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基础研究主要支持课题(合集)

时间:2019-05-13 09:58: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点基础研究主要支持课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点基础研究主要支持课题》。

第一篇:重点基础研究主要支持课题

附件:

重点基础研究主要支持课题

2014年拟在综合交叉学科、农业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健康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农业、民生科技、生物医药、生命健康、海洋、航空航天布局重点基础研究项目。

一、综合交叉学科

(一)城市水系统创新

进行城市水系统创新领域研究,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城市水系统、提出新的理论与技术:1.城市水系统的能与水的关系;2.绿色城市水系统设计与低冲击开发理论;3.基于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4.基于水循环理论的城市热环境调控理论与技术;5.城市水的再生与循环理论与技术;6.城市水生态理论与技术。

(二)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中的学科交叉研究

重点围绕新型核酸测序技术的研发和相关测序产品的研制,开展基于DNA纳米球及模式化纳米阵列技术的测序芯片制造相关核心技术攻关,进行新型测序芯片的研发与大规模工程制造,促进我国核酸测序领域的产业发展,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核酸测序技术的产业建设提供工程技术支撑。

研究目标:建立测序反应芯片的微加工技术和突破生产工艺等关键技术,为新型核酸测序仪的开发奠定基础,促进相关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

(三)食物、药材对微生物菌群稳态影响的机制研究

研究食物、药材对于人类肠道菌群稳态的影响机制,针对不同的食物、药材,分别研究其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最终建立食物、药材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

(四)智能仿生系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将人工智能和生物智能相融合,实现人与机器的双向交互、相互适应

- 1 -

及协同工作。拟通过人工智能和生物智能相互融合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实现未来推动工业加速发展。

(五)下一代虚拟现实建模理论与可交互智能模型研究

展开以下内容研究:1.研究对象语义和结构信息的数据获取、特征提取及其一体化的紧凑表示理论;2.研究模型的信息交换协议、多维属性的矢量化表示及其对自由交互的自主感知理论;3.研究海量数字化模型的数据活化、多源数据的个性化信息提取、基于特征子空间最优匹配的个性化建模及其测度理论。

研究目标:1.拓展网格、隐函数、点云等传统的建模表示理论,建立融合几何结构、物理特性和语义功能的新一代模型表示理论;2.拓展以额外施加通用的自由变形模型、物理模型或参数化模型为主的静态模型驱动理论,建立具有智能特性的可交互建模理论;3.突破以手工或半手工方法为主的低效建模方法,建立大数据驱动的可信个性化建模理论。

(六)超低功耗、非易失性计算存储器件及集成电路

展开如下研究:1.可用于计算存储的新型自旋电子器件并通过电场驱动状态翻转方式从而实现低功耗;2.通过调整器件结构及材料构成调控信息计算速度及非易失性存储时间,研究用于计算存储的最佳方式;3.嵌入非易失性自旋信息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模拟方式并研发出1Mb小型测试片。

预期目标: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出有自主产权的新型超低功耗、非易失性计算存储器件及集成电路。实现电场对自旋存储状态翻转因而单位写入功耗为fJ级别,通过调节器件构架及材料构成,使计算速度可以超过Ghz并保持一定时间的非易失性。小型测试片的成功将为我国企业在当前信息产业转型过程中在计算存储领域取得先机提供基础研究及方法。

(七)蛋白质纤维在体内形成及其结构功能原理研究

对以蛋白质纤维在体内的形成及其结构功能原理的研究出发,融合生命科学,健康科学,运动科学,材料科学,纳米研究,生物材料科学,蛋白质科学,纤维和纺织科学和技术等的方法和理论来建立全新的体系。主- 2 -

要包括:1.生物体内蛋白质纤维及其多级结构形成过程、条件及机理:蛋白质的分泌及其大分子自组装,细胞外基质及环境的作用。运动的作用(牵伸作用),类似于纺丝过程。胶原蛋白从三螺旋到纤维的形成;2.蛋白质纤维结构体的功能:如交织结构的功能及原理,神经交织网络信号传递及对智能的影响;生物体纤维的智能现象、主要功能、作用原理。对蜘蛛丝的研究知道,蛋白质纤维有很好的形状记忆特性。人体纤维一定有其他的智能特性(温度、电磁响应)有待研究;3.生物纤维材料(自体纤维&再生生物材料纤维)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皮肤保健的作用及细胞学意义上的作用机理的研究;4.由上述产生的仿生学原理、技术及如何模拟体内让纤维形成、作用的条件。

(八)高性能蓄热技术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研究如下内容:1.相变材料的热力学及传热性能控制及强化机理;2.蓄热装置的构型理论优化方法;3.蓄热系统的优化理论与方法。

(九)现代生物新技术

重点发展生物质能、微生物再造、生物化工产品、新型酶制剂等生物制造技术,发展农作物基因组学、转基因农作物、生物农药、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生产技术和海洋生物炼油等生物农业技术和海洋生物技术,发展城市垃圾生物处理、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等生物环保技术,推动生物制造、生物农业、海洋生物、生物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农业科学

(一)重要农作物和家畜的高通量分子标记技术研究

开展如下研究:1.建立高通量分子标记技术,高通量地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标记,且能在大量个体中进行相应标记的高效鉴定;2.研发针对包括重要农作物和家畜在内的多种物种进行分子标记的快速开发技术,并在开发得到的大量标记中选择出最优标记组合,适用于大规模的标记鉴定同时也保证对整个基因组的代表性;3.同时对开发的分子标记方法进行鉴定,实现快速、高效的标记鉴定,以满足在育种过程中所需要的大规模的鉴定工作。

- 3 -

研究目标:高通量的分子标记技术将进一步提高基于分子标记的选择育种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从而提高育种的效率,最终将为快速高效的物种改良提供基础。

(二)生物农业

开展如下研究:荔枝、龙眼果肉重要活性物质的化学生物学表征及作用机制。

研究目标:全面解析荔枝龙眼果肉中酚类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化学结构,表征荔枝龙眼果肉不同活性多糖级分的一级和高级结构特征,明确加工条件对酚类和多糖类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活性的影响规律;从肝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完整性角度,探讨主要酚类单体对线粒体膜电位、凋亡基因bcl-2和caspase-3表达水平和DNA降解等的影响,探明其基于线粒体保护的护肝作用分子机制;以巨噬细胞作用受体类型及其胞内信号通路为切入点,分析荔枝多糖主活性级分对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力、IL-

2、TNF-α等细胞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揭示其免疫调节作用的构效关系与分子机制。

三、能源科学

(一)高效柔性薄膜热电发电器的基础研究

开展以下研究内容:1.研究柔性衬底上热电薄膜多尺度局域效应及其协同作用对薄膜电子、声子输运影响的理论机制;2.研究在柔性衬底上对热电薄膜进行微结构调控的技术,开发高性能的P型和N型热电薄膜材料;3.研究柔性薄膜热电发电器的界面动力学、热阻效应等微观物理机制与电极、密封等关键材料膜层宏观性能的演变规律;4.研究柔性薄膜热电发电器组件与环境稳定性的关联机制,探究高温环境下组件的稳定性、电输出特性、使用寿命等关键指标,优化设计以提高柔性薄膜热电发电器组件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和寿命。

研究目标:

1.实现规模化制备高效率的柔性薄膜热电发电器及其组件;2.建立典型的柔性薄膜热电发电器体系及示范系统。

- 4 -

(二)高容量锂空气电池涉及的重大科学问题

针对高容量锂空气电池涉及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具有电化学性能稳定的电解液和电极材料;阐明电池充放电过程的反应机理;构建集离子、电子、质量传输与电化学反应于一体的耦合理论模型,揭示电池系统中耦合传输的相互作用机理;优化电极结构,增强离子、电子、质量三相的协同传输;优化电池系统设计,开发具有超高容量和良好循环性能的锂空气电池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系统研究各种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其对电化学活性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合成电化学性能稳定的电解液和电极材料;2.深入研究充放电过程中产物在多孔电极上的沉积、分解、迁移机制,明确电池充放电过程的反应机理;3.研究电池系统中三相传输与电化学反应的耦合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构建相应的耦合理论框架;4.研究不同电极结构对三相传输与电化学反应过程的影响,优化电池系统参数,提升电池性能。

研究目标:1.面向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大需求,研发具有超高容量和良好循环性能的锂空气电池。具体包括合成电化学性能稳定的关键材料;2.明晰充放电过程的反应机理;3.建立三相传输与电化学反应耦合的理论框架,以及最优的电极结构和电池系统设计。

四、信息科学

(一)面向数字文化资源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开展以下研究:1.基于视觉、听觉、及文本信息处理的数字文化内容的自动识别、分类和美学评价技术;2.智能高效的数字文化内容生成与辅助制作技术;3.海量文化数据自动整理、挖掘、索引和检索技术;4.数字文化遗产的整理、恢复与重现技术;5.开发面向创意文化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研究目标:1.开发文化信息分析、感知、挖掘、生成和检索技术,建立数字文化的智能处理平台;2.开发数字文化遗产分析,编辑和再现技术,建立网络数字文化保护与浏览平台;3.开发网络数字化时代文化传播和影

- 5 -

响模型。4.在顶级刊物和会议如PAMI,IJCV,CVPR,ICCV,ECCV,ACM-MM上发表论文40篇以上。对政府开展文化建设提供技术手段,为文化创意产业输送技术源动力。

