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2
“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重要举措,是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助推扶贫攻坚的重要步骤,是解决我国当前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紧迫任务,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为了推动我国村镇领域技术创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启动实施“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
专项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主线,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特点的村镇,以建设绿色宜居村镇为导向,重点突破乡村清洁、村镇规划、宜居住宅、绿色建材、清洁能源等方面关键技术,构建基础研究平台、智慧乡村平台、生态建设平台,大力培育农村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住宅产业、— 1 —
传统文化产业等发展新动能,促进绿色宜居村镇建设与发展。
专项按照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一体化组织实施的思路,围绕总体目标,从基础性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以及典型综合示范三个层次,共设计部署35项重点任务。根据专项的统一部署,结合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链条的特点与规律,2018年度指南发布10个任务方向,其中基础性研究任务方向4个、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任务方向6个。国拨经费概算约3.73亿元。项目实施周期为5年。
一、基础性研究类
1.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系统开发
研究内容:研究村镇资源环境与生产生活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不同村镇聚落体系类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需求机理,研究建立分析和识别模型;开展村镇典型污染物输移过程跟踪与水环境模拟研究,揭示不同类型村镇的关键环境胁迫因子和环境影响机理;开展村镇建设的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揭示关键资源环境要素对村镇建设的约束性影响,构建村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开展基于多目标耦合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集成研究,研发村镇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模拟系统平台;选择典型村镇,开展村镇建设承载力测算系统运用示范,针对村镇承载力状态与宜居村镇建设要求,研究提出不同类型宜居村镇绿色生态建设模式,从空间管制、生态廊道构建、河流与湖库保护等方面 — 2 —
提出承载力提升方案。
考核指标:提出包括村镇建设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方法1套;形成村镇典型污染物输移过程分析方法1套,建立水环境模拟模型1个;形成村镇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各1套;提交村镇建设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可视化平台1套;建立村镇聚落类型的绿色生态建设模式6套,提出宜居村镇承载力提升方案4套以上;编制相关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规范、指南5项。
执行期限: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村镇建设发展模式与技术路径研究
研究内容: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我国绿色宜居村镇典型类型及特征,构建产村(镇)融合模式,推导绿色宜居村镇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建管结合的绿色宜居村镇典型管理模式,探究村镇建设动态发展机制,探明绿色宜居村镇建设的工程管理与监督模式;研究节能减排、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的绿色宜居村镇建设评价方法,构建绿色宜居村镇建设的评价体系;研究绿色宜居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需求,构建开放共享模式下的绿色宜居村镇基础设施配建指标,探索绿色宜居村镇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创新机制和建设模式;研究建立绿色宜居村镇住宅建造技术清单并提出配套技术标准及指标参数。
考核指标:建立绿色宜居村镇产村镇融合经济模型1套,提出我国绿色宜居村镇建设中长期发展战略;建立村镇建设动态发展模型1套,提出绿色宜居村镇建设工程管理与监督办法;制定绿色宜居村镇规划评价方法及评价体系1套,开发节能减排技术体系1套,开发基于供排水一体化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体系1套,开发生态修复技术体系1套;提出绿色宜居村镇基础设施配建指标1套,提出能源发展战略,提出环境保护策略;建立绿色村镇住宅设计建造技术清单1套,建立建造技术数据库1套。
执行期限: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3.村镇聚落空间重构数字化模拟及评价模型
研究内容:研究村镇聚落形成与演化过程及阶段特征,揭示村镇聚落体系发展与衍化的脉络规律;研究村镇聚落体系结构关系与类型识别技术,创新我国村镇聚落类型谱系与数字模拟展示技术;研究构建村镇聚落发展可持续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建立村镇聚落变化监测技术体系;研究村镇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探索不同类型村镇聚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和规划设计优化技术;研制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村镇聚落转型发展的数字模拟系统。
考核指标:建构村镇聚落空间演变、类型谱系、驱动力分析、经济社会和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评价指标的基础数据库各1个; — 4 —
提出村镇聚落空间演变过程分析、类型谱系识别、变化监测、全息展示、动力分析以及空间重构和数字化模拟的技术方法各1套;提出村镇聚落驱动力分析、变化监测、发展影响评价以及空间重构模拟模型各1套;提出村镇聚落空间动力转型与空间重构理论各1套;编制我国村镇聚落空间类型谱系图集3套以上;提出我国典型村镇聚落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示范建立村镇聚落空间演变与重构过程全息展示平台3个以上,聚落有机更新与发展的监测与数字化模拟示范平台3个以上。
执行期限: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地域性村镇建筑灾变机理与适宜性防灾减灾体系 研究内容:探索适宜性高性能村镇建筑结构新材料和新体系,开展结构主要构件和节点的力学性能实验研究和数值仿真模拟,建立新型高性能村镇建筑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极端天气地质条件下村镇建筑洪水作用分析模型,开展洪水对村镇建筑冲刷和破坏机理研究,建立适宜性防洪减灾技术;开展村镇建筑精细化动力行为的多尺度分析与试验研究,提出村镇建筑地震损伤演化机理与抗倒塌设计方法;开展村镇特色建筑火灾动力学特性分析,研究考虑多因素耦合作用的村镇建筑火灾发展机理,提出适宜性防火理论体系;研究村镇建筑灾害动态监测方法,以及针对各种数据源、不同传感器、大数据量遥感影像的快速综合
处理技术,提出时空一体化村镇建筑灾害采集和动态监测理论体系,建立多灾种灾害信息分析与管理的综合平台。
