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龙岩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开展为民办实事工作的通知(岩
【发布单位】龙岩市
【发布文号】岩委〔2008〕10号 【发布日期】2008-03-22 【生效日期】2008-03-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中共龙岩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开展为民办实事工作的通知
(岩委〔2008〕10号)
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市直各单位:
为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着力民生、着力民心,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2008年继续开展为民办实事工作。各级各单位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周密部署实施,切实做到责任明确,配合密切,资金到位,措施得力,确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办好办实,取信于民,积极呼应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持续推进龙岩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龙岩生态型经济枢纽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更大贡献。
各承办单位要将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具体实施计划和工作进展情况,按季度书面报告市委、市政府。现将2008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计划及责任单位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
从2008年起,在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含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除学杂费的基础上,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所有在校学生4.4万人的学杂费。继续免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所有在校学生25.2万人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寄宿制学校所有寄宿生9.5万人的生活费。
项目承办单位:市教育局
项目协办单位: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朱瑞虹(市教育局局长)
项目联系人:杨溪亮(市教育局)
资金来源:总投资8460万元。其中:省级以上专项补助8140万元,市财政从教育费附加中安排100万元用于市属初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免除学杂费等“两免一补”配套经费,各县(市、区)共配套安排220万元。
完成时间:2008年12月
二、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
在2007年开工改造的基础上,完成2007―2008年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计划,即:完成改造2004―2005年新增的中小学危房28.8万平方米,建成校舍30万平方米。
项目承办单位:市教育局
项目协办单位: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朱瑞虹(市教育局局长)
项目联系人:杨溪亮(市教育局)
资金来源:总投资2.33亿元。其中,省级以上危房改造专项补助11506万元,市财政从市教育费附加中按省级以上补助数额的10%予以配套补助,其余由各县(市、区)筹措。
完成时间:2008年12月
三、继续选派百名医生帮扶山区乡镇卫生院;继续改善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培养医疗技术骨干
全市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选派100名医生到100所乡镇卫生院开展帮扶活动(期限一年),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改善15所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培养100名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骨干。
项目承办单位:市卫生局
项目协办单位: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傅兴书(市卫生局局长)
项目联系人:翁秀山(市卫生局)
资金来源:(1)市财政安排50万元补助经费,补助每名帮扶医生工作经费5000元;(2)改善医疗设备、培养医疗技术骨干总投资500万元,其中,市财政安排卫生专项经费200万元,其余由各县(市、区)配套。
完成时间:2008年12月
四、继续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完善工程
2008年实施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完善工程,推进我市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文化服务能力,建立较为完备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
项目承办单位:市文化与出版局
项目协办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张耀清(市文化与出版局局长)
项目联系人:刘荣海(市文化与出版局)
资金来源:总投资560万元(对每个文化站补助40万元)。其中,争取省财政补助420万元,县(市、区)、乡(镇)按一定比例给予配套支持。
完成时间:2008年12月
五、实施“迎奥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2008年完成903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项目承办单位:市广播电视局
项目协办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张荣辉(市广播电视局局长)
项目联系人:黄小敏(市广播电视局)
资金来源:总投资1158.3万元。其中,争取省级补助1068万元,市财政安排补助90.3万元。
完成时间:2008年12月
六、继续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一)开展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全年培训城乡劳动力10万人,扶持2.3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扶持2万人取得“绿色证书”;扶持0.4万人参加自主创业培训,取得自主创业培训班结业证书;扶持1.3万人参加国家阳光工程培训;扶持4万人参加引导性培训。
项目承办单位:市委农办
项目协办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老区与扶贫办、库区移民开发局、残联
项目负责人:赖招源(市委农办主任)
项目联系人:罗全群(市委农办)
资金来源:市财政投入1000万元,对符合有关规定,达到培训要求的农村劳动力给予定额补助: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每人补助370元,取得“绿色证书”的每人补助200元,取得自主创业培训结业证书的每人补助400元,参加引导性培训的每人补助10元;阳光工程培训资金由中央、省按标准给予补助。
完成时间:2008年12月
(二)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就业再就业
进一步落实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实施再就业援助行动,继续做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贫困家庭实现一户一就业,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机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当年新增城镇就业2.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8万人,再就业率达70%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3.5万人。
项目承办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项目协办单位:市委农办、编办,市发展和改革委、经贸委、财政局、监察局、教育局、建设局、人行龙岩中心支行、国税局、地税局、物价局、工商局
项目负责人:蓝茂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项目联系人:陈龙华(市劳动就业中心)
资金来源:总资金5000万元。其中争取省补助2500万元,市再就业基金安排800万元,其余由各县(市、区)自筹解决。
完成时间:2008年12月
七、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对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以外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包括老年人、成年人、中小学生(含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的学生)、少年儿童以及其他城镇非从业人员等,实施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保障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项目承办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项目协办单位:市委编办,市发展和改革委、经贸委、财政局、教育局、卫生局、统计局、审计局、公安局、民政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局、市政府法制办、残联、总工会
