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工作计划.(最终版)
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工作计划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沪多特性:以“自主式”学习为主,学生是网络教学的中心,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教学手段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主导,加强项目实训。
(一自主式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自主式学习应该是在教学理念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的主动探索;在教学目标上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并提倡合作学习;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各学科中的渗透整合。
1.自主学习方式的建立与发展
随着当代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教学观念也正在经历着重大发展,自主式学习方式的建立与发展主要概括为以下趋势。
(1从重视教师到关注学生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教学观念的转变,使传统的“教师中心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批评,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日益看到教师虽然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教师并不是支配课堂教学活动的绝对权威,学生虽然是教育的对象,但他们却是学习的主体、主人。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规律,洞察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以此为依据,来设计、组织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主导作用,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2从重视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培养
传统教育把传授书本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而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认识老化周期急剧缩短,掌握全部或大部分知识成为既不可能也不必要的任务,这使传统的知识传授型的教学观受到了严峻挑战。所以,人们越来越强调,教学的
任务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探索新知识。
(3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除了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认知能力之外,还要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情感智慧,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能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理解关爱他人和社会等等。
(4从单纯重视结果到同时重视过程和结果
教学结果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切身体验。当代教学观念非常强
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又非常强调学生的求知和探索过程,掌握科学探索与求知的方法。
(5从重视继承到重视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对现有文化的继承已无法保证学校的毕业生能够适应明天的社会,所以,教育教学必须在文化传承功能的基础上肩负起另一个重要功能:文化创新。即要让学生在掌握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创造文化和创新生活的能力。这一转变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模式等提出新的挑战。
(6超越学校与学科界限
传统学校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已成了—个“孤岛”,当前人们越来越强调超越学校教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鸿沟,更多地将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引入学校教学之中,让学生到社会和自然界中搜集原始数据资料,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或课题。
(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1学生的主体作用
基于网络教育技术下的学习过程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仅表现在教学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学生的学习过程已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更具自主性,更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自主式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为: a.可以监控自己的学习和思维活动;b.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c.运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提高收集信息能力和整理信息能力;在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完成对该门课程内容的学习,同时也会掌握课程学习的管理过程、信息资源的查询等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2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建构者,他们的建构活动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他们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的核心作用不在于给学生传递知识,而在于如何引发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教师的每个教学决策都要以学生的理解、思考、感受和活动为基础。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经验世界出发,达到新知识经验的建构,而不是从教师、从课本出发;在这种意义上,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但另一方面,教师并不是跟在学习者思路后面的追随者,而是要基于学生的反应采取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的、积极的教学策略。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与监控者,教师需要设定教学目标,需要把教学中各方面的因素协调起来,如教学内容、学生的差异、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设计等,教师是教学这部戏的导演,同时教师和学生又都是教学中的主角演员,他们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
在: a.洞察、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
b,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为首要枉务;c.在学生的建构性活动中发挥关键的引导、促进作用,并根据学生的需要做动态调整,逐渐减少引导的成分,增加学生独立探究的空间;d.不要侵占学生思考的空间,束缚学生的主动性。
总之,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式教学设计,就要通过建立现代的教学理论体系,培养一批既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又能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教师不仅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又能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实验方案等等。
