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春节的文化作文
中华春节的文化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华春节的文化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华春节的文化作文1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照我这舟山这儿的说法,今天是送灶神上天的,所以,今天一大清早,灶台上就摆上了许多糖,还有一些麦芽糖,相传是说怕灶神上了天乱说话,所以用糖将他的嘴粘住,不让他在玉帝面前乱说话。
过了二十三,家家户户都开始大扫除了。必须把房子里里外外打扫一遍,还要把往年一些没用的、旧的通通扔掉,除旧迎新。
之后就是出席了,按我这儿的规矩,除夕这天,我这是中午打糍粑、杀鸡吃的,糍粑用糯米打成的,先把糯米用木桶蒸熟,然后拿到一个“石头大碗”里,用木吹一下一下的打,这样以防黏住糍粑;鸡基本上是做成白斩鸡的,先把鸡杀好,用热水脱毛,之后拿到一口大锅里蒸熟,蒸熟之后把鸡放进托盘里,撒上盐、醋、酱油等调味品,之后要先放着到下午给土地公吃完后才能吃。
除夕下午,家家户户提着篮子,里面盛着早上打的糍粑、杀的鸡和一些粉干和红蛋去土地庙,到了土地庙,人人插香送吃的给土地公,为的是新一年能风调雨顺,平平安安,最后走时还得方一串鞭炮,以求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到了除夕下午四五点,家家都忙着做年夜饭,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这是今年最后一天,所以晚餐当然要丰盛了。
除夕晚上,家家户户放鞭炮。放烟花;烟花各个在天空中绽开时五彩缤纷,在天空中炸开的一瞬间,好似一朵朵菊花在天空中绽放一样。
放完烟花,大家都去看春晚,春晚里的节目无奇不有,让人大开眼界。
看完春晚,大家都不可以睡觉,都要守岁。鞭炮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日夜不绝。
到了正月初一,这天早上,大家都不可以赖床。一早起来,洗漱完,要喝一杯冰糖泡的茶,以表示新一年甜甜蜜蜜。喝完早茶,要去吃早饭了,我这这儿有一个规矩:大年初一早上不能吃肉,只能吃斋。早饭是一碗长寿面,吃下它,新年就会健康长寿。
吃完了早饭开始大米粿和杀鸭吃,米果用糯米打成一块一块的,然后里头包进笋、肉、青菜等,鸭子也是和鸡一样的做法,做成白斩鸭。
新一年还不能说脏话、不吉利的话等,今天还要向长辈百年,送上新年的祝福。长辈给我这压岁钱,一时新年能将“岁”镇压住。
这就是我这舟山老家过年的习俗,你这过年的习俗是怎样的呢?
中华春节的文化作文2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我喜欢过春节,因为春节是火红的。在家中,我们会在窗户上贴上鲜红精致的窗花,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红窗花,让家中洋溢着浓浓的喜庆;大门上,我们会在门的两边贴上红红的`春联,门的正中间倒贴上一个红红的“福”字,别人一说“福倒(到)了!”,大家心里都喜滋滋的。在大街上,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商店门口挂着红灯笼,表示新的一年财源广进;路灯上挂着红色中国结,表示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燃放后的鞭炮,散落一地,远远望去,就像铺上了层红彤彤的地毯,表示新的一年鸿运当头;人们穿着大红色的新衣,把一张张写满笑容的脸庞映照得红光满面,表示新的一年笑口常开。
我喜欢过春节,因为春节是充实的。首先充实的是我的肚子,年夜饭上,长辈们会做各种各样诱人的美食,有寓意年年有余的清蒸鱼,有寓意红红火火的油淋辣椒,有寓意吃穿不愁的红烧排骨,还有寓意财源广进的焖南瓜……色香味俱全的各道佳肴,让我胃口大开,肚子也吃得圆滚滚的。我的钱包也会在这几天中变得无比充实,我们小朋友会开心地和长辈们说一些拜年吉祥话,然后长辈们就会给我们发一个压岁包,祝愿我们健康快乐。小朋友最开心的事就是拿到压岁包后,偷偷地跑到房间里一张一张地数着压岁钱了,真是乐得嘴都笑开了花。
我喜欢过春节,因为春节是热闹的。厨房里大人们麻利地在砧板上哒啦哒啦的切菜声,食材在锅中翻炒发出的滋啦滋啦声;客厅里小朋友们的叫喊声,老人们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满是喜气洋洋的欢快旋律。电视里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用激动的声音喊着“5,4,3,2……”,话音未落,我们四周的世界已经淹没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天空中烟花频频开放,有的像美若天仙的女子,有的像冰心如玉的莲花,还有的像星星点点的钻石,这个夜晚,整个世界都在沸腾!
欢声辞旧岁,笑语迎新年!我要在这个特别的节日播下希望的种子,迎接崭新的开始!