项目负责人:蓝茂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联系人:郭迪(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资金来源:总资金2218万元。其中争取省财政补助1074万元,市财政补助200万元,其余由各县(市、区)自筹解决。
完成时间:2008年12月
八、实施龙岩中心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
2008年在新罗区莲东小区建设1.4万平方米廉租房,续建西城片区经济适用房。
项目承办单位:市建设局
项目协办单位:市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新罗区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彭冬水(市建设局副局长、房改办主任)
项目联系人:吴红斌(市经济适用房服务中心)
资金来源:(1)廉租房建设总投资约5000万元,由市财政从廉租房建设专项资金中安排。(2)经济适用房建设由企业自筹及通过银行融资。
完成时间:2008年12月
九、继续实施“造福工程”
2008年全市计划实施“造福工程”搬迁10500名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山区贫困群众,以及受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地区的群众,帮助其迁居安置,重建家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项目承办单位:市老区与扶贫办
项目协办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人口和计生委、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罗万盛(市老区与扶贫办主任)
项目联系人:邱金木(市老区与扶贫办)
资金来源:除省级财政补助外,市财政按人均200元配套,共补助210万元,各县(市、区)予以一定的配套。
完成时间:2008年12月
十、继续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工程
2008年在全市继续建设8―10立方米农村户用沼气池(含一池三改:改圈、改厨、改厕)和联户沼气池7800口,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治理农村养殖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环境状况和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项目承办单位:市农业局
项目协办单位:市委农办,市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林业局、环保局、老区与扶贫办、农业综合开发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邹宇(市农业局局长)
项目联系人:林槐城(市农业局)
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3124.4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936万元(每口补助1200元),市财政从支农资金中安排配套补助98万元(每口补助100元,服务体系、工作和培训等经费20万元),各县(市、区)共配套补助101.4万元(每口补助100元,每口工作经费30元),其余1989万元由农户自筹解决。
完成时间:2008年12月
十一、继续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农村水利建设六项工程
2008年全市实施:(1)150个行政村通水扩容、改造工程,20个乡镇国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5万人农村人饮安全问题;(2)完成4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逐步消除隐患;(3)新建500个山地水利蓄水池(总容积2.5万立方米),开工建设5座小型水库,建成3座,重点解决5000亩易受旱山地经济作物的灌溉问题;(4)建设200公里防渗标准化渠道,完成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不断提高灌溉水利用率;(5)实施河道清淤整治10公里,提高河道行洪能力;(6)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9.2万亩,其中长汀县治理12.1万亩。
总协调单位:市水利局
项目承办单位:市水利局、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项目协办单位:市委农办,市林业局、交通局、环保局、科技局、建设局、老区与扶贫办、民族与宗教事务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农科所、林科所、团市委
项目负责人:黄建新(市水利局局长)
项目联系人:包可斌(市水利局)
杨 闽(市水利局)
资金来源:(1)饮水工程需投入5000万元。其中争取国债资金500万元,省水利厅补助750万元,市级配套150万元;(2)水库除险保安工程需投入5200万元。其中争取中央、省级补助1500万元,市级配套800万元;(3)山地水利蓄水池工程需投入39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120万元,市级配套120万元;(4)节水灌溉工程需投入2500万元。其中争取中央、省级补助300万元,市级配套水利化县20万元、安排小型灌区节水改造300万元,其余由各有关部门按承担的任务从各自渠道安排补助资金;(5)河道清水工程需投入48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170万元;(6)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需投入2700万元。其中中央、省级补助1200万元,市级配套190万元。上述六项目工程总投入16270万元,其中中央、省级补助4620万元,市级财政配套1580万元(其中:安排市水利建设基金810万元、支农资金安排355万元、其他部门配套水土流失治理经费115万元、市财政从2008年超收财力中安排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资金300万元),其余资金由各县(市、区)自筹。
完成时间:2008年12月
十二、淘汰落后水泥产能企业
2008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淘汰落后水泥产能企业工作,其中:龙岩中心城区关闭6家水泥污染企业,产能101万吨;各县(市)关闭21家水泥污染企业,产能278万吨,使我市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
项目承办单位:市经贸委
项目协办单位:市直各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吴振华(市经贸委主任)
项目联系人:廖洪振(市经贸委)
资金来源:(1)关闭龙岩中心城区6家水泥污染企业,总投资2155万元,资金由龙岩市、新罗区两级财政各承担50%,需市财政安排1077.5万元;(2)关闭各县(市)21家水泥污染企业总投资4860万元,由各县(市)负责。
完成时间:2008年12月
十三、继续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
实施龙岩中心城区副食品基地建设工程,保障市场供给;围绕“五类产品、一个行业”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重点治理畜牧业产业、种植业产品、水产品、饮用水、加工食品、餐饮业主要食品污染,努力完成治理工作目标任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实施畜牧屠宰场升级达标工程。
总协调单位:市经贸委
项目承办单位:市经贸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项目协办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展和改革委、监察局、财政局、公安局、农业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工商局、水利局、交通局、教育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粮食局、建设局、城乡规划局、环保局、科技局、文化与出版局、林业局、供销社、市政府法制办、龙岩盐务局、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龙岩车务段
项目负责人:吴振华(市经贸委主任)
项目联系人:谢建潮(市副食品办)
资金来源:市财政安排250万元,其中(1)龙岩中心城市副食品基地建设、畜牧屠宰场升级达标、平抑市场物价,市财政补助100万元;(2)食品放心工程和产品质量安全,市财政补助150万元。
完成时间:2008年12月
十四、实施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程
进一步加强农村药品“两网”(药品供应网络、药品监督网络)建设,规范农村药品经营,实现农村医疗机构药品基本由药品经营企业集中配送,使乡镇覆盖面达100%、村级覆盖面达到98%以上。完善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实现乡镇监督网络覆盖率达到100%,村级覆盖率达到95%以上。
项目承办单位: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项目协办单位:市财政局、公安局、卫生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
项目负责人:林华聪(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项目联系人:吴福元(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范 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资金来源:总投资100万元,争取省补助及自筹。
完成时间:2008年12月
十五、提高农村“六大员”津贴补助发放标准
2008年继续为村级农民技术员、计生管理员、乡村医生、村级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文化协管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管员提供政府津贴,对现行农村“六大员”津贴补助标准进行个别调整。(1)每个村委会聘用3名农民技术员,每人每月给予100元(原来每人每月50元)津贴补助。(2)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村委会外,每个村委会1个卫生所配1名乡村医生,公共卫生任务较重的村委会,可增加1名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每人每月给予100元津贴补助。(3)每个村委会(居委会)配备1名计生管理员,每人每月给予200元津贴补助。(4)每个村委会配备1名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每人每月给予100元津贴补助。(5)每个村委会配备1名文化协管员,每人每月给予100元(原来每人每月50元)津贴补助。(6)每个村委会配备1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管员,每人每月给予100元(原来每人每月50元)津贴补助。