(二)穿戴式三维人机自然直观交互智能移动终端

研究适合长期穿戴的三维人体动作检测传感技术。长期穿戴必须考虑使用者的舒适性,其中非接触式的传感技术最能减低对使用者的影响。虽然目前的非接触式三维人体动作检测技术已初见成果,如kinect、leap motion等,但他们的应用方式都是将传感器固定在某一位置,并不适用于配合移动终端的使用。

研究目标是把合适长期穿戴的三维人体动作检测传感器结合穿戴式移动终端如Google Glass的使用,形成拥有高度人机融合的人机界面的智能移动终端。

(三)高铁移动通信超高频宽带接入系统

开展以下研究内容:1.超高频率无线宽带通信机;2.高速移动宽带通信的超软切换技术;3.宽带无线通信机的主动纠偏技术;4.超高频无线宽带通信天馈系统 ;5.车载移动通信基站及光分布系统 ;6.车地之间通信协议。

研究目标:研制强兼容性、强抗干扰性、超大带宽、高精准、最低电磁波污染的高铁移动通信超高频宽带接入系统。

(四)微流控彩色视频电子纸显示技术

开展微流控彩色视频电子纸显示技术的电润湿驱动与界面浸润增强/调控机制研究。以多种超疏水含氟聚合物设计与合成为基础,结合高分子改性修饰、表面分子组装、表层涂覆、表面微纳结构制造等新兴技术工艺,研究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流控彩色视频电子纸核心技术——电润湿-微流控驱动与界面浸润增强/调控技术。在此基础上,对这类材料应用于电润湿微流控显示器件的特性进行全面地测试和评估,建立电润湿微流控界面的表面浸润特性与驱动电场的关系;探寻界面涂层的表面微观结构对微流体电润湿驱动的影响;探寻电介表面涂层的物理特性与电解质微- 6 -

流体体积、形态等关系,并确定电润湿微流控界面与电润湿驱动关联关系,从而指导电润湿微流控器件的设计,为电润湿新型平板显示器的产业化解决核心问题、奠定理论基础。

五、健康科学

(一)淋巴瘤和白血病发生发展机制和新颖抗癌分子研究

以源自B和T细胞的白血病和淋巴瘤为对象,通过发现基因突变,蛋白表达、修饰变化,和信号通路网络功能异常,研究癌细胞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依赖的关键信号节点,提出新的治疗机制,发展新的靶向抗癌药物分子。

(二)负链RNA病毒制病机制的研究

研究负链RNA病毒的核衣壳蛋白如何帮助RNA聚合酶去识别包裹在核衣壳内确定的RNA序列;通过研究突变核衣壳蛋白晶体结构来研究负链RNA病毒结构变化对其转录的影响。

研究目标:深入理解负链RNA病毒转录对结构的要求及负链RNA病毒结构变化对其转录的影响。同时,对L和P蛋白组成的RNA聚和酶进行反应机理和结构的深入研究;对各病毒蛋白在病毒组装,和宿主细胞侵入的功能,及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方面深入研究;另外,系统研究宿主蛋白对负链RNA病毒复制所起到的抑制作用。

(三)新型无标记成像与传感原理

面向无损与微创医学技术的重大临床需求,充分利用激光、光纤、纳米等领域的原理、技术与产业发展基础,研究新型无标记成像与传感原理,发展适合于针对特定病、症的在体、多参数灵敏检测与诊断方法,并形成低成本、个性化在体精准检测与诊断新方法、技术与仪器。

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偏振光散射的无损、多参数成像与传感方法:以穆勒矩阵为基础,研究准确、快速表征偏振态和样品偏振光学特征的原理和方法,建立新型偏振态测量和信息提取技术基础;研究偏振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散射和传播过程,寻找对不同微观结构敏感的特异性偏振指标,建立新型无标记、无损成像与传感方法。2.发展高灵敏功能化纳米材

- 7 -

料特异性靶向探针和检测器件, 发展在体的、无损(未创)的重大疾病早期诊断预警技术;另外,结合低丰度疾病标志物的富集研究,发展体外的基于纳米结构的超灵敏高可靠性检测技术。3.发展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发的无标记、超灵敏传感技术,发展基于快速定位与导航算法的实用仪器,开展临床应用研究。

(四)重大疾病相关药物研发的新思路、新靶点研究

研究RA的炎症对IL-37表达的调节机制,阐述IL-37对RA炎症反应的免疫调节机制及信号传导通路;研究IL-37的主要药效评价、一般药理、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稳定剂型、质量标准控制、免疫原性和局部刺激性。

研究目标:明确RA对IL-37表达的影响及调节机制;阐明IL-37对RA炎症反应和细胞炎症、趋化和粘附因子表达的免疫调节;明确IL-37 对诱导RA 免疫抑制调节的信号传导通路;为 IL-37,一个体内自然产生的细胞免疫抑制因子,作为 RA的临床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明确IL-37对RA患者炎性因子的调节机制,及与临床的相关性,为申请IL-37 作为RA炎症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提供实验依据,并为申请临床试验批件号提供依据。

(五)重大疾病基础研究

以浸润和非浸润、初发和复发、原发和转移膀胱癌为研究对象,探讨膀胱癌发生、发展、复发和转移的分子基础,找出膀胱癌基因表达、蛋白组学、代谢等方面的差异。明确膀胱癌发生、发展、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关键的分子靶点并阐明靶点之间的相互调节机制。建立膀胱癌预警诊断和疗效预后判断的分子预警体系,为个体化治疗、膀胱癌治疗新策略的建立提供分子基础和科学依据。

(六)重要罕见遗传病的分子机制和治疗研究

开展以下研究:1.针对儿童早发的遗传异质性强罕见遗传病,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多组学技术进行基因组、基因表达、蛋白表达和代谢小分子的变化机理研究,通过系统生物学方法定位罕见疾病的致病基因以及探索相关分子机制,指导这类儿童罕见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早期筛查技术;2.结合干细胞模型建立药物筛选新模式,结合靶向基因操作技术探索疾病治- 8 - 疗新方法。

研究目标:为减少和控制几类罕见病提供科学基础和临床方法。

(七)循环miRNA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C类)

收集大量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表型信息明确的血液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及质谱分析等“组学”技术,大规模研究心力衰竭患者与该疾病相关的miRNA及其它基因或大/小分子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及发展中的分子机制,揭示其与心力衰竭的关系,为发展早期分子诊断新技术以及治疗的新策略、新方法提供指导。

(八)重要儿童传染病基础研究

开展以下研究:以每年都有爆发的儿童感染手足口病为出发点,研究手足口病的致病机制。通过对手足口病患粪便、血清等样本的快速高通量核酸测序技术以及蛋白质谱分析技术,对病原综合全面鉴定,结合个体免疫、转录表达、免疫因子分布情况,全面阐释手足口病人患病的原因和具体病原的致病机制。

研究目标:揭示重复病毒感染,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探索个体免疫差异情况下病毒种类、病毒复制与病毒拮抗宿主免疫清除应答、炎症反应及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研究肠道病毒感染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是否是病人由轻症转化为重症的原因,以及重症治疗的有效干预。

(九)重大骨代谢性疾病的早期诊疗和新机制

开展以下研究:1.骨质疏松的宏基因组学研究、诊断新标准、传统和生物药物疗效评估与治疗研究;2.骨质疏松诊断和骨折风险评估新标准;3.中药防治骨质疏松药物研发的现代化和国际化;4.原发性骨关节炎发生过程中的miRNA动态分子信号网络研究;5.新型抗炎通路在原发性骨关节炎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机理研究;6.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塌陷的机理及干预研究;7.骨折修复中的成体干细胞及炎症细胞的作用机理研究。

研究目标:1.建立起骨质疏松的一整套的诊疗标准。根据宏基因组学结论寻找到若干该病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生物学标记物;2.揭示miRNA网络系统在OA发病中的作用,寻找到潜在的治疗靶标;3.通过流行病学寻找到

- 9 -

若干激素性骨坏死的血管内和外相关基因,研发针对骨坏死发生机制的性传统和生物药物以及活性生物材料的疗效验证。

(十)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机理、诊断、治疗和预防

开展以下研究:1.肌腱韧带慢性损伤的力学和生物学机理研究;2.肌腱韧带疲劳与恢复机理的研究;3.诊断肌腱韧带慢性损伤程度的分子影像学研究;4.治疗肌腱韧带损伤新方法的研究;5.促进肌腱韧带骨止点重建的新方法的研究;6.研究防治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后组织粘连的方法;7.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康复训练的研究。

研究目标:1.揭示肌腱韧带等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和促进愈合的力学和生物学机理;2.为预防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提供指导;3.为临床治疗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提供指导和治疗方法。

(十一)伽玛氨基丁酸相关疾患共病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采用遗传影像学、神经生物学、神经药理学、受体分子结构生物学及药物设计、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及系统生物学的多学科交叉方式,从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变异与微进化、伽玛氨基丁酸神经递质的传统中枢表达及外周组织器官的“异位”表达、伽玛氨基丁酸介导的抑制性神经环路调控及其与其他神经递质系统的相互关系、生物学系统模块调控网络等多级水平,研究伽玛氨基丁酸系统在重大神经精神疾患及其他常见复杂疾病发生中的共性机理。从而为相关复杂疾病及其共病问题的有效诊治,提供理论指导。