孙中廷
2010年9月7日
第二篇:浅析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思考
浅析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思考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教学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不断高速发展的交叉性应用型课程,该课程的教学难度较大,现实的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它是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必修的重点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为了使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将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主要特点、教学现状入手,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课程的主要特点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发展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并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发展和应用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是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进程中,计算机网络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数据通信、局域网、网络互连与广域网、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数据管理、网络操作系统以及网络设计与案例分析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特别是数据通信和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因为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而局域网是广域网的基本单元,广域网一般均由局域网互连而成。因此对数字化、数字传输、模拟传输、通信媒体、多路复用、数据交换以及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体系结构、组网技术、高速局域网等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有清晰的了解和掌握。此外,对网络管理(如网络安全管理、网络数据管理、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如在企业中的应用、政府部门的应用、金融机构的应用以及Internet的应用等)掌握的同时,还应具有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教学现状
作为一门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目前课程的教学存在三个比较大的问题:首先,教学内容方面,网络相关学科发展迅速,内容更新快,课程内容难以跟上计算机网络科学的发展变化。其次,在教学方式上,网络课程有相当部分的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知识,难度大,相对枯燥,在课堂教学方面需要适当调整,改变学生积极性调动不充分,课堂互动性不足等问题。然后,教学目标方面,高职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如何完成课程的教学,传授其中的知识点,但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适当的关注。与此相对的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能否有效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对于用人单位用人的一项硬件指标。这些能力培养的忽略。对于今后学生的工作和发展非常不利。
三、教改措施
1.调整教学内容,增强基本概念和知识的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包括通信技术、网络理论和网络应用技术,无论从软硬件、通信哪那一个方面讲。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内容的安排非常重要。我们根据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状况,对教学的课程结构进行优化,精选教学内容,保留基本的通信理论,略讲部分网络原理,删去一些过时的网络技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目前流行的网络技术和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上。
2.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上课老师最好能参与本单位的校园网络建设,或者参与社会上的网络工程,积累工程经验,丰富上课内容。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力求对内容高度熟练,能够深入浅出的讲授,并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理论、概念、技术、方法。
作业练习:有选择性地布置一些思考题、练习题、市场调研、专业技能训练等,使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教材和参考书,以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将科研中企
业网络系统建设的需求或已有的网络系统情况告诉学生,让学生分析企业已有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或为企业设计满足实际需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最后由指导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企业计算机网络方案进行讲评,指出其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网络辅助教学:利用及时通信技术,如飞信、QQ等手段,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网络提交作业,教师通过网络将批阅后的作业返回给学生。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内容更进一步的了解,主要是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的兴趣爱好。
课外阅读辅导:将相关的著名计算机网络学习网站,论坛、视频下载资源等和优秀的网络课程书籍,及时推荐给学生,以进一步扩展学生的获得知识面。
案例讨论:在教案中准备不同的现实经典网络教学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或课外独立思考,编写方案等,充实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了解实际,增进了学习氛围。
学院网络系统参观: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带领学生参观学院网络中心,向学生介绍该网络设计的思路、组网技术、主要硬件及软件等内容,现场演示设备的操作与调试,其目的是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感性认识。
参考文献:
[1]黄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电脑学习.2010.[2]王鑫.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2).[3]许桢.对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S1).论文来源及知识扩展阅读:http:///lunwen/
第三篇:课程改革工作计划
课程改革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以转变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总体要求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导下,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发展上。
三、目标任务
1、全面组织培训、学习与研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坚持以“高”(高标准)、“严”(严要求)、“实”(求实效)的原则,开展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多形式、全方位师资培训,使全体教师了解新课程,把握新课程,走进新课程。
