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度河北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基础研究专项(重点基础研究部分)项目申报指南
2018年度河北省基础研究计划
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基础研究专项(重点基础
研究部分)项目申报指南
一、总体安排
重点基础研究专项,是河北省基础研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科学技术前沿、我省优势领域和战略目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统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的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实施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升我省原始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
2018年,重点在现代农业、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6个优先主题,择优选择20项左右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给予立项支持,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和学术影响力,为争取国家科技项目提供储备,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头供给。
二、支持重点
优先主题一:农业生物遗传改良新途径新方法研究(指南代码1000108)
面向农业丰产、高效、高品质的发展需求,以农作物、蔬菜、林果为重点,加强功能基因组、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研究和重要基因分离克隆研究,阐明性状形成的生物学基础,分离影响产量、品质、抗病、抗逆、营养高效等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 为农林作物品种改良提供科学基础和基因资源;加强遗传多样性、种间互相作用研究和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发掘新基因,筛选新种质,创造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快强优势组合的选育与利用;发展基因组育种新技术、转基因新技术, 实现农作物定向培育和规模化育种。
优先主题二:脑科学基础研究与干细胞应用基础研究(指南代码1000109)
面向健康中国建设需求,结合我省医学基础和优势,围绕认知原理,研究神经信号转导和突触传递机制、学习和记忆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睡眠觉醒调节和呼吸睡眠疾病的分子和中枢机制;开展脑退行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等脑疾病的基础研究,揭示相关的遗传基础、信号途径和治疗新靶点;开展不同类别的干细胞体外诱导神经干细胞技术研究和诱导后的分子生物学评价标准研究,经诱导干细胞的功能特性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为脑疾病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优先主题三: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与生态保护新理论新方法研究(指南代码1000110)
围绕改进民生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开展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水资源科学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污水处理、海水淡化、工业高盐废水脱盐、地下水污染修复的技术原理研究;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开展灰霾和臭氧形成的气象条件、发生机理、来源解析、迁移规律、消除方法研究。
优先主题四:智能绿色服务制造中的科学问题研究(指南代码1000111)
针对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的需求,研究制造业绿色化设计改造、绿色工艺、再制造和再资源化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发展智能感知、智能控制、复杂制造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制新型工业传感器和光电器件,为开发重大智能成套装备和发展光电子制造装备、增材制造、激光制造等提供基础支撑;研究物联网系统框架、工业信息物理融合理论和系统、工业大数据、智能机器人学习与认知、人机自然交互与协作等前沿技术。
优先主题五: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的物理与化学基础(指南代码1000112)
面向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高效利用的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太阳能高效低成本光热和光电转换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的物理化学基础研究,高效热功转换机制及节能储能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研究;研究太阳能、浅层地能与生物质能耦合利用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风电高效转换及利用的关键技术等,为常规能源及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
优先主题六:新材料设计与制备新原理和新方法(指南代码1000113)
4完成网上提交。网上提交后,在线打印申请书及附件纸质材料一式5份,签字并加盖申报单位公章和归口管理部门专用章。纸质材料应与电子版材料完全一致。
2.申请书附件包括:符合申报条件要求的中文核心期刊封面、目录及论文首页复印件(不需提交论文全文);被SCI或EI收录的论文正文首页和具有检索资质机构开具的国际三大索引收录检索证明复印件。
3.多家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须在申请书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任务,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文本。
八、受理与咨询电话
科技平台建设与基础研究处 0311-85885556、0311-85813206
九、申报受理时间和地点
网上项目申报受理时间:2017年7月7日-8月3日24时。纸质申请书送达截止受理时间:2017年8月1日-8月7日17时。纸质申请书受理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东路105号科技大厦1227房间(邮编050021)。
第二篇:重点基础研究部分
附件
2017河北省基础研究计划 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基础研究专项(重点基础研究部分)项目申报指南
一、总体安排
重点基础研究是河北省基础研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瞄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支持我省优势领域的重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培育高水平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取得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成果,提升我省基础研究能力。
2017年,围绕农业、人口与健康、能源、信息、资源与环境、材料、制造与工程等科学领域的9个优先主题,优选20项左右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优先支持我省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优先支持省重点实验室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联合科研项目;优先支持在相关领域形成重要影响青年人才的研究项目;优先支持多学科交叉、多部门联合的项目;优先支持与京津地区高校、科研单位开展的合作研究项目。
二、支持重点
优先主题一:作物抗逆分子机理与调控(指南代码 1000108)研究作物对干旱、高盐、高低温、病虫害和养分(磷、钾、铁)亏缺等逆境胁迫的信号转导和抗逆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作物抗旱、抗盐、抗病、温度胁迫、耐养分亏缺的相关基因的功能、表达的调控机制以及作物适应逆境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确定调节的关键因子,为作物抗逆、高效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依据。
优先主题二:土壤养分高效利用机理(指南代码 1000109)面向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以设施蔬菜种植体系为对象,研究肥料氮素损失途径、阻控机理、肥料磷素转化与高效利用生物学机制,研究功能性微生物菌剂对棚室土壤养分的活化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特异微生物对养分吸收的促进及对根际环境的改善作用;研究耕地质量对养分资源利用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提出基于耕地质量的化肥减施增效途径,为建立完善农田土壤养分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优先主题三:心脑血管重塑机制研究(指南代码 1000110)研究血管内外环境如循环代谢物、血流动力学变化、各种生物活性物质、药物对血管稳态和血管重塑的影响与分子机制,探讨血管内膜和外膜对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物等刺激因素的应答差异及其生物学机制,寻找药物干预的最佳靶点,挖掘具有调节血管稳态和血管重塑的天然药物和活性单体,阐明其药理学机制、药代动力学等,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及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优先主题四:新型动力电池及储能材料基础研究(指南代码 1000111)
面向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大需求,探索新的电化学机理,
第三篇:2018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
2018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
一、计划定位与要求
基础研究计划包括自然科学基金、应用基础研究和软科学研究。
(一)自然科学基金
围绕青海省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纲要》实施方案和《青海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重点战略目标和任务,瞄准国际前沿和新兴前沿开展基础研究,为我省优势特色学科和新兴战略学科发展奠定基础。重点支持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中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请人须是学科带头人或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青年项目申请人须是35岁以下(女性37岁以下)且未曾获得过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的优秀青年博士;创新团队项目须是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中的创新团队或其它科技创新团队。
(二)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围绕青海省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纲要》实施方案和《青海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重点战略目标和任务,针对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科技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重点是开展盐湖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高原医学、生态畜牧业等领域的基础研究,为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原生态系统功能恢复、高原特色农作物综合利用、盐湖资源高效利用、高原重大疾病防治等提供技术支撑和储备。
(三)软科学研究计划
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按照《青海省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和《青海“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重点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优化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型企业、深化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科技政策与对策研究,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决策参考。青海省省外单位申请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须与青海省省内单位合作。软科学研究计划实施期限原则上为1年。
二、支持方向
(一)自然科学基金、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1、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
(1)青海典型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界面过程与调控机理研究。重点支持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高寒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的互馈关系及其互作机制研究。三江源国家公园多年冻土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植被生长、土地覆盖的相互作用机制,高海拔冻土区土壤碳氮循环机理及冻融效应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研究。
