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北师大版九年级思品全一册知识点分课总结及归类总结
第一单元(1-4课)第1课认识社会巨变
1、我们生活的变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②我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③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我们国家和社会发生巨变的原因 根本原因: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主要原因: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4)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3、对我们生活的变化,你有何感想?(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2)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3)党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5)我们应该更加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等等。
4、我国国家实力增强的表现是什么?
①中国的发展吸引着世界的目光②我国的经济发展充满活力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④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5、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6、举例说明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中国军人参与国际维和行动;APEC组织上海会议;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2006年1月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召开等;朝核六方会谈在中国举行;载人航天成功发射。
7、科技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有何作用(还可以结合第6课科技和教育知识)?(1)科技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2)科学技术是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主战场和焦点。
(3)教育的繁荣,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第2课了解经济生活
1、我国经济改革的作用、目标、国策事件? 作用:①改革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入了活力②改革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③改革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策: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事件:改革的标志:开放时期的重要会议: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的开端:试点开始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拉开了改革的序幕。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含义:就是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的改良革新。
2、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依据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确立依据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不等同于同步、同等、同时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有什么意义?(1)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2)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3)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党额根本利益。(4)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5)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比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地位、作用、政策? 公有制经济: 形式: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地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作用: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等
政策: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
政策: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依法实行监督管理。
4、我国公民通过什么方式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即创造财富的源泉)? 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金等。(四个尊重的方针:尊重劳动为核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
5、参与经济生活的做法:关注国家的经济发展外,还应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知识,做到合理消费,科学理财。
6、理财的范围和意义:
家庭理财常见的几种方式:银行储蓄、债券、保险、股票。意义:理财在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也为家庭增加收入,还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7、中学生如何做到合理消费?P21(绿色消费及不合理消费举例、说明作用)
1、消费要有选择:
(1)消费选择时不能盲目攀比、赶时髦、片面追求高消费。(2)在消费选择适应树立环保意识(绿色消费)(3)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
2、消费要有计划:
(1)事前要做出合理安排。
(2)在消费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3)消费时还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们中学生要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观念。
8、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
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提请仲裁委员会仲裁⑤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3课参与民主政治
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权利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职权:有立法权、监督权、人事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等。政治协商会议性质: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基层民主形式: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城市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的职责:了解民情,集中民意,通过提交建议或议案反映民众的要求,也可以向立法、行政、司法机关提出质询案,通过这种方式来监督和促进它们的工作。
2、我国是怎样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P27(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保障,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等各项权力。
3、发扬基层民主的形式意义?P30后三行
形式: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意义:(1)使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渠道不断增多,民主实现形式日益丰富。(2)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4、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
①走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反映自己的看法;②直接向人大机关反映;③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④向电视台、电台、报纸反映;(向新闻媒体反映)⑤参与政府部门举办的各种活动等。
5、什么是公民的监督权?
公民的监督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的权利。
监督权的两方面内容:(1)批评、建议权。(2)申述、控告、检举权
6、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中学生怎样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力)①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②以事实为依据,不能简单根据自己的好恶作出判断,要如实反映情况;③不能污染他人人格,更不能采用大字报、聚众闹事的方式;④要注意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这也是公民的政治义务)
7、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含义、内容是什么?
含义: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享有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的自由。
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批评权、建议权、监督权、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等
8、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意义?
(1)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国家长治久安。(2)有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勤政廉洁依法办事。(3)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办事效率和决策水平。
(4)有利于推动我国民主进程,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
9、我国政府部门如何保障公民参与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的?(1)实行政务公开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2)许多重大决策也都听取专家的建议,听取来自公众的意见。
(3)我们可以到政府的网站上了解各种政策信息,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10、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有利于公民的参政议政; 有利于政府勤政廉政;
有利于公民依法行使自己的批评和监督权、参与管理的权利…… 第4课把我时代坐标
1、我国走向世界的表现:
中国在开放中加速融入世界(方式:引进来走出去。标志:200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世界像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国际救援队参加海啸救援)我国的和平和发展对世界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
2、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稳定、公正、合理 树立形象:负责人大国
3、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1)我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2)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3)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4、我国对世界和平发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1)我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2)我国积极倡导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根本原因: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主要原因: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4)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6、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应如何应对?中学生应如何做?(1)中国:(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3)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中学生:
(1)努力学习,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2)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3)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全球观念和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
7、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8、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原因:(1)历史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脱胎于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中国的社会生产力遭受了极大的破坏。新中国的起点低,基础差,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表现、特征、现状: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2)起止时间:1956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3)含义:所谓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4)主要矛盾、根本任务: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贯穿主要矛盾的特点:这个主要矛盾,贯穿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或: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决定因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
(5)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6)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1)内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1)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一个中心:经济建设。(2)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3)地位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政治保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4)改革的内容: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补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44 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内容: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单元踏上兴国之路(5-7课)第5课树立科学发展观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特点:
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其它特点:我国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针对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对策: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影响:(1)人口众多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2)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快的人口增长势头给我国的经济、教育、就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引发了一系列诸如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人口与就业的矛盾。人口问题实质:发展问题。
2、我国环境问题: 现状(总特点):有所改善,依然严峻。
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加剧、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失衡严重。对策: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做法:(1)我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我们必须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把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再造秀美河山。(3)国家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4)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加强环境保护监管。(5)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3、我国资源问题: 现状(特点):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分布不平衡。
对策:我国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做法:(1)我国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2)要保证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就要珍惜资源,加强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我们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和资源的有限性,节约非再生资源,合理利用再生性资源,国家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4、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学生如何做? ①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②积极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③与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④在日常生活中不乱扔垃圾,随手关灯,电器不用时应拔掉插头,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5、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目的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6、怎样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7、可持续发展观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 发展
8、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协调。
9、为什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环境问题不容回避,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国资源问题相对紧张,要注意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第6课实施科教兴国
1、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P61、P64)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科学技术的竞争已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占据了它,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
(2)我国的科技和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科教兴国战略强调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以此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意义:
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科技实力,增强综合国力.2、科技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和我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驱动力;
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人才的重要性: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够抢占科技制高点,谁就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它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他要素,提升和改造着生产力的面貌和水平。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竞争。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提供着基础和动力。科学技术竞争已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占据了它,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5、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但最终还是靠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推进教育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6、你打算怎样成为一名创新型人才?
中学生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创新意识;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善于观察,开发想象力,培养求异思维;敢于质疑、挑战权威、提出独到见解,提高创新能力;为祖国的明天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增长才干。
7、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意义: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
8、列举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生活事例:①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②用淘米水浇花③用茶叶盒做笔筒④用易拉罐制作工艺品⑤用破旧衣裤制作拖把。
9、发展循环经济与我国实施什么发展战略有关系?我国怎样才能发展好循环经济?
