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加强社保基金监督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加强社保基金监督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完善,国家对于社保基金的投入力度也逐渐加大,使得地方的社保基金数额逐年增加,这就给社保基金的监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目前,虽然国家监管部门对于社保基金的透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监管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本文在此背景下,详细分析了社保基金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社保基金 监督管理 问题 思考
近年来,我国社保基金的收入逐年增长,据人社部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为1.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7%;总支出为9677亿元,同比增长12.8%。在这样庞大的社保基金总量下,必然存在大量的工作环节和工作步骤,使得社保基金的使用和保管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增加了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的难度。同时我国时常发生的社保基金挪用案件也进一步证实了我国社保基金监管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国家应该从各个地方抓起,切实做好社保基金的监管工作,保证社保基金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下面笔者从社保基金监管的必要性入手,详细分析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对于社保基金进行监管的必要性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以来,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社保工作起步较晚,监管工作也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制度并不是很完善,容易出现各种管理问题。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监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因此加强和提高社保基金监管工作水平迫在眉睫。下面笔者从以下两方面分析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的必要性。
(一)完善社保基金运作的需要
首先,财政拨款仍然是社保基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受到社会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当经济不景气时社保基金的收入将大大降低,影响到社保基金的征缴;其次,社保基金的征缴率也不是很高,这增加了社保基金征缴的不确定性,使征缴基数与实际基数存在较大偏差,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到了社保基金的正常运作,因此需要加大对于社保基金的监管力度。同时,我国对于社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也比较封闭,透明度不高,导致非法挪用、违规投资、虚报冒领的现象层出不穷,产生较多的基金流失,因此,要完善社保基金的运作流程,就必须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其使用效率。
(二)规范社保基金使用的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其有效运行需要社保基金的协调配合,因此,必须要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并实现其保值增值。社保基金监管体系能够有效降低社保基金的使用风险,提高社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政府可以通过一些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对于社保基金的监管工作进行规范化,保障社保基金的高效运行,实现社会公众利益的最大化。
二、我国社保基金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保基金的监管工作没有完善的法律保障
众所周知,有效的监管工作要以一定的法律规范和规章制度为依据,社保基金的监管工作也不例外,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不可违抗性,监管工作如果能得到相关法律的支持,将会使工作更加有章可循;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也响应了依法治国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针对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的法律规范还不是很完善,使得在进行社保基金监管时无法以法律为准绳,降低了监管的力度和权威性。
(二)社保基金的监管缺乏透明性
目前,我国对于社保基金监管信息的披露制度还不是很完善,没有对监管部门造成较大的压力,使得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出现信息不透明或者不对称的现象。一些监管部门中的个别工作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出现隐瞒重要信息,虚报基金数额等违法行为,这都使得社保基金监管工作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存在较大的监管风险,不利于我国社保基金的高效运行,从而也不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三)市场监督机制不完善
我国现阶段的社保基金监管工作主要是行政监管,这种监管方法覆盖面较广,但是不够精细,使得社保基金往往在细节上出问题。目前,社保基金的使用主要有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由于这些运作方式具有较大的市场性,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市场自发性的优势,建立市场监督机制,提高对于社保基金细节处的监管力度,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提高社保基金的监管效率。
(四)社保基金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有待提高
社保基金的快速增长要求监管部门能够快速及时的对其问题作出准确反映,发现其运作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但是我国很多地方社保基金监管部门在进行监管工作时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化管理,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社保基金的监管工作缺乏合理性和准确性,对于逐渐增加的社保基金造成一定的限制。
三、关于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完善社保基金监管的法律法规
严密的法律制度是进行监管工作的基础,可以使得监管工作更加具有条理,同时增强其权威性。在制定相关法律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社会公众利益为根本目的,切实提高社保基金的监管水平,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同时,政府也应该完善社保基金监管制度,使监管工作有章可循,比如可以建立关于税收和社保基金相联系的征缴制度和法律规范,为社保基金的征缴提供可靠来源,保证社保基金的充足性。
(二)提高监管信息的透明度
社保基金监管信息的低透明性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了较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为了提高社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就必须完善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监管信息的公开性。首先,应该健全相关法律为监管信息披露提供法律基础,提高信息披露的合法性和强制性,对于信息披露的各种程序进行规范化和具体化,使各个岗位的工作能够有法可依,对于违规现象要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降低各种违规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其次,要保证信息披露制度的全面性和可行性,尽量将责任落实到各个岗位,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避免某些部门找准法律空子做出有损社会效益的行为。
(三)加强社保基金的市场监管力度
应该建立第三方的市场监管体系,增强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的灵活性。首先,应该引入更加专业的资深人士成立第三方监督管理小组,对于市场上涉及到社保基金运营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各个环节的细节问题,提高社保基金的监管水平;其次,市场监管部门也应该强化社保基金的披露制度,可以对社保基金涉及到的各个环节的资产收益状况,现金流量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公众公开,对于可能发生风险的投资项目要及时发表公告。
(四)提高社保基金的信息化程度
针对社保基金快速增长的问题,如何组建一支融合财会,金融,管理,法律和计算机各专业知识的管理队伍,成为社保基金监管部门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完善,原有的基金监管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应该加大基金监管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做到科学管理。首先,监管部门应该重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凭借各种现代化手段和计算机系统,结合各专业知识,实现对于社保基金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其次,应该完善社保基金运作的数据库,对于基金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和动态监督,及时发现基金运作过程中的各项问题,最大限度的降低社保基金面临的风险;再次,应该加强社保基金相关数据的维护力度,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避免随意更改数据和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保基金对于我国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要对社保基金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基金的安全性和有用性,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充分发挥出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的意义,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航.加强社保基金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财政监督,2016