(2)高原牧业与高寒草地生态过程研究。重点支持多梯度养分添加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的影响,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中碳、氮、磷循环过程及其对春季返青期休牧过程的响应和反馈,高寒草地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植被稳定性之间的关系,高寒草地牧草营养时空动态及其土壤养分适配性研究。
(3)高寒生态脆弱区生态服务功能相关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西宁城市水生态环境效应的科学评估,湟水河道景观水体水质、CH4排放、生物多样性等水体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和调控因素研究。开展北祁连地区地质旅游资源类型、分布特征、保护现状及成因研究。
(4)盐湖卤水中低浓度组分高效分离技术、及盐卤资源有效利用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基础研究。高镁锂比盐卤提锂过程中Li+迁移行为及规律研究。盐湖卤水综合利用不同阶段硼的赋存状态研究及硼的存在对其它元素分离提取的影响研究。K、Li、Mg、B等盐卤资源高值化利用和高性能功能材料、能源材料和金属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基础研究。
(5)矿产资源领域研究。重点支持东昆仑地区铜、金、银、铂-钯等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早古生代洋陆转换与成矿关系、综合找矿方法及靶区预测研究,可可西里地区盐湖锂资源形成规律,柴达木盆地北缘结合带构造属性、金-铌钽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潜力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
(6)水资源及环境领域研究。重点支持柴达木盆地盐尘暴形成机理,CO2地质储存条件及储存潜力评价,构造裂隙水控水构造的形成及其控水规律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
2、能源与材料科学领域
(1)新能源关键材料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及电解质材料等关键材料使役过程工作及劣化机理和改善策略研究;锂-空、锂-硫、全固态等新型锂离子电池及钠离子电池、镁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与系统研究。
(2)相变储能及熔盐储能材料的制备新技术、新材料与新性能设计与开发应用基础研究。
(3)先进、高性能的镁基功能材料、能源材料和建材应用基础研究。
(4)工业电化学电场、流场和热场的动态变化与控制研究。重点支持电解法制备氢氧化锂等工业电化学过程应用基础研究。
(5)青藏高原绿色能源利用关键技术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适应高原环境条件的农牧区能源自保障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光伏、光热等太阳能利用关键材料制造与系统集成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6)青藏特殊环境应用工程材料基础研究。重点支持旱区、寒区和盐蚀区耐盐蚀、寒冻、高温差和强紫外线等青藏高原工况的工程材料开发与构效关系及标准化应用基础研究。
3、生物与农牧业科学领域(1)高原特色生物资源活性成分分离、功能评价及高效稳定产品研发。重点支持浆果类、杂粮、菌类等高原特色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纯化、功能评价和相关产品开发的基础研究。
(2)高原特色动植物、农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的优异基因挖掘及分子育种。重点支持高原特色动植物、农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资源生产性状基因位点、形状表达,动植物生长发育性状、经济性状和环境抗逆性相关的关键基因挖掘和筛选细胞代谢和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分子机理及其调控机制、动植物资源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
(3)高效、安全农业生产和栽培技术研究。重点支持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灌溉机理,高原作物、药用植物、枸杞、沙棘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新模式,农残溯源检测方法,农作物、中藏药、菌类等高产栽培技术应用基础研究。
(4)高原特色动植物产品安全质量检测技术。重点支持高原特色农产品化学、生物污染的高通量筛选及其安全评价技术,特别是动植物产品中农(兽)药残留检测,真菌毒素高通量筛查应用基础研究。
(5)高原特色生物种质资源保护、评价。重点支持我省濒危物种的种植资源评价与保护,品种选育与培植,生境地保护。
4、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领域
(1)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重点支持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畜牧业动物品种自动识别、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高科技地图以及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自然资源资产评价指标体系等研究。
(2)数据分析方向。重点支持地址数据编码及地址匹配关键技术、物联网数据信息的协同与融合、基于不确定性方法的复杂数据分析、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基因-血压关系、油气资源勘探中的地震数据解释、子类数据量很少时提高推断精度方法、无人机技术在地质监测中的应用、基于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的青藏高原地壳运动监测等应用基础研究。
(3)应用数学、运筹学以及模糊数学等方向。重点支持图论中的偶因子问题、图论与组合方向的重要基础理论、图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最优化理论与算法设计以及模糊数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等研究。
(4)绿色建筑机理研究。重点支持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对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研究;土木工程公共建筑、太阳能建筑、农牧区低能耗建筑、高原太阳能供暖建筑的节能及蓄能机理研究。
(5)基础设施建设中相关基础研究。重点支持高寒、高海拔黄土地区公路、轨道交通、桥隧结构建设关键技术与病害机理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深基坑处理技术与机理研究;盐渍土地区混凝土结构长期服役性能研究。
(6)能源与建筑材料基础研究。适应高海拔大温差环境条件及技术条件下的建筑新型复合材料、绿色建材、新型建筑结构、预制混凝土构件、装配式结构以及建筑信息模拟应用基础研究。
(7)建筑工程防灾减灾基础研究。重点支持适应青海地区环境,提高建筑相关专业防灾减灾能力的新材料、新技术、标准化建设、对建筑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建造与运营管理及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应用基础研究。针对青海地区恶劣地质条件及高发地震等复杂灾害环境的防灾减灾技术应用基础研究。
5、健康与医药科学领域
(1)高原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机制研究。重点支持高原地区心脑血管疾病、包虫病等疾病的研究及评价体系建立。
(2)中藏药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佐肽、藏雪莲、牦牛角等传统藏药的二次开发、质量标准制定与提高,疗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应用基础研究;藏药抗肿瘤、抗缺氧及对其他疾病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
(3)高原医学与健康研究。高原条件下人与动物肠道菌群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关系研究;高原耐力型运动员优势模式、运动医学蛋白指标等体系的建立;高原地区老年人运动健康应用研究。
(二)软科学研究计划
1、青海省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成效评价及全面深化改革方案。
2、青海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评价研究。
3、青海省建成创新型省份难点与对策研究。
4、“十二五”以来科技投入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证分析。
5、新常态下青海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研究。
6、青海八大绿色产业技术体系支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研究。
7、青海省“互联网+”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8、青海省新兴产业(锂电、光伏光热、新材料、盐湖化工)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9、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科技支撑机制研究。
10、青海省高端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模式及路径。
11、青海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评估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体系建设研究。
12、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立法研究。
13、青海省科技发展的法律支撑体系研究。
14、青海省科技援青需求与援青省市科技优势对接研究。
15、青海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中期评估研究。
16、青海省科技服务业发展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
17、青海省科技专业管理机构培育和发展研究。
18、青海省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
19、青海省县域科技创新模式及实施方案研究。20、青海省振兴乡村战略研究及科技行动方案。
21、青海省R&D活动投入效率评价及机制研究
三、支持方式
均采用无偿资助方式。
四、管理处室联系方式
1、自然科技基金、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管理处室:政策法规和基础研究处
联系人:
李廷鹃
赵长建
联系电话:0971-8244525
2、软科学计划
管理处室:政策法规和基础研究处
联系人:
吴玲娜
赵长建
联系电话:0971-8244525
第四篇: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
附件1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旨在围绕我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针对我市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和面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关键技术进行原始性创新和前沿探索性研究,瞄准前沿,以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的突破为目标,加强技术储备,促进人才培养,推进我市优势学科建设。
一、应用基础研究计划优先支持原则:
(一)瞄准若干代表科学技术发展前沿,我市具备相对优势的领域和学科,为进一步申报国家和省项目、提升我市应用基础研究水平而开展的工作;
(二)科学技术意义重大、应用前景明确,针对我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热点、难点、关键性科技问题开展的应用基础研究;
(三)促进我市新兴技术发展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点,并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基础研究;
(四)学术思想新颖,创新性强,能促进我市新兴学科和优势学科发展、形成我市知识创新团队的应用基础研究。
(五)项目执行期内预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或进入发明专利实审的应用基础研究。
二、申报要求
(一)广州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请者必须是实际主持和从事申请项目研究工作的负责人,一般应具备副高级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不具备上述条件的申请者,应有两名高级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项目组成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应不低于30%。申请者所在单位、合作单位应对申请项目作实质性审查并签署意见,并提供相应研究条件,保证项目的正常开展。
(二)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实施时间为2—3年,一般每个项目资助强度10万元左右,原则上申请经费不超过20万元;
(三)2006年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实行限项申报制(具体申报限项数将通知有关主管部门);
三、重点支持方向和内容
(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主要支持能够使广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有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基础问题研究。重点支持5C融合技术、软件、智能计算、网络信息安全、宽带无线通信、微电子、光电子及集成电路等关键技术方法的研究。鼓励和支持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交叉的创新性研究。