(十二)干细胞再生人工微环境

以皮肤尤其是毛囊的再生为模型,研究其再生所需要的微环境。内容包括:发现皮肤再生所需要的理想的大分子支持材料(包括合成材料如自组装多肽形成的水凝胶);找出诱导和支持皮肤附属器官再生的关键分子及信号通路;构建毛囊等皮肤结构再生的微环境;理清完全皮肤再生所需要的干细胞成分。研究目标是建立皮肤及其附属器官再生的人工微环境,实现人工毛囊的再生,为其它更为复杂的器官的再生奠定基础。

(十三)干细胞定向分化机理研究

- 10 -

研究多能干细胞向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定向分化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与表观遗传调控;研究细胞定向分化中重要基因之间、表观遗传修饰类型之间以及基因和表观之间的交互作用;寻找细胞定向分化关键调控元件和转录因子,建立干细胞定向分化高效体系。

(十四)脑科学研究

开展以下研究:1.光控大脑技术研发和应用,包括微米尺度的光电极修饰、加工;神经环路标记;光调控的电生理等;2.脑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包括精神分裂症,癫痫,自闭症,脑中风等;3.应用光控大脑技术研究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等神经环路层面的发生机制和治理机制;4.结合神经信息处理技术,研发临床脑疾病神经调控的技术和器件,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六、材料科学

(一)3D打印材料

开展以下研究:1.多种属3D打印材料(高分子、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等)快速固化成型的物理或化学原理及工艺需求,包括基于热量扩散的物理熔融-冷却成型、受激化学反应和低温化学交联成型等;2.从分子合成和原子层级对3D打印材料宏-微观结构和属性的调控及控制,打印材料属性-工艺需求-构件性能三者关系;3.3D打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降解特性以及制备生产中的环保、能源利用等。

研究目标:1.拓展3D打印材料的种属选择、性能及应用范围;2.建立3D打印材料物性-快速成型工艺需求-目标构件性能调控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3.解决3D打印材料在环境、健康、安全等方面可能产生的问题。

(二)石墨烯-高性能聚合物纤维及复合材料

开展以下研究:1.研发适用于纤维制备的优质石墨烯宏量、可控制备方法;2.研究石墨烯氧化物和石墨烯在纤维加工成型中的作用;3.制备石墨烯与高分子材料共混的均匀稳定分散体系;4.表征石墨烯与高分子材料共混体系流变特性;5.构建石墨烯拉曼光谱学和纤维力学性能分析模型;6.探索石墨烯与高分子复合纤维成型原理和互传网络机制;7.揭示石墨烯

- 11 -

复合纤维材料在力学,生物学,光学,热力学等方面的功能特性机理。

研究目标:1.揭示石墨烯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机制、流变特性、界面作用等;2.发展拉曼光谱原位监测纤维力学传递和破坏机制;3.阐述石墨烯复合纤维材料一系列功能特性机制;4.发展几类可以工业化生产的具有不同功能特性的石墨烯高聚物纤维和复合材料体系。

(三)环境响应型光/热调控液晶高分子涂覆材料及其应用

研究以环境响应型液晶高分子材料为核心,重点研究材料性能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可调控性,以期充分利用材料自身对外界环境中光/热条件的自主性调适来实现对不同日光的选择性反射、折射或透射,有望达到对室内光照和温度的实时调控,从而大大减少建筑内部最主要的空调、照明等能耗需求。在此基础上,利用液晶高分子易于加工和成膜的特性研制新型智能光/热调控建筑涂覆材料,包括贴膜、涂料、以及具有集光陷光和光电转换功能的表层装饰器件等多种产品形态,同时开发出相应的智能化调控技术、涂覆技术及薄膜或器件加工技术,为智能化建筑材料的开发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工艺基础。

(四)动力电池“超容量”纳米复合“磷酸铁锂类”材料的可控制备及机理研究

开展“超容量”纳米复合“磷酸铁锂类”材料的1.设计与模拟计算:通过建立材料微观电子结构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及表面界面的微观结构与非平衡态动力学,研究该“低维复合”材料的储锂“超容量”的机理;2.纳米尺度的可控制备与原子尺度的界面调控:液相法纳米晶体的可控制备与溶液体系、掺杂、温控、成核等相关因素研究,碳的“点”与2维(石墨烯)包覆和原子层沉积(ALD)技术在原子尺度对界面调控和表面修饰的研究,及产业化的关键问题研究;3.材料的微观表征和电池性能的测量:原子和纳米尺度上评测结构和性能的相关性,开展纳米电化学研究,为设计与模拟计算及可控制备提供相关的数据,不断完善材料设计模型和可控制备。

(五)纳米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及其在电子封装领域的应用基础研- 12 - 究

开展以下研究:1.面向电子封装功能性纳米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可控制备;2.聚合物纳米复合导电/介电材料的制备与电性能研究;3.新型纳米复合导热材料的设计与动力学行为研究;4.超薄基板基础材料的开发及其力学性能研究;5.材料-结构-器件一体化的设计、仿真新方法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国家对高端电子封装材料的需求,瞄准“新一代电子封装技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对直接应用于电子封装技术中的新材料、纳米材料进行结构设计和可控制备;研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表、界面、渗透和失效分析等问题,运用材料-结构-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取得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关键电子封装材料的开发和提高我国IC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七、生物农业

(一)第三代杂交水稻新品种培育

利用水稻智能不育技术体系,开展以下研究:1.建立智能不育功能元件的分子标记;2.转育智能不育功能元件;3.聚合优质高产抗病等重要农艺性状;4.选育新型优质不育系的;5.利用选育的新型不育系,培育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杂交品种。

(二)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实践创新

将利用水稻中籼粳间显著的杂种优势现象,构建水稻9311/日本晴重组自交系,并与不育系配组形成双列杂交,收集杂交种中株型产量米质等表型的差异。利用自主开发的全球首套高通量水稻SNP芯片对此杂交组合进行基因型鉴定,构建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发掘水稻株型产量米质等性状的杂种优势关联位点,同时建立水稻杂交种优势表型的预测模型,为水稻杂交种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有效技术手段。

八、民生科技

(一)海湾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开展海湾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生态修复则是通过创造适合于各类生物生存的生境条件,形成各种生物群落配比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强大、系统

- 13 -

稳定的城市海湾良性水生态系统,重建受损海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针对深圳市海湾现状,提出生态修复的技术和方法。

(二)雪卡毒素的毒性定量研究

开展雪卡毒素的毒性定量研究,雪卡毒素属于神经毒素,无色无味,脂溶性,不溶于水,耐热,不易被胃酸破坏,主要存在于珊瑚鱼的内脏、肌肉中,尤以内脏中的含量最高。通过研究理清雪卡毒素毒性机理,对保障生命健康有重要意义。

(三)水底高清成像技术及设备研究

开展水底高清成像技术及设备研究,鉴于对深海资源开发、海洋科研以及水下工程作业、考古和救援的迫切需求,使得水下光电成像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制成为当前国内外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介绍了扫描激光、偏振成像、结构光成像、光一声混合成像以及水下图像处理等水下光电成像技术,分析了部分技术应用情况,并讨论了其技术特点。论文对于发展海洋资源开发、水下勘探与研究、水下救援以及国防等所需的水下光电成像技术和装置具有意义。

(四)利用生物技术治理蓝绿藻的研究

研究蓝绿藻的生长和产毒,受光照、温度、氮磷、微量元素、溶解氧、叶绿素含量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机理。

(五)海波能量利用研究

开展海波能量利用研究,提高海波能量利用效率,充分利用海洋能。

(六)深圳珊瑚鱼的研究

开展深圳珊瑚鱼的研究,研究珊瑚鱼的种群特征。

九、生物医药

(一)肿瘤早期诊断与分型

开展肿瘤无创检测技术、肿瘤干细胞生物标记筛选技术、肿瘤基因检测及数据解读技术研究。

(二)肿瘤个性化治疗

研究肿瘤细胞治疗技术和肿瘤疫苗临床应用。

- 14 -

(三)肿瘤创新药

进行肿瘤多靶点创新药开发。

(四)肿瘤干细胞分化 进行肿瘤干细胞分化机理探索。

(五)中药组方产业化开发 进行临床中药制剂的产业化开发。

(六)小分子调控干细胞技术

开展应用小分子化合物调控干细胞去分化技术研究。

(七)糖尿病及代谢疾病研究

开展糖尿病、肥胖症机理研究及相关技术开发。

(八)生物医学材料

开展个体化组织工程软骨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关键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

(九)基因筛查技术

开展基因筛查技术用于优生优育、骨创伤康复治疗、抗衰老医学等研究。

(十)老年病及老年保健产品

开展老年痴呆早期诊断技术及药物开发等研究。

(十一)航天医学

开展极端条件下人体医学研究。

十、生命健康

(一)生命信息

支持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研究。重点支持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高通量检测、生命信息大数据挖掘、海量生物信息存储基础研究。

(二)高端医疗

1.个体化治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生物治疗临床转化、遗传病个体化基础研究,以及针对长期服药高发病、疑难病、慢性病人群的合理化治疗模式研究。

- 15 -

2.第三方医学检测:重点支持生殖孕育、重大疾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分子分型技术、特殊化学检测基础研究。