项目承办单位:市委农办,市卫生局、人口和计生委、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建设局、环保局、文化与出版局、综治办
项目协办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农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林业局、水利局、公安局、司法局,市科协,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赖招源(市委农办主任)
傅兴书(市卫生局局长)
张菊兰(市人口和计生委主任)
廖德槐(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卢先发(市城乡规划局局长)
郑立信(市建设局局长)
林联锦(市环保局局长)
张耀清(市文化与出版局局长)
卢 意(市综治办主任)
项目联系人:杨洪先(市委农办)
翁秀山(市卫生局)
张平德(市人口和计生委)
罗亮明(市国土资源局)
陈柏辉(市城乡规划局)
陈明强(市建设局)
陈永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中共龙岩市委办公室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共龙岩市委办公室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参加福建省科协第十一届学术年会(龙岩)
开幕式暨大会特邀报告会的通知
岩委办发明电[2011]102号
市直各有关单位、企业:
福建省科协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将于9月14日~16日在我市举办,经市委、市政府和省科协商议,市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有关企业人员参加学术年会开幕式暨大会特邀报告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地点
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上午8:30,在龙岩人民会堂。
二、参加对象
1、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四套班子分管(联系)领导;
2、市直各有关单位和相关企业(具体名单见附件)。
三、会议议程
(一)开幕式
1、市领导致辞;
2、省科协领导致辞;
3、省领导讲话;
4、颁发第八届福建省科技工作者优秀建议奖、第十八届福建省运盛青年科技奖、第三届福建省紫金科技创新奖。
(二)特邀报告会
1、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院士樊代明作《三千年生命科学的进与退》专题报告;
2、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作《生物质能
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人类能源危机探索可再生新能源》专题报告;
3、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作《提升设计能力,促进转型升级》专题报告。
四、有关事项
1、凭票入场。请各有关单位9月9日上午下班前派人到指定地点领取座位票。(1)市委各工作部门,市人大和市政协各委、室,以及各人民团体与会人员的座位票请到市委办秘书三科领票(联系电话:2323175);(2)其他与会人员的座位票请到市政府办科教文卫科领票(联系电话:3293810、3293812)。
2、请全体与会人员凭票于9月14日上午8:15前入场完毕。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做好会场准备工作。
3、会议期间,请市公安局做好会场周边交通疏导、安全保卫;请电力部门保障供电。
4、请市效能办派员督察各单位出席会议情况和会场秩序。
5、请福建日报社、省广播影视集团驻岩记者站,闽西日报社、龙岩电视台、龙岩人民广播电台、龙岩通联站派记者做好报道工作。
附件:参会单位名单
中共龙岩市委办公室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9月 日
附件:
参会单位名单
1、市纪委,市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综治办、610办、政研室、台办、编办、市直机关党工委、教育工委、农办、文明办、老干部局、信访局、党校、党史研究室、档案局、机要局、保密局、讲师团;
2、市人大办公室、研究室、教科文卫委;
3、市政府办、龙岩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局、人事局、监察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城乡规划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外经局、科技局、教育局、文化与出版局、广电局、卫生局、体育局、人口和计生委、环保局、旅游局、粮食局、审计局、统计局、民宗局、外事侨务办,老区与扶贫办、国资委、人防办、安监局、交战办、法制办、机关事务管理局、协作办、煤管局、中心市场筹建处、森林公安局,市行政服务中心、效能办;
4、市政协办、提案委、经济委、教科文卫体委;
5、市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文联、记协、社科联、侨联、台联、残联、老龄办、计生协、关工委、老促会、老体协、贸促会;
民革、民盟、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民建龙岩市委会,市工商联;
6、市方志办、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古田会议纪念馆、新华发
行(集团)公司龙岩分公司、供销社、项目开发中心、数字办、工程咨询中心、铁路建设办、房改办、公路局、库区移民开发局、地震局、农科所、梅花山自然保护管理局、城建监察支队、土地监察支队、路桥投资公司、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龙岩管理分公司、永武高速公路公司、双永高速公路公司;
7、市国家安全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烟草局、电业局、邮政局、无线电管理局、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路稽征处、气象局、水文局、龙岩调查队,市人行、银监分局、工行、农行、农发行、建行、中行、兴业银行、福建海峡银行、邮储银行、人民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信用联社龙岩办事处;
8、龙岩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电大龙岩分校、龙岩一中、龙岩高级中学、农校、财校、卫校、龙岩技师学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第一医院、第二医院;
9、福建日报社、省广播影视集团驻岩记者站,闽西日报社、龙岩电视台、龙岩人民广播电台、龙岩通联站;
10、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棉花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万安溪水力发电公司、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核工业二九五大队党委、冶金地质总局二局三队、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队、龙岩煤机厂、中石化龙岩分公司、电信龙岩分公司、移动龙岩分公司、联通龙岩分公司,工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第三篇:中共哈尔滨市委办公厅、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厉行节约
【发布单位】哈尔滨市
【发布文号】哈办发〔2009〕12号 【发布日期】2009-04-29 【生效日期】2009-04-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哈尔滨市
中共哈尔滨市委办公厅、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厉行节约降低行政成本工作的通
知
(哈办发〔2009〕12号)
各区、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办委,市直各党组、党委(工委):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中开展厉行节约、降低行政成本工作。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有关费用实现零增长的要求,严格预算支出管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努力提高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2009年各级党政机关节电、节水、节油指标和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支出要在2008年基础上降低5%。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办公桌椅、照明产品、用水器具等消耗性办公用品能用则用、避免浪费;确需更新购置的,要按照国家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购置。大力推广采用节能技术,强化管理措施。实行办公用纸双面使用,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大力压缩各类文件和简报、内部刊物等资料印刷发行费用,严格执行清理、精简的有关规定,杜绝简报、信息重复报送。
