过程控制机理;研究水泥基材料矿物组成匹配设计及稳定制备技术,水化过程相组成变化及调控技术;开发高耐蚀高韧性固井水泥基材料、微膨胀高抗裂低热水泥基材料、低收缩高抗折耐重载道路水泥基材料等特种功能系列水泥基材料,开展工程化应用技术及性能评价研究,建立相应标准规范,实现稳定生产与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固井水泥基材料满足50~550℃复杂地质条件下强度衰减率<10%,弹性模量≤7GPa;水电工程用水泥基材料3天水化热≤210kJ/kg,自生体积变形≥10×106;道路工程用水泥基材

—料28天抗折强度≥8.5MPa,28天磨损量≤2.0kg/m2,耐磨性能提高40%。形成能源与道路工程用2000吨/天水泥基材料生产示范线/工程10~12项,申请发明专利30项,编制标准和技术规范12项以上,满足复杂服役环境下能源、道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求,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实施年限:不超过4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2.特种功能玻璃材料及制造工艺技术 12.1 高世代电子玻璃基板和盖板核心技术开发

研究内容:建立高熔化温度、粘度大、难均化、不易澄清、料性短的电子玻璃温度场、流动场物理模型以及窑炉结构三维仿真数学模型,研究化学组成对工艺、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极难熔特种玻璃生产熔化、澄清工艺与技术,高强超薄玻璃全自动拉边技术,退火工艺精确控制技术,多组分高强耐磨玻璃化学增强高温熔盐体系设计与增强工艺、离子层结构与应力分布控制技术,研究高强度、高稳定柔性玻璃制备关键技术;开发高世代玻璃基板、高强度玻璃盖板等产品,开展性能评价研究,编制专用标准规范,实现高品质电子玻璃稳定化生产与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电子玻璃基板G8.5(2200mm×2500mm)厚度为0.4~0.7mm、应变点温度>650℃、点缺陷<100μm;电子玻璃盖板化学钢化后表面压应力>850MPa、压应力层厚度>35μm、四点抗弯强度>600MPa、熔窑熔化能力≥100吨/天。形成20吨/天电子基板玻璃和100吨/天电子盖板玻璃示范生产线,申报国内外专利60项以上,编制技术标准3项,满足信息产业基础高端原材料需求,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2.2 高品质特种光电功能玻璃及制品开发

研究内容:研究特种光学玻璃、玻纤熔制温度场、流动场物理模型以及窑炉结构三维仿真数学模型,特种光电功能玻璃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相关性及性能调控机理;研究低品位、复杂难处理硅石等特种玻璃原料提纯处理,石英玻璃真空合成技术,特种光电玻璃、玻纤及其制品的制备技术;实现特种光电玻璃、微创超细内窥镜及医用激光光纤产业化示范。

考核指标:高纯石英粉金属杂质总含量≤12ppm;合成石英玻璃尺寸≥Φ300mm,光谱透过率T180—3400nm≥80%;硫系玻璃:光学均匀性<5×105,批次稳定性≤±1×103;低温封接玻璃:封

—接温度≤330℃,绝缘电阻>500MΩ;玻璃光纤及制品:微纳光电子材料微观结构均匀性<40nm,电子增益≥105,光纤微创超细内窥镜直径0.78mm,分辨力1 万像素,激光光纤及系列激光刀头透过率T≥80%,直径200~1000μm;低温封接玻璃、硫系长波红外玻璃等特种功能玻璃自主保障率从30%提高到80%。形成20吨/年的高纯石英粉、10吨/年的硫系玻璃等5条以上示范生产线,申报国内外专利30项以上,编制技术标准3项以上,高纯石英原料、高品质石英玻璃、医用激光光纤、微创超细内窥镜等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实施年限:不超过4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2.3 智能玻璃与高安全功能玻璃关键技术开发

研究内容:研究多组分、多界面固态全无机电致和热致变色镀膜玻璃材料/膜系设计、变色机理,超低能耗多功能节能镀膜玻璃材料体系设计及调控机理,复合防火玻璃防火材料成膜机理;研究玻璃表面多元组分复杂化合物微结构调控技术,大面积、均匀、稳定镀膜技术,全钢化真空玻璃快速封接技术;开展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多功能镀膜玻璃、全钢化真空玻璃、高性能复合防火玻璃等生产示范。

考核指标:固态全无机电致变色玻璃褪色—着色态可见光透过率差>55%,循环寿命>20年,镀膜尺寸≥1500mm×1500mm;高性能复合防火异形玻璃耐火、隔热时间>90 分钟,透过率≥78%,尺寸≥1500mm× 2500mm;低辐射全钢化真空玻璃全表面压应力>90MPa,制品尺寸≥1000mm×2000mm;快速封边连续节拍≤6分钟/块,节能易清洁玻璃遮阳系数<0.3,辐射率<0.1,接触角<3o,光谱透过率和反射率均匀性优于±1%。形成50000平方米/年低辐射全钢化真空玻璃、500吨/天节能易清洁玻璃、20000平方米/年高性能防火玻璃等示范生产线,申报国内外专利30 项以上,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玻璃与高安全功能玻璃生产关键技术体系。

实施年限:不超过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第三篇:宁夏2019 对外科技合作专项项目申报重点领域指南

附件1:

自治区对外科技合作专项项目

申报重点领域指南

1、先进制造新产品及智能化技术研发与新技术引进。采矿机械配套和智能控制技术;大型精密机床和加工中心的研发与引进;装备制造智能化控制、自动化;机器人控制软件优化;高速动车组配件制造工艺优化;高档电工电气、专用轴承、起重机械的研发。

2、煤化工关键技术联合研究。煤炭多联产技术;煤制油、煤制烯烃催发剂、添加剂的研发及其对产品性能影响;工艺模型建立及工艺技术优化;清洁生产技术的探索;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及副产物加工利用;煤化工核心装置设计研发。

3、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工艺优化及新产品研发。催化剂、试剂、石油添加剂及炼制助剂、铸造用化学品、金属表面处理剂、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生物化工制品生产工艺的优化及新产品的研发。

4、稀有金属材料和碳基材料新产品研发及优化工艺。铝、镁、铍冶炼新工艺及新产品研发;高附加值碳基材料及产品研发;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工艺;高纯钛及低氧高纯钛制备技术研究;高比容钽粉、细径钽丝、钽电容器、铌粉、钽铌合金及其化合物、铍铝合金粉末、铍 1 铜铸轧辊套、铍青铜管棒带材、钽铌基电子元器件等产品研发关键技术。

5、工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煤化工及发电废渣、冶金行业工业废弃物、有害气体、粉尘的收集处理技术;钢渣、镁渣、锰渣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含汞废弃物回收技术;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新技术。

6、大数据平台研发与设计。智慧城市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研发与设计、云计算大数据双创孵化平台设计、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联合创新研发。