①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关系。②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加强资源和环境法规、资源和环境知识的教育,提高公民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第7课坚持依法治国
1、我国基本治国方略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P72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解析:主体:广大人民群众。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依据:宪法和法律。管理对象: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社会事务。目标: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本质: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2、依法治国意义重要性P72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实现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4、宪法是法治的标志,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原因)
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法律体系的核心,也是一切法律法规产生、存在和变更的基础。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所以树立宪法权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法治国家中,宪法是法治的基础,是法治的核心。
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6、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的意义
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激励公职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7、作为青少年应如何树立宪法意识?
首先青少年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树立宪法意识。其次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
8、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P76)科学立法(前提)、严格执法(关键)、公正司法(保障)、全民守法(基础)
9、怎样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国家:(1)切实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3)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和合理诉求
公民:我们每个中学生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都要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培养守法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10、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为什么要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1)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重,是对依法治国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我们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
(2)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为补充。法律的实施需要道德的有力支持,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保障。道德水平的提高会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使人们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律意识的增强,必然会使人们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更加规范。
11、以德治国(定义)
是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12、(二)区别
1、范畴不同:德治属于思想建设范畴,属于精神文明;法治属于政治建设范畴,属于政治文明。
2、管辖范围不同:德治宽,法治窄。
3、依靠手段不同:德治依靠道德的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觉悟;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4、作用不同:德治是自律,治本;法治是他律,治标。
13、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4、如何实施以德治国?
(1)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2)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15、如何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把道德的先进性要求和一般性要求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16、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做?
(1)我们每个公民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都要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培养守法意识,依法规范自己行为。(2)我们应该从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做起,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7、国家开展道德活动有何意义?
(1)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2)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有利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能量。(4)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5)有利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第三单元复习要点(8—10)第8课民族大家庭
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2、我国56个民族分布特点:我国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少数民族55个),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聚居区,形成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状况。由于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各民族人民在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生活习惯等发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原因)
3、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关系)
我国各民族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原因(过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和民族分布情况,以及各种原因的迁徙与移民,使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我国各个民族已经成为一个荣辱与共、不可分割的整体。
4、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促进了国家的繁荣与稳定。从历史角度看: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从现实角的看:正是各族人民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才促进了我国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
5、我国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7、处理民族关系的最基本要求: 民族平等。内容:P92第2段
8、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途径: 要实现民族平等,需要加强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了解各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心理感情,充分尊重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语言等。
9、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P94第1段 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安定,更不会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增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10、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重要性、作用?
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的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驶自治权。
意义: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的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既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事务,又保证了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大团结。
11、我们青少年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呢?(1)、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益于民族团结的事。(2)、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3)、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要相互团结、相互关心、相互帮助。(4)、勇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
12、谈谈西藏人民是如何取得这些成就的?
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2、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3、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4、西藏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
13、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意义
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光荣传统。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要维护国家统一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国家分裂。国家分裂祸国殃民,它不仅破坏国家的统一,而且给国家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给整个社会制造不稳定的因素。
14、我国政府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其前提:一个中国。
15、一国两制的地位、含义、形成的依据与背景、现实意义? 地位: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含义: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依据背景:它是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尊重世界和中国的历史,现实的基础上,在考虑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现实意义:它已经被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是香港和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大大地促进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16、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国家应该如何做?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反对台独,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地位。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和沟通,积极发展两岸关系,为早日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创造条件。
17、青少年怎样维护国家统一?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本领;积极宣传党和政府对台湾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积极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做斗争。
18、我国近几年反对“台独”举措有哪些(或者做了哪些有利于两岸统一的大事)①制定“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②颁布《反分裂国家法》;③两岸春节包机;④经济贸易、文化交流;⑤国民党和亲民党领导来大陆访问等。
19、我国对待台湾问题的态度和政策:
①态度: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②政策: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一国两制”是两岸和平统一的最佳方式。按照“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第9课振兴民族文化
1、民族文化的特点、内容、作用? 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福泽世界的科学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细致完备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作用(原因):①民族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②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而且愈益勃发的力量源泉。③民族文化依然是推动民族进步的重要力量。④中华文化是团结和凝聚各民族的思想纽带。
2、民族文化的现状: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
面临外来文化冲击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媒 体的传播与炒作,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思想观念变化对新事物的追求等 影响:大量国外的文化产品涌入国门,带来了大量的文化信息。文化的多元化,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人们以宽广的胸襟海纳百川,丰富自己。同时也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2、如何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 ①我们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②我们必须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不能丧失我们的文化之根,不能动摇我们的文化之基。③要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价值,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面对外来文化入侵,我们该怎么办? 对内:(1)、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认同民族文化,不断丰富民族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对外:(2)、采取平等的态度,尊重文化差异,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加以吸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辨识各种文化现象,自觉抵制和拒绝一切腐朽和落后的文化现象,追求就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4、什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5、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1)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感。(2)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有利于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6、过好传统节日对我们青少年的意义?
(1)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2)有利于增强民族意识。
(3)有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4)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5)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第10课弘扬民族精神
1、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魂。民族精神产生于民族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深刻本质。民族文化只有在民族精神的指引下,才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2、民族精神的含义、实质、作用? 含义: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实质:民族精神即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作用(原因):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成长壮大,起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只有弘扬和实践民族精神,才能焕发我们的进取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百倍的勇气和热情迎接未来的挑战)
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4、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5、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各是什么?
不同表现说明了什么观点。新民主主义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等;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等“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新时代下,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人为本、扶贫济弱、公平共享的人文精神,知难而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不懈奋斗精神。说明: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特点)
6、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传承民族精神?(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2)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3)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学习上勤奋刻苦,顽强拼搏,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3)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的传播着,弘扬者和实践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单元实现共同理想(11-12)
第11课展望祖国未来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民族的共同期盼也是当代青少年的崇高使命。
1、我国为什么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必要性)①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条件。②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十分复杂,资源能源越来越紧张,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越来越大。③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观念,一方面注重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注重社会和谐。
②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④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⑤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⑥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
2、和谐社会内容及特征内容: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特征: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3.列举我国政府为推进社会公平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①免征农业税,取消农牧税 ②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③扶贫工程。④建立低保制度。⑤建立农村合作医疗。⑥春运火车票价不上浮。⑦廉租房、经适房的建设。
⑧设立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⑨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⑩ 完善法律,严惩贪污腐败等.......4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构建和谐社会,要从创造我们身边的和谐氛围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创建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村镇,和谐社区等,进而推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5,怎样创建和谐班集体?
创建和谐班集体,需要我们每个同学共同努力。①我们可以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班 委会。②我们可以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处理班级事务。③关爱生活困难的同学,形成一个温暖的集体。④我们可以通过平等竞争,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6、我们现在的小康是什么小康?
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现状)②我们达到的小康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总体小康的特点)
7、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解决了吗?