中华春节的文化作文3新年快来了!我睁开朦胧的睡眼,用手表看了看日历,再过几天就要过春节了,我高兴地连觉也睡不着了。
一大早,我就跟着父母上街去采购年货。街上到处都挂满了红灯笼,路人的脸上无不露出了过年时的喜庆。虽然还没有过春节,不过我已经从街上的灯笼和人们那灿烂的笑容中感受到了过年的气氛。
到了除夕晚上,我一家人和舅舅一家人带着外婆一起去吃团圆饭。到了饭店,就听到了一阵阵笑声和拜年声。我向四周望了望,好像每个包厢都坐满了人,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我们的包厢,一进去,就听见服务员对我们说:“新年快乐!”我刚坐下来,就见几个服务员端进了几碟冷菜,对我们说:“新年快乐!请慢用。”这时爸爸向我使了个眼色,我马上明白了爸爸是让我向大家拜个年。于是我立刻站起来,手里端着满满一杯饮料,对大家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谢谢!”说完,我将饮料一饮而尽,向大家鞠了一躬,“好!”在场的人都为我鼓起了掌。接下来,我们拿起筷子,风卷残云般地把桌上的菜吃得一干二净,几乎可以说是上一盘吃一盘,不一会儿工夫,大家都撑得直打嗝。吃完团圆饭,就该到我们孩子最开心的时间了!我和表妹把油乎乎的嘴一擦,异口同声地对长辈说:“给我们压岁钱!”我们的父母、外公外婆也都很大方,从怀里掏出一个崭新的红包塞到我们手里,我们开心地大叫,飞一般地跑出去玩耍。回家的途中,耳边传来阵阵鞭炮声,抬头向上望,天上好像在举行花朵之间的哦“选美大赛”,一个个烟花飞上天,如同花朵在绽放,照亮了整个天空,把黑夜装点得和白天一样明亮。我也央求爸爸买几个鞭炮,谁知爸爸像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长条鞭炮和两个三角形的烟花。鞭炮声真是太响了,吓得我一下子窜回了家。
元宵节是继春节后过年的又一大亮点。晚上,人们聚集在火车站广场看灯会。在这次灯会上,各种各样的灯都有,什么鱼灯、龙灯、牛灯……真是应有尽有,场面也热闹非凡。
新年多么快乐,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我多希望天天都是新年。啊!新年真好。
第二篇:初二中华春节的文化作文
初二中华春节的文化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二中华春节的文化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二中华春节的文化作文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家团聚的日子,在这欢乐喜庆的日子里,在外辛苦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从四面八方赶回家过年。在大年二十九的凌晨,我和父亲也从遥远的安徽队伍上赶了回来。
就要过春节了,家家户户都在做大扫除,如擦窗户、打扫卫生死角、洗被子、拖地板……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开灯,就像进了新家似的。把旧的春联撕下来,贴上新的春联。我也写了我最拿手的春联,送给了很多的亲戚朋友,他们都夸奖我写得特别好。父亲还问了我怎么样去区分上下联,我回答道:春联要分上下联就看这两竖行的最后一个字,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
晚上六点钟,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桌子上已经摆满了色香味全的菜,年夜饭正式开始了。一边吃,外公一边告诉我每道菜的寓意。饺子,像元宝一样,兜财的,象征有财运;汤圆,表示团团圆圆;红烧大鲤鱼,这道菜不能全吃完的,剩下的鱼代表“年年有余”;八宝饭,表示生活甜甜蜜蜜……原来年夜饭有这么多学问啊。
正在吃着说着呢,外面“噼噼啪啪”地在放炮仗了,焰火照亮了整个夜空。我也坐不住了,拉着父亲,母亲,外公和外婆一起去放焰火了。我先挑了一个最大的,迫不及待地点燃导火线,只听“嗵”的一声,一个红色的火球飞向夜空,还没等红的消失,又窜出一个黄的,接着又是蓝的、绿的……一颗接一颗划过夜空,异常美丽。父亲又点燃了五颜六色的魔术弹,一会儿闪耀在西边,一会儿闪耀在东边,还有“三角菊花”“大地开花”竞相开放,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啊!
放完了焰火,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可真多呀:有相声,有小品,还有歌舞杂技表演,最精彩的还是刘谦的魔术和赵本山的小品了。节目一个比一个有趣,一个比一个精彩,看得我们一家人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捧腹大笑……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父亲、母亲用短消息给亲朋好友们送去了新年的祝福。
我爱我们的民族风俗,更爱我们的节日——春节!
初二中华春节的文化作文2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乡过年可是十分热闹的。
在过年前夕就热闹了起来。街上一辆辆大客车在车子中穿梭着。店里人更多,因为人们要准备好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小孩子们自然不忘买烟花爆竹,看到喜欢的玩意一定会买下。
在腊月二十九就更热闹了。家家户户赶做年菜,其中鸡和鱼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鸡(吉)祥如意,年年有鱼(余)。有的人家还会做年糕,年年糕(高)嘛!男女老少穿起新衣,门外贴起了红红的对联,屋内欢笑声连绵不断。大人们端出花生瓜子在门外边吃边聊。孩子们也耐不住性子,东跑西串。
夜幕降临,大伙儿都去屋子里吃团圆饭了,只有那些工作无法调休的人在外面过年。大大小小的菜盘子摆满了整张桌子,每盘菜都是那么诱人,色香味俱全呀!晚饭后,鞭炮声响起来,“噼噼啪啪”各色的烟花将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其中还闪着一些五颜六色的“小星星”。现在我们晚上还要看春节联欢晚会,慢慢等待着新年的钟声。如果哪一户人家能最早最准时地放爆竹,那他们来年一定红红火火。
正月初一是春节,春节又叫过年,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过年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一件事,因为可以穿新衣服、放鞭炮、走亲窜友、挂纸、拿红包……最开心的还是全天下的人回家团聚!