二、严格控制公务出国(境)活动。2009年,全市因公出国(境)经费要在前三年平均数基础上减少20%。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通知》(中办发〔2009〕12号)、《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因公出国管理工作的通知》(黑办发〔2008〕21号)和《哈尔滨市县处级以上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哈办发〔2008〕33号)的有关规定,坚决杜绝各级领导干部组织或参加各类公款出国(境)旅游活动。实行因公出国(境)团组计划报批制度和量化管理制度。坚决禁止一般性考察和重复考察,从严控制在国(境)外停留时间。
加强对出国(境)人员的监督,凡出国(境)团组及人员应在回国后两周内报送出访报告,出访派出部门进行评估,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同级党委、政府报告。
因公出国(境)经费要纳入预算管理,实行先行审核制度。对计划外因公出国(境)活动,财政部门原则上不安排经费。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费用不准挪用其他公共资金,不准由企事业单位出资或补助,不准向下属机构和地方摊派,不准核销持因私证件出国(境)的费用。
三、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用支出。2009年,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费用支出要在2008年基础上削减10%。按照“有利公务、简化礼仪、节约务实、杜绝浪费”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接待范围,改革接待方式,严格控制接待费用的支出和使用。公务接待费用应单独列支,实行先审批后接待、“一支笔”审批和一事一批、一事一核、一事一报的审批制度,不得将其转嫁到基层单位或关系单位。对违反接待规定和超出开支范围、开支标准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
严禁各级领导干部在参加会议、学习、培训期间用公款相互宴请或以同乡会、校友会等名义用公款请客送礼,对违规者要严肃处理,所花费用一律由其个人承担。
四、严格控制各类会议和庆典等活动。认真执行会议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会议经费支出。经过批准召开的会议,要坚持节俭办会、注重实效的原则,努力减少会议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一般不安排会议餐。
凡是能够采用电视电话会议和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的会议,不得以其他形式召开,否则市财政不予安排经费。各类会议原则上要在市区内召开,会场应尽可能设在自有会议室或市委、市政府会议室,坚决禁止在风景区办会,坚决杜绝利用到外地办会之机或借外地部门邀请参会之便集体公款旅游。严格控制会议规格和规模,精减参会人员。压缩会议时间,全市性专项工作会议一般不超过2小时。以部门名义召开的片会、论坛等,采取“谁主办、谁付费”的办法,财政部门原则上不予安排经费。
严格控制各种庆典、节会、论坛和参展等活动。凡经批准举办的各类活动要从严控制规模和经费支出。举办各类活动一律不准发放纪念品,不准编辑各类宣传画册,不准组织高消费娱乐活动,不准借举办活动之机用公款大吃大喝。各级领导干部不准擅自接受邀请参加此类活动。
五、严格控制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管理。未参加公务用车改革试点工作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公务用车配备标准和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的有关规定,对现有车辆编制、经费、配车标准及使用范围进行重新核定。进一步完善公务车辆管理办法,增加公务车辆使用的透明度,确保公务交通费专款专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务用车经费支出。严格按照核定的车辆编制配备公务车辆,对车辆编制已满的部门和单位不再增加一次性编制,原有一次性车编的车辆要按照“报一收一”的原则收回。加强车辆报废管理,对车辆未达到规定使用年限和行驶里程申请报废的,原则上不予审批。年内,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准购置新车,确需更换车辆的,应在车改试点单位上缴的车辆中调剂解决。
参加车改试点的部门和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有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规定,严禁擅自使用保留的特殊公务车辆,严禁到下属、其他单位或找服务对象报销和索要应由个人支付的与车辆有关的一切费用。
六、严格控制新建和装修办公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的有关规定,从现在起至2010年年底,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新建办公楼,不准建设培训中心、宾馆、招待所等楼堂馆所。已批准的新建项目和维修改造项目,要按照“节约、节能、实用、环保”的原则,严格执行规定标准,一律不追加项目投资。严禁为领导干部超标准建设、装修住房。继续完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规定,新建、购置及修缮改造党政机关办公楼和业务用房的项目要严格履行招投标、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程序,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严格控制党政机关租房办公,凡有租房的部门和单位要限期调剂解决,超期的一律不予安排经费。
七、认真纠正其他违规和浪费行为。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及财经纪律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清理和纠正各种变相违规行为。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小金库”工作,注重从资金来源上堵塞漏洞。严格控制各种检查评比和达标活动,除上级有明确规定或市委、市政府已列入全市目标考核责任制的检查、评比外,任何部门、单位不得随意组织各种名目的检查、评比和达标活动。经批准举办的活动,不准向被检查、评比的单位和个人收取或变相收取费用,不准借检查、评比之机大吃大喝、聚敛财物。按照注重实用、资源共享的原则,严格控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对已批准建设的电子政务项目,要严格履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程序;未经批准,不准擅自进行项目建设,坚决杜绝重复建设。
八、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党政机关
要把开展厉行节约、降低行政成本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把市委、市政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崇尚节俭、以身作则,做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模范。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要对各级党政机关开展厉行节约、降低行政成本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组织部门要将此项工作作为领导班子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日常监管和考核。
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外事等部门要加大对各项公用经费支出的监管力度。对违反规定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要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宣传部门要组织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厉行节约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努力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社会氛围。年终,各级党政机关要将工作落实情况和查处违纪违规情况报市纪委、市监察局。
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参照本通知执行。
中共哈尔滨市委办公厅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9年4月29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新化县扶贫办为民办实事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五月)
新化县扶贫办为民办实事工作开展
情 况 汇 报
省扶贫办督查组:
今年,省政府将扶贫部门列为为民办实事主体单位之一,为了贯彻省委、省政府2011年为民办实事精神,省扶贫办还专门下达湘贫办字„2011‟29号《关于下达2011为民办实事考核内容任务指标的通知》,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雨露计划”(劳务技能培训)工作与为民办实事有机结合,明确了各级各部门为民办实事具体任务。为了确保我县为民办实事即“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与雨露计划”任务的完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实际,把握重点,开拓创新,强化措施,积极探索新经验、新机制和新模式,稳步推进“两项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了新的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为民办实事工作开展情况
2010年,我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被省列为试点县之一,分配我县拟扶人数(12830人),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精心指
导下,县扶贫办按照年人均纯收入低于贫困线1196元的标准,识别出贫困农户3945户,贫困人口数12830人,将专项资金510万元,年底按要求全部打入扶持对象个人帐户。