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8、我们追求的小康是什么小康,具体内容(一个惠及六个更加)。
①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9、不同历史时期使命不同①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彻底结束民族屈辱的历史。(近代100年)②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们奋斗目标:为了实现中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100年)(两个百年)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即到21世纪中叶,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使我国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
11、为什么说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①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机遇。②市场经济的确立,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利平台。③安全和平的外部环境。
12、为什么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精神?P131 第1、2段
13、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国家)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其中改革开放是必由之路)(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发扬艰苦奋斗精神;(3)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4)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6)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7)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等。②青少年: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创新精神;树立社会责任感,积极实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14、为什么全面建设小康: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
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15,为什么要实现民族复兴?P133
(1)、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梦想。(2)、实现民族复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3)、实现民族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P124第二句)
16、建党建国百年目标:P135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12课倾力奉献社会
1、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的关系?
①我们要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的关系。②个人利益的实现,不能以损害国家和 民族的利益为前提。我们应该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不能只看到个人利益。③当我们自身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发生冲突时,要首先想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2、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①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②只有在服务社会中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③把自己的理想建立在坚实的社会基础上,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理想只有符合国家和民族的需要才能变为现实。个人理想的实现离不开社会理想的实现。我们应当在社会理想的指引下确立个人理想。
4、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每个公民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报效祖国,奉献社会。
6、中学生如何报效祖国,奉献社会?
①关注社会,了解社会。②努力学习,提高素质。③积极实践,奉献社会。
7、为什么说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①要奉献社会,就要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②对我们来说,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具备报国之才。③我们还不能为社会直接创造价值,我们只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就能使自己成为未来的有用之才。
8、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了解社会、磨练意志、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
9、怎么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①要实现自己理想,需要一个合理的人生规划。②实现理想还要从容面对即将遇到的压力。③实现理想,要坚定信心,走向未来。④要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⑤要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就要不断的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充实自己。
10、怎样才能规划好我们的人生?
①我们的人生规划要长远。②人生规划要明确,不能模糊不清。③人生规划还要具体,要把人生的规划按时间先后和重要程度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
11、选择理想,规划我们自己的人生应该考虑的因素:
①自己的选择要考虑自己的自身条件,扬长避短。②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③要充分搜索各种信息,学会选择利用信息。④要考虑理想和现实自身的差距,考虑人生目标的可能性和现实性。⑤要根据情况变化,适当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缩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12、我们如何看待压力?方法,如何调节? 适度、过度压力的影响?P148第1、2段
13、现代人应具备的能力?
①创造能力。②学习能力。③合作能力。④竞争能力。⑤抗挫折能力。
14、中国应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国家措施国家做法)(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4)、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6)、保持谦虚谨慎、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7)、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5、青少年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怎么做?(个人措施个人做法)(1)、(思想)树立崇高远大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2)、(品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创新精神、民族精神和奉献精神。(3)、(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有国际视野,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4)、(学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勇担民族复兴的崇高使命!
2018中考政治考点归类
一、国策、战略、理念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2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
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7、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7、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
28、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2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
30、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
31、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2、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3、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见《能训》P84第1题。
3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5、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
36、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目的、目标
1、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3、党的十六大确立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5、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任务、职责、作用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人民警察的任务是:见初二教材P51最后一段。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七、之最、最终、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P56大号字)。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9、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2、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5、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
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
17、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汉字。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1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八、特点、特征
1、目前,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生活水平具备如下特点: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中华文化的两大特点(或说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在我国,人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具有两大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5、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见《能训》P84第1题。
6、我国各民族在区域分布上有何特点?:见《能训》P84第3题。
九、内涵、含义、定义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内涵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3、犯罪的定义: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
5、公民的经济权利的含义:指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生活保障权等。
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7、环境问题的定义: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8、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9、依法治国的含义:见课本P76最后一段大号字。
10、继承权的含义: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11、智力成果权的定义: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 专有权利,这
一权利同时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内容。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内涵: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机关、机构
1、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人民检察院。
2、我国的法律审判机关是指:人民法院。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5、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微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十一、制度、原则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基本民族制度(或叫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指: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7、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十二、主体、主题、核心、中心
1、依法治国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
2、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新)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6、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9、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0、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保险。
11、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发展问题。
12、我国的中心任务和工作是:经济建设。
十三、关系、关键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两者具有一致性,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
2、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法律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3、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4、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5、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关键(措施)是: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经济,脱贫致富。
6、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维护和平是实现发展的必要前提;保持发展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
7、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的关键是: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十四、因素、趋势
1、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由以下因素决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
4、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贸易摩擦、领土争端、资源争夺、宗教矛盾等。
十五、要求、前提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是: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或说有法可依)。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
6、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前提(或说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7、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十六、包含、包括、范围
1、经济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继承权、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等。
2、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有: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言论、出版、结社、集合、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③监督权
3、人民享有的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4、我国公民享有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包括:如受教育权、出版权、知识产权等。
5、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发明权、发现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7、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8、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股份制企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9、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部分。
十七、本质、性质、实质
1、依法治国的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2、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制经济。
3、人民民主专政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
5、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方针。
7、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8、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或说本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十八、依据、根据
1、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依据:基本国情。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制定依据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十、机关、机构
1、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人民检察院。
2、我国的法律审判机关是指:人民法院。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5、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微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篇:九年级政治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目录】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
第三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二单元 财富论坛
第四课 走向小康
第五课 财富之源
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
第三单元 同在阳光下
第七课 关注弱势群体
第八课 日月无私照
第九课 和你在一起
第四单元 又到两会时
第十课 聚集两会
第十一课 神圣的一票
第十二课 法律的尊严
第十三课 我们的“议案”
第五单元 国策经纬
第十四课 小平,您好
第十五课 三个代表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第六单元 漫步地球村
第十七课 战争与和平
第十八课 东西南北
第十九课 天涯若比邻
第二十课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第七单元 新的旅程
第二十一课 时间的足迹
第二十二课 第一次选择
第二十三课 走向未来
【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什么样的历史?
2-3 中华民族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2、怎样认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3、中国人民历经百年沧桑的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由强变弱的主要原因)?5 ①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②国家的落后
③外国侵略者的侵略。
4、青少年应从中华民族百年抗争史得到什么启示?(补充)
①青少年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力争使自己成为祖国需要的合格人才。
②青少年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勇于维护国家的荣誉、尊严、主权与领土完整。
③青少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④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
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
1、什么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是什么?
含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作用: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中生生不息,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2、什么是爱国主义?它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含义: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表现: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3、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体表现是什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铁人精神、雷锋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救灾、抗震救灾、抗雪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
4、我国对外交往的原则和政策是什么?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民族历来奉行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原则;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继承和发扬热爱和平的传统,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
5、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3、14 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始了新的历史纪元。
⑵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⑶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幸福生活、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6、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4、15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7、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15、16 ①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探索救国之路,失败原因归根结底是:①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 ②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②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充分表明: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新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其内容是什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9、历史给我们的昭示是什么?(补充)
① 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②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祖国的繁荣富强。③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④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⑤ 树立忧患意识,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第三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青少年为什么要树立忧患意识?