7、现代纺织及制品后整理关键技术。羊绒分梳、纺纱、染色、除脂、后整理过程新助剂、新材料、新工艺研发;羊绒与毛、麻、棉、化纤混纺高档精纺面料新工艺、新技术引进;现代纺织加工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8、智能仪器仪表关键技术。智能仪表(化工、电工、冶金)的研发;超临界机组汽机系统调节阀研发、阀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研究;高温、高压差、强腐蚀等条件下阀门性能研究;阀门先进密封结构及材料研究;阀门焊接成型工艺及缺陷处理技术。

9、光伏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储能材料、高纯多晶硅生产关键技术;高效光伏材料电池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光伏发电材料及组件的研发与优化;光伏新材料研发及应用、光伏发电电平衡自动控制技术研究。

10、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重大关键技术。优质粮食、现代畜牧、酿酒葡萄、枸杞、瓜菜等产业重大关键技术联合研究与技术引进;农作物、果蔬、新品种选育与引进、畜禽品种引进及健康养殖技术;绿色有机栽培技术,省力节本机械,农业智能装备引进与研发;专用复合肥开发,低残留高效生物农药,节水装备与技术;酒庄葡萄酒工艺及特色葡萄酒开发、葡萄酒质量提升与皮渣综合开发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

11、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枸杞、粮油、畜(禽)产品、果蔬、现代中药、保健品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农产品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脱水蔬菜加工技术。

12、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关键技术。引黄灌区盐碱地治理及开发利用技术;宁南山区脆弱生态系统修复关键技术研究,水土保持、沙化治理、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城市生活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大气污染防止关键技术。

13、重大多发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检测新技术及重点新药创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肝炎等重大疾病、传染性疾病早期预警诊断、干预治疗和检测康复技术;生物制药为主的新药创制、疫苗研发、靶标发现等关键技术研究。

14、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先进实用技术及装备输出。适宜农作物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中医药、生物技术、病虫害防控、节水技术及装备、农业物联网、马铃薯、荒漠 3 化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等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和应用;石油化工装备、新能源、高铁、北斗卫星等高新技术及装备的转移输出。

第四篇:“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2016项目申报指南剖析

附件9

“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 2016项目申报指南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关乎“四化”同步推进全局。智能农机装备代表着农业先进生产力,是提高生产效率、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国际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竞争的焦点。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对农机装备技术要求更高,产品需求巨大。长期以来,我国农机装备技术基础研究不足,整机可靠性和作业效率不高,核心部件和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农业投入品施用粗放,经饲果牧等生产机械严重缺乏,导致农业综合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国际知名农机企业凭借技术和资本优势全面进入中国,抢占高端农机市场,我国农业生产和产业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加快发展智能农机装备技术,提升农机装备供给能力、缩小与国

外主流产品差距、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和产业安全意义重大。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22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立足“智能、高效、环保”,按照“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主导装备产品智能化,薄弱环节机械化”的发展思路,进行智能装备、精益制造、精细作业的横向产业链与基础研究、关键攻关、装备研制与示范应用的纵向创新链相结合的一体化科技创新设计,启动实施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

本专项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质增效对高端技术和 — 2 —

市场重大产品的紧迫需求,重点突破市场机制和企业无力解决的信息感知、决策智控、试验检测等基础和关键共性技术与重大产品智能化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化,破解完全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瓶颈;加大力度开发大型与专用拖拉机、田间作业及收获等主导产品智能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创立自主的农业智能化装备技术体系;创制丘陵山区、设施生产及农产品产地处理等装备,支撑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掌握2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和采棉机等高端产品和核心装置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突破动植物对象识别与监控核心技术,田间播种施肥、植保、收获智能作业机械和养殖场挤奶机器人投入使用;大宗粮经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品种齐全,国产农机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定并高于90%,支撑主要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为中国农机装备“走出去”提供科技支撑。突破信息感知、决策智控、试验检测、精细生产管控等应用基础及节能环保拖拉机、精量播栽、变量植保与高效收获装备等关键共性核心技术200—300项;创制关键共性核心

技术装置与系统60—80项;研制大型及专用拖拉机、智能谷物联合收割机等智能化重大装备,甘蔗收获、棉花机采、橡胶割胶等薄弱环节装备,以及农产品智能化产地处理、丘陵山区优势作物生产等重大装备产品115—165种;建立典型示范基地6—10处,实现技术自主和产业应用。研制标准150—250项,申请专利200—300项,并培养创新人才300—500名,形成创新团队15—20个。构建形成关键共性技术、核心功能部件与整体试验检测开发和协同配套能力。

本专项围绕智能农机装备的应用基础技术研究、关键共性技术与重大装备开发、典型应用示范等环节,对专项一体化设计,拟设置围绕农机作业信息感知与精细生产管控应用基础研究,农机装备智能化设计与验证、智能作业管理关键技术开发,智能农业动力机械及高效精准环保多功能农田作业、粮食与经济作物智能高效收获、设施智能化精细生产、农产品产后智能化干制与精细选别技术装备研制,畜禽与水产品智能化产地处理、丘陵山区 — 4 —

及水田机械化作业应用示范等11个任务方向共47个项目。

本专项2016首批指南发布4个任务方向共19个项目。农机作业信息感知与精细生产管控应用基础研究任务方向包括项目1.1—1.3共3个项目,该部分开展作业环境与本体信息感知与精细生产管控机理研究和机器作业状态参数测试方法研究,为农机智能装备精细作业提供精测、精施、精管理论方法与技术基础;智能农业动力机械研发任务方向包括项目2.1—2.6共6个项目,该部分研究为现代农业全面机械化提供绿色动力支撑;粮食作物高效智能收获技术装备研发任务方向包括项目3.1—3.5共5个项目,该部分研究为实现粮食作物收获机械技术升级换代提供支撑;经济作物高效能收获与智能控制技术装备研发任务方向包括项目4.1—4.5共5个项目,该部分研究为提升我国优势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收获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提供支撑。

1.农机作业信息感知与精细生产管控应用基础研究(本部分项目1.1—1.3属于应用基础研究,由高校、科研院

所(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申报。申报团队应具备相关研究领域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平台支撑条件,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和申报单位自筹资金配套。)

1.1 信息感知与作物精细生产管控机理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农机作业过程对土壤和作物对象互作规律不清、作业机理、原理与基础研究缺乏以及作物生产过程信息表征不明等问题,开展农机作业对土壤质构及作物生长影响机理研究,揭示土壤—植物—机器系统优化自适应与系统减阻降耗、节本增效优化匹配规律,研究耕整、播种、收获等作业新原理、新机构;开展农机作业信息实时获取与精细生产管控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揭示土壤环境、作物本体信息与种、肥、水、药精细调控机理与模式;开发农机作业环境与本体信息快速获取传感器及精播精施与精准控制智能决策系统,构建高效作业智能化农业机械理论与技术基础。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土壤—作物—机器系统优化 — 6 —