考核指标:建立村镇建筑地震、火灾、洪水等主要灾害场模型不少于3套;结合地域性村镇建筑特色,提出适宜性村镇建筑新材料不少于2种、村镇建筑抗灾新体系不少于3套;建立村镇建筑抗灾性能化设计方法不少于2套;完成村镇建筑抗灾分析数值仿真分析平台不少于3套,包括高效抗震计算平台、考虑风速的火灾分析平台、洪灾破坏仿真平台等;建立村镇建筑时空一体化防灾监测理论体系,完成村镇建筑灾害监测系统和评估系统不少于2套。
执行期限: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类 5.乡村厕所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涉及厕所污染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处置、利用等过程的生态链工程,开展物质、能量系统、污染物处理、污水回用的闭路循环技术研发。以因地制宜系统开发厕所建设实用性技术体系为导向,重点开发黑水、黄水、褐水处理和污水回用、节水和节能技术,集成具有卫生、节水或污水再生利用功能的厕所系统建设及改造提升技术;着重在水资源短缺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突破低成本、低能耗、易维 — 6 —
护、高效率的处理技术,集成具有卫生性、舒适性和便利性的厕所系统,实现无水冲式厕所及排泄物处理关键技术产业化;梳理并总结厕所建设共性技术,建立健全技术装备制造标准与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设备与成套化装备,集成环保、节水、节能型户用与公共厕所,实现厕所建设的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考核指标:研发集成不同类型厕所10种以上,配套设备产品20台(套);研发黑水、黄水、褐水分离及污水处理回用技术4项;厕所系统用水与传统水冲厕所相比节水60%以上;户用厕所示范用户1000户以上,接受度评价覆盖人口累计1000人;构建厕所产品选型决策系统1项;对新型厕所技术进行实际综合测试评估15次。编制技术标准、导则或指南5项。
执行期限: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6.村镇生活垃圾高值化利用与二次污染控制技术装备 研究内容:研发村镇有机垃圾快速定向腐殖化与恶臭气体控制技术装备,实现有机垃圾就地肥料化;研发村镇垃圾高效热解气化与烟气净化技术及装备,突破村镇生活垃圾就地减量能源化;研发生活垃圾干式厌氧发酵与可燃气提纯净化技术装备,实现有机生活垃圾清洁燃料化;研发村镇生活垃圾及其残余物低成本无害化填埋与渗滤液处理技术装备,实现生活垃圾
及其残余物无害化;针对我国不同村镇特性、垃圾特性,研究垃圾分质高值化处理与污染净化技术模式,构建村镇垃圾就地处理标准体系构建与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实现技术和装备在乡村的推广应用。
考核指标:开发适宜村镇原生垃圾、陈腐垃圾高值化处理、二次污染控制成套技术、装备4套;提出不同处理处置与资源利用模式不少于4套和长效运行机制;建立日处理20-50 吨垃圾高值化处理工程示范,垃圾就地处理率不低于90%,吨投资及处理成本不高于当地垃圾处理费用;构建村镇生活垃圾环境管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1套,提出村镇垃圾处理技术、二次污染控制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规范、指南不少于5项。
执行期限: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7.村镇低成本清洁能源供暖及蓄热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供暖技术和装备,研发太阳能供暖系统、蓄热装置及建筑构件化集热部件,建立太阳能供暖系统与辅助能源系统耦合设计、调控及评价方法;研究村镇级微型分布式供能技术和装备,建立村镇供暖分布式能源开发模式及适用性评价方法,开发适用乡村用能特点的微型热电联供装备;研究电热直接转换供暖技术和装备,开发户式与集中供暖、蓄热、供配电及智能控制成套技术和产品,研究系统和产品测评方法,— 8 —
完善相关技术体系;研究低品位能供暖技术和装备,开发村镇供暖专用热泵系统和产品,提出热泵及地热供暖适宜性研究方法,建立相关测评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村镇建筑用能系统有机整合与效率提升技术,研发高效供暖及多功能集成装置、多能互补系统和模块化高效供热热源及用热末端装备。
考核指标:提出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供暖系统或蓄热集热装置5项,供暖费用不高于当地天燃气供暖热价;开发电热直接转换供暖相关装置和系统共5项,电热转化率不低于95%,蓄热装置可实现全谷电运行;开发低品位能供暖装置或系统5项,系统供暖季节能效系数不低于2.8;开发多能互补或高效供热装置或系统5项,热效率在现有标准基础上提升不低于25%;提出不同地区开发用能模式5套,开发村镇集中供能成套装备或热电联供装置5项;提出村镇低成本、清洁能源供暖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各1套,完成清洁能源供暖技术经济分析报告5部,技术指南5部;实施单项技术应用示范5项以上。
执行期限: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8.县域村镇空间发展智能化管控与功能提升规划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基于自然、经济、社会要素影响和村镇发展趋势分析,研究县域村镇发展潜力评价技术,建立村镇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选择典型地区开展技术应用示范;分析城镇化
背景下人口迁移规律并研判村镇人口变动趋势,研发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县域村镇规模结构优化和规划技术,建立村镇规模等级体系变动和人口变化分析预测模型;研究城乡统筹背景下村镇发展动力、约束机制和变化态势,分析村镇功能类型、城—镇—村功能关系及演化路径,研制村镇职能类型识别方法,获得村镇综合效能评估和整体功能提升技术;基于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分析、村镇空间形态及空间扩展趋势研究,研发村镇空间扩展的适宜性评价技术和评价系统,研制县域村镇开发边界划定和空间扩展模拟技术;开发多要素干预下的多目标村镇发展模拟和智能化决策管控技术,在典型地区开展村镇发展评价和规划技术综合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研发县域村镇发展动力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发展潜力评价、人口变化分析预测、村镇功能识别和综合效能评估等指标体系、模型15套;研制县域村镇体系结构优化、开发边界划定、村镇功能提升、综合支撑体系建构等技术方法、导则5套;研发多要素干预下村镇发展模拟、规划实施效果监测、多目标智能化管控等技术4项;建立县域村镇体系结构优化、综合功能提升等技术应用与示范区5个。
执行期限: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9.乡村住宅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乡村住宅建筑空间优化设计方法,适应农村生活、生产、生态融合对乡村住宅复合功能的需求;研究功能可变、部品可换、维护便捷的乡村住宅长寿命设计建造关键技术,提升乡村住宅品质;研究乡村装配式住宅建造技术体系,开发本土性低成本被动式节能集成系统,适应村镇宜居住宅对高效、低价、集约建造的需求;研究乡村住宅施工建造适宜性小型化成套装置装备及配套工法,解决乡村住宅施工建造机械化、智能化、小型化程度低的问题;研究建立基于轻量化地理信息系统/建筑信息模型(GIS/BIM)系统的乡村住宅设计与建造技术应用信息平台,适应乡村住宅设计与建造规范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考核指标:建立具有融合特征的典型区域代表性宜居乡村住宅建筑体系及绿色、宜居、安全的设计指标体系3项;建立农村住宅耐久性设计和产品体系,研发新型长寿命建筑产品体系不少于3项,编制技术导则3套;建立适宜快速建造的住宅建造体系3项,完成部品部件产品库1项;研制小型化、智能化、集成度高的村镇住宅施工适宜性装备5项,配套施工工法2套;建立基于轻量化GIS/BIM系统乡村住宅便携式管理平台;编制标准图集不少于5套;完成示范工程不少于3项,建设面积总计不少于1.5万平方米。
执行期限: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0.村镇生态建筑材料研究与部品开发
研究内容:研究地方低品位原材料、大宗固废(农业剩余物、河湖淤泥、建筑废弃物等)建材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村镇传统建材(石材、木材、竹材、生土基材料等)性能优化、产品升级换代、与新型建材的复合应用技术;研究绿色民居室内外生态环境功能材料,研发适应村镇传统民居保护、修复、改造、加固的特色功能材料与技术;研发产品预制化、模块化技术与适宜工艺装备,适应村镇绿色民居住宅产业化发展趋势,研究制定生态与特色村镇适宜绿色建材标准与应用技术规程规范;研究可再生能源与地暖节能配套材料及应用技术;开展典型村镇绿色民居建筑用材研究与集成示范,推进材料结构一体化、建筑与环境协调化发展。