为了加强对扶持对象的动态管理,县扶贫办建立了一整套贫困对象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实现网络化管理。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全部建档立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档案,做到了资源共享,基本上实现了“应扶尽扶、应保尽保、有进有退”的扶持原则。在雨露计划工作中,2010年共免费培训贫困青年632人,其中学历教育455人,短期培训196人。培训学员全部输送深圳等城市就业,就业率在95%以上,就业巩固率达80%以上,平均月收入在1500—2000元之间,帮助632个家庭2528人脱贫。
2011年,省政府将“两项制度、雨露计划”纳入到“为民办实事”工作之列,并明确了我县为民办实事工作任务,直接帮扶贫困农民17175人发展生产、帮扶培训贫困农民630人转移就业。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要求,有效推进为民办实事工作的开展,我县专门成立了扶贫系统为民办实事领导小组,县委常委陈貌聪亲自任组长,常务副县长李铁雄,县人大常务副主任刘亮光,副县长王沅资(常务副组长)、副县长邓双斌,政协副主席陈善雄,副县级领导、扶贫办主任方东升任副组长,农办、民政、财政、统计、残联等部门主要负2
责人为成员,在县扶贫办设立了为民办实事办公室,由副主任吴海中兼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为民办实事工作,并下发了《关于下达2011新化县扶贫系统为民办实事考核内容任务指标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11年“雨露计划”工作的通知》。为了进一步提高为民办实事的认识,强化党员干部服务贫困农民的意识,确保为民办实事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贫困农民的利益,4月25日,县扶贫办就“两项工作”专门组织相关乡镇负责人、分管领导和扶贫专干进行了集中培训,分管副县长王沅资亲自主持,并做了重要讲话,副县级领导、扶贫办主任方东升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的工作任务,并对下步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部署。会后,各试点乡镇行动迅速,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召开动员大会,层层制订了实施方案和责任状,并落实了专职人员。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到位,大大加快我县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开展的步伐。截止5月1日,各乡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扶贫开发对象的识别和摸底建档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雨露计划”帮扶培训工作已完成59名科技骨干培训工作。为了使培训学员学到真正的谋生技能,达到培训一人、成才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我办主任方东升和副主任吴海中与省市县相关培训学校就培训专业、班级开设、教学内容与学校管理,就业意向等先后衔接商谈4次,根据当前市场需求确定2011年五所培训基地学校近30个专业
供学员选择。培训工作已从4月份已开始报名,目前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在进行着。
二、主要成效
(一)摸清了底子,固强基础。我县参加试点工作的8个乡镇274个行政村,农村总户数63507户,农村总人口24.7681万人。按照国家规定的扶贫标准和识别程序,已完成了贫困农户信息采集、录入填报工作。到目前为止,经“贫困农户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统计,8个乡镇274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行政村登记表的填报,识别录入的贫困户3945户、12830人,分别占农村总户数的 6.2%和农村总人口的5.2%。其“贫困农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将为引导有关部门项目资金和社会各界的资源向农村扶贫对象倾斜投入,构建大扶贫格局,搭建一个良好通用的工作平台。
(二)掌握了动态,规范管理。各试点乡镇在对象识别、信息采集、登记过程中,分别就家庭人员情况、贫困状况、致贫原因、所需要扶持的项目、内容、类别、规模、投资及资金来源和受扶持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摸底,为制定新的扶贫到户政策、实行分类扶持和动态管理提供了依据。
(三)整合了资源,成效明显。扶贫对象识别出来后,扶贫部门对贫困成因进行甄别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抓好到户扶持政策的制定,积极落实“政策、产业、智力”等扶持措施,实4
现贫困户增收。各试点村在专项扶贫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积极整合相关惠农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如在产业方面,坐石乡同心村在整合资金中,积极争取建整扶贫单位省委统战部的扶持资金,评选50名贫困农户做为重点扶持对象,发展百合、油茶林、稻田养鱼等项目;对曹石坚等8户贫困户计28人,无偿补贴鱼苗400公斤,补贴金额达8000元;对李华山6户计25人,发展百合产业的,补贴3000元一亩,共补贴六亩;对曹卫平等6户贫困户计23人提供油茶林种植补贴,补贴金额达6000余元。通过这些产业发展,今年同心村村民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增加了500元。在智力方面,大力宣传和实施“雨露计划”,积极鼓励贫困群众来参加雨露计划培训,使他们掌握一门脱贫致富的技能。由于“雨露计划”确实是一项民心工程,受训学员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贫困群众都愿意来参加“雨露计划”培训。像今年4月份报名参加湖南生物机电工程学院种养专业培训的学员就达到了100多人。桑梓镇柘古村的村民谢钱香,已年满60岁,来我办申请参加种养技术培训,她说:“家有黄金万两,不如一技在身,农村最缺乏的是种养技术,只要学好一门技术,今后发家致富就大有奔头啦!我家里有一个小型的养鸡场,由于不懂技术,每年都会少赚很多钱,所以这次我特地来报名参加种养业技术培训”。但由于她年龄过大和文化程度低(不识字),被我们劝回去了,并鼓励她儿
子来报名参加培训。
三、做法与体会
(一)领导抓,抓领导。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新化县扶贫系统为民办实事领导小组,并成立办公室。各乡镇成立了相应机构,各村、组也成立了对应的工作组。二是安排部署到位。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听取工作汇报,专题安排部署,对工作给予最大的支持。在机关办公室紧张的情况下,专门腾出两间办公室做为“为民办实事”办公室,并配备了相应的人员和设施。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长胡忠威仍亲自批示为这项工作增加18万元的财政预算做为工作经费。同时县政府先后二次召开全县扶贫系统为民办实事工作会议、并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培训乡镇村干部200余人次。各乡镇、村相继召开动员会,部署安排,推动了这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责任落实到位。实行县级领导包干责任制,全体县级领导联系试点乡镇,乡镇党委书记、镇长明确为为民办实事第一责任人,扶贫分管领导和扶贫专干是直接责任人。同时还明确了各级、各成员单位工作任务及目标要求,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四是办点示范到位。市委、政府领导及市直机关22支建扶工作队在我县驻村扶贫,市四大家一把手都驻试点村开展两项制度试点工作。市委书记林武驻点我县圳上镇白毛村。白毛村地处我县最偏僻的6
西北部,与安化县仅一山之隔,是国定贫困村。4月13日,林书记率市直32家单位负责人来到该村,主持召开市委第12次常委办公会议,专题研究白毛村扶贫工作,现场帮助白毛村协调扶贫资金270万元、项目资金450万元。林书记强调:“我们要带着感情和责任搞好扶贫工作,抓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重点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提高素质,早日脱贫。”县委、政府决定,要求每个县级干部都要包干一个乡镇,搞好一个试点村,并帮扶2个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要求县直建扶单位、乡镇领导搞好一个村试点、干部“一对一”帮扶好扶贫户。县委、政府与乡镇签订“两项制度”试点责任状,与所在乡镇同奖同罚。县委书记吴建平是联系桑梓镇,驻点石窑村,吴书记多次下到桑梓镇检查指导贫困户识别和帮扶工作,动员县直相关部门献计献策献资金、扶贫扶智扶项目,并强调在支持村里基础建设的同时,重点支持500亩蔬菜基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全面覆盖贫困户,组织农业、水利、扶贫等有关部门制订相邻曾家、火星3个村蔬菜连片种植规划,搞好水利设施配套,进行技术培训,让所有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无偿提供种苗肥料。五是督促检查到位。由县委、县政府抽调工作人员组建督查组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督查与指导,查阅成立领导机构文件、工作实施方案、张榜公示图片,审核扶贫对象规模和名册质量,7
帮扶情况和脱贫效果评估,并适时督查工作进度,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二)鼓实劲,重民意。一是着力抓好培训工作。各试点乡镇首先是召开党政班子成员会,带头学业务、学政策。对工作人员就“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工作原则、实施范围、衔接内容、操作流程及雨露计划培训相关政策等进行培训;其次是召开乡村干部会,重点就贫困农户调查方案和《行政村登记表》、《农村低收入家庭申请书》、《贫困农户登记表》、《2011年“雨露计划”(学历教育)培训基地学校培训计划表》、《2011年“雨露计划”(学历教育)乡镇招生计划指标分配表》、《2011年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自愿参加“雨露计划”学历教育培训对象摸底表》、《新化县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申请审批表》等相关表册的规范填报进行培训;最后再召开村组干部、村民代表会,传达精神,确保将相关政策传达到每个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对于那些文化素质较低、理解能力较差,特别是一些不识字的贫困群众,各乡镇都专门成立宣传小组上门逐户面对面讲解,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提高广大群众对扶贫系统为民办实事工作内容的理解和支持。二是狠抓电视、广告、媒体宣传。每年更新城区连接城乡公路出口处的5个永久性大型广告牌,印刷“两项制度”及“雨露计划”政策宣传资料20余万份。印发张贴“2011年新化县„雨露计划‟政策宣传8
