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赞赏作文600字
关于赞赏作文600字4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赞赏作文600字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赞赏作文600字 篇1相信我们学生都知道一件事情吧,很多时候我们学校上课的时候,特别是到了下午,那么就常常会昏昏欲睡了。没办法,人体功能作祟,总是会让我们昏昏沉沉的,想要闭上眼睛睡觉啊。学生就更是难受了,明明很想睡觉的,却一定要撑着眼皮,不能让自己的眼睛闭上,这是多么难受的感觉啊?
于是有时候,那些没有闭上眼睛的人就会成为我们羡慕和赞赏欣赏的对象吧?记得有一次午后,一个同学跑来对我说:“哇你好厉害啊,下午竟然一点都不想睡觉了,我都快睡着了,都闭上眼睛好几次了,你怎么都不困啊?”我摇摇头,说道:“没什么啊,我只是晚上睡得早而已。”那个同学惊诧的看着我,说我太谦虚了。讲真的,我一点都不谦虚,我也没有必要谦虚。我真的觉得根本就没有什么,我只是晚上觉睡得比较足而已,根本就不能成为别人称赞我的理由。实在是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称赞我啊。其实,我更欣赏赞赏的是那种人,明明很想睡觉下午非常困,但是她却没有闭上眼睛一次,一直睁着自己眼睛,没有闭上的人。那才是真正值得赞赏的人,就凭借她那种坚持的心性就值得称赞,因为睡觉是人体本能也是机能。这甚至来说,应该是人体不能低档的事情。和人有三急差不多也是一个意思了……
可她那种一直坚持的心性,和认真学习的态度,真的才是让人称赞的,我是因为没有睡意,如果我有了睡意,我可能很难保证会不会忍不住闭上眼睛一两次,到底是我们坚持不住的啊。这种的人才真正值得赞赏啊,我只赞赏那些有好的心性的人啊……
赞赏作文600字 篇2魅力不需要一段惊艳的孔雀舞,也不需要一支唯美的钢琴曲,有时对别人一句简单的肯定也有她的魅力,这就是赞赏的魅力。
四岁那年,父母带我去爬黄山。当时个头还刚刚一米的我就背个小书包,蹦蹦跳跳地紧跟大人往前走,走呀走,还是看不到头,实在累得想让大人背的时候,看到一个老爷爷正冲我竖起了大拇指:“小伙子,你真棒。”不远处,一位小姐姐正在想她的母亲撒娇,不想自己走了,这位母亲看到我,对孩子说:“看人家小弟弟,这么小就背上书包自己爬山了。”小姐姐有些不好意思了,也只得不情愿的自己走了。看到路人都向我投过来赞许的目光,我像打了鸡血一样,精神愈加抖擞,继续向前攀登。越来越多的人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送来赞许的话语,在路人不断的赞赏声中,我似乎忘记了疲惫,终于和大人们一起到达了山顶。这是因为有赞赏的`魅力。
希尔从小就被认定是一个坏孩子,几乎所有的坏事,全家人都认为是他做的。而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他的母亲早逝,从小就没有人来管教他。有一天父亲再婚了,而坏孩子希尔打定主意要为难他的新妈妈,后妈在他眼中是凶狠的,是恶毒的。当新妈妈愉快的对每个人打招呼后,走到希尔面前时,希尔却一动不动,双手交叉在胸前,闭住眼睛扭过头去,一点欢迎的意思也没有。“这就是希尔,全家最坏的孩子”父亲无奈的口气说道。继母并没有理会父亲说的话,她缓缓地沉下身子,一手搭在希尔的肩上,一手抚摸希尔的头,眼里闪烁着慈爱的光芒,微笑着说:“一点也不,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新妈妈一句微不足道的肯定,从此希尔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最终希尔成为了法兰西历史上伟大人物,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叫拿破仑。而拿破仑的成功就是因为有赞赏的魅力。
周弘的赏识教育法也越来越被广大的教育学家认可为一个成功案例来宣传,并且在实际当中也取得了成功,这都是赞赏带来的成果。
赞赏有无穷的魅力,我们为何不去更多的赞赏他人呢?