考核指标:突破建材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5项以上;形成一批充分利用地方低品位原材料的村镇绿色民居适宜建材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40项以上;编制村镇绿色民居适宜建筑材料规范性技术文件10项以上;建立村镇绿色民居适宜建筑材料示范基地、中试线与示范生产线10个以上;示范推广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米。
执行期限:5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申报要求
1.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2.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项目所含单位总数不超过25家。
3.鼓励基础研究类项目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相结合开展相关研究。
4.鼓励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在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创新基地开展研究。
第二篇: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指引征求意见稿
“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18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 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 重点专项是全面贯彻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总要求的重要举措,是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助推扶贫攻坚的重要步骤,是解决我国当前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紧迫任务,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为了推动我国村镇领域技术创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 〕64 号),启动实施“ 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 重点专项。
专项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主线,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特点的村镇,以建设绿色宜居村镇为导向,重点突破乡村清洁、村镇规划、宜居住宅、绿色建材、清洁能源等方面关键技术,构建基础研究平台、智慧乡村平台、生态建设平台,大力培育农村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住宅产业、传统文化产业等发展新动能,推进“ 厕所革命” 与乡村绿色技术银行建设,促进绿色宜居村镇建设与发展。
专项按照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一体化组织实施的思路,围绕总体目标,从基础性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以及典型综合示范三个层次,共设计部署35 项重点任务。根据专项的统一部署,结合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链条的特点与规律,2018 第一批指南发布10 个任务方向,其中基础性研究任务方向4 个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任务方向6 个。项目实施周期为2018 年1 月1 日-2022 年12 月31 日。
一、基础性研究类
1.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系统开发
研究内容: 研究村镇资源环境与生产生活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不同村镇聚落体系类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需求机理,研究建立分析和识别模型; 开展村镇典型污染物输移过程跟踪与水环境模拟研究,揭示不同类型村镇的关键环境胁迫因子和环境影响机理; 开展村镇建设的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揭示关键资源环境要素对村镇建设的约束性影响,构建村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开展基于多目标耦合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集成研究,研发村镇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模拟系统平台; 选择典型村镇,开展村镇建设承载力测算系统运用示范,针对村镇承载力状态与宜居村镇建设要求,研究提出不同类型宜居村镇绿色生态建设模式,从空间管制、生态廊道构建、河流与湖库保护等方面提出承载力提升方案。
考核指标:提出村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方法1 套; 形成村镇典型污染物输移过程分析方法1 套,建立水环境模拟模型1 个; 形成村镇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各1 套; 提交村镇建设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可视化平台1 套; 建立村镇聚落类型的绿色生态建设模式6 套,提出宜居村镇承载力提升方案4 套以上; 编制相关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规范、指南5 项。执行期限:2018-2022 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2.村镇建设发展模式与技术路径研究
研究内容: 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我国绿色宜居村镇典型类型及特征,构建产村(镇)融合模式,推导绿色宜居村镇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 研究基于建管结合的绿色宜居村镇典型管理模式,探究村镇建设动态发展机制,探明绿色宜居村镇建设的工程管理与监督模式; 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的绿色宜居村镇建设评价方法,构建绿色宜居村镇建设的评价体系; 研究绿色宜居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需求,构建开放共享模式下的绿色宜居村镇基础设施配建指标,探索绿色宜居村镇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创新机制和建设模式; 研究建立绿色宜居村镇住宅建造技术清单并提出配套技术标准及指标参数。
考核指标:建立绿色宜居村镇产村镇融合经济模型1 套,提出我国绿色宜居村镇建设中长期发展战略; 建立村镇建设动态发展模型1 套,提出绿色宜居村镇建设工程管理与监督办法; 制定绿色宜居村镇规划评价方法及评价体系1 套,开发节能减排技术体系1 套,开发生态修复技术体系1 套; 提出绿色宜居村镇基础设施配建指标1 套,提出能源发展战略,提出环境保护策略; 建立绿色村镇住宅设计建造技术清单1 套,建立建造技术数据库1 套。执行期限:2018-2022 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3.村镇聚落空间重构数字化模拟及评价模型
研究内容: 研究村镇聚落形成与演化过程及阶段特征,揭示村镇聚落体系发展与重构的脉络规律; 研究村镇聚落体系结构关系与类型识别技术,突破我国村镇聚落类型谱系与数字模拟展示技术; 研究构建村镇聚落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建立村镇聚落变化监测技术体系; 研究村镇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探索不同类型村镇聚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和规划设计优化技术; 研制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村镇聚落转型发展的数字模拟系统。