(三)健康管理

1.个性化健康管理:肥胖、高发慢病、亚健康、精神疾病等的预防、筛查、监测、干预研究以及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研究。

2.数字化健康管理:连续式无创检测、健康数据在线挖掘、多模态健康数据融合、公共卫生大数据分析研究。

(四)养生保健

1.中医养生:中医诊疗、中医药养生保健基础研究。2.医疗美容:皮肤健康、细胞抗衰老基础研究。

(五)健身管理

支持以运动疗法、营养疗法为主要手段,针对肥胖、脊椎病、慢性病、亚健康、运动创伤等重大健康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研究。

十一、海洋

(一)海洋生物育种

开展以重要水产经济动物及其基因调控为中心的良种引进扩繁、生长发育调节方面的研究。

(二)海洋生物制品

海洋功能性活性物质,海洋生物酶,海洋生物兽药、疫苗、饲料等海洋生物制品方面的研究。

(三)海洋生物医用材料

利用海洋生物资源,通过材料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海洋生物医用材料的创伤修复机制进行探究,对海洋生物资源作为医用材料进行原理性探索。主要包括海洋活性骨材料、硼酸盐植入材料、海洋创伤修复材料、海洋天然产物的抗体偶联药物、海洋药物发现及分子机制研究、海洋免疫调节作用药物研究、海洋天然高分子材料研究等。

(四)海洋生物深加工

对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进行原理性探索实验,基于基因组学、蛋白- 16 -

组学、代谢组学、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科学研究;开展基于海洋活性物质的化妆品、保健食品、医药产品的等方面研究。

(五)海洋环保

海洋环境污染物的检测监测技术及环境行为研究;海洋污染物通量的时空分布及时域变化特征研究;纳米材料在海洋油污处理与净化、海洋石油污染物高效生物处理研究;深圳海域生态保护与海洋环境生物研究;深圳近岸生态遥感应用研究,探索高适应性石油烃高效降解菌剂及海洋产品重金属污染快速检测方法等。

(六)海洋资源利用

海洋藻类生产燃料酒精、生物柴油、航空煤油等原理性研究,研究通过遗传改良手段选育高产生物活性产品,实现海洋能源多元化、高值化发展;可燃冰开采技术研究,对其形成的可能的成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分布特征等。

(七)海洋碳汇

深港海域生态环境评价、生态风险预警模型;海洋微型生物碳泵(MCP)和经典生物泵等模型的海洋碳汇生态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十二、航空航天

(一)航空电子

1.关键机载电子设备系统集成、地空通信、人机智能交互、基础元器件材料及工艺和适航取证等核心技术。

2.地空和机间通信产品、影音娱乐等机载设备和航空体育装备。3.陀螺仪、航空航天用微电机系统、高集成度一体化封装电路板、集成电路(IC)封装载板等核心零组件。

4.飞行通信、导航、座舱环境控制、语音控制、飞行管理、电气等关键机载电子设备系统;综合指挥调度、大范围防雷系统等机场电子设备系统。

(二)无人机

无人机设计测试总装集成、一体化数字航空飞行控制系统、无人机用

- 17 -

发动机控制系统、高精度飞行姿态控制系统、通用地面操控平台系统、无人机载荷系统、数据链通信及导航系统、机间信息共享控制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等关键技术。

(三)卫星导航

1.卫星导航芯片、兼容多模多频高精度天线模组、高性能导航基带、射频芯片、精确定位、高动态定位、应用集成等核心技术。

2.北斗地基增强、北斗位置服务与管理等地面系统。

3.各类移动(星载、机载、车载、便携)导航终端设备及其制造工艺,以及导航地图、深度信息点、动态交通信息等基础数据产品,形成智能终端和授时同步产品等集成应用系统解决方案。

(四)航空航天材料

1.特殊电磁性能超材料、芳纶 IV、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高密度电子封装材料等核心技术。

2.高性能增强纤维、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功能涂层材料、无机铝硅酸盐航空透明件材料等高性能复合材料,以及高温合金材料、高端轻质高强度金属材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的研制技术,及其设备制造技术。

(五)精密制造技术及装备

核心零部件、高端极限工具、复杂精密零件复合3D 打印等精密制造核心技术;提升精密机械加工制造工艺;高端精密制造装备,研制精密轴承、大型成型模具、数控、焊接以及航空配套和专用机床等设备装备工艺。

(六)微小卫星

数据接收处理、高集成度星载综合电子系统、卫星结构设计、飞行控制、航天设备地面测试、产品空间环境适应性等关键技术;基于成熟工业技术产品的航天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片、星载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卫星遥感技术在信息增值服务、基础地理空间信息产品等技术。

(七)航天生态控制与健康监测

1.特殊环境大气调控、基于水电解的可再生能源、水质安全与深度净- 18 -

化等环境控制技术,密闭环境动植物高效生产、生物质固废处理与利用等生态技术,以及穿戴式健康监测、微流控体液检测、个体化健康预警等健康监测技术。

2.研发(大气、水、食物)再生系统、模块化大气综合调控、水质净化、生物质固废转化等载人航天和民用装备,以及个体化健康管理系统。

- 19 -

第二篇:重点基础研究部分

附件

2017河北省基础研究计划 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基础研究专项(重点基础研究部分)项目申报指南

一、总体安排

重点基础研究是河北省基础研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瞄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支持我省优势领域的重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培育高水平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取得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成果,提升我省基础研究能力。

2017年,围绕农业、人口与健康、能源、信息、资源与环境、材料、制造与工程等科学领域的9个优先主题,优选20项左右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优先支持我省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优先支持省重点实验室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联合科研项目;优先支持在相关领域形成重要影响青年人才的研究项目;优先支持多学科交叉、多部门联合的项目;优先支持与京津地区高校、科研单位开展的合作研究项目。

二、支持重点

优先主题一:作物抗逆分子机理与调控(指南代码 1000108)研究作物对干旱、高盐、高低温、病虫害和养分(磷、钾、铁)亏缺等逆境胁迫的信号转导和抗逆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作物抗旱、抗盐、抗病、温度胁迫、耐养分亏缺的相关基因的功能、表达的调控机制以及作物适应逆境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确定调节的关键因子,为作物抗逆、高效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依据。

优先主题二:土壤养分高效利用机理(指南代码 1000109)面向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以设施蔬菜种植体系为对象,研究肥料氮素损失途径、阻控机理、肥料磷素转化与高效利用生物学机制,研究功能性微生物菌剂对棚室土壤养分的活化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特异微生物对养分吸收的促进及对根际环境的改善作用;研究耕地质量对养分资源利用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提出基于耕地质量的化肥减施增效途径,为建立完善农田土壤养分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优先主题三:心脑血管重塑机制研究(指南代码 1000110)研究血管内外环境如循环代谢物、血流动力学变化、各种生物活性物质、药物对血管稳态和血管重塑的影响与分子机制,探讨血管内膜和外膜对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物等刺激因素的应答差异及其生物学机制,寻找药物干预的最佳靶点,挖掘具有调节血管稳态和血管重塑的天然药物和活性单体,阐明其药理学机制、药代动力学等,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及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优先主题四:新型动力电池及储能材料基础研究(指南代码 1000111)

面向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大需求,探索新的电化学机理,

第三篇:2014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支持方向

2014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支持方向

本省基础研究计划分为9个领域,各领域支持研究方向如下:

1.数理科学领域

数理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是原始创新的先导和基础。数理科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手段等。本领域优先支持面向实际问题开展的创新性研究。

1.1非线性复杂系统的动力学理论与应用

1.2非线性泛函分析理论与方法

1.3代数与组合的基础理论

1.4生物信息中的统计方法和工程中的科学计算

1.5材料与结构失效机理及其应用

1.6健康与医学领域的力学问题

1.7激光物理与光量子器件的相关科学问题

1.8低维度、小尺度系统(器件)的奇异量子现象和量子效应

1.9微纳光子学、量子信息中的前沿物理问题

1.10碳纳米材料上物质、电子输运性质的研究

2.化学与化工领域

化学与化工领域是研究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解决规模生产的方式和途径等过程问题的科学。优先解决面向山西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急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为相关领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1煤炭分级转化利用基础

2.2煤化工过程中的硫、氮、重金属等污染物控制

2.3煤基多联产技术与工程基础

2.4精细化学品合成、制备与应用

2.5二氧化碳捕获封存和化学利用

2.6催化新材料、新技术与新方法

2.7生物质高效转化制燃料及化学品

2.8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2.9重要功能分子的生物催化与生物合成问题

2.10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科学问题

3.材料科学领域

围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材料科学的需求,发展资源-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材料,研究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结构材料,提出低成本、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材料制备方法,发展具有我省特色的材料科学体系,为突破材料产业的发展瓶颈提供科学支撑。

3.1纳米材料及其工程化应用

3.2新型稀土永磁、巨磁阻等磁性材料制备

3.3高性能、低成本陶瓷制备、表征、性能检测

3.4半导体光电材料及其器件

3.5高性能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等碳基材料

3.6重型装备中大型铸锻件用材料制备及成型

3.7特种高性能轻合金焊接材料及工艺优化

3.8环境友好材料物理化学性能及降解机理

3.9材料服役特征及表征评价

3.10生物医用与仿生材料设计制备与应用基础

4.信息科学领域

信息科学包含信息的产生、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及其应用等基础研究领域,主要资助对我省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探索性研究,鼓励信息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交叉研究。