自适应与系统节能增效、降耗减排优化匹配方法与模式,构建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发耕整、播种、收获等作业新机构3—5种;开发土壤质构、综合肥力、喂入量与谷物流量等在线感知新型传感器件8—10种,适合环境温度范围—40℃—+85℃,在线、动态检测误差满足实际需求,防尘、防水、防震;建立智能决策系统2—3套,误判率小于3%,形成典型新一代作业机构与装置原理样机;申请专利15—25项。【预期性指标】发表高水平论文25—30篇。

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2 信息感知与动物精细养殖管控机理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动物生理生态信息获取、营养精细调控、健康诊断等提升养殖产能的需求,研究畜禽动物生理生态监测、数字化表征和分类辨析、生长调控等基本原理与方法,揭示畜禽动物不同生长阶段和生理状态下生长与健康、营养、环境的影响规

律,构建动物生长数字化模型,开发以蛋(肉)鸡、生猪、奶(肉)牛为主的生长环境、生理生态等新型传感器件及环境控制系统。搭建高效精细养殖智能化农业机械理论与技术基础。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揭示动物生理生态监测、数字化表征和分类辨析、生长调控等基本原理,构建蛋(肉)鸡、生猪、奶(肉)牛生长数字化模型5—8个;开发动物行为、健康、环境监测等新型核心传感器件8—10种,适合环境温度范围—40℃—+85℃,在线检测误差±0.05,防尘、防水、防震;建立智能决策系统3—5套,误判率小于3%,形成新一代智能养殖感知体系,满足实际需要;申请专利15—25项。【预期性指标】发表高水平论文25—30篇。

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3 机器作业状态参数测试方法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农机使用过程作业粗放、可靠性和安全性差、— 8 —

能源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探索复杂开放工况下农机作业参数检测原理,研究农用动力机械、施肥播种机械、植保机械和收获机械等量大面广的典型农机装备田间作业过程中关键运动参数、作业状态和质量效果等测试方法及技术,研制系列专用传感器和检测装置,集成开发相应的测试系统。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农用动力机械、施肥播种机械、植保机械和收获机械等机器运动参数、作业质量等检测技术8—10项;开发新型传感器件8—10种,检测误差±0.03,适合环境温度范围—40℃—+85℃,防尘、防水、防震;形成车载参数测试系统及装置,并通过作业机具搭载考核,满足实际要求;申请专利15—20项。【预期性指标】研制标准4—6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25篇。

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智能农业动力机械研发

(本部分项目2.1—2.6属于关键共性技术与重大装备开发项目,为了切实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确保技术产品的市场化、实用化,要求由企业牵头,组成产学研团队联合申报。项目申报团队应具有相应的研发生产基础,具有省级及以上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或者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或者承担过相关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2.1 新型节能环保农用发动机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量大面广的农用发动机燃油消耗量大、燃烧不充分、噪声大,亟待技术升级换代的现实,重点研究减振降噪、电控高压喷射、废气再循环、尾气后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发动机智能控制、智能测试及远程检测等关键技术,开发集动力输出智能化控制、整机工作状态监控及故障诊断为一体的智能管理系统;集成开发新型节能环保农用发动机,研究发动机关键 — 10 —

零部件及整机精益制造技术,并进行试验考核。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发动机节能、减排、降噪,动力输出智能化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3—4项;创制智能管理系统、新型节能环保农用发动机等新产品、新系统2—3种,升功率级达到28kW/L,排放达到非道路国Ⅳ标准以上,能耗降低5%—8%;申请专利3—5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3—4项;发表论文3—5篇。

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2 重型拖拉机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整机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大马力拖拉机缺乏动力换档、无级变速、负载传感液压提升等核心技术,以关键技术突破,推动整机产品技术升级,重点开发动力换档和无级变速传动箱、悬浮式转向驱动桥、智能操控和安全驾驶室、负载传感电液提升器等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集成研制智能重型拖拉机;研究节能降耗制造工

艺、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与评价、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重型拖拉机智能制造技术,建立重型拖拉机智能制造方法与技术体系,并进行试验考核。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重型拖拉机动力换档等关键核心技术3—4项;开发动力换档+动力换向、动力高低档+动力换向和无级变速传动箱、负载传感电液提升器等新部件及整机新产品3—4种。排放达到非道路国Ⅳ标准以上;发动机功率≥147kW:动力换档16速以上、无级变速变速比≥4,变速范围0.05—40km/h;电液提升器最大提升力≥48kN、最大牵引力≥70kN,液压系统压力≥20MPa、流量≥110L/min;动力输出轴功率≥170马力。发动机功率88.2—117.6kW:动力换向+动力高低档12速以上,变速范围2—50km/h;申请专利3—5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3—4项;发表论文3—5篇。

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3 智能电动拖拉机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零排放、无污染、低噪音等特殊农业生产环节对绿色动力农机具的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研究电动拖拉机中央集成控制及整机控制策略、动力模式与经济模式下的能量管理、无级调速、作业机组不同工况下动力匹配及整机集成等关键技术;开发电动拖拉机能量智能管理系统、功率分汇流变速箱;集成创制智能电动拖拉机,并进行试验考核。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中央集成控制及整机控制策略、能量管理等关键核心技术3—4项;创制功率分汇流变速箱与电动拖拉机整机等新产品2—3种。电动机功率≥18kW,高低档无级变速,犁耕作业续航能力≥6小时,符合同功率段拖拉机产品相关国家标准;申请专利3—5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3—4项;发表论文3—5篇。

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4 丘陵山地拖拉机关键技术研究与整机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制约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农用动力瓶颈,研究丘陵山地拖拉机行走机构、动力传递与高效驱动、姿态自动调整、机具悬挂装置坡地自适应、多点动力输出等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研究智能化控制和自主作业前沿技术,研制高通过性、高稳定性、高地形适应性的高效轻便山地拖拉机;集成智能化制造技术,并进行试验考核。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车身自调平和山地行走等关键核心技术3—4项;创制轻便、高效山地专用拖拉机新产品2—3种。发动机功率≥13kW,排放达到非道路国Ⅳ标准以上,电液提升器提升力≥4kN,额定牵引力≥5kN,爬坡度≥20°,可在15°以上坡地等高作业,符合同功率段拖拉机产品相关国家标准;申请专利3—5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3—4项;发表论文3—5篇。

