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18年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18年 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29年的中山大学地理学系,是国内最早设立于理科的地理学系,先后培养出了四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研究特色且部分分支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人文地理学是全国该类仅有的三个重点学科之一,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两个学科的水平处于全国前列,部分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也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还有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挂靠本院。2010年以来,学院教师共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地方政府委托项目共1000多项,科研经费总额超4亿元。
学院现设有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国土资源与环境系、水资源与环境系和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4个系,1个地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学院具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截至2017年8月,学院共有在职博士生导师39人(其中校外兼职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1人(其中校外兼职导师5人)。学院现有教授31人、副教授37人,其中,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教授2人,青年千人计划人才2人,杰青1人、逸仙学者特聘教授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
—1—
学院对外交流频繁,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知名高校及相关科研机构保持着长期稳定的交流与合作,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做学术讲座,举办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与国际学术前沿的接轨。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018年实行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
一、申请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道德品行良好,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中山大学的规定。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及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有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
4、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报考,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最迟须在录取前提交)。
5、具有浓厚的学术研究兴趣,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英语水平要求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
(1)发表过英文的专业性学术论文;
(2)大学英语四级成绩≥550分,或者大学英语六级成绩≥426分,或者托福成绩≥90分,或者雅思成绩≥6.0分。
—2—
6、《中山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规定的其他报考基本条件。
考生必须保证所有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经发现并核实材料作伪,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且3年内不再接受其报考我校。
二、招生专业和学制
1、招生专业及导师详见《中山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网址:http://graduate.sysu.edu.cn/zsw/)。学院各专业不招收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不包括国家专项计划)。
2、以“申请-考核”制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4年。
三、招生人数
招生专业目录上注明的招生人数为我院2018年的招生计划数,具体招生人数将在录取前视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招生计划数包括免试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直接攻博)计划招生人数。我院招收免试博士研究生人数和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计划数将于报名前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公布,请考生务必留意网上信息。
有关博士研究生导师的介绍,请登录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网站(http://gp.sysu.edu.cn/)的“研究生教育/招生信息/招生导师”栏浏览查看。
四、报名程序
—3—
1、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网上报名和交费。
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请于2017年11月登录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网上报名系统(网址:http://graduate.sysu.edu.cn/zsw/),提交报名信息,缴纳报名费(报名费一经缴纳,概不退还)。报名的具体时间、办法及要求将于报名开始前在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公布。
2、提交纸质报考材料。