1.5C技术(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ent)融合的数 字化核心技术方法研究;
2.面向组件、服务架构(SOA)、多媒体与动漫等共性软件应用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3.智能人机接口、智能化终端、普通计算等智能计算关键技术研究; 4.网络信息安全应用基础研究;
5.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制式及体系结构研究; 6.电子信息新材料、元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应用基础研究; 7.光学与光电子学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二)材料科学与技术
主要支持具有创新性,特别是源头创新的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应用基础问题研究。重点支持对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质和服役性能有重要影响的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鼓励和支持与化工、能源、环境、医药、信息产业等交叉的新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
1.先进材料制备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 2.先进结构与功能材料的性能综合优化的研究; 3.先进材料在新领域应用的基础问题研究;
4.重要传统材料改性技术及高效、清洁生产的应用基础研究; 5.废弃材料资源化利用的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 6.新材料体系的探索性研究。
(三)先进制造技术
主要支持具有创新性、尤其是原始创新的先进制造技术若干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产品创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支持我市制造业升级换代的先进设计方法和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支持机械制造中关键工艺与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
1、产品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2、制造系统建模、优化与仿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3、精密、超精密与微细加工的应用基础研究;
4、关键零部件生产工艺与制造的共性技术研究;
5、微电子、光电子器件设计与制造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四)生物技术
主要支持工业、海洋、医药和环境等领域的生物技术源头创新及其应用基础研究,获得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和支持具有国内和地区资源优势,带有平台效应和生物技术领域原创性、前沿性研究。
1、新型工业用酶筛选、制备和关键技术研究;
2、重组蛋白新型表达系统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
3、生物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
4、环境污染中生物修复技术的基础研究;
5、微生物功能组及代谢活性物质研究。
(五)医药
主要支持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生物技术药物和生物医学工程产业中的创新性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能够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分离、鉴定、作用机理以及药物新试剂研究。鼓励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医药工业的应用研究。
1、药物新靶点、新合成方法、新作用机理和适应症研究;
2、药物原料及中间体的关键技术研究;
3、药物新剂型以及新型给药方式研究;
4、药物新工艺、筛选、评价、标准化及安全性评价的关键技术和基础性理论研究;
5、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关键技术研究;
6、生物医学功能材料及生物医学工程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六)医学
主要支持具有创新性,特别是源头创新的诊断、治疗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对常见重大疾病的发病与诊疗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
1、恶性肿瘤分子标记物及肿瘤干细胞的应用基础研究;
2、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3、重大和突发性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肝、SARS、登革热、禽流感、结核病等)的应用基础研究;
4、器官移植血液安全、创伤救治的相关基础研究;
5、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精神疾病等重大、常见、多发病的应用基础研究;
6、职业危害预防和控制技术研究。
(七)农业
主要支持在动植物育种、生物资源与农产品特性以及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能促进广州农业品种升级换代的育种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鼓励和支持应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生物质和农产品资源高效深度利用的基础性研究,鼓励和支持人兽共患病病原及发病规律的研究,支持围绕广州市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的基础研究。
1、广州特色动植物抗性机理和育种新方法的研究;
2、特色生物种质资源功能鉴评研究;
3、重要动植物病虫害和人兽共患病的发生规律研究;
4、动植物组织胚胎和基因工程技术研究;
5、广州特色农产品基础成分和保鲜加工新方法的研究;
6、农产品安全监控与检测新方法研究。
(八)能源、城市与环境
以广州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主要支持具有一定的基础和重要发展前景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与洁净能源、节能、城市建设与管理、减灾防灾与环境保护等问题相关的关键方法与技术研究。
1.新型终端能源开发利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 2.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集成与优化研究; 3.城市建筑与节能一体化的关键技术研究;
4.重大工程安全预警及健康诊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 5.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应用基础研究; 6.城市减灾防灾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 7.城市交通评价方法与优化技术研究;
8.景观与饮用水源地污染控制与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9.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能源化的综合利用研究;
10、城市污水及废气处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
四、附件材料
(一)查新报告:必须提供具有查新资质单位出具的《科技查新报告》,其中一份原件,查新报告当年有效;
(二)可以提供的附件材料:
1、关于项目进展的证明文件:如技术报告、鉴定证书、检测报告、行业准入证等(复印件有效);
2、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如专利授权证书(须附专利权利要求书)、专利受理通知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复印件有效);
3、与项目和申报单位有关的其他参考材料 :如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的有关批准文件、奖励证明等(复印件有效);
4、其他材料。
下载:06年版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书系统
第五篇: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南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旨在围绕我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针对我市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和面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关键技术进行原始性创新和前沿探索性研究,瞄准前沿,以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的突破为目标,加强技术储备,促进人才培养,推进我市优势学科建设。
一、应用基础研究计划优先支持原则
(一)瞄准若干代表科学技术发展前沿,我市具备相对优势的领域和学科,为进一步申报国家和省项目、提升我市应用基础研究水平而开展的工作;
(二)科学技术意义重大、应用前景明确,针对我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热点、难点、关键性科技问题开展的应用基础研究;
(三)促进我市新兴技术发展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点,并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基础研究;
(四)学术思想新颖,创新性强,能促进我市新兴学科和优势学科发展、形成我市知识创新团队的应用基础研究。
(五)项目执行期内预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或进入发明专利实审的应用基础研究。
二、申报要求
(一)广州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请者必须是实际主持和从事申请项目研究工作的负责人,一般应具备副高级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不具备上述条件的申请者,应有两名高级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项目组成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应不低于30%。申请者所在单位、合作单位应对申请项目作实质性审查并签署意见,并提供相应研究条件,保证项目的正常开展。
(二)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实施时间为2—3年,一般每个项目资助强度10万元左右,原则上申请经费不超过20万元;
(三)2006年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实行限项申报制(具体申报限项数将通知有关主管部门);
三、重点支持方向和内容
(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主要支持能够使广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有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基础问题研究。重点支持5C融合技术、软件、智能计算、网络信息安全、宽带无线通信、微电子、光电子及集成电路等关键技术方法的研究。鼓励和支持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交叉的创新性研究。
15C技术(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ent)融合的数字化核心技术方法研究;
2面向组件、服务架构(SOA)、多媒体与动漫等共性软件应用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3智能人机接口、智能化终端、普通计算等智能计算关键技术研究; 4网络信息安全应用基础研究;
5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制式及体系结构研究; 6电子信息新材料、元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应用基础研究; 7光学与光电子学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二)材料科学与技术。
主要支持具有创新性,特别是源头创新的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应用基础问题研究。重点支持对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质和服役性能有重要影响的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鼓励和支持与化工、能源、环境、医药、信息产业等交叉的新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1先进材料制备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 2先进结构与功能材料的性能综合优化的研究; 3先进材料在新领域应用的基础问题研究;
4重要传统材料改性技术及高效、清洁生产的应用基础研究; 5废弃材料资源化利用的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 6新材料体系的探索性研究。
(三)先进制造技术。主要支持具有创新性、尤其是原始创新的先进制造技术若干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产品创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支持我市制造业升级换代的先进设计方法和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支持机械制造中关键工艺与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1产品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2制造系统建模、优化与仿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3精密、超精密与微细加工的应用基础研究; 4关键零部件生产工艺与制造的共性技术研究;
5微电子、光电子器件设计与制造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四)生物技术。