[2]陆江华.浅议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与管理工作[J].新财经,2012
[3]夏洪芬.社保基金监督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济视野,2014
第二篇:论如何做好社保基金监督管理工作
论如何做好社保基金监督管理工作
(西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青海 西宁 810001)
摘 要: 对社会保障基金实行有效的管理,不仅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保障制度能否正常、有序运行的关键。本文就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对社保基金管理现状进行具体地分析,并对相关问题的解决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社保基金;管理监督;现状;建议社保基金监督管理概述
目前,我国按基金模式运行的社会保障基金,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险基金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两部分,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企业年金基金。近年来我国社保基金规模在不断增大,这给社保基金的风险控制及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设立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之后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也设置了相应的基金监督机构。到2007年末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由政府领导任主任,有关部门和企业代表及专家构成的省级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截止到2011年底,先后制定了《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暂行办法》、《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等社保基金管理法制规定,初步建立起社保基金征缴、支付和投资营运的财务、会计、审计等制度,初步形成以行政监管为主,专门监督、内部控制、法律监督以及社会监督有机配合的社保基金监管体系。我国社保基金监管过程的问题分析
2.1 社保基金监督管理法律法?不完善
近几年来,我国时常发生各种社保基金大案,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社保基金监督管理相关法规制度的不完善。1997年以来,社会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仅对各部门承担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职责做出规定,从法治的角度来看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新问题。在现实中发生问题时,往往会出现执法不严、无法可依的情况,从而导致了社保基金骗取、挪用的情况频繁发生,严重阻碍了社会保障基金制度的正常、有序运行。
2.2 监督管理机构效率不高。职责不明确
在2010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中,进一步规定了金融、财政、人社等部门的社保基金监督职能,然而对于监管机构的职责划分仍然不够明确,进而导致多重管理或管理空缺的情况,结果是监督管理效率不高。我国应该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和法规对部门职责分工加以细化,以达到多部门协调合作、相互制衡的效果,从而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保基金监督体系。
2.3 监督管理过程公开化、透明化程度不够,同时缺乏社会监督
社保基金监管体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在这样的体制下,必然是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信息披露的公开化、透明化程度不够,导致了市场监督的乏力,使社保基金监管变得更加困难。加强社保基金监管的相应对策
3.1 加强立法,强化社保基金管理的法律依据?
完善和健全法律制度,提高我国对社保基金管理的立法层次,加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建设,从法律的根本上规范和建立对社保基金的监督和管理,尽快出台比较系统并全面和权威的关于社会保障的基本法律,完善社保基金监管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基金征缴、管理、支付、运营等行为,明确法律责任,统一法律规范,构建一套权责分明的法律体系,对各级保障部门、管理机构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保证社保基金管理和监督的实际效果。
3.2 实现社保基金“用、管、征”三者的完全分离,发挥网上监管的优势
长期以来,在社保基金监督管理方面,都没有出现一个权威机构实施统一管理,我国在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方面一直处于多头领导、部门重复的管理混合状态。同时应该让参与社保基金监督管理的各职能部门独立工作,并又其处在一个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整体之中。我国有必要制定一套统一并全面的监督程序、监督标准、监督指标。还应该建立社会监督网上平台,实行举报制度。而不是将监督意见内部化。
3.3 发展社会监督组织,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宣传,让人民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各项社保基金政策、制度,以利于协助、配合监管部门工作。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监督组织,让人民群众对社保基金管理进行监督,同时其与群众联系密切、深入基层,可实现社保基金的多层次监管。另外,社会监督组织还可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能对具有不良行为的监管人员及机构进行报道,通过社会舆论向监管人员和机构施压,以消除潜在威胁。
3.4 加强社保基金的内外部监管
第一,实行纪检、财政、审计部门联合监督,建立对社保基金日常监管的长效机制。在监督过程中,要重点监管社保经办机构是否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在社保基金征收、支付环节是否应收尽收,有无套取基金现象;监督社保基金是否完整,是否保值增值。
第二,建立社保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对于社保基金进行信息化的的管理体系建设,把与社保相关的各有关部门的有关信息都可以很好地全部纳入到网络化的保障体系中来;其次加快社保基金的信息的透明化的管理,要注意让每一笔钱的流动都可以能够在事后有着完整的追查系统,将社会公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重要事项披露出来,接受社会的监督,保障社会公众获取社保基金信息的权利,对社保基金运行情况进行监督。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们应积极探索管理体制的改革,拓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渠道和投资渠道,充分发挥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督的管理效应,使社会保障基金得以科学合理运营,最终达到保值增值,造福全社会。
参考文献
[1]李桂荣.关于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0(15):197-198.[2]刘艳龙.对社保基金监督管理的思考[J].管理学家,2011(5):5.[3]丰义.社保基金营运的监管现状及对策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3(3):242-243.
第三篇:关于加强社保基金监管的思考
关于加强社保基金监管的思考(四组 林飞)网易博客网易
社保基金是社会保险体系的物质基础,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完整,是社会保障体系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险基金规模的逐步扩大,社保基金在管理使用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等违纪违规问题不时存在。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运作行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切实防范和化解基金风险,保障基金的完整稳定,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我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现状
我市的社会保险基金涵盖了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生育五大险种。从近几年的监管情况来看,基金的运行、管理情况总体上是良好的。
一是社保基金监管政策依据相对充分,执行比较到位。为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督和管理,劳动保障部、财政部等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社会保险基金现场监督规则》、《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等等,根据工作实践,我市制定了《关于冒领社保基金举报奖励办法的通知》、《工伤保险操作规程》等具体规定,不仅为社保基金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也为基金的规范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法制条件。在基金的监督管理过程中,能严格依法加以贯彻落实,做到依法监管、依法行政、执法有据!