2、以课堂“教与学”的改革为新课程实施的立足点;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生长点;从课内走向课外生活、走向社会,走向科技发展,全方位探索、实践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探索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寻求适合于、满足于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教学途径,以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要求。
3、继续发展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在原有课题实验的基础上,应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继续深入探究、验证、发展、推广实验。在此基础上,在教研工作与活动中都应有意识地确立、渗透以新课程实施相关的新的立项课题。以科研促进、推进新课程的实验发展,为全面走进新课程积累实践经验,奠定基础。
4、通过扎实开展、进行形式多样的新课程的培训、学习、实验、探索、总结、交流活动,牢固树立新课程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使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综合素养,伴随着新课程与学生一起成长,使我们的校园、教师、学生焕发活力、充满生机„„
四、方法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新认识
经过几个学年的理论培训表面上看教师的观念已经起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从平时的听课中发现仍有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陈旧,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思维的生机活力,所以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课改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采用观看录像,“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式,尤其要求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深入每位教师的心中,通过各教研组的学习让老师人人牢牢把握其精髓使其更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本学期要开展以现代教育技术学习运用、课改理论再认识、课程标准再学习和教育教学行为再反思为主题的学习培训活动。
1、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大力提倡读书活动,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使学习成为教师的强烈愿望,提高理论素养,转变教育观念。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现代型的教师。
2、建立学习计划和学习制度。我们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理论学习。确保每周两节课的学习时间,要求有学习笔记、学习体会,学校要作好学习记录和反馈工作。把学习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教师评价体系之中。
3、落实学习内容。本学期我们重点学习《新课程创新教学研究》、《新课程反思》等对老师的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性的、可操作性的课改实验书籍。
(二)完善规章制度,确保课改顺利进行
学校建立与课改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主要有《新课程教学管理常规》《教科研管理条例》《教师培训制度》等。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定期每月一次听取实验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个案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对在课改实验中成绩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制定课改实验教师自学制度。建立实验教师个人档案,对他们的学识水平、创新意识、教研能力、探索精神等方面进行动态跟踪,对其在实验过程中的点滴体会、研究成果及时发现、及时推广,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目的。
1、加强教研组建设。学期初各教研组要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按计划开展好每次活动,要提高活动的实效。本学期将继续开展组内的“一课三评、三课一议”活动,采用轮流展示形式。同时教研组还要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对本学科的热点问题开展讨论,指导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组织好教研组的公开教学活动,活动要记录完整。同时加大随堂听课的力度,扎扎实实地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要求教师抓住平时的教学效率,不盲目追求教学上的花俏,扎实提高教学质量。
2、开展“走进新课程”教研活动。在上学期活动的基础上,本学期仍然规定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各教研组要在三维目标的达成、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教师角色的转变等方面选择一项内容作为学科教研活动主题。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全员参与,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负责人,每次活动组长都要做好考勤登记和活动的详细记录,并交教务处检查。教研活动要针对各组实际情况,以听课、评课、说课以及业务学习(学习课程标准、课改最新信息、教改方法等)为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广大教师学习业务、探究教学、传递信息、提高能力的重要阵地。
3、定期反思总结制度。通过自我反思,形成反思习惯,倡导对教学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全程反思,同时及时写下教学随笔、教学案例及教育故事,分析课改中的成败得失,及时反映课改实验情况。以反思提高课改成效。要求做到:每学期至少有同课题的 “优秀教案”“说课”“教学反思”各 2篇;教育随笔1篇;每学期2篇教学案例,至少1篇教学论文。
4、做好课改研讨和经验交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活动,组织开展以师生评价、远程教育技术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为重点的课改研讨活动。通过研讨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汇编成册,供各教研组交流。
(三)抓好实验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做好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准备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1、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改培训活动,如学习、讲座、研讨课等,使他们了解最新的课改信息、积极参与课改,提高实验能力。
2、开展课改经验交流会和课改沙龙,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好的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也参与到课改中去。
3、搞好课改同行手拉手学校间交流,经常沟通、切磋课改中的问题,加强研讨,采取最有效的策略加以解决,确保课改沿着正当的轨道运作。
4、提供必要的实验保障,学校为实验教学提供必备的经费、设备和仪器等,为实验教师订购一定量的书籍和学习资料。
5、为及时的总结教师的经验和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学校打算每月出一期校报,使每位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能及时了解学校的教学动态和教育信息。
(四)实施课题牵动战略,促进课程改革进程。
新的课题需要教育科研作为支撑。只有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以科研课题指导课程改革实践,才能加快课程改革实验的步伐,推动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学校教育的全面改革。