赞赏作文600字 篇3从前,在一個美丽的书包里住着许多学习用具,有长长的铅笔哥哥,胖胖的橡皮妹妹,身体强壮的卷笔刀弟弟,高高胖胖的语文书表哥,矮矮瘦瘦的英语书表妹,还有一本骄傲的作文书哥哥。
一天,骄傲的作文哥哥说:“我们来开一个赞赏会,好吗?”橡皮妹妹的脸红红的,不好意思地说:“自己夸自己怪不好意思的。”铅笔哥哥说:“橡皮妹妹的功劳最大,如果我写错了,橡皮妹妹就帮我把字擦掉。”橡皮妹妹说:“不对,应该是卷笔刀弟弟,它的功劳最大,如果铅笔哥哥的胳膊折了,那卷笔刀弟弟不就功劳最大了吗?”接着,大家就纷纷议论起来了,有的说:“是橡皮妹妹。”有的说:“不对,是语文书表哥。”有的说:“不对,是数学表弟。”还有的说:“不对,是英语书表妹。”有的甚至吵着吵着就打了起来。作文书哥哥提高了嗓音,慢悠悠地说:“别吵了,让我来评价看谁好。”一下子,书包里就安静了。大家睁大眼睛看着作文哥哥,作文哥哥说:“是……是……我。”大家问:“为什么呀?”作文哥哥骄傲地说:“因为我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喜悦,还能给人们带来很多知识,还能形象地表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你们呢,只是其中的一点而已。”语文表哥气得脸都红了,说:“凭什么,大家都有好处不止你一个,如果没有我,那人们一个子也不会了,连写字也不会了,读都不会读了,如果没有铅笔就写不了字,没有橡皮擦,字写错了就改不了,没有卷笔刀,铅笔断了就不能写字。没有数学书就不会计算,没有英语书就不能多方面了解世界。这样人们就不能写出一篇好作文。更不用说编出一本作文书来。其实我们大家谁也离不开谁。就如台前的人得了奖,幕后的人功劳同样大。”
最后,大家都羞愧地低下了头。从此大家互敬互爱。
赞赏作文600字 篇4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赞赏的人或物,有人赞赏有远大抱负的人,有人赞赏学习成绩好的人,有人赞赏多才多艺的人……但是否有人赞赏自己?
在生活中,无论是四肢健全的人还是残疾的人,是成绩好的人还是成绩差的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他们都有被赞赏的权利。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小时成绩并不好,甚至还当过旁听生,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努力寻找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发展它,最终,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蓄电池等新型的现在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品,为世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什么使爱迪生由旁听生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发明家?是赞赏自己。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中年忽然耳聋,这对于一个作曲家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在世人看来,贝多芬面对如此灾难,一定会消极和气馁,但贝多芬为了自己的爱好,并没有放弃,而是更加专心、努力的作曲。他把一根木棒的一端用呀咬住,另一端放在钢琴上通过震动接收音乐信息,以帮助自己作曲。正是贝多芬这种坚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使他弹奏出《命运》如此撼人心魄的乐曲。是什么培养了贝多芬坚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是赞赏自己。
一个旁听生、一个残疾人都能如此赞赏自己,作为四肢健全的人,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寻找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优势,学会赞赏自己,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
赞赏他人使自己成长,赞赏自己使自己成功。只有学会赞赏自己,才能发现和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人更多人赞赏自己。
让我们学会赞赏自己,让更多人为自己喝彩!
第二篇:作文赞赏
以赞赏为话题的作文
赞赏那些所谓的失败者
有的人说:赞赏应该给那些成功者,因为他们付出了全部,因为他们到达了最高处。而我却想说:其实每个人都值得称赞,因为那些所谓的失败者曾付出的更多,他们更值得称赞!还记得奥运会上那个铜牌得主喻丹吗?当然,没有人知道她。因为中国同时还有那个神奇女孩金牌得主易思玲,她是焦点,更是骄傲。而对于喻丹,人们好像也只有遗憾和抱怨。可是你们想过吗?那个被遗忘的喻丹也许是那个在黑暗中练习的人,也许是整个队伍中最认真的人。你们注意到了吗?喻丹的发挥很稳定,每一枪之间分差都不大,而易思玲是发挥起伏,后因为对手的失误夺魁。这就是二人间最大的区别,喻丹是稳重的,也就证明她不能超常;而易思玲是起伏的,也就证明她可以创造奇迹。但是孰是孰非,谁更值得赞赏只因为拿一块奖牌吗?不。不知你有没有注意过新闻,那里有一篇文章叫做《喻丹的眼泪》。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失败者更是如此。他们比成功者更拼命,他们比成功者更认真,他们比成功者更值得赞赏!