17、18(1)历史经验证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患可以使人居安思危,励精图治,迎头干上。
(2)我国基础差,底子薄,人口众多,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技领域、教育文化、综合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2、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三大差距为:①制造技术创新能力不强;②制造技术基础薄弱;③制造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3、为实现时代赋予的振兴中华的使命,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19、20 ①我们青少年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时代相传。
②青少年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几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能够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第二单元
财富论坛 】
第四课 走向小康
1、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是谁提出的?具体指的是什么? “小康”一词源于《诗经》。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最早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具体是: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2、我国现阶段小康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补充)目标: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全面的小康。全面小康含义: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六更加)。
5、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的小康有什么新特点?
全面的小康:是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6、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是什么?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国人民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
第五课 财富之源
1、如何正确理解财富来自智慧与开拓?
31、32 ⑴要创造财富,不只要靠劳动,还必须有发现财富的慧眼,敢于创新的头脑,敢于冒险和开拓的胆识与勇气。
⑵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要想发展经济,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须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
⑶只有积极开拓,锐意进取,才能不断地超越原有的发展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为个人和企业乃至国家创造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2、如何理解科技创造财富?(或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3、34 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⑵在我国,科学技术对于加快传统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力地促进了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轨,提高了经济效益。
3、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
劳动、科学技术、智慧、开拓精神、资本、管理和信息等。
4、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35、36 ⑴为了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⑵为了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还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有何重要意义?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一制度有利于广泛、充分地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调动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活力,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6、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分配原则是什么? 36 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
1、如何理解“合法致富”? 37、38 ①财富的获得有多种办法和途径。然而,无论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走合法的生财之道。每个人要获得财富,首先必须做到遵纪守法。
②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义”放在重要位置,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2、税收的含义、作用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⑴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⑵作用:国以税为本。
①国家铺铁路、架桥梁、建机场、离不开税收;
②国防、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都需要税收; ③公务员、警察、教师等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人员的工资来源于税收。⑶特点: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39
4、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是什么?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
5、为什么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40、41、42
⑴“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⑵“吃水不忘挖井人”,回报社会、奉献社会是“富而思源”的高尚境界。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们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
⑶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向前迈进,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头,拓展更宽更广的道路。
6、为什么必须要勤俭节约?
43、44 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⑵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
⑶勤俭节约是现代企业家取得成功的法宝。⑷勤俭节约是做人的美德。
7、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对青少年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作为中学生该怎么做?)
⑴中学生应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美德。
⑵作为中学生,正处在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能够恪守勤俭节约的生活准则,必然有益于个人的成长;相反,如果从小就追求奢华,不但对国家和家庭不利,而且对个人的发展必然带来不良的影响。
⑶在日常生活中,应衣着朴素,不追求名牌时尚;不乱买零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第三单元
同在阳光下】
第七课 关注弱势群体
1、我国存在弱势群体的原因有哪些?
⑴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⑵受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⑶一些人在生存、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困难。
2、弱势群体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
⑴含义:弱势群体,是指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⑵弱势群体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社会弱势群体是其个人及家庭生活达不到社会认可的最基本标准的群体; 二,社会弱势群体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
三:要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或支持。
3、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哪些人?其主体是什么人?
⑴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以及遭遇灾祸的人群等。
⑵主体: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
4、我们同龄人中有哪些困境? 49、51 1)在简陋的教室里上课的学生; 2)课余打工的中学生;
3)过早地背负起家庭生活重担的孩子; 4)因家庭变故,面临许多困难的孩子;
5)跟随父母进城务工,离开家乡,居无定所,生活条件十分困难的孩子。6)世界其他国家生活在困境中的少年儿童:疾病的折磨,失学的痛苦,贫穷的困扰,战火的蹂躏。
第八课 日月无私照
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基础和体现是什么? 52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体现为人格的平等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
2、平等的真谛是什么?
52、53 ⑴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体现为人格的平等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
⑵人人生而平等,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在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法律权利和人格尊严。⑶每个人都应当享有被尊重的权利。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都平等地拥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
⑷维护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使社会每一个成员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合理社会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只有维护这些权利,才能保证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⑸一些处境不利的人,用自己的奋斗诠释了平等的真谛,捍卫了生命的尊严,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3、我国社会存在不平等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⑴受到自然和历史等方面条件的限制,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⑶我国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⑷社会资源的分配上还存在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的不均衡。
4、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产生弱势群体的原因有哪些?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市场竞争要“优胜劣汰”,竞争中一部分人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势人群和富裕者,而另一部分人则成为竞争中的失败者和贫困者; ②产业结构的调整,那些在没有竞争力的产业中工作的职工,在调整过程中成为低收入者甚至成为下岗职工。
5、为实现共同富裕,我国采取了什么政策?
富民政策: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带动和帮助其他相对落后的个人和地区,携手共进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第九课 和你在一起
1、为什么要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意义)60 ⑴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⑴只有大家一起来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走向公平与正义。
2、我国政府在帮助、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我国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方面所做的努力)60、61、62、63 ⑴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⑵我国政府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⑶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政府致力于社会平等的一项重要举措。⑷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权益的保障问题。
⑸我国通过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减免费的法律服务。⑹政府通过帮助残疾人康复、入学和就业,对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实施救治和关怀政策,为每个公民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3、我国和世界各国,有哪些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民间组织?
64、65 我国:⑴“春蕾计划”
⑵中国扶贫基金会
⑶中国红十字总会
⑷中华慈善总会
世界:⑴联合国难民署
⑵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4、我们应该如何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弱势群体有哪些需要?)66、68、69 ⑴社会上处境不利的人们,首先需要的是来自社会的实际帮助。只要有人帮助,就可能获得生存的机会。扶弱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的传统文明和民族精神。⑵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特别需要大家的支持与尊重。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5、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69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帮助。只要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6、“关爱”品行对学生个人有什么意义?
⑴爱,不仅是一种付出,还是一种分享。
⑵帮助他人,我们会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付出的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内心的安宁与快乐,在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也赢得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第四单元 又到两会时】
第十课 聚焦两会
1、两会指的是哪两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什么?(补充)72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
4、正确区分下列概念:(补充)
⑴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⑵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⑶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⑷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⑸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⑺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⑻我国的分配原则: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5、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和职权)
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国家权力,再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行政、审判和检察等机关都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因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任期、制度和主要职权分别是什么?
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任期:每届任期五年。
会议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决定当年的大事。
主要职权:①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②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 ③制定或修改基本法律; ④增选或罢免国家领导人等。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的职能(三大职能)是什么?
①政治协商
②民主监督
③参政议政
8、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组成分别是什么?
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组成:人民政协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
9、人民政协的主题是什么?
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
第十一课
神圣的一票
1、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什么?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2、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有哪些?(补充)77 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中国人)②年满18周岁。
3、选举的法律程序是什么?