1、选准课题。根据学校工作实际和学科特点,每位实验教师自己确定一个子课题,做到人人有科研课题,人人参与教学研究。做到边试点,边研究,边总结。
2、继续搞好教研活动,作为课题攻关的一项具体举措,我们要改革和丰富研究活动。确定以学科为单位,建立包括任课教师、教导处主任、教学校长共同参与的组织研究机构,认真开展研究活动。为了突出研究活动的探究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我们重点在三个环节下功夫,即备课、上课和教学评价。
3、做好资料积累和总结归档工作。为及时总结实验的进展情况和课题的研究情况,做好资料的跟踪积累是确保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不断完善实验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档案袋。同时实验教师每月要撰写好课改小结(每月上交一篇:课改体会、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期末进行阶段性总结。
(五)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本学期学校就着手尝试改变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方式,改革评价制度。我们将严格要求教师在评价课堂教学时真正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例如除了评价学生课堂状况,还要评价学生课前、课后的表现;除了评价学生在学校的状况,还要评价学生在家庭、社会的表现,力争实现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
1、课堂教学活动评价。制订新课程课堂教学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教师在理解新课程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自觉更新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评价方式,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
2、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根据新课程标准,制订学生各科学习质量评价标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更要突出学生的道德品质、个性与情感、合作与交流、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评价。改革评价方法,尝试运用“成长记录袋”这种质性的评价方法,注重评价的过程,改革考试方法,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
3、教师提高评价。根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建立教师提高评价体系,制订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以及对教师素质的评价标准。倡导教师自评的评价方式,引导教师学会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逐步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促进教师的成长与提高。
五、月活动安排
三月份
1、制定课改实施计划。
2、实验教师制定个人课改实施计划。四月份
1、组织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及新课标理论学习。
2、跟踪课改实验教师随堂听课,课改教师及时做好教学反思。五月份: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新课标的相关资料。
2、组织课改年级教师集体备课、开展互听互学互评活动。
3、组织教师看录相课。
4、组织全校教师开展的教学观摩活动。六月份:
1、继续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
2、课改理论知识测试。
3、课改研讨活动。七月份: 课改工作总结
通道街回族小学
2011-3-1 王英英
第四篇: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课程设计是每一个大学生在大学生涯中都不可或缺的,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种拓展手段,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不仅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战了自己的见识,也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我们走向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奠基石。
一、实习目的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针对于此,在经过相应的课程如《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等课程的系统学习之后,可以说对计算机网络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网络设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二、实习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是一个要求动手能力很强的一门实践课程,在课程设计期间我努力将自己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设计期间能够遵守纪律规章,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一共完成了11个实验,分别是1.制作直通电缆和交叉UTP、2.交换机Console口和Telnet配置、3.交换机端口和常规配置、4.虚拟局域网VLAN配置、5.路由器Console口 Telnet配置方法和接口配置、6.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7单臂路由配置、8.动态路由协议配置、9.PPP协议配置、10路由器访问控制表(ACL)、11.网络地址转换(NAT)。
在制作直通电缆和交换UTP的实验中,我起初不能完全按照要求来剪切电缆,导致连接不通,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终于将实验完成。
在做到单臂路由配置和动态路由协议配置的实验,由于自身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忘掉了一些理论知识,在重新翻阅课本和老师的指导之下,也成功的完成了试验。
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丰富的实践创造,细致的了解了计算机网络连接的的全过程,认真学习了各种配置方法,并掌握了利用虚拟环境配置的方法,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完成实验,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学习网络电缆的制作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践技能。
课程设计是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是对我们所学知识及综合能力的一次考察。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当中,这就要求我们用相应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夯实基础,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贡献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受益匪浅!对计算机网络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起初,我对于网络尤其网页的制作很感兴趣,在经过一段时间网页制作的学习后,终于自己能制作一个符合心意的网页。
本学期的计算机网络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局域网技术、TCP/IP协议、局域网组建、网络互联与广域网、网络操作系统与网络服务、Internet基础与应用、网页制作与网络安全。一般按网络范围划分为:(1)局域网(LAN);(2)城域网(MAN);(3)广域网(WAN)。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局域网。按网络的交换方式分类:(1)电路交换(2)报文交换(3)分组交换。除以上几种分类外,还可以按所采用的拓扑结构将计算机网络分为星星网、总线网、环形网、树形网和网形网;按其所采用的传输介质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无线网;按信道的带宽分为窄带网和宽带网;按不同的途径分为科研网、教育网、商业网、企业网、校园网等。总而言之,内容广泛,丰富多彩!