二是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机制逐步建立。一是成立了基金监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人劳、财政、地税、卫生、监察、审计等六部门组成,人劳局的社保科负责日常监管事务,建立了基金监管例会制度和各社保经办机构定期自查制度,对日常工作中反映或发现的问题能迅速反应并采取有效整顿措施。二是各社保经办机构逐步建立健全社保基金内控制度,规范了业务流程,提高了经办管理能力。三是建立了社会保险基金异情、要情报告制度。三是社会保障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执行比较规范。各社保经办机构能严格执行基金的财务、会计制度,在基金的筹集、使用上,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基金收入纳入财政专户,专款专用,能按规定使用基金。实行基金分险种建账,能如实反映各险种基金的收支情况。
四是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基金规模急剧增强。我市实现了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工伤保险全覆盖,2009年11月医疗保险也打破门槛向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推开。而随着“地税负责征收、财政负责管理、社保负责使用”三位一体格局的确立和“五费合征”步伐的加快推进,基金的征缴率不断提高,基金的规模日益扩大,支付能力也逐渐增强。009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分别为46729万元、17057万元、4233万元、280万元、4150万元,如养老保险累计结余达120050万元,按2009年支出测算,支付能力近50个月。
五是社保基金专项审计、检查后有成效,基金管理情况不断向好。2006年开始,审计部门连续三年对社保基金开展专项审计,2008—2009年开展了一次全国性的社保基金专项检查,2010年的医疗保险基金专项检查,通过自查、审计和专项检查,各经办机构对存在的问题积极予以整改落实。如就业处在失业保险金中违法提取的劳务费已全部上缴纪委,相关当事人也予以相应的处理;原存有东海储蓄所(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原温岭“3.11”涉案资产28.15万元,财政及时补贴到位;原滞留在过渡性账户的1607.15万元社保基金,已转入财政专户,过渡性账户撤销;改制企业等清欠社会保险费问题部分进行了清缴。社保结余资金加大了定期存款及国债比例,增强了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
二、社保基金监管存在问题
我市的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目前仍处于初级和探索阶段,社保基金在扩面征缴、支出、管理等诸多环节存在的不少问题是不容忽视,需要 引以为戒的。
首先政策存在执行偏差,基金不能应收尽收,基金的完整性被破坏。由于社保扩覆实行任务指标考核制度,在执行政策时往往会掺和部门或地方政府利益,因此就造成了政策执行有偏差。一是社保基金的征缴基数被打折扣。为了完成扩覆任务的同时又不削弱企业参保积极性,我市在征缴社会保险基金时对企业申报的职工工资总额分别予以半折、四折等不同程度的打折,客观上造成了社保基金的缴费不足。二是由于企业改制时执行的是“土政策”,致使改制企业清欠社会保险费问题较为突出,久拖不决成历史遗留,经审计后虽然加大了催缴力度,但仍有8家国有市属改制企业的5405.14万元要待其资产变现后才可能到位。三是工伤保险未落实浮动费率制度,导致了工伤保险基金出现了当月收支赤字、累计结余紧缩的困难局面。
其次、社会保险发展不平衡,基金增值不理想,支付压力大。一是我市各险种参保扩覆人数悬殊,2009年末,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分别参保180554、117404、372001、22900、100983人,工伤和生育保险悬殊最大,相差近16倍。二是基金的保值增值方式由于国家只限定用于存款或购买国债,而我市也才在2007年实现将87.5%的结余基金转存定期或购买国债,而定期存款的期限又比较短,利率低,也就影响了基金的增值收益率。三是基金隐性风险大,随着个人账户的逐步做实,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将不断加大,养老保险累计结余虽然高达12亿元多,但个人账户储存额(含利息)累计已达13亿多元。四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一方面面临扩覆难,另方面由于个人医疗待遇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导致人均医疗费居高不下,医保基金已连续三年收不抵支。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风险也是险象环生。
再次,社会经办机构内部管理等基础工作和监管队伍建设薄弱。一是社会保险各项业务财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都是通过社保经办机构的各项具体业务来实现的,加强社保基金收支管理,必须从健全完善内部业务运行程序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入手。虽然各社保经办机构建立了相应的内控制度,但是内容粗线条,不够细化,操作性欠强。二是社保基金支付的延伸审核力量还较薄弱。由于经办机构力量不足等原因,目前基金支付的延伸审核难以到位,对冒名顶替、弄虚作假等骗取保险金的违法行为,查处和打击的力度还不够大。对已死亡的参保人员,由于市殡仪馆缺少相应的身份证登记信息,也给社保经办机构及时核销带来困难。三是编制紧缺,人少事多,而社保基金监管又是项复杂、系统、政策性强的工作,不仅需要监管人员具有高度的政治素养和责任心,更要有专业的技能或精通的业务知识,而这样的监管人才队伍却非常欠缺。
最后,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内部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还有待加强。一是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内部审计监督工作没有落到实处。虽然劳动保障部下发了《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社会保险审计暂行规定》,但是由于受编制等各种原因限制,县级劳动保障部门基本上都没有专职的基金监督和内部审计机构,基金行政监督、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实质上是搞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二是社会监督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按照有关规定,各地人民政府都要成立社会保障基金监督委员会,健全社会保障监督体系,依法组织对社会保障政策执行情况和社会保障基金预决算、征缴、支付、调剂、投资运营、管理等情况实施监督。但实际上台州市只有我市没有组建社保基金监管委员会,也就无从正常开展社会监督活动。三是应该向社会披露的社会保险基金相关信息,没有及时披露,无法接受社会监督。
三、进一步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 针对存在的问题,作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职能部门,要从保障当地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确保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维护和保障社会保险基金资产的质量,防范和化解基金管理风险,及时综合有关情况,评价基金管理、运作状态,分析产生原因和潜在危害,有效制止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把老百姓的“养命钱、救命钱”收好、用好、管好,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和社保工作的正常运行。一是加强对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的思想认识。加强社保基金监管,是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如果社保基金缺乏监管,再好的社保制度也难以维持,所以要充分认识社保基金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领导要重视,组织要确保。各级领导对社保基金监管工作重视是否,直接关系基金监管工作开展的力度、深度和社会参与度,同时也能确保社保监管组织机构的筹建、人员的配备和经费的落实,为基金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政治、组织保障。其次,要确保基金安全,对在执行过程中不合规的政策要尽可能纠正,确保政策执行正确到位,避免和减少因政策执行偏差导致的基金损失。三是要防止滥用权力,要形成相应的权利制衡机制,防止管理人员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乃至挤占挪用社保基金行为的发生,确保社保基金这块大“奶酪”的依法正确使用。四是要确保支付。社保基金事关民生,只有确保社保基金的按时足额发放,才能安定人心、稳定社会。
二是加大对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清欠的工作力度。
“无源之水”越管越死,如果社保基金连年出险,监督管理就失去意义了。只有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壮大社会保险基金盘子,监督管理才更有意义,职工群众利益才能得到保障。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劳动保障职责,积极会同财政、地税、工商部门,加大对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清欠的工作力度。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主动向政府报告,建立健全扩面征缴工作的长效机制,形成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合力;要积极争取审计部门在审计社会保险时,向缴费单位延伸审计,督促单位参保缴费;同时要加大社会保险宣传力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行政执法力度,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
三是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预决算和收支管理。劳动保障、财政和审计部门要各司其责,形成合力,强化社保基金的预决算和收支管理。一要认真准确的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计划,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要加强对基金收支预算的监督,建立考核机制,强化预算的约束力。同时要加强对基金决算的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完整。二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不得设立收入户或待解户等过渡性账户,征收的社会保险费要按规定及时缴入财政专户。财政收入专户、基金支出专户都要按规定及时结转、解缴资金,严禁坐支。基金利息要按照基金管理的要求纳入基金管理,确保基金保值增值。三要严格规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管理,不得擅自调整社会保险待遇标准,不得以任何借口增加支出项目和提高开支标准。严禁挤占挪用,各险种基金之间不得相互调剂使用。四要加强社保待遇享受人员资格认证审查,严厉打击侵占、骗取社保基金的违规违纪行为,确保社保基金的合规合法支付,防止基金的非正常流失。