你可曾听说过项羽,那个可敬的失败者。他刚开始占据了一切有利的形势,可却因为刘邦的一系列阴招,和自己的极度膨胀走向失败。项羽虽然没能问鼎,虽没能称霸天下,但后人却对他进行了永久的称赞:从司马迁《项羽本纪》的用意,再到李清照的名篇《夏日绝句》,无不饱含着人们对他的赞赏。而刘邦呢,人们却大多嘲笑他的惧内、窝囊。是的,项羽已成一名失败者,但他却成为了千千万万人称赞、瞩目的焦点。不要害怕成为失败者,因为失败者更值得鼓励,更值得学习,更值得用心去赞赏!
我还想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国民党领袖蒋介石。几乎是中国大陆范围内的人,看到这个名字都会先骂他祖宗八辈,然后把它的缺点数上三天三夜,最后总结一句毛主席有多么多么的善良、宽容。可我却想替他平平反。没错,他是做过很多错事,可你们注意到了吗?他在文革时期不顾属下的怂恿,多次放弃攻打大陆的大好时机,他也是为了黎民百姓啊!而且,不为人知的是八年抗日中,蒋介石投入的兵力远远多于毛泽东,这也能体现出他爱国的心理吧。蒋介石虽然是个失败者,但他却得到了很多大学者的原谅和支持。也许这对于他来说,也算是一种称赞吧!
从古到今,岁月的长河中流过了无数个人,有些成功者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那些失败者,却只能在暗处品尝苦涩的泪水。我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初中生,我也没有任何能力和权力,但我还是想大声勇敢的说:失败者也值得称赞,他们不逊于任何一个成功者!。
第三篇:诗歌赞赏
送别诗鉴赏
在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人们往往一别数年便再难相见,因此古人很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
离情别意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抒写离情之章远在《诗经》中就已出现,如“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赡望弗及,泣涕如雨”(《邶风•燕燕》),或“我送舅氏,悠悠我思”(《秦风•渭阳》)。伟大诗人屈原说过:“悲莫悲兮生别离。”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江淹也慨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苏东坡也曾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古代送别诗种类繁多,根据其内容及主题倾向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如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元好问的《别程女》、黄景仁的《别老母》等等,抒写的是亲人离别之情;而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吴伟业的《送友人出塞》等等则是对友情的咏唱。
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如王昌龄,“天生贤才”终未被“君王”所用,虽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胸怀大志,仍想建功立业:“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 骎骎。”(《别刘谞 》)第三,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如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梅尧臣的《东城送运判马察院》等,劝勉之中带有明显的“君子赠之以言”的倾向。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为“胸臆语,兼有气骨”(殷 璠 《河岳英灵集》),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
第四,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如谢眺的《新亭渚别范零陵云》把离别之情、劝慰之情和内心的希冀巧妙地融为一体:“停骖
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力籍,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
这些诗从情感上看,或“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意极为凄悲,催下泪下;或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气贯长虹,如
“勿使燕然上,唯留汉将功”(陈子昂《送魏大从军》);或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绮丽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使人心旷神怡,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或慨叹尘世之喧嚣,追慕山林之空灵寂静,赞叹僧人之清静脱俗,富有禅意之情等等,不一而足。
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有如下几种:
第一,长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南浦。长亭,是古人在大道上专为行人休息所设的亭子,人们常在长亭送别,从而使得长亭这一自然景观常常出现在与送别有关的作品中。劳劳亭,离建康古城大约十五里;谢亭,又名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别之地;灞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那里原有一条灞水,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遂称灞陵,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常在那里分手;南浦,一是指专有的地名,一是指某一地区中位于这个地区南侧的水浦,再一个是指河流的分口处,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第二,杨柳。“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古人有折柳送 第三,夕阳、日暮。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第四,酒。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杨载《诗法家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李白《江夏别宋之悌》),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
第五,秋。“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首》),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
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在暮年面对巫山巫峡的秋色,作者感到了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国势衰落,不禁发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的感叹,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
纵观古代的送别诗,赠别也罢,留别也好,俱是由眼前景而触发心中情,是寓情于景、寓景于情,是真情的流露、心志的坦陈。
诗歌鉴赏十二讲:咏史怀古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我们鉴赏时,必须掌握几把“钥匙”:
首先,要弄清史实。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如下面这首词: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要鉴赏这首词,我们必须弄懂这几个问题:
一是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
只要熟悉当时的历史,我们就能明白,这里作者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殊、山河改异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
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
二是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
作者在这里是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相似,显然作者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为了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三是末句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末三句用了两个典故。其一是曹操煮酒论英雄,但在这里,作者进行了改造,将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赞扬,而让曹刘当配角,其实是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其二是曹操一褒一贬的典故,据《三国演义》说,曹操与孙权第一次对垒,见孙权之威严仪表,就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没有明言后半句,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讽刺当朝主议的那些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真是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令人叫绝!