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5 水田拖拉机行走驱动技术研究与整机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南方水田泥脚深、水旱轮作、抢时性作业等特点,以解决水田作业适应性、保护耕底层和提高作业效率为重点,开展机具和水田界面泥水膜的形成与破坏机理、水田动力装备的行走动力学特性研究,构建水田作业泥水膜滑行阻力模型;基于水田拖拉机数字化、模块化设计及制造技术,开发水田拖拉机核心部件轻量化、水田行走底盘及动力系统匹配等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集成研制智能化水田专用拖拉机,实现产品系列化开发,并进行试验考核。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水田拖拉机行走驱动机构、防腐密封、作业机具匹配、智能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3—4项;创制22—58.8kW水田专用拖拉机2—3种,排放达到非道路国Ⅳ标准以上,适合泥脚深度≥40cm,转弯半径<5m,符合同功率段拖拉机产品相关国家标准;申请专利3—5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3—4项;发表论文3—5篇。

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6 园艺拖拉机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整机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园艺生产劳动强度大、作业标准化程度高,对作业机具多功能化、操作方便高效、节能环保的特殊要求,重点针对现代标准果园、茶园等生产条件,重点开发模块化多功能动力输出、快捷悬挂系统、多自由度大偏转角、高承载前驱动桥、故障检测、总线等智能化控制与人机工程等核心技术与关键部件,研制系列化园艺专用拖拉机,并试验考核。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模块化多功能动力输出等关键核心技术3—4项;创制18—58.8kW园艺拖拉机新产品2—3种。排放达到非道路国Ⅳ标准以上,转向半径≤3.5m,离地间隙≥300mm,动力输出轴数≥2,液压输出阀组≥2组;申请专利3—5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3—4项;发表论文3—5篇。

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3.粮食作物高效智能收获技术装备研发

(本部分项目3.1—3.5属于关键共性技术与重大装备开发项目,为了切实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确保技术产品的市场化、实用化,要求由企业牵头,组成产学研团队联合申报。项目申报团队应具有相应的研发生产基础,具有省级及以上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或者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或者承担过相关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3.1 智能化稻麦联合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联合收获高效率、高质量的发展趋势,以智能化控制技术为重点,重点研究基于作物水分、喂入量、收获损失、工况参数等多参数融合的智能调控策略;开发模块化参数控制系统与调控装置、总线技术等;优化高效减损收割、高通量脱

粒分离与清选等核心技术与关键部件,集成研制智能高效稻麦联合收割机、深泥脚田水稻联合收割机,并进行试验考核。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高效、智能、低损收获等智能化关键核心技术4—6项;开发联合收割机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多参数在线检测与智能调控系统实用化,控制精度≥95%;创制智能高效稻麦联合收割机、深泥脚田水稻联合收割机等装备3—5种,智能高效稻麦联合收割机喂入量10—12kg/s,深泥脚田水稻联合收割机喂入量5—6kg/s,适应泥脚深度≥40cm,总损失率、破碎率、含杂率等优于行业标准;申请专利2—4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4—6项;发表论文3—5篇。

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3.2 玉米联合收获技术与智能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玉米不同种植农艺制约机械化收获难题,重点突破玉米收获机械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高含水率籽粒低损脱 — 18 —

粒技术,研制玉米籽粒收获机;研究玉米植株切割输送、减损摘穗、秸秆切碎收集等关键技术,研制玉米穗茎联合收获机;研究鲜食玉米柔性摘穗、无损伤输送技术,研制鲜食玉米联合收获机;研究玉米种穗高效柔性摘穗、无损伤输送技术,研制玉米种穗收获机,并进行试验考核。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智能控制、减损摘穗、高含水率籽粒低损脱粒等关键核心技术4—6项,创制高含水率籽粒收获、穗茎联合收获、鲜食玉米联合收获和玉米种穗收获等装备3—5种,玉米穗茎联合收获机果穗损失率、籽粒破碎率、含杂率优于行业标准;籽粒直收破碎率≤4%,含杂率≤3%;种穗收获、鲜食玉米收获总损失率≤3%,玉米收获机具有主要参数实时采集、导航定位、故障诊断与自动监控功能;申请专利2—4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4—6项;发表论文3—5篇。

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3.3 薯类高效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高效低损机械化收储需求,重点突破仿生减阻、低破损等核心技术,优化低损减阻挖掘、薯土藤蔓强制分离、防损输送、低损储藏等关键装置;开发挖掘部件耐磨材料、防损伤材料制造技术;开发自动对行、挖深调控、节能运储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研制马铃薯联合收获、捡拾分级和甘薯、木薯收获装备,并在主产区试验考核。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减阻挖掘、防损伤关键核心技术4—6项,研制马铃薯联合收获与捡拾分级和甘薯、木薯收获装备等新产品4—6种,收获损伤率≤5%,漏掘率≤2%,具有自动对行、掘深监控功能;申请专利2—4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4—6项;发表论文3—5篇。

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3.4 特色杂粮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具有传统优势和区域特色的杂粮生产需要,以提高杂粮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降低人工劳动成本,提升特色杂粮生产经济效益,重点研究谷子、荞麦、燕麦、青稞等特色杂粮作物籽粒与茎穗机械力学特性,研究切割、脱粒、清选工艺机理,开发脱粒、清选技术及新机构、新部件;集成研制谷子、荞麦、燕麦、青稞等作物收获装备,并在典型区域进行试验考核。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切割、脱粒、清选关键核心技术4—6项,研制谷子、荞麦、燕麦、青稞收获装置,集成开发自走式联合收获机3—5种,总损失率:谷子、荞麦≤8%,燕麦、青稞≤3%,整机具备主要参数自动监控功能;申请专利2—4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4—6项;发表论文3—5篇。

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3.5 秸秆饲料收获技术与智能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秸秆机械化收获需求,以收获粉碎、捡拾成

捆为主线,研究作业流程智能控制、金属探测、籽粒破碎、破节揉丝及切割刀具自磨刃等关键技术,集成研制大型智能青饲料联合收割装备及具有智能控制功能的秸秆捡拾揉搓打捆装备、压缩成型装备、缠膜青贮装备,以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秸秆为主,进行试验考核。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籽粒破碎、智能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4—6项,研制大型智能青饲料联合收割装备及秸秆捡拾揉搓打捆、压缩成型、缠膜青贮等装备3—5种,喂入量≥18kg/s(切段长度10mm标定),茎秆切碎长度5—40mm无级可调,籽粒破碎率≥95%,具备故障诊断、主要参数实时采集与自动监控及切割刀具自磨刃、金属探测功能;申请专利2—4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4—6项;发表论文3—5篇。

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经济作物高效能收获与智能控制技术装备研发

(本部分项目4.1—4.5属于关键共性技术与重大装备开发项目,为了切实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确保技术产品的市场化、实用化,要求有企业参加,组成产学研团队联合申报。项目申报团队应具有相应的研发生产基础,具有省级及以上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或者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或者承担过相关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4.1 棉麻智能高效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棉花收获机械长期依赖进口,麻类作物收获依靠人工,影响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开发自动对行、在线测产、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与系统;优化重载静液压驱动底盘、高效采棉滚筒、气力输棉、棉模成型、智能操控等关键系统及制造技术;集成研制棉箱式、打包式高效智能采棉机。研究苎麻、大麻收获工艺与技术,开发收割装置,集成研制联合收获装备,并进行试