四是加强社保基金监管法制建设和内部监控制度建设。一目前我国有关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规定都分散在若干个“决定”、“办法”中,尚未有一个专门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法律,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着政策规定模糊、缺位现象,制约和影响了监管工作的深入。因此亟待上级监管政府部门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和完善有关基金监管的法律体系,为加强社保基金监管提供行为规范和政策依据。二是强化内部监管,实行会计监管与内部审计,建立内部监管体系。进一步规范社保经办业务流程,指导经办机构整理、优化经办流程,建立约束机制,为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打好基础。建立健全社保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审核、支付分家,会计、出纳分立、经办机构根据每一项业务的风险点,对关键部门、环节和岗位,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三是推进基金监督信息化建设,要利用现代化手段实时监控基金的收入、管理、支付和运营情况,推进“金保工程”,在“金保工程”建设中将基金监督纳入总体规划。五是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一按照《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的规定,劳动保障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一支与当前形势发展相适应的基金监管和专业化稽核队伍,选配必要的财会、金融、法律等专业人员,充实社保基金监督队伍,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二各监管部门要建立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制度,依照规定程序,实施社会保险基金现场监督和非现场监督相结合。定期组织监督活动,多方面听取人大、政协等部门对劳动保障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提高监督水平。三建立社保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制度,保障社会公众获取社保基金信息的权利和对社保基金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形成全社会舆论监督的氛围。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包括财务会计报告在内的社保基金报告,将社保经办机构基本情况、社会保险基金征收支付政策和情况、欠费单位及金额、基金结余及保值增值情况等涉及参保职工切身利益、社会公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重要事项披露出来,增强基金运行的透明度,接受全社会监督,以透明运行促有效监督、保安全运行。
0人
| 分享到:
阅读(17)| 评论(0)| 引用(0)|举报
2009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字体: 大 中 小】
时间:2010年05月21日 作者: 出处:中国政府网
2009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坚决贯彻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牢牢抓住就业和社会保障两个重点,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工资收入分配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劳动就业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9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9708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38.1%;第二产业21684万人,占27.8%;第三产业26603万人,占34.1%。年末城镇就业人员3112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910万人。
2009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533万人。近五年全国就业和城镇就业人数(单位: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02万人,有514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6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全年全国共帮助6.9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组织3.5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的工作。近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单位:万人)年末持外国人就业证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共22.3万人,持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在内地工作的台港澳人员共8.6万人。
人力资源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根据各地机构改革进展情况,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导工作开展,有效防止机构改革期间人力资源市场出现“管理空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共检查职介机构和用人单位近10万户次,查处违法案件1.3万件,其中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活动5000多起。人力资源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人力资源服务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人力资源服务领域,丰富了服务功能,提升了服务水平。
年末全国共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37123所,其中公共职业介绍机构24921所。全年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介绍成功2097.6万人次。
二、社会保险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参保人数和基金规模持续增长。全年五项社会保险(不含农村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6116亿元,比上年增长2420亿元,增长率为17.7%。基金支出合计12303亿元,比上年增长2378亿元,增长率为24.0%。近五年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单位:万人)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5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5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7743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5807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156万人和503万人。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26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1万人。年末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15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16万人。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提高,且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年末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共3879万人,占企业退休人员总数的75.2%,比上年末提高2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14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征缴收入953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646亿元。全年基金总支出8894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2526亿元。
年末辽宁、吉林、黑龙江、天津、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新疆等13个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省份共积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1569亿元。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建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5个省市开展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年末全国有3.35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为1179万人。年末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2533亿元。
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86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96万人。全年共有1556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比上年增加1044万人。全年共支付养老金76亿元,比上年增加33.8%。年末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681亿元。年末有27个省、自治区的320个县(市、区、旗)和4个直辖市部分区县列入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参加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人数2500多万人,约增加1200万人。