主要支持工业、海洋、医药和环境等领域的生物技术源头创新及其应用基础研究,获得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和支持具有国内和地区资源优势,带有平台效应和生物技术领域原创性、前沿性研究。
1新型工业用酶筛选、制备和关键技术研究;
2重组蛋白新型表达系统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 3生物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
4环境污染中生物修复技术的基础研究; 5微生物功能组及代谢活性物质研究。
(五)医药。
主要支持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生物技术药物和生物医学工程产业中的创新性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能够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分离、鉴定、作用机理以及药物新试剂研究。鼓励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医药工业的应用研究。1药物新靶点、新合成方法、新作用机理和适应症研究; 2药物原料及中间体的关键技术研究; 3药物新剂型以及新型给药方式研究;
4药物新工艺、筛选、评价、标准化及安全性评价的关键技术和基础性理论研究; 5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关键技术研究;
6生物医学功能材料及生物医学工程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六)医学。
主要支持具有创新性,特别是源头创新的诊断、治疗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对常见重大疾病的发病与诊疗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
1恶性肿瘤分子标记物及肿瘤干细胞的应用基础研究; 2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3重大和突发性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肝、SARS、登革热、禽流感、结核病等)的应用基础研究;
4器官移植血液安全、创伤救治的相关基础研究;
5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精神疾病等重大、常见、多发病的应用基础研究; 6、职业危害预防和控制技术研究。
(七)农业。
主要支持在动植物育种、生物资源与农产品特性以及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能促进广州农业品种升级换代的育种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鼓励和支持应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生物质和农产品资源高效深度利用的基础性研究,鼓励和支持人兽共患病病原及发病规律的研究,支持围绕广州市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的基础研究。1广州特色动植物抗性机理和育种新方法的研究; 2特色生物种质资源功能鉴评研究;
3重要动植物病虫害和人兽共患病的发生规律研究; 4动植物组织胚胎和基因工程技术研究;
5广州特色农产品基础成分和保鲜加工新方法的研究; 6农产品安全监控与检测新方法研究。
(八)能源、城市与环境。
以广州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主要支持具有一定的基础和重要发展前景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与洁净能源、节能、城市建设与管理、减灾防灾与环境保护等问题相关的关键方法与技术研究。
1新型终端能源开发利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 2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集成与优化研究; 3城市建筑与节能一体化的关键技术研究;
4重大工程安全预警及健康诊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
5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应用基础研究; 6城市减灾防灾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 7城市交通评价方法与优化技术研究;
8景观与饮用水源地污染控制与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9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能源化的综合利用研究; 10城市污水及废气处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
四、附件材料
(一)查新报告:必须提供具有查新资质单位出具的《科技查新报告》,其中一份原件,查新报告当年有效;
(二)可以提供的附件材料:
1关于项目进展的证明文件:如技术报告、鉴定证书、检测报告、行业准入证等(复印件有效);
2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如专利授权证书(须附专利权利要求书)、专利受理通知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复印件有效);
3与项目和申报单位有关的其他参考材料:如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的有关批准文件、奖励证明等(复印件有效); 4其他材料。附件2
科技攻关计划申报指南本计划紧密结合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开展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解决社会发展中突出的科技问题为目标。
一、申报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一)有明确的推广应用或产业化前景;
(二)有比较扎实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和条件;
(三)申报单位拥有必要的成果商品化基础和条件,或者有明确的成果转化计划与措施;
(四)申报科技攻关计划且申请支持经费大于50万元(含)的项目,申报单位须自筹部分经费:申报支持经费大于50万元(含)小于100万元的项目,自筹资金比例不得低于计划新增经费的50%;申报支持经费大于100万元(含)的项目,自筹资金比例不得低于计划新增经费的70%,项目申报或参加单位必须提供自筹资金承诺函。
二、科技攻关计划重点支持技术领域(2006年)
(一)电子信息。1现代通信技术
(1)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3G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移动多媒体终端,数字集群系统及终端
(2)移动通信增值业务与网优:3G网络仿真平台与网优及其软件开发,(3)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及运营支撑技术,移动电子商务,3G无线资源管理
(4)移动通信新技术:软件无线电和虚拟无线电技术,智能天线技术,分集技术,3G增强型技术(HSDPA、1X EV-DV),后3G技术(MIMO、OFDM)
(5)定位技术:GPS终端及应用技术,基于移动通信网的定位技术,北斗终端及应用技术(6)光通信技术:DWDM(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及设备,全光网关键技术及产品,无源光网络
(7)基于IP技术的终端产品:VOIP技术及产品,可视电话,视频会议终端
(8)新一代通信网络关键技术:NGN(下一代网络)技术及系统,智能网技术,Tbit级高端路由器
(9)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及应用:无线LAN;wi-Fi;wi-MAX;蓝牙(BLUETOOTH)技术,超宽带(uwB)等
(10)通信安全技术。2数字视听技术及产品
(1)DTV(数字电视)与HDTV(高清晰度电视)技术及产品:DTV与HDTV接收系统(含STB和监视器),HDTV信号处理技术、显示技术、核心组件设计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技术
(2)数字有线电视(CATV)和全业务网(FSAN)技术:HFC接入网及 CABLEMODEM技术,CA(条件接收)技术及应用,CATV网QoS技术(3)视频点播技术与交互式电视系统技术及应用
(4)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基于IP网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DVR(数字视频录像)技术及产品
(5)先进音视频编码技术
(6)平板显示技术及应用:高中分辨率的中大尺寸TFT-LCD显示技术,PDP信号处理技术,FPD核心组件的硬软件及系统设计,LCOS背投系统技术,OLED显示技术,DLP投影核心组件技术,户外大屏幕显示技术
(7)数字视听其它相关技术及产品:MIDI技术的应用,数字功率放大器,数字家庭影院系统,数字放影机,数码摄像技术与产品,数字家庭接入网关技术及设备。3应用电子技术及产品(1)汽车电子技术及产品
(2)智能交通技术及设备:车载信息智能终端及服务平台等(3)金融电子设备及系统(ATM、POS终端、清分机)(4)船载电子及导航设备(5)医疗电子应用技术及设备
(6)智能卡和RFID(电子标签)技术及应用(7)环保电子技术及应用
(8)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含电力载波)(9)电源技术与设备:电源管理技术,新型及专用开关电源技术与应用。4计算机硬件及嵌入式系统(1)专用计算机(2)计算机板卡
(3)嵌入式控制模块及其支撑软件 5集成电路技术
(1)集成电路设计技术:数字家电IC设计,通信IC设计,嵌入式控制芯片的设计。(2)集成电路测试封装技术 6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技术(1)敏感元件
(2)SMT及片式元器件
(3)先进新型扬声器:多媒体用微型扬声器及超小型音箱,专业音响用扬声器及音箱音柱,平板扬声器 7其它
(1)光电子技术及产品(2)光存储技术及产品(3)新型传感器技术及产品(4)电子生产设备及测量仪器
(二)计算机软件与网络技术。1电子政务及其关键技术
(1)电子政务综合业务信息系统(2)面向应用系统集成的门户技术(3)资源库技术及产品
(4)数据交换平台技术及产品(5)信息安全技术及产品
(6)GIS开发平台及城市信息管理系统 2企业信息化(1)电子商务(2)ERP和CRM(3)MES及自动化系统软件(4)商业智能系统(5)现代物流管理技术(6)企业质量管理辅助系统(7)企业业务流程管理技术 3软件支撑技术及应用
(1)Linux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2)数据库与数据挖掘技术(3)中间件技术及产品(4)嵌入式系统及技术(5)图形、图像处理及应用(6)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7)软件测试、软件质量及可靠性保证(8)网络技术、网络管理及优化(9)嵌入式移动数据库 4增值服务软件及技术(1)游戏软件及其开发工具(2)网络增值软件(3)网络教育软件
(4)移动终端的增值技术
(三)光机电一体化。1先进制造技术
(1)计算机辅助技术:CAD /CAM /CAE集成应用技术,虚拟设计与虚拟制造技术,反求工程技术与快速原型技术等
(2)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环保型设计技术、清洁生产工艺技术、高效节能技术应用等(3)高速精密加工及成型技术(4)精密检测技术
(5)复杂、精密模具和特种模具的制造技术:大型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模具,大型铸造成形模具及锻压、型腔、冲裁、注塑、粉末压制、级进式金属冷冲、特种橡胶等精密复杂模具的制造加工技术
(6)激光应用技术:激光表面改性,激光切割、激光焊接和激光打标等激光加工技术 2控制技术及智能化仪器仪表(1)中高档数控系统
(2)现场总线技术、现场测控网络技术及管控一体化技术:现场总线硬软件产品开发与应用,现场总线结构体系的研究,不同总线标准的互联和集成技术,基于互联网的现场测控技术等
(3)新型仪器仪表:新型电子测量、计量、分析和试验仪器制造技术,精密光电仪器,新型医用/工业光纤激光器,新型环保仪器仪表和先进医疗器械、安全生产及环保检测仪器新技术设备等
(4)高性能电机、新型驱动技术 3重大先进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
(1)电子信息装备:新型表面贴装设备、器件生产设备、新型焊接设备、自动测试分类设备、光纤通信成套装备等
(2)数控设备、加工中心、复合加工技术装备及功能部件的设计、制造(3)隧道掘进机械装备
(4)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装备及高效节能装置(5)新型成套轻工装备(6)新型制药成套装备(7)环保成套设备
(8)楼宇设备:新型节能电梯、楼宇智能系统、城市停车设备(9)重大先进装备关键技术及关键基础件开发(10)智能工业机器人的开发
4电力设备、功率电子装置、元器件及关键技术(1)先进的发输配电设备及关键技术
(2)新一代电气器件及功率电子装置的开发与应用(3)电网质量控制设备及关键技术 5交通运输设备及关键技术(1)汽车设计、制造、检测技术
(2)节能型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技术(新型动力装置与匹配技术)(3)汽车关键配套件的开发与生产
(4)汽车电子技术:控制系统、信息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开发等(5)先进造船工艺技术及特殊用途船舶的制造(6)轨道交通设备及关键技术
(四)新材料。1电子信息材料
(1)新型显示材料:场致电子发射平板显示材料(FED),有机发光材料(OLED),半导体发光材料(LED)
(2)电子化学品:环氧塑封料,超纯光刻胶,电子用特种气体,超净高纯化学试剂,精细化学品
(3)电子陶瓷材料:电子浆料,高性能特种介质材料,新型压敏陶瓷材料(4)传感器材料 2先进金属材料
(1)高性能钢铁材料:汽车用高强高韧结构钢,耐蚀、耐候、耐磨合金钢(2)高性能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钛合金
(3)特种粉末及其制品:先进粉末冶金技术,高性能涂料用金属粉末
(4)高性能稀土材料及其应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制品,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发光材料
(5)表面改性技术:激光表面处理及加工技术,高性能涂层与薄膜材料 3无机非金属材料
(1)能源材料:清洁能源、新型电池的关键材料
(2)功能性建筑材料:隔热、保温、阻燃、防水密封建筑材料,特种功能混凝土
(3)环保型建筑材料:电厂脱硫灰的高效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新型建筑板材、管材,油气输送、排污大口径管材(4)特种玻璃及深加工技术 4高分子材料
(1)新型改性塑料、橡胶和纤维:高性能通用塑料、低成本工程塑料、多功能(导电、导热、屏蔽、阻隔、吸附、吸水等)、环保型塑料、橡胶和纤维