提纲”3000份。同时还在新化电视台、“新化扶贫网”、《今日新化》上对“两项制度”及“雨露计划”等工作进行政策宣传和报导。通过这些措施,让人人都知道扶贫部门为民办实事,实心为农民,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来支持和参与扶贫部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和“雨露计划”培训。三是充分尊重民意。对参与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和“雨露计划”中来的乡镇村和贫困群众,充分尊重他们自己的愿意,根据其自身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帮扶他们发展生产。天门乡麦坳村全村7个村组,149户,526人,人平不足3分地,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地理位臵偏僻,村民思想陈旧,文化素质低,致使经济得不到有效发展,村民生活水平始终没有明显提高,大部分村民没有解决温饱。但自从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以后,麦坳村村民却看到了希望,他们恳请政府帮助他们找一条致富的道路。县委政府和扶贫办经过多次入村研究调查,发现麦坳村发展香菇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征得全村群众同意的情况下,我办以省办部署“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为契机,帮助麦坳村发展香菇产业,指导成立香菇发展合作社,让贫困户以财政补贴的专项资金入社。通过一年多来的发展,麦坳村90%以上的农民都种植了香菇,全村种植达到40万袋,产值800万元,利润2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基本实现脱贫。
(三)建制度,严识别。为了真正为民办实事,把实事办
在点子上,让贫困农民满意,让贫困农民确实在办实事中得到实惠。我们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中建立严格的制度。一是建章立制。我们经过广泛调研,结合我县实际,制订了“五坚持”、“五不评”、“四不准”、“三调查”、“三确保”的识别原则供参考。二是严格识别程序,坚持做到三个到位。公开公示到位。严格执行村民小组、村委会、乡镇政府、县级部门审定后再次返回乡镇公示四个层面的公示程序,公示内容包含贫困户主、家庭人口、贫困类别、贫困家庭人均收入名单、拟扶持方式及标准等情况,每个公示期都达到7天。入户调查到位。对群众有异议的公示对象,组织由驻村干部、村干部、村民代表参与的3人以上的调查组,对其家庭成员及收入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核实准确后再重新公示。审核把关到位。审核把关分为村评议小组、村支两委、乡镇政府和县级相关部门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每个贫困对象进行严格审查,把好资格审核关。对审核过程中发现不符合条件的,坚决排除在贫困户名单之外;对虽然符合条件但分类不准确的,坚持调查到位,确保对象识别分类准确。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过一例上访告状事件。
(四)真帮扶,重实效。为民办实事工作不能“空对空”。政策能否兑现,群众是否满意,关系这项工作的成败。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采取党员干部结10
对,大户帮小户、富帮穷、快帮慢等方法,在帮扶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好典型。一是村支两委帮扶。圳上镇懂溪村由村支两委做担保,在信用社帮助想发展产业又没有启动资金的扶贫户向信用社贷款发展生产;方家湾村则根据村里的实际能力,将村里的5000元钱免息借给2个扶贫户发展养殖。吉庆镇油溪桥村则由村里出资15万元为扶贫户和低保户创办了一家钓鱼山庄,由贫困户自主经营,所有利润分给贫困户做发展生产资金。二是村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油溪乡中联村村支两委成员和扶贫户结对帮扶,村支书个人免息借款2万元给结对扶贫户罗晏坚发展养猪项目。三是专业示范户帮扶。吉庆镇吉庆村这几年西瓜种植和李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村种植协会充分利用技术和信息的优势,每一个会员都一对一帮扶一个扶贫户,从资金、技术、供销上给予帮扶,直至脱贫致富。村民陈桂贞是一贫困户,丈夫去逝,有两个孩子,生活非常贫困。但自从开展试点工作后,她被列为扶贫户,根据其个人意愿和实际情况,养殖专业户李汉初(党员)自愿与其“一对一”帮扶。在李汉初的指导和帮助下,以补贴的900元财政扶贫资金做为启动资金,养了十头猪仔,2010年已全部出栏,收入近16000元。再经过一年的帮扶,可望完全脱贫。四是与扶贫互助社、专业合作社结合帮扶。一是与扶贫互助社结合。坚持把互助资金试点安排到“两项制度”试点村,充分利用互助社资金项目对扶贫户进
行扶持。在互助金试点村制定扶贫互助社章程时,明确规定帮扶扶贫户的政策,如扶贫户入社免交入社资金、优先借款等。目前我县利用互助社资金扶持扶贫户达356户。二是与专业合作社结合。市、县出台了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政策,全县已成立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136家。这些专业合作社积极配合与支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凡是加入专业合作社的贫困户,都优先享受技术信息服务、原料、价格等优惠,优先享受合作社的投资和带动机会。同时安排富裕社员与贫困户结对,进行重点帮扶,引导他们上项目、促生产、图发展、求致富。如吉庆镇吉庆村的小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该村发展李子1500亩、优质西瓜600亩。自从成立了合作社后,解决了西瓜、李子大面积种植的产、供、销的问题,积极引进和推介优良品种,采用一系列高新农业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种植效益明显提高,并且打出了吉庆西瓜和吉庆李子品牌。全村90%以上的农民和100%的贫困户都加入了合作社,去年,贫困户人均增收850元。“雨露计划”工作,一是强化宣传和服务,坚持“四个统一”。即统一宣传发动、统一报名表格、统一办理手续、统一送往学校。在报名期间,对于群众的咨询,我们是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尤其是在报名过程中,因人而异,不厌其烦地向家长及学生详细介绍情况,帮助分析个人条件,量体裁衣,推荐专业,使人人高兴而来,个个12
满意而归。对于学员的送校,我们做到了服务到“家”。提前将入学时间及时通知家长,由扶贫办组织专车统一将学员送到学校,保证每个学生安全离家,平安到校。并要求学校对学员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以关心支持和大力帮助。二是加强检查监督。加强对培训基地教学条件、生活条件的检查,确保受训学员的利益。三是强化训后服务。利用各种手段广泛搜集用工信息,积极开展劳务洽谈活动,拓宽就业渠道。我办还专门开通服务热线,长期为在外学生排忧解难,使外出务工人员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四、面临的困难
尽管我县扶贫部门为民办实事工作领导重视,开展顺利,群众反响较好,但由于此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部门协调难,农民素质偏低,贫困地区贫困情况复杂,贫困原因多样,因此在开展工作中还存一些不足:一是扶贫对象测算比例低。我县是一个贫困农业大县,地理结构复杂,受东部石灰岩干旱区、西部高寒山区和中部水淹库区三大贫困带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较为突出的深层次矛盾,截止2010年底,我县尚有30.08万贫困人口,而上级给我们的拟扶人口资金才1万多人的计划,老百姓期望值高,参与欲强。因此,在确定拟扶对象时,操作相当困难。由于年扶持人口资金比列偏少,而贫困人口又多,要求帮扶欲望强烈,造成工作开展难
度大。二是扶贫对象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适合发展的长效产业项目选择难。三是扶贫对象现有产业结构单一零散,需求品种多,连片发展稳定增收难。四是由于人口结构原因造成近几年生源急减,一些民办学校存在贿招,且我们有的培训学校收费也较高,加上部分农民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认为子女再读几年书还是打工,不如早打工早赚钱。在招生上存在困难。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和“雨露计划”是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的新举措,也是惠及千万百姓的一项德政之举。我们将严格按照省市的相关要求,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主攻方向,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新的举措,吸取兄弟县市经验,开拓进取,努力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新化县扶贫办
二O一一年五月九日
第五篇: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转发《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
【发布单位】广州市
【发布文号】穗字〔2006〕7号 【发布日期】2006-06-29 【生效日期】2006-06-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州市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转发《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穗字〔2006〕7号)
各区、县级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局以上单位:
市委、市政府同意《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作出具体安排,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六月二十九日
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
广州市法制宣传教育第四个五年规划已于2005年底顺利实施完毕。为进一步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市民法律意识,保障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根据中央、省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中发〔2006〕7号、粤发〔2006〕1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养公民崇尚法律、遵守法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的理念为主要目标,以机制建设、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社会基层为着力点,以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和力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推进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
“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不断增强公职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及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者合法经营、诚实信用的守法意识,不断增强广大居民群众、来穗经商务工人员和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不断增强青少年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使全社会普遍形成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原则。
1.坚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始终保持法制宣传教育的正确方向,紧紧围绕我市“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按照营造“两个适宜”城市环境、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等要求,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不断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2.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群众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内容要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宣传教育形式要为群众喜闻乐见。
3.坚持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国家机关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同时,动员大专院校、社团组织、行业协会等一切社会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形成整体合力。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深入开展社会化的法制宣传教育。市属主流新闻媒体要积极配合,把做好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
4.坚持突出重点。针对不同时期的任务要求确实工作重点,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对象与手段的统一、目标与效果的统一;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建立科学考核评估体系,通过不定期的考核测评,检验法制宣传教育效果,防止华而不实,确保工作实效。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牢固树立宪法权威,提高全市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意识、爱国意识、民主法制观念。加强我们党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政策的学习宣传,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观念。
(二)深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宣传,提高市场主体依法经营、依法维权的法制观念。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提高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形成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法律法规。结合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反腐倡廉、建立完善社会诚信制度等法治实践,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和谐发展。
(四)深入学习宣传依法行政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规范公权力运行的行政法律法规,努力提高政府部门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与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努力提高基层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意识和能力。
(五)深入学习宣传与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宣传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社会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全社会树立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观念,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六)深入开展以遵守法律、依法维权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法律权威、公正司法、文明执法的宣传;加强对劳动、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等公民基本权利的宣传,引导公民依法办事、依法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和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此外,要根据国家和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宣传好“五五”普法期间国家新颁布实施的重要法律法规。
三、主要对象和要求
(一)加强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强化措施,健全制度,以考促学,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合领导干部特点的法制教育形式和载体,使我市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水平。在内容上,要结合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的特点,坚持以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重点,努力增强领导干部学法内容的针对性,切实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的提高;在方法上,要分层实施,全面推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宣传格局,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领导干部学法的科学化、网络化管理,提高学法质量和效果;在机制上,要考用结合、提高素质,联合组织、人事部门,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学法考试制度,继续坚持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切实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与其考核、任职、晋升挂钩。
(二)加强国家公务员队伍法制宣传教育。要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大力加强对公务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利用政府网络资源,积极推广应用远程教育。加强相关法律知识学习,完善公务员学法培训,学法考试等制度,并与任职晋升结合起来,努力提高他们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公务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责任意识和执法能力。
(三)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以在校学生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法制教育体系,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并制定评估、检查的具体标准,定期考核,进一步提高学校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同时,继续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建设,市、区两级已经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要根据法制教育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规划、更新教学内容和完善培训管理制度;没有建立基地的,应及时建立适合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专门场所。加强法制副校长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法制副校长聘任制度,切实加强对全市兼职法制副校长队伍的管理和指导。