4.1电路与系统中的设计、测试和验证、故障检测、可靠性

4.2传感器网络与多源信息融合处理

4.3复杂系统的建模、优化、测试与控制

4.4微纳米器件等新型传感器制备及应用基础

4.5网络信息处理、利用、安全与可信计算

4.6互联网、物联网与无线传感器网络

4.7光电信息理论与技术问题研究

4.8高动态复杂环境下的信息获取方法与高密度信息存储

4.9虚拟场景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

4.10生物信息处理与识别技术基础

5.制造与工程科学领域

制造与工程科学围绕装备制造和工程领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提升制造与工程领域的精细化、高端化、智能化水平,努力推动从“山西制造”向“山西创造”转变。

5.1大型复杂装备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5.2重型大型装备节能技术

5.3重型大型装备液压及电器元器件关键技术

5.4典型零件、结构的失效机理与可靠性设计

5.5重型装备运行状态监控及故障预警

5.6复杂机电系统协同设计

5.7复杂机电系统运行稳定性与保障理论

5.8高品质零件高效精密加工

5.9高效精密切削磨削加工

5.10微纳器件及系统设计、制造、检测

6.生物与农业科学领域

本领域主要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动物学、植物学、农学、林学、畜牧与兽医学、生理学、生态学等,主要解决我省生物科技、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旨在为生物农业关键技术和新产品创制发明提供重要理论和方法支撑。

6.1细胞代谢和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分子机理及其调控机制

6.2重要微生物、动物植物资源的生物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转录组学研究

6.3动物植物资源的转基因方法与分子育种的理论及方法研究

6.4作物产量品质的分子基础与环境关系互作响应机理

6.5生物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应用基础研究

6.6动物营养代谢、繁殖调控和免疫调节机制

6.7林木优良性状与森林多重服务功能形成机制

6.8生物间生长发育过程相互拮抗与协同机理及应用研究

6.9动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子评价与核心种质构建

6.10山西特色小杂粮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7.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

资源与环境科学涉及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与健康、地球科学、区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为解决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中的资源供给、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重要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与

技术支撑,加快“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发展进程,促进“美丽山西”建设。

7.1山西省特征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分析与控制

7.2矿区污染物对土壤水体影响、迁移转化规律及控制

7.3气候因素对生态系统影响及作用机理

7.4节水灌溉、水肥高效利用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7.5重点煤炭基地煤-气-水共采的地质体信息化构建

7.6煤系废弃物的结晶分离机理研究

7.7城乡规划中的环境生态、节能减排及防灾减灾

7.8山西裂谷带活动构造与可能震源体的地质构造

7.9封山育林区生态现状、恢复演替规律及保护机制

7.10特殊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结构可靠性、耐久性评价及除险加固

8.能源科学领域

针对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需求,着力解决煤炭等化石能源资源开发与清洁高效利用、清洁多元化能源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并为深化新能源研究提供新路径。

8.1特厚煤层、薄煤层及倾斜煤层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技术与装备

8.2煤层气与页岩气富集、开采、提纯与储运

8.3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高效转换、利用与储存

8.4超高压输变电设备优化与传输机理

8.5矿井重大灾害预警与防治

8.6煤炭中有害元素的分布富集机理及环境污染防治

8.7极难抽采煤层瓦斯快速预抽采机理与技术基础

8.8极难分选煤的分选新原理、工艺与设备优化

8.9残煤复采基础科学问题

8.10储能材料制备与储能关键技术研究

9.人口与健康科学领域

针对山西省地方病和环境污染引发的地域性疾病,利用新技术、新方法,从多学科、多层面、多视角针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机制开展深入研究。鼓励开展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山西道地中药材药效及药代动力学等研究。

9.1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失衡与疾病发生、发展关系

9.2高发恶性肿瘤相关基因筛查、基因结构、功能和分子诊断、靶向药物治疗及生物综合治疗

9.3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

9.4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及重要器官的组织纤维化机制及防治

9.5老年性疾病、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特征、演变过程及防治

9.6心理障碍及精神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与防治

9.7创新药物设计、合成、药代动力学与作用机制

9.8中药及确有疗效的复方药效物质基础、药性与配伍理论及作用机理

9.9中医生理、病理及针灸穴位配伍的生物学机制

9.10山西省道地中药材道地性特征、形成机理、优异种子发掘、特殊炮制工艺等基础研究

第四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总结报告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2010课题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平流层大气基本过程及其在东亚气候与天气变化中的作用 课题名称: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大气过程及其对大气成分分布的影响 课题编号:2010CB428602 起止年月:2010年1月-2014年8月 课题组长:卞建春

邮件地址:北京市9804信箱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100029 联系电话:010-82995078,*** 电子邮件:bjc@mail.iap.ac.cn 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0年12月15日

一、计划执行情况

1、计划完成情况

1.1 课题前两年研究任务

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TLS)也称为对流层顶区域,是两个具有明显不同特性层区之间的过渡层,具有很强的热力、动力和化学要素垂直梯度,水平分布结构复杂而且多变。UTLS区域是大气动力、辐射、微物理和化学等过程相互作用非常显著的区域,其中动力过程既包括混合、对流和重力波等中小尺度过程,也包括暖输送带、平流层下侵、副热带西风急流调整等大尺度过程,还包括Brewer-Dobson环流这样的全球尺度过程。东亚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到太平洋、印度洋和亚欧大陆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特别是青藏高原高大地形的影响,因而东亚UTLS区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围绕上述关键科学问题,前两年课题任务计划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东亚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TLS)大气结构及形成机理。利用卫星、高分辨率探空和加强期观测资料,分析华北、西北、青藏高原等典型地区UTLS大气动力、热力和化学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机理。

(2)东亚平流层-对流层交换过程及其在大气成分收支中的作用。基于卫星和再分析资料,分析东亚地区典型天气过程中UTLS大气动力和成分的变化特征,分析平流层-对流层之间大气成分的输送过程;分析东亚地区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通量以及在全球大气成分收支中的作用。

(3)东亚强对流过程中大气成分向UTLS输送的机理。根据卫星资料分析东亚地区对流活动统计特征,以及与UTLS大气成分分布的关系;利用对流云模式模拟东亚地区强对流活动对于对流层-平流层物质输送的影响。

1.2 2010年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

2010年作为项目启动年,研究的主要工作集中在:

(1)数据收集、准备和整理

 收集探空资料、卫星资料  收集再分析资料(2)亚洲UTLS 大气结构及形成机理

 夏季亚洲季风区UTLS大气成分分布及其与南亚高压的关系  亚洲对流层顶附近精细结构的分析

(3)亚洲平流层-对流层交换过程及其在大气成分收支中的作用

 夏季青藏高原臭氧低谷的成因分析

 亚洲季风低层污染物向UTLS区域输送过程的模拟研究  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平流层下侵过程和上侵过程的分析(4)亚洲强对流过程中大气成分向UTLS输送的机理

 夏季亚洲地区对流活动的分布  夏季亚洲强对流活动的模拟研究2、2010年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

2.1 数据收集、准备和整理

获取了我国部分探空站垂直高分辨率,收集COSMIC温度廓线资料,可用于对流层顶附近大气静力稳定度的分析;

收集了欧洲中心最新版本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为区域模拟提供了高分辨率资料;

收集了MLS大气成分资料,用于UTLS区域大气成分分布的研究; 收集了CloudSat和Calipso卫星的云廓线资料,用于分析强对流活动特征。

2.2 夏季亚洲季风区UTLS大气成分分布及其与南亚高压的关系

利用2005-2009年的MLS观测资料分析了夏季亚洲季风区UTLS区域O3、CO和水汽分布,结果表明:夏季南亚高压控制区是全球臭氧(平流层示踪物)浓度的低值中心,也是对流层示踪物CO和水汽浓度的高值中心。分析结果还表明,这种分布随南亚高压东西振荡活动而存在两个模态:当南亚高压处于青藏高原模态时,这些示踪物中心向东偏移,中心位置位于青藏高原上空;当南亚高压处于伊朗高原模态时,中心向西偏移,位于伊朗高原上空;伊朗高原模态高压中心偏强,示踪物中心极值也偏强,尤其对于水汽比较明显。2.3 夏季青藏高原臭氧低谷的成因

自从1994年周秀骥等发现夏季青藏高原臭氧低谷现象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尝试寻求其形成原因或机理,但至今尚未有大家普遍认可的说法。我们依据观测资料指出:夏季青藏高原臭氧低谷的形成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亚洲夏季风(ASM)的输送,二是青藏高原高大地形引起空气柱的短缺。夏季青藏高原上空臭氧总量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偏低33 DU。臭氧廓线卫星观测表明,ASM上空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TLS)臭氧浓度比同纬度非ASM区域偏低,导致臭氧总量偏低20 DU。ASM上空UTLS臭氧浓度偏低与该区域很强的对流活动有关,频繁发生的对流活动不断把低层低臭氧浓度空气输送到UTLS区域,而在上层受到南亚高压反气旋的约束,造成该处空气特性具有对流层性质。此外,沿着同一纬度,在亚洲季风区臭氧总量随着地形的起伏而变化,与地形高度有很好的一致性。分析表明由于青藏高原高大地形引起臭氧总量减少20 DU,与UTLS区域臭氧浓度偏低引起的量相当。