(2)高分子材料专用添加剂:高效、低毒、多功能的添加剂、表面处理剂、聚合催化剂(3)精细高分子材料:汽车、船舶、电子产品用高性能涂料、粘胶剂和油墨,电子信息工业、水处理、石油化工等行业应用大高效、多功能、低成本的精细高分子助剂 5新型精细化学品
(1)新型高效表面活性剂(2)新型功能添加剂
(五)纳米技术
1纳米材料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
(1)高纯纳米粉体低成本批量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2)纳米粉体表面改性及分散关键技术(3)纳米超硬材料及薄膜制备与应用
(4)纳米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5)纳米催化剂与催化技术及其应用 2纳米电子和信息材料及器件
(1)纳米结构发光、激射材料及器件(2)纳米微集成技术与器件
(3)纳米微加工与纳米结构表征技术 3纳米能源转换与生态环境材料
(1)光、电、热、磁转换功能纳米材料及器件(2)纳米材料及技术在电池中的应用
(3)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水、气处理中的应用 4纳米技术与材料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1)靶向控释药物系统及基因药物(2)生物医学诊断中纳米技术及材料(3)医用生物材料中纳米技术的应用(4)传统中药制备中的纳米技术应用
(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1新能源与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及相关产品(1)太阳能利用技术(2)生物质能利用技术(3)液体替代燃料技术
(4)其它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2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相关产品(1)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及其相关产品(2)燃料电池及其相关技术(3)氢的生产和储存技术
(4)新型储能材料、能量转换材料及新型传热材料
(5)天然气储存与输运新技术、液化天然气(LNG)冷能利用新技术 3高效节能降耗技术和相关产品(1)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新技术(2)新型节能工艺过程
(3)新型高效换热技术及产品(4)电网新型移峰填谷技术(5)新型热泵技术(6)建筑节能技术 4半导体照明技术
(1)功率型、高亮度LED芯片结构设计及制造技术(2)功率型LED封装技术
(3)高效白光LED照明专用荧光粉制备技术(4)高效长寿命有机白光材料及面光源制备技术(5)半导体照明系统技术
(6)太阳能半导体照明系统集成技术(7)大功率LED及LED灯具检测技术
(8)半导体照明工程系统设计应用软件及控制软件 5天然气
(1)天然气与液化气置换技术研究(2)气源保障体系的研究
(3)安全型、节能型天然气器具、家电产品的开发与应用(4)液化天然气(LNG)冷能利用新技术(5)天然气储存与输运新技术(6)管道无破损修复技术(7)天然气水化合物开发利用
(七)环保
1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1)汽车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有机化合物和微粒排放控制技术(2)烟气脱硫、脱氮新技术及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技术(3)恶臭气体、工业有毒气体治理技术(4)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控制技术
(5)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技术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6)大气污染物催化转化技术及产品开发(7)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的来源解析 2水污染治理技术
(1)低投资、低能耗、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配套设备的研究、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
(2)低浓度重金属废水处理及回用新技术(3)造纸废水深度处理
(4)城市河涌生物净化及生态恢复研究 3清洁生产技术(1)开发清洁产品
(2)研发清洁生产新技术和新工艺(3)能源和原材料的节约与综合利用 4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
(1)废旧电子及家电产品综合利用与处理技术(2)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理技术设备(3)畜牧养殖业废水深度处理(4)建筑垃圾处置及综合利用
(5)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6)垃圾处理系统CO2排放的研究(7)焚烧的灰渣技术综合利用
(8)工业有机废物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技术
(9)金沙洲居住新城真空垃圾管道收运系统关键技术 5噪声控制技术
(1)低频噪声治理技术 6监测分析仪、设备
(1)多参数、在线/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器(2)便携式/在线式烟气监测仪(3)水气在线自动监控技术及装备
(4)精密度、分辨率高的监测、分析仪器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及国产化 7自然生态保护、林业与园林绿化技术
(1)城市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和生态建设技术(2)城市特色园林资源、优良绿化树种和抗污染树种的引种、驯化、培育繁殖技术研究与示范
(3)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
(4)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及产品(5)广州市立体绿化技术
(6)亚运会开花植物引进筛选及利用(7)地方古树名木保护研究
(八)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 1新药品种研究与开发
(1)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肝炎、艾滋病、遗传病等重大疾病及戒毒的基因工程药物、生化药物、基因药物、化学药物的临床前、临床及产业化研究
(2)重大疾病的预防性、治疗性疫苗的临床前、临床及产业化研究、现有大品种疫苗生产工艺的改进与技术创新
(3)专利即将到期的大品种化学药品的仿制与改进
(4)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天然药物临床前、临床及产业化研究(5)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的中药新药的临床前、临床及产业化研究 2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研究
(1)广州市名优中成药原料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技术(2)道地药材、濒危药材种质资源的规范化种植技术
(3)广州市名优中成药的现代新剂型研究,生产工艺、质量控制重大改进技术(4)广州市名优中成药的功效成份研究 3新药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
(1)重大疾病动物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
(2)药品药效、药理、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新技术、新方法(3)药品临床安全性评价的新技术、新方法
(4)生物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大规模动植物细胞培养、发酵、蛋白分离提纯、质量控制等
(5)中药生产关键技术:大孔树脂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超声提取技术等 4检测、诊断试剂新产品与新技术
(1)肝炎、艾滋病、性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试剂、生化诊断剂、抗体诊断试剂
(2)遗传性疾病、出生缺陷的诊断试剂(3)生化、分子生物学常规试剂及设备
(九)生物技术 1医药生物技术
(1)重大疾病的基因研究与基因治疗(2)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技术
(3)小分子RNA干扰技术、反义核酸技术(4)生物反应器
(5)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
(6)药物新剂型、新型药用辅料、新型给药系统 2工业生物技术
(1)寡糖类、多糖类、氨基酸与多肽类功能食品开发(2)生物催化剂、分子酶学的研究(3)生物能源开发
3医用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1)新型医用生物材料(2)人工组织与人工器官
(3)组织工程化骨、软骨、肌腱、皮肤、角膜等组织工程产品(4)干细胞与组织工程产品的技术标准
(5)干细胞治疗技术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评估
(十)医疗与卫生
1重大疾病及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预防及治疗技术(1)感染性疾病防控关键技术;医院内感染防护措施
(2)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预防治疗新技术
(3)艾滋病、性病的预防和治疗技术(4)器官移植关键技术
(5)重大、疑难疾病中医治疗新技术 2重大疫情预防和快速救治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快速检测、安全装备及应急救治(2)减少和防治“传染相关性”输血反应 3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
(1)重大遗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与干预(2)避孕节育器具及药物新品种开发(3)残疾儿童治疗康复技术
4医用新材料与新型医用诊疗仪器(1)重大疾病诊断、治疗、监护设备(2)家庭医疗保健设备(3)残疾人康复器械与用品 5环境与健康相关研究
(1)食品污染物数据库与监测体系研究(2)食源性、水源性致病因素快速检测技术(3)室内空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4)职业环境因素健康危害的防治(5)全民体质监测及亚健康标准研究
(十一)农业
1农作物优良新品种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优质高产、专用型、丝苗型、清香型及功能性水稻、玉米、名特优果树、蔬菜、花卉新品种的选育、中试
(2)重要特色农作物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配套产品(3)农作物良种繁育及种子、种苗质量检测技术及产品(4)重要特色农作物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
(5)新型肥料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技术及工艺、植物营养调控技术(6)观赏用植物新品种选育、特色生物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2畜禽水产优良品种与健康安全养殖技术(1)优势畜禽、水产、特种养殖新品种选育
(2)优势畜禽水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和健康养殖综合技术(3)新型饲料资源开发技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加工关键技术、工艺及设备(4)优势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的设施与设备(5)优势畜禽水产品及饲料安全检测技术及产品
(6)畜禽养殖业污染控制及废弃物综合处理与再利用技术 3重大动物疫病、植物病虫害防控技术
(1)简便、快速、准确、廉价的疫病诊断技术及产品(2)畜禽水产重大疫病预防控制及防治
(3)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产品、新工艺及安全施药技术和设备(4)重大植物病虫害检测、诊断及综合防治工程化技术 4农产品加工保鲜与农业装备技术
(1)农产品贮运、保鲜、深加工技术及设备
(2)农产品营养保健功能成分分析及提取利用技术及设备(3)农副产品资源化综合开发与利用技术及设备(4)主要农产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5)新型农产品产地处理技术及装备(6)山区资源利用和合理开发技术及设备(7)自动化操作农业机具(8)适合生态种养农业设备 5农业信息技术和标准化技术
(1)农业信息化新技术、新产品与信息平台建设(2)农业生产过程质量监测、控制技术(3)现代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技术及产品(4)智能化农业信息系统
(5)城镇管理信息化集成系统与管理电子政务系统(6)农产品国际标准化生产技术 6农业生物技术
(1)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选育动植物新品种(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3)动物胚胎移植技术
(4)生物肥料生产技术及产品(5)生物农药生产技术及产品
(6)生物饲料、生物饲料添加剂生产技术及产品(7)微生物技术在农业和食品上应用
(十二)其他高新技术 1城市供水技术
(1)屋顶水箱的改造技术(2)广州市城市供水需求模式(3)各类节水标准与规范
(4)节水关键设备与重大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5)中水回用系统技术 2公共安全技术
(1)安全防范技术及应用系统
(2)城市消防给水保障能力最低配置与评估(3)高层建筑消防联动优化集成及控制模型(4)危险源的检测评估体系和预警监测技术体系(5)刑侦新技术
(6)法庭科学试验基地
(7)城市意外伤害的综合防治 3公共交通技术
(1)智能交通系统(ITS)技术(含视频车辆检测和识别技术)(2)优化城市交通组织技术和智能交通研究
(3)地铁突发事故和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及快速救治 4建筑技术
(1)环保和节能建筑技术
(2)城市桥梁服役期间结构的风险分析及损伤安全评定和维护管理技术(3)沥青再生技术、沥青强力粘结层材料
三、附件材料
(一)必须提供的附件材料: 1《可行性报告》:申请经费大于20万元的项目须提供《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行性报告》);
2查新报告:提供具有查新资质单位出具的《科技查新报告》,其中一份原件,查新报告当年有效;
3申报单位,或参加单位且提供经费配套承诺的,须提供经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审计的2004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复印件加盖公章)(2005年注册的新办企业不须提供),以及2005年8月份或9月份的会计报表(加盖财务专用章,其中一份原件),注意:专项审计报告不能替代审计报告;