(二)医疗保险
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401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325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9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41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82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384万人。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中,参保职工16410万人,参保退休人员5527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422万人和519万人。年末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3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万人。
全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672亿元,支出279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8%和34.2%。年末城镇基本医疗统筹基金累计结存2882亿元,个人账户积累1394亿元。
(三)失业保险
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27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5万人。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16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4万人。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3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6万人。全年共为108万名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支付了一次性生活补助。
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580亿元,比上年降低0.8%,支出367亿元,比上年增长44.7%。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524亿元。
(四)工伤保险
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489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09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55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5万人。全年认定工伤95万人,比上年略有增加;全年评定伤残等级人数为39万人,比上年增加1万多人。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为130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
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40亿元,支出1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8%和22.7%。年末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04亿元,储备金结存65亿元。
(五)生育保险
年末全国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08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22万人。全年共有174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34万人次。
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132亿元,支出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4%和23.5%。年末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12亿元。
(六)社会保险基金监督
基金监督工作得到加强,基金管理进一步规范。推进企业年金基金市场化管理,已认定了38家机构的58个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机构管理运作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数1049个,基金金额1591亿元。
三、劳动关系与劳动者权益维护
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普遍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继续推进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春暖行动”,促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率稳步提高。
截至2009年末,经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备案的当期有效集体合同70.3万份,覆盖职工9400多万人。
全年全国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87.5万件(含仲裁机构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68.7万件,案外调解18.8万件)。其中,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共处理87.0万件,各级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共处理人事争议0.5万件。
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8.4万件,比上年下降1.3%;涉及劳动者101.7万人,比上年下降16.3 %。其中,集体劳动争议案件1.4万件,涉及劳动者30.0万人。仲裁机构当期审结劳动争议案件69.0万件,结案率有所提高。
截至2009年末,全国共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3291个,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配备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2.3万人。
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和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等专项检查活动,全年共主动检查用人单位175.1万户,对179.6万户用人单位进行了书面审查,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43.9万件,较上年下降9.1%。其中,调查处理举报投诉案件37.3万件,较上年下降22.5%。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责令用人单位为593.1万名劳动者补发工资等待遇89.2亿元,督促9.1万户用人单位办理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督促14.1万户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46.4亿元,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7131户,责令用人单位退还收取劳动者的风险抵押金0.6亿元。
四、公共人事管理
履行公共人事管理职能,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进一步规范。
圆满完成2009年公务员录用考试任务,全国共录用公务员13万余人。政府彰奖励工作有序开展,全年共彰先进集体2466个、先进个人4744名,追授9名个人部级荣誉称号。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聘用制度推行范围继续扩大,全国事业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人员的比例达到80%。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稳步推进,国务院各部门完成岗位设置实施工作的达到77%,中央党群系统备案核准率为52%,全国有25个省区市启动了岗位设置工作。公开招聘制度进一步落实,22个省区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占新进人员总数的80%以上。
全年安置军队转业干部4.2万名。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指导意见,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2009年基本兑现到位,会同财政部、卫生部印发了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公务员津贴补贴进一步规范。
五、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截至目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累计评选出15.8万人。2009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10.83万人,比2008增长56.2%。从1978年到2009年底,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49.74万人。到2009年底,全国共建成各级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149家,其中我部与地方政府共建创业园36家,入园企业超过8000家。年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数达到164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达到2146个。全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0093人。全国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达3000万人次,举办79期高级研修班,培训4000多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新疆、西藏人才特殊培养工程共培养468名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青海三江源人才培养工程共培养2420名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取得新进展。2009全国共有480万人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其中取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有174.7万人。截止2009年底,全国共有1843.3万人取得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