验考核。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收获工艺、智能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6—8项,研制6行高效智能采棉机,采净率大于95%,采棉头核心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使用寿命≥4000亩;研制苎麻、大麻联合收获装备2—3种,割茬高度≤10cm;具备故障诊断、主要参数实时采集与自动监控功能;申请专利2—4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2—4项;发表论文3—5篇。

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2 甘蔗和甜菜多功能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甘蔗和甜菜对机械化收获区域适用性的需求,以形成适用于不同种植模式的甘蔗、甜菜收获成套装备为主线,重点开发电液智能控制技术与系统;优化甘蔗根切、切段、剥叶、蔗叶分离等核心技术与关键装置;集成研制切断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履带式丘陵山地甘蔗收割机;优化甜菜自动对行仿形 — 24 —

切顶、减阻挖掘、振动分离、捡拾分离等核心技术与关键装置,集成研制自走式甜菜联合收获机、甜菜挖掘铺放收获机和捡拾收获机,并进行试验考核。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电液智能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6—8项,研制切断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履带式丘陵山地甘蔗收割机、自走式甜菜联合收获机、甜菜挖掘铺放收获机和捡拾收获机等新装备4—6种,甘蔗收获机喂入量4—6 kg/s、宿根破头率≤18%、损失率≤5%,甜菜含杂率和总损失率≤4.5%、切顶合格率≥85%;具备主要参数实时采集、故障诊断与自动监控功能;申请专利2—4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2—4项;发表论文3—5篇。

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3 智能化油料作物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特色油料作物机械化收获需求,重点瞄准油菜、花生、油茶籽、油葵作物,研究优化油菜智能化、低损

高效收获等核心技术与关键装置,研制自走式油菜联合收获机和油菜割晒、捡拾收获机;优化花生减阻挖掘、果土分离、高效脱果、无阻滞清选等核心技术与关键装置,研制高效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和挖掘铺放、捡拾脱果收获机;研究油茶籽标准化种植模式与机械采收原理,研制油茶籽收获装置;优化脱粒、清选等核心技术与关键装置,研制油葵联合收获机,并进行试验考核。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脱粒、清选等关键核心技术6—8项,研制高效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和挖掘铺放、捡拾脱果收获机(总损失率:联合收获≤4.5%,分段收获≤5.0%),自走式油菜联合收获机和油菜割晒、捡拾收获机(总损失率≤8%),油葵和油茶籽收获装置等6—8种;整机具备主要参数实时采集、故障诊断与自动监控功能;申请专利2—4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2—4项;发表论文3—5篇。

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4 饲草料作物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瞄准草食畜牧业发展需要,针对天然草场、人工草场和优质饲草作物,重点研究优化负荷反馈控制、割刀自磨刃、切割调质等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研制自走式饲用甜高粱联合收获打捆机;研制高秆禾草联合收割机;研制自走式苜蓿切割调质收获机;研制草原牧草高效收获技术与装备;并试验考核。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6—8项,研制自走式饲用甜高粱联合收获打捆机(生产效率≥12t/h,切碎长度10—30mm)、自走式苜蓿切割调质收获机(割幅≥3m,作业速度5—12km/h)、草原牧草高效收获机(幅宽≥6m,割茬高度≤5cm)、高秆禾草联合收割机等4—6种;具备主要参数实时采集、故障诊断与自动监控功能;申请专利2—4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2—4项;发表论文3—5篇。

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5 农特产品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瞄准茶叶、枸杞、红枣、天然橡胶等农特产品,以机械化收获为突破口,重点研究茶叶、枸杞、红枣、天然橡胶等机械力学特性,探索收获新原理与新结构;开发枸杞等浆果类采收技术与装置;开发标准化种植红枣收获技术与装备;开发茶叶采摘技术与装备;研究天然橡胶全天候自动化割胶、收胶及信息采集关键技术与装置,研制天然橡胶采胶收获成套装备,并试验考核。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突破农特产品机械化采收关键核心技术6—8项,研制枸杞、茶叶、红枣等农特产品采摘装置与收获装备、天然橡胶采胶收获成套装备等3—5种,茶叶芽叶完整率≥80%、漏采率≤5%,枸杞、红枣一次采净率≥85%、损伤率≤10%,无损伤割胶效率≤30秒/株;具备主要参数实时采集、故障诊断与自动监控功能;申请专利2—4项。【预期性指标】制定标准2—4项;发表论文3—5篇。

支持年限:2016年—2020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申报要求

1.项目申请书须经过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科技主管机构推荐,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推荐。

2.项目须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

3.同一申报材料不得多头重复推荐,同一推荐主体对同一项目只能推荐1项。

4.项目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和项目参加人员,对同一项目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与参与。

5.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承担单位不超过3个(含主持单位)。

第五篇:10.“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8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10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

2018项目申报指南

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突出中医药的优势特色,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中医原创理论创新及中医药的现代传承研究,加快中医四诊客观化、中医“治未病”、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复方精准用药等关键技术突破,制定一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方案,开发一批中医药健康产品,提升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层次,加快中医药服务的现代提升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本专项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医“治未病”、中药开发及质量控制三大领域为重点,从基础、临床、产业三个环节进行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将专项研究任务分解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药资源保障、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中医药国际化、少数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等6大任务,2018年将在上述6大任务部署25个研究方向,经费总概算约为5.6亿元。

1.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

1.1名老中医和民间医药现代传承研究

1.1.1名老中医特色方法技术和重大疾病防治经验研究

研究内容:对100名以上名老中医(国医大师、国家评选公布的全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5批全国师承指导导师)临床诊疗案例进行系统的收集,在统一规范术语、统一数据采集方法基础上,充分利用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DME)、循证医学以及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方法与技术,对每位名老中医的学术观点、辨证施治方法、诊疗技术、用药特点、核心方药以及临床疗效等进行系统研究;并针对现代难治病对不同名老中医诊疗经验、治疗方法、方药等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

考核指标:完成不少于100位名老中医学术观点、辨证施治方法、诊疗技术、用药特点、传承要点、疗效评价的系统研究,提交每位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传承研究报告;系统采集每位名老中医不少于500份的完整诊疗病例。每份病历包括最少3个诊次以上诊疗记录以及疗效评估与离院随访的记录;每位名老中医形成系统研究报告一份,并提炼不少于一种名老中医独特辨证方法、特色有效方药或特色诊疗技术,录制成可推广应用的视频资料;建立网络化的开放式的现代传承服务平台,并在覆盖东中西部地区不少于1000家基层医疗机构和不少于1000名中医医务人员进行推广使用;完成10种以上疾病不同名老中医治疗方法的比较分析研究。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申报单位应有较好的前期工作基础,组织和实施 — 2 —