①选民登记;②推荐候选人;③候选人产生;④代表选举。
4、我国基层民主的内容和形式(四大民主):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5、我国基层民主主要有哪些形式?80、81、82 村民自治委员会,城市社区居委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6、我国城乡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是什么?采用的选举制度是什么?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确定了村民委员会采用直接选举制度。
7、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直接提名候选人、差额选举、匿名投票,是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
8、健全基层民主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
⑴健全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内容。⑵它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基层民主生活,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
⑶基层民主政治搞好了,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第十二课 法律的尊严
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
2、为什么要实施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有什么重要意义?)84 ①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离开了法制建设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可靠保证。
③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法治。
④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如何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及其相互关系?84、85、86 ⑴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⑵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必须严肃、严格,做到认真准确、不枉不纵; 违法必究,要求对一切违法行为都追究其法律责任,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享有法律规定以外的特权。所有公民,不论是国家公职人员还是普通群众,只要违反法律,就应依法受到应有的处罚。
⑶关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作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实现了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社会主义法治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可靠保证。
4、如何实施依法治国?
(补充)
⑴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⑵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
⑶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⑷公民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5、依法治国的知识点(联系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补充)⑴主体:广大人民群众; ⑵前提:有法可依; ⑶中心环节:有法必依; ⑷有力保障:违法必究; ⑸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⑹根本依据:宪法;
⑺核心:依宪治国;
⑻基本要求:见第4题;
⑼含义:见第1题。
6、如何才能做一名现代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
(或:作为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87、88 ⑴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⑵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⑶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7、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②公民既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又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任何人都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也不能只尽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8、我国的民主监督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①党的监督
②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③人民群众的监督
④社会组织的监督等
9、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途径:①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由人大代表向人大提交议案。②给主管部门及负责人写信,拨打联系电话,或当面反映情况。③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注意问题: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和陷害,更不得采用张贴大字报或聚众闹事等方法。
10、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与法同行,树立法制观念。⑵掌握法律武器,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⑶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作斗争。
第十三课 我们的“议案”
1、人大代表的性质和身份:
⑴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是人民权利的受托者和人民意志的表达者。
⑵各级人大代表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忠实代表。
⑶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是参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支具有先进性、代表性和感召力的重要队伍。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意义)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从根本上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
3、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义务是什么?
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承担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大职责。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他们代表人民行使神圣权力,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他们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到工厂车间,到农户田头,调查研究,了解民意。
4、政协委员的职责是什么?
深入了解社情民意,认真反映群众呼声,维护法律尊严,推进民主进程尽职尽责。
5、政协委员的作用有哪些?
⑴我国各级政协委员认真履行委员职责,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事务的政治协商,充分发挥广泛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成为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政协委员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大业,广纳诤言,集中民智,参政议政,传递着可贵的政治信息,饱含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展示了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6、人大代表行使民主权利和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提交议案,是人大代表行使民主权利和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
人大代表提交的议案体现了其议政的水平高低、参与管理国家事务能力的大小。
7、写议案的方法有哪些?
第一步:发现问题,并将最有价值的问题确定为议案主题。第二步:想出解决方案。
第三步:整理成文。内容要具体,不要讲空话、大话。最后(第四步):郑重地签名。
附议案范文:关于建立诚信社会的议案 Ⅹ Ⅹ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社会无诚信不稳。一个诚信缺失的社会是不可能和谐稳定的。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药店售假药,商场卖假酒,学生还有假成绩„„诸如此类的制假售假作假现象已经严重地危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甚至败坏了社会风气。通过我们的调研,我们认为,政府很有必要提出建立诚信社会的措施。以下几点措施,谨供参考: 第一,要建立“信用政府”。市长要有“市长信箱”,县长、乡长也应该设立“信箱”听听人民群众的呼声。
第二,要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对失信企业进行公开曝光,不允许其再办企业。还要建立个人信用档案,通过制度约束来保障诚信社会。
第三,诚信教育,要从中小学教育抓起,从小培养公民诚信和遵纪守法的优秀品质。
第四,要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构建诚信社会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班全体同学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了这份议案,现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Ⅹ Ⅹ中学
初三Ⅹ班班委会 Ⅹ Ⅹ年 Ⅹ 月 Ⅹ 日
【第五单元 国策经纬】
第十四课 小平,您好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或主要特征、表现)是什么?
⑴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
⑵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⑶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就发展阶段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是什么?
从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到2050年左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1956年 -2050年左右)
5、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什么?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6、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既然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就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既然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就必须从这个国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国家发展的正确道路,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7、基本路线的制定依据、内容、核心内容是什么?
⑴制定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⑵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⑶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⑷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8、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原因(意义):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决策。
③20多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归根到底在于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切工作都围绕着经济建设而展开,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从而使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9、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或为什么说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内容(“四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原因:①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国家,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保障,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可能实现的,甚至陷入混乱的深渊。②四项基本原则犹如四根支柱,支撑者共和国的大厦,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③补充: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10、改革开放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①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整体面貌。
②坚持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是将进一步破除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
③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11、改革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改革是将进一步破除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
12、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什么?
(补充)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目标,是在各个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13、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①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②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封闭就会落后,开放才能发展。③当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不但大量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而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14、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证明,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严峻考验、显示出强大生命力的最可靠保证。⑵在新世纪的正程中,我们仍然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第十五课
“三个代表”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和历史地位是什么?
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地位(作用或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为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提供了行动指南。
2、我们党为什么要提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08、109 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
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由党的性质和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⑶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
⑴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科学技术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⑶当今世界,教育和科学的力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者人类的生活,激烈的国际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与教育质量的竞争。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政府从民族复兴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⑷只有实施这一战略,才能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目的是什么?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扩大科技工作者在全社会的影响力,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勤奋工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更大贡献。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已经成为国家对技术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的有力杠杆,对科技创新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5、什么是先进文化?其特征是什么?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10、111 含义:先进文化是健康、科学、向上、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人的精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
特征: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
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如何发展先进文化?
111、112 ⑴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⑵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⑶优先发展教育与科学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重要的体现。
⑸发展先进文化既要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大胆地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并有效地抵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落后文化,消除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大力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主阵地。
7、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补充)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 对待外来文化,要大胆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8、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怎样做?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9、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重点分别是什么?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10、历史的创造者是谁?一个政党、政权兴衰存亡的关键是什么?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政党、政权兴衰存亡的关键。
11、检验各项工作成败的最高标准是什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政府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败的最高标准。
113
12、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外国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3、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事例:(补充)
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从根本上解放了生产力。
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⑷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14、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事例:(补充)⑴2001年10月颁布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⑵199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倡导并组织实施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⑶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事业。⑷深化教育、科技、文化体制改革。
15、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事例:(补充)⑴2006年起取消农业税。
⑵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⑶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⑷下岗职工再就业。⑸扶贫开发。
⑹西部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国情是什么?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之一。
2、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什么?:
基本特点:①人口基数大 ②新增人口多 ③人口素质偏低。其它特点:④农村人口多 ⑤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⑥人口分布不均衡 ⑦男女性别比失衡等。
3、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补充)
①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沉重的压力; ③人口过多过快增长,为社会就业带来沉重的压力。
4、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 118 ⑴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挥之不去的矛盾与问题,都与人口太多分不开。⑵人口问题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⑶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5、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主要内容:①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②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 ③说服农村有实际困难、希望生两个孩子的夫妇实行适当间隔生育;
④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做法由所在自治区或区(市)决定。
6、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是什么?