其次,要领悟感情。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一种是感慨个人的身世,抓住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感情成分较浓。如元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小令是“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全词开篇写景,中间抒情,寄寓着作者的伤心痛惜之情,兴废、盛衰之慨。末尾二句,以短小精悍的反对兼同对,极有力地高度概括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充分表现了作者爱民如子的崇高精神。作者进行在潼关路上,联想起关中灾民流离失所,饿莩遍地的凄惨景状,不由地吟出了这两句结论性的诗句。短短八字,概括出了历代王朝更替的普遍规律,力敌千钧,内涵丰富,感情悲愤,全面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为了私利而坑苦百姓的罪恶,精譬警策,振聋发聩,闪耀着高度人民性的光彩。因此,这首小令名为“怀古”,实为“伤今”,表现了词人为百姓呐喊的勇敢精神,富有战斗性和现实性。
再者要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是由不同的主题决定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词作开篇三句,突兀而起,将壮阔大江的实景和千古英雄人物的种种历史虚象融成一片,铺开赤壁怀古的背景。引出具体对象后,又宕开一笔,以三个短句描写出气势雄浑的赤壁山水图,极力渲染江山之胜,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心潮为之激荡。词人由此顺势而下,以如椽大笔挥写了歇拍两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面收束上文,概括出地杰人灵,一面承上启下,引出怀古核心部分。过片四句,以艺术的夸张跳出历史的真实,先将指挥赤壁之战的主帅周瑜安排在燕尔新婚之际,以侧面衬托青年英雄的光彩照人,再着力正面刻画主人公的儒雅从容、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画龙点睛般勾画出昔日威武雄壮的赤壁大战。“樯橹灰飞烟灭”六字,精练而形象地将“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火烧赤壁的决定性场面画出,令人击节赞赏。此词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气势奔放,一泻千里,写尽了大江东去的气魄,赤壁的雄奇,英雄的从容,景象壮阔,气势磅礴,纵写古今,遥念英雄,慷慨昂扬,豪放旷达,不愧为豪放词的代表作品。
第四篇:赞赏别人
赞赏别人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有的人看待他人时,往往总是盯着他人的缺点和不足,而看不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他就不愿意赞赏对方,也不会夸奖他人,因而他也得不到他人的赞赏。其实,即使那些历史上著名的人,他们也深知真诚地赞赏他人,能够激发他人的内在动力、增强他人的自信和挖掘他人的潜能。韩信因萧何的赏识,格兰特因林肯的鼓励,艾森豪威尔因马歇尔的信任,最后他们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可见,赞赏是心灵的催化剂,赞赏能促进成功,赞赏能改变命运。
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大的欲望,莫过于受到外界的认可与赞赏。军营里的每名官兵都希望得到自己的领导和别人的赞赏,因为赞赏能让人感到温暖,感到舒畅;能让人产生力量,增加自信。同时赞赏别人也是豁达容人的一种表现,既能给他人带来快乐,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对别人的赞赏,不仅会让别人信心百倍,心情舒畅,而且自己也会感受到快乐的氛围。我们生活在一个严肃紧张、封闭式管理的部队,更少不了赞赏和表扬,因为我们的战友都很年轻,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就要对他们格外关心,正确地引导和指引他们,让他们健康地成长;多给他们一点赞赏和表扬,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激励他们的创造力,并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加以赞赏,这就会使得他们越来越有自信,干工作越来越有思路,最终出类拔萃。
军营中的我们天天在一起摸爬滚打,天天在一起工作、学习和生活,彼此都熟悉和了解每个人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因此,我们要做到互相信任,互相欣赏对方的优点,多表扬和赞赏对方;同时要学会宽容对方的缺点,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团结和谐、和睦相处,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就会更轻松、更愉快。但是我们的身上难免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缺点,对有缺点、有毛病的战友,要用宽容、体谅的心态去看待他们,不能求全责备,不能总是挑战友的毛病,看战友的不足。生活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里,每名同志的年龄、经历、性格和能力肯定是有差别的,因此我们要正确容忍战友的缺点和毛病;我们要仔细观察发现战友身上的“闪光点”,特别是当战友每取得一点成绩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真诚的鼓励,不断激发他的内