考核指标: 建构村镇聚落空间演变、类型谱系、驱动力分析、数字化模拟的基础数据库各1 个; 提出村镇聚落空间演变过程分析、类型谱系识别、变化监测、全息展示、动力分析以及空间重构和数字化模拟的技术方法各1 套; 提出村镇聚落驱动力分析、变化监测、发展影响评价以及空间重构模拟模型各1 套; 提出村镇聚落空间动力转型与空间重构理论各1 套; 编制我国村镇聚落空间类型谱系图集3 套以上; 提出我国典型村镇聚落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 示范建立村镇聚落空间演变与重构过程全息展示平台3 个以上,聚落有机更新与发展的监测与数字化模拟示范平台3 个以上。执行期限:2018-2022 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4.地域性村镇建筑灾变机理与适宜性防灾减灾体系 研究内容: 探索适宜性高性能村镇建筑结构新材料和新体系,开展结构主要构件和节点的力学性能实验研究和数值仿真模拟,建立新型高性能村镇建筑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 研究极端天气条件下村镇建筑洪水作用分析模型,开展洪水对村镇建筑冲刷和损伤机理研究,建立适宜性防洪减灾技术; 开展强震下村镇建筑精细化动力行为的多尺度分析与试验研究,提出村镇建筑地震损伤演化机理与抗倒塌设计方法; 开展村镇特色建筑火灾蔓延动力学特性分析,研究考虑多因素耦合作用的村镇建筑火灾蔓延机理,提出适宜性防火理论体系; 研究村镇建筑灾害动态监测方法,以及针对各种数据源、不同传感器、大数据量遥感影像的快速综合处理技术,提出时空一体化村镇建筑灾害采集和动态监测理论体系,建立多灾种灾害信息分析与管理的综合平台。
考核指标: 建立村镇建筑地震、火灾、洪水等主要灾害场模型不少于3 套; 结合地域性村镇建筑特色,提出适宜性村镇建筑新材料不少于2 种、村镇建筑抗灾新体系不少于3 套; 建立村镇建筑抗灾性能化设计方法不少于2 套; 完成村镇建筑抗灾分析数值仿真分析平台不少于3 套,包括高效抗震计算平台、考虑风速的火灾分析平台、洪灾破坏仿真平台等; 建立村镇建筑时空一体化防灾监测理论体系,完成村镇建筑灾害监测系统和评估系统不少于2 套。执行期限:2018-2022 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类 5.乡村“ 厕所革命” 关键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 厕所革命” 是涉及厕所污染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处置、利用等过程的生态链工程,强调物质、能量系统、污染物处理、污水回用的闭路循环,已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因地制宜系统开发“ 厕所革命”实用性技术体系为导向,重点开发黑水、黄水、褐水处理和污水回用技术,集成具有卫生、节水或污水再生利用功能的厕所系统; 着重在水资源短缺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突破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处理技术,集成具有卫生、无水的厕所系统,实现无水冲式厕所及排泄物处理关键技术产业化; 梳理并总结“ 厕所革命” 共性技术,建立健全技术装备制造标准与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设备与成套化装备,集成环保、节水、节能型户用与公共厕所,实现厕所革命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考核指标: 研发集成不同类型厕所5 类以上,配套设备产品20 台(套); 研发黑水、黄水、褐水处理和污水回用技术4 项; 厕所系统用水与传统水冲厕所相比节水60% 以上; 户用厕所示范用户1000 户以上,接受度评价覆盖人口累计1000 人; 构建厕所产品选型决策系统1 项; 对新型厕所技术进行实际综合测试评估15 次。编制技术标准、导则或指南5 项。执行期限:2018-2022 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6.村镇生活垃圾高值化利用与二次污染控制技术装备 研究内容: 研发村镇有机垃圾快速定向腐殖化与恶臭气体控制技术装备,实现有机垃圾就地肥料化; 研发村镇垃圾高效热解气化与烟气净化技术装备,突破村镇生活垃圾就地减量能源化; 研发生活垃圾干式厌氧发酵与可燃气提纯净化技术装备,实现有机生活垃圾清洁燃料化; 研发村镇生活垃圾及其残余物低成本无害化填埋与渗滤液处理技术装备,实现生活垃圾及其残余物无害化; 针对我国不同村镇特性、垃圾特性,研究垃圾分质高值化处理与污染净化技术模式,构建村镇垃圾就地处理标准体系构建与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考核指标: 开发适宜村镇原生垃圾、陈腐垃圾高值化处理、二次污染控制成套技术、装备4 套; 提出不同处理处置与资源利用模式不少于4 套和长效运行机制; 建立日处理20-30 吨垃圾高值化处理工程示范,垃圾就地处理率不低于90%,吨投资及处理成本不高于当地垃圾处理费用; 构建村镇生活垃圾环境管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1 套,提出村镇垃圾处理技术、二次污染控制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规范、指南不少于5 项。执行期限:2018-2022 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7.村镇低成本清洁能源供暖及蓄热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 研究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供暖技术和装备,研发太阳能供暖系统、蓄热装置及建筑构件化集热部件,建立太阳能供暖系统与辅助能源系统耦合设计、调控及评价方法; 研究村镇级微型分布式供能技术和装备,建立村镇供暖分布式能源开发模式及适用性评价方法,开发适用乡村用能特点的微型热电联供装备; 研究电热直接转换供暖技术和装备,开发户式与集中供暖、蓄热、供配电及智能控制成套技术和产品,研究系统和产品测评方法,完善相关技术体系; 研究低品位能供暖技术和装备,开发村镇供暖专用热泵系统和产品,提出热泵及地热供暖适宜性研究方法,建立相关测评方法和指标体系; 研究村镇建筑用能系统有机整合与效率提升技术,研发高效供暖及多功能集成装置、多能互补系统和模块化高效供热热源及用热末端装备。
考核指标: 提出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供暖系统或蓄热集热装置5 项,供暖费用不高于当地天燃气供暖热价; 开发电热直接转换供暖相关装置和系统共5 项,电热转化率不低于95%,蓄热装置可实现全谷电运行; 开发低品位能供暖装置或系统5 项,系统供暖季节能效系数不低于2.8; 开发多能互补或高效供热装置或系统5 项,热效率在现有标准基础上提升不低于25%; 提出不同地区开发用能模式5 套,开发村镇集中供能成套装备或热电联供装置5 项;提出村镇低成本、清洁能源供暖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各1 套,完成清洁能源供暖技术经济分析报告5 部,技术指南5 部; 实施单项技术应用示范5 项以上。执行期限:2018-2022 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8.县域村镇空间发展智能化管控与功能提升规划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 基于自然、经济、社会要素影响和村镇发展趋势分析,研究县域村镇发展潜力评价技术,建立村镇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选择典型地区开展技术应用示范; 分析城镇化背景下人口迁移规律并研判村镇人口变动趋势,研发县域村镇规模结构优化和规划技术,建立村镇规模等级体系变动和人口变化分析预测模型; 研究城乡统筹背景下村镇发展动力、约束机制和变化态势,分析村镇功能类型、城-镇-村功能关系及演化路径,研制村镇职能类型识别方法,获得村镇综合效能评估和整体功能提升技术; 基于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分析、村镇空间形态及空间扩展趋势研究,研发村镇空间扩展的适宜性评价技术和评价系统,研制县域村镇开发边界划定和空间扩展模拟技术; 开发多要素干预下的多目标村镇发展模拟系统和智能化决策管控平台,在典型地区开展村镇发展评价和规划技术综合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 研发县域村镇发展动力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发展潜力评价、人口变化分析预测、村镇功能识别和综合效能评估等指标体系、模型15 套; 研制县域村镇体系结构优化、开发边界划定、村镇功能提升、综合支撑体系建构等技术方法、导则5 套; 研制多要素干预下村镇发展模拟、规划实施效果监测、多目标智能化管控等系统4 套; 建立县域村镇体系结构优化、综合功能提升等技术应用与示范区5个。