年末全国共有技工学校3064所,在校学生4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万人。全年技工学校面向社会开展培训4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年末全国共有就业训练中心3332所,民办培训机构2.1万所。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培训3000余万人次,其中,政府财政补贴的各类职业培训约2160万人次,包括困难企业职工培训260多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100万人次,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450万人次,劳动预备制培训240万人次,创业培训110万人次。
年末全国共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9538个,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23.2万人。全年共有1492万人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比上年增长11.6%;1232万人取得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有41.8万人,比上年增加3.7万人,增长9.7%。
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保险法制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09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二审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2009年12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
行政法规项目顺利推进。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进行多次研究修改,其中《工伤保险条例》、《职业技能培训壶定条例(草案)》等已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草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修订草案)》进行了深入研究修改。
一系列部门规章公布实施,包括:《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公务员辞去公职规定(试行)》、《公务员辞退规定(试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务员登记工作的通知》、《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
七、基础建设
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和基础建设,通过实施劳动保障“十一五”规划项目和人才创新、三支一扶、引智、学术带头人、留学人员创业园等重点工程,有效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金保工程一期建设基本完成。截至2009年底,全国地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均已不同程度地建立了数据中心,32个省级单位全部实现了与部中央数据中心的网络联接,有89.1%的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了与省数据中心的联网,城域网已经联接到89.3%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并延伸到街道、社区、乡镇和定点医疗服务机构。130多个地区发放了符合全国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卡,实际持卡人数7000多万人,272个地级以上城市开通了12333专用公益服务电话。各地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上传的基本养老保险联网监测月度数据涉及参保人员已达到1.8亿人。
注:
1.本公报中的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2.本公报中的有关数据为正式年报数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部分数据有所不同。
3.就业人员和农民工有关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4.本公报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增量及增长率根据四舍五入前数据计算。,参保人数由2000年的 22.5万人增长到2006年的90多万人(其中还剔除了每年产生的退保人数),增加了70万人。就湖北省而言,在社会保险法未出台之前,应首先通过地方法规,实行地税全责征收,并赋予必要的强制征收手段,这必将有力解决扩面难的现状。
(三)利用企业所得税汇算条件,创新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根据税法规定,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在成本中列支,在所得税前扣除。对已经参保的企业,汇算所得税时,必须扣除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金额;对未参保的企业,汇算所得税时,直接计提社会保险费予以扣除并征收,让企业体会到社会保险费不仅只是企业利润的减少,而且还是国家所得税的减少。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参保缴费意识。一方面,教育私企业主提高竞争意识和人才意识,懂得要发展企业就必须留住人才及解决职工后顾之忧问题。另一方面,提高私企职工的维权意识,要把缴费、记账、计算退休待遇的方式、方法教给职工,让他们尝到甜头,激发其缴费积极性,自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发现业主不参保、不缴费的,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
(五)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由于城乡差别的长期存在,在短期内完全消除社会保险体系的城乡二元性的条件尚不成熟。在目前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宜实行由沿海到内地循序渐进式的梯度战略,突破农民个人是养老保险承担主体的束缚,建立家庭、村集体、社会相结合的农民综合养老模式,再逐步过渡到统一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六)加快开征社会保障税步伐。社会保障税比缴费制筹集资金更有效率和约束机制,更能体现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公平性。世界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150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100多个开征了社会保障税或类似税种。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实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等诸多方面权衡,已经基本具备开征社会保障税的条件。全社会对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全国人大、政协对此十分关注,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建议开征社会保障税。许多学者、有识之士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甚至提出许多具体方案,在社会上形成共识。因此国家应积极借鉴外国积累的成功经验,加快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研究,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
作者单位:黄石市地方税务局
第四篇:社保基金现场监督汇报材料
XXX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现场监督情况的
汇报材料
市社保基金监督检查组: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全市社会保险基金现场监督的通知》(XXX人社办发„2011‟153号)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按照现场监督要求对社保基金的内控制度建设、征收、支付、管存以及各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策落实情况
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直接关系到社会保险工作的正常运行,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保基金是参保职工的“养命钱”和“保命钱”,事关社会稳定大局。为此,我局一直高度重视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近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密切配合,认真执行国家和省、市、县有关社保基金监督管理的政策规定,严格财政专户管理,坚持原则,规范操作,确保基金安全。
二、社保基金收支情况:
1、基本养老保险
2010年全县参保人数达35431人,完成目标任务35000 人的101.23%;全年收入合计18537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6980万元的109%。基本养老保险费总支出15073万元,基本养老保险费当年结余3464万元,历年滚存结余27444万元。
截止2011年6月,全县参保在职职工人数达24297人,完成目标任务25900人的92.37%。征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750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0200万元的37.12%。
截止2011年6月,我县的社会化发放点共有41个。全县参保的离退休人员11964人,全部实行了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月发放养老金1423.74万元,社会化发放率一直保持100%。
2、失业保险