2.4 亚洲季风低层污染物向UTLS区域输送过程的模拟研究

开发全球三维化学输送模式GOES-Chem在UTLS区域的模拟能力,初步利用模式模拟CO、HCN在UTLS的分布特征和输送规律。利用卫星资料对GEOS-Chem在UTLS区域大气成分分布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初步分析表明模拟结果能够较好地再现CO、HCN的全球分布。

2.5 亚洲季风区平流层-对流层交换过程的个例分析

根据HIRDLS卫星提供的臭氧分布,初步分析了青藏高原附近平流层-对流层交换的两次过程,一次是春季低纬度对流层空气侵入中纬度平流层过程,另一次是夏季高原北侧平流层空气下侵到对流层低层的交换过程。

根据2009年夏季昆明臭氧水汽联合探空试验结果,利用后向轨迹法分析空气来源。观测结果显示,水汽和臭氧在UTLS区域的垂直分布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且所有11个例有着不同的表现。我们选择三个典型案例,利用三维运动轨迹模式(Traj3D Model)计算样本空气的后向轨迹,模拟样本空气的来源和传输路径,4 研究其对UTLS层中水汽和臭氧的垂直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及青藏高原上空的垂直气流对亚洲季风反气旋内部大气化学成分分布有重要影响。8月10日的案例显示,台风Moraket将海面空气输送到反气旋内部110hPa左右的高度,导致这一高度上的空气水汽含量偏高、臭氧含量偏低。而青藏高原上空的垂直气流输送的地面空气使160hPa上出现水汽低值和臭氧高值。(2)反气旋内部及外部的空气都对昆明观测结果有影响。8月8日的案例显示,昆明上空200hPa-100hPa层的样本空气主要来自位于反气旋东部的西太平洋海面及随环流运动的反气旋内部空气。(3)反气旋北侧的平流层侵扰作用也是造成对流层中部臭氧高值、水汽低值的一个原因。因此,可利用此模式结合卫星观测和其他探空资料,进一步研究亚洲季风反气旋的三维结构及解释其内部大气成分的分布情况。

2.6 夏季亚洲季风区对流特征的卫星资料分析

为了了解亚洲季风区夏季旺盛对流对化合物的输送作用,本文利用卫星资料初步分析了亚洲季风区夏季对流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全球云量水平分布有三个极大值区,分别为亚洲东部、中非以及南美的北部,其中亚洲东部的值最大。云量垂直分布存在7.5km和15km两个极大值。全球对流发生率的水平分布与云量分布极为相似,亚洲东部、中非及南美洲北部值较大。垂直分布上,对流发生率极大值出现在10-13 km左右,13km以上对流发生率迅速减小,到15km高度,亚洲季风区对流发生率减少为6%,其他地区<6%,全球只有亚洲季风区在18km有对流发生。由此可见,亚洲季风区是全球对流最旺盛的地方,且该地区的对流垂直发展高度最高,在15km以上仍有对流发生,虽然极少,但对化合物垂直输送可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7 夏季亚洲季风区强对流个例垂直输送过程的模拟研究

采用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模拟了青藏高原那曲地区的一次强对流过程,进行了强对流区域对水汽的垂直输送量及作用的模拟结果对模式云微物理方案的敏感性试验。通过与实测资料的比较,发现此次模拟在对流发生时间、地点、降水时间等方面均与实际接近,能再现出对流单体的外形特征及 对水汽的垂直输送特征。本个例模拟结果表明,WRF关于强对流系统对水汽垂直输送量和作用的模拟结果,由于云微物理方案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2.8 深对流云向平流层的水汽输送作用对大气气溶胶变化的响应

以往在研究大气气溶胶的间接气候效应时,主要关注的影响途径是:通过对云和降水的改变而影响气候。Sherwood(2002)提出了大气气溶胶产生间接气候效应的一种新的可能途径。他认为,对流层低层气溶胶粒子的增加将通过影响深对流云而使更多的水汽进入平流层。即大气气溶胶可以通过影响深对流云顶的冰相粒子尺度等云微物理特征以及升速等动力特征,影响其向下平流层的水分输送量,进而影响其对下平流层水汽含量的调节作用。但对此还缺乏定量研究。我们还不清楚:(1)人为增加大气气溶胶能改变深对流向平流层的水分输送量及作用的程度如何,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如何?(2)水分输送量和作用对大气气溶胶变化的响应规律及机理。

为此,我们对大气所的三维强风暴模式中云滴核化过程方案进行了细化处理,然后对热带穿透性深对流云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式很好地再现了热带穿透性深对流云的结构,对流层顶也清晰再现。云微物理过程分析表明,LS内的冰晶不是局地产生的,而是其下部对流层垂直输送进来的。

对比了清洁(CCN浓度约100 cm–3)和污染(CCN浓度约1300 cm–3)气溶胶情景。结果表明,污染情景下雷暴云内冰相水物质的含量更多,尤其是冰晶和霰粒子的含量,导致更多的冰晶被垂直输送到TTL和LS。这些冰晶随后蒸发,最终导致LS内的水汽含量增加更多。以上分析所考虑的时空尺度都很有限,主要是受云模式在模拟时空尺度方面的能力所限。但优点是有助于对云微物理过程和机理的分析。

3、2010文章列表(已发表论文)

1.Li, S., 2010: A comparison of polar vortex response to Pacific and Indian Ocean warming.Adv.Atmos.Sci., 27(3), 469-482, doi: 10.1007/s00376-009-9116-1.(第一标注)SCI 2.Li, S., J.Perlwitz, M.P.Hoerling, and X.Chen, 2010: Opposite Annular Responses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Hemispheres to Indian Ocean Warming.J.Climate, 23, 3720–3738..(第二标注)SCI 3.Liu, R.Q., C.Jacobi, P.Hoffmann, G.Stober, and E.G.Merzlyakov, 2010: A piecewise linear model for detecting climatic trends and their structural changes with application to mesosphere/lower thermosphere winds over Collm, Germany.J.Geophys.Res., 115, D22105, doi:10.1029/2010JD014080.(第二标注)SCI 4.陈斌, 徐祥德, 卞建春等, 2010: 夏季亚洲季风区对流层

平流层不可逆质量交换特征分析.地球物理学报, 53(5), 1050-1059, DOI:10.3969/j.issn.0001 5733.2010.05.005(第六标注)SCIE 5.刘超, 王咏青, 卞建春, 2010: NCEP/NCAR再分析温度、位势高度和风速场资料在上对流层/下平流层的适用性评估.安徽农业科学, 38(23), 12710-12715.(第一标注)

6.Liu, R., 2010: Classical theory of atmospheric tides and development of some related modern models.Chin.J.Space Sci., 30(3), 235-242.(第一标注)7.施春华, 陈月娟, 郑彬等, 2010:平流层臭氧季节变化的动力和光化学作用之比较.大气科学, 34(2), 399-406.(第一标注)

8.朱保林, 管兆勇, 程智, 2010: 北半球夏季对流层顶气压与气温的年(代)际变率与趋势分析.热带气象学报, 26(3), 364-370.(第一标注)

9.银燕, 曲平, 金莲姬等, 2010: 热带深对流云对CO、NO、NOx和O3的垂直输送作用.大气科学, 34(5), 925-936.(第二标注)

4、学生培养

2010毕业硕士:刘超;指导教师:王咏青,卞建春 学位论文:平流层大气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水平的初步分析

5、国内、国际合作情况

5.1 组织召开国际会议

为了邀请亚洲季风研究领域的动力学、化学、卫星观测以及数值模拟专家共同探讨亚洲夏季风的动力学过程、化学过程以及微物理过程,探讨亚洲地区人类活动对区域以及全球气候环境的可能影响。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科学协会/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简称IAMAS/IUGG)中国委员会于2010年7月21-23日在拉萨举办“亚洲季风及其在全球平流层-对流层大气交换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会议主题是亚洲季风区平流层-对流层交换过程及其全球气候环境效应。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外方代表16人,国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兰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中方代表30余人。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承办,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大学、国际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973计划平流层项目(EA-SPARC)(2010CB428600)和亚印太海气相互作用项目(AIPO)(2006CB403600)、中国科学院LAGEO重点实验室、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IAMAS中国委员主席吕达仁院士担任此次国际研讨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卞建春研究员和马耀明研究员担任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席。

5.2 国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

(1)卞建春、金莲姬、施春华、何文英、李倩、杨静、严仁嫦、范秋君等2010年11月7-11日参加在成都召开的“第十三届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探测与过程研究研讨会”(13th workshop on global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Monitoring And Process Study: ECMAPS 2010 Chengdu)

5.3 出席国际会议

(2)卞建春2010年9月12-16日在北京参加中美“青藏高原地区地表-对流层-平流层之间大气物质和能量输送及其对全球气候影响”学术研讨会,口头报告:“夏季青藏高原臭氧低谷现象的成因”。

(3)卞建春、李倩2010年7月21-23日在拉萨参加“亚洲夏季风及其在全球平流层-对流层交换中的作用”(ASM-STE)国际研讨会,口头报告:“Kunming Campaign, first In situ observation of water vapor and ozone in the UTLS during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和“Driving effects of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surface emissions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biomass burning tracer HCN in UTLS”。

(4)卞建春2010年10月26-30日在韩国参加“中韩大气科学交流研讨会”,口头报告:“Formation of summertime ozone valley over Tibetan Plateau—ASM and terrain”。