网报成功后,请于2017年12月2日前将以下纸质申请资料寄(送)达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办公室,未按时提交材料者视为自动放弃申请资格。所需提交材料共计11项,按以下顺序整理好并以快递方式寄达或直接送达:
(1)《中山大学2018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网报系统打印)。
(2)个人陈述:学习和工作经历、科研情况、获奖情况等,不超过2000字,科研情况部分要特别具体说明自己的研究贡献。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研究计划》(网报系统下载表格)。(4)加盖教务部门公章的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往届生的成绩单可从人事档案中复印并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5)代表性学术成果:代表性成果不超过3篇,包括发表论文的期刊封面、目录及论文全文复印件,录用待刊的须同时附上录用函复印件。
(6)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信(网报系统下载表格)。
—4—
(7)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必须在入学时补交)。(8)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
(9)有效身份证复印件1份(正反面复印在同一张A4纸上)。(10)应届生的学生证复印件1份(包括封面及个人基本信息页,复印在同一张A4纸上)。
(11)体格检查表(网报系统下载表格,须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检查并盖章)。
3、邮寄或直接递交材料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D102办公室 官老师,邮编510275(请在信封右上角注明“博士生申请-考核”制)。
五、材料审核
学院根据上述报考条件对考生报考材料进行第一阶段形式审查,之后按二级学科组织以博士生导师为主的专家组从申请人的专业背景、综合素质和英语能力等方面对已通过第一阶段形式审查的考生进行资格遴选,择优确定参加综合考核的人选。考核名单将于2017年12月12日前在本单位网站公示。
六、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按报考专业分组进行,考核时间为2017年12月15-17日。具体分组安排及考核时间、地点等将于考试前在学院网站及D102办公室门口公告栏予以公布。考核内容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通过学院材料审
—5—
核者,均具有笔试、面试资格:
1、笔试
笔试内容包括专业英语、专业基础及专业综合知识,考试时长2-3小时,满分300分,其中专业英语、专业基础、专业综合知识各部分满分均为100分。
2、面试
面试内容包括外语运用能力和业务能力考核两部分,满分为300分。业务能力考核主要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考生具体情况,结合考生提交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等报考材料,重点考核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是否具备作为博士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等相关内容。
考生逐个进行面试,每位考生考核时间不少于40分钟,其中ppt陈述约20分钟。
七、录取
1、综合考核成绩由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两部分成绩的总和组成,学院分学科方向分导师按总成绩由高至低确定拟录取名单,上报研究生院审核后,在本单位网站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
2、笔试成绩低于180分、或面试成绩低于180分者,不予录取。
3、通过考核但因招生计划所限未能在报考方向录取者,可在相同或相近专业申请调剂录取。如学院招生计划未完全使用,可接受原报读我校其他院系相近学科考生的调剂申请。申请人须符合我院的申请条件,按要—6—
求提交申请材料,通过材料审核及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参加综合考核。
4、政审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入学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八、学费及奖助金
录取博士生的学费及奖助金标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九、其它
其它未尽事宜按中山大学有关文件及政策执行。
十、联系方式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官老师
咨询电话:020-84115033 Email:isgpgrad@mail.sysu.edu.cn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D102办公室(邮编510275)
招生相关信息请登录我院网站(http://gp.sysu.edu.cn/)“研究生教育”栏查看。
—7—
第二篇:2011~2012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优秀个人名单
2011~2012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优秀个人名单
院级优秀团干名单(8名)
团委组织部部长:刘景昱
团委办公室主任:孙震
09地信团支部书记:古陈
09测绘团支部书记:彭海
10地理科学团支部:梁杰
10水文团支部:林小艳
11地理三班团支部:刘洋
11地理二班团支部:李旭亮
院级优秀团员名单(52名)
09地理:刘建明、蓝志强、潘嘉敏;
09水资源:韩杰、宋丹、邹隆建;
09地信:张钊溪,余浩樑、刘艺;
09测绘:徐建、谭畅、李倩霞;
09经地:黎宏勋,郭旭,陈荣端,朱丽萍
09水文:翟文亮,郑炎辉,严舒兰
09城规:余亦奇、田坪卉、许凯翔
10测绘廖婷
10城规何嘉明、李剑清
10地理科学陈景发、邓浩宇
10地信一班闫瑾
10地信二班范千竹、徐逸之
10水文苏程佳、李瑞
10经地刚毅、宋钊、贺小婧
10水资源卢启铭、王一婷
11水文汤菲、刘伟良
11城规朱楠、边俊麟
11地理一班陈远威、冯雪慧
11地理二班李沂洁、黎明
11地理三班梁炜杰、廖丽诗
11地理四班王迪、王林琳
11地理五班游泺、邢星、翟静希
第三篇: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学生自荐书格式
今天,好范文的小编为你搜集到了的自荐书范文信息,内容齐全,敬请收看!xiexiebang.COM;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本人欲申请我院招聘的免试推研流动编制辅导员一职,我自信符合该职位的要求。