老师讲课条理清晰,结构明朗,对同学谆谆善诱,课上课下做的与同学及时交流,令我感动的是 :连续四节课都在坚持给我们上课,好辛苦啊!打心眼里很感谢她。
21世纪已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计算机网络极大普及,计算机应用已进入更高层次,计算机网络成了计算机行业的一部分,网络功能已嵌入到操作系统之中。
希望在以后的大学日子里好好学习一下计算机这方面的知识。现在是一个网络发展的快速时代,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掌握好基础知识,在信息时代有过硬的技术水平!
最后真心的感谢老师,你辛勤的汗水换回了我们收获的喜悦,谢谢你!
第五篇: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业
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业
徐熙 2012141463178
R1 答:没有不同,端系统包括PC、工作站、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网络连接的PDA、网络电视等等。是的。
R3 答:客户机程序是运行在一个端系统上的程序,它发出请求,并从运行另一个端系统上的服务器程序接收服务。
R8 答:拨号调制解调器:最高56kbps,宽带专用。
DSL:下行信道5—8Mbps,上行信道最高1Mbps,宽带专用。
HFC:下行信道10—30Mbps,上行信道一般只有几Mbps,宽带共享。
R11 答:电路交换可以为呼叫的持续时间保证提供一定量的端到端的宽带。现在大多数分组交换网不能保证任何端到端宽带。当发生拥塞等网络问题时,TDM中丢失的数据可能只会是一部分,而FDM就可能是大部分或者全部。
R12 答:t0时刻,发送主机开始传输。在t1=L/R1时刻,发送主机完成发送并且整个分组被交换机接收。在t2=L/R2时刻,交换机完成传输且接收主机收到了整个分组。所以端到端总时延为L/R1+L/R2。
R13 答:In a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the packet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flowing on a link do not follow any fixed, pre-defined pattern.In TDM circuit switching, each host gets the same slot in a revolving TDM frame.R15 答:一个第一层ISP与所有其它的第一层ISP相连;而一个第二层ISP只与部分第一层 ISP相连。而且,一个第二层ISP是一个或多个第一层ISP的客户。
R16 答:时延由处理时延、传输时延、传播时延和排队时延组成。所有这些时延除了排队时延都是固定的。
R19 答:a.250kbps
b.64 seconds
c.200kbps、80seconds
R23 答:5 种任务为:错误控制,流量控制,分段与重组,复用以及连接建立。
R25 答:应用层报文:应用程序要发出的在传输层上传递的数据;传输层报文段:将应用层报文加上传输层包头,由传输层管理和封装的信息;网络层数据报:将传输层报文段加上网络层包头之后封装;链路层帧:将网络层数据报加上链路层包头之后封装。
R26 答:蠕虫,现在具体指那些通过漏洞或者电子邮件等快速传播的程序,它们大都以快速传播为目的,以此躲避彻底查杀,蠕虫一般很少感染可执行文件。
当攻击者进入你的系统后,它会放置一个木马,或者,攻击者会欺骗你运行木马。木马的作用是帮助攻击者更加容易地操作你的电脑,它们很少自行破坏文件,因为它们一般要长期待在你的系统中。
病毒,最大类的东西,按照现在的分类趋势,病毒几乎能够涵盖木马和蠕虫,它泛指那些对用户有害的程序,又特指其中会自我传播的那一部分。早期的,一般意义的病毒是指会感染文件的文件型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