执行期限:2018-2022 年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9.乡村住宅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 研究乡村住宅建筑空间优化设计方法,适应农村生活、生产、生态融合对乡村住宅复合功能的需求; 研究功能可变、部品可换、维护便捷的乡村住宅长寿命设计建造关键技术,提升乡村住宅品质; 研究乡村住宅模块化快速设计建造技术体系,适应村镇宜居住宅对高效、低价、集约建造的需求; 研究乡村住宅施工建造适宜性小型化成套装置装备及配套工法,解决乡村住宅施工建造机械化、智能化、小型化程度低的问题; 研究建立基于轻量化GIS/BIM 系统的乡村住宅设计与建造技术应用信息平台,适应乡村住宅设计与建造规范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考核指标: 建立具有融合特征的典型区域代表性宜居乡村住宅建筑体系及绿色、宜居、安全的设计指标体系3 项; 建立农村住宅耐久性设计和产品体系,研发新型长寿命建筑产品体系不少于3 项,编制技术导则3 套; 建立适宜快速建造的住宅建造体系3 项,完成模块化产品库1 项; 研制小型化、智能化、集成度高的村镇住宅施工适宜性装备5 项,配套施工工法2 套; 建立基于轻量化GIS/BIM 系统乡村住宅便携式管理平台; 编制标准图集不少于5 套; 完成示范工程不少于3 项,建设面积总计不少于1.5 万平方米。
执行期限:2018-2022 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10.村镇生态建筑材料研究与部品开发
研究内容: 研究地方低品位原材料、大宗固废(农业剩余物、河湖淤泥、建筑废弃物等)建材资源化利用技术; 研究村镇传统建材(石材、木材、竹材、生土基材料等)性能优化、产品升级换代、与新型建材的复合应用技术; 研究绿色民居室内外生态环境功能材料,研发适应村镇传统民居改造、修复、保护的特色功能材料与技术; 研发产品预制化、模块化技术与适宜工艺装备,适应村镇绿色民居住宅产业化发展趋势; 研究制定生态与特色村镇适宜建材标准与应用技术规程规范; 研究可再生能源与地暖节能配套材料及应用技术; 开展典型村镇绿色民居建筑用材研究与集成示范,推进材料结构一体化、建筑与环境协调化发展。
考核指标: 突破建材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5 项以上; 形成一批充分利用地方低品位原材料的村镇绿色民居适宜建材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40 项以上; 编制村镇绿色民居适宜建筑材料规范性技术文件10 项以上; 建立村镇绿色民居适宜建筑材料示范基地、中试线与示范生产线10个以上; 示范推广建筑面积超过1 万平米。
执行期限:2018-2022 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第三篇: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申报指南
附件2:
河南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申报指南
支持方向一:科技开放合作
一、申报类型
(一)我省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合作开展的科技研发、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项目(与中国科学院系统合作开展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项目不属于此项目支持范围)。
(二)我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的科技研发项目。2018重点支持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类项目,同时对符合省政府、省科技厅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的项目予以优先支持。
二、支持方式
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类项目,以项目承担单位支付给合作方的经费和项目实际发生研发费为基数,对项目承担单位直接给予后补助支持,项目最高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科技研发类项目,根据签订的技术合同以及项目研发费预算核定经费,项目最高支持额度不超过50万元。对企业单位承担的项目原则上采取先立项,完成验收后通过后补助方式予以支持,对于研发经费需求量大、风险程度高、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目,可事前拨付一定比例的科研启动经费。
三、申报要求
(一)申报条件
1.注册地在我省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均可申报。2.申报单位需提供与合作方的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必须为与申报项目内容密切相关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合作协议或科技研发合作协议,且该合作内容应包含有本次申报的项目涉及的相关合作。国内合作协议签署双方原则上均需为独立法人机构,若合作协议签署单位为高校二级学院或科研机构所属非法人单位等,必须由所在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管理部门加盖公章证明其协议有效性;国际合作协议无签署方公章的,需出具协议签署人与签署单位关系的证明材料。科技研发类项目协议期必须覆盖项目实施期。
3.项目主持人必须为我省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的在岗工作人员,其中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项目主持人应具备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
4.合作方须为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国内知名高校是指985、211和2011计划高校,科研机构是指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国家级院所,创新型企业是指大型央企,或具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平台的企业;国外合作方应当具有相关领域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成果)。
5.项目内容应聚焦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问题,能够显著提高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预期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6.申报单位为企业的,项目投入以自筹为主,上年末单位净资产不低于申请财政资金的3倍,企业上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一般不低于3%(其中大中型企业不低于1.5%),并建有市级及以上研发中心。申报企业应提供2016审计报告。
7.申报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类项目,应为已经进行技术成果交易且支付完成合作方费用,并组织实施完成的项目;科技研发类项目实施期一般不超过2年(即项目完成时间不超过2019年12月31日),应有明确的实施计划和具体可考核的绩效目标。
(二)申报材料
1.《河南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科技开放合作)项目申请书》及附件材料,主要包括:申报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科技研发合作协议书或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合作协议书(协议书中最好明确投入及分配)、技术成果证明文件(含科技奖励证书、查新报告、检测报告、专利证书或其他技术权益证明等)、企业拥有的市级及以上研发中心证明材料,合作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国家级研发平台复印件等。其中,申报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类项目,需提供2016年以来支付给合作方技术成果费用证明材料和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所有附件材料与申请书装订成一本。