自2004年9月入读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以来,除了对专业学习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外,我还对学生管理工作培养了极大的热情,我由衷地喜欢这项工作,愿意为其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最基层的领导者、组织管理者和协调者,既是教与学双向交流的信息员,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服务员。因此在大学里,我注重自己的能力培养,积极担任各种学生干部,参加各种相关的社会实践, 具有了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目前我认为自己在这个岗位上有以下优势:
A、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高的政治素质。我高中三年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接受着先进组织的教育领导,另外多年来自己一直能做到坚持集体利益为重,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而在中山大学第十二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上学习后,政治理论水平也得到较大的提高,看待时政问题更加客观透彻。
B、学习成绩优秀,大一一学年成绩在班里排第六名,获得三等奖学金,大二一学年成绩在班里排第十二名,获得社会工作类单项奖学金。学习能力较强。
C、丰富的工作经历,有较高组织、管理、调查研究能力,从大一到现在,我曾从事过多种工作,范围覆盖面较广,从班长到三水大学生协会会长,从党章学习小组组长到党支部书记,从学校门诊部助理到学生处助理,这一切让我在不同的岗位上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D、人际关系良好,由于个人的性格比较随和开朗,在学院中,与很多同级同学,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一点有利于自己了解同学们的情况,也使得工作更加容易开展。
脚踏实地,认真负责,我希望能够加入我院服务学生的队伍,我会踏踏实实的做好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竭尽全力在工作中取得好成绩,我相信经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定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iexiebang.COM
201210-17
第四篇:地理与规划学院团支书培训心得体会
团委培训大会心得体会
学院:地理与规划学院
姓名:刘黎明
班级:11规划班 在校团委的组织下,由学校团委张老师给我们进行了团委干部培训大会。张老师说话幽默风趣,让我们在大会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张老师以幽默的话语进行了自我介绍,接下来又对学校团委的一些具体信息作了详细的解读。张老师还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我们讲述了张老师在学生时代作为团委干部的一些工作经验,让我们受益匪浅。在轻松的氛围下学到很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
经过这次的学习培训,我更深刻的明确了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作为学生干部所要具备的各方面的素质以及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流和沟通的方法等,从中受益匪浅。当今的校园中,学生干部的素质越来越受到关注,面临的挑战日益重大。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学生干部应该具备以下的素质:
一、扎实的专业知识。丈高楼平地起,知识就是平地,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很好的工作。也是保证工作激情的基础所在。
二、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服务意识是学生干部所要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学生干部就是要实实在在,勤勤恳恳地为学生服务,就要肩负着一份责任,既然扛上了肩就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
三、要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这主要是要有博大的胸怀。身为一个学生干部,经常要和同学共 处,勿怕别人超越自己 有较好的领导能力和责任心。做事做了就要做好,也要工作和学习两不误。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生会干部在工作之余仍不能放松学习,要合理配置时间,学会学习、工作和休息,学会协调自身的时间和精力,调整状态,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这次培训中我还知道了学生干部应该掌握的工作方法:
一、少说多做。这里指的少说,是指少说空话,多干实事。我们常说:“行动比语言更庄重”就是讲的说到做到。我们的班干部要恪守这样的原则,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说,说了就一定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一定做到;不要求同学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二、虚心向他人学习。“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学生干部一定要学会谦虚谨慎,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用别人的长处去比较自己的短处,就会发现自己身上存在很大差距,你就会下决心改正不足。通过这次的学习培训,我也深刻的体会、反省,认识到了自己思想上的问题,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做到以下几点:
一、组织好本部门的各项活动,使得各项工作和活动都能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干事干部的能力和积极性。
二、提高工作效率,培养朴素的工作作风。
三、遵守纪律,并按照学生会
四、遵守纪律,并按照学生会的工作管理制度做好每项工作,争做表率,树立好学生干部的形象。
能有机会参加学举办的培训,我感到十分荣幸,而且获益很多。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当中时时刻刻以老师们提出的高标准严格的要求自己,尽心尽力做好团委学生会里的每一件事情。
第五篇: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办法
复试时间:
日语专业:2011年3月31日(星期四)下午和4月1日(星期五)上午英语专业和法语专业:2011年4月1日(星期五)全天