可是,小朋友们,你们有谁知道“年”的来历呢?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作“年”的怪兽住在森林里。冬天,动物们都过冬了,“年”没有食物吃,只好到村子里来抓人吃。后来聪明的人们穿上鲜艳的衣服,点起鞭炮,聚在一起,年害怕极了,就头也不回的跑了。
于是,每到冬天的时候,人们就穿上艳丽的衣服,放鞭炮,慢慢的就形成了我们现在过的春节。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再没有什么节日能比春节更让人梦系魂萦、铭心刻骨,它以其神圣、隆重、喜庆、吉祥的浓郁特色,在人们心中打下牢牢的情结。这无与伦比的厚重情结,在漫长悠远的历史长河里,仿若一根风雨不蚀,亘古不朽的硕大红飘带,维系着泱泱华夏的繁衍生息,连结着百姓的幸福与苦难。
初二中华春节的文化作文3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团聚在一起吃饺子,妈妈说:“饺子表示团团圆圆,我们今天做彩色饺子,不但有营养,而且还是各种颜色的。”我迫不及待地说:“我们开始吧!”妈妈说:“好。”大家分工合作,妈妈做饺子馅儿,爸爸和饺子面,我当小帮手。
妈妈做杏包菇肉馅儿,先把葱姜、杏包菇洗干净,切碎后,和肉一起放在盆里,再放入调料,调均匀,香喷喷的杏包菇肉馅儿就做好了。
妈妈在做饺子馅儿的同时,爸爸也不甘示弱,加快速度和面。我好奇地看爸爸做既营养又好看的饺子面,只见他把菠菜洗干净,放入料理机打成绿色的汁,倒入盆里,放入面粉,先用筷子搅,再下手和,不一会儿绿绿的菠菜面就和成了。红色的面是用胡萝卜汁做的,黄色的面是用鸡蛋黄做的。我终于知道这既营养又好看的面是怎么做的了,只要有智慧、有创意,生活就会丰富多彩,更有乐趣。
一切都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包饺子。妈妈擀饺子皮。她把面搓成圆条状,再切成像枣一样大小的面块,然后把面块擀成圆皮。我摸了摸,中间厚、周边薄,原来这么简单,我也要试试,可是我擀的皮不是中间厚、周边薄,还不圆,可见擀面皮也有技巧呀!
爸爸把饺子皮放在手心前,再把馅儿放在皮儿中间,然后把面皮对折,把面皮边捏严实,一个饺子就做好了。我觉得包饺子很简单,就拿起面皮也包起来,可是馅儿放少了包的'饺子扁扁的,馅儿放多了又包不严实,我有点儿失望,不敢包了。妈妈在一旁鼓励我说:“你第一次包饺子,包的很棒,加油!”妈妈的鼓励使我增强了信心,就继续认真地包。不一会儿,我包的饺子越来越漂亮,还包了“小金鱼”、“月亮”和“太阳”等形状的饺子,爸爸妈妈都翘起了大拇指,我心里乐开了花。
饺子煮好了,我们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边看春晚边吃饺子,我看着热乎乎、亮晶晶、颜色各异的饺子心里很有成就感。经过亲自动手后,感受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每天给我做可口的饭菜不容易,我把自己包的饺子给他们每人一个,感谢他们对我的关爱!
初二中华春节的文化作文4窗外,爆竹声声脆响,烟花五彩缤纷;室内,灯火通明,全家人喜气洋洋,欢聚一堂。
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鸡啊、鸭啊、鱼啊、肉啊、虾啊……重重叠叠,在桌子上堆成了小山包,它们发出的阵阵香气迎面袭来,另我垂涎三尺,恨不得上去咬上一口。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对大家说:“等不及了,那就开工吧。不用客气,大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听了这话,我就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赶紧抓起筷子向一块早已被我盯上了的鸡腿伸了过去。奇怪,刚才还摆在那里的美食怎么一瞬间就不见了踪影,就是长翅膀飞了也该有个痕迹吧!会不会被哪个小馋嘴给抢了,我巡视了一番,大失所望,索性吃起了一条小鱼,但是耳朵却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喀喀!”不出所料,一个奇怪的声音很快就传入了我的耳畔,哈哈,还是被我找到了,原来是姐姐,她的碗里正卧着我心爱的鸡腿。我生气地说:“姐姐,你竟敢擅自取走我的宝贝鸡腿,看剑!”顺势将手中的筷子向姐姐坐的方向刺去,我的这个举动把全家人都逗乐了。
不一会儿,在全家人的大干之下,桌子上的”山包“渐渐缩了下去,年夜饭进入了高潮时间,就是放鞭炮和烟花的时刻了。父亲点燃了鞭炮,只看见一道明亮的火光闪过,“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爆发了出来,周围浓烟四起,那声音可真是震耳欲聋。
鞭炮虽响,但只是眨眼的功夫就放完了,只留下了遍地的红纸屑和空中尚未散去的烟雾,告诉着人们这里也响起了新年的钟声。放完了鞭炮,我们就该放烟花了。伴随着一声声巨响,巨大的礼花绽夜空中,雪白的、碧绿的、桃红的、朱红的、绛紫的,在漆黑如墨的夜空中点出了极明亮、极鲜艳的色彩,美得好像一个绮丽的梦境。烟花时如滑过夜空的流星,时如春日里绽放的鲜花,时如金银宝石缀连起的流苏的珠帘,在夜的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璀璨迷人的风姿,给我们留下难忘的新年记忆。
大年初一早晨,劈里啪啦的响声划破了寂静的天空,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人们互相拜年、祝贺,祈祷新的一年能够平安顺利,万事如意。崭新的衣服,欢乐的笑脸,热闹的鞭炮,绚丽的烟花,鲜香的饺子,沉甸甸的红包······到处都飘散着年的气息,年的记忆,让我们一起欢欢喜喜过春节。
初二中华春节的文化作文5春节快到了,每个人都那么忙碌繁忙;每条街道都那么繁华热闹。买年货的街道已经够热闹了,可花街就更热闹非凡了。今天,咱们全家一起去逛花街,感受感受花街的热闹。
花街上,除了花的海洋,就是人的海洋。如果从上面望下去,肯定是五颜六色、花团锦簇。这里有很多条小巷,每条小巷各有不同。我迫不及待地走进去。一进去而已,就有一股芳香扑鼻而来。咦,这味道好熟悉啊。是什么花这么香呢?牡丹?不可能。水仙花?不。难道是百合花吗?我一路走下去,走的时候还嗅嗅旁边的花,终于被我找到了,原来是百合花呀!看着那一朵朵竞相开放的百合花姐妹们,简直就像一个个清新的笑容。引得旁边那些还没有完全长大的妹妹们都驻足痴望,好像在说:“如果我长大后能像姐姐们那么天使般美丽就好了。”“哎,真是羡慕妒忌恨啊!”还有的妹妹崇拜地说。
突然,凤姑娘轻轻地飘过,掀起了一场小凤,发出了“呼呼”的风声,像是在表演歌曲似的,又像是在弹奏音乐似的,把下面的花姑娘们都招惹了,使她们都婀娜多姿地跳起了五花八门的舞蹈来。各种各样的花都使我眼花缭乱。
再往前看,还有剑兰呢。剑兰的颜色并不多,和百合的差不多。就连剑兰的花也和百合的不分上下。剑兰的花并没有百合的那么香。不过,依我看,它们的区别就是,百合花是神仙姐姐,剑兰是绝世佳人罢了。
花中品种最多的要数菊花了。菊花有大中小三种,颜色相当多,普通的有青色、红色、黄色、白色与紫色。另外有墨色、橙色与粉色等等。花瓣有单瓣、重瓣、扁形、球形、短絮、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实心,有下垂与挺直,式样繁多,品种复杂。
这里不但有“云裳仙子”百合花,“四君子之一”菊花。还有“凌波仙子”水仙花。水仙花没开花时简直就像一株株大蒜。开的花就像一张张文静的笑脸。但几株已经开了花朵的水仙花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看上去十分小清新,充满田园风格。它开的花香味十分浓郁,整间屋子都能闻到花香味。