2.《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申报书》及其附件材料。3.《河南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科技开放合作)项目汇总表》。
申报科技研发类项目须填写《河南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科技开放合作)项目申请书》和《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申报书》;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类项目只填写《河南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科技开放合作)项目申请书》及《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类项目预算情况表》。
(三)限项要求
事业法人单位限报5项;企业法人单位限报1项。
支持方向二:产学研合作
支持和引导我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增强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和动力,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同时组织开展2018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以及2017产学研合作项目总结验收等工作。
一、2018项目申报指南
(一)申报对象
河南省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不含转制科研院所)和其它事业单位。
(二)申报类别
包括:接受企业委托开展的研发项目(委托开发类)、与企业合作进行成果转化的项目(合作转化类)、面向企业开展技术转让的项目(技术转让类),以及实验室成果以转化应用为目标开展中试研究的项目(成果中试类)。
(三)申报条件
1.项目应在实施期内,且预期两年内完成(2019年12月前完成);
2.企业在技术合同中承诺支付项目承担单位的资金应不低于项目研发经费预算的50%,并纳入项目申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
3.成果中试类项目依托的科技成果原则上是近三年取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前三名或完成科技成果登记的第一完成人;
4.成果中试类项目分为一般项目和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是指依托省级二等奖以下(含二等奖)科技奖励或完成科技成果登记的成果申报的项目;重点项目是指依托省级一等奖以上(含一等奖)科技奖励的成果申报的项目。一般项目申请财政支持经费不得高于50万,重点项目申请财政支持经费不得高于200万;
5.项目合作企业应为河南省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并且与项目申报单位没有相互隶属或关联关系;
6.申报时不得使用同一科技成果重复申报产学研合作项目;结项后不得使用同一科技成果再次申报产学研合作项目。
(四)申报材料
1.《河南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产学研合作)项目申请书》、《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申报书》(项目预算申报书仅申报成果中试类项目填写);
2.技术合同或相关科技成果奖励证明; 3.银行转账凭证或中试科研可行性报告; 4.合作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5.其它相关资料。
二、2017第二批项目验收指南
(一)验收对象
验收对象为截止2017年6月达到预定实施期限尚未验收的省产学研合作计划项目。
(二)验收要求
1.项目负责人应对照验收申请书提供完整验收材料,未能按照相关规定提供验收材料及证明的项目,不予受理。
2.达到验收实施期限不能验收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省科技厅说明情况,需要延期的应提出延期申请,延期申请最长不超过一年。
3.项目实施周期到期超过一年未提交验收材料,也未提交延期申请的,将按《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处理。
(三)验收材料
1.《河南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产学研合作)项目验收申请书》; 2.产学研项目合作协议;
3.合作企业成果应用情况和评价意见证明材料;
4.合作企业拨付到本单位的项目研发资金银行转款证明及其他资金到位证明; 5.项目经费支出凭证明细(项目负责单位加盖财务公章)。
第四篇:2018朝阳区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专项项目申报指南.doc
2018朝阳区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一、申报条件
(一)申报单位在朝阳区办理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具有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二)有项目实施的基础和条件,有良好的信誉度;
(三)有高效的运行管理体系,产业化能力强,坚持不断地技术创新,有效促进社会科技进步;
(四)单位负责人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五)组织能力强、能率领研究开发队伍开拓创新的技术带头人和相应的研究开发团队;
(六)单位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有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对研究成果有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七)暂不受理非区属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医疗机构等事业单位项目。如有产学研用合作项目,应以区属单位或本区内企业为主体申报。
(八)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朝阳区协同创新项目。
(九)鼓励符合朝阳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已获国家、北京市立项,并将在朝阳区进一步产业化开发的项目申报。
二、项目申报的时间及程序
(一)项目申报时间、地点
1.项目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2018年1月19日。
2.网上审核通过后,提交材料至朝阳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地址:朝阳区大屯路西奥中心B座22层朝阳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3.企业项目申请、资料填报咨询电话:65099827 65099683 联系人:林鹏
周迎辉
企业递交材料联系电话:64842996 联系人:满伶莉 技术支持:
65202201 项目申报咨询、材料递交时间:工作日上午9:00-11:00,下午2:30-4:30
(二)项目申报程序
1.请登陆朝阳区科委网站,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享受“首都科技创新券”政策补贴支持,获得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单位的合作机会。《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朝阳工作站业务简介及流程》请登陆朝阳区科委网站“相关下载”栏目查看。
联系人:赵凯,64842996 QQ:***
第五篇:中国工业化建筑“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2016申报指南
中国工业化建筑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
2016申报指南