42005年注册的新办企业须报送企业注册时的验资报告(复印件有效)和2005年8月份或9月份的企业会计报表(加盖企业财务专用章,其中一份原件);
(二)可以提供的附件材料:
1关于项目进展的证明文件:如技术报告、鉴定证书、检测报告、行业准入证、以及用户使用报告等(复印件有效);国家专卖专控及特殊行业产品,应附相关主管单位出具的批准证明(复印件有效);
2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如专利授权证书(须附专利权利要求书)、专利受理通知书、软件登记证书、新药证书、临床批件、产权使用授权书、产权使用认可书、技术合同等(复印件有效);
3与项目和申报单位有关的其他参考材料:如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的有关批准文件、名牌产品证书、环保证明、奖励证明、用户订单等(复印件有效); 4其他材料。
四、《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提纲
(一)项目申请的必要性
包括:项目的重要意义、项目与“科技攻关计划重点支持技术领域(2006年)”的符合程度、技术的先进性及创新性(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比较)、项目所研究的技术在本领域的关键程度,以及本项目技术对相关领域、行业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二)申报单位情况 1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包括单位性质、人员、资产等。2研究开发能力
申报单位的研究开发情况,包括研究开发人员、设备、资金投入、主要成果和自有知识产权状况等,特别介绍本项目可依托的前期研究成果;
项目负责人简历及主要承担人员简介,重点介绍与本项目相关的技术经历。3财务、经济状况 重点说明单位财务、经济和管理情况对实施本项目的支撑能力。提供经费配套承诺的申报单位要提供上年末总资产、总负债、销售收入、利税等财务数据。4申报单位的科研及生产经营管理状况
(三)项目实施方案
1项目的目标、研究范围和主要内容 项目目标的确定及其主要依据; 项目范围的选择及其主要依据; 项目的主要内容。2项目的技术方案
包括主要技术内容及基础原理、工艺流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创新点、主要技术参数指标与国内、国外同类先进技术的比较等。3项目的阶段与进度
项目各阶段的目标、进度安排以及完成目标的主要措施等。4资金筹措及使用
包括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包括配套资金数额及来源)和资金使用计划。
(四)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1市场前景
包括本项目技术转让的前景和产业化后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预测。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 根据产品的成本和市场分析,预测本项目产品进入市场的单位销售价格,并编制该项目五年的盈利预测,包括收入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3社会效益分析
包括对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对本地区产业带动作用、对增进人民身体健康和增加就业等方面效益的分析。其中对环境的影响应单独说明。
(五)风险分析 1技术风险
从技术成熟性和可靠性方面分析项目实施的技术风险,以及应对风险的措施。2管理风险
分析企业内部管理的优势与不足,例如企业管理层的水平与素质、对人才流失的应对措施等。3市场风险
五、《可行性报告》撰写注意事项
(一)《可行性报告》一定要严格按照《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编制;
(二)在项目名称下注明该项目主要涉及的具体技术领域和关键字;
(三)应突出写明项目关键技术和创新点,创新实质是什么(例如是原理创新、结构创新、应用创新等);写明每一点的主要内容(如技术要点、主要指标等);
(四)与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产品的比较,可用文字或表格的形式叙述;
(五)撰写要求明确、真实,各栏目内容应完整,尽量使其丰富;不得随意空缺或省略,不能有缺项;
(六)《可行性报告》应有清晰、完整的目录及页码;
(七)《可行性报告》编制完成后,须录制软盘。附件3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申报指南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以下简称“推广计划”)定位于应用、示范层面,主要任务是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有组织、有重点地将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进行推广应用,以达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行业(或产业)技术水平和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的目的。其主要特征:一是面向区域和行业(或产业),即计划项目的实施要针对一个区域(或群体)、一个行业(或产业),有一定的覆盖面;二是重点支持能够提升传统产业和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促进作用的共性技术,以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的社会公益技术;三是技术推广应用与推广转化体系建设相结合;四是单项技术的推广和技术集成项目的推广相结合,在目前诸多技术领域都已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状况下,更多的应是技术集成。
一、组织实施
(一)申报要求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实施的技术必须经过科技评价,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先进、适用性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前景显著;
2覆盖面广、辐射力强,能够在一个或以上的行业、区域应用;
3项目申报单位须提供比例不低于计划新增经费的70%自筹资金,项目实施地须在广州地区。
(二)技术来源
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产生的技术成果为主要来源,集中从大农业领域、工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社会发展领域的攻关计划和中试项目中产生。此外,国内外引进的技术、近几年获得科技奖励项目的技术和经过登记的科技成果也是本计划项目的重要来源。
(三)项目征集
按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程序和要求报送材料;项目周期一般为2-3年,经费总额度约为10-50万元。对获得市科技奖励二等奖以上的项目优先立项。
(四)组织架构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应具有技术支持单位、技术推广组织、服务单位和技术实施单位的组织架构,一般以技术推广组织、服务单位为项目主要承担单位,其他作为参加单位。技术支持单位一般指技术的供给方,如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等;技术推广组织、服务单位一般指科技服务机构或县(市)科技部门等单位;是项目推广的主体,在技术支持和主要推广工作为同一单位的情况下,技术支持单位也可作为项目主要承担单位;技术实施单位是指技术的需求方或技术的实际应用单位。
二、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重点支持技术领域和优先方向
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的支持范围主要在市科技计划主体领域,即大农业、工业和高新技术、社会发展三大领域。
(一)大农业领域项目根据我省农业、农村和提高农民素质的需要,着力为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组织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和开展技术培训。
以新品种、种养新技术或其配套集成技术和设施,农产品保鲜加工共性技术和装备,食品安全技术,农业信息技术,改善农村生产环境以及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共性实用技术和社会公益技术为重点。
(二)工业和高新技术领域项目针对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着力于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为广大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共性技术服务,组织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
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或节能技术和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控制系统及监控设备等为重点。
(三)社会发展领域项目围绕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安全的需要,着力在提高人口素质、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和生产安全、公共安全保障等方面组织技术推广。围绕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及设备,以工业清洁生产技术及设备,社会安全和自然灾害防治技术、人类及动物流行性传染疾病防治技术、资源再利用技术等为重点。
三、附件材料
(一)必须提供的附件材料
1申报单位须至少提供以下科技评价证明材料一份:
科技成果鉴定证书、项目验收证书、科技奖励证书、专利授权证书(须附专利权利要求书)、软件登记证书、技术检测证书、科技成果登记证明、特殊行业的准入证明或产品证书等; 2申报单位,或参加单位且提供经费配套承诺的,须提供经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审计的2004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复印件加盖公章)(2005年注册的新办企业不须提供)、2005年8月份或9月份的会计报表(加盖财务专用章,其中一份原件)、《税务登记证》及纳税材料(复印件有效),注意:专项审计报告不能替代审计报告;
32005年注册的新办企业须报送企业注册时的验资报告(复印件有效)和2005年8月份或9月份的企业会计报表(加盖企业财务专用章,其中一份原件);
(二)可以提供的附件材料:
1关于项目进展的证明文件:如技术报告、鉴定证书、检测报告、行业准入证、以及用户使用报告等(复印件有效);国家专卖专控及特殊行业产品,须附相关主管单位出具的批准证明(复印件有效);
2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如专利受理通知书、新药证书、临床批件、产权使用授权书、产权使用认可书、技术合同等(复印件有效);
3与项目和申报单位有关的其他参考材料:如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的有关批准文件、名牌产品证书、环保证明、奖励证明、用户订单等(复印件有效); 4其他材料。附件4
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申报指南为顺应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全面提高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高新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设立“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市创新基金”)。市创新基金以技术创新项目为对象、以市场为导向,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和创业项目,支持企业的第一次商品化过程,支持种子期项目和初创期企业。
2006年市创新基金支持的技术领域详见《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重点技术领域(2006年)》(以下简称“重点技术领域”)中所列的项目范围。
一、市创新基金申报条件和要求
(一)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1具备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2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服务业务,申请的项目必须在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规定的经营范围内;
3领导班子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并有持续创新的意识; 4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5有良好的经营业绩,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5%(申请当年注册的新办企业不受此款限制);
6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
(二)申报项目需符合的条件
1符合国家、省市产业与技术政策,技术含量高,创新性较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或以上;
2符合“重点技术领域”所列项目范围;
3必须是以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和盈利为目的,产品或服务有明确的市场需求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4项目成果具有可以预期的应用前景,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并有望形成新兴产业;
5知识产权清晰,无知识产权纠纷。
(三)市创新基金支持的重点
1相关高新技术领域中自主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能够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项目;
2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项目,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以出口为导向的项目;
3人才密集、技术关联性强、附加值高的高技术服务业的项目; 4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孵化器内企业的项目。