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7、为了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对待人口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增强人口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自觉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8、自然资源有什么重要作用? 119 能源、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
9、我国的资源现状是怎样的? 119 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从总量上看,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资源类型齐,是一个资源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相对数来看,我国在世界上是一个资源小国。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
10、环境有什么重要作用?我国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有哪些? 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21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十大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垃圾围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物种缩小、水资源短缺、耕地资源减少、森林资源供不应求等。
原因:由于人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尊重自然规律,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果。
11、我国的环境现状是怎样的?
(补充)122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2、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如何实施这一基本国策? 122、123、124 原因:我国资源和环境的严峻形势,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如何实施:⑴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⑵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⑶充分运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
⑷保护资源、改善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部门间加强协调与合作,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13、作为青少年,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我们应该怎样做? 124 保护环境是法律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青少年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热爱自然、热心环保,培养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意识。
14、青少年怎样以实际行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⑴积极向社会和自己熟识的人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⑵垃圾分类处理,废品回收利用; ⑶使用节水装置和节能电器;
⑷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随手关灯等。
15、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 125 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要求:树立一种新的道德观念——生态道德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够认识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16、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⑴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在现代化建设中,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战略。
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补充)
⑶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国情,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补充)
17、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26 根据我国的国情,党和政府始终将环境保护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积极探索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逐步提高环境保护的技术水平,不断调整和改善经济结构,实施大规模生态恢复工程,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治理重点地区的环境和生态,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8、列举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补充)
基本国策: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对外开放
③计划生育
④保护环境
⑤节约资源
发展战略: ①西部大开发战略
②科教兴国战略
③人才强国战略 ④可持续发展战略
⑤资源节约战略
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⑦中部崛起战略等
【第六单元 漫步地球村】
第十七课
战争与和平
1.战争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 128、129、130
(1)战争对人类生命造成极大的摧残和伤害。
(2)战争消耗大量的资源,造成可怕的环境污染,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严重威胁到附近地区居民的生命与健康,甚至人类的生存。
(3)战争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4)少年儿童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战争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未来。
2、人类为什么向往和平?
和平,是人类最美好的愿望,是人类世世代代追求的目标。和平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和平的世界才是人类栖息的家园。
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只有维护世界和平,人民才能幸福,人类社会才能文明发展。
3、人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哪些努力?
世界各国领导人、各种国际组织与志愿人员等为人类共同创造和平、美好的未来而呼吁、奔波,他们无私地奉献着,甚至为和平付出了生命。
一些国际组织,像无国界医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等,也为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联合国在协助解除国际危机和解决长期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联合国有什么作用?
联合国是世界上最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其首要宗旨之一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在协助解除国际危机和解决长期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当前,威胁和破坏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134(1)局部战争一直没有停止。
(2)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等依然存在。
第十八课
东西南北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136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造成国家贫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37(1)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是造成一些国家贫困的主要原因。
(2)战争和**也是造成一些国家贫困的重要原因。
(3)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长期饱受殖民国家侵略扩张和殖民掠夺,这也是造成这些国家贫困的重要原因。
3.贫困和落后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138(1)贫困和落后让世界贫困人口受到饥饿、疾病的威胁,其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严峻的挑战。
(2)贫困和落后也是导致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因素。
(3)贫富悬殊不断扩大,直接威胁到世界各国的稳定,严重阻碍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4.消除贫困有哪些途径?
139(1)需要发展中国家进行大胆改革,承担起发展本国经济的主要责任。
(2)需要国际社会加强交流,扩大互利合作,尤其需要发达国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对发展中国家公平开放市场,减免债务,通过增加资金和技术援助,提高发展中国家自我发展的能力。
5.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是什么?
140、141(1)利:经济的全球化使各国和各地区间的资本、资源、科技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技术和信息的全球共享,有利于提高国际合作的质量,促进各国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良机。
(2)弊:加剧了国际竞争,使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
6.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各国应该怎么做?
各国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平等、公正、合理的基础上,实现各国之间的互惠、共赢和共同繁荣。
各国要共同遵守国际法律规则,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共同建立和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第十九课
天涯若比邻
1.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价值观、宗教、教育、科技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
2.世界有哪三大宗教? 145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3.在世界文化融合的洪流中,中国文化为什么仍然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与特征? 145
中国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拥有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人文传统,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世界文化融合的洪流中,中国文化仍然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与特征,凸显独特的魅力。
4.为什么要加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
146、147(1)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中,接受不同的文化信息,受不同的社会信息的影响。如果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交流,彼此不够了解,就容易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产生冲突。
(2)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要和睦共处,必须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消除民族间的冲突与仇恨的重要手段。
(3)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与接触中,一方面,不断地产生不同文化的相互摩擦或冲突;另一方面,也使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世界文化正是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中,相互汲取营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5.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149(1)尊重彼此的文化,以平等的态度进行交流与对话,是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往来的基本前提。
(2)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我们应以一种世界的、开放的眼光,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个性,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二十课、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国际安全方面有哪些作用? 150、151(1)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我国作为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裁军和军控方面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3)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160多个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和平外交关系,同绝大多数邻国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了边界问题,维护了周边的和平与稳定。
2.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经济建设方面有哪些作用?
151(1)我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连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无限商机和活力,让其他国家也分享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各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3)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与国际社会在扶贫领域的合作和交流,力所能及范围内增加对贫困国家的发展援助,为世界范围内缓解和消除贫困做出了贡献。
3.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文化建设方面有哪些作用?
15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在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中,显示出勃勃生机。
4.青少年应该怎样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153、154、155、156
(1)树立和培养平等、开放的国际意识,与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共处、互相尊重。
(2)要吸取前人的教训,学会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和争端,尽最大努力为人类的和平做出贡献,以积极的心态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
(3)要学会理解、沟通与共处,学会接纳多元文化,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互相理解、彼此沟通。
(4)要从小学会关心,学会爱,让爱的种子扎根在我们心中。
(5)积极行动,主动参与,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给世界人民以力所能及的关怀,要为世界的和平安宁与发展尽一分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责任。
【第七单元 新的旅程】
二十一课
时间的足迹
1.回顾成长的历程,我们有什么收获或感受?158、160、164(1)成长,是身体发育的过程,也是心理成熟的过程;成长,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能力提高的过程;成长,更是获得友谊、责任感增强、理想形成的过程。
(2)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关爱,我们要感谢关心和支持我们成长的人们
(3)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前途息息相关。社会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党和人民。
(4)我们为民族的腾飞而自豪,对祖国的强大充满信心,我们应肩负起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责任和使命
2.为什么要感谢关心和帮助我们成长的人们?
160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关爱,我们要感谢关心和帮助我们成长的人们。
3.为什么要感谢社会?
164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前途息息相关。社会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党和人民。
二十二课、第一次选择
1.影响我们选择职业(学业)的内因和外因有哪些?