花街上,除了有这些花,还有许多花,有桃花、蝴蝶兰、银柳、桂花、猪笼草与橘树等等。
最后,爸爸用面包车载着一盆大小合适的橘树,姑姑与妈妈手上都捧着几盆菊花。咱们随后就高高兴兴地回家。回家路上,我想:今年过年肯定会很幸福吧!
第三篇:中华传统文化春节作文
中华传统文化春节作文
中华传统文化春节作文一
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但我最感兴趣的是剪纸。
舅妈会剪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窗花,非常漂亮,我很羡慕,于是缠着舅妈教我剪一些简单又漂亮的窗花。那天,舅妈拿出两把剪刀和两张白纸,要教我剪一个“喜”字。舅妈让我把纸对折,再写上半个“喜”字,然后慢慢地剪下来。一开始,我怎么剪都剪不好看,在舅妈的帮助下,我终于剪出了一个大的“喜”字,我喜出望外。舅妈不但会剪“喜”字,还会剪“凤凰”、“喜雀”、“蝴蝶”、“小鱼”、“小鹿”……个个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
妈妈还特意让我上网查找了一些有关剪纸的资料。原来剪纸艺术是从唐代一直流传到今的,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有些人,还能把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纸,剪成一张张“花草树木”、“山山水水”、“活泼的小孩”、“年迈的老人”等等,真是太神奇了。
剪纸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还训练了我的动手能力,更发挥了我的想象力,设计出一张张美丽的剪纸。
中华传统文化春节作文二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那可是数不胜数,而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这春节了。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其中有一个风俗习惯就是吃饺子。吃饺子之前当然要包饺子啊。我为了能吃上美味的饺子,便自己动上手。
想吃饺子就要包饺子,这饺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饺子之前首先要和面。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里,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进去。刚开始水倒少了,揉出来的面拿起来向下掉面渣。又加了点水之后,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总是加的不合适,光和面就这么难,等到吃上饺子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又加了一点干的面粉,面总算弄好了。可是一听妈妈说面还要放半个小时,真等的我不耐烦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冲到面旁边,拿出一小块面学着妈妈以前包饺子的动作把面揉成一个细长条。结果揉的一节粗一节细的还好揉了好长时间终于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饺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了下来,饺子就一定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的制作难度。为了吃上美味的饺子努力!接下来开始把面切成小块,再继续擀皮。擀皮是最难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饺子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饺子馅熟了皮没熟。我把一小块一小块的面按成了可爱的小柿饼大小,便准备擀皮了。我一手拿着小饼,一手拿着擀面杖擀饺子皮。哎,像妈妈那样擀皮好难啊,我实在学不会最后我就像擀大饼一样擀了饺子皮。虽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还是不错。该包饺子了,妈妈给我做了我最爱吃的猪肉大葱馅。我拿起擀好的皮在妈妈的旁边学着包饺子。包出一个饺子之后突然觉得包饺子不是那么困难。终于包好了开始煮了,我在锅的旁边盼着饺子煮熟。看着饺子在过的翻腾如同一条条白色的鱼在欢乐的游戏。饺子煮熟了!嘴里吃着饺子心里说不出的开心。霎时,我觉得我离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近了一步。
我爱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春节作文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中华文化也从几千年前的单调,发展到现在的辉煌。
中华文化,范围广阔。传统学科中的数学、医学、农学;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建筑中的万里长城、阿房宫;绘画中的中国国画;文学中的中国古典诗词、小说、神话、寓言;还有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服饰、饮食、武术等等,这些绚丽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变得丰富多彩,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戏剧,无疑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特色的一项文化。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随着文明的出现就出现了,虽然原始的戏剧很粗糙,也可能称不上是戏剧,但任何一项文明的发展都是要经历刚开始的粗糙,才能逐渐得趋于完善的。原始的戏剧为后来完美的戏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戏剧从原始社会发展代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重大改革。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华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正是从古代的戏剧开始,到如今,戏剧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完美的整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着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众多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的,有众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和群众们热衷戏剧,希望将戏剧,这项中华的璀璨文化发扬光大。