节选自科技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更多内容请点击文章末尾蓝色按钮“阅读原文”查看。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2016申报指南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相关任务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工业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列为2016年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重点任务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以项目形式落实,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原则,2016年,本指南拟在7个方向部署相关项目开展研究,项目执行期3-5年。1.基础数据系统和理论方法1.1 基于实际运行效果的绿色建筑性能后评估方法及应用示范研究内容:研究绿色建筑实际性能与设计预期的差异及其机理;研发绿色建筑性能参数及针对使用者行为和满意度测试的大规模监测、数据采集和评价系统,以及多环境性能参数数据挖掘技术及反馈应用;研究基于长期运行能耗、环境性能参数数据(能耗、水耗、照度、温湿度、CO2浓度、PM2.5等)和使用者满意度的绿色建筑性能后评估模型及方法,建立数据库系统;建立可量化、可考核、贯穿建筑全过程的定量化评价体系和技术导则,并进行后评估实践及工程示范;对我国建筑相关的可再生能源系统使用效果进行科学评估。2.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2.1 目标和效果导向的绿色建筑设计新方法及工具研究内容:研究典型气候区大型公共建筑和城镇居住建筑的全寿命期气候适应性优先和性能数据为导向的绿色建筑设计新方法;研发适应中国建筑特点、典型气候特征和建筑使用模式的室内环境、建筑能耗统计和碳排放计算方法及标准体系;开发新一代建筑绿色性能模拟分析技术和工具;开展典型气候区和不同建筑类型的工程示范。3.建筑节能与室内环境保障3.1 长江流域建筑供暖空调解决方案和相应系统研究内容:研究长江流域不同地区建筑室内热环境需求特性以及用户使用习惯,定量给出建筑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室内热环境营造需求;研究适宜的围护结构方案,研究建筑混合通风技术,建立适宜该地区的延长非采暖空调时间的热环境营造技术体系;研究适宜的供暖空调末端方案:解决冬季供暖舒适性差的问题,给出可满足冬季供暖、夏季空调等需求的统一末端解决方案;研究解决分散高效的空气源热泵化霜、压比大范围变化下高效运行等问题的关键技术,满足冬夏共用的冷热源设备需求。3.2 藏区、西北及高原地区利用可再生能源采暖空调新技术研究内容:研究藏区和西北高原地区建筑利用太阳能供暖和建筑围护结构蓄能技术,确保室内昼夜温差不超过10℃;针对川西藏区等水电资源丰富和气候特点,研究空气源热泵供暖问题的关键技术;针对西部炎热干燥地区资源和气候特点,研究夏季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协同优化运行策略。3.3 居住建筑室内通风策略与室内空气质量营造研究内容:通过现场实测和理论研究,提出适宜于不同气候区居民的有效开窗关窗模式。调研实测住宅机械通风方式实际的通风换气量,过滤效果,过滤器清洗状况,二次污染情况,室内空气质量,风机能耗状况等。调研实测家庭用排风热回收装置不同气候状况下的实际使用效果,冷热量回收率,风机电耗,过渡季实际的转换方式与效果。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比较开窗通风+房间空气净化器和机械通风+过滤器+排风热回收装置两种方式在室内颗粒物污染、VOC污染、SVOC污染、通风空调能耗诸方面的差异。对一批采用上述方式的居住建筑实际状况进行长年连续测试和分析。3.4 建筑室内材料和物品VOCs、SVOCs污染源散发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内容:从微、介观层次揭示室内材料和物品VOCs、SVOCs散发机理,发展散发特性参数预测和调控方法,揭示环境参数对散发特性参数的影响机理。发展快速、准确、可满足不同层次和对象需求的室内材料和物品VOCs、SVOCs污染散发特性检测系列技术及装置。完善相关室内材料和物品的污染物限值和检测相关标准,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室内材料和物品VOCs、SVOCs散发标识体系。开展上述技术应用的工程示范。3.5 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性能提升与改造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既有公共建筑改造实施路线图及标准体系;研究公共建筑围护结构改造、空调采暖系统调适、照明采光及隔声降噪等适宜技术;研究大型公共交通场站运行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研究既有大型交通场站的节能运行策略;研究既有公共建筑抗震、防火能力的提升改造技术、建筑物寿命提升技术;研究基于性能导向的既有建筑监测及运营管理关键技术,建立包含能效、环境、防灾等因素的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性能管理平台;开展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性能提升与改造的应用示范。4.绿色建材4.1 建筑围护材料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内容:研究墙体和保温材料耐久性基础理论;开发节能墙体材料部品化绿色制备工艺技术与装备;研究新型外墙装饰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应用技术;研究高效、高可靠节能玻璃工业制备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钢化玻璃幕墙自爆机理和风险诊断及控制技术;研究门窗系统及屋面材料的节能性能提升技术。4.2 功能型装饰装修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内容:研究室内环境净化材料关键技术;研究蓄能及电磁防护装饰装修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环保型装饰装修一体化轻质建材的开发与应用技术;建筑节能与装饰装修材料功能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基于全寿命期的建筑功能材料选材技术及绿色度评价体系。4.3 地域性天然原料制备建筑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内容:研究海绵城市透水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地域性原材料制备绿色混凝土的关键技术,并提出绿色混凝土的性能指标;研发磷石膏、膨润土、天然火山灰、风积沙、海砂等新型地方资源制备绿色建材技术与示范;秸秆及复合材料结构的建筑技术与示范。5.绿色高性能生态结构体系5.1 高性能结构体系性能与设计理论研究研究内容:研究高性能新型结构体系的动力特征,及其在地震、风、环境振动、爆炸等不同类型动力作用下的响应规律和性态控制理论;研发高性能结构体系精细化试验与仿真分析技术;研究高性能结构体系灾变机理、性能化设计和防连续倒塌设计理论;研究新型高性能关键构件及节点的工作机理及其设计方法;研发高性能结构体系健康监测与评估关键技术;研究以全寿命期性能为目标的高性能结构体系评价方法。5.2 高性能钢结构体系研究与示范应用研究内容:研发适用于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城市桥梁等基础设施领域的高性能钢结构体系;研究高性能钢结构高效连接和装配化安装技术;研究高性能钢结构体系的受力机理、精细化计算理论、全寿命期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研发高性能钢结构体系防灾减灾、检测评价等关键技术;进行工程示范。5.3 既有工业建筑结构诊治与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研究内容:研究复杂环境下基于性能的既有建筑鉴定评估方法,建立既有工业建筑结构可靠性评价指标及全寿命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基于远程监控和大数据技术的既有工业建筑结构诊治数据平台;研究工业建筑结构加固改造、减隔振和寿命提升技术,研究工业建筑绿色高效围护结构体系及节能评价技术,研究存量工业建筑非工业化改造技术。开展工程示范。6.