在动力,促使其尽快向好的方向发展。当我们在工作配合上遇到问题时,在生活中有磨擦时,在学习上遇到不想学的人时,我们一定要克制自己强烈的怨恨和想发火的情绪,做到怒时忍让三分,多提醒自己要冷静、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千万不要发火,要心平气和地来解决,不要有怨恨的情绪等等。努力培养自己开心、乐观、豁达的胸怀,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真正地理解他人和包容他人的一切。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让每名官兵都拥有一个阳光的心态。
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赞赏,因为赞赏如春风拂面,滋润心田;因为赞赏如冬日阳光,暖意融融。总之军营里的我们,对战士的成长要多鼓励,对部属的工作要多赞赏,对同事的挫折要多激励。只有这样,部队才会更加地和谐,才会更加有向心力,才会更加有凝聚力,才会更加有战斗力,才会更好地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使命。
第五篇:真诚地赞赏他人
真诚地赞赏他人
颛桥中学 褚琛婷
一个平常的中午,我在中预班级的走廊上听到了这样的对话:
“我的前面坐了个小气鬼,前面的左边是个神经病,前面的右边是个……” 这样的批评和议论其实经常发生在学生之间,大家把批评别人当作闲聊,好似无关痛痒。这让我想起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中曾提到,也是心理学研究发现的:人都有个通病,总会看到别人不好的一面,而忽视别人好的一面。对不好的那面就夸大并好评论。
但其实,人的需求是正与其相反的。每个人都希望被他人肯定,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也就是杜威所说“被人重视的感觉”。
然而,在我想教育这个孩子的时候,我却也发现,其实不单单是孩子的错。每个孩子的行为和语言其实都是习得而来的,所以他之所以会这样去指责他的同学,一定是他有学习的榜样,那就是老师和家长!
老师和家长也不正是总在指责他们,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每个孩子受到的批评总是比赞赏多。
“你作业怎么总是做这么慢!”
“你考试又没考好,怎么老不用心读书!”
“我要说几遍你才懂,你笨得不行了!”
我们总是对世界充满抱怨,有时候家长和老师会无意中在孩子的面前说一些抱怨的话。
“工作怎么做也做不完,我要忙疯了!”
“我们老板就是个神经病!简直无法理喻!”
“上司是个苛刻狂,什么事都要做到完美!”
“社会真不公平,怎么有人什么都不用做可以拿这么多钱,我做死做活就这么点!”
这些老师和家长们无心说出来的话,其实在孩子们听来却是非常刺耳的,并且也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了烙印。
教育总是在潜移默化之中,想要教好下一代,那么先要做好这一代该做的榜样。
所以我认为作为老师、抑或作为父母,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待人处世的原则一:不要批评、责怪或抱怨他人
我们在随意批判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正是在诋毁自己的形象。你只会成为一个在别人背后喋喋不休的小人,而不是友善正直的人。当你在对别人说三道四的时候,他也许也正在说你的不是。话从口出,也可以口口相传,说过的话总会传遍千里。所以别人知道你在议论他,那么他当然也可以议论你。如果你只顾完善自身,那么你不论断他人,他人就不会论断你。
其实你的本性里有许多真善美。但是在你批评别人的一句话中,你就成为他人眼中的小气鬼。闲言碎语的发起者,永远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因为首先,你没有尊重别人。
人人都会做错事情,当你在指责别人之前,请先想想自己的错误。你是否做到了他没有做到的,你是否有资格去说他人的不是。
如果他人真的犯错,那么也请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看待。请你不要随便就指责他人。
闻名遐迩的心理学家B.F.史金勒经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因好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持续力也更久;因坏行为而受处罚的动物,则不论速度或持续力都比较差。研究显示,这个原则用在人身上也有同样的结果。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只有招致愤恨。另一位心理学家汉斯.希尔也说:“更多的证据显示,我们都害怕受人指责。”
让我们记住,我们所相处的对象,并不是绝对理性的动物,而是充满了情绪变化、成见、自负和虚荣的人类。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曾因受到苛刻的批评而放弃写作,另一位英国诗人托马斯.查特敦年轻的时候并不圆滑,但后来却变得富有外交手段,善与人应对,因而成了美国驻法大使.他的成功秘诀就是:“我不说别人的话坏,只说人家的好处.”