截止2011年6月参保人数19845人,其中:企业10156人,事业单位9689人。其中农民合同制工人参保2196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706人,其中:城镇失业职工97人,征地失地无业农民706人。基金总收入847.36万元。其中,失业保险费收入844.09万元,城镇企事业单位缴费130.65万元,失地无业农民参保缴费713.44万元,利息收入0.98万元,转移收入2.29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273.53万元。其中,失业保险金支247.60出万元,(其中:用于城镇失业职工17.62万元,失地无业农民229.98万元),医疗补助金支出24.94万元(其中:用于城镇失业职工1.77万元,失 地无业农民23.16万元),丧葬抚恤补助支出0.99万元(其中:征地失地无业农民0.99万元)。年终基金滚存结余1964.21万元。
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2010年全县参保人员达到34116 人,已完成目标任务数的33600人的101.5%。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达人17948人,企业参保15518人;个体灵活就业人员登记参保650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6007万元,占目标任务数3292万元的182%。(其中: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筹收入2967万元、基本医疗个人账户基金收入3040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3693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支出1397万元、个人账户基金支出2296万元),当期结余2314万元,累计结余6794万元(上年结余4480万元)。单建收入为35万元,单建统筹基金支出73万元,当期结余-38万元,累计结余65万元(上年结余103万元)。
截止2011年6月30日全县参保人员达到34110 人,已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00%。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参保18260人,企业参保15200人;个体灵活就业人员登记参保650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975万元,占目标任务数3292万元的90.37%。其中: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筹收入1798万元、基本医疗个人账户基金收入1177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2841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支出937万元,个人账户基金支出1904万元)0.当期结余134万元,累计结余6927万元。单建收入为0,单建统筹基金支出16万元,当期结余-16万 元,累计结余49万元。
4、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2010年城镇居民参保人数为57608人,已完成下达目标任务数51100人的112.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收入1121万元,同期支出721万元,本期结余400万元,累计结余865万元。
截止2011年6月30日已参保缴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58159人,已完成下达目标任务数56000人的10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收入324万元,同期支出293万元,本期结余31万元(居民的财政补助收入尚未到位)累计结余896万元。
5、工伤保险
2010年全县共有180户单位12580人参加了工伤保险,完成目标任务12500人的100.64%,其中农民工2620人,完成目标任务2600人的100.77%。全年实收工伤保险费37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264万元的141%,支付工伤保险费405万元。工伤保险当年结余-35万元,历年滚存结余115万元。
截止2011年6月全县参保人数达13254人,完成目标任务13305人的99.61%。征收工伤保险基金34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380万元的89%。支付工伤待遇110万元,本期结余230万元,累计结余346万元。
6、生育保险
2010年全县共有171户单位11290名职工参加了生育保 险,完成目标任务11200人的100.8%。全年实收生育保险费152万元,完成目标任务95万元的160%,支付生育保险待遇75万元。生育保险基金当年结余77万元,历年滚存结余273万元。
截止2011年6月全县参保人数达11980人,完成目标任务11850人的101.09%。征收生育保险基金93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55万元的60%。生育待遇支出46万元,本期结余47万元,累计结余321万元。
三、基金运行管理情况
1、我县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完善,会计核算清楚,帐帐相符,帐实相符,会计报表准确及时,管理严格、规范,符合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会计制度要求,并严格按照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规定,认真审查,严格把关,各项支出符合政策规定,没有发现有乱支乱用,多支多付,虚报冒领的现象。
2、我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所有基金收入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用款经申请,财政审核后,拨付使用。收入户不存在“坐支”现象。各帐户开户情况符合有关规定(收入户、支出户和财政专户均在国有商业银行开户),财政专户按季度对帐。社会保障财政专户资金,按照同期居民银行存款利率计算,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利息收入计算单,由财政部门保存,同时复制一份交 社保机构作利息收入记帐列入基金收入,确保了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社会保险基金在储存过程中,单位和个人不存在以非法牟取利益为目的,无违规违纪存储各项基金行为。
3、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社字[1999]117号)规定,财政专户各项基金不存在挤占挪用和用于平衡财政预算的现象。
4、在保证资金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尽量作好财政专户结余基金的保值、增值工作。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国债和转存定期,使基金收到最大的增值效益。具体办理程序严格按规定执行,由社保和财政共同办理,债券和存单由财政保管,同时复制一份交社保机构备查。
5、各项基金实现了分帐核算,自求平衡,不存在相互挤占和调剂的问题。
四、内控制度建设情况
1、着力构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内控制度。按照“严密、实际、易记、管用”原则,全面整合、修订和完善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审批程序,制定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使内控制度覆盖所有风险点,延伸到各项业务的触角,尽力杜绝管理“断层”和风险控制“盲区”。
2、狠抓整改落实。制定整改计划与措施,出台防范操作风险管理办法,高标准、严要求,人人剖析揭短,个个谰言献策。增强职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形成重规范守法纪,按章办事的良好风气。
3、加强思想教育力度,搞好业务培训。着重从制度、纪律、法律、警示等入手,及时推广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采取岗位轮换,以会代训,交流学习,专项清理工作与日常监督管理相结合,促进各项业务工作运行良好。
4、明确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以责任制形式规范约束干部、职工,围绕化解风险、堵塞漏风、逐级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单位各级负责人必须坚持过细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制度落实。
五、监督管理情况
2010年,我局对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的行政审批严格按照省、市的相关要求,实行定期、定时的年检。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对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
2011年3月,我局成立了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对医保、社保基金进行拉网式排查,针对发现的基本医疗制度未落实,住院、报销不规范,医院内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限期整改要求,并与县卫生局、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实施意见,明确了县人社局、卫生局、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医保局、乡镇人事劳动保障所、卫行办、财政所的职责任务,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贯彻XXX市基本医疗保险违规行为处理及举报奖励办法的意见》。
2011年5月,制定了《XXX县失业保险基金检查工作方案》,成立专项检查组,对全县失业保险基金开展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进行整改。
通过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严肃基金纪律,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高效运行。
六、存在的问题
1、欠费挂帐情况比较严重。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全县151户企业(单位)累计缴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56412600.00元(基本养老保险费39985542.00元,企业改制基金12353918.00元,利息4073140.00元)。
2、失业保险征缴压力大。事业单位参保缴费不到位。全县应参保事业编制人员10960人,其中参保人数9689,实际缴费人数267,缴费人数占事业单位参保人员数的2.7%。事业单位参保缴费不到位大大降低了全县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和失业保险费的征缴,也使事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落实。非公有制企业扩面工作难度很大。我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参保缴费情况良好。但是,私营企业特别是新开成立的和小型私营企业因经营不很稳定,企业经营者对参加失业保险不积极、不配合,甚至很抵触,导致这部分企业参保缴费率不高。