166 内因: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性格类型。
外因:生活环境、机会、时代、社会需要。
2.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学业)?166、167、168(1)兴趣是成功的起点。兴趣和爱好是我们作出选择的依据。
(2)事业成功与否,不仅与个人的兴趣爱好有联系,更与自己能否发挥优势和特长有关。要根据自己的优势特长,全面考虑自己的客观情况,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
(3)在选择时还需考虑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客观的社会需要,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选择更符合实际,从而使自己的理想更易于实现。
(4)选择也与个人的机遇有一定的关系。即使在个人的主观条件相差不多的情况下,也会因为客观条件或机会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选择。
(5)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直面差别,做出理性的选择。
3、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升学或就业选择?(如何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择业观?)
169、170(1)“条条大路通罗马”,无数事实证明,通向成功的路有无数条。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付出努力,就有可能成功;无论在哪个领域,只要肯钻研,都有成功的机会。
(2)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不管是升学还是就业,都同样有发展、有前途。不论升入哪所学校,都有可能取得好成绩,都应该珍惜机会、努力学习。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有可能获得成功,都应该谦虚好学、诚信敬业、开拓创新。
(3)人生的选择不是一次性的。在现代社会,人的一生充满选择,一次选择的结果并不能决定终身。只要把握机会,不断进取,努力向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成功。
(4)我们现在面临的只是人生的第一次选择,虽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一次,更不是最后一次。未来有更多机会和选择在等待着我们。
(5)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大批的高科技人才,也需要大量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的新型工人和农民。不管什么职业,只要是社会需要的,就有价值,所以更应该结合社会的需要作出正确的选择。
二十三课、走向未来
1.青少年为什么要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173(1)人生理想和目标决定着人前进的方向。一个人的理想有多高远,他的人生就会有多精彩。
(2)青少年应理智地思考自己的理想、设计自己的人生,对自己一生的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2.怎样正确看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175 理想和现实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1)理想和现实的对立在于:理想源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现实是理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高于现实。
(2)理想和现实的统一在于:现实孕育着理想,是理想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就是艰苦奋斗,积极实践。理想实现的过程就是改变现实的过程。
3、怎样确定自己的理想?
175 在确定理想时,要以现实为基础,反对脱离实际的好高骛远,也反对过于实际,毫无志向的思想。
4.青少年应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175(1)艰苦奋斗,积极实践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2)要使理想成为现实,就需要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路。
(3)理想的实现,需要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不懈地追求,努力与奋斗。
第三篇:九年级思品总结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又将结束。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本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执行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开学初,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同时在教导处教研组的领导下,立足现在,放眼未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和谐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思品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业务
认真备课和写好教案,积极参加课程培训。另外还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读了大量的教育专家的理论著作。从中吸收营养、这使我在短期内教育和教学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服从领导安排,参加各项集体活动,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以身作则,团结他人,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做为一名政治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从本学科思想性强的特点出发,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政治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学科特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信做人比掌握知识更重要,一直致力于教会同学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好人,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如何做一个有用的人。
规范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上,我都严格要求自己,试着努力做好教学工作。今后,我在总结前阶段工作得失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几项工作中作了努力与提高:
1.认真及时备课。对于新教材,我已经接触了,但是觉得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每次上课前,我都认真钻研教材,阅读教师用书,查阅相关资料,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及时请教相关教师和网上搜寻。这样可以把整堂课准得充实而到位,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课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2.认真上课。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我认为只要学生上课认真听的话,积极参入讨论活动合作学习,课后温习巩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每堂课都争取设计一些不同难度的问题,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勤动脑,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通过每位同学的努力来活跃课堂气氛,共同提高班级的成绩。
3.适当布置作业。上课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课后落实是学生巩固知识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作业又是巩固知识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每节课后,我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他们布置相当的作业,并要求及时上交,及时批改,然后及时发现并订正学生的错误。
4.努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本学期,在教研组的指导下,推出了这一项措施。我主要通过每次的测试,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进行辅导;重点关注优生(前20名)和差生思想转化。
四、认真写好工作心得体会
专门对教育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以解决。作为科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好和上好每节课,经常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 ﹑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注意以人为本﹑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到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教学质量,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充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还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作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五、以平常的心态和诚恳的态度对待工作 在工作上,能够忠于职守,脚踏实地,从不计较人个得失,一切服从领导安排,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尽心尽力为学校做贡献。
总之,在一学期来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本人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和提高,但是也有不足和困惑,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尽意。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更讲究工作方法,提高效率,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四篇:九年级思品总结
2014——2015学第二学期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高秀华
一、基本情况:
在这学期中,我担任九年级两个毕业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本人一直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成绩。为提高每节课的效果和教学质量,本人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二、主要成绩: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认真备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型,拟定采用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好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总结,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因为,九年级面临的是学生参加中考,所以,除了钻研教材以外,还注[键入文字] 重做好中考研究。在学期开始认真对三年来的中考试题进行了仔细的梳理,把握教学和考试的重点,热点,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对中考的研究和中考信息的把握
多年的教学经验,无一不能说明加强中考研究的重要性。也有利地说明了把握中考信息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和中考复习中,要不断总结三年来的中考题,认真研究当年的中考说明。从而把握中考的热点和复习的重点。极大地改善中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通过多渠道获取中考信息,加强对学生的中考模拟训练,使学生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解题的灵活性。
3、学习“有效教学”模式,改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习惯培养,学法指导和课堂练习。使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为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
4、狠抓优生的培养
九年级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体现,能为上级学校培养多少合格的新生是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所以在各科的教学中都以目标调控狠抓优生的培养。加强对优生的挖掘、培养和辅导,力争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都能优秀。
三、今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键入文字]
1、向45分钟要效益,实施有效教学。由于我校九年级开了2节思想品德课,相对来说课时不足,但不可忽视,如果我们多开1节课的话,那么就必须进一步讲究课堂效益,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2、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训练。反观本学期教学,过于依赖中考信息卷,而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的培养。
3、重视对中等生的培养。教学要求既不拔高,也不降低,尽量让中等生都能适应教学节奏。
4、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要用老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己的能力。
2014.07.14
[键入文字] 九年级(上期)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高秀华
很快地,本学期又将结束。这个学期我主要任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开学初,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同时在教导处的领导下,立足现在,放眼未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 学。在继续推进我校和谐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了能在本学期的管理中扬长避短,争取完成中考目标,现将这学期管理工作认真总结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欠缺的方面: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不够,同时,由于学生自学与复习不自觉,因此,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表现在对多选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的解答上疑惑较多,得分不高。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不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及对知识的概括能力不强,知识的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尚待提高。
三、我所做的工作:
(一)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常规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为此,我严格把握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确保了教学严谨而有序。首先是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深入钻研教材,按照新课改理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借助相关教学参考资料和电教手段,制定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教案,灵活选择好教法,力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二是认真上好第一堂课,向40分钟要质量。以课前精心准备为基础,以新课的理念为指导,我在课堂上尽量做到少讲、多导,实现课堂的民主化,培 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增强40分钟的教学效果。三是加强信息反馈。通过课外辅导和批改作业,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多方位的反馈信息,增进了师 生友谊,强化了教学互动。本期的课外辅导扎实而富有成效。一方面,加强了对书本知识的辅导;另一方面是社会实践、知识运用的辅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注重情感因素,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转变工作