(5)范秋君硕士生,2010年3月-8月在美国NCAR学习访问。

5.4 接待来访

(6)2010年5月9-14日,邀请美国NCAR高级科学家Steve Massie博士来访,短期工作和指导研究生,并作学术报告。

(7)2010年7月17日,邀请美国犹他大学Chuntao Liu教授来访开展学术交流,并作学术报告。

(8)2010年8月6日,邀请美国NCAR三级科学家Junhong Wang博士来访开展学术交流,并作学术报告。

(9)2010年10月12-23日,邀请美国NCAR科学家Leigh Munchak来访开展短期工作,负责轨迹模式的安装和调试,并作学术报告。

二、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0年11月24日至26日,本课题“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大气过程及其对大气成分分布的影响”与项目第一课题“东亚地区平流层过程与结构的探测”在南京联合召开2010课题总结和交流会。在南京召开,两个课题组的组长、课题骨干以及相关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参加项目的两个课题组长、各个课题骨干和相关专家对于每个报告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所有报告完毕之后,专家们还就项目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交流,专家们对明年的工作提出了建议:一是希望建立一个能够使各课题畅通交流的平台;二是要尽量使用现有资料,把资料价值最大化;三是对于最新的资料要加快分析;四是注意资料的时效性。通过交流研讨看到了很多好的发展势头,但也看到了压力,两个课题还需继续加深探讨,以期在某些方向上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现有的一些研究内容和研究工作与课题的科研任务结合不是很紧密,没有解决项目提出来的科学问题。

三、下研究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

2011年是项目的中期评估年,课题将继续围绕三个主要研究内容开展工作:  开展东亚地区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的大气热力、动力、化学结构特征以及交换过程的资料诊断分析,给出东亚地区UTLS区域大气特征和交换特征;

 选择1~2个交换过程个例,利用中尺度模式模拟的模拟,初步模拟平流层-对流层交换的中尺度过程;

 模拟一次强对流活动对大气成分的输送过程,初步模拟强对流对大气成分的输送过程。 完成项目中期验收总结。

第五篇:关于给予课题支持的承诺书

关于给予课题支持的承诺书

我校“十二五”规划课题《》经市局专家组论证,已经顺利开题,学校承诺:

对于课题的展开和实施给予大力地支持,并将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人力、物力上都给予保证,并邀请一些专家为课题研究人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全程关注指导整个实验过程的实施,以保证课题高质量完成。

校长: 2014年11月25日

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教育法》规定: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科研在教学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第一章 教师科研工作条例

为实现“创名牌学校、当一流教师”的目标,促进我校争创科研示范校、教师争当科研教师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科研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做到:

一、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事业心和奉献意识,讲究职业道德,不断培养、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二、要具有教育科研意识,积极参加教育科研理论学习,做到不缺席、不迟到、有记录、有收效。要努力掌握和运用教育科研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积极探索教育科研的途径和方法。

三、每学期初要有切实的个人科研计划。要避免计划流于形式,平时工作中要注意课题的阶段性、实施的科学性、方法的艺术性,不断完善和调整计划、改进工作。

四、要善于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和经验材料。积极主动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研讨会、学术会议和论文评选活动。积极订阅科研刊物。每学年都要争取在市级以上刊物或研讨会上发表论文或经验文章。

五、要积极申报和主动承担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能够参与学校和其他老师的协作课题研究。并通过各种形式提高科研素质,努力向学者型教师转变。

第二章 教育科研管理条例

一、树立“科研兴校”意识,健全科研组织、形成科研网络。学校成立科研领导小组,建立科研室,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规划落实、课题落实。要与教育科研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与有关部门和学校建立科研信息网络,保证科研信息渠道畅通,创造浓厚的科研和学术氛围,真正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龙头校。

二、明确科研指导思想,制定科研规划,把教育科研工作列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搞好教育科研规划,确定教育科研工作重点,明确一个时期的重要研究课题。

三、学校每学年研究课题不少于两项,做到每个学科都有实验项目、每位老师都有研究课题,并有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保证科研规划的实施和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四、要做到教育科研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学校科研工作规划、计划、方案、总结等资料完备,各种规章制度健全。

五、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科研会议及科研活动,并在会议上交流学术论文或工作经验。校内每学期要召开一次科研理论研讨会、论文交流会、成果汇报会。总结经验、表彰优秀成果和先进个人。

六、会同有关部门,培养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在校内要广泛开展教育科研普及活动,开展科研理论讲座,搜集科研信息资料,为教师创造科研条件,向“示范性学校、科研型校长、学者型老师”的目标迈进。

第三章 教育科研课题立项与申报制度

遵循“科学性、整体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原则,确立课题研究项目并组成相应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将所选定的课题向学校教科室或有关科研规划部门申报,然后报教育局教科室审批备案。课题申请人应规范、如实填写有关材料,报所在学校审批;申请人所在学校按照要求严格审查,签署“是否同意立项”意见;确认同意立项的课题,在规定日期内将校级课题申请书报市教育局教科室备案。市级以上课题,必须在校级课题的基础上申报。

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的基本程序是:

1、确定选题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要以本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突出应用研究,大力提倡校本研究,着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具体课题项目的确定,可以来源于公布的教育科研课题指南,也可自行思考设计,但是都应该确保切合本校和研究者的实际,列入研究的问题要具体明确,切口不宜过大,同时要注意立意新颖,有时代特点,特别是要具备实际研究的价值和开展研究的可行性。

2、撰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1)课题名称。

(2)课题界定和理论依据。(3)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4)研究的主要内容。(5)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6)理论假说和研究目标。(7)完成本课题的主客观条件分析。(8)过程设计。(9)预期成果及形式。

3、填写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项目申请书 学校要组织有关人员对课题申请书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确定是否确认为校级立项课题。对市级及其以上课题,所在学校应首先审核并加盖公章,并将课题申请书(包括子课题研究方案)连同开题报告按期交市教育局教科室,市教育局教科室组织人员对课题申请书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

4、课题主持人资格

市级以上课题主持人必须是该项目研究的实际执行者,同时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具有3年以上教龄,专业知识扎实;具备指导开展课题研究的组织能力和学术水平;申请人在课题申报同一期限内一般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以往承担市教育科研课题未结题者,不得担当新课题的负责人。多人合作完成的研究项目,所有参加人员必须完成其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子课题的研究,或负责其中的部分研究任务。

第四章 教育科研过程管理制度

根据科学规范的管理常规,具体课题的研究进程应注意积累整理以下六方面材料:

1、计划性资料。包括总体实验设想、设计实验方案及研究性实施计划。

2、基础性资料。实验对象的基础情况,如学生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实验班学生的基础状况,个人兴趣、爱好、性格,实验教师的自然情况,学历、教龄、教学水平等。

3、过程性资料。主要是指实验课教案,典型实验课实录,课后分析研究记录,课外活动设计、实施及学生活动情况,教师实验研究的观察记录、随笔,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学生的反映等。

4、专题性资料。包括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专题研讨等研究资料。

5、效果性资料。包括个案变化及群体变化的资料。

6、总结性资料。包括学期、学年或专题的研究总结、论文、报告。实验资料在形成、积累、归档时,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注意材料的完整性、系统性;注意档案的科学性、适用性。

学校课题开展研究中期,课题组应填写《教育科研课题中期评估表》,由学校教科室会同市教育局相关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有关课题进行中期评估。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由课题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学校审批,报市教育局教科室备案:

1、变更课题负责人;

2、改变课题名称;

3、改变成果形式;

4、对研究内容作重大调整;

5、变更课题管理单位;

6、课题完成时间延期一年以上或多次延期;

7、因故终止或撤销课题。

对未经批准,擅自进行上述变更的课题,将不予结题。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学校或者市教育局教科室宣布撤销课题(市级以上研究课题的撤销,由相关学校或者市教育局教科室提出意见,报请批准立项的部门宣布撤销课题):

1、研究成果有严重政治问题;

2、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

3、与批准的课题设计严重不符,且学术质量、实践价值较低劣;

4、获准延期,但到期仍不能完成;

5、违反课题研究规则的其它情况。

6、被撤销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原则上两年内不得申请新课题。为提高课题研究(实验)的效益,市级以上的重点课题和校级综合性的重点课题,一般应设立领导组织、指导组织、课题工作组织。

课题领导组织。一般有行政领导参与,主要负责对重点课题把关确立;提供完成课题所需时间及必要条件;代管课题经费及提供足够经费保障;培训实验人员,解决实验进程中重大问题,组织成果鉴定、宣传推广成果。

课题指导组织。一般由学术造诣较深,业务能力较强,有一定科研经验的教学专业人员组成。主要负责理论咨询,跟踪指导,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实验方向和进展情况,定期不定期地召开研究会、交流会、总结会、座谈会,组织有关沙龙。

课题工作组织。一般由热心该课题研究、有一定经验的教师及行政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执行实验方案,具体实施研究和观察、记录、整理研究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市级及市级以上课题,所有过程性材料统一交学校教科室归档管理,同时由市教育局教科室负责督促检查、帮助指导,过程材料由研究人员管理,但在学期末要连同总结或阶段性的论文交学校教科室。

课题组在组织实施研究的过程中,应在所属单位领导的支持下,切实履行以下基本职责:

1、负责课题的设计并组建课题组,进行开题论证、制定计划及实施方案、组织研讨、申请鉴定等。

2、掌握课题进度,调控进展速度。

3、结合本课题开展学术活动(如论证研讨,考察等)。

4、制定本组人员业务培训计划,并负责指导考核。

5、安排本课题经费使用计划和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6、组织学习有关的法规制度,并遵守一切与研究有关的法规制度。

7、组织成果鉴定及技术资料归档工作。(励志天下 www.lizhi123.net)第五章 课题结题鉴定制度

1、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鉴定和评价,是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学校申报的各级立项课题,必须规范结题。

2、课题组在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后,应及时做好材料的汇总、分析和整理工作,认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主件)。并认真选编好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科研论文集、教案集、专著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制作的软件、音像制品等(附件)。

3、课题组必须在正式结题前十五天向相应教科所提出课题结题书面申请,并提供课题研究的成果主件、附件材料5—7份。

4、课题鉴定一般采用专家评议方式,包括现场评议或书面评议。鉴定组专家由课题组与相关教科所共同商定,一般由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教科专家或行政管理人员5—7人组成。鉴定组专家将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通过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审阅机关结题材料等方法,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评议和鉴定,形成鉴定组集体意见,由组长填写《成果鉴定书》并由专家组成员签字。

第六章 监督检查制度

1、学校教科室要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避免“两端管理”(即年初写计划,年终写总结)行为。

2、学校教科室应经常检查、了解课题研究情况,检测研究效果,提供信息资料,指导研究方法;建立定期报告制度,要求课题负责人定期作出口头或阶段的研究报告;强调课题组的自身建设,抓好计划的实施和反馈调节完善,抓好研究材料的积累和管理。

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更换课题负责人或延长研究期限的,学校教科室应书面报告市教科所,经同意后方有效。

4、对立项后无实际进展的课题,经过帮助、督促后仍未能按计划进行研究者,将中止其课题项目。

第七章 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为推动我校科研工作的发展,调动和鼓励全校教职工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技能和科研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奖原则及范围

1、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奖励前两年的优秀科研成果。

2、我校教学公开出版的专著、公开发表的论文或经验材料,均可参加评选。

二、教育科研成果的鉴定与评价

课题研究工作按计划完成后,课题组应填写《课题成果鉴定申表》,接受所在学校组织的成果初步鉴定或结题验收。课题组提供的鉴定材料,应包括研究成果主件、必要的附件、研究工作报告及课题申请书复印件。鉴定内容主要包括论文、研究报告、研究计划及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问卷、成果统计分析、调查报告、阶段研讨材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等全部档案资料和必要的现场鉴定材料。

科研成果的鉴定评价,应切实执行以下评估标准:

1、先进性。成果反映的教育思想端正,符合党的教育方针;选题方向和研究内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研究结论具有突破性;研究水平在地区同类研究中具有相对的先进性。

2、科学性。能科学、准确地选择和运用教育科研方法及教育统计测量手段;立论符合教育科学原理;研究过程坚持科学态度,尊重客观事实,研究结论真实可靠。成果形式符合教育科研基本规范;成果表达论点明确,资料翔实,依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清晰

3、价值。能逼近或揭示某一方面的规律,在学术上有新的突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教改方法和技术措施。

课题的正式鉴定验收,一般由批准立项的部门或者受权管理的部门组织。鉴定一般采取通讯或会议两种方式。每个课题的鉴定专家一般为5~7人,并设一名组长。专家由鉴定部门指派,也可以由课题组聘请,但须经鉴定部门批准。课题组成员不能担任本课题的鉴定专家。

采取会议鉴定方式的,有关报请鉴定的材料应在会前一个月提交给鉴定组。鉴定组在认真分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照课题申请书预期达到的目标,实事求是地对研究成果提出客观、公正、全面的鉴定意见,确定是否通过鉴定,并由鉴定组代表填写鉴定书。

课题鉴定一般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课题组向批准立项的部门或者受权管理的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教育科研课题成果鉴定申请表》,接受所在学校组织的成果初步鉴定或结题验收。

2.准备好鉴定的必要文件(一式5—7份);

3.聘请鉴定专家或接受批准立项的部门(受权管理的部门)指派的鉴定专家,并将文件送交专家手中;

4.专家鉴定后送市教科室。

以会议方式鉴定者,由专家共同确认并由组长签署意见;通讯方式鉴定者,各专家将鉴定寄交组长,组长根据多数人的看法签署意见后再报市教育局教科室。

结题验收要在专家鉴定的基础上,经市教育局教科室确认,发放《教育科研课题结题证书》。每一个课题研究规划期结束后,市教育局教科室对结题的成果进行评选,择优推荐报刊发表,报送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或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所有课题研究都要重视成果的推广工作,可以通过推介会、公开课、专题报告、论文宣读等形式充分展示研究成果。市教育局将定期筛选对全市教育教学有指导价值的成果进行推广,并根据《中小学教育研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对其中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三、奖励等级及条件

1、基本条件

(1)申请奖励人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圆满完成任务,成绩突出。

(2)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对教研教改和教育教学工作有较大价值。

2、奖励标准:分别按国家、省、市、区级获得的不同等次进行奖励。(参照学校奖惩制度进行奖励)第八章 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1、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管理是教育科研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又是教育科研管理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

2、学校教科室要配备兼职资料员,加强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发挥科研档案的作用。

3、教育科研档案主要包括:课题档案、管理档案、综合档案和成果档案等四大类。(1)课题档案:包括《课题审定书》;课题研究方案及论证材料;课题研究计划及情报资料;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有关主要原始记录、实验过程记录及数据处理材料等;研究工作总结及研究成果报告。(2)管理档案:包括计划和总结;工作职责;有关制度;课题研究机构建设资料;教科研方法学习、教育理论学习的文件材料;各种考核记载。

(3)成果档案:包括成果鉴定评价、验收及成果奖励的有关材料;成果推广阶段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实验课教案集;科研论文集及获奖证书;学校教科研刊物。

(4)综合档案:包括相关科研文件、通知;教育科研专项会议文件材料;教育科研的交往活动、外事活动的记录材料等。

为使我校教育科研工作规范化、科学化,需将教师的科研成果档案化管理,特制定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一、凡我校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或学术交流会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公开出版的专著等,均属存档范围之列。有关教师应及时将论文获奖证(复印件)、校本和专著封面、目录(复印件),上报学校存档,并建立个人档案。

二、凡在校内科研研讨会、论文交流会大会交流的论文或经验材料,均属存档范围,并由科研室通知本人。有条件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发表。

三、凡上级有关部门索稿,在未公开使用之前,不能与已发表的同论,可在校内研讨会或交流会上发表后存档。

四、科研档案管理应分门别类,做到系统、规范,并使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五、科研档案作为科研兴校的创校史料永久保存,有条件时,将利用科研档案做校内科研成果展,以推动我校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第九章 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条例

为了促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更好地开展,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拟定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条例。

一、学校科研经费,用于学校科研工作所需的;

1、课题组的印刷费

2、学校订购的资料费

3、学术差旅费

4、教师科研成果奖励(按奖励条例规定执行)

二、凡未经学校批准,擅自支出的,学校在经济上不承担责任。

三、经费资助制度

1、科研经费是为了满足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基本要求而设置的一种经常性支出的费用。

2、学校要想方设法争取扩大经费来源,支持课题研究,合理分配科研经费,保证教育科研所需要的资料、书刊、设备及必要的会议、差旅费等支出。

3、学校教科室对立项课题的研究经费可根据研究范围的大小实行一次性核发或实行实报实销,并对研究经费的使用负有检查、监督责任。

下载重点基础研究主要支持课题(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点基础研究主要支持课题(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点技术改造专项支持实施细则(汇编)

    重点技术改造专项支持实施细则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鼓励和支持企业实现内涵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和“四新”经济(新技术......

    2014年重庆市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支持领域

    附件1: 2014年重庆市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支持领域 围绕以下主要研究领域,探索新理论、新方法,以及产业发展急需突破的前沿技术,择优资助开展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 一......

    重点调研课题指南

    201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调研课题指南 1、“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与政策研究 2、“幸福指数”与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3、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调查研......

    2012年上海市重点技术改造支持目录

    附件1: 2012年上海市重点技术改造支持目录 一、电子信息制造业 1.集成电路制造、封装和测试、设计及整机开发应用,以及关键原材料研发与生产(集成电路设计及整机开发应用,关键专......

    危房改造重点支持四类对象(5篇)

    危房改造重点支持四类对象 2017-09-12 11:53:37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农村版◎住建部等三部门发通知,力争到2019年基本完成、2020年扫尾◎政府兜底解决特困户住房的,可将补......

    南昌科技计划重点支持领域

    南昌市科技计划重点支持领域指南 附件 南昌市科技计划重点支持领域指南 目 录 目录 1、汽车及关键零部件 ....................................................................

    学前教育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范文大全

    专业三:学前教育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 1.需求论证 (1)社会需求 “学前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前期是开发儿童心智和智力潜能的关键时期。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视,社会......

    2018年度河北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基础研究专项(重点基础研究部分)项目申报指南

    2018年度河北省基础研究计划 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基础研究专项(重点基础 研究部分)项目申报指南 一、总体安排 重点基础研究专项,是河北省基础研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科学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