然而,戏剧在现在的发展中却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现代文化的冲击。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渐渐衰老,新一代的年轻人逐渐崛起,现代文化正和传统文化商讨着一个问题:我们两个,到底哪一个才能站得住脚呢?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记者到街上进行随机采访,对象都是一些年轻人,记者一些老艺术家的名字,问他们知不知道,而大多数被采访者都表示没有听过。现在,新一代的文化如浪潮般席卷而来,新一代的偶像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新一代的歌曲、舞蹈在人群之间流传。有许许多多的现代偶像的粉丝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认为那样的艺术、文化不适合喜欢追赶潮流的自己;对老一辈艺术家和传统节目一无所知,认为父母那一代人知道,并不等于他们也应该去知道。这是多么令人心寒啊!
第四篇:中华国粹文化
中华国粹文化
中华国粹文化图集转自香儿的博客中华国粹文化图集。历史文化。中华传统。陶瓷专题。传统教育。
中华国粹 文化专题网易博客2011-06-19 龙腾广宇
中华国粹 文化专题网易博客。百科文化。文化图集。文化史集。
胜景山河关爱下一代,普及国粹黄酒文化,传承中华文明2010-11-11 terry0002 胜景山河关爱下一代,普及国粹黄酒文化,传承中华文明黄酒是与啤酒、葡萄酒并列的世界三大古酒。近日,胜景山河启动关爱下一代工程,倡导华夏文化进校园,同时,邀请请岳阳市各大、中、小学学生入厂参观,观看国粹黄酒的生产工艺流程,了解中华文明之精髓的黄酒文化。不日,将有更多的小朋友,年青的朋友走进湖南胜景山河黄酒基地,现场感受黄酒文化,了解国粹黄酒非一般的魅力。我们伟大的国粹——麻将2005-11-09 lostguy 我们伟大的国粹——麻将
中国动漫产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2009-11-28 吃面包的女人
《花木兰》、《功夫熊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出新意......当国际动漫业都在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创作源泉的时候,中国的动漫产业,是否在奋起直追,迎风而上?首部京剧题材的三维动画《国粹京剧三维动画精选》,将于明年春天正式播出并推向海外。杨浩宇说,他们的制作团队以后都将以中国的传统元素为创作源泉,争取制作出更加符合年轻人口味和紧跟时代趋势的传统文化题材的动漫产品。
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在“中国国粹油画精品展”开幕式上致辞 让世界了...2011-10-19 棋中王
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在“中国国粹油画精品展”开幕式上致辞 让世界了解中国国粹文化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在“中国国粹油画精品展”开幕式上致辞让世界了解中国国粹文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1年10月19日 第 05 版)我谨代表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热烈欢迎各位在百忙之中光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和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国粹油画精品联合国总部展”开幕式。
上海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启动 02-要闻-解放日报2011-12-27 城市行者
国粹--旗袍2012-03-08 尚纯纯
如果说白先勇笔下“永远的伊雪艳”在台北也“仍然穿着她那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一径那么浅浅的笑着”,有着我们所熟悉的妖娆,那么,张爱玲所描述的那穿着旗袍的女子则更令人耳目一新??三朝回门的铮铮,褪下了青狐大衣后,“里面穿着泥金缎短袖旗袍。人像金瓶里的一朵栀子花”,“薇龙那天穿着一件瓷青薄绸旗袍,给他那双绿眼睛一看,她觉得她的后臂像热腾腾的牛奶似的从青色的壶里倒了出来,管也管不住,整个的自己泼出来了……
名列前茅 属第几?中华智慧2009-03-25 定之方中
「名列前茅」是个常用词语,可是名列前茅究竟属第几名呢?「前茅」一词源于古代的行军作战。古代行军时,「斥堠(hòu)」(相当于现在的侦察兵)拿着绑了旄牛尾的木杆当旗子,走在队伍前头,叫「前旄」。
包容的智慧:传媒大亨与佛教宗师的对话2011-01-13 思想的能量
包容的智慧:传媒大亨与佛教宗师的对话。读书首页 > 图书连载 > 社科总馆 > 思想哲学 > 包容的智慧:传媒大亨与佛教宗师的对话 包容的智慧:传媒大亨与佛教宗师的对话 您已经打过分了,请刷新看结果!刘长乐虔信佛教,一贯在传媒事业及现代管理中融入“包容”“向善”“从心”等佛家理念,10年间从一名普通新闻工作者成为华人世界传媒大亨。星云大师一生弘扬“人间佛教”,倡导将佛法落实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使人生幸福安乐。
为“述而不作”正名2012-01-05 川流不息@ 为“述而不作”正名为“述而不作”正名刘仲林 《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04日 15 版)同时,这种“述而不作”的“经学”信条束缚,不仅发生在儒家,也发生在中华文化的其他学派,以致可以与战国诸子百家时期相媲美的“百家争鸣”,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再难出现。前不久,张世英先生在《智慧版》发表的《我们还要“述而不作”吗》一文中提出了“述”与“作”背后的“知识”与“智慧”问题。
什么是和慧大成?-王小平的欣客2007-05-21 蓝色萧邦 中华文化符合人类利益的部分,就既是中华文化,又是人类文化;中华文化符合时代精神的部分,就既是传统文化,又是先进文化;中华文化符合人类利益与时代精神的部分,就是先进的人类文化。中华文化+人类利益+时代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先进人类文化=和慧大成文化。儒家文化、佛家文化与道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三大主峰,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儒释道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总体格局,构成了全世界所景仰、所倾慕的中华文化。