过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研究工作,有充分的名老中医资源;鼓励企业联合申报;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1.2基本证候与重大疾病病因病机创新研究 1.2.1基本证候辨证标准的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选择与重大疾病、慢性疾病密切相关的基本证候(气虚证除外),系统梳理历史沿革,结合临床开展足够样本量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对相关证候临床特征、证候辨证要素和辨证规范化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在临床辨证论治规律研究基础上,阐明其现代生物学基础,探索建立中医证候辨识的新方法。

考核指标:以临床试验数据为支撑,完成1~2个与对应疾病相关的中医基本证候的核心病机,明确证候的临床特征与演变规律;初步阐明相关疾病证候的生物学基础;形成可推广应用的中医证候辨识标准和技术方法,为提高辨证论治相关疾病的临床效果提供理论与方法学的数据支撑,为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提供依据。

实施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3项

1.3基于经典名方与中药大品种的药性理论和复方配伍理论研究

1.3.1中药配伍复方治疗理论研究

研究内容:选择确有疗效、临床长期应用的经典名方,整合多学科方法开展经方配伍治疗理论研究,诠释方剂配伍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建立相关经典名方体外与体内有效组分的解析技术,形成组分配伍创制现代中药的技术规范,为中药复方重大新药创制和经方优化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解析2~3个经典名方的中药配伍治疗理论和量效关系,建立中药配伍和量效关系研究模式。阐明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体内过程及其作用模式,形成组分配伍创制现代中药的技术规范,诠释中药组分配伍的现代科学内涵。完成2个源于经典名方组分配伍的新药处方,并提供有效性、安全性、临床适应证的证据。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4基于常用腧穴的腧穴特异性和效应机理研究 1.4.1经络学说关键问题的创新研究

研究内容:在系统梳理经络学说源流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成果,利用现代科技的多种方法和手段,建立客观的研究方法,探索和解释经脉系统与气血、脏腑相关、经脉病候以及循经感传等经脉现象的生物学基础及其临床意义。

考核指标:提供若干依据充分、机制创新、可以有效解释经脉现象的研究报告与能够提高针灸临床诊疗能力的新策略或建议 — 4 —

方案。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2项

1.5中医“治未病”理论构建与辨识方法技术研究 1.5.1中医“治未病”辨识方法与干预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以“养生保健”为主的“治未病”相关的人体健康状态辨识方法研究,完善“治未病”的理论体系,研究“治未病”的自我调理与干预的有效方法和中医技术,建立干预效果评估方法;研究“治未病”的服务模式。

考核指标:建立不少于10种中医“治未病”的方法,构建并成功实施1~2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治未病”的服务模式。形成8~10种人体健康状态的辨识方法与技术,建立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

2.1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案优化循证评价研究

2.1.1中风、糖尿病等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案优化循证评价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中医临床优势突出、治疗方案成熟、已经具备一定循证证据的中风、高血压、糖尿病、肺癌等的中医防治,— 5 —

以中医药诊治特色和优势为切入点,明确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以提高疗效为目标优化方案,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和疗效机制的研究,形成高质量、国际公认的临床证据。

考核指标:完成中医防治某种重大疾病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初步阐明作用规律和可能机制,获得高质量的、国际公认的临床证据,形成可推广应用的临床方案;在国际高影响力期刊发表论文1~2篇,并纳入高级别中医或西医临床指南。

实施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5项

有关说明:每个项目选择1个病种申报。优先支持牵头单位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曾牵头组织并圆满完成过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结果在知名期刊发表的项目。项目组织机构完善,包括临床知名专家团队,国内外高水平方法学团队和高水平基础研究团队。

2.2难治性疾病中医药治疗方案优化及循证评价研究 2.2.1难治性疾病中医药治疗方案优化及评价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肾脏病等难治性疾病,以及人类不孕症和代谢性综合征等,系统汇聚相关疾病或病证古今文献和临床病例,为临床诊治提供支持;明确中医药优势环节,筛选具有疗效优势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遵循国际通行的研究规范,采用公认的评价指标,— 6 —

开展高质量的临床评价研究,形成高级别临床证据;引进现代技术手段,开展相关基础研究,阐释中医药的疗效机制。

考核指标:完成某种难治性疾病的临床评价研究,建立该难治性疾病的诊疗决策支持系统;形成具有疗效优势的治疗方案;取得高级别的临床证据,形成或优化临床诊疗指南;基本阐明该病种中医药治疗方案的作用机制。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5项

有关说明:每个项目选择1个病种申报。每个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每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家。优先支持具备较好研究基础、曾牵头组织过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申报单位。

2.3中医药潜在优势病种的新治法、新方案的探索性研究 2.3.1针对中医药潜在优势病种的中医药新治法、新方药的探索性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抑郁症、偏头痛、失眠、病毒性疾病、脓毒症和细菌感染性疾病等中医药临床治疗优势的病种或环节,选择有潜在疗效优势的新治法、新方药、新技术,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其作用机理,优化临床方案。

考核指标:完成相关病种新治法、新方药或新技术的临床研究,优化或形成疗效明确、安全的具有中医优势特色的诊疗方案;提供作用机理的研究报告;申报专利2~3项。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6项

相关说明:每个项目针对1个病种,每个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每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10家。优先支持有相关基础的研究团队。

2.4中医康复研究

2.4.1常见疾病的中医康复研究

研究内容:围绕中风等重大疑难疾病所导致的神经系统、运动肌肉系统的功能与活动能力障碍,开展中医康复理论和临床研究,研发具有可推广性的中医康复共性技术和诊疗方案,优化中医康复结局评价并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评定方法、中医康复分级诊疗服务方法。

考核指标:明确1~2种重大疑难疾病的中医康复理论,完成3~5种功能障碍的中医康复方案的临床研究,形成具有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的中医康复技术或方案10~20项,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相关疾病康复结局评价方法。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3.中药资源保障

3.1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开发及中药材综合利用 3.1.1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珍稀濒危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挑战,开发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创新资源。遴选民族、民间长期使用、确有疗效的药用植物、或珍稀濒危中药材的替代品、或常用中药材的非传统药用部位为研究对象,加强珍稀濒危中药人工繁育或类同品研究;开发新药材或新药用部位。

考核指标:完成6~10种珍稀濒危中药资源及其类同品(新中药材、中药材新药用部位)临床前研究资料,其中3~5种药材申报临床试验。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3.1.2中药资源合成生物学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来源于大宗常用或者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中具有明确药理活性的有效成分,应用分子生药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展中药资源“功能基因挖掘—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合成生物学生产”的中药活性成分合成生物模式的研究,包括中药遗传资源挖掘、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合成生物学底盘细胞以及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活性成分高效生产的微生物工厂的构建等相关研究,建立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提升研究及应用转化水平。