建筑工业化6.1 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建筑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内容:研究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的适用性及优化技术,研究装配式建筑全寿命期工作机理及设计理论;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新型连接节点及其基本结构性能,研究适合装配化施工的混凝土结构构件高效配筋设计理论;研究8度区混凝土装配结构体系的工业化适应性问题与创新抗震设计理论及防连续倒塌设计理论。考核指标:提出装配式高性能混凝土结构体系与设计理论;提出新型系列连接节点形式,达到与现浇结构同等性能要求;提出混凝土结构装配化结构防连续倒塌理论;制修订相关国家/行业标准(送审稿)不少于2项;申请/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6.2 工业化建筑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模块化钢结构、预制预应力装配式结构、竹木结构体系设计技术;研究装配式高性能结构体系及其连接节点工作机理及设计技术;研究工业化建筑围护体系、构配件及部品的高效连接节点设计技术,研究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建筑设备、装饰装修一体化集成设计技术。考核指标:完成4类装配式结构设计方法并编制设计指南;制修订行业技术规范不少于2项;完成示范工程不少于8项(考虑不同技术体系、不同建筑类型、不同地区),共计面积不少于20万平方米;申请/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6.3 建筑工业化技术标准体系与标准化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制订工业化建筑全过程、主要产业链的标准体系及标准定额体系,研发工业化建筑结构、围护结构、功能部品及设备管线的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工业化建筑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技术体系与通用化接口技术,研究建立工业化建筑标准化关键部品库,研究建筑工业化施工标准化装配技术与工艺体系。考核指标:提出系统的工业化建筑标准体系,建立工业化建筑定额体系;提出建筑模块化设计的标准模数系列;完成工业化建筑关键部品、构件的模块化、标准化数据库,标准化程度达到75%以上;提出标准化装配施工工艺体系不少于3项;制修订国家/行业相关标准(送审稿)规范不少于2项。6.4 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建筑高效施工关键技术与示范研究内容:研究大型预制构件无损性库存与运输、高效吊装与安装技术,研究工业化建筑施工安装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装配式建筑关键节点连接高效施工及验收技术;研发建筑、结构、机电、装饰及部品一体化集成生产、安装技术;研究建筑构件高精度控制技术,研究基于工业化建筑施工全过程的精细化施工技术管理与安全控制技术。考核指标:完成装配式建筑高效生产、建造技术体系及工装系统各不少于1套;制修订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送审稿)不少于2项、工法不少于5项,申请/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完成示范工程不少于5项,总面积不少于50万平方米,居住建筑要考虑南北方、地震区等不同地区的多层、高层等类型,公共建筑要考虑不同功能类型,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现场用工量减少30%以上,现场建筑垃圾减少50%以上,现场非实体性材料投入减少50%以上。有关说明: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合作。6.5 工业化建筑检测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工业化建筑部品及构配件质量验收与检测技术;研究建立工业化建筑部品与构配件的产品质量认证与认证技术体系;研究工业化建筑连接节点质量检测技术;研究完善工业化建筑质量验收方法及标准体系。研究建立工业化建筑在全寿命期的性能与水平的评价技术指标体系与标准;研究工业化建筑全产业链能耗及碳排放的监测及测算技术;研究建筑工业化发展行业管理与政策机制;研发工业化建筑发展水平评价标准与系统、数据采集信息系统及综合监管平台。考核指标:提出工业化建筑构配件生产过程中质量检测与质量验收方法,提出工业化建筑施工安装过程中节点质量检测与质量验收方法2项,制修订工业化建筑质量检测、产品认证与质量验收的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3项,申请/获得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开发工业化建筑能耗统计识别技术,建立工业化建筑主要材料和部品碳排放清单;编制“建筑工业化发展行业管理与政策指南”;制修订工业化建筑评价国家/行业标准(送审稿)和建立工业化建筑评价系统,并用于评价示范工程不少于5项,面积不少于50万平方米。提出工业化建筑发展水平评价标准与系统,完成工业化建筑环境和经济综合效益分析报告,并在不少于5个不同规模、不同区域城市示范应用。建立建筑工业化评价数据采集数据库和工业化建筑评价综合监管平台。6.6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发、优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高层住宅及低多层住宅、公共建筑)产业化技术体系;研究从设计、部品及构配件生产、装配施工、装饰装修、质量验收全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及技术集成;开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配套产品、智能化生产加工技术;研究适用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标准化、工具化吊装与支撑体系;研究开展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规模化示范应用;研究预制工厂的规划布局。考核指标: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专用技术体系不少于3类,提出预制工厂的规划布局指南。在不少于2个预制装配式生产基地示范生产,在不少于2个城市示范应用,完成示范工程总面积不少于100万平方米,示范工程要考虑南北方不同地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公共建筑要考虑不同功能类型,与传统建筑产业相比,资源及能源消耗减少不低于15%。7.建筑信息化7.1 基于BIM的预制装配建筑体系应用技术研究内容:研发预制装配建筑产业化全过程的自主BIM平台关键技术;研发装配式建筑分析设计软件与预制构件数据库;研发基于BIM模型的预制装配式建筑部件计算机辅助加工(CAM)技术及生产管理系统;研发基于BIM的空间钢结构预拼装理论技术和自动监控系统;研发基于BIM模型和物联网的预制装配式建筑运输、智能虚拟安装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平台。7.2 绿色施工与智慧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基于绿色环保的施工全过程创新工艺;研究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标准化、定型化、产业化技术并开展示范;研究施工现场固废减排、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基于高效、节能、环保理念的现场施工装备及系统改造技术;研究施工全过程污染控制技术与监测系统;研究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绿色施工技术,建设基于物联网和分布式计算技术的绿色施工监控管理平台;研究BIM与物联网、移动通讯、智能化等信息技术在绿色施工与智慧建造中的集成应用技术及标准体系。
申报要求 1.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2.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10个(含10个),项目承担及参与单位数不超过30个(含30个)。3.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1;其他有示范应用、规模化应用指标、产业化特征明显的项目,鼓励产学研联合,鼓励企业、地方共同出资支持。4.项目示范鼓励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区域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