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集: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_天祥菩提精...2010-04-06 19480枫0 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集: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_天祥菩提精舍_百度空间。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集: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2010年01月14日 星期四 上午 11:48.她的演讲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听众既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学到切实好用的养生智慧,实现对自身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主要著作有《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华养生智慧》、《易学气功养生》等。
展陈中华智慧,好!2010-05-03 竹林散人
展陈中华智慧,好!西方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路易斯.芒福德积极提倡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他在巨著《城市发展史》中,对人类城市发展究竟是以生活文化导向为目标,还是为了促进技术无止境的扩张进行了讨论,他认为西方正向第二种路线越走越远,而在第一种路线中,他特别引用了中国的《清明上河图》:“各种各样的景观,各种各样的职业,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各种各样人物的特有属性——所有这些能组成无穷的组合、排列和变化。
杜维明:中华文化的价值具有全球意义的普遍价值2010-07-23 xplonger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和美国的对话,多半是企业的对话、人民币升值的对话乃至人权的对话。同样,中华文化的价值绝对不只是亚洲价值,而是扎根于东亚儒家文化圈,同时具有全球意义的普遍价值。这之中,往往是有矛盾冲突的,比如,平等和自由的价值,法制和礼让的价值,等等,我们需要对话。所以中华民族体现的价值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价值,不仅是东亚的价值,不仅是亚洲的价值,也是世界的价值。
中华易经的智慧——易经细解2010-08-13 惜香一生
【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源和最高典籍。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是生命的学问,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价值的源泉。《周易》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
诵千古美文 促人格提升2010-11-12 银河的雨
诵千古美文 促人格提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重要的目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让学生除了在知识储备等方面的收获外,我们着力思考在道德层面上如何打造学生的精神底色。
中华颂吴氏论坛-吴欢说文-吴欢论休闲...2011-02-06 溪流sui 中华颂吴氏论坛-吴欢说文-吴欢论休闲文化。既然生而为人,自然要说人话。当然,只要是人,无论什么话,都叫人话,哪个人忽然能说鸟儿话,肯定快进动物园了。我自然也不能再说人话,于是以不是人话相对之,试想一下,”火自心头起,怒向胆边生“的时候,谁能顾的上说什么话。所以,从那以后,当我一旦发现自己不说人话的时候,首先考虑要先说人话,否则让对方先说了人话,就会变得被动,而不好意思收场。
企业经营管理的五大智慧源泉(3)2011-02-15 东方独 中国古代文明,如同古代印度文明、希腊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均对人类的智慧有重大贡献,这些不同的文化体系均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的智慧进行总结和提炼,揭示了众多同样的道理。由于当代中国人性中被植入的中国文化的基因传承,中国人血脉深处涌动着中华文化的因子,中国人心灵深处打下了民族文化深深的烙印,因此中国的企业,如果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智慧,往往学的更快,更易于理解接受和应用。
刘长乐 包容的智慧(10)2011-03-23 nice83 刘长乐 包容的智慧(10)有人概括”凤凰卫视“的精神时说过一句话:”这是一个疯子和五百个疯子的故事。“凤凰卫视”在《世纪大讲堂》、《文化大观园》、《纵横中国》等节目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儒学、易经、佛教、道教、中医、甲骨文、京剧、龙凤文化、关公崇拜等中国文化经典,用我们自己的眼睛重新审视祖宗留下的遗产,用自己的手去挑拣其中能触发我们灵感的宝贝,用我们的心去感应千百年前的先贤遗韵和神秘智慧。
找回中华文化大智慧2011-08-03 一生平安 找回中华文化大智慧。台湾《旺报》和凤凰网联合主办的首届两岸征文活动,以“台湾人看大陆”和“大陆人看台湾”为视角,从已刊出文章中两岸各选出五十篇,由评审委员会评定。由于你们的出色构意,大陆人看台湾和台湾人看大陆,使我有幸对应征入选的文章先睹为快,使我有机会来台湾躬逢其盛,荣幸地侧席此次颁奖典礼。此情此景,更需我们找回中华文化的大智慧。有中华文化的大智慧,大陆会更好,台湾会更好,两岸会更好,中华会更好!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优秀精神?2011-09-13 mgrblp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优秀精神?我们需要的,是要从上万年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中,认取那些穿越时空、恒久生辉的伟大精神,并在21世纪的今天努力实践和弘扬这些精神。当然,一切外来的思想文化,都经过了也都必将经过已有的中华文化体系的熔炼,其精华被吸取之后,又将生发出全新的更加灿烂博大的中华文化。天下大同的精神。中庸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智、仁、勇”的结合才是完善的人格,而非强调一端,就是中庸精神的表现。
大陆以仁道 台湾运用智慧2011-10-04 zhuang-jr 大陆以仁道 台湾运用智慧马英九谈两岸交往:大陆以仁道 台湾运用智慧。台海网11月1日讯 台湾一贯道玉山宝光圣堂昨举行一贯学制测验,马英九受邀致词,肯定一贯道致力宏扬中华儒家文化,熟读经书的他引述“孟子梁惠王篇”形容两岸关系,强调大陆应以仁道对待台湾,台湾需运用智慧与大陆打交道。他也引用孟子梁惠王篇形容两岸关系,齐宣王问孟子"交邻有道乎?