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的确,很多愚蠢的人都这么做。但是,善解人意和宽恕他人,需要有修养自制的功夫。
待人处世的原则二:真诚地赞赏他人
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人类本质里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人肯定。
查理.夏布是全美少数年收入超过百万美元的商人。1921年,安德鲁.卡耐基慧眼独具,提出夏布为新成立的“美国钢铁公司”第一任总裁时,夏布才38岁。为什么安德鲁每年要花100万聘请夏布先生呢?难道夏布先生是个了不起的天才?还是夏布先生对钢铁生产比别人懂得多?都不是。夏布先生说,在他手下工作的许多人对钢铁制造其实都懂得比他多。
他之所以获得高薪,主要是因为他善于处理人事。关于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他讲了下面这一段话:
我想,我天生具有引发人们热情的能力。促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到极限的最好办法,就是赞赏和鼓励。
来自长辈或上司的批评,最容易丧失一个人的志气。我从不批评他人,我相信奖励是使人工作的原动力。所以,我喜欢赞美而讨厌吹毛求疵。如果说我喜欢什么,那就是真诚、慷慨地赞美他人。
这就是夏布成功的秘诀。但是,一般人是怎么做的呢?正好相反。人们总是喜欢看到别人的失误或者缺点,并且对此大加批评和指责。而对于别人的优点或者奉献则默不作声。
有个小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农妇在劳累了一天之后,为干活的几个男人准备了一大堆干草当晚餐。愤怒的男人质问她是否发疯了,农妇回答道:“嘿,我怎么知道你们会在意呢?20年来,我一直煮饭给你们吃的,你们从不吭声,也从没告诉我你们并不吃干草啊!”
这只是一个寓言,但告诉我们的却是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总是在接受来自朋友和父母的帮助或者好意,但却从来不知道要感谢或者称赞他们。因为我们总是太习惯,太不以为然了。没有人是应该为我们做什么事情的,所以我们不能忽略称赞和感谢他们的言语。这样的言语胜似晨星的美妙音乐,永远在他人的记忆深处歌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忽略的美德之一便是赞赏他人。当父母为你做一顿饭,或者朋友帮你拿书包,借你学习用具的时候,不防都称赞他们一声。可以说谢谢,也可以说,你们做得很好。你的关注和赞赏是最令他们高兴的,他们也将更愿意为你做些事。给他人以快乐,这是合情合理的一种美德。
在你每天的生活之旅中,别忘了为人间留下一点赞美的温馨,这一点小火花会燃起友谊的火焰。当你下次再度来访时,会惊奇地发现它会留下多么明显的痕迹。
伤害别人不仅不能改变他们,更不能鼓舞他们。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任何能贡献出来的好与善,我们都应现在就去做。不要迟缓,不要怠慢,因为你就活这么一次。
爱默生说过:“我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
如果这话对爱默生来讲都是正确可行,那么对我们每个人则更是如此。让我们不要老是想着自己的成就、需要,而应尽量去发现别人的优点,然后不是逢迎,而是出自真诚地去赞赏他们。要“真诚、慷慨地赞美”,而人们也会把你的言语珍藏在记忆里,终生难忘。
如果每个人都能真诚地去赞赏别人,少一些吹毛求疵,少一些闲言碎语,那么我们的世界将很清静,我们的下一代也将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成长,不会变成可悲的只会抱怨的人。