考核指标:解析2~3条典型的大宗常用或珍稀濒危中药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并揭示其形成分子机制,进一步构建高产细

胞工厂进行生产,建立中药活性成分合成生物学生产新模式,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 4.1中药(材)大健康产品研发 4.1.1中药材大品种开发

研究内容:结合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发展布局,选择有代表性、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大品种,从种植(养殖)、研发、生产等多个环节进行全链条、一体化设计,系统组织开展种植(养殖)技术、核心功效、物质基础、生物活性、健康产品开发等现代科学研究;明晰药材功效相关功能因子,依据相关功能因子提升制剂工艺、质量标准,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条,开发功能因子明确、功效确切的中药材大健康产品,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考核指标:建立集成多学科力量和国内优势单位、涵盖中药材大品种种植(或养殖)、加工、研究、开发、生产的高水平产学研联合攻关团队,建立相应中药材大品种全产业链技术研究体系和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利用当代先进的方法,建立中药材大品种核心功效生物学机制研究的关键技术研究体系1~3个,带动多学科融合发展。每个中药材大品种规范化种植面积不少于1000亩,— 10 —

推广面积不少于5000亩,带动不少于1万户增收(户均增收不少于5000元),每个中药材大品种深度开发不少于10个科技含量高、功效明确的中药材大健康产品并实现上市销售,获批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形成中药材大品种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产业规模不低于100亿元。

实施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5项

有关说明:每个省级科技管理部门推荐不超过1种道地大品种,优先考虑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种植基地、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省份(2017年已立项省份不能再推荐种植项目,可以推荐养殖项目,已立项品种不再重复支持),每个品种立项不超过1项。鼓励围绕大品种从种植(养殖)、研发、产业多环节进行集成设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其中地方财政经费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鼓励不同省份围绕同一道地品种联合申报。优先在定点扶贫地区示范推广。申报单位需提交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认可的实施方案。

4.1.2中药复方保健产品评价技术及示范研发

研究内容:建立中医药复方保健产品评价体系及规范,建立复方保健中药产品功效与安全研究和产品研发平台。示范研究具有良好现代研究基础及应用前景的复方保健中药产品的功效成

分、活性组分,阐释其核心功效的现代科学内涵;开发功能因子明确、保健功能确切的复方保健中药产品。

考核指标:提出复方保健中药产品功效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建立产品功效研究、安全性评价、新产品研发评价体系和研发平台;阐释3~5种不同保健功能中药复方保健产品核心功效的现代科学内涵;完成3~5种中药复方保健产品的深度开发,实现产业化。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2中药生产、制剂关键技术研究

4.2.1中药剂型设计与辅料筛选评价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根据临床和工业生产的需求,针对中药大品种,选择常用剂型,开展中药剂型改进、设计和适应性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以改善中药固体制剂防潮、提高缓控释制剂的载药量、片剂的可压性和注射剂的增溶性等辅料筛选与评价技术研究。

考核指标:建立5~10项中药剂型改进、设计及适宜性评价关键技术规范,提供生产应用资料;筛选出4~8种中药辅料,形成筛选评价技术规范,提供生产应用资料。

相关说明:具有相关研究基础、专业化队伍和中试条件的科研单位、企业优先,具有明确的中药剂型改进、设计、评价与辅料筛选、评价技术研究需求。生产企业须有5种以上剂型产品,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 — 12 —

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1。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3中药饮片与中成药整体质量控制及一致性评价技术 4.3.1中药饮片质量识别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系统研究中药材及其加工辅料对中药饮片质量和疗效的影响,解析中药饮片质量识别的要素、关键技术和表征方法,探索与质量相关联的饮片数字化质量评价新技术和新方法,研发符合中药饮片整体与专属特点的质量评价方法和标准。

考核指标:研发5~10项中药饮片质量识别关键技术;建立5~10种炮制辅料的质量标准;建立80~100种体现饮片炮制特色的质量标准;建成中药饮片整体性及专属性的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相关说明:饮片为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和临床常用的品种;项目牵头单位具有雄厚的工作基础;鼓励具有相关研究基础的企业承担课题;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4.3.2 中药饮片智能化生产模式的建立

研究内容: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从生产技术、设备等方面变革目前饮片生产模式,实现中药饮片生产的现代化。研制规范

化及过程控制智能化的饮片生产线,开展中药饮片批次间的一致性评价研究,同时研制智能化生产线相关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从而构建智能化中药饮片生产基地,推动饮片产业的快速发展。

考核指标:选择5~6个原料药材资源丰富并具有地区特色的道地产区,建立3~5条中药饮片智能化生产线(智能化监控),且工艺稳定,质量可控,并初步建立规模化、规范化和智能化的饮片生产模式,向医疗单位提供优质饮片。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相关说明: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1。

4.3.3 特色炮制方法的工艺与设备现代化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传统炮制技术传承不足,工艺装备落后等问题,重点针对炙法、焖煅、九蒸九晒等传统特色炮制技术,选择合适的代表性品种,融合现代多学科技术方法,开展特色炮制工艺现代化及机理研究,初步阐释传统炮制技术的科学内涵;开展适合传统炮制技术工业化生产的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质量追溯技术、智能化管控等技术和配套设备的研究,推动特色炮制技术的现代化进程。

考核指标:完成至少10种炮制技术的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及工业化设备研制,每种技术研究2~3个品种,并评价工业化设 — 14 —

备与传统手工加工质量的一致性、设备的高效性、生产连续性、工艺稳定性和质量可控性;建立饮片符合传统质量的判别标准。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相关说明: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4.3.4中成药整体性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以中成药大品种为研究对象,探索中成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开展中成药组合质量评价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建立多指标整体质量控制技术,改变单纯以少数几个成分或少数几个“有效成分”为指标建立中药质控标准的模式,建立中成药中贵细药、毒性或有毒药的质量控制技术方法,探索生物效应指标用于控制中成药质量的技术;研究色谱和光谱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等用于控制中成药质量的技术;探索指纹图谱、中药“溶出曲线”、或DNA身份证等相结合评价中成药批间质量一致性技术。

考核指标:制定20~30种中成药大品种的质量评价标准,建立20~30种中成药品种中贵细药、毒性或有毒药的质量控制技术;完成中成药批间质量一致性评价、多指标整体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并被相关品种的生产企业采用。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4中药临床精准用药及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研究 4.4.1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研究

研究内容:选择10种重大疾病防治中临床常用的经典名方或中成药大品种,进行上市后再评价研究,探索并完善以疾病或证候为线索评价的方法技术体系;取得大样本临床循证证据;提出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学评价结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证据。