(四)加强来穗经商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从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出发,通过积极的法制教育引导,提高他们的守法意识和维权意识。各职能部门在进行法制宣传、强化教育管理方面,要做好“三个结合”:把依法治企与来穗经商务工人员教育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把职能部门的综合教育管理与企业的自主教育管理结合起来;把分散教育管理与集中教育管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法制宣传教育有人抓、有人管。按照“谁主管、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通过发放法制宣传资料、提供法律服务,运用案例教育等多种形式对来穗经商务工人员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五)加强农民法制宣传教育。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要从解决治安、计生、拆迁、土地纠纷等突出问题入手,组织农民学习关于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村务管理、计划生育、城中村改制、土地承包经营等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法律法规知识,使依法治村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在农村中开展,全面提高农村村民的守法、维权意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六)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把法制教育与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结合企业管理工作需要,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守法、依法管理和依法维权的意识。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全面推进和落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和依法经营能力。
(七)加强社区居民法制宣传教育。以“法律进社区”活动为重点,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社区居民法制宣传教育。各街道要在巩固现有“四个一”(一个法制宣传橱窗栏、一间法律服务咨询站、一所法制学校或一个法律课堂、一个法律文化室或法律图书角)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实现普法目标的各种有效途径和手段,发挥街道资源优势和司法所的积极作用,整合各种社会力量,把普法教育融入到和谐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努力营造社区居民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八)加强治安重点整治地区和特定人群法制宣传教育。高度重视重点治安整治地区和容易诱发矛盾纠纷的特定人群的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摸索特点规律,拓宽法制宣传的手段和形式,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市、区两级普法部门要与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配合重点地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及人民内部矛盾大排查、大调解机制建设,建立区域性的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立和落实责任制,并在人员、设备、经费上给予保障,真正做到舆论宣传靠前、教育引导到位,确保取得实效。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五五”普法规划从2006年开始实施,到2010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06年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和行业的五年规划,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各区、县级市和市直各单位制定的“五五”普法规划,报市普法办备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下半年至2010年)。依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每年制定工作计划,突出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效、指导有力、督促到位,确保“五五”普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2008年开展督导检查活动。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级普法主管机关具体组织对“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验收。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继续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本地区综合治理、文明城市评估体系,进一步加强普法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建设,明确职责,建立和推行普法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制。各级政府要把普法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做到有专人负责普法工作,有专门的普法经费保障。各级人大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检查、监督,保障各项任务的落实,同时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与人大立法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本规划的组织实施,协调、指导、检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总结经验,推广典型,表彰先进,研究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规律和工作方法,建立法制宣传教育评估考核机制,每两年进行一次检查考评,开展与法制宣传教育相关情况的评估和发布工作。各部门、各人民群众团体、各行业协会及各类社会组织要针对本部门、本行业、本团体的特点,结合本职专业开展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二)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法制宣传作用。
市属新闻媒体要积极开展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电视台、广播电台要安排专门时段,通过开办法制宣传栏目、播放公益广告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报刊要开办法制宣传教育专栏、专版。要继续办好专业的法制宣传教育网站,政府网站、各门户网站、社区及小区网络应开设法制宣传教育窗口。注意运用新兴的信息媒介作为载体和平台,使之服务于大众法制宣传,使传统的法制宣传教育手段与各种先进的传播技术相结合,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实效。
(三)不断加强和壮大法制宣传教育队伍。
继续加强法制宣传骨干队伍、普法宣讲团、法制副校长队伍、法律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其在教育、组织、传播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法律职业群体、基层法律服务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等积极参与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
(四)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在保证现有法制宣传橱窗(栏)数目不减、质量不降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在新建小区、厂矿企业、新规划道路、城镇广场、社区(农村)居民活动中心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发展和兴建高规格、上档次、内容丰富的法制宣传橱窗。加强广州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广州市禁毒教育馆的软、硬件建设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法制宣传教育作用,并引导其向特色化、多元化发展。
(五)将法制宣传教育融入各类教育、文化传播活动。
法制宣传教育要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等群众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要与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教育活动相结合;要与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相结合,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之中。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