3、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信息管理系统和缺乏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和财务人员。
七、下步工作打算
1、认真核实欠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建立欠费企业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抓住重点,实地督查,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作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促进其依法缴费。
2、加快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推进“金保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水平。
3、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促进社保基金的扩面、征缴工作。
二0一一年十月十日
第五篇:对社保资金审计监督方法的思考
广义上的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五个部分组成,作为其核心内容的“五险”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受到了广泛的讨论。作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经济制度之一,社保实质上是社会利益的再分配,围绕它制定的各种政策法规、核算方法和执行效果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能否运用适当的社保资金审计监督方法对整个社保过程中的资金流转实施有效审计是一项影响重大的社会问题。
一、现有社保审计监督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环境增大社保审计风险
计算机科学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社保审计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审计技术由传统方法转变为联网审计,这些改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新的风险。
首先,数据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联网审计方法中,各种电子设备记载的数据信息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外部审计人员在审计企业社保的原始资料时处于被动地位。一方面,如果企业有意延时提交审计资料的时间,很容易影响社保审计的及时性;另一方面,相对于纸质载体的会计资料来说,通过科技手段更容易不留痕迹地篡改电子资料,这就会影响社保审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次,信息系统的不完善影响了审计效果。计算机手段被运用于社保审计之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很多方面都不完善,这必然影响社保审计的效果。硬件设备的差异极易造成数据传输不畅和延时,针对审计需求设计的专业化软件尚未出现等因素都增加了审计风险。
(二)现有审计方法无法满足社保审计发展需求
现在所运行的各类审计方法的作用仅仅是检查审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远远没有发挥其绩效审计的功能。我国的国情和社保制度的历史沿革决定了现今的社保基金仍然存在着大量问题,例如社保资金的征收情况不理想、社保制度的覆盖面不能满足人们群众的需求、社保资金征收和发放标准缺乏公平性、社保资金的运营效率不高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现,社保审计的各类方法应该担负起解决这些制度缺陷的问题。
就拿骇人听闻的上海社保基金案来说,在钱权交易的黑幕下:福禧投资先后以受托运营的名义从上海社保基金处违法拆借了34.5亿元人民币并用来收购沪杭高速公路资产;上海众多具有相关背景的房地产机会也借助社保资金扩大实力,例如创智天地就曾借助暗箱操作从上海社保基金处轻易贷得高达15亿元的资金。以上种种都说明政府机构这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双重身份降低了审计的独立性,并且使得很多审计方法失效,社保审计不应仅仅只停留在核实资料的阶段,而应该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外部检查机制来监测社保资金的来龙去脉从而规避风险。
(三)审计人员的素质阻碍了审计方法的发展步伐
计算机运用于社保审计和社保资金运作的复杂化,对审计人员的质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计算机的运用来说,OA等系统的运用减轻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负担,但如何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排查他人的违规操作则给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审计人员只有深入掌握各类审计软件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才能发挥计算机审计的效用,否则会适得其反。
从社保资金的运作来说,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深化,社保资金所运用的投资工具越来越多。自从2001年12月13日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来,社保基金入市这个话题就倍受热议。现任证监会主席2011年12月份就曾表示组织闲散的4万亿资金入市将对全体居民都大有好处;随后,广东省政府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1000亿社保基金标志着全国地方性社保基金入市的大幕正式拉开。社保基金入市有利于通过扩大其投资渠道来弥补正在不断扩大的资金缺口,所以社保资金入市的步伐正在缓慢而有序的推进,社保审计工作也需早作准备才能确保资金安全。金融市场多元化的投资工具和高要求的专业化知识着实提高了审计难度,只有审计人员深入了解资本市场的各类投资工具才能保证社保审计的高质量运行。dg.tcdai.com
以上两点对社保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从目前形式来看,不少基层审计人员仍然习惯于传统审计方法,无法满足社会实情的需要,严重制约了社保审计方法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解决社保审计监督问题的对策
(一)树立民本思想,植入绩效审计理念
社保资金作为全国人民的养命钱,其再分东莞清洁公司配职能的根本目的在于以民为本。达州市通川区城镇低保中心和有关部门一起根据2010年社保资金的《审计报告》所制定的“阳光低保”就是一个以民为本的范例。在“阳光低保”所制定的政策中,信息的透明度和低保分配的公平性成为首要考量因素:通川区在实施“阳光低保”的过程中,通过建立社区听证会平台和对听证结果进行“三榜公示”的办法提高了政府信息透明度;在确定低保人员的时候采用了“全民公示”、“人员分类”和“每年排查”的方式将低保指标分配给确实需要的人,使得不同收入人员享受不同低保待遇,保证了再分配的公平性。“阳光低保”的做法有利于维护困难群众的利益,从而促进了社会稳定。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审计人员应将审计目标定位为全心全意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切审计方法都应围绕这个目标展开。维护群众利益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保证人民的钱能够有效率的运作,因此要从单纯的合法合规审计上升到绩效审计:要通过审计检查社保制度是否存在漏洞、探究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效率能否提高、社保所带有的再分配职能是否公平合理等,并据此向有关部门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完善社保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从
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创新社保审计方法,拓展社保审计内容
首先,在现行社保审计机制下,要通过积极探索新的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审计方法来提高审计效率。审计环境的复杂化,决定了传统审计要结合计算机审计、管理机构审计要结合延伸审计、报表审计要结合专项审计等出现在社保审计中的新变化,这样才能够在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有效且合法的基础上,通过合力运作、重点审计来突破传统社保审计的瓶颈,保证社保资金朝有效运作的方向发展。然后,要注重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审计调查研究。这有利于全面地观察审计对象,从而得出更为客观的审计结果。最后,要根据环境变化实时调整审计手段。这一点可以通过审计部门与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的平台互通实现,保证企业信息和审计资料获取通道的畅通有利于根据获得的实时信息来及时调整审计手段。
(三)全面提升社保审计人员素质
任何好的审计机制和审计方法的实施效果是否到位,最后都决定于审计人员的操作落实。因此在社保审计过程中,人的素质是关键因素,要注重提高基层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这些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来实现,例如组织审计人员的系列培训,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最新审计方法的学习、国内外成功审计经验的介绍、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运用和讲授专业的金融知识;此外根据需要设置相关级别的社保审计人员职称或专业考试,一方面可以强化审计人员对相关审计法规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审计人员钻研业务知识的积极性,从而主观且客观地促进审计人员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有效利用审计成果改进审计工作
审计报告是社保审计的最终阶段,也可以说是下一次审计过程的起始阶段,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份好的审计报告应该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和重要问题进行翔实而深刻的分析,并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这对决策层正确制定和修改有关制度政策和法律法规起到了极其关键的辅助性作用。管理层也应该积极参阅社保审计报告,不应让各种政策建议永远停留在纸质阶段,否则社保基金的制度缺陷将难以修补。一份有价值的社保基金审计成果配合有效的利用和实施将会推动社保基金的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