差生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差生面广的实际情况,我充分注重情感因素,通过课外辅导、座谈、个别谈心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友谊。积极引导他们发掘学习方面或个性发展方面的潜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 性。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差生转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班纪好转了,学风浓厚了,特别是岳晓庆、张阳阳、张伟伟、穆世亮、毕少华、李光智、耿鹏翎、张婷婷等同学的政治成绩提高较快,有的在班上评上了进步生,有的因进步被吸收为共青团员。
(三)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为了适应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我不断加强学习,学习新理论,钻研新课标,学习和吸收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本期参与听课、评课均在 12次以上,参与集体备课6次以上、撰写教学心得体会3000字以上,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 高,并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以达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键入文字]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本学期,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还存在比较多的不足之处。比如:
1、有些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有所降低。平时自觉性不够强,课堂回答问题积极性不高,不善于思考。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被动,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学习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准备不足,方法欠妥。一些学生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喜欢做难题、怪题,抓不准重点。
3、粗心大意,审题失误,答题技巧不妙。
4、过于自信,有骄傲的表现。
5、自己在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对个别顽劣学生缺乏很好的耐心。
6、学生作业的订正工作抓得不实,不到位。
7、相对而言,学生的辅导工作抓得不够积极等。
五、今后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1、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讲求工作艺术,彻底改变单一方式,力求工作效率的提高,加强新课改理念的学习,深化教学改革。
2、工作作风要坚持力戒空谈,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差异,持之以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想办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3、重新调整各科的学习辅导时间。
4、改进学习方法,难题怪题少做或不做,重视基础性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及时巩固和多次重复训练重点知识。
5、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调节紧张的学习情绪,做到有张有弛。
6、对一些学生缺乏兴趣的学生采取“强化学习”的方法。
7、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
8、加大作业的督促检查,杜绝抄袭、应付作业现象的发生。
9、加强课外辅导,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10、关心爱护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及时交流教学信息。
11、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所有这些不足,都还有待于自己去努力。我相信,只要自己有决心,一定可以将自己这些不足改掉。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九年级重在于下学期的升学考试,本学期已经把下学期的课程都上了一部分,目的就是为下学期的复习迎的更多的时间,下期的主要经历就是放在对学生进行时政焦点、热点、难点的分析上,争取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全面 的复习,力争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绩。
2015.01.15 [键入文字]
第五篇:九年级思品全一册第二、三课教学案
九年级思品全一册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学案
编写:李子武
审校:唐
健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个人离不开集体,个人只有依靠集体才有无穷的力量。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3.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4.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负责任的表现。
5.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后果,是负责任的表现。
6.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
7.具有维护国家尊严和荣誉的能力。
8.具有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信守承诺、勇担过错的能力。
二.自学指导(自读课文完成以下思考题)
1.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怎样?(课本19页)
2.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如何?(课本20页)
3.我们应该如何关爱集体?(课本21页)
4.作为一名中学生,怎样做才是对民族和国家负责?试作出简要阐述。(课本22、23页)
5.阅读课本24页情境材料回答:小石付出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他为什么不觉得苦呢?(课本24页)
6.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你的体会是什么?(课本25页)
7.你想成为一名中国青年志愿者吗?请牢记中国青年志愿者誓词!(课本25页)
8.自觉承担责任的含义?(课本28、29页)
9.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课本26—29页)
三.教师点拨
一些学生对于什么是责任,承担责任与自己身心的和谐发展、适应社会、服务祖国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不甚了解,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逃避责任。也有一些同学比较在意同学、教师、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对集体和社会要求甚多,却不想甚至从不认真地履行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不能全面把握一个人的自尊、良好的自我感觉、丰富的精神世界与切实履行责任之间的关系。„„
四.基础回扣
1.集体离不开___而存在,同时个体只有紧紧依靠___,才有无尽的力量。关爱集体,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___和___,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关爱集体还表现为在集体中能_______,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___。
2.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_____、_____”的社会氛围。维护国家的___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的___和___,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___。主动为国分忧、_____、与国家_____,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既承担着_____,又在_____,并使_____在奉献中得以提升。3.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___;我们_____,也就会为自己赢得信任。_____、坚决_____,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_____、我愿意_____、我主动_____;同时,还要学会反思自己的___。我们要做责任的___,享受_____的快乐。
五.当堂训练
1.完成<<课易通>>相关题
2.完成<<知识点>> 5、6、7、8的识记
备注:本课教学案建议用二课时完成 九年级思品全一册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教学案
编写:李子武
审校:唐
健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核心内容。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6.逐步形成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
7.提高全面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8.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自学指导(自读课文完成以下思考题)
1.如何认识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课本32、33页)
2.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课本34页)
3.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课本35页)
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是什么?(课本页)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什么?(课本36页)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和根本出发点是什么?(课本37页)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课本37页)
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课本38页)
9.四项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及坚持的原因是什么?(课本38页)
10.如何理解改革开放?(课本38页)
1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是什么?(课本39页)
12.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要求是什么?(课本40页)
13.我国56个民族的总称是什么?何谓“少数民族”?(课本41页)
14.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是什么?(课本42页)
15.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课本42页)
16我们在生活中还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课本43页)
17.我国香港区徽的含义是什么?澳门区徽呢?(课本43页)
18.“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课本44页)
19.我国政府对待台湾问题的原则、方针和立场分别是什么?(课本45页)
三.教师点拨
中学生对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有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了解。但不可否认,这种认识既有生动、具体、真实的一面,也有零碎、片面、感性的一面。结合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全面认识社会现象,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基础回扣
1.中国的国际地位_____,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___、___、____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属于______,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___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___同______之间的矛盾。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集中力量进行___________。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___________,形成了______________。
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______为中心,坚持______,坚持_____,即“_____,_____”。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_______、坚持______、坚持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四项基本原则是_____,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_____。改革开放是_____。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_____。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要牢牢把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局。其中改革是___,发展是____,稳定压倒___。只有正确处理好___、___、___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___。
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__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在_____的大家庭里,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形成了民族_________的新型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既是我们应尽的___,又是我们必须履行的___。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_____,尊重各民族的_____,尊重各民族的_____。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_____,_____”的基本方针。这一基本方针简称为“_____”。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_____”的实践日益丰富,事实证明“_____”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____。“_____”、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___、___和___。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___和___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___和_____不容分割。坚持一个中国___,是两岸关系_____的政治基石。我们遵循“_____、_____”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_____,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_____,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_____,反对“台独” _____。
五.当堂训练
1.完成<<课易通>>相关题
2.完成<<知识点>> 1、2、3、4、6的识记
备注:本课教学案建议用四课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