中华文化是什么? 我一次次探寻中华文化的奥秘,千...2011-10-18 竹林怪客
我一次次探寻中华文化的奥秘,五千多年的传承,均60年一代人的计算方法,五按照平
第五篇:浅谈春节文化
春节是新年的第一天,所以以前又叫元旦,即第一天的意思。它应该是自有历法以来就存在了。中国历法从什么时候开始,还没有确切的说法。《尚书·尧典》中就有大量的历法记载,那么尧舜时期(约4000多年前)就已经有春节了。不过这个文献的确切时间还不很清楚,但至少夏代的历法是比较清楚的,即现在的阴历。
【特邀嘉宾:苑利】尧舜时,将“年”叫“载”,夏时叫“岁”,周时才开始叫“年”。但当时甚至是后来的春秋战国之时,战乱不断,各国的年节不可能得到统一。秦统一中国,进行了文化上的大一统,但时间太短,也无法做到各国年节的统一。汉代之后,国家得到了初步的统一,再加之社会安定,于是,年节习俗在汉代得到定型。
【网友嘉宾:欣玉】传统的年的最初概念,是与作物生长的周期性和人类生产劳动的周期性相关联的,庄稼获得了好收成,人们不免要庆祝一番,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个节日。据文献记载,早在尧舜时代,就有庆贺丰收、喜迎岁首的习俗。
【黑雪39】那为什么在我们同一个国家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年?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人类生产劳动周期应该是相同的。
【网友嘉宾:欣玉】过年的时间确定在正月伊始也是在汉代以后。以前过年的时间是不断变化的,往往是一朝一代就有一个庆丰收的时间。对不同民族而言,庆祝的时间也就不同,这跟各民族的传统习惯密切相关。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昨天的讨论中,北师大的万建中教授对“节”作了一个很独到也很有趣的解释。他说:中国人是吃草的,或者说是吃植物的,草是有根的,草也是有节的,节是植物的关键部位,所以叫节外生枝。你劈过柴吗?节是最难劈开的,只要劈开了节,其他部分迎刃而解。由于中国是吃草的,所以,节的意念特别强烈,也把一年四季的时间中的关键部分,看成是节。由于有了节,人们生活的更有节奏,更有意义。您能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延伸,给大家讲讲“春”+“节”+“年”的含义吗?
【特邀嘉宾:陈泳超】一年是一个完整的时间概念,在这个时间概念里面又均匀分布每一天。但是,每一天的文化含义并不是都一样。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就变成了节,那么春节传统意义上的节是所有的节当中的第一个节,它也预示着迎接春天的到来。
【特邀嘉宾:苑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主要体现在周期性上。昼夜更替,出现了日;月亮盈缺,出现了月;谷物一年一熟,人们将它称为“年”。年的象形字就是一棵成熟的麦穗。《说文解字》说,所谓的“年”,就是谷子熟了。也就是说,古代的“年”,一般定在收获结束的时候。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最早的“春节”。古代的春节最早有几个功能,一是庆丰收,二是祭祀祖先,三是驱鬼。流传至今的放鞭炮、画门神、挂绳子,实际上都与驱鬼活动有关。春节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晚的概念,最早还是叫年。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春节有哪些重要习俗?这些习俗在时间先后排列顺序上有什么必然规律吗?
【特邀嘉宾:陈泳超】春节从传统来说应该从冬至节就开始了,冬至是小年,现在我们经常过的春节一般是从除夕算起。除夕有吃年夜饭、祭祖;大年初一放爆竹、拜访长辈;初二一般是回娘家的日子,像初五是迎财神等等,习俗很多,各地差别很大,这些习俗在时间先后的排列顺序上是没有必然的规律的,主要的只是约定俗成,你一定要追究它的根据的话,有的也能说出一些道理来。比如说初一拜访一般是父系的亲属,初二回娘家就是母系的亲属,初五为什么迎财神呢?因为一般以前从初五开始,各行各业又重新开始营业了,开业的话,总是希望生意兴隆。
【特邀嘉宾:苑利】严格来讲,春节是个过程,而不是现在从初一到初五这几天,从时间看,最早的腊月初一,乞丐们要跳灶王。他们三五成群扮成灶公灶婆,到别人家门口说吉祥话乞钱,这种活动一直持续到腊
月二十三灶王升天。腊月初八,又名成道节,最早源于腊月祭祖,腊八粥习俗就是这一天的东西。过了腊八便开始采购年货,要扫房子、贴窗花。腊月二十三祭灶,要往旧的灶王爷的嘴上抹一些灶糖,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腊月二十五要吃粥,有的地方还要将红豆粥抹在门上,据说这样可以避邪。除夕就开始贴春联,贴门神,做年夜饭,包饺子,守岁。在初夕之前店铺都去收帐,过了除夕就不能做了。初一祭祖,迎喜神到各家去拜年,放炮;初二结婚的媳妇回娘家,初三传说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在地上撒米、撒盐给老鼠吃。初四是接神、迎神。正月十五看花灯。这种习俗的成形至少在唐代就已经非常成形了。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从元旦到春节能看出传统习俗的什么作用?