(四)市创新基金不支持的对象 1不支持的企业(1)外商独资企业和中方拥有股权未超过50%的中外合资企业(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除外);(2)已经上市的企业以及上市企业占有50%以上股份的企业;
(3)已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或市创新基金立项,尚未验收的企业。2不支持的项目
(1)无自主创新的单纯技术引进项目,低水平重复项目,一般加工工业项目和单纯的基本建设项目;
(2)已列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并得到科技经费支持的、目前尚未验收或验收不通过的项目;
(3)对社会或自然环境有不良影响的项目。
二、市创新基金支持方式
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和项目所处的不同阶段,市创新基金分别以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创业项目等三种方式支持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一)无偿资助
1主要用于技术创新产品在研究、开发及中试阶段的必要补助;
2企业注册资本最低不得少于30万元;职工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高于4000万元;年销售额不超过3000万元;
3申请的项目,目前尚未有销售或仅有少量试销售;
4无偿资助支持的项目执行期为两年(生物、医药类的药品项目可以放宽至三年),项目计划实现的技术、经济指标应按满两年进行测算;项目完成时要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并且在项目完成时实现合理的销售收入(药品项目除外,但必须有明确的、可以考核的目标。如:获得临床批文、获得新药证书、获得生产批文等)。市创新基金不支持实施期不满两年的项目,也不支持项目完成时仍无法实现销售的项目;
5项目计划新增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资金来源确定,投资结构合理; 6在项目计划新增投资中,企业需有与申请创新基金数额等额以上的自有资金匹配;一般情况下,企业申请资助数额不应大于企业的净资产数额; 7除个别重大项目外,无偿资助金额一般不超过50万元; 8企业应拥有申请项目的知识产权。
(二)贷款贴息
1主要用于支持产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需要中试或扩大规模,形成批量生产,银行已经给予贷款或意向给予贷款的项目;2006贷款贴息项目的贷款有效期(以贷款合同签定日期为准)自2005年4月1日起至项目计划完成时间止;
2企业职工人数不超过500人;项目计划新增投资额一般在3000万元以下,资金来源基本确定,投资结构合理,项目执行期为一年以上,三年以内(执行期从项目申报之日起计); 3贷款贴息的贴息总额可按贷款有效期内发生贷款(近期完成投资额加上计划新增投资额中的贷款部分)的实际利息计算;除个别重大项目外,贴息总额一般不超过20万元; 4企业经科技担保机构进行担保所获得的贷款,项目符合条件时,将重点进行贴息支持。
(三)创业项目
为加大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支持,结合国家创新基金推进的创业项目,广州市2006对在全市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内注册并经营的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以无偿资助方式,支持其创新项目。1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具备独立企业法人资格,在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内注册并经营,注册资金不超过300万元;
(2)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超过18个月(申请2006年创业项目的企业注册时间为2004年10月1日以后);
(3)企业领导班子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创新意识;(4)企业没有承担过国家创新基金项目;
(5)必须得到外部投资者的股权投资。投资方可以是风险投资机构、其他商业投资机构或企业,并且投资额不低于20万元。2申报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1)符合“重点技术领域”规定的技术领域要求,技术含量高,创新性较强,项目知识产权为企业自主拥有;
(2)申请项目处于研究开发或中试阶段;
(3)申请项目其产品有明确的市场需求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申请项目的基金支持执行期为24个月,执行期结束后项目至少要进入中试阶段。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创业项目经费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40万元。
三、市创新基金项目的申报
(一)申报项目需提供的附件材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2经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2004、2005的会计报表和相应的审计报告(含会计师事务所营业执照、注册会计师证书的复印件),2006最近一个月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必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报表附注等;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每页需加盖审计单位印章(或盖骑缝章);
2006年注册的新办企业,须报送企业注册时的验资报告和本最近一个月的企业会计报表。
3可以说明项目情况的证明文件(如技术报告、查新报告、鉴定证书、检测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等);
4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等企业资质认定证书(限有相应资质的企业提供,复印件加盖公章);
5国家专卖、专控及特殊行业的产品,须附相关主管机构出具的批准证明;
6留学人员投资(含独资和合资)创办的企业,须提供留学就读学校出具的学位(学历)证书、本人有效身份证明、中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或省级以上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出具的有效证明文件、投资资金证明或股权证明等文件;
7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如: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技术合同等)。企业与技术持有单位合作的项目签定技术合同时,技术持有单位必须是具有法人资质的单位;
8与项目和企业有关的其他参考材料(如环保证明、奖励证明、用户定单、产品照片等); 9曾列入国家、省、市科技经费支持的科技计划项目,必须提供有关的立项批准文件和验收结论(报告)。
(二)材料的装订
上述书面材料加装申报材料目录后,统一用A4纸,按申报材料目录、《申报书》、《营业执照》、《科技查新报告》、《审计报告》、合作协议、自筹资金承诺函及其他材料的顺序装订成册,一式五份。
(三)申报要求
1对同一个企业,在同一内,市创新基金只接受一个项目的申请,企业应根据申请支持的项目所处的阶段和企业的具体情况,明确选择一种相应的支持方式。
2凡经市创新基金立项支持的项目,符合条件的,将由市科技局推荐,按照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申报程序和要求,申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支持。
四、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重点技术领域(2006年)
(一)电子信息 1软件产品(1)系统软件(2)支撑软件(3)中间件软件(4)嵌入式软件
(5)计算机辅助工程/产品开发软件(6)中文及多语种应用软件(7)图形图象应用软件(8)金融信息化软件(9)地理信息系统(10)电子商务软件(11)电子政务软件(12)企业管理软件 2微电子技术
(1)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及设计软件工具开发(2)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开发(3)集成电路封装技术(4)集成电路测试(5)集成光电子器件 3计算机及网络产品(1)计算机和终端产品
(2)各类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关键部件(3)网络产品
(4)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5)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
(5)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和系统 4通信产品(1)光传输产品
(2)中小型综合接入系统(3)无线接入产品
(4)移动通信系统的配套产品(5)软交换和VoIP系统(6)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7)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5广播电视技术产品(1)演播室设备
(2)交互信息处理系统(3)个人媒体信息服务平台(4)媒体资源管理系统(5)信息保护系统(6)光发射、接收设备
(7)电台、电视台自动化设备(8)网络运营综合管理系统 6新型电子元器件
(1)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含半导体照明用功率发光二极管)(2)新型表面贴装元件(片式元器件)(3)片式半导体器件 7信息安全产品
(1)安全评估与管理类产品(2)安全应用类产品(3)安全支撑平台类产品(4)网络安全类产品(5)专用安全类产品 8智能交通产品
(1)交通信息采集设备和系统
(2)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3)运输营运安全监控和管理系统(4)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
(二)生物、医药 1医药生物技术(1)新型疫苗
(2)重组蛋白质药物
(3)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
(4)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5)酸类药物
(6)生物芯片技术及产品
(7)生物技术加工天然药物
(8)生物分离、装置、试剂及相关检测试剂
(9)干细胞技术、RNAi技术、纳米技术及其产品
2中药、天然药物
(1)创新药物
(2)中药资源可持续再利用
(3)中药新品种的开发
(4)中药制备及制剂技术和制药装备 3化学药
(1)创新药物
(2)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3)抗肿瘤药物
(4)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药)(5)老年病治疗药物
(6)精神神经系统药物
(7)抗炎免疫药物
(8)传染病治疗药物
(9)治疗代谢综合症的药物
(10)罕见病用药(Orphan Drugs)及诊断用药
(11)手性药物
(12)重大工艺创新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
4新剂型、制剂技术及产品
(1)缓、控释制剂——固体、液体及复方(2)靶向给药系统(3)新制剂技术(4)其它新制剂(5)制剂新辅料
5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1)催化剂技术及产品
(2)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
(3)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
(4)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
(5)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包括快速检测装置及其相关制剂、酶试剂盒等
(6)轻工和生物化工领域废弃物再资源化以及提高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新技术产品及装备
(三)新材料 1金属材料
(1)深加工镁、铝、钛等有色金属材料及制品
(2)高性能金属材料
(3)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
(4)电子元器件用金属功能材料
(5)半导体材料(6)超导材料
(7)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及应用制品
(8)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应用 2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1)高性能结构陶瓷
(2)电子功能陶瓷材料
(3)敏感功能(陶瓷)材料
(4)光功能陶瓷材料
(5)人工晶体
(6)功能玻璃
(7)催化及环保用陶瓷
3高分子材料
(1)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
(2)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
(3)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化和高性能化(4)新型纤维材料
4材料的先进制备、成型、加工技术及高性能产品
(1)冶金新材料的制造与加工技术
(2)超细、纳米粉体制备、成型及加工技术
(3)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技术
(4)先进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5生物医学材料
(1)介入治疗器具材料
(2)心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产品
(3)骨科内置物
(4)口腔材料
(5)组织工程用材料及产品
(6)载体材料、控释系统用材料
(7)专用手术器械及材料
(8)其它生物医用材料
6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1)电子化学品
(2)新型催化剂
(3)新型橡塑助剂
(4)超细功能材料
(5)其它精细及功能化学品
(6)洁净煤技术
(四)光机电一体化
1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1)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2)基于PC的控制系统(含软件)(3)专用控制装置
2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1)新型自动化仪表(2)面向行业的配套传感器
(3)新型传感器
(4)微机电技术产品
(5)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
(6)虚拟仪器和通用测试平台