考核指标:完成10种经典名方或中成药大品种上市后再评价研究,取得循证证据,提出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学评价结论;建立2~3项以疾病为线索或以证候为线索进行再评价的方法技术体系。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相关说明:代表性经典名方不少于3种,优先支持独家品种。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优先支持前期已有较好工作基础的研究团队,以及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联合申报的研究团队。鼓励同一品种的多家单位联合申报。每个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10个,每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30家。

4.5中医诊断与数据采集设备研发关键技术研究 4.5.1智能化脉诊仪设备研发

研究内容:开发系列新型智能化脉诊仪中医诊断设备,重点 — 16 —

研究其信息采集、识别、处理与分析方法和相应的标准规范,建立典型疾病或重大疾病的中医诊断模式及相应脉诊病例库,构建基于新型智能化脉诊仪的现代化中医诊断体系和平台,实现脉诊工程化、智能化并进行临床应用评价。

考核指标:完成新型智能化脉诊仪中医诊断设备新产品研发并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建立基于中医脉诊的疾病诊断技术平台,形成中医脉诊设备及其信息采集、识别与处理分析的行业标准规范,建立不少于5万例的脉诊信息与其相应的病例资料数据库(不少于1万例临床患者病例),形成脉诊现代工程化技术和数据分析挖掘平台。

实施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鼓励产学研结合,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1。

4.5.2家庭或个人用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以研发便于操作使用、适于家庭或个人的中医健康检测、监测数据采集设备为目的,开展便携式、自动化、智能化中医健康数据采集与分析关键技术方法研究,研制家庭或个人用的移动便携式、可穿戴中医健康数据采集产品核心部件和整机设备。基于远程医疗平台等收集并建立中医诊断知识库,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智能化分析,建立相应的标准规范,建立典型疾

病或重大疾病的中医诊断模式及相应病例库。

考核指标:研发3~5种便携式中医健康数据采集设备(脉诊和舌诊设备除外),申报2~3项医疗器械注册证,获得3~4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相关产品要取得具有法定资质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的检测报告,提供数据分析方法和结果。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3项

相关说明:优先支持前期已有较好研究基础、资源可整合度高,特别是已经开展了中医健康数据采集与分析研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要求各课题组具有稳定的科研队伍、工程技术人员。优先支持由企业牵头的项目,鼓励产学研结合,牵头或参与的企业必须具有研发中医诊疗设备的背景,拥有与项目相关的发明专利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4.6中医治疗、康复与保健设备研发关键技术研究 4.6.1老年与慢性病中医康复设备研发

研究内容:围绕慢性病、老年人的康复需求,开发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功能评定与康复治疗设备,重点研发人体功能状态评定系统、智能化康复养老、传统运动训练系统等康复设备。

考核指标:研发中医康复设备样机不少于6种,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少于3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4项、实 — 18 —

用新型专利不少于5项、软件著作权不少于2项。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相关说明:优先支持前期已有较好研究基础、资源可整合度高,特别是已经开展了中医康复设备研发与健康数据采集研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要求各课题组具有稳定的科研队伍、工程技术人员。鼓励产学研结合,牵头或参与的单位必须具有生产、研发中医康复设备的背景,拥有与项目相关的发明专利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5.中医药国际化 5.1中医药国际标准研究 5.1.1中药国际标准示范研究

研究内容:选择临床应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有广阔国际市场前景的已经开始或计划在欧盟注册的10个中成药大品种,按欧盟传统药物注册的要求开展质量标准的系统研究,为在欧盟或其成员国获得传统药物注册提供支撑。按美国或欧洲药典等国际主流药典和ISO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要求,开展一批常用中药的质量标准研究,推动相关标准被国际主流药典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

考核指标:制定10个拟在欧盟注册的中成药大品种的质量

标准,达到欧盟或其成员国完成传统药物注册的相关技术要求;建立100种常用中药的整体质量标准,其中至少20个以上的标准被美国药典、欧洲药典等国际主流药典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

支持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相关说明:已被国际主流药典和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的品种不应在此项目中再次申报。

6.少数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

6.1少数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常见病研究

6.1.1藏医、蒙医、维医等少数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或优势病种研究

研究内容:优选藏医药防治肝硬化腹水、中风后遗症,蒙医药防治缓慢性心律失常、慢性阻塞性肺病,维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乳腺癌、胃食管反流病,傣医药、壮医药、哈萨克医药、彝医药等少数民族医药防治痛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或优势病种,开展病机与病期、方案优化与临床评价、特色技术、制剂与质量控制、诊疗指南制定与推广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形成民族医防治重大疾病或优势病种的规范诊疗方案及特色诊疗技术。

考核指标:形成民族医防治重大疾病或优势病种的防治方 — 20 —

案、诊疗标准与指南、特色技术及有效制剂质量控制标准等服务包不少于5个。

实施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优先支持前期已有较好研究基础、资源可整合度高,特别是已经建立了少数民族医药治疗优势病种的专业研究队伍。

6.1.2藏医、蒙医、维医、苗医等少数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或优势病种的药物研究

研究内容:建立民族药综合研发平台,围绕重大疾病和优势病种防治,优选民族药品种或少数民族医药经典方药等重点品种,开展示范开发研究,明确其临床定位,开展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制剂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证据。

考核指标:构建集成产学研、多学科力量和国内优势单位民族药全产业链的技术研究体系和高水平的研发平台,打造少数民族医药现代开发综合研究基地;结合本少数民族药在安全性、有效性、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评价技术体系,完成2~3项方药研究技术;在本少数民族《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民族药品种或民族药经典方剂中,选择1~2个代表性品种,完成组方理论、临床定位、制剂工艺优化、质量标准提升、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为少数民族医药研究提供示范。

实施年年限:2018—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4项

有关说明:由各省科技厅(委)组织推荐,各限推荐1个项目。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其中地方财政经费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优先支持企业牵头申报,前期已有较好研究基础、资源可整合度高,特别是已经具有民族药安全性与有效性良好研究基础的专业队伍。申报单位需提交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认可的本地区民族药的现代化发展的整体实施方案。

申报要求

1.本专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研究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如无特殊说明,每个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6个,项目所含单位总数不超过12家。

2.对于拟支持项目数为1~2个的指南方向,原则上该方向只立1个项目,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下,可同时支持2个项目,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

3.申报单位和项目(含课题)负责人必须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承诺各领域项目产生的所有科学数据无条件、按期递交到科技部指定的平台,在专项约定的条件下对专项各承担单位,乃至今后面向所有的科技工作者和公众开放共享。如不签署数据递交协议,则不具备承担专项项目的资格;签署数据递交协议后而不在商定的期限内履行数据递交责任的,则由专项责令整改;拒绝整改者,则由专项追回项目资金,并予以通报。

4.本专项研究涉及人类遗传资源采集、收集、买卖、出口、出境等须遵照《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执行。涉及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要遵守国家实验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 23 —

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使用合格实验动物,在合格设施内进行动物实验,保证实验过程合法,实验结果真实、有效,并通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查。

下载”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