【特邀嘉宾:陈泳超】原来阴历正月第一天就叫元旦,后来使用公历,就将元旦作为公历第一天的名称,而旧历的第一天改叫春节了。尽管现代社会大多数时间使用公历,但是从节日的被重视程度上说,春节明显比元旦重要,充分显示了传统文化的亲和力。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春节习俗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有什么不同?它是怎样演变的?
【特邀嘉宾:苑利】春节的习俗在汉代基本定型,现在我们过年的许多习俗,大都可追溯到汉代。如贴门神的习俗,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当然当时的门神不是现在的印刷品,而是用桃木刻成的,没钱的人家就用两块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两位门神的名字,挂在门上,鬼就不敢来了。古人认为桃木是有神性的,能避邪。除了放门神,还有挂苇索,也就是草绳子。绳子能捆人,自然在人们的理解中也能捆鬼,所以鬼怕绳子。另外就是放爆竹。爆竹是鞭炮的前身,最早是往火堆里扔竹子,竹子遇热爆炸,认为这样可以驱鬼。在宫廷中还要跳傩舞来驱鬼。这些风俗在很长时间内--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都有保留。除夕也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在《晋书》中,甚至记载有放犯人回家过年的故事。亲人团聚的目的之一就是守岁。实际追其原始目的,也是怕鬼神来骚扰。人们为求平安,不但一夜不睡,还有满院子点上篝火,避免鬼怪的袭扰。在晋代,随着医药学的发达,引人瞩目,世面上还出现过一种躲避鬼怪的丸药“却鬼丸”,元旦那天,男左女右,系在胳臂上。总之,历史上的春节或者说早期的春节主要是驱鬼、祭祖、庆丰收,而现在的春节它的主要功能是娱乐、联络人际关系,这是春节演变的一般规律。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为什么要用桃木,是不是与“逃”谐音,鬼见到桃木就逃跑了?其实,在很多的春节节日词汇中,谐音功能似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小孩子打碎了碗,大人赶紧说“岁岁平安”,倒贴福字叫“福到了”,年夜饭上碗里一定要剩饭,叫年年有余等等,您能不能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的春节文化?各位网友,你们也献计献策吧,我们的生活里多了哪些新的谐音词汇?
【特邀嘉宾:苑利】桃是不是“逃”的谐音我不知道,但这种谐音词汇的例子在民间比比皆是。关于桃木驱鬼早在《山海经》当中就有记载,即或在现在,民间仍认为桃木能够驱邪。在古代,过春节的时候不仅仅是用桃木做成门神,还有用桃木做成对联的。此外,人们还要喝一种叫桃汤的东西,据说喝了这个汤鬼就不敢近身了。
【特邀嘉宾:陈泳超】因为在汉语中,单音节词占着很大的比例,所以同音字很多,这样的话,谐音就成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民俗中,使用谐音的习俗也非常多,但是这里“桃木”的“桃”恐怕不是谐这个“逃”的音,因为在古书记载里面没见过这种说法,所以不敢妄猜,只是说“桃木”有特殊的魔力吧,至于为什么有魔力,这就不清楚了。
【特邀嘉宾:陈泳超】上古全民性的春节怎么过,很少记载。一些习俗到底起源于什么时间,也难以确定。我们不妨看看最早的岁时专书六朝《荆楚岁时记》。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您对现在的过年是怎样评价的?您认为现代春节在人们心目中是越来越重要还是淡泊?
【特邀嘉宾:陈泳超】我倾向于淡泊。现代生活从经济关系开始的人际关系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一家、一地甚至一国、一民族的封闭性日渐打破,人们有更多样的生活模式可以选择,因而传统关系变得不如以前重要,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这里面还有许多复杂的因素。
【yq117】自春节诞生以来,都历经了哪几次大的演变,这此变化都赋予和延伸了哪些时代文化内涵?
【特邀嘉宾:苑利】能把我难住,真棒!春节实际是从汉代开始定型的,今天我们所能够看到的春节的主要因素在汉代基本上都有了。而在汉代之前,春节习俗和现在的差别还是有一些的。如当时守岁要在院子里点上篝火,用以驱鬼,这种习俗到后来就不多了。到了唐宋,城市发展起来,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个时候春节习俗渐渐由驱鬼向娱乐方向发展,而且调剂人际关系的功能也变得更加明系。如宋代有一个人叫孟元老,他写过一本书叫《东京梦华录》里面就写到:正月初一在宫廷要举行团拜,团拜的参加者是皇帝、大臣、各国的大使。皇帝是想以此来拉近和各国之间的关系,而且当时在春节期间还有舞场、歌馆也就是现在的卡拉OK,当时还有了到饭店吃年饭的习俗,可见他的娱乐成分是非常明显的。解放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春节习俗发生了很多明显的变化,有许多人认为祭祖是迷信,被取消了,如放鞭炮等等也由于行政的干预被制止了。再如从二十世纪初,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所谓的春节,这无疑中又削弱了传统春节的文化地位。这些通过行动干预的形式对传统文化的弱化应该说是很重的,需要我们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