3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装备
(1)先进制造系统
(2)数控加工技术及其设备
(3)电力电子技术及设备
(4)与先进制造技术相关的检测系统及检测元件
(5)机器人开发及应用
(6)纺织、印刷等其他行业专用工艺设备
4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
(1)医学影像技术产品
(2)治疗、急救及康复技术产品
(3)电生理检测、监护设备与传感器
(4)医学检验技术设备
(5)医学专用软件产品(软件类)5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
(1)采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
(2)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提高常规设备的性能及自动化水平的产品
(3)电力系统应用软件产品(计算机软件类)
(4)用于输变电系统的新型装置(贷款贴息方式支持)
6地面机动交通工具(含各种汽车、摩托车、铁路、地铁、轻轨)行业相关技术产品(1)应用高新技术开发的新型零部件及其他配套产品
(2)高水平的零部件中试项目
(五)资源与环境
1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1)低成本平衡利用的海水、苦咸水淡化处理技术及设备;
(2)与行业清洁生产工艺相结合的污染物减量技术与产品;
(3)废水、废气、废渣中资源的回收利用技术及设备。
2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
(1)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2)应急监测仪器设备
(3)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
3水污染治理
(1)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与设备
(2)面源水污染的控制
(3)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型清洁生产工艺与设备
(4)工业废水、城市污水资源化技术与设备
4大气污染防治
(1)洁净燃烧治污技术与产品
(2)工业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治技术与产品
(3)局部环境空气质量安全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与产品(4)高效净化或过滤(含再生))柴油发动机排气颗粒物的技术与产品
5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1)有机固体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技术
(2)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
(3)工业固体废物控制及资源利用
(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1新能源与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及相关产品
(1)太阳能
(2)风能
(3)生物质能
2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相关产品(1)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及其相关产品
(2)燃料电池、氢能、热电转换及其相关产品
3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
(七)高技术服务业 1信息技术服务业(1)现代物流:(a)面向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软件;(b)面向供应链管理的集成平台;(c)无线射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2)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测试平台(含对圆片和半成品的测试)
(3)面向中小企业管理、基于规模应用的ASP信息服务系统(应包括运行支持系统和服务软件两部分,申报时要求已经具有一定数量的企业用户,并提供有关证明)
2生物医药技术服务
(1)为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提供符合国家新药研究开发规范的高水平的安全、有效、可控性评价服务,包括:毒理、药理、药代、毒代、药物筛选与评价以及中试的技术服务
(2)为生物、医药研究、开发提供高质量的抗体、抗原
(3)为研究开发药物(尤其是中药)缓、控释等新型制剂提供先进的技术服务
(4)为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提供高质量的专用试剂 3新材料技术服务业
(1)为新材料研发,所需要的专项材料测试评价平台
(2)为新材料工艺技术流程的验证,所需要的柔性中试放大线
(3)为新材料新兴产业的形成,所需要的信息网络平台和材料数据库 4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服务业
(1)面向中小企业、支撑服务于产业集聚的先进制造技术开发、设计服务平台 5资源、环境保护技术服务
(1)资源、环境监控与诊断
(2)环境污染治理服务和专业化环保设施运营服务
6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服务产业
(1)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品的检测技术、设备与管理系统
(2)推广并完善节能技术市场化应用的技术服务附件5
组建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申报指南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是指依托于行业、领域中具有科技经济综合优势的单位,具有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有一支高质素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和试验的专业科技队伍,并能提供多种综合性技术服务,由企业投入为主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工程中心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要技术依托。
组建工程中心旨在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促进企业成为科技开发的主体,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强化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的结合,加快科研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商品化。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在工艺、装备、测试、标准、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逐步开展建设现代化企业科技开发体系,形成我市高新技术系列产品和产业化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加速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辐射,实现工业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国际化,促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一、组建工程中心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有财力支持技术研究开发工作,可以落实建设资金和日常研究开发经费。市重点工程中心的依托企业前两年平均年经营收入在5亿元以上,研究开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1.5%以上,市一般工程中心的依托企业前两年平均年经营收入在1亿元以上,研究开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5%以上。
(二)具有技术水平高,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工程的工程技术带头人,拥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和设计人员,有能力承担工程化试验任务的高级技工。要求拟组工程中心拥有研究开发人员在30人以上,其中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人员不低于10%,中级职称和硕士学位人中不低于20%,工程中心研究开发水平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基本具备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有必要的科研、测试和工艺设备,经组建充实完善后,应具备承担综合性工程技术开发任务的能力。
(四)已建有科技开发机构,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有一个改革意识强,敢于创新及较高管理水平的领导班子,承担过市级以上的科技开发项目产并取得较好成果。
二、申报材料
(一)申请单位须认真填写《组建广州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报送主管部门审查。
(二)主管部门对《申报书》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加盖公章后,报送市科技局(一式四份)。附件6
软科学研究计划申报指南
一、申报要求
2006年广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家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中心工作以及当前全市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难点、热点和重点问题进行立项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2006年广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要求:申报计划项目要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开展研究;强调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相结合、研究单位和决策部门相结合、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研究和应用相结合。研究队伍构成应以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主,打破部门、地区和单位界限,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群体进行联合研究。
二、申报条件
(一)项目申报单位,原则上应由具备较强研究能力的专家、学者和具有成果推广应用条件的部门共同组成,不受理个人申报的项目。一个单位原则上不能同时申报两个以上项目,研究机构与决策运用部门联合申报的,优先支持。
(二)项目选题,要按照项目指南的规定和要求,立足于广州实际,立足解决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各类紧迫性问题,研究的内容及提供的成果,必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三)课题主要负责人必须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必须有足够精力投入研究和管理,亲自参加课题的评审答辩及课题实施中的日常调度等活动。课题主要研究人员,要具有知识的互补性和研究专长的协调性。
(四)承担广州市软科学研究项目2项以上且尚未完成的单位不得申报。
三、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支持方向(2006年)
(一)广州科技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研究
(二)科技进步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广州自主创新及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推进战略
(四)广州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重点发展战略研究
(五)贸易技术壁垒对我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
(六)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园区的竞争力研究
(七)广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八)构建广州市科学决策专家咨询体系的对策研究;
(九)科技政策法规建设
(十)科技管理的政策与创新
(十一)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
(十二)城市管理研究
四、申请材料:
申请单位须认真填写《广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书》,加盖公章后,报送受理点(一式五份)。附件7
国家科技项目配套资金资助申报指南为更好地支持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及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我市实施,我局将对我市2005年8月至12月获得国家科技项目进行资金配套。
一、申请资金配套的对象:
广州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
二、申请资金配套的项目应同时具备的条件:
(一)属于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和重大专项科技攻关计划,2005年8月至2005年12月收到国家拨款的项目;
(二)申报单位必须是项目的主持或主要参加单位;
(三)项目在本市有较好产业化基础,对本市产业发展拉动作用大、有预期经济效益;或项目在本市有较好的学科基础,对本市重点学科建设提升作用明显,有预期应用前景及良好社会效益。
三、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不予资金配套:
(一)项目或相关的研究内容已在我市各类科技计划立项并得到资金资助;
(二)“863计划”和重大专项科技攻关项目不在本市进行产业化;
(三)以个人身份参加项目;
(四)项目拨款额低于10万元。
四、申报材料:
(一)国家科技项目配套资金申报书;
(二)原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任务书;
(三)国家立项证明以及2005年8月至12月经费到位凭证材料。
材料一式2份和磁盘1张,复印件需加盖申报单位公章并注明“此件与原件相符”的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