复试地点: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外国语学院大楼 复试内容:专业笔试、第二外语听力测试、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面试。面试用所报考的语种面试。
专业笔试范围:
英语专业:按报考时的方向分文学方向、语言方向。
文学方向考生考“英美文学(用英文考试)”。参考书: ① 《美国文学简史》
(A Survey of American Literature),第二版,常耀信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②《英国文学史》(四卷本),陈嘉编,商务印书馆,1981-1986,新版。
语言方向考生考“语言学(用英文考试)”。参考书:① George Yule, The Study of Language(《语言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法语专业:考“法国文学与文化(用法文考试)”。参考书①《法国文学作品选读》,赵俊欣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②《法国概论》,谢汉琪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③《法国语言与文化》,童佩智等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德语专业:考“德国文学与文化(用德文考试)”。参考书:①《德国文学史》,余匡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②《德国文化史》,杜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③《德国概况》,联邦政府新闻与信息出版社,2000年。
日语专业:考“日本文学与文化(用日文考试)”。参考书:① 叶渭渠、唐月梅著《日本文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②加藤周一著《日本文化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③冯玮《日本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考试时间:专业笔试约1小时40分钟;第二外语听力测试约30分钟(程度不超过初试时的水平);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面试时间一般最长不超过20分钟。
复试权重:专业笔试满分100分;第二外语听力测试满分50分;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00分。
复试成绩的使用:初试成绩满分500分,复试成绩满分250分。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满分750分。
复试程序安排:
3月31日(星期四)下午2:20开始
日语专业先面试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
面试地点:外院216室
侯考地点:外院215室(具体安排见外院一楼大厅布告栏):
4月1日上午(含日语专业)
8:00 – 8:45报到、资格审查
地点:外院215室
8:00 – 8:45报到后立即交费(每人100元)
地点:外院212室
9:00 – 9:40第二外语听力测试(考试地点如有变化,以当天外国语学院大堂公布的为准)
二外英语:311室
二外日语:414室
二外法语:309室
二外德语:508室
二外俄语:二楼贵宾室
9:45 – 11:30 专业笔试(考试地点如有变化,以当天外国语学院大堂公布的为准)
英语专业语言方向笔试:外院414室
英语专业文学方向、法语专业:外院404室
日语专业:外院401室
4月1日下午至晚上 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面试(具体安排见外院一楼大堂布告栏): 英语专业:下午2:00开始(要申请调剂到外语学院“英语教育”方向或翻译学院“外
语教育研究”方向的考生,请在侯考室领取调剂申请表,该申请不影响
原报专业的录取)
法语专业:下午3:00开始
面试分专业语种进行。具体安排见候考室和学院一楼大堂“考生复试顺序”表。
4月1日晚或4月2日上午学院一楼大堂公布录取结果。日语专业的录取结果可能会在4月1日下午公布。
拟录取者领取《体检表》、政审调档函和《政审表》、《考生人事档案调档函》(非在职全日制)。非奖助类学生领取《合同书》。奖助类学生领取《奖助金申请表》。填写录取通知书用的回邮信封。
录取办法:复试合格的考生按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之和排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中的“英语教育”方向有少量调剂名额,翻译学院“外语教育研究”方向有1名调剂名额,拟从报考中山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另两个方向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上线并有资格来参加复试的考生中调剂生源。凡有资格参加复试的英语专业的考生,可以申请调剂。申请调剂这两个方向的考生,不用再进行第二次面试。调剂考生的录取在所调剂的方向录取完成后,按申请调剂考生的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之和排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凡愿意调剂到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方向和翻译学院“外语教育研究”方向的考生,请在4月1日下午2:00前在候考室领取《调剂申请表》。《调剂申请表》填好后请立即交到学院211室,否则,误了调剂时机后果自负。该调剂是在原报专业落选后进行的,不影响原报专业的录取。
“英语教育”方向、“外语教育研究”(学术型)方向调剂生的录取类别均为非奖助类。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复试成绩视为不合格,不予录取:
a)复试成绩总分低于150分;
b)综合素质面试成绩低于60分;
c)政审不合格或体检不合格者。
考生复试资格审查时请提供如下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复印件上交):
(1)网上打印的复试通知书;
(2)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军官证、护照);
(3)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学生证;
(4)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证、学位证;
(5)《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单》(应届生的成绩单由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加盖公章,非应届本科生成绩单由考生档案单位加盖公章);
(6)以同等学历报考者的大专毕业证书、大学本科8门以上主干课程成绩证明、国家英语水平考试四级证书、学术论文等。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